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2024-12-17

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精选15篇)

1.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一

构建六大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县有13个乡镇(区),989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其中少数民族2.1万,为全省第二少数民族居住大县,全县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今年1至9月份,国内生产总值69.5亿元,同比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7.9。近年来,我们把平安建设作为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抓手,按照“抓重点、创特色,求实效”的思路,积极构建综治组织、普法宣传、隐患查处、治安防控、严打整治、责任查究六大工作体系,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牵头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全县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平安建设工作实现了“五个没有发生”的总体目标,即没有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的刑事案件,没有发生大规模到省进京聚集、滋事和上访事件,没有发生特大恶性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进京涉法涉诉上访案件,95的城乡基层单位常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公众安全感分别达到98以上。几年来,我县先后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反邪教警示教育先进单位”,并多次受到市委、市府的表彰。

一、强化综治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平安建设工作网络

为推进平安建设,我们健全综治组织体系,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同时对县、乡、村及县直部门综治办和各类综治队伍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建设。县里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指挥、县委分管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副总指挥,公检法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平安建设工作指挥部,负责全县平安建设工作的总指挥、总调度、总监督、总考核。县委、县府主要领导把平安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定期调度,定期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倾斜。二是加强综治队伍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办建设。县综治办有3名同志专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乡镇综治办主任由党委分管副书记担任,并以县委文件予以公布;设立专门编制,每个乡镇配备一名副科级干部任常务副主任,具体靠上抓。各村建立了3-5人的综治办。县直各部门也建立健全了综治办。县、乡、村和县直部门都成立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领导小组,配齐了治安联防队,县治安巡逻队由200人组成,乡镇由10至20人组成,村由3-8人组成,县直单位由3-10人组成,每天对所辖的区域进行巡逻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目前,全县乡村共有各类治保组织1012个,成员3010人;调解组织1157个,成员3285人;普法组织1023个,成员2675人;帮教组织706个,成员2015人;巡逻队伍1079支,成员6539人。加强司法调解组织建设,以乡镇司法调解中心为主线,把调解组织向县直部门延伸,向农村延伸,向社区和新生组织延伸。三是加强基层政法组织建设。提高政法队伍职级待遇,法院、检察院高配干部规格,部分庭、科、局解决正科级待遇,公安派出所长全部解决副科,其中9个所长解决党委、政府副职,司法所长全部解决副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活力进一步激活。充实政法队伍,从选调生中选取高素质应届本科毕业生20余人充实到政法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政法部门装备水平。县财政三年共投入平安建设资金1200万元,其中06年拿出600万元;乡镇也拿出专项资金,提高装备水平,解决干警待遇,全县14个派出所全部统一了标识,9个派出所实现了楼房办公,2个派出所的楼房正在修建,政法系统新增办公车辆50余辆,计算机190余台。今年,我县政法基层组织成绩突出,县公安局被德州市委授予优秀集体、集体记二等功,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公安部授予青年文明号,治安大队被省公安厅授予特级治安大队,巡警大队被省公安厅授予一级巡警大队,公安档案工作被授予特级(国优)档案管理先进单位,交警系统的科技强警、信息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边临镇派出所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县检察院被评为全市优秀检察院,县法院执行工作全市最好。

二、强化普法宣传体系建设,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为搞好普法宣传,我们积极构建以县综治办、司法局为龙头,以各级宣传部门为骨干,以县电视台、电台和农村夜校、妇女之家、民兵之家为阵地的普法宣传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法、安全生产法、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活动中,我们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长期性。本着集中力量造声势和长流水、不断线的原则,大张旗鼓地宣传,坚持常年抓、抓常年。二是坚持多样性。县电视台开设法制宣传专题栏目,每周至少播两期,宣传法律法规,剖析典型案例。宣传部、政法委、公

2.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二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区,社会功能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 提高居民素质,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有社会调查研究表明:“以文化为主体的精神生活在社区满意度的影响方面几乎与物质生活的作用相等。而且可以预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还会增长, 并超过物质生活需求。”可见, 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越来越发挥更加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来, 社区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社区主管机构的重视, 社区文化已经不再是流于形式的组织活动, 而是逐渐成为衡量一个社区组织者的管理水平, 一个社区所有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标准。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的灵魂, 而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在社区建设中, 社区文化在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维系社区内部良好人际关系, 以及提高社区文化品位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北京市YT街道所辖范围内的26个社区居民为总体, 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老年人、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流动人口、在职人员以及残疾人等不同类型的群体为调查对象, 每个社区调查20份, 共收集问卷520份。此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均为有效问卷。

一、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区构建的表现

调查显示, 社区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功能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改善社区文化氛围、增加居民之间的联系、充实社区居民的业余时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素质。

(一)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调查显示, 有77.3%的社区居民认为经常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使社区文化氛围变得更好。中国文化对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以及人们对所生活土地的熟悉和日久生情的自然情感, 地域情结仍然渗透在相当多的社区居民的意识之中。对社区自豪感源于居住时间的长短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方面, 一部分居民把自己与社区融为一体, 时刻将自己的活动联系于社区活动之中, 这部分居民自然对社区有特殊的情感, 并且在参加和组织活动中建立起与社区的感情以及与其他居民共同协作、共同帮助的乐趣, 有这种体会的居民一般会以自己是本社区的居民而自豪。社区文化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举办活动, 使居民享受到社区生活的乐趣, 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二) 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对社区的归属感

调查显示, 有66.9%的社区居民认为经常举办社区活动可以加深居民之间的联系。社区居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着亲和凝聚的作用, 即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走访调查, 居民们认为经常举办社区文化活动, 感觉社区像一个家一样, 并且也增添了社区的文化气氛, 也能认识到许多以前不认识的居民, 有的甚至以后经常来往, 并且对这个社区来讲, 社区居民更加团结, 归属感增强了。社区通过举办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活动, 尤其是举办各年龄段皆可参与的活动, 比如社区庙会等, 不仅可以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 更能在活动中, 居民越来越能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 越来越能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 而且越来越倾向和喜爱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三) 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 有57.8%的居民认为经常举行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46.3%的居民认为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社区居民普遍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着娱乐健身的功能, 能够充实居民生活, 增强居民的身体素质。一个社区要想生机勃勃,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必不可少。居民们不仅可以在社区娱乐活动中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 更能够让他们在娱乐活动中享受自己, 舒心开心。社区建设在活动的举办方面以居民为出发点, 组织适合各年龄段居民参加的活动, 比如为老人举办“九九重阳节”晚会以及老年活动室, 为妇女举办“三八妇女节”晚会和“母亲节”晚会, 为儿童举办“儿童节”晚会等等, 此外还举办多种培训班, 为闲暇居民提供可供打发时间的场所, 这样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更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 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调查显示, 有46.1%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着陶冶塑造的功能, 即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所调查的社区均举办过很多活动, 旨在通过这些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满足居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比如举办奥运知识竞赛、健康讲座等。这些有利于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活动, 使居民们能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 并且还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更容易地接受文化知识, 提高居民们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 文化建设的文化设施缺乏以及精神文化资源利用不足

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城市用地的紧张和对文化建设的认识的不足致使以往的城市建设中文化设施缺乏, 活动场地以及标志性文化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不仅城市公共空间缺少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大部分城市居民社区也同样缺少文化物质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但由于现代城市中的大部分土地都用于商业开发, 虽然很多新社区在设计过程中开始注意文化要素的注入, 如不同社区的建筑风格以及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社区命名。但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 地产开发商以经济效益为考虑的前提, 很少或者根本不可能预留出很大的空间作为文化活动场所或建造社区文化设施。许多社区因为场地和资金的限制, 根本没有条件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大多数社区文体活动受场地和空间的限制, 多是由以前的老住宅、物业管理房等其他用房调整过来, 普遍存在空间狭小零碎、环境差以及设备简陋等诸多问题, 并且以小型活动室为主, 只能举办人数不多、相对简单的活动, 如看看电视、打打纸牌和麻将等, 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社区活动没有专属的空间和场所, 难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二是社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社区文化建设除以各种物质设施为载体的有形文化, 同时也包括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生活情趣、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社区精神文化。目前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是过度依赖有形资产, 而忽略了对社区内无形资源如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社会道德、公共管理、文学作品、书画摄影、各种民间工艺、休闲旅游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建设, 在文化娱乐设施缺乏的社区, 忽视潜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的结果更显得社区文化缺乏。

(二) 社区文化建设过于单一

首先表现在社区文化建设形式单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服务于全体社区成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按性质分教育系列文化建设和娱乐系列文化建设;按年龄结构分为老年人、中青年以及少年儿童文化建设等。而中国大多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形式的现状是:社区文化建设以退休老年人为主, 其他形式的建设较少。其次表现在文化建设的内容简单。社区文化建设本来应该为社区居民休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方式。通过唱歌、跳舞、绘画、跑步、打球、下棋等娱乐活动增加交往、放松神经、消除疲劳、调剂精神、愉悦身心, 使社区文化实现社区整合、教育、娱乐、宣传以及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等功能。然而, 事实上社区的文化建设内容普遍单调, 有的社区文化建设就是打打兵乓球或节日的合唱活动, 很多社区的文化建设停留在走过场, 完成上级任务, 根本就不举办文化活动。

(三) 缺少社区居民的参与

社区居民较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活动策划中缺少参与。大多数社区在举办的社区文化活动中, 从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基本上都是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进行, 上面怎么安排, 社区机构就怎么做, 或者由居委会成员讨论决定, 没有居民的参与。这样, 社区文化活动过度依赖政府或居委会, 社区居民在被动状态下接受社区文化建设, 使社区文化建设未能满足当地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二是在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缺少参与。在文化活动过程中, 或者由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 或者由于活动策划缺少规划性, 未能考虑不同群体对活动时间和内容的特殊需求, 忽略了社区中的大部分成员, 致使社区成员缺少积极性, 形成了少数人参与或外来人表演, 大多数人被动观看甚至完全不参与的现象。据我们调查, 参与的成员中不仅相对整个社区成员来说是少数, 且多是离退休的老年人, 缺少社区内大多数成员的参与。许多城市研究的资料表明, 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不到所在社区居民的四分之一, 一般认为是年轻人工作忙缺乏参与的时间和积极性, 其实这也反映了社区文化建设内容、形式不符合年轻人需求的问题。三是沟通渠道不畅。调查显示54.1%的居民认为没有参加的原因是根本不知道有文化活动, 缺少信息的有效沟通。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 城市社区文化的多元需求调研

社区文化需求评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社区文化, 是社区成员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 体现社区居民共同性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由此可见, 对于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来说, 主体显然不是代表政府的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 而是社区中的全体成员。社区成员在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二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社区成员。三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劣由社区居民在实践中检验。既然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 那么对社区文化发展内容及活动的选择就应该完全针对社区居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恰当地利用其潜力, 满足其对社区文化的期望及需求。而传统社区文化建设实践往往是居委会和街道干部想象出社区成员有哪些需求, 或者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指示进行社区文化的建设, 即在建设方案的设计和确定中缺少社区居民的参与, 社区居民是被动的。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所开展的活动或文化建设内容根本不是社区居民所期望的, 或者仅仅是部分成员的期望, 结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没有积极性, 缺少参与, 社区文化建设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工作要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 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构成和多元的兴趣、需要进行社区各种文化的建设。

(二) 运用社区工作方法组织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广泛参与。只有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才能了解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有的放矢地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才能逐步培育其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 使社区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和最充分的利用。因此, 社区成员参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工作作为一种有计划的集体行动方法, 具有两大工作目标:一是以解决社区所面临具体问题为出发点的事工目标, 其最终目的也是通过社区居民在参与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二是以挖掘社区居民自身潜力、进行社区居民能力建设的过程目标。因此, 鼓励社区居民一起参与解决社区问题既是其重要目标也是一种基本手段, 是社区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组织动员社区参与的途径:一是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发动社区成员。首先是通过与社区居民直接接触发动。通过给社区居民去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宣传、说服和建立关系, 也可以采用社区咨询站点、向过往的居民宣传介绍。其次是运用间接的方式进行发动。如通过大众传媒如建立社区网站、展板和广告宣传、招贴和海报以及小区广播或者流动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和动员。二是通过召开居民会议。召开居民会议是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步骤和经常性的方法, 可以分为一般工作会议和居民大会。一般居民会议邀请部分相关人员或居民代表参加, 而居民大会则是全体居民参加。运用一定的会议主持的技巧, 让参与者平等地表达与分享个人的意见和主张, 学习聆听、尊重、讨论等, 促进参与者的自我成长, 同时也通过信息交流、分享以及问题讨论等方式, 促进社区成员彼此加深认识, 增加参与者的关系和合作, 学习解决问题方法, 提高民主参与意识。

(三)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 建立开放的社区, 既可以利用外部资源, 又可增加社区的群体意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要考虑促使其开放性问题, 自组织理论认为, 一个孤立的社会系统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 而使系统变成一个死寂的自我循环, 这种循环因为缺乏对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成为一种平衡的稳定态, 这种稳定态没有发展的活力。只有通过引进对系统有益的信息、资源、能量来改变这种状态。在现代开放背景下的社区文化建设, 在立足本社区文化传统的同时, 不断引进和融合外来的优秀文化, 促进本社区文化的发展。在开放性社区文化系统的构建中, 作为资源中介的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如利用城市便利的交通设备和完善的通讯工具扩大社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交流, 如与其他社区、其他机构, 交流的内容也要多元化, 涉及知识、信息、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内容, 同时也需要扩大社区成员与外界的交往半径、交往频率以及多样化的交往对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举办联谊会、资源共享等措施, 提供开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要通过教育者的角色有目的地培养社区成员的开放意识, 树立开放观念, 因为开放性是社区获取内外支持的重要途经。

3.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三

一、创新载体、激发活力,使就业服务“接地气”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扶持就业的政策措施,并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的就业增长点紧密结合,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就业。

1.开辟就业服务“快车道”

招聘会举办常态化是我区促进就业、缓解招工压力的有益尝试,通过举办人力资源大型招聘会、依托基层保障平台把招聘会开到百姓家门口,组织区内赴外地招聘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就地就近转移,2010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100%达标。“企业招聘直通车”品牌做大做强,为企业提供招聘、录用、职业指导、用工指导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项帮扶活动,积极落实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机制,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做精做优“好苏嫂”家政服务品牌,鼓励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力争把家政服务打造成具有港闸特色的服务品牌。

2.打好技能培训“组合拳”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行“就业培训123”服务,多措并举,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打造一流服务队伍。通过加强服务队伍的业务培训,打造业务素质一流、服务质量优质的人员队伍,增强自有师资力量。二是推行两结合培训模式。推行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相结合,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三年来,我们累计开展职业指导、家政服务、保洁保安等各类培训100期,培训人数近2万人,为4700余人提供职业鉴定服务,帮助126人落实小额担保贷款800多万元,帮助他们成功实现创业。在与市技能鉴定中心的积极对接下,指导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南通中集成为南通市区首家焊工高级技师鉴定点。三是实施红黄绿三色培训。针对失地农民开展红色订单式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掌握就业技能,为失地农民及时送上致富“金钥匙”;针对城乡失业人员开展黄色菜单式培训,根据城乡失业人员的需求,用好用足市区两级培训优惠政策,为城乡失业人员开展多元化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在岗农民工开展绿色提升式培训,推行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初、中、高级证书为目标的培训,提升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水平。

3.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人社工作关乎民生,作为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保障平台,更是人社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自2003年起,我区开始致力精品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打造。针对服务对象全员化、服务项目多样化、服务要求标准化的新情况,我们合理配置就业社保经办管理资源,率先全面实行村级保障平台工作人员专职化,并逐步纳入村(社区)管理序列,全区60个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实现了劳动保障服务和信息网络全覆盖,人力资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就业援助、职业介绍与指导、技能培训、保险缴纳、退休人员管理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二、迎难而上、无缝对接,让社保工作“暖民心”

社保是民生之福。我们严格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重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努力使社会保障惠及更多群众。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从2008年我区农保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到2009年顺利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从2010年新农保制度实施对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做调整,到2011新农保制度与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实施,原农保参保人员和待遇享受人员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继续参保和享受待遇,我区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体系。截至2011年底,我区新农保参保人数为12800人;2012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003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人数达5771人,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15525人。

2.全区25682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

2012年,我们加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程。此项工作涉及到全区4.5万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时间紧迫的压力下,我们通过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建立健全区街村组四级组织网络,开展业务培训,规范业务操作,部门协调联动,组织各街道、开发区尽快启动、全面推进,确保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被征地农民转保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7984名被征地农民及时享受到退休待遇,此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很好地保障了被征地农民利益,对于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例:秦灶街道桥东村的许老爹,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办法》未出台前,只领取350元/月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养老金;政策出台后,该老人2012年上半年享受937.8元/月的退休养老金,7月起正常调资后享受1101.6元/月的退休养老金,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养老无忧。)

3.全区84563名居民受益统筹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

根据市统一部署,通过积极组织推动、加强责任考核和优化经办服务等途径,2009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并轨。2011年11月起,按照市统一政策,统筹标准调整为成年居民每人每年460元、在校学生和不在校的未成年人每人每年260元,市、区两级财政补助标准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别予以340元、170元、210元的补助,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职工家庭,以及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家庭,成年居民由个人缴纳80元,财政补助380元。对符合参加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件的农村成年(18周岁及以上)居民我区另行给予财政补贴,每年在规定期限内登记缴费的,由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开发区)财政补贴农民个人缴费部分60元。至此,我区城乡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强化机制、部门联动,为社会配备“减压器”

和谐是民生之旨。面临着劳动关系运行复杂多变、劳资矛盾多发多样的严峻局势,我们以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重点,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共享。

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和“一体化”执法工作机制,试点建立街道和谐劳动关系指导服务站,加强劳动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劳务派遣、社保扩面等专项检查。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巡回宣传常态化,立足事前主动防范,引导企业主强化依法用工观念、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健全劳动关系监测、协调、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完善紧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预防和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确保全区大局稳定。

4.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四

作者:胡光雄

在201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热情,配合全镇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

4月29日,由中共平睦镇党委、平睦镇人民政府牵头,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团委、妇联等综治成员部门在平睦镇得宝街联合举办了“爱护家园、拒绝赌博万人签名”活动。平睦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中学全体师生、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各村委会干部和部分村民群众代表共6000多人参加了签名承诺活动。浦北县公安局副局长刘任鑑(音),平睦镇党委书记魏兴杰、平睦镇人民政府镇长黄红虹、平睦镇人大主席刘祖偕以及镇政府其他领导干部参加了活动。

活动由平睦镇人民政府镇长黄红虹主持,浦北县公安局副局长刘任鑑(音)、平睦镇党委书记魏兴杰分别讲了话,并向全镇人民群众发出倡议: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人人参与综合治理赌博专项行动,抵制赌博,打击赌博,围剿赌博,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和谐平安平睦而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出席活动的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签了名,现场群众、中小学生也纷纷上前签名。签名活动庄重而热烈,吸引了街日赶集的群众和学生。大家涌跃郑重地在红布上签名,并承诺:要从我做起,从自家做起,学法用法守法,远离赌毒。活动还为群众提供现场法律咨询,向广大群众发放“爱护家园、拒绝赌博”倡议书10000份,签订承诺书500多份,有关禁毒、禁赌宣传教育手册、预防艾滋病等宣传资料12000多份。农民群众纷纷索要宣传资料,表示要带回去认真学习。以实际行动做拒赌拒毒的楷模,踊跃投身到拒赌拒毒的行动中去,为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作出贡献。

5.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五

——广丰一中“综治宣传月”活动总结

安全处:郑兴富

根据广丰县教体局《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2015年“综治月宣传”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广丰一中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方案、精心组织、落实措施,全面开展“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各项活动,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落实贯彻广丰县教体局(2015)05号文件的精神,广丰一中行政办公室精心《广丰县一中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宣传报道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机构,确定宣传稿件报送的要求,规定奖惩制度。由校长虞茂旺任组长,分管校长邓德元任副组长。成员由邓荣华、姜盛池、夏国建、郑兴富、顾培新、郑俊、张云田、杜祥水、周铃强、郑招迪、李咏丰、王忠志、三位年级综合主任组成,通信员由邓荣华邓荣华、姜盛池、夏国建、郑兴富组成。

进一步完善广丰一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组建学校安全应急小组,明确安全应急措施,使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方案见附件)

二、确立工作重点,建设寝室文化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美好生活空间,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创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寝室文化。3月,广丰一中把寝室文化建设作为“综治宣传月”的重点工作。以“丰富学生寝室文化,提升宿舍文化品位”为主题,本着“发动学生自己动手,整治寝室环境,营建寝室文化氛围”的原则,以团结互助人文关怀为核心,鼓励学生对寝室门窗、墙壁、天花板及内务作全方位的文化装饰,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文化建设与宿舍平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再次强化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切切实实营造一个个温馨诗意的学生之家。各年级组大力发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各个寝室成员各显神通,文化建设个性张扬,各具特色,到目前为止,广丰一中寝室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生住宿环境焕然一新,通过文化竞技,过上诗意生活。

广丰一中将把这项工作严抓不懈,安全处将对各单元各寝室进行周评、月评及学期总评,对星级寝室进行荣誉与物质奖励。(见资料、图片)

三、结合本校实际,紧扣平安主题

针对广丰一中校园大,师生人数多,周边环境复杂,治理工作量大等实际情况,我校围绕平安建设主题,利用各种形式,全面开展宣传活动。

1、利用校园广播网络,作为综治宣传窗口。

我校把校园广播站、广丰县一中网站及广丰一中微信群作为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有力平台,对全校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把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反馈、提出警示,宣布应对办法,提高安全能力,取得显著效果。

主管安全校长,责成安全处编写“校园安全广播温馨提示”铃声:“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关爱自己,远离伤害,广丰一中,安全温馨提示:

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路上不逗留,遇见老幼多谦让,交通法规记心头。骑车慢行都靠右,穿越马路不心急,一停二看三通过,要把安全摆第一。进入校园讲文明,秩序井然不拥挤;走廊楼道不追逐,脚步轻轻不扰人。集会跑操快静齐,一切行动听指挥,窗户阳台别攀爬,失足坠落出人命。用电用水讲安全,别把生命当儿戏,烟酒伤身别去碰,摊贩小吃要提防,打理生活要学会,贵重钱物别乱放,放学人多不要挤,关心别人爱自己,幸福健康人人爱,都要安全来保证。

亲爱的同学们,安全才是离家最近的路,让安全与你同行,愿你每一天都幸福安康,在广丰一中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2、家校携手社会支持,合力打造平安校园

广丰一中首先在校园展开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通过教职工会议、领导安全讲座;校园板报、报刊橱窗、标语、警示牌及班级黑板报等形式,还举办相关大型活动来鼓舞、感化、教育学生。比如举办“传递正能量,实现中国梦红歌大合唱比赛”、“学生成年人仪式”“诚信考试教育”“高考年级百日誓师大会”等等,让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力量的联系,形成巨大合力,确保校园平安和谐:邀请公安人员到校作普法讲座,学生提交普法心得,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向家长呈送“告家长书”,向家长灌输相关安全知识,注意学生安全问题,家校携手,密切配合,保障学生安全校园和谐。(见图片)

3、精心组织班会,提高安全意识

广丰一中每周一次的班会很特别,学校德育处、安全处对班会的内容、要求和结果都作了明文规定,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两处对主题班会都会做出详尽的谋划,形成相关参考的文字、图片资料,班主任还要对班会进一步加工整理,形成班会教案,确保班会主题突出、内容生动鲜明,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比如3月“综治宣传月”安全系列主题班会: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对青少年危害等,安全处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进行遴选加工,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文字内容,图片资料,还精心制作了课件,在班会前一天分别发给各年级组,各年级组负责落实、实施与检查。这就避免班会流于形式,也克服了传统班会班主任枯燥说教弊端。收到良好效果。(文字、图片与课件内容见附件)

4、排查隐患整改到位,全员参与争创先进

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领导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学校总务处、安全处、保安、全体班主任及宿管员一齐行动,对工地、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学校车棚、停车场及校园周边进行全面安全隐患大排查,不留死角,认真登记,并把排查结果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领导,呈送给各相关主管机构,进行及时整改,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隐患排查登记表见附件)

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任重而道远,广丰一中安全工作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中不断提升,我们坚信,在“求真、博爱、明德、至善”校训指引下,把安全工作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一定能再创我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6.创建平安家庭 构建和谐社区 篇六

***村社区位于***东面,全村共有320户,1278人。在创建“平安家庭”的活动中,社区广大家庭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今年,按照创建活动的标准,社区内已创建了多户“平安家庭”,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本社区经济的发展。

一、领导重视 齐抓共管。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村社区把创建“平安家庭”活动作为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规划。在抓好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搞好家庭美德教育,将家庭的平安与稳定列入教育内容。社区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村两和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通过召开会议和下发宣传材料的方式,与居民一起讨论创建“平安家庭”活动,推动了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社区采取召开户主会、协调会的方式,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广泛组织发动送发宣传材料;***村警务室值班民警深入居民家庭,分别对有家庭暴力倾向的居民进行严肃的批评,耐心的帮助教育,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理,社区还设立专栏进行创建“平安家庭”宣传,全年共出黑板报,宣传栏10期,向居民普及了法律知识,形成了齐抓共管,干群密切配合,配套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层层发动,抓好队伍。在辖区内成立了由老党员、青年团员等15人组成的为社区服务工作小组,充分发挥了党团员的骨干作用,促进了家庭和睦与稳定。注重发挥妇女在创建“平安家庭”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17个居民小组的400多名妇女积极投入,坚持“自愿参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原则,在社区内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社区已涌现文明户300户以上。

二、围绕中心 结合实际。

在创建活动中,社区坚持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在家庭中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今年5月,社区开展了以“维护妇女权益,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法律咨询活动,现场发放了300多份宣传资料。在社区组织开展的“家家做,实践美德大行动”活动,一年来,家庭中的各种不道德行为得到纠正,各种不文明现象得到劝阻。利用法律进家庭等形式,引导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将家庭美德落到实处,促进了家庭美德建设,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社区一直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创建平安家庭的主要任务,不断建立健全了社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社区通过建立咨询、调节、督促等制度,实施以预防为主,调解为先,将家庭暴力消除在萌芽状态,依法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区稳定。社区还充分发挥调委会的作用,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维权服务。

三、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推动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向纵深发展。

7.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学校 篇七

靖边三小位于靖边县城北大街, 占地面积7 500平方米, 有教学班39个, 学生2 875名, 现有教职工146人, 教职工学历合格率为100%, 在职教师均有资格证书.

我校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榆林报》、《教师报》、《金三边报》、《各界导报》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刊物都曾对我校作过专题报道.学校也先后被授予县级“文明校园”、“榆林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县级平安校园”、“市级平安校园”.安全工作是我校工作的一个亮点.我校特别重视师生安全教育, 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几年来, 我校未发生一起重大校园安全事故, 学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1. 领导重视, 建立组织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把安全管理工作当作了头等大事来抓, 成立了“平安校园建设”、“交通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书记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为第二责任人, 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第一责任人, 各任课教师为每节课的直接责任人;门卫和值班领导为校园日常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同时还聘请西郊派出所所长担任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形成了良好的领导机制, 并成立了30人的护校队, 再加上117人的安全监督员, 形成了强大的综治队伍和创安网络.学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 紧扣教育局的工作安排, 由政教处牵头认真抓好校内日常安全管理, 并坚持把创建平安校园与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班级评比等有机结合起来, 取得了良好效果.

2. 措施得力, 制度规范, 明确责任

为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我们积极建章立制.共分成六大类.第一类是安全保卫制度, 如门卫制度、值周与值班制度、学生上下楼梯管理制度等.第二类是教学安全制度, 如社会实践制度、学生外出活动制度等.第三类是消防安全制度.第四类是交通安全制度.第五类是应急机制, 如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预案、处置学生伤亡事故预案.第六类是食品卫生安全等.真正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并根据安全工作形势的发展, 重点完善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一是层层签订责任书, 实行一级抓一级, 一级管理一级的责任包干制, 学校与教育局、学校负责人与主管领导、主管领导与科任教师 (班主任) 、班主任与家长层层签订责任书, 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不定时向学生家长发放告知书, 让家长明确自己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二是强化了预防领导渎职的一把手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这样, 让人人都增强“一岗双责”意识, 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从而构建起点面结合, 人人参与, 整体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为了维护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 我们跟西郊派出所、交警二中队联手进行警校共建, 签定了安全责任书, 学校如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他们都能及时赶到, 帮助解决.

3. 多方宣传, 做到让每面墙壁都说话

要确保安全, 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 抓好安全教育, 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于是学校认真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做到让每面墙壁都说话.

(1) 开学初、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前和放寒、暑假都要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形式多样, 有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发放告家长书、橱窗、黑板报等,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学校与交警队建立共建交通文明学校的关系.在每面墙壁上都张贴上通俗易懂的交通安全、防火、预防疾病、饮食、防煤气中毒宣传画, 使学生在轻松欣赏中受到了教育.

(3) 提倡走读学生步行上学.对学生骑车上学情况进行清查, 严禁学生骑“三无” (无刹车、无铃、无牌照) 自行车上学.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利用班会活动、安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 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 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 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每一天”、“安全教育周”、“安全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禁毒宣传月”、“11·9消防宣传日”等安全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结合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 学校利用周前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 小结上周安全工作, 强调安全事项.通过《加强节假日对子女监护》的公开信, 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由于我校生源大多来自农村, 学生法律意识、纪律意识相对淡薄, 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两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 引导学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少年.三月份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懂法、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讲座, 五月份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讲座, 九月份对学生进行了“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知识”讲座, 十一月份对学生进行了“未成年人如何加强犯罪行为防范”讲座, 同时我们还请过陈静老师做安全专题讲座, 多次邀请交警、司法部门等有关人员给师生做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增强了全体师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6. 定期排查, 及时整改, 加强门卫工作

俗话说, 防重于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关键是要防患于未然.我校十分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 每学期开学以后, 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我校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一周一次, 对学校每个角落进行大检查, 发现隐患, 及时整改, 特别是教室的门窗、学校围墙、电路的布置、学校重点部位 (电脑室, 实验室, 学生活动场地, 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 等定期检查, 对较旧的电线、灭火设施等进行更换, 杜绝隐患.日常防范是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 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 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 消除隐患, 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如, 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是否带管制刀具, 配合派出所对学生进行检查;再如, 学校认真做好安全每一天的宣传教育工作, 专门制定了《安全日志》, 由值班人员进行填写、登记, 加强门卫和值班制度, 我校实行24小时值班, 建立了《来客登记》《教师出入登记》由门卫负责填写;值周老师和门卫, 每天上下午放学都要组织维持好校门口的交通秩序, 加大对校门口周围的整治力度, 严禁校外车辆未经同意私自进校.尤其是不让小商小贩在校门口摆摊设点.加强对校园外来人员的管理, 对来访人员实行严格登记制度, 防止一些不法人士混进校园, 不给为非作歹者有可趁之机;还有每学期组织师生进行一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习活动, 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 抓好学校安全防范机制.

7. 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校园周围的不良环境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为此, 我们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三无食品”交通隐患、违规娱乐场所、学生违规接送车进行清理整顿, 大大优化了校园周边育人环境, 增强了校园安全系数.

8.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途径 篇八

第一、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有一定的普遍性,即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是一种纯粹的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创造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全校师生。

第二、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而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三、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的各种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建设。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9.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九

XX镇位于安吉县西北部,东北与XX镇交界,东南与XX镇接壤,西南毗连XX镇,南接XX乡,行政区域面积达94平方公里,是XX县西北地区的中心城镇。我们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和谐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构建组织网,将和谐促进组织形成组团式服务

我们通过广泛学习、深入调研,充分创建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为主体,以万众一心、共建和谐为主题,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形成党政群团、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的创建工作思路。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突破,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的工作目标。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各单位把和谐创建工作纳入总体发展目标,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村、企事业单位普遍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配备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并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村民小组。二是实行分工责任制。确定了各类创建活动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进行了责任分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督查考核办法和测评标准体系;积极协调镇人大对和谐创建工作进行大规模的视察活动;成立督导小组,定期开展督查督导工作。

以村综治协会、调解工作室、村警务室为切入点,以组建XX镇群众工作站和群众工作室为平台,创建驻村民警、单位保卫人员、行业场所保安、村信息员、群众防范组织人员以及特殊

岗位人员等组成“警民网”。村村设置警务室,实现警务工作前移。警务室成为驻村民警的落脚点、及时掌握治安动态的信息点、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点、密切警民关系的联系点。同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队伍,配合民警开展治安巡逻防范,重大活动时参与义务巡逻。共开展大型巡逻工作15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全镇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和谐。

二、充分发挥和谐促进工作组织的作用,搭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根据县综治委的要求,XX镇综治办积极开展和谐促进工作组织建设。一是成立组织。以村为单位采取自愿报名,组织审核的形式,确定了156名合格者,由村干部、退休老人、先进党员、优秀团员及妇女等组成。在人员筛选上做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等相结合的完备队伍,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专家”。以村为单位,各村成立了12支队伍(XX镇和谐促进工作领导小组,XX镇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和谐促进工作室成员,和谐促进工作小组,平安宣传志愿者队伍,治安防范志愿者队伍,安全生产志愿者队伍,反邪教志愿者队伍,禁毒志愿者队伍,交通安全志愿者队伍,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计划生育志愿者队伍,消防志愿者队伍,环保志愿者队伍)。二是加大宣传。制作了《和谐小组工作手册》,内容包括和谐促进工作职责,志愿者职责,及一些安全常识,使志愿者牢记职责,普遍掌握技能。我镇在09年在全县率先召开了平安志愿者成立大会,会上志愿者代表做了表态发言,镇党委向平安志愿者队伍授“平安志愿者”旗帜,并明确了任务与要求。政府为平安志愿者定制“平安志愿者”T恤衫、遮阳伞,发放平安文化建设宣传单,让每名平安志愿者成为流动的宣传员。今年5月我镇又在小学举办了“平安小使者”活动,向960名学生佩发了“平安小使者”小黄帽,并印

发了平安倡仪书3000余份,再次掀起“人人讲平安、人人为平安”的活动高潮。三是经费保障。镇政府每年配备10万元的活动经费,新添5辆巡逻摩托车。各村、企事业单位也相应的配备活动经费,在经费做到上保障有力。

三、推行“驻村夜访”,做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润滑剂” XX镇综治办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村和谐工作促进小组成员“询访”制度。解决了“白天干部下村,群众下地干活;晚上干部回乡,群众收工回家,双方碰不到一块”的矛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身边许多问题。今年以来综治干部先后深入农村开展驻村夜访活动达100多人次,村民小组长“询访”到户率为100%,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0多件,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138起,调处成功138起,调解成功率100%。其中村自行调处103起,镇协助调处35起。防止民转刑5件12人,防止群体性上访2次。

四、以创建平安细胞为载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以XX镇XX村为例,该村针对村民中书画爱好者众多的特点,在大力发扬昌硕遗风,淋漓发挥书画迂迢文化特色,富裕村民的精神食粮的同时,村里组织开展的“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更是该村独创的和谐村风促进举措。自1999年开始,XX村一直坚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活动,把三世同堂、同吃同住、邻里和睦、有一定的素质修养作为参评的必备条件,每年评出若干户“好媳妇、好婆婆”家庭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弘扬敬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美德,带动了全村风气的不断好转。全年矛盾纠纷发生未超过10件,处处徜徉着和睦村风,处处显现着平安和谐的社会新貌。

五、丰富载体,积极营造平安和谐文化氛围。

我镇广泛开展“共建平安和谐XX”建设活动,弘扬志愿精

神,宣传平安文化。一是 “讲”。抽调“老综治”组成10人的平安文化宣讲团,目前在各村、企业共开展了11场宣讲活动。警务室建立了老年人警民联动热线,向老人讲授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特点,提醒老年人注意防范,共接受咨询电话23起。二是“读”。让“平安”意识走进千家万户,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印制《平安手册》10000多本,镇党委书记亲自撰写前言,免费在全镇发放。手册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种预防和应对的方法,文字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记忆且具有较强的操作实效性。三是“娱”。以晚会等群众性文娱活动为载体,搭建共建平安家园的平台。举办晚会2场,编制了《XX镇平安建设歌》。四是“评”。以美丽乡村创建为载体,组织开展“星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通过一点带面,达到“选树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星级平安家庭”共设守法、文明、和睦、明理、安全五颗星,对示范家庭进行物质奖励。目前全镇10个村共评出“星级平安家庭”41家。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创建为动力,加倍努力,扎扎实实做好综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不辜负上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期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断推动XX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XX镇综治办

10.构建平安和谐油库事迹材料 篇十

构建平安油库 谱写和谐篇章 构建平安和谐油库事迹材料 **油库,是**省公司十大标杆油库之一,多次被**市评为综合治理模范单位,“三优一学”先进集体。连年被省公司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分公司评为 “安全先进油库”。油库按照“抓好油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油库综合管理水平”的工作要求,坚持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以构建平安和谐油库为宗旨,实现了“零伤亡、零污染、零事故”的工作目标。实施“三民”工程 加强队伍建设 油库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一直以来班子大力推行“三民”工程,为油库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三民”指的是:民心、民生、民主。所谓“民心”是指班子要深受员工的爱戴和拥护,有**、公信力和影响力。为此,油库班子首先在全库员工大会上向员工郑重承诺:坚决做到“三要、三不”,“三要”即要求员工能做到的班子成员要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班子成员要带头不做,要求员工达到或完成的标准,班子成员要超标准达到或完成;“三不”即不徇私情、不固步自封、不损害员工利益。其次,按照分工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对其分工负责的班组进行定向挂钩,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到各自挂钩的班组中去,及时地了解基层的情况,适时解决问题。所谓“民生”就是把员工的疾苦放在心上,解决好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多为员工做实事、办好事。

11.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十一

泉州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建设“平安泉州”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由党委、政府总揽,综治委、政法委组织实施,各方参与,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建立市综治委和政法部门领导挂点联系县(市、区)平安建设工作制度、平安联络员制度和工作情况旬报制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和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做到平时有抽查、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考评。每月进行刑事发案通报,每季度进行治安状况通报。每季度进行群体性事件通报,并与满意率测评通报、刑事发案通报一起列入综治考评目标内容。

集中打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因情施策开展专项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启动7个专项行动,使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在中心市区、县城建立以公安巡(交)警、派出所专职巡逻队为全体的“三级巡逻”网络。推广“治安中心户长”做法,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村治安巡逻(护村)队,常年进行护村治安巡逻。村际之间实行治安防控区域联防,落实联户联勤、联防互助的治安防范机制。在县镇村三级成立综治工作协会、“社区警务理事会”,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治安联防”等活动。全市现有群防群治组织5545个47365人。构建公路和铁路治安防控网络,以国道、省道和铁路沿线经过的22个乡镇治安巡防工作为重点,建立乡镇专职巡防队伍,确保公路、铁路交通安全;加强沿海防控网络建设,建立海上“110”,着重建立“陆上堵、海上截、口岸查”的社会面防控网络,有效打击偷私渡、走私贩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由于泉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共管,采取措施有力、到位,使2004年全市综治检查考评居全省前列,2005年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同时,全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也年年列居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地市排行榜。在这万人皆喜的时刻,《平安泉州》栏目又得到顺利的创办,实在是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致以深深地谢意!同时,为了“平安泉州”编委会创办的《平安泉州》栏目更能茁壮健康地成长,希望各级领导及各相关单位继续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扶持,并为该栏目经常提供宝贵的经验,使该栏目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泉州市综治办、市“平安办”、市安委会办公室及市公安消防支队以此为契机,把该栏目宣传工作贯穿于全市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平安建设全过程,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为着眼点,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形成声势大、气势强的舆论监督氛围。

12.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十二

1 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复杂性及特殊性

为满足教学科研和自身发展需求,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方向和能力水平,凸显教学优势,高校实验室环境创造与条件建设越来越趋于全面化、专业化、高级化水准。有高温、高压、强磁、微波、辐射、生化、超低温、超真空等特殊环境;有强光或阴暗、水下或空中以及高电压、高转速等特殊试验条件;会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和压力容器,使用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品;会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出各种有害射线,传播微生物病源菌等。试验广泛涉及到水、电、气体的利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药品试剂的安全使用及运输管理,科学处理“三废”等诸多安全、节能和环保等综合问题。

试验环境的复杂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常以四种形式综合表现出来,一是仪器设备破损,二是毒害传染,三是火灾爆炸,四是机电伤人,任何意外事故都必然造成难以估算的人身伤害与资产流失。

2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无法规标准和安全评估

除199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以外,我国至今没有有关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法规标准,也没有生物安全法规标准应用的相关规定。而一般高校自行制订的《实验室守则》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是在防火、防毒、防盗、环境卫生、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简单施以笔墨,生物因素等部分危害重视不足。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危险因子,评估风险大小,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并将控制措施贯彻到实验室各个环节中,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我国大多数高校实验室高校实验室没有风险评估,缺乏风险控制措施,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中没有相关技术措施,极少的相关资金预算与投入。

2.2 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意识和防范措施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重视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措施;普遍重视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而忽视对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的更新;普遍重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而忽视安全与环保管理等软件建设。还存在部分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由保卫部门和各级实验中心负责,各方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甚至有人认为实验室安全问题只要定期召开会议、定制度、搞培训,就可万事大吉。虽然大部分高校制订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宣传教育的敷衍、安全防范意识的缺乏使得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各高校的安全培训教育在教学内容、考核形式等方面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统一的规范,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环保、消防和自救等知识知之甚少。

2.3 实验室规划设计不合理且安防相关设施陈旧

许多学校容纳实验室的建筑事先没有做统一规划,建成后根据具体教学科研的用途再进行试验环境改造,导致试验用房绝大部分都是由非专业人员设计,对设施和装备的安全考虑不周全,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工程设计与安防环保方面的漏洞。例如,一些机械类实验室缺乏备用供电设施等应急保障系统,导致重要的实验室设备和大型设备容易因工作中突然停电而遭到损坏甚至报废;一些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生化类实验室没有安装通风设施;一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由于没有密封良好的容器,而导致病毒泄漏进而引发传染病;从事放射性操作的实验室因没有必要的防护设施而导致人员伤害等。

另外,许多实验室年久失修,通道狭窄、设施陈旧、线路老化、防火等级低、火灾隐患多、防灭火器材简陋、为防盗而乱设防护门窗以及堵塞安全通道等现象严重。这些给实验室安全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2.4 实验室安全责任不明确且监管不力

多年以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有缺陷,管理机构参差不齐。高校实验室类别、层次纷繁复杂,实验室安全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次,又大多与日常管理属于不同部门。职责不统一或职责重叠导致管理混乱、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检查不到位,普遍存在安全监管不力、执行落实不细的问题。各项安防工作和责任往往由于部门或个人间的推诱而流于形式。

3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策略

3.1 逐级建章立制,层层明确责任

目前,我国己经建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不能全部覆盖所有高校全部实验室类别。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借鉴卫生、安全等行业经验,发布教育行业实验安全法规标准,完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落实到各高校,应该依据国家的法规标准,组织专家和机关管理人员制订适合本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制度要全而合理,操作性强。对生化类等高隐患实验室还要制订危险品管理规定和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等重点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管使用登记。

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要设立专一机构,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管理岗位、明确管理职能,责任到人、逐级监管,发现异常及时上报,配以奖惩激励机制,形成领导抓、部门管、全体师生齐参与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网络格局。

3.2 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安防意识

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当事人的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该重视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全员的安全意识。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安全知识与技术规范自成教材进入课堂,作为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正常的考试、考核范围,全面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技术水平。实验室工作人员更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强化安全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这也是提高安全意识和增强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学校相关部门可通过开设安全教育宣传栏、安全教育网页,组织安全教育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组织防火、防毒实战演习,编印实验室安全手册等形式,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使每个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教师和学生都具备基本的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使大家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责任。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3 加大人财投入力度,加强资源规划管理

高校实验室投入不应仅局限于仪器设备购置、维护,实验用房合理规划设计、安全环保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是亟需关注的安全关键点,高校应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障实验室及其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实验室规划设计的目的是要建立具有高效率、功能完善和安全的实验室。而在设计之初,考虑周全、确保安全对实验室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实验室在新建、改建过程中,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照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实验室的通风、排污、照明以及温度、湿度控制等因素,水、电、气等管道布局应合理、安全和规范。而且在设计之初还要充分考虑到升级扩容和配置变化,如实验室的动力系统需要在最初就考虑建设最大数量的通风柜;管道尺寸需要考虑将来可能的变化,并为今后通风柜预留垂直排气竖管等。对部分有特殊安全要求的专业实验室(如生物、化学、物理、医药等)要尊重科学,树立生命第一的安全观念,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喷淋、洗眼、通风除尘、生物防护、辐射防护、废物回收、应急急救等设施和设备。

此外,随着高新技术领域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使高校教学科研中化学危险品的使用明显增多。若因管理不善,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还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化学危险品的采购、登记、贮存、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都要全程符合专业规范,由具备资质的个人或单位全权负责,以确保各项相关生化安全。

最后要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机制、应急措施、事故处理步骤等。当遇到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安全事故时,及时、科学地应对措施往往能够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尽量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13.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十三

凤凰小学 陈振强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头等大事,学校安全教育与每一位同学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安全要求,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保卫措施,制定了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防震逃生预案、预防传染病预案等多种应急预案,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机构健全,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已落实“一岗双责”为要求,层层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校上下形成了校长负总责,政教处、大队委、教导处、总务处具体分工组织实施,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安全直接管理、具体负责,全体教师对学生直接管理、具体负责,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制度保障措施到位

学校完善各种安全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各科室安全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传染病预防制度》《值班制度》《保卫制度》等。校长、分管校长、各科室、年级组长、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责任书;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校园行走注意事项》《错时就餐规定》《凤凰小学学生值勤注意事项》。教育学生等候接送车辆及上下车要严格遵守纪律,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规定》的学习。制定《致家长一封信》《凤凰小学学生文明乘车规定》和家长一同管理好学生。做好三个“三”保障措施到位

(一)筑牢三道防线

1、协调交警四大队、龙泉派出所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积极与交警联系不定期的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查处,主动与龙泉派出所民警沟通,加派干警巡逻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2、加强门卫值勤管理。学校聘有四名保安,实行24小时值班护卫,学校安装有九个监控摄像头,能全方位的监控到校园的角角落落;配备棍棒、钢叉、安全警示牌、针形锥,严格落实校门出入登记制度,防范各种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滋扰侵害,学生外出实行路条放行制度;,切实增强学校自身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勤与教师值勤制度。校领导带头值勤,选派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在校门值勤,加强校内巡查和安全护导工作,密切注意校内外动态,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二)把好三道关口

1、严格控制学生到离校时间。教育学生尽量不提前较长时间到校,队提前到校的学生引导他们及时进入校园,不在校门口聚集等待。下午放学后20分钟静校,不允许教师随意利用放学后时间留学生进行辅导或做其他事情。

2、上课期间原则上不接待任何来访。如确需接访,应接访人同意,保安人员办理登记手续,方可进入校内。上课期间禁止家长给孩子送东西,如学生有特殊情况离校,需家长和班主任办理好出门手续,方可离开。

3、禁止教师以任何理由带领学生集体外出搞活动,如确需外出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向年级组长汇报,年级组长向校长汇报,校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批准后才可执行。

(三)做好三个宣传

1、向师生宣传。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学校引发《凤凰小学安全管理规定》,使师生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站、墙报、讲座、班会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聘请派出所、消防干警开展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向家长宣传。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办好教育的催化剂,是做好安全教育的保证。学校经常印制《致家长一封信》,根据不同的安全形势宣传不同的内容;学校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通过这些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状况及安全管理方面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遵纪守规的方面的情况。动员全校教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排查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误解,硬的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3、向社会各界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社区及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让大家共同关注,大力支持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

三、加强教育,注重实效

学校规定每年的3月和9月为安全教育月,每月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设有专职教师讲授安全课,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确定为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站、升旗仪式、墙报、讲座、班队会,定期举行安全疏散演练,安全征文与手抄报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1、加强法制教育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的特点,学校定期邀请龙泉派出所干警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派出所干警把法律知识以生动的案例、有趣的互动方式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之中,师生受益匪浅。

2、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我校学生较多,邀请交警到学校为孩子们上安全课,讲述“交通安全知识”,观看交通安全的录像;利用生动的交通案件,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大家重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学校针对学生多的情况采取了有力的防范措施:楼内上下楼的楼梯、走廊都画上了黄色分界线,在墙壁上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学生靠右边走,避免拥挤;学校大门口画上警示线、放置锥形桶提醒师生家长进出校门注意安全。

关于学生乘车安全,认真落实好前期社会事业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并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等工作外,通过“四个一”的措施加强学生乘车安全工作:

上好一堂课。即交通知识进校园、课堂,在交通安全常识课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学生认识到乘坐违规车辆以及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害,明确安全乘车的基本要求,能自觉拒绝乘坐违规车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开好一次会。即召开一次家长会。召集全体家长来校,召开一次乘车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通过这个会议,广大家长进一步明确责任,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安全乘车,并积极与学校及交通部门配合,保证孩子高兴出门,安全回家。

办好一个培训班。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专项学习培训,要求全体教职工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认真履行职责,将学生安全乘车教育与学科教学及有关教育活动相结合,经常讲,经常抓,确保自己所教的孩子乘车不出问题。

发好一张明白纸。学校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把学生乘车安全的警示案例、严峻形势、法规要求、各自责任以及有关建议等告知家长,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乘车教育宣传效果。

3、开展国防知识教育 邀请高新区消防大队的干警们到学校来为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定期举行安全逃生演练和灭火演习,提高全体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

4、开展丰富的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2)各中队开展“安全伴我快乐成长”的主题班会。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安全知识,用安全事例生动形象的给学生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找出自扃很扁一些不安全因素,制定出详细的预防措施。

(3)开展“安全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全体同学参与,同学们把自己通过学习了解到的安全知识及对“安全”的理解以文字或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深化了“安全第一”的精神,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自护”的意识。

(4)定期举行安全自救练习

针对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救能力差的特点,安排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自救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习急救的措施,让师生掌握急救的方法。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关键在于防范于未然。每学期开始,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并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每月对学校每个角落进行细致的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特别是教室的门窗、学校围墙、用电线路、学校重点部位(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运动场、体育器械)定期检查,对陈旧的电气设备、电线、灭火设施等进行更换,杜绝隐患。

14.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十四

xxx小学建于xx年,现在xxx个教学班,xxx余名学生,在职教师xxx人。多年来,我们坚持办群众满意学校,并与“行风政风评议”、“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结合起来,以解决教育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活动侧重点。荣获“xxx市群众满意的学校”。并逐步在创建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亮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机制健全形成合力。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周密部署。

学校按照《xxxx“群众满意学校”评选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xxx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成立“群众满意的学校”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和民主生活会,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宣传,通过组织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办学的最高目标,把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树立良好学校形象作为学校创建群众满意学校的具体行动。

在创建活动中,并以“创先争优”和“行风评议”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校班子成员蹲点一个年级组,充分调动和发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树立“四种意识”和“十项带头”,高标准、严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增强公仆意识,着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健全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学校立足创建,构建三个机制,把方案目标层层分解,本着“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得原则。务实推进“群众满意学校”创建工作。

一是领导责任制。学校创建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学校校长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具体责任人,明确了每个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做到事事有人抓。

二是岗位责任制。教师是创建工作主体。学校进一步推进校本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在创建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意识,完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对每名教师在创建活动中如何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做学生满意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是检查考评机制。学校做到平时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根据《肖家沟小学教师综合考评细则》,考评结果和评先评模奖惩挂钩。

二、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执行部颁课程计划

学校认真执行部颁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首,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行政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

2、加强学籍管理,规范学生入学程序。

学校在新生入学、组班等工作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规范操作程序。积极准备新生的学籍档案,凡需转学的学生,严格按照转学程序和要求办理学籍手续,各类学籍资料管理有序。学校认真执行市教育局制定的招生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政策,一年级新生实行

电脑分班,体现均衡教育。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教学过程管理。

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坚持教学常规一月一查一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检查考评方案,结合学校实情制订操作性强、规范标准的备、教、辅、改、考等各环节的标准。并要求25+15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主学科还是兼代学科,都要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堂精心组织,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和新调入教师展示课,并及时指导教学,规范教学行为。

完善并规范集体备课制和同组教师互听评课制,教导处制订详尽集体备课和互听评课案例,利用“课内比教学”、优质课赛讲、教研组活动,对教学过程、方法、结构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指导。大力开展校本学研等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教学常规的落实和课堂质量的提高。

严格按市教育局统一作息时间进行教学,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坚决杜绝学校教师乱办班、乱补课行为,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逐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市教育局批准的竞赛活动。学校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三、切实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推行校务公开,加大民主化进程。xxxx小学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政策,并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学校专门召开了由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及班主任参加的“规范收费行为”专题会议,并公开收费标准,接受社会监督。学校严格按照主管部门下达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将《xxxx中小学入学收费项目及标准》张贴在学校大门口,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

公众监督。整个收费工作,没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和为他人代收费现象发生。

为严明收费纪律,学校跟各处室、年级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为避免出现老师搭车收费的违纪情况,学校将禁止乱收费写入了学校制度,并作为师德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评先评模、职称晋升时实行一票否决。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乱收费、搭车收费现象。

学校坚持对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的政策。学校对特困家庭子女学杂费实行全额减免,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对特困家庭的学生给予困难补助,为赢得人民满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把实行校务公开当作推进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我校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拓展校务公开的领域,充实内容,讲究时效。把招生、收费、评优、晋级,财务收支、干部聘任、组织发展、经费使用等家长、教师需要明白的事项一律公开,严肃执行市教育局相关规定,规范学校议事决策程序。学校要继续坚持每年召开两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学校工作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四、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优良的师德师风是学校发展前进的保障,学校长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时举办师德典型事迹报告会和暑期师德集中培训会,开展师德“教育月”、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表彰师德标兵等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学校设立“校

长信箱”,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现状调查。定期召开家长会,印发《告家长书》,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学校严格治理“三乱”现象发生,每学期全体教师签订《xxx小学治理“三乱”公开承诺书》,坚决杜绝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现象,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歧视侮辱学生现象发生。

切实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为了开展好此项活动,学校结合实际,制订的具体活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家访小组每到一处,与学生家长促膝谈心,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并请家长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家访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距离,搭建起了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是对家校携手育人工作的有力推动。

五、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1、大力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并按管理部门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安全问题时时讲,事事讲,处处讲,制定消防防震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使全体师生适应应急演练,培养应急常识与行为,同时开展法制安全讲座、消防安全教育、溺水安全教育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促进师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行为意识养成。

2、强化安全措施,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和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门卫及安保人员管理,严把门口第一道关,所有进入校园外来人员必须实名登记才能入校,坚持领导带班值日制和路队制,严防上、下楼梯时推搡及踩踏事故。

3、落实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消除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与平时随机排查相结合,并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视频全程监控,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消除学生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与处置工作。

15.震后的“平安社区建设”思考 篇十五

众所周知一张影响很大、很感人的照片“敬礼娃娃”。但是仔细看看后面倒塌的建筑让我们惭愧!照片中的孩子很懂事, 但我们大人却没有把房子盖好。当然, 有技术问题, 更有质量问题 (框架结构显现的问题) 。因此, 在新建和改建中如何增强灾难意识, 从社区到建筑物本身提高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汶川地震后, 北京市派出了专家支援房屋诊断检测, 取得了数据, 经分析并结合我单位“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提出震后的“平安社区建设”思考。

一、汶川地震建筑破坏基本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 此次地震, 非震中地区 (都江堰、德阳等) 房屋倒塌5~8%, 破坏严重30%, 需拆除20%, 80%加固后可使用。根据建造年代, 80~90年代倒塌房屋较多, 90年代后的房屋几乎没有倒塌。汶川等地区学校倒塌问题触目惊心, 200多所学校变成废墟。但都江堰这项建于公元前256年的水利工程却未受损伤, 值得人们深思!

倒塌情况 (从建筑类型看) :

(1) .最多的是砌体结构 (很多没有构造柱) 。

(2) .低层框架倒塌 (填充墙弱) 。

(3) .不规则、奇异建筑易倒。

(4) .农民房倒塌多, 但人员伤亡少 (单层, 木与砖混结构, 易逃生) 。

(5) .高层框架倒塌少 (框剪结构较好) 。

(6) .木结构抗震较好 (摇摇欲塌, 底部活动可移动, 但不易倒) 。

依据北京市赴汶川等地区支援房屋安全鉴定工作, 总结地震破坏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倒塌分析:设计施工存在缺陷, 结构体系混乱。从大量报纸、网络和电视图片反映, 倒塌的房屋从建筑结构形式分析:框架结构中剪力墙设计不足, 填充墙与结构脱离, 无作为。有的照片人物后面的景象是破砖烂瓦, 砂浆与空心砖不粘连, 为典型的豆腐渣现象。

例如:都江堰聚源中学一栋六层高的教学楼除两边楼梯以外全部垮塌, 死亡269人, 伤800人 (楼梯间跨度小, 现浇比重大) 。在图片中楼板位置看不见钢筋, 连接处薄弱。

设计问题 (从建筑结构看) :

(1) .砌体结构没有构造柱 (纵横墙交接处需钢筋混凝土柱) 。

(2) .低层框架填充墙弱, 应力集中连接部位 (柱梁板节点) 。没有坚持强柱弱梁、没有注意薄弱环节 (剪力墙设置少, 应分开设计楼梯) 。

(3) .结构体系混乱, 各种体系未严格按规范要求做。有的建筑下面是框架, 上面是砖混 (结构不稳定) 。

施工问题:

(1) .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 骨料没级配 (鹅卵石) , 砂浆强度低。

(2) .预制板后浇带钢筋没有搭接、焊接 (有的看不见钢筋) , 有的阳台没锚固好, 容易掉下来。

二、汶川地震带来的启示

(1) .国内建筑标准、规范研究严重不足, 结构安全投入少。经济较发达地区更薄弱。

(2) .应加强村镇建设管理体系, 提供农村标准设计全套图纸。同时要考虑高新技术成本与村镇接受能力。

(3) .学校、医院结构安全要加强, 提高设计标准。

(4) .建立完整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

(5) .城市规划中加入避难场所布局。

(6) .要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三、北京市目前小区建设存在的安全隐患

1. 防火

因“障碍设施”, 救火时牺牲了许多年轻生命 (消防员平均寿命42岁) !

老旧小区由于未考虑车辆的发展而存在严重的停车无序问题, 虽然消防通道设有“消防通道请勿停车”的明显标志, 却仍有车辆停放, 遇到火灾时消防车进不了小区导致严重的后果。另外, 许多住户安装了防护窗, 遇到火灾时来不及锯开。还有高层建筑消防通道应为3.5~4m, 拐弯处6m, 消防局应定期检查情况等, 许多老旧小区都存在安全隐患。

所有的管线埋在道路下, 消防管线不是无障碍设计。管路着火时, 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地点;消防水池不经常检查、换水 (有的几年不换, 水都是粘的) ;消防龙头经常堵塞, 须使用流动的水 (可利用中水) 。

2. 防疫

“非典”使我们更加关注建筑通风系统及上下水管道, 提倡自然通风和防烟防味, 但仍未很好解决。现在住宅室内, 蟑螂肆虐、蚂蚁筑窝、垃圾污染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室外小区水景中蚊蝇的滋生, 地下土壤 (已被污染) 对地下水和管道的危害, 鼠疫在小城镇的爆发。

专家认为:取消“垃圾道”并不科学。北欧二层楼以上都有垃圾道 (形状呈圆形, 直径60cm) , 水嘴冲洗消毒液, 采取封闭隔绝措施, 污水排放封闭处理。如果没有垃圾道, 人与垃圾同在电梯内, 污染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短缺, 一些新建小区, 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小区选址在原工厂区 (化工厂) 、垃圾填埋场等不利场地, 有的已出现一些问题。如北京天通苑居住区原来就是垃圾填埋场, 居民长期不敢饮用自来水 (据说是地下水) 。现在市政给水管线接通后才得以缓解, 但也存在垃圾对管线的侵蚀。新建的宋家庄小区在原化工厂, 需要大量置换土壤。饮用被污染的水致病事件时有报导。

3. 防水

开发商为了减少投资, 将楼房室内外高度差定的很小, 台阶正负零30cm, 省很多钱, 却留下很大隐患。北京“天外天”小商品市场暴雨后回灌水, 损失巨大, 就是一例。还有些小区, 开发商为了首层楼房好卖, 在南侧设置了下沉式花园, 空间很大, 居民入住后为增加使用面积, 进行加层。破坏了结构防水, 出现了渗漏现象。在排水不畅时, 甚至将居室灌水。因此, 地下室、地下车库在如何防水、排水问题上应加强设计。

4. 防卫

(1) 家庭装修:破坏主体结构, 管道拆改现象严重。有的跑水漏电, 有的暗厨房改成明厨房 (开敞式) 。

(2) 材料危害:化学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 (包括家具) , 不但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而且带来次生危害。

(3) 人防设施不足:无地下车库、地下室层数少, 遇到灾难无处躲藏。

(4) 盗窃与凶杀:安防措施差, 出租、家装等易诱发恶性事件。

(5) 天然气泄漏:燃气泄漏、爆炸 (还有故意伤害) 事件时有发生, 报警系统没有强制应用。据北京日报4月25日报道:“朝阳区光辉南里小区5号楼某房间有九人死亡。经调查, 系较长时间使用室内燃气热水器, 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有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使用室内燃气热水器时, 务必开窗通风。”

(6) 设计只注重美观, 不注意安全:道路、台阶太滑, 水景不设防护, 人与机动车混行等。

四、“平安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平安社区有很多科学的东西, 但科学的东西不科学对待, 就会不平安。天灾是客观存在, 但如汶川地震这么大损失是“人祸”。日本、美国等地区也是多地震国家, 但损失很小。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检讨昨天的错误, 才是科学发展观。

1. 加强市民防灾训练

大兴区有一个防灾馆, 汶川大地震半个多月以来, 已经培训了6000余人。市民防灾意识的提高, 是减少损失的关键。这样的馆应多建, 这样的活动应多组织。

2. 建筑定期做体检

日本的地震较多, 建筑的抗震性能普遍较高。但随着时间推移, 建筑的抗震性能会有所下降, 所以日本十分注意定期给建筑做“体检”。技术人员每年检查抗震层, 并在竣工后第五年、第十年及之后每年都检查。检查相关抗震材料的性能及避难设备、避难场所的管理状况等。我国也应该学习借鉴此办法。

3. 了解避难场所

北京市2007年10月制定了《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 (室外) 规划纲要》, 每年将增加20至30处应急避难场所。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所有大型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内容有:紧急避难场所最低人均1平方米, 要离住宅区较近 (服务半径500米, 步行5到15分钟即可到达) , 考虑到市民如厕问题, 还要有较完善的“生命线工程”。

小区建设中还应考虑配套避难设施, 在大绿地、公共厕所等方面的设置应加以关注。

如: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 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规划的避难场所。面积约为38万平方米, 最多可容纳25.3万人, 巧妙地把各种应急设施融入景观:应急水井暗藏在假山下, 厕所在草坪之下, 路灯上安装监控器, 城垛能停直升飞机, 大型组雕台基可储存物资。

4. 发挥科技的作用

探究以科技的手段建设平安社区, 遇到灾害时有独立的供电、供水、应急等系统。有条件的情况下试点建设“零排放”小区, 在住区内形成生态循环。在避难场所里采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污水净化等新技术, 实现应急补充。

如:宣武区万寿公园内发电机房顶上擎着大块的太阳能电池板, 这是一套太阳能独立供电设备, 紧急情况下可保持供电3天左右。

发挥小区内中水处理站作用, 可采取措施将雨洪水的收集与污水处理相结合。

5. 加强结构设计安全

关于规范体系研究。建筑形式与结构设计要系统研究, 尽量采用可靠的方式。建议推进全现浇剪力墙体系;框架结构应坚持“强柱弱梁”, 增设剪力墙;混合结构要有构造柱;采用钢结构时应注意防火。

关于预制结构体系争议。专家认为:预制圆孔板要注重薄弱环节, 加强构造措施, 减少大型预制构件, 做到灵活小装配。大型构件刚度过大 (更不宜施加预应力) , 应力集中在节点, 不利薄弱环节卸载;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时吊装、就位困难, 精度不容易保证。在北京交通拥堵和立交桥 (人行天桥) 稠密的现状下不利于运输。汶川地震图片反映, 预制装配结构往往集中在节点, 节点破坏后, 导致楼房的整体垮塌等。

关于多层建筑的去留。多层 (六层) 建筑结构体系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逐步淘汰。六层建筑没有电梯, 不能无障碍设计, 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老年人、病人、残疾人、孕妇等都不宜上下楼, 甚至对喝醉酒的人也易发生受伤事故。早在十年前, 专家就呼吁“六层住宅是没有人性的住宅”。目前, 在不发达地区多为混合结构, 未采取足够的抗震措施, 地震极易出现重大问题。在模板技术发达的今天, 该类体系也适宜现浇剪力墙体系, 提高结构安全性并可做到大开间、大空间, 利于改造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于异型结构问题。北京、上海等地区近期出现了一些超高、超大、怪异的建筑, 需应借鉴多地震国家、地区 (美国、日本、台湾等) 建筑经验, 提高结构安全、减震措施, 对异型设计应严格控制, 并防止恐怖袭击。例如, 新中央电视台大厦结构交叉点垂直位移很大, 投资大且不安全。

关于增加抗震设计问题。采用隔震技术,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建造不倒的房屋。城市建筑应尽量简约, 保障安全。尤其对超高层建筑应采用柔性节点和隔震措施, 如古代建筑“以柔克刚”可抗大震。新建农宅抗震防裂标准, 但应考虑技术经济问题。

山西省万荣县东岳庙飞云楼, 楼身分5级, 总高50米。底层木柱林立, 构成棋盘式。全楼斗拱密布, 共307组, 且形状变化多端, 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飞云楼为纯木结构, 始建于唐, 历代数次修缮。

关于管道系统安全。建议增加“无线传感网络”及“气体报警系统”以随时监控, 保障居民安全。合理选用管道系统, 防止次生灾害。塑料管材均具有可燃性, 在火灾发生时, 塑料管材会燃烧, 同时部分塑料管材会在燃烧中产生有毒气体, 如UPVC管材在燃烧中会释放出单体, 可导致人体中毒。建议民用住宅中采用的塑料管材, 应该暗装并进行防火处理与火源隔离;由于防火要求, 通常住宅中采用的燃气管道均为金属管道, 当地震时, 由于刚度较大, 容易断裂, 地震时导致燃气外泄, 引发爆燃及火灾等。建议住宅中燃气管道应选用金属复合类管材, 在保证防火性能的前提下, 提高管路系统的韧性, 建筑物垮塌前, 燃气系统不产生断裂。

总之, 任何结构体系设计、加固后能达到国家抗震要求, 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 都是可行的、安全的。但科学研究, 应从最不利的环境和影响因素着眼。解决难题和死结, 追求完美, 才能制造百姓放心的房屋!

6. 防范各种灾难

平安需心安

“平安社区”需要群众的支持, 如回访“小后仓”危改小区, 居民对政府纷纷表示感激。一是就地上楼, 居住条件改善了。二是老邻居还住在一起, 相互有个照应。居民之间都认识, 能成为义务警察 (一个楼门10户以上就可以成为街坊) , 有灾难也能互助。

现在最大的矛盾是拆迁。上访问题严重, 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前门地区拆迁群众反映:“我们这一代没出息, 没办法可以搬到郊区, 但是把孩子上学都耽误了, 连下一代的希望也没有了!”胡同文化是大多数人的美好记忆, 盼望搬到新区后, 同样能有“平安社区”的和谐生活。

管理要到位

应该进一步规范物业与保安的法律责任, 业主委员会应明确法律责任和运作方式, 物业公司在社区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手段, 处理突发事件, 以发挥更大作用。

例如, 公安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保安服务公司规范管理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保安服务公司只能由公安机关组建, 其他任何单位、部门、个人不得组建。”而建设部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则规定:“物业管理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 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 应当履行职责, 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政策与现实情况不符亦不明确。

加快保安行业立法, 维系社区平安, 在灾害发生时形成救灾的一支力量。因为保安员24小时值班, 是发觉事件第一人, 有条件、有能力投入到救灾中。但目前保安行业管理混乱, 人员素质低、技能缺乏, 时有暴利事件与监守自盗事件发生。所以要加强保安队伍建设, 使之成为即军队、警察延伸的另一支保护社会平安的力量。

北京有的小区从细节入手加强建设与管理, 在平安社区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如“西府兰庭”项目的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下面以图例来介绍。

上一篇:下半年四川省专职安全员考试试卷下一篇:外研版选修6模块2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