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2024-12-02

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8篇)

1.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一

研究型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建立在教、学、研互动基础上,是以锻炼现代大学生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综合目的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有限的课时和需要大量时间讨论、总结的研究活动之间存在的矛盾,知识、技能的输入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个案研究

2005 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上课“一言堂”的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研”在“教”和“学”中的重要功能,在侧重技能培养、知识传授的同时,强调问题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怎样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和语言技能练习结合,怎样进行课程设置,建立怎样的评估机制,能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研究之门,非常值得探讨和进一步研究。

一、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

研究型教学理念来自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观点主要是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鼓励学生自主地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或者合作“探究”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我校自 2006 年实施分级教学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理念,更有助于本科生在思维上实现从高中被动式学习向大学主动、自主学习的转变,建立稳定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可以说,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技能的获得,更是思维方式的拓展。在培养思维的同时,通过进行研究性活动提高问题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成为创新性复合型军事人才,满足毕业后的岗位需要和国际交流需要做准备。因此,我校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同,更侧重学生中心论和自主学习论,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总体规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任务为依托、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索相结合,突出“研”在“教”和“学”中的重要功能,通过设计问题和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求知欲和学习的自我责任感,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具体来说,教学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课堂教学、任务研究和课外实践。课堂教学 以每一单元文化主题为主线,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 4 个领域里实施“跳跃型平台式授课”。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系统介绍记叙文、新闻报道、说明文、议论文等文学体裁,以及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课堂上突出“精讲”,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使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进行语言模拟操练,促进学员主动思考、互动交流。任务研究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以小组形式开展。鼓励学员学以致用,根据课堂教学中习得的语言技能、思维模式和科研方法,结合学习兴趣,设计任务。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完成任务。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问题和不足,积极调整学习策略。

二、我校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

研究型教学的理念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利于调动学员自主学习、激发学员求知欲和创造性,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在大学英语课程中使用研究型教学,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知识、技能训练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 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技能和知识的获得,更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着眼于语言教学,在培养学员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学术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忽视了对学员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开发。本课程研究型教学中,学员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建构者,通过参加课堂互动、研究性活动和课外实践,拓宽知识,巩固语言技能习得,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同时,发展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开拓创造性思维。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多元交汇 研究性活动设计紧贴军校学员实际,具有鲜明的军事特色,为学员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和军事领域的研究探索做铺垫。在整个过程中,学员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任务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合作、讨论、归纳与展示,课本知识与课外实际相结合,增强英语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技能得到了综合应用。学员通过收集分析资料、采访调查、编辑写作、演示陈述完成任务,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与研究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员的实践活动能力如调查能力、辨识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锻炼。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全新转变 本课程研究型教学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全新转变。

总而言之,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建立在教、学、研互动基础上,是以锻炼现代大学生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综合目的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有限的课时和需要大量时间讨论、总结的研究活动之间存在的矛盾,知识、技能的输入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问题,不同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等,但这些问题对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指明了我校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有待深思和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对在大学英语课程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可供探讨、研究的个案分析。

参考文献:

[1]戴庆宁.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4,(4):16~20.[2]黄娟.CBI模式及其在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长沙大学学报,2007,(4):147―148.[3]刘慧莉.CBI教学理念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3):16―19.

2.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二

一、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并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分步实施“质量工程”四项工作中的第二项。英语教学的地位和学科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国家和校方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投入前所未有。许多学校都把英语教改放到了建设一流大学的高度,放到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但仍有一些高校没有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设置英语教学课程,一些院校为了减少课时费开支,直接或间接地减少大学英语的学时,对实践教学没有给予必要投入。有些高校安排大学英语课堂时均为大班上课,一个课堂学生人数往往达到100人以上,上课的效果不佳。由于英语教学任务繁重,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一些高校甚至外聘一些博士或硕士来代课,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只能压缩教学内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深入展开,一些教改活动也因时间有限或减少或取消,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2. 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师资队伍建设亟待提高。

当前,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思想保守,态度消极,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他们的思维中已经形成一种定势。夏纪梅对全国600多所高校的骨干教师的调查发现: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的占90%,另外的大多数被调查者对“交际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持认同态度,但在实践中并不懂得如何应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除受民族文化因素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这些教师从小所接受的传统模式的教育有关,长期耳濡目染、心理渗透之后必然形成心理定势而根深蒂固、无法改变。滞后的教学理念势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知识水平亟待提高。有人戏称英语专业是没有专业的专业和知识面最窄的专业,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英语专业的“教”和“学”因专业特点和性别因素等原因所暴露的问题: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对本学科以外的知识漠不关心或无暇涉猎。与之相应,大学英语教师呈现出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的特点。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整天忙于教学工作,而没有时间与精力自修深造和从事科研活动,也就无法实现“研”“教”相长、以“研”促“教”。

3.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一是大学英语教学手段落后。部分教师由于对现代信息不敏感,网络技术掌握得不足,尽管不少学校多媒体设施配备齐全,但大学英语教师的多媒体外语教育技术的水平和应用能力整体不高。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只是用屏幕取代黑板,用课件取代板书。许多教师不会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学习软件。二是教学方法单一。外语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但是高校中大多数教师仍然是外语课堂的主宰,大多数外语课堂仍然是“一言堂”式的满堂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强调语法规则、课文翻译和词汇用法,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在课程的设置上,忽视语言与科技、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和语言实践性强等特点,也忽视了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排斥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压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学英语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三是大学英语考评手段落后。当前,大学英语考试还没有摆脱传统考试的方法,一次考试决定成绩好坏的现象普遍存在,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察,考试方式单一,基本就是以闭卷笔试为主。

4. 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认识有偏差。

当前高校中,尽管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受填鸭式教育方法影响使他们普遍的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认为英语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因此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学生对于大学的教育形式和思想还不是很适应。离开了教师和父母的监督,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感到茫然,无法合理安排自己课堂上和课余学习英语的时间,从而造成考试时手忙脚乱,不考试时无所事事的现象;有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受考试至上的教育思想影响,使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对英语作为语言的交流职能不屑一顾。因此一些学生不愿意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认为课堂活动只是浪费时间;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他们本来对英语学习就缺乏信心,一旦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们就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从而放弃英语的学习。

二、提高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1. 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攻坚性工程,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势必会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建立保障机制,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方面要依托英语专业的教学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对教师的各种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强学科组的教学交流与研讨,提高教师教学素质与水平。其次,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以网络为支撑的英语教学环境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硬件设施条件保障。再次,应强化管理,对任课教师既要有严谨的教学研究、备课、考核制度,又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以调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要确立监督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制度,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 确立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教学理念。

高校要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与水平,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转变思想,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上来。首先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作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决策的根本依据。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为满足教学质量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应准确地自我定位,明确新时期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努力提高教学学术水平,使自己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及良师益友。再次,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不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老师长此以往的包办代替中被扼杀。因此,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培养人的能力、促进人的能力发展为本,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让学生在开放的思维中探索求知。

3. 全面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普遍地存在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依然相对单一陈旧的现象。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日趋突出。2007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或“以阅读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尝试从单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以及采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以网络、计算机英语自主学习为主、小班面授和网络答疑为辅等新型教学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选择适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都要体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日趋现代化,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能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能体现教学模式在技术上具有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于操作性;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尤其是保证其能体现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特点。

4.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西方学者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紧张、沮丧、怀疑、厌恶等等,都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移情、愉快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主要障碍,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缺乏安全感等因素都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一旦出现焦虑心理表现,就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帮助学生采取措施克服焦虑。如允许学生在使用英语时犯错误;帮助学生如实地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给那些容易产生焦虑的学生提供更多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及时地给予奖励等。同时,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障碍在英语学习中的消极反应,并积极给予帮助。此外,教师更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特别要改进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比如可采用合作型小组活动形式。

三、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讨论势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需经长期探索,多方面实践才可以做好的工程,需要认真、耐心、科学地实施这一改革。既然是改革,就难免出现一些困难,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善。随着改革的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将成功,教学效果也必将会更好。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普遍存在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薄弱和教学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等问题。提高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策略应具体体现在建立保障机制;确立符合形势发展要求为教学理念;全面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等方面。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石冉,张爱英.基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77-79.

3.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商务英语;大学英语;特点;情境模拟教学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也日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既掌握英语技能又熟悉商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对商务英语的正确定位,所以,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局限在商务知识的阅读和词汇的学习上,而无法实现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此,本文针对商务英语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商务英语教学中情境模拟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通俗地说就是在商务环境中英语的应用,也就是说,从事或者是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人才应当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而商务英语的学习目标,是能够在商务活动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解决实际活动中的问题,所以,实用性是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是当前商务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学习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效率,我们坚持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特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效率。

二、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1.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Method),是上世纪60年代英国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模拟各种实际情境,形成一个语言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进入到模拟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语言的运用技巧。在情境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听、看、说等形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模拟的情境相结合,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今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已经不是只习惯于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言点,学生对用英语进行交流已经不感到陌生了,但他们难以摆脱对语言点的纠缠。当他们意识到商务英语的使用强调特定的文化背景时,如果引导不当,他们只会将那些文化背景记在笔记本上。即使是用英文记录的,也顶多不过是强化了他们对语言结构的练习。

2.情境教学法的实施

(1)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要使模拟的教学情境符合教学需要,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刻和透彻的理解,首先要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词汇和句型,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准备好充足的问题,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无法预料的语言点进行适当的概括和评述。

(2)模拟情境的创设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真实的语料作为素材,创设一个模拟的公司,采用听说模拟、情境对话、角色互换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商务环境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工作场景中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特点,比如,英美国家的商务礼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口语的交流方式等,进行沟通和交流。另外,对于模拟的情境中一些无法预料的语言活动,教师也应当准备好充足的材料,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在模拟情境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使学生掌握不同的交流技巧。

(3)科学的评价

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通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方式,对模拟情境教学的效果给予科学的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解答,通过各小组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监督,形成多样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在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相比之下,商务英语对于学生的商务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利用更多的情境模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商务实践机会,收集更多的商务实例,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商务技能,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更快地适应商务环境的需求,成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宫辉.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成登忠.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商贸,2009.

[3]王鹏,田秀峰.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实用性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9.

4.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论文 篇四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程度适宜的教材,提供具体的指导并策划辅助活动等手段,都可以有效鼓励学生提高听力水平。例如可以选用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教材,其中的主题听力材料比较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课外听力材料最好从近几年出版的原版英语出版物中采用贴近现实生活和反映世界发展的多种话题,如当前的教育状况、科技发展、环境问题、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性的话题。要用精心挑选的听力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从另一语音的视角看身边问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听有所乐、听有所得,最终通过提高听力水平进一步促进英语综合技能的全面提高,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英语授课

在课堂上,教师应坚持用英语提问题,学生用英语回答。针对本次课也可组织自由发言、分组讨论和轮流发言等多种形式的英语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经常犯的一些发音、语法方面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既鼓励学生敢说敢犯错误,又教会他们如何少犯错误。对于一些常用的习语和句子,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快掌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英语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锻炼他们的英语反应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把语感的提高和发展放在首位,坚持遵循语言实践,系统讲解48个国际音标,使学生从中了解国际音标的特点,要求学生按规律熟练背诵元音音标和辅音音标,并突出重点、难点,示范解析元音长短音和辅音相似的音符。通过示范比较,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国际音标的功能和规律,能迅速地把所听词句用音标记下,从而掌握正确的拼音能力,有效地领会交际信息中语言的整体结构,加强英语语感。 四、重视学生朗读

朗读是英语听力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朗读,是指大声洪亮地宣读,而非个人早已习惯的默读或低读。只有大声朗读,才可能使自己对已熟悉的词语在声音中更加巩固,特别是对于原来比较陌生的词语在“视”、“听”觉的直接作用下,把该词的音、形、义在大脑中迅速地统一起来,逐步在听音和朗读过程中学会用英语思维,克服心译障碍。

五、采用多种练习方式

听力训练不能采取单一形式,要进行多方面的、有系统的训练。一方面应加强语音辨别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基本词汇、句型、语法的理解水平及以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基础听力训练,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的综合练习,练习内容包括语音、单词、句子、短文、场景会话及新闻等长一些的文章的理解,并采取辨音、听写、填空、选择填空、推测、问答、口头复述等多种练习方式。

六、强化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语言素质,是形成和发展其它英语素质的先决条件。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是组织听力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教师应使学生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正确使用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可选择一些能够有针对性地反映外国人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思想的内容以及时代感较强的有关反映外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内容的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地了解外国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以增加学生在听音过程中的预知性和领悟感。总之,听力是英语语言的基础,加强听力训练,既能增加吸收语言材料的量、扩大知识面,又能提高听的能力。能听懂、能理解并做出回应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听力水平的提高还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英语人才,这也正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所在。

5.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五

田晓蕾 庞岚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表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着概念狭小、主体单

一、重知识轻能力及评价功能缺乏激励、评价结果缺少反馈等问题,教师在实践中仍然过多依赖终结性评价, 不注重形成性评价,必须予以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一、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现状

多年来,教学评价一直被狭义地定义为教育测量,又进而被限定为教学测试,并主要通过成绩测试来实现。大学英语成绩测试直接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堂实际教学,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有水平测试如CET-

4、CET-6,成绩测试如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这些测试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却不能对教学过程做出评价。此外国家四六级考试的地位和影响力膨胀过快,正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金艳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也随着四、六级考试逐步被社会认可,四、六级考试的使用渐渐超出了最初设计者所预期的教学考试范围,社会权重不断增加,考试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四、六级考试证书与学生毕业或学位不合理地挂钩;应试教育;作弊违纪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各大学对英语教学的评价也都是在效仿国家的四、六级考试,将评价简单化,基本上属于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模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探究当前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诉求,本人对西安理工大学5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9份,有效率93.8%。

接受调查的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有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英语期末试卷通常采用统一的题型模式,即听力20%、阅读40%、词汇语法15%、完形填空10%、写作或翻译15%。期末试题中客观选择题占85%,主观题占15%。平时成绩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书面作业情况。

1、学生对现行大学英语评学体系的看法

据调查可知: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认为现存的期末考试试题很难充分考查自身的英语水平。大部分学生不太满意现有评价的公正性,认为单纯的总评成绩无法有效地反映出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因此也很难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论是英语学期总评成绩还是期末考试成绩都很难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即缺乏诊断功能。因此这样的评价反馈形式既无法体现评价的公正性,也无法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不足,更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现有的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确实存在改进的必要性。

2、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期望

据统计数据可知:学生所期望的评价形式与现有评价形式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学生希望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即学生认为平时的课堂表现才是更加真实、稳定、可信的评价依据。第二,学生希望多种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去,这样才能多角度地评价其学习效果,从而尽量减少由于个人偏见或发挥失常等因素造成的评价偏差。多种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既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又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第三,目前学生所接触的英语考试形式主要是旧四级题型,这样的题型设置已经和时代严重脱轨,既无法帮助学生为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做好充分准备,更很难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评价概念和评价内容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课堂表现。学生们认为课堂表现是一种更加真实可靠的评价指标。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推断,既然学生认为课堂表现最能体现评价的公

正性,如若这一指标真正出现在评价体系中,学生势必会有更好更活跃投入的课堂表现。此外由于生源地的不同,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巨大,简单武断的期末考试很难反映学生的付出,因此“进步幅度”这一指标是体现评价公正性不可或缺的一项。此外数据显示有近七成的学生最希望听说交流能力或读写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学生们更加青睐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使用,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考试科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意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真正的跨国交流中,跨文化意识比起熟练的外语来说更加重要。

评价反馈方面:数据表明传统的期末总评分数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传统的、单一的得分只能让学生笼统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既无法为自己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进步而欣慰,更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此外大部分学生希望英语成绩以分项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学习计划。数据还启示我们,适当地提高某方面知识的考查比重可以激发学生此方面的学习动机。因此对学生的考查形式,如试题,应该是动态的,而非固定。

三、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问题的剖析

通过实证调查,笔者发现,现有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很难满足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一方面现有评价体系无法充分实现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另一方面现有体系也无法促进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笔者对其问题总结如下:

1、评价概念过于狭小

多数教师简单把学习效果评价理解为教学测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根据期末测试的分数给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甚至武断的评价。传统教学评价体系非常重视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考试等同于评价,而忽视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2、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实施评价的主要是任课教师或相关的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几乎无法参与其中。

3、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对于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现行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 许多高校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与十年前无异,仍然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和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评价。

4、评价功能缺乏激励

目前虽然许多教师承认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 但却将评价看作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 只注重评价的检验和验证功能, 这使评价分割在教与学之外, 难以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5、评价结果缺少反馈

目前的课程评价大多由测试结果决定的, 教师关注的是测试的实施,试题的设计。对于测试的结果只是进行简单的统计与分析, 很少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 对于常见的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的结果, 学生只知道打了多少分, 及格与否, 却不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

6、评价方式过于统一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测试, 期末测试和以CET-4,CET-6 为代表的水平测试。但是平时成绩的来源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出勤率。多数教师依靠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近半数教师仅仅按照期末考试来给学生打分, 只有极少数的大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两次以上的课堂测试。教师在实践中仍然过多依赖终结性评价, 不注重形成性评价, 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试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原则和精神[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6.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六

(作者)(作者单位)

摘要:大学英语写作的培养对英语语言的掌握有较大的帮助,更是对一门语言掌握的完整体现。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写作能力效果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因素,这些部分因素是写作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对如今的写作教学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最后给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建议,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影响因素,现状与问题,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英文标题)(英文作者)(英文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拥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且可以轻松自由的用英语交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基本达到和母语同等的水平。英语写作是一种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表现,其包含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组织、运用表述的各项能力。写作能力是和听、说、读能力密切相关的。如今英语写作能力是现代高级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尤其在未来的外企工作岗位中体现明显。比如经常会有说明书书写、个人简历展示、商业信函传递、求职信介绍、网站通知等方面出现的英语写作[1]。这些都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合作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英语写作出现了各种问题,高校培养的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难以胜任社会需求的从事英语写作的高级尖端工作,这对我们长久学习英语却不能胜任工作是一个警示。具体表现在写作能力较差,不能快速的写出完美的文章,经常会出现一些基本错。而且平时写作显得特别困难,虽然有足够的想法却难以表达,文章的篇幅较短,写作缺乏信心[2]等。每个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接近十年,而十年的巨大投入的培养却不能得到预期的成果和要求,这对我们的写作教学是一大考验。提高英语写作仍然需要依靠较好的写作教学举措,对学生给予全面完善的培养,而现在的教学现状出现了各种问题,写作教学的改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就像我们的语文写作,所占分量很大。我们最终要通过写作来表达我们的思想,阐述我们的意见,口语交流只是一个方面,更高层次的写作才是交流的体现。但是外语教师费尽苦心,学生英语写作收效微小[3],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因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外语水平较低,基本功底不够扎实。比如文章写作经常出现言语的常识性错误,时态和语态混用,词汇写错,介词连词等使用不当,句子零乱不够清楚完整。同一个意思会有不同的词汇,并且使用环境也可能不一样,学生经常会出现用词不当,认为意思相同即可通用,显然不对。较为重要的问题是掌握的词汇量太少,句型欠缺,短语短句不够,词组积累较少。通常会出现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想不起用什么词汇替代,并且高级词汇所知甚少,文章写作层次不够,仍旧维持在较低水准,经常写出来的文章浅显短小,难以提高。句型、短语、词组的积累显然很重要,这是最基本的文章构架,中文和英语的写作方式毕竟不同,句型转化也不一致。头脑中存在的中文意识,在进行英文表述的时候不够合理和正式,最后写出来的英语有较大的中式意味。只有丰富的积累,写作才能顺利、流畅、得体[4]。这些都是英语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这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的主体因素也有教师的客体原因。

2)母语写作能力不够。在这里,母语即是汉语。汉语的写作能力显然会给英语写作带来影响。对于我国学生英语的学习,英语写作最初的表达基本是头脑中汉语的原型。学生知道的汉语词汇越多,知道的表达方式比如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都可以对英语写作进行指导。为什么在英语写作中不能有完美的修饰表达?汉语中有大量的成语衬托,有优美的文字表述,还有丰富的文化结构和底蕴,这些成语词语在各种修饰手法中表现出较高的意境,不断积累、感受,汉语写作能力逐渐提高。而英语写作业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只是汉语的写作能力需要保证。

3)写作任务和条件不够。在英语写作中,写作任务过低。比如在中文写作中,每次的写作量至少是几千字,而且写作时间较多。但是,英语写作通篇词汇量较少,一般200字左右,这样的要求太低,任务较为轻松。同时,写作条件不够。英语写作多数为课余进行,课堂时间短,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好的写作。

4)写作练习频率不够。学生平时的学习和交流仍然是以中文为主。我们经常可以洋洋洒洒写出几千字的文章,表达出清晰的主题和情景,但很难用英语写出较长的文段,而且表述不清没有主题,更不要提意境。究其原因,仍然是练习的频率不够。应该经常性的用英语替换中文进行写作,写出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一个东西的描述等等。

5)写作基础薄弱。这个写作基础基本可以理解为,英语水平或者基本功问题。比如在中文写作中,我们都会大量的查看和积累相似主题的文章,记忆优美的句子和表述。同样在英语写作中,学生这点做得不够。有很多的优美英文和好的句子可以借用在我们的英文写作中。这就是读的能力的培养,多读多写多练。听和说仍然会对英语写作有较大帮助。听取优美的美剧台词,和同学说出好的句子都是不错的方式。

6)心态不够积极,不认真对待,认知能力有待加强。学生对英语写作通常会有消极情绪,因为不自信因为恐惧所以结果越来越差。每次的写作不够仔细认真,没有反复修改和琢磨,也没有通篇理解和改善,只是完成任务留给老师修改,这样的结果难以提高英语写作。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基本的能力,但是仍然可以培养。对一件事一个物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有更为深层次的本质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自然较好。

3.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写作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加强对语言的掌握力度。分析现有的写作教学现状和问题用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帮助,同时对写作教学的改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写作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教学的目的不清楚,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我们通常会直接开始一门课程,但却不知道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而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进行学习,没有引起学生全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同时现在没有专门的写作课程和写作教材,写作基本都是学生课下完成,写作素材基本都是教师安排,素材没有和未来的工作主题写作相关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专心写作。

2)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学方法对英语写作有较大影响。英语写作是英语能力的综合,因此全方位提升外语水平包括听说读的能力是必要的。认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写作这一方面显然不对。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全面性。比如更多的老师就是让学生多写多练,但是忽视了基础问题——词汇和语法基础。英语写作的语篇体裁很多,而平时的写作主题较少,涵盖不够全面。目前教学方法有三种,成果型教学、过程型教学、内容法教学、体裁法教学[5][6]。现在的教学方式多数为任务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失去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和主观意识。一般写作教学老师会在课上布置一个写作题目,或者根据书本的习题要求进行安排任务。最后批改学生作业,只是找出基本的语法问题和句子结构以及单词拼写等,没有对文章总体上进行分析把握。当然,学生写作的篇幅较短,难以形成有效合理的通篇结构。最后分发作业,老师很少会对作业质量文章写作进行对比评讲。这种任务型教学多数是为了考试,模仿基本的范文句型,没有新意的多变结构。这样难以激发学生随性写作,只是应付任务。

3)学生主体的问题。写作教学,学生仍然为主体,老师只是辅导作用。在写作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无话可写[7]。写作兴趣不够,心态不够积极,出现不够自信,担心写作心理。写作练习没有加强,学习英语的基本功底仍然不够等。这些是写作教学中应该要注意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就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毕竟主体因素仍然决定于学生个体。但需要采取措施,让学生的主体问题不至于放大。比如让学生从整体上知道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激发写作兴趣,自信的面对各种话题,广泛的积累写作素材都是现在的写作教学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4)文化差异、言语环境问题。语境在语言的学习较为重要,英语的写作表达技能与语境相关。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书面表示方式。这在写作教学中需要老师进行较多的讲解、演绎和展现。文化差异的不同对写作教学也有影响。文化差异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言语表述密切相关。在中文中,我们很好的语境表述,合理的词语运用在英文写作中可能有不一样的展现,这是文化的因素决定。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这方面的积累、学习和掌握仍然是老师和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融合和改变的,是一个长久过程。

4.写作教学的建议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学生为主体但教学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以下提出几条写作教学的建议。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主体上提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学生相互批改自己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可以采用图式理论[8]运用在写作教学中。图型只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利用图例进行写作的自由表达。如今网络较为发达,在网络环境下[9][10]可能比面对书本更具有吸引力。在平时的写作中多多练习,多用英文进行写作,比如写自己的博客和电子邮件等。

2)写作的教学目的应该传授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知道写作的重要性。对各种体裁进行阐述,这会对学生形成写作重要性的内心认识,比如英语写作会在论文摘要、外企工作总结报告、产品说明书、外企通知等方面出现。现在的写作是对未来可能从事工作的一种启发和提示。

3)对于英语写作教学应该在三个方面给予重视,英美文化差异与语句修辞偏好、语篇互动与读者意识、语篇能力与语篇交际构成原则[11]。所以需要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对基本语句的修辞手法进行细致对比和讲解。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进行英语和汉语表达方式比对,分析两种写作特点。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对写作有较大帮助,首先写作的整体框架应该形成,这在平时的翻译教学和阅读教学中需要强化。

4)提高师资力量对写作的教学提高有帮助。但对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加强表现的更为明显,这是写作的基础问题,包括词汇量的积累、句型结构分析、连词介词用法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进行专项的辅导写作学习。不同类型的文章有其独立的特点,写作上总体把握文章写作路线。加大写作过程指导对整体文章写作较为直接。写作过程有写作前的准备,知道要写什么内容,文章提纲清晰明确,写作中运用句型丰富,不断检查错误进行修改等。

5)教学方法改进。结果法和过程法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读写和译写结合都会对写作有较大帮助。比如在讲述写作课程时,让学生对写作主题进行讨论、列出写作提纲、分析图形或图表反映的内用信息和本质、设置文章的布局结构、对文章写作步骤的讲解等。分析已经写好的文章时对好的文章进行分析,并把范文给大家讲解展示,对写的较差的文章进行细致讲解和指明注意地方等。

5.结束语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它包含了对整个英语教学的要求,而不单是写作一个方面。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写作能力以能适应未来的交流和工作。我们要不断的改进写作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化教学质量,做好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不断摸索、创新,使我们的写作教学取得期望的效果。

参考文献:

7.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篇七

一、听力教学现状

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不论在课时分布,教材选择,还是在重视程度上都有被弱化的趋势。听力教学模式多是教师在放音之前对生词进行一定的讲解,再通过多媒体播放录音。学生在听力录音后迅速做题。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1.听力材料的选择。听力材料的选择对于听力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下许多高校对于英语听力课本的选择并没有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和学生语言实际相结合,有些课本内容陈旧,说是新闻听力,其实早已是“旧闻”;有些材料过于简单,学生兴趣较低;有些艺体类高校学生基础与文化课考生不同,而听力课本却一样,这样会造成学生因听不懂产生厌学的现象。

2.学生听力习惯的培养。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听力材料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自己水平高,不需要对细节方面诸如连读,弱读等仔细推敲,容易产生兴奋的情绪;而对于稍难的篇章听不懂便产生焦虑,失去信心,轻言放弃。还有些学生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采取先看录音原文,再听的方式,或者第一遍没听懂就翻开录音原文对照。这种练习听力的方法虽然表面上看来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却没有达到训练听力能力的效果。

3.知识储备。就听力话题而言,若是学生熟悉的话题,有相关背景知识的话他们会感到容易理解,听得懂。如:校园生活,影视明星,体育健身,人与自然等;但较为复杂的文本,比较陌生的话题,比如:时政新闻,航天航海,生物医学等,尽管语言材料并不难,学生却感到听起来相当费劲。这使得知识储备的作用更加凸显。

二、提高英语听力的途径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大听力技巧的训练。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提高英语课堂听力的方法。

1.有针对性的选择听力材料。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即选择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相当的材料。根据Krashen语言输入假设原则,我们需要遵循i+1理论,听力材料应选择略高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层次,这样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挑战,能够有目的的去解决问题。有些老师会选择经过改编的非真实场景的听力给学生练习。这种为考试而练习的听力并不能在培养学生听力能力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只有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接触真实场景材料,听力焦虑才会有所减弱。

2.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播放听力前,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根据题目推测将要听到的内容,迅速做出预判断,还要注意捕捉关键词和重要信息。有时候在听音时,由于语速或真实场景,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听得清楚明白,我们就要根据上下文的背景知识去推测。比如听议论文,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句,以及论点,论据和结论;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其五要素“what,who,when,where,why”等问题。

3.增加知识储量。听力开始前我们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材料出现,如果遇到熟悉的话题或是能从题目进行预判段,便会自信满满的投入其中;若是不熟悉的话题,听力过程将十分艰难。因此,平时的积累相当重要。例如我们可以把听力材料分类,如分成衣食住行购娱等几大场景,给学生讲解词汇及背景知识,并鼓励学生记忆相关词汇,在强化做题时学生能够迅速捕捉到这类词,从而换起对听力场景的把握。

三、结束语

听力是语言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日常交际中最长用的语言技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寻求有效方法以提高学生听力兴趣并达到与说,读,写三方面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程京艳.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9,(1).

8.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研究 篇八

“分类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组织教学。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新生入学后即进行分类考试,学校为不同起点级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菜单”,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不少学校按高考成绩以及学生的口语和复试成绩划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组班。分别以快、中、慢三种教学进度,易、中、难三类教学内容授课,让好学生拔高,更上层楼,而差生夯实基础,尽快赶上。分类教学后,对于成绩优秀者应进行重点拔高培训,增加英语学习任务,给予特殊帮助辅导,加快学生学习步伐,目标是使他们提前通过四、六级考试,并在英语能力方面优上更优,好中求好。C班学生一般占5%,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对其进行基础知识和初级英语辅导,补习高中英语知识,并放慢大学英语学习进度,使他们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词汇,以便逐渐跟上正常教学进度,使他们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目标明确,快速赶超前面的学生。许多学生担心学校在师资分配上会“开小灶”。分类教学不应人为地给学生或老师“分等级”。努力提高各层次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改革的惟一目的。

严格的等级划分不应作为对学生能力评价的定位,学校应采取滚动机制,制定相应的动态考核体系。每学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和任课教师推荐实行“微调”。成绩进步的学生可以升班,成绩退步的学生必须降班,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永不翻身”的“差等生”。 A班学生并非高枕无忧,他们要有紧迫感,稍一放松,就可能被后来的同学赶超过去。这种淘汰与上升的制度可让学生具有危机感和"保级"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从而改进英语学习的某些不良风气和死沉氛围,并且给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竞争、平等求学的机会。

分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把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共同上课,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材与取舍,讲解详略得当,进度安排适中,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所学内容消化吸收。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向素质教育过渡,并把英语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外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不断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英语学习热情。分类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各级别学生不断提高目标,从而提高英语水平。任何达到最高一级的学生都可以提前参加四级考试。学校可以将提前通过四级的学生重新排班授课,并作为“英语提高班”而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把听、说、读、写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达到六级水平的要求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灵活多变的立体式教学形式快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在四级水平基础上,加强听、说等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经过全面培训,“提高班”学生提前参加六级考试。这样,将使相当多一部分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成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

9.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九

文章旨在在英语测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改变以前的期中、期末等阶段性考试形式,将测试理论的运用融合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去,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后效作用、教学实景等实证方面的研究.初步探究英语口语测试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作 者:陈B CHEN Jun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H310.4 关键词:英语测试理论   口语教学   交际能力  

10.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十

为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顺应国际化、信息化潮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加有效地实施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特制订此方案。

一、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

(一)按照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强化对研究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读、写、译的水平,使研究生生能够借助英语开展有效的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从而促进本专业的学习和学术交流。

(二)建立“研究生公共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研究生英语的学与教逐步朝着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学互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调整学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三、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免修免试的研究生原则上不参加分班教学及选修课学习。其他研究生分基础班、平行班等参加分班教学和选修课的学习,但学时不等。

(一)免修免试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研究生(含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及博士生),可以免修公共英语:

1.在研究生入学前两年内参加TOEFL考试成绩不低于580分(新题型不低于85分);

2.在研究生入学前两年内参加IELTS考试,成绩不低于6.5分;

3.在研究生入学前五年内参加GRE考试,成绩不低于1800分(新题型总分不低于1300分,其中作文不低于4.5分);

4.入学统一考试和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均不低于75分。(推免生的入学考试成绩计75分)

(二)学术学位硕士生公共英语的教学

根据改革需要及研究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入学成绩实行“分级、分层次、分班”教学,按不同层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具体需求。

1.学分设置

学术学位硕士生公共英语开设4个必修学分和1个选修学分(上36学时)。

2.分级教学

(1)分级教学的类型

根据研究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及能力,将他们编入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 “平行班”、“基础班”进行学习。其中,平行班针对英语基础较好的研究生开设,进 1

一步提高其英语水平;基础班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研究生开设,进一步夯实其英语基础。

(2)分级学习的确定方法

基础班和平行班学员,根据入学统一考试英语成绩和入学英语摸底考试成绩综合确定。基础班开设6个班,每班35人,以入学统一考试英语成绩为主,参考入学英语摸底考试成绩,选择排名后210位进行分班教学。剩余的直接编入平行班学习。

3.分级教学的组织

(1)平行班

周2学时,开设一学年。

(2)基础班

周4学时,开设一学年。

(3)平行班与基础班的动态管理

基础班学员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的,可以编入平行班学习;平行班学员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的,编入基础班学习。

4.指定选修课的开设

(1)选修课的种类

文化交流英语;英美文学选读;实用英语写作;影视欣赏;翻译技巧与实践;实用英语语法;英语口语

(2)选修课的组织

周二学时,开设一学期。

(三)专业学位硕士生公共英语的教学

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公共英语教学组织主要依据相应领域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

1.学分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生公共英语开设2学分。

2.教学组织

周2学时,开设一学期。

(四)博士生公共英语的教学

博士生公共英语的教学应进一步突出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英语在博士生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中的贡献力。

1.学分设置

博士生公共英语开设4学分。

2.教学组织

周4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教学内容的组织

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研究生组织适宜的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参考书。

(六)考核办法

1.免修者,成绩计为85分,自动获得相应学分。若申请免修但不免考,成绩以考试实际得分计。

2.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计算。

3.学术学位硕士生的总评成绩按上下学期成绩的平均值(上下学期均须及格)计算,每学期的成绩按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计算。

4.缓考者或不及格者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学后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随下一年级研究生重修。

(七)个别辅导与答疑

多媒体网络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并且在教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公共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是一个集自主学习、教学、测试、作业、辅导和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任课教师借助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在线进行课余个别辅导和答疑,学校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工作量。

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条件保障

学校安排单独的业务费,保证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五、其他

1.新生开学报到时组织新生入学英语摸底考试,所有新生均必须参加摸底考试。

2.未参加入学英语摸底考试的研究生一律编入平行班学习,不得调入基础班,不及格者不得补考,一律重修。

11.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H319

1、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一、大二学生的公共课已经由来已久。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自然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目标,在这几种技能中,写作往往是学生问题最大的地方。每个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都有写作的部分,因此,写作水平直接影响他们最终的成绩。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方面明显不足,主要是由于平时练习较少,且受母语负迁移作用影响,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英语的表述方法,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写作教学方法

写作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其教学的原则一直备受争议。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教学原则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是探讨的焦点。主要有两类方法。第一种方法指 “结果教学法”,主张写作是呈现信息,其关注的学生最终成型的作文结果,注重语法和句法结构。模仿和改造范文是学生进行写作的主要活动。[1] 这种方法没有认识到,写作是有目的和读者的,写作过程是创作和产生想法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第二种主要方法为“过程教学法”,认为写作作为一个创造性的自我发现的过程, “良好的写作实践的发展”是比“模仿写作”更重要。[2]基于“构思--起草--修改--编辑--出版” 模型的递推过程的方法框架,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他们的个人的思考进行写作。

3、针对学生写作问题的研究

3.1 研究目标

为了更有效地找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地解决方案,本研究制定了问卷调查,以期实现以下研究目标:

(1).学生们最不擅长的写作领域是什么。

(2).写作不足之处来自哪里。

(3).教师做什么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写作技能。

在上述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假设:

(1).不同层次的学生面临的写作问题,包括组织、布局和内容。

(2).写作缺乏的原因包括:

教学方法的问题;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疏忽;学生阅读量太低。

3.2 研究步骤

为了回答上述的研究问题,并测试上述假设,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工作。首先,选取我校大一、大二学生期末英语考试的学生作文文本进行分析,找出了学生写作的不足。其次,对一、二年级学生及非英语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写作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此外,结构化的课堂观察来了解写作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法。 对学生期末试卷写作部分进行分析,从写作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分析,总结学生写作的长处和弱点。

通过分析学生试卷,可以将学生作文大题分为3档。每档作文的情况如下:

作文满分为15分。其中,10-14的作文结构清晰,作文内容完整。论点有相应支撑的论据。论据具体、详尽,有组织。与其他观点的认识。组织:引言和结论是明确的,但也许没有像他们那样有力。个别的作文段落划分有小问题。句子结构通常是正确的,但一些句子可以提高。句型比较丰富。能正确的使用词汇。拼写准确,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6-9分的作文在逻辑上有一些偏差或失误,一些关键点的具体细节,有些可能缺乏深度。作文结尾只是重复的介绍。句子结构一般是正确的,没有句式的变化。词汇简单,有拼写错误。

6分以下的作文:主题模糊,字数较少。思路严重的混乱,逻辑有问题,结尾缺失。用词或语法太弱,句子难以理解。所用的词汇有限。

3.3 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设计一系列关于写作方面学生情况的调查问卷,發现学生关于写作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85% 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愿意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

2.学生对于模仿写作持肯定态度。主要原因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系统的写作课程辅导,学生不会写,因此,很希望教师能提供模板让学生仿写。

3.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要是将其论据论点进行英译汉的翻译,对语法方面掌控不好。

4. 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写作词汇较简单,不会用复杂的、或者书面语,经常用口语较多。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首先,教学计划的设计应该给英语写作留出一定学时,保证足够的练习。以我校为例,大学英语的学时为每周4学时,需要完成讲单词、课文、课后练习,以及四六级题目的辅导。因此,没有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写作。

其次,从理论上看,“过程教学法”比“结果教学法”更有优势,它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有较高的意义,但由于国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时、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过程教学法”也有值得借鉴的作用。教师应该将两种写作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4.结语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写作的问题远远超出了设计问卷指出的假设,如:布局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学生词汇、语法等基础方面的薄弱。从教学情况看,教师没有更多的学时集中教授写作知识,只能采用单一的“结果型教学”方法。因此,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应该为写作增加学时。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特别是学生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Jones, S.J.. Blogging and ESL Writing: A Case Study of How Students Responded to the Use of Weblogs as a Pedagogical Tool for the Writing Process Approach in a Community College ESL Writing Class. 2008

12.大学英语教学隐性课程研究 篇十二

一、隐性课程的性质和特征

1. 潜在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的活动( 通常指教学活动) 在发挥其显性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其他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无意识的”“不知不觉中”受到超出教学目标外的影响。

2. 非预期性。通常来说,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法预期的,可以认为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以及教育对策制定人在对学生实施相关职责时,对于其对学生产生的潜在影响,是不可控的,通过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常可以将此影响的积极层面无限放大,消极层面逐渐缩小。

3. 多样性。教育过程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育风格,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思想行为与意识的影响,同样是多种多样的。

4. 不易察觉性。即使对隐性课程有了初步或相对较深入的了解,对于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的一些微妙的变化,是无法完全预料与察觉的。教师对于某件事的看法与评论,对于课本中出现的范例的解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细致而耐心地关注自身的每一个行为举止。

二、隐性课程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隐性课程概念,改变了传统课程的观念,不仅让学生真正地被文化本身所吸引,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热忱程度与教学的高度。尤其在今日,许多高职在校生对英语产生了厌烦与逆反心理,学习的心态通常为应付考试顺利毕业而不得不学,甚至阻碍学生形成相对较完善的人格。在此前提下,更能凸显出今日所提隐性课程的重视对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木要求》指出,高校英语教学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高校英语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教师的个人能力与魅力也能随之充分的发挥到课堂上,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而实现课程的弹性化与多层次化。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隐形课程独特与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将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钥匙( KEY) ”。

三、英语隐性课程的分类

1.环境型隐性课程

校风、学风、学习环境,往往影响着高校英语学习的成效。在学院整体外观布局、校园文化氛围、图书馆、自习室、学生阅览室、教师的布置安排等方面都应注重细节方面的体现。

在细节上,应当为英语教学准备特定的“隐性环境”。将教学与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下亦能受到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为英语教学增加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放多功能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外语专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外语的方便性与自发趣味性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效。

2.活动性隐性课程

英语角、英语社团活动、晨读、各类竞赛、专家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都属于活动性隐性课程。往往学生对于此类活动表现出了与对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态度,学生们往往能带着新鲜的活力参与到活动中,同时能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找到自身的需求点,依据不同兴趣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为其设计相应的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良性的影响。

3.教师行为隐性课程

教师的性格、英语语言功底、自身文化素质、教学艺术等方面,无疑一直都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很多教师漠视这一点对教学的影响,往往会失去学生对其课程的兴趣。教师的个人魅力、经验赋予的睿智,无疑会为英语教学带来质的飞跃。做一名令学生欣赏的教师,多与学生在情感上交流。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都能为英语教学带来显著的升华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格成长、自信心、自主性等方面,有着无以言喻的重要作用。

四、如何提高隐性教育课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隐性课程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将是对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语言学习领域,隐性课程是一个更加灵动与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将教师的个性化能力凸显在教学中,针对性的优化知识结构,增加个人对知识的操控能力,拓展知识的宽面,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渐入佳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掌握所学的语言规律与知识点, 促进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学习。

2.让学生参与到隐性课程的开发使用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良好的教学是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放松与享受其中的。理论上讲,隐性教育学习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将外界的知识信息与语言、意识、符号等输入到脑中可以被存储,并可以应用自如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从属地位,把主动权让给知识本身。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让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动脑思考,参与到各类培养其发散思维、 学习能力的活动中去,甚至可以将学生通过一定的模式分组,让各小组之间通过查找资料、探讨、协商、表演等方式共同协作来完成特定的任务,让学生间进行各自的讲解或表演,把本组同学付出的努力展现在大家面前, 让大家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13.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十三

时事点评与提高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效果的研究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现象日趋普遍,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在大量补充师资来源之前,如何提高英语大班的教学效果应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一项把时事与英语大班教学结合的个案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探讨提高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作 者:刘华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广东,广州,10642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年,卷(期):27(11)分类号:H319关键词:时事 大学英语 大班教学

14.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十四

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及后续课程的开设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四级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课程设置角度看,目前的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多样化的四级后续课程设置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作 者:沈向怡 金辉霞 SHEN Xiang-yi JIN Hui-xia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浙江,310018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29(12)分类号:G42关键词:大学英语 四级后教学 多样性英语课程

15.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研究 篇十五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中规定,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1]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听说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交际能力, 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限制,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 转变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大学生听说能力。

1. 大学英语听说课现存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 也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长期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规则和语言知识点的讲解, 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重视听说教学, 尤其是口语教学, 使得学生在听说训练过程中要不无法开口, 要不表达的语言形式太过单一、缺少变化。

1.2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氛围不足

教师和学生已习惯于“填鸭式”应试教育, 往往还是以教师为主, 而学生自主发挥的时间、空间有限, 学生缺乏锻炼, 听说能力也停滞不前。一部分自学能力和基础较差的学生, 更加不会主动学习, 因此只依靠短暂的课堂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模式单一, 使得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气氛单调呆板、紧张压抑, 进而使学生理智活动水平下降, 不适应感增强, 从而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心理上的对抗, 使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前,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较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不够充分。

2. 大学英语听说课改革措施

2.1 更新教学观念

听说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听说课的最终目标是在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场合, 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用语进行口语交际。课堂上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听说口语活动。任课教师要将传统的听说课程改革为集视、听、说为一体的能让学生活学活用的实践课,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听说能力,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改善教学效果。

2.2 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语言材料, 把凝固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学生的言语行为, 让生活自然融于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全情投入, 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情景、情感与语言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应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并及时调控, 在体现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同时, 通过“感知—理解—迁移”, 克服听说教学的单一性,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2.1 课堂组织形式

“语言学习是学习者对目标语建构自己对之理解的过程;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 是语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语义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实践的组织者, 是语义建构的帮助者, 而不是语义的灌输者”[2]。因此在听说课课堂上, 应选择“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实践, 比如进行小组活动展开讨论, 进行成对操练有问有答, 开展辩论各抒己见, 等等。再比如进行各项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及测试, 帮助学生有侧重地发现并纠正问题, 同时利用良性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2 课外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上还远远不够, 且语言学习, 尤其需要循序渐进。因此, 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氛围, 组织好课外学习活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才能积极、认真、长期地自觉参与课外学习。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开展各种演讲、辩论和沙龙活动, 建议并监督他们开展日常小练习, 利用歌曲、故事、文学、新闻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 让他们感到英语无处不在, 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快乐的, 从而达到改革和完善大学听说课、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另外, 听说课课程教材在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学生水平和特点, 选择内容丰富、编排科学、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材, 使课堂学习既能培养能力又生动有趣。选好教学内容的同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协助教学, 将新颖、有趣, 又有深刻含义的内容配以灵活的形式, 全面展开教学, 让学生既想听想说, 又有内容可听可说。课后再辅以系统全面的训练和有益的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针对他们在听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适时适量地补充一些专项强化训练和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充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目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充分。这样, 有可能造成交际障碍。因此, 如何根据英语视听说课的特点,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日益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课内课外, 教师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听说课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 改革和完善大学听说课课堂组织形式, 组织好课外学习活动, 以达到学生能听能说之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6.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篇十六

【关键词】隐性教学 特点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01-02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在校生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高校每年招录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其结果是每位教师所教授的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水平不断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从事写作教学(英语写作教学耗时、费力且成效不明显);一方面是学生对枯燥的写作教学不感兴趣、不愿参与,课堂上无法形成有效地互动。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严重阻碍了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效能,所以改变原有的显性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变得刻不容缓。笔者基于对国内外二语习得模式的研究认为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内涵

在外语教学领域,根据是否传授讲解规则可将教学方式分为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著名二语习得专家Ellis将显性教学定义为“传授给习得者语言运用规则,之后让他们通过不断练习和使用规则”。[1]DeKeyser认为:“如果教学中明确含有教师所传授的规则,或者让学习者着重掌握某种语言形式,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发现规则,这种教学方式称为显性教学,相反则是隐性教学”。[2]DeKeyser的定义简单明确、具有操作性——即“隐性教学焦点集中在意义的获得上,而显性教学焦点集中在解释和练习规则上”。[3]由此可见,显性教学一般包括详细的规则讲解,明确要求学习者注意某一形式,并且通过交际活动和互动对元语用规则进行总结;而在隐性教学中,教师并不明确解释相应的规则,而是通过各种活动使学习者发现并掌握元语用规则。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使学习者自己发现和习得大学英语写作规则。

三、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点和功能

和显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相比,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目的上具有隐蔽性。显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对写作知识和规律进行阐释;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则要求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和探索规律,从而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隐性大学英语教学的写作目的被大学英语教师巧妙的安排在学习者的各种活动之中,能够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其次,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显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求学习者要按照教师的指令来进行写作题目的选取和练习;隐性大学英语写作的整个教学过程都赋予了学习者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学习者根据教师字里行间的渗透去体会和感悟教师的教学目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掘和查找写作知识和写作素材,因此具有愉悦性。再次,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素材呈现丰富性。显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提供指定的素材进行写作;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则鼓励学生相互探讨和合作,共同探索和完成英语写作素材的选取。学习者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可以到网络上和实体书店中查找,其获取的资源的渠道是大量而丰富的。最后,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具有持久性。经过写作素材的查找和选取、写作目的的感悟和领会、写作过程的愉悦性练习,写作教学的效果将会被呈现。由于发挥了学习者的主体性,经过学习者认真的练习、同伴间的互助以及整个写作过程的教师的巧妙的引领,学习者对每一次的英语写作训练的印象十分深刻,因此教学效果具有相对的持久性。

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不仅具有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而且还能够实现育人的功能。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意识。传统的显性填鸭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极大地扼杀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在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者对写作材料的积极选取、写作题目的最终选定和写作过程的亲身设计,学习者在提高自身英语写作水平的同时,能够培养自主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的价值得到了尊重,学习者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除此以外,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还能够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隐性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同伴的互助和活动中进行的。在互助和活动中,学习者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式,掌握了合理的分配自己时间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感悟和启迪中,学习者学会了独立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具备较强素质和能力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潜隐、愉悦和学习效果持久的特性。和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相比,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够为学生所欣然接受。在不断提升英语写作水平的同时,隐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育人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DeKeyser, R.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Rules: an experiment with a miniature linguistic system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5(17): 379-410.

17.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十七

新时期新形势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这一要求之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加紧迫,它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必须加大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分量。创新要求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则是创新人才培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勇于质疑,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这正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笔者任教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它从建校初期就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有效教学见长”的教学理念,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本文拟就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做一些探讨。

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源起西方,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位哲学家约翰杜威(1910)提出来的。他在《我们怎样思考》这本书中用了“反思性思维”这样的提法,他认为“反思性思维”的重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独立的思考,搜寻有效的证据,最后做出延迟的判断。说到底,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大胆质疑,谨慎断言,是一种对外部事物和问题的判断力,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杜威之后,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开始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风行起来,甚至于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受西方研究批判性思维的热潮的影响,我国的学者们也意识到了培养批判性思维重要性,在二十一世纪初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文秋芳(2008)和黄朝阳(2010)等学者都相继发表论文著作对批判性思维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批判性思维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都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在中国也有小部分大学实验性地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强调尊师重长,强调顺从和接受,追求个性脱离主流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而被社会所不容。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笔者的女儿最近刚上一年级,她的语文卷子上的一道填空题吸引了我的关注。“圆圆的荷叶像什么?”女儿的答案是“像把伞”,这道题被打叉,正确答案是“像盘子”。我说圆圆的荷叶像把伞,没有错呀,很有想象力呢。女儿立刻反驳我,老师说的就是像盘子。看到这样的试题和女儿这样的反应,我感到莫名的惊恐,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将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是教育这条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吗?孩子们只知道死记硬背,没有想象力;孩子们只会惟师命是从,没有自己的判断。从小所受的教育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思维习惯。到了大学这种思维定式的弊端更是逐渐显现出来,学生们缺乏创新精神,对所学不求甚解,60分万岁,毕业论文更是靠剪切和粘贴来完成。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对适合我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框架还没有完全搭建好,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评判的机制,就很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批判性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实会发展得相对慢一些。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现有的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是可以培养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习得的。笔者在高校担任大学英语教师17年有余,与英语的亲密接触让我的思想也受到英语思维的很大影响,下面我想谈谈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些具体实践。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加强批判性意识。批判性思维不是单纯的挑毛病和简单的否定,而是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深思熟虑后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教师应在课堂上作出表率,明确向学生表明态度,欢迎质疑。教师不要再把自己架得高高的,而应该重新给自己定位,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助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他们的参与程度,他们的学“习”热情,才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其次,教师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批判性思维并不是需要全盘否定,也不需要剑拔弩张。它需要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让大家各抒己见,让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要善于发现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融入批判性思维的氛围。嘉庚学院的校级选修课中有一门课就是批判性思维课,任教的是一位资历颇深的外教。

在和他的交流中,他告诉我中国的学生们缺乏批判性的精神,他用一个学生们作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句子作为例子——“一个硬币有两面”,他问学生们,一个硬币真的只有两面吗?你们有认真观察过吗?从直观上看一个硬币应该有三面,而从抽象的角度看,一个硬币的面就数不胜数了。学生们都超爱上他的课,简单生动又有趣的范例,引导他们走入了教育薄弱的一个领域。受他的启发,我在每一单元的导入课之前都要认真思考,尽力设计出学生乐意回答、有话可说的问题。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单一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教育发展至今,大家应该都充分意识到这种教学的弊端。

一个有效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加强互动,要在上课之初就让学生明白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要讲解一篇英文文章之前,预习工作很重要,我在所教授的每一个班级都会建立QQ群,通过这一平台我能及时地把预习的任务下达。进入每一单元之前我都让学生把生词、难句在课前先查阅完毕,并让他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文章至少三遍。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对于这一问题你的看法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进行认真的阅读和思考。

这样学生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出问题所在并发现其中的难点,然后通过图书馆或是互联网的平台去收集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比对,确定各种信息的关联性,得到对文章所涉及问题的初步推断。带着这样的分析到了课堂上,学生们就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我在课堂上的一般做法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一环扣一环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用辩论等方式对英语文章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小组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化整为零,在大班的环境里也能实现小班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对所要学习的文章设置合理的问题,循序渐进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在小组里同学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有之前充分的课前准备,讨论起来也是有章可循的。

教师这时要在旁倾听,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帮忙分析原因。最后由每一小组派代表上台做总结发言,阐述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时教师的作用特别重要,要对每一组的发言进行及时的点评和反馈,并提出建议,这样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嘉庚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使用的是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我用第四册中的三个单元为例来展示课堂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实践操作,抛砖引玉,以期与大家讨论。先来谈谈辩论的实践操作。第四册的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关于两性对美的追求的不同看法。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们讨论什么是美以及影响审美标准的因素有哪些。同学的回答各种各样——“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的性别……”接着同学们的回答,我把话题引入男性和女性对于美的不同认知。

最后我抛出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女性为了让自己更美需要化妆吗?”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加入正反两个阵营进行辩论,课堂气氛立刻被点燃,持需要化妆的一方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内在美需要外在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化妆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社交礼仪,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持不需要化妆的一方认为化妆是肤浅的表现,女性追求美不需要化妆,应多看书开阔眼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辩论一般都没有输赢,我会在总结时针对每一方的精彩表达给予鼓励。辩论只是给大家一个机会抒发不同观点,发现看问题的各种不同角度,重要的不是输赢。再来看看如何让小组进行项目介绍。第四册的第三单元是围绕企业家精神为主题展开的。嘉庚的学生不少都来自父母经商的家庭,孩子们身上多少都有父母爱闯敢拼的基因。因此,我想到,这个单元就让他们自学,参透文章传递的意思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策划一个毕业后想创业的项目,包括项目的现状、前景,运营方式,盈利方式,等等,放手让学生们去想去做,他们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

学生们创业的项目就像“头脑风暴”,五花八门,争奇斗艳,有的还用上他们财务专业课上学的知识,为自己的项目加分不少。有的小组想在校区附近开设一个综合的乐活商圈,有的想办一种私人订制的摄影工作室,还有的关注现在快递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绿色包裹的概念。一个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项目规划,我听得热血沸腾,感觉看到他们自由飞翔的灵魂。这样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独立思考,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第四册最后一单元的主题设置得非常好,在两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和学生们谈谈人生的意义。我给每个小组设置的话题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答案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认为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有人认为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有人认为是拥有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自由,不要惧怕别人的眼光,有人认为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生活的更好。基于这样的讨论热度,我引导他们谈谈文中男主人公的一生是否有意义,文中作者也是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并没有下定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四、结束语

18.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十八

【内容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业进步与情感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对相关研究成果从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将有利于澄清认识,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自身优势,将人文教育的渗透由无意识转向意识,不断加强行为自觉性,帮助实现大学英语有效教学,以“情知互促”真正推动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人文教育 情知互促 有效教学

我国自1995年以来,公开发表了一些有关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数量不多, 而且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全面的深入探讨。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因此,笔者在此拟从五个方面就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概括性说明,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已有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教育活动,外语教学的多重教育功能早已得到广泛承认。有的研究认同H.H.Stern和Ull-mann(1983)的观点,将外语教育的目标概括为四大类,分别为语言水平、知识、情操与价值观、技能转移①。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任何学科的目标大致有4个组成部分:知识、理解;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兴趣、动机、态度,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学力观②,即:学力由隐性和显性两部分组成。其中,前两项为显性学力,后两项为隐生学力,应试教育关注显性学力,素质教育则关注两者的统一。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与此相应,英语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还有的研究则认为,学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和使用,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外语教学以交际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认知为教学目标,强调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突出实用性。

20世纪末,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以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方法、能力和素质为主的教育转变。与此相应,目前的许多研究就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说明,认为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具体的语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首先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自学,如何记单词,如何使用工具书等,从而强化自学能力,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应用知识的方法和创造知识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协作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发展个性。其次,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第三,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增强其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以及直觉和灵感等。这虽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直接目的,但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第四,要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语言态度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使之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第五,帮助学生克服和防止浮躁情绪,了解“英语是可以学好的,但英语也不是容易学好的”,从而刻苦努力学习。最后,学生思想尚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欠佳,难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极易被不良的西方文化、观念等所迷惑,教师应当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外语教学中。

总之,虽然大学英语课程带有工具性质, 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但却不是全部。新世纪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讲授为主导的外语教学方式向以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形式转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超越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努力实践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既熟练掌握英语又能在两种文化中自由穿梭而不失去自我的人才。

二、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目前有多种不同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综合来看,内容大都涉及到历史、文化、习俗、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家庭、社会、人际关系、思想道德、世界观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教育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更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澄清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篇章的内容都展示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记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教师应充分开发教材的美育功能,帮助学生陶冶性清,净化心灵,弘扬人文精神。最后,由于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中应该强化文化导入,使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 增加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对比分析英汉两种典型文化现象,而不只是停留在孤立的字词句和语法的学习上。

三、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就教学过程来看,首先要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英语课堂既是学生学习英语、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也是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讲授绝不能仅仅讲解字词句、语法和篇章的字面意思,必须深入讨论内容,以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习者的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作用的指导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语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 可以设计开放式课堂教学,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主动发问,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英语练习甚至编制测试题,激发学生钻研的兴趣,使之在好奇与疑问中积极思考、探讨。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既有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加深学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尤其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共事,学会关心他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从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和能力,并在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有较高的修养。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不仅如此,这还有助于扭转当前外语教学中的工具化以及急功近利的倾向,增加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传统,学会欣赏、热爱乃至积极借鉴、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其次,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普及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竞赛、英语广播、英语报刊等,增加应用型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时事讨论、热点话题辩论等。再次,可针对英语程度较好者开设各种类型的高级英语选修课,如高级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口译、英汉翻译技巧等。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鼓励提问和探索未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创造意义的活动,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提高的方法,强调学习上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

四、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首先,应提倡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根据篇章的不同体裁与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使以学生实践为主体和以教师讲解为主导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互动性语言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其次,科技的飞速发展极有利于改善外语教学条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广播电视、多媒体、课件、互联网、电子邮件等现代教育技术。再次,要正确认识与使用交际式英语教学法。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交际法有利于学生动态地掌握语言现象,在师生平等讨论、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中,在人际交流中学会分工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小组讨论、俩人对话、角色扮演、专题讨论、热点话题辩论、记者采访、模拟活动等形式, 避免单一性、机械性,避免灌输与应试倾向。同时,又要注意防止推崇交际法为万能,它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思想,并非完善的语言教学方法,需要因时、因地、因培养对象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因此,不能照搬套用交际法,应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合理、渐进地运用。最后,要对新生进行入学心理调整和学习技巧强化训练。例如,北外新生英语营根据人文教育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营造全英语的互助性人文教学环境,以全英语交际的“封闭”形式对新生进行为期三周的强化训练,为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健康人格创造条件。

五、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查教学状况,评判教学水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因此, 它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常用的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有对教师的评价。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后者包括专家评价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评价教师、教师互评、教师自评以及学生评价教师等。不论评价主体是谁,在评价过程中都要贯彻人文精神,使被评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和评价活动的参与者,调动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对评价结果的处理上,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不宜强化评价结果的分类和鉴定功能,而应尽量发挥评价的改进、矫正和反馈等正向功能,还要承认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发展空间,使教师自己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评价结果,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为其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和帮助,使教师最大限度地获得专业发展③。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考试、考查、参加相关的主题活动等形式。其中,考试作为检查教和学的一种测试手段,不仅要检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还要看能否学以致用。语言是知识、思想、信息、文化的综合性载体,掌握外语需要日积月累,外语考试则应对知识、思想、信息、文化等进行综合考察。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考试往往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少考察语用能力,更勿论其它。而且考试成绩往往成为衡量学生的极其重要的依据,因此学生有较强的工具型学习动机,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急功近利。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与此相应,教学也往往违背教学规律,急于求成,题海战术与应试教育盛行。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将无疑有助于促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态势。在实践中,许多大学英语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贯穿了人文素质教育,并发表了一些相关的论文。但从总体上来说,缺乏自觉性、系统性, 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自觉地将人文教育贯彻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将人文教育的渗透由无意识转向有意识,并研究渗透的方式、方法、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行为自觉性,改善和提高行为水平,致力于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实现大学英语有效教学,以“情知互促”真正推动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注释:

①转引自刘天伦、梁红《:外语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1999,(3)。

②吴志高、王淑婷:《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上一篇:《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下一篇:知识产权顾问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