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特殊的葬礼》教案

2024-10-08

小学三年级语文《特殊的葬礼》教案(10篇)

1.小学三年级语文《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一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瀑布雄伟气势的词语,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再让学生赞叹此时的瀑布:“眼前出现了一条奔流而下的瀑布”“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啊……

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形态。教学时,我要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瀑布的语句:“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语的基础上,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受?你会说些什么?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想象,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作了比较,由此自然的引到了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从而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本堂课的遗憾之处就是没有直观欣赏到大瀑布的雄伟气势,虽然我补充介绍了一点资料,起到了一点效果,但总得有点空洞,仅凭朗读和想象不能深深震撼他们的心。

《特殊的葬礼》教学思考:

谢谢版主的提醒,今天的教学我有意识地注意了这点。我认为关键在于试写演说辞,而情感的内化在学生学习塞特凯达斯的今昔对比时已经在学生的心间烙下。对于本课的环境主题就是老师不讲,让学生自读文本学生也能感悟。因为环境教育学生太熟悉的。

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今昔文本中描述得很清楚:昔日的瀑布――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如今的瀑布――逐渐枯竭、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些只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的3、5自然段学生是很容易找到的。但在教学时,对于人们的态度的转变文本中只用了两个词:流连忘返、失望离去。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瀑布的今昔,我加了一段说话训练环节:假如您就是去游玩的游客。站在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面前,你最想说什么?看到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此时你又想说什么?特别是让学生看奄奄一息的瀑布时的说话训练,学生完全将文本的第四自然段,造成瀑布环境恶化,面临消失的原因理解入木三分,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既很好地内化了文本的语言,又渗透了情感的熏陶。此时已用不着再进行贴标签式的思想教学。

2.小学三年级语文《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愫

能力目标:想象枯竭的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受,叙述这个场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 13《特殊的葬礼》

2.特殊是什么意思?(不一般的,不同于平常的情况)

过渡: 那么文中的这场葬礼究竟不同寻常在哪儿呢?

二、新授

1.学生自读课文找找看

2.交流、多媒体显示

为一条瀑布举行的葬礼--对象的特殊 板书:瀑布

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主持葬礼--主持人的特殊

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出席的人特殊

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目的特殊

3.齐读1、7、8小节,体会体会这一场葬礼的特殊之处

(一)学习2-6小节

1.可从课文的哪一节知道瀑布的特点?(第3节)

2.自读第三节,找找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课件出示该小节)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朗读)并说说理由

交流:A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1)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雄伟壮观

(2)那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它的确良雄伟壮观?(生回答,师相机点击屏幕)

(3)哦,谁来读一读,读出瀑布的气势来?(指名读)

师述: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啊!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刻我们来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脚下。(啊,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4)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再次体会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

过渡:还有没有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了?

B 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

(1)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解释“汛期”

(3)齐读第二句

C 引读:人们在这( )的巨大水帘面前,( )。

(1)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小结:游客的多、游客的不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瀑布的雄伟

4.女生读,读出瀑布的气势来

5.欣赏瀑布图片音乐(多媒体显示)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过渡:可是几年过去了,寒特凯达斯瀑布怎样了?

6.指名读第五节

7.学生自读3、5两个自然段,比较一下,然后完成这个练习题

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 )现在却( )。

板书:奄奄一息

过渡:是什么原因造成它奄奄一息的呢?

8.齐读3-5小节,注意朗读的语气(瀑布的今昔之比)

9.想象一下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受,叙述这个场面(先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10.面对即将枯竭的瀑布,人们怎么做的?

引读:消息传开,许多人感到( )同时也唤起了(

)。他们痛苦地( ),纷纷加入到(

)。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增强了)

(二)学习7、8小节

过渡:正是如此,所以引发了这样感人的一幕,哪一幕?

1.自读7、8小节

2.交流

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如果你也参加了这场葬礼,你会怎么做?

5.深情齐读7、8小节

6.课外延伸:关于现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资料(课件展示)

(三)齐读全文,再次感受一下这一场特殊的葬礼

(四)情感升华: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小学三年级语文《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三

课题:

搭船的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

1、翠鸟的图片资料。(教师、学生)

2、教学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

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教师、学生)

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4、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5、辨字组词。

搭沙()

塔()纱()

悄()吞()

消()杏()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

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

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5、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6、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

1、教学小结。

2、指导书写。

(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2)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3、一字组多词。

搭()()()

沙()()()

吞()()()

教学反思:

生动的质疑导入,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文本。学生通过读文,能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自己收集翠鸟的图片和资料,为学习课文增添了情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体会“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学习重点:

学习翠鸟外形的描写方法,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深入品味,理解课文(用时:20分钟)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齐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好第3自然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3、齐读第4自然段,把写翠鸟动作快的词作上记号。

4、把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画上线,读一读。

5、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

6、如果你看到一只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7、从“冲、飞”和“一下子、没一会儿”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快,和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鸟;

()的羽毛;

()的翅膀;

()的长嘴。

二、交流拓展,深化情感(用时:15分钟)

1、你收集的翠鸟的资料中有关于翠鸟捕鱼的内容吗?

2、小作者那么喜欢翠鸟,你喜欢吗?画出你喜欢的翠鸟吧!

(1)交流翠鸟捕鱼的资料。

(2)画出喜爱的翠鸟。

三、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

1、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想想你还认识什么鸟,有什么特点?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3、交流自己认识的其他鸟,并说说它们的特点。

4.小学三年级语文《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四

1、认识10个生字。

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词语。积累“约定俗成”、“穷追不舍”、“兴风作浪”、“点到为止”等词语。

3、朗读课文,读懂两条鳄鱼争斗的句子,理解最后一节的作用。

4、继续学习查找资料:收集有关鳄鱼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查找资料:收集有关鳄鱼的资料,交流资料内容和来源。

2、理解最后一节的作用。

教学准备:

关于鳄鱼的资料、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鳄鱼的图片。这是什么?(随班生)

2、学生交流对鳄鱼的印象。(凶残、凶猛、残忍„„)

3、师:的确,在我们大多数人眼中,鳄鱼是一种令人胆寒的动物。但是,你们知道吗?动物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鳄鱼的争斗”,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4、 板书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说说鳄鱼的争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喉咙”、“颌”代表身体的两个部位,明确位置。

(2)区分形近字:嚣?器 喉?候?猴

3、学生交流。

三、围绕问题,读懂2、3节

1、默读2、3节,思考:入侵者怎样向罗宾挑战?

罗宾又是如何还击的

2、交流读句

(1) 入侵者的挑战:入侵者一直游到它的面前„„还张开血盆大口不断发出吼叫声。 (抓住:高高、拼命、不断 等词语 读出语气)

(2) 罗宾的还击:罗宾以自己的强大身躯掀起了„„挡住了它的去路。

(抓住:“技不如人”“大得多”“穷追不舍”“挡住”„„体会词语作用,读出语气)

3、 两条鳄鱼之间约定俗成的规矩,第一回合罗宾胜利。

四、抓住关键,理解结论

1、师:但是,鳄鱼之间的争斗并没有结束。虽然,入侵者已经投降,罗宾却进一步向它发出 了警告。用“ ” 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

(1) 出示:罗宾不理会它,还是张开大嘴„„并且持续了大约5分钟。

(2) 罗宾用怎样的动作警告入侵鳄鱼?

(3) 读第一句话。(随班生) “但是”前后各说了什么?(张嘴;并没有咬)你怎样理解罗宾的“点到为止”?(看似很 凶,但没有拼命)

(4) 读第二句话,怎样理解“仅仅”、“并且”?(警告并没有进一步加大;警告时间却 持续着)

(5) 读好两句话,体会“点到为止”

3、进一步指导朗读。 采用引读方法读完全节。

师:入侵鳄鱼投降了,但罗宾不理会它---------,这似乎是在警告对方--------,过了好一会儿-------- 。

五、总结

1、课文通过一个真实的例子证实了,鳄鱼间的斗争看似凶残,实是“点到为止”的结论。 其实,这是动物学家长期观察、研究的结果。

2、齐读最后一节。

六、交流资料,了解来源

板书设计:

鳄鱼的争斗

5.小学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案 篇五

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一)20xx年10月28日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二)20xx年2月28日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师 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出示课题:去年的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

因为它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__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激: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6.小学三年级语文《雨》教案 篇六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摘抄描写雨下得大的语句。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一篇课文《雷雨》吗?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雨前、雨中、雨时、天空,地下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2.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关于雨的课文,请同学看看与以前学过的雷雨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反复读几遍。

2.相互检查课文朗读。

3.指名读全文,想一想与《雷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也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4.看看雨前、雨中、雨后分别在哪些段里,在书上标出。

5.默读,看看和《雷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加上了小作者“我”,把“我”加进了文章中。也就是说课文写的小作者看到、听到、感受到、想到的。

(三)抓住重点、深入讨论

1.指读第一段“我”看到了什么?怎样知道要下雨了?

明确:闷热

2.自读第二段后回答:

(1)“我”又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雨中的景象的?

明确:从上到下,由天空——屋顶——房檐——地下

3.找出课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读一读,看看好在哪里。

4.指读第三段。说说什么叫“及时雨”?想象人们看到这雨流进大田里,流进果园里时的动作、表情,理解“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的意思。

5.自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应该怎样读出雨后空气清新,树木舒枝展叶的美,并推荐代表进行比赛。

(四)总结

小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形象的文字有顺序地写下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注意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了解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又细致地观察雨中景物的,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和互相学习讨论读懂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及感受到的用形象的文字有顺序地表达出来的。

探究活动

7.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七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欢乐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的写景美文。我在教学之前便给它定位为重点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的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声音,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

教学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节特点导入,然后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通过词语分组让学生感受新词的层次,在这里我没有在田字格里给学生范写,这是一个关键的失误,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独自认读、写字的能力,这一点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重点讲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让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能说能写。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说说秋天有那些颜色?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在重点字词上,抓住“邮”这个字,用换词的方法,例如换成“带”可不可以,让学生体会“邮”字的好处,并进行交流。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获也有遗憾,教学中,首先是师生都走进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时能较好地落实知识点并拓展,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遗憾,安排计划只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多变的。当学生不能按照我的预设回答问题时,我有一些手忙脚乱,安排欠妥,在某些环节放开了没能即时收回来,造成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回读”感受也说明我的教学不娴熟,没有做到“教育机智”。而且这篇课文应以读为主,但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功夫不够,没有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层次的进步的朗读,应该让学生也尝试配乐朗读。

8.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八

1、会读13个生字,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引入(齐读谜面)

2、指名猜(师板书:太阳)齐读课题

3、(幻灯出示图片)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在晴天我们都能与太阳见面,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还知道哪些?(指名学生说)学生说不出时师简介。

4、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挺多。那现在面对着太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学生质疑题目)

5、师小结:同学们真会提问,那刚才的问题有些^答~`案已经在这篇文章里,有些还得让同学们课后从课外书中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可能到现在还没有^答~`案,正等着你去解开其中的奥秘呢?

过渡:那现在就让我们读读这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打上小问号。

2、检查字音

座位读――――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去掉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3、指名说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当真正理解后再擦去问号)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把课文读通了,下面请同学们用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再读课文。(师幻灯出示方法)边读边画出或写出课文的每一段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4、座位讨论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5、指名汇报

师板书: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与天气的关系

与人类的关系

6、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主要讲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特点、与人类关系密切

7、通过读第四段开头一句和最后一段,理清课文整个的脉络。第二大部分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过渡:那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三、理解课文

1、请四人小组学习1―3自然段,想想课文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汇报:师板书:列数字、举例、比较、比喻、引用

3、读句子,再次体会这些方法的具体、通俗、明了、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过渡:既然这些方法有这样的作用,那我们也学着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上吧!

四、拓展练习

1、(出示月亮图)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点是什么?(远、小)

2、(出示月亮的有关资料)请同学看着这些资料,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运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写具体,通俗好吗?

3、生小练笔

4、师点评

五、总结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能学以致用,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希望我们以后能再有机会坐在一起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与天气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与人类的关系

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知识点

字:热、射、晒、聚、兽

词:箭法、盘子、温度、估计、煤炭、水滴、杀菌、黑暗、美丽

重点句子:

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3、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4、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9.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 篇九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第一段。

导学流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2、板书课题:掌声(学生齐读课题。)

3、声能传情,读课题也要有讲究,怎么读,就能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热情?(生读得更热情整齐些了。)

4、你在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学生自由说。)

5、在别人送给你掌声时,你谢过人家吗?(大部分同学没有)带上你心中的那份谢意,让我们满怀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设计意图:重视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感受掌声的作用。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

二、读准词句,整体感知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它。在这篇课文中有些词是很容易读错的,请留意一下。(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2、出示本课词语,在字音方面,你认为哪几个词是最容易读错的,给大家提个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复正音,直到读准。

(2)麻[má]痹[bì]症[zhèng]: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够准,(指着麻痹症的偏旁)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这是一种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严重时导致残疾甚至瘫痪。有病了身体就不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生皱着小眉头读。)

3、同桌互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

5、请大家再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容易,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

“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时间逐词、逐句、逐段地读,必要时教师还要作示范。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听互读是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话也包括“你读我读”,在互读互听中夯实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面的`精读课文打基础。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英子外貌及性格特点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随机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静是什么意思?你从“默默地”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2)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①学习生字:‘姿、势’老师范写,学生也认认真真地写一遍。

②英子的走路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联系下文的“一摇一晃”来理解“残疾”一词。

③体验说话:英子走路“一摇一晃”,她不能像我们一样。

④她是多么难受啊,带自己的感受读好这句话。

(3)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①用心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英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早早地、总是、最后一个”这三个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是啊,我们带着一种感动,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体会到了她的孤单和自卑。现在你会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好第一段话呢?试一试!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声音,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与英子对话,真切地感受、体验英子的内心世界。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想想哪些笔画特别需要提醒。

2、重点探讨“烈、著”这2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并及时进行指导、评价。

教学反思:

《掌声》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教学这课时,我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1、让学生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描写英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2、读课文第一段,英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读第四自然段,这时的英子给你又留下什么印象?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掌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掌声有什么不同?

10.小学三年级语文《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十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

3、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4、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情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情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及音像资料。

教学法:

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出示有关夏日中海滩的情景照片,让学生欣赏。)

说说你眼中看到的夏日里海滩边的情景,感觉如何?如果你去过海边,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说说。

2、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名叫《夏日的海滩》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范读,看一看作者眼中夏日的海滩是怎样的情景?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

3、画出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利用各种手段加以记忆。

4、汇报识字情况:(屏幕出示)

屈指可数 不屈不挠 宁死不屈 根深蒂固 临渴掘井

堆积如山 堆金积玉 固步自封 固执己见 造林造句

5、指导书写。

堆:左右结构左边“土字旁”,右边“隹”。区别“准、谁、推”。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情意。

1、指名读第一节,边读边想像,你知道了什么?

“初升”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金黄”的海滩上都有些什么?

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滩,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一小节。

在这么金黄的海滩上你会做些什么?

2、自读第二节,看小作者都做了些什么?

“掘……小河”“堆……城墙”“拾……贝壳”“造……房子、凉亭、假山”

孩子们都捡到了什么样的贝壳?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想象一下孩子们建造的凉亭、房子、假山都是什么样子的?

假如你就是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第三节,读出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4、总结全诗,有感情地朗读。

孩子们为什么快乐呢?请你结合诗歌的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5、表达训练:

在海滩玩耍的过程中,你还在那些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说一说。

上一篇: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念的超越下一篇:大学生暑期云南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