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2024-12-10

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15篇)

1.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一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任教高一至高三政治课这十几年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矛盾问题我都在不断思索并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至此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多远?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新课程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旧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授课形式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我们教师在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的同时,正在研究、寻找既适合新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新型教学形式,使目前的政治教学呈现出了新气象。从实践出发,在“三个维度”的整体中推进,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政治文化素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正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大力推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抓住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点和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式正在被我们教师所接纳,但是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缺陷。

困惑一:课改条件下关于政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由于新课改被推广得轰轰烈烈,教师缺乏相对应的现实技能,加之社会压力、学校高考压力过大,使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改条件中无法融合。教师陷入两难选择,处于边缘状态。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素质教育也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而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这一主体,这是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只念答案而不分析,或是纯粹为讲授而“讲授”,任由学生的喜好,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独立思考”。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的正确定位。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

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而是两者要更好的结合,相互促进、相统一。现在学生的知识储存量大、兴趣广泛,他们的视野不仅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更多地向课外拓展,所以政治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必须在教学之余,也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关注国内外的社会热点,能多角度,全方面分析问题。

困惑二: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我们知道高中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只是二十多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充分展示出来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会影响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炼重难点,要求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参与探究活动,并且能让学生尽情发挥,比如:我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课时,讲到某村由于不重视精神文明所引发的后果,结合本县城存在的一些现状。我设置一个问题:假如大家是我们本县的县长,如何重振我县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文明县”?这时候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说明自己的主张,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教育事业,把人才留住……”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特色产业,比如:香蕉、芒果等,让这些产品打上中国烙印,推向世界,成为世界品牌。”有同学说:“吸引外资”、“举办三月三,提高知名度”、“治安问题是制约我县发展的关键”……学生的兴致很高回答也很精彩,迎来阵阵掌声,我也沉浸在学生的描述中,但是还要考虑到一节课的内容,所以只能对学生问题给打断了,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只能是留下了遗憾。因此,课堂不是满堂讲,而是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并在有效的时间里教师要协助学生把握重难点问题、考点问题,合理规划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考验。

困惑三:学生自由、合作、探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与整体全面发展如何协调?

个体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接受能力快与接受能力慢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像对《文化生活》中的有些道德两难问题我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探究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相互合作、探究、说说他们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学生面临两难问题应如何处置?结果反应快的学生积极研究、探讨,说出自己是如何做的。而反应慢的学生呆坐一边默不做声,这种差异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局面,目前学校采取大班制教学,一个班至少有六十多名学生,一个一个提问吧,照顾不过来,同时也影响这节课的课堂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主体的差异性,相应做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调整。高中生这段时期的自尊心强,同时也不愿服输,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我在课堂教学中举行“小组比赛”活动,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探究:在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时,你认为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要求各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黑板上写出他们的答案,这时候学生完全抛弃个人的沉默,一个接一个往黑板上跑,写出他们的想法,平时不积极回答的同学为了小组利益想不上去也很难,连平时反应慢的同学也会绞尽脑汁为其他同学出谋划策。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性的评分了,要适当地给他们鼓励但又不能给各个小组一碗水端平,不然学生觉得没意思也没动力,要有意地让他们留些“遗憾”才能够再次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就得留足余地了。在活动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协助,形成“以优带差”的氛围,相互帮助,带动整体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新课程的政治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特点,政治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要改变这些状况,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的“双丰收”,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端正教学思想,这都需要在我们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和提高。

2.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二

一落实情感教育的外围环境之惑

一般认为,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 通过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努力引导,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社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真正成为思想品质、智力、体质、个性及创新意识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为学子。这样的表述无疑说明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情感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也有益于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联系实际,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我国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我们同世界的交流更加广泛、深入, 这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 集中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西方国家总是极力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 在大量进入我国的书刊、影视、电脑软件及电游等精神文化产品中, 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另一方面,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多元化, 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一系列变化逐步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 诱发了多元价值观的出现, 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 甚至还出现黄、赌、毒等不良违法行为之风, 封建迷信活动等落后文化大有同先进文化抢夺阵地之势。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

此类事件无疑会严重干扰青少年正确“三观”、理想信念的形成。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上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内容。这些错误的不良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 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广、难控制的特点, 对青少年影响极大, 这对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给青少年落实情感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面对社会变迁中呈现的诸多现象, 我们困惑: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才能既借助现代的开放之局培育学生的优良情感和家国情怀, 又不至于让学生被信息时代的污垢所浸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努力实施的情感教育, 能多大程度使青少年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落实情感教育的内在环境之惑

回到校园, 学校学生情感教育出现了多元化格局, 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难题, 也使教学实践中落实情感教育多了些困惑。

第一, 身份之惑。长期以来, 高中政治课处于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科目和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必须作为具体学科进行测评;另一方面, 又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功能, 即德育功能。但当前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唯分数论, 会过多地把它归于学科教育, 强调对知识的理解, 忽视对情感的体验;过分提倡接受和掌握, 而冷落发现与探究;侧重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 却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丧失政治课应有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当教学变成简单道德说教和枯燥理论灌输时, 学生也就很容易把它等同于死记硬背、考试拿分的工具, 甚至存厌恶情绪, 使情感教育大打折扣。

第二, 内容之惑。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 学校的学生情感教育日益呈现多元化格局要求, 作为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教材, 也更应该体现出与时俱进之势, 更应该向广大学生展现它更大的吸引力。但遗憾的是, 当前教材内容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相对滞后性, 内容往往理论深刻、高度抽象, 缺乏具体化和灵活性的实例。与现实相脱节、与实际相矛盾, 使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和接受, 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导致学生根本不能体会到书中的“现实”。造成实际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 师生互动成奢望, 严重影响制约教师情感教育的落实效果。这样的内容也很容易造成落实情感教育时, 对学生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大而全化, 信仰教育也面临挑战。本应成为落实情感教育主阵地的政治课, 现实中却成了说教的代名词。可想而知, 老师们在教学上将很难有情感渗透, 很难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更不能达到德育效果,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3.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三

【关键词】高中政治 新课标 教学困惑 策略

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执行,对教育事业进行了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大形势之下,对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质量同样提出了要求。与初中政治课程的内容教学不同,高中政治内容更具深度,教师在教学中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得进行根本性的提高,成为了教师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下针对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教学困惑进行逐个分析。

一、新的教材需要新的理解

新课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力度进行增强,变得更为灵活,通过相应的分析发现,高中政治科目课本内容中,理论类内容得到了减少,具有探究和分析作用的内容得到了增多。而且在课本中,针对文字叙述等内容得到了一定的删减,而图幅的数量却得到了增多,甚至有些内容实现了以图代文,图表逐渐的成为了课本内容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在政治科目教学的课程设计方面也可以发现明显的整改,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灵活培养。课本对学生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力度进行了加大,而教师对新课本教学目标的准确理解,成为了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前提。

二、形势大发展下,教师的困惑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

新课改的形势之下,需要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积极的改变,面对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和内容的不断更新,只有不断的对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进行提高,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才可以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从而对课改政策进行积极的推动。但是通过各种事实证明,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师对自身的观念仍没有过多的改变,高中教学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仍然受到了忽视对待,而且在政治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仍然占很大的比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得到积极的开发和培养,在枯燥的教学形式下,甚至有的学生对政治课程进行了忽视和厌倦。究其根本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未对新课改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而对于课改内容和教学方法掌握的不熟练,因此造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

(二)体现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在对教学观念进行积极改革的基础上,政治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这是新课改下教师所面临的另一主要问题。很多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依据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在新课改后很难针对课改内容进行很好的驾驭,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例如,在进行政治内容教学中,教师虽然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但是实质上还是以教学的任务为主导,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不得当。而且教师还存在过分依赖教材的情况,缺乏创造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实现对学生的针性教学。

(三)教材的更新和独到

新课改政治教学内容,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知识点的合理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很难实现知识的连贯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对高中政治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产生了阻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整合能力进行培养,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衔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填充。

三、应对措施的具体实施

面对在新课改背景下目前高中政治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困惑和问题,科任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进行积极的转变。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与初中内容相比,更具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基础教学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做到与其他基础科目之间的有效整合与联系,实现知识、学科以及社会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教学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和合理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互动式、讨论式及问卷式教学的形式进行灵活的运用,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身的看法和意见,全面提升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总之,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在新课改的带动趋势之下,积极的进行教学的实践和教学观念的改变,对教学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勇于开拓和投入到教学的大环境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根本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教学困惑,例如,课内外关系以及评价与教学的本质关系等等。这需要高中政治科目教师肩负起自身引导学生的重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度的热情和大胆的尝试及专研,对自身的能力进行综合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的事业当中,为国家培养更出色、全面发展的骨干人才。相信在所有高中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改革教育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軍.刍议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困惑以及有效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95-95.

[2]任志莉.论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困惑[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1):160-161.

4.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四

XX职中XXX

(上)

从事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已经十五年了,在普通高中“学好语数外,文理都不败”的传统中,职业高中的课程改革的旗帜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的社会适应能力,人生生存能力。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这在每年的四川省职教师资对口高考中,考上那为数不多的本科名额来看,考得多的很多学校都是普高学校里附带的职高生,纯正的职高生能考上本科者凤毛麟角。个中缘由,普转职的学生的三门文化课通常都在430左右,而职高生的文化课能考350分者已经是文化课的佼佼者。多数学生的文化课主要是靠语文成绩来充点分数,即使这样,语文成绩还是远远不够。

一、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

职业高中现在使用的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语文出版社的,有劳动出版社的,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两种教材,各校还在实行本校编排的各种校本教材。这些教材林林总总,编排目的多样,编排体系繁杂,程度深浅不一,选文五花八门,加上上级对于教材的规定不一,明示规定的,暗中指定的,随时处于变化之中,教材的模样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

人教社的语文教材重视知识的传授,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语文出版社的教材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到“授人以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重视人格的提升,充满哲理。这些为现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学校

职业高中现在是各地仅存的非义务教育硕果之一。国家的各级在教育会议上都能口口声声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也能以资金的方式解决每一个就读职业高中个体的一些经济问题,但那毕竟是杯水车薪,但到了地方,大家还是轰轰烈烈地看重普通高中的升学效应。学校不可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去支撑市场化、职业化的语文教学改革。

学校在经济投入就业为主的专业技能设施、设备建设后,文化课的投入就是巧妇的无米之炊了。语文课作文职业高中的主干文化课,当然不能射出桃源之外了。

(三)、教师

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教师往往是大浪淘沙之后的人员,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大家谁选择到职业高中呢?何况,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教师往往面临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学生压力、升学效应的影响,在文化专业上很难取得重大突破,有机会的还被普通教育挖了墙角。

(四)学生

职业高中的学生是经过层层筛选,在初中多数是在学习或者表现上有不足的学生,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下列问题:

1学习基础差。学习基础差,尤其是初中的时候英语或数学较差,者必然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程度、重视程度。

2行为习惯差。职业高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往往是比较差的,这与他们在初中时由于成绩而被轻视有关,更何况现在还有很多孩子在家庭属于留守儿童长大的,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失去了父母的监督,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3学习目标低。到普通高中及时是问一个学习很差劲的学生,他们都会义正严词地告诉你他要考学(甚至是名牌大学)。2005年国家调整了职业高中升学的政策,中等职教几乎变成了终极教育。这就是去了对在初中成绩还算过得去的孩子的吸引力,职业高中的学生到校后也知道自己的前途就是两年后的就业,失去了对于文化课的拼命精神,语文教学也就不能幸免于难了。

(五)、效果

职业高中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的时候表现很积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语文课上,明显地规律是:学习应用文,还有很多学生还能完成任务,在学习文学、文化基础课程的时候,及时变成故事课,也很难吸引所有学生的兴趣。很多教师上课,课堂违规现象很严重,也就不是稀奇事情了。(上)

二、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探索

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困难重重。但面对一代一代的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未来,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

工作者不能任其发展,必须对现在的语文教育进行哪怕是高岩上艰难攀援的改革探索。

1、教材内容的改革

国内语文界的行家里手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发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号召,相关部门对语文教材也进行了改革。人教社,语文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劳动教育出版社,苏教社,都对语文教材进行了重组、改革。各地方,各学校也编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这些的教材以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实用为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实用技能训练。教材改革现在如火如荼,教材改革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与时俱进。

2、对教学内容大胆地改革

以前的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以普高化为主,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现在的语文教材增加了实用性的技能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社会实践训练。如现在的高教版倪文锦主编的教材,实行分模块(文理工)分离教育,各单元以五篇课文为基准,配备语文技能活动,语文情境活动的训练。主编还建议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课文进行取舍。

我校在教材改革的进程中,学校以高教出版社的教材为准,学校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每个单元选取一篇代表性的经典文章,教学以语文境内活动和情境活动为主,让学生多活动,多实践。语文组主持编订了校本《基础语文》和《国学必读》并在学校各级学生中使用。

3、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针对职中学生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现状,我校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下了功夫。首先是树立广度超过深度的观念。语文其实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作为万花筒般的生活,这就是学校要求对我校学生要进行较为广泛的政史哲经理工农艺天文地理历法均可以

涉及,而且只求知道,哪怕是一点,不一定深入。其次是开展语文技能活动。我校的写作、征文、书信大赛诗歌朗诵、散文周、小说周、读好书、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演讲活动、自办报刊等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不仅仅是教材,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相关的学生自己做的语文活动很多,这些活动就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增强了信心加强了班级凝聚力,很多学生动过自己的参与,素质明显提高。第四是教师加大辅导。即使我校有的语文教师可能做普高语文考试题,但他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方面,都明显胜人一筹。

4、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很多学生贪图安逸、害怕吃苦、毅力不足、意志不强、有很强的畏难情绪,他们还以我为中心,又显示出缺少根据的自信。这本身就是要通过语文课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来完善,虽然有些自诩为理论家的人不承认这些。

职业高中专业课老师重要的是教会技能保障安全,语文教师不同,通过有限的五节课(三节正课两节自习)既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来完善学生的心理。培养爱国热情、感恩之心,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培养团结协作、合作之心,处理正确人际关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之心,学做永不言败精神;培养与时俱进观念、终生学习,完善终生教育。语文老师要通过语文课程,对自己的学生在心理上使之养成、发展。

语文教育工作者是神圣的,自古以来,语文教学不论在时间上、内容上对学生一生影响力上都是巨大的。但职业高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还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5.高中政治复习的建议 篇五

一、高考政治复习夯实基础是关键。

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不仅要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关键知识点也必须掌握到位,并能围绕核心知识点适度延伸发散。

二、高考政治复习能力提升要全面。

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基本的应试方法、基本的思维、语言表达的层次性逻辑性也要加强。研读四种能力要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准确、全面“获取和解读信息”。

三、高考政治复习关注社会时事话题。

时事政治素材引入是政治命题的重要内容,考生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等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时事话题,特别是关于国家层面重大战略的话题,而且要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四、高考政治复习重视高考真题演练。

高考真题是考生最可信的备考资料,通过演练、研究高考试题,特别是研究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可以把握命题思路,掌握表述方法、提炼关键信息点。

五、高考政治复习能够持之以恒

有一个法国谜语,也是一道的数学推理题,叫“荷花塘之谜”是这样说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整个荷塘,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我们可以算出来:从四分之一面积扩大到整个面积需要两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会有四分之一面积的荷花。

题目很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对每一朵荷花而言,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在第29天到来之前,它们费心尽力,也只完成目标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两天却如有神助,拓展了绝大多数。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的。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的缓慢的,是一定要学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要远离浅尝辄止,千万别奢望一步登天!

越是到了高三,学习就越不容易。也许是最困难的时候,但也正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我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要胸怀自己的目标,凭每日细小的进步和成功去创造高考政治的辉煌。

六、高考政治复习做事学习都要讲求方法

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并把它做好。多错一道会做的题就等于浪费了你双倍的时间。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方法可找,有规律可循。经过摸爬滚打,探索思考,总结经验,不断探求正确的方法。掌握了政治学习方法,具备了能力,摸清了规律,就会提效率高,就能驾御知识,就一定会大有收获。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七、高考政治复习劳逸结合

每天中午要睡一个午觉,虽然很奢侈,但是很有必要,高三生不是超人,应该及时调整状态,应该及时的休息,并且还要学会随时随地休息。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参加过战争,当过战地记者,学过油画,指导英国人获得了二战的胜利,一年中写了许多的著作,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问他是什么能够让他的精力始终这么充沛,他回答:“能够坐的时候我绝不站着,能够躺着的时候,我绝不坐着。”说的就是要时刻的注意休息,以便自己在真正需要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全部的投入。劳逸结合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精神状态的良药,学会劳逸结合也是一种学问。

★ 高中政治三轮复习策略

★ 如何写高中政治小论文的方法步骤

★ 中考复习的方法

★ 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 高中政治答题模板

★ 高中政治说课稿

★ 高中政治复习方法

★ 高中政治教案

★ 小学数学复习应试方法

6.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六

物计教研组 吕申元

2010年8月我们是咀嚼着课改的新理念,走进了新课程,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校物理教学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

一、存在的困惑

1、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

尽管所有任课老师都参加了各级培训,但不同教师对新模式与新方法的理解与把握仍有较大差异,对课程标准的落实也是各有偏重。老师们还是习惯于传统教法,认为花那么多的时间进行探究,远不如多讲几个例题来得实惠,而另一种极端是误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内,滥用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课堂活动,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差,如机械地设置情境,生搬硬套,忽视基础,或者脱离知识与技能片面注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课堂容量大探究活动多而课时安排少教学难度大。

根据我校实际,在高一学年物理课每周安排了3课时,从理论上讲,课时应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栏目多,容量大,教师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教材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很多结论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写明而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又由于传统教学形成的惯性,总觉得对原来存在于物理体系中、而现在没有出现在新教材模块中的内容不放心,不舍得放弃而导致教学进度比计划的要慢;再加上新教材增添了大量学生探究实验,跟据新教材的意图有很多时候我们的物理课最好是搬到物理实验室去进行。实验一多,老师教学内容如何完成,准备器材也加大了老师和管理员的工作量;同时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教材中增添的内容更加重视,使得不少学生不能适应而觉得物理太难,而不愿意学习物理。以至虽然学习理科,但其实是放弃对物理的学习。因此我们总觉得物理课时不够,教学难度加大。

3、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突出,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常见题多,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阶段初中物理课改已基本成熟,而高中物理则刚进入新课程学习,由于教材、能力要求、课时、学习方式、考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初高中物理的台阶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学生因无法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而影响高中学习的情绪,甚至无奈地放弃理科选择文科。另外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如斜率的概念、三角函数、向量等知识等数学知识,高一开始学物理时就要用到,但这些知识点在数学上安排滞后,也对学生学习物理造成了困难。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问题,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学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4、课标、教材、教辅和考纲未能统一。我们都知道,新教材的编写思想是: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做教师的好帮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用课标驾驭教学,实际上我们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仍以教材为准则,追求学科体系完整严谨,比照传统高考考纲,因此,除教材中所有知识、技能全部讲授外,大量增补被新教材删除的原有教材内容,按以往高考试题要求进行拓宽、加深,而没有按课标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教辅与教材差异更大,教辅中出现的练习难度比教材中的难度大许多,有些内容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但教辅中练习出现不少,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于取舍。致使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加重。

二、思考:

1、学习新课标、熟悉新教材、实施新课程。

学习研究新课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新课标包含了新课程的性质,理念与培养目标.这些都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作为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至关重要,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新课程理念指出一切教学的中心是新课程标准,教材只是实现这一中心目标的物质资源,教材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熟悉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必要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熟悉教材的内容,教材结构特点,教材的编写理念,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才能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的综合全面提高.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往大处说,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的目标。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变得千姿百态。同时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问题。作为科学性和创造性非常突出的物理科,我们要很好地发挥她的优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使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2、关于初高中衔接问题,我的设想是加强学法指导,跨跃初高中新台阶。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我的想法是在教学中主要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在选修Ⅱ系列中开设物理初高中知识衔接的选修课,根据衔接教材中的内容与高一教材的结合程度,加强学法指导,适当复习初中知识,并分散到各章节中去。二是与数学教研室协商,让他们适当调整教学模块,将斜率的概念、三角函数、向量等知识向前提,为物理教学服务。

3、关于课标、教材、教辅和考纲未能统一的问题,我们的设想是:加强课标研读,认真对照课标、基于学情,研究教学目标和要求,并将这个要求在课堂教学、作业、考试中统一起来,严格控制拓宽和加深的知识内容。对于教材中删去的基本原理,要根据课标的知识技能要求和学情,谨慎适当补充。同时,要坚决地将那些课标未作要求而教材却有呈现的知识技能从课堂教学内容中删去。组织教师在新教材配套的练习中精心筛选符合课标要求和本校学生学情的练习作为学生的作业。

7.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七

(一 )学 生 学习 兴趣 无 法 达 到 教 学 要 求

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 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进行相应调查,通过调查显示,其中42%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58%的学生承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汉语为主,没有创建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英语作业方面,大概有25%的学生是应付了事,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因为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与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缺乏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创建一定的语言环境,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

(二 )教 学 方法 和培养 目标 之间 存 在 很 大 的 差 距

现阶段,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大部分为讲授法,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通过相关实践调查表明,其中67%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环境比较枯燥、乏味,7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6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基本上均是听教师讲, 没有自己发言与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相应的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开展,从而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克服本族语的干扰,培养英语文化意识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英语的保证。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外,还应通过各种渠道,拓展学生课外接触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渠道。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拓展课外阅读。通过时文选读,了解西方国家新的价值观,并学到最新的俚语。如让学生订阅《上海学生英文报》(“Shanghai Students Post”)、“21st Century”等英文报纸,还可从“China Daily”及“Times”, “Digest”等国内外英文报纸杂志中选些文章让学生读 ;通过名著欣赏,诵读英语优美句子,提高文化鉴赏能力。2.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利用网络让学生搜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及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利用学校电视广播系统,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英文教学片《走遍美国》(“A Family Album”) 和《跟我 上旧金山 》 (“Follow me to San Francisco”),以及适合学生观看的英语原片如《音乐之声》等。3.创设校园英语氛围。在教学楼 、实验楼、课室、走廊等地方贴上英语指示牌、英语格言、谚语;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讲座,介绍英美文化,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英文影片、给学生讲英语笑话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与交际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营造全面接触英语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环境、感情环境、意识环境之中,亲身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并恰当地运用语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广泛开展讲英语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身边发生过的事情等。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消除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障碍,他们见景生情,见情生话,既可增加语言使用的量,又可提高语言使用的质。

三、熟知外国的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进行高效教学

在传统中国的节日里,一般是大人给孩子准备礼物,而西方国家在过圣诞节或者比较隆重的节日时候, 无论是大人或者是小孩都要准备礼物来送给别人。如果不懂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言语上无法沟通,而且会发生很尴尬的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通过外国那些新奇的文化,逐渐将英语文化渗透到学生身上。

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 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严重。为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合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创设真实的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

四、注重学生语感方面的培养

语感就是学生学习一种语言的天赋, 它是学生在长期对语言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不用通过大脑思考,直接运用自己的直觉将其直接说出来的能力。

1.教师在课堂中尽量运用英语 , 在这个逐步实行全英文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受到英语氛围的熏陶,还能锻炼学生的听力,更能提高学生身上潜在的语感能力。同时教师对于一些问题的提问,应尽量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慢慢养成习惯以后,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然会有所进步。

2.要让学生大声地阅读一些心灵鸡汤或者课外英语故事来锻炼自己的语感能力。在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按照座号轮流让每个学生读一篇自己选择的英语文章来与所有学生分享。学生不仅可以从这些外来的阅读资料上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还能锻炼英语口语及一些直觉性的语感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对这门外语感兴趣的同时,又熟练地运用。学生熟练地游刃于这两种语言之间,会使自己的口语能力不断提高。

五、课堂上的动静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活动任务及要求,学生思考后进行小组活动。活动一般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和自我完善四个基本要素:“自主学习”是活动的前提要求,“合作探究”是活动的主体参与,“成果展示”是活动的外部显现,“自我完善”是活动的最终提升。活动又有“隐性”和“显性”之分,课堂上的一些隐性活动也很重要,表面上的静,思维上的动,只有注重自主学习,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才能让个体既有独立尝试的机会,又能及时得到同伴必要的帮助,才能在活动中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8.谈高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应对策略 篇八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困惑;对策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来说,以往常常听到学生们对英语的抱怨:“难学”“根本就学不懂”“没兴趣”等等;学生将英语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累赘。然而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对今后的工作也有所帮助。因此对老师们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师们在教学中面临了更高的挑战。新旧课程的比较,不论是文章的内容、词汇的量,还是每一个单元的设计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标的内容和单词都体现出了英语的原汁原味;单元的结构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上升到口语技能的训练,并且当中还有设计Task这个版块,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对该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然后完成任务的搜集、整理、加工、提炼、输出和呈现[1];再通过完成Project这一版块进行探索研究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课程的改变就要求老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

1.教学上所面临的困惑

1.1新课改的教案给老师所带来的困惑

1.1.1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现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建立在语言知识、技能、情感、学习策略以及文化的意识等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新课改的英语教材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在平时的交流中习惯于用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很高,对于普通的教师来说是很难达到目的的。首先老师不仅要理解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其次要具备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改英语教学目标的完成。

1.1.2教学模块的复杂性

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规定学生必修五个模块以及六个选修模块。每一个模块是以单元为中心进行教学的,每个单元中包含了较多的项目,如:热身、阅读、词汇能力、语法、课题研究等,还包括了大量精读、语法、听力等课程;与此同时,还有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高中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

1.2英语教学自带特殊性

由于影响英语教学因素是比较多的,所以教学的过程非常复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语言符号、机制、内部结构都是不相同的,加之又受到母语的干扰,使英语教学本身就具备难度和特殊性。还有受到环境的制约,我国在现实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是很少很少,几乎没有;然而在学校里,一天最多就80分钟的英语课堂,想要在这80分钟里既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要完成学校的目标是相当困难;因此对老师来说这是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1.3师资力量不雄厚

现代的高中英语教师知识的储备量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年龄稍大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早已落后,对新课程的内容、教学任务感到非常的陌生。因此,他们也在不断的进修、提升知识和能力,所以在教学方面显得很被动。长时间的只重视知识点的灌输,忽略了实际能力的培训,反而教出来的学生只懂不会说。新英语教材需要老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理解、去查询、去消化,然后再用英语进行组织,并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等,不仅要让学生会学、会认、会读,更要让学生会使用、会交流;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

2.提出解决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看出了新课改后的英语教学之难,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因此,唯有增强自身的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和素质,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2.1让学习促进知识的专业化成长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要求教师具备专业英语知识和丰富的文化以及教学理论素质。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学中的备课和传授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当面对新课改带来的困惑时,应该抱着一颗挑战的决心,这种决心会促使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老师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而且还要以发展的目光看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学双方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包括认知学习理论、主体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元认知理论等来指导、组织教学活动[3]。只有掌握了认知规律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2.2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核心、为发展的根本之所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4]。面对新课改,老师必须要更新观念,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尊重学生的情感,以学生为核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服务;其次,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重组、活化。例如:Olympic Games,这篇课文与运动会紧密联系,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了解运动会上的各种参赛项目,所以为课文的理解就做好了铺垫,打破了照本宣科的陈旧教学,让学生从实际走进教材,再从教材返回实际,为课堂注入活力。针对新课程中的单元内容,老师需要进行整合,按照变任务为项目、变分散为整体、先听读后说写、先认识后交流等教学方法,将Warming up、pre?鄄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和Using language等整合成小任务,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进步,并体会成就感。

2.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就是要首先确立一个目标,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小组或者是团队的合作方式,进行明确的分工,相互帮助完成共同的目标。合作的主要中心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完成小组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个人的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性格、学习水平、能力等进行分工合作建立小组,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的组建,然后围绕共同的任务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小组中还要设立小组长(一定是要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组长要对自己的组员负责;在分析、讨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组员之间要形成一种默契,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老师给出的作业;完成之后,老师要及时的检查与指导。这样,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们才能主动学习、提升自信心。

3.小结

总之,在新课改的冲击下,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一定要勇往直前,不断的完善自己,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传授更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盛德仁.英语教与学新模式[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九

摘 要: 高中政治教学中,一般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由于该阶段学生自身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较稳定的个人心理素质,因此该阶段的政治教学很难取得较大的教学突破,而且对教师而言,政治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具体知识需求做一个良好盼望的突破分析判断。

关键词: 政治教学 教学瓶颈 突破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由于学生自身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意识,因此政治教学已不是简单的课程宣导和照本宣科的政治知识讲解,需要教师对当前教学进行定位,形成相应教学方法。

一、高中政治教学背景和面临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表面化和僵硬化

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一般知识的接受形式和基本知识内容都有一定积累,同时对他们而言,该阶段教学内容比初中阶段更为深入且难度有一定加强,而对于该阶段政治学科而言,学生对其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接受过程中,而对教师而言此时政治教学往往只是为了应对必要考试,因此这时候的政治教学就会形成: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一些政治考试,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然后进行相应的政治教学和学习。因此这样的政治教学显然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该阶段政治教学是学生形成自己特有知识体系及拥有良好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对教师而言如果只是形式化教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认知和基本教学理念接受产生不必要的偏差。而对学生而言,过分看重政治考试的作用和成绩会让其在教学之余只对考试要求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复习,这样学生对其他非考查或者考查概率比较小的知识点就会了解较少,对教学整体性和有效性而言非常不利。

2.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的认知出现偏差

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内容主要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这三大板块,而且这三大板块之间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简单来讲经济学学习主要是对市场经济和国家经济政策及企业经营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哲学这部分学习主要是马克思唯物哲学的理解运用;政治学板块则是对各国不同社会制度的了解及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全面把握和分析,因此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安排其实是根据这些知识体系的难易程度及研究某一具体区域社会采用的惯用分析因素划分的,总体来看哲学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研究必要具备的知识点和分析这二者的理论基础,而经济学中的理论又会受到政治的左右,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相应的政策体系有助于市场经济发展,因此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基本符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的,但是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往往只能看到部分内容,很难形成正确的理念,因此该时期政治教学其实和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是有一定差距的,简单来讲就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特定板块的知识体系在某些方面是不对称的,即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政治教学中选定的教学内容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导致政治教学效率较低。

二、政治教学如何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提前调研

高中学生对新的知识接受能力往往会有不错的反响,但是一些学生对不同板块的政治知识的理解会出现一定的起伏,如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哲学板块比较感兴趣,但是对经济学板块没有太多兴趣,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前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对具体知识认识程度进行初步有效的调研分析,并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进行分类汇总,这样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教学心理预期,同时教学会更有针对性,因此政治教学效果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另外教师的调研必须按照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教学调研更有效,同时调研对象的需求会得到良好体现,对教师而言非常有利,因为教师可以通过调研了解到不同学生对不同板块政治学科的要求,对教师后期教学安排十分有帮助。

2.政治教学需要学生具有系统分析政治问题的意识

具体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一般情况下是围绕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复习,但是这其中的复习过程其实是政治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只有在复习过程中拥有高效可行的复习方法才能学好政治这门学科,然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实需要学生具有独立思考某些政治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尽可能对该阶段三个不同板块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形成全面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但是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并通过一些实例辅助分析,如分析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时,教师一般会让学生选择从某个角度分析该国家战略,但是教师可以不限定具体分析角度,而是让学生自由分析,这样该战略的解读就会出现不同版本,但是这对学生而言其实非常有价值,而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局面正好可以反映出学生已经具有全面分析政治问题的意识并且初步有了自身的知识结构。

总体来看,高中政治教学其实面临诸多教学瓶颈,当前教学环境下,教师其实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进行必要矫正和改善,而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在政治学习中不断总结分析不同层面的知识体系才能很好地配合和适应教师教学。并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需要不断适应学生的认知习惯及其对具体政治板块的喜好程度,这样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才会取得良好效果,教学问题才会得到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10.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十

课题组负责人:张国章

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与新课程接触的过程中,广大老师感受到了富有生命力的新理念气息,感受到了它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给了不少教师带来深深地困惑。

一、教材自身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应对方法。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农村中学现行的物质条件对教材内容展示的制约等等。

(二)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教材的编者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的感觉。

应对方法:学习过程中遇到陌生知识或是在课本后面要讲到的内容,可降低难度,让学生知道这一知识即可,学完后再回头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体现知识的逻辑性。

(三)课本知识浅尝辄止。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淡化知识内容,浅尝辄止,不知是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还是深度到此为止。反观其他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难度绝非课本的深度,因此给教师教学带来困惑。新课标一方面要减轻学生负担降低课本难度,一方面高考评价难度又高于课本多个档次,让教学难以把握。

应对方法:根据教师教学经验,对重要内容、常考知识可以从多角度延伸,也可以结合一些材料或试题来加深对本知识的理解。但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任何内容都做扩展,更不能把旧课标的知识简单的照搬照抄。

二、课改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师只是忠实的执行教学计划,充当传声筒、录放机的角色,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思维方式、素质发展、品格形成等方面大都比较相似,存在求同存异的特点;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成为被教师遗弃的对象,其个人素质得不到开发、个人潜力得不到挖掘、个人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放弃的情绪。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目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为适应新课程新课改,以便从根本上推动新课改,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才能有谈实施新课改的余地。为什么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难以改变呢?这主要是:

1、一些教师对新课改内容理解不深。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了,但对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把握不准,关于课改的目标是什么、关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心中没底。出现这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为应付高考、提高升学率,怕影响升学率,无暇实施新课改,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二是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方式,让人固步自封,自以为传统教学很合适,不注意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和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

2、一些教师过分强调“标准”。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对待问题就硬性规定“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这就是标准答案”,所以有些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甚至是有创造性地按自己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格式化。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严重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一些教师不注重课堂知识的延伸。

课堂教学传授了新知识新观点,其实它们的外延内涵有很多的,要达到深刻掌握、举一反三的目的,就要实行研究性的学习,把课堂新知识新观点外延,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置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习惯将学生置于凝惑之中,更不适应把没有结论的问题留在学生中,不注重课堂知识的延伸。(二)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是以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改革,面临的困惑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单

一、缺乏更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许多教师仍没有从课程内容中以传授为主解放出来。课前,吃透教材备好课,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课堂上教师根据己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单向传递知识,学生配合教师活动,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旧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淡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难于驾驭课堂。

目前,教师仍然受到以学生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影响,把时间集中于完成指标和任务上,对于教学方式方法很少去研究、尝试。教师机械地教学,学生机械地学习,对新课改的教学方式难于驾驭。

2、习惯依赖教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目前,仍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深入去研究教材,习惯依赖教材,死板照条地使用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简单。课程改革之初笔者感到茫然,但随着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我发现新的教科书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库,如何利用这个资源,要靠教师充分发挥工作的创造性。

(三)解决办法

1、建立起新课改下教学方式的新观念。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并引导着教师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应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内容综合性强,注重了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课本中“探究共享”一些实际“镜头”等小栏目,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建立起新课改下教学方式的新观念。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

教师要克服过去那种“只顾耕耘不管收获”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卷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坚决改变“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不良倾向。

3、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下要求学生是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的标准高了,严了,因此,为了做好教与学的工作,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业余学习。

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坚持终身业余学习,掌握课本内、外的政治学习前沿知识,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而且要认真学习《考纲》,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学习课程理论,课改信息,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2)学校为教师提供脱产学习的机会。

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积极送教师参加市、区政治课脱产学习培训班,坚持高标准、多层次、突出实用性的办学原则。通过典型引路、榜样作用、整体推进的思路,参与教改兄弟学校、同行经验交流会,学习他们的长处。

三、课改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方式不对和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依然没有养成。具体体现在:①习惯于教师灌输,习惯于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知识,学习方法与方式单一化,形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的不良习惯;②不注意知识的建构,知识面窄;③不善于思考问题;④缺乏探究精神。

(二)解决办法

1、转变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死记硬背学会的、大量做题练会的、自主探究和发现学会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等方法。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平时作业、考试卷上的质量都能看得出来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也是大不一样。新课改下的要求,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只有在新课改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才会有优秀的成绩表现,因此,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目的,其宗旨就是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的良好思考习惯。学习就是要思考,思考就是从疑问中去找答案、找结果。名言说“教学生会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所以说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思考习惯。一是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联想、辨证思维、推理、讨论等政治教学活动。二是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如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处找疑点。

(2)培养合作性学习习惯。

当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时尚,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政治课的学习中,应当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这样,合作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3)培养探究学习的习惯。

在课程改革中,要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习惯,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发学生心理上渴求知识、探求知识,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对一些问题加以探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探究气氛也浓厚起来了。如比我在教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时,一二节课没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其主要观点,为了让学习更好地掌握其理论,进行了探究性的学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研究,学习完后,写一篇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研究性论文,用此来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理论。

11.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十一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数学 困惑 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新型的接受渠道。由于数学学科的性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不易理解一些过于抽象复杂的数学原理,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展示文字和图片内容,还可以播放声音和视频文件,有利于将数学中抽象、深奥、枯燥的知识通过直观和想象的材料表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当前多媒体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新型教学方式的特点,所以吸引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为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其中也出现了盲目使用的问题。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导致与学生缺乏课堂上必要的沟通和感情上的交流,只是一味将所教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疑惑,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表面上给人感觉节省了时间,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接受了新的知识,实则学生接受到的只是一些固定的数字符号,缺少对知识更深一层的了解。更有甚者,学生只将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设备上,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数学教学中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2.不能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合理的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也是当下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师不能只关注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学习一定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将自己的专业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有效展现出来。但在目前看来,多数教师缺乏这一方面的基本能力,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其他教师的网络课件,稍加修改便进行使用,内容变动较少,不符合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此外,一些教师还不能灵活使用视频、音频等各种插入性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也因此减少;或者不熟悉所运用的技术,导致课上出现临机处理的情况,原有的教学计划被打乱,本想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约时间,不料却适得其反;还有一些教师夸大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没有将其视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的展示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自己则仅仅扮演一个操作多媒体技术人员的角色,这样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法

1.调整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极大地解放出来。减轻了备课、板书的辛苦,然而长期的教学经验显示,备课和板书并不能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退出历史舞台,仍有可利用的价值,而且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板书将课程内容的轮廓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大概的学习内容框架,而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较为琐细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数学知识。教师要注重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从而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2.把握教学进度

多媒体技术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可以将大量的课程内容融入到一节课里,教师只要适时点击播放就可以将学习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加快教学进度,但教师不能片面追求教学速度,忽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调节好教学进度,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新知识的内容。

3.明确教学主体

多媒体技术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教学的主体,片面以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而错误地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主体,造成了教学主体的偏离。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结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合理运用其为现代教学服务。教师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用创造性的新型思维来看待新型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淑荣. 浅析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 (2).

[2] 陈杰. 多媒体环境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12.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十二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生活的科学, 而生活是真实的, 具体的。作为社会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其本质也应是对生活真实的体现。现在的高中年级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他们能根据教学要求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 开始用批评的辩证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 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 学习中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 喜欢独立活动, 独立完成任务。现代心理学中人本主义理论认为, “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 而不是‘较大的白鼠’”, 因而“学生是一个有目的, 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他们各有其求知向上的潜在能力, 只要视他们为活动的主体, 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他们就会学到所需要的一切”。高中政治课教学首先必需建立在其一定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因而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 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 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讲政治, 把生活经验政治化, 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因此, 政治教学生活化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点: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可能生活学生化。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建议

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构建“列举生活事例——提出政治问题——进行课堂活动——形成政治知识 (可循环) ——知识应用”的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 重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从生活实际出发,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 通过学生观察、想象、参与、汇报交流、小组讨论、课堂竞赛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强化政治知识, 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发展。

1、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时事点评。

2008年在我国将举办的奥运会主体育馆称为“鸟巢”, 它是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 它的建设方案公布之后, 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表明自己的各种想法。对此, 政治课教学可以组织相关的点评议论活动教师在学生点评活动过程中对双方的观点进行点评, 通过时事点评活动, 学生就能分别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我国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的利益、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等角度, 交流各自的看法, 表达共同的志向。

2、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辩论赛。

高中政治课教学在学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这一内容之后, 教师可以选定“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是否有好处”与“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是否有积极意义”的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先就这一命题,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如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等内容, 供学生讨论正确与否, 并阐述理由。由此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

3、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专题讨论。

高中政治在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用一段诗意般的材料导入, 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你用母亲般的温暖拥抱着我们, 您用父亲般的胸怀呵护着我们, 斗转星移, 您领导着中国革命走过了80年光辉历程, 您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您是伟大的!是不屈的!社会主义航船靠你掌舵, 社会主义事业由您领导。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您是中国人民永远的希望!在您80诞辰之际, 我们——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呈上自己的厚礼, 不用蜡烛, 不用蛋糕, 只有一曲心中的歌——党啊, 我们热爱您!”然后以上述材料为主题, 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进行分组讨论, 畅所欲言。

4、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调查采访。

在教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 政治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 采访当地相关领导干部和村民, 调查本地水质变差的真正原因。

三、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中实践上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实践, 教师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错误的倾向:

1、重视外在形式, 忽视教学实效。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就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教学方法, 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然而在实践中, 一些教师只注重教学生活化的形式, 而忽视其内涵。教学生活化成为了“美丽”的外衣, 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有政治课教师在讲解“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框时, 视频导入新课后, 通过几大页的海尔集团发展的文字材料, 利用余下的时间进行整个班级的分组讨论, 讨论很热烈, 学生总结的海尔集团发展的原因也很多, 但最后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教学目标的总结, 结果教学没有通过一定途径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 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

2、重视生活教学素材数量, 不求教学质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形成的。这要求政治教师一要大力开展情境教学, 在提供的近乎真实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二是要构建基于资源共享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到信息资源掌握程度的影响, 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详实的资源背景下充分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生活化教学必须在生活化课堂中展示更多更丰富的资源, 片面的贪大求全, 结果学生无暇顾及生活素材全貌, 影响教学实效。

3、重视媒体运用, 忽视传统技能。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 被称为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 可以展示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 能够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习得新技能, 从而进一步增强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某些具体内容教学上, 多媒体教学并不一定比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效果来得好。教学一定要防止由过去的“人灌”转变成“机灌”。

13.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十三

浅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索

文/刘仕红

摘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对于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实效性;人性化;主观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促进人性的完善和价值的提升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学生更好地发展人生和认识社会,以实现自我的价值是有重要意义的。然而当前的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如,形式过于单调、不够人性化、学生的参与性不够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促进他们全面、个性的发展,笔者就自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思考和见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过于单调

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更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养成以及价值观形成的指南。一些教育者以高考的标准来讲解思想政治教材,甚至以学生的成绩及在校表现作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标准,不仅造成了思想教育的片面化,甚至会导致学生的知行分离。还有一些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就教材仅有的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切身实际情况,未做到灵活应用教材,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以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脱离,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过程中人性化缺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即将人性的要求贯彻到教学理论、目的、手段以及途径中,以形成培养个性人格的教育模式。然而现实教学中往往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教育成果,而这种标准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养成。再者教学模式的单一往往忽略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3.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马克思说:“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笔者认为影响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门课程,而不是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精神指导,往往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或者是学习能力与思想道德的严重不一。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对当今社会认知集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品德教育,而不在于智力教育!然而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大,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高考的需要。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及呈现形式,而不是一味单一地灌输思想道德标准。

1.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现实性

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和概念论述,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来安排的,内容上往往是千篇 一律的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敬老爱幼等,对于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如,早恋、职业选择等关注度不够。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脱节,非但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反而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不紧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例如,体现现代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如,金钱观念、效益观念、创新意识等没有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内容的滞后,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及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在实际教学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自由提问,就学生切身问题进行讲解,这样一改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的认识,使课堂一开始就变得活跃起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

古希腊普罗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式能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现在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用简单的事例,来印证理论的正确性,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通常只是单一的说教形式。如果能变被动为主动,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便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索。例如,笔者在教学“信用工具和外汇”一节时,由于教材内容与学生脱节,若照搬教材,可能会造成学生的一知半解。笔者鼓励学生课前做一定实例资料收集,课堂上采用演讲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共同讨论,这样既深入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高中教育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成长过程的人格形成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当前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应该做到内容上与时俱进,方法上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结合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困惑及对策 篇十四

2007-11-27 点击: 1924

(注:该文在参加“全国第六届暨贵州省第六届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省级二等奖)

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困惑及对策

储永英 从江县第二小学

【内容摘要】在新教育遍地开花的今天,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师资的缺乏、教学设备的落后、课时量的不足、家庭教育的缺乏等因素在制约着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的学校实施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并通过实践得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困惑 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2001年8月刚从州教育学院毕业的我,正赶上了国家教育部决定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这股热潮,从那时起便开始了我的小学英语教育生涯。在积极推进小学英语教学以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部分学生还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和常用句型,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积极的学习热情,语音准确,语调自然,为初中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短暂几年的教学时间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那就是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问题。现在就我所任教的从江县第二小学实施小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大家共同进行分析。

一、学生生源多样化,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我校虽说是县城小学,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校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是丙梅村的适龄儿童。全校除学前、幼儿学生外,共有学生755人,从生源来看,我校生源有四种类型:

1、35%的学生来自于本村。

2、21%的学生来自于外乡镇边远村寨随父母到县城打工的孩子。

3、17%的学生来自于外省外县到我县就读的儿童。

4、24%的学生属于县城关户口的适龄生。这四种类型就导致了学生生源的多样化,学生稳定性不强。可以说我校的确属于实实在在农村小学。再来看他们的学习情况,来自于本村儿童和随父母到县城打工的少年他们占总学生人数的57%,他们除了课堂40分钟教师所创设的学习英语氛围和个别家长辅导外,几乎都在以侗语、壮语、苗语环境中成长,刚来的时候有些学生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就不用说外国语言了。这一点确实给我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大班英语教学中,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孩子。

我校共开设16个教学班,其中接受英语教学三到六年级有12个教学班,平均班级人数在50人左右,班级人数过大确实是教师实施英语教学的困惑。对于学习语言来说,人数在20到30人之间为佳,因为学习语言是靠交流,而且英语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科目,它是一种“技能”课,是一项活动。其教学一般应遵循交流性原则、情景教学原则、趣味性原则、听说领先原则,因此班级大小直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教学效果。例如:在日常对话、游戏、角色扮演等等,人数多了往往很难在这些方面照顾到每一位孩子,多数学生必然不能加入到活动中来,学生参与率不高,操练不到位,缺少必要的复习、巩固、交流,一段时间甚至一节课下来,就不易掌握正确的语音,学生所学的知识被遗忘得所剩无几。而每一堂英语课前短短的几分钟的复习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三、教学设备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不够。

由于地方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紧张使我校英语教学设备、设施、图书、音像、教具不能到位,既没有语音室,也没有多媒体电脑设备。平时的教学充其量只是一台录音机,凭着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就连每个学期教学用的语言配套卡片、磁带、教学挂图、教材配套的活动手册等,期期上了订单,可迟迟未见,更别说一些音像设备了。教学上只有按照听、说、读、写要求对学生进行枯燥无味的训练,整个课堂缺乏必要的辅助手段,刚刚培养起来的学生学习兴趣已经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为此,在繁忙的教学之外还要抽时间画图和制卡片,有时因画得不好而为自己的绘画水平自责,确实是我的最大苦恼。这样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师资的缺乏、课时量的不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按照教育部规定,小学英语课一般每周安排长短课时各2课时。即折合为长课时(每课时40分钟)3课时,每个学期按17个教学周计算共51课时。而按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共六个Unit和两个Recycle,每个Unit所需要的时间为六个课时,每个Recycle所需的时间是3到5个课时,教学时间大概在48课时左右,教育部规定的小学英语学期课时51课时刚刚合适。但由于我校英语专业教师的缺乏,专业英语教师只有两名,其中有一位教师还兼职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本来英语教师都缺乏,再加上教学班级的不断增多,学校只有将周课时3课时改为2课时,这就导致了英语课时的递减,无形中每个英语教学班级学期课时量却减少了17个课时,学期34课时量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51课时,学生学时达不到国家标准,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又从我个人的周课程表结构上来看,我们的小学英语课都安排在每天下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早上的课程几乎被语文、数学两个科目全部给占领,英语课程差点被其他学科拒之门外了。英语和语文一样,都属于语言,而学习语言最佳时间是在早晨,更何况对于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强的小学生。夏天到来学生往往在上完下午一、二节课过后,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是疲惫不堪,再有兴趣也是力不从心想打瞌睡了,面对这些孩子刚上完两节英语课的老师也是身心疲惫,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五、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文化的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的事,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数学就可以了,学习英语没有一点用途。有些家长虽然能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环境。又由于我校的学生决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家庭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比较困难,父母哪有钱来为孩子买学习英语的磁带、录音机、学习机„„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反思:

综上所诉的种种事实是我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此我看到了我们孩子的苍白和无奈,感到教师的无助,我所面临的困难同时也是其他从事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教师的困惑。比如:师资的缺乏、课时量的不足、教学设备的匹配„„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我选择了小学英语这一特殊的专业,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人们常说:“教育技术的落后,影响的是局部;而教育思想的落后,影响的是整体。”在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层出不穷的今天,我根据我面临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在努力寻求一条走出困境的希望之路。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当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颁布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这股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时,新课程把我带进了新课堂。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小学英语教学本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的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在教学观念上,我先要明确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小学英语不把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是把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交际能力,以及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其次要改自己以前陈旧的、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转变自己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如:具有丰富的母语与英语背景文化知识;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掌握英语歌曲教唱的技巧;要有组织游戏的能力;要懂得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的使用;要把握好儿童心理特征;要有较强的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等等。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

二、改善办学条件,利用多媒体优化我的英语教学课堂。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目前我校自筹资金8万余元拥有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并建立一个多功能教室。学校还对教师在多媒体使用、远程教育、课件上的制作技巧进行了培训,办学条件和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英语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很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PEP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6 Happy Birthday to you!这一课时,我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逼真的图像、动态的画面,悠扬的歌声把学生带进有声有色的英语课堂,当我看到我的孩子们第一次在有声音,有图像的动感英语世界里激动得欢呼时,我才感觉到我以前的“误人子弟”。从此我的英语教学不再是以前的一根教鞭、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可见先进的教学技术这个“硬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生动课堂的陪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因此,国家与当地应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改善硬件设施,是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必然趋势。

三、教师树立激励的形象,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自信心。

无论班级的多少,无论班级人数的过多。我都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衡“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学生就是我的一切”本着这种思想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要想让他们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我应树立激励的形象,挖掘每一位学生潜能,在此我要求自己做到以下两点:

1、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对优等生、学困生不采取一刀切,保持一颗平常心,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多改变我自己,少埋怨环境。

2、保持激励的语态和体态

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要及时表扬,用细微的语言关心爱护学生,我经常运用表情、语言告诉我的学生:“You are very good!”“You are excellent!”“Great!”等等。宽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做任何挫伤学生自尊心的事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无言加油的动作,每一句话都要从鼓舞学生出发。

四、加强大班英语教学,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目前班级人数过多是改变不了的,能否在现有的条件下,克服自己的弊端,尽量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呢?这一直是我困惑的问题,我相信有问题就必然有解决的办法。经过努力实践,我发现是可以改变的。

1、分组学习是我在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措施。分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率。在句型操练、对话交流、角色扮演、组织游戏上,我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学习兴趣组,5到6个为佳。例如在教学“What time is it?”句型时,教师说出时间,看哪一组同学反应的又快又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采取行之有效激励的手势、生动形象的TPR动作,促使各个小组进行大胆的模仿、练习和反馈。在教学tall,short,thin,long,fat„„单词时用手势来体现单词的含义。在教学动词fly,jump,run,sing,dance,draw,eat„„教师一边读一边做相应的动作。无论教学英语单词还是句型教师都要利用姿体语言向学生展示。

2、鼓励优等生、关心学困生。

在共同学习英语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和进一步培养优等生,关心那些胆小、孤僻、性格内向的学困生。在呈现新句型的基础上,先从每一组选一名同学与教师进行操练、提供重复、模仿的范例,然后鼓励他们去发展新队员采取一帮一的措施。这样既省去教师对学生参与率低的忧心,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展开分组各项竞赛,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和情景的氛围。考虑到我校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因家里贫困买不起学习英语的磁带、录音机。我在这方面也不灰心,除了在课堂尽量使用一切有利于学习英语的多媒体课件、音像、图片、实物刺激学生的感官之外,还利用校园广播对学生听觉上的刺激,利用早晨、中午或放晚学这段时间,播放一些与英语有关的sing、chant、story等等。

五、让家长给予我对英语教学更多的支持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生活的时间长,受家庭环境影响最大。为了增强学生课外学习英语机会,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我特定举行了一次家长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我利用20分钟的时间给十来个孩子上了一堂英语公开课,学生和我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氛围下完成了我设计的日常对话、听力训练、游戏活动等。当我的英语课结束的一瞬间,热烈的掌声回荡在教室足足三分钟,我感到我成功了一半。接着在座谈会上我让家长了解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指导家长配合、协助我的教学工作,鼓励、督促自己的孩子学好英语,让家长提供必要条件让孩子每天听与课本配套有关的磁带及英语童谣歌曲;买一些有趣的英语课外读物供孩子阅读;引导孩子看一些相关的少儿英语节目等等。

15.高中政治教学的困惑及建议 篇十五

一、中学政治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观念上提倡素质教育,但教学实践中奉行的仍是应试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确立了培养目标的三维标准,通过调整和改革中学政治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力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最终达到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的三位一体目标。广大中学政治老师对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是接受、支持并拥护的,但面对与往常一样的考试和升学压力,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学生成绩挂钩,他们只能选择向现实低头,始终关注成绩、一切为了考试就成了教师的生存法则。对于学生来讲,由于平时思想道德水平的表现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不计入他们的考试成绩与考核标准,所以他们更关心的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而不是教师是否实施素质教育。

2.占主导的教学模式仍是灌输式的一言堂

教学包含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两个部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教学从本质上就是合作与沟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师生关系,以学为中心,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更加有效的课堂环境。但在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不少政治老师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灌输也就成了最常用的方法。他们忽视了中学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平等、民主和合作的精神,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接受、储存知识的工具,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很少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变成了教师个人的表演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被动学习中被磨灭得消失殆尽。

3.教学内容仍显空洞、抽象,脱离现实和生活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联系社会、贴近学生。我们处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信息的更新日趋加快,任何一种新理论一旦写入教材就意味着可能已经落伍;我们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怎么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共同理想和中国梦上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政治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还要备时政、备生活、备热点,精心组织,才能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设计缺少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缺少与热点时政的结合,缺少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4.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储存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中学政治课程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政治教师常常不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活关切,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教与学相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既不能从教学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更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和升华。

5.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进步和提高。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评价体制严重滞后。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仍然以考试评价为主要标准,淡化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强调绝对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评价的内容侧重于知识的考核,放弃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评价方法拘泥于定量分析,缺少切实可行的定性评价体系。导致一切教育活动围绕考试转,心理发展评价普遍缺失,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2]。

二、中学政治教学推行和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出路

1.教学观念上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其科学的内涵和要求。完成三维目标的过程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提倡素质教育,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就要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这样才能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把“三生教育”与“三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分阶段分层次设计德育目标,在进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活动中,狠抓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逐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模式上探索互动合作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要摒弃“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灌输型一言堂教学模式,就必须重新认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本质及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探讨,适时分析、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及时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养成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积极营造一种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也让教师教有所成,因付出而快乐幸福。教师应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着眼点,作为可以充分挖掘利用的稀缺资源,尊重它、保护它、开发它,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能勇敢真实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3.教学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实现生活化教学

中学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原则。就知识教学而言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能力培养而言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而言要体现社会的发展要求和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基础教育的改革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学科特长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长地发展。中学政治课程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力关注和生活情感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才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在国家处于教育发展阶段的时候,关注的是教育的普及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看重的是入学率和升学率;当国家开始迈入教育发达阶段时,更关注的是教育的人文性和国民身心的健康发展,看中的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塑造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应根据个体差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差别多样、各有特色的新型人才。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锻炼意志、弥补不足和发展特长。

4.教学方法以探究式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内容决定形式

中学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培养目标的三维性决定了任课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科学的教学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巧妙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进行开放式教学,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正能量与学校教育体系设计有机结合,实现民主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要身体力行,以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学生。

(2)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

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质疑、参观、访问、讨论、研究和情境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有个性地学习。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探究就是体验、研究和感悟的过程,需要教师创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选择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学与不学、学多少、是否用心学的心理指向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创造就是以创新思维来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由旧理论推理出新理论,从老知识推导出新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众人的大世界,靠沟通、团结和合作来维系;一个是自我的小世界,靠独立、个性和梦想来经营。融入众人的大世界,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成长自我的小世界,是一个人保持快乐的源泉。真正的教育不是要叫人放弃自我,在众人的影响下走向雷同,而是丰富和完善自我,在众人世界和自我世界间架起一道沟通、合作的桥梁。中学政治课程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轻松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和不断成长[3]。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推行现代化的教育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还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之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达成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学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机房、音像资料和智能手机,定制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的新型课件,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只要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知识、欠缺的技能,都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手段只有现代化、生活化和实践化,贴近学生实际,满足社会需要,才能为学生所喜欢,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6.教学评价科学化,增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比重

针对以往教学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评几乎为空白的弊端,应调整教学评价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成,大幅度增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比重,实现政治课程教学考核的多样化和科学化。在教学评价上要改变唯考试成绩论的旧观念,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观和价值观入手,建立科学、灵活、多样的考评标准。就评价对象而言,要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彰显政治课程的德育性质;就评价体系的特点而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相对评价,淡化绝对评价,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就评价方法而言,要把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刺激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的进程。德育性质是中学政治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根本属性所在,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必须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核为主要方面和重要内容,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吴春华.中学生心理发展评价在当前学生评价中的缺失[J].现代教育科学,2013(8).

[2]孟庆男.论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方略[J].教育探索,2006(4).

[3]刘艳,王德清.健康课堂的营造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6(22).

上一篇:追逐成熟作文下一篇:煤矿四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