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绿色生产(精选14篇)
1.混凝土绿色生产 篇一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 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水平,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规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评价标识是指对自愿申请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评价、确认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评价标识。
第四条 评价标识遵循自愿申请原则,并应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
第五条 标识评价的技术依据应符合《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 328,标识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两部门)负责全国评价标识的监督管理,指导各地开展评价标识工作。两部门明确日常管理机构,由该机构承担评价标识日常实施和服务工作,以及两部门委托的具体事项。
第七条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部门。两部门和省级部门统称为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和组织开展本地区评价标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承担省级评价标识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
(二)对评价标识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报两部门;
(三)监管本地区评价标识应用;
(四)在两部门建立的统一信息平台上发布本地区评价标识信息等。
第八条 评价标识工作的具体实施由评价标识机构负责。评价标识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混凝土行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二)不少于20名熟悉我国混凝土行业生产工艺、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60%,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30%;
(三)独立法人资格,相应的办公场所和其他必要办公设施;
(四)组织或参与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编制工作,或从事过相关建材产品的检测、检验或认证工作,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影响力;
(五)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第九条 评价标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评价标识的申请受理、申报资料审查、生产现场核查、公示、出具评价报告及颁发证书。评价报告应经评审专家签字并加盖评价标识机构公章;
(二)负责对取得标识企业开展随时抽查和评定性复核;
(三)建立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技术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和有效,并进行归档管理;
(四)提交评价标识工作总结和下工作计划;
(五)完成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 评价标识机构的评价结果,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形成评价报告。
评审专家不得少于5人,其中外单位专家不得低于2人。外单位专家应从两部门联合组建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中聘请。
本单位专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混凝土及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熟悉混凝土及相关专业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熟悉《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相关规定;
(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
(五)没有参与被评审的评价项目;
(六)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第三章 申请条件及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申请标识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当通过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申请,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预拌混凝土专业从业资质;
(二)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正常使用;
(三)一年内未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四)一年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五)申报材料真实、完整并符合相关格式要求。
第十二条 申请企业向评价标识机构提交申报材料。
评价标识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认其标识等级,并进行生产现场核查。评价标识机构对通过评审的,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向省级部门出具评审报告,向省级部门申请证书编号,给申请企业颁发标识。
第十三条 省级部门对评价信息予以公布,必要时可进行抽查。
第十四条 省级部门负责将本行政区域内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开,并报送两部门。
第十五条 标识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可申请评定性复核,评定性复核程序与初次申请标识程序一致。
第四章 日常监督
第十六条 取得标识企业每年年底前应向评价标识机构提交自查报告。
评价标识机构对企业自查报告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抽查,并将自查报告和复核结果报省级部门。
第十七条 主管部门可根据评价标识监督管理要求以及社会监督等情况,对取得标识的企业开展随机抽查。对于不满足相应星级要求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应要求评价标识机构降低标识等级或撤销标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已取得标识的企业自降低或取消标识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标识。第十九条 相关机构或企业对评审过程或结果有异议的,可向省级部门申诉。省级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60天内将调查核实结果反馈给相关机构或企业。
第二十条 评价标识机构应接受省级部门监督和管理。评价标识机构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不按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申报资料审查和生产现场核查;
(二)泄露申请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
(三)伪造评审报告或者出具虚假评审报告;
(四)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标识管理
第二十一条 标识包括标志和证书。由两部门统一制定式样与格式、编号和管理,根据省级部门申请进行发放。
第二十二条 标识不得转让、伪造或冒用。
第二十三条 申请评定性复核时,应将原标志和证书交还主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停使用其标识:
(一)实际生产控制指标与要求指标不一致;(二)证书或标志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其标识:(一)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或质量事故的,或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转让标识或超范围使用的;(三)以虚假材料获得评价标识的;
(四)拒绝相应机构监督检查和抽查的,或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评价标识结果可作为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依据。各地应统筹协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 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依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两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组织修订。
2.混凝土绿色生产 篇二
建筑能耗始终是社会总能耗的巨大构成部分, 约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 实质上成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沉重包袱。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的结构工程材料, 实现其产品和生产的绿色化意义深远。
预拌混凝土绿色化生产的实现, 需要预拌混凝土企业从认识、观念和方法上高度统一并努力践行, 忠实履行其肩负的社会责任。
一、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的认识
所谓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 实际上涉及到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以人为本的方方面面, 包含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相关要素。目前, 各地方纷纷出台关于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的地方性标准, 按照重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的解释,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指, 在预拌混凝土选材、设计、生产、供应及产品评估管理中, 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职业健康为核心, 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 通过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要素的控制及优化, 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在这里, “最大限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地区, 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 直接决定了其节约资源的最大化程度、降低环境影响和保障职业健康的可实现程度。因此, 对于地区而言, 结合地区的经济、技术和装备水平以及行业所处产业链的整体环境,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合理制定符合该地区实际的可操作的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办法;对于企业而言, 在努力使本企业合乎要求之外, 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 使预拌混凝土生产绿色化程度尽可能实现最大化。
二、端正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的践行态度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一个借助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控制的复杂过程。正是由于其复杂性, 绿色化生产的评价标准是难以量化的, 即便给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指标, 也一定是要切合实际且不能僵化的。在这个过程中, 任何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降低能耗、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职业健康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都值得肯定;任何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或顾此失彼的行为, 都将造成控制效果与控制目标的非预期偏离。因此, 在实施预拌混凝土绿色化生产的进程中, 企业的态度与绿色生产的绩效相辅相成, 至关重要。
推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转变以往简单生产和粗放管理生产模式的政策要求, 是淘汰落后产能和促进企业改造升级的重要举措, 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需要。面对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的相关要求, 积极响应、顺势而为是企业的应有态度。
三、明确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的控制思路
1. 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的管理体系
混凝土生产和供应的过程, 是资源和能源消耗的过程, 是混凝土质量形成的过程, 也是产生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损害的过程, 因此,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是混凝土生产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建立管理体系, 特别是建立基于国家标准 (GB/T19001、GB/T24001、GB/T28001) 并通过第三方认证的综合管理体系, 以过程控制为重点, 以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循环为控制方法, 是科学、系统、先进的管理模式, 是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工作绩效水平得以提升的强有力保证。
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 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28001) 不难发现, 将三个标准加以综合, 其控制重点囊括了产品绿色化生产 (包括预拌混凝土生产) 的全部要素, 是绿色生产最完备的管理体系。
2. 混凝土绿色生产物质资源配置要求
预拌混凝土生产的物质资源包括了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生产设施、专项试验室、办公设施、生活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绿色化生产对上述设备和设施提出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具体包括:
(1) 降噪防尘措施:采用低能耗、低噪音生产设备, 搅拌站 (楼) 进行全封闭;粉料罐加装收尘装置, 生产场所土地硬化, 采用封闭的骨料仓, 骨料运输车加盖篷布, 进出车辆进行车轮冲洗设施等措施;
(2) 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构造生产厂区的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对冲洗设备、冲洗罐车、冲洗车轮等废水收集处理, 循环利用;
(3) 固体废弃物处置:设置报废混凝土拌合物的砂石分离设备, 设置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存放和处理设施, 提高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
(4) 非生产设施的节能降耗:办公、生活设施采用节能灯、声控开关等电气、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降耗产品, 采用地下标准养护室等;
(5) 厂区绿化:厂区除硬化部分进行绿化并达到一定的绿化面积率。
3.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绿色化选用原则
选用绿色建材作为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是一个基本原则。优先选用先进产能生产的水泥产品;积极应用粉煤灰、矿渣粉、磷渣粉、石灰石粉等矿物掺合料;优先使用高效环保型的化学外加剂;优先选用人工砂, 尽可能使用再生骨料。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追求混凝土高性能化: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从而控制混凝土单方胶凝材料的用量;尽可能降低水泥的单方用量, 提高掺合料的掺量, 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副产品的利用率;在满足混凝土拌合物施工性的前提下, 提高骨料的体积含量, 增强硬化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积极使用再生骨料:再生骨料生产和使用对节约自然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尽管目前的再生骨料还非常有限, 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突破, 但积极应用再生骨料是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任务;
(3) 混凝土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及时跟踪混凝土研究成果, 积极进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持续提升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含量 (绿色度) 。
5. 预拌混凝土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3.新法生产绿色豆芽 篇三
1、场地:沙生绿色豆芽对场地 要 求 不严,可选用废旧空闲房及塑料大棚等,要求生产房内弱光环境。
2、选沙:各地建房用沙及河沙均可,最好选用中、细粒沙,粗沙因持水性差,一般不宜采用。
3、选豆:可选用黄豆、黑豆、褐皮豆、青豆、红豆等,各种品种的豆子均可生产。个大的豆子生产的豆芽粗壮,个小的豆子生产的豆芽瘦长,目前市场上绿色豆芽以细长型较受欢迎。
4、播种:一般每平方米可下豆种3公斤,产豆芽30公斤,从播种到采收夏季4~5天,春秋6~8天,冬季10~15天。豆芽采收后场地可接着重复使用。播种一般采用循环方式,即日日下豆,天天采收。
5、管理:沙生绿色豆芽管理工时极少,只需早上或傍晚用喷雾器或洒水壶酌情浇水,比普通无根豆芽用水量少得多,而且省时、省工、效果好。
6、采收:豆芽生长到15~18厘米即可采收。采收前豆瓣翠绿,青翠欲滴,无子叶现露,采收时用旧自行车内胎剪皮筋捆把,每把0.25公斤。
二、泡沫箱生产绿色豆芽
1、选箱:一只完整的泡沫箱高度25厘米以上,大小规格有许多种,泡沫箱不管大小均可用于生产。若每天生产量是10箱,夏季就要准备50只左右的泡沫箱,春秋60~80只泡沫箱,冬季100只以上的泡沫箱,作为周转循环备用。
2、播种:各种豆子均可用于生产,但要求保存期是不超过12~15个月的新种。箱底不用铺河沙,普通规格的泡沫箱可下干豆0.5公斤,产豆芽5公斤以上。
3、管理:泡沫箱生产绿色豆芽用水量少,管理方便,工时少,前期可叠箱保湿催芽,后期须摆开放绿,生长期间为了使豆芽产量高、外观质量好、豆瓣大,必须灵活使用豆芽生长激素。一般从播种至采收一周左右。
4.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 篇四
09市场营销1班20090208 黄强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绿色环保和清洁生产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所重视,政府和各社会机构在政策决策的制定方面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绿色环保和清洁生产因素的影响,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的应用领域也已被拓展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宏观政策下的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发展趋势】
▓ 在今年三月份的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 温总理同时指出:“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开展工业节能,推广节能技术,运用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广污水处理回用。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体制建设。”
可见,根据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规律,国家宏观政策上已将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未来一段时期内,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将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在社会建设中,国家的各项资源也将逐渐向这方面倾斜。
【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的内涵与外延】
● 绿色环保 * 内涵+外延
绿色环保,顾名思义是指关注自然健康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的良好运行,体现人类向往自然,崇沿自然的美好追求,及对于环境保护、治理后最终要达到的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革命完成三百年来,人类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人类文明空前繁荣,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文明持续繁荣,然而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吨的石油、重金属和生活垃圾流入海洋,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 2700万人死亡,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350亿吨,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不堪重负的地球已经向人类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沙尘暴的侵袭,臭氧层的空洞,水资源的污染,动植物的失衡,地震海啸等灾害频发;非典、禽流感等高死亡率传染病的蔓延,让我们的家园四面楚歌,大自然的警钟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保护
环境防治污染迫在眉睫!
● 清洁生产 * 内涵+外延
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降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减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肖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企业来说,清洁生产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是否提高;二是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是否减少。如果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利用水平提高,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减少,那就说明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消耗越少,利用水平越高,污染物产生量越少,清洁生产搞的就越成功。
实施清洁生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清洁生产是一种以“源消减和污染预防”为主要特征的环境战略,是环境保护由被动变防御为主动控制的根本性转变,是对产品整个生命的周期实行污染防治的一种生产方式。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它强调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包括所有员工在内的经济观念、环境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机制,把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能源消耗量和费用等定额,按照国内外同行业清洁生产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进行修订和完善,然后经其转化为目标成本,量化到各个阶段,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我国当下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方面面临的形势及应对策略】 ▲ 当下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确实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我国环境的形势依然是很严峻的,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也在我国不断地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等,这些污染物的产生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损害人体健康方面,这类污染物的危害更大。三是我们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问题现在又凸显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又一重点,所以我们觉得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是严峻的。▲ 我国对清洁生产的迫切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是这一时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求。清洁生产追求的是对环境污染的预防,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落后工艺,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工艺设计中。清洁生产作为优于污染末端控制的一种环境战略已经在环评中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有利于减轻建设项目的末端处理负担,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靠性和市场竞争率以及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并以指标体系的方法来判断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可以更清晰的识别绿色科技与落后工艺之间的差异,对环境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紧密结合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社会经济建设中各种事故屡屡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血馒头,矿难、、、、,这一件件血与泪的事件警醒着中国人保护环境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中国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决不能走西方传统先污染后治理不注重保护环境的工业发展道路,洛杉矶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切尔诺贝利事件等等,警醒我们必须把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从自身角度谈谈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的感受】
◆本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与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的联系也必将越来越密切,爱护环境、清洁生产将成为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的必然结果。未来社会中,具备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突出并注重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方面的人才将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持续关注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思考相关社会和经济问题,是当代青年人完善自身能力的必然要求。
◆勿以善小而不为,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立身之则。与此同时,青年人要善于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把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作为一个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以在未来的竞争中提升自身优势。
绿 色 环 保 与 清 洁 生 产
5.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篇五
本标准适用于东港区绿色苹果的生产。
二、园地选择
1、产地选择
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并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基地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土壤PH值在6.0-7.5,总盐量在0.3%以下的轻壤或沙壤地,地力中等以上,不内涝、不高燥,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绿色食品苹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82要求。产地周围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
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要求,生产用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要求。PH值在5.5-8.5之间,灌溉用水或上游水没有对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
4、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土壤背景值正常,产地无重金属矿山,土壤中无超标农药残留。
5、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8-14℃,绝对低温不低于-25℃。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年降雨量300-800mm。
三、栽植技术
按NY/T441-2001的5.1-5.6执行,即先整地,按行株距挖深宽0.8-1.0米的栽植穴,沟穴低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回填沟中。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栽植时,在栽植穴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穴。将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灌水,浇透后覆盖地膜保墒。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栽植深度,实生砧苗木的接口略高于地面;营养系矮化、半矮化中间砧苗木约有二分之一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营养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应高出地面l0cm以上,春栽苗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后,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剪口。
四、土肥水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季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为在树干外围挖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沟宽60-80厘米,深30-40厘米。全园深翻,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40厘米。
2、覆草和埋草。覆草在春夏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的材料可以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等。一般覆草厚度15-20厘米,薄了不利于保湿、保温和消灭杂草,覆草后上面压少量土,以防火灾和大风吹走。每亩可覆盖1500-2000公斤,均匀的覆盖在全部果园的地表上,靠近树干处留出0.5厘米距离,不要局限在树盘内覆草,因为根系大大超过树冠边缘。连覆3-4年后浅翻一次,浅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面积不超过树盘的四分之一。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3、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行间提倡间作绿豆、毛叶曹子、豌豆等绿肥作物,通过翻压、覆盖和沤制等方法将其转变为苹果园有机肥。有灌溉条件的苹果园提倡生草制。
4、中耕。清耕制果园生长季节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或用除草剂除草。中耕深度5-10厘米,以利调温保墒。
(二)果树施肥技术
1、绿色食品苹果树施肥原则:
(1)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2)改土养根与施肥相结合;
(3)配方施肥,限制施用含氯化肥,禁用硝态氮肥;(4)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2、施肥方法和数量
(1)基肥。秋季果实采收后施人,以农家肥为主,年全部的有机肥(必须发酵腐熟后再施用),全年N肥的20%,P肥的20%,K肥的20%,微肥和中量元素肥料可与有机肥一起施人(微量元素肥料一次施用可持续2-3年有效)。
施用量按每生产1公斤苹果施1.5-2.0公斤优质农家肥计算。每生产1000公斤苹果推荐施用N肥7-9公斤,N、P、K肥施用比例为1.0:0.5:1.1。
施用方法以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放射状沟(在树冠下距树干80-100厘米开始向外挖至树冠外缘)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60-80厘米,施基肥后灌足水。
(2)追肥。土壤追肥每年三次,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N肥为主,P肥次之,全年N肥的50%,P肥的30%;第二次追肥在花芽分化前(5月底),以P,K肥为主,N、P、K混合施用,全年N肥的30%,P肥的30%,K肥的40%。第三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7月中),以K肥为主,P肥次之,全年P肥的20%,K肥的40%。
另外,可以叶面喷肥,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可以补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最后一次叶面肥应距果实采收期20天以前喷施。
(三)水分管理
灌溉水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进行。通常包括展叶期、春稍迅速生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结冻前(封冻水)等四个时期。灌水后及时松土,以利保墒。提倡采用滴灌、渗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当果园出现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五、花果管理技术
(一)授粉
采用人工授粉、蜜蜂或壁蜂传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和果实整齐度。
(二)疏花疏果
根据花果间距疏花疏果,中型果品种花果间距15-25厘米,留单果为主,结合留双果为辅;大型果品种花果间距20-30厘米,留单果。在花序伸出期至花蕾分离期,按间距疏除过多、过密的瘦弱花序。所留花序只保留中心花和1-2朵边花,株留花量可比计划留花量多1-2倍。疏果在盛花后26天内完成,每一个果台留一个果。
(三)摘叶、转果
摘叶通常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采前30天左右进行,摘除贴果叶、果台枝基部叶,适当摘除果实周
围5-10厘米范围内枝梢基部遮光叶;第二次间隔10天,剪除树冠外围多余的稍头枝、冠内徒长枝和密生新枝,摘除部分中、长枝下部叶片。转果一般在第一次摘叶后一周进行。待果实向阳面充分着色后,把果实背面转向阳面,每7天将果实转动四分之一周。
(四)果实套袋
1、纸袋的选择
选用抗风吹雨淋、透气性良好的苹果专用纸袋。较难着色的红色品种(如红富士)选用双层袋,黄色品种和较易着色的红色品种可选用单层袋。
2、套袋
套袋适期,早、中熟品种为落花后30天左右,中晚熟、晚熟品种为落花后35-40天。套袋前必须连喷三遍防治果实病害的有机杀菌剂,第三遍杀菌剂用药干后即行套袋。套袋时防止纸袋贴近果皮。
3、除袋
除袋的具体时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而定。一般红色早熟和中熟品种,以及黄色和绿色品种,宜在适期采收前15天左右进行;红色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宜在适期采收前30-35天进行。
(五)铺银色反光膜
铺银色反光膜前适当摘叶,使树冠的地面透光率达到30%以上。果实套袋树在完全除袋和第一次摘叶后进行。
六、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防治原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有机磷和其他高毒、剧毒农药,有效控制病虫害。
(二)农业防治
一是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减少病虫基数;二是严格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控制病虫害;三是结合果园各项管理,剪除病虫枝梢,刮除病疤、翘皮,刨树盘,捕捉害虫,冬季清园等,以减轻或消灭病虫害。
(三)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向,采取物理措施集中消灭。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如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等,利用灯光(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种鳞翅目、鞘翅目成虫,树干束草诱杀多种果树害虫等。
(四)生物防治
一是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如草岭、小花蝽、瓢虫是螨类、蚜虫及蚧类的天敌。赤眼蜂可控制苹果卷叶蛾、梨小食心虫等,木虱跳小蜂是梨木虱的天敌,日光蜂以绵蚜为食。二是施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应用后无污染、无残留,是一种绿色农药。如农抗120、多氧霉素、9281、浏阳霉素、白僵菌、阿维菌素、灭幼脉3号、抗蚜威、烟碱、除虫菊素、苦参碱等(土壤使用白僵菌制剂可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可有效防治斑点落叶病、霉心病;4%农抗120涂抹50倍液可治疗腐烂病,灭幼脉3号可防治金纹细蛾,10%浏阳霉素乳油800倍可防治叶蟠等等)。
(五)化学防治
1、按照生产绿色果品农药使用准则: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限制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积极使用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农药及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如石硫合剂具有杀菌、杀虫、杀蟠作用,波尔多液•可防治果树上多种叶部病害。
2、严格按照农药间隔期安全使用农药。绝大多数农药品种都有间隔使用期限,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同时在采果前2030天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以保证果品中无农药残留,或有少量残留但不超标。
3、改进喷药技术。要注意适期喷药,严格控制施药面积、次数和浓度。根据当地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定果园病虫害化学综合防治方案,做到多种病虫害能兼治的不要专治,能挑治的不要普治,防治一次有效的不多次喷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
4、根据天敌发生特性,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六)主要病虫害
1、主要病害:包括果树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白粉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果实轮纹病和炭疽病。
2、主要虫害:包括蚜虫类、叶瞒(山碴叶蜡、苹果全爪蜡、二斑叶蜻)、卷叶虫类、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和苹果棉蚜。
3、果树枝干病害防治方法
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和枝干轮纹病。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按果树的需肥规律配方施肥,合理修剪和疏花疏果,使树体生长、结果大致平衡,是壮树防病的主要措施。
(2)药物治疗:a早春发芽前,全园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1500倍中性洗衣粉;或全园喷一遍福星5000倍+果树渗透剂200倍液。b处理病疤:刮治:将病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并应刮掉一些好皮,用5-10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涂治:用500倍福星+200倍果树渗透剂涂抹,每周涂一次共涂三次可治愈,亦可用3倍浓碱水涂3-5遍效果明显。
(3)加强枝干病虫害和早期落叶病的防治,也是预防腐烂病、干腐病和粗皮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4)搞好清园工作。冬季结合果树修剪,清除枯死树、病枝干、枯枝、残桩等,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不能丢弃果园内或果园附近,以减少病菌来源。
4、苹果果实病害综合防治
主要有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和心腐病。
果实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果实病害的发病规律进行综合防治。
(1)消除病源:剪阶对上僵果、枯枝飞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以减轻越冬菌源。
(2)改造发病条件: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配方施肥,及时除草和雨后排水,减少发病。
(3)药剂防治:
a谢花后至套袋前,可结合防治白粉病、褐斑病、苹小卷叶蛾、绿盲蜷、蚜虫、绵蚜、叶蝉、红蜘蛛、苦痘病等进行综合防治。
第一遍药在谢花后7-10天(5月初):75%蒙特森(猛杀生)1000倍+3%多氧清500倍+阿维高粉2500倍(或90%万灵3000倍)+20%瞒死净2000倍(或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1000倍花果保(或钙硼双补1500倍)。
第二遍药在果毛脱除期(5月中旬):70%甲基托布津800倍+50%多菌灵800倍+吡虫啉3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速硼钙2000倍。
第三遍药套袋前(5月下旬):68.75%易保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90%万灵3000倍+蛾螨灵2000倍(或阿维菌素粉5000倍)+钙硼双补1500倍(或花果宝1000倍)。
幼果期禁止喷波尔多液。
b摘袋后可喷一遍药:70%甲基托布津800倍+80%新万生800倍+季季红800倍(或速硼钙2000倍)以增色防病。
(4)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生产绿色优质果品的关键措施,不但促进了果实着色、提高了果面的光洁度、降低了果肉农药的残留,同时通过套袋隔绝了各种果实病菌与果面的接触,因此减少了果实病害的发生。
(5)对霉心病严重的果园,早春发芽前喷5小美度石硫合剂,花前花后喷布3%多氧清1000倍或扑海因1000倍或宁南霉素1000倍,可起到防病作用。
5、果树的叶部病害综合防治
主要有褐斑病、轮斑病、斑点落叶病、灰斑病、圆斑病。
叶部病害的防治措施:结合果实病害进行综合防治。
(1)清洁果园:冬初清扫枯枝落叶、剪除病稍,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冬季耕翻也可减少越冬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抗病能力;土壤粘重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同时注意整形修剪,使树通风透光。
(3)及时夏剪(斑点落叶病):7月份及时剪除徒长稍病稍,减少侵染源。
(4)药剂防治:关键要掌握好喷药时间,在发病前半个月开始喷。一般在6月中旬(麦收前一周)、7月中旬、8月中旬喷药3次,多雨年份9月上旬再喷一次药。
1:2-3:200倍波尔多液和其他杀菌保护剂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68.75%易保1500倍、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75%蒙特森(猛杀生)800倍,25%戊哇醇3000倍,80%代森锰锌800倍、90%乙磷铝1000倍、80%新万生800倍,多氧霉素1000倍等交替使用。
以上杀菌剂可混杀虫杀蜡剂进行综合防治虫害和蜡害。(如35%奥得腾水分散粒剂15000倍、猎食1500倍、桃小净20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卵蜡力打2500倍、蛾蟠灵2000倍等可兼防食心虫、潜叶蛾、绵蚜、红白蜘蛛等)
(七)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规程
1、休眠期(落叶至萌芽前1月~2月份):此期主要对果树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越冬病病源和红蜘蛛、蚜虫、绵蚜、康氏粉蚊类、潜叶蛾类越冬虫瞒进行综合防治。
a彻底清园: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梢、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果及杂草,刮除老粗翘皮、病瘤、病斑等,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
b对腐烂病斑、轮纹病瘤进行刮治和涂治。刮治:将病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并应刮掉一些好皮,用5-10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涂治:涂抹500倍福星+200倍果树渗透剂(或5一10倍轮腐净或农抗120原液等)每周涂一次共涂三次可治愈。亦可用3倍浓碱水涂3-5遍效果明显。
2、萌芽至花芽萌动期(3月一4月上旬):主要防治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白粉病、叶瞒、蚜虫、康氏粉蚊、绿盲蜷、绵蚜和卷叶虫等。
树上喷干枝:40%福星5000倍+进口毒死蟀1000倍+200倍渗透剂(或清园宝600倍十绵介净1000倍;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1500倍中性洗衣粉)。
花露红期:树上喷布1度石硫合剂(花前8天)或8000倍福星+绵停1500倍(毗虫琳3000倍)+蜡死净2000倍+花果保1000倍。为提高坐果率,预防花期冻害,花果卫士600~800倍,效果较好。
3、开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落花80%):花期为了提高坐果率严禁喷洒杀虫剂,以利于壁蜂和蜜蜂传粉。此期主要防治霉心病、苦痘病、缩果病等。
在初花和末花期可用扑海因1000倍+花果保1000倍+1%蔗糖液(或速硼钙2000倍或钙硼双补1500倍等)。
4、谢花后至幼果套袋前(5月上旬一6月中旬):主要防治果实轮纹病、炭疽病、苦痘病、斑点落叶病、早期落叶病、潜叶蛾、红白蜘蛛、卷叶虫类和金纹细蛾等。谢花后连喷三遍药。
第一遍药谢花后7-10天:可用75%蒙特森水分散粒剂(猛杀生)1000倍+3%多氧清500倍+阿维高粉2500倍(或90%万灵3000倍)+20%蜻死净2000倍(或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1000倍花果保(或钙硼双补1500倍)。
第二遍药在果毛脱除期(5月中旬):70%甲基托布津800倍+50%多菌灵800倍+毗虫琳30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速硼钙2000倍。
第三遍药套袋前(5月下旬):68.75%易保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90%万灵3000倍+蛾蜡灵2000倍(或阿维菌素粉5000倍)+钙硼双补1500倍(或花果宝1000倍)。
5月中旬地面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桃小食心虫出土盛期用辛硫磷或进口毒死蟀1500倍喷洒树冠下地面。
第三遍药后间隔一天可进行果实套袋,于上午无露水、下午3点后套袋,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套袋结束的果园可喷:68.75%易保1500倍+25%戊哇醇3000倍+钙肥,根据害虫、蟠类发生情况,选混杀虫、杀瞒剂。
5、麦收后(6月下旬春梢停长期):主要防治褐斑病、早期落叶病、食心虫、潜叶蛾等树上喷:1:2.5:200倍波尔多液+阿维灭幼脉2000倍。
6、秋梢迅速生长期(7月上中旬):主要防治斑点落叶病、红蜘蛛、绵蚜、潜叶蛾等树上可喷:40%福星8000倍(或升氏1200倍)+阿维高粉20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或25%三哇锡1000倍)+1000倍果树渗透剂。
7、果实膨大期(8月上旬):主要防治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红白蜘蛛、食心虫、潜叶蛾等树上可喷:1:2:200倍波尔多液+2500倍卵蜡力打+1500倍猎食。
8、(8月下旬):主要防治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红白蜘蛛、食心虫、潜叶蛾、苦痘病等树上可喷:易保1500倍+25%戊哇醇3000倍+90%万灵3000倍+哒蜡灵1500倍(或25%三哩锡1000倍)+钙硼双补1500倍(或速硼钙2000倍)+渗透剂1000倍。
交替使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和其他内吸性杀菌剂,每15天左右喷一次,防治各种病害,斑点落叶病较重的果园,结合防治轮纹病,喷布异菌脉1500倍或福星6000倍。
9、脱袋后至采收前(10月中旬):主要防治果实轮纹病、炭疽病、红点病、黑点病、苦痘病及苹小卷叶蛾等树上可喷:爽洁托800倍(或70%甲托800倍或宁南霉素800倍)+4.5%高效氯氰菊醋1000倍+速硼钙2000倍(或季季红800倍)。
七、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绿色果品生产要求整形修剪应达到以下指标:覆盖率(树冠投影面积与植株占地面积之比)维持在75%左右,树冠下的投影面积占巧%左右;适宜枝量(每亩果园一年生短、中、长枝和营养枝的总和)为10万一12万条,冬剪后为7万一9万条;枝条组成(不同类型的一年生枝条所占的比例)要求中、短枝比例占90%左右,其中一类短枝占短枝数量的40%以上,优质花枝率占25%-30%;花芽留量每亩1.2万一1.5万个,冬剪后花芽、叶芽的比为1:3-4为宜。
(一)适宜树形
定植后即根据栽植密度选定适宜树形。
1、小冠疏层型:树高3-3.5米,干高0.5~0.6米,5个主枝(第一层3个,第二次2个),第一层的3个主枝上各有2个侧枝。
2、自由纺锤形:树高2.3~3.0米,干高0.5~0.7米,中央干上螺旋上升着生10~15个主枝。主枝长度1.5~2.0米,分枝角度700~900,同向主枝间距不小于0.5米。
3、细长纺锤形:树高2.0~3.0米,干高0.5~0.7米,冠经1.5~2.0米,在中央领导干上不分层次,均匀分生势力相近,水平、细长侧生分枝15~20个。
4、主干圆柱形:树高2米左右,干高0.3~0.4米,冠经2米左右,无主枝。围绕中心干螺旋式上升分生大、中、小结果枝组30~35个,每个结果枝组由3个以上小结果枝组组成。
(二)修剪
1、幼树期:除竞争枝和近地枝梢外,保留定干后发出的所有枝条,第三年冬剪时疏除整形带一下的全部多余枝条。春季对枝条中后部、背后和两侧不易萌发的芽进行刻伤。冬剪时,一二年生树以中短截发育枝为主,促发长枝;缓放二年生树的个别长枝和三年生树的大部分长枝,促发中短枝。二三年生树于生长季进行拉枝。
2、初果期:以疏除无用枝、徒长枝和纤细枝为主,培养以中小结果枝组为主的健壮结果枝组,调节结果量,合理负载。除冬剪外,还应通过刻芽、拉枝、环剥等措施,加强生长期修剪。
3、盛果期:强旺树、弱树和中庸健壮树分别采取以“控”、“促”和“保”为主的修剪措施,使树体稳定、健壮。枝条分布上稀下密、外稀里密。行间冠经保持在1米以上,行内略有交叉。结果枝、营养枝和预备枝配套,并轮流转换。调整好结果部位,控制结果量,防止“大小年”结果现象。
4、更新复壮期:注意各类多年生枝条和枝组的更新复壮,尽量维持产量。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加强苹果树生长期修剪,拉开角度,及时疏除树冠内直立旺枝、密生枝和剪据口处的萌蘖枝等,以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
5、对骨干枝已交叉的园片,采取隔行该行的办法,逐年去掉被改造树基部三大主枝,干高在1米左右,并进行落头,全树留5-7个主枝。亩留枝量冬剪后为7—9万条。
6、修剪时要注意红富士,红将军采用疏甩修剪法,不要回缩过急;嘎啦采用甩缩结合的修剪法。
八、果实采收技术
6.龙眼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论文 篇六
[关键词] 龙眼 绿色食品 技术
绿色食品是指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AA级)或允许限量施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级),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产前景广阔。为了确保龙眼生产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走安全、优质、高效的道路,建立龙眼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打破技术壁垒,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收入。现将龙眼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上应用参考。龙眼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选择
1.1 基地选择。龙眼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和灌溉水要经检测,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即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灌溉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为避免有害物质污染,果园和灌溉水水源地必须远离城市、工矿企业、废弃物堆放地、村庄以及车站、码头、公路等交通要道。因此,要选择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周边无粉尘,无大气污染,无水质污染的地块建园。
1.2 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生产绿色食品龙眼的基地必须符合生产优质龙眼的要求。在易发生冻害、风害、涝害和干旱的区域不宜种植龙眼。根据龙眼生长特性,海拔低于300m、坡度小于20度、土壤pH5.5-6.0、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适合龙眼绿色食品栽培。基地周围最好有适当的地形阻隔,有利于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龙眼生态适宜区的北缘地区,最好选择座北朝南的坡地,或大水体附近,使在出现强冷空气有小气候调节能避免或减轻冻害的发生。
1.3 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品种是生产优质龙眼的基础。新开发园区应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果实综合性状良好的纯正优良品种。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品种应早、中、晚熟搭配,并进行合理密植和矮化栽培。泉州地区,目前主要推广早晚熟龙眼良种,如东璧、松风本、立冬本等。对劣质龙眼品种园进行改良,也应选择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结果母树,于“清明”前后剪取无病虫害、充实、健壮的秋梢为接穗,在距地面60-80 cm处进行高接换种,于不同方向接3-5个接穗,留一小部分枝叶作拔水枝,以利成活。土壤改良
2.1生草栽培。龙眼绿色食品生产要采用生草栽培,严禁使用除草剂。可种植印度豇豆、绿豆等豆科绿肥作物,并适时收割覆盖,增加有机质。也可常年果园自然生草,仅在采果前割草覆盖树盘下,厚度10-15cm,以防落果损伤并提高保墒抗旱能力。
2.2扩穴改土。龙眼幼树定植2-3年后,每年利用农闲或绿肥收获季节,在树冠两侧滴水线下挖2m×0.5m×0.6m的长沟,每株施入土杂肥100kg、绿肥30kg、石灰粉1.0kg,钙镁磷肥3.0kg,分层施下。翌年另两侧同法扩穴处理。该办法对培养发达根系,扩展壮大树冠效果明显。肥水管理
3.1 肥料使用准则。根据《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生产A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主要有堆肥(经高温发酵)、沤肥(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未受污染)、饼肥等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料、腐植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有机和无机物质混合或化合制成的肥料)、无机(矿物)肥料(包括矿物钾肥、硫酸钾、磷矿粉、钙镁磷肥、石灰和粉状硫肥等)以及叶面肥料等商品肥料。农家肥原则上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外来农家肥应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生产A级绿色食品除可使用上述肥料外,必要时还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和城市垃圾、污泥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3.2 施肥方法。幼龄龙眼树要薄肥勤施,要求“一梢二肥”,在新梢萌动时和新梢展叶转绿时各施一次,挖环沟施肥。结果树每年施肥3-4次。年产100kg鲜果的龙眼树施N1.0-1.2kg/年株,其中壮花肥占全年施肥量20%,旺树要控制氮肥用量;6月份幼果施肥占全年40%;采前一个月的壮果肥占全年施肥量30%,挂果多及树势弱的树注重氮肥施用;采果后施肥的以有机肥和热性肥料为主,树势弱的再增补氮肥。肥料使用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所有有机或无机(矿质)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应以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树体管理
4.1修剪及控冬梢。以采果后修剪为主,剪除枯枝、病虫枝、过密枝、重叠枝、细弱枝及下垂枝并集中烧毁,使树冠通风透光。11月下旬果园全面深翻断根,控制晚冬梢抽生。还可在秋梢转绿老熟后用铁线缚扎、环割、断根等方法控制冬梢抽生,有利养分积累,促进来年成花。
4.2疏花疏果。疏花疏果以提高龙眼果实品质为目的,也是克服龙眼大小年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确保龙眼果大优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疏花于“清明”至“谷雨”期间,花穗长约10-15cm、现蕾又未开放时进行。采用人工疏折方法;疏果于“小满”至“芒种”果实黄豆大时进行。同时,剪除每个果穗内部过密的小枝穗和生长较差的果穗,使果穗分布合理、果穗量适中。安全用药
7.混凝土绿色生产 篇七
强化绿色生产, 提高企业环保水平
目前广州混凝土企业大多数管理比较粗放, 环保设施落后, 粉尘、废渣、噪音处理措施不力, 是城市建设中的污染源之一;同时, 又缺少对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的明确规定。为了解决混凝土目前困境, 《规程》明确提出了粉尘、噪音、废渣、废水排放要求, 强化绿色生产管理, 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力度, 使企业逐步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规程》明确了企业粉尘排放应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封闭生产, 采用防尘和收尘装置, 最大限度减少扬尘。企业搅拌楼主体二层以上部分、骨料堆场、原材料上料、配料系统等设施设备封闭, 并采用防尘的采光设备;骨料堆场宜采用喷雾系统减少料场粉尘;搅拌楼整体宜配备脉冲收尘, 或采用布袋外加强排风收尘的装置;搅拌主机处宜采用布袋收尘和强制脉冲反吹收尘器。
《规程》要求企业废水做到零排放, 废水、废渣应循环利用。企业要建立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应建立废水回收应用技术方案, 明确废水的固含量控制、生产掺入比例及适合再利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废水应用技术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试验确定;搅拌车日常清洗下的废渣及废弃的尚未硬化的混凝土拌合物要进行分离回收, 分离出的砂、石、废水可再利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应建立混凝土废料、废水利用台账或日志。
《规程》明确企业要采取降噪措施, 工作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提出企业厂界、生产作业区噪音排放限值。
规范硬件配置, 推进企业精细管理
目前预拌混凝土市场对于混凝土的质量重点关注和易性、强度, 项目的验收也仅以强度作为验收指标, 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 部分混凝土企业工艺落后, 试验室设备不统一, 技术简单,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这些都影响到产品质量。
《规程》对企业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以保证混凝土技术与质量管理。明确规定企业试验室总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 标准养护室面积应不少于30平方米, 原材料留样室面积应不少于15平方米;要求试验室应具有在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料和混凝土检测领域的相关应用规定配置的基本试验仪器设备, 宜配备混凝土快速养护箱、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显微镜等质量控制仪器设备;并对企业应配备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人数以及再教育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规程》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验收项目做了明确规定, 提出了原材料的快速验收项目和常规验收项目。提出了粉煤灰的鉴别方法 (比重、活性指数) 。提出了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原则。企业不应选择在3个月通报期内的违规原材料供应商, 不应选择市散装水泥主管机构1年内两次通报违规的原材料供应商。
《规程》对企业提出了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安装生产实时监控系统, 实时上传生产数据、原材料检测数据, 加强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及时发现企业生产问题;同时要求混凝土搅拌车和散装水泥运输车应安装GPS车载终端, 并接入广州市散体物料运输车辆监管平台, 使企业和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控运输质量。
实施达标考核, 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为配合《规程》的实施, 广州市建委同时出台了《关于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达标考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从《规程》发布之日起, 现有混凝土企业必须在规程发文之日起两年内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升级改造。
新建、扩建混凝土企业必须在取得市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布点意见或书面批复文件后1年内按照《规程》的要求完成相关建设, 并提出考核申请。厂址选择不符合城市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混凝土企业不得新建、扩建。企业通过绿色生产达标考核的, 依照相关规定办理资质的申领和变更。
8.绿色优质苹果生产技术 篇八
生产绿色苹果的基地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地的大气、土壤、灌溉用水应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监测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新建苹果园要因地制宜,实行矮化密植栽培,以南北行向为佳,一般株行距为3米×4米,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定植时应选一级优质壮苗。
二、土肥水管理
1. 土壤管理 春、秋季均可进行深翻,一般以秋季深翻为主,在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度在50厘米以上,但注意不要伤及粗根、大根。土壤深翻常用方法有扩穴深翻、隔行隔株深翻和全园深翻。
2. 施肥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果园实行配方施肥。幼龄树和结果期树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2∶1和2∶1∶2。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过高温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新型肥料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认证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的肥料有氯化钾、硝态氮肥、城市垃圾、工厂废料堆积形成的有机肥,以及受过化学污染的各种肥料。
①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多在秋季采果后结合深翻及时施入,基肥用量要达到全生育期施肥量的80%以上。幼龄树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左右,结果期树株施60~70千克农家肥及1千克尿素等化肥。采用条状沟施、放射状沟施或环状沟施法。
②追肥。幼龄树定植当年,当新梢长至10厘米长时,结合浇水每株追施尿素或碳酸氢铵0.2~0.5千克,施后浇足水。盛果期树,在萌芽前、落花后及果实膨大期各追1次肥,前期以氮、磷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具体施肥量视树势、挂果量和土壤肥力等而定。幼树在生长季节叶面喷尿素1次、磷酸二氢钾液2~3次,浓度均为0.3%~0.5%,每次间隔15天。盛果期树每年叶面喷肥5~6次,每次间隔15~20天,生长前期叶面喷0.3%尿素液1次,果实速长期叶面喷0.3%~0.5%磷酸二氢钾液2次,喷500倍的光合微肥1次或3%~10%草木灰浸出液1次,果实采收后喷1次0.3%尿素液。
3. 水分管理 浇水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每年浇水的主要时间在萌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土壤封冻前。生长前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田间持水量为70%~80%,花芽分化临界期保持在60%左右。阴雨季节还应做好排涝工作,防止果园内积水。
另外,还可通过果园覆草、生草的方式,达到增肥、改良土壤及改善果园小气候的目的。
三、修剪
整形修剪的原则是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新定植苹果园采用细长纺锤形、开心形等。树高控制在2.8米左右,干高70厘米。幼树以树形培养为主,兼顾结果。盛果期树应培养理想枝组结构,大枝组10%左右,中小枝组90%左右,要求枝组丰满而不密,枝条粗壮有力,使果实着生在主枝两侧健壮的小枝组上。修剪主要应用“四季修剪”技术,结果期树每亩枝量控制在6.5万左右,长、中、短枝比例为1∶5∶8,枝果比为6~8∶1,叶果比为50~60∶1。
四、花果管理
1. 提高坐果率 对自然坐果率低的品种,应配备花粉量大、亲和力强的品种作为授粉树,在中心花开放时进行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花期喷0.2%硼砂+0.3%尿素液,可提高坐果率。
2.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应尽早进行,每隔20厘米左右保留1个花序,多余花序全部疏除;每立方米树冠留15~20个果。
3. 果实套袋 套袋在6月上中旬生理落果结束,疏果定果以后进行,套袋前1~3天全面细致喷布1次杀虫、杀菌剂,然后选用双层优质果袋进行套袋。摘袋在采果前30天左右,选择晴天上午8~11时或下午5时后进行,阴雨天不宜摘袋。
4. 摘叶 在去袋后4~5天,先摘除贴近果实的遮阴叶片,包括发黄叶、小叶、薄叶,将冠下冠内果实周围5~10厘米范围内叶片全部摘除,摘叶量以控制在总叶量的15%以内为宜。摘叶时要保留叶柄,以免伤害芽体。
5. 转果摘叶5~6天后,在中午和下午用手轻轻托住果实转动160~180度,将阴面转向阳面,使其腹背见光,增加着色。自由垂悬果在转果后用透明胶条固定。
6. 铺膜 果实开始着色时,在树冠下铺白色或银色反光膜。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治方法。在采用化学防治时,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允许使用部分低毒、低残留农药,但每种药剂每年只能使用1次(这类药剂包括氯氰菊酯、螨死净等),且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浓度、时期使用。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30天左右。
六、适时采收
不同品种采收时间不一致,应在品种的最佳采收期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带果柄采摘,避免碰压伤。采收后根据果实的大小、色泽等分级包装。
9.绿色混凝土在矿山中的应用 篇九
绿色混凝土在矿山中的应用
随着矿山开采量的增大,矿山中的采空区充填、井巷支护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中的`混凝土用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这些混凝土的砂石原材料都还是采用传统的开山采矿,挖掘河床获取,既破坏环境也浪费资源.采用尾矿和废石作为混凝土骨料,可减少砂石开采,保护环境,节约成本;利用冶炼厂的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可以部分替代水泥,并且可以制备性能更优越的混凝土.
作 者:付宗智 FU Zong-zhi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1 刊 名: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英文刊名: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年,卷(期): 29(1) 分类号:U491 关键词:混凝土骨料 保护环境 节约成本10.发展绿色生产法律问题研究论文 篇十
绿色生产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从本质上讲“绿色生产”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更新的概念,为了促进绿色生产,保持实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生产的内涵将不断得到更新。因此,笔者认为“绿色生产”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变化的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国关于绿色生产的立法起步较晚,1995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都与绿色生产有直接的联系,这些法律的产生和实施,为绿色生产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缺少基本的法律规范,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才将绿色生产纳入了统一的法治轨道。
为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障人体健康,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20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1月正式实施。该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污染预防和发展绿色生产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绿色生产开始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该法自实施以来,对我国的绿色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于2月29日已通过修改,于207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保护环境,从源头预防污染,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及其它9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与此同时,还发布了《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另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还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环发[]60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并施行。该法对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的行为提出了明确规定。《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在清洁生产审核范围、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和管理、奖励和惩罚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为规范有序地开展全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环发[]151号)。
通过对绿色生产法律法规的梳理,可知近年来我国在绿色生产的立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国家法律到地方法规,从原则性规定到具体办法,绿色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在实践中,由于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绿色生产法律制度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企业绿色生产理念意识不强,法律约束力不足。企业作为绿色生产的主体,在实施绿色生产过程中,绿色生产理念意识不强,仅仅是由于受到各种政策动力和责任压力的影响而进行绿色生产,没有完成整个企业的“绿化”观念,同时企业采取绿色营销策略的意识薄弱。加之《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部分条款强制性不明确,约束性力难以执行,比如虽然规定了企业的责任,但法律责任较轻,或者执法主体不明确(如该法第38条),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的罚款等强制措施没有真正实施。
(二)相关的法律制度中缺失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在现阶段,企业的营利性决定了任何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由于政府引导不足和法律的激励机制不强,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就缺失了绿色产品,消费者在市场上更是难以购买到绿色产品,因而阻碍了绿色消费的发展。而在我国现行企业法律制度中,没有规定对企业必须实行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的法定义务,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中也缺乏对企业生产营销的强制性规定。现有法律中虽然有对绿色生产的表彰奖励和税收优惠,以及财政扶持等规定,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又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监督机制,很难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
(三)政府对绿色生产关注不足,社会难以形成合力从我国国情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推进绿色生产的认识不到位,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企业绿色生产的责任没有得到认真落实,引导绿色生产实施的政策机制有待健全等,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一些条款的规定过于抽象、笼统,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到目前为止,政府没有专门的绿色管理部门,认证部门的检测手段不规范,绿色生产缺乏一个规范健全的管理体制,加上我国公民环保意识不强,监督参与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社会合力。
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完善法律责任的操作性规定。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性能、服务质量、营销手段等方面的竞争,也是环境保护的竞争。企业要发展必须紧扣“绿色”这一主题,加大企业技术开发、生产操作、产品营销等各部门人员的环保意识,从全过程控制出发,紧密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运用清洁技术进行企业生产。因此,绿色生产的理念应当渗透到企业的发展意识和谋略中,积极引导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把不利于周围环境的因素或目标结合起来,发展绿色产业;在生产工艺上,不断优化,推进改革,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最大程度上减少“三废”排放。
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促进绿色营销与绿色消费。伴随着绿色生产的发展,企业已进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阶段,在企业法律制度中,应当将绿色营销确定为企业的基本义务。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统一起来,对其产品和产品服务进行统一构思和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原料采购要求企业尽量采购可再利用、再循环的原料。绿色生产则要求企业生产过程减少排污量,及时治理生产排污,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买单。迫使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清洁生产,在产品使用及以后,不存在危害人身健康和生态资源。
11.混凝土绿色生产 篇十一
对腰果出口产品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中的挑战是零散的腰果生产厂较多,目前约达1 000家,其生产活动比较不稳定。此外,因加工技术发展较快,使得国内原料供不应求,因此各生产厂要从国外,主要是从非洲进口60%以上的加工原料,这也成为越南腰果行业想要提高产品质量的难题。
食品卫生安全是确保食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进口商所提出的要求。不仅如此,目前确保食品安全需要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了提高出口竞争力,越南企业必定满足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
越南腰果协会主席阮德清说:“要大力促进集中式生产和机械化生产,要满足世界上购买的要求。再说,现在人们不仅对产品卫生的要求严格,而且生产厂的工作环境也需要保持干净,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影响到生产活动。”
今后阶段,越南腰果行业将继续展开绿色生产模式,需要从种植环节确保产品质量,采用高产的好种子,以提高国内原料比例。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越南腰果出口迅速增长,出口额达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15年全年越南腰果出口额将达25亿美元,越南腰果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继续保持在50%的水平。
(摘自《越南通讯社》,2015-11-24)
12.混凝土绿色生产 篇十二
为实现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高工程质量,近日,淮安市根据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定》,出台了《淮安市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从基本规定、厂区建设与管理、设备设施、材料储放、生产废水和废弃物处理、运输、人员和实验室等八个方面对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进行了明确规定。
《实施细则》还规定:自2013年3月15日起,新建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符合《淮安市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经现场初审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已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资质企业,必须按照《淮安市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验收基本标准》的要求于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技术改造,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的将不予办理资质年检和备案登记手续。
13.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论文要求及 篇十三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论文撰写要求
1、选题: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最好为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相关技术总结或我国、本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等)。
2、写作要求:题目、姓名、学号;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全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
3、格式要求:A4纸,页边距均为2.5;页眉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论文;详见体例及要求,红色部分为注释。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课程结业论文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策略探索(宋体小二)
姓名:张三学号:20114014025(黑体五号)
摘要: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300字左右,摘要两个字加黑,其他宋体五号、不加黑)
关键词:黑龙江;绿色食品;现状;发展趋势;建议与对策;
黑龙江省自1990年开始首先在垦区开展绿色食品工作[1],————,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固定行距22磅、段前0.5行)
一、黑龙江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及优势(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0.5行)
黑龙江省自1990年开始首先在垦区开展绿色食品工作[1],————,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固定行距22磅、段前0.5行)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0.5行)
黑龙江省自1990年开始首先在垦区开展绿色食品工作[1],————,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固定行距22磅、段前0.5行)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0.5行)
黑龙江省自1990年开始首先在垦区开展绿色食品工作[1],————,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固定行距22磅、段前0.5行)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在文章中标注)
14.混凝土绿色生产 篇十四
本标准规定了黑龙江省A级绿色食品小麦生产的环境产地条件、种子及其处理、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A级绿色食品小麦生产。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产地环境条件
3.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3.1.1 大气
无霜期95d以上,年活动积温1 900℃以上,年降雨量450mm以上。
3.1.2 土壤
土层较深厚,PH值为6.5~7.5。种子及其处理
4.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种子每2年~3年更新一次。
4.2 种子精选
种子经机械分级精选,利用1、2级种子,栽培面积较小的农户,也可以进行人工筛选,剔出秕粒、病粒、杂质等,确保种子的质量。
4.3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二级标准以上,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5%。
4.4 种子处理
4.4.1 药剂拌种
应使用符合NY/T393要求的农药拌种,如用种子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或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拌种;或用0.3%的50%多福合剂或50%多菌灵拌种;拌种要均匀,并闷种20h~24h。选茬 整地
5.1 选茬
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选用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前茬,不能重茬。
5.2 整地
前茬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要进行伏秋翻地或耙茬深松。前茬有深翻、深松基础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
5.2.1 翻地质量
伏秋翻地耕深为18cm~22cm,耕深一致,误差不大于±1cm。翻垡整齐严密,不重耕,不漏耕。
5.2.2 耙茬深度
耙大豆茬要采用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深为12cm~15cm,耙后地表平整,垄沟与垄台无明显差别,沿作业垂直方向在4m宽的地面上,高低差不大于3cm。
5.2.3 耙地质量
耙地深度要根据翻地质量和土壤墒情确定,轻耙8cm~10cm,重耙为10cm~14cm。耙深误差±1cm,不漏耙、不拖耙。
5.2.4 镇压质量
除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外,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
5.2.5 整地作业后
要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表土无大土块,耙层无大坷垃,每平方米大于3cm直径土块不超过3个。施肥
6.1 有机肥
应使用符合NY/T394要求的肥料,如每公顷施用优质农肥30t,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秋施肥。
6.2 化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应使用符合NY/T394要求的肥料,如每公顷施用氮、磷总量为100kg~150kg,钾肥30kg左右,N:P:K为
1:1.1:0.4。
6.3 种肥分箱播下,切勿种肥混拌。播种
7.1 播期
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
7.2 播法
可采用7.5cm,15cm单条或30cm双条机械播种。
7.3 播深
播种镇压后3cm覆土即可。
7.4 密度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势和茬口而定。一般优质麦公顷保苗500万株~600万株。
7.5 播量
按每公顷保苗株数、千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保苗率(90%—95%)计算播量。
7.6 播种质量
播种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田间管理
8.1 压青苗
小麦三叶期压青苗。用“V”型镇压器或石滚子压1次~2次。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地硬、地湿、苗弱忌压。
8.2 松土除草
8.2.1 松土
宽行距播种地块,在分蘖期人工除草一次,活土通气,促进小麦根系发育。
8.2.2 除草
小麦除草用药应使用符合NY/T393的要求。如:禾本科杂草用28%或36%的禾草灵乳油,每公顷用量1.8L~2.7L;或64%野燕枯可湿性粉剂公顷用量1.5kg,在小麦4叶~5叶期对水喷雾。
阔叶杂草用25%绿黄隆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g~36g。
8.3 生育期灌水
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做到一次灌足,如遇春旱,除灌足底墒水外,可于小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收获
9.1 收获时期
蜡熟中末期进行收割。
9.2 收获要求
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谷。机械收获不应造成二次污染。
9.3 贮藏
【混凝土绿色生产】推荐阅读:
混凝土搅拌站再掀绿色风01-01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10-15
绿色生产实施计划和措施方案09-26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证明商标管理办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08-05
关于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情况的报告01-10
新型绿色建材(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1-09
智能混凝土11-11
混凝土工程习题06-09
混凝土结构论文09-02
混凝土整改措施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