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2024-11-03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精选2篇)

1.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篇一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最初的形式是“底”, 结构助词“底”的产生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关于“底”的来源以及其如何取代结构助词“之”和“者”成为新的结构助词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问题, 而且始终没有定论。本文拟以《五灯会元》中出现的“底”作为研究语料, 结合语法化理论和学界对结构助词“底”的研究成果, 以期探寻结构助词“底”的来源和理顺结构助词“底”的语法化过程。

二、《五灯会元》“底”字使用情况

本文选取《五灯会元》中的“底”字作为研究语料, 在共时的从面上分析结构助词“底”的使用情况, 为探讨结构助词“底”来源问题和“底”字语法化过程提供语料。作为一部著名的中国佛教禅宗史书, 《五灯会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语言状况。宋代结构助词“底”字结构的句法功能已经很完备, 选取宋代《五灯会元》作为研究语料, 有助于我们对结构助词“底”的使用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五灯会元》一书共计有865条含“底”语料, 根据其在句中具体的词性成分, 本文做了初步的统计。《五灯会元》中的“底”主要充当结构助词, 方位词次之。

本文对《五灯会元》充当结构助词的“底”作了一个结构上的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N+底

师曰:“不惜眉毛【底】。”

正与赵州‘殿里【底】’一般, 只不合被大愚锯解秤锤, 却教人理会不得。

清于袖中出数珠, 示之曰:“此是谁【底】?

2、N+底+N

雪压难摧涧【底】松, 风吹不动天边月。

岭头漠漠秋云, 树【底】鸣鸠唤雨。

井【底】虾蟆吞却月。

3、A+底

曰:“不豹明暗【底】事, 又作么生?”

且汝未是得安乐【底】人, 只大作群队干他人世, 这边那边飞走, 野鹿相似, 但求衣食。

4、A+底+N

问:“如何是高尚【底】人?”

曰:“作么生是无处不周【底】道理?”

因甚么道三界绵绵, 何处是十方浩浩【底】道理?

5、VP+底

法眼别云:“此犹是拣【底】。”

问:“万丈井中如何得到【底】?”

时众不散, 良久师又曰:“未识【底】近前来。”

6、VP+底+N

汝道迦叶亲闻【底】事作么生?

师乃曰:“明明歌咏汝尚不会, 忽被暗里来【底】事, 汝作么生?”

由此可见, 在宋代含“底”字结构的功能已经基本完备。从“底”字出现的结构格式看, 其中最多的是“VP+底+N”, 其次是“VP+底”, 接下来是“N+底”、“A+底”、“A+底+N”、“N+底+N”。

三、学界探讨结构助词“底”的来源

学界对于“底”来源问题的研究, 大体可以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底”来源于“者”或“之”。章太炎观点有二:1“底”是“之”的音变;2位置在“的 (底) ”字结构中间的源自“之”, 在末尾的源自“者”。王力同意章氏音变的观点, 但对“底”字位置演变提出反驳观点。吕叔湘认为从音变上解释结构助词“底”的来源行不通, 他主张从语法功能的对应性、继承性上考虑, 认为“底”源于“者”, 依据有二:1以汉语结构助词的六种格式为参照点来观察前身“底”的用法;2在用法方面, “者”字自先秦已有兼并结构助词“之”的用法。第二阶段, 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冯春田、石毓智和李讷、江蓝生三家观点。冯春田通过观察唐宋笔记小说和禅宗文献资料, 认为“者”字结构与“底”字结构有对应关系, “底”的前任是“者”, “底”字结构源于“者”字结构, 通过分析“个”的语法功能, 类推得出“底”取代“者”是词汇代替现象。石毓智和李讷向前推进一步, 指出结构助词“底”的产生是因为唐朝中期“数+量+名”成了占优势的数量表达, 由此而来的类推效应要求一般的修饰语与其中心语之间也有类似于量词的语法标记, 而指代性质的“底”因其句法和语义上的相宜性而被虚化为一个助词来充当这一语法标记。江蓝生则认为“底”源于方位词“底”, 指出不同的处所方位词都有充任结构助词的用法, 结构助词“底”在唐代出现并显示出强劲的势头, 吸收了“之”、“者”的功能, 功能迅速扩大。

四、结构助词“底”来源于方位词

本文认为结构助词“底”来源于方位词“底”。根据学者的考察, 文献中“底”作为结构助词出现的是以下两例:

周静乐县主, 河内王懿宗妹, 懿妹短丑。武氏最长, 时号大哥。县主与则天并马行。命元一咏曰:“马带桃花锦, 裙衔绿草罗。定知帏帽【底】, 仪容似大哥。”则天大笑, 县主极惭。

崔湜之为中书令, 河东公张嘉贞为舍人, 湜轻之, 常呼为“张【底】”。后曾商量数事, 意皆出人右, 湜惊美久之, 谓同官曰:“知无张底乃我辈一般人, 此终是其坐处。”湜死十余载, 河东公竟为中书焉。

在例句中, “底”作为方位词, 表示一种方向的趋向性, “帏帽底”理解为“帏帽底下”, 说明帽子和人的位置关系, “张底”理解为“姓张地位卑微的”, 说明彼此之间身份地位的差距。同时, “底”作为一个助词来理解:“帏帽底”即带帏帽的人、“张底”即姓张的人。

根据江蓝生 (1999) 的分析, 历史上“所”、“许”这两个处所名词具有领格用法, 如“N许”、“N底”。“底”跟“所”、“许”这些处所名词相类似, “N所”具有的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使得“底”具有表领有和属性的功能。

在《五灯会元》中, “底”字结构具有表领有和表属性的功能。

1、表领有

僧问:"古德有言, 井【底】红尘生, 山头波浪起。①六七八九十, 水【底】泥牛波上立。②

曰:是阿谁【底】? (3)

在“N1+底+N2”表领有的格式中, 基本都还和“处所”有关, 使得“底”多少还有一些方位意义的残留。这也是“底”来源于“N底”处所名词领格用法的证明。随着表领格用法的“N底”进一步语法化, 进而产生了类似例3的用法。

2、表属性

曰:作么生是无处不周【底】道理?

且汝未是得安乐【底】人, 只大作群队干他人世, 这边那边飞走, 野鹿相似, 但求衣食。

基于“N1+底+N2”这种结构, 动词和形容词代替N1进行限定性修饰获得表属性的功能, 结构助词“底”的表属性功能应该是在表领有功能之后获得发展的。

《五灯会元》中不乏类似的例子, 宋代“底”作为结构助词的表领有和表属性的语法功能很完备。通过串联江蓝生关于处所名词领格用法的理论和《五灯会元》中“底”字的表领有和表属性的功能, 可以推断结构助词“底”来源于方位词是可信的。

五、“底”的语法化

一种新语法化现象的出现必然伴随着其被高频率的使用,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稳固其语法地位。Meillet (1912) 指出语言成分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Bybee (1994) 强调语法化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重复。促使一个词语语法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就是它具有足够的使用频率。同样, “底”的语法化动因首先在于其被高频率的使用。

“底”从一个方位词逐渐虚化为结构助词, 其间经历了重新分析和类推机制的影响。重新分析和类推是语法化的两种主要机制。重新分析是导致新语法手段产生的最重要的机制, 常导致成分之间边界的创立、迁移或消失。类推是诱发语法化的另一重要机制, 类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诱发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二是使得通过重新分析而产生的新语法格式扩展到整个语言中去。下面从语法化的角度, 结合重新分析和类推的理论分析《五灯会元》中“底”字的使用情况, 考察“底”如何由一个方位词演变为一个结构助词。

1、重新分析

重新分析是产生新语法结构的重要机制, 但重新分析不会立即引起表层组织的变化。通过观察以下例句, 在“N1+底+N2”结构中, “底”分别可以当作方位词和结构助词来理解, 但是这并不会产生意义分歧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种两可的理解方式为重新分析提供了空间, 是方位词“底”最终能够向结构助词“底”演变的动因之一。

雪压难摧涧【底】松, 风吹不动天边月。

岭头漠漠秋云, 树【底】鸣鸠唤雨。

井【底】虾蟆吞却月。

第一种情况, “底”作为单纯的方位词, 指示N1与N2的空间位置关系, 例1中“底”用以说明松树位于山涧的底部, 理解为大雪重压也很难摧毁山涧底下的松树, 例2中“底”用以说明鸠停落在大树的下面, 这里只是一个相对的空间位置, 理解为落在大树下面的鸣鸠呼唤大雨的来临, 例3中“底”跟例1中“底”类似, 理解为井底的蛤蟆似乎要把月亮吞噬掉;第二种情况, “底”作为一个结构助词, 表示一种领有所属的关系, 例1理解为大雪重压也很难摧毁山涧里的松树, 例2理解为落在大树上的鸣鸠呼唤大雨的来临, 例3理解为井里的蛤蟆似乎要把月亮吞噬掉。

这种重新分析情况的存在是证明结构助词“底”是由方位词演变而来的一个很有力的证据。在结构助词“底”发展比较完备的宋代依然存在这种重新分析的情况, 可以推断结构助词的“底”源自方位词并不是偶然的。重新分析的机制在“底”获得结构助词地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类推

“类推”是指一个语法格式的表层形式变化, 主要对应于已形成的语法规则的推广和应用, 类推的作用贯穿于一个语法过程的始终。在语法化的初期, 类推的源动力一般来自已经存在的语法规律, 其主要作用是诱发一个语法过程。

在“底”的语法化过程中, “底”首先从一个方位词分离出来, 语法功能不够强大, 还带着方位词的影子, 没有能力担当一个独当一面的结构助词。伴随着“底”的语法化程度的深入, “底”最终逐渐取代了主流的结构助词“之”、“者”, 成为新的结构助词。

语法化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不可避沾染既有的平行语法, 这是类推的一种作用方式。本文结合结构助词“者”的相关研究结论和《五灯会元》“底”字的使用情况作出以下解释。

冯春田 (1986) 指出在唐五代以来的文献中, “者”有许多近于结构助词“底”的用例, 他将其归纳为“A者”和“A者M”两大类型。

1、“A者”型

麦地占他家, 竹园皆我【者】。 (全唐诗)

尚书饭白而细, 诸人饭黑而粗, 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 (朝野佥载)

纸必须坚薄白滑【者】, 乃书之。 (朝野佥载)

隔冰见兵士尸, 立【者】、坐【者】, 莹彻可数。 (酉阳杂俎)

以上例子“者”近于“底”, “A者”结构近于“A底”结构。

2、“A者M”型

奉敕, 辄到【者】官人解见任, 凡人决一顿乃至。 (朝野佥载)

当时宝塔新修日, 此会终无见【者】人。 (释元鉴辞)

公既去, 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着处士第几?住何处?” (虬髯客传)

以上是冯春田观察所得的唐宋五代“者”字使用情况, 说明那个时代的结构助词“者”和“底”已经非常相近。

下面是《五灯会元》中类似“A底”型和“A底M”型的例句。

作么生是劈不破【底】?

街头东畔【底】。

曰:如何是不自在【底】人?

途中可替【底】事, 我尽替你。

以上四个例句可用“者”代替“底”。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者”字结构与“底”字结构有对应替换关系, 例句中的“底”依次可以替换成“者”, 对意义和语法没有影响。从与词语的组合关系上说, “底”的前任是“者”, “底”字结构来源于“者”字结构。虽然这种简单替换只是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句式结构中, 这不单纯是一种巧合, 是类推机制在起作用, 推动结构助词“者”的语法功能移植到结构助词“底”的上面来。

本文认为, 方位词“底”向结构助词的演化首先发生在[NP+底+NP]中, 后来才慢慢类推到其他类型的结构中。类推的大致顺序为:

[N+底+P]→[N+底]→[VP+底+P]→[VP+底]→[A+底+N]→[A+底]

伴随着高频率的使用, [NP+底+NP]格式逐渐固定下来, 得到语言环境的认可。新格式为适应新的语法格式难免需要发生一些改变, 以适应句法环境。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 逐渐产生“N+底”、“VP+底+P”、“VP+底”、“A+底+N”、“A+底”格式。

“底”的语法化过程也呈现了某种程度的主观化, 主观化是语法化的机制之一。主观化指语言为表现某种主观性而使用对应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如果主观性在语言中编码为一种明确的形式, 或者一个语言形式经过演变而具有主观性的表达语义, 则称为主观化。主观化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与认知系统不断创新的过程。因为语言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的思维, 还要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心态、感情和态度等。这是“底”从一个方位词演变为结构助词的认知理论方面的支持。

“底”从一个方位词转化为词内成分是一个不断虚化的过程, 这也是一个去范畴化的过程。Taylor (2003) 指出去范畴化是一种语法化特征, 它的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 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建立新的词汇功能和意义。“底”经过语法化, 变成一个表领有和属性的结构助词, 显示了去范畴化特征。在虚化过程中, “底”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方位词特征, 经历了功能和范畴的转移。

任何一种语法化现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底”也不例外) ,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基本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六、结语

本文以《五灯会元》的“底”字语料为基础, 结合前人对结构助词“底”的研究成果, 在共时的层面上考察“底”的来源和语法化问题。本文认同江蓝生结构助词“底”来源于方位词的观点, 方位词“底”在“N1+底+N2”的基础上经过重新分析获得其它语法功能。接下来, 以语法化的视角, 从重新分析和类推机制入手, 同时参照主观化理论分析结构助词“底”的语法化历程。文章注重语料描写和理论解释, 集描写和解释于一体。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学界对结构助词“底”的研究成果和分析《五灯会元》“底”字共时语料, 探寻结构助词“底”的来源和其语法化过程。文章认为结构助词“底”来源于方位词, 其语法功能是经过重新分析、类推和主观化等手段获得的。

2.实现北京印刷的高端化和引领力 篇二

经过10余年的调整,北京印刷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全市1600多家印刷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92家,仅占全部企业数的5%,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却分别占了全行业的64%和92%。以大型优势企业以及经营特色突出、创意和现代服务色彩浓厚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正在形成。但另一方面,企业散小弱的情况依然存在,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1318家,占全部企业数的78%,年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行业的10%。

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高端化、提升引领力、构建印刷新业态,这是北京印刷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由于首都的特定情况和市场差异,北京印刷业在全国的引领地位不在总量,而在于特色。要引导印刷企业跳出传统印刷加工的红海,在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的大方向下,向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依托首都高端技术和高端技术人才的优势,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突出特色、促进高端化和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立北京印刷业在全国的引领地位。

北京印刷业要向轻型化、创意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发展,要按照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去调整印刷产业结构。

北京印刷业经过十几年的调整,转型取得了一些进展,形成了一定的雏形,但未来的任务更艰巨。很快,我们会启动一个在北京组建高端企业联盟的可行性调研,为产业结构调整助力。

我们不能把中国经济目前的低迷和印刷业经营艰难的原因都归过于全球经济的低迷,如果这样认识问题,我们永远找不到出路。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对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判读,我个人认为,这正是中国经济和印刷业的要害。一定要下大力气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否则,外部环境好了,又可以快速发展;外部环境不好,又要哭天抹泪。

目前,北京印刷业转型的先行者多为出版物印刷企业,如北京雅昌、北京圣彩虹、北京震旦映画、北京图文天地等。但全行业的转型还包括包装装潢、安全印务等细分领域。

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才和技术,其中人才是第一位的。我相信,企业对转型升级的紧迫性都有同感,问题是如何实现。资金固然重要,但人才才是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引进人才只能解决个别企业的问题,从行业层面上讲,要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就是最好的例证。

上一篇:中学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实施方案下一篇:高中教室文化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