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标识设计(12篇)
1.导向标识设计 篇一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
目录
协议书
合同条款细则
一、项目概况
二、服务范围及深度要求
三、设计及服务阶段
四、设计成果及要求
五、设计费及支付
六、时间进度及相关要求
七、双方责任
八、知识产权
九、不可抗力及停建缓建
十、通知
十一、合同附件
协议书
本协议于________年______月由____________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为一方和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为另一方,在中国北京签订。
鉴于:
甲方委托乙方就甲方开发的项目提供导向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以下简称“设计”);
乙方具有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员及技术资源并愿意向甲方提供服务。
兹就以下事项达成本协议:
一、本协议中的措词和用语与下文提及的“合同条款细则”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含义相同。
二、甲、乙双方全部合同文件的组成及优先顺序:下列条件应被认为是甲、乙双方全部合同文件的一部分而进行阅读、理解和执行。构成甲、乙双方全部合同文件的`这几份文件应互为解释,除非另有规定,在发生分歧时,文件应按以下顺序优先考虑:
1、本协议书
2、合同条款细则
三、甲方应在乙方设计工作开展前提供一切所需文字、图片、数据、设计修改提议等资料,所有文件提交时间不可拖延至设计工期内。甲方提交的资料需建立在甲方内部已统一协商后的、无须反复修改变动的最终结果基础之上。
甲方需全力配合乙方以确保乙方工作如期完成。乙方应按照甲、乙双方合同文件的条款积极履行各项规定义务。并按照本合同规定的进度,准时提交包括各类图纸、数据文件、说明及电子文件等资料在内的设计成果。
四、甲方在此同意按甲、乙双方合同文件注明的条件、期限和方式,如期向乙方支付款项,以此作为乙方的报酬。
五、甲方指定为甲方项目负责人,乙方指定为乙方项目负责人,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更换本项目之负责人,须提前二周书面以公司名义并法人代表签字通知对方。
六、双方同意如对本合同内之工程有关事项有所争议,将通过友好协商的办法解决;若协商的办法不能解决争议,应由北京市仲裁委员会调解及仲裁,双方必须遵守和执行由此做出的任何仲裁和决定。
七、本合同文件正本一式六份,甲乙双方各持三份,本合同及合同条款自甲、乙双方盖章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
(盖章)(盖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签约人):________法定代表人(授权签约人):________
(签字) (签字)
营业地址:______________ 营业地址: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2.导向标识设计 篇二
1 标识导向系统在高校校园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 在建筑内外空间中, 形形色色、不同功用的导向到处可见, 为不同环境起着分流、指导、咨询、警告等作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标识, 让不同国家的游客或者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导视系统在校园内部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色的导视牌不但是一种导向载体, 而且是校园形象的宣传者;不但能彰显校园的魅力, 而且能让来访者有愉快的心情。设想, 一个从来没有进入过该校园的人, 如何依靠完整的信息、方位指示明确的导向轻松找到目的地, 而不是见人就问路, 见路口就停步。所以高校的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
2 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导向系统不统一
校园中各类社团广告牌和路牌大多零零散散, 杂乱无章, 导视在很多建筑和空间中单掉呆板, 设计陈旧, 没有形成系统, 也缺乏特定环境的人文形象和内涵。有些指示牌的导视在现代建筑、道路构成上很不协调。单纯地只考虑功能的需求, 忽视了造型对景观的便利性、美观性的环境影响。这都是很多校园导视系统的突出问题。
2.2 符号应用不规范
导视信息的应该严格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来布局设置。在设置方面, 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力学的原理, 控制标牌的高度、视距、间距以及字体大小等, 英文导视信息不规范。拼写错漏、语法混乱、用词不当容易给阅读者造成误解和疑惑。图形与文字应更便于公共识别认知, 避免语言和识别障碍。另外, 有些导向牌在位置摆放上也存在问题, 很多地方只注重导视的功能性, 而忽略了导视的设置。在选择材料上, 应当充分考虑室外因素, 如温度, 雨水量等。
2.3 公共导视牌缺少维护, 破损严重
本来明确的导视牌经过风吹日晒弄得“不知所向”, 基本看不清上面所指示的方向, 不但达不到标识基本作用, 还影响整体外观。温度太低的话图像会裂掉, 太热则会让图像的覆膜受损, 使图像看不清。所以, 建议用聚酯胶片为材料来制作图像要比乙烯基胶片, 这样可以预防高温的影响;同时, 可以通过对导视牌过胶来应对雨水湿气问题。
3 导视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科学的导向分类
由一个好的设计元素和科学的导向分类成为一个好的导视系统。科学的导向分类是, 是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由先到后的顺序而设计的, 这是根据顾客的到达及阅读习惯。
3.2 具有人文关怀
在复杂的环境中, 要让寻找变的更简洁, 突显人性关怀。更要关注弱视和低视人群。设计界面要亲和友好, 让使用者获得关怀与资讯。
3.3 信息沟通准确而有效
这是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首要功能, 能够传达准确清晰的指示信息。
3.4 形象一致原则
导视系统内的标识设计必须具有统一、整体化的设计。例如,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 整个大楼采用灰色的整体色调, 在其他建筑楼活力橙的标识色彩中既显得深沉优雅有丰富了美院整体建筑的感观性。大楼内的导视又沿用了橙色, 使之与美院的整体建筑风格有了一定的统一性;同时, 还活跃了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气氛。
4 高校标识校园导向系统设计的流程
4.1 前期调研做提案
明确设计定位与办学理念, 深入了解校园景观环境条件、结构并进行交通流线分析;对各学院楼、公共教学楼、师生公寓楼、公共活动场所、对外交流场所等建筑内部部门进行结构、分流分析;确定校园导视导向分级原则。与校园整体形象设计相符。考虑校园背景和受众人群。设计小组经过讨论, 提出方案, 修改方案。着重考虑校园环境导视分级原则。与一般环境导视分级原则类似, 要依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分析调研, 对导视系统进行分类, 便于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4.2 制作阶段
这个阶段要注意高校的标识应该包括3大系统。
4.2.1 区域平面的总示意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路与建筑的名称
这是对每一位第一次来校园的陌生人进行的指示, 大多数设置校园的正门和每个入口合适的位置。这些标识放置的地方不会引起人流堵塞、影响交通的地方。应该让学生和来校园办事的来访者进入校门时, 在总的示意图前建立对整个校园空间的认识。校园应该对标识平面指示的设置场所作适当的安排。有条件的还应配置自助式查询系统, 解决某些无法在平面图上指示出来的机构所在地的标识问题和相关信息。
4.2.2 用各种标识来表示各个建筑的名称与目前的主要职能
一个高等校园是把所有机构的等级区分开的, 在建筑上的标识应该能将机构的等级通过标识区别开, 如果是一个陌生人, 这些建筑的标识以及机构的标识, 将是他们在偌大的校园中首先寻找的标识。
4.2.3 是对各建筑的内部进行适当的标识
将一些对外的教学、科研或服务机构, 在建筑物的入口处做必要的集中标识。这样的标识类型与商务楼标识很相似, 要让进入建筑物的人对建筑物中的机构一目了然。然后, 将建筑物中各个使用的教室、实验室、休息室、办公室、工作室的标识与底层的标识一一对应起来。校园的标识有一定的特殊性, 文字要严格规范化, 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 这样外国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在校园内更加的融入校园的生活。
4.3 总结经验和后续维护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导视在我们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它注重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设计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它需要我们掌握各种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后的处理方法, 符号现在回收循环利用的环保方式。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们对高校校园标识导向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重点研究高校校园内, 建筑物、道路、园区景观、各种宣传栏等内外空间中标识导向系统的应用和表现, 以及对提升高校办学理念, 不断提高适应教学、科研、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需要, 使校园规划更具有科学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校园,标识导向系统,文化视觉形象
参考文献
[1]高祥冠.太原市城市引导标识现状调研与问题[J].山西建筑, 2010 (10) .
[2]迟哲.浅谈招贴中视觉流程设计的应用[J].大众文艺, 2012 (10) .
3.导向标识设计 篇三
关键词:导向系统;形态要素;平面设计;空间导视
标识导向系统看似只是城市生活中几乎可以忽略的微观部分,实际上,它在城市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现代城市面积庞大,结构复杂,建筑物外观趋同化,没有标识导向系统,我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几乎寸步难行。标识导向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基础,从一个城市的标识导向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城市自身的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侧面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建设状况和文明程度。一系列规范的、科学的标识导向系统,不仅是向人们准确地提供方向指南,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更是为稳定、高效的城市生活带来保障。如何设计一套简洁、高效的标识导向系统,也是我们必须持续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从标识导向系统的基本构成——形态要素入手,探讨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
1 标识导向系统形态要素特征
在具体讨论不同形态要素前,我们应当首先审视其总体特征,或说一套合格的标识导向系统中形态要素所需要具备的特质。
1.1 标识导向系统中,形态要素的第一要义是突出的功能性
标识导向系统是一套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功能系统,人们使用该系统,目的在于尽可能迅速地获得最为准确精练的信息,因此,其形态必须具备极强的识别度以及极精确简明的概括性。
1.2 标识导向系统各要素还应具备井井有条的系统性
导向系统绝非一套简单的平面设计,而是与整个环境浑然一体的一部分,环境形态多样,承载信息复杂,功能不同、形态不同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配合直接决定导向系统的效能与效率,因此,必须使其具备高度系统性,使众要素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信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1.3 各形态要素还应具备通用性
所谓通用性,即是对一切年龄、一切国籍、一切认知能力,一切身体状况的受众一视同仁,让所有人都能够同样毫无障碍地使用标识导向系统,顺利地获取自己所需的方位信息。标识导向系统是面向所有人的功能系统,不仅要增强效率,还要尽可能扩大受众覆盖范围,让所有人都能看懂,是一个合格的标识导向系统必备的品质。
1.4 各形态要素还应具备美感
尽管作为一套功能系统,功能性必须置于艺术性之前考虑,但形态要素设计中艺术性的重要性并不因此稍减。导向功能是导向系统的基础属性,在基础属性上进一步,一套导向系统还应考虑到受众的审美心理,通过富有审美趣味的设计,为受众营造一个更加宽裕轻松的整体氛围。不过作为导向系统,其艺术设计不可过于标新立异,不同形态元素之间应当和谐共通,整个系统也应当适应所处的大环境,不仅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还应融入地区特有的文化烙印,这样,才是一套合格的标识导向系统。对于各种形态要素,我们可以主要划分为平面与空间两个层面来进行讨论。
2 标识导向系统的平面形态要素
平面形态是标识设计的基础形态,在一个标识导向系统占据着主要部分,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字符号、图形符号、色彩三个大类,来进行分析。
2.1 图形符号
我们从图形符号开始,因为图形符号是最为直观,最为通用的视觉传达方式。根据认知的一般规律,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普遍快于文字,图形符号比文字符号更具识别性,携带的信息更简洁,效率更高。此外,图形指示符号远比文字更具有普适性,对于识字不全的儿童、语言不通的外籍人员、不能认字的智力障碍者等受众,图形符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导向系统中,图形标識符号又可以分为三类:(1)图像符号。通过对其所指对象基本特征或某个特定行为片段的模仿,抽象出一个简化符号,具有高度概括性,同时生动形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指示符号。最常见的便是各类箭头符号,用来表示方向、位移、转变、运动、因果等含义,在道路导引上是最为重要的一类符号。(3)象征符号。这类符号依托的是社会的共同约定形成的普遍常识,如感叹号表示危险,红十字代表医疗,等等。象征符号通常要严格遵循设计师与受众都有固定认识的统一标准,高度规范化,不可随意改动,以保证意义的确切传达。指示符号的形态也相对固定,但在其装饰、材质上,设计师仍能够表达自身的审美趣味。而图像符号的设计最考验设计师的功力,图像符号的第一要义是准确简洁,但由于模仿的多样化方式和相似的模糊性,它还具有极大的趣味表达空间。如何将图像符号设计得既简洁明了又美观大方具有特色,是每个设计师关注的重点。这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环境的主要受众群来进行调整,如办公场所要传达效率感和科技感,标识应采取更简洁规制,棱角分明的形状,而儿童乐园的标识则需要更圆润柔和,富有童趣的形状。
2.2 色彩
色彩是最为活跃、最为先声夺人的视觉元素。人们在分辨一个标识所携带的信息之前,必然首先接收到色彩的刺激。有两种颜色具有普遍的认知,一种是红色,象征禁止、危险、提醒等,一种是绿色,象征通行、安全、顺利等。但色彩相对来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标识形态,能够传达的信息有限,除此之外,色彩更多的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对比帮助受众迅速对不同信息进行区分,在信息的视觉传递上起一个辅助作用,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就有许多用不同颜色区分交通线路的先例,这样的色彩应用通常选用明度高,对比强烈的颜色,明确地标明不同线路,方便乘客搭乘、换乘,并大大减少坐错线路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色彩具有独特的情感特质,根据认知心理学,不同的色彩对人们而言携带着不同的情感语义,人们会因之产生对应的情感反射。例如红橙黄三色令人感受到活力和温暖,白色、绿色和蓝色传递给人们平静与安全感,紫色和黑色流露出庄重与高贵,灰色则给人一种高科技的现代感。不同的环境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人们在环境中的主要心理需求,在导向系统上采用对应的主色调,或激励或安抚,协调受众的身心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受众达到身心的愉悦。此外,一个地区也拥有与自身气质或传统相承的特定色调,使用这类色调,能够强调地区的个性,增强审美体验。就色彩设计的过程看,设计师应当根据整体环境确定与之匹配的主色调,再根据主色调搭配与之相合的辅助色调,最后根据具体需求增加另一些点缀的色调。这样,营造一个既富有效率,又能够为受众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色彩环境,设计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3 文字符号
文字也许不是最直观、最有冲击力的视觉传达方式,却是最为精确、最为直接的。图形、色彩的信息承载量毕竟有限,一些更为具体的信息,必须由文字来传达。文字的弱点在于瞬时传达效率低,尤其人们在使用导向系统时,通常正处在运动状态,更加难以准确迅速地接受文字信息,因此文字符号必须尽可能精简明确,并根据具体情况反复试验,以确定传达效率最高的字体、字号和间距,以之作为严格标准来执行。在汉语中,最易辨识的字体是黑体,而在英语中则是铁路体,一般以效率至上的导向系统均采取这两种字体。也有一些他例,如我国地铁站中流行的书法体站标,作为非关键导向信息,对美感的注重大于对效率的追求,这样的做法也是可取的。
平面形态要素这三个主要的类别,往往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合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于平面形态设计而言,不仅每个版块都要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各个版块还要能够妥善地协调配合,尤其在导向系统中,各种平面形态要素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和谐系统,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3 标识导向系统的空间形态要素
标识导向系统作为整个环境的一部分,空间形态要素在其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按照与平面形态要素类似的划分,空间形态要素也可以划分为造型、材质、尺度三个方面。
3.1 造型
导向系统的平面形态元素需要依附于一個空间性的载体,而造型对于载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形态元素。一个好的造型在视觉效果上是极为突出的,不仅能够架构起一种空间秩序,迅速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大大提高导向系统的效率,并且能够增添不少审美的趣味,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提升所在环境的整体格调,愉悦受众的身心。
交通系统中通常多采用几何造型的标识,因其造型最为简洁,一目了然,最具效率感。三角形用以发挥提示或警示作用,方形用以排布文字信息,圆形则表现出紧凑感或包容感,多种几何形状既可单独表现,也可切割组合,以最质朴的方式传递导向信息。在一些休闲场所,导向标识则可以采用与场所相应的物象造型,将一些人们所喜爱的元素提炼出来,运用到标识造型的设计上。根据场所气氛的不同,造型的风格也应相应地调整,展览馆、艺术馆等场所,物象造型应更加抽象化,概括更精炼,更具备现代气质,而公园、海洋馆、儿童乐园等地,物象造型则可以更具象化,模仿自然形态,更具备天真烂漫的单纯气质。无论采取何种造型,总之,应当和环境背景以及所承载的平面元素相互协调,平面信息应当妥善排版,造型应当和背景环境形成对比,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当尽量采取简单的造型,在单调的环境中则可以适度采取更花巧的造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标识导向系统。
3.2 材质
材质正如色彩,每一种材料除了具有不同于其他材料的物理性能,还具有其特别的个性与气质,例如金属的现代感,木材的自然感,瓷砖的整洁感,石材的坚固感,等等。对材料的安全性、实用性、耐受性、环保性、经济性等客观性能的考察是基础,但美观性以及与环境的协调性也是重要指标。材料的使用不仅应当充分考量其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其性能数据和适用的工艺,也应当衡量其特定的气质,因地制宜,针对环境的特点,人们在环境中的心理需求,以及地区的传统特色,来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材质。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不能止步于科学效率,还应更进一步地追求审美价值,为受众提供愉悦的审美体验。
3.3 尺度
以上所提到的平面以及空间形态要素,要通过妥善的安排形成一个和谐的系统结构,关键便是对导向标识尺度的把握。尺度一是指标识的尺寸,二是指它们相对于整个视觉空间或是相对于系统中其他标识的比例。标识的尺寸应当符合人体工学,根据受众普遍的视距以及视野落差来进行调整,各个标识之前要按照主次确定不同的比例,并且与外在环境和谐统一。唯其如此,才能够构成一个合格或是优秀的标识导向系统,更加高效地发挥性能,并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视觉体验环境。
4 结语
标识导向系统对于城市生活的意义是基础性的,系统中的形态要素又是系统的根本。一套好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至少需要在某类形态要素上做到出彩,但所有的前提是系统的协调。不仅是导向系统内部各种元素的协调,也是导向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与受众多重需求的协调。设计师不能以孤立、静态的态度去看待导向标识设计,而应以一种总体性的布局眼光去审视,将标识系统、环境、受众等多方面因素置于一个动态的互动关系中去考量,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方位地实现导向系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凤显.导向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4.导向标识设计 篇四
关键词:校园 标识导向系统 文化视觉形象
标识导视系统(Wayfinding System)是指在一个公共空间支撑人们在其中有效行动需求的综合空间信息系统。它成为了城市文化的、环境风格的一个构成部分。应用的地方非常多,包括商场、活动点、医院、校园以及交通等领域,其以场所地点信息、功能服务信息、行为提示信息等提供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标识导向系统在高校校园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在建筑内外空间中,形形色色、不同功用的导向到处可见,为不同环境起着分流、指导、咨询、警告等作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标识,让不同国家的游客或者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导视系统在校园内部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出色的导视牌不但是一种导向载体,而且是校园形象的宣传者;不但能彰显校园的魅力,而且能让来访者有愉快的心情。设想,一个从来没有进入过该校园的人,如何依靠完整的信息、方位指示明确的导向轻松找到目的地,而不是见人就问路,见路口就停步。所以高校的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导向系统不统一
校园中各类社团广告牌和路牌大多零零散散,杂乱无章,导视在很多建筑和空间中单掉呆板,设计陈旧,没有形成系统,也缺乏特定环境的人文形象和内涵。有些指示牌的导视在现代建筑、道路构成上很不协调。单纯地只考虑功能的需求,忽视了造型对景观的便利性、美观性的环境影响。这都是很多校园导视系统的突出问题。
2.2 符号应用不规范
导视信息的应该严格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来布局设置。在设置方面,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力学的原理,控制标牌的高度、视距、间距以及字体大小等,英文导视信息不规范。拼写错漏、语法混乱、用词不当容易给阅读者造成误解和疑惑。图形与文字应更便于公共识别认知,避免语言和识别障碍。另外,有些导向牌在位置摆放上也存在问题,很多地方只注重导视的功能性,而忽略了导视的设置。在选择材料上,应当充分考虑室外因素,如温度,雨水量等。
2.3 公共导视牌缺少维护,破损严重
本来明确的导视牌经过风吹日晒弄得“不知所向”,基本看不清上面所指示的方向,不但达不到标识基本作用,还影响整体外观。温度太低的话图像会裂掉,太热则会让图像的覆膜受损,使图像看不清。所以,建议用聚酯胶片为材料来制作图像要比乙烯基胶片,这样可以预防高温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对导视牌过胶来应对雨水湿气问题。导视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科学的导向分类
由一个好的设计元素和科学的导向分类成为一个好的导视系统。科学的导向分类是,是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由先到后的顺序而设计的,这是根据顾客的到达及阅读习惯。
3.2 具有人文关怀
在复杂的环境中,要让寻找变的更简洁,突显人性关怀。更要关注弱视和低视人群。设计界面要亲和友好,让使用者获得关怀与资讯。
3.3 信息沟通准确而有效。这是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首要功能,能够传达准确清晰的指示信息。
3.4 形象一致原则
导视系统内的标识设计必须具有统一、整体化的设计。例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整个大楼采用灰色的整体色调,在其他建筑楼活力橙的标识色彩中既显得深沉优雅有丰富了美院整体建筑的感观性。大楼内的导视又沿用了橙色,使之与美院的整体建筑风格有了一定的统一性;同时,还活跃了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气氛。高校标识校园导向系统设计的流程
4.1 前期调研做提案
明确设计定位与办学理念,深入了解校园景观环境条件、结构并进行交通流线分析;对各学院楼、公共教学楼、师生公寓楼、公共活动场所、对外交流场所等建筑内部部门进行结构、分流分析;确定校园导视导向分级原则。与校园整体形象设计相符。考虑校园背景和受众人群。设计小组经过讨论,提出方案,修改方案。着重考虑校园环境导视分级原则。与一般环境导视分级原则类似,要依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分析调研,对导视系统进行分类,便于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4.2 制作阶段
这个阶段要注意高校的标识应该包括3大系统。
4.2.1 区域平面的总示意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路与建筑的名称
5.导向标识设计 篇五
任务导向法高职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陈雪娇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辽宁锦州 121007)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亟待改进。本文主要研究在任务导向法的指导下,对实训课的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选取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关键词:任务导向;课程设计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授课过程的实践表明:“任务导向法”在本课程中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符合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
①想,同时也符合教育理论“乐学教育”、“愉快情感”的教育思想理念。
一、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等职业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旨在培养计算机前台网页制作人员,因此,该课程应以行业需求确定为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施教学活动,用多元的评价机制评价
②教学效果,并突出以能力为主的理实结合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将《网页设计》课程分为3个模块:运用PS对网页进行效果制作;运用Dreamweaver软件搭建网页、运用 PS、Flash 软件为网页制作 LOGO 及广告动画、三个软件的综合使用,并分别确定如下目标。
(一)能力目标
能够具备规划网站能力,编写网站策划书;能够进行网站效果图设计及网站动画设计;能够应用新技术DIV+CSS进行网站布局,进而进行静态网站的开发与制作。
(二)知识目标
掌握 Dreamweaver 的工作环境、菜单、工具栏的使用方法;掌握新建网站的方法、文档的保存方法;掌握网页的编辑技术;掌握网页超链接的插入和编辑技术;掌握表格、布局表格、单元格、框架、层的辅助定位工具操作;掌握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的插入、编辑、格式设置的方法;掌握利用 PS 制作处理网页中所需图像的操作方法及图像格式转换技术;掌握基本动画和高级动画的制作。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神;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感、效率观念。
二、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师根据划分的模块可以将整个项目分为2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对应的子任务如下:
(一)用ps制作网页效果图
制作 LOGO 及广告动画制作网页动画;制作网站LOGO、最终形成网页效果图。网站风定位、网站布局设计、网站草图绘制。
(二)搭建网页
组织和管理网页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网页布局;超链接的制作和编辑;网页元素的插入和编辑。处理网页中的图形图像制作和处理网页中所需的图形图像文字边框等素材。
三、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过程的实施
本次教学实训主要是以学生的独立分析、研究、实践为主,教师的传授、指导和共同参与展开的。
(一)实训内容分析 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制作PS网页效果图,并通过效果图完成制作网页。
(二)实训过程分解 1.任务解析
本项目属于企业类网站,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可将这类站点的开发简化为:项目的前期策划、效果图设计、动画设计制作、网站静态页面的编辑。
2.学习资源的发布
明确任务后,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分析任务、分发各种图标及素材等,收集好所需资源。
3.计划与决策
在教师的建议下分组,明确分工,细分任务,按照计划开展进度。教师要实时关注学生进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和知道意见,形成可行方案。
4.实施
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做好计划,对于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做好知识点记录。对于重点难点,教师先行演练,学生同步跟练。简单知识点可以学生自主学生,商讨学习,自己解决完成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三)“双品”转化
“双品”转换,即作品到产品的转化。是在临摹学习过后,自行设计一套产品,这既是从学习到创作的提升;也是学生学习领域到职场领域的过度。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网站,实际是将网站欣赏、网站规划、效果图设计、网页布局设计等教学模块进行重构和细化,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实训课程之外的另一种强化和延伸。从学生的作品与产品中,不可否认学生已经熟练了网页的制作软件:Ps、Flash、Dw,但是作为一名专业从事网页工作的设计师,除了掌握这些,还需要在视觉素养方面更上一层楼。否则,我们的学生只能是工匠,而不是设计师。
四、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评价的确定
课程的评价模式通过多方面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评定多元评价模式,过程评价与最终结果评价相结合。
五、总结
总之,教无定法,重在得法。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操作更加灵活,展示自己的思路,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使学生为完成项目而进行多渠道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在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岗位间实现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6.导向标识设计 篇六
张静,2012年12月8-9号
《建筑设计基础》是学习建筑学专业的一年级新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基础是整个建筑学科的奠基石,不仅肩负着对建筑学初学者启蒙教育的责任,对建筑师未来的职业生涯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院进入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出身,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相对比较强而空间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及艺术感知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基础训练以外,更要将空间的理念渗透到基础教学的各个层面,形成以空间为导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并不断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推陈出新。
一、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1、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效率不高,学生掌握的情况不理想
很多学生到大二甚至到大三空间思维能力依然薄弱,表现在方案设计中的建筑空间关系十分混乱。
2、学生普遍使用简单机械的平面加立面的建筑设计方法
很多同学把平面画好以后,采用拼凑的方法设计立面及空间
3、教学缺乏互动,一部分同学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
一部分同学对空间设计缺乏激情,抱着应付作业的态度
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国内外的现状
1、国内现状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我国各建筑院校的建筑教育中一直占较重要的位置,历来也是各建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针对该课程进行的改革,有的进行局部调整,有的全面更新,各有特色,对该课程的关注度也日益强烈。比如:清华大学适当减少了传统表现技法的训练,增加了设计的比重,强调空间体验和造型设计的结合,提倡模型制作。
2、国外现状
国外在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中把 “空间设计” 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走出了包豪斯强调纯形式设计的误区。采用问题型的题目设置,使学生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在动手和动脑的实际操作中享受到做建筑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起了良好的空间设计观。
三、结合我院实际推行建构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外围条件分析
1、信息来源渠道广泛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学生除了运用传统的书本获取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获取知识的广度与一线高校相差无几。
2、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我院举办的“建构设计大赛”为我们实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主体条件分析 2-
1、学生适应性分析
通过之前教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过程中的观察,我认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很多学生本身也很渴望自己在学好建筑设计基础的前提下,空间思维能力也得到加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实行以空间为导向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是可行的。
2、教师的适应性分析
我院的蔡华、陈伟老师常时间工作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一线,对整个教学体系了解比较深刻,并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新近老师也陆续参与到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总之,不管是从外围条件还是主体条件上看,我们都具备了推行建构教学的可行性。
四、在我院实际推行建构教学的工作路径
1、明确新时期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建筑教育强调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关注建筑与生态环境、有较高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建筑人才的认识逐步得到认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1、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思维为重点,加强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1-
2、帮助学生了解以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学的基本内涵。
3、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4、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筑平立剖面的含义和规范表达,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西方建筑发展的总体背景知识等)。
5、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建筑识图与制图,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和交流等。
6、启发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2、目标驱动我们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本着以学为主、个性教学以及创造能力培养的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空间的创新能力。课程内容体系可归纳为三部分的内容,以培养不同的能力:第一,知识与理论体系,通过一定的理论介绍,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建筑形式美学、历史知识、空间理论、色彩知识和历史知识等基础理论。第二,建筑设计的技能,通过一定的绘图训练、空间训练和模型表达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构图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等。第三,设计意识,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结合建筑的基本特点,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意识、空间意识、理性意识等。教学内容体系简单归纳如下图:
3、课程安排
1、基础作业(仿宋字、徒手钢笔画练习、铅笔线条练习、墨线绘图练习、水彩渲染)
2、初看建筑(建筑与环境的认知、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大致脉络)3-
3、初识建筑(建筑实际测量)
4、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及空间构成 3-
5、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赏析)3-
6、初步设计——小品建筑设计
7、小建筑设计——茶室、别墅、幼儿园设计等
在整体课程的框架中,突出强调“空间建构”的概念,加强理论课的跟进(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史纲)并将最新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比如:生态建筑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建构设计理论的科研跟进,拓宽对课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走在时代的前列。
4、应注意的问题
a、做到突破课程界限
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在新学知识中强化,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突破不同课程的界限,使各门基础课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b、加强实践体验
加大模型制作的力度,强化空间构建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建筑从感性认识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
c、要让学生爱上建筑学
我们可以采用定期邀请知名建筑设计师做专业方面的相关讲座的做法,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专业,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d、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对建筑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分析”
最后:
7.导向标识设计 篇七
围绕这一主题,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 应试图通过对导向标识设计中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图示所包涵的信息等导向标识形式要素以及视觉导向功能和导向标识审美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完善对博物馆导向标识设计的理解;探讨导向标识设计在博物馆环境下实际应用与审美功能相结合为主导的设计原则;在导向标识设计层面上对图示信息、文字符号和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等方面进行合理有益的补充。其次在研究方法上, 实地考察、具体分析, 结合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设计的成功案例, 围绕主题, 突出、分析论点, 将研究所得出的导向标识设计原则及创新设计思想等相关结论应用到博物馆、广场、海滨花园等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的设计中去。
一、博物馆环境下导向标识设计的特殊性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 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点、地铁、高速公路、立交桥、隧道、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人流、车流量不断增加, 在错综复杂的公共环境中, 导向标识设计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博物馆环境下导向标识设计研究, 是为了更好的设定观众的参观路线、人流动线及满足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导向、审美需求。
但是现在, 博物馆环境下导向标识设计的发展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化的服务设施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这恰恰也成为了当前博物馆设计中的盲点和弱项。然而当代发达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表明, 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 它的发展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当今社会, 数字化浪潮冲击着每个角落, 各省、市级博物馆及博物馆环境下的导向标识设计更应该担负起面向社会, 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职能, 突破传统的展示、陈列方式, 融入新的设计理念, 发挥博物馆在藏品、空间、资金、政府支持以及文化背景所独具的综合优势, 以创新的设计、简洁明了的图示符号吸引观众, 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得到更多更新的体验和收获, 增加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力。
二、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设计调查
山东博物馆新馆于2008月4月动工, 2010年6月竣工, 2010年11月1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山东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 高74米, 平面为边长136米, 建筑整体外形体现了“天圆行日月, 地方载万物”设计理念, “天圆地方”“高大、雄伟、庄重”, 它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视角、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铸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设计研究, 与观众实际参观需要和审美需求息息相关, 关注点虽小, 但研究意义重大。由于我国在博物馆环境中引入导向标识系统的时间较晚, 这方面的资料和研究少, 因此, 在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的设计过程中, 应该会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的导向标识设计不仅很难找到不足, 而且导向标识系统运用的材质和建筑整体装饰装修相呼应, 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的韵律美和现代导向标识设计的形式美完美的结合, 可以说山东省博物馆新馆的导向标识设计是我国博物馆环境下导向标识设计的成功案例。
三、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设计分析
在对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设计的调查中笔者发现, 省博新馆导向标识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设置的空间方位准确、设置数量较多。参观者利用导向标识系统能够更好的对省博新馆的各各展馆进行参观。
2. 信息传达清晰, 材质运用统一。
省博新馆导向标识系统文字信息运用中英文双语, 并大量采用图片信息, 满足中外参观者的需求;省博新馆导向标识系统运用的材质主题为透明亚克力板, 文字、图片信息是以阴刻的形式雕刻在亚克力板上, 其颜色为褐色, 与铜质基座相呼应;省博新馆综合导向标识系统以金色为底色、铜板饰面, 与大厅立柱下部镶嵌的商代饕餮纹饰材质相同、交相呼应, 使省博新馆空间整体装饰装协调有序
3. 导向信息中不含其他商业、广告信息。
许多导向标识、公共服务标识的设计运用中, 由于要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便会植入其他商业、广告信息, 而省博新馆导向标识系统完全是以服务于大众为原则, 除详实的导向指示信息外, 绝无其他文字、图像信息出现。
4. 省博新馆导向标识设计做到与参观者的真正需求相结合,
添加了一些人性化的“软环境”, 为参观者提供指示服务的同时, 增添了“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
在博物馆, 导向标识系统是博物馆环境的一项重要服务设施, 观众在博物馆获得的更多的是精神需求, 因此博物馆环境中的导向标识设计除了体现实际导向功能、也应满足观众审美需求。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作为山东历史文化传播的载体, 为社会与公众服务已成为当今的基本任务。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设计研究, 是一个长期考察实践的过程。通过实地调查、具体分析, 把其他省市博物馆在导向标识设计中的经验教训, 进行总结归纳, 结合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导向标识设计的成功案例, 围绕主题, 突出、分析论点, 将研究所得出的导向标识设计原则及创新设计思想等相关结论应用到博物馆、广场、海滨花园等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的设计中去。
同时, 在考察的过程中被咱们山东悠久的历史文化所吸引, 被许多国宝级文物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所折服, 这种文化的传承才是我们做设计所必须把握的命脉, 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于晓梅.图书馆导向标识牌设计漫谈[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 (02)
[2]孙晓玲.视觉语言——标志的设计[J].《美与时代》, 2004, (03)
[3]郑良光.图书馆里的温馨提示——标识系统[J].《图书馆论坛》, 2006, (03)
[4]王西敏.标识牌的学问[J].《森林与人类》, 2009, (12)
8.导向标识设计 篇八
【关键词】导向标识;照明系统;设计原则;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设施照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近年来,各城市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照明设施,改善城市环境,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照明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1 当前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规划、建设和改造计划应当纳入城市建设、改造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与其同步实施。城市照明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应当是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绿化设计和电气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共同协作。在实际建设中,由于既无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缺乏能进行综合性规划设计的人员,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只能根据道路情况、投入资金情况作出电气设计、备选灯具造型和工程预算,形成建设方案。
1.2 设施照明总体设计水平不高
城市设施照明总体水平,取决于合理的城市照明专项规划。设施照明限于道路及广场的照明,归类于市政工程部分。很多区域环境的街道、广场、建筑立面等外部环境的照明设计缺少人性化设计理念,
1.3 城市照明管理機构管理水平不高
养护人员工作技能有限,市民的满意度不高。养护人员没有做到定期巡视,照明管理机构对随时排除故障管理制度、纪律未能很好落实。
1.4 设施照明被人为损坏严重
照明设施管理难度相对大,照明设备(铜芯电缆、铁制井盖、灯杆铁门)可以拆下拿走变卖,盗窃造成很大损失。同时对砸碎、踢碎灯罩等有意破坏行为也增加了照明设施的破坏程度。
2 导向标识设施照明的设计原则
2.1 高效原则
导向标识设施照明应符合国家对高效节能方面的要求,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照明设施的实际效果,尽可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照明效果,促进节能与环保,实施绿色照明,应选用效率高、寿命长、节能、低损耗的照明器具, 以质胜量, 发挥光源的最大效益, 避免光源浪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照度是灯光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在满足标准照度的条件下, 为节约电力,恰当地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显色性要求时, 可采用两种以上光源混合照的方式。
2.2 安全原则
环境导向标识照明的设计必须保证线路、开关、灯具等设置都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配有专人管理,电路和配电方式要符合安全标准,不允许超载。环境导向标识照明必须选用较高防护等级的室外灯具,根据周边景观环境选择造型及非标型装饰灯, 即能起到照明效果又可达到艺术小品的观赏要求, 兼具观赏性和安全性。
2.3 生态原则
生态本意是要求设施的照明与自然环境下的生物互相依赖, 顺应自然, 将生存环境的各个生物的进行全局考虑。认真对待生物与环境关系, 反对孤立的、盲目的夜间光环境的整治行为。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 减低城市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
2.4 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 在设计时, 应该以人需求的出发, 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 选择适宜的光源、光色, 确定合理的用光量和照度, 既能充分满足照明功能需求, 表现出城市的夜间观赏性, 又不为了表现繁华绚烂景象过多使用装饰照明而设计过度。满足人们对夜间光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创造合适的环境氛围,完善和强化商业街视觉形象。
2.5 艺术性
区域环境导向标识功能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塑造形象、美化环境的功能。照明有助于提高标识的清晰度和识别度,丰富标识的色彩变化,通过光与影的变化可增加标识造型的层次和深度,创造出美的意境和氛围。就其要求在照明上要表达个性化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3 区域环境导向标识照明设计的形式
导向标识的照明一般包括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两种形式。自然照明是以太阳光为光源所形成的光环境,效果自然亲切,但受限制较大;人工照明是以灯光为主所形成的光环境,是夜间照明的主要方式。在特定环境下,人工照明在色彩、光亮、形式上有较大的创造性,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视觉效果, 为了营造特殊的氛围,白天也采用人工照明。
3.1 自然照明设计的重要因素
自然照明会形成一定的阳光区和阴影区,使导向标识的位置和朝向会直接影响照明效果。处于阳光区域导向设施,容易形成强烈的反光和眩光,影响人的视觉,但整体上的形态、结构等起伏变化较为明显,形成一定的体量感和空间感。处于阴影区的导向设施,缺少光影造型,形态起伏变化较弱,容易流于平淡,但细节表现生动,肌理效果也较为丰富。因此,导向标识的位置和朝向是自然照明设计的重要因素。
导向标识的表面与光线在45度夹角时视觉效果最佳,导向标识的最佳位置和朝向设计要根据标识的最佳观赏时间来确定,同时可以采用变单面朝向为双面朝向、变平面为浅浮雕的标识局部形态的方法。
3.2 人工照明的表现效果
基本照明、局部照明和装饰照明是人工照明的三种表现效果。人工照明是利用各种发光的灯具,根据人的需要来调节、安排和实现预期的照明效果。人工照明根据功能和效果不同,可以分为基本照明、局部照明和装饰照明。基本照明是保证导向标识基本明暗效果的照明。这种照明往往采用扩散性的照明方式,特点是光线具有一定的强度且分布较为均匀,以保证标识的基本亮度。局部照明也称重点照明,即用较强的光线投射到导向标识的某一部位,使之与周围产生亮度上的对比,形成明显的主次区别。局部照明也称重点照明,即用较强的光线投射到导向标识的某一部位,使之与周围产生亮度上的对比,形成明显的主次区别。装饰照明主要用于丰富标识的色彩层次,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创造出具有特殊美感的视觉效果。例如利用霓虹灯、荧光胶管、塑胶灯带、激光技术、光导纤维、液晶显示等光电技术,可有效地创造特殊的环境气氛,取得良好的装饰效果。
4 结论
城市环境设施的照明的规划、设计、营造必须首先充分考虑受众人群的生活习惯、审美习惯、设施的安全、国家的绿色节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区域环境照明系统与设施本身的协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更能展现城市夜景的特色,因此,照明系统的设计应用于区域环境得导向设计更要立足地方特色、以其灯型、光源、光色和手法发挥灯光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杨春宇,陈仲林.中国城市照明建设研究[J].灯与照明,2004,(3).
[2]朱虹, 罗红.浅谈现代化展厅影响光环境的因素,照明工程学报03 , 2005
[3]郝洛西, 李勋栋.高效节能与城市照明[J].照明工程学报, 2006 Vol.17 No.2 P.18 - 22.
[4]俞孔坚.为创新过程而设计-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J].建筑学报2000.10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项目编号:11552016
9.导向标识设计 篇九
5.1转换节点界面导向信息的图形表达
把导向牌中的信息比如说,文字、图形等放大到楼梯的侧墙、墙柱等一些换乘节点的界面,简单直接的将信息展示在乘客的视觉范围内,增大对视觉的冲击力和信息的识别性。
5.2艺术品的功能化设计
在车站空间中艺术品不单单是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它作为车站空间的一部分,可以把一些导向信息融入其中。将艺术品与导向信息、空间定位等融合在一起,艺术品也就能成为正真的大众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使得艺术品在满足美的同时增加的具有实用性。5.3提前介入地面导向标识的设计地面导向是室内导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地面导向设计要具有直接明了的特点,在设计地面导向标识时要聘请专门的室内设计师进行设计,将艺术化的设计手段与实用性的设计目的结合起来。在地面材质色彩变化的同时能够融入功能设计。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车站的发展也会不断的完善。地铁车站是一种功能性的建筑,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乘客能够快速安全的进站、出站以及及时的乘坐地铁。地铁车站的导向性设计就是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而展开的。导向性设计是在室内结合各种设计手段,充分利用空间内的设施,将各种因素进行整合的一种全方位的设计。这不但是标识系统设计的补充也是车站整体设计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迅.地铁换乘车站空间导向性室内设计初探[J].江西建材,2016(21):33~34.
[2]王珏.地铁车站室内设计中空间装饰色与识别色关系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
[3]朱小雷.地铁车站高效空间环境的导向性和易识别性设计初探[J].南方建筑,2002(03):62~64.
[4]袁斌.浅谈地铁站空间识别性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124.
[5]俞洁.地铁空间导向性标识系统的设计理论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
10.导向标识设计 篇十
Fortran 在自动输送系统导向轨设计中的应用
结合旅客自动输送系统走行结构的特点,针对导向轨的制造,安装精度要求,分析导向轨的.设计要点,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法,并通过Visual Fortan的编程应用.最终实现导向轨几何参数计算的辅助设计,太大提高设计效率.
作 者:周斌 罗信伟 作者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0010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3)分类号:U4关键词:自动输送系统 导向轨 Fortran 程序设计 譬标计算
11.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游戏角色设计;课程设计;职业能力
1.前言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教育,强调契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手段上注重企业参与,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游戏角色设计是高职动漫游戏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型课程,目前动漫行业发展迅速,但市场上的高技能动漫游戏美术人才却严重紧缺。基于以上情况,为满足社会对游戏美术人才的需求,健全游戏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游戏相关课程的探索就很有必要。本文以游戏角色设计课程为例,从职业需求调研、课程设计等方面,探索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设计。
2.游戏角色设计课程简介
“游戏角色设计”是动漫游戏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技能型课程。角色设计作为动画、游戏领域的重要设计环节,在项目制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中主要讲授数位手绘工具和专业设计软件的使用、基础角色设计的美术知识、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角色设计的要求、设计流程和技巧、角色的三视图设计、角色的武器与道具设计、角色动作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使动漫游戏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游戏概念设计、动画角色设计、漫画角色设计、插画创作等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游戏角色设计“是一门兼技能性和设计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
3.课程设计的职业导向
游戏角色设计课程面向的职业主要是游戏概念设计师(也称为游戏原画师),该工作岗位是属于游戏开发的前期美术设计环节,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扎实的美术基础、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新力、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等。在课程的设计阶段,笔者对珠三角地区的游戏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过较深入的调研,分析各个企业对于游戏概念设计师的岗位与任职需求。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设计教学方案”的思路,根据对应岗位的能力与技术需求来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案。
4.课程设计
4.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是以游戏公司项目制作流程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通过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如下:
4.1.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中的案例均来自国内外真实的游戏开发项目,学生的实训项目也来自真实的游戏项目。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课程需求的同时,更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岗位职业标准。
4.1.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力是动漫各行业最为看重的部分,通过课程中的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摆脱创意惯性,设计出具有一定设计风格的原创作品。
4.1.3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并培养学生树立自立的设计风格,摆脱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学。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按照真实岗位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并组织项目实训训练,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绘画技能相互整合,按照学生实际的专业基础能力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的设计案例和实训课题大部分都是来自游戏企业的实际项目,另外还将展示部分学生获奖作品和优秀学生作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数位手绘版的使用、数码绘画软件的操作和技法、把握设计基础与绘画规律、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人体的结构、主角和NPC角色设计外形设计以及装备、武器、动作、特效等的设计能力。
在具体的授课中,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一是教学组织项目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六大模块共18个实践课题项目,大部分设计课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实际建设的项目,教学要求具体并可操作;二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强调启发引导法、合作学习法、真实体验法、循序渐进法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三是考核体系是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完善的动态考核、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4.2 课程教学设计
以完整地设计出一个游戏角色的全套设计内容为主线,包括设计角色的体型、装备和武器、角色的三视图、角色的动作等,以及上述内容所需的基础美术知识和技能,将以上内容整合为六大模块18个实践项目。
模块一:游戏角色设计基础,包括原画与插画区别、游戏原画的基本流程2个项目。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教学法,讲解与游戏概念设计有关的基础性知識,包括游戏生产的分工、游戏生产流程、游戏原画设计的方法与流程等。
模块二:游戏美术基础,包括五官的比例结构研究、头发生长规律与画法、不同年龄面容特点、人体比例、躯干的肌肉型态、12个标准站姿等6个项目。
课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游戏角色设计岗位所需的基础美术技能,包括角色五官的比例、结构、人体的骨骼、肌肉型态等方面的知识。
模块三:设计基础与规律,包括形式美法则、外形设计的夸张与强调、 结构与质感的交叠穿插等3个项目。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学习法等,讲解与游戏角色设计相关的设计理论知识,包括形式美法则、外形设计的夸张与强调、角色性格表达等内容。
模块四:创新思维训练,包括图形联想、元素组合等2个项目。课程中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通过讲授有效的训练方法与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力,打破常规的设计思路。
模块五:动物形态研究。课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围绕游戏项目中常见的动物类NPC角色进行深入的结构研究,通过仔细分析动物的骨骼、肌肉结构,使学生掌握动物角色的设计关隘,为后期进行游戏NPC设计打下基础。
模块六:游戏角色造型设计。包括角色提醒设计、武器与装备设计、三视图设计、动作设计等项目,课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程中的项目课题均来自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大量实训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游戏角色的体型图、效果图、三视图、装备与武器、动作设计的能力,并切实了解企业的项目需求。
5.结束语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一定要本着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针。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情景为载体,课堂外通过学生工作室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教、学、练、创、产”五维一体,以期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颜宏亮.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国际物流课程改革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9-91.
[2]崔红.高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探讨与研究[J].长三角,2010(5):128-129.
12.风险导向审计程序设计研究 篇十二
一、审计程序设计的内涵
考虑审计的过程和目标, 美国会计学会将审计定义为“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 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在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的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决策: (1) 决定运用哪些审计程序类型来满足每个审计目标; (2) 对每项审计程序应选取多大的样本规模; (3) 样本应选取总体中的哪些项目; (4) 何时执行这些审计程序。
表1列示了为实现和存货余额有关的账面数量与实物库存是否一致的审计目标中, 审计程序设计涉及四项决策的运用。
二、审计程序设计与审计证据特征的关系
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职责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所以, 审计程序的设计与审计证据的两个特征即适当性和充分性有着直接关系。
1. 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影响选用的审计程序和时间安排。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证据质量的一种度量, 是指证据在实现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等审计目标时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1) 审计证据相关性的影响。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与审计目标相关。比如注册会计师要验证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已发货却没有向客户开票的情况 (完整性) , 这就决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追查发货单样本至相应的销售发票, 以确定每张发货单是否均已开票。所以, 注册会计师选用的审计程序必须与实现的审计目标相关。
(2) 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影响。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可以信赖的程度。如果证据被认为是可靠的, 那么它就能很好地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公允。注册会计师究竟采用哪些审计程序类型、何时实施这些程序, 要考虑证据可靠性的六个特征。
一是提供者的独立性。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的证据比从其内部获取的证据可靠。因为外部凭证经由审计单位的客户出具, 又经被审计单位认可, 表明交易双方对凭证上记录的信息和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另外, 某些外部凭证编制过程非常谨慎, 通常由律师或其他有资格的专家进行复核,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如土地使用权证、保险单、契约和合同等文件。所以, 注册会计师可实施函证等程序, 从银行、律师或顾客那里获取证据。
二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时所获取的证据比其内部控制薄弱时所获取的证据更可靠。注册会计师应通过检查、询问、观察、重新执行等程序来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是注册会计师的直接了解。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更可靠。注册会计师应通过检查、观察、重新计算、重新执行等程序获取可靠的证据。
四是信息提供者的资格。即使信息来源是独立的, 但如果证据提供者不具备相应的资格, 那么证据也是不可靠的。注册会计师应从熟悉企业情况的人那里获取相应的信息, 比如与律师进行沟通、向银行进行函证等。
五是客观程度。客观证据比需要经过大量判断的主观证据可靠。比如注册会计师通过函证获取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的余额、对实物资产进行检查来获取客观证据。
六是及时性。证据的及时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据所属时间;二是审计工作实施的时间。对资产负债表账户而言, 证据的获取越接近资产负债表日越可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仅与选用的审计程序和时间安排有关。只有选用那些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审计程序, 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2. 审计证据的数量特征影响样本规模和选取恰当的总体项目。
证据的充分性通过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规模和所测试的单个项目来衡量。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要考虑错报的估计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错报的可能性大, 选取的样本规模就大;反之, 样本规模就小。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 选取的样本规模就小;反之, 应选取较大的样本规模。
除了样本规模, 所测试的单个项目也会影响证据的充分性。如果样本中包含了金额大的项目, 也包含了错报可能性高的项目和有代表性的项目, 所获取的证据通常被认为是充分的。如果样本中只包括金额大的项目, 除非这些项目构成了总体金额的大部分, 否则这样的样本就是不充分的。
所以, 扩大样本规模或选取不同的总体项目并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但可以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下图列示了审计程序设计的四项决策与审计证据特征的关系:
三、审计程序类型的设计
1. 8种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使用的审计程序可分为八大类。
(1) 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 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其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例如, 被审计单位通常对每一笔销售交易都保留一份顾客订单、一张发货单和一份销售发票副本。这些凭证对于注册会计师验证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销售交易的正确性来说是有用的证据。
(2) 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有形资产程序主要适用于存货和现金, 也适用于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固定资产等。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3) 观察。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例如, 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 并且在相关人员已知被观察时, 其所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可能与日常的做法不同, 从而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因此, 注册会计师有必要获取其他类型的佐证。
(4) 询问。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尚未获悉的信息或佐证, 也可能提供与已获悉信息存在重大差异的信息,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询问结果考虑修改审计程序或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 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5) 函证。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 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 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例如, 对应收账款余额或银行存款的函证。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 因此函证是受到高度重视并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重要程序。
(6) 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通常包括计算销售发票和存货的总金额、加总日记账和明细账、检查折旧费用和预付费用的计算、检查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7) 重新执行。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例如, 注册会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并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比较。
(8) 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2. 审计程序的成本分析。
各类审计程序的成本由高至低排列如下:
(1) 检查有形资产和函证的成本。检查有形资产的成本高, 是因为在被审计单位盘点资产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在现场进行观察, 并对已盘点资产进行适当的检查。比如对存货的检查,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 存放地点往往分散, 可能需要多位审计人员参与。函证成本高, 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在函证的编制、寄送、回函的收取以及对未收到回函和例外事件的随后处理中, 必须实施额外的程序比如替代程序等。
(2) 文件检查、分析程序、重新执行的成本。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员工为注册会计师准备并组织好凭证, 使其方便使用, 那么文件检查的成本就比较低。如果注册会计师需亲自查找凭证, 则文件检查成本会比较高。如果文件 (比如合同、租赁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等) 上的信息比较复杂, 通常需要注册会计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评价, 成本也比较高。分析程序通常比函证花费的成本要低, 但分析程序的实施需要注册会计师决定采取哪些分析程序, 并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 这样的工作通常也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重新执行的审计成本取决于测试程序的性质, 比如比较发票的单价与价格清单上的单价成本就较低, 而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成本就较高。
(3) 观察、询问、重新计算的成本。观察的成本较低, 但观察通常与其他审计程序同步执行。询问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程序, 通常成本较低, 但有些询问的成本可能较高, 比如获取整个审计过程中双方讨论内容的书面声明。重新计算的成本通常也较低, 因为其只涉及简单的计算, 而且通常这些计算都是由计算机软件执行。
但是注册会计师需要注意, 成本永远不可能成为省去一项必要程序的理由。
3. 审计程序类型的选择。
以上八种审计程序类型可以单独或组合起来用于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表2概括列示了审计程序的目的与审计程序种类的关系。
从表2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风险评估程序可以选择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询问、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财务报表编制环境、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等重要信息;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 或者预期发生而未发生的变化, 识别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分析程序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状况或盈利能力发生变化的信息和征兆, 识别表明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事项。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是强制性要求;通过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询问结果, 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
(2) 控制测试可以选择的审计程序类型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注册会计师通过向被审计单位适当的员工询问, 可以获取与内部控制运行情况有关的信息;通过观察可以测试不留下书面记录的控制 (如职责分离) , 比如观察财务章、印鉴章、公章是否分开保管;检查通常适用于对运行情况留有书面证据的控制进行的测试, 比如检查销售单后是否附有顾客的订单;当询问、观察和检查程序结合在一起仍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时, 才考虑通过重新执行来证实控制是否有效运行。
(3) 实质性测试中可以运用的审计程序比其他任何一种测试都要多。实质性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直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存在、准确性、计价等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测试包括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一般来讲, 分析程序不能为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提供直接证据, 所以不能单独运用, 要结合细节测试程序应运。
此外,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 只有细节测试运用检查有形资产、函证和重新计算;文件检查可用于除分析程序以外的各种测试;每种测试都可运用询问程序等。
四、样本规模的设计
由于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范围较为广泛, 一般不涉及样本规模的确定。而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而言, 一旦选取了一项审计程序, 就必须作出应测试多少个项目的决策。样本规模可以是所测试总体中的一个项目到所有项目不等。假定应收账款明细账有500家客户, 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其中300家进行函证。同一审计程序所需样本规模因具体审计对象而异, 一般取决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及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等因素。
1. 控制测试中样本规模的确定。
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 样本规模越大;拟信赖期间越长, 样本规模越大;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 样本规模越大;当针对其他控制获取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较高时, 样本规模可适当缩小;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越高, 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样本规模越大;控制的预期偏差率越高, 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样本规模越大。
2. 实质性程序样本规模的确定。
当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 样本规模就越大;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不满意, 应当考虑扩大样本规模。
五、选取项目的设计
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样本规模后, 就必须确定应该测试总体中的哪些项目, 目的是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测试;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注册会计师应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对审计效率的要求, 单独或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1. 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 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而不适合控制测试。
实施细节测试时, 在某些情况下, 基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测试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1) 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 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 (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 ;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可疑的或非正常的项目, 明显不规范的项目;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 (3) 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 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如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2. 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可以从总体样本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 (1) 大额或关键项目; (2) 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3) 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4) 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选取特定项目时, 注册会计师只对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部分项目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覆盖率或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 或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 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 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 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3. 审计抽样可以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 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抽取样本的总体结论。
当对总体缺乏了解时, 可以采用审计抽样, 但是审计抽样并非适用于所有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其原因有:一方面,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而不需要对总体取得结论性证据;另一方面, 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范围较为广泛, 获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因此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 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 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实施细节测试时, 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 (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 , 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 (如陈旧存货的价值) 。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 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六、时间安排的设计
审计程序的时间安排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二是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财务报表审计通常覆盖一定的期间, 例如一年, 而审计通常在期末后的一段时间完成。因此, 理论上注册会计师可以在会计期间至期末结束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任意时间点执行审计程序。但事实上, 审计时间安排决策首先受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完成时间要求的影响, 比如上市公司通常要求在年度结束后的1~4个月内完成审计工作, 因为我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结束后的1~4个月提交已审计财务报表。另外, 执行审计程序的时间还需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错报风险的性质、审计证据的有效性、何时能得到相关信息及审计人员的充足性等因素。
1. 风险评估程序的时间安排。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对评估出的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分别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和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所以, 风险评估程序是一个连续和动态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 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2. 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
控制测试的时间取决于控制测试的目的。如果仅需要测试控制在特定时点的运行有效性, 比如对被审计单位期末存货盘点进行控制测试, 仅需获取该时点的证据;如果需要获取控制在某一期间运行的审计证据, 仅获取与时点相关的证据是不充分的, 还应当辅之以其他控制测试, 比如测试被审计单位对控制的监督等。而具体执行控制测试的时间, 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安排在中期实施。期中实施控制测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早地发现问题, 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 注册会计师要将控制在期中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合理延伸至期末。这里有两种选择:一是获取控制在剩余期间变化情况的审计证据;二是针对剩余期间获取补充的审计证据。
3. 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安排。
由于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在于更直接地发现重大错报, 如果在中期实施实质性测试, 一方面消耗了审计资源, 另一方面期中获取的证据不能直接作为期末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因而, 通常安排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更具有积极作用。如果在中期实施了实质性程序, 也需要将中期得出的结论合理延伸至期末。这里有两种选择:一是针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程序;二是将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结合使用。此外, 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证据, 通常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
综上所述, 审计程序设计应围绕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目的确定审计程序、样本规模、选取哪些项目及何时执行这些程序, 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基础。而优化审计程序设计也应以提高审计效率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
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程序设计涉及的四项决策及影响因素, 认为审计程序设计应围绕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目的来确定审计程序、样本规模、选取项目及何时执行这些程序, 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程序,样本规模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导向标识设计】推荐阅读:
行为导向09-08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07-26
以结果为导向感想09-04
“决胜终端”之分销导向案例07-03
成果导向课程改革项目10-27
业绩为导向是什么意思12-17
发挥学生操行评语的导向作用09-21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上岗”10-08
典型典型引领和导向工作总结10-19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点简介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