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浙红色旅游区

2024-06-20

沪浙红色旅游区(共12篇)

1.沪浙红色旅游区 篇一

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会宁红色旅游考察侧记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梁旺兵

红色旅游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维系社会和谐精神纽带、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培育和谐社会文明道德的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以“红色”为内涵,以旅游为形式,把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祖国的大好河山融为一体,赋予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通过对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进行考察,从中感悟到:红色旅游文化,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概况

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主要由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会师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桃花山)组成。

著名的会师楼始建于嘉靖年间,大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此,将这一座破旧低矮的门洞建成了一座凯旋门。1986年在文庙大成殿红军会师旧址前面空地上建成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这座三塔环抱的会师楼仿佛像人们讲述着红军二万五千里的悲壮,向人们证明着红军会师的光辉。除此之外,会宁县抓住200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宁胜利会师70周年及全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积极争取红色旅游政策倾斜项目,修缮革命遗址遗迹,兴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布展,使纪念馆成为立体全面的参观地点。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国道312线南侧,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区东面,占地36公顷,与会宁城内“会师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

体,是瞻仰凭吊、旅游观光之胜地。景园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修建了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突出以万分之一时间走完万分之一长征路为主题。微缩景点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以景观反映史实,使参观者既可满足瞻仰革命遗迹之渴望,又可享受登山览胜之乐趣。达到寓教于乐、励志育人之目的。

作为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和甘肃省红色旅游的重要景区,会宁红色旅游前景广阔。第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及其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第二,会宁位于甘肃省会兰州与庆阳、延安等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主干线中段,国道312高速公路穿地而过,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第三,会宁经过长征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三次大规模建设,会宁红色旅游在硬件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

二、会宁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会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努力开发旅游市场,顺应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到体验旅游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红色旅游资源潜力,推动会宁社会经济发展。但会宁的红色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条件决定了会宁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着市场适应能力差、旅游吸引力不足和客源市场受限等问题,使得红色旅游的实际开发难度相对较大。

第一,会宁的可进入性较差,进入会宁方式单一,且交通不便。交通问题成为影响会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进入会宁旅游的交通方式仅限于公路交通,而铁路等其他交通方式并未得到发展。

第二、红色旅游景区(点)的管理制度落后。目前,会宁红色旅游景区(点)的管理机构、发展机构基本还是事业接待型,尚未完全转向旅游产业型,解说员人数较少,且现有解说员大部分专业程度不高。严重制约着红色旅游产业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管理存在缺陷和漏洞,景点间的连接缺乏合理性。导游服务质量一般,多为中专水平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例如导游资格证),致使游客享受不到应享受的导游服务和其他各项服务。

由于景区内部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致使在管理中存在较大的漏洞,而正是

这些漏洞使得游客无法畅快游览景区。给游客留下这样的感觉:离开该景点后无法再次进入。其次景点间连接不合理让不少游客重复观赏,或者遗漏观赏,给游客人为制造旅游遗憾。

根据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目前景区内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业务素质,所有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只占20%。这也成为景区管理漏洞的体现,也是游客无法享受优质服务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不少游客反映导游语言生硬,对于具体景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难以满足游客对导游(景点讲解员)的要求。

第四,红色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程度不够。近年来,虽然会宁的红色旅游景区(点)除了有供游客参观的图片展示和文物陈列外,还设计了参与式、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但参与式、体验式的旅游项目缺乏良好的引导以及相关的安全设施,同时缺乏相应的红色旅游餐饮、红色旅游商品等,未形成系列红色旅游产品,未走上红色旅游业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在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中旅游项目单一,内容简单,缺乏与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合作,与游客互动性活动较少。

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再次体现:80%的人只去了会师园,没有去过桃花山,甚者对桃花山缺乏认识和了解。86%的人希望能够在红色旅游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听众,而是更希望能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体验了解那段难忘岁月,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

三、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为适应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高的需求,红色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发展经济、传播先进文化、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等功能的载体,红色旅游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政治意义

红色之旅,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是一部重温光荣历史,重走胜利之路的革命史诗。她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2、文化意义

红色之旅是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3、经济意义

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

四、会宁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第一,周边红色旅游景区加强联系,联合开发宣传红色旅游路线,整合资源整体开发,增加旅游专线,同时与多种旅游相结合,将红色旅游“打包”促进其发展。

第二,创造其个性化的服务,将不利硬件条件转变为新型的旅游资源加以引导和开发。游客选择来到会宁革命圣地,就是冲着长征精神而来的,并非是来奢侈享受的,那么我们可以为游客们提供类似于当年红军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吃住都充分体验会宁的特色,展现会宁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街头文化元素,比如说街头塑像,让游人进入会师园之前就能感觉得到“红色”的气息,让游客拥有一次与常规旅游所不同的旅游经历。

第三,景区内部增设一些可以提升文化气息的雕像和相应的购物点,满足游客对文化氛围的追求和最基本的购物需求,卫生设施布局合理化人性化。

第四,规范景区内部管理制度,提升景区内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培训,积极加强与省内各大高校内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或学院联系,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促进专业与非专业的联系学习从而提升景区员工素养。

第五,重塑会宁红色旅游的初始形象和诱导形象,全方位立体宣传会宁红色旅游,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张茅.坚持统筹规划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EB/OL].http:///jrzg/2007-07/06/content_674648.htm,2007-07-06.[2][EB/OL].[2008-02-08].http: ///huining/Show Article·asp? ArticleID=245

[3]师守祥,李朝阳.甘肃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J].兰州学刊,2005(6): 230-232

[4]王东峰.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 210

[5]会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会宁县志》.[Z]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7-1

2.沪浙红色旅游区 篇二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也迅速发展,为国家GDP的增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江西、浙江、武汉、延安、南京、上海等地相继提出了“红色旅游”,在国家与各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央、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都拟定了相关的文件和规划方案,列举规划具体的革命根据地为红色旅游景点,这种举动更加推进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做了铺垫。

二、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

发展红色旅游,首先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重新去了解、认识红色文化的内容与内涵。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密切关系体现在:在红色旅游业中挖掘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更有目的、更有效地发展红色旅游业,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更能起到保护红色文化的作用。

(二)探讨如何发展红色旅游,达到传承红色文化的效果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销售模式,即营销方案,当然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如此。红色旅游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无法激起人们参与的兴趣。首先要通过某种方式阐述红色旅游的内容、目的、以及能体会到的感受。只有通过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亲自投身到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体验中,理所当然,红色文化会被更多的人更加深刻的记住,从而达到被传承的效果。

三、红色文化需要被传承的市场意义

(一)传承的价值

当前这个经济体制下,物质成为人们积极追求的东西,红色文化是特殊的文化,通过对这种文化的认识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正能力,这些积极的正能力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它证明了中国的诞生于发展。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包含了更多的爱国精神与革命精神,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中的革命胜利理论、党政指导社会发展等等,而当代价值主要为能够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等等,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源。

(二)传承的效益

红色文化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精神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红色文化是觉有指导思想建设的意义,其具有旅游消费低、周期活动、组织性强等特点,综合了不同的旅游资源。通过红色文化的继承,如建立革命旅游纪念地等景点,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带动该地区的旅游业及经济发展。另外也可以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其它产业的发展,例如;餐饮业、交通事业、通讯行业、种植业等各种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传承的营销

红色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承载着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销是有很多理念也方法的,为了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必须采用资源整合的营销方案[2]。不能靠单纯的产品销售为目标,要通过销售手段,把产品与管理理念、审美方式、旅游形象结合起来,让旅游者有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旅游目标,让旅游者主动的传播红色旅游的好处,进而获得有效的传播感染力。

四、探讨红色文化传承的途径

基地建设的内容包含革命文物的保护、红色产品的开发、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等多种,在此处就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探讨。传统的媒体对传播红色文化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要想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必须要改革,要采用新型的传播媒体和新的高科技力量对红色文化进行大力度的宣传[3]。如何借用这些改革后的方式,是红色文化传承者着重要考虑的问题。传播的方式、手段与传播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效果。例如大型的舞蹈剧、中国现代京剧等具有意义的红色文化作品值得提倡,激发观看者思想上的共鸣。高校采用实践课的方式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高校免费开发教育资源,另外最重要的教育红色文化传承的手段就是改革,任何行业都存在改革,红色文化急需采用新的传播方式被传承下去。采用直观的表演形式把红色文化演艺出来,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与感染力,这样的演艺作品会被一代一代的人传承。

五、结论

3.沪浙红色旅游区 篇三

在全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当下,很多地区在大力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旅游景点的同时,也逐渐注重山水自然资源、本土民俗风情等其他旅游资源的配套整合。立足“红色”发展“红色”,多色调的旅游资源将给游客更多样的感受和体验。

延安:

红色风感人 黄土情醉人

说到红色旅游地,延安一定是大多数人经常想到的地方。醇厚的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的记忆。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这些历史给延安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纪念地、革命文物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目前,延安留有革命遗址35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22个。可以说,延安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最集中、最突出的城市之一。枣园、杨家岭、南泥湾、凤凰山麓、王家坪、瓦窑堡等都记录着先辈们为革命而忘我奋斗的足迹。

在保护这些革命历史遗址的同时,延安还对其他红色文物进行了整合,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了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集中反映了党中央在陕甘宁地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还建立了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纪念馆等。

2006年,延安市启动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和13处革命旧址的维修保护、11处革命旧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达5亿元人民币。其中,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目前已完工,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开馆,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淳淳红色风,绵绵黄土情。如果说延安文化的主色调是红色,那么黄色就是延安文化的基色。

延安的黄土文化底蕴深厚、浓烈多姿,主要有民间社火、灯会、闹秧歌、转九曲、信天游等。规模较大的社团活动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黄河斗鼓,还有陕北农民画、布堆画、麻绣、刺绣、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纵情黄土地,做回延安人”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心声。

为了丰富旅游资源,让红色风和黄土情紧密结合,带给游客更多体验,延安有关方面精心打造了“延安过大年”“公祭黄帝陵”“壶口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等旅游节会,并先后举办了20多次旅游推介活动,组织100余人的黄土风情文化演出团赴各地演出。2008年,延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76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3亿元,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是1996年的8倍和14倍。

小贴士:

红色景点推荐: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王家坪旧址、凤凰山旧址、清凉山旧址、“四八”烈士陵园、洛川县洛川会议旧址纪念馆、吴起镇革命旧址、子长县瓦窑堡会议旧址等。

住宿:当地宾馆、旅社的条件都不错,可供选择的很多。

土特产:名贵杂豆、红枣、杏仁、苹果、核桃、各种中药材等。

井冈山:

让红色吸引人 用绿色留住人

巍巍井冈,光耀史册;红色记忆,深入人心。

巍巍的井冈山,一片青翠碧绿之中,闪耀着一抹浓烈而醒目的红。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之地,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第一个立足点,井冈山仿佛一颗耀眼的红星,闪烁在激荡热烈的革命洪波之中。

革命历史的潮流给井冈山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着人们来此怀想、瞻望、崇仰,在实地畅游的同时,感受那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巨潮。井冈山现存有革命遗址30多处,多分布在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茨坪和大小五井。现在,除了遗址性文物,茨坪还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井冈山碑林等。

离茨坪不远分布着以革命战场闻名的五大哨口,风景峻奇。其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黄洋界,它扼居山口,形势险要,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依稀可见,红军营房保存完好。茅坪村八角楼是毛泽东曾经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小楼内的青灯下,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

井冈山不仅红色文化深厚,绿色资源也相当丰富。这里拥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7000公顷次原始森林,还有一片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6%,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级景区。

凭借着绿色资源的优势,井冈山的旅游发展紧扣“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倾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和“观光度假休闲胜地”。这样的理念拓宽了单一发展“红色”的思路。2008年井冈山接待游客3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和34.6%。

光有绿色还不够。继推出大型情景歌舞剧《井冈山》、与江西电视台一起成功打造“中国红歌会·放歌井冈山”品牌之后,以“红色朝圣之旅”“绿色观光之旅”“蓝色休闲之旅”“金色成功之旅”“古色民俗之旅”为核心的“五彩之旅”正在全面启动。将红色与其他色彩整合打包,相信几种色彩的相互带动会把井冈山的旅游推向更丰富的层面。

小贴士:

红色景点推荐: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黄洋界、哨口、十里杜鹃天然长廊、笔架山、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

住宿:住宿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入住宾馆,价格不过三四百元。二是选择一些小旅馆,价格通常在四五十元。最便宜的是住在当地老乡的家中,价格可以商议,一般每晚在二三十元之间。

土特产:井冈山笋干、井冈翠绿茶等。

遵义:

一条街串起红色 几处水更显灵性

“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这些在我国革命历史上留下光辉篇章的历史事件为遵义镀上了一层夺目的红色。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达到遵义,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从此作为革命历史名城而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等领导人住地等多个纪念景点都忠实地记录着那段历史。另外还有娄山关、赤水河、红军烈士陵园等景点。

“游遵义会址,品圣地神韵”是遵义红色旅游的一张名片,而现在的遵义红色之旅已更加丰富。“观红军街景,赏文化之旅”是遵义会议纪念馆去年推出的新旅游项目。石板铺路、木板搭屋的“红军街”已成为遵义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它“串”起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邓小平住居、苏维埃银行、红军警备司令部、博古旧居、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干部大会场、红军烈士陵园9个长征纪念场所。其中穿插有遵义民俗馆、遵义奇石馆等特色展馆。在这条“红军街”上,游客还可以欣赏红色歌舞、购买红军草鞋、竹筒等纪念品,品尝小米饭、南瓜汤。

多数人了解遵义是因为其珍贵的红色文化,其实,遵义其他方面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有“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之称的杨粲墓,墓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石刻装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以桫椤(2亿年前的一种高大木本树蕨,在地球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盛极一时,与大型爬行动物恐龙同生共荣)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的唯一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的桫椤林区。

另外,遵义的“水”资源也非常丰富。赤水十丈洞瀑布高76米、宽80米,堪与黄果树瀑布媲美。还有以高峡平湖、飞泉流瀑为特色的四洞沟、九曲湖、月亮湖等景点可供游玩。

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其成为主题鲜明、交通顺畅、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在此做一简单介绍,关注红色旅游的朋友可以作为出行路线参考。

1.“开天辟地,党的创立”:沪浙红色旅游区

位于上海、浙江交界,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浙江的嘉兴市,辐射沪、浙、苏“长三角”一带。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陵园、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等。

2.“革命摇篮,领袖故里”: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横跨湖南、江西、福建三省,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景区、南昌八一纪念馆、上杭古田会议旧址等。

3.“百色风雷,两江红旗”: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以百色地区为中心,主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辐射广东珠三角和云南一带。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百色红七军军部旧址、乐业县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地旧址、桂林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等。

4.“历史转折,出奇制胜”: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以遵义为中心,主要在贵州省境内。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红花岗区红军山烈士陵园、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等。

5.“艰苦卓绝,革命奇迹”: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以滇北、川西为中心,横跨云南、四川两省。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云南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川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6.“延安精神,革命圣地”: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以延安为中心,横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延安纪念馆、延安革命旧址群、洛川会议旧址纪念馆、瓦窑堡会议旧址、甘肃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等。

7.“抗联英雄,林海雪原”:东北红色旅游区

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横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四平战役纪念馆、杨靖宇将军殉难地、东北抗联博物馆、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园、赵一曼被捕地等。

8.“东进序曲,决战淮海”: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以皖南、苏北、鲁南为主,横跨安徽、江苏、山东三省。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萧县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及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沂南县沂蒙山孟良崮战役遗址等。

9.“千里跃进,将军故乡”: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横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麻城市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

10.“太行硝烟,胜利曙光”: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以山西、河北为主。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邯郸市涉县129师司令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长治市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晋中市左权县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等。

11.“川陕苏区,红岩精神”: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以渝中、川东为重点,横跨重庆、四川两省。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重庆渝中区红岩革命纪念馆、沙坪坝区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县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江津县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巴中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等。

12.“人民胜利,红旗飘扬”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4.全国十二个红色旅游区 篇四

“中国红色旅游交易会”是一次综合性的展示,所有展览由嘉兴制作,所以资料也只有自己写,为此买了不少资料,总算写了“全国十二个红色旅游区简介”。由于都是红色景区,范围涉及全国,本人不是十分熟悉。所以写起来很累。

1.沪浙红色旅游区

沪浙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红色旅游区。1921年7月23日来自各地共产主义党小组及共产国际代表等在上海兴业路上的一座石库门里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于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骚扰,会议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嘉兴乌镇人)建议下,转移到嘉兴南湖,并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中续会,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领导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以上海、嘉兴中共一大会址及青浦陈云故居、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等在内的红色景区已成为沪浙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包括湖南、江西、福建等地。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诞生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他们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共产党人,组织中国工农武装,创建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展开艰苦卓越、英勇顽强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现在当人们走进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古田会议旧址等一个个红色景区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革命摇篮,领袖故里”风采。

3.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包括了广西以及广东和海南诸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1年12月11 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权。1930年2月1 日,邓小平等领导国民党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赤卫队在左江地区龙州举行起义,成立了中共左江特别委员会和左江革命委员会。广东有着优良的革命斗争传统,著名的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就发生在这里。海南琼崖革命根据地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独立斗争20多年。百色起义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旧址和纪念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生动地再现了“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的革命历史场景。

4.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历史转折,出奇制胜”。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遵义会议图库在这里召开。在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同蒋介石“追剿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包括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再占遵义、威逼贵阳等,这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不仅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可歌可泣,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中占有一席之地。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四渡赤水纪念地等红色景区作为历史的见证,告诉后人革命道路千难万险,胜利来之不易。

5.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指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红军长征路过的广大地区,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最艰难困苦的一段路程。中央红军遵义会议后向云南急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越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城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当年荒芜人烟的雪山草地,今天已经变成为绿水青山,但烈士的遗骨和忠魂依在,大渡河的滔声依旧。当我们重走长征路,重温这段伟大的历史,参观水城红军扩军旧址、皎平渡遗址、万里长江第一渡、扎西会议旧址、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等,感受那前无古人的壮举,领略“艰苦卓绝,革命奇迹”时,一定会感慨万千,倍受鼓舞。

6.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陕北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全部来到陕甘苏区,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结束。“延安精神,革命圣地”,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留下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延安革命根据地、枣园、杨家岭、瓦窑堡会议、南泥湾、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六盘山、红军长征会师等革命遗址和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当时是亿万中国人民及其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也是今天人民接受洗礼、获取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源泉。

7.东北红色旅游区

“抗联英雄,林海雪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影响和推动下,纷纷组成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七·七”事变后,东北抗联各军紧密依靠群众,在林海雪原广泛开展游击战,积极打击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歼敌近万人,涌现出了杨靖宇等大批抗日英雄将领,产生了“八女投江”等英雄壮举。东北联抗博物馆、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证陈列馆、杨子荣烈士墓及剿匪遗址、四平战役纪念馆、杨靖宇将军殉难地和烈士陵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等成为东北重要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皖南的泾县、旌德、宁国、宣城等是皖南红军和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作英勇斗争的重要地区,也是反击国民党军“围剿”、与国民党军决战并使其土崩瓦解的重要战场。抗日战争期间,罗荣桓曾领导建立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根据地,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同时还建立和扩大了鲁西南等地的抗日武装。“东进序曲,决战淮海”。1948年底至1949年初,我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抵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沙家浜、新四军军部旧址、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台儿庄度战遗址沂蒙山孟良固战役遗址等重要红色景区点。

9.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千里跃进,将军故乡”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域。1947年1 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灭敌人。刘邓大军与陈谢集团、陈粟集团军三路大军相互配合,实行无后方作战,共歼敌9万余人,创建了大革命根据地。大别山这块红土地,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大别山留下了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武昌毛泽东旧居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二七纪念馆、罗田石桥铺刘邓大军遗址等一大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硝烟,胜利曙光”。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以及浃灵战役、榆辽战役、任河大肃战役、易浃战斗、易满徐阻击战、狼牙山战斗、冉庄地道战、五丈湾地雷战、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神头岭战斗、太行区反“扫荡”等百次战役都曾在这里进行。现在这里还保存着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及纪念馆、麻田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旧址、平型关战役遗址、五台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等一大批革命遗址和纪念馆,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些红色景区。

11.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川陕苏区,红岩精神”。,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转移到陕南川北,与当地革命武装力量汇合,在川陕创立的革命根据地。此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取得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等战役的胜利。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渝中在全国解放前处于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中,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英勇斗争,同蒋介石统治集团展开有力的斗争,从而使渝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特殊地区。现在这里的邓小平故居(图库)和纪念馆、华莹山游击队遗址、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渣滓洞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5.红色旅游 篇五

近些年来,随着红色旅游概念提出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8月,江西赣州市25位参加离岗考察培训班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统一组织前往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参观考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2004年下半年,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我国正式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2005年井冈山的旅游总收入突破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四成。2005年1至6月,延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1.8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11.6亿元。2006年五一黄金周,各个红色旅游区更是人头攒动,收入可观。

一、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落后。

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都在老少边穷地区,地处偏僻,可进入性差,且当地旅游设施落后甚至贫乏。红色旅游资源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这一带总体来说都是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如延安革命老区,地处特别偏远,沿途道路大都是坑坑洼洼的黄土地,汽车行驶在上面颠颠簸簸,参观的游客坐在上面都感到不适。还有陕甘宁、晋察冀等革命老区都是如此。

2.开发方式简单重复。

红色旅游地许多景点都是博物馆陈列,简单化、程式化,很难对游客产生强烈吸引力。以湖南省为例,湘潭韶山毛泽东故居、乌石彭德怀纪念馆、长沙宁乡刘少奇纪念馆、雷锋同志纪念馆、株州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纪念地、红军标语楼、岳阳的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故居等景点,都是雷同或相似的形式。而这些景点大部分等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过后,游客数量都难以持续。这种情况在江西、陕西等红色旅游景区都存在。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开发方式有关。

3.生命周期不稳定。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必然也有生命周期,现阶段看来不是很稳定。由于红色产品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使红色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直接与红色事件的发生时间相联系。红色产品的历史性推动了红色旅游进入成熟期,例如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市开展红色旅游很大程度上就与1935这个年份相关联了,每逢以5或者0结尾的年份,遵义市就大力开展“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周年”的庆典活动,将红色旅游推向高潮。而在其他年份,由于卖点的关系,遵义市红色旅游则进入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红色产品生命周期与红色事件发生时间相关联,给红色产品的生命论红色旅游的深度开发周期带来严峻的考验。

4.客源市场面临挑战。

红色旅游的主体理论上是全社会的旅游者,但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面临挑战。未成年人参加红色旅游很大程度上是被动行为,红色旅游不像其他旅游项目如参与性的娱乐旅游活动那样吸引他们。他们在脱离父母或学校组织的情况下,以后是否会主动选择红色旅游产品还值得怀疑。红色旅游是否能牢牢抓住未成年人这个市场,还有待红色旅游开发组织者来回答。

二、红色旅游开发对策 1.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理位置带来的不便。

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强融资,加强建设,带动自己的经济,改善自己的设施。如利用周边富裕的乡村城镇,筹集一些外来资金或者省市的拨款,或招商引资,改善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环境。在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地域或民族特色的保留。如延安可建窑洞式的宾馆,土家族地区可建吊脚楼式的住宿设施。

2.要注重与其他旅游资源等多元素的整合。

一是将红色旅游与当地其他特色资源整合。比如,许多革命老区可以结合当地的青山绿水开展生态旅游;结合本地特色农业引入农业休闲游。赣闽粤边区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丹霞地貌和特有的民俗开展地质游和客家风情游都是本地旅游资源成功整合的成功范例。

二是将红色旅游与当地历史文脉整合,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其产品的开发、优化、创新都离不开对当地旅游资源本身及其周围环境要素即文脉的分析。红色旅游产品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体现,其前赴后继,奋斗不止的精神也是中华传统精神的延续,并且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比如四川东环线地处古代巴国,历史上名将辈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刘伯承、聂荣臻、邓小平、罗瑞卿等革命家也都出生在古巴国领域。如果将红色旅游与巴文化的历史传统资源整合,可有效地延长红色旅游的周期,使产品更充实,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

三是将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结合,避免解说式博物馆旅游的枯燥与单调。目前红色旅游的开发方式较单一,无论是革命圣地还是伟人故居,大都是物品陈列配以图片文字解说,不能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参与的要求。利用红色旅游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更是要考虑他们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因此,在“红色资源”开发中除了进一步挖掘其主题外,要不断创新其形式,制作更多更好的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电视、广播节目和电影产品,创作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小说、歌曲、报刊、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开设“红色资源”网站,开发设计具有时代特点,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资源”软件,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红色旅游的战争题材是和平年代里人们十分感兴趣的旅游开发方向,应利用战争遗迹进行战争场景再现,策划穿越、探险、竞赛等参与性项目,提高游客的兴趣。许多红色旅游的战争遗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经典战役都在同一地点发生,胜败存亡,大相径庭,全面演绎这些历史的场景,对历史事件的展示更加丰满生动,必然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多种旅游形式的联合经营不仅有利于维持充足的客源,提高游客消费水平,也大大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涵,让游客得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欣赏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了解历史和现实的当地文化,让游客留下更多感想和回味。

3.要在政府的管理与引导下加强可持续发展。

革命遗址、遗迹代表着宝贵的精神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革命遗址地开展旅游活动须经过严格的审查。旅游项目要寓教于乐,但不能歪曲革命历史或过分娱乐化。红色旅游同样应当十分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活动应严格限定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在景点开发的初期应特别防止环境污染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红色旅游同时也应当是“绿色”的。

6.红色旅游圣地推荐 篇六

·韶山: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

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南省辖县级市,位于东经112.5 北纬 27.9 2003年全市总人口10万人,面积210.38平方公里。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面积210平方公里。韶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58毫米,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数达1717小时;森林覆盖率达56%,空气十分清新,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韶山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以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为主体,以韶峰、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为基础,拥有7大景区82个景点,集旅游、瞻仰、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且历史文化、伟人文化、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开发前景非常好。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 红都瑞金(江西省)

简介: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至今仍珍存着叶坪、沙洲坝、长征第一山等革命旧居旧址群180余处,拥有红井、“二苏大”会址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馆藏珍贵革命历史文物1万余件。

● 井冈山红色旅游区(江西省)

7.沪浙红色旅游区 篇七

一、红色旅游及红色档案

1.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我国90年代后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以革命伟人、重要的革命事迹和历史为线索, 以革命历史、光荣传统、伟人足迹、英烈遗迹为载体, 通过目的地观光、参与体验等形式以达到放松身心、缅怀先烈、传承革命意志和民族内涵目的的一种主题旅游活动。由于旧地重游所展示的真实真景易于让游客身临其境, 了解当时的革命历史;参与式体验易引发游客共鸣, 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 所以红色旅游也成为国家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 江西、北京、上海等省市, 纷纷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定期接纳政府公务员和学子等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 红色档案。

红色档案, 即在革命年代围绕着“红色人物和红色革命事件”所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 其本身与革命历史档案的外延有交叉。它是指在革命历史档案中那部分能够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爱国精神的档案, 可以是人物的, 亦可以是事件的, 其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基础, 甚至可以直接作为红色旅游的新主题和新亮点, 参与到红色旅游项目之中, 成为红色旅游的一部分。

二、红色旅游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红色旅游虽然兴起时间不长, 但集中开发、重复开发的情况比较严重, 资源透支, 明显后劲不足。其参与者比较固定, 多为机关单位人员和学生, 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到这些地方接受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纪念地和标志物所承载的革命传统和精神却受到来自规划方、运营方及资源方的多方限制, 并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鉴史、育人、养德的作用。因此, 出现了以下这些问题。 (1) 开发及运营模式过于单一。旅游路线老化, 简单不变;旅游形式主要以橱窗讲解、静物展示、文字解说为主, 真实还原性不强, 缺乏参与性;旅游产品局限于纪念币或纪念邮票等, 鲜于创新。 (2) 旅游流于形式, 后劲不足。很多景观只限于摆几张桌子、立几块牌子, 宣传一下建筑、口叙一下历史, 单一的模式使游客出现审美疲劳, 缺乏吸引力。 (3) 旅游从业人员历史素养不足。有些导游解说时不尊重历史事实、哗众取宠, 甚至有不少地方为争取项目和资金, 肆意夸大自己的历史地位, 随意篡改、夸大历史事件, 变更事件地点。 (4) 开发视野偏离。很多红色旅游景点选择了红古与红绿结合的运营模式, 但却过多地专注于开发自然风光, 弱化了红色旅游本身的宣传及教化等功能。红色旅游如何摆脱这些问题, 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看红色旅游线路及产品的丰富程度以及旅游服务本身的质量能否稳步提高。

三、红色旅游档案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挖掘革命历史档案, 打造新的旅游线路及题材。

从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中挖掘深刻的红色文化底蕴, 以革命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带动旅游资源开发,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存史作用和价值。各大红色旅游景区大多是革命老区, 不乏有着浓厚红色气息的名人、名迹和轶事等, 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这部分珍贵文字及实物, 记录着那些为人所共知的或不为人知的名人轶事。通过挖掘, 它们完全地重现在我们面前, 可以为新的旅游题材或是新的旅游线路的开发提供历史和信息支持。这些信息经过筛选和加工之后, 完全可以服务于红色旅游。

因此, 景区所在地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地筛选和研究档案, 考证历史事实, 重温历史进程, 帮助旅游管理部门及公司发掘更多尚未开发的潜力路线。“从历史中来, 到历史中去, 应该是红色旅游开发的一条准绳。”红色旅游资源的生命在于其革命教育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其根本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在资源开发中, 我们要尊重历史, 切莫把“红色”变成“黄色”或“黑色”。

2. 创新红色档案利用方式, 丰富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的主要卖点在于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内涵和革命传统精神, 其副产品比较稀缺, 大多为纪念性质的纪念币、纪念邮票等, 形式比较单一。在创新旅游产品方面, 我们同样需要打好红色档案这张牌。档案的价值是不断扩展的, 因此我们不能固守历史凭证、参考等作用, 应适时地、开创性地对档案信息进行挖掘, 综合多方的力量 (如与史志部门、出版社等合作) , 编研出档案成果。如拍摄历史纪实片, 出版革命历史图册、伟人名录、轶事录, 复制实物、手稿等。要走市场运作之路, 将这些编研成果转化为社会公共产品, 投向市场, 满足旅游者求知、休闲等需求, 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 发掘档案的美育功能, 开发新的旅游热点。

档案本身具有宣传教化、文化休闲的功用, 红色档案也不例外。现在, 越来越多的市县开始重视革命历史档案的教育性和档案馆的文化特性及资源优势, 将目光逐渐投向档案管理部门。例如在云南, 活跃着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成千上万的人走进了市县档案馆, 接受革命传统和民族教育。将游档案馆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组织参观者进档案馆看实物、照片, 或是看档案馆辅助开办的档案精品展等, 这使得档案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档案馆所具备的美育功能得到发挥, 档案资源再也不是深藏闺中的神秘之物, 而是进行宣传教育的必备条件。当然, 档案馆布局应极尽文化氛围, 馆内有礼品 (编研书籍或图册、纪实片等) 可供选购。这样, 档案馆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一个可以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永恒基地, 一个可供广大参观者浏览、学习的圣地。

4. 建立和善用红色档案, 提高红色旅游服务质量。

首先, 红色档案本身所蕴藏的海量资源是完善现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信息及物质基础。其所收藏的文字、图片、影像及实物, 完全可以成为遗址遗迹、纪念标志物等背景介绍的基础及原貌恢复的重要依据。如伟人题写的对联、使用过的物品、写过的信函, 都可以成为充实景区景观、丰富红色内涵的重要物件。以上种种, 可以使景区更好地制造出身临其境、原汁原味的效果, 从而提高旅游质量。其次, 红色档案本身有着存史和教育的功用, 其翔实的记载可以成为旅游从业人员吸收新知识的源泉, 并可用于导游或是景点建设规划, 为现实服务。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讲叙历史, 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学习使得导游从业人员的历史素养进一步提高, 避免了因导游人员历史知识匮乏而出现张冠李戴、混淆历史的情况, 从而提高讲解质量。

当然, 基于红色档案的旅游开发, 并不是毫无理论依据的。它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我国保存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档案, 可用于信息的开发。从中可以择取经典的、极具教育意义的部分进行加工, 开发新的旅游路线, 设计新的旅游产品;也可以从中筛选特定的信息、实物或照片进行复制, 达到情景再现。通过这种资源的叠加, 使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 教育信息进一步充实, 旅游品质也进一步提高。其实, 在我国有现成的利用档案资源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实例。如云南丽江通过对“东巴档案”的挖掘, 开发出了众多的如东巴文化衫、东巴神灵雕塑、神路图、路牌画等产品, 这就是“东巴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扩展。

总而言之, 以红色档案为载体进行信息的挖掘, 以红色旅游档案为基准进行旅游行业的规划和准入, 可以使红色旅游路线得到优化、旅游产品得到丰富、旅游形式得到创新、旅游质量得到提高, 使红色旅游走上一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编:孙海燕)

参考文献

[1]和璇.论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J].兰台世界, 2007 (1) .

8.沪浙红色旅游区 篇八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传承;作用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了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因素,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元素,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它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包括革命战争时期的遗址、纪念物等物质文化和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革命精神等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体。红色旅游就是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等为引物,将红色文化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式的旅游形式,来开展组织接待旅游活动。在《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可见政府在新形势下大力扶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红色文化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指出“完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政策,大力推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等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积极支持沂蒙、湘鄂赣、太行、海陆丰等欠发达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着力培育特色农林业等对群众增收带动性强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有序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所以,通过在红色旅游资源的积极开发上,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做一个探究。

一、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保护

在红色旅游逐渐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旅游始终是围绕着红色文化而逐渐展开,可以说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和内核。红色文化作为革命遗存,它真实的反映了红色革命时代的历史史实,传递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势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也是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一些学者也不断呼吁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建国之初,国家就开始有计划地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对部分破坏的遗迹和文物进行了修缮工作,文化部和内务部也联合发文要求对革命史迹、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遗迹进行修建和保护。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就规定了革命纪念地的管理部门主要任务就是管理、保护和修缮革命历史文物,也逐渐对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等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红色旅游至此开始萌发并发展到今天。《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全面改善,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发展目标,提升陈列布展和革命历史文物保护水平的任务以及支持各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列布展和革命文物保护的投入措施,强调各地要加强资源普查,制定保护方案,落实保护的措施,并将未被纳入规划历史文化遗产要结合当地实际妥善保护。[ ]

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对红色文化保护的任务,是对红色文化资源抢救、挖掘和保护的伟大工程,因为红色文化遗存大部分在民间,与老百姓生活的地方紧密相连,当时大多数可能是发生在当地的土房,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更使得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困难加大。正是由于中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一大批革命历史遗址和历史人物与事迹被挖掘出来,将散落的红色文化资源集中整合,使得红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且将红色旅游资源有更多的内容呈现到旅游景点中来。

二、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学校教育、歌曲、网络、电视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针对的人群有限,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将红色文化寓教于旅游之中,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径。红色旅游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红色旅游是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动课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 ]

一方面,通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广大国内外旅游者慕名而来参观“旅游圣地”,在游览革命历史场地、观光革命历史遗迹、遗物,通过聆听导游员讲述的革命故事时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使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亲身体验后得到强化,这样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之中,更加鲜明、生动和具象。按照人对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即“情感”产生于“认知”之后。通过对革命战争的思考,从而在圣地净化了灵魂,同时获取一种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于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另一方面,只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有效的旅游平台,强化宣传的范围,让民众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地弘扬红色文化。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

红色旅游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但红色旅游的物质资源是红色旅游的表现形式,它呈现出的是具体的、有形的资源要素。在物质方面,所谓红色旅游的载体是指近代中国历史以来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发展时期建立的一系列的历史功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标志物和场所。红色旅游作为载体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建国初期是革命纪念地,后来有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再后来发展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世纪后期才慢慢地出现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对应的红色旅游景区也在各自基础上发展起来,红色旅游正式兴起。

红色旅游的载体存量庞大、数量较多、分类也很细,承载的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指向性明显,总的来说,红色旅游载体可以分为:“旧址”类载体,如一大旧址、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遗址”类载体,如平型关大捷遗址、南京大屠杀遗址等;“祭奠”类载体,如天安门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等;“遗产”类载体,包括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如万里长城、自然风景区等;“博物馆”类载体,如军事博物馆等等。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印记,时刻警示着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它们是革命精神的载体,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历经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民族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孕育出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物化在红色旅游里,形成了具有时代纪念意义的纪念地和标志物,使它们被赋予了灵魂。

红色旅游也承载着时代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奇迹,形成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等。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熔铸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形成了如“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红色旅游的载体承载了丰富而厚重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和支撑,也是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质性载体。

红色旅游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载体,寓教于乐,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更具有实效性。红色文化作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弘扬和培育红色文化,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与红色旅游的实质载体相结合,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仕廷. 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 传承,2012,13:74-75+96.

[2] 2016年全国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4]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9.红色旅游调查问卷 篇九

此问卷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宣传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人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长征文化。

此次问卷是为了加强遵义会议会址的组织建设,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而设计的,您的建议将成为我们做景区规划的参考,为了能有效的收集信息,请您认真如实填写问卷,谢谢您的参与。

1.您的年龄段是______

A.18岁以下 B.18~30 C.30~50 D.50岁以上

2.您的职业是______

A.学生 B.工人 C.白领

D.公务员 E.退休人员 F.其它

3.您的政治面貌______

A.党员 B.团员 C.群众

4.您此次旅游的消费水平______

A.200元以下B 200—400元C.400—600元

D.600元以上

5.您是第几次参加红色旅游______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三次以上

6.您参加本次旅游的信息来源是(可多选)______

A.互联网 B.电视广播C.亲朋好友 D.旅行社 E.报纸杂志

7.请问您选择这次旅游的方式是______

A.团队B.单位组织C.家庭游D.个人

8.您更希望遵义会议会址景点举办什么活动______

A.放映抗战电影 B.举办艺术文化节C.安排专人讲解

D.其它

9.觉得您在去过的红色旅游景区(点)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______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差 10.您觉得红色革命精神是否与您的生活息息相关______ A有比较大关系B关系不大C完全没有关系

11.您对遵义会议会址的了解程度怎么样______

A.知道很多B.知道一些C.几乎不知道

12..您觉得我们景区的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怎么样______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好

13.您在外出旅游时会想到去红色景区游玩吗______

A、会B、可能会C、不会D、不确定

14.红色旅游资源多以展览馆、纪念馆等形式向游客开放那个,您认为这种游览方式______

A、过于单调B、还可以接受C、很不错

D、比较满意

15.如果您选择到遵义会议会址景区旅游是因为______

A、革命历史的吸引B、低门票价格C、对历史人物的崇拜D、风景优美E、人文气息浓厚F、其他

16.您出于什么目的而游览遵义会议会址旅游景点______

A.娱乐、放松心情B.教育目的C.纪念抗战历史D.从附近的景点顺便来此E.其他

17.您认为遵义红色旅游的不足之处在于(可多选)______

A.旅游资源单调 B.纪念品缺乏吸引力C.服务质量及设施差

D.交通不够方便E.缺乏自己可参与的活动F.其他

18.您下次是否愿意再到遵义会议会址来旅游______

10.红色旅游作 篇十

江西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被称为“红色摇篮”。这里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这里还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在这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值得永远学习和传承的伟大精神。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江西省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形式。发展红色旅游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是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红色景区蕴藏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是资政育人、培育干部的重要基地。红色旅游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与现代旅游形式统一起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多年来江西省井冈山、瑞金等革命圣地一直被辟为党政军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去年,中央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发改委、财政部等36个部委在瑞金修复旧址并辟为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红色景区被广大党员干部誉为“党性培养和锻炼的大课堂”,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活动的“寓教于游”功能,是新形势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的鲜活形式。红色旅游既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又是旅游观光活动,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红色旅游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通过红色旅游活动,传输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江西省在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中广泛开展的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唱一首红军歌、吃一顿红军饭、看一场红色歌舞、走一段红军挑粮路、写一篇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等“六个一”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是以红色旅游为龙头,整合、优化、提升当地经济社会资源,促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有效途径。发展红色旅游能激活当地经济,有效地整合、优化经济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激活当地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对外开放意识、勤劳致富意识、自主发展意识。为适应广大

群众的需求,江西省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区和完善旅游六大要素,加强革命旧址、遗迹的修缮,加快景区道路、供电、消防、环卫、给排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人民富裕,经济快速发展的红色旅游城市。一业兴、众业旺。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整个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多项关联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作用,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劲动力江西省委明确提出,把江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劳动力输出的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做强、做大江西红色旅游产业,成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江西省紧紧围绕江西发展战略,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加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先后建成了井冈山、瑞金、南昌、安源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效应,使江西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红色旅游热点,扩大了对外影响,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六十年的光辉历史,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热爱。红色旅游就成为缅怀革命先烈、了解革命历史、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径。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红色旅游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革命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有助于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铭刻在民众心里,进一步坚定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维护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中国革命斗争遗留下来的纪念物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有利于人们学习历史、增

长知识,同时还会激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爱党热情,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发展红色旅游,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大部分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为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新创造,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要促进江西省红色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要加强对红色旅游的管理和组织协调。成立全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协调旅游、文化等部门的工作,统一规划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和管理,研究解决发展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检查、督促规相关旅游政策的实施。其次,塑造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特色。各地要结合当地红色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特色,确定各自的具体旅游主题,组织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努力形成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区和旅游线路。

再次,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开发保护。全省安排一定的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红色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同时对其他地区的重大项目给予一定支持。将有关项目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参与红色旅游的建设经营。

最后,做好宣传教育,加强规范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其他重要节假日,组织好红色旅游的系列宣传推广工作。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导游和讲解员的培训,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点)、项目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红色旅游的安全、质量、秩序和效益。

11.沪浙红色旅游区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历史;实际认知水平;实践能力

新形势下,红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追捧,并逐渐成为他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体验传统革命精神同时丰富自身人生阅历及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鉴于惠东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实现红色旅游资源与初中历史课堂的更好融入进行了一番分析与探讨。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运用必须贴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历史是对过往事件、人物、现象等的总称,与当今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时空距离,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人生阅历、生活体验等并不丰富,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些都是导致他们对于部分历史难以理解透彻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我个人认为,红色旅游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必须贴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例如,中东村被称为“东江之都”,旅游区的导游在介绍这一革命纪念地时,多会向游客讲解:东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勇敢尝试,并成为我国早期武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地人民对此更是做出了重大牺牲,为保存东江革命力量的壮大、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可是当将导游的这一常用介绍词运用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时,我却发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在学生看来,导游的介绍有些泛泛化,有些超出自身理解的水平,他们很难从心理上真正理解我们当地人民曾经做出的牺牲与奉献,自然更谈不上荣誉感与自豪感的建立。

鉴于此,我对上述介绍词进行了改动,除了保持原有内容不变之外,更是添加了几个我们当地人民积极抗战、帮助解放军勇渡难关的真实例子。

如此,辅助于一些历史上的真实案例,就在保證红色旅游资源运用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紧密贴合的同时,促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本地红色历史同自身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其地区荣誉感的发展,而这正是初中历史课堂运用红色旅游资源所要求实现的情感态度目标之一。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运用必须着眼于初中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

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多渠道、多措施地促进学生历史应用意识及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我个人认为,红色旅游资源的运用还必须着眼于初中学生历史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国民党五次围剿”这节内容后,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1.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并结合网络、书籍等资源撰写一段导游介绍词。

2.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的游客讲解国民党围剿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生存状况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如此,就借助这一活动将以往历史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再现,学生得以身临其境般地深刻感受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在中国国产党反围剿期间的种种英勇事迹,体会其在面对强劲敌人时仍然不轻言放弃、积极乐观应对的伟大革命精神及情怀。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中所讲述的反围剿知识点形成正确、深刻的认识,同时导游身份的设置又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自身所学的历史知识。

总之,鉴于我们惠东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将红色旅游资源运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既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将其合理、恰当地进行运用,以此打造出同时闪耀智慧与红色光芒的活力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王锦秋.浅谈红色旅游路线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5-01-15.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旅游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批号2014YQJK112)。

12.浅谈江西红色旅游发展 篇十二

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红土地”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品位极高,具有不可代替性和一定的垄断性。如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南昌、红色故都———瑞金、秋收起义策源地———萍乡等革命圣地。省内有81个县(市)被国家定为老革命根据地,赣州瑞金、上饶集中营、井冈山茅坪等景区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336处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革命文物4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72件(套)。由此可见,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是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1.2 区位条件优越,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江西省地处中部,是东西部的腹地,东南沿海的后花园,加之紧邻“长珠闽”等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地,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红色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昌北国际机场开辟了国际航线,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游客;井冈山军用机场改扩建为旅游机场,现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航线;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天”字型高速公路的格局,不仅形成了与相邻六个省会城市省际8小时经济圈和以南昌为中心的省内4小时经济圈,而且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等红色旅游景区都有高速公路相通,景区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交通的便利,可以带来大量的游客。

1.3 客源市场充足,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红色旅游,在游览中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途径。本省、外省很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都会在江西召开,是重要的一个顾客来源。

1.4 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近年来,为了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其开发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明确将旅游业特别是红色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通过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另外,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星级饭店实行水电费、有线电视费的价格优惠;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红色旅游开发用地。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不断完善红色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发初具规模,红色旅游产品渐成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江西红色旅游在拥有机遇的同时,也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旅游产业机构还不够合理,计划经济痕迹尚未消除,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景区涉及到林业、文物、文化、旅游及地方政府等部门,互相掣肘,效率不高,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也不利于区域内资源的整合,项目和产品开发无法按市场化运作,竞争力差,发展活力不足。这种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对正在推进中的红色旅游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体制瓶颈。

(2)资源开发层次较低,旅游产品单一。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只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没有针对具体的资源特性来进行有效的开发,从而使开发显得过于粗糙,产品单一;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内容雷同,展示方式单调、僵硬,与悠久历史文化结合不多,特色不浓,品味不高,失去了自身魅力。景区均以参观为主,缺少体验性、参与性的项目,不能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参与的要求,对游客吸引力不高。

(3)我省红色旅游企业融资方式非常有限,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外源性融资过分依靠银行贷款,但所获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4)宣传力度不够,发展极不协调。除井冈山、南昌、瑞金等主要红色景区有较高的知名度外,其他许多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景区只在当地或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其丰富的红色资源极不相称。这是因为宣传投入较少,使其一直鲜为人知,游客稀少,造成红色资源的极大浪费。发展极不协调,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的贺龙指挥部旧址平时门可罗雀,而与之仅两街之隔的滕王阁内却游人如织。

(5)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保护意识不强。随着旅游发展,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总体学历水平、文化、业务素质偏低,从而导致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较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造成旅游人才的流失,而真正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中受过正规培训的不多,尤其是优秀营销人才及高层管理人才紧缺,无法满足本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红色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由于保护意识差,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地方更是急功近利,只是一味满足快速扩张的旅游需求,以致吸纳游客过多,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些都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对策及建议

3.1 创新旅游市场化经营思路,突出地方特色

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应体现其独特性,注意发掘自身潜力,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各显特色,展示区域独特性,避免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陈列,使表现手法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可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立体多维展示,可开发一些体验、参与式的旅游项目,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譬如利用战争遗迹、题材进行战争场景再现,策划穿越、探险等参与性项目,激发游客的兴趣。

3.2 加强宣传促销,大力开拓客源市场

强化宣传推介。继续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等进行旅游促销,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等各种主题活动进行宣传促销。要大力开发特色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旅行社要适时利用革命纪念日、伟人纪念日、旅游黄金周等喜庆节日,开展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一等系列红色旅游活动。积极开展“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旅游研讨会,增强红色旅游文化吸引力。应把这种革命精神看作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并将其放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中去研究、去保护、去挖掘,从而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3.3 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已成为旅游业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作为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效率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途径有:一是培养内部人才。应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训或选派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引进专业人才。首先应依托省内高校开设的旅游营销、旅管、导游、景观设计等专业,吸收优秀的旅游毕业生。三是可以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3.4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失去这些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不能竭泽而渔,应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资源。应以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留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准确把握红色和旅游的结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力保红色资源不“褪色”,适度地开发利用。要严格遵守旅游规律,保护性开发,加强景点维护管理,使之永续利用,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倡导绿色消费和红色旅游的观念,取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丰收。

摘要:江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推动红色旅游向纵深发展,使红色旅游产业成为推动江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红色旅游,优势,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文军.开发江西赣州六县(市)红色旅游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叶周.“红色旅游”独具魅力[J].人民论坛,2004,(10).

[4]林明太.莆田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3,(4).

上一篇:酒店的基础知识下一篇:建筑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