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精选8篇)
1.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篇一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编者按:今天出版的《求是》杂志2012年第2期发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的署名文章《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文章深入阐述了对我市实现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的战略思考和格局谋划。本报今予以全文转载。
宁波海洋资源丰富,港口区位优越,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以宁波——舟山港海域为核心区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宁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实力较强、辐射服务功能突出、空间资源配置合理、科教文化体系完善的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实现“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历史跨越。
一、完善集疏运网络,推动贸易物流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以大宗商品交易为重点的贸易物流和金融信息服务,是提升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和港口物流发展基础良好,拥有77个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2010年实现交易额2000亿元,原油、铁矿石、塑料、液体化工等市场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各类物流企业5000多家,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但与国际先进港口城市相比,我市贸易物流在总量规模、辐射范围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金融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完善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为依托,努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以海铁联运为重点的集疏运体系。按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在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构筑市域“一绕五射”公路网、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同时,着力发展海铁联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加快宁波海铁联运集装箱中心站和港口支线建设,提升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功能;同时,加强与长江沿岸和国家铁路干线城市合作,开通到江西、安徽、四川等省的集装箱班列,切实增强面向长三角和中西部的辐射功能。二是积极构建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依托现有市场基础和海铁联运优势,提升液体化工、塑料、钢材、镍金属、船舶等交易平台,加快建设铁矿石、进口煤炭两个交易平台;新建一批煤炭、钢材、铁矿石等交割仓库和储运基地,引进一批大宗商品国际运营商、贸易商和期货经纪商等服务机构,带动发展现货即期交易、远期合约交易等功能业务。三是加快拉长港口物流产业链。积极开展进口业务,大力发展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商贸型、增值型物流。在推进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为重点的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广覆盖、高时效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港口信息互联共享和港口业务的协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电子口岸信息系统服务功能,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专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航运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四是加强航运金融服务创新。推进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航运、贸易、金融等服务企业,扶持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海洋培训等航运服务业,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租赁、航运结算、航运保险等航运金融服务,创建发达健全的港口金融服务环境。
二、加快港口工业转型,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些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临港工业是海岸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成功之路。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石化、钢铁、汽车、造船和能源等行业为支柱,绵延二十几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带,基本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2010年,实现总产值70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但在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上,与世界先进港口的产业发展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我们要坚持临港工业择优发展,按照国家战略和规划定位要求,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体现国家战略要求、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环境影响小、产出效益高的产业,提高临港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二是推进高端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带动力强、进口替代型的临港制造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推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重点推进镇海炼化扩建15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一体化、台塑宁波石化一期后续和二期等石化产业项目,吉利汽车20万辆整车、沃尔沃10万辆整车等汽车项目和中船集团宁波基地等造船项目,统筹处理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增强重大项目带动水平,努力建成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有影响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三、深入推进科技兴海,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在海洋经济竞争中的成败。目前,宁波市已将海洋高技术列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30%以上、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70%以上。一是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突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专项攻关,力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依托宁波大学等在甬涉海院校,支持设立海洋综合性研究机构,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创办海洋科研创新服务基地,构建海洋基础研究平台、高科技研发平台和科技应用平台。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扶持政策和区域性技术交易中心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动海洋新兴产业集聚。三是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六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重点推进浙江造船二期、三期扩建和三星重工扩建、中策动力船用柴油机等项目,加快宁波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储备基地建设,规划建设象山东南沿海、杭州湾新区、国电北仑穿山半岛等风电场项目。同时,进一步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规划建设石浦水产城等一批水产品加工区,探索发展主要渔货远期合同交易;积极争取发展邮轮产业,带动提高滨海旅游业发展水平。
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是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我们要结合“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协调抓落实,改革创新抓突破,在工作推进、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基础设施配套和海洋综合管理上构建切实有效的保障体系,努力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海洋经济强市。
2.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篇二
1 重视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施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胡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拥有广阔的“海洋国土”, 有18 000多km的大陆海岸线和数千个海岛。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我国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km2。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 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石油资源量约为230亿~300亿t, 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 仅在曾母贫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瓮地的石油储量就有将近200亿t, 一半以上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还有储量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1]。
这片辽阔的海域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是中华民族今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速我国300多万km2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必然的战略方向。
1.1 海洋开发的重要性
1.1.1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供应形势
我国资源消费加速增长而资源保障不足。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储产比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锰、铬、铜、铝和钾盐等矿产的消费依赖于大量的进口。
中国石油过多依赖进口: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与金额在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5 983万t, 2004年突破1亿t, 2006年达1.452亿t。2007年进口原油1.63亿t, 成品油1.389万t, 总量接近2亿t, 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预计, 2020年我国大约60%的石油以及至少30%的天然气都必须依赖进口[2]。
1.1.2 海洋油气是未来油气资源的主要来源
根据美国能源署提供的资料, 石油仍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2020年将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34.7%。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 预测世界石油需求到2020年将达51.85亿t, 到2030年达58.8亿t。亚太石油需求2020将达16.35亿t, 其中印度和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最快, 年均增长速度将达3.5%和2.2%;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11.9亿t和13.3亿t;中国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5.96亿t和7.85亿t。
据预测, 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将分别从2005年的33%和28%提高到2020年的42%和36%。目前全球深水油气田产量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10%。随着近年来深水油气用发现比侧的增大, 预计在未来的3~5年, 深水油气田的产量将达到20%[3]。
因此, 必须把海洋开发作为拓展我国资源与能源基地, 扩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空间, 决定国家未来发展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
1.1.3 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 我国海洋资源被疯狂掠夺。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周边一些邻国编造各种借口或完全背弃《南海各国行为宣言》原则, 不顾中国反对纷纷抢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岛礁, 并声称对南沙部分岛礁拥有主权或实施掠夺性开采。至2010年, 在南海拥有所谓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 超过1 000口油井被东南亚部分国家勘探和开发, 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5 000万t, 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天然气的年开采量相当于我国西气东输量的2倍, 而我国尚未打一口井[4]。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2年的资料, 南海地区每天产出石油200万桶, 每年产出天然气2.5亿立方英尺, 其中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5国每天生产石油合计152.5万桶, 每年产出天然气1.8亿立方英尺, 分别占南海石油和天然气产出的76.2%和72%[5]。据统计, 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 短短十几年时间, 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 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
(2) 极地深海资源的争夺。
据北极理事会的《北极监测和评估计划》报告, 北极地区目前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0%。另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008年7月公布的一份最新评估报告称, 北极地区拥有原油储量900亿桶, 天然气储藏超过47万亿m3。北极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 同时拥有全球30%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面对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 环北极国家对该地区的争夺日益升温, 北极资源开发的步伐将大大加快[6]。
2007年8月俄罗斯科考队操控2艘“和平”号载人深潜器, 潜至北冰洋4 300 m深海处考察, 并在海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国旗, 昭示了俄罗斯对北极部分区域的主权要求。随后美国、加拿大和丹麦等国相继对北极部分地区宣布主权要求。北极深海科考风波预示争夺世界海洋权益及深海资源将成为本世纪世界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战略行动。
南极是一块拥有大量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和油气资源及科学研究资源的神秘土地;许多国家竞相研究南极、利用南极资源, 甚至在某些领域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3) 深海生物资源开发。
海洋里的矿物、生物资源是陆地的1 000倍, 地球上约85%的物种生活在海洋, 不少物种在深海高压、缺氧、高温环境中生活, 深海生物基因争夺方兴未艾。1992年日本科学家乘坐“Shinkai6500”号深海载人运载器在鸟岛海域4 146 m深处发现古鲸遗骨及22块古鲸骨上附有寄生的小贝和深海虾群。1994年俄罗斯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的热液场探测时, 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 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和鳗类等典型生物群。1995年美国和日本共同对大西洋、太平洋深海调查中, 在奥尻岛海域发现日本海的深海系化学合成生物群[7]。
利用深海载人运载器, 科学家可以进入海洋深处, 进行热液生物群及深部生物圈研究, 并对深海生物基因在保温、保压条件下取样、采集和分析, 在现场环境进行培育。在目前争夺海洋物种基因、瓜分海洋这一人类最后一块共同领域的争斗中, 深海载人运载器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五洋”与“上九天”的技术完全可以等量齐观。
1.2 海洋开发的存在问题
海洋开发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大, 然而, 我国海洋 (尤其是深海) 科学研究的规模与水平与当前国际发展趋势、与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相比极不适应。我国海洋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至少15年的差距。深远海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投入力度不足, 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将来深远海装备技术与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1.3 加强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1.3.1 研究和完善我国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
在借鉴研究各类国际海洋开发法律法规和其他国家海洋开发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出发, 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机制体制框架。把海洋开发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 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装备产业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各项与海洋开发相关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并逐步建立起海洋开发一元化国家管理体制与统一协调机制。
1.3.2 制定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长期规划
把海洋发展战略、深远海资源开发战略提高到更高层次, 加强宏观战略研究和顶层指导, 加强战略研究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融合, 加强国民海权意识教育, 制定和实施“海洋开发、深远海装备开发”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1.3.3 加强海洋开发技术研究
加强海洋开发前沿技术研究, 提高国际公海资源的探测与开发能力;加强海洋科学研究装备的研究开发和环境条件建设, 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和装备研制等国家资源的统管共用体制与机制。
1.3.4 加强深远海装备研发基础技术研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开展海洋环境与海洋动力学的研究, 海洋装备力学性能研究, 海洋装备极端恶劣环境适应性研究, 标准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建立, 试验与测试技术的研究, 工艺技术与先进材料的研究等。加强中间试验验证, 提高工程化实用化能力, 提高先进制造能力。提高优化设计能力, 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提高配套装备研制能力, 提高基础元器件与部件的研制能力。
1.3.5 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加快深海油气资源探测与开发装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加快以南海为重点的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 加强区域后勤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我国领海与近海的环境保护。
2 强化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海洋装备主要包括各类 (调查、勘探开发施工、生产) 浮动式海洋平台 (TLP、SEMI、FPSO、SPAR、Semi-FPS、FDPSO、LNG FPSO等) 、水下生产系统 (SUBSEA) 、各种运输类装备[海底输油管线系统 (细长类结构) 、VLCC、LNG、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辅助船舶等]和深海勘察作业装备[HOV、ROV、AUV、深海载人工作站 (Deep Sea Work Station, DSWS) ]等, 是实现深远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的高科技装备。随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已成为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国家战略高技术领域。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 必将提升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能力, 提高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水平。
先进和强大的深远海资源开发装备, 如图1所示, 是应对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实力的利器。
2.1 我国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具备三大主流船型自主开发能力。已能建造包括大型液化天然气 (LNG) 船、大型客滚船及铁路渡船、大型挖泥船、万箱级集装箱船、万吨级海洋调查船、数千吨级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高速水翼艇及自控水翼艇、高速穿浪船和实用型小型地效翼船等在内的各种高技术船舶。大部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已形成了基本现代化的、较为配套的船舶总体研究、试验、设计及制造技术体系。
深远海工程装备制造实现了重大突破, 建造了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3 000 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3 000 m深水勘探船、起重能力大于2×8 000吨大型起重铺管船、多用途工作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船、3 500 m深水缆控无人深潜器 (ROV) 、5 000 m深海拖曳测绘系统 (TMS) 、远距离智能无人潜器 (AUV) 、7 000 m深海载人潜水器 (HOV) 等。
我国具有支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与深远海工程装备产业所具有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特点相吻合, 使我国在深远海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综合竞争优势。
2.2 国外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国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如图2所示, 逞现三大特点。
(1) 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海域延伸, 从300 m以深的深水向3 000 m以深的超深水发展, 世界深海油气田的钻采水深纪录不断刷新, 2010年达到了水下2 953 m。
(2) 油气生产系统从水面 (干式) 向水下与海底 (湿式) 转移, 以克服浮式系统因水深加大而面临的极恶劣环境条件、诸多潜在风险及高建造成本的挑战。主流深海和超深海油田越来越多地采用引领未来深海油气田生产方式的“水下生产系统”。
(3) 海洋能源开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包括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
针对传统深海二元作业方式的局限性及新需求, 采用固定或航行式载人深海工作站必将成为21世纪海洋装备技术的前沿与热点技术领域。
2.3 我国海洋装备发展存在的不足
2.3.1 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基本空白
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尚处于世界上的第三阵营, 正向第二阵营过渡。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 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 在总装建造领域发展快速。2000年以来, 我国建造完成和在建钻井平台40余座, 70%以上为欧美公司设计。目前基本未涉足张力腿 (TLP) 、单柱式 (SPAR) 平台等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平台设计建造领域;对LNG-FSRU、LNG-FPSO等高端新型装备尚属空白。更不具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2.3.2 海工装备核心配套设备为国外厂商垄断
我国属于少数能够制造石油设备的国家, 但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只在低端配套产品上占有一定份额, 高端配套产品完全由国外公司垄断控制, 造成我国海工装备总装价值量偏小, 利润较低。对可靠性与寿命及环境适应性要求十分严格、专利技术多、附加值高的深海油气开发配套设备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领域。各种功能模块及复杂的动力、机械、化工、液流和电控设备多数依赖进口。已研制成的3 000 m深水半潜式油气钻井平台中的深水钻机及DP3动力定位系统等大型配套设备的引进经费占据了平台研制总费用的一半。
2.3.3 水下生产系统及多元化开发装备尚属起步阶段
作为未来深水油气生产发展方向的“水下生产系统技术 (Subsea Technology) ”的主要设备尚无自主制造能力, 系统设计技术正在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开发, 海底钻探能源供应 (电站) 系统等未来新技术的研究尚未起步。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装备及技术处于试开采的前期研究阶段。
2.3.4 深海探测及工程作业装备可靠性及国产化率低
深海探测、安装与维修作业潜器 (ROV、AUV、HOV等) 的关键元器件与材料主要依赖进口, 潜器作业可靠性尚待提高;与潜器配套的水下作业工具、深海安装维修工装具的国产化程度低。
2.3.5 基础科学研究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深远海装备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测试技术等支撑性关键技术、深远海平台理论、流体动力学、平台结构及安全性、推进技术、海洋环境与装备技术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基础性技术统计数据库有待广泛积累。
当前国际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减排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纷纷涌现, 而我囯尚处缓慢醒悟状态, 研究规模甚小, 创新能力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如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大型汽车运输船及特种工程船舶等) 的研究不足, 设计仍未摆脱依赖国外的局面。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的基础研究薄弱, 尤其缺乏高效节能、减振降噪、洁净减排的技术研究和产品。
我国冰区船舶的研究设计和建造技术薄弱, 高等级冰区船舶建造从未涉及, 自破冰型运输船舶还处于技术空白。随着冰区船舶时代的来临, 我国必须加紧对冰区船舶展开研究, 避免将这一巨大的市场拱手让给其他国家。
2.4 我国海洋装备亟须创新发展
当前应当把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作为拉动内需、促进海洋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通过创新研究开发, 推动海洋装备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 加快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 对于实现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可为加强我国新世纪的海洋科学研究, 提供有力的入洋下海探底的装备保障能力和支撑条件;形成针对深海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新的投资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我国人均能源和资源少的尖锐矛盾。
(3) 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突破与掌握节能、降阻、节材、减排和增效的高新技术, 还可以为海水利用业、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化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海洋运载、施工与采集装备的支持, 从而带动海水利用、海洋矿产、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和远洋捕渔等一批产业的兴起。
(4) 通过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可以在当前我国造船生产能力过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对饱和的时机, 从产能过剩与技术状态良莠不齐的庞大的船舶工业群体中, 及时培育出总装造船与配套设备制造平衡、以“绿色”技术提升其技术和经济水准的新兴产业, 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市场在新的技术基点上的激烈竞争, 完成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过渡。
2.5 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深海工作站, 如图3所示, 是一种不受海面恶劣风浪环境的制约, 可长周期、全天候地在深海水下直接操控作业工具与装置, 可载人进行海洋科学研究、资源探测与开发及海底工程作业的深海工程装备。
针对国际上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从水面转移到水下的趋势, 深海工作站可以创建全新的深海操控作业环境条件, 适于深海水下综合作业, 具有水下作业 (携带干式大深度ROV、湿式近距离ROV) 、水下供能 (备有核动力、水下高压配电、水下供热) 、物资工具和装备的运输与布放、浅水域饱和潜水员和深水域ADS的出站与进站、水下指挥控制中心和类似“墨西哥湾深海油田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建有这样的深海工作站后, 我们可以抢占“明日”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优势。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已经开展了深海工作站的关键技术研究, 至“十一五”末, 我国已具备深海工作站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及小型深海工作站试验艇的设计能力, 并将研制出深海工作站水池试验平台和初步建立起深海工作站标准体系。
按照计划, “十二五”期间, 将完成潜深1 000 m、排水量160吨级、水下作业时间5昼夜的小型深海工作站的建造与海试, 验证关键技术。“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 将建成探测与作业型深海工作站装备 (排水量2 400吨级、工作潜深1 000 m) , 完成与深海工作站相配套的作业潜器与作业工具的研制, 使其具备水下工程设施辅助作业、海洋环境条件探测作业、深海资源勘探作业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重大任务。
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可以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与世界海洋强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并能在海洋开发和深海资源勘探开采利用等方面具有自主甚或领先的优势。这对我国长期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建议国家大力支持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2.6 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
在日本东京南部港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浮动机场, 2002年采用浮动结构建造的2 500 m长的浮动机场对羽田机场进行扩充。
海上浮动基地由多个大型海上浮动平台构成, 如图4所示, 具备空、海港及能源供给、综合保障基地等功能[8]。自主发展我国海上浮动基地对深远海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6.1 总体目标
针对南海权益争端的复杂态势, 维护和保障国家海洋权益, 分阶段攻克和开发出集空港和海港、绿色能源和综合保障基地等一体的海上浮动基地装备, 同时推动国家海洋装备、海洋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共同发展。
2.6.2 发展思路
以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求为指引, 联合组织国内优势力量进行攻关, 同时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 达到高国产率和拥有自主知识权;依据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 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 阶段目标具备显示度和可操作性, 最终建成海上浮动基地。
2.6.3 主要计划
“十二五”期间, 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初步完成海上浮动基地的方案设计。“十三五”期间, 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的部件制造和完成海上浮动演示基地的建造, 并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相关设备研制。“十四五”期间完成资源开发型海上浮动基地的设计和部分建造工作, “十五五”期间建成海上浮动基地。
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对维护我国南海南部海洋国土资源、开发深远海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建议我国应大力支持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
3 结束语
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国新时期的海洋观, 应认识到:在陆、海、空、天四大空间中海洋是支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动脉、是远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的最后领地。重视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强化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对维护我国海洋资源和国家权益、提高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洁, 温宁, 李学杰.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现状[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4) .
[2]高妮.南海划界纠纷中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3]周守为.南中国海深水开发的挑战与机遇[EB/OL].[2012-01-03].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82494.aspx.
[4]李国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J].晾望新闻周刊, 2004 (39) .
[5]刘中民.被觊觎的岛屿一南海问题概述[J].海洋世界, 2008 (1) :2-15.
[6]胡琳琳.冰区船舶时代即将来临[J].Marine Equipment/Materials&Marketing, 2009 (4) .
[7]Deep Sea Research[EB/OL][2012-01-03].http://gk2.jamstec.go.jp/jamstec/deep.html.
3.海洋开发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 篇三
21世纪被称之为“海洋的世纪”,这意味着海洋的地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海洋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任何一个拥有海洋资源的民族国家在确立国家发展战略上的重中之重。中国是一个沿海大国,拥有沿海海域总面积473平方公里,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公里的岛屿海岸线。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域横跨38个纬度,3个气候带,拥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错综复杂,各类海洋资源极为丰富。与此同时,因为历史、政治等缘故,大多数海洋资源,尤其是海洋能源的开发远远不足,因此,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等状况,海洋开发对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与以往的海洋开发相比,21世纪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将因技术、环境变迁、人类意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其特有的发展趋势,如海洋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将成为主流;海洋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等。正是清楚认识到了这些趋势,中国政府才将海洋开发确定为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已经将所有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竞争体系中,而竞争的主体就是各个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同时,几百年的工业化生产已经使得许多人类生存必需的陆地资源面临枯竭,新的发展空间不仅是每一个民族国家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国家生存资源危机的出路。就当前人类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言,新的出路除了向太空发展之外,就是海洋开发。太空科技目前是整个人类最尖端的科技,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大量的积累,同时它的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现也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相对而言,人类不仅掌握了很多的海洋开发所需要的科技,而且实践经验也有很多的积累。从最近一两百年的世界发展史来看,凡是最先注重海洋开发的国家,都成了当时的世界强国。
21世纪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就必须将海洋开发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国家发展战略是指针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所进行的全局谋划。它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方针,也是一个国家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导向。历史上西方强国在近现代的崛起主要就是通过控制海洋来实现的,而导致中国近现代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因此,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再次希望通过海洋开发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时,中国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将海洋开发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各个构成部分之中,以实现国家的海洋强国之梦。具体而言,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海洋开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实践证明,世界上没有最好,也没有唯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宜的模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只要依据该国的具体国情进行的制定才是最适宜的。并且,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心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要更多地与其他重要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总体而言,源于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其他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方针和重要依据。从宽泛的意义来说,跟经济紧密相关的区域、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规划实质是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载体。
鉴于此,从当前中国面临的发展形势来看,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其理想的经济发展战略至少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改变原来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结构模式。从20世纪后期国际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结合当前形势所确定的国家发展纲领来看,陆地资源已经频临耗竭,而外太空领域的资源开发受制于科技的进步,只有占地球大部分面积的海洋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人类也掌握了相应的开发技术。所以,加大海洋开发力度无疑是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亮点之一,而完善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陆产业统筹发展,应该是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海洋开发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性保证
自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开发海洋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度达到了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加大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构想,先后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海洋开发的步伐,我国海洋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海洋开发是缓解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枯竭等环境危机的战略性需求。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陆地资源显得越来越有限和稀缺,人类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危机。广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等资源。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约是全球农产品产量的1000倍。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广袤的海底还蕴藏着多种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
海洋开发是缓解当前世界性就业压力的战略性举措。海洋开发与利用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海洋产业群,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就业。以我国为例,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就业。《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42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0万人。
海洋开发是促进世界经济自由化的战略性部署
nlc202309051112
当前世界经济的自由化发展趋势实质就是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如WTO(世界贸易组织)和APEC(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因此,海洋开发对促进世界经济的自由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海洋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在船舶、潜水器等运载工具的基础上,海水就成了一种交通介质。海洋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海上航道是天赐之物,无需耗费巨资建造和维修就可以进行洲际运输,环球航行。人类的发展史已经表明,海洋是重要的国际交往与文化交流的通道,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海洋开发对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里,人口向沿海的城市流动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以14个沿海城市为窗口,现在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成为了沿海各省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因此,海洋开发不仅仅涉及到沿海区域,也涉及到沿海区域和内陆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从中国区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这与中国加强海洋港口建设,促进海外贸易等海洋开发措施是紧密相关的。中西部地区则因地理位置所限,在发展时间、条件、意识等各个方面都要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是限制东部的发展来实现区域间的均衡,而应该通过保持东部的发展优势来带动中西部的发展。这一点在中国最近十几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中得到了证明。要缩小东部对中西部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同时又要保持东部的发展优势,就必须加大海洋开发力度,从广阔的海洋中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
海洋开发是沿海区域确保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海洋开发与利用大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使沿海地区成为人口集中、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地区,许多沿海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海港和物流中心,如上海、青岛、深圳等沿海城市。但是,目前沿海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的供给上主要还是依赖内陆输入,这种状态在内陆资源日益耗竭情况下必然会妨碍沿海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沿海区域要到更广阔的海洋中寻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
海洋开发是协调区域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区域社会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的循环,即资金、资源和人口越集聚东部,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差距越大,资金、资源和人口就越往东部集聚。所以,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除了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之外,开辟新的生产和消费场所以引导资金和人口的转移就显得非常必要。显然,海洋开发不仅为资金转移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开采新资源发现了新的场所。因此,海洋开发不仅缓解了东部人口拥挤等问题,也缓解了中西部的资源开采和运输压力,为中西部的发展留下了更多的基础。
海洋开发对科技发展的战略意义
科技发展战略是指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针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所作出的重大的全局性谋划。中国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历,充分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从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海洋科学技术能力是参与世界海洋竞争的关键。当前整个世界高速发展的海洋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表明,掌握先进海洋技术的强国在解决国内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生态恶化、能源耗竭等问题上明显要优于其他拥有同类问题的国家。中国的海洋科学技术虽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整体上远远落后于其他海洋强国。在海洋能源探测和利用、海水及各种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深海资源的探测和开发、海洋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中国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些海洋技术的发展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国家的生产力,改变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
海洋开发是新型科技发展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地球系统”思想的形成,地球系统科学成为最前端的科学。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就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之一。显然,作为地球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必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作为总体上一直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中国,要想在世界科技领先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从这种新型科技发展领域入手。
海洋开发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实践的重要途径
太空和海洋是21世纪人类新拓展的发展空间和重要资源。相比于太空开发,海洋开发更具有操作性。更重要的是,海洋领域拥有广阔的未开发空间和资源。单就深海领域而言,那里不仅存在广阔的处女地,而且许多新的生物资源和能源都有待人们去发掘。这些海洋开发活动将会直接缓解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等困境。因此,“海洋科学技术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科技领域之一”。海洋开发离不开海洋科技的指导,但科技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依赖海洋开发来检验。
海洋开发对能源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为基础的。其中,石油自工业化进展以来就一直占据着主导能源的地位,这个时代也被称之为“石油时代”。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长期的能源供应保障,是一个国家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物质基础。然而,正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前主席谢克·亚曼尼所预测的那样:“石器时代没有因缺乏石头终结,石油时代将在世界耗尽石油很久之前终结”。寻求石油的新来源或者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为确保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耗国。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的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首先,在资源赋存上,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其次,在能源消费上,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不均衡状态不仅加大了能源资源的开发难度,而且增加了能源的运输和利用成本。要转变当前中西部能源东部化的状况,就必须大力开发海洋能源。
nlc202309051112
海洋开发是缓解陆地能源危机的战略需求
广阔的海底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世界各国早已经将海洋油气资源开采作为确保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就全世界范围来看,海洋石油的产量增长远远快于陆地石油。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年间,全球在海上开采石油的国家就从12个增加到了40个。以英国为例,在20世纪最后5年,英国政府对北海油田的总投资为233亿英镑,使得海洋石油产值在海洋产业年产总值中占据20%左右。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海洋能源开发严重不足,但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洋开发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举措
从已有的统计信息资料来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确保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广阔海域中所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以及潮汐、波浪、潮流、温差等可再生能源必然会成为21世纪世界各沿海国家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的首要选择。
海洋开发对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意义
中国人的海权意识一直就很薄弱。在明清之前,中国内陆的丰富资源足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政治的缘故,“闭关锁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中国人的海权意识完全给压制了。中日甲午战争应该是中国人首次意识到海军对于确保海权的重要性。这种薄弱的意识使得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中国,在海洋开发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如海洋资源被掠夺、海洋开发被阻扰、南海的海域被分割、一些岛屿被侵占,以及其他海洋强国凭借其海权的强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等构成的系列挑战,等等。
当前中国对海洋权力追求还只停留于捍卫合法的海洋权利。有人认为,中国海权是指“对本国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的实际管辖和控制能力,在受到他国武力攻击或别国在本国海域内违反国际法及本国法律时拥有反击能力”,以及“具有公海自由航行、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权力等”。显然,由于中国海上力量的薄弱,这些权力很多都未能得到保障。
因此,海洋开发对中国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开发是国人海权意识觉醒并得以普及的主要驱动力。“海权与一个国家经济利益的关系首先体现在海洋资源对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海洋开发主要就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国人的海权意识必然会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而普及并深化。
海洋开发为增强中国海权维护力量提供了基本保障
尽管美国人马汉认为影响海权的6大要素是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素质和政府性质,但是,这6个要素在海权上的实质体现仍然是海军力量。海军力量的强大必然基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海洋开发是中国实现“海洋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当前许多海洋权益受到侵害,就是因为我们的海上力量还很薄弱。能够确保的海洋权益多停留于主权范围,甚至还有一些主权范围的权益也没有得到完全的保障,如台海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海洋权益问题。所以,中国海军作为中国海洋军事力量的主干,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海洋开发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海洋开发的顺利进行,而海洋开发的结果是海洋权益得以维护的实际体现。制海权对于近现代大国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维护海洋权益只是获得制海权的第一步。中国要走海洋强国之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已经因为明清的“闭关锁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错过了近现代的海洋开发浪潮,如果我们再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纠结于国家内部的争论,这就必然使中国再次错过世界性的海洋开发浪潮。
海洋开发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但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目前面临着两个关键性的先天不足。首先,海洋开发的起步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海洋强国。不说公元1500年之后的历史,单就20世纪而言,其他海洋强国早在60年代就已经纷纷制定并实施了该国的海洋开发战略。中国直到20世纪末期才开始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其次,中国海洋开发面临着周边邻海国的重重阻碍。这些阻碍主要是源于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所遗留的海域主权争端问题。现实中,这些争端使得中国无法自由地在本国海域中进行各种开发活动。鉴于此,实现未来海洋强国的中国海洋开发战略设定必须先要克服这两个困难,再依据中国发展的国情做出具体的架构。就具体的战略内容而言,要实现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在海洋开发战略设计上就必须做到:战略指导思想的政治性;战略目标的全局性;战略重点的针对性;战略措施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确保战略实施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实现战略意义去展开,从而真正实现海洋强国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4.海洋渔业战略研究 篇四
咨询项目结题报告
《新世纪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于2003年7月开始酝酿,8月邀请了项目组主要成员: 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杨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衍亮、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刘身利、上海水产大学校长周应祺、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夏阿国、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宋修武等,以“我国渔业发展重大问题”为题举行了座谈会,这次座谈会基本确定了咨询项目的调研方向。在项目的咨询研讨过程中,项目负责人等还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海洋发展战略和技术经济政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和国家发改委委托工程院的“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具体负责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水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区域化建设研究”的调研。为了避免重复和突出各自的特点,遂将本项目的重点放在“海洋渔业”上,项目名称更名为《新世纪中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本项目于2005年7月完成咨询报告初稿,此后曾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审阅该报告,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也吸纳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本报告。先后参加本项目的领导和专家共计10余人,既有长期从事海洋渔业管理、科研、教育的专家领导,又有长期从事宏观发展研究的专家和从事相关产业技术研究的专家,专业领域比较宽,提供的咨询意见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本项目从宏观角度对我国海洋渔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并研究提出了今后我国在海洋捕捞业,远洋渔业、海水养殖业、资源增殖放流与人工鱼礁建设、渔药与水产饲料、水产品加工与市场贸易、渔业生态环境和需要突破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重点以及措施等,以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参考。
一、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坚持正确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上世纪五十年末,我国就提出了“以养为主,积极捕捞”的方针。改革开放后,海洋渔业成功地实现了从“捕捞为主”向“以养为主”的转变,同时,1985 1
年水产业首先开放了市场,极大地推动了发展,渔业产量大幅度增加并连续十四年居世界首位,占我国海洋经济产值的首位。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一是渔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增长。海水养殖业成为产业以及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保持快速发展;二是近海捕捞产量继续保持负增长,远洋渔业取得新的进展,公海大洋性渔业发展加快;三是水产品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水产品市场平稳,消费者范围不断扩大。
二、应对可持续发展,我国海洋渔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近海捕捞强度过大,是影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国采取强制性的伏季休渔措施已有11年,但是,由于捕捞船只数量过大,过度捕捞导致主要经济种类交替频繁、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等资源严重衰退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的缓解。这个基本情况若得不到改善,资源难以恢复,将严重阻碍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近海富营养化现象成为影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新的隐患。
近海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近海水域荒漠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特别是由于陆源污染导致的近海富营养化现象成日趋严重,近海生态系统响应异常,生态灾害严重,例如大规模赤潮爆发频繁并呈增加趋势、长江和珠江等大河口外缺氧区(国际上称之为 “死亡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经济资源造成破坏的水母类大量增多等,这些观察到的事件不仅对自然生物资源和养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的严重危害,同时对食品安全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3.海水养殖良种缺乏,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海水养殖品种基本是未经选育的野生种,特别是经过累代养殖出现了遗传力减弱,抗逆性差,性状退化等问题,缺乏现代良种培育设施、工艺技术和培育体系,有些名特优品种的培育技术尚未突破。另外,由于养殖布局不合理、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规划体系不健全,局部海区开发过度,超容量养殖,致使病害严重,每年直接损失数十亿元,严重制约了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4.水产品加工落后,食品安全问题较大。
我国水产品加工技术装备落后、能力较差,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并以粗加工为主,同时,水产品加工标准、法规建设滞后,对水产品质量危害因子的检验方法和检测手段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
不规范的养殖用药等原因造成的水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未能有效控制,给海产品出口和进入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相关产业也造成严重后果。
5.渔业科技支撑体系不够健全,投入过少。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公益性、基础性的渔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例如近海资源与环境常规监管体系、养殖良种的培育体系、健康养殖的规划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的常规检测体系等均不健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投入过少,影响发展和队伍建设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一个重要渔业研究机构“九五”和“十五”仪器设备更新费用年均仅50万元,人才队伍建设缺乏支撑。
三、为了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新的蓝色海洋食物发展计划,大力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体系建设和蓝色海洋食物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证国家食物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双重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总结过去几十年实践中我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脆弱性和多样性的认识,贯彻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环境、拓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和加强海洋高技术应用的发展战略,实施新的蓝色海洋食物发展计划,重点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体系建设和蓝色海洋食物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 推动海洋生物产业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和“负责任型”的战略转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多营养、健康、优质的蛋白质,保证食物安全。
(一)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体系建设
经过5-10年的建设发展,使我国蓝色海洋食物的开发利用形成结构合理、科学完善的现代海洋渔业体系,为实现可持续的捕捞业、优质高效的养殖业、发达活跃的加工流通业和健康友好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推进渔业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主要的建设任务有:
1.构建可持续捕捞渔业体系,包括近海资源与环境常规监测体系、捕捞渔船监管体系建设、近海渔业资源增殖体系建设、远洋渔业体系建设等。
2.构建优质高效养殖渔业体系,包括养殖良种培育体系建设、海水养殖动植物疫病监控与预防体系建设、健康养殖与规划管理体系建设等。
3.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与高值化加工体系,包括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海洋生物产物资源开发力度、建立高科技海洋生物产物资源研发基地等,以保证大宗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低值水产品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4.构建协调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保障体系,包括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区建设、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实验基地等,自上而下地形成我国海洋生物协调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保障科技体系。
5.构建渔港/城镇渔业经济体系,包括中心渔港建设和渔港城镇经济区建设,形成集渔船避风、渔需供应、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水产贸易、渔民培训、旅游观光和人口居住为一体的新型的渔港城镇经济区,为捕捞渔民离岛弃船上岸转产转业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
(二)蓝色海洋食物科技体系建设
经过5-10年的发展建设,使我国蓝色海洋食物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逐渐形成,为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体系建设与多层面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提供科技保证,使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海洋生物产业可持续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加。主要的建设任务有:
1.海洋可捕资源养护与安全开发科技体系
重点发展海洋可捕资源评估、预测预报技术及网络, 主要资源种类补充规律与机制研究, 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及资源监管技术研究,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技术, 大洋生物资源探测及开发利用的新方法、新技术。
2.海水养殖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科技体系
重点发展种质资源的发掘技术和保存技术, 养殖生物遗传改良、选择育种及杂交育种技术,养殖生物病害控制与环境修复技术, 营养研究与环境友好的高效饲料开发技术,养殖生态容纳量评估与多元养殖技术, 现代养殖设施与工厂化可持续产出系统及工程配套技术。
3.海洋生物产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集成科技体系
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高通量筛选技术, 海洋天然产物结构及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表达及组合化学技术, 极端环境微生物与海洋特殊功能酶的分子生物学和酶学研究,构建海洋生物产物资源信息数据库与技术平台;发
展海洋创新药物开发工程集成技术,工业用酶和生物材料等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工程集成技术;开展海洋生物新能源的研究。
4.海洋生物环境保障与食品安全科技体系
重点发展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监控预警技术,近海环境变异对主要渔场和产卵育幼场形成与变迁的影响,渔业环境保护工程与受损水域生态修复技术,规模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与协调技术,全球环境变化对食物系统影响机理及其适应性对策技术, 水产品质量监控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三、实施有关重大发展计划的建议
(一)加快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建议
鉴于海洋捕捞业存在的近海资源衰退严重、作业渔场面积大幅度缩小、人类活动和近岸环境污染严重、海洋捕捞基础研究不足等问题,建议尽快对现行捕捞结构进行调整的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对现行捕捞能力进行评估;制订不同渔具的捕捞准入标准,实施限额捕捞; 加强捕捞作业结构调整与管理;加快远洋渔船的更新换代和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建设;加大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建立海洋生态保育区以及设置各类人工鱼礁,加强濒危物种和资源保护区建设;开展与海洋可捕资源养护与安全开发科技体系建设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
(二)加强海水健康养殖和养殖多样化发展的建议
鉴于缺乏优良的养殖对象、养殖布局不合理、环境恶化趋势不减、病害种类繁多、水产食品的质量安全隐患较大以及品种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是影响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建议积极推行海水健康养殖和多品种养殖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实施健康养殖和多样化战略;实施良种工程,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和水产养殖原、良种场; 实施重大疫病控制工程,建设一批水生动植物疫病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和渔用药物检验与药残检测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渔业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与海洋养殖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科技体系建设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
5.当代中国的蓝色海洋战略 篇五
早在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文末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那时的我还不甚理解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直到后来高中,大学时期接触到的史料越来越多,才逐渐认识到大国崛起的步伐往往是从海洋之路上兴起的,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洋之路也是我们必须发展的道路。
历史之鉴,大国崛起从海洋之路开始
在央视大国崛起系列片中详细讲述了,对于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最先征服世界的居然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小国,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5月,经过四年的生死考验,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的船队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港,这也正是七十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展示天国德威的地方。与郑和不同,葡萄牙人这次带来的不只是友好的问候,当印度人问他们到来的目的时,达·伽马很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传教和商贸,这正是葡萄牙孜孜以求的目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探索,恩里克王子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欧洲航海家几十年知识和勇气的积累开始转化为耀眼的财富。
大英帝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之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取得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36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大国兴衰的历史证明,在海洋贸易日渐兴盛的世界里,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国家富强的道路。最开始的航海大发现主要是想通过开辟航运路线打通亚洲和欧洲的连接。陆地上的丝绸之路经过战乱繁多的中东地区,贸易往来经常中断。但是航海大发现除了开辟了新航道之外,更拉近了世界各地区人民的距离,使地球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从此海上航运日益兴盛,给开辟航路的国家源源不断的带来黄金、香料、资源甚至人力。在今天的世界地理版图上,这种航海大发现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仍含清晰可见。葡萄牙语区除了传统的葡萄牙地区外,还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安哥拉、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佛得角,南美洲的巴西,亚洲的东帝汶等国家广泛使用。西班牙语是拉丁美洲第一语言。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中有墨西哥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在新墨西哥州具有事实上的官方语言地位。中美洲除伯利兹外的所有国家都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南美除巴西、圭亚那和苏里南外的所有国家都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英语更是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在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等全球性组织和协会中广泛运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海洋之路是大国崛起必须要走的道路,中国要实现国家腾飞和民族崛起,只依靠陆地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重视海权,拓展海洋道路迫在眉睫。
海洋权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从历史上说中国是一个并不重视海权的国家,我们的黄河文明发源于内陆,具有发达的农耕文明体系,稳固的封建社会制度延续了几千年。自从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之后,近代中国再也没有类似强有力的海外拓展运动。到了清朝时期甚至闭关锁国,主动切断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因此对于海洋的利用和重视是显然不够的。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我国还拥有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3。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
在经济方面,海洋是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空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陆地资源不断被消耗,因此海洋资源显得特别重要。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对海上通道有控制权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潜力和势头强劲。中国也不例外,海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地位上升。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GDP 5%以上,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还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进口的主要通道。我国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不论是传统的渔业资源,还是现代工业日益依赖的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海下能源资源都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政治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领水附随于领陆。海洋属于领海,坚决捍卫海权,是捍卫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体现。领土完整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为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海洋战略,致力于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从而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军事安全方面,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只有捍卫我国合法的海权,才能保卫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才能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只有维护我国正当的海权才能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如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才能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国家复杂现实环境下的海洋发展之路
我国处理与海洋周边国家的关系,遵循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共同开发”的本意是搁置争议、缩小分歧、互利合作,从而取得双赢的举措。但是现在现实情况的发展已经完全背离了这个原则。演变成我们国家搁置争议,别的国家共同开发。我国正面临严峻的海上挑战。
东海问题: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线的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388海里,日本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但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台海问题: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现实情况是美国在二战后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管辖,美军撤走后日本接管了这一区域。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挑战,对此问题我们唯有以事实和历史为依据,严格捍卫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其中牵扯到各方面政治力量的斡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虎视眈眈,以日本为首的国际势力浑水摸鱼,对此我们必须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争取和平统一的大业。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也绝不畏惧战争。台海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但是重视海权的发展道路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南海问题:近代史上中国的南海九段线一直没有太大的争议,直到七八十年代后,南海地区探明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南海各个国家分别开始占岛划地,国家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现在南海各方面势力混杂,“九段线”名存实亡,好岛屿已被瓜分殆尽。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西太平洋与南印度洋的远洋局势:一直以来中国海洋力量担负的是防御性的任务,是一直不折不扣的近水海上力量。但是现代航运的发展急需一支可以投送到蓝色大洋的海上力量。着眼现在与未来,西太平洋和南印度洋是国家海洋力量的重点发展方向。虽然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仔细观察世界版图可以发现,我国并不具有直接进入大洋的便捷通道。进入西太平洋我们要越过三大岛链的重重封锁,而这里早已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势力范围。进入南印度洋,我们需要穿越南海、马六甲海峡,这里分布着美国与印度的海洋力量。虽然发展远洋海上力量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我们却要清醒地认识到,近海浅滩只是眼下迫在眉睫的任务,更广阔的远海大洋才是发展海上道路的目的与意义。
个人情怀与国家道路的结合
作为一名材料人,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得更加具体和现实。现代工业技术和国防力量的瓶颈中很多方面就是因为我们制备和利用先进材料的科技不够强大。
在军用技术领域,我们还有较多的科技瓶颈需要突破。比如最新进的四代战斗机歼—20,其上面运用的先进复合材料占整机比重的50%以上。机身表面涂装的隐身材料使战机可以躲过敌方雷达的探测,高强度金属材料的运用使机体力学性能和气动性能上升一个新的台阶,超音速巡航也不再是梦想。但是歼—20身上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自主研发的喷气发动机性能一直达不到要求,具体到材料设计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高温合金的研发没有达到要求。现代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和燃油效率与发动机内部高温气体的温度有非常大的关系,简言之就是更高的燃烧温度可以获得更大的推重比和更高的燃油效率。这就需要超高温合金的开发。另一个方面是航母特种钢的开发和研制。航母甲板用钢具有极高的要求,耐受飞机高温尾气的侵蚀,耐受海水的高盐高碱腐蚀,耐受战机不断起飞降落的冲击,甚至要求具有一定的抗导弹轰击能力。能够满足这样的使用性能的特种钢技术现在只有日美欧等极少数国家,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有很多的路要走。
在民用技术方面,我们材料人也有很多的领域需要突破。中南大学的黄伯云教授研究的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片,成功应用于民航客机的制动系统,打破了欧美的垄断,并因此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进步一等奖。LNG(Liquefied Natural Gas)船是在零下163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LNG船的储罐是独立于船体的特殊构造。在该船舶的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能适应低温介质的材料,对易挥发或易燃物的处理。殷瓦钢是一种常用的低温防护材料,其开发利用和焊接问题都有较大的困难。总的来说,国内LNG船制造技术与韩日等先进LNG船制造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努力突破并掌握LNG船核心技术,才是在日益激烈的全球LNG船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的法宝。
总结
6.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篇六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marine science developed very fast in China. The marine infrastructure and capacity building achieve big progress, some research programs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in marine science are being formed or planned. This paper try to analyse the status, key questions, and the research strategies of marine sci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ocean, and the Essentioal Ocean Variables in the coastal and deep sea, there is a big gap in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 such as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ensors, geographic gaps, data collect, sharing and distrituion etc. One Ocean Seven Seas, we should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astal and the deep sea, the multidiscipline and the multi-sphere interaction in the ocean. Marine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building of 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 and establishment of ecosystem based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in the top priorities in ocean sciences in China.
Keyword:marine strategy; deep sea; ocean; coastal environment; ocean observation;
海洋研究在我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教育界和科技界的重视,短短几年时间几十所海洋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很多新的海洋院校和科研机构正在建设或筹划,海洋科学考察船和大型海洋探索与研究设施也伴随着新的海洋机构的建设而大批建造,特别是大型现代化综合科学考察船的建造,据统计,总量已经超过欧洲。一系列与海洋相关的科技计划被相继提出,例如深海空间站、透明海洋、智慧海洋、深渊探索等。在这种海洋研究热情空前高涨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海洋研究战略进行系统分析,冷静思考海洋科技发展如何才能满足国家海洋战略的需求,我国海洋科技如何部署才能跟上国际海洋研究的步伐,并且逐步在一些领域起到引领作用。
7.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篇七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 能有效拉动内生增长, 提高企业积极性。然而, 我国目前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 东部沿海经济城市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而中西部地区却由于改革开放的起步晚, 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 对于我国中西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贸易驱动型的外向型增长模式, 但与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地区的贸易合作和双边关系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东部地区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新的发展阶段, 必须加大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探索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竞争力的路径。
二、“一带一路”的含义和提出背景
(一) “一带一路”的含义。
“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是习总书记分别于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构想。“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实体, 而是一种理念, 倡导合作发展。通过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 在通航、通路的基础上通商, 在建设中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 促进与沿线、沿海城市的经济合作发展, 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 建立亚洲共同体。
(二) “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 是联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通道, 是东西方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当今世界,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 多边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 局部地区政治动荡, 各国的发展问题严峻。为顺应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潮流, 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共建“一带一路”, 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现全球共同的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将会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和平发展的有力推动力。
三、“一带一路”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意义
(一) “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助于扩大开放层次。
依托海洋,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同时, 与东亚和东南亚的贸易、交通、文化的交流以及区域协作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 国家开展重大战略积极建设, 其重视程度不容小觑。东部沿海城市应抓住机遇, 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 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与东亚、东南亚更深层次的对外交流, 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 “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交通网络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促进贸易投资的条件。沿海各城市要优先打通缺失路段, 保障瓶颈路段的畅通, 完善相关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交通管理措施, 完善交通网络。完善口岸、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设施水平, 努力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三) “一带一路”促进现有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不断推进下, 我国现有的海洋产业的基础、人力、市场以及合作的潜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此外,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开发平台建设, 各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将会相互促进, 这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将有力带动区域联动发展, 促进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 “一带一路”将有力提升海洋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将通过和谐、共享、互利共赢, 来加强双边贸易, 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完善海洋经济合作机制, 促进资金、技术、商品、信息、人才等的优化组合, 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沿海城市应积极利用这一有利局面, 进一步扩大海洋经济开放层次, 促进投资和贸易服务, 通过交通网络, 提升海洋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为我国电子信息、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海洋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将成为推动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 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一带一路”战略, 部分产业得到转移和承接, 能够提升海洋经济产业的规模和层次。应重点发展链条长、辐射带动能力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海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例如海洋装备制造业等, 巩固海洋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实现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二)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 打造海陆空一体化交通网络。
东部沿海城市应在原有的对外交通通道的基础上, 加快与东亚、东南亚更多的沿线城市和地区实现通航通商。同时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内陆延伸, 加强与西部口岸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搭建跨国货运直达通道。保障海运、空运的安全与通道的顺畅。建立健全海上航运的协调机构, 加强与各国家之间的交流, 努力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实现各资源的高效配置。
(三)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 推进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改革。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 促进贸易条件的改善, 积极争取与东亚、东南亚各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更广泛的交易平台, 发展跨境贸易, 统一整合资金、技术、商品、人才和信息等资源,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实现开放的、深层次的跨国跨地区贸易合作。借助“一带一路”战略, 进一步进行开发开放, 打造国家级经济财富管理中心, 吸引国外投资, 利用国际贸易服务, 打造国际贸易城市。通过举办区域性合作交流会议, 促进区域合作, 努力发掘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 取得更大效益。
(四)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 建立海洋生态屏障。
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同等重要,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 还应充分重视海洋的生态保护, 将其纳入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保护海洋生态, 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 形成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海洋环境执法力度, 严格查处违法污染企业, 对污染企业进行整治、关停, 鼓励、支持绿色、环保型企业的发展, 对沿海工业园区进行统一管理, 集中治理。要将蓝色海洋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全过程中, 推进与各国的生态保护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努力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生态屏障。
五、结语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的重点战略, 得到了近60个国家的参与支持, 这将有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一个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我国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积极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推进海洋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下, 中央又颁布措施, 提出了“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进行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举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 有利于统筹陆海、东西经济发展, 促进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各相关沿海城市应积极利用这一国家新时期的发展战略, 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建设海洋经济合作发展平台, 促进海洋生态保护,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通道, 开发跨区域合作发展平台, 推进我国沿海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更高层次的海洋经济的合作和交流, 促进我国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王双, 张雪梅.沿海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天津为例[J].理论界, 2014, 11
[2]张宏远, 朱国军.“一带一路”下的连云港服务业空间布局及发展研究[J].大陆桥视野, 2015, 3
8.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 篇八
【关键词】海洋安全 海洋问题 海洋政策 海洋法制
【作者简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图分类法】D9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2)04-0001-12
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如何处理海洋问题争议引发的海洋安全问题。而为维护海洋安全,必须具有战略视野,以合理管控海洋问题,维护海洋权益,确保国家战略机遇期,并推进国家统一大业及和平发展进程。为此,本文拟对海洋安全战略框架和内容等予以探析。
一、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基本框架
1.目的宗旨。海洋安全关系我国的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关系我国由区域性大国转向全球性大国或强国的成功转型。所以,需要强化对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管辖并积极参与对公海的全球治理机制,特别需确保重要海峡通道安全。因为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生存与发展,所以需要有攻克两弹一星的国家意志,积极稳妥地处理海洋安全问题,以维护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内的核心利益,确保海洋权益,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秩序,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保障。
2.指导思想。为确保我国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进而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特别须处理好中美制海权的竞争与对立问题。应该说,中国与他国特别是美国间的制海权的竞争将是长期的,而制海权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国际重要海峡的控制及其通道安全以及因海洋问题争议引发的冲突等方面。为此,我国需要合理管控海洋问题,应对美国所谓的“海空一体化”战术,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建设进程,使其对我国的威胁或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确保国家海洋权益,实现和谐海洋理念和国家安全目标,进而实现世界性海洋大国目标。 为此,应对我国面临的主要海洋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极地问题,国际海底问题和其他海洋问题等)进行逐个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法制保障对策建议,以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3.战略目标。为使来自海洋问题的威胁对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影响或阻碍降低到最低限度,有利于我国发展利益的实现和国家和平统一事业的推进,并实现世界性海洋大国目标,我国有必要确定各时期的战略目标(综合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1)近期战略目标(2012—2020)。主要为设法稳住海洋问题的升级或爆发,采取基本稳定现状的立场,逐步采取可行的措施,设法减少海洋问题对我国的进一步的威胁或损害,以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具体目标为,完善海洋体制机制建设,包括设立国家管理海洋事务那样的组织机构;完善海洋领域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为收复岛屿和岩礁创造条件。
(2)中期战略目标(2021—2040)。创造各种条件,利用国家综合性的力量,设法解决个别重要海洋问题(例如南海问题),实现区域性海洋大国目标。具体目标为,逐步收复和开发他国抢占的岛屿和岩礁,并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合作开发和共同开发为辅的策略。
(3)远期战略目标(2041—2050)。在我国具备充分的经济和科技等综合实力后,全面处置和解决海洋问题,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世界性海洋大国目标。具体目标为,无阻碍地管理300万平方公里海域,自由地利用全球海洋及其资源。
4.战略任务。结合国际发展现状,在综合分析和评估国际海洋安全形势的前提下,指出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的要因和具体的海洋问题,在分析各个海洋问题的缘由、争议焦点、解决方法后,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换言之,通过对各个海洋问题的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完善建议,包括发表东海问题或钓鱼岛问题政策白皮书,南海问题或九段线政策白皮书,构筑国际和区域性的航行安全管理制度,提出修改和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制度建议等。
二、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内涵
(一)海洋安全战略的基本范畴
1.海洋安全的概念与种类。所谓的海洋安全,是指国家的海洋权益不受侵害或不遭遇风险的状态,也被称为海上安全或海上保安。海上安全分为传统的海上安全和非传统海上安全两类。传统的海上安全主要为海上军事安全、海防安全,而海上军事入侵是最大的海上军事威胁。海上非传统安全主要为海上恐怖主义、海上非法活动(海盗行为)、海洋自然灾害、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恶化等。 一般来说,传统的海洋安全有减少或消亡的趋势,而非传统安全有增加的趋势,所以维护海洋安全的重点是管理和控制非传统海上安全方面的海洋问题。
2.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的变迁与海洋作用的凸显。世界经济已转向亚太,但由于亚太地缘环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美国军事战略东移,在亚太出现了经济和军事(安全)分离的双重权力结构。随着中国的发展,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竞争无法避免,因为美国担心中国的发展威胁美国在亚太的主导权和既得利益,为此,美国采取了加强与盟国、准盟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目的是遏止中国的发展,消耗中国的资源,造成周边环境复杂而严峻的态势。中美之间的竞争将特别体现在制海权上,具体来说体现在海洋问题争议和通道航行安全上。
同时,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其规范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使相邻或相向国家间主张的海域重叠,所以,须在相关国家之间进行海域划界。而在最终缔结划界协议前,各方为强化对主张海域的管辖权,将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因影响他国主张的权益,所以会发生冲突和摩擦。尤其是在相关国家之间存在岛屿领土争议问题时,相关的海洋问题争议就尤为突出。即各国为发展社会经济,依赖海洋及其资源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海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相应的海洋问题争议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而不断增加和加剧。换言之,如何确保国际航行通道、管控海洋问题争议是中国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
nlc202309032117
3.海洋安全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等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海洋安全战略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安全战略内涵须符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要求。针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我国应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这为我国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一般来说,发展国家海洋事业的基本路径或路线图为:首先,应明确国家核心利益,制定包括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在内的战略。对于我国来说,核心目标是建设海洋强国。其次,完善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实施的海洋政策,包括强化海洋理念与意识,加强海洋事务协调,提高海洋及其资源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弘扬海洋传统文化,不断开拓创新海洋科技,拓展对外交流和合作,推动我国海洋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再次,制定海洋基本法,以保障海洋发展战略和海洋政策的推进落实,重点是完善我国的海洋体制和机制,包括设立国家海洋事务委员会等形式的组织机构;最后,制定实施海洋基本法的海洋基本计划,以补正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领域。
从国内国际情势来看,现今我国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然,我国制定的海洋发展战略应符合国家总体战略以及国家新安全观。同时,海洋发展战略应结合国际和国内发展态势予以适度调整,以确保国家的战略机遇期,并为促进国家和平统一大业服务。
(二)影响或威胁中国海洋安全的海洋问题及观点
1.东海问题。现今何谓东海问题,并无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东海问题主要包括岛屿归属争议、海域划界争议、资源开发争议和海上执法争议。东海问题的核心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属争议,其他争议问题均由此引发或与其关联。
针对东海问题的核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属争议问题,我国应适时在公布标准名称的基础上,加大对其的管理(包括规定行政区划、加强对岛屿的管理及资源调查活动、加快公共设施建设等),以体现对其的控制和管辖。 同时,应加强两岸海洋问题合作进程,包括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基线基点及经纬度。
2.南海问题。其主要包括南沙岛礁领土归属争议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域划界争议、资源开发争议和海上执法争议等。因为,陆地支配海洋,如果岛屿归属不能确定,则海域划界及其他争议问题就难以界定和解决。所以,重点应从历史地理和国际法分析领土归属理论,兼顾中国传统历史对领土的取得和管理要素,并结合国际司法判例进行研究。
在无法解决领土归属争议前,应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模式,以共享资源。在此,共同开发的概念应理解为广义的概念,包括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共同开发;共同开发的资源不仅是非生物资源,也包括生物资源。换言之,要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予以新的阐释,以创造新的模式和新的机制。同时,对南沙岛礁展开调查活动,加强对已占岛礁的管控,包括开展旅游活动,努力争取占领和收复更多的岛礁,并加强开发活动力度。同时,应制定和实施双边海洋低敏感领域的合作协议,参与区域安全机制建设。
3.军事活动问题。主要为中美在专属经济区内的军事活动(谍报侦察活动、军船测量活动和联合军事演习)应遵守自由原则,还是事先应得到沿海国同意之间的对立和分歧。笔者在海洋法领域考察军事活动的学说和争议后,指出在海洋法领域无法解决具有政治要素的军事活动问题,应通过双边对话机制协商解决,目的是增进互信和共识,消除分歧,尽力缔结危机管理与预防机制,促进国际、区域发展及和平与安全。
4.冲之鸟礁问题。即冲之鸟是岛屿还是岩礁的问题,它涉及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界限,并影响我国海上发展利益的拓展和保护问题。根据海洋法中的岛屿制度,笔者认为应严格解释海洋法中的岛屿制度,特别是其构成要件,并考察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审核动向。
5.海盗行为问题。海盗是人类的天敌,是属于国际社会打击的行为。为此,我国应在参与打击索马里、亚丁湾海盗活动的基础上,掌握海上打击海盗行为活动的特性和技巧,进一步完善国内法制,并灵活地运用于其他海域(南海、东海区域),特别应积极参与马六甲海峡的保护活动,增进其通航能力和安全性。
6.海上执法问题。针对不同的海域(管辖海域、争议海域、公共海域等),应采取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实施执法活动,尽力减少冲突和冲撞事件,改进执法过程中的缺陷行为,制定诸如海域巡航执法条例那样的规章,努力构筑执法热线联络机制和预防危机管理机制。特别要处理好渔业纠纷和抓扣事件,避免因此造成与他国之间的外交对立。为此,应对国内渔业活动予以管理(包括设置新的装备、报废老旧船只、增强教育培训等),并对渔业有关的政策与法律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目的是合理实施渔业活动,确保渔民利益。
7.海洋生态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海洋生态面临多重危机:近海环境污染态势及危害严重,防控难度加大;近海生态系统大面积退化,且正处于剧烈演变阶段,是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频发,海洋开发潜在风险极高;次级沿海新兴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需要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考量。发展蓝色经济在我国已经提到战略高度,但仍有两个方面的制约。第一,在理论依据上缺乏支持;第二,实践上缺乏具体操作。蓝色经济建设如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我国海洋生态逐步恶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并提升我国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各海区的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管理,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与沿海各国国际生态保护合作,是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重大课题。
8.极地资源开发问题。对于北极领土归属及其资源开发问题,因在北极现无规范性的国际制度,所以应探讨国际海底制度,即建立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海底制度,以及管理国际海底活动的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适用于北极制度的可能性,以共同保护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维护可能的航行安全和利益。同时,也应考察南极条约体系中针对领土问题的制度,即冻结领土权的制度,适用于北极的可能性与主要障碍。 概言之,为确保我国在北极的利益(航行和科研活动等利益),我国应积极参与制定北极国际制度的活动,并发表自己的主张。另外,还应加强与北极区域国家的双边合作进程。
nlc202309032117
9.国际海底资源开发问题。国际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应积极利用我国在国际海底制度上已取得的优势,即我国已获取了在东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的两个矿区(多金属结核和热液硫化物矿区)的开采权,创造条件加快对已核准的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进程,并完善国内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法律或规章,特别需要在政策和融资及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以推进我国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继续确保优势地位。
(三)中国维护与他国和地区关系的政策与方针
1.中美日关系。为合理处理海洋问题,维护海洋安全,稳固大国关系特别重要。为此,应正确处理中美日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在亚太区域出现了经济和军事(安全)分离的双重权力结构,美国担心中国的发展将挑战美国的霸权、主导权和既得利益,所以美国采取遏止和利用中国并存的手段。而中美之间的矛盾为结构性矛盾,无法回避,必须正确应对。当前,应通过各种对话渠道加强与美国的沟通和协调,目的是让美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避免冲突,共同维护区域及国际和平安全与发展。
日本是一个区域性大国,由于中日海上生命线重叠,所以中日海上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特别反映在钓鱼岛归属争议问题和南沙群岛周边海域的航行安全方面。为此,应让日本承认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解除对其的警备体制,中日应对此展开对话和谈判,为最终解决钓鱼岛问题共同努力。在最终解决钓鱼岛问题之前,考虑并实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使海洋问题不影响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进程。
2.中国与东盟关系。在南海问题的处理上,中国特别应处理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南海问题已呈现出区域化、国际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已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导方针达成一致以及域外大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的参与等方面。所以,如何处理南海问题不仅考验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也关系我国由区域性大国转向世界性大国的指标性问题。
在南海问题上,特别是在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争议问题上,我国一方面应与东盟各国就具体的岛屿归属争议问题展开磋商;另一方面,也应做好与东盟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协商谈判工作。 同时,又要关注域外大国参与争议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考虑到南海问题十分复杂,解决十分困难,所以在最终解决领土归属争议问题之前,应加强在低敏感领域的合作,包括实施区域或双边共同巡航、构筑渔业合作管理制度等。
在南海问题上,我国重要的政策之一为应适时公布中国关于南海九段线的政策白皮书(学者版、政府版),公布南沙岛礁领海基线,并加强对已占岛礁的管理,包括调查岛礁的地理分布及资源,公布标准名称,并在地图上标记,拓展基础设施等;采取措施争取收复占领其他岛礁,并创造条件实施管理和开发活动。目标是改变我国在海洋问题上的被动局面,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和管理海洋问题。
3.加强两岸海洋问题合作进程。台海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和平统一大业,也关系我国和平发展进程和海洋安全。由于两岸针对海洋问题的法律立场与态度相同或相近,所以两岸具备海洋问题合作的基础。为此,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应积极运作两会缔结的16项合作协议,特别需要深入运作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努力缔结两岸文化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缔结两岸海洋问题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海洋权益,造福两岸人民,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三、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我国维护海洋安全的路径和举措,主要为:
(一)战略路径。通过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绿色经济,综合处理各个海洋问题,确保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维护海洋安全。如上所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指出,我国应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换言之,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路径选择是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来实现的,重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此,我国必须在战略机遇期内完善海洋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海洋法制,创造条件和基础,确保实现管辖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和开发利用全球海洋及其资源的目标。
(二)战略措施。为实现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影响或危害海洋经济发展的各种海洋问题,完善和补缺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或领域,采取综合性的海洋管理和合作方法,实现海洋强国目标。概言之,我国经略海洋的路线图为:国家战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海洋安全战略—国家海洋政策—国家海洋法制—国家海洋计划(规划)。研究海洋安全战略的目标为:强化和完善管理海洋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海洋政策和法律制度,以实现我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成功转型。
总之,中国维护海洋安全的宗旨为: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提升海洋产业和管理水平,强化对海洋的综合管控能力。中国维护海洋安全的原则和任务为:不让海洋问题爆发,掌握在可控状态,包括积极管理已占岛屿和岩礁,设法阻止他国再占岛礁及开发活动,逐步收复他国强占的岛屿和岩礁,创造条件实施资源开发活动(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共同开发),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共同确保公共利益,争取自身海洋利益,发展中国的适度作用和综合优势,维系国际海洋秩序,确保战略机遇期,推进中国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大业。中国维护海洋安全的目标为:确保国家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不受挑战,可自由开发和利用全球海洋及其资源,确保中国自由驰骋于全球海域。
经初步分析,中国维护海洋安全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层面的举措。(1)深入研究和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则和制度,适度发挥中国的综合优势和作用,争取修改和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制度,包括就军事活动问题努力缔结新的补充协定。(2)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就国际海峡和海域通道安全设立论坛,在此基础上缔结国际通道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3)加强对国际司法制度特别是国际法院制度的研究,为今后利用国际司法制度解决岛屿争议和海域划界问题等提供理论储备。
nlc202309032117
2.区域层面的举措。(1)努力缔结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南海共同巡航和渔业管理合作制度,维护南海区域和平与航行安全,保障各国资源能源供应。换言之,应缔结区域性低敏感海洋领域的合作制度,如努力构筑区域性共同巡航和渔业管理合作制度,尽力缔结执法联络机制和危机管理制度,维护区域海洋秩序,共享海洋及其资源利益。(2)延缓缔结诸如南海各方行为规则那样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谈判进程,努力与东盟的个别国家就争议岛屿归属问题展开双边谈判,并争取有所进展,以向国际社会证明通过双边谈判可以解决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岛屿归属争议问题,延缓或阻止南海问题的国际化进程。(3)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加快该组织内资源合作步伐。同时,中国应与俄罗斯加快海洋问题合作进程,包括在北极区域就资源调查和环境保护、科学考察等活动展开合作,以丰富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3.国内层面的举措。(1)我国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结合主要国家海洋战略和政策实践,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完善海洋体制和机制。同时,依据国家整体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制定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应符合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需要,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的国际法原则和制度,以共同维护国际和区域海洋秩序,确保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生存和发展利益)。(2)我国应遵循国际法和海洋法的原则和制度,综合而合理地处理中国面临的各种海洋问题,使其对我国的影响或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此特别应适用国际、区域合作原则,以实现和谐海洋目标。(3)进一步明确中国政府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与立场,发布中国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白皮书,包括加强两岸海洋问题合作,发布中国针对钓鱼岛问题和南海九段线政策白皮书,公布我国所属领土岛礁的领海基线并加强对其开发和管理。(4)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深入考察我国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包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海洋争议问题解决模式,分析利弊得失;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和教育活动,包括创设海洋论坛,组建海洋网站,建立海洋研究基金会,扩大海洋教育和研究机构规模;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国海洋法律制度,包括制定海洋基本法、海域巡航执法条例、修改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条例,完善相关部门法规等。(5)为完善或补缺海洋要素或领域缺陷,发展中国海洋事业,我国应完善并实施海洋领域规划,例如,海洋产业规划,海洋科技规划,海洋资源调查与环境保护规划,开发和保护海岛规划,海洋人才发展规划等,以全面提升应对和处理海洋问题的能力与水准。
四、结 语
从国际国内情势可以看出,我国已到了必须逐步解决海洋问题争议的重要时刻。为此,我国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及国家海洋安全战略,就显得十分紧迫,特别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体制和机制建设,以实现阶段性目标,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确保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同时,应充分发挥中国的综合优势,为更多地提供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作出自己的贡献,即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治理进程十分关键。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推荐阅读:
海洋工程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11-02
海洋经济发展报告08-12
海洋战略性产业重大项目汇报12-02
海洋工程和海洋工程装备(主要针对海上钻井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07-12
大连海洋业发展调查报告10-17
推动舟山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探讨08-27
李海洋简历07-26
河北省“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0-27
走进海洋小学作文07-02
滴水就是一个海洋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