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精选11篇)
1.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一
在全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朱东铁 2019-04-29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集中精力抓落实、抓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的大要求下,区委、政府还决定赶在五一之前,召开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动员大会,是因为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近年来,在省市民政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有力指导下,民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打造了一些亮点,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在此,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上级评定的荣誉和给予的肯定,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把社区治理工作、民政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引向深入的有力鞭策。刚才,张建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界贻同志宣读了民政部的批复,远红同志对创建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进行了部署,特别是自银副厅长等等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好、结合好、落实好。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化认识。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一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强社区治理是趋势。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各种需求都全面的体现在社区变迁和治理变革中,好的治理意味着社会与市民的一种新型关系,必将推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二是从群众需求的角度来看,推进服务创新是期盼。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当前,广大市民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普遍增强,对基层党委、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大力实施“民生造福”战略,进行国家级试验区的创建,就是站在全国层面和各个先进地区比一比、赛一赛,立足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来满足天心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三是从推进“两个年”的角度来看,创建优质的环境是需求。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软环境,是一个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不管是在项目建设、还是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我们发现战略投资者不仅看重政府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优惠,也特别看重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因为很多投资者都将生活在天心,如果我们各类环境都能优化,一定能增强天心发展的后劲。
二、要以坚强的基层党建统领全盘。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特别是从我党“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原则看,党的领导和基层群众从一开始就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要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通过党组织以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先进性的行动示范作用影响社区居民,通过党建来大力促进社区民主协商制度化,强化党组织对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增强基层组织在社区各个领域的领导力、影响力。要把社区党建与网格化管理工作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体系,有效提升党员管理和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要用统筹的方法推进工作。一是要注重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统筹。政府要担当好主力,全力统筹好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的力量,要创新社区工作评价机制、社区自治和民主协商机制等体制机制,让社区搭好台、唱好戏。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深入研究政府购买服务办法和服务目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推动政府转移职能与社会组织服务有效对接,增强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供给能力。二是要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统筹。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结合“民生造福”九大工程,完善基础教育、文化体育、社区阵地、卫生医疗、居家养老、公交站点、公厕垃圾站场等基础配套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开发社区 15 分钟生活服务圈智慧平台、实施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程,充分发挥软件建设的整合性、服务性、便利性功能,让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三是注重落实方案与改革创新的统筹。我们制定了实验区创建的工作方案,也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相关任务都具体到了时间,这些都是硬杠杠,都是
要不折不扣完成的。而且在本轮民政部的批复中,将原来 3年的创建时间调整为了 2 年,时间更紧、任务更重,要加强与省厅、市局甚至民政部的汇报,要按时按质抓好推进。工作过程中不要画地为牢,既要落实方案,也不要局限于方案,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哪里能出亮点,就往哪里用力,擦亮天心社区治理的品牌。最近,省委正在开展系列调研,准备出台《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肯定会有一系列的新举措,我们也要抓好落实。
四、要把求实的精神贯穿始终。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关键在落实。一是要注重部门联动。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系统工程,必须上下齐抓、各方共管。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把握方向和进程。区民政局要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直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责职能认真履职,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街道、各社区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主动当好“探路者”,切实耕好“试验田”。二是要发挥学习作用。闭门造车很难搞好工作,特别是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一项前瞻性、创新性都很强的工作,更加需要加强学习。既要充分学习已经创建成功地区的成功做法,又要充分发挥即将组建的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研究中心专家库的作用,还要及时总结创建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边整改。三是要建强基层队伍。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抓好基层工作,必须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建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我们队伍能力水平提高了,工作开展才会取得更好成绩。要加强日常的调度、阶段的检查,积极开展社区减负增效行动,大力培育典型、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水平。
同志们,我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任务相当艰巨,要求非常具体,让我们上下同心、锐意进取,确保高标准创建成功!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2.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二
1武汉百步亭创新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百步亭地处武汉市江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这里是地势低洼的鱼塘和沟渠,水、电、路等市政设施一片空白,先后有7家开发企业进驻这块土地, 但均因其恶劣的开发条件和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先后退场。1995年,百步亭集团作为第8家开发企业来到了百步亭,面对一系列难题,集团领导立足实际、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百步亭社区治理模式。
1.1发展理念创新———由“小区”到 “社区”
百步亭集团的领导层经过深思熟虑,并组派专班到上海、深圳,以及远渡重洋到欧洲考察,看到了中国“小区”与国外“社区”间的巨大差异。通过学习考察,百步亭集团领导层认识到,开发建设百步亭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住宅开发, 更应注重相关配套的建设和服务,“小区”建设必须和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同时提出,社区建设必须注重“4个结合”:1必须注重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2结合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3结合世界高新技术发展;4结合本地 区的实际 情况。就 此制定了 百步亭社 区建设的“4321”指导思想。即满足4个需要 ,分别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社会稳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达到3个回报,即回报企业、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形成两个促进,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动; 实现一个目标, 即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此,百步亭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树起了第一面“社区”的旗帜。
1.2管理模式创新———由“建设”到 “服务”
“社区”是人们在一定区域内的生活共同体 ,究竟该怎样建设管理,百步亭经过了艰苦思索、大胆创新,将房地产的住宅“建设”、政府的基层“管理”和社区的公共“服务”三者结合起来,首创了中国全新的“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百步亭突破传统的“区—街—居委会”的管理型的行政体制,不设街道办事处,实行扁平式管理,由武汉市江岸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形成了“区—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型的自治体制, 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城市基层管理行政化一统天下的格局。按照“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居民能做的交给居民去做”的指导思想,将住宅及配套的硬件建设“市场化”,交给开发公司去承担;将基层公共管理“职能化”,用政府行政职能“管理”社区 ;将公共服务“社会化”,交给经营公司、职能部门以及志愿者去“服务”社区。
1.3工作方法创新———由“单一”到 “统一”
百步亭社区里有居委会、业委会、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买岗人员、志愿者、物业公司、开发公司、商业配套等各种组织,如何整合这些社会资源,摆在了百步亭的面前。百步亭坚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创新社会治理,形成了“一好双强”壮大队伍、“三位一体”强化核心、“四项服务”赢得民心、“五级负责”力量下沉、“六步议事”居民自治、“七类活动”全员参与的百步亭工作法。
1“一好双强”壮大队伍,即建设一个好的党组织,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标准选好配强社区带头人。百步亭选干部,不“唯资历”,而是提出了“奉献+才艺”的选拔标准,坚持“四不看四看”,即不单纯看年龄、身份、文凭、资历,看奉献精神、工作能力、群众基础、文艺才干;2“三位一体”强化核心,即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把社区里没有隶属关系的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整合协调起来,增强战斗力。百步亭推行在社区大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方“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每周召开一次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处负责人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民主听证会,共同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3“四项服务”赢得民心,即通过党组织的关爱服务、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物业服务、社会化的志愿服务,满足居民需求,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4“五级负责”力量下沉,即党委书记负责社区、支部书记负责苑区、支部委员负责片区、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负责家庭,随时随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做到问题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问题;5“六步议事”居民自治,即按照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议事组织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专家审查定公约、居民表决说了算,推广居民自治;6“七类活动”全员参与 ,即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民俗节庆活动、网络春晚活动、群众健身活动、道德论坛活动、文明创建活动、亭台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拉近了社区居民的距离,加强了相互交流,增进了感情,凝聚了人心。
2武汉百步亭创新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2.1坚持以人为本 ,满足群众需求
百步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们购买住房首先看重的是房子的质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百步亭实行了6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品质住宅,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买得放心。人们在一个社区能够住得安心、过得舒心,相关的配套设施必不可少。百步亭十分重视配套工程,投巨资建成了生态环境、商业服务、医疗卫生、学校教育四大配套设施。安居乐业是天大的事,百步亭社区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 1将社区内的物业保洁、饮食服务等岗位优先安排给下岗人员工作;2商业门点一律不卖,低价出租给下岗人员经营;3居委会组织就业到家庭,引进手工艺品加工厂, 让残疾人和有家务的居民可以把工作领回家,实现家庭再就业;4成立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和“好大哥”家政服务站,组织社区女同胞开展做钟点工、做保姆的家政服务,组织男同胞开展清洗油烟机、维修家电的技术服务;5与武汉市江岸区劳动力市场联网,向社会推荐就业。社区大力推行“感情再就业”工程,动员富裕家庭多请钟点工,动员下岗人员走出家门做钟点工,形成了家庭互帮互助、亲情就业的和谐氛围,很多家庭为此走成了亲戚关系。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在百步亭社区只要不挑不捡,都能实现再就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利益关系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个人都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和各种精神需要,人们的需要满足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社会才能进步。为了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百步亭社区坚持实施“亲情管理、用心服务、从小事做起、从好事做起”的服务宗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服务网络体系。并设立热线电话和信访中心,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服务做到“三全”,即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服务过程不说“不”字。
2.2坚持党的领导 ,注重系统治理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创新社区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总揽全局。百步亭社区人员繁多、体系庞大,各种力量如果没有统一的领导,就会相互推委、扯皮内耗,浪费社会资源。如何协调这些组织和人员,百步亭的经验是,社区工作方向在党委,关键在支部,力量在党员,主体在群众。百步亭整合社会力量,居民群干、专干是社区工作者,围绕社区工作的公务员、企业员工,也同样是“社区工作者”,纳入社区党组织的统一管理,接受双重领导。居委会由5人的编制,扩展到了上百人的队伍。在党的领导下,百步亭打破了条块分割,整合了社会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效果。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多元的,社会治理的主体也应是多元的,创新社区治理,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百步亭集团首倡“理性利润”观念、追求“长远利润”和“多赢效应”的义利观,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社区治理上,由“政府办社会”转变为“企业服务社区”,为党和政府分忧。派出所、城管执法队 、交通会所、工商站、流动法庭、社保、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百步亭社区后,政务下移,服务居民,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公务员在这里干得怎么样,都要由社区居民来评判。公务员在百步亭转变了工作作风、改变工作方式,主动上门办证、送证,服务居民。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百步亭居委会、业委会等都由居民选举产生,建立了“居委会———主管楼栋长———楼栋长———小小楼栋长”的居民自治网络,调了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管理的热情。在百步亭社区,志愿者服务已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成为了居民的一种生活品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百步亭的标志之一。
2.3坚持从实际出发 ,重视综合治理
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从现有的物质条件出发,正确认识所处的客观环境,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我们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百步亭正是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社会治理经验,才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治理模式。百步亭“成名”后,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的社区、团体越来越多,但是百步亭依然还是百步亭。沈阳、深圳照搬百步亭的做法建了两个社区,但只是从零开始、全盘移植,更多的社区工作者面对着百步亭厚厚的宣传资料,深感纸上谈兵易、开花结果难。学习推广百步亭经验,不是要完全照抄、照搬。百步亭不可复制,但工作方法可以;方案不可复制,但思路可以。学习百步亭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而应该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特色。
3.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三
关键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水平
一、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认识有所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几年,社区广大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阵地意识不断强化,服务观念不断增强。济东物业服务中心把群众思想问题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第一信号”,建立了各种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例如成立“慰问组”、“调解委员会”、“扶贫济困领导小组”等,社区干部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示范效应和重要作用在社区这方天地中得到全面发挥,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信赖和欢迎。二是以解决居民群众生活实际问题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广大社区干部把帮扶解困作为社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许许多多事关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以笔者所生活的冬絮园为例,社区干部主动与困难职工结对子、连亲情,解决了许多贫困户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居民群众解决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树立了社区干部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三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高地,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济东物业服务中心结合行业特点,不断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文化广场展演”、“摄影书法展”、“居民拔河赛”等已成为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还通过图书室、活动室、板报和简报等形式对广大居民进行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四是运用“共建舞台”,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发挥驻社区各单位作用,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社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特点。源自于共建单位的赞助,为做好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层面不够广泛,缺乏应有的辐射力。有些社区开展思想教育存在一头沉现象,只顾及特殊群体,而忽视广大居民的日常教育,顾此失彼现象比较突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比较落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的社区缺乏阵地、缺少宣传设施、缺少宣传工具、缺少活动经费,个别社区连活动室、图书室都没有配备齐全。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缺乏一定的感召力。有些社区缺乏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履行工作职责难以到位,常常出现有心无力管和无人管现象,给思想政治工作造成空缺。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不够规范,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有些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没有具体规划和长远打算,基本处于推着干状态,严重影响了社区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性的正常发挥。五是干部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有些社区干部没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对思想政治工作感到陌生,工作起来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有时工作缺少耐性,给工作造成很大被动。
三、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要想抓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教育社区干部牢固树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抵制和克服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观念,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到社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社区整个工作之中。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区域内广大党员的作用,建立一支有社区老党员、老劳模、老干部、老教师为主的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激活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调动区域内提前退岗并且有专长(文体爱好者等)的居民积极性,发挥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三要突出工作重点,把为居民群众办实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雪中送炭”,化解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产生的矛盾,理顺思想情绪。诸如开展“温馨家园建设”、“送温暖工程”、“希望工程”等,这些活动得人心、实效性强,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急于解决的事情入手,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困难。四要健全各种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要结合社区实际,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各种制度,如走访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办理制度等,并把这些制度贯穿整个社区工作之中。一方面要建立严明的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对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考核,以激发和调动广大社区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社区干部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强化社区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能力,提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五要强化占领意识,进一步巩固扩展思想教育阵地。一方面各社区要开动脑筋、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驻社区单位优势,开展各类共建活动,不断充实扩展思想教育阵地。一方面社区要想方设法挖掘利用社区阵地资源,强化现有设施,如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教育阵地的管理,发挥好这些阵地的作用,组织广大居民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4.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四
201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公共行政的功能和原则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等。下面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社区考点大全,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各地创新社区治理的初步探索
自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社区治理的重大决策以来,各地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培育社区治理主体、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这些先进的经验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北京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增民政服务
2014 年,北京市将包括低保、婚姻登记等在内的民政服务也纳入社区“网格”之中。而网格化管理已覆盖北京市七成街道社区,2015 年将基本覆盖全市。北京市将各个社区划分为网格,设立居民“对接”网格员,每个网格的“格长”由居委会主任担任,书记由街道的科长担任。而书记也成为了联系街道和社区的纽带,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二)江苏太仓:“政社互动”实践
2008 年起,太仓市委、市政府成立“政社互动”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破题攻关。太仓通过梳理“两份清单”、签订《协助协议》、实施“双向评估”等方式,加快构建政社互动、和谐善治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太仓通过“政社互动”的实践,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了有效途径,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创造了契机,开辟了推进基层依法自治的广阔空间,奠定了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海口市:成立首个社区工作站
2014年4月16日,海口首个社区工作站在海口市龙华区滨海新村挂牌成立,工作站将全面承接和履行政府延伸至社区的各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工作站是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在街道(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居委会的监督,每年向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通报一次工作。社区工作站的设立,将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转变职能,有利于实现行政审批提速,服务工作前移,解决社区工作职责不清、体制不畅的问题,提 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厦门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实践
厦门按照“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关键在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根本在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幸福”的要求创新理念和方法。通过创新政府治理、发中公教育天津分校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云琅大厦c座底商(天大东门对面)
动群众参与、塑造社区精神、激活基层组织、培育社会组织和创新体制机制的方式,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变政府唱主角为群众唱主角,变为民作主为由民做主,变单向管理为多元治理,形成各主体协商合作、多手段统筹运用、上下双向互动的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真正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5.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五
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0年1月25日
会议地点:复兴社区会议室
主 持 人:张德成会议内容:
1、张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今年我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要任务是:把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四五”普法总结验收相结合、与研究制定“五五”普法规划相结合、与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周年宣传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整体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增强全民法律素质,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法治环境。要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实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
2、曾光伟首先对去年我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表彰,以及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
行通报,并对本季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
6.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六
检查组各位首长及领导:
今天各级领导莅临我社区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地关心和帮助,也是对我们工作地重视和有力督促,在此,我代表十一团花桥社区党支部对各位领导地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就我们社区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首长、领导作以下汇报。希望批评和指正:
一、社区概况:
花桥社区建于2012年3月,书记一名,第一副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即三站一室、业务三人、供水工三人、锅炉工七人、修理工2人、环卫工4人、保洁工2人、面积1500亩右,人口3000余人,现管理楼房670户,平房255户,市场174户,绿化155亩,广场64亩,街道20450平米。
二、精神文明目标任务:
围绕一条主线(加快发展 科学发展);确保一个目标(文明城区创建);落实两个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三个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规范“三德”行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开展六项活动(创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温馨社区、诚信社区、活力社区、和谐社区);营造五个环境(公平工作地法制环境、规范守信地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地生活环境)。
三、狠抓组织建设,强化职责,形成合力。
作为群众的服务单位,要想使每位职工各方面满意,难度本身客观存在,因此,为了搞好社区服务,实现预期效果。
首先,是注重组织建设,使组织健全、制度落实、保障到位。特别是要求社区干部,业务一定要素质好、作风硬、团结紧、工作实,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是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在健全组织的前提下,我们年初对每个领导成员的分工加以明确,对所有干部业务的分工和职责张挂上墙,充分接受领导和群众的监督。
(三)、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居委会的工作面广、量大、人少事多。这是历年来难以解决的矛盾,为了全面及时搞好社区服务工作,要求干部、业务做到分工不分家,通力合作一起抓,从而较好地克服了忙闲不均的现象,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四)、严格组织纪律,激发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和各项临时性、突击性任务。上半年来,社区支部开展支委会8次,党员大会3次,民主生活会3次,上党课7次,党员电教10次,参加团办学习班等形式共计5次,重点集中学习了兵师团党委扩大会议精神3次,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精神3次。接收2名入党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收党费1540元。组织老党员代表参观昆岗遗址、阿拉尔三五九旅博物馆、阿拉尔苗木基地一次。
(五)、以作风建设年活动暨“两讲一树”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社区党支部把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逢会必讲干部作风,逢工作安排必安排作风建设事项,并召开专题会议,拟定工作计划。通过动员学习,写了分析检查报告5份,读书笔记8份,写心得体会8份,剖析材料7份,整改措施6份,民情日记7份,并在公布栏上进行公示。社区干部、业务共入户走访85户,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0项,等待解决问题3项。目前所有干部业务的政治素质。组织纪律和执行能力等方面较2011年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社区党支部坚持“一岗双责”的原则,完善了《社区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完成了领导干部及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9份。同时,与干部签订了岗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8份,社区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家庭助廉承诺书8份,认真开展了第三个廉政文化建设月及第十四个党风廉政建设月活动,出板报9期、外发稿4篇、横幅2条、漫画展1期,上廉政党课2次,撰写心得体会8份。
(七)、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社区成立领导小组。书记亲自抓落实,发布公告21份,发问卷调查表210份,发征求意见表210份,收集供排水意见3条,环卫意见4条,服务问题2条,其他问题3条,行风评议从五个方面、四个等级得分18.99分,目前已整改8项,待解决4项。
(八)、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为管理。
由于我社区成立比较晚,各种基础设施不齐,各种制度不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不到位,根据团领导和相关部门指示,我们支部一班人充分利用支委会或支部大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各种管理制度10个,岗位职责12份,各种干部考核办法9个,职工合同考核办法11个,规范干部、业务、职工管理程序,特别是在小杨副团长的指示下,我们社区制定了物业各类收费标准,小城镇电网改造计划,小城镇集中供热旧管线改造计划,小城镇自来水设施改造方案,小城镇生活垃圾清运、消纳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了社区制度化管理。
四、以富民、惠民、亲民、安民为着力点,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一)、一是强化兵团精神,塔里木精神,泰山精神,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2次,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会议精神2次,师市党委十届二次全委会精神和团党委八届二次全委(扩大)会精神3次,写广播稿3篇,黑板报5期,横幅3条,做到形式多样、宣传效果好,干部职工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同时狠抓职工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和谐小康家庭”、诚信职工等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半年来,社区共评选“和谐小康家庭”9户,建立职工诚信档案9份。
(三)、认真抓好环卫绿化站工作。半年来,集中开展高标准林床整治,用机力5次,人力180人次。配合阿副团长拆迁乱搭乱建26处,配合杨副团场拆迁28户后院,28户车库,社区积极组织拆迁了三号楼12个车棚及库房,配合机关科长完成了王建国的房屋拆迁。同时跟踪治理脏乱差活动5次,整治卫生死角4处,清理垃圾200余方。特别对农贸市场摊位摊点脏乱差进行卫生整治,转变了卫生面貌,使摊位规范化初见成效。绿化方面,组织开展社区内部大搞植树绿化活动,补种长枝榆35棵,国槐50棵,月季500株和连翘丁香350棵,为老年活动中心内种植花草,共计面积达六亩多。对花桥大道、幸福路、建设路两边的林带放水9次,胡杨公园放水3次,修剪树木2次,施肥2次,割草坪2次。树木涂白1次,病虫防治打药3次。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提高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按照团计生办工作安排,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对辖区内住户及商铺流动人口开展了为期60天的清理清查及核实。此次活动共分为4组,开展活动前对所有计划生育摸排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使他们准确掌握入户要点,并分户到人,对辖区内所有人口的基本信息逐户、逐人、逐项清查核实,并与原有信息进行核对,做到卡、表、册与实际相一致,对原有信息中的缺陷一一补齐,并进行重新登记造册,完善居民档案,切实做到片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将计划生育工作做实、做好。半年来,发现计划外怀孕案件6起,落实处理6起。保证了社区管辖范围内无一计划生育违法案件发生。
五、立足服务,强化管理,为民排忧解难,确保社会稳定。
(一)、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区服务
我社区党支部坚持“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忧我解”的服务宗旨,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建立了“三站一室”的服务机构,二是开通行业管理热线电话。三是成立退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半年来,社区支部共为社区居民抢修、维修全团自来水管道23次,给社区居民清理地下室积水、维修、疏通排污管道6次,清理了团小二楼、团部1-5#楼的排污检查井20个,七连、十连、十三连住在果园职工反映吃水困难,解决安装自来水4处。良好的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在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中,居民满意度大98%。
(二)、消防、安全生产工作。
社区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科学发展”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兵、师、团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做好消防工作。社区成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领回灭火器15个,消防泵1台,消防带20根。在大力宣传、加强检查、督促辖区单位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上报了安全隐患自查整改承诺书1份,编写了安全应急预案一份。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社区确定专职工作人员,加大对社区各个居民小区的检查力度和监督力度。三是强化宣传,增强居民的安全法律意识。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
(三)、抓好民政、残联、将民办好事事实落实。社区民政工作本着“上为党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原则,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规范了低保档案,对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对审批办理程序实行全程公示制度,我社区2012年一季度纳入低保户数2户。二是开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活动。社区协调团、医院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146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对残疾人进行摸排登记22人,并协调团、医院开展健康检查。走访困难职工8户,与退休工人同乐过生日2次,对16户职工发放面粉120公斤,给15户发食用油75升,给14户职工发放慰问金1400元。半年来社区支部根据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狠抓落实,在平稳中完成各项工作,未收到任何群众投诉。
(四)、做好社区禁毒、司法、人民调解方面及其他工作。我社区治安员,坚持每月定期不定期走访,在重大节日和事件高发期的摸排、清查工作5次,及时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调查和核实。自3月份社区成立以来,组织力量对辖区内人口进行全面清理、排查、比对。建立各项档案26项。同时在社区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图片、出黑板报等形式,极大的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目前无安全事故发生。司法工作,为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制定了普法学习计划和安置帮教工作计划,我社区始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减少刑事案件的发生,目前无任何刑事案件发生,无信访案件发生。
(五)、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一是强化了领导、构建维护稳定工作格局,健全干部业务值班带班,做到24小时值勤。二是加强排查,对辖区的社会治安乱点、“三股势力”容易滋生的地方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化解和整治,三是广泛开展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加强教育引导力度,坚持定期排查。半年来,实现入户排查5次,排查户数80余户,排查人口300余人次,参与带班、值班干部人数达到40余人次。
六、存在的不足。
由于社区创建时间短,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资金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人员少,特别是技术人员少。
七、下半年工作重点:
我们将继续以社区目标任务为抓手,凝聚力量、再鼓干劲、狠抓落实、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更高层次。
(一)、做好新村小区的绿化规划管网建设。
(二)、继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特别是农贸市场的卫生整治工作。
(三)、配合团做好小城镇电网改造项目施工。
(四)、配合团做好自来水分压供水及磁卡水表推广安装改造工作。
(五)、做好小城镇范围内的集中供热工作。
(六)、做好下半年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七)、做好新村小区新增居民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八)、加大力度宣传,落实《居民道德行为规范准则》,不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
7.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七
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的要求,切实围绕莞城街道第三次党代会关于坚持“管理提升,建设幸福城区,共创和谐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部署,莞城东正社区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东正社区成为关注民生、服务之上、管理完善的幸福社区。在莞城街道的指导下,东正社区正逐步探索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坚持改革创新,探索符合社区实际的服务管理体制 莞城东正社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万人,常住户籍居民人口数为1.2万人,新莞人5000人。辖区内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院、中小学校、市级医院、幼儿园、图书馆、少年宫、人民公园、东门广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多元化社区。随着2011年完成了社区综
合服务中心与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后,东正社区基本形成“两委两中心”的工作格局,即: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一个组织领导核心、一个居民自治主体、一个政务管理载体、一个社会服务载体的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夯实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社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了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提高了政务管理机构为群众办事的效能;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服务社群的主力军作用。
二、坚持服务社群,全面打造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莞城东正社区按照东府办[2011]72号文关于在全市选取20个社区作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点的要求,东正社区联同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1年成功创建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队伍健全、服务水平专业、群众积极参与的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依时投入了运营,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便民惠民服务。真正形成了以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驱动、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幸福家园”社区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推广性的社区服务中心示范点,为我市进一步建设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事业起到良好带动示范作用。(综合服务中心概况见附件一)
东正社区一直注重发展社会志愿事业,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优势作用,致力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坚持每个月在东门广场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经过不懈努力,东正社区已成功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志愿服务运作机制和团员、社工、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
三、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完善东正社区政务服务中心 为解决目前居委会行政化倾向问题,进一步理顺多年来社区体制改革的遗留问题,东正社区在莞城街道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明晰工作责任,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社区办事程序,使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担以前由居委会负责的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居委会民主自治有效衔接的目标。切实将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莞城街道在社区的政务服务工作平台。中心主要承办莞城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统计、计生、文化、民政、社会保障、劳动、科教、环境、维稳综治等工作,以及其他由街道办事处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并配合、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惠民服务。
东正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下设三个办公室和一个服务窗口,即:行政事务办公室、社会服务办公室、居委事务办公
室、服务窗口。行政事务办公室承办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法律、环境、科教、民政、就业、维稳综治、人大联络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以及其他由各政府职能部门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社会服务办公室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等。居委事务办公室协调居委会与居民小组事务,协助民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服务窗口是社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一厅式”便民服务窗口,建立和完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平台窗口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统一启用“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专用章”,设专人保管和使用登记“专用章”,完善公章的管理和使用。真正体现科学、高效的便民服务办公模式。
四、坚持居民自治,建立健全社区新莞人服务管理体系 东正社区在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工作道路上始终坚持不懈地保障社区民主自治权利,将社区民主自治作为完善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与既定方向,广泛宣传培育社区成员的自治意识,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注重发展壮大社会
民间组织,引导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稳妥推进新莞人综合服务管理工作。目前,东正社区组建的社会组织如下:莞城曲艺协会;莞城美术协会;莞城书法协会;莞城摄影协会;莞城舞蹈协会;莞城国标舞协会;莞城关工委;莞城奇石协会;莞城艺术插花协会。东正社区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掘社区中真正广而有力的社会服务资源形成自治合力。另外,东正社区积极完善了新莞人综合服务管理模式,贯彻落实新莞人积分入户各项政策,吸纳优秀新莞人参与社区自治工作,为新莞人提供医疗帮扶服务,协助解决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帮助外来人员融入社区生活,与社区居民共建家园、共享和谐。
五、坚持系统推进,形成推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合力 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引导帮助、社区自身的全面落实、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民间团体的互助协助、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人力、财力、智力的有机结合,从战略的高度稳步推进,充分调动基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全东正社区“两委两中心”社会服务与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中,东正社区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提升东正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东正社区继续完善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户籍、社保、民政、计划生育等工作数据共享联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创新数字惠民。
(二)推进东正社区网站建设。不断完善东正社区网站(http:///),依托信息网络,搭建服务资源平台,充分挖掘社区服务资源,拓宽社区与居民互动的渠道,为居民提供教育、交通、中介、家政、劳动就业信息等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三)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制度。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参照新加坡、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相关成熟经验,将建立《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建设标准》、《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标准》、《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对象权利保障标准》、《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协调沟通机制标准》等四项运营标准,同时制定《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制度》和《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服务标准》,力求使中心的运营和服务更加的制度化,更加的规范化。
(四)建立和壮大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按照社工、义工联动的工作机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贴心服务,有效发挥社区内各类组织、共建单位的积极作用,在基层构筑横向倒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
东正社区居民委员会
8.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八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4月19日全市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社会管理现场动员大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按照关办〔2011〕3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特点、新定位,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管理新路子,努力把社区建成加强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平台特制订试点工作方案。
一、社区基本情况 滨江花园社区基本情况:
概况:滨江花园社区于2000年3月由原晓街居委会和栅栏门居委会合并而成,20个小组,总户数1465户,总人口5732人,其中外来人口525人,党员98人,特困家庭47户、人数105人。空巢老人数达15人。育龄妇女524人。滨江花园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历年来十分重视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济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处,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绝不放过细小矛盾纠纷的调处,连续11年来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南京市和谐社区、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南京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南京市青年文明社区、南京市科普大学、南京市“六好”社区关工委、下关区禁毒工作先进单位、下关区经济普查先进集体、下关区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二、试点目标 总体目标:
以建立与“创新管理”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社区党委牵头,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培育社区化组织,拓展社区化服务领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具体目标: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六项体系建设”; ①以高效顺畅为目标的网络管理体系;
②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建设服务体系; ③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 ④以预警防范为先导的维稳防控系统; ⑤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 ⑥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试点重点工作
1、完善社区平台:本着“方便群众、便于服务”的原则,建设好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平台。
滨江花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设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人员全部公示上墙,实行一站式受理,高效、快捷地为社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事项。
2、健全社区组织:
①党组织:党总支书记由邱银珠担任,副书记:任翠华,委员:宣金芳、许明芳、逯甲海。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对离退休党员实行“直管”,对在职党员实行“双管”,对流动党员实行“共管”。发挥无职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②社区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邱银珠担任,副主任:黄杰
社区委员:陈中建、许明芳、顾巧红。进一步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着力发挥好自治组织的“四大职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搞好社区的卫生、物业、计生、流动人口和治安管理等。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群防群治,调解民间纠纷,及时化解社区居民群众间的矛盾,促进社区和谐建设。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性服务。兴办有关服务事业,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培训等,教育居民遵守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开展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增强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履行社区服务的职责进行监督,实行居务公开、评议社区干部等制度,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权。③综治办公室:
a).进一步建强社区综治组织机制。大力加强社区综治办建设,按照“112211”要求配备综治办公室人员,综治办主任由邱银珠担任,成员有:许明芳、任翠华、韩恒俊、田慧、顾巧红、钟剑。整合、配备社区综治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其统揽社区维稳工作的重要作用。b).进一步建强社区综治阵地。建立集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防邪反邪、社区矫正、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宣传、群防群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综治警务室,组织开展社区的各项综治基础工作,切实筑牢“长安滨江”建设的根基。
c).进一步强化社区综治组织功能。及时收集掌握各类社会信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抓好重点特殊人群教育管理、外来人员的服务管理等;组织开展治安、交通、消防、生产等安全防范宣传教育,落实源头管控措施;组织巡逻防范工作,指导社区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大力开展“平安社区、无邪教社区、无毒社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确保社区居民安居乐业。④共青团: 书记:
黄春梅,主要职责:
a).主持团委全面工作,负责召开常委会议、委员会议(扩大)及主要工作会议,传达街道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指示精神,及时向社区支部和上级团委汇报并请示工作。
b).主持制定团委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安排、部署、检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c).组织好团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学习,积极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社区共青团工作的规律、特点,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团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d).抓好团委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搞好班子的团结,关心班子成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e).负责协调好与社区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社区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加强与各兄弟社区团委的联系和交流,及时吸取和借鉴好的工作经验。
f).负责团委各项经费的审批和使用。
g).负责审阅批示上级各类文件,签发团委文件和其他规章制度。h).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⑤妇联:
妇女主任:胡红果,主要职责:
a).积极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教育社区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b).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反映妇女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代表妇女参与社区事务决策。
c).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完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
d).加强人口计划管理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如实申报生育指标,填报人口出生,及时动员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定期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监测。
e).负责做好本社区计划生育基础工作。⑥综治巡逻队:
队长:顾巧红,成员:刘殿清、王秀英、黄世华、刘玉霞、卓莉萍、吴来喜。主要任务:
a).收集治安信息。对辖区内的不安定因素、安全隐患、违法线索、社情民意等信息进行排查、采集、上报。
b).参与安全防范。参加巡逻,协助民警设卡盘查,协助安全检查及治安重点难点整治,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及安全防范常识,参与宣传方针政策、通报治安动态,指导群众自防。
c).调解矛盾纠纷。结合日常工作与生活,主动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并积极调处。重大矛盾纠纷一经发现在第一时间上报,并积极协助调解处置。
d).协管外来人口。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其中的重点人员力求做到信息灵、情况明。
3、开展社区服务:
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法治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站、计生卫生服务站,积极抓好社区救助、就业、卫生、养老、计生、文化、体育、教育、法治等民生服务保障。
同时建立两支志愿者队伍,分别为治安志愿者服务队,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其中治安志愿者服务队注册人员达到109人以上,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注册人员达到216人以上。
4、强化社区管理: ①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
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基础,以综治维稳组织为中坚、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以原联组责任区为单元格。大力整合资源,将网格内的党代表、村民代表、治安信息员、党员等明确为网格协管员,确保每个社区小组均有一至二人,进一步健全扩大网格服务管理队伍。社区党组织书记对社区服务管理负总责,联组长是责任网格的第一责任人,网格内的协管队员负有协管责任。要通过层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更好地把社区各项服务管理工作一并开展起来,切实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效能。②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社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突出“人”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的实有居住人口、重点人头(社区服刑、两劳释放安置帮教、吸贩毒、邪教人员、精神病人、社区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员(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点户头(信访人员)、外来人员全部纳入社区信息平台,使社区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突出“事”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的各类不稳定事端、不安全隐患、不和谐因素,发生的各类事件,全部摸排纳入到社区信息平台,使社区服务管理做到“耳聪目明”,处置反应快速、及时,确保不发生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突出“物”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由政府、社会投入的公共服务设施、物件全部纳入信息平台,既注重加强日常管护,又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突出“财”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的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各项收入、支出、资产余额、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收益分配等经济事项纳入信息平台,做到及时掌握、按月更新。突出“组织”的信息管理。要将社区内互助、志愿、慈善等各类社会组织纳入信息平台,更好地组织社区内的服务、救助等工作,满足社区群众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保证平台信息的新鲜、完整,建立常态的维护管理机制。③加强社区“三防”管控:
利用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措施,提升社区维稳防控系统水准。“人防”是建立社区综治巡逻服务队,并确保正常运行发挥作用;“物防”是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开始,一直延伸到社区内的各单位、居民住户。对一楼及重点部位加装防盗门窗;而“技防”则是对辖区内的幼儿园等重点单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率先推进2011“技防入户”工程。营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④加强社区环境管护:
要以巩固南京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建立完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居民参与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型社区的环境管护力度。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公共卫生意识,落实“门前三包”,使保持环境整洁保护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区文化,一种人人应当参与的行为。切实抓好社区“四位一体”的环管网络建设。真正把绿化管理、社区保洁、治安防范等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常用态化管理。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加强社区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应用等硬件建设,为抓好社区环境管护提供基础支撑。切实加强社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环境管护责任,严格考核奖罚,并积极组织和吸纳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群众参与环境管护和监督管理的作用。
滨江花园社区 2011年7月
滨江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2011年7月5日上午召开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动员大会,迅速从辖区单位、企业、楼组长、退休干部、单位职工、社区干部40余名成员成立了滨江花园社区义工协会组织。组建了工作队,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滨江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主题,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登记组,对辖区所有家庭进行了摸底,建立了民情档案和电子信息。
截止目前,社区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了义工队5个,义工组10个。义工队员每天分别开展工作,坚持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此项收到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各义工队分别召开各类会议16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20余条,各义工队员共走访调查住户7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4起,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20余件。
一、主要做法
在市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在街道综治创新办的具体指导下,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呈现出“目标任务明,工作行动快,宣传氛围浓,活动效果好,责任督办实”五个特点。
(一)目标任务明 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党支部对义工队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即: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以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做到“两个覆盖”就是义工队覆盖全社区所有家庭、义工队员足迹覆盖全社区所有住户;明确“三个载体”就是以义工队员进家庭、六问六帮促发展活动,百余干群唱红歌活动,千余群众读经典活动为载体;注重“四个结合”就是要与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相结合,与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和国家级文明社区相结合、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开展感恩教育“五进”活动,就是开展感恩教育进支部、感恩教育进单位、感恩教育进小区、感恩教育进企业、感恩教育进家庭活动;实现“六大目标”就是社区干部与市民群众感情大增强,干部能力水平大提高,工作作风大转变,居民实惠大增加、全体干部精神大振奋;坚持“七个到户”就是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惠民政策信息服务到户;唱红歌、读经典活动开展到户;贫困物资帮扶到户;和谐创建指导到户;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到户;问计求策走访到户。
(二)工作行动快
全社区各义工队“进家庭、唱红歌、读经典”活动全面铺开后,社区干部和各义工组,结合各自职能特点,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动作有特色的要求,迅速进楼院入户开展宣讲教育活动,入户快宣传好。一是义工队入户快。全社区工作开展部署后,各义工组的成员迅速开展工作;二是角色转换快。各义工组组员迅速转换身份,进入角色。与居民群众促膝谈心,详细了解各对象的基本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群众信访矛盾和生产生活现状,听取居民请求义工组帮扶要求,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精神传达快。及时召开义工队队员、社区干部、党员、居民群众代表三个专题会,对近期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系统的传达、学习了区和街道两级开展的创新社会管理会议精神及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时间、目标、任务、步骤及工作要求。
(三)宣传氛围浓
工作开展以来,全社区各义工队分别召开各类会议2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20余条,板书黑板报12块,利用社区平安小喇叭深入楼院小区宣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四)活动效果好
社区要求各义工组成员在工作中动真情、用真力、重实效,把“进家庭”活动与社区建设、扶贫帮困结合起来,与了解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梳理成册建立了台帐。在入户调查方面,要求义工队员在入户调查时重点对六类对象开展走访调查,即重点走访自主创业带头户、老党员老干部、上访户、困难户、外出户(留守户)、代表户(人大代表、党代表、群众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认真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逐一登记。全社区各义工队成员已走访调查住户7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4起,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20余件。在办实事方面,不少义工组成员在掌握第一手的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制定出帮扶计划并着手开展帮扶活动。
(五)责任督办实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社区党支部组建了社会管理工作专班,及时加强工作督办。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社区党支部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各义工队,由每个队再细化到各个组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二是加强督办保成效。社区党支部要求各义工组成员在“进家庭”活动中做到“五个一”,即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撰写一本工作日志、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走访,上报一份民情分析报告。并对义工队员活动情况实行定期督办,每周五召开碰头会,由各义工队队长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情况;推行“一个公示”,即将对义工组成员名单、职务、联系方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推行调阅工作日志、调看相关记录、入户核查、现场调查、电话抽查的“二调三查”工作法开展督查,社区党支部及时将督查情况予以通报;三是强化工作纪律。社区党支部要求各义工组的成员在工作中要比感情、比作风、比措施、比收获。要真正实现“两个全覆盖”,即义工组成员覆盖辖区所有家庭,实现“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义工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同时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完善群众评价机制,对“六问六帮”进家庭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以此确保整个工作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9.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九
一、提高治理商业贿赂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依法治理商业贿赂,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预防与惩治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商业贿赂败坏党风廉政建设,造成企业间的不平等竞争,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为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提供方便,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商业服务和对外经贸领域实际情况看,商业贿赂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成为了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明确提出治理商业贿赂,惩治腐败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体现。各区县商务部门、各有关行业协会,广大商业服务业企业,要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联系工作实际,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抓好商业服务业和对外经贸领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二、明确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重点和自查自纠的方法
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工作部署,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重点是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一)商务领域的工作重点。
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等行为。主要包括:
1、在交易之外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和实物的贿赂行为;
2、假借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等名义,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财物的贿赂行为;
3、以报销各种费用或“红票”冲账的办法给以贿赂;
4、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贿赂行为;
5、给予或者收受帐外回扣的贿赂行为。
(二)自查自纠的基本方法。
结合商务部的工作要求,以及本市商业服务业和对外经贸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市商务局的工作职能,市商务局重点对2003年10月成立以来机关和直属单位的自查自纠,商业服务业和对外经贸领域的经营单位要对2001年以来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商品购销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自查自纠的基本方法是: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分类指导、条块结合;行业引导、协调统一。
1、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市商务局机关和存在经营活动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以及市粮食局、市口岸办的自查自纠;
2、各区、县商务局,在各区、县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部门和存在经营活动的各类下属单位的自查自纠;
3、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原则,市和区县商务部门要加强与市和区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属和区县所属国有控股商务领域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的情况;
4、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和进出口企业参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由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市进出口企业协会通过开展行业自律推动会员单位开展自查自纠;
5、市商联会及其他商务领域的社团组织结合行业实际情况,通过开展行业自律推动会员单位开展自查自纠;
6、加强与市工商联、市个私协的联系,及时了解商业服务业领域个体商户开展自查自纠的情况。
三、把握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环节和时间安排
根据《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从今年3月开始到10月底,要采取有力措施,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职能分工,分阶段集中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本市商业服务业分三个层面组织自查自纠:一是市商务局机关和存在经营活动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市粮食局、市口岸办;二是各区、县商务局及存在经营活动的各类下属单位;三是本市商务领域的社团组织。自查自纠要突出抓好五个环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10.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十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2
一、向阳西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特点…………………………………………3
二、外来人口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4
(一)给社区治安带来影响……………………………………………………4
(二)给社区治安管理带来巨大压力…………………………………………4
(三)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4
三、流动人口服务于管理的不足………………………………………………5
四、目前向阳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
(一)各部门间的管理配合不当………………………………………………6
(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法制宣传力度不够………………………………6
(三)对出租房屋的管理仍很薄弱……………………………………………6
(四)没有及时转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观念…………………………………6
(五)居住条件差,环境卫生问题严重………………………………………7
五、新时期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策………………………………………………7
(一)转变观念,增强全局意识………………………………………………7
(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8
(三)细化目标任务,落实管理责任…………………………………………8
(四)加大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制度……………………………………………8
(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9
(六)转变观念,强化服务……………………………………………………9 参考文献………………………………………………………………………11
[中文摘要] 本文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为背景,向阳西社区为例,分析了流动人口与和谐社区构建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流动人口给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流动人口与社区之间的融合问题以及流动人口自身在社区中遇到的困境等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向阳西社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推动和谐社区构建
[关键词] 向阳西;流动人口管理;和谐社区;
浅析向阳西社区如何做好流动人口服务
和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空前活跃,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北京作为首都和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吸引力大量的流动人口。最新的北京市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 年底,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57.3 万人,比2000年增加101.2 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2 万人,年均增长6.9 %,如此庞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社区流动人数逐渐增多,外来人员为向阳西的开发建设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何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治安管理,保障合法权益,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也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向阳西社区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调查,就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目前,向阳西辖区内有4个建筑工地,流动人口2000多人,配备负责流动人口的流动协管4名,对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方式是以证件管理为基础,对流动人口进行居住、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向阳西辖区内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大多集中在18-45岁之间,流动人口中男性人数远远超于女性,18-25岁、26-35岁、36-45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20%、45%、30%,45岁以上年龄组流动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5%。
一、向阳西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的特点
1、来源广泛。主要来自河北、湖北、四川、湖南等地农村。
2、从事职业多样化。主要从事建筑也得居多、保安、个体、废品收购等。
3、居住点分散、居住环境差、居住时间短。大多数流动人口分散居住在居民的简易出租房和建筑工地工棚内,条件简陋,环境差,居住时间短,时间不稳定,一般都在一年以下。
4、文化程度低。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多从事低技术含量和非专业工作,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二、外来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随着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这一特殊群体为城市建设和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向阳西社区建设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量外来民工为向阳西社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一些险、脏、苦、累的工作岗位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口。如垃圾清运、建筑工地等大部分由外来人口承担,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
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为社区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给社区的治安、计划生育、社区卫生、社区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社区治安带来影响
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其中不少人文化素质低,法制意识淡薄,经济状况差,少数人把违法犯罪作为生存、致富的手段,导致违法犯罪总量中外来人口作案比例很高。去年一年在我辖区内出现入室偷窃的案子就有4例。
(二)给社区卫生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居住在的简易出租房内,卫生设施简陋,加上卫生习惯落后,造成环境卫生“脏、乱、差”,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
(三)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有的外来人口生育观念落后,将暂住地作为超计划生育的“避风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计划外怀孕现象时有发生。
三、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不足
当前,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薄弱点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上:一是对流动人员管理多,为流动人员服务少,未能为外来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创业和生 4 活环境。二是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多,管理人员队伍相形见绌。三是流动人口情况新,管理工作新举措少。在当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人口大流动日趋加剧,漏登、漏管现象比较突出。近年来,虽然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但总体上来讲还是流于形式,工作没有新思路、新办法,指导和督查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好,齐抓共管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起色不大。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的流动人口,怎么管理、怎么服务?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但追根究底,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政策相对滞后,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可持续性的管理策略。政府的公共政策必须跟着群众的需求走,不能要求群众的需求跟着公共政策走。政府觉得流动人口问题棘手,是因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需要提高,而不能将责任归结为流动人口自身。
四、目前向阳西辖区内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繁重而巨大的工程量,是需要很大的物力和人力来保障的,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基本措施及制度的落实仍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工作也还有落实不扎实的地方,其次,对外来人口租赁的房屋,对其安全设施管理力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居住的外来人员大都是吃、住在一起,屋内煤炉、液化气随处乱放,私拉乱接电线现象普遍,安全事故隐患较多,因此,对我辖区内的平安创建工作构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是以公安机关管理为主,其他部门协助管理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过分的强调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和整治打击,很少从流动人口的角度出发,对流动人口的需求了解非常少,而能直接为流动人口服务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这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流动人口的新特点,明显存在着不足。
(一)各部门间的管理配合不当,职能管辖分散,管理工作互相制肘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只是公安机关单方面的管理工作,还涉及到如工商、民政、计生、劳动、城管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有管理的业务。但因彼此间缺乏协调,5 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只好各自为政,再加上手续繁琐,使外来人口无所适从,造成大家都管但都没有管好的局面,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流动协管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目前还不够深入,没有真正下大功夫,下大力气,从而出现对外来的流动人口管理不得力的状态。其次,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力度不够,覆盖面窄。流动人口因其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一旦遇到侵权行为,多是付诸以各种极端行为,从而产生违法犯罪。流动人口办证意识不强,有的外来的流动人口已经在一个地方暂住了很长时间,竟然不知道要办理暂住证,有的不知道应该到什么部门和机关去办理。流动人口中除了需要暂住证时才前来办理之外,一般均不主动来居委会登记,离开时也未主动去注销或退回暂住证,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目前社区流动人口不低于2000多人,而实际办证的不到65%,办证率较低。
(三)对出租房屋的管理仍很薄弱
向阳西社区内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管控情况难度大,底数不清,近年来,向阳西辖区内建筑业不断提高,来该地区务工谋生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对人员身份、来历等不进行细究,用人单位对流动人口登记、注销不及时,给管理带来极大的障碍和困难。各类出租房屋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目前的出租房屋多且乱,有的甚至是自己搭建的违章房屋、窝棚。违法出租房屋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出租屋房主只顾收取房租,而对租房人的更换、人数的增减和所从事的职业等都不闻不问,还有一些房屋出租者,不主动到公安机关办理租赁房屋治安许可证,使一部分租赁房屋没有纳入公安机关的视线,这就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没有及时转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观念
现在有一部分民警总是从自己所从事的治安工作角度出发,“总希望减少流动、限制流动、最好不流动,这实际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职业心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一味的清退外来的流动人口,也不利于社会治安的好转,犯罪分子只要有犯罪动机,不管他是在这个城市,还是在那个农村,都有犯罪的可能,把犯罪分子从这个城市赶离,只不过是让其异地犯罪罢了。
(五)居住条件差,环境卫生问题严重
目前,在我辖区内以建筑业为主,近千名流动人员都居住在建筑工地搭建起来的活动彩板房,为了采取保温效果,活动彩板房材料主要以泡沫为主,及其易燃,一旦发生火情,极易造成危害。房屋内设施简陋,在加上部分流动人口环境卫生意识淡薄,使周匝环境严重。
五、新时期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策
人口的频繁流动对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时,流动人口也给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多方面带了许多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不是什么“不治之症”,而是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是可以解决的。要实现既有利于发展,又维护好社会治安,对于人口的流动,既不能禁止,又不能放任自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当前我辖区内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我们应严格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工作方针,完善体系,健全制度,创新方法,加强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全局意识
一要积极与各部门如、卫生、民政、工商、公安部门齐抓共管,互相策应,做到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这样既克服了各自人员不足、重复劳动,保证各部门任务的完成,又方便了广大流动人口;二要加强与外来的流动人口原籍地的联系,争取流动人口的原籍地公安机关的配合,密切联系,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双向管理,做到“流出有组织,流入有管理”;三要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管理,用规章制度约束用工单位把好用人关、教育关、管理关,如果用工单位违反规定使用诸如无居住证、身份证等证件的外来人口,公安机关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四要尊重流动人口,破除轻视流动人口的不良风气,杜绝在管理流动人口中“歧视”的做法,应做到管理与服务并举,增强公安机关的服务意识,让那些有正当职业的外来人口有“入城为安,视城为家”的感觉。
(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常设机构和日常工作机制,联合驻地片警、社区科、7 计划生育等部门一体化管理,形成管理合力。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办证制度。我镇流动人口实行登记分类管理、建档,实行一人一卡,真正做到了“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
(三)细化目标任务,落实管理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联合驻地片警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辖区治安状况,确保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并按照暂住人口职业的不同、暂住时间的长短、流动性的大小、流动人口输入地等四个方面进行建档,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四)加大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
流动人口落脚点管控,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认真贯彻公安部《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建立了登记、安全检查等管理措施,做到对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完善和规范了出租房屋的档案,并与房主签订了治安责任书和保证书。狠抓对用工单位的管理,对使用流动暂住人口的用工单位,加强监督和指导,促使用工单位重视和抓好暂住人口管理。外来流动人口是在动态状态下进行流动,但在动态下的流动中又有相对稳定的一面,那就是“住”。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流动人口往往选择出租房屋作为自己的落脚点,出租房屋为外来人口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外来人有的流动人口利用租赁来的房屋制假售假,有的进行卖淫嫖娼,有的进行盗窃销赃。据有关方面统计,在抓获的外来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的漏网前居住在出租房屋里。因此,管理好出租房屋是管理好流动人口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流动人口犯罪的综合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也可以从源头上掌握和控制好流动人口。首先,公安机关要把出租房屋列入工作视线内,实施管理责任制,配齐配强专职协管员,对外来人员可能落脚的出租房屋严格管理。户口协管员应每天都清查出租房屋,社区民警要每个月都对出租房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其次,要抓住出租房屋主,坚持“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同出租房屋主签订治安责任书,明确出租房主的治安责任,要求该办的房屋租赁许可证、房屋出租治安许可证等都要按规定办好;严格奖惩制 8 度,对于遵纪守法的出租房屋主要给与表彰鼓励,对于违法或知情不报,不履行义务的出租房屋主要加大处罚力度。
(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要采取主动上门或召集辖区内用工单位的内保人员、流动协管员帮助管理,大力宣传片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宣传和教育。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大多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素质低,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同时,更要增强服务意识,使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减少治安隐患。针对他们大多数人法制观念淡薄,文化水平低这一客观事实,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典型案例,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宣传教育,使之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流动人口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 ,针对流动人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重点、有选择的宣传政府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 ,帮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防止他们认为社会对其不公 ,进而发生报复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服务,管理外来的流动人口 ,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 ,并贯穿于管理工作过程的始终。除此之外,也要对流动人口进行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并依靠其既能与劳动在城市自食其力,谋到合适的职业,扩大流动人口的就业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发生。
(六)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着眼长效管理
应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综合性、阶段性等原则,以“引导、调控、服务、管理”作为指导方针,要变“防范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应从流动人口的利益出发,尽量提供、创造条件,为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服务,如为流动人口提供廉价的住房以集中管理,还要尽量使流动人口享受同本市市民的同等待遇,培养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相对一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流动人口没有把所在城市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对社区的事务也就不会太关心,拔脚就走,这对社会是没什么好处的。作为公安机关,我们要把服务观念放在首位,把目光放远,不 9 能只贪求一时一个地区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发案率的减少,而忽略了长此以往给社会治安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结束语
总之,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有益的方式方法,使之既既管理到位,又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毅杰 王薇.国内流动农民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2009(06).[2]郭光华.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人民公安.1993(13)
11.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篇十一
【发布文号】汕府〔2007〕60号 【发布日期】2007-05-16 【生效日期】2007-05-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汕头市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汕府〔2007〕6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推进我市社区服务工作,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粤府〔2007〕6号)和《中共汕头市委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汕市发〔2006〕5号)精神,结合汕头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我市社区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服务构建和谐汕头这个主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2)坚持社区服务社会化。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3)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社区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4)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立足实际,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服务的发展目标。
(三)工作目标。
以构建“六好”(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通过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体意识,建立健全专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制度,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社区商业服务。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我市实际,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到2010年,金平、龙湖区80%的社区、其他区县街道辖内60%的社区、镇辖内40%的社区达到“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要求。
二、大力发展社区公共服务
(一)加强社区救助服务。建立起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康复、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区自助、互助为补充,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区救助工作体系。使社区中生活困难的居民及时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特殊困难及未成年人得到教育救助,低收入居民家庭中住房困难得到廉租房救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推动社区社会捐助活动的有序开展。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及时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为特困群体提供必要的实物救助。
(二)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加强区县、街道(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实现区县、街道(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网络联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岗位供求情况、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台帐的动态管理。宣传和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和落实扶持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城镇就业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扩大与促进就业。到2010年,力争全市就业规模超过250万人。重点对“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援助。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全面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力争到2010年,全市90%以上的社区实现社区居民充分就业。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快基层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帮扶服务。妥善安置城市孤老、孤儿。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和帮助城乡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到2010年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5%。
(三)加强社区安全服务。按照“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的模式落实民警责任区,每个社区建有警务室,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强化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警力下移,重心下移,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保会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使安全网络覆盖社区各个角落,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社区居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和改进社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和服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社区安全生产,落实驻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认真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搞好社会利益协调,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社区安全稳定。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或居民人数3万至10万人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利用中医药资源,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一般常见病等诊疗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保障功能。到2010年,中心城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五)加强社区计生服务。建立和完善社区计生管理和服务网络,以街道(镇)生育文化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计生服务室两个阵地为依托,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分类管理工作机制。以社区服务项目管理为主要形式,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广泛深入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通过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和社区志愿者组织,了解社区内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强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推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六)加强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大力支持和引导社区文化、科技、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体工作体系,积极倡导并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文化、出版、广电部门要加强社区图书室、文化室以及音像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社区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娱活动。加强对社区经营性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育部门要继续加大对社区居民健身场所和器材的投入,到2010年,力争使全市80%以上的社区拥有居民健身场所和器材,能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教育部门要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内各类学校的图书、电教、体育及文化设施要积极向居民开放,努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扶持社区建立科普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七)加强社区环保服务。重视社区环境保护,切实搞好社区的绿化、美化、净化和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处理、水资源再生利用等工作,改善社区环保基础条件。积极推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增强居民的公共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环境建设活动。积极推广“城管执法进社区”共建工作,切实加强社区环境秩序整顿,创新社区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居民营造一个整洁、美好而又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到 2010年,全市建成绿色社区数量达到社区总数的20%以上。
(八)加强社区信息化服务。搭建全市统一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对全市各个街道社区信息服务网络进行功能规范、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改变社区管理和服务条块分割的状态。到2010年,中心城区所有街道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信息平台,在社区服务站建立信息终端,构成信息服务网络,实现社区服务层级响应。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和文化图书档案室为依托,向社区居民提供社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区文化和教育服务、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社区人口事务服务、社区党群工作管理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环境卫生服务等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政府政务服务效率,方便居民办事,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方式
(一)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注重发挥社区居委会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指导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参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法律、安全等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帮助社区居委会解决实际问题。社区居委会要协调好驻社区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要使用管理好社区服务设施,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扶助服务,及时听取和反映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积极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社会捐赠、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缓解生活困难提供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志愿人员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本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三)改进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各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关系,各级政府应依法依规将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站承担的政务服务工作交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承担。政府各部门不得将应由本部门承担的服务职责转移给社区,确实需要社区承担的行政性服务工作,应在布置工作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或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有关工作任务委托给社区组织承担。
(四)积极推行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管理是指提供某项社区服务采用项目的形式进行规划、建设及实施。通常情况下,先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广大居民(包括社区内单位)的需要列出服务项目,然后由有关部门按照社区福利、公益性服务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批并拨付资金,交给社区居民委员会或有关社会组织承办,同时加强领导和监督,使社区服务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对与社区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老年人服务,文化、体育、教育服务,计生、卫生服务,治安安全服务,环境美化、绿化服务等社会公益、福利性服务可采用项目管理形式。要根据社区公益、福利性服务的需要及当地财力,设立专项项目资金,并制订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公益性、福利性公共服务的需要。
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实现公共服务的重要形式,是指政府不直接向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而是由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由政府支付资金的社区服务方式。目前,我市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公共卫生、体育、计生、残疾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项目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程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对社区服务项目的设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确定及具体操作办法等进行论证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加强和改进相应的工作。
四、落实社区服务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解决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订好社区服务工作规划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社区服务纳入“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民政、教育、科技、公安、司法、劳动保障、建设、规划、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环保、体育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措施,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形成推动社区服务发展的合力。各级要建立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绩效考评制度,每年定期对有关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奖优罚劣,并公开进行通报,接受社会监督。
(二)发展社区服务组织,加强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县、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切实解决好区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经费等问题。发展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加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要积极引导和培育扶持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降低准入条件,简化登记程序,积极支持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社区服务。
通过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方式配备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建立有利于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有利于社区服务发展的用人机制和奖惩机制。在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中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积极培养社区服务专业人才,搞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促进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三)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不足问题,将社区办公用房纳入城市小区建设规划,通过新建、购买、置换、调剂等方式分步解决,力争到2008年全市实现所有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实用面积达80平方米以上。大力加强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工作室、文化图书档案室、社区多功能活动室、社区卫生站、计生服务室、社区老年人服务与活动场所、残疾人康复场所、劳动与社会保障站、户外文体小广场、邮政服务亭等各项服务设施的建设。力争到2010年,80%以上的社区配备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和活动场所,满足开展社区服务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务设施的使用管理,明晰产权,明确责任,严禁将社区服务设施挪作他用。
(四)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将社区服务科目列入安排。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各区县要按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落实好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建设资金。按照汕市发〔2006〕5号精神,落实好社区工作经费及人员工资补贴。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社区服务领域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上开办专栏、专题等方式,广泛宣传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典型经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热情。
(六)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管。严格规范社区服务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从业认证制度,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监督执行。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社区服务收支情况要纳入居务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严格社区服务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不得将救助、福利、公益、慈善款物挪作他用。对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
各区县政府要抓紧制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并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于每年2月底前报送市民政局。
市社区办
二○○七年五月十六日
【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推荐阅读:
社区治理的措施和方法10-26
社区治理工作方法11-05
社区治安治理年度工作总结10-21
社区居委会综合治理工作总结07-17
虹苑路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08-31
社区治理内容09-08
社区治理答案09-09
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06-09
关于社区治理的问题06-18
社区治理试卷及答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