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2025-01-18

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精选9篇)

1.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赵高晖 王新华 陈彩凤

[摘要] 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成果导向为目标的工程认证为契机,探索如何在大学期间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以及系统地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与创新思维,通过创新项目的实施逐步深化创新产品的设计能力,结合产学研加强实际产品的工艺流程设计和装配实践。[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项目 探讨

一、引言

2015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夏季达沃斯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克强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双创”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促使我国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创新之中,催生了新供给、释放了新需求,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双创”还是扩大就业的有力支撑。

然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很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教学环节与市场脱节严重。要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必须纳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激发与强化,从理论和实践上建立创新创业的思维体系,充分发挥在社会中最具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群体的总体创新能力,让校园与社会真正实现接轨。

本文以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的实施来详细介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探索出一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思路和教学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制与实施方法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体制的建立

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学校发布了《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大作业实施办法(试行)》(上理工[2016] 223号)条例,而机械学院根据机械学科的具体特点,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类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从而从政策上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了正式的教学体系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与认证体制。

文件对创新创业学分的认证程序与认定的范围与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制度上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实施,建立了正确实施课程的途径与手段,确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地位。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作业的实施过程与考核方法

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和机械学院的具体特征,首先对课程进行落实,由于机械学科创新通常是以项目的实施为出发点,所以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将学生划分到各个系部,各个系部组织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进行指导工作。学生与教师之间采取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组合组队,一般一个指导教师指导4-5名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根据学校文件,创新创业认定主要有论文著作、授权专利、竞赛获奖、创新创业项目、创业实践及技能成效等,指导教师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特长,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论文著作方面,通常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完成部分科研工作,结合科研中的创新成果书写科研论文或出版专著,这方面主要锻炼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严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参加这类项目的通常是一些学业比较优秀,理论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

授权专利方面,通常由指导教师选择一些创造性思维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参加,指导教师在学生实施创新设计之前会针对性的进行发明创造理论的培训,让学生提高创造思维的效率,做到以理论指导发明创造,然后学习专利书写规范与技术。

竞赛获奖方面,省市级竞赛一等及以上、国家级或国际竞赛获奖,获得2个学分,成绩评价为“优秀”;取得学校备案的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或创业竞赛奖项,获得1个学分,成绩评价为“良好”。这方面通常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国家或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后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加各种国家或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比赛,以获得的各种奖项作为学分认定的指标。这也是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主要方向。我校历来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赛事,获得的奖项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创新创业项目方面,主持或参与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结项验收),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2个学分,成绩评价为“优秀”;主持或参与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结项验收),获得1个学分,成绩评价为“良好”。这方面以项目获得验收作为创新创业项目学分的认定指标,学生完成学分的难度相对较小,以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需求。

创业实践方面,作为创业团队主要成员参与的创业项目进入各创业基地、孵化器进行创业孵化,获得2个学分,成绩评价为“优秀”;参加学校备案认可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他创新、创业实践,并取得一定形式的成果或荣誉,或注册创办公司并取得营业执照,或者各类创新项目有效申报,获得1个学分,成绩评价为“良好”。这方面主要针对立志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来设置的,也是大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的途径之一。

技能成效方面,取得符合专业技能要求、非教学计划要求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等,获得1个学分,成绩评价为“良好”。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开设一些相关的技能训练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获得各种技能证书的成果率。

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作业的设施过程及各种考核体制,兼顾了各种层次的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正常运行。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理论课程的融合机制

大学生缺课逃课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严重脱节,大学生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所致。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理论课程的融合机制,必然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缺课逃课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过程由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合理设置理论课程教学思路,精心安排教学过程,适时将理论教学与项目实施进行融合,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指。譬如作者在讲授机械原理课程时,就将课程设计与理论课程学习进行有机的融合,实现全学期全过程式的课程设计模式,在教学中根据课程设计项目的进展,适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涌现了一批新颖有创意的创新作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三.总结

在高校教学中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教学与项目创新设计有机的进行融合,适应以成果导向式的目标培养机制,将中国的高校教学体制融入到世界的大环境中,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与交融,必然会大大提高我国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参考文献] [1] 康玉环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方法初探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5):23-25 [2] 叶园等 基于创新训练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科技风2016(16):44-45 [3] 邱宣怀 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07月

[4] 黄胜伟 主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科学出版社 2002年

2.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二

一、现有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地球物理探矿》这门课程是高职类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开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本门课程的改革重点应为推行项目教学法, 其核心宗旨是: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充分地融为一体, 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 组织实施教学, 有利于瞄准岗位设课程、瞄准能力搞教学,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重点选择不同的职业岗位, 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习目的更明确, 针对性更强,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也为学生未来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球物理探矿》课程教学改革虽然进展效果良好, 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教师布置大量的任务, 由学生通过动手做完成, 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虽然很好, 却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 而本课程只有56学时, 根据教学计划需要讲授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电法勘探三种勘探方法。三种方法都扩展开讲学时肯定不够, 具体的讲授一种方法, 必然会使另外两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教学难以深入。二是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 没有足够的教学设备, 其中物探所用的磁力仪、磁化率仪、重力仪、电法仪器等均已通过院系整合到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设备问题急需解决。三是学生质量良莠不齐, 与本科类院校录取不同, 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在不同省份差别过大, 同班级高分生和低分生相差200~300分, 难以找到一种能够使所有学生都接受的教学方法。因此, 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思维:课内理论讲解—课内模拟实习—课外真实操作, 以此将课内理论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与理论课程的融合

课外教学的实施, 无疑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 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原则上面向全校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本专科生。其要求是参与学生应能够按培养方案规定完成学习任务, 对科学研究与发明或创业有浓厚兴趣, 敢于探索与实践, 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公德。该项目的确立为将课程延伸到课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可以使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在完成学校学习任务的基础上, 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的实施, 可以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 对部分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的同学进行优才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鼓励申请者组成项目组合作申请项目, 原则上每组3~4人为宜, 项目组最多不超过5人。每名学生 (含申请人与参加人) 限同时申报一个项目, 在项目未结题时不能申报新的项目。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近年来, 磁法测量已由单一总场测量逐步发展到总场和梯度同时测量, 其中高精度磁梯度测量能更加真实地反应磁异常的实际情况, 能够更好地判定异常体和各种岩性的分界。在以往的研究当中, 航磁梯度测量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较多, 而对于地面高精度磁梯度测量的研究, 特别是地面高精度磁梯度测量在浅覆盖区地质填图方面的应用性研究较少。野外生产单位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在较小的面积内运用航磁梯度进行测量并不现实且成本很高。而地面磁测的精度高于航磁, 且方法方便灵活, 便于野外施工。因此, 本项目以地面高精度磁梯度测量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作为特色和创新点。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实践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是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探讨。在项目实施中, 指导教师应在学术思想、研究技术手段与研究方法、研究工作成果分析总结方面给予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完成研究计划;应注重学生创新思想的激发, 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应严格要求学生,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包括发展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坚韧不拔的态度。因此, 各个有条件的学校, 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实施, 无论是从课程建设的角度, 还是从培养学生兴趣, 工学结合的角度, 都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裴尧, 楼仁兴, 钱桂兰, 任锡钢.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地球物理探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2]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三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相关资料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各大高校对这一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从综合素质课程、网络、外语工作课程、专业骨干课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开始,使该专业具有国际性、适用性与创新性等特色。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回顾与反思

1.教学方法忽视人文学科的特殊性

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上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自主学习。因此很容易出现这类现象:教师努力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所以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

2.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否则将为建设课程体系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某高校曾经创建的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想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社会中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共和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能够胜任研究人员、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师的人才。

3.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单一

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多数都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评价也都是从学习成绩上体现出来的,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在对教师的评价时,通常将教师的教课方法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趣味性等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4.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

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本科与专科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上都被定义为师范类专业,属于文科。而其他非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增添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科目。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师范类学校还是非师范类学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所教授的都是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写作、语言学等课程,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缺乏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性。若长期保持这样的体系而不开设新的课程,就会导致学生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出现傲慢态度,但思想理念却保持落后和保守性。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推进与实施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为它不仅实现了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还借鉴了许多国内外各大高校的成功案例,将外语课程与计算机心理课程也算在普通的基础课程中。在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也进行了培养。另外,对于课程体系的创新,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实践机会,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突出特色

想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实现深造与就业共同进行的教学目标,应当把因材施教作为重点,从而提升专业培养高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应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

3.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构架

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将以参照国内外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设置,将学生对于就业的需要作为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的重点,达到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力度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外语已经成为学生就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需要加强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力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提前了解社会角色和就业岗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明确就业目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加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脚步。目前,我国教学体系中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还存在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阻碍了中国汉语文化的传播,影响了教学质量,但是现在这一课程体系的创新已经受到了相关教育部门与学校的重视,在不断努力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9-40.

[2]李玲.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6):40.

4.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四

高职民事诉讼法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教育在关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职业岗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本文以高职法律专业核心课程的民事诉讼法为例.通过对课程实践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分析,根据民事诉讼的特点,以诉讼流程及其诉讼各环节的任务要求设计学习情境和能力训练项目.并探索了相应的能力培养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方法.

作 者:唐长国 作者单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杭州,310018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420关键词:高职教育 民事诉讼 实践教学 改革实践

5.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五

崔晓霞*

(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 本文立足丰富课程资源对提升盲生综合素质的意义,从盲生缺陷补偿课程的开发,与社会的交流融合,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校特色项目的挖掘,资源教室的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盲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盲校 课程资源 开发 途径措施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2007年2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实施,新课程设置方案开宗明义的点出:以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新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课程实施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赖于丰富实用的课程资源做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顺应时势,我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

(一)加强盲生缺陷补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在课程设置上除普校开设的全部课程外,增设综合康复、定向行走、社会适应等视觉缺陷补偿课程。新课程设置方案为盲校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框架与原则。学校高度重视盲生缺陷补偿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校本课程开发列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课程研发小组,学校给予充分的资金保证与专家引领支持。从急需解决的盲生生活与生存能力培养为切入口,加强校本课程的研发与教学。经过课程研发小组近两年的努力,《盲生生活指导与环境适应》一、二、三册已全部编辑成册,并在09年市教科院组织的校本课程展评中获得一等奖。本套校本课程根据盲生实际,将成长发展需要转变为一个个课程资源,分年级进行全方位的生活、生存技能训练,提高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有效促进了盲生生活、生存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随着首套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与经验积累,学校将不断开发 定向行走、综合康复等盲生缺陷补偿课程。合理设置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比例,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定期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估,并不断修订完善,真正构建立体的课程体系,为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二)加强盲生与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把视力残疾学生培养成自强自立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是我校秉承的办学宗旨。学校积极搭建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学生与社会的融合实践活动。学校与潍城区北关小学建立了联谊关系,教师互相到对方学校进行了参观和研讨交流,两校学生经常利用节假日开展文体活动和一对一交流。与潍坊学院音乐系建立了长期的义务帮教关系,大学生利用周末教学生学习乐器,开展文体活动。潍坊学院德育基地在学校挂牌,在学院同学们的带领下,盲生们走进各个景点,感受世界的美好。学校成立了由20多名按摩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和假期走进社区、敬老院、福利院开展义务按摩,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邀请社会成功残疾人士到学校做励志报告,激励视障学生在攀爬中点燃生命的光彩。学校组织百名盲生在市府广场展示了定向行走训练的成果,向社会昭示盲人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在与社会的交流融合中,学校把教育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拓展,寻求到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着力校园文化对盲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

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它能激励、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学校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鲜明的校训、校歌、校风、学风,激励着全体学生乐观进取,奋勇前进。注重发挥学校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影响,加强走廊文化建设,确立文化主题,力求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在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中,开辟园中盲道,搭建木亭,让视力残疾的孩子们能够亲手触摸他们看不见的花草树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添置了造型音箱,课余时间孩子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听到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看似随意中对盲生形成了积极的心理影响。引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拔草、浇水、打扫卫生,自觉呵护每一片花草树木,在行动中体验和享受关爱生命的意义和快乐,发挥了绿色文化良好的育人功能。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由班主任及学生自己确定班风、班规,自己布置教室等,师生之间互助协作把班级建成快乐成长的乐园。班级文化建设中,开展的“盲生感恩征文、文明班级展评、班级之星评选、班歌咏唱比赛、学生成长锦言”等一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个性,塑造了学生健全人格。在公寓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学生宿舍个性化命名,争创“星级”宿舍,争当“小管家”等活动,培养了盲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青春期教育、心 理教育、礼仪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导航引路。举行歌咏、器乐、跳绳、呼啦圈等比赛活动,在多元的展示中,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体验收获,体验生活的乐趣,走向自信。学校各个层面文化建设的成果时时处处滋润学生心灵,成为引领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有利课程资源。

(四)挖掘学校特色项目中蕴含的独特课程资源

潍坊盲校女子门球队自1999年组建以来,先后10次代表山东省队参加全国比赛,共获得4个冠军,4个亚军,2个季军的好成绩。在08年北京残奥会上,以我校体育教师王金琴为教练员,我校学生王瑞雪、范菲菲、林姗为国家队主力队员的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在比赛中获得残奥会亚军。盲人门球成为我校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学校在为这一项目取得的辉煌战绩而骄傲的同时,更看重这一项目所折射出来的文化与精神。学校注重挖掘盲人门球活动的人文精神,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竞争、坚韧、合作、拼搏、进取”的精神。注重培育盲人门球文化,门球队载誉归来,邀请教练员介绍比赛情况,让优秀队员作精彩报告,激励师生奋发进取。学校开辟了“门球特色专栏”,通过橱窗、版面、媒体等宣传阵地,介绍盲人门球知识,张贴教练员、运动员活动图片,弘扬盲人门球比赛精神,营造浓郁的门球文化氛围,使其成为激励盲生的鲜活教材。门球队“超越残疾,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已深深融入到全校学生的心中,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

(五)完善教学设施拓宽盲生学习渠道。

为满足每一位特殊学生的教育发展需要,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近100万元,成立了家政室、盲人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中医标本室、综合康复训练室,购置大量乐器、体育器械,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语言文字转换器等,先进丰富的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课程资源。

三、取得的效果

学校多途径、多维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拓宽了对盲生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空间,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真正构建起了立体丰满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实施下,盲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开发,他们的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意志品质等都有极大的提升,提高了盲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盲生面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为促进盲生的全面发展,一生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思考与建议

1、课程资源的开发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这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学校要从盲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才能真正开发出促进盲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有待于全体教职工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执行,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才能主动从课堂到课外不断寻求丰富的课程资源,扩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和内容。

3、学生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更需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创新常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教学评价新机制,引领教师从教材这一最大的课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资源,仍是盲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 作者简介 崔晓霞,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友爱路2219号潍坊盲童学校 崔晓霞,邮编:261021,联系电话:***)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School

6.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六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深化医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维护13亿中国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发展工程。3年来,深化医改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为持续深入推进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医改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离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打好医改攻坚战,继续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一、中国医改的主要特点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后,国务院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重点推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目前,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阶段性预期目标基本实现。3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正在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

第一,坚持“三个基本”。在改革中,中央提出了坚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这“三个基本”是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式解决办法的核心。许多改革创新举措和实践都源于这“三个基本”。例如,按照基本理念的要求,政府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要载体,应该是公益性的,而不是营利性的。必须增加政府投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第二,坚持从基本入手、从基层改起。医改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只有找到突破口,才能顺利推进。深化医改把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基本和非基本,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履行好“保基本”,非基本医疗主要交给社会去办,政府对医疗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调节。改革选择从基本入手,从最薄弱的环节改起,把大量的资金、财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尽快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从而激发对医改的拥护、支持和信心。

第三,坚持把增加投入与建新机制结合起来。深化医改必然伴随大量的投入,但是,如果增加的投入没有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促进改革,还很有可能固化旧有的利益格局,为下一步改革增加阻力。因此,我们强调增加投入必须和新机制的建设结合起来,用投入促改革、建机制。随着新机制的逐步建立,广大医务人员真切感受到条件的改善和待遇的提高,从而更加支持、拥护改革。同时,新机制也为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整体设计。中国医改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中央确定改革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框架后,鼓励各地进行试点、探索,取得成功经验再总结、提炼,上升为国家政策,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保证了改革的整体方案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人民利益,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

第五,坚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新医改的强大推力首先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 1

领导。为推进改革,国务院成立了由20个部委组成的医改领导小组,李克强副总理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全国的医改工作。各地相应成立医改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建立医改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改革任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这种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为全国医改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有效的组织保证,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二、中国医改的主要成效

3年医改起步稳健、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改善的最大亮点,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是基层医改实现重大突破,建成了一个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网,重新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取得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显著成效,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降低。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扩大了社会共识和信心,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人民群众得到了明显实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到2011年底,基本医保已覆盖全国13亿人口,参保率超过了95%。政府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大幅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大病救助办法,切实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积极为城乡居民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在保持原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变的基础上,3年期间中央又专门安排300多亿元预防保健资金,开展了10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全民族健康素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基层机构普遍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结束了几十年基层“以药补医”的历史,基本药物价格全国平均比改革前下降了30%,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看病负担。在公立医院广泛开展便民惠民措施,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

二是有力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改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了长效性多渠道补偿机制,运行和发展费用有了保障,解除了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医务人员的职业价值得到体现,事业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新机制的建立,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待遇普遍提高,关键岗位、业务骨干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效率也明显提高。三是推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3年医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中央政府安排63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3.3万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貌焕然一新,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3年医改,中央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带动了各地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大规模投入,从而为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3年医改明显提升了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解除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正在有效地释放出大量的消费需求,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次医改把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基本和非基本,正确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社会资本投入医疗服务业,进而推动医疗服务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基层医改让老百姓直接享受到改革的好处。在偏僻农村,一些老年人因免

费体检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少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因为新医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基层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社区居民把基层医务人员比作贴心人。新医改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持续深化改革,打好医改攻坚战

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改革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与起步阶段相比,深化医改具备了更多有利条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化,改革的基础更加扎实,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改革的组织保障更加健全,改革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利。“十二五”期间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时期。今年初国务院颁布出台了“十二五”医改规划,对未来4年医改目标和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深化改革跨入了新阶段,要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要突出抓好三方面重点改革。

第一,要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是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以多种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辅助,以大病救助为兜底的全民医保体系。前3年改革我们基本建成了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今后要全面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要继续提高政府对基本医保的补助标准,巩固扩大覆盖人群,继续提高政策范围内医保报销的比例,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要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和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积极发展各类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从制度上进一步筑牢、织密社会安全网。

第二,要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全面推动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机构发展建设支出、化债资金、绩效工资实施资金、村医补助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完善长效性、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完善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等。要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细化在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同时要继续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第三,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是服务人民的医院,必须切实承担公益性责任,促进人人平等地获得医疗服务。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做好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篇文章。今后4年要把县医院作为改革的重点,2015年要基本完成县医院阶段性的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力争到2015年社会办医占整个医疗卫生的比例达到20%左右。

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力度,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好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医药卫生监管体制改革,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等。

7.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七

关键词:机电系统,创新能力,研讨班,seminar

一、教学背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面对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个高校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1]。高校想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工作有更大的突破, 就须摒弃自身的传统教学模式, 并不断创新和改革。目前国内虽有许多探索, 但效果却不太明显[2,3,4]。在国外, 一些著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许多年前就已经开设了研讨班课程 (seminar) , 但在国内却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自然学习环境下, 依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导师, 参与导师的课题, 在导师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 与同伴协作, 通过在一特定专业领域范围内查阅文献、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提出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的这一研究过程, 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水平。笔者先后于2011年、2012年暑期专程赴美参与了里海大学和伍斯特理工相关课程的考察与交流培训, 切身感受到该类课程的积极效果[5]。该类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与杰出的老师在一起学习的机会,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初期就能受到引导和参加研究活动, 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的讨论,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该领域其他一些课程的兴趣[6]。在此大环境背景之下, 笔者在借鉴国外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 结合机电领域的相关特点, 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了紧密围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 (seminar) 课程, 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方面取得可喜进展。

二、教学内容

经长期教学发现, 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学生的专业实用技术知识基础和观察剖析能力有着密切关联, 其中观察剖析能力又是重中之重。具体来说, 观察剖析能力又可分为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质疑能力。为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对学生强化训练。《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围绕以上四方面, 结合机电领域的相关特点, 以培养观察剖析能力为重点, 选定了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 主要分为四部分:

1. 机电系统实用技术实验。

学生想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创新, 就必须对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熟练掌握。没有稳固的基础知识, 想创新也只是南柯一梦。所以在结合机电领域特点基础上, 本课程花费一部分时间为学生的机电专业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进行培训。机电系统实用技术实验包括AD/DA板卡实验,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实验和振动料斗演示性实验。AD/DA板卡实验, 主要是AD和DA板卡结合工控机对信号采集和输出的演示性实验。首先, 实验前老师会介绍两种板卡PC7429和PC7462, 让学生对板卡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有感性认识。其次, 由指导老师为学生做编程和实验演示。最后, 学生自己动手编写相关程序, 体验两种板卡的实际操作。AD/DA板卡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机电领域中AD/DA的作用、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传感器是机电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作用类似于人的感觉器官, 但是却可以用来探测那些人们无法感知的物理量。本课程主要介绍检测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应用, 并选用TR81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为学生做实验展示, 首先对学生讲解该款传感器的详细参数和工作原理等;其次, 为学生做传感器的标定实验;最后, 由学生自己动手做传感器的标定试验, 并画出其曲线图。振动料斗是一种利用振动传输技术对小型工件定向排列输送的装置, 广泛应用于塑料插件、包装、电子元器件等生产领域, 是自动化送料中的关键设备。它是一种将振动传输技术应用到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典型产品,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电磁铁、压电晶体片或压电陶瓷片产生振动来驱动料盘自动的将无序状态下的工件定向地排列整齐并高速、有序地送到下一道工序。该实验教学主要是利用实际的工业化机械电子产品让学生对机电领域的研究有所了解。

2. 实践环节。

只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必然不够充分, 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也扮演着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在实践中, 才会对事物产生好奇, 才会越来越感兴趣, 会努力学习实物的构成以及基本原理, 这无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从机械角度来讲, 自行车经历了几代人的发展总结, 已成为机械领域中最杰出的作品。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常见的交通工具, 并没有很多人真正地去了解和剖析。这里,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这一机械产品, 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被分组去拆装自行车。自行车拆卸很容易, 零件也不多, 但是对于初次拆装的学生, 极容易出现拆了容易装上难的情况。所以课程为学生提供条件, 让学生将难以安装的部分拍照备份, 以备后续查阅。

3. 生活观察。

观察是创新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只有多观察, 才能有更多的创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小到圆珠笔, 大到电脑等高科技产品, 无不凝聚了数代人的辛勤智慧。但是, 没有人对这些事物的构造和原理有过足够的重视, 也没有人细心观察其巧妙设计, 那么一些好的创意就得不到发现。所以, 只有会观察, 多观察, 将观察养成习惯, 才能学习更多的创意, 才能受到更多的启发。本环节中, 我们将让学生就生活中机械电子领域中的某一产品进行观察, 然后搜集其相关资料, 了解其基本原理。并且利用搜集的资料整理出一份PPT, 在课堂上做出汇报, 提出观点。其他同学就这位同学的汇报给出评价或者意见建议。根据实际效果来看, 学生们的观察涉及面广泛, 内容丰富, 主要呈现为原理类介绍、历史发展类还有自己动手等三类。这样的环节, 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更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剖析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创新实践。

在古代, 早就有大家提出“学贵为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的思想。学生在不断质疑的过程中, 就会去思考和验证, 进而就会发现不足或者巧妙之处。这样的环节, 必会使学生多思考, 多提好建议,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本环节中, 本课程将让学生就生活中机械电子领域中的常见的产品, 提出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并且给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要求以PPT的形式作出汇报, 并交由其他同讨论后给出评价, 或者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生活中的实例, 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特色

《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 是在国外一些著名大学seminar课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创新性课程。它吸收了国外著名大学研讨课程的成功经验, 但是并没有将他们的模式生搬硬套。同时本课程吸取了国内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优点, 使它又别具一番特色。

1.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 (seminar) 的重要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本课程采用了多种办法。如拆装自行车、生活观察等, 让学生从身边已有的机械器件入手, 观察学习他人机械设计的巧妙之处和创新点。又如创新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让同学从已有机电产品入手, 发现其缺点, 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都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2.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开阔了学生视野。

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学科间日益交融, 为了与国际接轨, 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生亟需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开拓自己的视野, 而《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这一问题。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都是当前机械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尖端技术, 不少内容还关系到其他领域的一些学科, 比如计算机、医学等等。那么本研讨班就为学生们打开了视野, 教师对当前机械电子领域的前沿展示介绍、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使他们看到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明白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 会激发他们浓厚的研究兴趣。

3.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选修《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的多是高年级学生, 他们基本上对机电领域的研究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选题、文献查阅不十分清楚, 对课上讨论的问题感到力不从心。此时, 老师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教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来搜集文献资料, 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实践表明, 很多同学在完成毕业论文时都能写出像样的论文。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我们谈到实践环节———拆装自行车,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行分组拆卸并安装自行车。在拆装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仔细观察自行车上的各种机械结构, 并注意发现一些巧妙的设计之处。学生也会明白, 再简单的事物也凝结着几代人智慧的结晶。

4. 快速掌握最新实用技术。

《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 并不是完全照搬国外大学的研讨班模式, 我们还结合传统教学的诸多优点。比如本课程利用一定时间, 将机械电子领域中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实用技术直接给大家进行介绍, 省去了学生自学摸索的时间。这样, 学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便能将基本的实用技术学到手, 在以后的研究学习中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四、结论与展望

实践表明, 《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研讨班 (seminar) ,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实用技术学习和观察剖析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丰富饱满, 为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一目标提供了保障。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多方面锻炼, 如查阅资料、表达交流等, 而这些能力都是未来走向社会所必备的。该研讨班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有机会接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指导, 接触到学科的前沿知识。而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高天芳, 向守平, 吴敏.开设研讨班课程培养创新意识[J].高等理科教育, 2001, (4) :99-102.

[2]任传忠, 任志宏, 任志立.传统课堂教学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 2003, (9) :53-54.

[3]薛保林.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2, (3) :26.

[4]汪睿, 吴涛.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127-129.

[5]郭丽萍, 韩良.国外工科新生研讨课教学, 本科专业课教学实例分析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已录用) .

8.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八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方式 创新

一、实践性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必由之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一门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课程。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规范向行为实践的转化,坚持知与行的统一。[1]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还要解决信不信、做不做的问题。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伦理、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身体力行,把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实践,增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因此,对基础课实践性教学进行思考与尝试是必要和有益的,这是基础课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二、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和面临的实际困境

谈到实践教学,大家都会想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观调查,参与社会活动等,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实施起来有很多的困难。首先是资金缺乏,尤其是最近几年高校扩招,造成本来就不多的实践教学资金更显贫乏。第二是实践资源有限,而学生人数众多,不管是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还是专门的实践基地,都很难接待如此众多的来访者。第三是教学组织困难,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都是实行大班教学,每位教师要面向上百位学生,甚至更多,组织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鉴于实践教学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不少研究者也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或途径:比如,成立以行政领导、公共理论教学部以及后勤各部门互相配合的工作运行机构;也有人提出了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联手,以增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或者与目前高校在假期组织的学生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可以使有限的教学资源、资金和时间得以综合利用。

三、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笔者认为应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或实践教学方式来应对这种困境。真正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实践教学的课型。这些课型内容广泛,大致可以概括为研讨型、辩论型、情景化等课堂实践的课型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课型。

1.研讨型实践教学模式

研讨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之一。它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专题为载体,以研究和探讨为方式,以交流研讨为主要途径,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目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立研讨题目,制定研讨方案。研讨题目的确立应该立足于对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材内容的认真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思想实际,做好课前准备。选题要准,质量要高,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基础。最好是选择那些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讨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专题。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启发、活跃思想,把教学过程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营造一个畅想争鸣的求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其学习热情,锻炼其研究问题的能力。

2.讲演辩论型实践教学模式

讲演辩论型实践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演或辩论等方法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围绕某一专题安排学生开展讲演或辩论活动。通过讲演或辩论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例如,“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理论阐述之后,安排“胸怀民族复兴,立志奋发成才”的讲演活动。其具体做法是:提前1周或2周把讲演题目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报名,拟定参与讲演人员的名单,做好讲演活动的准备。在讲演活动中,教师结合该专题涉及的有关理论和知识点做好总结和点评。通过讲演活动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境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激励、促进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受教育者主体道德法律意识的外化两大飞跃。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辨析等基本环节,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反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感受,即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并强化其认知。情境可分为“人为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和“现实道德法律实践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化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加深情感体验。[2]活動体悟,即通过设计或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感受体悟。价值辨析,即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典型事例为引导,启发学生进行道德分析、评价、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是个老话题,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有待于该课程的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秦红岭.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反思[J].求实,2006,1.

9.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篇九

邮编:31208 手机:*** 邮箱:baowenxian666@126.com 摘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迎面走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应运而生。新课程要求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我校在开发校本跆拳道课程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跆拳道操

实践与探索

一、开发中学校本跆拳道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开发校本课程是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课程资源包括体育教材以及有利与发展学生中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的水平目标明确了选用教材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方面,给予了教师广泛而充实的自主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质量。体育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新,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框架结构,它将更有利于实现体育的社会功能,体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2、开发校本跆拳道课程是对现行体育教材的有效补充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五个水平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而实现这些要求,单靠现行的体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除体育教材之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为了寻找新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增强体育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开发校本跆拳道课程已经势在必行。

3、开发校本跆拳道课程是学校践行科学发展的需要 杨汛桥镇是浙江省首批教育强镇、绍兴县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示范镇,我校为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绍兴市文明学校。学校按照“ 践行科学发展创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贯彻县教育局“以先进理念办学,靠内涵发展提质”的指导方针,倡导“有声有色的工作、有情有谊的交流、有滋有味的生活”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素质教育、特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行风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3. 现有师资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有力保障

我校的体育教研组是一支全部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队伍,90%以上的教师是在2005年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由于年轻教师占主体,这对校本跆拳道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保障。他们大多精力充沛,有较好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熟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包括熟悉网络资源的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他们是开发校本跆拳道课程的主力军。体育组现有的5位专职体育教师中有2位是专业跆拳道教练,3位跆拳道国家一级裁判员,其中《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在农村初中推广和普及的实践》和《跆拳道校本课程在农村初中的开发实践和研究》分别在市、县教育学科研究课题立项。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

二、开发校本跆拳道课程的实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陶行知先生多年前就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我们的社会,其人文精神、生存环境、物质进步、群体交际等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我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教师引领为主导、以学生参与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手段、以激励评价为动力开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创造活动中,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经历了意识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层层洗礼与锻塑,通过这些活动来“提升意识”、“把握特点”和“探寻路径”。我们要求教师,有砸锅卖铁的勇气,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要有求异创新的胆略,要有“我行我素”的个性。

跆拳道(TAEKWONDO)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它是以东方文化的伦理道德为内涵底蕴,运用现代最新科学的原理,使人发挥最大力量的一种东方搏击术,所以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和人们的喜爱。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我校始终坚持把办好跆拳道队作为学校体育事业的“突破口”,围绕“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办出特色”的思路,把体育放在同德育、智育一样的重要地位。以校跆拳道队训练动作创制了跆拳道操。

我们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与开发。第一、课程内容——合作互动。包括定期调查,广泛收集信息;利用资源,积累教学资料;博采众长,编写教学文本;精益求精,完善课程内容。第二、课程实施——自主实践。包括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开展真实交流、自主实践的语言活动和成果汇报。第三、课程评价——自主、多元、互动。包括确立自主评价的目标、自主评价的特点、自主评价形式,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他人评价。第四、课程保障——强化培训。包括教师培训、体育委员培训和学生培训。

在开发跆拳道操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特别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学校分年级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重点是学生跆拳道训练,同时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以“必修课+特色课+活动课”的课程结构模式,并在确保必修课教学质量,做好“特色与活动”两大板块文章的同时,突出体艺教育的课程。对跆拳道操采用简化规则、简化动作、降低难度要求等措施,使它成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根据课程的性质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并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二是通过参与跆拳道运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三是通过学习跆拳道礼仪,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在参与中能够积极展示自己,并能追求个性的发展。

校本课程跆拳道操是我校将体育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给学生提供了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场所,使其畅游其中,通过各种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我校校园跆拳道操动作编排分为六节,第一节紫薇花开(5×8),第二节雏鹰展翅

(6×8),第三节风雨同舟(4×8),第四节同第二节内容,第五节同第三节内容,第六节锦绣前程(6×8),最后结束动作。(见附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体育课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校园比赛等进行,学校规定每周一节体育课进行跆拳道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体育组教师负责编制校本教材,备好跆拳道教案,主要讲解有关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学习品势中的太极一章和太极二章,引导学生参与品势的考级和表演,并能参与创编跆拳道舞蹈,在表现优异的学生中选拔队员参加竞技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在学校已有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增添品势操和跆拳道校园集体舞。由班主任负责管理,体育骨干指导班级课外活动,突出跆拳道特色,体育教师引导学生组织跆拳道比赛、表演活动,并能加以拓展。体育组制定校园跆拳道比赛的竞赛规程,每月举行一次跆拳道的小型比赛,推出十位“跆拳道校园之星”。在每年的秋季运动会中还举行跆拳道集体舞比赛,在开幕式上进行跆拳道表演。各种比赛结果和学生、班级的评优挂钩,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也加强了班级管理。

同时建立课程档案。学校任命专人负责整理分析跆拳道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内容包括:(1)开发项目名称、相关人员、时间。(2)相关人员的背景资料及任务分工。(3)课题申请表、研究方案设计、课题报告、活动情况记录表。(4)校本开发出来的课程产品。自编校本教材(品势教材、跆拳道表演教材、校园集体舞等)、教案精选集、反思文章、发表论文。(5)成果展示。学生获奖情况记录、教师荣誉(获奖证书、优秀裁判员等)、学校荣誉(县级先进、市级表彰、省体育特色学校)。(6)校际交流。记录好为省市专业队输送运动员的时间、队员姓名、过程及效果,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县内高中特长生招考。(7)各种记录校本课程的图片、影音资料。学校教务处专人负责课程活动的摄像、录像、宣传等工作。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教师发展中心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0年学校跆拳道操校本课程获县一等奖,在校园集体舞比赛我校的跆拳道操获县二等奖,有3篇有关跆拳道的论文获市、县一等奖。

三、开发《跆拳道操》校本课程的思考 在校本跆拳道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体育肢体语言的优势,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跆拳道动作编制的校园集体舞,“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整体上提高了学生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也使教师初步尝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甜头。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潜能的开发和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和管理的不断改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和科研意识。2009年学校成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2009年5月,以我校学生为主的绍兴县跆拳道队在绍兴市青少年跆拳道比赛中勇夺金牌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名。由绍兴市教育局、绍兴市体育局主办,新昌县体育局承办的绍兴市2011年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获市第二名。

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始终保持创造性,使其具有我校特色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还待今后继续探索和实践。我们要加强与课程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进行相关内容的有关渗透,即以某一主题为基点,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把书法课地方课程、《我是绍兴人》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有机地结合到校本课程《跆拳道操》活动中,做到教师、学生和学校合作、互利、双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开辟的生命园地,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已深刻领会了新的课程思想,把握了新的课程特点,相信在探寻新的开发路径上,我们一定会为课程改革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参考文献: 1.《体育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郭华 在新课程中生发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人民教育.2000(5).2

3、朱宁波,陈旭远.新课程核心概念诠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4、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5、杜七一.现代跆拳道教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跆拳道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研究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并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跆拳道校本课程是笔者学校在成功实施文体类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创编开发的学科类校本课程。主要通过对课程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利用特色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助推学校“轻负优质”的办学理念的实现。

关键词:

跆拳道

校本课程开发

实践和研究 1 前言

随着跆拳道项目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全国各地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跆拳道运动独特的礼仪文化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尤其是许多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踊跃报名参加跆拳道培训,许多家长希望通过跆拳道练习让孩子在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诸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且跆拳道技术简单、实用、易学,寓搏击、规范、教育于一身。笔者学校校长果断选择跆拳道作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突破口”,不断围绕“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办出特色”的思路,在全校师生中推广和普及跆拳道运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扬。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科学、持续发展。学校跆拳道队多次代表县参加省市级各种比赛,硕果累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我国许多中小学学校正在大胆尝试并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笔者学校在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课程计划的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目标,选择跆拳道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学校体育组教师在成功实施文体类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创编开发跆拳道校本课程。2 跆拳道校本课程环境分析 2.1外部环境分析

笔者学校位于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乡镇经济实力雄厚,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综合实力第一镇。该镇已正式成为浙江省首批教育强镇、绍兴县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示范镇,笔者学校为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该镇强大的实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2内部环境分析

笔者学校虽然师资规模小,场地器材有限,但是体育组师资力量较强,现有的5位专职体育教师中有2位是专业跆拳道教练,3位跆拳道国家一级裁判员,有3位拥有中学一级职称,体育组教师还具有很强的教科研能力,有多篇论文、案例在县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报刊上发表,其中《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在农村初中推广和普及的实践》和《跆拳道校本课程在农村初中的开发实践和研究》分别在市、县教育学科研究课题立项。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3跆拳道校本课程目标设置

跆拳道校本课程是为了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针对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一门课程。其性质是体育学科类校本课程,突出了活动性、实用性和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根据课程的性质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并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2)通过参与跆拳道运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通过学习跆拳道礼仪,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在参与中能够积极展示自己,并能追求个性的发展。4跆拳道校本课程组织

根据课程的目标设置,跆拳道校本课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了解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内容;介绍跆拳道项目的最新发展情况;学习国内外跆拳道运动员的优秀品质。第二阶段:学习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品势:太极一章、太极二章)。第三阶段:品势的考级;跆拳道表演;自编跆拳道舞蹈。第四阶段:提高技术水平,参与竞技跆拳道。课程组织教学结合以下几方面:(1)教师讲解和学生了解结合(2)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结合(3)校内与校外活动结合。5跆拳道校本课程实施 5.1体育课教学

学校规定在每周必须选择一节体育课进行跆拳道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体育组教师负责编制校本教材,备好跆拳道教案,主要讲解有关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学习品势中的太极一章和太极二章,引导学生参与品势的考级和表演,并能参与创编跆拳道舞蹈,在表现优异的学生中选拔队员参加竞技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5.2大课间活动

在学校已有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增添品势操和跆拳道校园集体舞。5.3课外体育活动

由班主任负责管理,体育骨干指导班级课外活动,突出跆拳道特色,体育教师引导学生组织跆拳道比赛、表演活动,并能加以拓展。5.4组织校园比赛

体育组制定校园跆拳道比赛的竞赛规程,每月举行一次跆拳道的小型比赛,推出十位“跆拳道校园之星”。在每年的秋季运动会中还举行跆拳道集体舞比赛,在开幕式上进行跆拳道表演。各种比赛结果和学生、班级的评优挂钩,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也加强了班级管理。5.5建立课程档案

学校任命专人负责整理分析跆拳道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内容包括:(1)开发项目名称、相关人员、时间。(2)相关人员的背景资料及任务分工。(3)课题申请表、研究方案设计、课题报告、活动情况记录表。(4)校本开发出来的课程产品。自编校本教材(品势教材、跆拳道表演教材、校园集体舞等)、教案精选集、反思文章、发表论文。(5)成果展示。学生获奖情况记录、教师荣誉(获奖证书、优秀裁判员等)、学校荣誉(县级先进、市级表彰、省体育特色学校)。(6)校际交流。记录好为省市专业队输送运动员的时间、队员姓名、过程及效果,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县内高中特长生招考。(7)各种记录校本课程的图片、影音资料。学校教务处专人负责课程活动的摄像、录像、宣传等工作。6跆拳道校本课程评价 6.1对校本课程的整体评价

6.1.1学校实施跆拳道校本课程是在利用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做了必要的筛选和改编。

6.1.2影响校本课程的外界因素。学校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制定应急预案尽量避免可能存在的意外和风险。例如学校每次都为参加各种比赛的学生购买意外保险,和正规的旅游公司签定租车合同,拟定安全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6.1.3邀请省内的课程专家或社会人士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校本课程的理论高度。例如笔者学校曾邀请过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邵伟德教授担任指导嘉宾。6.2对校本课程的局部评价 6.2.1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评价。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体育组教师在理解教育目标的同时使课程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相一致,充分考虑到目标能够实现,尽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6.2.2对校本课程组织的评价。首先保证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顺序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笔者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跆拳道器材、道服、师资),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需要,在教学中运用编制好的校本教材、教案。

6.2.3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和学校的日常体育教学时间相一致,在实施课程前通过宣传向全校老师、学生及家长介绍跆拳道校本课程、实施要求和步骤,得到广大师生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逐步学习,培养学生由接受学习逐渐过渡到自我学习,还很好的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6.2.4对校本课程评价的评价。学校专门成立了跆拳道校本课程评价小组,由校长亲自主管评价工作,教务主任负责收集相关信息做评价结果报告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议和措施,为本次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在对学生、教师、课程的多方评价中坚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淡化结果性评价,注重课程在实施中的过程,重点强调教师、学生在课程的成长及学校在课程中的收益。7结束语

7.1开发校本课程忌跟风。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师,能够有效操作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考虑学校领导的素质、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的经济条件、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不能盲目开发不适合教育目标或难以开展的校本课程,否则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效果。

7.2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评价中,教师是主力,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能否成功实施校本课程,同时教师角色的转变会带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3逐步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邀请部分学生参与知识的选择和课程评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7.4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的过程应考虑学生的需求,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实施方式要随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及时作调整。

7.5通过对课程评价的反馈来指导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防汛抗旱工作建议下一篇:学习计划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