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共15篇)
1.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一
废弃物处理安全管理制度
1、贮存、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经当地县以上环保局和其它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各部门、车间的危险废弃物,必须指定专人收集,送往企业危险废弃物处理部门统一处置,不得随意抛弃。
3、安全技术部门负责把本企业产生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贮存、流向、处置等有关资料上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局。
4、禁止在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危险废弃物。
5、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必须按照危险废弃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
6、运输危险废弃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7、对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包装物、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场所、设施,必须设置危险废弃物识别标志。
8、危险废弃物的包装应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
9、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容器、包装物及其它物品转作它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及消毒处理,方可使用。
10、泄漏或渗漏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11、制订在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时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
12、因发生事故,造成危险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时,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经理和当地县以上环保局以及其它有关部门报告。
2.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医学院校实验室,实验室废弃物,精细化管理,三废处理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基地[1]。随着近年来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对各类型实验室条件建设的投入不断增长[2,3,4],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的安全运转是学校发展最为基本且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5,6,7]。对于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处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中涉及到的有害危险物比较多,对这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通常是指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其分类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生物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试剂瓶、以及接触过有毒试剂的容器等;液体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废液。生物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使用动物产生的尸体以及带菌、带毒器械等。通过对我校的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进行精细化管理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得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引导学生对实验室有害废弃物的处置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置方法,也有效地提升了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1 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管理现状
国外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8,9]。美国的多数高校实验室采取EHS管理体系,废弃物存放和回收的位置、统一的安全标识是其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10]。以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实验室为例[11],除制定了处置实验室器皿、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制度外,还专门制定了化学药品倾倒指南等。对危险废物的培训方面也很细致,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确定、废液处理、给危险废物贴标签、容器管理和废物兼容性、危险废物收集、减量化、实验室用容器的处置以及通用有害废物如电池、含汞的恒温控制器、温度计等的处置等。管理部门专门指定有害废物堆积区域,规定产生有害废物的实验室要检查盛装容器的标签且密封完好,并及时清洗任何可能发生的微小泄露或溅出,管理人员为危险废物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帮助[11]。日本京都大学编制了详尽的安全指导手册指导了有害废弃物的收集及处置要求,新加坡大学实验室的安全员需要具有专业资质,保障了危险有害废弃物的安全处置[9]。
国内的高校也已经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管理部门,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 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增加了,但是后期的教育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很多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薄弱,学生不知道如何对有害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2 国家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大,以前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实验室的高速发展,庞大的实验室体系缺少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很多危险有害废弃物往往凭经验处理,没有形成制度;3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11,12,13,14,15,16]。
以我校为例,自2013 年以来,随着学校的大发展,基础科研楼的落成,科研工作的推进,以及法制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危险废弃物产出量来看,2010 年产出量为5.27 t,2011 年为23.7 t,2012 年为7.86 t,2013 年为13.5 t,2014 年为25.6 t,由于2011 年产出量受搬家影响误差较大,所以把2011 年数据剔除,得到年度废弃物产出量曲线图,见图1。从图1可直观地感受到,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所面临的压力。从投入的人力来看,原来在一个人指导、监督、管理下进行的集中、转移、存储废弃物,发展成为由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完成。
2 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和定期清运处理。我校主要从完善规章制度、多种途径开展培训教育和工作流程规范化细节化3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精细化管理。
2.1 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完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针对实验室的废弃物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指导手册:如针对危险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废弃物实用指南,帮助学生和教师对实验室的废弃物进行科学管理,内容包括对废弃物的分类、如何鉴别危险有害废弃物、如何分类倾倒废弃物,规定哪些物质可以倒入下水道及倒入下水道的方法程序,如何对废弃物进行安全标识,从哪里可以寻求帮助等。
2.2 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培训教育
采取多种途径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针对非专业人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与实验室有害废弃物有接触人员的普及教育。与实验室有接触的人员不仅仅包括学生和教师,与教务处联合将实验室安全作为新生入学的必选课,与人事处联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教育;还包括实验楼中负责保洁和保安的工作人员等,与后勤物业管理联合对保洁、保安等临时工作人员在上岗培训过程中树立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能够及时将问题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
2.3 工作流程规范化细节化
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的过程要精细化,从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到定期清运处理[17],每个细节都有规范的指导。我校对存放废液的容器进行专项管理,统一配置和统一回收。在对实验室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为所有实验室提供不同规格和标注的垃圾袋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垃圾。对实验室废液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化学废液、剧毒化学废液、废旧化学试剂、废旧剧毒化学试剂,其中一般化学废液又分3 类:含卤有机物废液、一般有机物废液、无机物废液。要求所有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上一个黄色的危险废物标签,并完整地填上成分浓度及实验室联系信息,其中废液的成分浓度便于专职管理人员对废液进行细化分类提高废液辨识的准确度。由于废液腐蚀性非常强,在经过短距离的转运、收集过程后,极可能对记录在黄标签上的信息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我们对黄标签的粘贴位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黄标签贴在远离桶口的平面上,保证黄标签上的信息不受影响。学校不仅帮助实验室人员对有害废弃物的鉴别提供帮助,而且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至集中存储区域后,组织北京市指定的机构将这些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运至政府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此外,对每个实验室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全部称量,并且分别按实验室记录、相加,最后得到各个实验室产生危险有害废弃物的总量,从而实现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产出量进行监督,掌握各个实验室产生危险有害废弃物的规律,为发现问题和深入调查提供依据。
3 结束语
3.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三
丹阳市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利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对江苏省丹阳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和倾倒丢弃等主要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当前工业固体废弃物存在的问题和丹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对策.作 者:巫九斤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环境保护局,江苏,丹阳,212300期 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Journal: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年,卷(期):,28(6)分类号:X708关键词:固体废弃物 现状分析 对策
4.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四
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处置管理制度
为履行好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防止“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立以下制度:
一、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二、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应有专门标有“餐厨废弃物或废弃油脂“字样的密闭容器存放,集中处理。
三、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有资质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做到日产日清,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四、处理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销售时间、种类、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并长期保存。
5.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五
为确保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培养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建设文明绿色校园,特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一、学校垃圾的分类:
1、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能变卖的垃圾)。
2、有毒有害垃圾(指: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实验室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
3、不可回收垃圾(指:塑料类、瓜皮果壳和其他清扫垃圾等)。
4、绿化带的落叶、杂草、草皮等垃圾。
二、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
1、学校在公共场所和主干道边同一位置设置垃圾箱,全校师生员工必须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各班各室设置垃圾袋(纸盒),按要求分类投放处理。
2、废纸及废纸品、塑料饮料瓶以及能变卖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能变卖的其它可利用的废弃物均必须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
3、各班各室清扫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必须统一集中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房内,统一由学校安排指定运送到制定的位置。
4、有毒有害垃圾和废旧电子垃圾交总务处集中统一处理。
5、落叶、杂草、草皮等清扫后集中到学校花圃统一填埋做堆肥处理。
6、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橱窗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真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2、加强对分类垃圾的及时处理,后勤人员要按相关要求把好关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提供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物质保障。
6.德国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实践 篇六
1 德国建筑废弃物产生与利用现状
建筑废弃物是德国固体垃圾的主要成分之一。200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德国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占城市固体垃圾的61%,约为240 812 t(见图1)。其中三分之二来源于土地、道路开挖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而近三分之一的建筑废弃物来源于建筑物或道路的拆建,少量来源于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见图2)。
建筑拆迁废弃物部分的主要组分为砖块、混凝土、废陶瓷、灰土、废沥青、木质材料(板、块、刨花木屑)、废五金、废石膏、包装材料(纸、塑、布)等,其中砖块、混凝土、废陶瓷等占建筑废弃物的50%以上。图3显示的是德国汉堡市和石荷州的建筑废弃物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比例,而德国其它地区的建筑废弃物成分及比例也基本类似。
尽管德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庞大,但仅有15%的垃圾被送至填埋场填埋处理,85%的建筑废弃物都被再回收或进行资源化再生产利用。如图4,德国建筑拆迁垃圾和废旧道路混凝土两类废弃物的直接循环再利用比例分别高达69%和86%,填埋处置量仅占7.7%和1.8%。
2 德国建筑废弃物的法律法规
德国建筑废弃物的有效资源利用,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完善的法律法规,采取废物收费政策、征收产品费、生态税以及大力发展处理建筑废弃物产业化,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建筑废弃物再循环使用。
1972年德国颁布的《废弃物管理法》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废弃物处理进行统一规范,规定了各类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国家标准。《废弃物管理法》提出了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通过改进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技术,来提高废弃物管理的环境无害化水平。1986年,德国从法律上确定了废弃物管理的优先顺序:避免、再循环、处置。废弃物的管理从“怎样处置废弃物”向“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转移,提出要注重源头控制,要在生产和消费中把避免废弃物产生放于首位,如果废弃物无法避免,则要考虑将其再循环。对于实在无法再循环部分,才可以焚烧或填埋。
20世纪90年代初“封闭物质循环”概念的提出德国成功地遏制了废弃物产生量直线上升的趋势。1993年全国废弃物的产生量比1990年减少了10%,减少废物产生33 700万吨,这包括14 300万吨建筑废料、7 800万吨工业废料、6 800万吨尾矿、4 300万吨生活垃圾和600万吨别的废弃物。这一时期废弃物再循环的比例也由20%提高到25%。到1996年底,德国有74 000员工直接从事废弃物管理工作。1996年新的《封闭物质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生效。这一法律的核心思想是促使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负责,即“从摇篮到墓地”的管理。生产者的责任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开始,包括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直到产品的生命终结而进行的废弃物处理,必须贯彻始终。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有义务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并在产品报废后使其返回循环过程。只有确实无法进行再循环的方可采用迄今最安全的方法来处置。从1999年开始,所有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必须进行生产过程的物质生命周期循环分析。这一新举措显著地促进了废物在企业内部以至企业之间的物质再循环,从而基本实现封闭物质循环的目标。新的法律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它将促使企业界加快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并将带来整个德国产业界的革命。
从建筑废弃物法律法规的进展可以看出,德国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逐步从废弃物的末端处置转向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形成了产品责任制、资源闭路循环的思想和管理体系。
3 周密高效的管理模式
3.1 废弃物管理的“责任链”
德国在建筑废弃物管理上,为了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建筑材料生产商、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筑物使用者、废弃物处理公司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都明确规定其职责和义务,即形成了管理“责任链”。
德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及准则,对产生废弃物的生产者和使用者进行监管,主要为建筑拆建施工许可证的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及执行。同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和财政支持,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进而推广建筑废弃物管理理念。对建立起来的建筑废弃物产业化市场化招投标进行监督。
废弃物处理公司:主要负责建筑物的拆除,废物的收集,分离分类可回收材料和不可回收材料,回收及处置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的市场营销和材料销售。
建筑材料的生产商:采取措施生产日后废弃物易回收再资源化的建筑材料,考虑材料的同一性,确保使用形成的废弃物易分类。该措施包括:开发、制造控制边料产生的建筑材料;标明产品(用途为建筑材料)的材质与质量等;不使用建筑材料废弃物分类以及再资源化难以进行的、包含有害物质等的原材料等等。
建筑物的设计单位:在满足该建筑工程业主对建筑物用途与结构等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有助于该建筑物长期使用的方案,注重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使其易于维护管理与修缮等,并采用可控制边料产生的施工方法与选择可控制边料产生的建筑材料及有利于今后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分类分流的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选择可控制边料产生的施工方法、可控制边料产生的建筑材料及有利于今后产生的建筑装潢垃圾分类分流的建筑材料。同时,努力控制边料的产生,尽可能采用了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以及易重复使用建材的施工方法,建筑使用寿命长的建筑物等。特别需要对用过的混凝土模板进行复用,以及努力开发利于建筑物等长期使用的施工技术与完善维护、修缮体制。
建筑物的使用者:需要对自身拥有的建筑物等进行合理的维护管理与修缮,尽可能确保建筑物等的长期使用。
3.2 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标准体系
对已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德国通过再资源化方式进一步对其再利用,尽可能减少直接填埋或焚烧处置废弃物数量。为此,德国建立了关于再资源化产品质量的标准及标志(RAL),见表1。只有符合该质量标准,成功通过相应政府部门质量验证后,授予合格的再资源化产品标志(如绿点标志)后,该产品才能再利用。该措施确保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后仍可安全再利用,同时对从事建筑废弃物再资源化生产的企业起到约束和监管作用。
德国对建筑废弃物中混凝土块、废砖瓦、废木材、开挖废物及建筑混合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及技术分别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于混凝土块,通过粉碎、筛选、去除混合物、调整粒径等,将混凝土作为再生碎石、再生混凝土沙、再生级配用碎石等再生骨料,用于铺设道路、港口、机场、停车场与建筑物等铺设道路时的上层路基材料、建筑物等的管路回填材料或基础材料、混凝土用骨料等;对于废砖瓦,未破碎废砖瓦主要作为纪念碑等建筑物的修缮中。而对于破碎程度大的废砖瓦其再资源化途径及利用与废混凝土块一样;废木料主要来源于旧建筑物的拆除中,对于未受破坏的木料,直接回收后作为家具、地板的原料。而对那些已破坏或回收价值不高的木料主要通过热处理获取能量,用于发电等方面;开挖产生的建筑废料,再回收利用价值不高,因此主要作为回填材料用于建筑物、铺路、人造风景区的建造中。建筑废弃物,直接填埋均视为非法行为。对于建筑混合废弃物,德国政府要求根据其使用途径尽可能完全分类,回收可再使用的废弃物,同时政府提高这类废弃物的填埋费,每吨收取158欧元填埋费,以促使产生者对建筑混合物的全分类。
为实现特定建筑废弃物再资源化的目标,再资源化设施建设、开发有助于降低再资源化所需成本的技术、促进通过再资源化生产的物品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利用政府金融机构的融资等经济刺激手段,促进了再资源化设施的完善和实施。
4 结论
7.医疗废弃物管理计划 篇七
一、注射时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刺伤应按照有关要求处理。3 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其他安全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销毁。
二、注射时,应按免疫规划实施指南的要求,严格消毒进行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
三、疫苗注射完毕,注射器不要回套针帽,用毕直接投入安全盒或其他安全容器内,统一回收,统一销毁。
四、安全盒的处置管理。安全盒无破损或变形,没有针头刺穿安全盒或暴露在盒外。安全盒中除了带有针头的注射器,不可装其他物品。安全盒放置在远离接种人群的安全位置。用过的安全盒要封口做好标记,放置在医疗垃圾暂存间,存在时间不得时间不得超过2天。使用过的安全盒由医疗垃圾运输车统一回收,集中销毁,当天做好处理。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期间,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应严格按照免疫规划实施指南和本计划规定严格执行。
8.医疗废弃物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篇八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根据市卫生局《关于转发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我所以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根本,组织全所职工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弃物管理条理》,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工作检查,我所对本单位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督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所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设立“医疗废弃物分类表”,“医疗废弃物登记表”。并与烟台市圣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了《烟台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建立了医疗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和统一管理流程,保障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运行。
二、分类收集管理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传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装.2、医疗废弃物按规定统一使用黄色塑料袋,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料袋,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锐器盒内,不得再取
出。
3、医疗废弃物达到3/4满时,做到有效封口,贴上标签。
4、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废物,应用双层专有包装物,并及时密封,贴上标签。
三、收集转运管理
1.专业人员管理:运送医疗废弃物人员在运送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2.运送医疗废弃物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路线送至暂存地。
3.运送前应检查医疗废弃物标记,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露。
4.运送车辆要有防泄露,易于清洁,消毒。
四、暂存设施及登记管理
1.暂存点消毒管理:暂存点的警示标记清楚,交接记录完整,消毒记录及时。配备相应的消毒工具,定期消毒,严格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法。
2.医疗废弃物暂存点有专人管理,有“警示”标识。
3.医疗废物转出后对暂存点及时清洁,消毒。
4.医疗废弃物不得自行处理,禁止转让,买卖事故发生,定期督查。
五、应急预案
建立了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对转运途中发生医疗废弃物泄露,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理措施,严防发生二次污染,确保安全。
我所始终坚持以“环保、安全、有效、节能”的原则,一直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以健全组织制度,落实责任分工为工作准则,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
9.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九
1 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现状
建筑废弃物, 俗称建筑垃圾, 是指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 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主要包括:渣土、废旧混凝土、碎砖瓦、废沥青、废旧管材、废旧木材等。大致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再生利用的材料、以及利用价值较低的废弃物三类。
建筑废弃物产生单位对于废弃物中少量比较完整的砖、门窗、钢材等加以简单回收利用;对于其余的以混凝土块、碎砖块、砂浆块为主的绝大部分建筑废弃物, 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排放申请并自行联系运输单位, 运输单位再按照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指定的垃圾处置单位。
可以看出目前建筑废弃物管理流程过简, 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整个废弃物处置过程难以监管,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1) 建筑废弃物产生者为了节省费用, 不依法进行清运和处理, 有的甚至隐瞒建筑废弃物产生状况。
(2) 建筑废弃物产生者在与运输者签订运输合同后, 无法进行有力监管。某些施工单位为尽快施工, 在支付给运输车辆一定的运费后, 对建筑废弃物的去向便不管不问, 而一些运输者为图方便和减少长距离运输成本便将建筑废弃物随意倾倒, 导致乱堆乱弃和偷弃现象严重。
(3) 对于一般家庭装修, 由于业主缺乏对建筑废弃物处理流程的了解, 无法主动进行有效处理, 常常将建筑废弃物与生活废弃物混在一起, 造成资源的浪费。
(4) 再生材料生产企业因缺乏相关信息而无法把握原材料供应情况, 引起经营困难。
2 系统构建分析
为了解决目前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中难以监管、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问题,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 构建出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作为基础信息系统平台, 以全球定位系统 (GPS) 和IC智能卡技术作为监控手段, 相关数据库信息作为后台支持的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利用价值较低的建筑废弃物, 首先通过建筑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废弃物处理申报, 并将相关材料递交至审批中心, 同时利用信息系统查询、联系合法的运输单位和消纳单位。城市建筑废弃物行政主管部门则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废弃物产生单位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并派专人进行现场勘查。同时审核废弃物产生单位自行联系的运输单位、消纳单位是否合法, 若不合法或未进行登记, 可对生产单位进行提醒或不予审批通过。待审批通过, 可利用GPS技术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的行使路线、途经区域、处置流向等信息进项有效监控, 确保在运输的过程中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同时实施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登记IC智能卡制度, 在装载作业现场将运输车辆载重信息输入IC智能卡。在建筑废弃物消纳单位实行二次数据检测, 通过对核定车辆装货数量和卸货重量之间的比值分析, 确定运输状况。对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运输的、路途损失过大的应给予运输单位处罚。杜绝运输过程中不采取全密闭方式, 抛撒滴漏, 偷倒乱倒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3 系统结构分析
整个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外部功能模块:包括GPS功能模块、IC智能卡模块和数据交换模块, 是整个系统实施有效监控的关键。
(2) 监控中心:城市建筑废弃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外部功能模块获得信息进行处理, 彻底杜绝建筑废弃物运输中各种问题。
(3) 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建筑废弃物处理流程中的综合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发布。
(4) 相关数据库:主要包括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筑废弃物信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数据库, 其中用户数据库包括产生单位信息库、运输单位信息库和消纳单位信息库。
(5) 网络信息平台:城市建筑废弃物主管部门发布废弃物管理中各种信息的平台。
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由建筑废弃物申报处理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可再生建材辅助销售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建筑废弃物信息地图子系统及辅助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构成。
4.1 废弃物申报处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仅针对建筑废弃物产生者开放。首先建筑废弃物产生者应在系统中建立档案, 当有建筑废弃物需要外运的时候, 需提前按照规定输入本期废弃物预计排放总数量、日运量、排放输送地、废弃物运输单位信息、运输时间、运输路线、消纳单位信息、施工单位与运输单位签订的合同、建筑废弃物消纳场的土地用途证明等信息, 以便向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排放申请, 获得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置准运证。
4.2 信息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含三个模块, 分别是产生单位信息管理模块、运输单位信息管理模块及消纳单位管理模块[3]。
(1) 单位信息管理模块。
在建工程信息管理。①对所在区域已开工建设项目详细信息管理。包括工地概况、施工单位、施工地点、工程类别、建筑废弃物类型、预计建筑废弃物产生总量、联系方式等信息。②新建工程信息管理。除包括项目各项基本信息外, 还应有开挖工程量 (回填工程量) 等。③家庭用户信息管理。主要信息包括:废弃物类型、废弃物数量、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运输单位信息管理模块。①运输单位资质信息管理。具有清运资质的单位基本信息管理, 包括单位名称、单位简介、单位地址、单位以往记录、历年业绩、联系方式等。②运输车辆信息管理。对清运车辆及其驾驶员实行资质管理, 管理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违章记录、车辆状况以及联系方式等。
(3) 消纳单位信息管理模块。①可再生建材回收单位信息管理。管理可再生建材生产单位信息, 主要包括单位名称、资质、业务简介以及联系方式等。②填埋场、焚烧厂等单位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单位名称、资质、主要业务简介和联系方式等。
4.3 可再生建材辅助销售子系统
该子系统在可再生建材产生单位与回收单位间建立沟通的平台, 当建筑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可回收废弃物时, 可通过该系统发布可再生建材出售信息, 包括材料类型、数量、地址、联系方式等, 方便建筑废弃物再生企业及时联系。
4.4 监控子系统
建筑废弃物的运输监控一直是建筑废弃物管理的难题, 为此设计监控子系统, 分为运输监控模块及计量监控模块。
(1) 运输监控模块。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作为监控手段, 及时反映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行使状况, 保证建筑废弃物运到指定的垃圾处理站, 有效实施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作业状态监控管理。
(2) 计量监控模块。该模块主要采用IC智能卡监控技术, 通过对核定车辆装货数量和卸货重量之间的比值分析, 确定运输状况。
4.5 建筑废弃物信息地图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基于GIS, 对城市所有的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废弃物填埋场、再生材料回收单位情况进行显示, 方便企业、个人查询当地建筑废弃物相关地点信息。
4.6 辅助系统
(1) 废弃物处理统计报表。通过对各类基础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挖掘隐藏于更深层次的各类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指标包括:绿化用土量、回填用土量、城市建筑废弃物总量、区域总量、类比总量等。
(2) 诚信档案。将建筑废弃物处理中的各类违规行为分别计入各自的企业信用档案中, 并予以公示, 有助于施工单位快速挑选信任的运输单位协助完成建筑废弃物的运输工作。
(3) 政策法规宣讲。城市建筑废弃物除了需要市政补贴, 可通过此模块发布、查看政策信息。
(4) 互动交流。对于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可在此咨询, 对于违规现象可进行投诉。
5 结束语
本文的系统主要针对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中难以监控、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构建的, 对于建筑废弃物的量化则需进一步分析完善。
城市建筑废弃物的有效管理需要市容环境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交管部门、施工单位、运输单位及消纳单位等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 将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各种信进行整合管理, 实现建筑废弃物进行“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生命周期的管理, 对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确定了系统的组成及各模块功能。通过整合、管理、发布建筑废弃物的综合信息, 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生命周期的管理, 有效解决建筑废弃物管理中难以监控、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实现建筑废弃物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关键词: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袁红平, 王家远.建筑废弃物管理的经济有效性动态评估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v.3309:2415-2421.
[2]赵静茹.绿色生态视角下建筑废弃物管理体系的研究[D].聊城大学, 2015.
10.关于规范医疗废弃物管理的通知 篇十
各医疗护理科室:
接上级医疗行政部门关于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同志,医院根据通知内容作如下决定:
1、此项工作有护理部负责组织实施,护理导医直接负责指导卫生
员并协助做好统计、登记工作。并与环保局作好交接工作。办公室、后勤组督促检查卫生员工作。
2、废弃物处置必须进行分类、分装、消毒、贮存、交接,随时接
受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的检查。
3、4、垃圾桶固定放置,有卫生员负责保管,不得丢失。门诊各科室仍然先消毒,再将针头放在黄色桶内,针筒、输液
管浸泡在捅内,一次性口罩、帽子、中单、治疗巾、纱布、棉球等另外放置在规定的娄内,以便卫生员统一收集。
11.餐厨废弃物管理调查报告 篇十一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处理三种方式,其中资源化处理是目前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环境效益角度
填埋处理经发酵产生的填埋气和渗滤液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采用焚烧法,较为充分的焚烧效率90%,年排放CO2、SO2分别可达86000t和295t;而通过资源化处理技术(生物发酵制肥等)每天可回收利用7000t的CO2,同时还能通过综合处理提炼的生物柴油在使用中每年将可减少CO2排放量达110000t。
经济效益角度
我们以日处理规模为500t计算,尽管资源化处理的费用最较高, 但其总收益也最大,综合来看年均收益能达到1435万元。资源化处理方式又细分为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直接烘干做饲料(20xx非洲猪瘟爆发,饲料工艺已禁止)等。
垃圾处理市场发展的机遇及面临的问题
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发展机遇
20xx年4月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以适度规模、相对集中为原则,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积极推动设区城市餐厨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处理,力争达到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关注餐厨垃圾的去向问题,更多的应该看到餐厨垃圾处理不当是对食品安全的重要威胁,解决餐厨垃圾去向问题,就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死角问题。
当前餐厨垃圾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政府职能不清晰,法律政策及行业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政府职能分散,法律政策及行业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职能交叉,造成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环保领域多头执法问题突出。
2)、分拣效果差,非法渠道收益大,收运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不论是生活垃圾还是餐厨垃圾,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都在于前端分拣垃圾分类是一种观念和意识,即使通过法律法规来强制监管,习惯的改变也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此外,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地沟油的利润空间在3200元/吨~4500元/吨之间,是餐厨垃圾处理后生物质柴油利润的3~4倍。是由于地沟油的非法暴利收入,使得国内餐厨垃圾市场形成了畸形模式,随着高温好氧发酵工艺的应用普及,有机肥产生的利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
3)、终端产品规模化收益未现,短期阻碍产业高速发展。
餐厨垃圾作为公共事业,其存在的目的更多的在于社会公益性。我们认为,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餐厨垃圾行业的根本原因,在于餐厨垃圾处理产品带来的收益。
总结
综上可以发现市场迫切需要政府开展统一的餐厨垃圾处理回收利用行动,通过政府给与资金政策支持,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集中处理以及再生产品重新进入销售的完整体系。
在政治经济层面,符合我们环保产业园国家级园区的定位,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对于提升园区知名度,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重要一环。
12.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十二
当前, 我国为数不少的基层医院依旧不重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 不仅相关流程很不规范, 具体实施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认真对待自身工作。所以, 医疗废弃物处理中经常出现垃圾分类不清等问题, 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还会危害社会[1]。所以,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 基层医院有必要重视该项问题, 真正做好废弃物管理工作, 妥善处理医疗垃圾。
2 基层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垃圾分类问题
当前, 由于观念的影响, 该医院依旧有一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弃物乱扔的后果缺乏科学认识, 在工作中经常是用完之后随手一丢, 很少有人会按照相关要求细致分类, 并放入相应的垃圾袋中。所以,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方面该医院的生活垃圾中经常掺杂很多医疗垃圾, 导致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很多不便, 另一方面, 医疗垃圾中也经常混入不少的生活垃圾。垃圾混放不仅会给垃圾处理带去很大麻烦, 还有可能造成疾病扩散, 危害相关人员的健康。
2.2 人员素质问题
该医院目前的保洁员多为外聘, 他们普遍素质不高, 对于医疗废物与普通垃圾的区别大多并不清楚, 在工作中责任心与防范意识均比较低。这样一来就造成垃圾清理以及运送流程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 极易造成污染。在医疗废弃物管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 上述问题是很难避免的。另外, 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谋取私利, 私下将废弃物卖给他人。这些行为不仅给感染控制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 还有可能导致泄漏问题, 危害公共健康。
2.3 制度问题
当前, 该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章程, 组织也比较松散, 管理效率较低。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很多工作开展中缺乏可靠依据, 导致执行阻力较大。另外, 该医院的管理组织尽管已经趋于完善, 但是, 初衷却只是为了应付相关的检查, 表面功夫做得比较足, 然而日常工作中却并未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 管理秩序整体较为混乱。
3 基层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医疗废弃物的负面影响, 该医院在2015年对医疗废物的处理进行了规范, 开始实行下述处理流程: (1) 医院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垃圾按照不同种类, 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箱中, 另外, 各科室还有专门的利器盒, 用于医疗利器的存放。 (2) 保洁员在垃圾箱75%满的时候将其打包起来, 并封存好, 之后依照种类做好相应的数量登记, 与科室护士交接完毕后, 将注明垃圾来源、种类、名称的标签粘贴在垃圾袋上。 (3) 垃圾到达暂存处后, 工作人员依照垃圾种类将其放入相应的收集箱。 (4) 保洁员将垃圾送达后与暂存处相应的人员做好交接, 并在暂存处做好登记。之后, 保洁员签名。 (5) 暂存处做好存放管理, 并加锁。 (6) 市垃圾站每两天来一次, 将垃圾运走。 (7) 做好登记。 (8) 暂存处做好消毒工作。
4 基层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废弃物管理效率, 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有效避免了医疗垃圾分类不清等问题, 促进了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化。本文对该医院采取的部分对策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如下所述。
4.1 成立专项管理小组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该医院由院长带头, 成立了专项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院长、各部门负责人、各科室主任等, 具体工作中实行责任制, 管理任务层层落实。为保证执行, 此项工作由感染管理科负责日常监督。
4.2 对医院职工进行培训
鉴于该医院职工普遍对医疗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 该医院专门对医护人员、保洁员分别进行了培训工作, 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对于新进员工, 医院不仅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还实行了严格的考核, 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另外, 为了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 医院还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了与此有关的法律规范、管理规章, 改观了他们的认识。
4.3 规范处理流程
为了防止医疗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该医院对垃圾分类做了明确规定, 并且, 还规定所有用于盛放医疗垃圾的垃圾箱都必须是特制的专用箱。为了区分种类, 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为避免污染, 医院规定在每次运送完垃圾后, 工作人员都要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
5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基层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垃圾分类不清、工作人员不负责、制度不完善等。其实, 该医院的这些问题也是我国基层医院在医疗废弃物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原因多种多样。所以, 要想改变现状, 就必须从医院管理工作实际入手[2], 加强重视、规范流程, 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贺政纲.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路径优化研究-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J].物流技术.2015, 34 (01) :117-119.
13.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十三
起草说明
为了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办法(送审稿)》),拟在出台后取代《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现将《办法(送审稿)》起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给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加快建筑废弃物科学处臵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配套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建筑废弃物部门职能调整和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
一是光明新区“12.20”事故损失惨重、暴露出建筑废弃物管理方面的许多短板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对建筑废弃物管理的部门职责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市急需全面修订现行法规,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筑工地、泥头车、受纳场和综合利用厂等环节的闭
环管理。
二是《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原由市城管局牵头,以市容环境和泥头车安全管理为核心,现需结合主管部门特点,充实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而《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原由市住建局牵头起草,主要内容为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急需将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等处臵全过程管理纳入其中,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
三是省住建厅正在牵头起草《广东省建筑废弃物处理条例》,从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看,与已废止的《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差别较大,管理模式有较大变革,措施手段也有不少创新点,《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现有内容需相应调整并与其衔接。
鉴于当前我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形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需尽快通过立法层面解决职能划转后相关部门职能分工和执法依据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体系。
二、起草的主要依据
《办法(送审稿)》系在《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臵管理规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广东省建筑废弃物处理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包括初稿、送审稿(9.28)和送审稿(10.18)等版本进行起草。
三、特别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由法律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国务院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除此以外,其他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部门规章、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章)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但我市建筑废弃物管理行政许可并不完全由《条例》设定,部分许可事项的执法依据来源于《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已经废止,导致包括:运输车辆准运、受纳场受纳和关闭、闲臵、拆除等许可事项缺乏法律依据,《办法(送审稿)》作为政府规章无权制定,而新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但运输准入和退出、受纳场建设及运营管理系建筑废弃物监管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本次《办法(送审稿)》
起草对原行政监管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即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04年国务院令第412号)、《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建设部令第135号)以及《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粤机编办发﹝2017﹞78号),设臵了加强全链条管理的建筑废弃物处臵核准。
四、起草的主要内容
(一)名称调整
《办法(送审稿)》适用于建筑废弃物分类、排放、运输、中转、回填、受纳、综合利用等处臵活动,名称无需单独强调运输一项;且对建筑废弃物减排亦作了相应规定,而减排不属于处臵范畴,名称中删除“运输和处臵”更为合理,故将名称调整为《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
(二)调整机构职责
在《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建筑废弃物管理职能及机构编制的通知》(深编﹝2016﹞8号)关于职能划转的要求,参考《省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责,分解责任,健全完善建筑废弃物监管工作机制。其中,在监管职责方面,进一步明确建设、交通、水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
内对违法处臵建筑废弃物行为的查处职能;而在受纳场规划建设和提供用地保障方面,在建筑废弃物专项资金规划审批和处臵费、减排及综合利用财政补贴监管方面,分别对规划、财政部门和各区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三)建立建筑废弃物分类排放及责任人制度
明确将建筑废弃物分类纳入法律法规体系,为实现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提供立法保障。同时,为了做好建筑废弃物分类排放,《办法(送审稿)》参考《省条例》有关规定实行建筑废弃物分类排放管理责任人制度,明确由建设单位负责承担建筑废弃物分类排放工作的主体责任,同时对施工单位和受纳场所执行分类提出要求,并规定相应法律责任条款,确保建筑废弃物分类排放工作落到实处。
(四)将建筑废弃物减排设计及处理方案备案调整为排放处臵核准
《条例》及《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对建筑废弃物主要排放主体之一“建设单位”的监管制度存在瑕疵,表现为:针对既有建(构)筑物及市政道路拆除和改建工程的监管,采用“市规划国土和住建部门审批+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备案”模式,且该审批并不涉及排放监管内容;而针对新建工程项目的监管,仅采用“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备案”模式,未能充分发挥住建部门对建筑废弃物源头监管 的重要作用。本次《办法(送审稿)》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命令》(国务院令﹝2004﹞第412号)和《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引发<广东省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粤机编办发﹝2017﹞78号)关于城市建筑垃圾处臵核准的规定,结合深编﹝2016﹞8号文件规定,将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案备案调整为处臵核准,加强源头监管。同时,将建筑废弃物运往异地的情形纳入核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五)提出海域排放监管
我市海陆运输系统均较为发达,并大范围辐射周边城市,而现行规定仅规范了建筑废弃物陆路运输,对海域运输及排放的规范尚属空白,导致该环节监管缺失。本《办法(送审稿)》起草参考《省条例》增加相关规定,弥补立法空白。
(六)保留原“两牌两证”运输管理制度,配套建立车辆标识管理制度
《办法(送审稿)》保留原“两牌两证”运输管理制度,由交通部门负责相关备案、换证工作,并进一步对运输单位硬件配套、管理制度等作出要求。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运输准入管理,参考《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增加车辆标识规定。
(七)删除原纸质联单管理操作,放开联单管理形式并着
重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联单管理机制原旨在加强建筑废弃物全程监管,《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关于联单管理的规定较为分散,在“总则、排放、运输、受纳”各章均有规定。但实践中,原纸质联单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易被涂改、替换、遗失,及备案制度不全等)易导致管理混乱,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而当前实行信息化管理乃大势所趋,更能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全面及有效性,以提高监管效能。本次《办法(送审稿)》起草保留联单管理机制,删除原纸质联单操作规定,放开操作形式,为未来灵活使用电子、纸质联单管理提供制度空间,并着重建立健全建筑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建筑废弃物全程监管。
(八)提出水上运输监管
《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仅涉及船舶污染、路源污染等监管,并不涉及建筑废弃物水上运输监管。事实上,我市水上运输建筑废弃物活动相对活跃,但立法并未对水上运输监管进行规定。本次《办法(送审稿)》起草参考广州市和上海市的做法,建立经营建筑废弃物水运中转港口设施的备案监管模式,完善相关立法。
(九)提出建筑废弃物受纳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按建设工程基本程序实施
《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于2016年1月1日经《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宣告废止,无法继续以核发《受纳证》方式执行受纳场建设监管。实际上,该监管方式仅为事前监管,缺乏对受纳场实施规划、建设及运营的后续跟踪管理,且未建立配套安全生产及日常监管制度。而“12.20”相关事故调查报告指出,受纳场主要功能是受纳建设工程产生的余泥渣土,属于市政基础设施中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应当依法办理施工图设计和用地、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等审批许可。
《办法(送审稿)》参考《省条例》有关规定,将受纳场规划、建设纳入工程监管,明确提出新建受纳场应向规划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和工程规划审批手续,按照建设工程基本程序实施并应符合相关建设运营技术规范,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风险跟踪、监测、预警、处臵工作机制。从城市发展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全程监管两个层面,切实保障我市建筑废弃物处臵的有效监管。
(十)建立建筑废弃物临时中转场所、临时纳土工程和工地内(间)土石方回填备案机制
实践中,存在擅自利用基本农田、报废鱼塘等堆填建筑废弃物的行为,与合法的回填或纳土工程相互混淆,因缺乏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加大了行政监管难度,可能导致产生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为改变此种现状,《办法(送审稿)》建立临时中
转场所、临时纳土工程(场所)和工地内(间)土石方回填备案机制,并明确具体监管部门,以提高建筑废弃物处理监管和服务水平。
(十一)提出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营监管及环境监测 当前,我市关于受纳场排放、处臵建筑废弃物监管,以及因受纳场运行、闲臵、关闭、拆除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估的立法欠缺,导致该环节监管缺失并引发重大安全隐患。本次《办法(送审稿)》起草参考《省条例》,提出建筑废弃物关闭、闲臵或拆除审批制度,要求从项目运营到封场移交前进行工程安全质量连续监测。同时,强化环保部门在建筑废弃物处臵工作中的监管职能。
(十二)提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规范管理
当前,国家到地方关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立法欠缺,包括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准入及退出、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及投放等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综合利用环节直接反映了建筑废弃物科学处臵和资源化利用的能效,如未能对该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监管,或将最终导致整个监管过程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次《办法(送审稿)》起草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原则、综合利用企业备案及生
产规范等规定,并规定相应法律责任条款,以初步建立相关监管机制。
(十三)删除共六项制定配套制度(办法)的规定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多项配套制度或办法,截止至本次《办法(送审稿)》起草时,或尚未出台,或已出台尚在执行,或已然失效。故本次《办法(送审稿)》删除相关表述,具体包括:电子联单管理办法、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及车辆管理档案备案办法、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性能统一检测制度、运输车辆驾驶员备案(换证)办法、运输单位不良行为记录制度以及受纳场管理规范。
(十四)删除关于建筑废弃物处臵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执法内容的规定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规定执法事项涵盖了建筑废弃物处臵过程中发生(发现)的其他违法行为,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伪造或变造机动车号牌及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行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或受纳场所未按市容环境卫生保护规定采取扬尘污染防治等保洁措施,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等。考虑到其他相关违法行为已有专门法律法规规范,从集中梳理建筑废弃物执法工作的角度出发,本次《办法(送审稿)》相应删除了其他执法内容。
五、征求意见和采纳情况
《办法(送审稿)》于2016年11月28日征求了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规土委、发改委、财政委、人居委、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经信委、安监局、水务局、城管局、公安交警局、建筑工务署、自卸车协会等22家单位征求意见,各方均认可《办法(送审稿)》主要内容,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于2017年3月29日至4月15日,通过门户网站进行了公众意见征求;于2017年5月3日,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及风险评估。对于以上收集的意见,市住房和建设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吸纳。未采纳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原零星建筑废弃物(即家庭装修废弃物)处臵的监管及执法部门问题上:
14.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十四
为加强我校食堂“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的管理,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
二、食堂必需按要求采购合格的食用油脂,严禁采购使用“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的食用油,以及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的行为。
三、餐厨废弃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下水道、倒入公共厕所和其他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四、餐厨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分别处理。食品原料粗加工时产生的垃圾(菜叶、根须、动物内脏、毛皮等垃圾物)按生活垃圾入桶加盖,运往校园东北角的生活垃圾集中箱内,由环卫工人转运处置;泔水类垃圾(食物残渣、饭、菜、汤水、锅底等),按规定倒入专用的泔水桶,回收给养殖场和养猪专业户;废弃油脂类垃圾(废弃的厨房煎炸油、烧烤动物时产生的废油等)禁止直接倾倒入下水沟,应使用专用容器存放,定点回收处置。
五、泔水类垃圾按要求与回收方签订回收协议书,注明泔水类垃圾回收仅限养殖使用,不得另作他用,并索取回收方的资质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养猪专业户无执照的由所在村委出具养殖证明)。
六、废弃油脂类垃圾禁止销售给个人用于废油加工,应回收给取得合法资格的油脂加工企业,并与回收方签订回收协议,注明废弃油脂回收处理的用途,并索取回收方的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证明材料。
七、餐厨废弃物处置要安排专人建立完整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报告校总务科,并接受监督检查。
15.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篇十五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管理,防治
固体废弃物也称固体废物, 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和泥状物质。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 而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 (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 , 以及由于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加剧恶化着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 由于全球范围天然资源的逐渐减少, 迫使大家开始将传统“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型物质流程 (即循环经济) 转变[1]。
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对循环经济的定义, 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周宏春将循环经济定义为:通过废弃物和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 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小, 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最小, 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最小, 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曲格平认为, 所谓循环经济, 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重庆大学陈德敏认为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是:为保护环境, 实现物质资源的持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生态循环体系的客观要求, 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 促进物质资源在生产与生活中循环利用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
综上, 笔者认为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能量梯次和闭循环使用为特征的, 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低排放, 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 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2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
2.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分类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人们在资源开发和产品制造过程中, 必然有废物产生, 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费后, 也都会变成废物[2]。
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其形状则可分为固体的 (颗粒状、粉状、块状) 和泥状的 (污泥) 。通常为了便于管理, 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 简称之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固体废物的分类来源及主要组成如下表1。
2.2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固体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 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 有害物即将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一般工业、矿业等废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形成环境污染, 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 形成病原体型污染。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途经一般有以下几种[3]:
(1) 污染水体。不少国家把固体废物直接倾倒于河流、湖泊、海洋, 甚至以海洋投弃作为一种处置方法。固体废物进入水体, 不仅减少江湖面积, 而且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投弃在海洋的废物会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区。
(2) 大气污染。固体灰渣中的细粒、粉末受风吹日晒产生扬尘, 污染周围大气环境。粉煤灰、尾矿堆放场遇4级以上风力, 可剥离1~41.5cm, 灰尘飞扬高度达20~50m, 在多风季节平均视程降低30%~70%。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经长期堆放发生自燃, 散发出大量有害气体。长期堆放的煤矸石中如含硫达1.5%即会自燃, 达3%以上即会着火, 散发大量的二氧化硫。多种固体废物本身或在焚烧时能散发毒气和臭味, 恶化环境。
(3) 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堆置或垃圾填埋处理, 经雨水渗出液及沥滤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 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 妨碍周围植物的根系生长, 或在周围机体内积蓄, 危害食物链。各种固体废物露天堆存, 经日晒、雨淋, 有害成分向地下渗透而污染土壤。每堆放1万吨渣, 需占地1亩多, 受污染的土地面积往往大于堆渣占地的1~2倍。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历年堆渣达53亿吨, 已占地84万亩 (污染农田25万亩) 。城市固体垃圾弃在城郊, 使土壤碱度增高, 重金属富集, 过量施用后, 会使土质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4) 影响环境卫生。目前我国不仅90%以上粪便、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 而且医院, 传染病院的粪便、垃圾也混入普通粪便、垃圾之中, 广泛传播肝炎、肠炎、痢疾以及各种蠕虫病 (即寄生虫病) 等等, 成为环境的严重污染源。另外, 我国的垃圾中大部分是炉灰与脏土, 用于堆肥, 不仅肥效不高, 而且使土质板结, 蔬菜作物减产。
2.3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
我国每年有200万~300万吨的废钢铁、600万吨废纸、200万吨废玻璃, 70万吨废塑料、30 万吨废化纤、30万吨各类废橡胶和10万~15万吨废杂有色金属末被合理回收。工业废渣中, 每年还有4000多万吨粉煤灰未得到利用;各金属矿山积存的尾矿达40亿吨, 每年还以5亿吨的速度排放;冶金行业每年以金属产量的1~4倍排放废渣, 机械铸造业以铸件产量的1~2倍排放废砂。
据粗略统计, 目前我国矿物资源利用率仅50%~60%, 能源利用率仅30%, 其余大都堆存在城市工业区和河滩荒地上, 风吹雨淋成为严重的污染源, 如果任由有害废弃物长期泛滥, 数年或数十年后, 我国的土壤和地下水将普遍受到污染, 长期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如50年代锦州铁合金厂露天堆放铬渣10多万吨, 数年后发现污染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 使该区域的1800眼井水不能饮用。全国已积存200多万吨铬渣, 而且城镇几乎都有电镀厂排出大量铬污泥, 这些铬渣, 污泥遇水都会浸出剧毒性六价铬而污染环境。全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一年约有5000吨砷、500吨镉和50吨汞流失到环境中。60年代, 某矿冶炼厂排出的含砷烟尘, 长期露天堆放, 随雨水渗透、污染了井水, 致使308人中毒, 6人死亡。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说, 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问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迫使我们必须对固体废物的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
3 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与防治思路
固体废物的处置与防治主要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资源化, 其核心是资源再生。发达国家已将废弃物资源化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 将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视为第二产业, 形成了个新兴的工业体系。在我国,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作已日益受到重视, 但总的技术状况比发达国家落后好多[4]。
(1)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固体废物调查工作, 明晰固体废物中有用组份含量、结构与赋存状态, 制定固体废物“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简称3R) 的方案。
根据固体废物“3R”方案, 对固体废物资源转化展开研究, 解决固体废物资源化中的共性和关键问题, 并选择具有标志性科研成果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 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 以科技进步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快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水平。
(2) 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循环经济, 讲述循环经济的内容,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节约资源、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保护环境的观念, 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3) 建立全国固体废物信息网络, 形成企业、区域、社会层面的信息互动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关系, 对当地暂时不具备综合开发利用能力的固体废物, 可与其它省、市实行废物交换, 把循环经济的生产链条延伸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扩大循环经济覆盖的范围、领域, 不仅能提高再生资源与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还可增加经济社会效益。
(4) 制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形式约束全社会履行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义务。同时, 亦将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做到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有法可依。
(5)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即:①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 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 实现污染物产生量的最小化;②在工业区及区域层面发展生态工业,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 构建起以工业固体废物循环链为纽带的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③在社会层面发展静脉产业 (日本清洁中心编著的《循环关键字》中指出:如果将一般制造业称为动脉产业, 处理、处置及循环利用从这些产业排放的废物的产业相当于人体的静脉, 因此被称为静脉产业) , 推进绿色消费, 建立废物分类回收体系, 注重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 最终建立循环型社会和建立废物及废旧资源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 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6) 资源化新思路——仿生群落体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种群结合在起, 组成了个个生物群落。生物体方而从动植物的腐解物和排泄物中吸取营养, 另方而又以自身成长或其他方式返回给动植物, 它们既消费又生产。生物群落的生存发展, 主要靠其良好的内循环和自净系统, 这为建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仿生群落体展示了理想前景。
我们可以仿效自然界中生物种群间相生相克的原理, 把各种“生产一消费一固废利用”通过优化选择, 组合成个个相互制约的仿生群体系统, 即人类自觉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以期快速、经济地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修川, 徐金华, 国晶, 等.浅谈循环经济理念下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 30 (4) :64-66.
[2]宋立岩, 陈惟咏, 赵由才, 等.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及资源化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 2005, 24 (4) :35-37.
[3]孙汉文, 安建华, 梁淑轩, 等.固体废物污染状况分析与废物资源化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6 (5) :506-514.
【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畜禽废弃物管理制度06-19
医疗废弃物防护制度09-15
食品废弃物管理程序11-17
18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06-09
废弃物废水处理制度09-11
食堂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08-07
餐厨废弃物制沼气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分析与研究10-07
关于福建省开展地沟油整治和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06-09
废弃物造型(教案)06-12
废弃物处理措施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