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共10篇)
1.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一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前景的调查
我是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再过两年时间我也将要面临就业问题,在如今就业形势不乐观的现景下,为了了解像我这种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的情况,让其他同学知道英语专业就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我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进行了一场调研。
调查时间:2013年8月31--9月2日
调查主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前景
调查形式:在学校各届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询问调查
调查结果:英语专业大概有三种选择:1.教师 2.外贸 3.翻译 ①教师
如果你就是一个一般本科毕业,那么就去自己的城市的小学中学当个英语教师,如果继续考研读博那么可以留在高校当老师。现在大学已经严重贬值,英语专业更是下坡路,我们这边现在很多初中都要求华师本部以上学历。
②外贸
外贸几乎是所有英语专业学生都会提及的职业,要说完全和英语专业对口其实也没那么恰当。先不说这个职业的前景但你自己必须考虑到 这个职业一般要去大城市和沿海,要远离家乡。很多人把做外贸当跳板做几年后然后自己发展也有做到中途放弃的,怎么说了,做外贸没
有做教师稳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看自己的造化。
③翻译
说到翻译,英语专业的孩纸一定不会陌生,但是殊不知翻译真的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旅途,不要以为过了专八过了高口就可以很好的胜任。一切都是浮云,翻译要求的精准性与时效性不言而喻,不是说随便把一段话自己翻译的认为不错就可以了,作为一个专业的翻译 对于个人各方面的素养以及文化底蕴要求是很高的。
翻译这门艺术真的是高不可测,不过如果你只想去一下什么小作坊之类的公司翻翻字典就可以翻译的职位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果有能力,有对英语学习浓厚的兴趣,那么同传就是非常值得一试的职位。不过其中的幸苦我就不多说了。所谓职业没有贵贱
其实专业也是一样,只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去学习,把英语学好学精、其实不愁没有工作的。
现在确实学英语的人满街都是,但是真正能上得了台面的少之又少。中国十几亿人口,同传的人数几乎成了绝种动物。
经贸及翻译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家构造、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及外交的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书、新闻、旅游、高级旅社旅店等部分,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秘书、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及外交的公关、涉及外交的导游等事情,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养训练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分等从事讲授和科研事情 英语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涉及外交的机构、外资企业、银行、保险、海
关、边防、新闻出书、教育、科研、旅游等部分从事翻译、研究、讲授和管理等事情,同时也可以选择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 英语翻译就业远景 中国插手WTO以来已迈开了国际化步伐,逐步向国际接轨.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2.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二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连锁专业,企业需求
1 引言
连锁经营管理在近几年迅速发展, 尤其在零售业和餐饮业表现突出, 世界500强的零售巨头均是连锁化发展, 21世纪的零售市场也必然是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标志的市场, 同时, 零售业的发展伴随着大量零售人才的需求。然而, 虽然政府在不断创造就业机会, 但是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 再加上2013年以来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 比去年增加19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此次调查分析于2014年6月至8月在全国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范围内通过毕业生QQ群、邮件、电话沟通及面谈等方式, 共发放回收调研问卷558份, 其中有效问卷468份, 较全面地反映了全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办学情况及办学效果。
2 调研问卷分析
2.1 调研问卷分布
为全面反映连锁经营管理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 及时反馈该专业的办学效果, 特从近四届毕业生中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做调研样本, 主要学生数量分布如表1所示。
2.2 企业基本情况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 如表2、表3、表4所示, 全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5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民营企业, 少部分人在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等单位就业;就职连锁企业的行业类型主要是零售业 (47.44%) , 其次是其他 (19%) 、制造业 (11%) 、综合类 (10%) 、物流业 (7%) 以及食品业行业 (6%) 。
2.3 连锁企业岗位群设置
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如表5所示, 就职于零售行业的毕业生所在企业的经营业态主要是其他 (32.26%) 、专卖、专业店 (19.44%) 、标准超市 (16.45%) 以及百货店 (12.82%) , 另外, 大卖场、便利店等零售业态也有涉及。
由表6可知, 近四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于门店基层管理、门店基层营运两大岗位, 另有部分学生分布于营销管理和其他岗位, 只有少部分人在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通过调查以及对部分毕业生的访谈发现, 零售连锁企业岗位设置基本趋同, 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企业对岗位名称的界定及岗位编制设置上。
2.4 门店扩展和人才需求
如表7、表8、表9所示的调查数据显示, 大部分毕业生就职的企业拥有50家以下门店, 连锁企业未来两三年都计划拓展新店, 并且门店增长数量和扩张速度将超过20%。从这个意义上说, 连锁经营行业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朝阳行业,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个人才需求规模巨大的新兴专业。按层级分, 基层管理人员最为缺乏, 成为扩张的主要障碍, 也是企业进行人才储备的主要方向。
2.5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企业、社会及家长满意的, 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 能够胜任连锁企业门店经营和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具有较高的情商、符合现代连锁业发展特点和需要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调查发现, 毕业生对于学校培养目标的认识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如表10所示。
2.6 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
目前, 各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物美集团、苏宁电器、世纪联华、欧尚超市等, 逐步形成了以工学交替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机制。校外实训基地用于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将实践教学分为阶段实训和企业顶岗实训两种形式, 主要包括企业认知实训、门店开发与设计实训和企业经营实训。通过层层递进的实习实训, 让学生在连锁企业完成“感性认知-上岗操作-顶岗实习”的实践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 (见表11、表12、表13) , 大部分毕业生普遍认可短期顶岗实习、订单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三大校企合作方式, 希望顶岗实习的时间控制在三到六个月之间;在企业工作的同时, 希望企业参照劳动市场上的薪酬标准给予一定的实习补贴, 补贴金额不少于1500元。
2.7 能力素质感知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 (见表14、表15、表16、表17) , 连锁企业对于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学习能力、执行力、勤奋踏实、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所欠缺的技能主要是专业知识匮乏、人际沟通能力不足和业务操作能力不足, 毕业生普遍要求学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强化职业素养、与人合作、专业技能等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学校培养中, 应注重策划营销和商品陈列等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8 偏向的工作特点
通过调查发现,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主要是缺乏发展空间、报酬过低、工作辛苦等问题, 少部分学生则认为领导不重视、人际关系不好、师傅不积极, 如表18所示;表19显示毕业生倾向于发展潜力大、工资待遇高以及能学到较多知识或技术的工作。
3 意见和建议
3.1 加强校企合作, 推进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建设
各个连锁企业人才紧缺, 而各个高校人才又相对过剩, 出现就业难局面。连锁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合作, 积极探索合作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吸引高校优秀人才加入连锁企业。同时, 连锁企业应不断与高校合作, 建立适合学生专业实践的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培养, 为企业发展提供储备人才, 实现学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要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尤其是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高校也应提供专业培训与实习机会, 增加人才招聘的选择范围, 吸引其他专业学生到零售业就业。
3.2 建设高质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实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现校企融通、双师合一。积极引导专业教师与企业对接,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 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发展。通过订单班实现校企师资共享, 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一线连锁人员开设讲座或走进课堂, 开展教学活动, 将连锁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专业课程之中, 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 深化校企合作。同时, 也应鼓励专业教师去相应的连锁企业挂职, 不断更新相关的连锁专业知识, 贴近企业现状, 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内容的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3.3 改革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岗位任职要求, 以连锁经营管理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为参考对象,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开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推进共建课程, 深化课程改革, 适应企业需求, 实现共利双赢。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较强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 加强连锁经营管理相关企业的社会服务, 围绕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职业需求, 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教材、调整教学内容, 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业需求。
3.4 各高校应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现在更理性地倾向于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工作。除此之外, 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和同学攀比、缺乏职业规划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不断跳槽, 因此, 各个高校要特别重视为新招聘的大学生提供良好和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国零售企业的员工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是连锁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外部薪酬的竞争性和内部有限的发展机会是造成员工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因此, 各高校应探索如何通过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习, 参加行业组织和各高校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相关的学历提升教育, 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学历。
参考文献
[1]陈小云.“人才荒”下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10) .
3.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专业了解度
一、大學为何分专业
学术有专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的行业被独立出来,几千年的历史,人类堆积了大量的知识,只有不断细化才能传承下去。大学分专业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学有所专,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泛泛而学,学的东西很多,但是学的都不精通,也是为了让同学们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以后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工作。社会欢迎复合性人才,要求我们有涉及多个领域的技能。按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学习,这是大学生们在应对目前就业日益市场化趋势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大学目前有哪些专业
大多数大学所开设专业:(1)哲学;(2)经济(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心理学;(15)天文学;(16)海洋科学。
三、选择专业所需考虑的因素
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够发挥其所长的专业,就是适合学生的好专业。如果单从就业的角度去选择专业,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就不会很高,也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选择的专业要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如鱼得水,不仅学习过程较为轻松,还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相反,则可能导致因为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学起来不认真,半路辍学或者即使勉强毕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也是表现平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是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了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都是有前途的。
四、总结
1.从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显示,其中有少一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完全不了解。超过50%的学生只是大概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非常了解。因为每年高考给学生报专业时,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匆忙给孩子选了一些孩子并不了解甚至是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导致他们升学后非常不适应,产生厌学心理,缺乏进取的动力,扼制了他们的特长,限制了他们的能力结构构建,直接造成他们毕业后求职的困难,甚至失业。每年一百多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中许多就是因为这种情况造成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选择他们自己喜欢又适合他们的专业,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喜欢”“适合”就是主要的原则,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他们有哪些职业兴趣,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相应的专业“适合”即性格气质能力与专业的匹配。家长要和孩子分析他们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已经具备的能力和他们具有的职业潜能,如商业能力、文书能力、逻辑能力、机械能力、数字能力、社交能力等。然后选择相匹配的专业。这是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2.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学生将会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社会里使大学生能够立足的是自己所学知识。经过调查发现,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大概了解所学专业。但同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什么,尤其是大一的学生,相较于大二三的同学,对于自身专业的了解与将来专业走向的相关信息的了解度都显得极为薄弱。 虽说在报考前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较为了解,然而毕竟没有亲实践,当就读了所学专业,有一身定了解后,在部分学生身上会存在差距。而这差距中最大的来自能力要求和就业方向。同时可以感觉到自己所学专业与之前了解到的能力要求和就业方向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所看的书,大部分也都不与专业有关,都是与自己兴趣有关。现代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关注程度不够,对与自身专业知识有关的书籍涉及得也不多。大多数同学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仅来自于老师,对除教科书以外的专业书籍了解不够,达不到多元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氛围。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其他选修课程存在不是专业课便马虎对待的心理。3.进入大学,原本繁忙的学习节奏马上就被打断甚至是被搁浅。大学的学习更注重的事自我主动性的学习,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女生相较于男生而言更看重大学学习成绩,更将自己的心力放在学习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一中尤为突出的展现。大部分同学认为成绩并不能代表学业学习的好坏,更不会影响未来的发展。成绩考察的毕竟只是对于书本上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其他方面。无论是生活还是就业,学习成绩只是一部分,一个人在大学中学习到的能力同为重要。同样的,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某些资格证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就业是就比别人多了几个敲门砖。但是考资格证需要理性对待,不能麻木跟风的去考,应该充分考虑自己将来职业走向,以及学业,时间,精力等因素。4.调查问卷对象大部分为大一新生,调查结果大部分仅体现大一学生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华峰.科技信息:科学·教研[J],2008(4):139-140
4.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四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从石化公司了解到现在石化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及现在石化公司所需怎样的专业人才。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乐清分公司了解到,现在石化行业的前景,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石化行业的资金运行的紧缺,促使很多企业关门歇业,从而出现了许多人员的下岗,虽然这样但是石化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特别紧缺的,特别是管理岗位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对与管理这一岗位的胜任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大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就是自己的动手能力,我们要承认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比现有的老职工都要强,但是他们的实践能力都比较柔,大学生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我们要通过努力,通过学校和社会的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现在石化专业大学生在石化行业的岗位特别多,石油行业经过前几年的体制改革和重组,预计毕业生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各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仍将是石油工业就业市场上的“紧俏产品”。只要毕业生愿意到石油行业就业,每个人包括女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应该是不难的,就石化公司而言,大学生可以到基层的加油站工作,一开始可以先拿油枪,从基层工作开始锻炼自身能力,再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加油站管理人员,特别是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人员,加油站的计量员,以及加油站的站长等岗位,这些都是石油公司的基层岗位。这些岗位现在特别多,现在石油公司急需加油站的管理人员,由于最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乐清分公司要扩建三个加油站,所以需要的石化专业人才也就特别多,石油公司现在对加油站的管理人员的紧缺主要表现在我们现在只能从现有的职工中选出能力比较强的进行综合能力的饿锻炼,这样很浪费人力物力,所以石油公司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就特别多了,我们很欢迎大学生到加油站这些基层工作锻炼自己。
石化专业学生还可以到油库工作,油库的岗位待遇比加油站的要好一些,但大学生要作好思想工作,在油库工作是一件比较枯燥的是,而且要耐得住寂寞,在油库,特别是到洞库时,那是很寂寞的事,大学生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才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还有石化学生可以到炼油厂工作,在炼油厂有很多的岗位提供给石化专业的大学生,特别是油气储运的学生,可以做好油品的收发工作,特别是原油的进库和原油输送到机器上的过程,都需要油气储运专业的学生。而且在炼油厂的成品油的运输也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所以说石化专业的就业是很好的,但现在的工作都是合同工的形式,不再有正式工了,就是有也只是原来的老职工了,随着他们的退休,石化将不再有正式员工了,全部都是合同工,但是合同工的待遇还是可以的,一般的社会福利都会给予的,石化还有自己的福利,在这不好说,每个石化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有福利。石化专业学生还可以到石化设备企业工作,特别是油气储运专业的学生在石化设备企业可以找很好的岗位,特别是石化设备的设计方面,拥有相当好的经验,通过专业知识的运用,更好的设计出石化运用的设备,为石化行业的生产设备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油库的设备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石化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特别是油库管道的设计铺设,对提高油库的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在油库石化专业的学生还可以管理油库的用电设备,对电器的合理设计以及电路的铺设,用电的安全措施,特别是油库的防爆措施,运用专业知识更好的为石化行业服务。提高油库的用电安全,使油库成为安全的油库。石化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到油田一线工作,在油田可以运用油品输送工程技术,油田工作是特别辛苦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无法承受油田的寂寞以及工作的艰辛,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到油田工作是锻炼大学生能力的最好岗位,为以后的管理岗位很有帮助。能够提高以后的管理能力,更好的为石化企业服务。
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石化相关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1、提高外语、计算机水平,积累专业经验,使毕业生自身条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适现在石化专业大学生在石化行业的岗位特别多应。如各石油单位对外合作的任务加剧,需要既懂专业尤其是具有现场经验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外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毕业生。拥有相关知识的毕业生现在的人才市场十分紧缺,所以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2、加强自身基本的文明礼貌和道德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工作条件好的单位往往要求也比较高,比如说衣着打扮、待人接物,基本的行为举止和做人的基本素质等方面也影响用人单位的选择。大学生的形象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形象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就业成败,所以说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的素质形象,人虽然要外在的美,更需要内在的美。这就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3、现浙外的企事业单位也很多,不妨可以把就业的眼光放远一些。虽然在浙江工作有很多好处,浙江的企业事业单位更喜欢浙江境内的毕业生,这种现象比较明显,但这样存在的就业压力也比较大。为了能够更好的找到工作我们可以放眼远一些,到西部工作,发扬大学生支援西部大开发,通过对原油储备的了解,我国的原油都存在西部不发达地区,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为西部的建设而努力。通过在基层的工作更好的了解基层工作者,为以后的发展提高保证。
4、在校期间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用人单位对党员、担任过班干部和参加过各类社会活动的学生比较看好。所以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大型社会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保证。通过这样的锻炼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减少压力,现金就业压力特别大,我们要为自己提供一切可以胜任的机会,把握机会,更要创造机遇。
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指挥棒,运用的好,就会促进学生在学校的全面发展。我们正在与用人单位多方接触,希望能够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稳定关系,使学生就业工作能够稳步有序的进行。
此次社会实践告诉我:“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不知的过程,迎接满意的结果。
通过这次就业调研我认识到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自己以后从事岗位的相关内容。加油站作为石化的尾端行业,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是一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石化行业是一个危险行业,我们的安全意识要非常高,以一切安全为第一,安全工作每一天。计量员的工作在加油站油库等岗位都是特别重要的,计量员的计量工作关系到油品的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5.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五
1.你的性别
□男□女
2.你就读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你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是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创业
4.你选择在此企业就职的原因是
□工资高、福利好□专业对口、发展机会多□兴趣、特长所在□受父母的影响
5.你觉得职业规划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自己适合的职业□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及潜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它
6.你有否未来3-5年的发展计划
□有□不确定□没有□无考虑
7.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多地来自于
□父母亲友的期盼□学校教育和培养□朋友、周围环境□ 国家政策
8.你觉得求职的最大难度是什么(多选)
□求职技巧不好、缺乏相应规划□无工作经验□对企业了解不够□专业不对口□其它
9.理想中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收入范围 □1500以下□1500—2500□2500—3000□3000以上
10.在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几项是工作单位最看重的(多选)
□合作意识与奉献精神□社会实践和工作经历□人际交往能力和写作能力□竞争意识、挑战意识 和创新意识
11.你认为你的专业如今就业形势如何
□形势严峻、就业难□形势正常□形势较好□不了解
12.你认为现在就读的专业与将来的工作是怎样的关系?
□两者要对口□不一定要对口□不一定要相关,找得到工作就做□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工作
13.你对创业的态度
□不敢尝试,风险大不实际□会尝试,做自己喜欢做的生意
14.你将来求职的途径是(多选)
□人才市场□校园招聘□透过关系网□透过关系网□上门自荐□其它途径
15.在求职时遇到问题会求助于
□老师□父母□好友□专业咨询机构
6.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六
实践参加者:mmmmm
实践时间:2012年1月26日至2月2日
实践地点: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高中部各界毕业校友
实践主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乡大学生对专业选择的体会或看法,然后进一步调查家乡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对口程度,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合理的解决办法。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国早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所以关注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就业形势在当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步就是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势:即“您选择当前专业的主要依据是下面哪项,您是否满意当前的专业?结果如下:
(一)对于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1.约55%的同学选择专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能选到自己认为满意的专
业。
2.约30%的同学选择专业侧重于社会未来需求,表示愿意符合社会需求。
3.超过15%的同学专业选择愿意服从学校调剂。
总体上约有45%的同学对现选专业不满意,并表示对于现学专业的前景并不了解,至于就业状况,表示茫然。
(二)专业选择错误的可能后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成本高,精神代价大。大学专业多三年到四年制,一旦错选,就意味着付
出相同的物质和时间成本,却选择不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同时,专业不是自己所希望的,在学习的同时会缺乏精神动力,严重的有时会对求学造成阻碍,影响进一步深造。
2.影响以后职业发展,拖长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造
成求职轨道的偏离,以后对所从事职业的不满意,势必影响一生的职业进程。
3.增加求学过程的多重压力。无论是选择学校过程中及时的转专业还是自己
适应目前专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的压力不可避免。
(三)正确选择专业的重要性:
1.为求学提供精神动力,积极上进提供必要保证。
2.更加明确自身条件,有利于更早更详尽得规划未来的学习或求职之路。
3.规避了专业错误的情况下需要转专业或不利未来发展的风险。有利于了解
自己对自身专业的优势与不足,扬长补短,激励自己的能力发展。保证了自己职业生涯风帆的顺利起航。
(四)就业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所处的劣势
1.关于企业:企业注重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注重实际交际
和沟通能力,更多的企业甚至要求实际工作经验,优先录用学生
干部等。这些远远超出大学生实际注重范围外的要求为大学生就
业提供了难题。例如,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英语与计算机能力,更
注重考证和等级,更关注书面表达能力等。一系列的差距使得大
学生就业困难。
2.关于学生:一方面大学生眼光过高,注重工作的体面程度;另一方面,大
学生过分要求高薪水,自身能力不突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悬殊
过大。都是当前就业问题的瓶颈。
二﹑ 主要体会
通过此次问卷,我深刻体会到专业选择不容忽视,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综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专业的未来前景,不能随意马虎,切不能应付了事,抱侥幸心理。只有精心准备,慎重待之,才能让职业生涯顺利起航。同时最严峻的就业问题也使我产生危机感。大学生就业渠道狭窄,待遇较低;普遍缺乏尽快融入社会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专业知识学不能致用,工作实践中用不到;就业观念与社会现状的不符等等,都让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的焦点。这说明就业问题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司、企业、政府、社会、学校、甚至是家长都必须一起努力,为大学生就业营造有利的氛围。针对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阅资料,下面针对性提出几点建议:
三﹑问题建议
(一)学生个人
1.相信现在的严峻形势许多大学生都已了解到,所以我们必须学好自己的专
业知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掌握必备的应聘技能技巧,增强综合能力,注重职业道德。努力使自己适应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2.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期望值。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不
能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就目前情况来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屈就。所以我们在努力寻找理想岗位的同时要适当降低期望值,主动说服自己不妨先就业再择业。
3.大学生应该具备积极心态,相信现代社会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相信只要我们正视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地投入社会,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创造我们的价值。
(二)高校建设
1.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该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
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
2.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目前应该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为
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高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有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鼓励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等等。
3.就业指导侧重于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同时尽早指导规划从低年
级做起。注重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
(三)社会
1.社会和政府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求职提
供合适的社会条件。
2.社会和政府提供各种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为大学生
就业提供多种渠道。
3.用人企业应该给新就业的大学生足够多的适应空间和时间,并完善各种劳
动保障。
四﹑总结
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已经是21世纪不可或缺的话题,是家长、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大学生毕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此次问卷我了解到,专业选择对于我们大学生多少有些不如意,这种情况我们应予以重视。而就业其概况,多是我们学生自身的不足,这要求我们面对就业,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提高自身能力是义不容辞。当然亦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了解职业的发展特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相信目前的现状总会得到改善,而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拥有一个完满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计湘婷主编《求学》广西新闻出版社2011年 第8期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班级: 11策划
学号:11111303
7.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七
(一) 调查目的及意义
服装设计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 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 对于学生操作能力、操作技巧的培养非常重要, 如果教学中这个环节不到位, 直接影响到的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间接影响的是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越来越多需求的满足程度。所以, 本课题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 尽力发现目前内蒙古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二) 调查对象
1. 调查样本选取
根据课题的相关性, 本次调查样本的选取主要以下三类: (1) 相关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 (2) 在服装企业中就业的服装设计专业往届毕业生; (3) 服装企业的管理人员。针对以上类型被调查对象,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课题组成员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实现地域上的广覆盖。
2. 调查样本容量
(1) 相关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253人次 (详见表1) ; (2) 在服装企业中就业的服装设计专业往届毕业生18人次 (详见表2) ; (3) 服装企业的管理人员30人次 (详见表3) 。
(三) 调查时间: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
(四) 调查方式 (方法) :
访谈法, 实地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
(五) 调查内容
1.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及本科教育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安排
2.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及本科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实习实践方式
3.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及本科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4.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及本科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就业环境
二、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及基本结论
(一) 目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未能很好地与实际需要接轨。
(1) 各个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使毕业生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 各类院校的毕业生涌入同一就业渠道, 因为这样过分集中而显得“人才出口”比较狭窄, 难以满足市场上服装分类日益丰富、细化的特色需求。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学科知识体系没有完全区分, 导致本科和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方面没有太大差别, 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教育无法做到教学目标与职业目标合二为一, 没能与企业搭建成共生互存的平台, 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企业要求的技术岗位相脱节, 造成了学校对企业的需求不甚了解, 企业抱怨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难以提供能够直接上岗的毕业生。企业方面, 也只想要“拿来就能用”的人才, 却不肯为学校培养人才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投资, 加之服装行业具有分类比较庞杂、种类极其丰富的特征, 如果没有企业的合作, 单凭学校教学在客观上也难以满足和解决不同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
(2) 服装设计专业设置的专业方向较窄。内蒙古自治区呼包二市范围开设与服装相关的高校和高职现有7所, 专业名称大致都在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 而内蒙古服装龙头企业羊绒羊毛制造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目前为止, 只有针织方向的体现, 而没有设置针织专业, 主要是目前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呼包鄂三市作为西部发展最快的城市, 加快了的经济脚步, 生活品质的提高, 高端服饰品牌的入住, 无疑造就了服饰市场时尚奢侈品市场营销人才的奇缺。
(3) 服装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不高, 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我区, 服装设计专业教师95%来源于服装艺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教师普遍存在理论过硬实践操作能力偏弱的硬伤。加之教师在企业兼职或者取得了一些专业成果, 比如, 为宾馆饭店设计制作服装、指导学生参赛获奖、教师自己获行业内奖项, 在评职称方面不能得到承认, 很大程度影响了教师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使得教师对专业实践心存畏惧, 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2. 行业领域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实践后的就业心态
(1) 服装行业的性质、服装行业地域分配导致服装产业分配极度不平衡, 在我国服装行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没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创造, 珠三角、沪杭地区, 是我国服装产业集散地, 那里云集了各类服装品种制造的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后, 尤其在十二·五期间, 要求经济发展也要做出如下调整: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 充分发挥我区现有的资源优势, 承接产业转移, 全面提升产业分工地位,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强化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我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北方生态屏障。内蒙古服装产业的资源优势就在羊绒羊毛制造方面, 随着绿色生态的提倡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羊绒产业也遭遇了巨大冲击, 产业员工不稳定, 极大的影响了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当地就业的信心。
(2)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局限性——工作性质辛苦, 薪酬待遇普遍很低, 导致学生们在实习之后对未来职业缺乏信心, 产生畏惧感甚至比较排斥。另外, 学生对在企业实习、就业的期望值也比较高, 从基层做起的决心大, 但成果小。根据课题组对4所有服装设计专业的学校6年内128位服装设计毕业生跟踪调查, 毕业后三年内从事本专业的学生有59人, 毕业6年从事相关专业的仅有47人。近几年情况更加严重, 近三年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学生改行现象尤为突出, 坚持从事这个行业的学生却不多, 就业心理适应期长, 不稳定, 跳槽情况严重。
(二) 关于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学思考
1. 课程体系设置要适应服装行业的就业环境
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延续性保证。课程设置与主要教学要求、课程名称的排列要体现前后承接的顺序保证 (延续性) 。如公共基础课 (含思政系列) 、专业基础课——在高职院校又叫做技术基础课 (职业能力基础课) 、核心技术课 (高职叫做职业能力核心课, 本科院校叫做核心课程或称专业理论课程) 三大块课程前后顺序及衔接设置应保证科学性, 使得服装设计专业由基础课到专业技术课做到循序渐进。
2. 课程设计与“实践周”安排对学生实践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1) 课程设计是体现实践能力的环节
根据学科性质、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等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能够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讲, 本科院校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比例70%:30%, 高职院校所有的课程对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得少于50%:50%。不论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 在课程设计中都要突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专业理论课程中的《服装营销课程》, 设计了市场调研报告的调研方法及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每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要在最后1到2周的实习周, 如《服装设计基础课》, 最后2周在工艺室制作完成一到两件实物缝制;而《服装结构与工艺》等与制作相关的课程更要突出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掌握方法。
(2)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学时间内得到充分的保障
作为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 本科院校、职业院校都硬性规定了每学期设置实践教学的时间, 以保证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院校叫做采风、专业实践周、实习周, 如东北某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设置了专业考察周, 短距离的到北京观摩中国国际时装周, 三年级时, 特意设置了2周的专业考察, 以上海为中心, 依次再赴义乌、柯桥等地, 考察面料辅料市场。高职院校将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称之为职业能力体验课,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将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设置有服装行业认识周, 以参观中国国际时装博览会为主。服装设计专业结合专题设计设置了服装缝制实训周, 在校内服装实训基地开展, 作为校内顶岗实训。结合专题设计安排了展示实训周, 将学生的作业或者实物作品, 利用业余时间布置展览, 通过观摩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3) 积极参加时装设计大赛
参加各类服装大赛是提升学生设计能力的有效手段, 各相关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了, 在提高学生全面设计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每年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都会进行一次服装专业相关院校的排名, 很多学校因为学生参赛获奖, 使得学校招生生源得以扩大, 招生质量也有所提高。
(4)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数年所学专业的实践机会, 也是学生就业前的一次真实练兵, 学生可以全面总结所学到设计技能、裁剪制作技能、装饰技能和展示技能。学校如果能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 鼓励学生依托企业完成毕业作品设计, 这样可以给学生大大的节约毕业设计的成本, 同时也为企业获得成功的产品设计节约了成本, 可谓双赢。
(5) 选修课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形成的影响
(1) 高职院校要通过所学专业领域的国家 (或部门)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必须取得《服装定制工》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2)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职业能力体验课、文化素质教育课:
学生达到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对服装行业有敏锐的视角, 能够及时获取行业前沿信息的能力, 掌握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能力, 有自主学习、触类旁通的能力, 等等, 这类课程的设置对于以上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有良好的技术业务素质, 能很快适应岗位一线要求, 这样才具有发展潜力。
(6)
为加强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为目的的公共基础课, 尤其是各类体育运动课程的设置, 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有了健康的身体, 业务、技术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以充分的发挥。
3.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在企业完成的培养方式
(1) 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具备更多明显优势, 顶岗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国家推行“2+1”模式、工学结合的具体操作方法, 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习练, 学生和带队教师深入企业, 进行第一线的实际操作, 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同时还可以检验学校的实践教学效果, 为后期的教学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除了规定在校时间学校组织的观摩参观外,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在第四学期结束后, 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到校外实习基地和相应设计公司等进行实践操作训练,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实训基地和相应设计公司就业人数也比较多。这也是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非常好的机会。
(3) 校外教学基地的建立
校外教学基地对学生接触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实质性操作流程, 对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各个院校在这方面有着共识。商贸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目前建立了全国范围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家。由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牵头在自治区范围内成立了内蒙古商贸职业职教集团, 更是将企业资源进行了高效组合, 为学生迅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储备了有效资源。
(三) 关于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实施建议
1. 需要解决的就业环境问题
(1) 因地制宜, 增设适合就业环境的专业, 调整服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规模适应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服装教育体系的构成内容、结构比例、培养模式、人才质量应适应经济地区社会发展的要求;服装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比例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和协调, 要根据我区的产业情况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重点培养第二、第三产业人才。高等服装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岗位, 只有这样才能不成为“负担”, 而真正推动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现在我区不少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并不合理, 专业建设呈粗放型经营, 专业设置没有独特的职业特色, 无视我区经济发展需要, 无视学校自身条件, 扎堆式发展;一些学校设置专业的标准不是市场需要, 而是家长的意愿。所以加快与自治区经济发展相符合的资源型专业势在必行。
(2) 建立企业与服装教育的互惠机制, 让企业真正介入教学环节
加强行业对服装教育的支持与指导,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要有行业背景, 在企业的参与下进行教学体制、模式、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 争取建立好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企业三方共同建设高职的管理体制。企业与学校密切合作, 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 共同培养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走进企业就能直接进入一线的关键岗位工作。
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学校必须与企业联合, 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 承担起一部分培养费用和教学任务, 以培养极具企业特色的人才。而学校亦要满足企业特殊需要, 进行“定单”培养, 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 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发展策略。
(3) 提高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薪金待遇, 提升学生在企业的稳定性
80后、90后学生更看重的是就业单位的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企业文体活动和薪资待遇, 这样就能够以环境留人、感情留人, 使企业保证了员工的稳定性, 保住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服装教育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呼包鄂三市作为西部发展最快的城市, 加快经济的脚步, 生活品质的提高, 高端服饰品牌的入住, 无疑造就了服饰市场和时尚奢侈品市场营销人才的奇缺, 专业的设置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建议增设与自治区发展相关的服务类的专业, 如《时尚服饰营销》《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
(2) 加大课改力度, 真正实行实践课程平行化轨道
实践课程平行化的方式——真正修正教学体系, 完善教学大纲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教研室所有老师共同备课, 将课程之间衔接落实到位。
(3) 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1) 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和终身学习观, 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效制度与奖励制度。
(2) 承认教师在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
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使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在评职称方面、奖赏制度中得到充分的肯定。
(3) 建立教师工作室制度, 使学生在校得到最佳实践能力培养。
(4) 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力度。
8.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 篇八
【关键词】中职德育队伍 专业能力 调查
所谓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就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根据德育工作的变化和要求,在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或其他特定的场所中,运用一定的德育技能,让中职学生吸收、内化德育知识的能力,它是德育专职人员从事某种特定具体的专项德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通常指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教学与管理的人员,一般包括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这支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是影响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事实上中职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还是参差不齐的。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德育队伍为对象,包括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团干部、校心理咨询教师等五类人员,调研分别采取问卷调查、小型座谈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问卷内容详见表1)。参加小型座谈的五类人员共36人,涉及学校各个部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德育队伍的基本情况
从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德育队伍的工作年限较长,平均德育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的德育队伍整体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德育经验和较强的德育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人员的德育理念和行为、德育专业能力趋于定型,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见表2)
表2 从事德育工作的年限
2.德育队伍对目前自身德育专业能力的自我评判
围绕德育专业能力的自我评判问题,课题组设置了两个问题,调查德育队伍对自己德育专业能力的满意程度,以及在学校聘任专职德育工作者(比如班主任)的过程中出现不管什么人都能聘任现象的看法,目的是为了了解德育队伍自身对德育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见表3)
表3 对自身目前德育专业能力的自我评判和认识
3.德育队伍的德育专业知识与技能
围绕德育专业能力的内涵或者体系,课题组首先调查了德育队伍对德育专业能力内涵的把握情况,设置了“你认为德育专业能力包括哪些具体的能力”“哪些能力最重要”等问题,调查结果集中体现在八个方面的能力。(见表4)
表4 德育队伍自身对德育专业能力的内容(或体系)把握情况
注:表中序号“1-8”表示相应德育专业能力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1”表示最为重要。
同时,课题组将德育专业能力体系划分为德育基础性能力(包括德育工作者的品行、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关键性能力(包括洞察能力、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发展性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德育科研能力、德育岗位的发展规划能力和形成自己的德育风格等)三个层次,针对每一层次的能力分别设置相应问题(2-4题不等)进行调查,采取“完全具备”“一般具备”“不足够”“很不足够”四个等级进行评判并汇总统计。(见表5-6)
表5 三个层次德育专业能力的具备程度汇总
表6 德育各项专业能力的具备程度
4.德育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德育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都希望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德育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了解德育专业能力提升情况,我们从三个层面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一是在德育专业能力提升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二是德育专业能力获得的渠道与途径;三是学校对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培训情况。(见表7-9)
表7 德育专业能力提升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表8 德育专业能力获得的渠道与途径
表9 学校对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培训情况
(二)结果分析
1.对德育专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有提高,但认识仅停留在较低层面
绝大多数德育工作者都能认识到德育专业能力对中职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学校聘用专任德育工作者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全员化”德育不等于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只有具备德育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从事德育工作。但一些职校教师由于职业倦怠、主动性不够、面对繁杂德育工作精力不够等原因,缺少主动探究精神、安于现状,对德育专业能力认识层次较低,尚停留在了解、听说的层面,大部分尚未熟知德育专业能力的内涵或标准,大多数人能知道德育工作中一些常见的必备专业能力,但这些能力是零碎不全的,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德育专业能力体系。
2.中职德育队伍对德育专业能力提升有需求,但提升途径不多,比较单一
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德育工作者对自己的德育专业能力感到“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大多数人员在德育工作中遇到“德育方法不娴熟”“研究不深入”“德育研讨活动少”等问题,德育专业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实践积累,缺少理性认识,学校层面常态化的德育能力培训也较少,这些人员对德育专业能力的提升有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学校虽然也偶尔或不定期组织德育工作培训,但这种培训往往是事务性的德育工作会议,内容比较单一,缺少专业引领和理论深度,偶尔有专业培训也仅限于邀请专家做讲座,培训的形式单一,不足以吸引教师的兴趣,更难达到促进教师能力锤炼提升的目的。
3.德育基础性专业能力基本具备,但发展性专业能力比较欠缺
德育专业能力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能力、关键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调查发现,大部分德育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已经具备基本的德育能力。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师德品行,通过自身的事业心、爱生情和责任心感染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审美能力,也能运用良好的表达能力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讲解道理,让学生理解、接受德育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一定的德育专业关键性能力,包括洞察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但由于满足于德育任务的完成、忙于应付繁杂的德育活动,很多德育工作者对自身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意识不够强,自我学习能力、对德育工作反思能力、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规划能力等发展性德育专业能力还不强,近70%的教师用于德育专业学习的时间每周还不足3小时,80%的教师没有参与德育类课题研究,许多人撰写论文是迫于职称评定的要求和上级的硬性规定,近90%的教师还未形成自己的德育风格。
三、调查结论与启示
(一)高度重视,加速推进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
由于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中职德育队伍疲于应付各种德育事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导致德育专业意识不强,德育专业化知识陈旧,专业化能力薄弱,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反思能力、学习能力、德育岗位发展规划意识、德育科研能力还比较欠缺,造成了德育效果不佳的局面,不符合新形势的要求,进而制约了中等职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刻不容缓,中等职校应高度重视这一现状,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德育队伍。
(二)研究理论,建构德育专业能力体系
理论认识的瓶颈制约了实践探索,为此,课题组提出,以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实践活动,要以理论探索与研究为先导,不断探讨中职德育专业能力的内涵与途径,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标准,建构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体系校本样式,以弥补现有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不足和遗漏,为学校德育的规范与有效提供依据,从而摸索出一条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新道路。
(三)增强意识,激活德育专业能力提升内需
从提出培养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要求,到将这种要求内化为各类德育人员自身的提升需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提升动力的过程。这种提升的需要又分为社会需要、家庭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自身能力提升需要是促进有效提升的重要方面。中职德育既要求德育工作者充当德育的引导者,更要求他们充当德育专业能力的学习者。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意识,把德育专业能力的提升作为自身内在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成就感。
(四)创新培训,拓宽德育专业能力提升途径
通过调研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有德育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但是培训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却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培训的形式大部分采用培训人员讲授的模式,而忽略了教师群体主动性的发挥;二是培训的内容较杂,大多以不连贯的德育感受和经验为主,或是为了解决本校德育管理中的事务,使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持而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无所适从。三是培训缺乏相对完善的考查制度,使得学校对德育专业能力培训的效果不甚了解。为此,在学校层面,要改革培训方式与内容,按照德育专业能力标准形成一整套培训方案,让德育理论素养与德育技术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举,为培养德育专业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组建群体,发挥德育专业能力群体优势
通过调研发现,德育队伍中教师个体德育专业能力表现出参差不齐,为此,课题组建议转变传统意义上把教师看成是个体的观念,以德育群体的力量解决德育能力专业化问题,集体研究、集体探索德育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组建具有较强德育专业能力的教师群体,发挥群体优势,通过传、帮、带,对专业能力较弱的群体进行指导培养,从而提升德育队伍整体的专业能力水平。
9.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调查问卷 篇九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对外汉语二年级学生,为了解我院对外汉语专业的存在状况,积极寻求应对策略,请您协助我们完成这次问卷调查。本问卷采取匿名的方式,问卷的统计结果将为我院研究对外汉语本科生就业问题以及我国对外汉
语专业建设问题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本调查不涉及对学生个人能力和学习情
况的评价,希望您放心地,认真地,如实地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一、您的基本情况:
1.就读院校: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2.所属院系: 中文系
3.所在年级: 08级
4.您是第1届学生
5.你们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共有(2)届学生
6.您的性别: 女
二、您最初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对外汉语”或者“对外汉语教师”的?
A.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或网络等新闻媒体(B)
B.从别人口中了解
C.考大学填报志愿时的专业介绍
D.不记得了
三、您最初对于“对外汉语教师”这个职业是如何认识的?(D)
A.不清楚
B.应该和普通中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太大区别
C.就是教外国人说汉语 D.教外国人或中国少数民族人民汉语
四、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对外汉语专业?(A)
A.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
B.听说该专业就业好,待遇高
C.因为这专业新鲜,没听过
D.别人帮我选的 E.服从志愿调剂过来的五、您觉得电视、网络等媒介对于全球“汉语热”的渲染在您选择对外汉语专业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B)
A. 关键作用,就是因为这我才选择了对外汉语专业
B. 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些报道坚定了我学习该专业
C.虽然当初知道“汉语热”,但选专业时并没有考虑太多 D. 没任何作用
六、打算选择对外汉语专业时,自己有没有主动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情
况等进行了解?(A)
A. 有,我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做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很清楚
B. 有过一定了解,仍不是十分清楚
C. 没有主动了解过,通过老师才知道一点
D. 从没有了解过,也不清楚
七、最初认为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都可以从事哪方面工作?
(ABCD)
A.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B.进入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
C.进入外企从事文秘或其他工作
D.在新闻媒体、出版单位、文化管理等部门从事新闻采编、翻译、文学创
作等工作 E.可以从事任何工作
八、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评价(A)
A.一个热门且就业前途光明的专业
B.一个热门但就业冷淡的专业
C.一个潜力不大的专业
D.一个尚未成熟的专业,前景难以预料 E.没感觉,不好说
九、对于当前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的整体现状的认识(C)
A. 非常好
B.一般,就业困难较大
C.很差,基本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D.虽然现阶段就业压力较大,但是很有潜力
十、您认为造成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D)
A.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经阶段
B.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缺陷,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需求
C.大学该专业盲目扩招
D.毕业生自身的问题,比如能力不够,就业观念不正确等
E.没想过
十一、面对目前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就业时尴尬的境地,您觉得应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BD)
A.该专业学生应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
力
B.学校多为本科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加大实践教学活动在课程中所占比
例
C.国家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设置为师范类专业,给对外汉语教师以明确的定位
D.国家将“对外汉语”设置为本硕连读的专业类型,同时控制本科招生
规模,严格审核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高校的资格 E.其他:至少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
十二、你认为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中是否很重要(A)
A是B不是C不确定
十三、你认为对外汉语的学生有必要学习第二外语(小语种)吗?(A)
A很有必要B能学最好,不能也没关系C没有必要
十四、您认为您心目中的世界语言是?(B)
A英语B汉语C、其他______
十五、您觉得国际语言应具备哪些最主要的标准?(可多选)
(234567)
①说的人数多②使用范围广③容易掌握 ④易于书写
⑤能简洁明确地表达意思⑥原语言国家有绝对的信服性
⑦符合国际发展进程要求⑧说起来好听
十六、您觉得汉语是否具有国际语言的标准?(A)
A有B没有C不确定
十七、在当今社会下,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汉语是否重要?
(A)
A.是B.不是
十八、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是否应该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全面的了解?
A.是B.不是(A)
十九、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否有利于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各名族人民的交流?
A.是B.不是(A)
二十.、你认为现在我院的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怎么样?(C)
A、很好B、好C、一般D、不好E、很差
二十一.、你认为文化这一因素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否体现明显?
A.是B.不是(A)
二十二、你了解实际“对外汉语教学”的情况吗?
A.了解B.不了解(B)
二十三、你认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现象与兴起的对外汉语有着
直接的关系吗?(A)
A.有很大关系B.有一点关系C.没关系D.不知道
二十四、你认为对外汉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有作用吗?(A)
A.有B没有
二十五、您是否曾经或正在教外国人汉语?(C)
A.以前教过
B.目前正在教
C.从来没有,但以后想尝试
二十六、你曾经利用过何种方式教授汉语?(可多选)()
A.班级授课B.一对一辅导C.网络教学D.其他__没教过___
二十七、您是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教外国人汉语?()
A私下教外国朋友,面授
B.在汉语培训机构兼职,面授
C.在汉语培训机构兼职,远程教学
D在国外孔子学院当教师,面授
二十八、今后您希望以什么方式教外国人汉语?(D)
A.私下教外国朋友,面授
B.在汉语培训机构兼职,面授
C.在汉语培训机构兼职,远程教学
D在国外孔子学院当教师,面授
二十九、你对现在的自己有信心吗?(A)
A有B没有
对四年后的自己呢?(A)A有B没有
三
十、您觉得现在汉语是否有成为国际语言的趋势,为什么?(简答)
1.能力比中文强,但效率不是那么高。
2.日中文不能自己打字,今天用电脑打中文字如斩瓜切菜,快的一分钟打二百字。3.实在难学。一个中文中学毕业生的中文写得通一般文章,一个中文本科毕业生的中文可以写出读得通的论文。英文呢?十之七八的本科毕业的论文,不以英文为母语的更是过于苛求了。
4.中文的文法远比英文容易,5.在英国本土,修外文的学子今天选修中文的最多。在美国,教中 文的老师今天供不应求。
三
十一、对于对外汉语本科课程而言,您认为我院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还有需要调整、完善的地方吗?为什么?请简要说明不足与建议。
1.上该设置的课程都设置了,理论学习比较全面。
2.缺少实践学习。
3.多一些留学机会。
4.对外汉语专业应增设小语种的学习课程。
5.开设国外风土人情,文化,信仰,历史的课程
三
十二、有人说对外汉语的学生中文比不上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英文又比不上外语系的学生,因此显得有些不伦不类,非常尴尬。对此,你怎么看?
没有必要尴尬,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中文和英文一定要都很不错才行,本专业的中文和英文水平有本专业的要求和水平,没有可比性。
三
十三、如果您有机会与我国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的主要领导对话,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汉字是中华民族通用的语言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工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符号和文化特征。史上许多书法家、文学家的赏心悦目的书法艺术和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最近,“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在上海首次开考,这次考试的试题共130道,前面30道填空题,要求应试者在30个词语中填写30个汉字。记者从一千多份试卷中,随机抽取500份试卷,发现这30个字,没有一人全写对,有人写对28个,大多数只写对20个左右,差的只写对4个,个别的因为写的都是草字,看不清笔画,得了0分。这一汉语本土弱化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引发人们的深思。
当前,汉字书写正逐渐被人忽视,特别是在孩童刚入学阶段,对汉字书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汉字书写的基本功不牢,导致许多国人的汉字书写潦草不堪,失去了汉字的棱角分明与阳刚之美。汉字遭遇如此尴尬之现状,咎于教育和引导失责。毋庸讳言,电脑的普及和英语的东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工作中,电脑打字逐渐代替秉笔书写,削平了汉字书写水平的工作门槛;电脑的方便性助长了人们书写的惰性;再者,我国强制性推广英语,在许多方面设置英语门槛,使国人不得不重视英语的学习。汉语应用水平滑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人们对对汉语的崇拜减弱,对汉字书写滑坡、汉语应用能力弱化感到“理所当然”的坦然、漠然,而对外语趋之若鹜时,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将受到重创。紧急呼吁:全社会要重视汉语的学习和应用,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采取汉字书写大奖赛、设置应用水平等级测试、开展汉语言文化教育等措施,必要时与个人就业、事业发展挂钩,教育和引导形成汉语本土热,抚平汉语水平滑坡带来的国人心中伤痛,振兴汉语,让汉语在本土硬起来,让国人以母语为荣。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人们深思——随着国际上汉语热的兴起,汉语正处于墙里开花墙外香,内外两重天的境地。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重汉语轻英语,剥落外来语的神圣化外衣,让感兴趣者习之,在英汉交流时临时雇用专职翻译即可,何必迫国人统一步调学外语?切记:非本民族语言充其量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汉语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武器。由此可见,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我们强调汉字书写和汉语应用学习并非不合时宜,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问卷到此结束,请检查是否有遗漏未填。
占用了您的宝贵时间,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10.关于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调查报告 篇十
一、前言
如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许许多多热衷于此并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探索,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才构筑了今天的“信息大厦”。
二、主体
(一)计算机的发展史
机械计算机的诞生:在西欧,由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而在这些思想创意的火花中,制造一台能帮助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则是最耀眼、最夺目的一朵。从那时起,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多数试验性的创造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就昭示了拓荒者的共同命运: 往往在倒下去之前见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后人在享用这些甜美成果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品味出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滋味„„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在以机械方式运行的计算器诞生百年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由机械向电子时代的过渡,电子器件逐渐演变成为计算机的主体,而机械部件则渐渐处于从属位置。二者地位发生转化的时候,计算机也正式开始了由量到质的转变,由此导致电子计算机正式问世。晶体管计算机的发展:真空管时代的计算机尽管已经步入了现代计算机的范畴,但因其体积大、能耗高、故障多、价格贵,从而制约了它的普及和应用。直到晶体管被发明出来,电子计算机才找到了腾飞的起点。
当代计算机技术渐入辉煌:在此之前,应该说计算机技术还是主要集中于大型机和小型机领域的发展。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技术障碍逐渐被突破。特别是在Intel公司发布了其面向个人用户的微处理器8080 之后,这一浪潮终于汹涌澎湃起来,同时也催生出了一大批信息时代的弄潮儿,如Stephen Jobs(史缔芬•乔布斯)、Bill Gates(比尔•盖茨)等,至今他们对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时段,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应用与发展,计算机真正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问题
据调查显示,计算机专业就业最伤脑筋的问题,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的集聚增加,计算机专业的就业优势不断消失,除了人数增多等客观因素外,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家也知道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由于高额收费、降分录取及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还不完全认同等原因,在就业工作中会碰到诸多问题。1.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同步。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常用算法,了解常用和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但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远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学生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才能上岗。2.学生看中经济利益,期望值较高。学生在对职位的选择上偏向经济收入较高的岗位,主要是由于其教育投资较大,要完成大学学业需要10万左右,这使得许多学生产生现在的支出要在将来就业中加倍补偿的心理。受传统教育的就业观影响,学生仍然认为读大学能够进
大企业,好单位,所以不能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对当前的IT就业前景缺乏分析,不能看到社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化。3.学生缺乏自信,就业积极性不高,依赖性强。
我们小组通过网络以及一些其他手段的调查发现,就计算机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数据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就业率居高不下,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无疑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更多的网络意见是目前的该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种表象,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定位没有调整好。
2、考研率持续上升,说明大学生在摆脱就业压力和个人追求方面有新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以及知识储备方面来说,考研绝对是值得大家考虑的;然而也有些人认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好,获得证书越多越好,因此有些人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综合来看,选择继续读书或是提前毕业找工作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定位。
3、热门城市就业比率下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标准逐渐提高。根据网上调查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近几年对计算机人才的招募情况来看,这几所城市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对呈现饱和趋势,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是逐渐减少。同时,其招聘标准也是逐年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很多企业只钟情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因此必然导致毕业生去向不佳。
4、毕业生选择企业方面思想日渐成熟。根据网上调查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近几年对计算机人才的招募情况来看,这几所城市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对呈现饱和趋势,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是逐渐减少。同时,其招聘标准也是逐年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很多企业只钟情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因此必然导致毕业生去向不佳。
5、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目前的市场就业反应来看,大学生再就业方面的期望值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找工作方面还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人及朋友各方面意见的影响,会在不知不觉中和自己的学长一类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作出比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自己再就业时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形势。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及调查心得。
难就业就必须经历一些人生历练,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再就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好的太好,坏的太坏。但是,在整个就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不再盲目跟随,而是更多的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超过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因此,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得人生经历以及自身的磨练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不要心存幻想,虽然就目前形势来看,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还是居高不下,但是再就业过程中也不能抱着无谓的幻想,认为自己的工作不愁找不到,而更多的还是要培养自己在知识、技能、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发现自己再就业竞争中个人的优势,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坚持不懈,不盲目从众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条件,应该说还是重复刚才说过的话,再择业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及自身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是盲目的跟随别人,择业时要当机立断,并且要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择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毅力,有韧性,有耐心。做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就业的诚信意识,因为,自古至今,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要求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对个人的资料务必要做到详尽真实。“人无信则不立”,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当今紧张的就业形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关于大学生专业的调查】推荐阅读:
暑期实践报告之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的调查报告07-31
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问卷06-22
关于大学生电脑的调查报告07-12
关于大学生兼职问题的调查问卷07-30
关于大学生课堂文明的调查问卷08-04
关于大学生课外兼职的调查问卷10-11
关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调查问卷10-23
关于大学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07-10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