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现状(精选15篇)
1.残疾人就业现状 篇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第三十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经济组织等各类用人单位应当按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未达到该比例的,应当按照其差额人数和上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我们惠民镇在上级残联机构的指导下,从1996年开始逐步把贯彻实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这一政策落实到各用人单位,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十年来,通过宣传发动,拓宽就业渠道,推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安置;开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发展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倡导动员自谋职业, 大力扶持个体就业。从而使全镇残疾人劳动就业率从1995年的30%到2001年的96%,直至现在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目前,全镇有380名持证残疾人, 其中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有18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8.2%,已集就业69名,占就业率的37.7%;分散安置46名,占就业率的25.1%;个体就业44名,占就业率的24%;从事农村种养业16名,占就业率的8.7%;从事家庭手工业3名,占就业率1.6%;自由职业(做临时工等)5名,占就业率的2.7%;不愿在企业上班,也不愿从事任何职业的3名,占有劳动能力的1.6%。虽然全镇残疾人劳动就业率相当高,有劳动能力的都有一份工作,甚至一部分有简单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一些企业也有简单工作。究竟他们的工资收入、养老金投保如何呢?这些单位是否真正已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而广大残疾人能有工资福利保障呢?为此,我们对分散就业作了专项调查。通过调研从而得知:凡是集中就业的残疾人都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月均工资均在700-1700元,养老金和其他投保率100%;个体就业和自由职业者,人均月收入在500-1500元,但养老金投保率不到20%; 46名分散就业的持证残疾人,结果反映出一些问题。能在合适工作岗位上正常上班,月工资稳定,由企业为其投保养老金等保险的28人,占分散就业的60.9%;能在合适工作岗位上正常上班,工资收入稳定,但因年龄偏高企业无法投保养老金的14人,占30.4%,个别企业仅利用残疾证,而不安排工作岗位,没有生活费,仅仅缴纳养老金(挂靠企业)的2人,占4.3%;在企业正常上班而月工资低于嘉兴市规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670元的2人,占4.3%。例:肢残人张木良,在五年前挂靠了一家企业,企业仅缴付养老金;肢残人张勤,挂靠一家企业,企业仅交纳养老金,本人在开残疾车,晚上又帮另外一个体业主值班,领取值班费;智力残疾林冬英在一家企业上班,月均工资不到600元等等。通过调查,发现了残疾人分散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个别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残疾人和健全人同工不同酬;名为挂靠,实无报酬;四0、五0年龄段有了工作而养老金无法解决等等。如何堵住这些漏洞,解决这些问题呢?5月18日镇人大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听取了全镇残疾人工作汇报后,代表们就分散就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督促建议和整改方案, 必要时代表们将行使职责,持证督查,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按比例分散就业。通过调查和人大代表们的督查, 目前, 我镇个别对残疾人同工不同酬的企业通过了整改措施, 报酬有所提高;个别名为挂靠实无报酬的企业也重新为残疾职工落实补发了工资。但是, 那些四0、五0段的养老金问题还有待予我们残疾人工作者及有关组织研究解决。2007年8月10日
2.残疾人就业现状 篇二
一、就业援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残疾人保障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 河北省政府出台了针对弱势群体就业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办法, 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政策保障体系。但自身因素和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给残疾人就业带来了一些困难, 就业援助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就业援助措施单一
2010年度, 河北省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5.83%, 虽然比上年度的6.25%略有下降, 但由于许多地方还没有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服务, 实际上残疾人失业率远不只如此。由于残疾人身体状况和就业能力差异较大, 给就业援助服务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 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发展困难, 出现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状态, 大批残疾职工被迫退出福利企业, 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规模却在逐年缩小。农村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以得到及时的制度性帮助, 而分散安置也因“点多面广”, 情况复杂, 实际上是缺少制度支持的自谋职业。
2. 就业培训供需矛盾突出
2010年, 全省省、市、县 (市、区) 依托同级残联共建185个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对17345名城镇残疾人进行了职业培训, 对50676名农村残疾人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但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相比, 系统性培训的覆盖面还很有限, 常见的培训内容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 层次较低等问题, 残疾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3. 就业援助政策体系不够协调
就业援助政策的落实存在强制性不够, 执行不力, 规定的相关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比如就业援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协调配套问题。如税费减免幅度偏小、办理程序繁多等等, 影响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业务发展一直存在总量规模小、工作进度慢、贷款满足率低等问题。针对残疾人的按比例就业政策, 其指导原则是以安置为主, 收取保障金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开展的代偿措施。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用人单位往往用缴纳保障金来代替安置残疾人就业, 部分执法部门也将征保障金作为获取部门利益的来源。
4. 就业援助管理体制不完善
按照政府部门的职责划分, 社会保障部门因人员编制所限, 人员配置不足, 面对人数众多的就业援助服务对象, 工作任务繁重, 客观上造成就业援助服务能力的不足。在实践中, 社会保障部门与残联、财税、民政、教育等部门存在工作上的不协调;残联作为政策执行机构, 执行权威和强制力不够, 实际效果与政策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部分部门重视不够, 政策措施不到位等原因, 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推进难度较大, 安排就业的成效不够理想。
二、完善残疾人就业援助制度的思路
就业援助应该是一项“造血”工程。不仅要帮助残疾人获得新的工作以解决其现实困难, 更要有助于促进其自我认同的重塑和重获自我价值。因此, 需要资源整合, 不断完善和提升就业培训、信息化建设及科学评估等工作。
1. 整合多方资源
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体现了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导和兜底功能。“凡由各级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 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群体的客观情况和公共服务需求, 优先为其安排适合的岗位。”通过不断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合理确定安置对象及改进管理方式来建立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长效机制。
“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就业岗位的创造和就业援助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社会力量的参与。”如英国的就业援助协会就是以援助社会弱势群体就业为目标的全国性慈善组织。它通过协会会员活动等形式, 建立求职者与雇主的互信联系, 并通过职业配型、工作推广、工作分析、工作支持等援助环节, 对求职者的就业进行全程支持与援助。当前, 我国非政府组织 (NGO) 在残疾人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还比较有限, “政府的工作重心应侧重于加强发展规划、信息发布、建立服务标准以及监督职能, 以保障就业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就业援助之类的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管理, 使非营利社会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传递者、政府强力的支持者和合作者。”积极推动社区服务的发展, 并将残疾人就业援助制度与社区养老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县 (市、区) 级政府给予街道和社区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为促进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和就业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形成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公益性与产业化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化相补充的多元化就业援助格局。
2. 积极开展就业能力培训
就业能力培训是促使就业困难人群转变就业观念, 增加就业资本, 培养就业信心, 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培训内容包括正确就业观念的培养、岗位技能的培训。“通过帮助弱势群体融入工作网络和社会网络, 从而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来增强其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培训的方式可以由政府所属部门集中实施, 也可以以委托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形式进行。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 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在政策上为自主创业营造宽松的环境,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比如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措施。
3. 规范就业援助管理机制
就业援助工作涉及到众多政府部门和组织, 其或是上下级关系, 或是平级关系, 或业务上鲜有往来, 若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明示是很难使各主体间形成相互协调配合的良性局面的。合理的就业援助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在对相关主体权责的明确划分和奖惩机制完善的基础之上。为便于管理和就业援助工作的协调, 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出台残疾人就业援助法规是必要的。就业援助工作的考核和奖惩也应在法规中做出明确规定, 基层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 确定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并细化政策措施。最终形成省、市、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以及社区既集中又合理分权的组织架构体系。
4. 建立就业援助评估机制
3.残疾人就业现状 篇三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绩效评估
一、南疆三地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现状
(一)征收方式——地税代征方式。残疾就业保障金征收方式主要包含残疾人联合会征收、地税代征、财政代扣和社会保障部门征收四种。南疆三地州自2005年以来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征方式。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单独的地税代征的征缴方式只能对地方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人民团体、自收自支的企业单位、乡镇经济组织、个体营业户等经济组织有其威慑性,税务部门对这类用人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拒缴现象可以实行从其存款账户直接转帐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户头上,还可以利用税务组织本身的档案系统对其具体保障金缴纳数额进行统计。以上两种优势对于当地行政区内与地方税务业务不相关的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权利机关则不能显示。
(二)征收对象——地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面宽泛。从征收对象上面看,南疆三地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对象为“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央和外省(区、市)驻疆机构和其他依法设立的组织机构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本办法中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对象范围,规定城镇个体工商户按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定营业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目前我国各省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对象中最广泛的定义。
从笔者的调查效果看,对城乡个体户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引起个体户很大反感。原因在于城乡个体户基本不需要雇佣职工或雇佣人数较少,安排残疾人就业困难,且城乡个体户面临经营风险变动较大,收入不稳定,很难有能力支付保障金。
(三)征收程序——南疆三地州与全国各地标准基本统一。南疆三地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程序与我国其它地区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程序方面做法比较一致,一般都是走用人单位申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或当地残疾人联合会主管的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进行审批,由残疾人联合会或其他组织进行征缴工作,由残疾人联合会或地方税务机关对拒缴单位进行催缴工作和相关奖惩工作。用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二、南疆三地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问题分析
(一)各县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数量、征收覆盖率和征收率不尽相同。笔者在南疆三地州残疾人联合会的访谈工作中了解到,在相同的征缴政策下,三地州各县市残疾人联合会实行代扣代缴政策后的基金的数量、征收覆盖率和征收率也不尽相同。具体原因是在实际征缴过程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数量受征收人员的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在地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征收难度小,直接代扣。但是没有实行财政代征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用地税代征的手段很难上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城镇个体工商业户根据代征工作各县市实施也不统一。
(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手段存在软弱性。由于残疾人联合会属于民间组织,没有行政权力。在保障金的审核过程中,参加审核的用人单位数量不确定。同样,在征缴过程中,用人单位拒缴现象非常普遍。笔者在新疆残疾人联合会的实际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在地税代征实施的地区,保障金征收数量的多少与当地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的人情关系和工作努力程度有直接关系。因为在保障金审核、缓缴、减交、免交审核,保障金的奖励、惩罚负责机关都在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不具有行政权威,征收手段具有软弱性。地税机关的数据资料和法院的强制执行均取决于残疾人联合会工作的有效性。且地税是保障金的代征机关,税务工作人员没有职责内工作的急迫性和积极性,也没有相关的绩效考核系统,所以只征收按时缴纳的用人单位,并不会参与相关催缴工作。
(三)用人单位存在残疾人就业安置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缴纳困难。南疆三地州国家级贫困县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落后是导致用人单位存在残疾人就业安置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纳困难的根本原因。其次,用人单位对残疾人保障金征收合理性的疑问使得很多单位认为没有必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三、南疆三地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问题解决对策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税模式有利于解决征收覆盖率
低和征收手段软弱问题。从理论上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费模式和征税模式在本质上并没有相悖之处,特别是在征收的目的和法律依据方面,两种模式简直是完全一样。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税模式在提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统筹层次,简化保障金征收程序和提高保障金征收的强制力方面要强于征费模式。
(二)完善保障金征理程序。残疾人就业保障税的征收机关是各地税务机关,征收基金入库然后交由相关残疾人就业管理机关使用。税务机关征收力度大,效率高,成本低,且税务机关只管征收,不管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征收工作人员的一些寻租行为。纳税单位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进行税款的申报工作,简化了纳税程序。
(三)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绩效评估系统。建立保障金征管绩效评估系统有利于提高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南疆三地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制度各地实施效果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保障金征管绩效评估系统。各地不同区域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数量的征多征少与各地按比例就业率的提高与否没有直接的比较系统。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最终目的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率的提高,而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税款的量的增多。所以在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绩效评估系统的时候要正确估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税收效应。
参考文献:
[1]许巧仙,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4.帮助残疾人就业 篇四
残疾人在劳动市场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就业对残疾人而言不仅意味着经济收入,更是获得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在常人的认识里,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不能独立,不能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并发挥作用,并会被看作是被救济、被歧视对象;佛山金亿龙的陈总却不这样认为。
2016年4月,佛山金亿龙来了一位特殊的员工:l聋哑残疾人小邓,陈总亲自带到了我们的包装车间,指手划脚的跟陈总交流了一番,陈总叫来了包装主管和员工们,特别的交代了一番,在员工们面前表扬了一番:“小邓人很聪明,上过小学一年级,自己就能从韶关的乡下坐到佛山,还直接找到了金亿龙,找到我”。陈总以此树立好小邓在同事们心中的好形象。便于小邓日后跟同事们好相处;陈总还热情的请小邓去了餐馆,交代好他努力做事,并承诺两年后公司帮他出费用给他去进一步治疗!
在工作中,小邓发现放板的铁架会刮花我们的天花板面,他提出来给公司的领导,并在铁架上绑好护胶膜、、、、、、同事把他乐观上进看在了眼里,把他的正能量传播到了各个车间!陈总热情、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有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是正能量的传播,企业的发展又多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佛山金亿龙企业法人陈勇平具有“道德人格”,承担社会责任!让残疾人更能获得独立和自信,提供残疾人平等的就业机会,也是我们每位企业家都应该去传承的!!
金亿龙电商部
5.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五
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发展阶段,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我们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县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在上级残联和县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县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概况
我县地处聊城最南端,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办事处,各类企业400余家,总人口760000人,其中残疾人33600人,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范围内的残疾人1131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由于受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正常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使他一家终于摆脱了贫困走向了致富路。从1998年开始,县残联对2000余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在县残联的扶持下,全县已有2600户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就业逐步摆脱了贫困。
三是推荐异地安置和本县福利企业及私营企业劳动就业。帮助残疾人就业,不是残联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我们县始终把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残疾人就业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残工委成员单位,都作了明确的分工,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教育部门承担起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民政部门组织发展福利企业,积极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残疾人组织兴办的企业和残疾人个体经营者,给予优先核发执照,给予减免税费照顾,为残疾人劳动就业大开绿灯。在做好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走出去,派人到外地考察,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门路。2005年9月份,经与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联系协商,在我县招收安置了36名残疾工人,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500元,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今年,我们又协调组建了一所福利企业----阳谷县鼎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试运营,共安排残疾人15名。目前一所制造汽车配件的银海机械有限公司正在兴建之中,建成后可安排残疾人60名。1998年以来,全县共安置非农业残疾人就业达430余人,减免各类工商税费2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是依法推行按1.5%比例安置劳动就业。实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是国家在深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而采取的正确措施,它对残疾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上一些人,甚至一些单位领导,对残疾人劳动就业仍存有一定偏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安排残疾人就业,缴纳就业保障金是法律赋予残疾人的一项合法权利,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心残疾人的具体体现,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一环。有的单位听了残联同志苦口婆心的解释理解了,积极组织安排了残疾人,有的单位积极缴纳了保障金。但还有个别单位,不管你是磨破了嘴,还是你跑断了腿,我就是坚持不安排残疾人,不缴纳就业保障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即向法院提起申请强制执行。第一年执行了两个拒缴单位,其他等待观望的单位也都乖乖的交上了就业保障金。局面打开了,各个单位都认识到了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性,都纷纷主动与残联联系,安排残疾人,没有安排够的也主动缴纳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阳谷县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5年初,我们根据近年来我县的残疾人就业现状,又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80余个企、事业单位残疾人安置情况,进行了核查摸底,对安置合格不合格人员20名人员进行了清理,彻底澄清了残疾人就业的底子,为下一部做好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可靠依据。到目前,全县已安置残疾人就业430余人,累计收缴就业保障金140余万元,被评为全省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6.残疾人就业申请书 篇六
尊敬的领导:
您好!请怒打扰。我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谢谢!
作为一名残疾人,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我曾就读于市二中,因身体残疾程度较重,影响到我的学业。但我向往幸福生活!
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擅长举重项目,曾获得市级举重比赛优胜奖:我性格开朗乐观,善与人沟通,生活可以完全自理。我顽强地克服残疾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努力学习各类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对于计算机很感兴趣,深知计算机和网络是将来的工具,已取得计算机初、中级证书:操作电脑已七年有余,对于Word、Excel、photoshop等常用软件,是轻车熟路。现正进行电脑技能高级培训,力争取得安徽省计算机高级技能加实战资格证书。
24岁的我,早已过法定就业年龄,至今未就业,很是焦急与烦恼。家庭生活艰难,小弟在校就读,学费昂贵:父母已五十多岁,仍在四处奔波,打工维持生活。我要自强,更要自立。对工作我十分渴望,一直在寻求,更是迫切需要。为此,我做过诸多尝试:严冬酷暑,在街头巷尾,摆地摊叫卖:开设网络小店,每天坚守十多小时等待顾客光临……
我虽残疾,但仍正值青春年华,渴望展露自己的才能。我会勤奋、努力、踏实工作,感谢领导在百忙之中所给我的关注,更盼望领导给我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我热切的期待能够拥有这份工作。
谢谢!
敬上!
7.残疾人就业权立法保障研究 篇七
中国的残疾人保障制度的发展始于建国初期,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人民生活趋于平稳。残疾人的各项权利也得到了基本保障, 残疾人保障制度也在逐渐发展。随后由于文革, 残疾人保障事业一度陷于停滞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 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得到一些帮助。1990 年发布了《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企业对残疾人的安置工作得到了一部分税收优惠。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 它对于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十四大以后, 我国加快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立法的脚步。先后制定了《残疾人教育条例》 ( 1994 年)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 ( 1995 年) 、《关于进一步最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 1999 年) 。以及2004 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 都对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有极大裨益。2007 年, 国务院通过了《残疾人就业条例》,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针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制定的行政法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切实保障残疾人利益。通过这个阶段的发展。中国的残疾人保障制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 残疾人保障事业也会向更广泛深入的层次迈进。
二、我国残疾人就业立法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很多相关法律以及规章制度来保护和促进残疾人合法就业的权利, 但是无可否认的说, 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还并不完善。其中一些滞后的内容, 也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有所修改。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立法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由两方面构成。
( 一) 立法更新速度不足, 立法效力偏低
我国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方面的立法进程较为缓慢, 对于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已经滞后, 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自199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来, 直到17 年后的2007 年才颁布了《残疾人就业条例》这一规定残疾人就业的专门法规。立法进程的缓慢可见一斑。我国残疾人立法的不完善还突出表现在立法位阶偏低的问题上。目前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国家层面的法规只有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但这只是一部行政法规, 在效力上低于法律。其他部门规章及地方政府的地方性法规只是法院定案的参考, 并不能作为直接依据。
( 二) 相关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立法的相关机构还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 一是残疾人就业立法研究机构不健全。现在关于残疾人立法研究的机构只有残联, 并不足以完成残疾人立法保障的任务。二是残联并不是一个政府机关, 其权威性并不被大众广泛认可, 开展工作的合法性也会受到一定的质疑。有些时候即使残联发现了侵犯残疾人就业权益的事件, 由于其公权力的缺乏, 对这些情况的发生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 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并不能得到及时彻底的保障。
三、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立法建议
( 一) 提高立法层级, 加快法律更新速度
我国现行残疾人就业保障法律的立法层级较低, 规定多为原则性规定, 且大多较为滞后。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 残疾人就业中面临的问题也比以前增多, 所以应在已有法律的基础上及时增加新法来弥补旧法的不足。并且制定《反残疾歧视法》这样一部立法层级较高的法律。
( 二) 明确承办责任主体, 加强机构建设
1. 明确承办责任主体应负的责任
有很多机构都涉及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工作, 笔者认为应该以实施细则或办法的方式对残疾人就业保障立法进行补充。明确人大、政府、人社等单位对残疾人就业保障的职责。建立联合执法协调机制, 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采取岗位负责制并建立相关评价标准。对于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应推出相关的奖励制度; 制定对在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中不尽职尽责、违反相关规定人员的惩罚方法。
2. 加强相关机构建设
建议在我国现有的劳动仲裁机制中添加“就业平等委员会”, 这是一项美国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制度可以有效的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我们可以将这一机构定性为准司法机关, 负责执行和监督各项有关残疾人就业的法律。将其引入我国有利于细化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 更有效的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利, 解决残联作为社会机构所缺乏的权威性与强制性。
参考文献
[1]满向昱, 朱曦济, 李程宇.新形势下视力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J].残疾人研究, 2013 (2) .
8.残疾人就业现状 篇八
让残疾人融入社会
孙辉民开网吧,既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的是他在2002年了解到深圳有13个残疾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拿到一张网吧牌照,得以自力更生。这给他很大启示,网吧的劳动强度不是很大,适合残疾人就业。这个想法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002年1月,公司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由广州市残联上报广州市政府;2002年2月,经省、市残联同意,开始筹备3个试点网吧(天河区金鼎店、白云区云苑店、新景店),用于安排残疾人就业;2002年5月,广州市政府出台“关于网吧行业招用残疾人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002年5月17日全国助残日,3个网吧试业,安排残疾人员工16名;2003年3月,广州市文化局正式批复给予市残联15个网吧指标,润衡爱心网吧成为广州市第一间连锁网吧。
如今,润衡爱心连锁网吧已经发展到19间网吧,拥有员工300多人,其中残疾人有100多。安置残疾人就业不是孙辉民的最终目的,他希望残疾人能够通过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融入社会。而让残疾人融入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他们需要创造价值的本领,教育就成为核心因素。2004年2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润衡爱心连锁网吧成立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培英学习中心,开展高升专、专升本两个层次13个专业的学历教育业务,学院还特别减免了残疾人学生30%的学费。
孙辉民为了给残疾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允许这些学生在上午时间可以免费在润衡爱心连锁网吧上网;同时,他还积极鼓励自己网吧的员工进行学习,员工可以分期付款交纳上学的费用,每个月只要支付100多元,这对于每个月收入900、1000元的残疾员工来说并不是很大负担。
孙辉民告诉记者:“这些残疾人有了学历和能力后,就有了竞争力。而且,国家也鼓励企业招收残疾人,企业每招聘一个残疾人,国家都会减免相应的费用,如果残疾人有学历和能力,企业自然愿意招收他们。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十个员工通过网络教育获得学历后离开了润衡爱心连锁网吧,想留都留不住,他们到了医院、政府、企业等,有了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因为网吧的环境比大部分企业、政府部门的网络环境复杂,因此,在润衡爱心连锁网吧工作的残疾人经过网络教育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而这些人离开后的岗位,又给其他残疾人创造了机会,这样的发展模式具有持续性。因此,网络教育中心成立3年来,从当初的数十人发展到600多人,已经有120多人毕业。
信息产业是残疾人主要就业方向
孙辉民开网吧,是必然的,这与他的经历也很大关系。
八个月大时,孙辉民就因小儿麻痹症而残了一条腿,两次参加高考都远远超出录取分数线,却因残疾而被大学拒之门外。几经周折,电大毕业的他进入父亲的工作单位,从临时工干起,1983年,他承担了国内第一批出口软件设计,成为国内第一批出口软件设计师。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接见了一批科研人员,其中就有当时年仅22岁的孙辉民。
孙辉民从自身的经历意识到,残疾人最需要的不是同情与特殊照顾,而是一个平等的机会,需要一个人生的支点。在孙辉民看来,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是残疾人获得平等机会的最好的平台,没有太大的体力强度,更多的是智力劳动。1992年10月,孙辉民创建了自己集团的第一家公司——西安市新航电子技术公司,并获得福利企业证书;1993年8月,符合新会计制度润衡财务软件问世,在航空工业基本建设财务领域全面推广。孙辉民开始了把软件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残疾人事业结合起来。在公司,残疾人从事的工作是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教育程度分配的,水平高一点的做软件开发,低一点的可以做测试工作。实践证明,在润衡,残疾员工们都胜任工作,热爱工作。不光是智力方面达到了要求,对企业来说,他们的好处还在于他们非常稳定。孙辉民认为,软件企业最头疼的事就是人员流动性太大,而残疾人职工流动性小、稳定性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体力劳动让位于智力劳动,残疾人有了专业知识,一样进行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在深圳高交会上,美国硅谷专家代表团和孙辉民一席交谈后,一致看法是:组织残疾人开发软件是个绝妙的想法!
而网吧则让孙辉民找到了残疾人发展的宽广之路,服务员、网管等不同岗位可以给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网吧场所不大,残疾人能够胜任,在网吧,残疾人可以学习网络知识,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帮助。
“残疾人获得平等机会是最重要的,由于身体原因,他们从事体力劳动比较大的工作没有竞争力,比如开机床,但信息产业则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软件开发、测试,在网吧工作,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 孙辉民兴奋地说。
每个人都有公益心
“网吧做公益事业不一定都走招聘残疾人的路,但规模比较大的连锁网吧完全有能力来招聘一些残疾人,这也是网吧实现自己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孙辉民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他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从事公益事业有很多形式,比如从山区出来的网吧老板,完全可以以捐助山区小学的方式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
人人都有公益心,关键是如何去引导、激励。润衡爱心连锁网吧的每间网吧都有3-5台电脑供残疾人免费使用,孙辉民认为,网吧上座率本来就不可能一直100%,尤其是上午的时候,电脑给残疾人免费使用是提高社会资源效率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也是网吧为社区做贡献的一种途径,这样的公益活动对于很多网吧来说都是能够做到的。
2006年9月,孙辉民任创会会长的广东爱心狮子会,给广州市盲人协会捐助了23台电脑;当了解到东莞有一个镇有13个贫困大学生的困难后,他们为每个大学生捐助了4000元;让新疆30位白内瘴患者通过手术重新获得了光明;韶关乐昌发生水灾后,他们捐助了1480套桌椅,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为韶关房屋全倒户募集资金45万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每个网吧都能力所能及做一些公益活动,网吧行业将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网吧行业的发展将更健康,更稳健!
9.“助残日”帮助残疾人就业 篇九
5月18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市劳动就业局与市残联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以“同行你和我,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16家企业到场进行招聘,提供138个岗位供残疾人选择。为方便残疾人应聘,现场配备了轮椅,提供了专为残疾人浏览的岗位表,安排专人提供政策、职业指导服务。各个企业发挥企业社会责任,适当放宽残疾人就业岗位要求,积极接纳残疾人就业,现场22人达成就业意向。
昌吉市劳动就业服务局
10.残疾人就业企业调研报告 篇十
为了更好的掌握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促进残疾职工就业岗位的转型提升,激发用人单位安置残疾职工的积极性,天心区残联联合区地税局于7月12日-13日对区内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
走访采取“一看二讲三听四问”的形式,一是实地查看了残疾职工的工作环境,向用人单位或缴纳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对关爱残疾人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二是对用人单位宣传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查政策落实情况;三是听取了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和订单式培训的建议和意见,探讨残疾职工就业岗位转型提升;四是对已就业残疾职工询问残疾人培训及就业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查阅有关资料和发放走访残疾职工情况登记表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和对企业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走访对象包括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福利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残疾人个人创业企业和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等八家单位。
(一)福利企业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福利企业一是湖南长福彩色印务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书报刊、商标印刷、装订包装等。职工总人数108人,残疾人总数51人占人员比例47.2%财务年产值2580万元,年销售2138.48万元,年退税99.37万元。残疾人上岗率87%,福利及保险人均年收入为1.38万元。
二是长沙兴晖机械加工厂。主要产品:机械加工件,职工总
人数16人,残疾人总数4人占人员比例25%财务年产值368万元,福利及保险年收入1万元。上岗率100%。
三是湖南新兴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万能转换开关,各种配电箱。职工总数34人,残疾人总数14人占人员比例41%,年产值1008万元,年销售930万元。退税49万元残疾人上岗率100%福利及保险人均年收入1.32万元。
四是长沙明星锅炉配件厂。主要产品:五金交电、机电产品
等,职工总人数62人,残疾人总人数20人占人员比例32%年产值1298万元。年销售962万元,退税67.4万元。残疾人上岗率90%福利及保险人均年收入为1.5万元。
(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情况
此次调研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一是武汉好又多
百货商业有限公司,主要销售:职工总人数159人,残疾人总数5人退休1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安置超比例完成。公司为了关心、关爱、残疾人员工每年过节给予慰问发放购物卡,为退休员工开欢送会。
二是长沙恒动泵业有限公司,是残疾人个人创业企业,职工
总数12人残疾人总数2人,安置比例完成。
三是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职工总人数300人,残疾
人职工为零,去年缴纳就业保障金10万元。
四是湖南天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工总人数50人,残
疾人总数为零,去年缴纳保障金4500元。
所调查的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市场、销路广、效益好,按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基本到位,享受的优惠政策基本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品销路广效益好。我们所调研的8个企业,基本
上生产的是机械、电器产品等,远销全国各地和国外,厂里基本上无库存产品。同时,效益好,所调研的4个企业利润都在10-15%,没有一个企业包括福利企业亏损。
(二)、安排残疾人较到位。在调研4个福利企业中,总职工人数220人,其中安排残疾职工89人,占40%,达到了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25%的比例。
(三)、上交税收及时返还。4个福利企业在去年,区国税局共返还税金215.77万元,全部及时返回到各福利企业。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全区8个企业的情况来看,我区福利企业生产情况和
安排残疾人情况总体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残疾职工文化技能较低。在我们调研疾人职工中,其中
1个残疾大学生、2个中专生、5个高中生,其余都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从残疾人就业的工作来看,从事技术工作,占20%,还有80%的残疾职工工作在第一线,从事体力劳动。
2、残疾人就业上岗率不足。一是企业安置的残疾人员无法
上岗,如无劳动能力的和多头挂名的;二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安置的残疾人员不需上岗,只挂名领酬,只需在有关部门检查时才临时通知上岗;三是有些福利企业的没有或只有少量适合残疾人员的劳动岗位。
3、企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表现在个别企业对扶残助残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歧视残疾人、损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单位和企业缺乏扶残助残意识,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积极性不高(如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个别单位的领导对残疾人就业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了解不够,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存在片面强调投资环境而抵制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现象(如湖南天晟房地产开发
有限公司)。
4、残疾人就业面仍然较窄。残疾人受自身文化水平、知识面和社会参与能力、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制约,个体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几乎所有残疾人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简单的低收入工作,而且稳定性较差,生活水平很难提高,岗位竞争日益激烈,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残疾人就业更加困难。即使就业了也是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各种保险也很难依法落实。有些福利企业甚至不让残疾人上班,每月只200-400元不等的补贴,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就业的意义,对这样的企业来说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侵占了残疾人利益。
三、几点建议
结合此次调研,给我们一些启示,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管理、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残疾人培训不足、就业困难的局面,千方百计推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和权益维护。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主管部门,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企业法人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要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树立残疾人自主创业成功的典型,带动、引导更多残疾人投身到自主创业的大潮中来。要积极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税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未缴纳就业保障金单位的征收力度,未安置的单位或者未及时缴纳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实
行每季、或者年底在有关新闻媒体、报刊进行曝光,督促这些单位履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对福利企业的年检,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核定残疾职工比例时,由残联严格把关,对安置上岗率不足,有歧视职工、职工投诉的现象实行税金返还时采取罚金的举措给予处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的文化技能水平。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要尽可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千方百计扩大残疾人就业面。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尤其要提供适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和竞争能力,逐步使残疾人就业从低技能、低收入转变为高技能、高收入。残疾人福利企业或者有关企业单位要积极开展残疾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要制定计划,组织残疾职工分期分批培训或由区残联统一培训,要使每一个残疾职工掌握一至二门技能,促进残疾职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区税务局要认真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兴办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残疾人要给予税收优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创业风险,区劳动和人力资源保障局要依法加强劳动监察,坚决纠正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要积极为残疾人就业搭建各种服务平台,通过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开通残疾人就业绿色通道等多种渠道,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3、加大管理力度,加强规范福利企业退税和日常管理。一是对福利企业的减免税,要严格实行“先安残后审核、先征税后返还”的操作规程,民政和税务应共同审核,互相监督。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检查监督措施和违规处置办法,加大对不按政策减免税、不及时足额退税和截留退税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使福利企
业的减免落实。二是加强福利企业日常性管理。针对福利企业中“一证多用、一人多岗、出勤率不高、侵犯残疾人权益”等违规行为,残联、民政、税务等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监督,防止残疾人员不到位,预防国家税收的流失。针对避交税收现象,加强征收力度,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残疾人身上,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对冒名顶替的福利企业要坚决清理,将民政福利企业退税,与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劳动报酬直接挂钩,能够体现多安置多优惠的原则,切实保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对福利企业的扶持政策,使国家的税收扶持政策真正造福残疾人和名符其实的福利。
4、加大年审力度,深入推行按比例就业并发挥保障金协调作用。省政府第106号令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均应按照本单位从业人员的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能按照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每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扶持和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但是从调查的单位中,还有不足额缴纳就业保障金或者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现象,造成政策落实的不严肃性,建议税务局能够及时宣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年审年检工作,对缴纳就业保障金有贡献的单位,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联合区残联给予奖励。从而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关爱残疾人就业的浓厚氛围。
11.公共服务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公共服务;残疾人;就业;影响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仍旧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统计,我国残疾人数量大约8502万人,占据全世界残疾人总数的8.5%左右。而世界银行曾经提出,残疾人被排斥在就业之外,对全世界GDP大约造成了1.94万亿美元的损失。就业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中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我国党中央与国务院的重视,目前,残疾人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残疾人就业率仅仅16.93%,而农村残疾人就业率为35.65%,与非残疾人就业率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
一、公共服务概述
公共服务是21世纪以来公共行政领域的核心观念,主要包括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提供社会保障,重点突出政府职能的转变,即从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重点方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对于社会而言,公共服务是促进就业的关键环节,而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手段。对于残疾人而言,就业更为艰难,因而更加依赖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保障,包括物质保障、教育手段以及康复手段等。
二、公共服务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
公共服务对残疾人的就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其职业技能培训状况中。残疾人就业离不开政府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关数据显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残疾人就业率远高于未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残疾人的就业率,因而职业技能培训是残疾人就业能力增强中的主要措施。其次,生活知识普及情况对残疾人就业状况也有着重要影响,接受过生活知识普及的残疾人就业率是未接受生活知识普及的残疾人的2.188倍。这是由于生活知识普及能够明显增强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推动残疾人就业。再次,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比例就越大,二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三、提高残疾人就业率的措施
1.发挥政府职能
残疾人就业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其服务体系属于公共范畴,需要政府承担主导作用。政府本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依靠其权威性,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从而逐步扩大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覆盖面积,促进残疾人就业水平的提高。其次,需要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中包含的各项内容,并且完善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从而让残疾人服务体系走向正规化、专业化,从而有力的推动残疾人就业,实现残疾人就业率的提高,从而提高我国残疾人生活水平。
2.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制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支持与鼓励。除了进一步发挥政府服务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制。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还需要追加资金投入,大力开发残疾人辅助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免费发放或者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支持残疾人使用辅助工具,从而让我国广大残疾人群体能够依靠康复工具逐步恢复身体各项机能,进一步强化自身生活能力,从而促进残疾人就业率的提高。
3.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普通人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已经覆盖全体公众,然而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仅为71.4%,远远低于普通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而在诸多研究中,就业率与受教育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人力资本理论中认为,人力资本的水平与就业质量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对提高残疾人就业率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要从残疾儿童开始,即首先需要扩大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覆盖面,让残疾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这需要我国扩大特殊儿童教育学校规模与数量。其次,逐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力度与培训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
4.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渠道还比较单一,大部分残疾人实现就业都来自于熟人的介绍,并没有形成严密规范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导致部分残疾人始终处在失业状态下,生活水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我国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残疾人就业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包括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技能评估、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其次,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即加大力度保障残疾人就业晋升、获得劳动报酬、享受生活福利以及相应的工伤保障、劳动保护等权益,让残疾人能与正常人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鼓励有条件的残疾人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激励其他残疾人参与到创业与就业过程中来,还应该扶持一批接收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以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源加入到残疾人就业的事业中来,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就业。
四、结语
现如今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党中央与国务院对残疾人就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因而需要政府不断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廖娟,刘伟. 我国残疾人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1:10-15.
[2]罗遐,兰瑶. 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的调查[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80-85.
[3]纪雯雯,赖德胜. 中国残疾人劳动参与决策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3,05:30-39+126.
12.残疾人就业现状 篇十二
1 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1 提高残疾人就业培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残疾人就业培训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 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控制体系, 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残疾人就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效果, 促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1.2 增加残疾人的收入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残疾人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的收入低, 家庭经济条件极为困难, 残疾人以及残疾人的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生活负担和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针对残疾人开展就业培训, 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生存本领, 这有助于增加残疾人的收入, 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1.3 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在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社会背景下, 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社会生活中, 很多部门或单位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存在着偏见, 造成残疾人就业面临着较大困难。因此, 必须要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 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2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设计要点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但是政府部门以及培训学校、社会等相互独立, 无法有效形成合力, 致使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因此,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建设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 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 为科学制定残疾人就业培训等工作决策等提供全面而真实的信息支持。
2.1 总体设计
根据模块化管理和分层设计的指导思想, 把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分为数据层、数据持久层、信息视图层以及信息展现层等层级, 每一层次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能。其中, 数据层主要涉及到残疾人技能培训以及就业信息的收集及更新的相关数据;数据持久层主要建立起业务模型与数据层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视图层是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展现层是应用图形报表等技术展示客户端请求的各种信息。这样就可以准确掌握残疾人职业培训的相关信息, 提高残疾人就业培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信息化水平。
2.2 设计原则
由于政府各级残联机构内部以及培训学校之间没有建立起专网连接, 所以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开放性、安全性、易维护等特点。因此,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2.1 先进性
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的设计理念以及新的技术不断出现, 因此, 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 要积极引进并且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同时, 作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全局性的应用系统, 必须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性能。因此,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要突出设计理念、技术维护以及产品使用等方面的先进性要求, 确保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扩展。
2.2.2 开放性
由于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性质和功能,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必须遵守统一的平台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工程有关标准, 确保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质量, 可以提供完整、准确的文档信息。在软件建设方面, 要充分吸收和借鉴相关行业的先进经验, 根据政府部门、行业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 以便其它系统可以方便接入到本系统中。
2.2.3 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 安全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 在设计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过程中, 应当高度重视该系统的安全性能, 构建起包括网络环境、工作平台、应用系统以及数据信息等在内的综合性安全体系。同时, 为了保证数据、信息以及相关资料的安全,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应当连接到防火墙的隔离区, 具有公网和内网两个IP地址, 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查询。而数据库服务器应当设置在防火墙之后, 只能从内网进行访问, 确保系统数据以及相关资料的安全与可靠。
2.3 权限设计
为了日常管理、维护以及安全性等的需要, 系统在权限设计方面应当分为系统访问权限以及数据访问权限。系统访问权限主要是登录用户使用的系统功能模块等, 而数据访问权限则是登录用户可以查询、维护的数据等。对于系统访问权限来说, 可以划分为功能、角色、角色组以及用户等四级权限管理。而在数据权限方面, 残联机构和培训学校等分别设立管理员和来宾两类账户。管理员账户具有数据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 而来宾账户只能进行信息查询或数据统计等。残联用户可以查看所有数据, 而培训学校用户只能查看在本校开展就业培训残疾人的数据。通过这种权限设计, 不仅确保了相关数据的安全、真实、可靠, 而且也有助于用户方便进行查询和统计。
3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实施及系统主要功能
3.1 系统实施及其特点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平台应当根据网络状况选择适合的系统用模式, 该系统采用JAVA智能客户端形式, 兼顾B/S和C/S等连接方式的优点。残联机构用户可以通过访问应用程序服务器下载客户端, 然后通过客户端连接应用程序服务器。当用户进行数据操作时, 应用程序服务器操作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数据。这样, 不仅保证残联机构与学校之间的联网, 又确保了信息及数据的安全。
智能客户端具有明显的优点,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优势, 通过调用web services处理服务请求, 提高了软件运用的安全性, 同时支持在线和离线两种状态, 方便用户使用, 而且可以进行简单方便的部署, 实现版本的自动升级和关键组件的更新。
3.2 系统主要功能
根据设计需要,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建立统一的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数据库;实现残疾人就业培训审批流程的自动化, 按照统一标准办理相关证书;培训及就业信息登记, 对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及就业情况进行登记及跟踪监控;结合培训情况, 帮助残疾人就业, 统计就业信息等。
3.2.1 建立统一的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数据库
将残疾人就业培训相关信息统一录入系统, 包括残疾人个人基本情况、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培训内容、结业情况以及求职或创业等信息, 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 制定严格的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维护制度, 残联机构以及培训学校对相关残疾人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维护, 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2.2 办理就业培训相关证书
残疾人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 结合自身情况, 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 遵守培训学校的相关制度, 在培训结业之后, 向相关机构申报培训证书, 并到所在区域的残联机构进行登记。系统实现了申请审批的信息化以及残疾人培训证书打印等功能, 不仅提高了就业培训质量, 而且提高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效率。
3.2.3 培训及就业信息登记
结合残疾人就业需求信息, 制定残疾人就业培训计划, 针对残疾人的不同状况, 分别开展就业培训, 包括面点制作、小电器维修等培训。同时, 对残疾人教育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指导, 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在此基础上, 广泛搜集残疾人就业信息, 对培训结业的残疾人推荐工作, 并深入分析其就业状况, 为以后的残疾人就业培训积累经验。
3.2.4 就业及相关信息查询
一方面, 可以进行基本信息查询工作。残联机构、培训学校以及招聘企业等可以根据需要, 查询具体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就业培训、求职以及就业等数据。另一方面, 也可以进行汇总表等的统计。将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的任意项作为分类条件, 可以统计汇总相关数据, 并且可以根据需要, 将相关信息以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
4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实施效果及结论
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建成之后, 可以顺利实现预定目标。随着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库的及时更新, 对残疾人开展职业培训以及就业等带来极大的便利,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1 加强了对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的管理
由于残疾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 缺乏就业技能。同时, 残疾人由于年龄、残疾程度及所处地区不同, 他们对于职业培训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要积极挖掘社会资源, 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 更要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培训过程及就业状况的监督。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建设, 有助于构建起残疾人培训、实习以及就业等全方位跟踪服务体系, 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的考核, 以制度的力量确保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真正发挥就业培训在残疾人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4.2 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
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因此, 必须要转变观念, 通过开展针对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或职业教育, 以有效帮助残疾人真正走上与他们身心特点相适应的工作岗位。而通过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建设, 加大以就业为导向的残疾人培训工作的力度, 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到残疾人就业培训中来, 有效提高残疾人的专业技能, 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 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
5 结束语
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 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 这是帮助残疾人就业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建设, 有助于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扎实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残疾人的技能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明刚.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8) .
[2]孙建春王琳琳.丰富残疾人职业培训内涵[J].中国残疾人, 2011, 3) .
[3]王冬雪.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5) .
13.(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篇十三
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召集,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在日内瓦举行其 3.本公约各项规定应由各会员国通过适合国家条件和符合国家实践的措施予以实施。
4.本公约各项规定应适用于各类残疾人。主管当局应采取措施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其他有关服务项目并对之进行评估,以便使残疾人获得和保持职业并得以提升;现有为一般工人的服务项目,只要可能并且合适,均应经必要调整后加以利用。
2.凡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在前款所述十年期满后的一年内未行使本条所规定的解约权利者,即须再遵守十年,此后每当十年期满,可依本条规定通知解约。
14.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总结 篇十四
会议组织学习了民政部、国家税务局等部门出台的有关文件精神,总结了20**年全县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的工作规范作了具体要求。
会上,国税局有关同志对《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52号)文件内容作进一步解释,就下一步如何协调推进我县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规范残疾人集中就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芦祖水指出,我县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需要各福利企业的帮扶与合作,当前经济影响下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发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就促进残疾人就业,维护残疾人权益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15.残疾人就业现状 篇十五
关键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
提高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提高残疾人就业率的最重要途径, 我国残疾人工作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指导之下取得了可喜成果, 但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缺少相关社会关注和支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本文从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入手, 层层研究和分析, 从而探讨出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残疾人教育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
1 我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工作依然严峻
我国残疾人口基数过大, 覆盖面积广, 残疾人工作开展实施难度与欧美国家相比要高的多。根据国家人口调查局发布的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残疾人总量8502万人, 残疾人数量过大、种类多样, 对国家政府加强残疾人教育, 提高残疾人就业率造成很大障碍。具体数据如表1:
2 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调查与分析
2.1 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根据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程度 (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 得到很大提高, 数据显示, 与1987年相比, 每10万残疾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87人上升为113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665人上升为489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6156人上升为1503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4268人上升为31861人。15岁以上残疾人文盲率与1987年调查结果59%相比, 下降了15.71个百分点。在残疾人总人口中, 具有大学程度 (指大专及以上) 的残疾人为94万人, 高中程度 (含中专) 的残疾人为406万人, 初中程度的残疾人为1248万人, 小学程度的残疾人为2642万人。15岁及以上残疾人人文盲人口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 为3591万人, 文盲率为43.29%。通过纵向比较我们发现, 我国的残疾人教育工作较以往取的了显著成果, 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2.2 我国残疾人教育形式严峻
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 我国残教水平与非残疾人教育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实际上我国的残疾人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根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 我国6~14岁各类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全国残疾人受教育状况检测显示:2010年全国学龄残疾人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在学比例为71.3%, 仍有28.7%的学龄残疾儿童没有条件或机会接受义务教育。2010年, 18岁及以上残疾人4.9%从未上过学, 35.2%为小学文化程度。2010年, 全国有近2000名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 近1300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录取学习。截止2006年4月, 全国15~50岁青壮年残疾人文盲比例为29.3%.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 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4%, 初中阶段净入学率99%, 高中教育净入学率为24.2%, 总规模达2979万人。19—50岁青壮年文盲率为3.58%, 与此相比, 残疾教育水平差距明显。同时, 就整体而言,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陈旧, 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教学设备落后, 缺乏质量评价标准和监督评估机制等, 这一系列因素都制约着我国残教的发展。
3 残疾人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总体上来看, 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根据2005年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 从残疾人就业总量来看, 处于就业年龄段且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为2400万人, 其中城镇为426万人, 农村1974万人。目前, 城镇残疾人已安排就业人数430.4万人。其中, 集中就业113.7万人, 按比例就业130万人, 个体就业186.7万人, 未就业残疾人数119.4万人;农村残疾人就业人数1763.2万人, 未就业人数330.9万人。2004年, 新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37.8万人, 其中:集中就业10.9万人, 按比例就业8.8万人, 个体就业18.1万人。城镇残疾人就业率81.5%, 农村残疾就业率86.7%, 全国残疾就业率84.1% (如表2) 。
3.2 与非残疾人相比, 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
3.2.1 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就业差距不断缩小。
在各个年龄段中, 残疾人的就业率差距最大的是在20~24岁和25~30岁的青壮年阶段。之后, 这种差距随着残疾人就业比例的逐渐增加而缩小, 在40~44岁阶段, 两者均达到了就业率的顶点;在此之后, 由于非残疾人的就业率大幅度下降, 而残疾人就业率的下降幅度较小, 因此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就业差距不断缩小。
3.2.2 残疾人就业状况在城乡、地区、不同残疾人类型以及性别之间都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农村残疾人就业率与城市残疾人就业率差异较大。在全国15岁及15岁以上残疾人经济活动人口内部。居住在城市的残疾人总体就业率为16.93%, 而居住在农村的残疾人总体就业率大约是城市的两倍, 为35.65%。而且, 农村残疾人退休年龄会比城市残疾人晚。与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压力在40岁以前并不明显。从40岁开始, 尤其是从45~49岁年龄组开始, 由于城市残疾人就业率急剧下降, 农村残疾人就业率下降幅度较小, 甚至最初略有上升, 所以导致40岁之后。城市残疾人的退休年龄大约是从40~44岁开始, 45~50岁正式进入退休年龄高峰期。而农村退休年龄要晚, 一般在60~64正式进入高峰期。
二是各种残疾人就业率不平衡。在残疾人内部, 各类残疾人之间的就业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 言语残疾人的就业率最高, 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就业率居中, 多重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的就业率最低, 状况最差的是多重残疾, 其就业率只有22.92%, 低于言语残疾就业率32个百分点。
三是男女残疾人就业率不平衡。与男性残疾人相比, 女性残疾人的就业率更低, 职业构成更差,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男性残疾人比女性残疾人就业率高13.27%, 农村则高于17.83%。在职业构成方面, 女性残疾人较男性残疾人更多的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性行业活动, 较少的从事商业、服务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职业。
四是残疾人就业结构不合理。从残疾人就业从事的产业结构来看, 我国残疾人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水利公交运输邮电等行业, 1995年 (第八个五年计划) 以前, 这些行业的残疾人占已就业残疾人总数的93%以上, 其中, 农村牧渔劳动者占81%, 生产运输, 邮电工人占10%, 商业服务人员占81%, 生产运输, 邮电工人占1%, 商业服务人员占6%, 专业技术人员占2%, 其他人员占1.5%, 在这些职业中, 97%的残疾人员是体力劳动者。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残疾人受教育的普及和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开展, 残疾人就业领域不断扩大, 就业结构明显改善。2001、2002年新安排就业的残疾人中, 近30%是在国家机关, 企业事业单位和教育卫生等行业实现就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科研、文化等领域就业。另外, 非全日制临时性, 季节性, 弹性等灵活就业形式也成为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领域。
4 从残疾人教育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分析
4.1 进行有针对性的残疾人教育
通过上文中对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及残疾人就业水平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见, 我国残疾人在接受义务教育或是职业培训中遇到过一系类各种类型的具体问题。针对残疾人遇到的以上具体问题, 笔者认为国家及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残疾人教育是十分有必要和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 也是实现效果的最便捷方式。
4.1.1 加大残疾人教育经费在农村地区的比重。
农村残疾人比重占全国残疾人比重的75.04%, 成为我国残疾人教育工作的重头。与此同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等条件较差, 残疾人在农村成为了弱势群体, 政府加大在这一地区的投入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受教育及就业问题。
4.1.2 加强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与教育。
相关政策适当的向女性残疾人方面倾斜, 就业方面国有及政策型企业适当向女性残疾人倾斜, 加强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与教育。使男性残疾人与女性残疾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4.1.3 城市残疾人向周边郊区或农村转移就业。
城市残疾人就业率低于农村, 其原因在于城市就业压力过大, 多从事第二、三产业, 不适合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 农村多为第一产业, 只是水平较低, 就业压力较小。城市残疾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 知识丰富, 将各城市地区的残疾人转移到相关合适的周边郊区或农村对于残疾人来说可谓扬长避短。
4.1.4 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
政府应将残疾人职业培训纳入整体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政府各有关部门职业培训机构, 开展残疾人随班培训, 单独培训, 更多的开展残疾人的特长职业培训 (如盲人按摩) 。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在普通培训机构中难以接受培训的残疾人提供培训。减免生活困难残疾人的培训。2003年, 全国共有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4143个人, 教育与培训残疾人50万, 这一数据有待更新。
4.2 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提升残疾人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使之成为普通企业需要的人才。教育水平是用人单位招聘雇员时用来衡量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 很难进入劳动力市场, 受教育状况较差使得很多残疾人在求职时被拒之门外。为有效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4.2.1 当地政府加大对受教育残疾家庭的财政投入。
残疾学生家庭经济普遍困难, 残疾人教育是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 残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大多需要康复, 需要配备学习和生活辅助器具。同时, 残疾学生生源分散, 特教学校多集中在中心城镇, 残疾学生大多需要寄宿, 需要承担额外的食宿费, 交通费等。目前国家助学体系还不能完全解决残疾学生的上述“特需”和特殊困难 (中西部农牧区尤为明显) ,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残疾学生的就学。为此, 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受教育残疾家庭的资金投入, 通过减免残疾学生的相关经费等措施, 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4.2.2 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 缩小各类型残疾人教育不平衡现象。
目前在基础教育,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 特殊学校发展相对较快。特殊学校以外的特殊教育机构, 随班就读, 盲、聋、智障三类传统特教对象之外的脑瘫、自闭症、多重残疾等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状况受关注程度不高。西部地区、农村和牧区特殊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水平较低。同时, 学前教育, 高中教育, 职业教育与培训, 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更为薄弱, 整体规划与管理, 机构建设, 师资培训培养, 资费投入等各个方面都亟待加强。
4.2.3 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
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 我国特教学校专任教师34990人, 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0753人, 仅占31%。学历层次整体较低, 有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更少, 总体专业对应性不高。同时, 特教师资培养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至今没有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证资格制度。不少地方特教津贴几十年不变, 甚至无法落实,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院校较少, 层次低, 培养学生人数少,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职中培训缺乏专业性、系统性。特教学校普遍缺少从事语言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康复等工作的专业教师。近些年, 进入特教学校的学生残疾程度越来越重, 教学与管理难度不断加重, 特教教师工作强度大, 待遇低, 心理压力大, 职业吸引力不强。
4.2.4 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 改善和规范办学条件。
有的仍与普通学校一样, 多数特教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陈旧, 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缺乏支持保障条件, 普遍存在“随班混读”与“随班就坐”等现象;中央财政对面向全国招生的地方高等特教学院投入很少, 影响了各地招收盲、聋等残疾新生的积极性。
5 总结
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与就业状况的好坏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不仅有利于残疾人权益的保障、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有利于政治文明、社会安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工作自建国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由于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 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不高, 残疾人就业率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国家应加强残疾人教育建设, 根据我国残疾人现状, 克服相关阻碍与不足, 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从而提高残疾人科学文化素质, 真正实现残疾人劳动能力提升, 从根本上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 提高残疾人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王亚栋, 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就业, 2006, (01) .
[2]高大成, 论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1) .
[3]赵燕潮, 中国残疾人[J].2012, (04) .
[4]赖德胜, 廖娟,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2008, (01) .
【残疾人就业现状】推荐阅读:
残疾人就业中心08-10
东莞残疾人就业安排办法09-06
残疾人就业政策宣读09-29
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政策09-17
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06-28
全国残疾人就业及技能培训07-10
安置残疾人就业可行性报告10-21
对于残疾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06-12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就业工作09-29
29-珠海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征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