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4-08-06

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2篇)

1.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一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03-0046-02

作者简介:银红玉(1981-),女,湖南邵阳人,博士生,经济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文化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就是指现实中活生生的个体或由这些个体组成的各种群体对外界世界的种种诉求,是人进行各种自觉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人之所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有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缘由。就社会方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产物,是保障政治秩序和社会运行的手段;就个体方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本质存在的体现,是个人立身行事的社会化基础,是个人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

一价值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互相依存

1.需要是人的本性,思想政治教育因需要而生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联系。”。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需要是人生存状态最直接最深刻的表现形式,是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

人的需要理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因与归宿。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在自我生产和物质精神生产的实践中,形成并丰富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发展,促使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激发了人们追求生存、发展及与外界和谐相处的客观需要,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的需要理论还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和持久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人的需要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坚持, 人的需要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更新,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是相始终的。

2.需要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

人的行为规律表现为需要―动机―行为。需要不仅是人的行为的目标和方向, 还是维持具体行为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大体上区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基础,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和延续后代的需要。享受需要是过程,是立足于生存需要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两种需要主要是维持人生存和生活的手段。发展需要居于最高层次,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根本目的。由生存需要到享受需要,再到发展需要,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结构。但这个层次结果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三层次的需要在时间上可以并存,空间上可以并列,比重上可以转化,在现实中往往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需要的一部分, 也是引导和帮助人们实现个体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途径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因人的需要而生,因人的需要而存,更因人的需要而发展。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总是一定社会需求的理想概括,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是直接服务于具体人群的需求满足。需求的层次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人性基础,需求的差异性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调整教育方向、丰富教育内容与手段的内在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彰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

3.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和辩证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张力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需要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而逐步发展,并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需要对象、内容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而它具有社会历史性。同时,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个自我生成、动态发展的辩证过程。凡是需要,相对于当时的状况来说,都是相对超前的,同时也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样,主体才能由此产生心理紧张,进而形成动机。人的认识、思维、实践无不因于需要,且随着人的需要不断丰富而不断提高和进步。社会历史性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具体的内涵与外延,辩证发展性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变化与革新,这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连接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并始终保持发展状态的现实张力。

4.需要的满足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实践活动,对于人在社会化进程中,满足其完善思想与道德的需求,提高思想能力,磨砺人格意志,特别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而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其作用是巨大而关键的。从满足需要的价值功能来看,主要包括对生存需要的保障功能,对享受需要的提升功能,对发展需要的推进功能。保障功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使社会形成最基本、最底线的.社会秩序,以维护个人与社会的自然生存,另一方面使个体养成适应社会化的底线规范,保障与维持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安身立命和生命延续;提升功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在全社会层面上提升理想信念和社会文明,提升整体需要层次,另一方面在个体层面提高其社会化程度,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断创造和满足个人享受;推进功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推进全社会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充满发展状态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提升个体思想道德水平与实践创造能力,推进个体朝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价值追求:立足人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满足

1.在现实价值与未来价值间的最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个人都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存在物。在时空维度,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个人的现实性和理想性,既要彰显其现实价值,又要提升未来价值。对现实的人们进行理想教育和信仰教育,为未来社会进行超前的培养教育,并为成就未来孕育良好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从社会层面来看,主要是构建一定社会的共同信仰、政治思想和道德体系,促进和保障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形成,为维持社会运行、分配现实利益提供精神与思想的保障和动力,推进现实社会的向前发展;在个人层面来看,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的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健全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等,从而有利于现实的个人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价值,从社会层面来看,主要是着眼于社会发展趋势,以超前的预见来谋划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使今日的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明日社会的需要,为未来社会发展服务,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推进未来社会的到来;从个人层面来看,主要是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个人的需要,对当下的人们进行理想教育与未来教育,并按照未来社会对人们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超前性的进行个人教育,从而有利于人们在未来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建立在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又要着眼于未来价值的延伸,寻求现实价值与未来价值间的最优化满足,才能真正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

2.在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间的最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中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即以教育人为基本手段,为社会发展培养相应的人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使个人具备相应的素质与能力来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即以人为根本目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核心彰显在尊重人、保障人、实现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保证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上,淡化了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人作为社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既是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也是发展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间的最优化,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客观的历史尺度,把握规律性,又要坚持人的尺度,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并在两者间寻求一种共生、互促、平衡的状态。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围绕着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又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展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3.在抽象价值与具体价值间的最优化

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抽象价值与具体价值间的最优契合,核心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具体化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达到集体价值的个人实现、整体价值的局部实现、长期价值的阶段实现、高位价值的低位实现,在一定阶段实现动态平衡,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始终保持旺盛的动力和活力。要构建个人需要具体化的兑现机制和长效机制,强化个人追求需要的内在动力,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人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凝聚成有利于满足人们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在创造性劳动中开发人的价值、能力和个性,引导人们冲破禁锢,解放思想,以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杜,1979.

2.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二

社会价值的多元、形势的多变和意识的多样催生了青年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就不仅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下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而且更要研究和把握影响、制约其发展变化的因素和变量, 从而作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决策, 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之困境

由于决策的变动性、超前性、信息化、系统化等特点, 目标的正确选择与决策通常表现为对未来事物的预期和规划, 只要该决策未完全成功实施或成为现实, 在实践上就存在不确定性。同时,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而且价值偏好各异, 这也导致无法保证主客观一致而求得决策效果的“最优化”。

1. 决策情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1) 决策环境的多变性。决策者面临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要素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尤其是微观环境因素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更大、更直接、更具体。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交往更加广泛而频繁, 大众传播和互联网的信息日益密集并且传递不断加快, 各种新的知识传播和社会思潮的涌动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复杂多变、风险叠加的社会环境。更为严峻的是, 思想信息本身也处于一个复杂的环境体系中, 既有国际国内的大环境, 又有政治、经济、文化、人际交往的小环境。环境的多变性导致大学生行为的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 使完全理性和最优决策面临着无法回避或消解的困难。

(2) 认识活动的复杂性。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 生理、心理趋向成熟、完善。随着受教育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随着生活空间的迅速扩大和思维空间急剧延伸, 他们的思想活动往往呈现“相对稳定———激烈变化状态———相对稳定性”[3]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他们的思想认识活动变化不是线性的, 而是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呈现出非线性, 带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偶发性。由于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追求独特, 心理需求结构变化快、情绪变化波动大、价值观念不稳定, 使其思想认识常常处于偏激、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要在这样的组合变幻下在短时间内, 根据教育对象的条件特征和时间特征快速做出最优决策是有相当难度的。

(3) 交互主体的不确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一直处于相互作用、交互影响之中, 使思想活动呈现出随机性和复杂性。这种不确定性要求决策者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最完美、最优化的决策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在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不仅教育者在变 (年轻化、专业化等) , 受教育者也在变 (阶层分化、思维理性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 ;教育介体在变 (内容上向纵深和横向两个方向拓展、形式上的多样化、载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等) , 教育环体也在变 (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等) 。”[4]这一系列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 大大增加了决策者理性决策的难度。

2. 决策信息资源的稀缺或海量化

(1) 方案的搜索、信息的收集有难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涉的信息涉及大学生从事活动的各个层面, 其空间分布广泛、时间变化频繁、信息对象各异。而现实环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由于受能力、时间、知识、技术和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只能在有限的且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期望、水平、经验、知识和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因素赋值来决定价值取向和决策方案。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是受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个性特征 (如固执性) 以及方案搜索的难易等因素调节, 并以此来决定方案的选定和搜索过程的。决策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全方位的信息, 必然会导致决策的“小样本”、“贫信息”。

(2) 思想信息资源动态性和海量化。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精神生活异常活跃, 思想眼界更加开阔, 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原有思想信息结构平衡性被摧毁, 连续性被破坏, 影响因素越加复杂, 新情况、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社会输入的大量新信息不断地冲撞、影响和改造着原有的价值观, 催生了庞大的、复杂的、多变的影响决策的思想信息。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对信息加以辨别、处理、设计、评价到最后选择可行性方案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 决策过程的非理性因素干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价值观取向很强的超前性决策, “是人们综合考虑了特定社会形态、历史阶段和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总体性的、带有规律性的价值立场与观念的总和”[5], 要解决的是典型的或特殊的价值判断问题, 如人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带有鲜明阶级利益色彩和价值取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在尽可能保持完整、一致的价值偏好, 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地选择方案过程中, 往往会受到个人情感、欲望、习惯、脾性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他们面对利益的取舍, 情感的亲疏, 会有意无意地掺杂自己的情感、习惯与价值偏好, 对决策的科学性要求也常常建立在个体的兴趣偏好的基础上。在这些个人偏好和兴趣的影响和引导下, 决策者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决策方案并选择方法,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难以实现决策的完全理性或最优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之有限理性思考

秉持完全理性主义思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所遭遇的多重困境促使我们深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如何规避“完全理性”风险, 实现决策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有效性?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考虑决策者获得信息、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 充分估量决策者的情感、意志、脾性等“理性不及”因素的干预性, 依据“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去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制定、选择和执行方式, 从而得到较满意的决策方案。

1. 把感性选择因素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自我主体性与社会价值观的整合, 既体现自我态度又实现社会价值呢?这首先需要把情感、意志等因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范畴之中。

(1) 要把培养公民的道德情感融进决策目标和内容。道德情感是连接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 通常表现为人们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义务所产生的情感偏好, 比如爱慕和憎恨, 喜爱和讨厌等情感。道德情感一旦形成, 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力量驱使主体去完成道德行为, 换句话说, 道德情感力量也是人们实现从知到行跨越的精神力量。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对于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大学生来说, 产生良好的道德意识比较容易, 而要做出与道德意识相符的道德行为就比较困难。而道德情感是维系道德意识物化为道德行为的纽带和催化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 而是在它们生存于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 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7]。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在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程中要把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纳入决策视野。道德情感虽然是对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一种自发的、感性的、不系统的、低层次的反映, 却有相当大的能动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更新, 而且在关键时刻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决定着社会实践的成败。

(2) 要把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制定决策方案的主导元素之一。因为情感不但包含理性的成分, 还有超理性成分甚至是感性的成分。近代经验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休谟就认为, 最终决定意志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性。“理性是情感的奴隶, 除了服务和服从于情感外, 没有其他用处”, “理性没有主动力, 不能制止或产生任何行为。”[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确定以后, 随之就需要设计、制定实施这一目标和内容的相应的行动方案, 以便有效、合理地组合各种要素, 力争取得最佳效果。然而, 在制定、提出各种备选方案时, 我们不仅要重视理性的作用, 还要注意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如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风险偏好、抱负、群体思维等, 这些要素会通过影响决策者的情绪、感受、直觉等方式影响、甚至主导决策的设计过程。

(3) 充分发挥决策者道德意志的调节作用。意志与情感是分不开的。一方面, 情感激励意志。高尚的、稳定的、强烈的情感, 特别是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都是一个人意志的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 意志调控情感。意志越坚强, 就越能使积极的情感持续下去。意志不是理性, 但它是一种在理性引导下趋向个人意愿和主观心理的意识。道德意志能促使大学生将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帮助他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情感,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应该注重大学生个人意志的修炼, 以克服情感的随意性、多变性、盲从性,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方案的有效选择和顺利实施。

2.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修正和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修正和优化, 包括事前修正、优化和事中修正、优化两个进程。事前修正、优化是指在决策方案实施之前, 通过各种备选方案的对比和评价, 统筹多维度视角, 综合各方优势, 博采众长, 对已经抉择出的决策方案进行扬长避短的修正和优化, 以便使最佳决策成为各个备选方案精髓的集合体。事中修正、优化是指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受复杂多样的现实因素影响, 以致部分决策目标效果和实施效果产生偏差时, 通过重新对原决策进行审查和分析, 及时进行修正或补救性决策的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与任何一种其他决策一样, 是对大学生未来思想发展的判断和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的抉择, 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 其决策本身必然隐含有决策者的知识、视野、思维、情感等“理性不及”因素的局限;再加上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复杂多变, 决策者对影响决策的因素具有越来越多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捉摸性。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保证其决策的信度和效度, 就必须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灵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根据决策实施的实际情况及变动趋势对原有决策的实现进行检查、修正和更新。

3. 提高决策者的综合能力, 使决策达到满意趋向更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始终是人的主体性活动, 而人的心理结构对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换言之, 决策者从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 决策的制定、评价到最后的选择不能简单秉持完全理性思路, 也不能单纯依赖非理性因素作用, 而要始终贯彻“有限理性”的思路和方法。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除了要重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励作用外, 还要尽可能在知识、能力、技巧等方面发挥自身的潜质, 使决策趋于最优效果。一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 包括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熟练掌握互联网、多媒体等新科技, 逐步提高搜集信息、分析问题、作出抉择的能力。唯有此径, 才能更快速、便捷地获取有效信息资源, 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时效性。另一方面, 决策环境的瞬息万变, 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审时度势, 灵活多变、善抓机会、果断决策的能力, 对决策目标的实施进度和决策效果进行不定期评价, 及时发现并找出决策行为的偏差并加以纠正。客观而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只有在动态中把握各个层次和要素的关系才能优化内部结构, 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10-11.

[2]李一智.商务决策数量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1.

[3][4][5]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05.5.5.

[6]列宁.列宁教育文集 (下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337.

[7]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82.

3.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三

关键词:区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北海文化

在我国主流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区域文化。潍坊古称北海郡,是北海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英才辈出。

北海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务实开放、因势趋时,尊贤重才、宽仁尚德、海纳百川、兼收众长的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北海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把区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加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北海文化既有古人的优良传统,也有近现代革命洪流中留下的光荣革命传统,把这两种优秀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其中有益的因素。在每年新生军训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潍坊烈士陵园及潍坊名胜古迹等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能使他们直观地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及心理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北海文化在宽仁尚德价值观念及“挫折”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比较突出。人文素养降低和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和普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从区域文化中挖掘优秀资源,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出生于夷潍(现潍坊高密)的齐相晏婴曾说,“凡有血性,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意思是人人皆有名利心,但是在利和义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对利益的追求应当建立在合乎道义的前提下。古往今来,“礼”是做人之本,每个区域文化中都有这方面的优秀代表。北海文化中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为后人进行蒙学教育的典范。成年之后的孔融曾任职北海郡,举贤任能,推行德政,做善事无数,“北海父老因之无后顾之忧”,在这方面很值得大学生认真学习。明代著名的散曲家冯惟敏,一生经历坎坷,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心忧人民疾苦,晚年隐居临朐,为世人留下数量众多的散曲,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发上进。

三、北海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辐射作用

大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者之一。学校应利用区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代代发扬。

北海文化在齐鲁文化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教学中,潍坊高校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学习北海文化,可以加强自己家乡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对比、交流。许多大学生诗词爱好者自发组织诗社,创办文学刊物,与全国许多大学建立了联系,把北海文化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文学水平、综合素质的提升。

潍坊风筝驰名中外,潍坊已成为蜚声世界的“风筝之都”;潍坊地区的茂腔和杨家埠木板年画、高密扑灰年画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潍坊文化薪火,在潍高校如潍坊学院开设了“北海民间美术”、“风筝艺术”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选修课,推出了“北海(潍坊)文化”系列讲座,把北海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感受区域文化的视野,很好地发挥了文化辐射作用。

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合理地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不但可以充实教学的内容,而且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多样化、灵活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极有现实意义的,值得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张在湘.蔡万江.潍坊文化通鉴[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

[3]陈建森.关于区域文化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的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四

前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建和谐校园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在不断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建设的效率。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创造相对稳定的环境。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行政职能的规范程度,使得高校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现状。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和谐校园视阈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在高校改革的背景下,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是现如今我国高校建设的重点。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高效的各种事务比较繁琐,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设计掉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等不同的工作内容。这些问题是阻碍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校园的管理人员要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入手,提升各大高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

1、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所谓的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是指管理人员通过计划、实施等各种行动促进高校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从现如今高校的发展目标上可以看出,追求效率和效益是重点。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科学进行的关键和基础。只有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2、高校行政管理对和谐校园创建的作用

(1)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对校园的.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高校所肩负的任务就是进行人才的培养,做好科研项目,提升服务社会的力度。从这三方面上看,会涉及到不同的人员、部门和工作方式。只有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才能够发挥整体的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只有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才能实现校园工作的协调性。

(2)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对日常工作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无论是制度的落实还是政策的制定等都要求事无巨细。这些方面的内容对于高校的工作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在协调学校日常事务的过程中,主要是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高校日常社会事务进行的平稳性和持续性。

(3)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有助于领导人员作出重大决策。从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大众化和现代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发展水平在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需要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在重大决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领导者和管理者不仅要不断搜集信息,还需要采纳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是前提和关键,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领导者可以从行政管理工作中找到所需的信息。

二、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行政管理观念的滞后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教育体制的变化而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观念,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但是,现如今,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对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认为新政管理仅仅是管人、管事和管物。管理工作仅仅是领导的行为,官本位思想还比较浓重。因此,在实际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严重缺乏科学的规范和制度,法律意识淡薄。有些行政管理人员还想要从工作中获取一定的利益和权利。这些思想的长期存在,严重地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监督人员的监督和服务意识不明确,监督部门的设立只是流于形式。传统的管理观念依然存在,并没有得到改进和完善。另外,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机关干部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

2、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不科学我国的高校管理工作的模式主要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机制和体制进行沿袭,长官负责制是比较典型的行政管理模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级管一级。这种体制的长期存在缺陷和不足比较明显,不仅机构的构成呈现出一定的臃肿状态,而且机构还会出现重叠的现象,职位分类的标准不统一。另外,这种管理结构缺少监督机制。权利的政治化和行政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学术研究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而且领导着的权利分配不科学,相互为政的现象非常常见。不仅如此,管理机关的权利相对较大,几乎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行政管理工作的弊端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地影响到校园的建设工作,而且对社会的稳定性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对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组织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3、管理队伍建设滞后行政管理人员在校园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是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但是,从现如今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明显偏低,主要是高校的管理人员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三、高校行政管理优化措施

1、转变管理观念在依法管理的同时,要实现学校的人本管理。高校管理服务对象是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措施最易为他们接受,从而在管理服务中形成良性互动,营造校园内部和谐氛围。

2、建立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大学的所有学术活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服务等,大都在基层的教学单位开展,所以要适当增加各院、系、所的权力,把学校的行政管理权变为正金字塔形。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素质要培养管理者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管理工作承担对内管理与服务、对外交流与交往的责任与使命。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而且要善于结合学校和本岗位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总结

5.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五

一、当前我国大众文化兴起与特点

在西方,葛兰西较早提出大众文化概念。葛兰西指出,文化意识形态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新文化形态要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力,就必须被大众接受,成为大众文化。在葛兰西之后,西方学者虽然从各自的角度与立场,对大众文化定义作出了不同界定,但是他们探讨的对象是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一般认为,大众文化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在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大众文化是于1981年被引入的。1981年国内学术期刊上刊发了

“大众文化”的名词解释。大众文化作品在我国的出现可能还要晚一些。20世纪80年代大众文化类型的电视剧极少,这一时期电影被视为宣传主旋律的工具,大众文化题材电影数量极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视剧《渴望》为发端的大众文化类型电视剧才得以迅速发展。大众文化主题电影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发展的。当前中国大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商业性

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依据市场规律批量生产出来,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在西方的发展表明,大众文化是市场与商业的产物。大众文化在其运作中主要目的就在于获得市场认可,让消费者为购买大众文化产品买单,获得利润,因而,投资的商业利润就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根本目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实际上类似于工业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商品,因此,以文化工业来称谓大众文化,是十分恰當的。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文化企业生产这些文化产品必然遵循市场逻辑,即投入资本、生产产品、销售产品、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只有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能顺利实现上述环节的循环,才能为整个文化产业存在发展奠定基础。国内外成功的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运营均遵循上述市场规律。

(二)娱乐性

文艺作品天然具有娱乐性,大众文化娱乐性更强。在对大众文化深入研究后,国外理论家尼尔指出,最大限度地追求娱乐效果是大众文化的突出特点。为了追求愉悦感官的效果,大众文化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使用多种形式,娱乐大众身心。国内有学者深刻揭示了大众文化的这种娱乐性,“总之,银行家、当红明星和文化商携起手来一起向大众使出媚眼,大众喜欢什么他们就表演什么,生产什么。大众当然喜欢感性的东西,追求感性的快乐。”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与商业性密切相关。商业性大众文化产品欲被消费者接受、认可、消费,就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感官上放松、愉悦,这必然要求大众文化作品具有娱乐性。因此,娱乐性不强的大众文化作品往往难以被大众接受。

(三)通俗性

大众文化的通俗性特点是由其受众的文化水平与生活需要所决定的。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受众文化水平层次不齐。应该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众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升,然而,应该承认,相对于社会精英来说,大众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并且差别较大。因此,为适应大众的文化水平与接受能力,大众文化生产者就必须让大众文化作品内容较为浅显易懂,容易被大众接受。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受众多是普通市民,此群体的主要兴趣不在于思考主导文化的宏大叙事,也不会过多思考终极价值,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于日常工作生活,他们需要在紧张的劳作之余,通过消费通俗性的大众文化产品,来释放工作生活压力。因此,大众文化作品的题材必须容易懂,要用直白与朴实言语,讲述世俗生活故事,以吸引大众。

(四)标准化

在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绝大多数时候,文化无论就内容与形式来说都深深地烙上了创造者、传播者的个性特征。然而,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流行,文化作品原有的个性化被标准化所替代。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众文化内容的标准化。这就是说,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要从多数人一般需求特点和接受水平出发,来设计文化产品内容,这就使得大众文化内容呈现出标准化特点。其二,大众文化载体的标准化。大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阿多诺等正式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文化工业系统所生产的文化产品都是供大众消费为目的的,并且这些产品都是对已有模板的模仿,不具有创造价值。大众文化的模板就是一种标准的形式,可以大量复制并传播。这就是说,“文化工业的生产是按一定标准和程序进行的复制与拷贝。”

(五)意识形态性

大众文化是不同阶级、群体和文化消费主体表达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文化生活方式,具有同化、抵制甚至颠覆现有社会秩序的能力。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社会时期政治经济的观念形态之反映,大众文化作为反映大众文化活动的一种形态,会受到特定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通过接触大众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中隐含的导向、价值判断等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民众。英国文化研究者约翰·斯道雷指出,“所有的文本最终都是政治的,这意味着所有的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描述着外部世界;它们在互相冲突中界定着‘实然和‘应然。”

大众文化也必然具有意识形态性。

二、利用大众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已经发展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列的文化形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观众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者,观看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大众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利用大众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利用大众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包括谈话、开会、理论教育、英模宣讲先进事迹、红色电影等等,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载体有效地发挥了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城市化的发展,遵循商业化原则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因其娱乐性、通俗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大学生开始成为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重要群体。因此,当前我国一些优秀的大众文化作品完全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各类文化载体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润物细无声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意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让教育对象主动趋近、积极悦纳、高度认可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源于包括教育载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来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有符合“三贴近”原則,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令大学生感到亲切,进而产生亲和力。

近年来,我国一些优秀大众文化作品符合“三贴近”原则。第一,大众文化作品贴近实际。大众文化作品多取材自自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时代气息。《蜗居》《以人民的名义》等就是这样的贴近实际的大众文化作品。第二,大众文化作品贴近生活。当前我国优秀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大众文化作品大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故事,反映百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所思所想、生活态度、人生追求。例如,《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幸福来敲门》等就是贴近生活的大众电视作品。第三,大众文化作品贴近学生。一些热播的电影内容就是大学生现在和将来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比如,《致青春》的题材是校园爱情《中国合伙人》故事内容是创业。对于这些大众文化作品,大学生不仅毫无距离感,还自然产生亲近感。一旦接触这些大众文化作品,大学生就会被吸引,于是就出现了追剧族、影迷群。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选取具有“三贴近”特征的大众文化作品为载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能够对大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利用大众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是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有关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传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激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外化为大学生的社会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具有亲和力的丰富的大众文化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优秀的大众文化作品包含着社会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等富有正能量内容。在观看和欣赏优秀大众文化作品的过程中,大学生会受到大众文化作品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受到大众文化作品的富含正能量内容的积极影响,从而对社会主流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产生认同感,并内化为自身的主观意识,外化为自身的社会行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发性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包括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等内容。长期起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将一定的政治观、法治观和道德观灌输给大学生,使得他们接受相应政治观、法治观、道德观。灌输性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运用广、成效快等优点,但也带有说教性、强制性等缺陷。由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注重启发性方法运用,要在大众文化作品的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体验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类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大学生能够将教学内容和自身的大众文化知识储备相结合,理解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就使得利用大众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发性。

三、利用大众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利用大众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也要采取恰当的策略,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以价值性为准绳,精心选择大众文化作品

6.高校教师文化视阈下的师生冲突 篇六

一、教师文化的内涵与类型

从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 文化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方式的总和。因此, 可以将教师文化定义为: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包括角色特征、行为特征、职业特征、教育理念。根据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同, 可以将教师的文化类型分为封闭型、合作型和唯崇型三类。[1]借鉴这种分类, 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特征、行为特征、职能特征和教育理念, 可对教师文化内涵作进一步的分析。 (见表1)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主导者, 因此不同的教师文化类型对师生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文化的不同类型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行为特征、教育理念, 不同的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引起学生的不同反应, 影响着学生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对教育内容的接受, 从而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师生冲突。

二、师生冲突的文化必然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直接与学生的文化特征发生作用。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过程, 也是教师与学生从内在的价值观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互动使学生理解教育意义, 接受教育内容, 教师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彼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相吻合, 或者不能相互理解, 就会引起双方的冲突, 从而远离教育目的。根据本文关于教师文化的定义和分类, 无论哪种类型的教师文化所表现的角色意识、行为特征和教育理念都与当前学生主流文化存在不相适应的因素。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差异, 在相互作用中势必导致冲突, 所以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冲突是必然存在的。

1. 合作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师生冲突

合作型教师文化的角色特征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领路人;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的行为特征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意识上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确教师的职能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类型的教师文化与目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相互适应的内容较多, 在师生交往中, 学生文化中民主、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的特点能够得到发展。所以学生对教师文化的态度是喜欢、尊重与合作, 在师生文化相互作用中更多地表现为适应。但是合作型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也存在不相适应的因素, 比如这样的教师文化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强, 过分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缺乏意志力的培养, 在强调民主、合作的同时减少了竞争意识的锻炼。合作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这种差异, 是不容易显现的深层差异, 它同样会导致师生的冲突。

2. 封闭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师生冲突

封闭型教师文化的特征是坚持教师的权威,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忽视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这一类型的教师与目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差异很大, 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流文化中民主、自由、平等及张扬个性等特点的发挥, 限制了学生活跃的思想和广泛的兴趣。从表面上看, 学生保持着对教师的敬畏, 保持着统一规范的行为, 但实际上容易对教育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态度。因此在师生文化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冲突很大;冲突的表现多种多样, 但是根源在于文化的不适应。

3. 唯崇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师生冲突

唯崇型教师文化的特征是认为教师是主体, 教师引导学生向某一确定的方向或模式发展, 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其确定的模式相符合, 便得到认可和尊重, 否则就会受到限制。这一类型的教师文化与目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有一定的差异, 它同样限制了学生主流文化中民主、自由、平等及张扬个性等特点的发挥, 学生的思想和广泛的兴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虽然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得到发展, 但是学生文化的开阔性与教师文化的思维定势仍然存在较大的冲突。

综上所述, 高校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既有相互适应的因素, 也有不相适应的因素。不相适应的因素相互作用必然导致冲突。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分析, 师生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

三、教师文化在师生冲突中的完善

师生之间的冲突表现可分为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两种形式, 显性冲突即师生间的矛盾通过双方公开或直接的行动表现出来, 如言语伤害, 甚至殴打等;而隐性冲突是冲突的一方通过静默、曲解指令或在冲突之外的事件的歪曲执行等方式表现出来。高校师生间的文化冲突经常发生, 但一般表现为后者, 即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主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消极抵制, 影响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则表现为上课情绪不高, 注意力不集中, 教学效果欠佳。师生冲突直接后果是教育过程偏离了教育目的, 但是从教师文化具有发展性的观点来认识, 师生的文化冲突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因为教师文化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环境, 因此教师文化在与学生文化相互冲突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见表2)

冲突是表象, 文化是根本。因此无论是显性冲突还是隐性冲突, 都会引起教师群体对文化的反思, 从而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 改变行为方式和更新教育观念, 使之向能够与学生主流文化相吻合的方向发展。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相互作用是教育过程的必然形式, 互动就要有冲突, 冲突的必然结果就是调整与重建。

教师文化的重建并不是靠制度或指令, 而是在与学生文化的相互作用中, 教师群体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通过个体的、部分的调整最后形成群体意识。从表2中可以看出, 正在调整变化的是教师文化中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部分。

高校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冲突, 使教育结果偏离教育的目标, 当两种文化完全不能吻合, 也就是冲突最激烈时, 自然会引起主导文化即教师文化的重建和调整, 使之能够适应学生的主流文化, 从而使教育结果趋近于教育目标, 促进教师文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 教师文化的发展在不断地完善的同时, 也是教育结果不断围绕教育目标波动的过程。

总之, 认识师生冲突的原因, 就能理解师生冲突的常发性;认识教师文化与师生冲突的关系, 不但有利于避免严重冲突的发生, 而且能够实现教师文化的重建与发展。

注释

7.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七

摘 要: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集散地,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以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嬗进的要求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质。我国高校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文化建设,但是,并未将此提升到制度文化的层面,而制度文化作为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以及一种坚定的信念,是教育管理的一门艺术,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必须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95-02

当前,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鉴于此,将制度文化机制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高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发挥校园制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功能和优势,以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确保高校育人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制度文化的含义

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1]。制度文化是指人们为了生存、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规范的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度文化是由人们的价值观、认同感决定,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们行为及活动的习惯和准则。当然,制度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主要构成因素,它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和物质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不同于制度, 也不是多个制度的简单组合,它是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 强调制度的文化层面与规则层面的内在一致性,即强调制度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意识与制度和习惯、规范、规则的内在一致性”[2]。通俗地讲,高校的制度文化就是制度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即将文化这种软实力凸显在制度之上,使其融合在制度所彰显的伦理观、价值观以及做人做事的行为方式之上。虽然高校制度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但制度这种硬性指标我们也不能忽视。高校这种文化是制度蕴含的文化,从而使高校制度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点。

(一)高校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制度所具有的强制性、权威性

由于高校制度文化是根据某种法律或规章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其目的是为了约束学生以及老师的不正当的行为,它和道德这种隐形约束相比更具有显在性和权威性以及强制性。高校的行政部门是制定以及行使这种权力的主体。在面对学生时,行政主体有权力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非评判。从而使得制度文化成为衡量高校其他流行文化的核心要素。

(二)高校制度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柔和性

高校制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又具有文化的柔和性特点,制度文化和文化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文化具有内隐形,一般情况下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思想和价值观,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以使其按正确的方式活动。制度文化结合了文化的柔和性和制度的强制性,这种制度文化虽然比较硬性,但如果被学生所接受和内化,定会指导学生进行愉快的学习和生活。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完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教育资源是高校制度文化的发展程度。它能创设一种唤起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精神氛围,并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到深层次的育人功能。良好的、健全的高校制度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有利于教育主体转变教育的理念

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公平、有序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师本体”的教育理念。在新制度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的命题就是“制度是重要的”。总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制度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人和人之间更好的相处和发展而创制出来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规范,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的行为更合理,使人们之间的竞争更公平。所以高校制度文化应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正当权益,这种权益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他同样为教育主体,高校制度文化应该扭转以往的教育理念,即把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客体,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以及避免填鸭式教育,即 “我”与“他”的物化关系,甚至偏激的主动与受动关系,而应形成“我”与“你”的双主体关系,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动力机制。

(二)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有利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大学生优良的道德行为有赖于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能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提供正确的规范要求与发展导向。体现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是行为表现,一种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能指引甚至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并提供理性的约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为学生自我特质,有益于学生激发出潜能、激情,朝着理想人格的发展境界前进。与此同时,也能够起到纠正和惩罚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违反高校制度规范的作用。从而使良好的制度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行,是大学生通过感知、实践,最终认可高校的各项制度,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有机组成部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有强制到自我约束,主动学习践行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从制度的他律变为道德的自律。

(三)良好的高校制度文化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其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在大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方式符合党的要求。高校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硬性的约束,其最终目的也是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及指导学生的活动,它是为学校服务的,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党和人民的工作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归根结底,高校制度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中对制度进行设计的时候,必定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等贯通到高校制度之中,使得学生的行为符合党的要求,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隐性教育的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论说教为主,较为死板的灌输,实效性不强,依靠制度的可实施性与规范稳定性,有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克服随意性强又相对软弱的缺点。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行中,要以良好的制度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普及雷锋精神的实质,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三、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目前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

1.高校制度自身组织结构的不健全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之间在制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规章制度时往往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各自为战,使得制度杂乱无章;另一方面,单个部门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对制度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不够,使得制度与制度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孤立、分散的状态。

2.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总的特征是比较抽象、笼统、粗糙,很多只是泛泛提倡或原则要求,让人无法明确知道该如何做以及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后果,制度的整体执行力度不够。并且由于各种原因,甚至包括学生初犯的因素,一般性的处罚也只是表面上的,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反而类似的问题可能重复进行,使制度自身没有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宣传力度。

3.制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理念结合不紧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的一个重要途径,已经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理念。然而,但这套体系和理念要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体现的并不充分,换言之,一些思想理念可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结合性不强,甚至相违背。

(二)解决对策

1.健全高校制度自身的组织结构

制度文化发挥作用只有通过制度自身的建设和完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齐心协力研究出一套符合学生发展又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制度方案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且激励学生良性发展,避免滋生出各种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健全的高校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还可以使这种制度文化潜移默化的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更能从深层次使我们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这一制度全面展现。进而从全方面、多角度来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快乐的发展。

2.增强高校制度的执行力

高校制度只有被严格执行才能彰显其权威行和强制性的特点,才能使学生时时刻刻认识到这种文化的硬性强制作用,从而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如果这种制度只是制定而不执行或者执行的力度不是很大会大大削弱这种制度在高校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每届学生的特点,应该适时实地的对制度进行发展和完善,以使其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贯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基本内容,方法,原则以及框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还包括主体,介体和环体,所以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融合其中,使所制定的大学制度文化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全面的推进。

总之,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统筹各方面的因素,把老师、学生、环境以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考虑进去,使所制定的制度紧贴时代热点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加以内在的影响和外在的指导,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制度文化春风化雨般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10.

[2]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2).

8.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挫折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当今90后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突。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在遭遇挫折打击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深入分析大学生受挫原因,提出相关的挫折教育对策,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挫折理论

挫折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挫折就是一个人在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或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挫折是指在大学期间,学生由于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活动受到阻碍,进而不能顺利实现自己目标或满足自身需要时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方面来说,它可以锻炼青年学生的意志品质,促使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消极方面来说,挫折会给一些大学生造成情绪上的波动和精神上的不安,甚至严重到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这其中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挫折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实践教育在挫折教育中的推动作用。

二、挫折形成的原因

挫折的形成是由于人的自身缺陷和外界刺激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呈现的特点是:生理发育已成熟,但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仍带有幼稚、脆弱、依赖性强等心理特征。由于他们社会阅历相对太浅,面对围绕在身边的各种矛盾,心理一时难以调适,挫折感随之而来。大学生受挫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而言,大学生受挫主要集中在自身家庭条件、环境适应、个人情感、就业压力等方面。

三、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意义

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其身心健康、学业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理想或目标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明确的目标是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教育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确立学习、生活及择业、就业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对其目标的践行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使其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执行具体目标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还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因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引起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渠道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应对挫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处理挫折和危机的经验。因此,除了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制订具体合理的目标意外,还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社会实践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耐受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关键环节。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能力,必须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机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也有机会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调整更切合实际的目标规划,同时也使自己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并得以内化。

挫折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工作中,我们要真切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受挫学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探究引导大学生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鼓励受挫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战胜各类挫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国枢.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九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的重要方式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 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在十七大报告中,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把中国建设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强大的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对于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健康运行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儒家孔子主张“仁者, 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谐调社会人际关系;中国古代还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追求人与社会, 乃至自然的和谐共存。追求和谐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历史传统。当然, 古代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它只能给我们今天建设和谐和会,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以积极的启示。

党中央根据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我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具体地说,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就是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 校园物理环境的建设

校园物理环境是指那些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人的改造加工、直接属于“人化”产品所构成的环境, 属于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地方, 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高校的办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提高。一幢幢高楼崛起在大江南北的校园里。但是, 我们还看到, 校园中还存在乱扔垃圾等现象;教室的墙壁上、课桌上存在乱写乱画现象;一堂课后, 课桌上充斥着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等, 一片狼藉。这些现象与优美的校园极不协调。物理环境的建设, 仅仅停留在学校硬件的建设上, 是远远不够的。

物质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 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学校的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置历史人物雕像、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以及学校的各种设备, 这是一所高校办学及文化氛围形成的物质保障。一所和谐唯美的校园会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 自觉约束不文明行为, 促进广大师生的健康发展, 使每一个人都身心愉悦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不仅是建造条件便利的教学楼, 也要爱护好和利用好这些硬件, 并要注意培养大家爱护校园、维护校园的自觉意识。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要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观念, 高等学校应该起到模范作用。首先我们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 从学校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角度考虑, 创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 有利于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有利提高生活质量的校园环境。另外, 要做好义务清洁校园、绿化校园的活动, 通过创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校园, 使师生牢固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文明观念, 自觉投身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实践。

(二)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 是学校的灵魂。教育活动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活动。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应当包括师生平等的氛围,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包容多样的氛围, 人际之间宽容理解的氛围等。建设和谐的校园, 要求我们在广大师生中最大限度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作为校园主导文化, 引导多元文化交融, 共同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具体来说, 高校要逐步形成勤学稳健的校风、教师以教学为事业的教风、和学生以成才为志向的学风。高校是充满创造和激情的精神殿堂, 真理在此得以升华, 善良美德在此得到传承。高校优良的校风:有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空气, 有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风范是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教师的教风不仅表现在各项教学活动中, 也表现在科研精神、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方面。学生所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为学习的向导, 注重改造思想, 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志向。加强专业学习, 争做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 校园制度建设

校园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保障, 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 加以修正完善, 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能够高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组织机构和队伍, 这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和谐社会的校园制度建设,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 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 以实现人与学校共同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教师工作教学为本,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就是个人与群体组织的协调发展。和谐校园文化要体现学生、教师与管理者和谐互动。三者都参与校园制度的构建, 又受到校园制度的约束。

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以思想教育为主线, 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以思想教育为主线, 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强的活动, 以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认清国际形势, 了解国情,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主流文化,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组织一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主题的竞赛、演讲、讲座等思想教育活动。在大学中倡导和谐理念, 就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内容, 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使之养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以教学为主阵地, 创设班集体文化。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又一途径。韩愈主张以“明先师之教”为教育宗旨, 提出“文以载道”的思想, 强调教学必须贯穿一定的思想内容。大学中许多课程, 如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与当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成果———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统一的哲学基础。目前,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重点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比较经济有效的形式。同时, 它还具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功能。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利用学生集体的力量成功地改造了许多流浪犯罪青少年, 并提出了“通过集体,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著名教育原则。班集体是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是当前大学的基本组织。同时, 班集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有力支持。

3.以社团活动为依托, 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 学校各级组织必须重视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在保持原有社团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新的社团。考虑学生需求的层次性和心理发展特点, 鼓励学生成立社团, 满足不同学生在群体成长中的不同要求。着重引导学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团, 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服务, 在行动中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4.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相统一的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需要的人才已经从专业型转向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人才规格的转变, 要求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质。而校园文化建设正是人文和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的最佳结合点。转变传统的专才培养倾向, 鼓励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学科, 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 以马克思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学习的基础。一些以人文教育为特色和传统的学校, 则要注重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高校要有“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气度, 创造条件,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5.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有全员参与和全面长远的规划。这包括建立党委领导, 直属部门具体负责的校园文化建设体制;有长远规划和目标, 建立完善各种制度;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使其意识到自己就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激发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活动意识, 引导学生多关注校园文化的建构, 使他们在活动与思考中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催人奋发向上、和谐的精神文化风气。倡导主流文化,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疏导学生不良情绪, 引导师生正确对待各种挫折, 提高师生的心理承受力, 让师生在挫折中成长发展、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

[3]郑秀红.以和谐为指归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 (6) :103-106.

[4]王福梅.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5) :42-45.

10.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十

高校既承担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又是加强对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

2010年, 中央纪委等六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其中, 廉政文化被定义为: “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 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 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廉政文化是在高校的廉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高品质的文化形态, 它既是国家和社会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具有高校的特殊性和行业性特色。所以, 高校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常态, 对于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严格自律、防微杜渐有着一定的约束力。作为从事高校党风廉政教育的工作者, 有必要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而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二、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逐步渗透到大学校园中, 这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挑战, 也对高校内的反腐败斗争带来严峻考验。

1.领导干部涉及腐败案件逐渐增多。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服务社会的紧密结合, 高校领导干部与社会上各行各业人士的联系合作越来越广泛, 社会上的一些潜规则和不正之风也逐渐渗入少数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有的高校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自律要求, 思想上松懈下来, 追求享乐主义,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高校学术腐败和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受到干扰。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将主要心思放在了社会兼职上, 而忽视淡化了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 责任心缺失, 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还有的教师不潜心教学科研, 为了能够在职称、职务上得到快速提升, 采取不正当手段甚至学术剽窃来获得课题和奖项。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也间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3.少数大学生政治信仰冷淡, 廉政意识淡薄。当前的“90后”大学生, 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他们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 而一味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有的大学生由于虚荣心的驱使, 在生活中盲目攀比, 在道德行为方面出现问题;还有的大学生为了能够当选学生干部、评奖评优或者达到某种目的, 通过金钱和利益拉拢腐蚀教师和学生。这些不良行为和现象的发生, 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冷淡、理想信念缺失、 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淡薄。

4.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廉政文化建设乏力。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放权,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还有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少数高校领导在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要求时, 由于一味地追求“和谐”, 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发现一些不良倾向和不正之风, 却不去制止甚至同流合污。近年来, 根据中纪委、监察部的案件通报, 高校在经费管理、基建工程、物资采购、人事安排、作风建设等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 这容易造成学校师生对廉政文化建设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直接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廉政文化建设, 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 深入学习领会“四个全面”布局的要求, 坚持从严治党,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 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服务人民, 立德树人, 廉洁自律”的价值追求和责任使命。

1.通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廉洁品格教育。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 促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以三江学院为例,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多数从事过或者正在从事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时加强廉洁自律教育。 辅导员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想信念、道德精神等章节, 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抵制歪风邪气, 提升人格品味, 做到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在法律部分章节中, 教育学生学法、知法、遵法、守法, 让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切身体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开展国学教育, 加强校园廉洁文化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蕴含了许多的智慧思想理论成果。我们要通过学习古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名节重泰山, 利欲轻鸿毛”、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以及“清如秋菊何妨瘦, 廉似梅花不畏寒”等名言警句中的深刻内涵来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教育。高校要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气节、廉洁等观念, 加强廉政文化研究与创新, 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 养成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尊师敬业、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质。

3.加强师德建设,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 首先看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如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当前, 绝大多数教师能以身作则, 自觉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 但也有少数教师出现了道德滑坡, 甚至做出了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中组部、中宣部、 教育部党组联合发文 (教党[2013]12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当前, 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 热爱教书育人事业, 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个别教师言行失范, 不能为人师表, 违反职业道德。高校要根据学校师德建设的总体部署, 切实加强教师思想引导,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为创建廉政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和纪委监督能力。当前,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多数能坚定理想信念,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但是, 高校也出现过腐败现象, 这严重损害了党在师生心中的形象, 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党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会议上突出强调,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坚决反对腐败, 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 这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高校党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样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能力, 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充分发挥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增强高校师生廉洁自律教育的有效性。

5.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建设,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根据近期中纪委监察部、教育部网站上的通报来看, 少数高校领导干部存在着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体制, 完善监督机制, 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忠于职守、 克己奉公、公正廉明、无私奉献。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系列讲话精神”, 自觉学习并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 切实加强党性修养, 以身作则, 成为广大师生廉洁自律的榜样。高校通过成立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廉政文化活动月活动, 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等多种举措来加强师生廉洁教育,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总之,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 充分动员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骨干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 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为建设文明、和谐、廉洁、法制的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章志荣, 冉育彭, 刘俐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理论, 2013, (12) .

[2]阎现章.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9) .

11.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十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被称为结构主义,瑞士的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种建构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的。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图式(schema)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原有的那种平衡被打破,原有的知识与新接收到的信息之间出现了非平衡情况,这是学习发生的前提,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而顺应过程,即学习过程,使原有的认知图式得到充实或是认知图式被建构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学习的结果。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非平衡—————新平衡”的循环往复的建构中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发展。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互动作用,而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涉及到的“文化交际”是指“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汉语文化的参与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只有深刻理解并掌握了中国文化,才能比较出西方文化与它的异同,进而使人理解并自觉地适应西方文化,进而有效地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因此,学习英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学家弗里斯(Charles C. Fries,1952)曾提出语言对比分析理论,他认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化。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指导意义

依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提供者。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与我们传统的观念不大相同,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激发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传统模式中教学多成了一种管理活动,强调规范和纪律,而学生的学习反被淹没了。教学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刺激他们思考、探究,另一方面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教学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因为疑难、困惑而引起主动、探究学习,学生的冲突、混乱、惊奇实质上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的职责就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在忍耐、观察中,引导学生成长,这是一个过程。教学评价要趋于多元化。传统中,无论是“常模参照评价”或“标准参照评价”,多以纸笔测验为主,以学生记住多少教师教的所谓知识为基本依据和结果。但既然知识是学生的一种建构结果,求取一致的答案显然是不适宜的。教育部新提出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突出多元化评价的体现。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传统模式中,教学就是教师教授一本一本的教科书。但既然学习是一个积极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或相关的辅助材料,整个社会文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情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

四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

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该创设一种文化学习情境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客观的、显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每学期我系都会针对学生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如“跨文化交际表演赛”、“英语背景知识大赛”、“英美文学知识大赛”、“英语文化节”、“商务礼仪大赛”等。相比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育是一块尚未得到深入开发的沃土。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完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为重点,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发展英语运用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根据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自主选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主动建构知识、积极开展“跨文化交际”的各项活动,达到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第二,充分发挥外籍教师资源优势,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我校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和南非等国家的外教40余名,他们在给学生授课之余,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讲座活动,地道的英语和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大开眼界,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以后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三,选择原版教材,让学生面对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我们选用教材的原则之一就是选用优秀的外国原版教材,如:HEADWAY,STUDY SKILLS,ECONOMICS等。这些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背景,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对话,教师在授课时创设一些活泼自然、充满生趣的文化情景,然后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文化境况、遭遇文化尴尬和文化冲击,与异域文化发生互动,以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提升具体的交际技能。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文化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除了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主观的、无形的、潜在的跨文化的特质和文化敏感性,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文化意义进行理解、感悟,在学生理解了表层信息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的含义,去感受、推知、判断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本族文化环境有何相关联的实际意义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造对于学习个体的意义建构也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异国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举办外语文化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知识比赛、英文诗歌朗诵和英文电影欣赏等。

立足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我们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与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涉及很多方面,如教学大纲的制定、优秀教材的选编、课外活动的设计、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利用、教学内容的更新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rislin,Richard&Yoshida,Tomoko.1994.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An Introduction [M].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Inc.

[2]Davis,Linnell.2001.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3]Krashen,S.D.198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4]Krashen,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5]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6]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5).

[7]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联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王毅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景教学[J].外语教学,2003 (2).

12.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十二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

1. 1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轻视

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发挥的教育作用都是无可取替的。从教人员考虑自身发展利益, 往往将大部分工作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活动中, 而没有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等院校必须从根本角度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实现教育方式的持续创新。

1. 2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高校政治教育创新不足

1. 2.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

经历长达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已经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随着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领域已经遭遇西方文化意识的严重侵袭, 道德理念、价值评估标准等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受传统计划经济体系影响, 我国文化发展长期处于十分闭塞的环境中。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后, 文化领域内涵盖内容更为复杂, 其中包括中西方文化差异、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差异等, 其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调整无法真正适应社会发展脚步, 最终导致工作实效性特征无法真正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1. 2.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变化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后, 人们传统价值观念已经发生巨变。从根本角度分析, 思想活跃、文化需求水平较高等都是大学生群体的基本发展特征。众所周知, “九零后”群体大部分是家庭的独生子女, 相对比较而言, 其具有更为显著的自我保护意识, 心理防线薄弱, 无法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良好作用, 一旦受不良情绪影响, 很容易走向极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大学生的思想结构变得尤为复杂。所以,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 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整, 积极给予大学生正面回应, 为实现最终发展目标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1. 3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恶化

1. 3.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不断变化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所谓宏观环境主要是指整体社会环境, 其中包括国内外政治环境、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在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作用下, 国际文化领域受到巨大冲击, 使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面临全新发展问题, 只有适时进行调整, 才能真正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1. 3.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不断变化

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所谓微观环境即是指社会、家庭、社区等小范围环境。实际发展过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受宏观环境的影响, 家庭、社区等微观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微观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 在多元化文化发展背景下, 父母关系以及家庭结构趋向不稳定, 易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相关因素已经严重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 1 结合大学生思想意识不断变化, 为满足多样化发展趋势进行持续调整

2. 1. 1 适应多元化文化发展趋势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 全球已经基本进入多元化文化发展阶段, 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 必须正面面对, 不能采取任何措施逃避文化趋势的调整。结合实际发展状况, 高校必须进行全面的多元化文化发展趋势研究, 所谓文化多元化, 即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使不同类型文化进行全面价值碰撞, 为大学生思想价值形成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2. 1. 2 适应大学生思想意识发展需求

第一, 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 主体教育对象即是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之初, 应当结合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引导活动, 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第二, 面对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 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国外腐朽的思想价值理念, 如果不得到全面控制, 则势必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设置众多阻碍。

2. 2 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即是充分强调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 相关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 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 尤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即是结合自身能力状况, 从教师队伍培养、教学条件创造等方面逐步加强投入力度。

2. 3 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发展环境

上一篇:学期工作总结概述下一篇:我和语文的关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