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2024-10-23

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共15篇)

1.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篇一

教师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抚顺恒德高中

陈海旭 一,如何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

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学习,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自尊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1、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教师的高素质是爱岗敬业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有激情、有责任心、有智慧。而爱事业与责任心是分不开的,一个教师的责任心就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自己负责,体现在对自己的工作敬业、投入、认真;对学生负责,体现在对学生坦诚、宽容、友爱、公正;对学校负责,体现在努力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主人,把自己的价值实现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对家长负责,体现在要让家长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到我们手中,在学校我们也会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在家里面享有的父爱和母爱。总之,一个热爱自己岗位的教师,能以激情燃烧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责任心滋养责任心。

2、热爱学生。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都要关爱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相互关爱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感情。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要善于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对学生要有一颗友善之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可以亲近的,是是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对学生要有公正之心,在老师的眼里,是没有什么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一视同仁的。

3、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我们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孜孜不倦地学习,积极进取,学习新理论,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

4、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

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关于“教师师德”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师职业的本质任务决定了我们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奉献要付出代价,并做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就是学生的活生生的课本。时代向教师提出了廉洁自律的挑战,通过这次新教师培训关于师德的报告,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自律自爱,以高尚的师德去奉献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通过学校师德活动的学习,我决心再次把“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让人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自己在本期师德方面工作。

1、政治思想方面,本人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各种学校集体活动,支持并配合组里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2、班主任工作

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闲谈,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

第二,我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第三,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第四,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作为一个高二年级的班主任,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在我的爱心教育下,学生的素质正在提高。

3、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师德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才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才能不会落伍。我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生魅力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总之一句话“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

三,关于“教师基本礼仪报告”的学习心得

为了加强我们教师的师德风范,学校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师礼仪教育,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可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作为现代的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把我们国家的这项传统美德传扬下去,要知道教师形象重于生命,教师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

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教师的着装非常重要。

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不能让学生接受异常,不能让家长议论纷纷,更不能让社会上的人对你“刮目相看”。教师着装应“简洁”,“简洁” 可以理解成“简单,洁净”但不是保守,落后。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要过分张扬。另外,作为一名女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发型。“凡事从头开始”,一个人头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干净、又要整齐、利落,不能蓬头垢面,也不能发式怪异,一定要给人稳重、大方的感觉。

2、举止要稳重端庄。

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必定要在举止、姿态方面反映出来,作为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公众形象。在公众场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和举动,语言要文明、举止要大方;在社会上更要成为遵守文明规约的典范,为他人做出榜样,不能给教师丢人。

3、教师之间相遇,一般都应主动热情地招呼对方。

早晨相见,道声“早”;课间相见,可互相点头微笑;临下班则互道声“再见”!这样,会使大家感到好似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青年教师和学生相处,因为年龄差距短,态度可以随和一些,也可以主动招呼学生。这样有利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并有利于教学工作。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仪表,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以及社会的敬重。

学校作为一个既严肃又活泼,既庄严又亲切,既紧张又文明的地方,与此相适应,就要求必须有合适的礼仪规范,这不但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体现,也是学生养成良好教养以便于融入社会的要求。

我们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举手投足之间是否拥有礼仪,能否讲文明、懂礼貌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明修养的尺度。所以,当我们想让社会、家长和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的老师是一群好老师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向他们展示我们良好的学校教师形象,因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他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通过学习“教师礼仪”我认为: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群,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好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总之,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做学生的好榜样,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2.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篇二

一、构建以生为本德育的重要性

1. 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创新。

众所周知, 德育管理和以前的应试教育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专业素质, 还要求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保证教育事业得到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的创新离不开德育管理, 只有一个好的德育管理模式才能使学生接受先进的知识文化教育,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以生为本德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又有助于促进教育的创新。

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导致学校里存在着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 现代社会逐渐认识到以生为本德育的重要性,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 逐渐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开展德育工作。高中阶段的学生, 其思想观念正在日益形成, 这一阶段是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的关键阶段, 关系到学生一生的道德观念, 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有利于国家人才计划的实施。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不仅要求人才在专业技术方面具备很高造诣,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奉献精神。以生为本德育管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重要作用, 是品学兼优的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 也是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团结,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美德的一批后辈人才的关键。

二、构建以生为本德育的建议

作者目前就职于新疆伽师一中,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度对口援疆青年科技英才培训文件精神来到广东佛山南海九江中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 在这一期间作者深深感受到了高中班级以生为本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此提出了一下几点见解。

1. 点亮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是蜡烛,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但按当今社会的教育规律看, 这种提法并不科学, 也无法持久。在教育的过程中, 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 教育的发展应该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发展为归依, “照亮”只是短暂的被动现象, 而“点亮”才是一种主动的生命行为。“点亮教育”成为了我所追求的一种理想教育模式———这是佛山南海九江中学校长梁刚慧的一句话。作为老师, 只有点亮自己, 才能点亮学生。人想要继续发展, 必须要把内在的东西吸收转化, 在内部建造一个“发动机”。因为, 最好的教育手段是自我教育, 最好的发展是主动发展, 我们的学生需要点亮, 我们建造的发动机要及时发动, 点亮学生。“点亮学生”的目标是培养四种特质人:培养有人生理想的人, 培养按规律办事的人, 培养身心灵合一的人, 培养敢于负责任的人。

2. 尊重学生心理, 以学生的发展前提。

高中学生正是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重要期, 在心理和生理上, 他们都正在步入成人阶段, 所以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也会更倾向于成人化, 但是由于其年龄的特点, 又没有达到成人阶段的标准, 所以, 教师在进行高中学校校务的管理时就会出现一些矛盾。导致这些矛盾出现的原因是管理方式的不恰当, 特别要指出的是校务管理中不恰当的沟通方式。高中学生的心理还未成熟, 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凡事需要进行沟通和协商, 但是传统的高中校务管理类似军事化的管理, 凡事都是用直接命令的方式来下令, 造成教师与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 教师往往用严厉的说教方式加以制止。师生之间缺少沟通, 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预期的了解, 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教育, 达不到德育的要求和目的。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深化教务管理的模式, 学校要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来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学校在进行教务管理时要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政策, 采取比较符合学生心理承受和预期的管理策略。教务沟通要求学校在管理中, 首先放下管理者的架子, 到学生中间去, 真正了解和体会高中年龄阶段的特点和特性, 通过沟通, 了解他们的想法, 再采取必要的措施指导学生的不良习惯, 达到德育的目的。

3. 制度是守护学生顺利发展的保障。

在教务管理中要注意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 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来支撑管理制度。德育不仅仅是在高中阶段进行, 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 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需要使用教务管理中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并进行教育的深化, 指导体验生活, 进而促进其德育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各项学校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是校务管理能否发挥效果的保证。对高中学生的管理必须依靠一个合理而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一, 在学校, 学生的行为规范依靠制度的约束得到有效的制约, 促使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在道德方面也得到发展;第二, 德育教育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说教, 更应该要从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上进行纠正, 学校的教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平台, 是通过学校制度集中反映出来的, 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 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第三, 学校这片净土正在被现代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的思想的行为习惯不断地侵袭着, 高中学生的思想处于十分敏感的阶段, 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学校的有效制度对学生在行为上和道德上进行必要的约束, 这同时也是高中教务管理的重要职责和义务。

4. 教师言行身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德育情况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学生们对老师都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 而且会有意无意地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 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要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要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为学生的德育提供示范与服务。教师要营造好的教育氛围, 使师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好的德育教育。另外, 教师还要为学生做好引导、激励工作, 从而使学生可以教育中领悟到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从而可以师德服生, 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结语

总的说来, 以生为本德育无论是对高中生的发展, 还是对国家人才兴国战略计划的实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深入, 正是因为看到了素质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正确认识德育管理对高中生发展的重要性, 学校和家长要联合起来,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做到以生为本, 以德服人。

参考文献

[1]杨晓慧, 董陶陶.论高职院校实施“青年马克恩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

[2]黄寿春.浅谈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素质以及如何提升[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1) .

[3]杨亦, 刘少华.采用ASSH框架技术设计与实现教务管理系统[J].软件导航, 2010, (8) .

[4]李李, 梁刚慧, 贾高见.小活动大德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

[5]石建宁.德育为首, 关注成长与时俱进, 培育新A[J].新课程 (中学) , 20l0, (1) .

3.学习德育标准心得体会 篇三

五年组 刘珺

今天在学校德育处的指导下,我学习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感触颇多。作为一个每天出现在讲台上、校园里、学生面前的一线老师,我们该怎样去进行德育教育?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人生楷模?怎样让学生养成优良品质?在我看来,德育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漫长的具有反复性的长久工程。所以不着急,慢慢来,用着漫长的一生把我知道的一一说给孩子们听,做给孩子们看,教给孩子们学习。

通过学习,增强了我做好德育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德育工作: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

师德师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要起到榜样作用,这样才会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管是城镇中心校的娇宝宝,还是偏远校的流动花朵,留守儿童。我们老师要当好他们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生活生存能力,引导孩子悦纳自我,培养品质,完善人格更是重中之重。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当前社会,学生违法违纪的行为较为突出,部分家长也是法盲,对待老师也是拳脚相向。这警示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学生甚至家长能知法懂法,不以身试法。还校园一片宁静。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要想把学生教育好,就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努力教育。如定期开展家长学校,电话或者现场家访等。这都是我们重要的工作。

4.教师德育学习心得体会免费 篇四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开展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二、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5.德育学习心得 篇五

地理教研组 覃 曙

上周五进行了师德学习,刚开始的师德学习我没有真正重视,也感觉收效甚微,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我发现,师德学习过程中讲的内容有些正是我困惑的,有些正是我刚刚明白的。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让我明白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约束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有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后来我仔细想,其实我也曾经是学生,我是不是该换位思考一下,我以前当学生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我也很怕老师,有时候明明自己没有犯错误,看到老师一脸严肃,我就害怕,哪里还敢喝老师沟通?而我们最喜欢的老师往往是我们认为最不严肃的、最不怕的老师,有时候也是最年轻的老师。什么都可以跟他说,而他又又不会凶我们。明白了这些,我就想要改头换面,刚开始真的有点难,因为习惯了严肃,学生也习惯了严肃的我。而且我拿下严肃的外表,学生还以为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感觉好无辜,我只是想不要看起来那么严肃,怎么就引发了那么多无端的猜测呢?但转念一想,说明学生还是很关心我的嘛,我应该开心才对。

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

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吴校长说的话对我启迪很大,他说,学生的成绩可能不是因为你的课堂和你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而是学生是否喜欢你。听了他的话之后,我作出了一些改变,观念上的改变,还有教学方法上的改变。我以前一直认为,只有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我所教的科目,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写作业。可能是要求太高,也可能是方法不对。我觉得我很失败,我连自己的要求都没有达到。但是有一次,我在上晚自习之前,学生在看《新闻周刊》,铃声响了视频还没有结束,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会赶紧关了,但那天,我没有关,学生看的很高兴,也很认真。

后来有个学生问我能不能看,我说,可以呀,只要你们明天的作业交齐,以后第二节晚自习都可以看。“好!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第二天,作业真的交齐了!

我想,学生抗拒的可能不是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形式。有些老教师建议多去班上辅导。我听进去了,经常在课间的时候去班上,可是学生却并不领情,不但没有学生问学科相关的问题,甚

至还有学生问我:“老师,你怎么又来了?”我哭笑不得。我本想关心学生,可是我发现,经常问学习情况学生也很反感,那除了学习还可以问什么呢?我又陷入了深深地苦恼。

又一次,学校组织远足活动,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参加,我也参加了,只是很久没有走过路了,实在走不下来,那天天气又很热,我走得摇摇晃晃的。后来到了目的地,我们跟学生一起吃午餐、聊天,增进了与学生的了解。有的学生把心灵最深处的想法都告诉我,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自己的未来打算、还有心事等都讲给我听,让我帮忙分析分析。到这时候,我终于感觉到,原来学生也在慢慢接受我、信任我,我也渐渐融入了他们。后来,回学校的路上,还有学生找我借钱,也有学生邀请我拼车……

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教育不是只教文化知识,教学生社会知识、教学生生活能力都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涵养,具有知识和能力,更要具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让我关上了一扇门,却又给我开了另一扇窗,我通过这扇窗看到了学生时代的我,看到了新时代的活力,看到了未来的栋梁。我要用我毕生精力,用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忠诚,加强自我修养与学习,去关心和教育下一代,在帮助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6.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篇六

要强化学习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要求更高了, 责任更重了。德育工作要适应形势的变化, 发挥好功能, 需要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学生信得过的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高素质从哪里来?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习。古人云, 非学无以广才, 非学无以明识, 非学无以立德。学习是每个人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不抓紧抓好学习, 不在学习和工作中提高自己, 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快, 新知识层出不穷。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这样警告:一个人学习过的知识, 如果每年不更新7%的话, 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可见, 学习已不再是人生中某一阶段的事, 而是一种终身的需求。要在思想认识上真正明白, 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 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这就需要我们摒弃懈怠之性、功利之念、浮躁之气, 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待学习, 做学习的表率, 当学习的楷模, 不断提高知识涵养, 肩负起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要选准学习内容。知识如浩瀚的海洋,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 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应该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知识来学, 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 首先要系统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在“真”字上下功夫、求实效,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真学-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 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 作为一种常态, 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来学习, 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自觉主动地学, 认真踏实地学, 带着问题学, 持之以恒地学, 从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真懂-就是不仅要知其表, 还要知其里;不仅要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学习中真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 深刻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关系。

真信-就是要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通过学习和实践, 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自觉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要增强学习实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加强学习, 一定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 一定要紧密联系教育和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来进行, 一定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 一定要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来进行。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

要学和用相结合。学习要体现在对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探讨上, 自觉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在德育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缩小“大道理”与当前现实的距离, 要缩小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距离, 把理论大众化、生活化, 有效地说明现实和引领现实, 使讲的人信、听的人也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既联系工作实际、更联系思想实际, 通过研究讨论的办法, 把思想深处的困惑讲出来, 把心里的疙瘩解开来。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思想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实际问题, 老师要尽可能体察、体谅和关心解决, 不能简单地只讲大道理, 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他们服从, 那样难免会造成离心倾向。教师还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说出来”的, 而是“干出来”的。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说破嘴皮子, 不如做出好样子。”言行一致, 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重要原则。理想信念教育既要注重“言教”, 更要强调德育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用实际行动去树立一种风气, 发挥“身教”的带头、带动和带领作用。

德育教师要成为学习的表率, 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相统一, 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

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各种价值观念交织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 高校德育领域内也是风云变幻、改革步履艰难。虽然, 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 提倡解放思想、尊重多样、包容差异, 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决不是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 更不允许动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事实上, 只有当高校德育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了主旋律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时, 高校德育才能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旦放弃了主旋律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高校德育就会出现失误, 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因此, 德育教师的学习必须要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 真正使学习的过程变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自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科学的工作思路, 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转化为指导工作实践的“抓手”, 为不断创新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提供指导。

摘要: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社会责任感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涵, 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 增强学习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成为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要强化学习责任, 要选准学习内容, 要增强学习实效, 要学和用相结合。

7.德育理念学习心得(范文) 篇七

三3班 李迎春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我校特别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周的班会课,我班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了我校的德育理念:尊师、守纪、好学、知礼。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主要有以下收获:

1、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我校的德育理念的内涵,在思想、学习、礼仪等方面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奋斗目标。懂得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自觉养成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的优秀品质。同时,要热爱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2、在学习和讨论中,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按照学校德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约束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

8.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篇八

----两岸三地德育与班主任学习心得体会

相约罗湖,满载归来……

在那里,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魏书生先生,也看到了具有远见卓识、“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冯恩洪,多才多艺的“女神”“全国优秀班主任”“三晋名师”王文英,幽默、风趣、博学的北师大教授、名师钱志亮,研究型的年轻班主任王立华,北京市模范班主任高金英,全国第一位礼仪特级教师,温和、亲切的台湾最佳班主任李玉贵等。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给我们谈了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教育艺术,我受益匪浅。其中,魏书生、冯恩洪、王文英、钱志亮的讲座尤为深刻。

从他们身上,我深深体会到:成功的教育是充满智慧,是快乐、更是幸福的,而不是枯燥单一乏味的;成功的教育需要坚定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生活中处处体现教育。

第一天上午培训,就是听魏老师的报告了,他的真人跟我在网上看到的一模一样,瘦瘦的、衣着朴素大方、面容亲切,看着他的人、听着他的讲话,我始终要保持最清醒的头脑,争取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他先引用一节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的语文教学课来做开场白。从课堂中,可以看出魏先生教学的艺术。他从不否认任何一个学生的观点;他善于发现学生,善于

利用学生的个性;他的每一次提问、每一次切入都是恰到好处。他语言幽默、性格开朗,还有他那富有艺术性的提问都能时刻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住学生的耳朵。一节课就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度过了。教师都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这就是教育。他的课堂既是语文课堂、又是德育课堂。他说:快乐是来自不停地干有用的事,人生要尝试做不敢做得事,敢于突破自我。学生七嘴八舌,大胆超越自我,做突破自我之事。这就是教育的效果,不需强求,是发自内心的需求。

另外,魏老师还有一个非常好而特别的管理办法,就是让学生来管着教师,管着学生。他说:“当班主任非常简单,每一位学生都是我的副班主任。”这就是他管理秘诀。他们的班级也都有班干部,但他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不是把所有的事都让班主任去干。他带班的一个思维就是: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班干部一律不干。凡是普通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呢?魏老师自己不干。他就是这样,一级一级往下落实事情,那么当班主任这个活儿才真正变成一种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

第二天上午,在演讲席上,我看到了一位装扮非常特别的人,明星级的打扮、明星级的发型,我觉得这个人非同寻常,我相信她的讲座将会是很出众的,就如她的打扮。不出我所料,她以一首《相逢是一首歌》出场,她的歌声牵动全场听众,接着她把她的头衔,她的工作经验娓娓道来时,我内心深深被折服,她

是多么的能干!这次报告,她的主题是《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对翅膀》。从一个个小故事当中,我看出了她管理班级的艺术,听出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她说:一个人如果不用心、不用情,没有智慧,哪怕做一件事也是一塌糊涂。她的管班方法机智、“善变”,善于契机做好学生领路人,她是一把很灵活的“遥控器”,她还善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特别是跟差生交友。她时而温文尔雅,时而热情似火,时而暴风闪电,我觉得她的一节课就是一场戏,看完一集还想下一集。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原来老师的生活还可以那么多姿多彩。她是让我敬佩的人!我多想像她那样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当天下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

院副院长冯洪恩给我们做了《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创造适合学生的德育》的讲座。他在讲座中给我们指出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既书和人的关系不正确;人和人的关系不正确。他还指出卓越的课堂标准应该是: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小组是能力的平台。展示是生成的关键,导学是教师的水平。他还提出要创造适合学生的德育必需具有生命温度的教育环境,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帮助学生积累积极的情感,改革我们的伦理谈话等非常有见地的课堂理论。

第三天上午,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志亮出场了,他的讲座可谓是把此次培训直接上升了一个高度和广度。他的讲座主题是《回到原点看人——兼与大家讨论人的本质属性》。

他不但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跟我们谈了人性的善恶、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教育、当代教育的困境与发展等之外,还跟我们提出了教育人需要尽快在中国梦中找准自己传承文明的定位,学习中国梦、了解中国梦、相信中国梦、宣传中国梦、建设中国梦!他指出,国家的兴亡与民族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

在讲座的最后,他还提出了教育的三个境界是:

一、以工

具性为主,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应付世俗各种考试、考核、面试,能在商业化的社会中满足生存之需。即能站得人前,此为第一境界。

二、以人文性为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培养真实个性与独立人格,能在庸俗功利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态度与不泯的人性。即能耐得住寂寞,此为第二境界。

三、以精神信仰为主,“文以载道”,儒者兼济天下,侠者为国为民,道者独善其身,释者身体力行……。即能退得人后,笑看花开花落,此为第三境界。我是中国人,匹夫不忘本。居安常思危,传承华夏魂。这就是钱志亮教授的肺腑之言。

9.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篇九

一、创新德育教育理念

(一) 了解学生, 有的放矢。

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德育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首先, 要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现状, 这些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少数是出于兴趣爱好, 大多数是怀着遗憾踏进学校大门的, 中考的失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陷入盲区。其次, 要认真做好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动机、思想道德水平的调研, 进行较准确的评价, 为制订合理可行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提供依据。第三, 要善于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进行适度的情感投入, 采取关心、关注的方式提高情感渗透教育的效能。第四, 要善于发现和关心问题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 对个别问题学生, 应积极主动地关心关怀, 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为问题学生排忧解难。

(二) 捕捉亮点, 因势利导。

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长处, 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优点, 赏识教育是重塑学生自信心和树立良好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学生的闪光点是学生提高思想素质, 不断进步的起点和有利条件, 也是学生抵御不良思想侵蚀和诱惑的屏障。首先, 对学生的长处要在发现的同时, 进行充分的有效利用。其次, 重视学生业余爱好的培养, 通过学生的自我体现, 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通过调查分类, 组建兴趣小组, 并进行活动指导, 然后通过竞赛、成果展示等形式, 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积累成就感, 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确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目标。最后, 对班级出现的好人好事, 无论这个学生以往的表现怎么样, 都要大力宣扬, 树立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典范, 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道德规范的存在和约束。

(三) 角色换位, 促进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中, 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目标的制定、实施、评价等工作。第一, 注重让学生搜集德育教育的素材, 使学生通过对素材的搜集整理, 深化对材料的真实性的认识。第二, 让学生参与德育目标和实施计划的制订。通过让学生参与德育目标和计划, 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愿望和需要, 增强了德育实施的可行性, 也可以增强其履行责任的自觉性。第三, 让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评估。让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评估者, 有助于他们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思想变化, 寻求不足, 对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拓展德育教育有效渠道

德育工作不是以单纯的条条框框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 单方面的灌输, 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模仿性、依赖性、可塑性较强、自制能力差等特点, 所以德育工作要注重方法, 从学生的公德教育、行为养成、职业素养等方面综合教育。

(一) 加强公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学生是社会中的个体, 其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学校的形象, 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个体的形象就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形象。因此, 在校期间, 学校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要把教育学生正确佩戴胸卡、服装整洁、讲究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不抽烟喝酒、不打架斗殴、不践踏草坪等作为德育工作的重心来抓。

(二) 加强常规教育, 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

学生行为的养成, 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需要德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地工作。平时要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细化评比标准, 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量化, 从学生的仪容仪表、在校纪律等方面抓起, 逐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三) 加强品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为职校生, 职业道德教育也应作为德育工作的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企业文化, 借鉴企业管理, 从严要求学生的言行,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让学生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奋斗目标。

(四) 加强心理教育, 使学生具有健康阳光的心理。

职业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 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但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 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 指导其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可以贯穿人一生的发展, 使人受益终生。

三、协调德育教育关系

对学生的德育过程中, 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要注重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教育的整体网络, 使班级建设稳步前进, 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使之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摇篮。

首先, 班主任应加强与校、系、团委、学工处的联系。把对上级的工作安排、学校整体规划的理解与执行, 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其次, 班主任工作需要得到各科任教师的配合。要主动并定期向各科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掌握学生的主要动向。做到经常交流, 共同配合, 齐抓共管, 使班级各个方面获得进步。再次, 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如电话交流、家访、召开特殊学生家长会等。这样, 一方面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 以便“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是获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通过共同商议解决对孩子的德育教育问题, 改变一些家长的片面观点和不正确的育人观念。

总之, 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在新的形势下, 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必须坚持“先成人、再成才”的指导思想,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该不断地摸索班级管理的规律, 科学地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真正肩负起德育教育第一实践者的责任。

摘要:职业学校生源特征决定了学生素质普遍不高, 加之网络及各种媒体的影响, 学生思想趋向多元化、复杂化, 给学生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文章从创新德育教育理念、拓展德育教育渠道、协调德育教育关系等方面, 对班主任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尚群.高校德育的现代困境[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2]徐隽.从问题视角看高职德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石伟平, 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0.《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学习心得 篇十

深秋十月,在“美丽园丁”洛阳市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班上,聆听了班建武博士的《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讲座,班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知识,以文化学的视角剖析当代青少年的问题,使我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求知生涯中的重要性,通过如此生动的社会文化课,让我丰富了自身知识,提高了自身素养,为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运用文化引领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方法。

作为现代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学生。班博士运用相关案例,讲解了做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积极方式,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文化,缩小和学生的文化差异,使教育学生的效果最大化。做为教师,我们之所以有资格教育学生,最简单的理解应该是我们比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然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科技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学校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和渠道,因为有媒体,有互联网,所以,学生的知识和文化丰富多彩,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文化可谓是精彩纷呈。教师仅凭对知识的垄断,是很难教育好学生的。因此,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青少年文化。当博士问起当代学生的一些流行语体时,自以为有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且工作中时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动向应该了解的比较深刻了,而对于这样的问题,当听了班博士的讲解后,让我感到汗颜,原来我了解的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一个和学生脱节、和学生有代沟的老师,怎能让学生喜欢你,爱戴你。深思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学习的愿望,也只有对班博士的课程认真倾听,深入思考,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写在笔记里,记在脑海了。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对工作有更大的促进。

学校的生活并不是没有德育的内容,而是需要什么样的德育!当我们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不管你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青少年文化是学生与教师发生互动的中介。思想教育工作只有在了解学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完美进行。学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学生身份是学生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德育工作者要通过一个很好的群体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学生,要改变他的生态。通过同伴压力迫使儿童认同群体规则,在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班博士还就当代学生存在的“表里不一、变与不变的张力、酷与痛并存、问题与发展同在”等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这些特点都是学生在当今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认识自我和表现自我所出现的特点和问题。学生需要通过种种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追求自己的个性化。他们把这些行为体现在学生对服装、头发等等生活的认知上,在这方面我们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比如在对统一着装校服问题上,有的同学就在校服上涂鸦。但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很多问题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继而出现了“心理问题道德化”、“道德问题心理化”的误区倾向,继而给学生带来伤害和客观上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让我们在其中感悟思考。也让我们更新颠覆了脑海中的一些旧观念旧知识,彻底明白学生生活中处处都是关于德育的存在。

11.小学语文德育一体化学习心得 篇十一

小学语文德育一体化学习心得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就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体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不应该过于凝重,过于规范,过于封闭;不应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德育应该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实与现象,是可见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如我国中小学的校训往往是:诚朴、求实、勤奋等,但是日本中小学的校训通常是一句话:“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不给别人添麻烦”等;德国幼儿园只要求孩子们能养成三个习惯:认识红绿灯;知道怎样扔垃圾;能分辨男女厕所,而我们要求孩子们追求真、善、美,这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有脱节。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的现代人,做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然后教会他们做学问。学校必须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内在自由选择能力的人,他们既能适应社会变迁,又不迷失自我。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中学德育创新,首先就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12.浅谈中职德育课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篇十二

德育课教师是德育传导者,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自身素质的高低, 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因素。曾有人进行过调查:学生对德育课的欢迎程度, 与对任课教师的信赖程度成正比。其道理很简单, 这是因为德育内容的安排, 德育观念的阐释, 德育疑难的解答, 德育方法的选择, 德育环境的调适, 主要都是通过德育教师一系列教学活动去付诸实施的。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必须从提高中职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入手。德育教师应具备政治敏锐、思路开阔、功底扎实、善于表达等素质;唯有拓宽视野、充实内容的授课, 才可听, 耐听, 才有魅力。这需要德育教师端正态度, 挖掘潜能, 不断强化主体意识, 从自我努力做起。

1.1 德育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人格修养魅力

德育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德育课感召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力量。德育课教师的人格、言行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 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 也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同时, 德育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 还会进一步延伸到课堂教学中, “亲其师, 信其道”, 这样的德育课教师代表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种种之“道”, 也就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从而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

1.2 德育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

德育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所以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不但应当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德育课教师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 掌握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信息, 学识渊博、视野开阔, 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挥洒自如, 教学才更有说服力, 学生的知识事业才会更广, 教师阐述问题时才能更准确、更深刻, 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使德育课教学既有可听性, 又有理论的深度, 真正达到以理服人。

2 教师要善于“简政放权”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亲身参与的事情, 往往表现出浓厚兴趣。德育课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笔者曾做过一些尝试, 收到不错的效果。一是在讲授新课之前, 拿出5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内容可多种多样, 可以是在课余搜集到的时事新闻, 也可以是与学习章节有关的小故事、趣闻, 还可以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 或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小问题, 等等。虽然时间很短, 但能使学生课外积极动脑,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教师在引导全体学生分析讲解学生提供的案例时, 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并且会主动将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分析与自己的分析加以比较、印证,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持之以恒地执行预定的方案, 必定能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参与。

二是将德育课中的典型案例改编成小品或话剧,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对改编、排练、演出等充满兴趣, 特别是通过参与课堂上的演出, 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极大鼓励, 在整个过程中对德育内容也有了深刻理解。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看课本或读案例效果好得多。角色扮演有许多优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角色扮演适合中职生身心特点, 他们喜欢模仿, 愿意通过表演在集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表演将抽象的说理变成了生动的具象, 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角色扮演为教师提供了奖励学生的机会, 扮演涉及到表情、手势、姿态、语言、声音等多个方面, 教师可以充分肯定学生的某个方面, 以使学生受到激励。除了上述两种做法外, 我还经常利用“新闻发布会”“时事点评”、小论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形式, 促进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参与,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德育课教学中, 很多东西不是学生不感兴趣, 而是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方法简单。

让学生参与课堂, 避免简单地灌输, 更多地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学生的参与常表现为思维的投入、情感的参与、肢体动作的表现、语言的辩论, 等等。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活动, 在群体中获得了地位, 得到师生的认可和尊重, 从而获得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同时, 因为这些活动促进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往, 在肯定和被肯定, 鼓励和被鼓励中, 学生体验到赞许别人和被别人赞许带来的成就感, 体验到关心、友谊与支持的需要, 从而产生附属内驱力。奥苏贝尔将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划归为外部动机, 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为获得外部动机创造了条件。

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因素, 对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众所周知,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同时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 德育课教学要听说并用效果才好。尽可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这样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大, 得到的体验较深, 德育课要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心、动情的机会。当前德育课教师已经注意到多让学生“说”, 还应该多让学生去“做”。怎样去“做”德育?举例来说, 角色扮演就是体现学生“做”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再譬如结合专业到相应工作岗位搜集职业道德和礼仪的要求, 也是在“做”德育;走出校门, 到养老院和孤儿院奉献爱心也是在“做”德育。德育课上“说”是重要的, “做”也是不可缺少的。仅仅停留在“说”还远远不够, “做”更能有效激发动机。

注重因材施教。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品德养成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教学要立足差异, 分层教学, 有区别的教学, 才能有效调动积极性。在教学时, 应对同一课教学内容, 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 如在讲授“我国的第三产业”时, 对电工、焊钳专业学生重点讲授我国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工人的伟大作用;对医学、会展、园林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服务的重要性和从业人员的责任, 等等。

重视合作学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合作学习通过采用异质的多样化分组方法, 促进每一个小组成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同时也有益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 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合作学习的条件下, 对学生的评价是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 个体间的能力差异被淡化, 这样小组失败时不会导致成员对自身能力的低估, 而一旦小组成功, 个体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还会提高。研究表明, 小组学习, 不仅可以提高低成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也可以使高成就学生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增强自我意识, 强化学习动机。

4 引导中职生进行正确归因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出结论:主体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今后的行为。如果学生认为成功是运气或其他因素, 那么以后就不会努力;相反, 如果学生认为成功和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决定的, 那么他就会付出努力。所以, 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中职生往往存在学习归因不正确的倾向, 中职学生大多来源于无法升入普通高中或是重点高中的群体, 对于以往学习的失败乃至进入中职后状况的延续, 他们往往认为是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 而没有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另外由于他们大多是不得已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 因此对学校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抗拒、逆反的心理, 学习上不用功, 成绩一直提不上去, 经常出现补考、挂科等情况。为此,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 即进行正确归因。更重要的是, 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 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的归因, 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积极归因训练对于中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参照一些心理学家在归因训练中的做法, 让中职生解答各门学科的一些题目, 当他们取得成功时, 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而当他们失败时, 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可以让学生形成努力归因,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性无助感, 增加学习信心。

5 善于评价学生以激发学习动机

善于评价学生的关键就是合理评价学生, 包括评价的方式选择、时机选择、程度的选择等。心理学研究表明, 奖赏或表扬作为评价方式, 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但并不是任何奖励都对促进学习是有效的, 心理学家摩根认为学生如何看待奖励非常重要, 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 内部动机会提高。惩罚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评价方式。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而言, 如果不能对他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也可能会纵容学生的错误行为, 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降低。但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要慎用, 因为容易引起负面效果。

评价还要注意时机选择。在学生行为作出后, 及时评价效果较好, 对学生的激励更有成效。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行为的不置可否或延迟评价, 容易降低动机水平。评价还要注意程度的选择, 注意奖励或惩罚的力度, 因为过分的奖励或批评, 都会抑制动机水平。多用正强化, 慎用负强化, 同时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 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而对于成绩较好, 但有些自傲的学生, 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并在表扬的同时要注意指出其不足。这样做, 能进一步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

摘要: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 然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 普遍存在厌学现象, 尤其反感说教式的德育课。为此必须在学习动机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究[J].

[2]范源清.职校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职教论坛, 2001 (11) .

[3]陈广文.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功效之本[J].湖南教育, 2002 (14) .

13.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篇十三

两天听了四位老师的讲座,收获颇多„„

老师们的课各有千秋,但在主题上毫不含糊。总结起来,他们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讲了教师展开德育工作要遵循的原则和依据,听来娓娓动听,意味深长。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几位老师更是把这一主体,运用发挥到了极致。老师们 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进入到情境中来,在情境中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最大量的动起来。获得学习生活的体验,从而收获知识,收获思考,收获能力。在不解决中,又把学生的课余时间该怎么安排的问题,很好的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我的“喜马拉雅山的猴子”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克服,不禁让人陷入沉思——只要学生忙起来,有些事情就会忘记去做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在逐渐中获得培养。

正像王建宗教授说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解决问题的关键”。前面三位老师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使得自己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才能变得如此得心应手。学生有心事,敢跟老师讲,想跟老师讲,愿跟老师讲:我们还有什么困难去解决呢?学生把自己连父母都不愿意讲的想法,告诉老师——告诉自己最可信赖的朋友,这本身就让我感到: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学生可信赖,可依靠的朋友。老师身边有一群可爱的朋友,德育工作,便在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中,在大朋友的影响下,变得游刃有余了。

在几个老师的演讲中,我也深深的感到,鼓励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从李迪老师到郑学志老师,从段惠民老师再到王建宗教授。无论是前面三位老师的成功经验,还是王教授的成功理论。都在证实着,鼓励在教育中的作用,阐述着鼓励在教育中的价值。““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低年级学段,“成功是成功之母”

可见王教授对鼓励的首肯。

对于鼓励,我从来没有考虑太多,王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它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鼓励的是努力和认真,而慎夸能力,夸能力会导致学生变得自负,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候的玩伴,那时非常优秀的他们,现在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他们身上的那种自负和天生的优越敢,竟然来源于这里,如果不是他的这一句话,我到现在也不会明白;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这句话也许我还会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误人子弟。。。现在看来,好的方式和方法有时候也未必就非常完美。就像他所说的:“亲眼看到的未必真实”我们正在证明的也未必全是真理,只能是在某些情况下的真理。

德育不是简单的教条,是春风般的潜移默化。有时候我们的想法,直接说出来,学生未必能够直接接受,但如果想办法把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己表达出来。

学生便是很乐意去做,几个老师的成功的故事,也都或多或少的,将这些想法,渗透的德育工作中,并从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把自己的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来,让德育工作变得简单而轻松。

班级文化是德育的灵魂。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同时,几位一线老师都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而且在对班级文化进行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自身的感受,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的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世物的美好,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的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又一次让我感觉到,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切实的亲身体验。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东西才最深刻,最有教育意义。就像其中一位老师说的,他们做的东西再难看,那是他们自己做的,他们喜欢,他们也知道珍惜。而且当这些他们自己做的东西投来学校其他班同学那种艳羡的目光时,他们内心的那种荣誉感,就油然而生。这也促使着他们,会为班级想的更多,做的更多。在这样的班级荣辱感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便在同学们的相互监督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都说老师举办活动,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这几个一线老师却把各项活动举办得如火如荼。细细的想来,是他们寻找到了好的方法和策略。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学校规定的情况下,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家长进行沟通,充分发挥家长代表的优势,努力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完成而又很难解决的难题。从而为德育工作的顺利的进行,提供了可能。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又方便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真是一举多得。

仅仅有细节的德育工作是不完整的,几位老师也一直在重视着管理理念。特别是郑学志老师,对这个讲的最多。他向历史学习,在历史中寻找答案,在历史中寻找管理经验。提出他的轮流管理,多项管理,多项监督,带动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管理方法。让整个班级的事情变得透明,变得更加公正。同时又积极调动了各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进行着管理,又理解着管理。就像他最后说的,有个学生在他们班转走了,虽然一天班长没做过,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做着班长,而且做的非常好。也正是他这种管理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在外地讲学,而班里的各项活动还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种管理,值得一究。

从一个层次看德育,看教育,也许不够全面。王建宗教授带着我,从另外一个层次梳理了教育的发展的脉络。就像他在一开始的时说的,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信息流,人才流,和物流的发展,而在这发展中,教育起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他眼中,教育是一个战略。是一个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战略。为此,他列举了韩国的一些教育现象,介绍了韩国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让我想到,现在中国的“韩流”现象,直接印证了韩国教育的正确性,和韩国教育在面向中国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韩剧、韩服,这些东西能在中国流行。真的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他们在教育上做了些什么。。。

学者的思考总是那么简单,而又那么不同寻常。以前理解终身教育,感觉非常费解,但经过他那么一点播,令我茅塞顿开,为之一新。从生到死,一直陪伴

在我们身边的就是环境,我们也一直在环境中进行着学习,接受者教育,真可谓教育无处不在。王老师的讲解也真让我理解了,原来在教育中,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做那么多的研究。我想无论是他所说的:教育实质,教师教育,教育发展,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工具,教育环境,德育内涵,学习过程,人类心理,人类结构特点,人类教育的体质要求。。。甚至是其中的一个简简单单的 “记忆”都有那么多的内容去研究去思考。。。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在培养着完美。”“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4.德育培训学习体会 篇十四

盘县一中瞿春晖

通过几个礼拜的走访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县内外多所具有德育特色的学校。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非常大。在我踏上教学工作第八年来从末这么深入,全面的了解其他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名校长、名师地传金送宝,真切的让我认知德育工作的常规性;整体性。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今后的德育工作开展奠定了很高的起点。

德育工作依托学校的办学理念。一个学校的办学目标,往往就是德育的目标的体现,没有这些,学校的教学就剩下了分数。这几所学校紧扣时代的步伐,和新课程,新理念的目标内容,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具有德育特色的学校氛围。如有些学校对学生开展的生命教育、开展“充满情趣的和谐校园”主题活动等。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在健全的制度下,进行了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校内外的活动为德育开展提供了平台。就像朱永春说的,文化是水,有缝隙,它就会渗入。我想德育也是水,它会渗入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浇灌着祖国的花朵。通过德育培训,才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德育和学科教学一样是润物细无声的。德育也需要训练,需要养成,需要开展各类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走访学习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能围绕德育目标,明确德育工作内容,制定措施。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注重过程,做到层次性,阶段性,常态化,使德育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例如主题德育活动内容安排上,每月、每个年级都有主题活动内容和要求。有活动策略,评价机制,有学生、教师的考级制度等。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15.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篇十五

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的共同特点: (一)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喜欢标新立异, 敢于表现自我, 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 时髦、追星、莽撞。对事物认识较粗浅, 常常出现偏激观点和行为, 情绪多变, 情感不定, 对反感的事情深恶痛绝, 极易出现高度兴奋, 缺乏自制, 容易冲动和产生逆反心理。 (二) 存在自卑心理, 职校学生认为自己成“名”成“家”的愿望破灭, 前途渺茫。渴望得到更多教师的关心和理解。在学生看来教师代表了一种权威, 教师的关心、理解和帮助, 更能点燃起学生心灵中希望得火焰, 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三) 不能容忍他人的轻视, 常用外表的傲慢掩盖内心的自卑。 (四) 学习自觉性两极分化。学生进入职校存在多方面动机, 但本质和主流是积极的, 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前途和未来取决于自身的本领, 还是希望通过学习增强生存本领。 (五) 职业学校学生都持有实用主义态度, 即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注重实用性, 为用而学, 主观认为有用的就肯学、苦学、多学, 认为关系不大的就少学或不学, 容易出现重实习教学, 轻专业理论, 放弃文化课的不良现象。针对学生和学科特点, 在平时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 同时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觉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对知识的感知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认识活动;就可以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英语是外国语言, 对学生来说许多语言现象都是生疏的。如在汉语中“我有一支钢笔”和“桌子上有一支钢笔”都是一个“有”字, 而英语中相对应的“有”则有表示“所有”和表示“存在”的差异。I have somegood friends, There is some fish on the desk.又如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动词词组和主谓结构是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这是我昨天买的一本书。”而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则应置于被修饰词的后面。如“This is a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 就会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教育, 从而对学生学会全面看问题和防止思想僵化, 是大有裨益的。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教育。教学中应运用如Famous People、Olympic Games等课文的材料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滴灌、渗透、熏陶学生的爱国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让学生懂得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高难度的工作面前, 没有追求、没有抱负、没有勇气和毅力, 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从而激发学生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热爱劳动、关爱生命的人文关

教学中通过“school life”、“Are you creative”“Emergencies and first aid”等文章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要热爱集体, 关心集体, 热爱学校, 尊敬师长。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 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树立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好风气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造就人才, 不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毁人一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要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提高能力的同时, 于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陶冶情操, 让他们讲文明礼貌语言、做守纪律的模范。如“I am sorry for/about/Please, Thank you, Excuse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May I come in?I beg your pardon?”, “对不起”、“请”、“谢谢你”、“打扰了”、“你可以告诉我去———路吗?”、“我可以进来吗?”要求学生天天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礼貌, 说话要讲文明, 争做文明公民。又如“Park”一词, 让学生造简单句, “我和李平一起去公园。”有的学生译成“I and Li Ping go to the park.。”应当告诉学生在英语句子中“I”应放在最后, 表示尊重别人。再如讲“It is time to/for”结构时我, 举例“It is time to get up/go to school。“It is time for school/class”, “该起床、上课啦。”要求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这种寓德于教的方法, 既让学生学到了语法规则, 也规范了自己的道德意识。

五、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美丽、自然资源丰富的星球。在过去由于人们没很好的关注它、保护它。以至乱砍乱伐, 光伐不栽。造成了地球上不少树木被破坏, 水土也造成了流失, 工业废水、废气的大量排放, 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 环境条件的恶化, 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也造成许多的灾害。“our World—the Environment”, “Water supply”等课文告诉了我们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如果我们在生活过程中不加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保护等, 那么我们的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在教学中通过例举事实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让他们知道,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社会的共同财富, 破坏生态平衡和污染环境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六、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

一个拥有语言技巧和良好社交仪态的人, 较为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 与他人交谈时态度温和谦虚在任何社交场合都受欢迎, 且能获得很好的评价。如social customs、meeting new people篇章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常用语如:I would like to congratulate you on…I would do it if I should have the chance.May I introduce you to….Please give my regards to……。

上一篇:工作岗位职责怎么写下一篇:我美丽的家乡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