吉林大学药剂学

2024-07-07

吉林大学药剂学(精选6篇)

1.吉林大学药剂学 篇一

中国药科大学1999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原题)

1.国内生产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输液)处方组成如下: L-赖氨酸盐酸19.2g 盐 L-蛋氨酸 L-亮氨酸 L-异丙氨酸

6.8g 10.0g 6.6g

L-组氨酸盐酸4.7g 盐 L-苯丙氨酸 L-苏氨酸 L-色氨酸

8.6g 7.0g 3.0g

L-缬氨酸

6.4g L-精氨酸盐酸10.9g 盐 甘氨酸 亚硫酸氢钠(10分)

6.0g 0.5g

L-半胱氨酸盐1.0g 酸盐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试述其处方组成的依据、制备工艺及生产中常见的问题。2.外用避孕药醋酸苯汞欲制成泡腾片供用,每片含醋酸苯汞0.003g,试述其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注意要点。(15分)3.欲将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和CHF的药物5-单硝酸异山梨酯制成缓释制剂(口服24小时/次)供用,试述其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注意点。(15分)注:5-单硝酸异山梨酯略溶于水(1mg/mL),M.P.70°C,口服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4-5小时。4.在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粉体的流动性有何实际意义?举例说明如何改善粉体的流动性。(8分)5.试述冷冻干燥原理及其基本工艺过程。(7分)6.试从卡波姆(Carbomer)的结构说明其性质和作用。(5分)7.计算:(每题5分)(1)配制5%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1000mL,加入5.3g硼酸和1.4g硼砂调节pH,为使溶液等渗,尚需加入氯化钠多少?

1%溶液冰点下降值分别为:硫酸卡那霉素0.041;硼酸0.28;硼砂0.25;氯化钠0.58(2)某水包油乳剂处方中韩5%硬脂酸和20%的蓖麻油,现拟用吐温81和司盘83为混合乳化剂,试计算两者最佳比例。

已知:HLB值:

乳化硬脂酸=17;乳化蓖麻油=13;吐温81=10;司盘83=3.7

8.请评述研究胃肠道内药物吸收的各种试验方法,并比较他们的优缺点。(15分)9.药动学研究中有经典隔室模型的方法、生理学模型的方法以及不依赖室模型的方法共三大类,请阐明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原则以及三者优缺点的相互比较。(15分)

中国药科大学2000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原题)

1.试述茶碱缓释片释放度测定过程及在设计释放度试验时应考虑的问题(10分)

2.写出至少三种释药速度方程,并对膜控释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10分)

3.试述润滑剂、助流剂、润湿剂或是粘合剂在压片过程中对流动性和均匀性的作用和机理。(10分)

4.试述渗透泵型、脉冲型、结肠定位型控释片的控释机理。(15分)

5.细胞色素C为细胞色素激活剂,拟制成规格为15mg/2ml的注射剂供用,试述其制备工艺及注意事项。(15分)[注]:细胞色素C是一种含铁元素的有色蛋白质,其分子量为13000,等电点为pH10,溶于水,易溶于酸性溶液,本品为生物体内酶氧化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酶

6.临床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等疾病的黄体酮注射剂,系黄体酮的油溶液,每毫升含主药10mg或20mg。今欲制成软胶囊口服,试述其处方设计之要点及软胶囊的制备工艺。(10分)[注]:黄体酮油针,口服无效,因其大部分在肝内被灭活;黄体酮为黄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空气中安定,不溶于水,溶于植物油、醇等;软胶囊剂的内容物250mg内含主药50mg

7.从生物药剂学原理阐述一天一次给药的缓控释试剂的设计思想以及处方和工艺学的具体要求。(16分)

8.某抗高血压药物制成口服渗透泵制剂,今欲通过人体血液浓度测定来了解该制剂在胃肠道内的总有效释药时间T,请详细安排人体试验的设计方案,以及提供至少三种求算T的方法(每种求算方法也须详细介绍)。(14分)

中国药科大学2001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原题)

1.试述冷冻干燥的原理并说明冻干注射剂的处方原则及工艺过程(12分)2.某有机弱酸药物在临床口服主要用于治疗肌肉及关节疼痛,作用时间持久,但在水中难溶,吸收缓慢,试设计一种适宜的口服剂型及其处方工艺(10分)3.试述药物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和应用(10分)4.说明拟定乳膏剂处方及工艺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0分)5.分析以下混悬型注射剂处方及其混悬稳定剂的作用机理(10分)处方:

醋酸可的松25g 微晶 氯化钠 素钠 硫柳汞 注射用水 0.01g 加至1000mL 聚山梨酯80 1.5g 3g 羧甲基纤维5g 6.口服氨茶碱片每天4次,每次50mg,试设计每24小时服用一次的膜控释包衣微丸胶囊(200mg/粒)的基本处方及工艺。并拟定一个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案,指出需比较的重要参数的实际意义(18分)7.简述统计矩理论的特点和意义。如某药物在经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属于双室模型,当静脉给药1.0g时,从血药浓度数据可得AUC=57.23h·μg/mL,AUMC=87.12h²·μg/mL,试用统计矩方法计算β、t1/2(β)、CL和Vss等参数

8.某单室模型药物按下列不同方式口服后获得有关信息如下: 用药条件 空腹 与抗酸剂同服

Cmax(μg/mL)3.85±1.22 2.72±1.20

AUC0-σ(h·μg/mL)1.52±0.96 1.27±0.65* 1.39±0.71 与高脂肪饮食同服 1.21±0.87* * 与空腹给药结果比较,P<0.05 问:

(1)试判断该药性质和吸收机制

(2)该药常规给药每天4次,现研究每日两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给药剂量。(已知k=0.3h-1,Ka=2.0h-1,tmax=1h,F=1)(15分)

中国药科大学2003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原题)

1.试述DDS、TTS、TDS的基本定义(10分)2.试述表面活性剂定义、分类及在制剂中至少3种主要应用(10分)3.试述药物制剂水解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方法(10分)4.试述溶出度和释放度定义和测定方法(15分)5.试述3种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15分)6.试述分散片的处方设计要求及制备工艺(15分)7.试述制备缓控释制剂的3种技术,并简述其缓控释机理(15分)8.试设计含A、B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20分)【注:A、B两种成分有相互作用】

9.某口服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常用给药剂量为2.5mg/次(tid)。试设计每日口服给药一次的缓控释胶囊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说明其释药机理(20分)10.某药用于临床脑疾病发作的抢救治疗(每次100mg),现欲制备有效的临床用制剂,试设计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20分)

中国药科大学2005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原题)

1、试述剂型的定义、重要性,举例说明。(10分)

2、试述Liposomes的定义、特点及提高其靶向性的3种方法。(10分)

3、试说明注射剂调节pH值的目的有哪些,维生素C注射剂需要将药液的PH调节到何值?为什么?(10分)

4、狄戈辛为强心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其处方为 原料

每1000片用量 狄戈辛2.5g 淀粉530g 糖粉256g 10%淀粉浆15g 硬脂酸镁8g 试说明:(1)分析处方中各物料的作用

(2)本处方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3)狄戈辛是由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结晶性甙,几乎不溶于水及无水乙醇,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差距小,经研究其生物利用度差,且血浓因生产厂家及批号不同差异大,请指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及控制指标(质量控制)。(15分)

5、滴丸剂属于速效剂型还是长效剂型?为什么?叙述其速效或长效原理及滴丸制备方法和制备要点。(15分)

6、试述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测定原理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应用中的意义(15分)

7、试述絮凝和反絮凝定义,有何异同?试述其对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15分)

8、何为生物技术药物?简述这类药物不稳定地的原因。生物技术药物口服给药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以胰岛素为例,研制成哪些新型口服给药系统。(20分)

9、气雾剂全身作用有何特点?影响其肺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某药不溶于抛射剂和潜溶剂,试设计气雾剂处方;叙述其设计要点及制备工艺。(20分)

10、某药临床用于胃部疾病的治疗(每次100mg),试设计胃内滞留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说明其设计要点、释药机理。(20分)

中国药科大学2008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回忆)

物化(46分)选择题:

1.哪种物体处于热平衡态(水、金刚石等)2.半透膜的自由度 3.杠杆规则

4.ζ电势的概念(<,>或=0)5.记不起来了,反正挺简单的 填空题:

1.玻璃的压力,由Δp=2σ/r可算出 2.溶胶和大分子溶液区别(写两点)计算题

1.由吉布斯能算电离度求K值.2.已知饱和度、摩尔体积、温度求液滴直径。3.求化学动力学方程中指数值

生物药剂学 1.微粒进入静脉后消除迅速的原因,如何延长微粒在循环系统滞留时间,并设计相应剂型。

2.生物利用度概念、计算方式、一种药的生物利用度若较好其是否有更好疗效,是否可以上市(六版配套习题集p196,第八题)

3.二室模型给公式,算α,β,k21,k10,k12,中央室消除半衰期等

4.给出三种药置信区间、吸收分数,算生物等效性,看其是否有效

药剂学(含高分子)

1.比较普通胶束与高分子胶束异同 2.高聚物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3.湿法制粒压片三次过筛目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注:这是一道实验题)

4.难溶物溶出测定原理、要求与注意事项(Noyes-Whitney方程),各系数含义、漏槽原理、提高溶出的办法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5.注射剂缓控释设计、原理、注意事项,至少三种

中国药科大学2009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回忆)

药剂学部分(105分):

1.PLA.CCNa.Tweens的基本性质和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2.BCS(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含义和在药物制剂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3.生物利用度的试验设计的方法是什么,目的是什么;4.生物等效性评价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哪些参数不用经过对数转换,为什么;

5.一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溶解度差),试设计三种以上24h给药的制剂设计方案和制备工艺和注意事项(大体意思是这样);

6.左旋多巴易被胃肠道的脱羧酶分解,据左旋多巴的性质设计制剂,提高左旋多巴的胃肠道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7.微囊的含义,特点,2种以上的制备方法和原理; 8.liposome的定义,特点,分类;制备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9.注射液安全性问题有哪些,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0.一道关于单室模型的简单计算,带有两个小问答 物化部分(45分):

选择题:5题,总分10分填空三题,总分15分 计算两题,一题为蔗糖的动力学计算;一题为大分子溶液的Donna平衡问题,每题10分

下面是另外一位同学的回顾: 物化(45分)选择(2*5分)

1.选择那个过程△U≠0。备选项有绝热可逆膨胀,卡诺循环。其他两个忘了。

2.硫化铵分解给出反应方程式和压力,求平衡常数。3.忘了。

4.一道相图的题,我根本不知所云,也不好描述。5.玻璃毛细管和不锈钢毛细管内水的高度一样,降低温度后判断两管水面高度。(估计应该是不锈钢管内水面高,玻璃管形成的凹液面,不锈钢形成的凸液面,分析下附加压方向即可)填空(5*3分)

1.25℃,298.15kpa下(貌似是这个条件),1mol液态对硝基氯苯和1mol液态邻硝基氯苯(好像是这俩个物质,记不清了)混合,求△H,△S(不会)2.给出Fe(OH)3胶体生成的反应方程式,写出Fe(OH)3胶团的结构式(不会)

3.实验室为什么使用20.24%的HCl做标准溶液。(该浓度下形成恒沸混合物,气态组成等于液态组成,浓度不会因为盐酸挥发而改变)计算(2*10)

1.蔗糖水解的问题,比较简单,主要考察一级速率方程和阿伦尼乌斯公式。

2.Donna平衡的计算。跟书上的例题(第五版p350例四)很像,只不过他吧NaR改成了HR,不过这样一改我就一点都不会做了。

药剂+生物药剂(105分)

1.简述PLA,Tweens,CCNa的性质及药剂中的应用。2.注射剂常出现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3.脂质体的定义,组成,分类,特点,存在的问题。4.微囊的制备方法及原理(至少写出三种)。

5.某药物每天给药三次,因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低,要求用两种方法设计24小时给药一次的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剂型。写出指导思想,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注意事项。(20分)

6.BCS的定义,描述药物吸收的三个参数。7.根据左旋多巴吸收的特征,设计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剂型。8.生物利用度实验设计方法,内涵及目的。

9.生物等效性的描述参数,意义,哪些需要对数转换为什么。

10.单室模型的计算,有好几道小题。

中国药科大学2009年商学院复试真题(回忆)

药剂学

1举例说明一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后药效强弱,长短不同.2制剂辅料的定义及其作用.3某药物肠肝首过效应较大,可考虑制成什么剂型,写出其中你选择的剂型并说明理由.4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方法有哪些,哪个是最终确定有效期的方法,为什么? 5试述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子结构特点及类型,其中那一类在制剂中最常用,为什么? 给了一段文字请解释现象,并说明在使用表面活性时需要注意什么?(就是解释起昙现象)

2.浅谈《药剂学》的学习方法 篇二

关键词:药剂学 学习方法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 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代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润滑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 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参考文献

[1]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试题药剂学1 篇三

一、名词解释 1. 药典:

2. 热原:

3.粘膜给药系统:

4.置换价:

5.靶向给药系统:

二、举例说明下列物质在药物制剂中的主要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1.PEG 6000: 2.PEG 400: 3.丙三醇: 4.丙二醇: 5.苯甲酸: 6.苯甲醇: 7.NaHSO3: 8.HPMC: 9.淀粉: 10.滑石粉: 11.EC: 12.硬脂酸镁: 13.三氯一氟甲烷: 14.环氧乙烷: 15.甘油明胶: 16.卡波姆: 17.PVA: 18.β-环糊精: 19.CO2: 20.羊毛脂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何谓药物的分配系数?测定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意义?

2.何谓助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3.粉体的流动性与粉体的哪些物理性质有关?改善粉体流动性咳采用哪些方法?

4.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方法有哪些?

5.何谓包合物?将药物制成包合物有何优点? 6.写出湿法制粒压片和小针剂制备工艺流程? 7.脂质体的剂型特点是什么? 8.生物技术药物有何特点?

9.中药剂型选择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10.在药物制剂设计研究时,防止光化和氧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四、根据抗坏血酸分子结构特点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药剂学实验,试设计制备10%抗坏血酸注射液(规格为500mg:5ml)1000ml的完整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并进行处方分析(抗坏血酸原料药按100%投料计算)参考答案:

处方:维生素C(主药)

100g

依地酸二钠(络合剂)

0.05g

碳酸氢钠(PH调节剂)

49.0g

亚硫酸二钠(抗氧剂)

2.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配制: 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均匀,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用垂熔玻璃漏斗与膜滤器过滤,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并在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最后于100℃流通蒸汽15min灭菌。

处方及工艺分析:

1.维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式结构,显强酸性,注射时刺激性大,产生疼痛,故加入碳酸氢钠(或碳酸钠)调节PH,以避免疼痛,并增强本品的稳定性。

2.本品易氧化水解,原辅料的质量,特别是维生素C原料和碳酸氢钠,是影响Vc注射液的关键。空气中的氧气、溶液PH和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因此处方中加入抗氧剂(亚硫酸氢钠)、金属离子络合剂及PH调节剂,工艺中采用充惰性气体等措施,以提高产品稳定性。但实验表明,抗氧剂只能改善本品色泽,对制剂的含量变化几乎无作用,亚硫酸盐和半胱氨酸对改善本品色泽作用显著。

4.吉林大学药剂学 篇四

纯手工 请下载使用

顺序可能不一样

CTRL+F查找

都查找的到 请珍惜劳动成果

满分100分 总分100分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药剂学(本科)》满分在线作业 可作为不溶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是c 1.A 聚乙烯醇 1.B 壳多糖 1.C 聚氯乙烯 1.D 果胶 以下不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机制的是b 2.A 融合 2.B 降解 2.C 内吞 2.D 吸附 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a 3.A 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小孔压出 3.B 药物由控释膜的微孔恒速释放 3.C 减少药物溶出速率 3.D 减慢药物扩散速率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将pH调到3.7,其目的为b 4.A 使阿拉伯胶荷正电 4.B 使明胶荷正电 4.C 使阿拉伯胶荷负电 4.D 使明胶荷负电 属于被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d 5.A pH敏感脂质体 5.B 氨苄青霉素毫微粒 5.C 抗体—药物载体复合物 5.D 磁性微球 片剂硬度不合格的原因之一是a 6.A 压片力小 6.B 崩解剂不足 6.C 黏合剂过量 6.D 颗粒流动性差以下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有a 7.A 干膜超声法

7.B 天然高分子凝聚法 7.C 液中干燥法 7.D 自动乳化法

下列关于粉体密度的比较关系式正确的是a 8.A ρt >ρg >ρb 8.B ρg >ρt >ρb 8.C ρb >ρt >ρg 8.D ρg >ρb >ρt 下述中哪项不是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d 9.A 粒子大小及分布 9.B 含湿量

9.C 加入其他成分 9.D 润湿剂 8 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硫酸钠水溶液的作用是a 10.A 凝聚剂 10.B 稳定剂 10.C 阻滞剂 10.D 增塑剂下列哪项不属于输液的质量要求e 11.A 无菌 11.B 无热原

11.C 无过敏性物质 11.D 无等渗调节剂 11.E 无降压性物质 以下不能表示物料流动性的是c 12.A 流出速度 12.B 休止角 12.C 接触角 12.D 内摩擦系数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c 13.A 皮肤因素 13.B 经皮促进剂的浓度 13.C 背衬层的厚度 13.D 药物相对分子质量 乳剂由于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比重不同,造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称为d 14.A 表相 14.B 破裂 14.C 酸败 14.D 乳析 微囊和微球的质量评价项目不包括b 15.A 载药量和包封率 15.B 崩解时限 15.C 药物释放速度 15.D 药物含量 下列哪种材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缓释作用c 16.A PEG 16.B PVP 16.C EC 16.D 胆酸 栓剂直肠给药有可能较口服给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原因是b 17.A 栓剂进入体内,体温下熔化、软化,因此药物较其他固体制剂,释放药物快而完全

17.B 药物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进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避免肝脏的首过代谢作用

17.C 药物通过直肠上静脉进入大循环,避免肝脏的首过代谢作用 17.D 药物在直肠粘膜的吸收好 17.E 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 制备散剂时,组分比例差异过大的处方,为混合均匀应采取的方法为c 18.A 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润湿性 18.B 应用溶剂分散法 18.C 等量递加混合法

18.D 密度小的先加,密度大的后加 影响固体药物降解的因素不包括a 19.A 药物粉末的流动性 19.B 药物相互作用 19.C 药物分解平衡 19.D 药物多晶型 灭菌法中降低一个1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是a 20.A 20.B 20.C 20.D Z值 D值 F值 F0值 浸出过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b 21.A 粘度 21.B 粉碎度 21.C 浓度梯度 21.D 温度 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22.A 药物制剂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属于稳定性问题

22.B 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 22.C 药物制剂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

22.D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般分为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配制溶液剂时,将药物粉碎,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c 23.A 溶解度 23.B 稳定性 23.C 溶解速度 23.D 润湿性已知某脂质体药物的投料量W总,被包封于脂质体的摇量W包和未包入脂质体的药量W游,试计算此药的重量包封率QW%c 24.A QW%=W包/W游×100% 24.B QW%=W游/W包×100% 24.C QW%=W包/W总×100% 24.D QW%=(W总-W包)/W总×100%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是a 25.A 温度 25.B 溶剂 25.C 离子强度 25.D 广义酸碱 固体分散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 26.A 久贮不够稳定 26.B 药物高度分散

26.C 药物的难溶性得不到改善 26.D 不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哪一条不正确c 27.A 27.B 27.C 27.D 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 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可避免肝的首过效应 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在一个容器中装入一些药物粉末,有一个力通过活塞施加于这一堆粉末,假定,这个力大到足够使粒子内空隙和粒子间都消除,测定该粉体体积,用此体积求算出来的密度为a 28.A 真密度 28.B 粒子密度 28.C 表观密度 28.D 粒子平均密度 最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d 29.A 15小时 29.B 24小时 29.C <1小时 29.D 2-8小时 经皮吸收给药的特点不包括c 30.A 血药浓度没有峰谷现象,平稳持久 30.B 避免了肝的首过作用 30.C 适合长时间大剂量给药 30.D 适合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中国药典中关于筛号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 31.A 筛号是以每英寸筛目表示 31.B 一号筛孔最大,九号筛孔最小 31.C 最大筛孔为十号筛

31.D 二号筛相当于工业200目筛

下列叙述不是包衣目的的是d 32.A 改善外观

32.B 防止药物配伍变化 32.C 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32.D 药物进入体内分散程度大,增加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32.E 增加药物稳定性

32.F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油性软膏基质中加入羊毛脂的作用是b 33.A 促进药物吸收 33.B 改善基质的吸水性 33.C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33.D 加速药物释放

下列关于长期稳定性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34.A 一般在25℃下进行 34.B 相对湿度为75%±5% 34.C 不能及时发现药物的变化及原因 34.D 在通常包装储存条件下观察

盐酸普鲁卡因的主要降解途径是a 35.A 水解 35.B 氧化 35.C 脱羧 35.D 聚合

下列那组可作为肠溶衣材料a 36.A CAP,Eudragit L 36.B HPMCP,CMC 36.C PVP,HPMC 36.D PEG,CAP

下列关于微囊的叙述,错误的是d 37.A 药物制成微囊可具有肝或肺的靶向性 37.B 通过制备微囊可使液体药物固化 37.C 微囊可减少药物的配伍禁忌 37.D 微囊化后药物结构发生改变

下列哪项不能制备成输液c 38.A 氨基酸 38.B 氯化钠 38.C 大豆油 38.D 葡萄糖

38.E 所有水溶性药物

以下关于微粒分散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39.A 微粒分散系有利于提高药物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

39.B 微粒分散体系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表现为分散系中的微粒易发生聚结 39.C 胶体微粒分散体系具有明显的布朗运动、丁泽尔现象、和电泳等性质 39.D 在DLVO理论中,势能曲线上的势垒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b 40.A 乙醇 40.B 山梨酸 40.C 表面活性剂 40.D DMSO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正确叙述为c 41.A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15,常为O/W型乳化剂 41.B 司盘80,HLB4.3,常为W/O型乳化剂 41.C 吐温80,HLB15,常为O/W型乳化剂

41.D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15,常为增溶剂,乳化剂

既能影响易水解药物的稳定性,有与药物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的是a 42.A pH 42.B 广义的酸碱催化 42.C 溶剂 42.D 离子强度

CRH用于评价c 43.A 流动性 43.B 分散度 43.C 吸湿性 43.D 聚集性

构成脂质体的膜材为b 44.A 明胶-阿拉伯胶 44.B 磷脂-胆固醇 44.C 白蛋白-聚乳酸 44.D β环糊精-苯甲醇

透皮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c 45.A 增加贴剂的柔韧性 45.B 使皮肤保持润湿 45.C 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45.D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下列辅料中哪个不能作为薄膜衣材料c 46.A 乙基纤维素

46.B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6.C 微晶纤维素 46.D 羧甲基纤维素

以下方法中,不是微囊制备方法的是d 47.A 凝聚法 47.B 液中干燥法 47.C 界面缩聚法 47.D 薄膜分散法

下列剂型中专供内服的是c 48.A 溶液剂 48.B 醑剂 48.C 合剂 48.D 酊剂 48.E 酒剂

可作为渗透泵制剂中渗透促进剂的是d 49.A 氢化植物油 49.B 脂肪 49.C 淀粉浆 49.D 蔗糖

5.吉林大学药剂学 篇五

吉林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方剂学相关试题(10)

1.外感凉燥,治宜选用()

A.杏苏散

B.桑杏汤

C.清燥救肺汤

D.麦门冬汤

E.香苏散

2.外感温燥,肺津受灼之轻证,治宜选用()

A.杏苏散

B.桑杏汤

C.清燥救肺汤

D.麦门冬汤

E.桑菊饮

(一)1.D 2.A 3.E 4.B 5.C 6.B 7.D 8.B 9.E 10.A 11.A 12.B

(二)B1型题

A.杏苏散

B.桑杏汤

C.清燥救肺汤

D.麦门冬汤

E.桑菊饮

1.主治凉燥的代表方是()

2.主治温燥伤肺轻证的常用方是()

A.风热袭表证

B.外感风寒证

C.外感凉燥证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虚热肺痿

E.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3.杏苏散主治()

4.清燥救肺汤主治()

(二)1.A 2.B 3.C 4.E

(三)X型题

1.杏苏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前胡

B.桑叶

C.桔梗

D.枳壳

E.柴胡

2.桑杏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陈皮

B.半夏

C.贝母

D.栀子

E.桑叶

3.麦门冬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陈皮

B.半夏

C.人参

D.甘草

E.生姜

4.清燥救肺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A.桑叶

B.石膏

C.人参

D.阿胶

E.杏仁

5.百合固金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麦冬

B.半夏

C.玄参

D.芍药

E.当归

6.增液汤的辨证要点有()

A.便秘

B.口渴

C.口不渴

D.舌质淡

E.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7.麦门冬汤主治病证包括有()

A.肺热咳嗽

B.虚热肺痿

C.肝阴不足

D.胃阴不足

E.肝肾不足

6.浅议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篇六

摘要: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的高低。郑州华信学院从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合理设置课程,实行产学研结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

新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与国际接轨,而要缩短与国际药学的差距,我国的医药工业必须加快发展,不断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制药人才。为满足社会对高级应用型制药人才的需求,郑州华信学院于2004年开办了药物制剂专业。按照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学院对药剂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根据专业特色,合理设置课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据了解,国内同类院校药剂学的总学时数大多不超过1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3∶1。郑州华信学院选用的教材是孙耀先主编的《药剂学》新版教材,课程总学时数为102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3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2∶1。学院将整个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逐渐成长为高级应用型药物制剂专业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学院改革课程设置的意义在于:第一,增加总学时数,改变面向基层定位办学只注重普通制剂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第二,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充分体现药剂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实行分段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同时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的衔接,增强了学习的系统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其专业习惯和实践技能的养成。

二、立足教材,积极探索理论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填鸭式”教学模式终将被淘汰。在对药剂学教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解药物新剂型、药用辅料的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真实可信的事例直观地反映剂型的先进性;在讲解剂型制备的内容时,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录像、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制药过程能够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在讲解具体制剂的内容时,宜采用流程教学法,通过展示每种剂型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剂的制作过程。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降低课程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研讨、探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药用辅料的重要性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通过列举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的亮甲素案件,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的认识。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与延伸。

2.实况教学法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而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设备相关性较差,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到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因此,我们到药厂实地拍摄片剂、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并将其做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同时配以音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实施实况教学法,是提高药剂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3.流程教学法

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性强等特点,学生容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而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是以剂型为主线,每种剂型的制备又是按工艺流程进行的,因此适宜采用流程教学法。流程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整合为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犹如一条线,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使学生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对药剂学的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4.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设定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设计时,教师可以就维生素C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药物化学知识,从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入手,结合注射剂的制备过程,找出影响维生素C水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并加以解决。通过设定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己设计处方,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改善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药剂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应用药剂学理论知识,并正确地分析实验结果,进而提高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实验教学应该随着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特征,合理设计实验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药剂学实验的绝大部分是对理论的验证,缺乏创新性;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郑州华信学院的药剂学实验课安排了15个实验。一方面,在典型的普通制剂的基础上,增设了药物基本理论和制剂新技术的相关实验;另一方面,开设了一些新剂型实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如大蒜油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用?茁-环糊精将大蒜油制成包合物,使被包合的药物稳定性增强,还可以掩盖大蒜的不良气味。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教师认真研究实验内容,巧设问题情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知识,课上首先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课前不预习,实验课后交上来的报告数据雷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没有反馈总结。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报告,这样,他们必须在课前将有关报告的内容写在实验报告上,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当堂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批改实验报告,交作业(实验成果)时给以评分,使学生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堂完成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四、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成效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在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应不断更新理念,时刻关注教学改革的进展,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其次,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如郑州华信学院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制药生产企业见习,深入药品生产、检验第一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最后,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使药剂学的教学改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孙耀华,江丰.制剂技术与设备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任福正,卓超等.应用多媒体进行工业药剂学教学实践的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6,(6).

上一篇:关于组织卫生系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通知下一篇: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