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2024-06-22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精选8篇)

1.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篇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

13-7 = 14-5 = 11-9 = 12-4 = 16-8 =

2 + 44 = 30 + 63 = 53-8 = 50-6 = 75-9 =

13-9 = 14-7 = 17-8 = 11-5 = 12-3 =

5 + 71 = 48 + 5 = 6 + 26 = 67 + 9 = 58-5 =

14-8 = 11-7 = 15-8 = 18-9 = 16-7 =

43-30 = 37-7 = 56-20 = 15-6= 12-5 =

二、列竖式计算

52 + 17 27 + 68 35 + 35 61-53 73-45 50-24

三、填空

1. 看图写数。

( ) ( ) ( ) ( )

2. 6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的数是 。

3. 看图写算式。

12-□=□

12-□=□

4.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7 >□8 52 < 5□

5.( )元( )角 ( )元( )角

6. 可以换 枚 。 可以换 张 。

7. 先算出得数,再把算式填入合适的 里。

8+31 8+37 50-9 73-37

四十多 三十多

8. 6元 17元 3元 10元

(1)买一条 和一个 ,一共要 元。

(2)买2个 要 元。

(3)买1枝 ,付出20元,找回 元。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1. 从小到大数,39后面是几?

三十八□ 四十□ 四十一□

2. 比50大得多的数是几?

50□ 52□ 80□

3. 如果54+1□的和是七十多,□里是一个什么数?

比6小的数□ 6□ 比6大的数□

4. 60个鸡蛋正好装满一盒,如果用这个盒子放苹果,能放多少?

比60个少□ 正好60个□ 比60个多□

5. 买一个 要8元, 有6元4角,还差多少钱?

2元□ 2元6角□ 1元6角□

6.由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 □ □

五、在方格纸的左边画一个长方形,中间画一个正方形,右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六、解决实际问题

1. 2.

今年8岁的有多少人? 原来有多少盆?

2.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篇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很多老师、家长, 包括学生自己都会认为是由于“粗心”。而事实上,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错误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

一、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中对分数学习提出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 对第一学段 ( 1 ~ 3年级) 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能读写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者是几分之几。本单元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通过操作,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历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分数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从具体实例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

例 1.

①一堆小棒有12跟。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②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③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上面的分数。

其中①②为课堂练习中的两个小例子, ③为课后作业 ( 提高题) 。

学生解决情况: ①②基本都能够解决。③有很多学生答错或是没答。

分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初期, 思维水平还不够成熟。①的正确表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具体运算能力, 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平均分”。②的正确表明学生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直观的“平均分”成5份。而③的错误表明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还没有完全“内化”, 虽然已经知道平均分的概念, 但是又受到“直观”平均分图像的思维定势, 在此题中未能够找到直接平均分的方法, 从而也没有通过具体的运算进行平均分来表示相应的分数,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重“平均分”思维表象的建立, 帮助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内化。对于第②题这种类型,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直接分成5列, 涂色部分取其中的一列。有了一些这样的类型之后,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课后的提高题③, 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进行平均分, 并且引导学生如果不能直观的平均分, 应先做一些简单运算, 促进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

例2. 先分一分、涂一涂, 再在横线上列出相应的计算式子。

分析: 在第一课时,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时候, 学生在涂色部分能够正确完成, 而到了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 却出现了错误。问题在哪里? 还是在学生思维的认知结构上。前面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表象就是平均分后取份数, 因此不易产生错误。现在, 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知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学生的思维中, 分数的表象转为某个数, 因此当他平均分6份之后看到一份就是2颗星星的时候, 已经有2这个数了, 把取2份中的2和这个2混为一谈了, 也就是把“份数”与“个数”混成一体了,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布鲁纳认为, 数学对象的表征有三类, 即活动性表征、图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当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 数学对象分数将以图像性表和符号性表征的形式出现, 由于这种表象的不深刻性, 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出现混淆错乱。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分数本质认识, 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处理此类问题上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份数”与“数”的区别, 强化其认知结构。

例3. 比较大小错误

①a.1/2____1 3b.3/7_____4/7

②一堆大米的1/3与一堆面粉的1/2哪个多?

学生解决情况: ①题时错时对, 特别是间隔一段时间来做两小题

②因为1/3<1/2, 所以一堆面粉的1/2多

错误分析: 有关分数的比较, 在教学时教师会采用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大小关系。为了不引起混淆, 教师往往会选择整体时往往只会选择某一个。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理解是一个信息或要素组织的过程, 需要认知结构的再组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认知结构尚不成熟, 信息处理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 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甚至仅凭记忆来进行比较大小: 老师强调某一个整体, 分得越多, 每一份就会越小。于是在他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多———小”的“相反”心理表象。时间一长, 看到3/7_____4/7这样的题目时, 只关注3 < 4, 完全忽视分子分母, 忽视“分”和“取”的对象, 实质上忽视了分数的意义, 便直接有了3/7>4/7这样的错误答案。而第②题的错误, 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没有理解“整体”的概念, 从而没有正确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究竟是什么。思考: 综合这两个问题, 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整体”和“部分”缺乏认知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从学生的思维出发, 倾听其思考过程, 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比较分数大小时, 不应该给学生相关的暗示: 分子相同, 分母越大, 分数值越小, 而是应充分引导学生每一次比较大小, 我们都必须回到分数的意义上去。而对于“整体”的把握。在课堂上, 教师应举一反三, 并且明确分数与某一个具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对教学的再思考

1.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会倾听学生的思考, 把握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数”的问题。教师自身应明确分数的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在需要的时候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2. 教师要对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错误, 从学生错误的根源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辅导, 体现新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原因, 才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3.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篇三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是从认数里抽取出来单独设置的,这样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分与合”这部分内容在本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它是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前提。在学习10以内数分与合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学生建构1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第二,它是认识20以内数的思想基础。学生习惯于从“分”与“合”的角度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例如: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19可以分成10和9等等,这些都是“分”与“合”的思想。

第三,它为进一步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做铺垫。进位加中需要将一个加数“分一分”再和另一个加数“合一合”凑成十,退位减中需要将被减数或者减数“分一分”再进行计算。

2学情分析。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且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部分学生甚至有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经验,可以通过计算直接得出分与合的结果。但是他们大都是对计算结果的提取,如果提及方法或过程他们则难以完满回答。

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分”与“合”的思想,在生活中这种思想还是比较普遍的。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算理,会比较容易。

3重难点分析。

能够识记、理解、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基本知识要求,也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教材的安排大致分为7以内的分与合和8~10的分与合这两个阶段进行,但其实在教学每个数的分与合时,都有各自其侧重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在于知识结果本身。而在于过程目标的差异。

4、5的组成重点是理解“分”与“合”的思想;6、7的组成侧重引导学生体会“有序”:8、9的组成要求学生运用“有序”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10的组成则要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探索、推想。

本单元教学,操作是主要的教学策略,其教学难点在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何将“分”与“合”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认识数、进行计算的基本思想方法,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2~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探索和掌握2~5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2-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分”“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桃子图片,猴子图片,圆片。

教学设计:

(一)教学4的分与合

师: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出示两个猴宝宝图片(贴有名字:多多和乐乐)。一天猴妈妈拿来4只桃子分给她的两个猴宝宝吃。

课件展示:第一次分完,多多就大叫: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师:猜猜看,第一次猴妈妈是怎么分的?可以用桃子图片摆一摆。

学生用桃子图片摆一摆,并汇报:多多分到1个,乐乐分到3个。多多分到的比乐乐少,所以多多不同意。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把4个桃子怎样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2:

课件展示:

乐乐说:那怎么办呢?

4.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篇四

一、教学内容: 本册共安排8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二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进行。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的思考。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二是两位数的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口算时对算理产生的感悟可以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所以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把进位和退位的有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这是一种合适的整合。三是虽然用口诀计算乘法比两位数的加减笔算容易,但一年级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确有困难,所以推迟教学。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遵照儿童观察物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是恰当的。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七单元统计,教学用作记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继续认识简单的统计表,重点仍放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在一年级上册学过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之后,本册如此安排也是合乎逻辑的。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假日小队”。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四、课时安排:

评讲寒假作业 减法(10认识图形(2认数(11加法和减法(一)(15认识人民币 加法和减法(二)(16统计(1期末复习(4(1课时)

5.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篇五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2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同学们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同学们想学、乐学、会学。教学过程:

一、口算。

1l-2= 8+6= 16-8= 9+7= 13-7= 11-6= 14-8= 15-5= 12-5= 12-9= 14-6= 17-9=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

二、巩固练习

1.夺小能手。(练习三的第1、3题)师:今天,我们先来进行一个闯关游戏,小朋友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现在老师先宣布一下闯关规则:必须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题目。每做对一道题,就能获得一面红旗,最后看看哪位小朋友获得的红旗数目最多,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请小朋友翻开课本11页,找到第1题和第3题,准备开始!看看谁是夺小能手。(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2.小象摘椰子。(练习三第2题)

师:大家刚才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象摘椰子比赛,好吗? 生:好。

师:现在我们看到了有4只小象正在比赛摘椰子,看看哪只小象摘得又快又多。大家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这里有4只小象,并且每只身上都有一个数字和减号。生:我还看到了每个椰子上都有一个数字。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只有当小象正确算出身上的数字减去椰子上的数字时,它才能将这个椰子摘走,大家愿意帮帮小象的忙吗? 生:愿意。

师:那就请小朋友动手帮小象列式计算吧!(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3.在○里填上“>”、“<”或“=”。(练习三的第4题)(1)学生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要求学生要将算式的结果先写出来,再进行比较大小。在反馈时,学生要先说出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

4.解决问题。(练习三的第5、6题)(1)练习三的第5题。

师:刚才大家去了动物园,看到了小象摘椰子比赛,现在老师再带小朋友去果园里逛逛,好吗? 生:好。出示第5题。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大果园,这里种着许多果树,大家在这个大果园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这里种着两种树,一种是桃树,一种是梨树,而且果树上都结满了果子。

生:我还知道桃树和梨树一共有15棵。

师:(出示两个问题)大家看看,小明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呢?大家读读看。全班齐读两道题目。

师:小朋友,你们能解决这两道题吗? 生:能。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2)练习三的第6题。

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要离开果园,去商店里逛逛吧!师:(出示第6题)我们现在来到了商店里的学习用品专柜,大家可以看到什么呢? 生:我看到这里有墨水、小刀和三角板。生:我还知道它们原来有多少,卖出了多少。生:我还知道它要我们求每种学习用品还剩多少。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帮忙计算一下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5.练习三第7题。

师:小朋友,今天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特意准备了许多大苹果,你们想要吗? 生:想。

师:那就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摘吧!(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必须将每个算式的结果写出来。(3)全班交流、反馈。

三、课堂小结

6.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篇六

教学内容:课本第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知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一比,估一估,进一步掌握比较多个数大小的方法;学会有根据的进行选择,提高估计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大家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请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两天学了哪些数学知识?(数的顺序与比较数的大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些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二、基础练习巩固

1.填一填、想一想、说一说。(出示课本练习六的第1题)师引导学生看题,你能填出空格中的数吗? 学生独立填数,集体交流。

师:认真观察这几个数,想一想,谁最接近90?,为什么? 学生同桌交流,集体反馈。

生:92最接近90。因为从90数到92,只需要数两次;而从90分别数到93,97,98,99,100需要的次数更多,所以离90更远一些。

师:那么97是接近100,还是接近90呢?为什么? 生:97是接近100。因为从97数到100,只要数3次,而从90数到97,却要数7次,所以97是接近100。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同学们,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想想:93是接近100,还是接近90? 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

生:93是接近90。因为93在90后面的第3个,93后面的第7个才是100,所以93是接近90。2.比一比,填一填。(出示课本练习六的第2题)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应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反馈。生:36<37<56<63<80 教师小结:在比较几个两位数的大小时,可以按照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如:先看十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大的两位数大;如果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大的两位数大。

3.圈一圈,读一读。

(1)出示课本练习六的第3题表,把2、4、6先用红笔圈出来,要求学生继续照样子圈一圈。(2)集体把圈出来的数读一读,读完之后老师说明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3)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单数或双数? 45,54,36,63,78和87它们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4)教师小结:当个位上数的数是0、2、4、6、8时,这个数是双数;当个位上的数是1、3、5、7、9时,这个数是单数。

4.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出示课本练习六第4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图意。师:从图中的门牌号,你发现了什么? 2

生:左边的门牌号是6,4,2,它们是双数。右边的门牌号是l,3,5,它们是单数。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门牌号排列的秘密。那你们能猜出:53的门牌号在哪边吗?68号呢?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5.猜一猜。

(出示课本练习六第5题图)先让小朋友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小朋友进一步体会“差不多”、“多一些”等的含义。

三、课堂总结

7.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篇七

一、在观察操作中, 丰富学生表象, 积累基本体验的活动经验

低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往往不是按照定义的方式来理解的, 他们更多按照先前眼睛看到的、尔后积累在脑海中的先前经验来对所学的抽象概念加以思考的.丰富的经验背景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前提, 否则将容易死记硬背概念的字面定义而不能领会概念的内涵的问题产生.这里的“经验”, 学生除了可以从学校学习中获得,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获得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轴对称图形》

教学环节一:认识轴对称图形———研究“美”

(一) 创设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 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出示:蝴蝶、昆虫图片, 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昆虫,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揭示:像它们这样左右两边或者上下两边一模一样的, 我们就称它们是对称的.

板书:对称

(二) 指导观察, 认识特点

1. 寻找生活中对称的物体.

(三) 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

1. 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 你们发现了吗?

启发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有什么好方法来证明?

板书:对折

谈话:老师这儿有一张天安门的平面图形, 谁愿意上来对折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操作:老师已经把天安门、奖杯、飞机的平面图形发给了大家, 请同学从一号信封里拿出这三个图形, 看看对折后的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

揭示:对折后的两部分大小一样, 形状相同, 两部分边线重叠在了一起.

像这样, 对折后的两部分大小一样, 形状相同, 我们就称这两部分完全重合.

板书:完全重合

谈话:现在我们的两只手掌就是完全重合的. (在小朋友自己表扬自己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们, 现在我们把刚刚对折的天安门图形打开, 你发现中间有什么?

学生观察得到:有一条线, 折痕.

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是不是每个图形对折后都有折痕?

学生观察后得出:我们把对折后折痕所在的直线就称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用直尺“点划线”把它表示出来.先画一竖线, 再画一点, 再画一竖线, 再画点……

这条直线就称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揭示: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命名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轴对称图形》.生:齐读课题.

给出同桌交流的要求: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了吗?一起告诉老师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告诉你的同桌,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首先学生对于“对称”性的物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设计中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对称性.揭示“对称”后,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寻找对称的事物,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接着把学生熟悉的天安门、奖杯、飞机的实物图片抽象为平面图形作为观察和操作的材料, 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操作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并初步认识对称轴, 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很显然, 学生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必须建立在学生积累大量的感官经验、操作经验的基础上, 且这些体验性经验又具有相似性和共性, 由多个层次的抽象才得以完成.

二、在探究思考中, 优化学生策略, 积累“数学地思考”的经验

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就可以安排一些带有思维性质的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如:

教学环节二:识别轴对称图形———认识“美”

(一) 动手操作, 加深认识

1. 练习试一试.

谈话:小朋友们, 给你一个普通的图形怎么知道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谈话:考考你!判断下面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明确要求, 学生动手验证:同学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同桌两个人一组, 拿出2号信封里的四个图形, 先动手折一折, 再来验证你刚才的判断对不对!

学生验证交流得出: (1) 号 (2) 号 (3) 号是轴对称图形, (4) 号不是轴对称图形.

谈话:说说你的理由!你是怎么折的?为什么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二) 综合练习, 发展思维

1. 想想做做第1题. (判断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下面的图形,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 想想做做第5题.国旗的判断.

3. 想想做做第2题.字母的判断.

A C T M N S X Z

谈话找出其他轴对称图形的字母图形:我们一共学过多少个英文字母? (26个) , 你还能找出还有哪些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B D E H I K O U V W Y

这样的练习学生从直观地操作及表象中感受对称, 体会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 以巩固刚刚获得的初步认识.从练习中看出学生能运用这节课积累的知识经验解决相关的问题.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也带有策略意识如:

4. (拓展练习) 这是一个表示时间的图形, 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8.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篇八

1. 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二、 学习《游园不值》

1. 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 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3) 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5) 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① “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② 屐,(指图)木底鞋。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设计意图】古诗词义的理解比较枯燥,教师利用画面,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义的难度,也避免了教师琐碎的讲解。

(6)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 师小结: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 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 读一读前两句诗,你知道诗题“游园不值”的原因吗?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2) 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3) 诗人是乘兴而来,现在要败兴而归了吗?教师引读后两句诗,读后提问:诗人此时心情怎样?

(4) 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5) 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要想走进诗中,我们还得学会想象,想象诗外画,诗外音,诗外情。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推开这扇柴扉,诗人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的思维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辉。一番再造想象让学生步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 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 园中的景美不胜收,岂是这一堵矮墙能关得住的呀!诗人顿时豁然开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把这样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吧!

(2) (多媒体展现美好春光)面对园中美景,现在你就是叶绍翁,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吟诵诗句,情感有了较深的积淀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换位赏读,学生兴趣盎然,整首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 引入诗题,看图知大意

(1) 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树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诗人杨万里住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里,那一天,他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的门外,他看到……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情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教师应摒弃独白,辅以画面,从诗中找景物,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诗的主旨,领略诗中的风光。

2. 启发想象,吟诵入境

(1) 诗文最后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什么不说“飞入菜花看不清”呢?“清”比“寻”读起来似乎更顺口,为什么诗人要用“寻”呢?(点出了孩童追黄蝶的欢快场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2) “无处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镜头:你仔细看,能看到黄蝶停歇、飞舞,儿童追跑捕蝶的情景;你仔细听,能听到儿童追蝶时的欢叫声、叹息声。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说给同桌听。

(3) 这景、这人,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图画,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比较、想象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四、 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1.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春天的,虽然角度不同,景致不同,但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春之美,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

2. 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设计意图】课内外整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通过诵读既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又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上一篇:发行投递局局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民政所办事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