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说课修改(共9篇)
1.安塞腰鼓说课修改 篇一
《安塞腰鼓》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
庆坪中学 董富智
《安塞腰鼓》,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教材的分析
《安塞腰鼓》描写了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它和《社戏》等五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展示了文化艺术生活。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从而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四单元重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通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训练,同时结合单元学习重点“整体感悟,发表见解”。
我把教学目标拟定为:
1、有感情诵读,体会文章磅礴气势,感受生命的律动。
2、品位语言,激发学生超越自己的感悟。其中目标一是重点。目标二是难点。
二、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教学中要加强语感的培养,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让学生自由说话、主动说话、积极讨论,领悟文中美点,汲取人文内涵。课上用精美的软件辅助教学,用震撼学生心灵的视听冲击渲染课堂氛围,使动画、音效与作品意境融为一体,图文、声像与教学环节同步推进,增强形象、直观感受。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
叶老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和灵活的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思、多讨论、多与别人交流。“以学定教”把教的中心放在“引导、促进学生学”上。努力追求寓教于读,寓教于说,寓教于画,寓教于赛,寓教于乐。
四、学法的指导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在品读语言时,采用多种方法,像吟诵法、品读法、读写法、积累法、仿写法等。在理清思路时,采用结构上抓过渡段,内容上抓中心词的方法。我也注意强调一些习惯的养成,如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五、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设计包括三大板块:
课前活动——课堂学习——课后延伸
Ⅰ课前活动:视频欣赏播放﹙教学课件﹚请同学们欣赏腰鼓表演。
Ⅱ课堂学习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好的导入能激求知欲,激发浓厚兴趣,它就像战前的号角,令人精神振奋。
[设计]
腰鼓表演精彩吗?你能不能把听到的看到的也十分精彩地描述出来?﹙生描述发言﹚声音无色无味无性,要把它写出来还真不容易。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把安塞腰鼓写得有声有色有势,让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
﹙二﹚商定目标,有所向
进行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要有的放矢,这个“靶子”就是目标。有了它,才能克服主观随意性。
[设计]引导学生结合单元重点及以往散文学习商讨制定学习目标,明确方向。
﹙三﹚检查预习,自我评价
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将一辈子受用无穷。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课上抓好检查严格要求。从而帮助、督促学生的习惯养成。
读准加点字的音亢奋羁绊 冗杂 磅礴[设计]⒈
解释词语磅礴羁绊 叹为观止 嘎然而止⒉
认识作者“我知刘成章有多少”⒊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录音﹙画面配文配乐﹚听读注意停顿、重音、语速、感情 [设计]⒈
跟读 模仿朗读⒉
教读 教给学生有感情朗读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男生读、女读、男生齐女生⒊
齐读、男女生轮流读
研读 研究体会为什么这样读⒋
赛读 比一比,看谁能读出文章音乐美、感情美⒌
说读 自由朗读用“﹍_的安塞腰鼓”句式对安塞腰鼓⒍
﹙析读﹚⒎跳读 理结构明线索 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划分结构;抓住内容与结构的核心句找线索。
﹙五﹚品读课文,质疑问难
思维训练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疑问则是思维的导火线。教学中不仅要巧问激思,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激发创造思维。
[设计]
美读 分组朗读,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_美你看﹙听﹚﹍_”的句式叙述出来,赏析形⒈
式美、语言美、图画美。
质疑问难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质疑,由组长汇总形成书面文字上交,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多⒉
媒体展示成果:①《安塞腰鼓》美在何处?②“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讨论合作解决
﹙六﹚品味语言,畅所欲言
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教学中,可让学生边读边悟,相互讨论,于小组交流中感悟文章。
[设计]
创读 师示范 将第六节用现代诗的形式替换;生反复诵读,背诵。仿照这一形式改写另外的⒈
章节分小组创读。
评读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朗读三遍,用“﹍_好,好在﹍_”的句式谈⒉
谈自己为何喜欢师师范指导(可以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评点)生分小组品读评点、相互交流。
﹙七﹚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语文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课文内容把学生引向广阔社会天地,把时代“活水”引入课堂。
[设计]
多媒体播放著名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表演,要求学生学用课文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进行描写,写出自己的评价及感受。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
引导学生以“学习本文我体味到了﹍_“”对于﹍_,我想说﹍_”的句式,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感悟。
学了此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心得感想,那就在课下把你这些美好的思想编制起来写篇读后感好吗?
Ⅲ课外延伸
以课内促课外,课后鼓励学生将问题深入,树立“语文即生活“”生活也是语文”的大教育观,由学校“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
[设计]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山好水好风情好。”费县这颗耀眼的明珠,处处充满民情风俗,文化艺术。如“山东梆子“”弦子鼓“”鱼鼓“”琴书“”跑旱船“”踩高跷”……让我们走进生活,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探讨,相互合作。开展一次“我爱家乡,文化风采”的综合活动。
[设计说明]
安塞腰鼓表演是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助人威。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表演者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耀耀眼。所以板书设计采用了形象图解的方法。整个图形就是一张“鼓面”,又像一轮刚升起的红日,从而更赋予象征意义。
2.《安塞腰鼓》说课稿 篇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安塞腰鼓》(板书)。
【说教材】
本文位于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单元之中,学生通过学习“领略豪放粗犷的西北文化,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这既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本文是选入七年级下册的,面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该教什么呢?新课标第三学段有个重要目标:“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鉴于此,我将“从关键句段入手,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作为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
【说教学法】
这篇像诗一样的散文被称为“奇文”,六年级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我将运用情境教学、对比阅读、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对安塞腰鼓有感觉,再对课文有感觉,对语句有感觉,最后,对表达有感觉。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默读、批注、交流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说过程】
接下来,我就详细介绍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对腰鼓有感觉
本节课我将以安塞腰鼓的视频作为导入,舞姿飞扬,鼓声阵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对课文有感觉
接着,检查预习情况,一查写字,二查读文。先全班听写黑板上这些词语(贴词),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段来朗读。读书展示完毕,请学生用文中的话再来谈谈: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从而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三、文本细读——对词句有感觉
文本细读的环节包含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将围绕一句话,抓住一个词,紧扣一个“读”字,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1.提纲挈领——围绕一句话展开讨论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板书)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默读6——17段,边读边做批注,扣住“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展开探究。
你听,安塞腰鼓好在他的“鼓声响”(第9——11段)(板书):这鼓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读好“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感受鼓声的震耳欲聋,体会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在表达上的妙处。
你看,安塞腰鼓好在他的“舞姿”(第15——16段)(板书:舞姿):欣赏一段江南舞蹈,与安塞腰鼓对比。江南舞蹈优美,安塞腰鼓奇丽;江南舞蹈雅致,安塞腰鼓奇伟。奇丽、奇伟,安塞腰鼓好在一个“奇”字!(板书:奇)
你再看,安塞腰鼓好在他的“气势”(第6——8段):第六段的排比句,我这样引导:这五个短句好像不太好理解,我来把它改一改:“骤雨一样,是极速的鼓点”改成“急促的鼓点像倾盆大雨一样”,你们来改改后面几句。同学们,我们再把两段比较一下,你觉得作者写得好还是我们写得好?为什么?“改一改”加深了对“乱蛙”“斗虎”这些陌生化喻体的理解,“比一比”让学生懂得了整齐的排比能够增强气势。(板书:气势壮)
正所谓“学以致用”,在此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作者这种排比方式来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把课文所学的表达技巧真正地运用起来,提高写作能力。
2.文眼寻根——抓住一个词深入思考
作者难道只是写“腰鼓”吗?当然不是。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2——14自然段)抓住12段中“搏击”这个关键词语,(板书)为什么打鼓不用敲击,而用“搏击”呢?后生们还要与什么进行搏击?
配着沉郁的音乐,我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和著名油画《父亲》,饱含深情地介绍这片被认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以及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情渲染,让学生们懂得:黄土高原人民还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用坚韧与命运——搏击;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黄土地上——搏击。作者不仅在写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那不屈不挠大写的“人”,以及孕育这人,这腰鼓的“土地”。最后,有感情诵读课文,读出搏击之强。(板书:强)
3.有感发声——紧扣一个“读”字体会情感
这篇语言铿锵,气势恢宏的散文曾被二十多位著名的朗诵家朗诵过,我们学生不好好诵读,就太可惜了!因此多种形式的有感情诵读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品词句,读中感气势,读中悟感情。
四、回归整体——对表达有感觉
崔峦老师说:“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品析句段后,再引导学生回顾全文,体会文章“静——动——静”的写作结构,并借助板书引导学生读作者的四次赞叹,体会作者那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情感。
【说板书】
磅礴沉重鼓声响,叹为观止舞姿奇,豪放火烈气势壮,惊心动魄搏击强,跟
随这句“好一个安塞腰鼓!”我和学生走进了那片孕育文明的土地,认识了那群勤劳拼搏的人们,领略了独具魅力的西北文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板书设计:
好一个安塞腰鼓
磅礴沉重鼓声响
叹为观止舞姿奇
豪放火烈气势壮
3.安塞腰鼓说课稿 篇三
《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品味作者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的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学生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说目标:
为了贯彻新课标提出的“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一目标,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词语,促进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
3、充分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
说教法: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将根据文本内容,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奇伟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整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时间,下面所讲的是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我采用下面的导入设计;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 (课件出示:那是 的安塞腰鼓)
2.“好一个安塞腰鼓”作者一共发出了几次这样的赞叹?每一次赞叹都是因为什么?
(相机板书:场面 鼓声 后生 舞姿)每一次赞叹都是心灵的激荡、感情的升华,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去充分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这样的导入既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又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教师以慷慨激昂的语言奠定本课的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精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因此在课堂上我将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将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通过反复读书、交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
第一板块:感受场面
1. 出示:“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自由品读感悟,体会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出示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指导朗读好这段话。
3. 教师引读,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自由读,找出这段话中的三组反义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教师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那场面是那么壮阔、那么豪放、那么火烈!(板书:豪放火烈)
第二板块:倾听鼓声
1. 指名学生读课文9-10自然段,师生评议。
2. 变换方式读,男生读第九自然段,女生读第十自然段,齐读“隆隆”,以朗读促感悟,体会鼓声的力量与震撼。
3. 拓展:这鼓声碰撞在黄土地上,黄土地也成了 ,也是 。 这鼓声碰撞在天幕上,天幕也成了 ,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你的心上,你的心也成了 ,也是 。 这鼓声碰撞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心也成了 ,也是 。
4. 相机追问:这一切的一切是真的都成了牛皮鼓面吗?小结:其实这是他们与鼓声的共鸣。这隆隆的鼓声震撼了山崖,震撼了黄土地,震撼了观众,也震撼了我们。难怪我们会发出一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它的鼓声是那样惊天动地!(板书:惊天动地)
第三板块:感悟后生
1. 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板书:元气淋漓)
2. “元气淋漓”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看出“元气淋漓”?
3. 这里的“震撼、烧灼、威逼“可以调换次序吗?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力量、激情与气势吗?指名读,齐读,试背诵。
4.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赋予后生们这样的精气神儿?教师相机引读课文13-14自然段,
5. 教师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击鼓的后生是那样的元气淋漓!
第四板块:享受舞姿
1. 出示15自然段,齐读,提问:这是怎样的舞姿?(相机板书:叹为观止)
2. 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分别写出了舞姿的什么特点?这里的“战栗”能换成“陶醉”吗?为什么?
3.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那我们怎么读出这种气势呢?指名读,齐读。
4. 引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5. 小结:是呀,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这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呀!
第五板块:体会反复
1. 教师小结:在课文的5-16自然段中作者反复赞美“好一个安塞腰鼓“,从舞蹈场面的豪放火烈,鼓声的惊天动地,到击鼓后生的元气淋漓,再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下面让我们读出这种激情(学生有感情再读反复句)
4.《安塞腰鼓》说课稿(区一等奖) 篇四
——《安塞腰鼓》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安塞腰鼓》(板书)。
【说教材】
本文位于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单元之中,学生通过学习“领略豪放粗犷的西北文化,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这既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本文是选入七年级下册的,面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该教什么呢?新课标第三学段有个重要目标:“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鉴于此,我将“从关键句段入手,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作为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
【说教学法】
这篇像诗一样的散文被称为“奇文”,六年级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我将运用情境教学、对比阅读、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对安塞腰鼓有感觉,再对课文有感觉,对语句有感觉,最后,对表达有感觉。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默读、批注、交流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说过程】
接下来,我就详细介绍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对腰鼓有感觉
本节课我将以安塞腰鼓的视频作为导入,舞姿飞扬,鼓声阵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对课文有感觉 接着,检查预习情况,一查写字,二查读文。先全班听写黑板上这些词语(贴词),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段来朗读。读书展示完毕,请学生用文中的话再来谈谈: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从而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三、文本细读——对词句有感觉
文本细读的环节包含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将围绕一句话,抓住一个词,紧扣一个“读”字,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1.提纲挈领——围绕一句话展开讨论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板书)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默读6——17段,边读边做批注,扣住“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展开探究。
你听,安塞腰鼓好在他的“鼓声响”(第9——11段)(板书):这鼓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读好“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感受鼓声的震耳欲聋,体会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在表达上的妙处。
你看,安塞腰鼓好在他的“舞姿”(第15——16段)(板书:舞姿):欣赏一段江南舞蹈,与安塞腰鼓对比。江南舞蹈优美,安塞腰鼓奇丽;江南舞蹈雅致,安塞腰鼓奇伟。奇丽、奇伟,安塞腰鼓好在一个“奇”字!(板书:奇)
你再看,安塞腰鼓好在他的“气势”(第6——8段):第六段的排比句,我这样引导:这五个短句好像不太好理解,我来把它改一改:“骤雨一样,是极速的鼓点”改成“急促的鼓点像倾盆大雨一样”,你们来改改后面几句。同学们,我们再把两段比较一下,你觉得作者写得好还是我们写得好?为什么?“改一改”加深了对“乱蛙”“斗虎”这些陌生化喻体的理解,“比一比”让学生懂得了整齐的排比能够增强气势。(板书:气势壮)
正所谓“学以致用”,在此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作者这种排比方式来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把课文所学的表达技巧真正地运用起来,提高写作能力。
2.文眼寻根——抓住一个词深入思考
作者难道只是写“腰鼓”吗?当然不是。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2——14自然段)抓住12段中“搏击”这个关键词语,(板书)为什么打鼓不用敲击,而用“搏击”呢? 后生们还要与什么进行搏击?
配着沉郁的音乐,我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和著名油画《父亲》,饱含深情地介绍这片被认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以及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情渲染,让学生们懂得:黄土高原人民还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用坚韧与命运——搏击;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黄土地上——搏击。作者不仅在写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那不屈不挠大写的“人”,以及孕育这人,这腰鼓的“土地”。最后,有感情诵读课文,读出搏击之强。(板书:强)
3.有感发声——紧扣一个“读”字体会情感 这篇语言铿锵,气势恢宏的散文曾被二十多位著名的朗诵家朗诵过,我们学生不好好诵读,就太可惜了!因此多种形式的有感情诵读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品词句,读中感气势,读中悟感情。
四、回归整体——对表达有感觉
崔峦老师说:“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品析句段后,再引导学生回顾全文,体会文章“静——动——静”的写作结构,并借助板书引导学生读作者的四次赞叹,体会作者那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情感。
【说板书】
磅礴沉重鼓声响,叹为观止舞姿奇,豪放火烈气势壮,惊心动魄搏击强,跟 随这句“好一个安塞腰鼓!”我和学生走进了那片孕育文明的土地,认识了那群勤劳拼搏的人们,领略了独具魅力的西北文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板书设计:
好一个安塞腰鼓
磅礴沉重鼓声响
叹为观止舞姿奇 豪放火烈气势壮
5.《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篇五
《安塞腰鼓》朗诵材料
[男领] 看!——(气势豪放)
[女领]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深情)[众合] 好一个安塞腰鼓!(整齐响亮)
[男女领]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整齐,有力)
[男合]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排比句,渐强,渐快、铿锵有力,不停顿)[女合]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男合]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女合]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众合]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男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众合] 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以课桌为鼓面,手为鼓槌,捶出节奏)[女合]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众合] 也是隆隆,隆隆,隆隆。(以课桌为鼓面,手为鼓槌,捶出节奏)[女合]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男合]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渐强、阳刚之气)[众合] 好一个安塞腰鼓!
[男女领]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排比句渐强,不停顿)
[众合]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深情、赞美)
[男女领] 好一个黄土高原!(以下渐强,越读声音越响亮,气势越磅礴)[女合] 好一个安塞腰鼓!
[男合]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众合]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备注:红色文字为朗读提示,不读。蓝色文字为须重读的文字)
6.《安塞腰鼓》名师教案 篇六
一、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如何通过轻重音、节奏和语调来表情达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如何欣赏安塞腰鼓?
审美鉴赏与创造:如何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舞蹈等? 文化传承与理解:如何读懂带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散文?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朗读法教学。建议在能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基础上,用声音演绎安塞腰鼓的精彩。
(二)设计示例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兰勇
一、导入: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爱着那个三哥哥,你是我的知心人啊!”同学们,你们好!你到过大西北吗?你见识过黄河吗?你去过黄土高原吗?你欣赏过安塞腰鼓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去陕北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感受感受、体味体味、咂摸咂摸这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老师读1-6自然段为引子。
二、说一说
播放安塞腰鼓演出场面。
如此精彩的场面,没有解说怎么行?请同学们用第7自然段做解说词,声情并茂地将安塞腰鼓的热闹场面解说给大家听,争取让我们大家也燥热一下,飞溅一把,亢奋一回!(7分钟)老师指点拨、示范。
三、嚼一嚼
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欣赏了这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听了这激情洋溢的解说,你是不是忍不住想大叫一声“好!”请大声叫出来!喊出来!但这又岂是一个“好”字能概括
/ 10
完全的,“好一个”什么呢? “好一个 安塞腰鼓”,这个问题作者似乎也没有说明。但我觉得一个高明的读者,不仅能由衷的赞叹一个“好”,还能说出它好在哪里。我们下面就一步一步来感受体味并表达安塞腰鼓的与众不同的“好!”最终完成完善“好一个 安塞腰鼓!”
(过渡)首先,想一想作者欣赏了这样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舞蹈场面后,作者想到了什么?这些联想是什么样的情形?这样的联想与安塞腰鼓有什么关系?
观鼓舞 若有所想
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7-13自然段。
师:想一想作者欣赏了这样壮阔、豪放、火烈火安塞腰鼓舞蹈场面后,作者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千里雷声万里的闪!”“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师:这些联想是什么样的情形?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你会想什么样的情形?
生:惨烈的战争场面。
师:想象一下诗句所描绘的情形:傍晚时分,斜阳给飘扬的大旗镀上一层金色,在烈烈秋风中,千军万马整装待发。只等指挥官一声令下,他们就将如决堤的潮水一样冲向敌阵。有谁能阻挡他们吗? 生:没有。
师:他们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生:势不可当的队伍。
师:对这是一支能战胜任何顽敌的军队,因为它有着锐不可当的力量,这不正是安塞腰鼓带给人的感受吗?那么“千里雷声万里的闪” 呢? 生:电闪雷鸣。
师:面对这样的自然现象你有什么样感受? 生:害怕。
师:这里电闪雷鸣象征着着不可战胜的力量,对任何障碍都能摧枯拉朽的力量。师:“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能否让你想
/ 10
起一句诗?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 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它是不是象征经过一段艰苦的探寻后,终于到达豁然开朗的境界呢? 师:这样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情境如何才能实现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
师:作者这些联想与这使冰冷的空气燥热、恬静的阳光飞溅,困倦的世界亢奋的安塞腰鼓有什么联系呢? 生:安塞腰鼓带给人东西。师:安塞腰鼓带给人什么? 生:力量。
师:对!面对这千军万般的鼓阵,面对这电闪雷鸣般的鼓阵,能让人鼓起勇气去冲破那重山复水,去争取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前景。师:作者忍不住第一次喊出了“好一个 安塞腰鼓!生:好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锐不可当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带来柳暗花明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充满力量的安塞腰鼓!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一个安塞腰鼓!”注意读出感情。生:(读)缺乏力量。师:它带给你的力量呢? 生:(读)整体而劲力四射。
评价:这一部分主要是教师在层层设诱,引导学生去感知、体味、理解文意。它体现了李大圣教授之语:让学生透过语言看见他们自己看不见的东西。此阶段属于激悟阶段。
过渡:作者是这样描绘、刻画安塞腰鼓的鼓舞的,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安塞腰鼓鼓声的?并品一品这鼓声给人的心理带来了触动? 听鼓声 若有所动
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14-17自然段。师:作者如何描写安塞腰鼓的鼓声的?
/ 10
生:用了隆隆隆隆。
师:对大量的拟声词。还有呢? 生:修辞手法。师: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具体一点,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把山崖比成了牛皮鼓面,把人心比成了牛皮鼓面。师: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形象。
师:如何形象。具体说一说。试想一想有山崖这样的鼓面吗?这样的鼓面又该如何来敲呢?
生:没有这样的鼓面。非神鬼无法敲击。
师:那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呢?是不是说明这鼓声不仅能刺激我们的听觉。还能震撼人们的„„ 生:心理。
师:对,说明了鼓声不仅能从视觉上震撼我们,能从听觉上震撼我们,还能进一步刺激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思想。
师:那么这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的安塞腰鼓,对人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陷入了沉思)师:请注意看相关的文段。
生: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师:什么是豪壮的抒情呢?什么是严峻的思索呢?这个问题有点难,老师来举个例子。(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是不是豪壮的抒情? 生:不是。
师:(唱)“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是不是? 生:是。
师:二者有什么区别?前者„„ 生:前者是小心翼翼地,拘谨。
/ 10
师:后者„„
生:后者是情不自禁的,无拘无束的。
师:对,“豪壮的抒情”的意义在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说明安塞腰鼓能带给人自由的感觉。那么什么是“严峻的思索”呢?也举个例子,“我忧郁,我惆怅,某个小女生今天没有对我嫣然而笑”“我忧郁,我惆怅,中国的革命道路应该走向何方呢?”哪个是严峻的思索? 生:后者。
师:前者是个人的情愫,幽怨,后者是事关人生大义、民族大任。那么“严峻的思索”是事关? 生:人生大义、民族大任。
师:“严峻的思索”的意义在于庄重而严肃,说明安塞腰鼓能引发人内心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有什么含义?老师也做提示:一个农民看着犁尖翻起着杂着草根的土浪会有什么感触? 生:丰收、收获。
师:对,那么一个产妇躺在产床忍受着生产前难以忍受的阵痛时会有什么感触? 生:新生。生:希望。
师:那么,说明安塞腰鼓能带给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能带给人翻天覆地的思考,能带给人以新生的希望,丰收的憧憬。作者情不自禁第二次喊出了“好一个 安塞腰鼓!” 生:好一个自由自在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无拘无束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让人激情满怀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让人饱含希望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让人踌躇满志的安塞腰鼓!师:好,我们再来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生:(读)有力而缺乏思索。师:有力,不错,但少了些思索。
/ 10
生:(读)有力而充溢希望与思索。
评价:此阶段仍属于激悟阶段,作者的叙述很是形象写意,全靠教师借助比较、情景还原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教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处于被动受激的状态。
过渡:想一想这样惊心动魄的鼓舞,这样振聋发聩的鼓声,是谁发出的呢?为什么安塞腰鼓只能在黄土高原上打响呢? 赏鼓人 若有所思
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18-22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回答前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样场面热闹、意蕴深刻的安塞腰鼓是由谁的出的? 生:后生。师:哪里的后生? 生:黄土高原上的后生。师:什么样的后生? 生:元气淋漓的。师:连起来说„„
生:黄土高原上元气淋漓的后生。
师:为什么这样腰鼓只能在黄土高原打响呢? 生:因为它们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
师:按照这位同学的说法,那么我们要想打好安塞腰鼓,我们就不用吃大鱼大肉了,我们就只吃红豆角角老南瓜啦。生:因为其他地方没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师:那么,我们想打这样的安塞腰鼓,是不是只需要把自己脚下的土垒厚呢? 生:不是。
师:那么,“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仅指现实的泥土吗? 生:不是。师:那是什么?
(学生陷入沉思)
师:大家学了历史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什么?
/ 10
生:母亲河。
师: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什么? 生:发源地。生:发祥地。生:摇篮。
师:那么,“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指的是什么? 生:历史。
生:五千年的历史。生:文明。
师:对,就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说明作者不仅要赞叹那安塞腰鼓,更要赞颂那璀璨中华文明!作者发自肺腑地赞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 安塞腰鼓!” 生:好一个历史厚重的安塞腰鼓!
生:好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厚积薄发的安塞腰鼓!师:再读一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生:(读)高亢有力,缺乏沧桑感。师: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呢? 生:(读)问题依旧。
师:(示范)压低嗓音,使其变得厚重。听起来有点做作,但应该是这个味。生:(读)童音有几许沧桑味。
评价:此阶段在于探究安塞腰鼓鼓舞、鼓声后面的文化内涵,由人到土地,到历史,到文化深化。较为抽象,但教师层层铺垫,巧借外力,让学生的理解顺利地达到应有深度。
过渡: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导游,做一回解说!品鼓味 若有所悟
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23——30自然段。
师: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安塞腰鼓能让山河痛快,能让想象力蓬勃呢?提示一下,注意联系前几个“好一个安塞腰鼓”。
/ 10
师:因为它充满力量。生:因为它无拘无束。生:因为它自由自在。生:因为它充满希望。生:因为它预示新生。生:因为它文化底蕴深厚。
师:对。那么你欣赏这场面宏大充满力量,声浪震天充满希望,打鼓人元气淋漓、文化内涵丰富的安塞腰鼓,请你忍不住、情不自禁、发自肺腑地发出好一个 安塞腰鼓!!
生:好一个充满力量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使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让思绪纷飞的安塞腰鼓!
生:好一个让思绪不存在任何隐秘的安塞腰鼓!师:不要只看前面,也要注意后面的内容。生:好一个痛苦与欢乐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生活和梦幻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升华的安塞腰鼓!师:升华什么? 生:„„
师:假如你在考场失意、假如你在商场折戟沉沙、假如你初涉社会缺乏勇气,你听了安塞腰鼓会有什么感受? 生:振奋精神、升华灵魂。生:激发斗志、鼓舞士气。
师:对,好一个振奋精神的安塞腰鼓 „„ 生:好一个催人奋进的安塞腰鼓!生:好一个升华灵魂的安塞腰鼓!
师:好一个能使人的形体变得轻盈,思考变得透明,痛苦和欢乐,摆脱和追求得到升华腰鼓。好一个陶冶性情、磨砺毅志、开阔心胸、净化灵魂的安塞腰鼓!!好个振奋精神、激发斗志、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安塞腰鼓!!
/ 10
评价:由外在鼓舞、鼓声、鼓人,到内在的鼓文化、鼓精神的层层深入,终于完成了安塞腰鼓的艺术鉴赏。由作者即兴的感慨,到学生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抒发,终于让学生完成了精神旅行,享受了文化风味,砥砺了阅读能力。过渡:那么,安塞腰鼓这么多的内涵,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呢?是作者太激动,忘了吗?你不要急着回答我,我们先来欣赏一段经典爵士乐。比一比
释放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视频。师:这段音乐视频炫吗? 生:炫。师:酷吗? 生:酷。
师:我们来比一比。安塞腰鼓是由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黄土高原上的元气淋漓后生演出的。这段经典视频呢?
生:来自城市物质生活极其富有,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城里人来演出的。师:安塞腰鼓所用器具极其简陋,只有一个鼓和一个鼓棰。经典爵士乐呢? 生:声、光、舞、色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师:经典爵士乐的美妙意义我们可不可以看出? 生:可以,视频中的小孩、老人的表情、动作。师:安塞腰鼓的精妙寓意呢? 生:不能一下看出,需要我们去体会。
师:对,这正是二者区别所在,都有丰富的内涵,一个一眼能看出,一个需要仔细品味才能体味,这正是中国艺术技巧的独特之处——空白艺术。师:那么,你是想说“好一个 安塞腰鼓!”“还是好一个 经典爵士乐!”呢?好,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评价:全堂课由“好一个 安塞腰鼓!”来贯穿,由对作者表达的质疑来引发,“好一个 安塞腰鼓!”还是“好一个 经典爵士乐!”的选择来结尾,完成对作者文章艺术手法探讨与肯定来结束。结构前后照应,一脉相承。
/ 10
设计说明:
基于不想把《安塞腰鼓》上成单纯的、不可把握的朗读课,不想重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俗语,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方案。我想学生意会了安塞腰鼓的魅力后,还能言传它的内涵。这个目标有点高,但我想只要问题设计合理巧妙、引导得法,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7.安塞腰鼓教案 篇七
设计人:土山镇聂阁小学
刘苏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通过研读、探究、品味,感悟安塞腰鼓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安塞腰鼓的魅力。
2.难点:文章的表达方法,第17自然段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安塞腰鼓的风采,这节课让我们带着激情继续走进——安塞腰鼓(齐读),去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吧!请看—— 2.视频播放“腰鼓表演”
3.请大家欣赏画面,说说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二、自读课文,圈划词句
1.过渡:安塞腰鼓的这些特点,究竟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你认为精彩的段落或语句。2.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词句,教师巡视指导。3.大声朗读自己圈画的内容。
4.检查自读效果:你画的是_______________,这儿写的是_______________。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
三、研读课文,感悟安塞腰鼓的魅力 1.学习火烈的舞蹈场面
⑴出示: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① 指导读:你认为应该抓住哪些词语去读? ② 教师范读。③ 学生齐读。
小结:作者在这里用整齐的排比、贴切的比喻、铿锵的短句,把安塞腰鼓的舞蹈场面展现了出来。
⑵引读:这样的场面,就叫_______________(壮阔、豪放、火烈)在这么壮阔、豪放、火烈的环境下,(引读:冰冷的空气立即会变得(),恬静的阳光立即会变得(),困倦的世界立即会变得()。)
所以,我们要由衷地赞叹: _______________(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2.学习沉重的鼓声
⑴过渡:安塞腰鼓除了好在舞蹈场面的“火烈狂野”外,还好在什么地方?
⑵理解“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的意思。(被感动了,引起了共鸣。)⑶小结: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赞叹:_______________(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3.学习变幻的舞姿
⑴过渡:除了火烈的舞蹈场面、隆隆的鼓声外,安塞腰鼓的魅力还体现在哪里?
⑵指导读:怎样才能读出它的气势? ⑶指名读。⑷齐读。
⑸小结:所以,作者赞叹道:_______________(齐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4.学习茂腾腾的后生
⑴过渡:同学们,俗话说:“鼓是有灵魂的。”鼓的这种灵魂是谁给予它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后生,感受后生的人格魅力吧!⑵出示第12自然段。
⑶教师范读。说说后生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⑷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粗犷、豪放、张扬着生命活力、乐观、自强不息„„)
⑸师范读第一句。质疑:既然是写打腰鼓的,为什么不用“敲击”,而要用“搏击”?
(搏击还能体现在与命运搏击)小结:读书就要这样,抓住关键的词语,细细的品读,读出它的精髓来。
质疑:从哪里还能看出他们是在和命运搏击?(红豆角、老南瓜,奇伟磅礴)
小结:读书还要前后联系对比着读,只有这样,才能读出文章的细味道来。
后生们虽然过着艰苦的生活,可是他们充满着乐观,他们用自己充满生命力的躯体向别人展示着自信,他们坚信:只要生命尚在,就要(搏击)!只要生命尚在,就要不停地(搏击)!⑹齐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后生们的人格魅力吧!⑺教师领读第13自然段。理解“元气淋漓”和“惊心动魄”。所以。作者赞美道:_______________(齐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⑻讨论交流:作者在写后生,怎么会一下子写到黄土高原呢? 学生讨论交流。
⑼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的图片,介绍: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的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贫穷落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里是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只有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赞美自己的故乡,赞美黄土高原人民的自强不息,赞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⑽小结:让我们也发自内心地赞美一声吧:_______________(齐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鼓声中有痛苦,也有欢乐。后生们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而且是愈捶愈烈!看——
出示: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齐读。
小结:后生们要用鼓槌把这痛苦击碎,用这鼓槌去追求欢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坚信: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只要生命还在搏击,成功距离我们就不会遥远。作者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作者却是这么写的—— 出示: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请比较一下,这样的结尾好在哪里?(含蓄,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四、感受“静”
1.过渡:安塞腰鼓表演时,是这样的惊心动魄,震撼人心,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自读第18、19自然段。2.课文还有哪部分写到了静?自读1至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前后照应,写出了静。通过静和闹的对比,把安塞腰鼓表演时的火烈、狂野、壮阔的场景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齐读。
六、作业
必做: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选做:1.配乐朗诵课文。
2.阅读《羊想彩云》散文集中的其它散文。附板书:
安塞腰鼓
舞蹈
壮阔
声响
沉重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
自强不息 舞姿
8.安塞腰鼓教案 篇八
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来,力量又带生命奔腾升华,文章赞美了,也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二、结构内容
本文在结构上较为鲜明,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四个自然段,主要写敲鼓前的预备阶段。这一部分首先概括描写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的外貌、神态,并以静衬动,蓄势待发,为下文的响起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从“但是”到“成了茫茫的一片……”,写演奏的阶段。这一部分可以再分为几层,这里运用了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好一个”,文中出现了四次,可以自然分为五层。第一层,写场面和感受,突出了气势的壮阔和豪放;第二层,写鼓声,并且写与观者产生共鸣,突出这力量给人的震撼和鼓舞;第三层,写后生们的动作,突出这力最体现了生命力的奇伟磅礴;第四层,写舞姿,极赞所显示的力量之美;最后,写节奏,它是生命的渲泄、升华的体现,更使人产生一种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
第三部分即最后三个自然段,写鼓声的戛然而止。这一部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以静衬动,写人们被深深吸引,并沉醉其中,进入到所带进的心境、意境之中,突出了它的感染力之强。
三、激昂的排比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泄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四、铿锵的节奏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五、关于抓住中心进行教学的建议
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一中心点,让学生深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要围绕生命的勃发来理解作者对黄土高原和江南的议论,不要作无谓的争执。
六、指导学生诵读的教学建议
根据文章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读,以一组的学生为一单位,分角色读或分段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觉得读乐无穷。是篇铿锵激越的散文诗,可让小组先讨论,揣摩该如何表现文章激越、疾猛的节奏,然后要求每小组朗读一节,另让四组男生读四段构成排比的反复句。这样在无形中又形成了一种比较和竞争气氛。
教学设计示例
一、明确目标
教师引导:这篇散文有真情、有灵性,语句铿锵激越.是训练朗读能力的好材料。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朗读训练,分析讨沦达到本课的素质教育目标。(投影素质教育目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并了解有关散文的知识。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三、重难点解决
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借助《现代汉语词典》注音并解释。教师针对共性的问题全班予以订正。
2.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边跟读―边在课本上用符号记录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
3、讨论本文的感情基调及朗读技巧。
文章气势恢宏.句子铿锵激越,表现了对的赞美之情。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要有豪情、音韵铿锵有力,细节方面注意摹仿录音,把握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的变化。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本文描述了,一次看的过程,文章由此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从“―群茂腾腾的后生”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表演前;第二部分从“但是”到“声,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戛然而止的时候“到”耳畔是―片渺远的鸡啼”,是表演后。
6、如果用―个字来概括第―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话,你会用哪个字?
用“静”。
7、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8、这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呢?
以动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与第―部分形成前后呼应。
9、当你朗读第二部分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个词概括?
亢奋、惊心动魄、震憾都可。
1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作答,教师予以点评。引导学生往两方面考虑:―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修辞方法。
1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分别举例说明这种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12、再次朗读,体会文章的气势和情感。
13、“好一个”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有何表达作用?
反复出现了四次,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
14.我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味,燃烧的热情,你怎样理解“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15.“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四、总结、扩展
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作者刘成章浓厚的黄土高原情结。他认为自己的散文创作是黄土地的赐予。正如作者所说:“我生长在陕北的山沟……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刘成章的散文从“我”落笔,以自己亲身的体验、血肉的感情、火热的心肠,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你能感受到他对人生的反思,对社会的理解,一种独到的感受,一瞬间即逝的灵感,一种哲理,一层诗意。” (李若冰《刘成章的散文风格》)。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的写作,人生的思考有所裨益。(可投影李若冰的评论)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心得,二三百字即可。
9.《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篇九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带领下,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投影“安塞腰鼓简介”)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表演,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着陕北高原农民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1986年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 —— 大奖。1995年陕西省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
师:请大家看注解①,课文发表于1986年,正是安塞腰鼓获得大奖的那年。同学们看过安塞腰鼓表演吗?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它那独特的氛围——(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短片)师:感觉怎么样?、生1:气势磅礴。
生2:震撼人心。
生3:惊心动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塞腰鼓艺术形象。
师:我们来朗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留给老师,课文的主体部分第7-27节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注意特别要读出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气势:节奏要明快,声音要洪亮。一起来做一下准备活动:抬头,挺胸,运气,大声喊——“嗨!-嗨嗨!”(师生合作朗读全文)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生1:我觉得第1次出现主要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时壮阔、火烈的场面。
生2:第2次出现是在赞美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沉重的响声。
生3:第3次出现是赞美充满力量的动作和舞姿。
生4:第4次出现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师:看来同学们已初步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形象,它场面壮阔,鼓声沉重,动作有力,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从根本上说,安塞腰鼓好在它“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股劲,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因此它是“生命之劲”(板书)。
师:安塞人打腰鼓,打的就是这股劲!(投影“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辞手法带来的?
生:排比。
师: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 师: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根据所在的位置看它们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每一类中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生1:我喜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这是段与段间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热烈场面。
师:三个“愈捶愈烈”层层推进,表明安塞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随着鼓点的此伏彼起,人们的思想也在腾飞。这个排比,要读出此伏彼起的交错感。(指导全班分两个声部重唱式齐读:前一声部读到上句最后一字时,后一声部即起读下句)
生2:我喜欢“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是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壮阔的场景。
师:排比中每句又都含有比喻,句式整齐工整,要读出明快的节奏。(指导全班分两个声部唱和式齐读:前一声部读前半句,后一声部读后半句)
生3:我喜欢“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是句子内部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的力量。
师:从内容上来看,三个“了”之间强度层层递增,读时语气要越来越强烈。(指导全班再读体会)生4:„„
师: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大量排比的运用,对描写场面、表达情感起了什么作用?
生:较好地渲染了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磅礴气势,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
师:这真是好文配好鼓——(板书“好一篇激扬文字!(气势、激情)”)
四、解读难句:合作探究,领悟文中写意语句的内涵。
师:这篇“好文字”中,同学们也会遇到意思不太好懂的句子。先在4人小组内提出来,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难句,提交全班讨论。
(生分小组讨论,师参与小组讨论并答疑)
小组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什么意思?
师:旗是军旗,马是战马。这是想起了雄壮的古战场。
小组2:“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不好懂。
师:这是由黄土高原想到中华民族,想到祖国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
小组3:“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他写的是“鼓”,为什么又写“鸡”呢?
师:对呀!他不但写了“鸡”,还写了“球”呢!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你们提问的表达方式也很有趣。这也是别的小组共有的一个疑难问题:课文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
老师问大家三个问题。一是“鸡啼”预示着什么?(新一天的开始,也可理解成新生活的开始,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二是安塞人的生活怎么样?(穿的是“农民衣着”,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生活贫穷、艰苦)三是贫穷、艰苦地生活着的安塞人,为什么还能将自己的腰鼓打得这么响?因为他们的躯体里涌动着强劲的生命力量,更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课文的结尾暗示我们,安塞人的渴望能不能实现?能!“另一个星球”,是全新的世界;“渺远的鸡啼”,是全新的生活!
朗读课文结尾的3小节,语调要平和,语速要舒缓,要读出在寂静中的沉思。哪位同学尝试读一下?
生:(朗读第28-30节)
师:我想,应该为这位同学的朗读鼓掌!她读出了对新生活的展望。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你听到那“一声渺远的鸡啼”了吗?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在20年后的今天,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五、创意展示。
师:一起来看新浪网上的一则消息(投影)——哪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消息)“安塞腰鼓”将成注册保护品牌/闻名国内外的腰鼓之乡安塞县,近日向有关部门申报注册“安塞腰鼓”。届时,“安塞腰鼓”将成为安塞县新的经济产业。/安塞县是全国有名的文化大县,安塞腰鼓更是闻名天下。全县有5万多农民会打腰鼓,有2000多农民靠出外打腰鼓表演赚了钱,年创收入百万余元。安塞县现有民间艺人6000多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全年在外靠传授腰鼓技术和表演赚钱。为了将这项民间产业做强,安塞县委、县政府投资将安塞腰鼓等民间艺术在国际互联网上滚动宣传,并争取参加重大国际、国内活动的表演,提高知名度。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目前,该县已准备好有关材料,近日内将上北京,申报注册“安塞腰鼓”的知识产权。
师:腰鼓,正使安塞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理想;“安塞腰鼓”品牌,也将通过现代媒体的宣传,吸引世人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现在,你有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好机会:“安塞腰鼓”品牌准备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做宣传,请你为它拟一则广告词——(板书“一个广告创意”)好的广告词内容上要能明确品牌的特色,语言形式上还要讲点技巧。如“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品牌特色是护肤,语言技巧是句式整齐顺口,“早晚”意思还双关。(板书“明特色、讲技巧”)如果你的创意被采用,我想,安塞县文化局将会发给你请柬,特邀你亲临黄土高原,现场观看安塞腰鼓表演。想不想去?那就让小脑筋转起来吧!这些图片也许能激发你的灵感,我们边看边想——(投影安塞腰鼓表演图片)(生边观看图片并思考、创作)师:现在,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作品并初评,选出本小组内最有实力的一则作品交全班展评。
(实物展示台展示各小组作品并简评。学生作品附后)
师: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让老师特别有劲为大家写上这个“好”字!(板书“好”及“!”)请大家修改好自己的作品,大胆地把它发出去!知道怎么找地址吗?上网搜索——输入关键词“安塞县文化局”,点击,相关内容全来啦!如果真能去安塞看腰鼓,别忘了带上同学和老师一起去!
六、体验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抓住“好”和课文展开了对话,那就是:好鼓,好文,好创意!同学们,学语文又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面对一篇美文,我们应该联系生活,读出自己特有的感受,产生独特的体验,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精神享受!课后请各位同学以“从《安塞腰鼓》中,我读到了„„”为话题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感受或体验。
【安塞腰鼓说课修改】推荐阅读:
《安塞腰鼓》优秀说课稿12-28
余映潮——《安塞腰鼓》课堂实录01-07
初一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7-02
人教版语文七下17安塞腰鼓学案10-31
腰鼓教材07-15
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06-21
我校腰鼓表演解说词07-30
2015腰鼓兴趣小组教学计划12-18
陕西省安塞县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调查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