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理论(精选8篇)
1.道德教育理论 篇一
第三章
试论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杜威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影响了中国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下面,笔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杜威的教育与社会理论进行新的分析和论述,进而寻找杜威教育理论对完善和发展我国教育科学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使我国教育科学理论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为进一步解决我国教育实际问题提供启发;为进一步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实验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力量。
第一节
从哲学角度分析杜威教育理论
经验与行为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从而杜威的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
在实用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范畴就是经验,对经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杜威的教育理论。在杜威看来,第一,经验存在于人头脑中,具有主观性。第二,经验与人们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活动的进行以至于完成离不开经验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经验在活动中不断改造和发展,用杜威的话说,即“生长”。因此经验具有实践活动性。第三,经验在人的活动中发挥作用,使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或一定程度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因此,经验具有实用价值性。第四,实用主义者的基本命题是“有用即真理”,因而在杜威看来,没有什么比经验更真实,更可靠了,因而,经验具有真理性。第五,既然经验具有真理性,倘若而后遇到相类似的活动情境,那么经验可以再次被使用,因而,经验具有重复性。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经验的几种特性,即:主观性、实践活动性、使用价值性、真理性、重复性。
在杜威的哲学概念范畴中另一个重要的范畴就是行为,人要生存就要活动,人们在活动中行为,构成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主体、行为、客体。主体指得就是人,不过这里的人有所限制,指具有经验,有行为能力的人。客体指主体作用的对象。行为是联结主客体的纽带,就是主体作用客体,并且客体对主体又有反作用。因此,我们说,活动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在这里,有必要将经验和行为两个范畴结合起来考察。经验具有主观性,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在人从事活动时,通过经验作用客体,为了适应客体,经验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变化着的经验既适应客体的变化,又保证活动的完成。活动结束后,经验得到重新的改造与发展。因此,杜威更重视客体对主体的行为,即反作用。更强调客体对主体引起的变化,即主体经验的改造与发展。而不是强调主体在活动中对客体的变革。
教育的本质观
对经验与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杜威的教育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本质观。主体的经验通过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得到改造和发展。我们知道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有三大要素,教育者、教育影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教育影响作用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发生积极的变化。教育者之所以要给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积极变化,当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整个教育过程就算完成。在杜威看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个体发生变化,他认为这种变化就是个体经验的改造和发展或生长,因此他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经验的生长,所以他说“教育即生长”。
另外,个体经验生长的途径又是通过活动,即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的活动。我们知道人生活在社会中,人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笔者认为,能够满足人生存发展需要的社会活动就是生活。人的很多经验都是通过社会活动积累而来的,因此经验的生长,我们可以通俗地讲是经验的积累。经验积累离不开社会活动,既然教育本质是经验的积累,那么教育与社会活动是有密切联系的,甚至说教育就是生活。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就说明人们受到了教育。没有什么比社会生活更会教育人了。
然后,我们来具体地分析“教育即生活”。第一,此命题说明社会生活对个体经验生长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教育与社会活动的联系;第二,此命题说明个体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活动,个体首先要适应社会,因此,教育在培养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内容应来源于社会;第三,既然社会活动更利于个体经验的生长,那么教育的形式可采取社会活动的形式,让个体在从事社会活动中,主动地对自己的经验加以改造;第四,为了使社会活动这一教育形式方便开展,可以人为地创造或改造环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改变传统的学校,在学校内部创造或改造环境,让它们变成微型的社会,在这里培养儿童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主人;第五,除了要求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外,更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不仅能让个体适应现实社会,而且,教育要走在社会前面,教育要变革,要先进,要为改造出理想社会发挥作用。
教育的目的观
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活动培养的是人,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为教育活动预期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主要有三种教育目的观,第一种是社会本位的目的观,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培养个体,这种目的观对个体的具体要求注重社会整体性,忽视个性;第二种是个体本位的目的观,从个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培养个体,这种目的观对个体的具体要求注重个体差异性,忽视社会统一性;第三种是综合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目的观,要求教育的目的既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体发展,既重社会性,又重个性。
然而,杜威说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是:“教育无目的”。教育是没有目的的。笔者认为教育无目的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是理解教育无目的的关键。个体的经验的生长是一个过程,意味着经验生长没有结果,而目的是人为预期的结果。因而,教育无目的。第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也能理解教育无目的。教育可以让个体通过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社会活动使自身经验得到生长,经验的生长是伴随着社会活动的,社会活动是多样的,是具体的。每个个体有每个个体的社会活动,而且,每个个体的经验不同,每个个体经验改造的规模、程度等不同。因而随多样具体的社会活动生长的经验也是无法规定的,既然无法给经验规定,也就无法把握每个个体的经验的生长,也就无法对经验得以改造的个体进行规定,因而教育没有目的。第三,教育目的仅是一种理想的期待,与个体现实状态和发展达到的实际水平是有明显差距的,就个体而言,他只能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具体客观条件出发,合自身内在目的性的方向发展,任何来自对他的外在期待和规定,即外在目的均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必要的。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我们知道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个体处于社会情境中,使个体从事活动,从而在活动中由个体主动地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改造,促进经验的生长。因而我们也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教育目的是促进个体经验的生长;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要让个体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做社会的主人,教育要变革,要进步,要改造社会。因而我们也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体,促使个体社会化,从而改造现实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而这些目的均是内在目的,即这些目的是符合个体和社会实际的发展要求的,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是合理的,可行的,也是没有违背个体意愿的。
个体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与社会生活有联系的教育活动中来,因为人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离不开社会,人要做社会主人,迫不及待地要利用社会资源,因而,人们自觉地认识社会,渴望获得适应社会的经验和能力,这样,教育在促使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要促使个体社会化,前提就是要教育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轨。另外,个体在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也自觉地积累着经验,社会活动与经验累积过程的一体化,也发展着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进一步改造社会,促使社会进步提供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应谈目的,这样的目的应是合理的,可行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内在目的,有教育目的,就有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有前进的动力,教育发展就有规划性和可控性。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
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教育就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说社会是有机的,说明构成社会诸要素之间是互为联系的,社会诸要素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由此整个社会亦处于变化发展中。教育是社会的一个部分,一个要素,它本身是属于社会的,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他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与变化发展,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发挥他的现实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是社会的教育。然而教育的发展又有它自身的规律,教育有它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发展往往与社会的发展不能相互适应,要么落后于社会发展,要么走在社会发展前面,更有甚者,教育与社会完全脱轨,与现实社会隔离。但是,教育始终与社会处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之中,因而社会影响教育,教育也影响着社会,作为社会的要素或部分,教育的变革或调整,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和调整,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作为社会的部分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我们知道,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后有人类社会。最初自人类产生,他们面对的世界就是自然的世界,这样的自然界没有人为的痕迹,人们通过获取自然资源而得以存活,因此,人们从事着获取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的活动,即获取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离不开生产工具,更离不开生产交往形式,因为人的主体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在劳动时需要生产工具扩大手的功能,需要他人或集体的帮助和协作充实个人的力量。所以,有了两种基本的生产,第一种生产是生产工具的生产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二种生产是人的自身生产,即人的繁衍,有了人的繁衍,才有人的群体,才有集体,才有家庭。在两种生产的基础上才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繁衍是为了给物质生产劳动提供人力,但我们知道,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是有生产劳动经验和能力的人。其实,人们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已经开始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改造发展着自己的生产劳动经验,形成自己适应社会以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另外,这样的经验和技能也可以通过专门的人和专门的机构用专门的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传递给新一代。这就是教育。教育产生并由原始的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形态向相对独立、与生产劳动分离的制度化形态发展。教育正是连接两种生产的纽带,简单地说,教育与人的自身生产相结合,对人进行再生产,使人具备从事生产劳动的经验和能力,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活动。
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生产扩大,经济活动从生产领域发展到流通和分配领域,私有制的产生,阶级产生,阶级利益冲突的不可调和形成了国家。那么,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活动亦不再单纯是物质生产劳动和人的自身生产,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的生活形式,包括复杂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人们在各种社会生活中不仅结成了生产关系,而且结成产品占有、使用和分配关系、婚姻家庭关系、阶级关系、国家政治关系、道德伦理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相应地产生了相应于生活和关系的各种观念。从而,一方面,我们说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说的:从内容方面,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包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技能,还有来源于各种生活的各种观念;从形式方面,教育形式无论是与生产劳动一体的原始形态还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制度化形态,都是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教育原始形态中,教育形式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生产劳动,经验和技能是劳动者对生产劳动的主动参与,对有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的模仿而获得的;在制度化的教育形态中,教育形式是师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组织教学活动的场所(班级和学校)也具有社会组织的性质。所以,我们说教育属于社会,是社会的部分,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作为社会的部分又对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教育传递着社会活动的经验和技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维持着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化了的个体又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社会性,教育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有意义的作用;教育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个体,通过对个体社会化改造,使个体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人,间接地通过社会人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作用。
杜威的教育与社会观念
在笔者看来,关键的是杜威的教育与社会观念,首先,杜威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其次,他重视个体的社会化及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衔接,为此他做了许多教育的实验和变革。但最重要的是他重视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更强调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为此他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方面来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确定了教育教学的“新三个中心”。他的意图是通过他设想的教育促使个体的社会化,让个体先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人,但在他设想的教育中不仅促使个体社会化,而且发展了个体的个性,让具有社会性和个体创造性的个体作用社会,促使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他看到了个体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这又离不开对个体个性的发展。因此,杜威要在教育领域发动革命,让教育既能与社会相互衔接,又能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要让教育不仅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又要让教育走在社会前面,通过培养具有个性的社会人促使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一)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相衔接。
要让教育适应社会,教育与社会相衔接。最重要的是要变革现实教育,让教育变成社会的教育,那么上文讲道,教育变成社会之教育,应该在教育内容社会性与教育形式社会性方面下功夫。
在教育内容社会性方面,要做到:第一,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经验和技能;第二,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社会发展需要什么质量和规格的人,教育就培养什么质量和规格的人,教育内容也就为培养某质量和规格的人服务。
所以在杜威设想的教育中:从上面第一个方面来看,教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通常是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出现,让个体接触社会问题,从而可以通过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状况,另外,让个体试着去解决社会问题,开展为解决社会问题而从事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改造和累积经验,发展着个体解决社会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维持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从上面第二个方面来看,在杜威生活的时代,他已经意识到,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由于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是机器大生产,而且机器生产越来越自动化,工厂中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少,并且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活动需要掌控和操纵机器的劳动者,需要具有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劳动者,需要会自主发明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的劳动者,总之,是具有娴熟技能、会经营、会管理、会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从事活动的主体,他们具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在社会活动中这些经验和技能才会发挥作用。因此,最重要的是这些经验和技能,而这些合理配置的经验和技能在今天的社会中也变成促进生产发展、生产效率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元素。这被称为知识经济。还有,对于如今世界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膨胀,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的极短,速度变得极快。知识经济的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培养个体的要求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能力,选择信息,科学合理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会动手、会动脑、会发明、会创造、会变革、积极进取。对于杜威,他似乎敏感到社会的变革,而且把握到社会发展的趋势,他要求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又要求教育进一步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方向相一致,做到让教育走在前面。相应的,在社会发展现状与社会变革的未来趋势对教育培养个体的要求时,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不得不考虑社会需要,具体地说,教育内容包括社会生产经验和技能(适应机器大生产的操作机器的技能,生产管理的经验等。)、选择、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基本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做饭、盖房、教育子女、社会交际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等。
在教育形式的社会性方面,要求教育活动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要让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直接将个体至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是让个体置身于现实的社会情境中,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身经验得到生长,使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第二,改造和创造具有社会性的环境,该环境具有社会的机构和社会组织。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个体置身其中,进行着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活动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通过社会活动改造和发展着自身。杜威将传统的学校改造成微型的社会,这就是他著名的教育命题:“学校即社会。”
让学校变成微型的社会主要是要让学校与社会相互联系起来。让个体在现实的社会中从事社会活动以改造自身是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但这种形式如果没有计划,没有组织,没有监督、没有调控,也就会处于混乱。如果我们人为地改造或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社会的情境,让个体置身其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指导,而且并不抑制个体主体性的发挥,让个体自主通过社会活动改造自身,这是科学合理的设想。
具体而言,我们改造我们的传统学校,在学校里设置社会管理机构,如银行、邮局等;设置日常生活的场所,如厨房;设置社会生产场所,如农场、工厂等,总之,它要像个小社会;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因为学校活动就像是社会活动一样,学生们和老师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学生与学生可以成为活动的合作者,也可成为竞争对手,教师与学生可以成为上下级关系,也可以成为朋友和兄长,总之,在这个学校里,发展着学生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促使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就能学习到各种经验和技能,在活动中应用经验和技能,并不断地发展着自身的社会性能力;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个体自由自觉,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了社会实用的经验和技能,开发了自身各种能力,陶冶了情感,培养了价值观。
“学校即社会”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结,强调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是教育内容社会性和教育形式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二)教育与社会衔接的同时,重点发展个体的个性。杜威不仅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结,重视教育对个体社会性的培养,而且更强调个体的个性培养。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第一,杜威颠覆了我们对教育过程的惯性理解,颠覆了传统教育教学的“三个中心”。在我们对教育过程的习惯性理解中,我们认为教育过程是掌握经验技能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身心发生变化。按照这种理解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就是教师。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就是学生。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在杜威对教育过程的理解,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育即是要让个体的经验得到生长,个体经验的生长是个体自己的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要成为活动的主体,而教育者仅仅是对个体的经验生长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活动的形式,即社会性的作业。这样就更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了。于是传统教育教学的三个中心也发生了位移。即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第二,杜威提倡“从做中学”,也就是强调活动,强调行为。真正重视了学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做的过程中应用经验技能,巩固和发展经验技能,并强调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得出新结论,提供新经验,让做的过程变成开发个体自主创新思维,提高自主创造能力的源泉。第三,杜威注重活动对个体自我概念,自我认知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强调总结活动经验,注重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确定自我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提高个体的自信心、自尊心,形成个体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经验和技能,有巩固和发展着自身的能力,学生从事的活动是有目标的,而活动又是有实际效果的。学生往往在完成活动后,关心活动实际取得的效果是否符合活动的预期目标,以此对活动本身,进而使对自身进行评价。这就为学生自我认知或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依据,对活动本身和从事活动的自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自身优势进一步发展,对于不足则深刻分析原因,进而对不足加以避免和完善,明确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发挥积极因素,避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以不断进步。而且增强了自信,丰富了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发展了个性。
(三)重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强调教育对社会的改造和变革。
教育作为社会的部分发挥着作用,推动社会整体性的发展。在这里笔者尤其要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一点一滴的改良作用,教育主要通过对社会其他要素的影响而发挥作用。教育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影响,而且,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的个体对社会各要素及对社会整体发生作用。下面具体谈谈:第一,教育培养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我们知道当今经济生活复杂化,经济生活大致包括生产生活和消费生活。在生产生活中,教育培养的人具有从事生产劳动的经验和技能,而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如在机器大生产情况下,教育培养了能操作机器的技能,具有科学经营管理经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合理配置者自身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以及外部的经济资源,而且在生产活动中自主创新,开发新技术,新设备,这一切将推动生产力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效益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另外,我们知道,人在社会中有各种需要,为了满足需要,要进行消费。教育培养的人对自身发展更为迫切,因此教育培养的人的消费生活更具有多样性和高层次性。这样的消费又进一步刺激了各种形式的生产,丰富了生产生活。而且,教育也是一种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消费,这种消费也带动了相关教育经济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教育通过培养的个体对经济的作用。第二,教育培养着适应社会政治生活和推动社会政治良性发展的公民。我们知道政治生活的特性,即,秩序性、权威性。秩序性指政治生活是有序的,稳定的环境。为了保证政治生活的秩序性,需要政治化的道德,法律,制度,国家机构及活动作保障,政治化的道德是由国家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法律和制度有统治阶级制定和认可,国家机构及其活动归根到底是为统治阶级政治统治服务的,且有暴力机关配合,得以进行,因而政治生活具有权威性。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需要过政治生活,教育就要培养具有基本政治观念,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使公民政治化,以适应政治生活,具备从事一定政治活动的公民。我们知道,良性的政治生活具有稳定的秩序,然而,维持这种秩序的手段并非单纯依靠权威、暴力、强制力,而是主要依靠民主的方式(给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参政议政等)。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民主观念,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公民推动着政府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这就是教育通过培养政治化的公民促使国家政治生活的良性发展。第三,教育通过培养文化人继承社会文化,并在继承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社会文化。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丰富的,人类在活动中生产着物质和精神,使他们得以保存和供人分享,这些就是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包括载有人类抽象化的力量的物质实体(在这实体中蕴含着人类的创造力量,这也是一种文化。)、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理论等。教育在保存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转移载体的作用,将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符号、物质实体等载体运载的社会文化转移到人这样一个活载体身上,人一旦承载了文化,就可以对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播和延续。另外,承载着文化的人,更有力地从事着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造,使人们分享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造福人类,泽被后世。这就是教育培养的文化人对社会文化的继承、创造、发展。
总之,笔者赞同杜威的教育对社会改良的思想,即教育主要是通过被其改造的个体对社会的各要素以及社会整体起作用,但其力量还不能达到迅速促使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地步。
然而,笔者不赞同教育只能对社会进行改良,必要时它会推动社会革命。因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有自身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生产力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存在,它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当生产关系落后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而经济基础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经济基础之上有竖立着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的、法律的、以意识形态为主的观念的上层建筑。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也要变革相应的经济基础,也要动摇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另外,一方面,上层建筑维护着自己的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巩固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会落后于经济基础,阻碍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这时,我们只有要么改变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经济基础,要么推翻落后的上层建筑,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建立新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前面一种叫社会改革,后面一种叫社会革命。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个体对落后的上层建筑进行适当改变,使其适应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培养具有革命意识和革命精神,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潮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个体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鉴于杜威五四运动前的来华讲学,宣扬美国实用主义的思想,宣扬教育救国,宣扬一点一滴的,不触动旧中国根本腐朽政治制度的社会改良。笔者反对仅仅通过教育宣扬民主和科学,进而改变旧中国国民迷信、愚昧、麻木、软弱的国民劣根性,以培养新民,推动社会的改良,从而使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教育救国论,反对不触动旧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社会改良的思想。笔者认为,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真正使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离不开教育的作用,教育要宣扬民主,要宣扬科学,要改变国民劣根性。但教育宣扬的民主不是空泛的形式上的民主,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教育宣扬的科学应该不仅仅是自然科学,而且要宣扬社会科学,宣扬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宣扬各民族人民解放自身的社会革命。那就是要对旧中国国民的思想以及旧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革命,通过教育培养新国民,通过革命建立新世界。
虽然,杜威的教育救国的社会改良思想曾误导了我们那试图向外国学习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救国的先辈们。但杜威的教育实践和理论上的“革命”,却对我国五四后的教育乃至当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杜威在教育实践领域中,他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在学校里按照他制定的计划发展教育,他着手对课程、教法和教材尽心改革,努力使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将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形式。而且在教育的实际情境中进行教育实验,并丰富和发展这自己新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受杜威教育实践的影响,在国外开展了1907年的课程分科研究,1911年的设计教学法,1917年的道尔顿制,以及1920年的文纳卡制。最关键的是在中国,陶行知先生1927年在晓庄进行的乡村师范教育实验,晏阳初先生1929年在河北省定县进行的平民教育运动实验,梁漱溟先生1931年在山东省邹平县进行的乡村教育改革实验等,无不受杜威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教育理论领域,杜威的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我们应该拿来参考和借鉴,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活动,让杜威的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改造杜威的教育理论,是指在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推动中国教育科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完善,指导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基本理论中,可以从课程、教学、师生关系、教育评价等方面分析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借鉴。另外,通过借鉴杜威教育理论,并适当改造,以对解决我国当代教育实际问题提出建议。这也是笔者在下面的论述中的重要任务。
第三节 杜威教育理论对中国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的借鉴
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笔者能力的有限,仅从我国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两个方面,在杜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寻找的可供借鉴之处(主要是杜威的教育理论),当然也会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穿插了一些有关师生关系、教育评价方面的借鉴杜威教育思想的内容。也对我国现代教育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点薄见。
课程理论
在课程理论方面,笔者认为,杜威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有:第一,杜威认为教育本质要求是要让个体的经验得到生长,而经验的生长是一个过程,要注重过程,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重视过程,有利于丰富我们原有的课程概念以及课程的目的理论。第二,杜威在教育实践中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课程。有利于我们对活动课程的进一步理解。第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要求教育与社会相衔接,有利于我们在设置课程,制订教材方面有新的理解。主要要求我们要设置接近社会实际生活的课程,适应社会变革要求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制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有趣的教材。第四,杜威在教育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倡从做中学,提倡在做得的过程中经验的改造和运用及新经验的获得。有利于我们对如何有效实施课程作进一步的理解。主要是在实施活动课程时,要将指导和帮助学生与放手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活动相结合。第五,根据杜威实用主义的哲学观点,提倡经验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主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每一课程的价值,正确对待每一课程,树立课程价值多元化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具体谈谈。
(一)课程概念和课程目的新解
课程,一个模糊性的概念,以往,我们对它的解释很不慎重,仅仅把它解释为学校,甚至更进一步说是课堂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在不同的角度理解课程。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动态中把握课程概念,即将课程看作一个过程,笔者对课程的理解是:课程是一个过程,是包括了形成、实施、评价三个阶段的过程。第一,每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研究对象,都以发现和发展该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规律为任务。我们要了解某门科学,就要先了解该科学研究的对象,以及该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发现的关于该科学研究对象的规律。于是,我们把该科学的这一部分知识选择下来,形成该科学的学科。学科是科学的一部分,是课程形成阶段的结果,为了把这一结果表现出来,方便教学,就按照一定要求,按照一定的逻辑组成有结构的关于该科学的部分知识体系。制订形成资料,这就是教材。教材是学科的物质载体。第二,学科和教材要投入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影响。教师在教的活动中,参考教材,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认知水平,对学科内容进行再组织(组织内容教授时间、组织内容教授步骤和进度),通过一定的形式(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教学、校内或校外活动教学等形式),采用一定方法,使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学的活动中,参考教材和教师的教授,采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地使课程对自身产生影响。总之,在教的活动中是教师使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学的活动中是学生自己使课程对自己产生影响。这就是课程的实施阶段。第三,在课程实施后,对学生会产生实际的变化,考察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变化,考察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制订是否合乎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需要,考察课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否符合学生主观的态度喜好和情感需要等,即对课程进行评价的阶段。
课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学习某课程,该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具备了该学科的知识、技能,形成了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并习得并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该学科的能力和方法。
(二)活动课程新解
杜威的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作为主体,掌握着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活动目标,通过一定的计划方案,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运用相关的知识经验,完成活动,后根据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发展自身能力。
其实,一些学科知识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只是,学科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使学生习得,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通过从事活动,由自己发现,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也相应地发展了自身的能力。这就为设置活动课程提供依据。
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蕴含在活动中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学科概念和理论)和程序性知识(学科的学习、应用、研究方法);相应的能力: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他人合作、讨论、交流等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和控制活动过程的能力,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提出新观点、提供新知识等的主观创造能力,总结和评价活动的能力等;相应的对学科的态度和情感(酷爱、好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等);课程价值观(某学科有用或无用、知识易发现或难发现等)。
活动课程主要有游戏、学术研究、问题讨论和辩论、社会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参观、测量、生产劳动、艺术创作活动、艺术鉴赏活动等。他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且灵活,易于被学生喜爱和接受。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新解
鉴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与社会相衔接。杜威要求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他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给学生布置社会性的作业,是学生在做中学习。那么我们对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订也要与社会相衔接。我们要设置接近社会实际生活的课程,适应社会变革要求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制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有趣的教材。
在这里笔者不同意现代教育的分科课程,因为现今的科学发展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学科与学科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出现许多边缘学科。科学与科学相互交流和借鉴,才能有光明的未来。而且,社会变革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均衡发展的人。这就需要减少分科课程,增加综合课程的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因为分科使学科越分越细,分科课程有利于培养专深的人才,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但这种专深人才往往只知行内,不识行外,往往思维定势,固步自封,缺少创新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方式,不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知识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没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开阔的视眼。而综合性课程结合了多种相互联系学科,有助于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域,使学生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两种课程都不得偏废,要相互结合,培养既专又博,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需要的人才。但在设置综合课程时,不仅要重视各学科的联系与综合,而且要把各学科中的精华选择下来,这样可以减少课程设置工作的复杂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满足了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需要,也相应地减少了学生学习负担。另外,我们教师在实施分科课程时,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与该学科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拓宽了学生的视眼,相应地深入了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另外,对于教材而言,笔者认为,应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不仅是记录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将知识体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容,使他们乐于并易于接受,要与社会要求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为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奠定基础。教材方便学生学习,体现社会要求的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工作,一举两得。
(四)活动课程实施新解
在活动课程中,学生是实施活动的主体。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学生均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这似乎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但笔者认为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教师也在教学生,不过在活动中,教师主动地把学习的活动放到了中心的地位,由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杜威经常开展活动课程目的也就是要让学生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但这并不能说明,教师不起作用,或起的作用很小。笔者认为,教师在活动课程中起作用,而且起着很大的作用。只不过教师不处于中心地位罢了。教师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组织、策划、指导、评价作用。第一,教师是活动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质量和进度,确定是否要组织和进行活动课程。第二,教师是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准备者。教师决定着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目标且对活动进行设计。并且教师为活动的开展做了必要的准备,包括创设特定的环境,准备活动的工具和设施,对学生解释活动的注意事项,教授学生活动过程中会应用到的知识、程序、方法和技巧。第三,教师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指导者和整个活动的调控者。如果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要维持活动的秩序,保持良好的纪律,教师要协调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意外状况,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第四,教师在活动中做好观察和记录,为活动后的总结评价提供依据。
因此,笔者认为决不能忽视教师在活动课程中的作用。另外,笔者也要强调,因为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是教育的对象,为了避免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局限,需要相对成熟的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帮助和指导。但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不要对学生缺乏应有的信任,事事躬亲,不要动摇学生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不要压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要抹杀学生个性。
(五)课程价值观新解
我们知道,价值是人对物的主观感受,它源于人们对物的评价活动。一个人说某物有价值,就是说该物对此人有意义,对此人有用,能够满足此人在某方面的需要。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念和看法。人人都有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所以,人们在评价课程的活动中形成了对课程不同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第一,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是否有价值,若有,价值是大还是小;第二,某教材的编订和使用是否能满足学生学的需要和教师教的需要;第三,某学科是否对学生有用,对某学科的学习是否对学生有意义,是否能满足学生某些方面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程价值观,有正确的,也有偏差的。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发展进步和他人发展进步的需要出发,正确的对待课程,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在这里,笔者重点对教师和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及树立怎样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提供一点建议。
就教师而言,首先,他们是社会人,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有向社会获取生存发展资源的需要,有适应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的需要。其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作为职业教育者,他们有不断发展的必要,比如,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要不断地完善,学习和研究能力要不断地发展。最后,他们在从事教育活动中要对自己影响的学生负责,要维护学生的利益,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承担着学生的社会化任务。这一切,影响了教师对课程的评价,影响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使他们在评价课程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身及学生需要出发。具体而言,第一,教师应在对课程设置和实施的评价上,要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方便自己以及学生理解;是否符合社会实际生活,方便学生了解社会,进一步接触社会;是否有助于自己及学生开阔眼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课程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率等。第二,在对教材的评价上,要看教材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结合社会实际,是否联系学生生活;教材的使用是否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为教师提高有效科学的教授法,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是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等。第三,在对学科的评价上,要看学科是否对自身的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如,教育学对教师理论素质、职业素质等有提高;哲学对教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要看学科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感。如,几何学能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天文学能拓宽学生对宇宙的认识,美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历史学能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要看学生对某学科是否有兴趣,如果学生对某学科特别感兴趣,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鼓励支持他向该领域的发展。
另外,笔者要提醒教师注意,不要在评价课程时过分强调课程对学生考试分数,对学生升学的影响。如,认为体育课的开设妨碍了学生对语、数、外等考试学科的学习,认为体育课对学生当下没有用,不能保证学生在语、数、外考试中取得高分,不能保证学生考上理想学校和学校的高升学率。主张废除体育课或占用体育课时间上其他考试学科,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
就学生而言,学生主要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来评价课程。比如,一种好的情况:学生要求适应社会,要求成为社会的主人,因而他们要求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实际,方便自己了解社会。要求课程的实施要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要求自身能动性的发挥。要求学习能提供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技能的学科。然而,一种不好的情况:学生对某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或因为学习某学科能得到外部奖励,或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或得到某种地位等,这种情况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价值观,极端情况会导致偏差。;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价值认识的偏差,造成学生偏科、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纯、意志力薄弱等问题。
在这里,笔者认为应该纠正学生课程价值观上的偏差,以树立课程的多元价值观,即认为任何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任何教材的编制和使用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任何学科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性。
教学理论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生活主要的内容,教学无非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传统的教学活动侧重于教师的教,以课堂的知识和技能的授受为主,教师处于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而学生总是学习的被动者,即学生被强迫学习,学习活动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学生处于从属地位。传统教学活动的场所也主要是课堂,在那里学生主要接收间接的知识经验,通过自身的动手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知识经验则很少,使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其他各方面重要的能力。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方法也是机械灌输,手把手地教为主;在学生的学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方法,出现死读书,读死书,对教师教授的知识死记硬背,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不会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大搞题海战术,一味地多做多练,不进行思考和总结,更别提会举一反三了,而且对自身的学习时间安排的很不科学,很不合理,有的大量浪费适于学习的黄金时间,有的对自己的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甚至有的有目标、有计划也不会严格执行,还有的几乎让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而忽视自己的休息时间,不会劳逸结合,不懂健康用脑。还有,传统的教学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这些知识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轻视学生获得知识的社会实践途径,造成了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学生不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时间也晚,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和技能,学生对自己将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将来要从事社会职业也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准备,出现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另外,传统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缺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的习得,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传统教学评价也仅以考察学生有未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为主,考察的方式也单一地以学生测验的分数为主,并按照分数的高低把学生划为三六九等,以决定学生的智力等能力的高低(考高分的学生智商高,能力强;考低分的学生智商低,能力差。),决定学生所的升学校(考高分的学生升重点学校,被名牌大学录取,考低分的学生升到普通或下流学校,被普通高校录取。),甚至决定了学生的未来(考高分的学生将来能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从事高薪高待遇的工作,考低分的学生只能处于低地位,从事条件差,待遇低的职业。)。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测验),以单一的评价依据(分数或成绩),只能使教学评价出现偏差,忽视教学评价所遵循的客观、公平、公正、全面的基本原则,忽视学生和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自我评价也是不足取的。
杜威正是看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而走向革命的。在杜威看来,教育活动要有成效,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经验的改造和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侧重的应该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教学活动要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活动,是学生在做中学,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对自身的知识经验技能得以运用,才能对自身的知识经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发展,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学活动要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学校的教学不光要重视学生在书本中学习到的经验知识,更要让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让教学活动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在社会性的教学活动中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要更重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运用学生自主活动教学方法,要比课堂的集体授受更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学活动要重视活动教学法,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那么,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具体借鉴有:教学目的上既要求学生对经验知识的把握,更重视社会需要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上,要教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和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不局限于课堂授受,重视组织活动教学;教学方法上,重视采用多种能激发学生独立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上,重视集体教学模式与个别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学评价上,重视评价目的完善自我转向,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重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评价方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重视评价的阶段性和总结性,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转向,即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下面,笔者要从各方面,具体地谈谈。
(一)教学目的
我们知道,教育要适应社会,那么对于学校教育基本生活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学活动的目的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当今的世界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社会变革、人类进步重要能源,知识和信息高速更新,以达到膨胀的地步,而发挥主要信息知识传递作用的学校教育无法适应高速更新的知识和信息,而学校教育的对象有对新知识新信息高度地渴求,从而形成了矛盾。学校教育通过教学活动直接传递新知识新信息已经变得不太可能,因而,学生通过自身去把握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信息成为可能。因此,学生应具备选择、加工、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由此,社会对学校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教学活动在继续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和信息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选择、加工、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教学活动依然要发挥对学生社会化的活动,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验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进一步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扮演社会角色,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另外,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教学目的不仅是对学生提出要求,而且要对教师提出要求,即要求教师在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发展自身的教学理论。
总之,教学活动的目的要由从以前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向注重社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变;由注重学生知识经验的接受向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转变;由注重对学生的要求,扩展到对教师教学水平、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教学活动的内容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学生要适应知识信息的迅速更新,就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要提供给学生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各学科具体的学习方法。另外,每个学生均有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这时就要求教师注意观察自己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确立真正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为他们自主学习、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方法基础,让他们成为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学内容从原来的教授和学习知识经验技能转变为教授和学习学习方法,这不能不说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进步之处。
(三)教学组织形式
为适应变化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原来局限于课堂授受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要向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只要有利于学生自主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教学组织形式均可以采用。诚然,课堂授受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有效率地向学生集体传授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往往很枯燥乏味,学生对间接获得的知识经验总是难以消化和巩固,而且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对教授的同样知识经验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而且,课堂授受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造成教师一言堂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剥夺了学生表现自我水平和能力的机会。另外,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思想道德、态度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培养,课堂授受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显功能不足。鉴于此,教师尤其要运用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是采用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鉴于活动本身存在的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动手实践能力、决策计划能力、组织调控能力等;活动本身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活动的丰富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
鉴于杜威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且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即直观性、量力性、启发性、巩固性等。课堂授受教学法虽然遵循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不容易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最好也只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教师提问或小测验的方法带动学生的情绪和动力;通过启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进而独立发现教师将要教授的新知识。笔者认为有一种教学方法既遵循基本教学原则,又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动起来。这就是活动教学法。即教师在组织的活动情境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按一定的指导自主学习。
第一,活动教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组织活动是为了方便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授受,因为活动本身是多姿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式的教学活动中来,而且参与活动、进行活动乃至对活动的总结也由学生完成,学生在活动式的教学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第二,活动教学符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因为学生从事活动的对象具有直观性,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观性的对象把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和规律,如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对浮力原理,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活动来掌握;学生要理解扳手的工作原理(杠杆原理),可以通过亲自使用扳手的一系列活动来体会。第三,活动教学法符合量力性原则,教师组织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正是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的。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小,认知水平发展不健全,抽象认知能力不高的特点,往往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读、写、算等方面的教学。第四,活动教学法符合启发性原则。学生在进行活动时,往往会受到在一旁指导的教师的启发,顺利地发现需要掌握的知识原理;学生还会在活动中受原有知识经验的启发,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推出新结论。第五,活动教学法符合巩固性原则。学生通过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而获得的直接性的知识经验,往往深刻难忘,易于巩固。
(五)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被称为固定化的,在经过多次应用于教学活动,被证实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它也属于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只不过被固定化了。但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对其进行合乎需要的调整。在笔者看来教学模式基本有三种,第一种是极端集体化教学模式,通常是一个教师对众多各异的学生,教学活动针对对象是学生集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施加整齐划一的教育影响。第二种是个体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学生个体施加影响,对一个学生负责,实行的难度很大且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财力、时间、精力。第三种是混合型,既有集体性的教学,又有个体化的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具有社会性的集体有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那么集体教学模式就很可取;但又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只有具体的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公平发展,共同进步,因此,个别的教学模式也是需要的。综上,采用混合的教学模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针对的是教师教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及学生学的成效的好坏,并不是针对教师和学生本身为人的好坏。以往的教学评价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考察,区分出了所谓的“好教师”和“坏教师”及“优秀生”和“差等生”,这明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评价,是错误的。从而教学评价目的主要变成了为教师和学生作区分、定性和定名。然而,教学评价目的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的要求,从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要不断改善教师教的质量和提高教的水平,以及不断保持和提高学生学的成效,从而完善了自身,因此,教学评价目的应向完善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方向转换,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给教师和学生定性和定名。
教学评价内容又称教学评价的对象或项目。教学评价的是教师教的质量和水平及学生学的效果。而质量、水平、效果等本身具有大范围、抽象、模糊、不稳定的特点。因此,需要在质量、水平、效果等评价内容方面设立子项目以缩小范围,而且子项目下又要设子项目,直到设到具体明确及可以方便考察的子项目为止。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教学评价的内容又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地通过对某一个子项目的考察,就片面地做出评价结论,应该综合各子项目,全面进行考察。
教学评价标准确定了“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差的。”我们参照评价标准,对考察质量、水平、效果等的子项目得到的实际结果进行分类,看哪些符合好的标准,哪些符合差的标准。而后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我们要将教学评价标准看作是一个集合,再其下包含有好、坏两个子集,两个子集里包含多种元素,我们是将各种元素与实际考察结果作对比,进行分析,进而对实际考察结果进行归类的。因此,我们重视的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以往我们要评价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测验,通过量化的测验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进而通过学生的测验分数,也对教这些学生的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的质量进行评价。运用测验的方式进行评价,方便易行,具有公平客观性。但是容易走向“崇拜分数,分数至上”的极端,造成评价依据的单一性和片面性,造成拿分数给学生教师贴标签的现象。另外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测验,得到的量化的测验分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往往走向误区。鉴于此,就需要多样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表现,根据所记录的客观直接的经验事实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且测验的方式不要只局限于笔试,可以采用面试、口头问答、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等方式。总之,评价考察的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教的质量和水平及学生学的成效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把它们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来考察评价,要求做到总结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现进行分阶段的多次考察,再综合阶段考察分析得到的数据和资料,从总体上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是一个由分析到综合的过程。
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指学生和教师根据客观性的教学评价结果,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或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再评价,从而使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和教师,他们更了解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评价的活动中他们也最有发言权,教学评价的结果对他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能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总结和分析的评价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了解他们的优势和不足,为他们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引。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好地发挥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为他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进取提供了动力。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更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定位,增强自信心,从而正确的认识自己,为进一步完善发展自身提供基础。
总结
通过杜威教育理论的考察,得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可借鉴的基本点:第一,教育要与社会相结合,要重视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重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第二,教育要重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也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第三,教育活动要重视过程;第四,教育活动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五,教育活动要重视学生在做中学,重视学生的经验,要重视发挥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的作用,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鉴于此,得出了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理论意义是,有利于发现和发展新的教育理论和规律,有利于对原有的教育理论作出新的解释和发挥,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我国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意义是,有利于为解决我国教育实际问题提供启发,有利于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实验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者:孙剑秋)
2.道德教育理论 篇二
一道德领导理论的时代动因
1. 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运动反思
二战之后, 美国经历了三次教育改革运动, 分析三次改革浪潮, 可以看出, 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策略, 大都偏重于管理和体制方面, 倾向于将在企业管理中的理论与方法, 硬套于“学校改善”。只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纪律标准以及赏罚分明的物质刺激等企业管理方式才能有效改善美国学校的低效能。但是, 事实并非如此, “国际性的抽样测试中, 美国学生的成绩仍然很差;学校继续面临着大量折磨着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并没有真正的热忱, 他们的工作多半只是为了谋生的考虑。”正是看到了现实中教育改革的不足与缺陷, 萨乔万尼提出只有基于道德权威的领导, 才能把学校转化为学习共同体, 形成学校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承诺、奉献和服务。
2. 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女权运动的启示
自1977年休斯敦全国妇女会议的召开, 美国女权的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大量的女性进入社会, 投入工作, 传统的领导方式, 无法引起女性的共鸣。“现代管理是一种男性的创造物, 它以强调个体的雄心和其他个人的考虑取代了对家庭和共同体的强调。”而女性倾向于强调联结的关系、归属等因素。它提倡的以价值为本的领导、构建盟约行共同体、下放权力与团队精神以及采取服务式领导都是来源于对女性领导风格的借鉴。
二组织社会学与领导学理论借鉴
1. 美国组织理论家、社会学家阿米泰·埃兹昂尼 (Amitai Etzioni) 的影响
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致谢中就专门写道埃兹昂给予他深刻的启示:一方面, 萨乔万尼在谈及学校领导的激励与鼓舞时, 埃兹昂尼的动因分析给了他直接的启示, “人类是以道德判断来审核他们自己的欲望的”, 人们所做的决定及外显的行为是可以用道德承诺进行解释的。因此, 真正能开启学校领导动机源泉, 使学校组织成为真正学习的共同体, 就需要发展一种基于专业和道德权威的领导实践。另一方面, 埃兹昂尼的“马赛克”理论, 即调和共同体与多样化理论, 在萨乔万尼领导学中, 发展成为建设“学校道德共同体”理论。“马赛克是用构架和胶水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种种要素结合起来组成的”, 埃兹昂尼用马赛克隐喻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共同体组成, 他们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 同时每个共同体也是一个更具囊括性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共同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并对所共享框架的牢固性负有责任与义务。“有原则的分权”与“分层式忠诚”是解决共同体间分裂的有效解药。在学校共同体组建中, 道德权威与专业权威是有效黏合剂, 而道德权威的中心是共享的共同体成员的个体权利与价值、个体既要忠诚于自己的共同体, 同时忠诚于更大的由许多学校组成的共同体的“共同体规范”。
2. 当代价值领导理论的直接影响
领导学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 理论发展大体历经四个阶段: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及当代价值领导理论。这些领导理论都是建立在工商企业管理的背景之上。但当代领导理论在关注领导技术的同时, 开始更加关注情感、信仰、责任、道德等因素, 趋于价值走向, 正是这一点促成了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观点的确立。以价值为本的领导主要包括:魅力型领导、转化式领导、领导替代品及自我领导理论。 (1) 在学校领导中不应该过分依赖基于科层权威与管理技能的“世俗权威”, 而应扩展教育领导的“道德权威”与“专业权威”作用, 即以领导者杰出的专业品质及对共同体的责任心与义务感作为权利要素。 (2) 萨乔万尼将“领导替代品理论”引入教育领导理论领域发展并拓展, 学校领导应该确立四种领导替身 (共同体规范、专业理想、工作本身的愉悦以及同行伦理) , 从而使领导从物质与控制层面拓展到文化与精神层面。 (3) 转化式领导侧重于强调内部的动机和需求的重要性。萨乔万尼指出, 实现道德领导的关键步骤就是契约式领导, 契约领导与转化式领导的高级阶段是相对应的, 意在使学校的目标和目的得到人们的认可, 使领导者与追随者结成道德盟约。
时代动因和理论背景的分析, 能够成为我们研究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也为我们探寻现代学校组织发展与变革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 (张虹译)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3.道德教育理论 篇三
一、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原因
1.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长期以来,我们把需要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预设为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并把这种目标的实现作为道德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以此目标的达成作为检验学校道德教育成效的准绳。这种道德教育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许多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但是他就是不去这么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学校长期把道德教育视为一种知识传授的教育,即“教师教、学生学、学校考”的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这一重要特性,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到的是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条文,而不能培养出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最终导致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2]。
2.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内容的运用。鲁洁曾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科学的逻辑”[3]。学校道德教育一旦脱离现实生活,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现实生活服务,才有生命力。生活世界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人的道德赖以生成和发展的空间和背景。生活既是道德生成的源泉,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4]。反观我国现行学校道德教育中对学生提出的种种要求,都是一些抽象的知识性条文,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道德作为现实生活中利益调整的一种规范,应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判断,这就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滋养与启迪。
3.单向度道德教育方法的使用。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使用直接问答、灌输、规劝、说服、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体现的是一种把教育对象当作“道德容器”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理念,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主观道德需要,其目的就是试图使学生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当儿童的信仰与成人认为应该持有的信仰相左时,成人就会感到失望和愤怒而失去应有的耐心,然后以某些不适当的手段将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强加给儿童,所有的道德设定,无论其动机多么善良,用以灌输的道德多么高尚,都应该以道德主体的确立为前提。可见,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把人当作“道德容器”的单向度的道德教育方法,回避了多元价值问题,因而也就谈不上让学生面对、思考多元价值和培养学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可能性;而且这样的道德教育因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而丧失了道德性。
二、借鉴价值澄清理论,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困境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轨迹,就是以人的价值教育为突破口,重视引导而形成正确的、自己认可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自由民主与价值多元背景下的西方学校教育中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这一理论致力于解决价值困扰问题,主张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为道德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得到的道德困惑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基础上的价值澄清法为道德教育方法,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们追求个性自由的要求。
我们认为,批判地吸收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成分,设定正确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恰当设计道德教育内容,采用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改善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
1.道德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能力为目标。价值澄清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在判断、评价和选择的动态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道德问题的能力和道德价值判断的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及伴生的多元价值观给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大量新问题。应该说,多元价值观念、多元生活方式,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有利于他们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但是,由于青少年认识水平、辨别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时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就应该是当前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道德教育最终应该落实到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的发展上。
2.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道德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人在教育中的生活都属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教育的根基。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论断说明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内容是一种教条,空洞而无效。价值澄清理论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思考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并作出合理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既不由外部强制所致的内化过程而来,也不是生物学成熟的自然结果,而是人们在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中逐步发展或建构起来的,道德价值观的变化乃是人们自己经验的重组,乃是人们遭遇到某种价值观上的冲突而引起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光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注重社会实践训练,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道德教育。价值澄清理论在运用过程中,强调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针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因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之老师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就容易解决价值冲突中的道德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思考、反省中作出选择、判断,并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最终逐步形成正确合理的适合自己的价值观。
3.道德教育应采用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价值澄清法。对于如何培养学生面对多元价值进行辨析、判断、选择的能力,价值澄清理论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要在道德教育中运用对话,进行道德推理,培养学生价值辨析、判断、选择的能力。价值澄清法在价值澄清过程中,重视澄清的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教师基本上被置于中立地位,学生在选择认知、情绪评价和行动中处于一种体悟状态,在民主公正的氛围中接受和评判价值信息,逐渐构造自己的道德价值世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通过价值澄清方法,积极帮助学生分析不同价值选择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引导他们修正和升华自己的价值选择,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遵循的是以教育者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准则为前提,从外部向个体内部“输入”道德知识,强调学生的被动接受与遵从的灌输方法。这种方法过多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与合目的性,较多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品德要求,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从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个体差异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需求,把遵循共性要求的行为规范作为道德教育的准则抑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不利于个性道德价值判断选择能力的形成。价值澄清法的优势就在于它倡导尊重道德教育对象主体性与积极性,鼓励道德教育对象自己对现有的价值观进行反思、怀疑、判断,进而作出选择。道德教育是以促进人的道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因此应该在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人格和意志自由的前提下进行。
三、结语
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曾经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学生也在面对多元价值选择时产生了迷失。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当以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为根本。鉴于价值澄清理论在道德教育目标上主张培养学生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在教育内容设计上要求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在教育方法上使用与学生平等对话式的价值澄清法,因而该理论对解困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是有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价值澄清理论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足。首先,价值澄清理论只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而对究竟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并无具体的论述和规定,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我们认为在学生并不具备绝对的自主判断能力和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时候还是应该加以适当、适度的引导。其次,如完全否认外部因素诸如榜样示范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十分武断。客观上,榜样的示范力量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价值澄清理论,而应采取批判借鉴的态度,取长补短,寻求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困境之策。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教育研究,1997(12).
[2] 张志勇.回归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当代教育科学,2005(2).
[3] 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国教育报,2002-09-10.
4.读点教育理论增强教育意识 篇四
——读李镇西老师《民主与教育》有感
宿城区耿车初中叶志彦
李镇西老师是四川一位名教师,他先后任教于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历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科研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校长„„等职务,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做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课200多堂课,出版了20部著作,其中著名的有《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班主任》„„深得广大教师的喜欢、喜爱、欣赏、学习与借鉴,我校曾集体观看过他的教育学术报告,观之,大家极为赞赏,赏之教育之爱心,为他的妙语、奇思、真意而感叹、而佩服、而喜悦。他也曾被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称之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于是一段时间浅读了他的《民主与教育》,这是一本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书,值得读一读,赏一赏,思一思,想一想,学一学也。
本书追溯梳理了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民主教育思想,继承先辈教育家特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民主教育的思想,并结合中国基础教育现实实际进行了现象解剖和实例分析,将民主教育与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改联系在一起,把民主教育的实践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不少内容的阐释、引证、推导、描述,会让不少教师感悟着真正的教育内涵,特别是作为教育者应思索学什么?教育什么?自己应体会什么?应做到什么?
书中又介绍了校园期盼着“德先生”,提出“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思想的解放,世界的挑战,时代的呼唤„„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呼之欲出,也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应运而生。再还有书中思考之二激情中的沉思,民主教育内涵是尊重、尊重、还是尊重。尊重什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更应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赋予的使命、责任与义务,真正地、认真地让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真诚地去体会、感受民主精神就是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法治精神、宽容精神以及妥协精神,书本中研讨的精湛深奥耶!值得去思索、学习啊!
更令我感悟的是民主培养民主,以心灵赢得心灵,树立民主的教师权威,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生活,一起感知世界、社会,读之后让我深思我应该怎样做?怎样教书?怎样育人?才可以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放心、信任,叫社会公众满意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呢?应多读一些教育理论,升华自己的教育意识啊!
5.教育理论感想 篇五
作为一名班主任,平时工作比较烦琐,很难静下心来看书学习,而暑假却是我们的一个学习充电的机会,这个假期我看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的几个章节书。原本以为它是一本充满了理论,枯燥无味的书,可后来看着看着却放不下手来,因为这本书很有条理地从一些理论出发,然后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对我们教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来说真是很有帮助的。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的第四章第一节有一点讲到了改善和发展师生关系。确实,我们作为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现在初三六班的冯慧婷同学。教过她的老师都知道她非常的固执,如果老师批评她是总会给你摆脸色。听其他学生说包括我所听到的,她几乎把所有的任课老师包括学生都骂了一遍。在这几乎所有里面唯一没有被包括的老师就是李欢老师。她曾经在日记中提到她唯一喜欢的老师就是历史老师。记得期末考试之前所有的副科都分在中午,我就发现周一到周四她就很没有精神,但是一到周五就背历史的时候就非常的卖力。当然其他老师教的都非常好,只是因为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女孩子。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我们往往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老师,对喜欢的老师就会喜欢他上的课,对不喜欢的老师就厌恶他的课,所以我们在和学生相处时,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上我们。《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这本书中也提到了第一点就是要了解学生。特别是作为一班主任,如果你不了解学生,怎么去管理这个班级呢?那么怎么样才能了解学生呢?看完了这本书,我仔细去回顾思考了一下,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下:
第一、师生互相了解,当我们刚接手一个班级时,师生之间是陌生的,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学生也了解我们。那这时,我们就可以让他们每一个人先写一篇自我介绍,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喜好,愿望,自己对老师、学校、同学、家长的一些想法。自己的一些习惯。对自己的一些期望和要求等等。这样我们可以从学生自己的角度了解他们。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我们自己。在这一届的学生中,我为了让学生很好了解我,我就给他们讲我的学生时代。因为我的小学时代学习不太好,我就给他们讲我初中的时候是怎么努力最后一步步跟上的,让他们不要放弃,树立起新的希望。他们听了以后不仅了解了我的过去,也很好地激励了一些程度较差的学生。
第二、写周记。每周一篇,告诉学生“这是你我沟通的桥梁,写你所想就可以了,不一顶要有美妙的语言,精彩的修饰,但写的必须是你自己的想法。”当然我们作为老师看完以后,也应当在下面回上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我们是在相互沟通。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年军训的时候。记得军训时的小型会操。当时在刚上场的时候临时需要学了一个唱歌的时候身体往后仰的动作。上场后教官做了身体往后仰的指令,不知道是谁笑了一下,一下子其他的学生也跟着笑了(确实我在第一次看到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也感到很好笑),但在那种场合下笑了,的确让我跟教官都很没有面子。所以在结束后我们就狠狠地批评了学生,最后教官说了一句话,他说:“你们太令我失望了”,说完后就走了。我就给学生下了一个命令让他们晚上写反思。第二天翻到了学生的反思,其中有个学生写:我永远也忘不了教官的那一句话,也忘不了教官的身影。教官看了以后非常感动。那天就在教室里给学生鞠躬承认错误。当时学生都很感动,有几个女孩子还留下了眼泪。后来他们再也没有笑过场,并且比以前更努力了。这件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也非常感谢当时那个叫孙威的教官。在这件事情中我明白了老师不是永远高高在上的,因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适当地第一下头效果可能会更好。更明白了写日记的重要性。
第三、家访。我觉得家访是必不可少的一条了解学生的途径。而且学生的家访工作应该尽快完成。记得前几天我去我们班马林家里去家访。她平时不好说话,成绩也是中等,我更本没有注意到她。去她家里是因为她家跟我们班另外一位学生家里住一个小区,我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另外一个学生,顺便了解了解她,但去了以后才发现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到她家里以后通过跟她妈的谈话,我了解到她在小学一到五年级都非常优秀,担任中队长职务、也主持一些节目,老师一直非常关注。但是到六年级的时候她的妈妈不小心摔了一下,在医院住了半年的时间,她平常还需要照顾她的妈妈,心里上也有一定的波动。所以到六年级的时候成绩就掉下来了。如班成绩也不是很好。进入初中以后感到没有了以前的光环,也没有了老师的关注,心里比较失落。了解到这些以后我才庆幸来了她家一趟,要不我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子。后来我就找马林聊天、谈心,一直鼓励她,有可能她的成绩不会立马提上来,但我相信她心里一定比刚进班的时候要温暖,学习成绩也会慢慢提上来。
6.教育技术理论 篇六
l、(单选)下列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B)
A、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各种技术解决问题
B、注重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评价等,具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c、人们在信息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
D、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与实践
2、(单选)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下面关于教师专业化陈述正确的是(B)
A、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学科专业性重于教育专业性
B、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只是看作一种职业
c、国家对教师任职没有学历规定,但是要求教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
D、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自我教育笈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3、(单选)在采用“教育技术”名称以前,我国曾经使用过的另外一个名词是(c)
A、电视教育B、函授教育c、电化教育D、电影教育
4、(单选)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下面哪一项的叙述最恰当(c)
A、掌握好教学设计需要从系统方法、教学策略和学习目标三方面去把握
B、进行教学时,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没有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达到的教学效果好。c、教学设计的产物可以是一个教学方案、一个教学软件或一组教学资源
D、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5、(单选)教育技术是支持革新教育模式和方法的重要促进因素,下列哪一项对它的理解最恰当?(A)
A、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
B、教育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
c、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
D、教育技术能解决现存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6、(单选)任务驱动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关注,下列选项中对它的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c)
A、任务驱动式学习是行为主义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刺激,关注学生被刺激后的反馈。
B、任务驱动式学习是认知主义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模式,强调教师讲授。
c、任务驱动式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活动参与
D、任务驱动式学习是信息加工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加工和积累
7、(单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B)
A、设计、购置、开发、应用、评价
B、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
c、组织、设计、开发、管理、评价
D、组织、设计、购置、应用、评价
8、(单选)下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c)A、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即实现两门课程之间的融合。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的最优化。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是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
9、(单选)教育技术是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和(c)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
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A、在线教学方法B、远程教学方法c、系统化教学方法D、个性化教学方法
l O、(单选)学习需要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学习需要”指的是(B)
A、教师差距与需要B、学生的学习需要c、教学过程的需要D、教学手段的需要
l l(单选)下列有关教学技术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c)
A、教学技术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B、教学技术的研究对象仅为教学的媒体
c、教学技术的目的在于追求教育的最优化D、教学技术不包括对传统教学手段研究
l
2、(单选)下列哪一项对目前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的认识最合理?(c)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有效学习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主要在于课堂上4 5分钟的运用
3、(单选)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叙述最恰当的一项是(D)
A、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线性过程B、教学设计是一门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科学
c、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
D、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等主要环节
4、(单选)教育技术的目标在于实现教育的最优化,那么以下对教育最优化的阐述·合理的是
(C)
A、教育最优化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优化
B、教育最优化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
C、教育最优化指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优化
D、教育最优化指对教与学资源的优化
l
5、(单选)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小组相互作用的类型(D)
A、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向班级或一组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
c、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
D、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
l
6、(单选)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B)
A、教育技术的侧重点是教师的“教”
B、教育技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资源为目标
c、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资源”
D、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只有教学设计理论
l
7、(单选)教育技术分为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两大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有形技术就是观念形态技术
B、无形技术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物质工具
c、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D、有形技术是物化形态技术,主要是指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等
l
8、(单选)以下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教育技术实践就是指将信息技术附加于教学实践中
B、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就标志着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
c、教育技术就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
D、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形式
l
9、(单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说法妥当的是(B)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B、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利用
c、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发生的真实情境,所以实验只要用信息技术完成就行
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练习、测试、考评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技术是万能的0、(单选)以下对教育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教育技术实践就是指在将信息技术附加于教学实践中
B、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强调形式
c、教育技术实践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都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D、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些教学过程是传统教学无法完成的,使用了信息技术就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
1、(单选)下列关于教育技术说法正确的是(B)
A、教学技术就是关于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
B、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资源为目标
c、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三者名称不同,基本实质也不同
D、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环境的工具
2、(单选)选出下列对教学媒体评价正确的一项是(D)
A、粉笔加黑板的模式已经过时B、一堂课是否吸引人,就在于多媒体课件做得是否精彩c、教育水平必须适应现代的发展,能用网络多媒体完成的,就不要用幻灯、投影、录象等常规媒体。D、应根据教学的需求及各学校的经济状况来选择所需的媒体
3、(单选)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几乎所有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都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c)
A、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B、目标、媒体、方法和评价
c、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D、教学内容、媒体、教学环境和评价 2
4、(单选)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中重视学习环境的建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流派是(c)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
5、(单选)教学设计的目的是(B)。
B、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案
6、(单选)下面哪一项是教育技术领域最核心的内容(B)
A、教育媒体B、教学设计c、计算机教育应用D、教学研究方法
7、(单选)对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理解恰当的是(c)
A、其中的物化技术是指计算机等硬件技术B、其中的智能技术是指各种教学软件技术c、它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技术D、其中的智能技术包括软件技术和教育观念意识
8、(单选)教师在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时,优先考虑的是(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信息技术环境的特点
9、(单选)下列对教学策略认识准确的是(D)
A、教学策略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局部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
B、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任意教学背景下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c、教学策略具有规定性和刻板性
D、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教师必须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顾”为制定 教学策略的准则。0、(单选)通过对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A、信息安全是指个人、组织和国家在信息领域的利益保护状态,它只涉及至Ⅱ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B、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的使用是以教学为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c、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存储在一定的载体上 的信息。
D、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
1、(单选)下列关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并不等同于信息技术
B、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两者没有区别
C、信息技术的范围大些,它包括教育技术
D、教育技术的范围大些,它包括信息技术
2、(单选)下列媒体中,属于单向传播教学媒体的是(A)
A、录象B、微格教学、c、计算机D、触觉媒体
3、(单选)教育媒体开发的“五性”原则是指(C)
A、科学性、教育性、价值性、经验性、艺术性
B、教育性、技术性、抽象性、客观性、艺术性
c、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技术性、经济性
7.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篇七
(一) 生态道德。生态道德, 是道德内容中的重要一部分, 它反映了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 并应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 且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正如生态学家佩德丽滋所说:“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们的内在需要, 它在解决生态问题中就会起到重要作用”。[1]
(二) 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属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范围, 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育内容, 这不仅仅是人们对生态认知的思想体现, 更是人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教育。生态道德教育, 是一种道德与实践的统一, 它要求我们要从道德的理念出发, 提醒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 善待世界万物, 呼吁着人们遵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坚持可持续发展, 将这一坚定的信念融入教育当中, 实现与各因素的汇集, 最终达到与万物的和谐共存, 科学发展。
(三)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 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尺度。大学生不保守、求知欲强、勇于创新, 一旦接受了某种道德信念, 就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产生终身影响。”[2]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早在19世纪人类社会没有出现生态危机之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担忧起人类社会的前程与命运, 他们对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的总结, 从而提出了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两大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主张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发展, 人类无论是认识、利用自然, 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的活动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相协调。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愈发显现出其理论的强大作用与现实意义, 这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者们的引领步伐,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二) 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流派。“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损害令人民反省过去漠视环境的保护, 从宏观到微观, 环境保护意义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3]20世纪初, 西方开始萌芽产生了生态伦理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水平快速的提高, 生态伦理学形成了两大阵营, 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来中心主义, 从中又衍生出动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诸多理论, 形成了几大基本流派, 在激烈的讨论中, 吸引了更多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儒家的思想“仁”和“义”, 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义”上呼吁大家达到对生态道德的自觉, 与“仁”共同维护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道家价值观核心是“道”和“德”, 也是道家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根, “德”是事物为其自身的根据, 同样, 要求人们效法自然, 不要的去盲目占有;佛家的生态思想, 是强调“人与人的平等”、“众生平等”的生态理念, 并指出不应以人的主观标准来看待世界, 主张万物平等, 严格执行“吃素”“放生”等戒律, 承认非人物种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 对我们全面的理论研究, 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引领下,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接班人, 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从一点一滴做起, 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将理论融入实践,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更多人, 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有助于大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更是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一环。在教育过程中, 不仅能引领大学生们认识大自然,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还能让学生们关爱大自然, 自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承担起维护良好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塑造其爱护生态的意志品格, 从旁观者的身份转化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弘扬生态文明, 传播绿色正能量。
(三) 有益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事业是一种社会事业、全民性事业, 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与部门的广泛参与和密切合作。”[4]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5]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将生态道德深入骨髓, 树立生态道德的观念, 切实将国家生态道德建设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 自觉的将生态道德理念融入到思想行为规范,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来,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曾建平.寻归律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57.
[2]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
[2]王益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J], 集美大学学报, 2006.2.
[3]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中印联印务有限公司, 2008.10.
[4]贾卫列.生态文明建设概论[M].北京:北京瑞哲印刷厂, 2013:164.
8.没有教育的实践就没有教育的理论 篇八
关键词:班华;德育研究;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21-04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探索与研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这与他青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进行过深入与系统的学习有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认识事物的观点不仅成为班华老师德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而且直接影响着他对德育研究的理解与诠释,也融入他德育工作的学术生命之中,促使一位理论研究者成为地地道道的高度关注教育实践的行动者,在实践与行动中书写着他教育人生的光华和精彩。
一、班华老师关于德育实践的诠释
(一)道德实践:既是德性形成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人的德性是如何养成的?这是德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德育工作者都必须躬身自问的首要问题,如果我们对人的德性形成都不了解,又如何来谈哪一种德育理论是对德育实践真正有指导作用的,哪一种德育实践是真正有助于人的道德成长的。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正是以他对德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在他看来,德育之所以要关注实践,这是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他十分看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知转化为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立场是支撑班华老师始终推崇实践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发表于1980年《教育研究》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一文对此有详细的阐释。班华老师认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与此同时,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都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因而人的德性形成过程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道德知识是有关道德实践和行为的知识,同时,人也是在道德实践中学习和理解道德知识。因此,人的德性形成离不开人的道德实践。
人的德性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班华老师在其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即稳定的、始终贯串道德信念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1]内隐的人的德性品质是在外显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道德的知识表述,即使再全面也无法说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德性,评价一个人的德性品质要看他在生活实际中是否始终坚持做出善的行为活动。“做”“行动”“践履”“实践”是德性展现的根本方式。道德实践是德性形成的基础,它也应当成为德育的基础。在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中,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德育最终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即指导受教育者完成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从道德动机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并培养其品德践行的能力。[2]
(二)德育模式:既来自德育实践又指导德育实践
德育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决定了德育理论研究应当以德育实践为基础。在认知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源头性的,也是基础性的。班华老师对德育模式的研究,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认识与实践的关联性。
所谓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理论和德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德育活动样态。[3]可以说,它是包含着德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建立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中,班华老师是走在最前沿的先锋之一。作为德育研究一个时代或阶段的标志和领路人,从八十年代开始,便开辟了一个富有可持续性的研究领域——德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申报的关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的研究”正式获得教育部立项,这开创了我国自主研究、探索德育模式的先河。此后十余年间,有关德育模式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诸如“网络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审美化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情感性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包含创新意义的德育模式,在一大批中小学德育实践中被广泛地推广和实施。
我国的德育模式研究与西方建构在哲学理念上的德育模式探索有不同的特点,应当说,实践性是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根本指向。班华老师明确提出,“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在指导实践中研究。”[4]因而,我国的德育模式是从学校中来,是对学校德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从而形成简约性、定型性的德育活动系统。德育的实践模式给予自发性和生态性的德育实践以理性自觉的力量,最终超越经验个体的局限,走向更为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发挥更强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和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及实践研究的观照
(一)德育研究:源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德育实践始终是他思考的源泉,他深入实践,关怀实践,在实践中感知教育问题,思考教育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他所研究的德育课题是当下德育实践中存在着的现实问题,是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他期待自己有关德育问题的思考能够为一线德育实践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与帮助。在班华老师的德育著述中,能够感受到的最明显的特点是朴实化。他用朴实易懂的话语去解释某个德育思想,用亲切和感性的话语去向教师讲述道德教育的美好。
nlc202309040238
这种关怀实践的学术研究品质,使得班华老师在中国德育研究的发展中始终作为时代的先锋之一,引领着中国德育的发展方向。从他的研究成果和经历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他非常注重在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来思考现实中的德育实践问题,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升到对根本性的德育观念、德育思想的思考上。这些思考包括对现代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人、德育现代化、榜样变迁、传统德育等问题作出兼具历史性与前瞻性的反思和审视,对道德教育的走向、道德教育的误区等问题作出敏锐的质疑、批评与探索。他不仅指出了中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主题和问题,引导德育研究者们对重大教育问题进行讨论,为德育研究不断发现并不断确立时代主题和问题意识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努力避免和纠正了德育研究走向纸上谈兵或陷入空谈的学术道路,杜绝了空话与套话的德育研究风气。
(二)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班华老师的实践信仰,不仅表现为关注德育研究的实践方向,更表现于关注德育实践研究。在这里,班华老师的研究立场表达了一种学术态度,即研究不能脱离实践,在实践中要有研究,离开了实践的研究不是研究,同样,离开了研究的实践也不是真正的实践。或许,这是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一个独特影响或重要贡献之一。在班华老师的研究生涯中,大量的精力是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度过的,他重视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赞赏一线教师的教育智慧,在为一位中学老师的著作作《序》时,他提出理论研究者要向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他对理论研究者与德育实践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阐释,认为二者之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应当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是两个研究群体的结合与交流的关系。[5]这样的结合与交流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是很多的,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诠释,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一线老师的实践智慧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结合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德育的样板和风采。这种德育研究的范式也逐渐开创形成了从八十年代始至本世纪初以来的德育研究的一代学风和规范,影响了一大批德育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态度。
班华老师的实践关怀也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及其实践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和巨大的影响。重视德育实践的品质及其德育的实践研究,不仅带动了一个时代或一个阶段德育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及其学校德育从改革、探索走向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小学德育价值体系和基本框架的确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班华老师个人的研究气质和兴趣,也影响了一大批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信念,唤起了他们参与德育研究的热情,培养了一大批一线中小学德育实践专家和研究型教师,使德育研究活动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班华老师在德育实践中,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是一个既具有标志性又具有楷模性的成果和典范,这一研究精神和价值对德育研究的后来者,对未来中国德育及德育研究将会产生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影响。
(三)研究德育和实践德育:德育研究者的生活品质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实践研究,真正实现了德育及德育研究的生活化态度。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德育的生活化,另一个是德育研究的生活化。
班华老师重视生活对德育的意义,认为“德育应当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又引领生活,帮助人们过更美好的生活”。[6]德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本身会失落教育的根基,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体现在班华老师关于德育模式的探讨中,也体现在他对儿童道德学习的分析里。例如,儿童怎样“学会关心”?不是让教育者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关心的品质,为什么要学会关心,而是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体系,让教师和所有的学习者都生活于其中,使人人都受到熏陶、感染,让关心的品质在每个人身上不知不觉地生长。[7]班华老师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既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德育脱离生活”这一弊端,也中肯地提醒了我们的教育者,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文化与道德智慧,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去共同“发现”。[8]
德育研究是对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活动,然而,从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德育研究生活化的风采和意蕴。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着的人,然而,德育研究者的生活除了包括一般人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主要生活内容——研究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这既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在这种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根本特点的生活过程中,个人的道德品质会获得濡染和提升,作为个人的整体生活会受到道德哲学的影响和陶冶。因此,可以说,德育研究者的生活,既是一种德育研究的理论生活,同时又是个体道德实践的生活和体验。
三、班华老师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的拓展
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进而推动着实践的发展。在班华老师身上,充分体现着这种实践与认识相互影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是不断拓展着的。
(一)德育向心理教育的拓展
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班华老师在心理教育中拓展德育空间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老师在观察思考学校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9]他发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往往被自发的、无意识地融合在一起,但却对儿童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为此,他对这一融合进行了理性的、自觉的思考,在区别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育心育德一体化的观点。班华老师对心理—道德教育持续进行了十多年的深入思考,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于德育和心理教育的丰富认识,也为构建心理—道德教育这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心理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使原来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兼具了道德意义与教育意义,这也丰富和扩大了教育学的知识领域和问题意识,对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及其道德教育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学科意义的贡献。
nlc202309040238
心理—道德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探索,同时,也受到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成为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这可能根源于“心理道德教育本就是从实践中来的”这一事实。许多学校都以此为项目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研究项目,广大中小学老师在这一领域的召唤下,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和心理教育活动和研究中,大量以实践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积极探索心理—道德教育的行动方案和研究项目争相竞放,一个个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心理—道德教育实践也改变了学校道德生活风貌。心理—道德教育领域的开拓,既推动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又为心理教育建构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问题领域。
(二)德育向教育整体的拓展
“德育本身应当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的德育还应融合到整体教育中去”[10],这是班华老师始终坚持的德育信念。这一信念促使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由狭隘的德育领域拓展到对教育整体的道德性思考。
1.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其最重要的体现是融合到教学中去。教学是各学科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当然也是德育的组织形式。班华老师提出了“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重要观点,认为学校教学应当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11]他反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说法,指出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这种道德价值既蕴含在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知识中,也内隐在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里,甚至是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教师的人格示范。
2.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还体现在与各育的融合。各育除教学这一组织形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各育都有各种课外教育、各育的科研活动、参观、展览等。这些实施方式中也都包含着德育的因子。德育要融合于整体教育中,这根源于对“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一认识,[12]对人的教育也应当是整体性的。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体现了德育中包含着各育的因素,各育中也有进行德育的要求。例如,体育以发展身体素质为目标,然而,也包含勇敢品质的训练,同样,关怀生命健康也是德育的内容;智育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目标,然而,也包含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的教育,同样,人的道德发展也需要相应知识基础的支撑;美育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为目标,然而,也包含着关于美的价值判断,同样,德(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也包含着关于美的认识。[13]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使得各育具有了道德价值,得到了意义的升华。通过各育的实施,德育融合于对人的整体教育中,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育生活中。
班华老师是一个时代行动研究的典范之一,以其一生的学术实践诠释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表达着对教育实践的热情和独特见解,书写着一位教育学人的教育人生,这种实践的精神、行动的勇气鼓舞着后来者脚踏实地沿着德育实践的方向去奋发和追寻。
参考文献
[1]班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J]. 教育研究. 1980(3).
[2]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9.
[3][4][5]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7,36.
[6][10][12]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02 (7),4.
[7]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
[8]班华.乡村生活的道德智慧[J].理论探讨.2003(6).
[9]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道德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11]班华.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J].教育研究,2007(2).
[13]班华.中学教育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7-92.
责任编辑 徐向阳
【道德教育理论】推荐阅读: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理论水平加强道德实践07-14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杜威道德哲学理论10-11
公务员职业道德理论测试试卷三[daan]11-08
道德教育传统07-02
中学道德教育08-27
国学道德教育11-14
道德感恩教育活动09-29
大学道德教育问卷06-23
道德教育小故事09-18
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总结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