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精选8篇)
1.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 篇一
公文是国家机关及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字材料,是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活动都不可缺失的重要工具。下面给大家介绍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遣词造句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能力归根到底就是遣词造句能力。根据观察和分析,一些文秘人员遣词造句方而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词不达意,句子冗长。公文作为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媒介,其词之精准与否,句之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关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汉语中很多词语意义虽然差别甚微,但语义轻重、褒贬色彩不一,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准确理解词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差异,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用最恰当的词语。公文语句,在确保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来描写事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些,把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些,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度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博览多练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公文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一个人丰富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个文秘工作者,平时应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经济文化、经典讲稿、优秀公文等等,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练习。而实践练习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对于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较多的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要多加练习。除此,基层文秘人员应对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模仿范文训练,可以根据材料训练,也可以到某一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合乎要求的公文。知上晓下
知上,就是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对某一工作来说,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会采取哪些措施,把你的想法与领导交流,如果领导不认可,就认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找出根源;长此以往,就会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实完善领导提出的对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针对性;就会对领导的思想观点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阐述,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观点。领导对问题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秘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文秘人员必须知上,否则很难将领导的意图转换为公文,形成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方案、乃至具体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笔者认为,文秘人员平时要多与领导接触、沟通,认真倾听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做领导身边的有心人。单知上不够,还得晓下。所谓晓下,就是了解下级单位、群众的心声,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交谈,听取不同意见,把群众意见调查了解清楚后集中反馈给领导,领导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才不会脱离工作实际。如果文秘人员不能晓下,对解基层情况把不准,那么写出来的文稿自然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只有晓下,才能从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人文角度分析问题,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只有对基层人民充满感情,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民,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实践证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晓下的前提下写出来的。细察勤思
对于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不仅能为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生动的感性材料,更能发现问题,增加公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一些文秘人员随同领导视察工作时,也大都是大面上走一走,看一看,对所见之人、事和物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即或观察一些现象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究细节;对重要情况也好,一般事情也罢,习惯于掌握一星半点儿,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见解,一味借鉴,实行拿来主义照搬他人。借鉴别人的观点固然必要,但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新意,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他人以说服力、启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点,从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发现未来的问题,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观察固然重要,但亦应学会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若实际情况与权威见解或传统定论不符,要敢于质疑。听汇报对收集公文写作材料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别地听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风”、不唯众,认真进行思考鉴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广积词汇
公文写作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说服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运用多样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大师,在此仅举一篇。1949年所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只有两千多字,词语却是多种多样。文章以现代汉语为主,也有成语,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不耻下问”;有口头语,如“工作要抓紧,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开会事前不发‘安民告示’,人到齐了临时现凑合”;有比喻语,如“要学会‘弹钢琴’”、“要精兵简政”、“是延安还是西安”;还有专用语,如“互通情报”、“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兵马已到、粮草未备”等。生动活泼的词语,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公文写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因此要改变总是那几个名词和一套“官话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词语进行写作,包括恰当引用一点古语、成语、警语、谚语以及含义丰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头语,使公文语言更生动,更有情趣,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善于总结
我们收集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精彩的体会性词语,仅举几例。(1)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好“挑夫”,一头挑着上级精神,一头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2)领导干部既要当“伞”,又要当“牛”,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当牛,老老实实为群众办事。(3)有位抓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说,真正悲哀的不在于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无处诉,有屈无处伸。因此,对待上访群众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4)华西村的干部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的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干部的话。”这些有血有肉的词汇和语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远比那些套话、空话、虚话高明得多。
2.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 篇二
一、当前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主要因素
1. 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 文秘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通常用讲授法, 即以课堂、理论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授课方式。这种传统的文秘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信息传播流程单向、枯燥, 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 课堂缺乏活跃气氛, 情境教学和互动教学难以开展, 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 也难以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教学质量自然也就难以提高。
2. 实训场所欠缺
职业教育必须要有专业的实训设施, 需要有专门的模拟实训室, 但很多学校认为数控和汽修等理工科专业需要专门实训设备, 而把文秘专业当成文化课来上, 对实训设施设备的配置不重视, 导致实训场所欠缺, 难以满足文秘实践的需要。
3. 专业教师缺乏
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师从文秘专业毕业的师资很少, 大多是主修汉语言文学或相关专业毕业, 许多文秘专业都是基础学科的教师组成教研室, 专业性不强。而许多教师自己根本就没有涉足过文秘领域, 更没有实践经验, 只能照本宣科, 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二、提高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1. 增设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
由于文秘教学很多学校都当成文化课教学, 导致实践教学少。因此, 要在保证必要理论课时的前提下, 增加对某门理论课程的实践操作练习, 适当增加实践、实习学时, 保证实践环节的学时。比如秘书学和秘书实务两门课, 可以合二为一, 增加实践学时, 加强学生秘书基础实务的实习; 秘书写作和应用文写作两门课整合, 以大量的实例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熟悉各种公文的格式、要求及特点。
2. 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让学生进入秘书角色最重要的引导者, 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及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直接从大学毕业或从文化课转型而来的教师, 可以创造机会, 送出去培训或到企事业单位秘书岗位实习的方法, 增强文秘专业的实践能力。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 建立多功能的实践训练场地
(1) 建立校内实训室
为培养社会所需的秘书专业人才, 中职学校应加大对实践训练场地的建设。根据秘书人才培养计划要求, 建立模拟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室、打字复印室等实训室。通过仿真实践, 让学生提高对秘书工作的认识, 感受到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学生可以进行分组实习, 如模拟办公室, 训练学生接听电话、处理日常办公室事物, 了解秘书工作的一天,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 建立多层次的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方式, 与相关的企事业行政单位签订共建协议, 建立起多层次的实训基地, 使文秘专业学生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积极应用于实践中, 从而毕业后与社会无缝接轨。
4. 运用新型教学方式
(1) 运用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运用仿真的情景再现, 为学生创设工作中可能预见的各种具体问题, 让学生以“秘书”的身份参与学习和训练, 在情景训练中增长才干, 积累经验,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实践化, 并转化为专业性的技能技巧。如在课堂上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 以丰富多彩的图片,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论从观看示范动作到亲自模拟练习, 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可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接待、办公自动化训练、辩论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营造专业氛围, 提高专业技能,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2) 采用角色扮演法
采用角色扮演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和情节, 学生在仿真场景中充当相应角色, 身临其境地对相关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应用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的基本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宜情境化。如《秘书实务》课程的可操作性很强, 因此其教学内容的可情境化程度相对也较高。因此, 在《秘书实务》教学中, 应用角色扮演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能大大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现实生活中, 文秘人员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时, 往往是在不了解上司意图的情况下作出选择。他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与信息, 辨别分析, 然后再作出判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随着处理案例经验的增多, 便会逐渐驾轻就熟, 学以致用。但要达到这种熟练程度是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练习。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一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阅读案例, 明确问题
阅读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解案例的内容和所提供的情况, 老师应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案例, 了解案例的大概内容, 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以及背景知识。先不要急着尝试去仔细分析问题。在这一阶段, 学生的重点是总结并重新整理资料, 列出表格或按时间先后顺序列出事实, 找到案例的主要矛盾冲突所在, 然后找出与之有关的重要问题, 从冲突的双方角度较为明确地总结出各自的表现或事实。
②分析案例, 找出原因
分析案例时要注意把观点和事实分开, 并注意基本角度。一方面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 站在案例中主要角色的立场上去观察与思考问题, 设身处地去体会当时的情景和处境, 而不是完全站在局外人和旁观者的角度, 这样才能更真实、更确切地理解案例情节, 才能达到预期的分析和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 案例分析还要从主管者的角度出发, 才能更好地把握全局, 才能更全面、更综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制定方案, 解决问题
在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 网络教学法
可从两个方面实施网络教学法:
一是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免费资源,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利用信息能力, 锻炼学生的网络办公能力。二是利用校园网文秘专业教学平台:如在线秘书职业技能水平测试系统、教学软件和教学影像资料、课程网站、秘书论坛BBS交流系统、秘书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案例集及参考资料、学生作业提交系统等。通过建立校园网教学平台, 形成以网站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 可以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 从而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网络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能够让学生更及时、更全面、更主动地去学习, 而且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办公的能力。
(5) 社会实践法
①开发资源, 寻找校内实践机会
利用校内的艺术节、运动会、文艺晚会、家长会等各种活动机会, 创设职业岗位, 让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策划和筹备。例如, 起草策划书、开幕词、报告、计划等有关文稿, 承担会议的组织、安排与接待工作等。在整个过程中, 相关岗位的教职工负责项目指导,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独立进行实地训练, 参与组织管理全过程,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边干边学, 使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提高操作技能。
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如企业庆典、会展活动、颁奖仪式、公益劳动等, 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职业意识, 提高服务能力, 也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中去, 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情况和特色, 并且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 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通过校外实训, 能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锻炼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文秘专业虽是一个传统专业, 但依然青春活力, 在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 其发展势头也日趋看好。然而, 中职文秘专业的教学必须根据整个文秘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 注重教学改革, 积极创新, 努力开辟出一片独具特色的天空。
摘要:分析了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 从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入手, 提出了加强实践能力的对策。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是企事业用人单位及学校非常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文秘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于辉.文秘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1, (8) .
[2]忽丽娟.关于高校文秘专业教学发展的思考[J].时代报告, 2011, (10) .
[3]刘书安.浅论技校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11) .
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三
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展活动作文
有兴趣就有写作的潜力。一旦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我们在实施活动作文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学生身心的活动,如拔河、小足球赛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玩得痛快,同时产生写作欲望。然后结合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对学生适时进行指导,把活动中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先让学生口述,有条理地说出,再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方法和一定的技巧把其中的趣味写出来。
二、要在课文教学中体现作文教学
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典型的习作例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例如《醉人的春夜》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的亮,亮的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美。”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呢?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原来是她(陈静)的心情好而感受到的。当一个人心情好或坏的时候,听到和看到事物的感受是否相同呢?同学们就此纷纷发表见解。经过训练,学生在写作时都注意到了景物的渲染作用,因而文章内容不再单调。
三、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1启发联想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鸽子”联想到“和平”;由“中秋赏月,家人团聚”联想到“为保卫祖国而守卫边防的解放军战士”等,这些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出示一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让学生经过联想,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解释,更能激活他们的思维火花。如出示“衣服——黑板”,“老鼠——蓝色——房屋”等让学生根据所给事物编故事。
2引导幻想
教育家卡伯曾指出:正是童年期的幻想引发形成了以后所有创造性的活动。童年时代,他们愿意借助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科学幻想等来描写自己内心世界的某种愿望。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激发想象的题目,有利于发展想象力,如《孙悟空后传》、《未来奇遇记》等。
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观察是作文的前提,掌握了观察的本领,犹如挖掘了写作的源头,否则,提高作文能力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鼓励和教育学生要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周围的人和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积累素材。譬如前边所说,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主要是因为没有可用的写作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写作上,学生只要仔细观察身边的现实生活,留意每一个细节,认真思考,善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充分利用自己的观感,活用自己的头脑,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下笔如有神”。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摘抄、背诵一些名言、妙句、佳词,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展开联想,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联想,让学生轻松掌握习作规律,拓展思维空间。如让学生写童年趣事、烦心事、开心事。由于这些事都是学生自己熟悉、亲身经历的,写起来就会兴趣极高。合理利用幻想可以给文章增添色彩。一些带有幻想性的习作题目,如《20年后再相聚》, 《假如我是一片云》等,能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许多作文的结尾韵味无穷,而学生往往对这些内容兴趣浓厚,心驰神往。因而教师要善于抓住所学课文,点燃学生想象火花,按照文章的脉络进行合理的推理。幻想是想象的升华,是创造启发的先导。孩子们是异想天开的幻想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想象或愿望为依据,用虚拟事物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人类进步和美化的愿望,并且让幻想、想象服务于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想象性写作练习,人员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力的发挥离不开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想象会随着人的强烈情感的涌动而自主展开。如在《麦琪的礼物》结束时,在同学们为杰姆和德拉惊喜的“含泪微笑”而感动时,进一步提出写作要求,续写《麦琪的礼物》,并提示注意当时的时代背景,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扩散思维和想象力。
4.文秘写作提高技巧 篇四
勤练“手中笔”
鲁迅在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时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一些公文写作“高手”,也坦言其过硬的功夫来自于坚持不懈地练笔。唯有坚持勤练笔,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倚马可待。
“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练笔呢?这就要求公文初学者首先要“从读悟写”,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认真阅读政治理论书籍和公文写作及其它方面的书籍,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并深刻领悟、细心体会公文或其它文章的写作技巧,真正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和积累基础上。其次要“常练常写”,如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一种观点、一件事情、一个景物、一个场面等,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如果工作确实忙,也要记下当天的流水账或抄几句名言警句、精彩段子,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地练笔。与此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练写机关常用公文,比如,党政机关的20多种公文,可以试着都写一写,写成后对照业务书籍看像不像,并请人评判看写得好不好。再次要“主动求写”,平时要做好公文写作的准备,一有任务即能“出击”,一旦承担下来,就要全身心投入,竭尽全力,用自己的最高水平写出合格的公文来。闲时,要尽可能地争取练写机会,积极参与公文材料的写作,不要怕苦怕累,不要“见了材料就躲”。这样坚持练笔,才能使自己逐步成为写作的能手和高手。
5.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 篇五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身边人事物缺乏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因而他们的写作能力相当低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3、加强协作能力训练。
【关键词】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身边人事物缺乏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因而导致他们的写作能力相当低下。害怕写作,“没有写的”“不知道写啥子”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好敷衍成篇。内容往往千篇一律,虚假不实;语言干瘪无生气;缺乏想象力。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我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它能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自主行为。针对当
前农村初中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情况,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积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写作兴趣。
首先,写熟悉的内容,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出,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难以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说真话,说实话。因此,作文命题应开放,在内容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想表达的愿望,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的冲动。可以出一组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个来写。例如:《我的妈妈》 ;《我的爸爸》 ;《妈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你说》;或者干脆出一个半命题作文“《我的》”,让学生补充完整后再作文,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此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举此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就会谈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各有各的具体的想法、做法、结果就会获得不同的感受,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肯定各有千秋,各不相同。
其次,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
会出现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而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如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将学生作文中优秀的作文,甚至段、句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选到的同学就会信心十足,继续努力,而没有被选到的会拼命努力的学习追赶别人。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相关报刊、杂志单位投稿发表。如学生习作《我的“怪”老师》《抢电视》、《做一朵花的知己》等在《天全教育》上发表后,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倍增,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有的还主动交给老师修改。还可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阅读自己的优秀习作。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和文章质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不可能写出好作文。观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有目
标,有顺序的观察事物。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清楚、流畅、准确地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
其次,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比如带领学生观看校园内的“上下楼道,请靠右行”“请勿喧哗”等警示语。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们就会发现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上下楼道不分左右,过道时高声喧哗,相互追逐;有的学生特别遵守纪律。回到教室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言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作文,而且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
最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积累一些写作必备的材料,如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大小小的事件、千变万化的景物以及情感、哲理都是写作必备的材料。还可以按学生自己的喜好积累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名人名言、优美文段或篇章、一些历史事件或故事、神话、传说等等。
3.加强写作能力训练
3.1从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写作的角度来对课文进行写作的分析和指导,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更多的写作基本知识、写作方法等。如朱自清《背影》中的开
头用的就是开门见山的写法,直接点题。这样,让读者感觉到简洁又直截了当。结尾时又和开头照应,用的是首尾照应的写法。又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一段,是对景物进行细致、多层次、动静结合的描写。还有其他课文中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等。
3.2仿写名篇。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名篇具有用词准确规范、写人记事感染力强、写作特色显著等特点。仿写名篇,可帮助学生很快地吸收名篇中有价值的东西,有利于学生正确、快捷地进入写作正轨。我们使用教材中有不少名篇。教师可按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仿写训练。如作文开头结尾的训练、写景写人的训练,等等。在开头和结尾写景方面,鲁迅的《故乡》的开头和结尾都写景,又首尾照应且情真意切,在深化主题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老舍《济南的冬天》在写景方面也非常突出,对学生进行写景训练不妨仿写这些名篇文章来练练。
3.3片断写作与整篇写作的训练。写作基本能力训练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片段作文练习。片段作文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写好片段作文是今后写好一篇完整文章的基础。片段作文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暂时不考虑整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布局等因素,也不求全,可单就人、事、景、物的某方面或局部做单一性的写作训练。如专门描写人的外貌、记一件事情的片段、写某一季节的特
定的景和物等。写作的字数、方式可不和统一要求。
其次是完整的作文练习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主题思想的提炼。作文必须根据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先定好主题思想。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关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一般而言,颂扬憧憬美好生活、弘扬高尚思想品德、批评不良行为等,都可作为初中学生写作文时考虑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当然,这些主题的形成都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表达“家庭成员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遇事多从对方立场作考虑” 的主题思想,就是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如果平时学生多关注和思考生活,想想事件给了自己什么启发。那么,写作时要选定好主题思想就不难了。
第二、作文提纲的拟写。文章结构和材料的恰当运用能较好地表达主题思想。列提纲就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文章要写多少段、各段写什么、用什么材料、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等等,都用提纲的形式一一地列出来。先列出提纲,然后再写作文。经过这样经常性的训练,学生就容易把作文写好了。
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远远不只这些。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 篇六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初中话题作文指导:话题作文如何审题?
什么是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话题作文和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给了大家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试可以自拟题目。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我们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4)想像自由。丰富的想象力是佳作的特征之一。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我们广泛的自由度也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上乘的话题作文更看中我们在拟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的创新--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不能写。想象的自由中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思维的深度。作文的深度就是思维的深刻性。看透所写事物的本质,把握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辨证的分析事物,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觉得有厚重感,有震撼力。
一、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作用,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二、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三、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话题作文审题“三要”
一要吃透材料明意图;二要吃准材料抓关键;三要看清材料抓范围。
立好意的方法
观察--寻找特点;
感悟思考--发散思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
联想--相似联想,相近联想,相反联想立意正确、新颖、深刻
如以“水”为话题:经过组词、析词、联想后,可确立如下中心:第一、装点大地秀色的水--要为别人带来欢乐。第二、孕育一切生命、哺育万物的水--伟大的母爱。第三、认准方向,千曲百折不回头的水--要有坚强的意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第三、遇到阻力能发挥百倍勇气的水--愈挫愈坚的顽强品格。第五、污水----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第六、汗水--做勤劳的人。第七、水的精神--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精神。
初中生作文指导:谈谈写作的真实性
读初中生的作文,通常情况是记叙文,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真实感越强的文章,就越读得有滋味;而真实感差的文章,不但读起来乏味,甚至你仅读了一小段,就不觉要弃它到一旁。这就是很多语文老师和一些写作指导书中一再强调的,记叙文写作要切合真实性的问题。有的人比喻说:真实性是记叙文的生命。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既然我们都知道,写作中的真实性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做到真实性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写作指导书,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指导方法,而其效果也参差不齐,有的也不尽人意。
二
误区一:记叙文要写真人真事。这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写作指导书中一致强调的,这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已成为了公理、成为了不可挑战、不可撼动的权威。甚至,由它推论出了一些语文方面的定理,例如:若判定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那么,就能判定,这篇文章一定实有其人,也一定实有其事。并因此,学生在习作时,就束缚在真的人,真的事的羁绊中,苦苦挣扎着。我认为,这其实已经走进了误区。
我要发问:记叙文的真实性是什么?是简单的真人真事么?绝不是。记叙文的真实,应该是文学的真实,应该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而绝不应该等同于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说,记叙文,它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而绝不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照相机!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有这样的观点,原因在于:虽然记叙文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品味感悟生活,但这只强调了记叙文的一种特性--生活的真实性;而没有强调记叙文的另一种特性--文学性。记叙文的文学性,意味着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可以进行文学的剪裁、拼接、修补、提炼、加工、润色等处理的。这样处理,尽管使原本的生活素材面目全非;可是,这样了,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所以说,记叙文当然是要写真人和真事的,但这个真人,应该是经过文学加工过的真人,是源于真人又超越于真人,不能完全等同于本原真人的人了;而这个真事,也自然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长久以来旧思维中的窠臼,让学生挣脱束缚,还记叙文以应有的自由空气。
误区二:积累素材,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这个观点本身倒并没有什么错,对此观点我绝对认同。平时多观察生活,确实是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这就如同平时一粒米一粒米的积累一样,积累了,到用时才可做有米之炊。但误区在于,究竟应该怎样去观察。有的学生说了:“老师,我也注意观察了,可是我为什么大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呢?”有的老师也迷惑:为什么我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可他们却什么也观察不到呢?
问题的根源在于:积累文学素材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看,它主要依靠的是心,而绝不是眼睛。当然,说文学观察要完全不需要眼睛,那也是走上了极端;有些人、事、物,我们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触、用鼻子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感知。但关键是,眼睛、耳朵、皮肤、鼻子,都仅仅是为了积累文学素材,而去观察的手段,或外在的形式罢了,它决不是观察的本身,观察靠的是心!有的同学说了:“老师,你说的我懂,我在观察时也用心去想了,可是,我怎么还是不行呀?”我说:“你虽然想了,但想的程度还不够深入。用心想,是要用心灵去阅读。它包括: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用心思索、用心品味、用心启迪、用心发现、用心灵去升华等等。
三
转变了思想,积累了素材,这就为写有生活真实感的好作文铺平了道路。但这仍然不够,还要注意一下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写作要领。
7.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七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要写出成功的文章绝非易事。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 本人就教学实践, 谈几点认识, 与语文界同仁探讨。
一、观察生活, 抒写真情
“创作来源于生活”,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可是不少学生总觉得没材料可写, 要不就是脱离实际, 随意编造, 用废话凑数, 结果文章内容虚假, 没有真情实感。作文贵在情真, 只有感情真挚, 才能出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捕捉精彩的瞬间、动人的镜头、感人的场面, 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相信这些真情同样会感染读者、打动读者。如朱自清的《背影》, 作者只选取了父亲爬月台、过铁道为自己买橘子的普通而又典型的事例, 真实地再现了伟大的父爱这一人间真情。正因为如此, 这篇散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让人潸然泪下。这就说明, 作文的许多新颖材料都蕴藏在日常生活中, 等待我们去挖掘。只有我们认真地观察、思考, 才会发现身边每天都有许许多多可供写作的好材料。否则, 脱离了生活, 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积累素材, 善于运用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说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也才能左右逢源, 如有神助。有些学生平时课外阅读少, 知识面窄, 写起作文来, 语言贫乏, 言之无物, 往往词不达意, 语意不明。“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平时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 成为自己的“源头之水”。要知道, 语言在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好的立意和构思都需要恰当、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呈现给读者。如果语言干涩、呆板, 就会影响主题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相反, 把积累的素材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如一些名言、警句、诗句、谚语或用语的技巧等, 这样的文章就会语言美、品位高。
三、经常练笔, 多写日记
在作文教学中发现, 学生开始写作时感到很为难, 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要求学生至少每天练笔一次, 大至国家大事, 小至遣词造句。俗话说“三天不念口生, 三天不练手生”,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如此。平时多练笔, 多写日记, 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茅盾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 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学生经常练笔, 笔头熟了, 写起作文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关注社会, 贴近时代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时而作”。大凡好的文学作品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歌颂时代新风, 揭露社会丑恶。所以, 教师应引导学生敏锐地从现实生活中撷取时代的“浪花”, 高扬时代主旋律, 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我曾在2004年暑假开学的第一节作文课, 给学生留下作文题目《当国旗升起的时候……》, 有个叫李振华的学生, 巧妙地选取雅典奥运期间的人和事, 热情歌颂了我国奥运健儿奋勇拼搏, 勇夺金牌, 为国增光的精神。写了飞人刘翔, 写了圆了二十年金牌梦的女排……小作者跟着奥运健儿随着国旗的冉冉升起一起激动, 一块流泪, 通篇都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激情。这样的学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让人折服, 这样的文章怎能不让人爱不释手呢?所以, 在我的推荐下, 荣获了省级作文刊物举办的“世纪杯”作文大赛二等奖。
五、教师写作, 带动学生
要学生写, 教师首先要写, 做“写”的榜样,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创作的故事来教育学生, 不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因为学生总觉得那些名人距离自己太遥远, 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教师也应多写,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熏陶, 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本人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年, 工作之余常写文章, 而且读给学生听, 学生就会觉得写作原来不那么高不可攀, 因为身边的人就行, 再也不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 而是跃跃欲试, 想一显身手。
六、多些肯定, 少些否定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鼓励, 所以几乎所有学生拿到作文本后, 首先翻看的是教师的评语。如果学生的作文能力不太好, 每次看到的都是批评的话语和不高的等级, 学生会不会开始厌恶作文而变得心灰意冷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 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千万不能把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 否则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打击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是得不偿失的。
七、择优发表, 鼓励创作
尝到成功的喜悦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而且择优推荐发表。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成功呢?当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他会觉得作文是那么有滋有味。本人推荐的作文已有多篇在省级刊物举办的作文竞赛中获奖, 获奖的学生在喜悦中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未获奖的学生向获奖的学生看齐, 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气氛, 大大推动了作文教学进程。
总之,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 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究、总结。
摘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选取感人的素材, 多阅读课外书籍, 贴近时代, 经常练写, 教师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给予学生鼓励,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8.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八
一、注意观察生活
写作离不生活,当然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的观察、探索的内容。学会在自然界中观察动物,观察大自然,在课上观察科学实验,在美术课上学生写生、临摹、制作各种小物品,设计喜欢的东西,既学会认识形、色的方法,提高描绘物体形态、色彩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在体育课上学会观察描绘把握动作,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心中的话才会淌出源源清流。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因此,要说作文先观察,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二、善于积累
积累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思想上的、经验的、知识上的、语言技能上的等等。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写文章时把这种积累化为优美的文字。因此,有积累,才能表达,才能有感而发。那么,怎样积累呢?
首先,在平时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搞搞摘抄,积累词语;读读文章,找到“写作的模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现象,抓住细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的一瞬,动脑筋思考,写成日记。这也是平时积累素材的结果。经常练笔写日记,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指导写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名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片段,积累课内外、国内外的优美诗文,积累文学文化知识等,并且经常在课上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积累、掌握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阅读、摘记、背诵,学生的语感有了明显提高,而且阅读能力大大提高,表达能力也有较快的增强,学生的写作也得心应手了。
总之,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现。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想这样学生不会一提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不会一写起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
【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11-10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07-29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07-06
如何提高你的管理能力07-28
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10-15
如何提高工作中的执行能力07-26
如何提高组织能力06-11
如何提高管理能力11-14
如何提高女干部参政议政的能力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