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档案鉴定的比较

2024-08-09

中外档案鉴定的比较(共7篇)

1.中外档案鉴定的比较 篇一

法官制度的比较

粮食工程 李刊 110107915 法官制度历来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有完备的法官制度是国家法治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之一。法官制度包括法官资格、法官的权利义务、法官选任方式、法官保障制度、法官惩戒制度等。

一、中国法官制度

现在担任中国法官,必须经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初任法官采用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并且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我国法官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在法官法实施前,法院在八十年代进行了大规模充实。由于没有严格的选拔制度,许多专业能力及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法院,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一直得不到提高。后来,最高法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设立了法律业大,有的分校在后期还与大学联办了自考考试,为法院确实培养了一批人才,法官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师资、学习的时间等因素限制,业大、函授等毕业的学员其文凭与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通过司法考试等,更加严格地把握了对法官的选任,但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其次,审判职能行政化,法官地位不独立。由于法院未能改变行政化管理的模式,法官难以真正独立行使审判权。在法院工作的人员,无论是政工、后勤、甚至法警都有审判员。审判职称并不是根据审判职业之需,而是作为一种政治待遇分配给了法院各个岗位的人员。法院的审判工作岗位与非审判工作岗位,按现行的体制可以随意调整,今天是审判庭的法官,明天可能是后勤处干部,这与行政管理的一套方法无差别。这样,法官感觉不到其职业的神圣与严肃,无法增强自豪感。对法官管理的行政化还体现在对法官独立办案的干预上,法官之上有若干级别的领导干预或制约着。这些管理方法与行政管理如出一辙。正因如此,法官们必须顺着领导的意图或思路办案,否则判决书签不下来,左右了办案法官,实际上剥夺了法官独立的审判权。

再次,法官的待遇和正常晋升得不到保障。日前,地方各级法院 由地方领导,法院的经费由地方财政支出,受地方控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正常办案经费,甚至工资难以得到保障。法官的职务迁升,特别是院领导职务的迁升去留,受当地党政机关的掣肘,无法避免审判案件时来自外界的干扰,滋生地方保护主义。

二、英美法系法官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一般都是从律师中选任的,取得律师资格并具有一定期限的律师从业经验是担任法官的必要条件,即所谓法官选任制度上的一元制。英国法律规定,除治安官以外的所有法官都只能从参加全国四个高级律师公会或初级律师协会的律师中任命,且至少有7年的出庭律师的经历。美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法官的任职资格,但在司法实践中,联邦法院系统的法官除要求取得竞争极其激烈,难度很大的博士学位以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取得律师资格,且已从事律师工作若干年。

在判决方面,英美的判例法传统使得“理想的法官不仅仅是一个英明的裁断纠纷的专家,而且还是一个创造和发展法律规范、引导社会前进的人”。英美法官实行严格的个人责任制,法庭虽亦采用合议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判决书上必须载明参加审判的各位法官的个人意见,并且要由个人签名负责,判决书事实上就是各个法官个人的意见书,各个法官都力求揭示出引导其做出结论的理智活动过程,因而判决书本身往往就是一篇很好的法学著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法官社会地位的评价。三、二者异同

1、法官的弹劾和惩戒制度

保障法官队伍的廉洁公正,需要建立法官的惩戒制度。法官从事违法甚至犯罪的现象难以完全避免建立了由于法官操有审判大权,其一旦从事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各国法律都法官弹劾和惩戒制度以及预防或处罚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地说对法官的弹劾实际上也是一种惩戒,所以广义的惩戒概念包括了对法官的弹劾,然而在许多大陆国家,区分了对法官的弹劾和一般的惩戒,而在英美国家,只有弹劾而无惩戒制度,所以,这两个概念仍然是有区别的。

在英美法国家,由于法官的地位崇高,所以,法官非受弹劾而不被免职,也不受其他形式的惩戒。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总统,副总统及联邦的文官,犯有判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而遭弹劾 时,应予免职处分。”法官为文官的一种,故亦为弹劾的对象。但弹劾的事由仅限于法官的犯罪行为,不包括其失职行为。也就是说,法官因过失等而发生裁判错误,不应遭受弹劾。在美国,弹劾必须依严格的程序进行,要参议院多数同意。

我国法官法区分了对法官的免职、辞退和惩戒。根据法官法第39条,“辞退法官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免除其职务”。但法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中并没有对免除法官职务和辞退法官的程序做出较为具体、严格的规定。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一般按照普通公务员辞退和免除的程序进行的,只是需要由人大常委会做出免职的决定。总的来说,较之于国外的法官弹劾程序,我国的免除法官职务、辞退法官的程序是较为简单的,对法官涉及违法犯罪的,与普通公民一样对待,不需组成特别法庭予以审判,更不需要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委员参与审判。简便的程序虽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但从长远来看,为加强对法官的职务保障、增强司法的权威性,应当以弹劾制代替目前程序较为简单的免职和辞退制度,为此需要专门制订法官弹劾法,对法官受弹劾的事由、弹劾的机构、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2、法官的考评制度

为了保持法官的廉洁,保证法律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各国法院都对法官的行为、素质以及对法官进行评价、监督、制约的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规定。在美国法院对法官行为进行监督制约的制度中,比较独特的是通过律师来对法官的行为进行评判的制度。美国的大多数州都建立有律师评价法官的制度。虽然各州在一些具体的做法上有些不同,但其相同之处,都是以问卷的形式向律师们征询对法官的评价意见。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多种多样。

在我国的法院工作中,对于法官的考核和评价主要是通过法院自身的人员来进行的。这在美国也是同样存在的。同事之间的考核和评价固然是最直接和恰当的,但也存在一些因人际关系因素而造成的缺憾。因而,现行美国法院对法官的评价采取了法院人员自身评价和律师评价同步进行的方法。这种多方面的评价和考核对于公正准确地评价一个法官的行为更有意义。我国法院可以尝试性地建立律师评价法官制度。

3、非职业化法官制度

在英国非职业化法官主要有治安官和陪审团,在美国非职业法官主要指陪审,我国施行的则是人民陪审员为主的陪审制度。陪审制度 是指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审判案件时选拔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参与审判的制度,在我国叫做人民陪审员,而在英美等国家则被称为陪审团制度。作为一项有着重要作用的司法制度,陪审团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极具特色,它是司法民主化影响最深远和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模式。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则是指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是否起诉嫌犯、并对案件做出判决的陪审制度。而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法院中非职业法官参与审判,与职业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来审判案件的司法制度。单从字面上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美国的陪审团虽然拥有整个事实认定权,但是,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也要受到一定的制约。陪审团成员在庭审过程中要被隔离,防止外界因素干扰陪审团的判断,直到庭审结束。陪审员在庭审中不能相互讨论,未经法官允许不能擅自离开法庭。陪审团的评议内容是对外界绝对保密的,哪怕判决生效后也不能将其过程泄露出去,否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联邦最高法院在一系列判决中强调:“联邦诉讼程序中,陪审团做出的裁决必须是全体成员一致通过的。”这又被称为“一致同意原则”。这一原则在于规范陪审团的裁决权并保护当事人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在我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但是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是他所参加审判庭的组成人员,同审判员享有同等的权利。“只陪不审”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法律对于人民陪审员的职责规定过于笼统不利于人民陪审员权力的行使。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陪审员的法律地位是跟审判员平等的,对案件进行评议时,陪审员有权提出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但是,非法律专业人员对案件的法律层面的认知有限,对案件提出意见也仅限于对事实认定环节的讨论,在此过程中,与法官地位的悬殊,往往导致陪审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味的服从法官的意见。而且,我国人民法律责任意识淡薄,对于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职不够重视,很多人并不去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力,反而消极被动的接受。在庭审时不认真倾听,在合议庭合议时,因为与法官专业差距过大,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如果合议庭陪审员有不同的意见,也只是将其意见记录下来,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也就造成了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形式上的合议制,实质上 的独任制”。

综合上述说讲,大陆法系和欧美法系法官制度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我国所属大陆法系的成文法传统决定了法官只能机械地适用法律,法院作为一个不露面的整体来裁断案件,判决书也是以法庭的名义做出,不需法官个人署名,因而外界亦不知道各位法官在判决表决时所持的立场。大陆法系判决书内容简单,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三段论式结构,没有多大学术研究价值。所有这些,都影响着人们对法官地位的评价。

2.中外档案鉴定的比较 篇二

一、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向现代档案社会化服务模式转变的先决条件是档案工作理念的转变

众所周知, 先进的文化代替落后的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档案工作理念也经历了从传统保守向现代开放的转变过程。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 不少档案工作者认为, 做好档案工作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去保存好档案资料, 其认识停留在“收藏与保管”阶段, 这就使得档案的社会化服务似乎成了档案部门的内部事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社会各界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大增, 迫切需要档案社会化的理念与时俱进。

1.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档案的服务社会意识是档案价值存在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基础, 档案界有学者把档案的服务社会意识归纳为四个方面:确定档案资料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将档案资源视为文化遗产之一;公民有合法利用档案的权利;公民有依法保护档案的义务[1]15。在西方国家, 政府提升公民的档案意识的一些做法是有借鉴意义的。英国原本档案工作也很传统、保守, 后在发现档案的重要价值之后, 采取了吸引赞助和基金, 成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理事会”, 开展“档案意识提升运动”等多种形式, 吸引普通民众了解档案、利用档案,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66。美国全民的民主意识很强, 明白档案信息的价值, 对档案利用的意识普遍很强, “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 档案如果不积极地予以利用, 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活力, 利用档案解决各自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众多美国公民的自觉行动”[3]18。美国国会通过的《信息自由法案》就是为了保障国民能有充分的权利利用档案信息, 在《美国公民运用<信息自由法案>指南》更是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我国, 仍有些地区或部门的档案人员观念比较保守, 加之法律不够完善及在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等诸因素, 使得档案利用意识与利用水平相对较低, 造成档案利用社会化推进乏力。

2.中外档案管理机构的性质与功能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欧美国家普遍都把档案馆确定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 如美国总统图书馆就属于国家档案馆的一部分, 其职能不仅在收藏和保存档案资料, 更重要的是根据各类用户不同的需求开放和提供档案。不少国家都是首先通过立法确立档案的性质和档案管理的职能, 确保公民有利用档案的充分权利, 再通过服务方式的优化给予公民利用档案的便利和自由。美国就规定, 年满16周岁的公民, 只要持有身份证, 就可利用已开放的档案。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规定凡是不涉及公民个人隐私或国家安全的档案都应开放, 尽可能向公众提供利用。

我国的档案管理实行“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档案工作。档案馆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围绕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 档案馆被人为地“内部化”、“仓库化”, 远离了公众的视线, 造成档案工作社会化利用水平难以提升。

二、档案工作社会化必须通过档案工作方式的创新得以实现

提升档案利用社会化水平, 离不开创新档案工作方式, 只有用更科学、便利和人性化的服务方式, 激发社会公众了解和利用档案的兴趣和热情, 推动档案社会化进程。了解国外的开放利用方式, 将有助于提供借鉴和开拓创新思路。

1. 在开发利用方式上的创新。

美国最珍贵的三份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人权法案》是陈列在国家档案馆设立的永久性档案展厅内的, 使无数的公众在参观中, 了解历史了解美国, 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性质。法国档案馆内专门设有学生教育服务处, 配合历史课教学大纲, 用档案的形式进行法国历史教育。此外, 还非常重视举办各类演讲、档案研讨会等形式向公众展示馆藏档案信息, 力求通过新颖、贴近生活的活动形式, 让公众在享受知识乐趣的同时, 领略到档案的深厚魅力, 进而从内心激起珍视档案及利用档案的兴趣。

在档案开发利用方式的探索方面, 我国也有不少自己的特色, 比如定期向社会公布馆藏、提供档案编研资料给公众利用等。但是, 在档案开发利用方式缺乏多样性, 尤其是更能贴近公众生活的方式还是很不够的, 缺乏现代元素和新鲜感、趣味性, 难以激起公众的档案利用兴趣, 如果能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 大力度地推进档案工作的社会化, 档案的价值就能更充分地被体现出来。

2. 在开放时间上提供更好服务。

根据美国《情报自由法》, 政府机构的机密档案要不断加快开放期限, 封闭期从50年降到30年后又规定期满20年的机密文件进行解密检查, 能开放的要开放;对确实不能开放的到30年就自动解密向公众开放。同时,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利用档案的需求, 实行更加合理的档案馆开放时间, 主要就是实行每周开馆六天和电子档案馆“24小时不闭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与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和信息需求的急增相适应, 也方便公众利用档案的时间特点, 使档案的利用无论在人数上还是次数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这与推进档案利用社会化工作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结合国内档案在开放时间方面的情况来看, 政府机构的机密档案解密开放有明确的规定, 然而, 即使是到期的机密档案一般档案部门也不去进行解密检查, 以避免可能的责任。而档案利用社会化程度较低, 又使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微弱, 利用档案的人次和数量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因此, 延长开放时间的需求并不迫切, 然而对于一些有应急利用的公众来说, 开馆的时间太短, 也会带来很大的不便, 要扩大档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就需要有能够提供及时服务的机制, 制定出确实有效的措施。

3. 在工作内容上的创新。

欧美国家档案馆工作重点是突出档案的利用和服务, 对于档案文献的整理没有严格的要求, 编研工作主要也是留给历史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专家去做, 档案人员只是从中协助。在我国, 各类档案人员档案整理要遵守一整套严密的程序, 当然有利的方面是有助于档案的标准化管理和今后的检索利用服务, 但不利的方面是确实可能对档案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国外的做法不仅仅是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其目的也是想体现了档案工作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和“对用户友好”的原则。从根本上讲, 如果档案的社会化利用水平不能得以提升, 而把大量的富贵时间用在档案整理、保护上, 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也会违背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三、以新技术的合理运用为契机快速推行档案社会化

随着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 档案部门也大量地使用缩微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 这种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为档案的社会化利用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目前, 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已经普遍运用了各种新技术来管理和利用档案。比如美国档案馆向公民提供档案的缩微胶卷、电子扫描件或复印件, 从而避免了档案原件使用中可能的危险。再者, 西方国家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为实现档案的网络共享提供了现实可能。现在一般的公共档案馆以及专门档案馆都建立了自己风格各异的网站, 公众可以在其网站上进行查档、检索浏览或者是远程传送等功能, 而且, 在一些大的档案馆之间还实现了不同馆际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档案互调。我国近几年数字档案馆建设也发展迅速, 国家档案局在2010年发布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这是对国内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总体性的指导意见, 尽管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 当前的档案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情况还不理想, 地区间发展水平还很不均衡, 但这个发展趋势已被大家所认同。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 运用高新技术于档案社会化应是大势所趋。从国内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 高、精、尖的设备及技术必然要求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 考虑档案工作在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想要在短期内全面、快速推行确有一定困难, 馆际合作是一种推进档案利用在更广范围得以利用的十分有效的方式, 可以是通过同地区的多个专业档案馆联合组网, 也可以是发达地区档案馆与欠发达地区档案馆或是不同等级之间的结对组网的方式, 使有限资源能在最大范围内得以均衡利用, 发挥新技术的最大能力和档案的最大价值。

总之, 通过与国外档案利用社会化的比较, 发现不同以及差距, 包括我国的档案工作社会化的自身特点及已经取得了较快的进步, 也存在由于观念滞后、法律不健, 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的差距, 更有助于我们寻找合适的路径, 恰当的方式, 加快档案利用社会化的进程, 使档案在社会化的利用中发挥其最大价值。

摘要:针对目前中国档案社会化的现状, 进行了中外档案工作社会化的对比分析, 重点论述了档案意识的转变, 工作方式的创新以及现代技术如何合理运用到档案社会化利用中, 对于推进我国档案工作社会化进程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中外档案工作,比较分析,档案利用,创新方式

参考文献

[1]林真.现代档案意识的四种表现[J].兰台世界, 2001 (10) .

[2]颜川梅.英国“档案意识提升运动”的启示[J].中国档案, 2007 (10) .

3.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 篇三

[关键词] 动画电影 主题 题材 艺术形象 台词 比较

中国的动画电影自上世纪20年代发轫,经历了令人骄傲的黄金时代和可圈可点的白银时代,终于在80年代末在美日动画的冲击之下逐渐衰微。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人经历了无数的探索和努力,1999年的《宝莲灯》收人了2000万票房,2001年的港产动画片《麦兜故事》为香港的动画电影更增添了一抹亮色。

21世纪以来的十年,中国动画电影失败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终于在外国动画电源的强劲包围之下,争得了一席之地。《喜羊羊》系列电影的巨大成功功不可没。3D技术的日益成熟,制作水平的逐渐提高,与国外电影领域的直接合作,都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显著成就。

然而,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中国动画电影仍显稚嫩。如何才能让它迅速成长和强大起来呢?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同行学习无疑是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所以,研究外国动画电影,比较中外动画电影创作的差异,才能清楚地看到我们自身的缺陷,才能缩短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差距。

中外动画电影创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

影响较大的美日动画电影总是表达这样一些主题:成长与救赎,环保与回归。

成长包括个体身体、心灵的成长,也包括整个人类的成长。救赎不仅是拯救他人,拯救族人,拯救地球,也拯救自己。在成长和拯救的过程中,勇气、爱、无私、坚毅等人类永恒宝贵的精神得以凸显。

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十岁小女孩为了拯救双亲,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后回归本性,回到现实。冒险过程中她学会了忍耐,懂得了尊敬、善待他人,实践诺言等,她个人成长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人类成长历程的缩影。

《狮子王》中的辛巴复仇的过程也是他成长的过程。辛巴从最初的逃离事实,无忧无虑地生活到后来神灵重现,被告诫要永远牢记自己的责任,最后终于被唤醒,实现了国王荣耀的回归。辛巴在森林王国里经历的生、死、爱、责任和生命中种种的考验,使它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义!

《玩具总动员》三部,呈现出逐步成长的过程,每一集相较于前一集都是一次成长。主人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大,玩具们在面临问题时做出正确选择,在一系列拯救事件中它们获得共同面对死亡的勇气和力量,它们的情谊变得无坚不摧。

环保主题和回归观念实际体现了现代人对文明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宫崎骏大师对此极其关注 。《千与千寻》中有“河神洗澡”的片段,“腐烂神”体内竟然都是工业废料、城市垃圾,这寓意着人类正在自食恶果。《魔女宅急便》中有一个写生少女,她隐居在森林中,过着完全脱离现代化的原始人一般的生活而且乐在其中。《幽灵公主》中,阿西达卡问犬神:“难道人类和山林就没有不争之道吗?”共存、和谐的呼声振聋发聩。

如《蓝精灵》中,蓝精灵们通过隧道来到现代世界,觉得河水好油腻,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否定。结尾“屋子大了会让我们距离更远!”则表达了那种回归原始,放弃名利的观念。

更重要的是国外动画电影总能在不经意间把它所表达的理念传达出来,如《海底总动员》没有一句是说教的,可看过之后,孩子们都开始痛恨人类的捕猎行动,环保主义自然而然被接受了。

而相对成功的国产动画电影也都有类似的主题。如《马兰花》也被赋予了环保、生存、和谐、惩恶扬善的主题;《虎王归来》被赋予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主题,使人文关怀主题与当代社会紧密联系,以童趣的形式存在寄托成年人的梦想;《喜羊羊》系列则被赋予了更多的诸如环保、友爱、坚强、拯救等等主题。只不过《马兰花》的主题被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和模式化所湮没, 《虎王归来》的主题则因用虎王的三句苍白无力的台词来表达,而使小孩子们一知半解,大孩子们则不屑一顾。连《喜羊羊4》都不能免俗,在台词里干巴巴地喊出了“梦想和童真”的重要性,让人哑然失笑。

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电影的主题有的停留在道德说教的层面,有的变成了宣传的口号,表达过于生硬。2012年的《喜羊羊4》主题竟然是呼唤梦想和童真,好像在教育成人,可审美趣味却完全是孩子们的,而电影中针对孩子们的主题却很模糊,或者正像有人所形容的是没有营养的“糖水”。

二、题材

外国动画电影的题材多样,而且注重剧本的创作与改编,特别擅长对流行文化的把握和演绎。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好莱坞动画,选材特别广泛。他们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阿拉伯和中国的童话、神话、民间传说和名著故事进行改编,但用美国人的价值观进行重新改装。尽管这些题材来自异国,但经过“好莱坞化”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如改编自中国题材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就属此列。

相比之下,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较为单一,除了羊狼故事演绎得较为成功之外乏善可陈。要么依靠那几个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的古老神话和文学作品,要么就是不断地翻拍。其实翻拍也不要紧,关键是翻不出“新”,时间长了,观众的兴趣也就打折扣了。我们不敢走出去,拿进来,不会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推陈出新,更不会把异域文化与自己的文化恰当地结合起来。

中国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古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的历史和民族题材数不胜数,亟待我们去挖掘。可以说,我们几千年的文明,我们56个民族的文化宝库,是我们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大可不必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中国动画电影只有重视历史题材和民族题材的开发和创新,提升中国动画电影文化的魅力和审美价值,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电影作品,才能使我们的动画电影有更广阔的市场,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

三、艺术形象

外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形象总是造型新颖、个性鲜明以至于过目不忘的。他们往往拥有简单独特易识易记的名字,有着特殊或可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甚至有的动画人物具有独特的姿势和效果音。总之,他是唯一的。

《大力水手》的倭瓜脸、塌鼻子、瘦嘴巴、驼背的形象与他的大力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总爱叼着烟斗的动作成了他的动作标志。

《花木兰》里的花木兰眼眉细长,五官娇小秀气,符合东方美女的特点。从军前的装束突出她爽朗、洒脱叛逆的性格;从军后的打扮英姿飒爽,生机勃勃,突出她的英勇气概。她的守护神木须龙瘦小枯干,一反人们印象中守护神和龙的形象,造成了反讽,形成了幽默的气场,反倒让人印象深刻。

《阿凡达》里纳威人身高3米多,四肢颀长,腰肢纤细,蓝皮肤,黄眼睛,长尾巴,集中了猫科和灵长类的精灵特点,视觉效果惊艳而震撼。

相反,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常常片面简单,模式化。如葫芦娃七人长相差不多,只通过头饰和本领的不同区别身份,所以如果人物没有动作,观众就很难区分他们哪个是哪个。《宝莲灯》里的人物造型也没有突出“这一个”,三圣母的形象可以给七仙女,可以给织女,甚至可以给嫦娥。

当然,中国动画电影在这方面也并不是固步自封,但有时有点像邯郸学步,如《虎王归来》的人物造型像日本动画,动物造型很像迪士尼,多少有点四不像。

四、台词

大多数中国动画电影的台词设计都为小朋友量身定制,所以成年人常常觉得很不屑。可有的台词说教性又太强,搞得小朋友一知半解。近年来的新作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业界内外基本一致认为拓宽受众对象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出路。所以,《喜羊羊》系列前三部基本是循着越来越成人化的路线走的。到《喜羊羊3》,电影中植入了大量网络热词,还有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我的狼生总是充满了悲剧和餐具”,“没钱买奶粉”,等等。结果影院里的大人们爆笑连连,可低幼年龄段的小朋友不免有点不知若云。《喜羊羊4》中这样的词有所减少,出现了“一定要hold住啊”这样的台词,可因为这个台词已经被太多地使用,缺乏新意,幽默不足,所以成年人观影时有点昏昏欲睡,有点百无聊赖,而小朋友对这个词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只是对“大火腿”津津乐道。受众到了《喜羊羊4》这又缩小了,不能不说是一种后退。

所以老幼皆宜的台词风格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竟然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人喜欢的,小孩子不懂;小孩子喜欢的,成人觉得幼稚。

而国外那些经典的动画电影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观《海底总动员》时,影院里老幼同乐,同时被吸引,同时被感动。《加菲猫》偶尔迸出的“至理名言”也令人深思,只不过年龄不同的观众思考的深度不同罢了。

不难看出,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和正在向国外的前辈与同行虚心学习,但仍有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创作方面,我们必须把好主题关、题材关、艺术形象关和台词关。此外我们还应向国外同行学习他们的营销手段。有好作品,还要有好吆喝,这样我们的动画电影才能迎来新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1XJLXYB018)“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汪景然. 《虎王归来》:中国特色现代精神[N].中国电影报,2010-9-2(012)

[2] 张钰.从《千与千寻》看宫崎骏动画的成长主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0):70-71

[3] 单娟.好莱坞动画电影“成长”母题的表现方式探析——以《玩具总动员》 系列电影为例[J].今传媒,2011,(11):70-71

[4] 张贞,张梦砚.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意识[J].电影评介,2011,(16):7-8

[5] 钟蔚.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设计审美探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1-3

[6] 朱晓菊,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J].电影评介, 2007.(14):19-20

作者简介

4.21世纪中外行政体制的比较 篇四

系别: 电信系

班级: 电子政务

学号:200992101023

姓名:马康铭

老师指导:李喻

行政体制自国家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地升华,进入21世纪,人类的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行政体制也有新的变化,我们今天就拿中国,美国,日本这三个国家的行政体制的阐述与比较,来理解世界主要的几种行政体制的之间的异同,更好的体会其中的区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利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目前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省——是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目前共23个省区,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特别行政区——为“一国两制”的实施,宪法第三十一条专门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属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单位下面为市级行政单位,中国目前有市级行政单位332个,其中地级市265个,18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县级行政单位是中国地方二级行政区域,是地方政权的基础。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工农区、林区等县——作为中国基础行政区域,始于春秋时代。秦统一六国后确立了郡县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县下辖乡、镇。自治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行政区域。旗·自治旗——旗是中国相当于县一级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聚居的行政区域。旗原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自治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内另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的相当于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特区——是工矿企业特别集中的县一级行政区划。林区——是县一级行政区划。

从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行政体制的特点,自上而下,上到国务院,下至村委会,统一的领导核心,各级行政单位之间有这密切的联系,一级管理一级,行政级别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县处级、乡科级。从而形成了我国基本的行政体制。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是美国所创立的行政体制确实在全世界有典范意义的,美国的行政体制为典型的联邦制,其特点在于: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这些机关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在此前提下和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联邦成员的国籍:联邦是国际政治的主体,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但在宪法的范围内,联邦成员也可以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以美国为例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相互制约。比如各州都拥有很高的自主权,如立法权,州的权利(联邦不具备):调控州内贸易

制定地方性法规

管理结婚和离婚 设立选区以及 公共教育体制,联邦与州在各自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利,联邦不能任命州政府官员,考核其施政。三权分立的意义:避免独裁者的产生,三权分立体制,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美国第一级行政区划为州,正确来说,州并不是国家下设的区划,而是由这些州联合组成国家,因为美国为联邦制,跟其它联邦制国家一样,其一级行政区拥有很大的主权。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多项裁定,各州与中央联邦政府均有司法主权,但中央联邦政府受到美国宪法的约束,而各州则有相当大的司法主权,但前提是不违反两项原则:

一、其主权不能凌驾于中央联邦政府及美国宪法;

二、其自行制定的州宪法权限不能超过国家整体主权。

各州行政区划多分为州直属及地方所属,而在层级方面有三级区划也有二级区划。州直属的机构如统计局、监理所及公共卫生所等单位,地方政府则为郡,相当于部份国家的县,通常各郡会在下设不同层级的区划,在中西部最常见的是设镇区。在某些州,如在密歇根州,其州立大学拥有一定自治权限,有时州立大学获得的自治权过于夸张,使得其地位在行政与立法方面相当于一个郡,甚至于超过。在某些州,市独立于乡镇,且有时也独立于郡,如弗吉尼亚全部为市。市是半自治体,其本质类似古时的城市国家架构。今天,美国共分10大地区、50个州和1个直辖特区,共有3042个县或郡。

日本这个国家在当今世界上拥有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点近现代历史,在无论在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的角色,还是在60年代末资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崛起,到现在满街道的丰田车,佳能相机。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名族,当然我们今天是以行政体制的角度来带领大家看的,明治维新结束了黑暗的幕府统治,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行政体制是君主立宪政体,日本现在的行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也是明治维新时确立的。日本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天皇为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也采取三权分立的体制,国会,参议院,众议院,最高裁判所,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没有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没有赋予君主任何权力的君主制国家。主要原因是日本二战战败国,和平宪法所规定的。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日本全国分为47个一级行政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部份市因人口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此外还有郡、支厅、区、特别区等行政单位。府相当于中国的中央部门,而县则相当中国的省级单位。日本全国还大概分成几个大的地区,如“关东”、“东北”、“信越”、“北陆”等,东京属于“关东”地区,新澙县则属于“信越”地区。这几个地区中还有一个叫“中国”的地方.这是日本的行政区划,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日本的首相更换的频率是十分的大,这和其政治体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日本有五大党派,彼此各有主张,首相在某个方面处理不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触犯某集团利益,招致反对声浪。日本是个尚武的国家,相信武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柔道功夫,世界一流,因此政界人士在发生争执时,哪怕面对全国观众,多次动粗打架,一展柔道功夫,以示对国粹未敢忘怀。因此,日本首相心理压力较大,这就是为什么日本首相总是紧绷着脸的原因了。本质问题是因为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取产生,而是由政党提名国会参议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一般而言,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一职,民众支持率太低,这直接影响到政党的席位,首相就不得不辞职,再加上日本现在情况不太好,失去的十年在向二十年发展,首相上台短时间无法改变现状。民众的期望值和忍耐度太低所导致 在了解了中美日三国的行政体制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不难得出三国在行政体制上的差异 首先从社会制度上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美日的社会制度则为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这是本质上的区别,我国的最高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利机关,美日则同为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但是美国是联邦制,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在二战以前日本天皇享有最高的权利,二战后天皇作为国家象征保留了下来。美日都有国会 参议院,众议院,最高法院等,相互的制衡。中国的是国家主席,有最高人大选出。只是个国家机构,代表整个国家,一般兼任军委主席,那就有这很大的权利了,国务院总理主要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美国总统作为国家的领导人,4年一届任期,由两党通过全国大选出来,还兼任这武装部队总司令,不对国会负责,日本则是首相,与美国的不同的是,日本首相事是由各党派共同的选出,谁出了问题,就得下台。类似“轮流坐庄”。也是日本影响日本经济外交的一个因素,美国的国务卿类似于我国的国务院总理,我国国务院下设各个部委,美国也是如此,日本的的中央下设12个省,和中美的不同,日本叫**大臣。中国是省县乡的三级行政体制,都必须严格服从级别进行行政管理,统一在中央的领导下,而美国则是州—郡(县)的行政体制,州有很大的权利,如一定的外交独立性,这点是中国的省所不具备的,日本是市—县乡的三级,这里和中国的区别是市相当于中央的部委,先则相当于中国国的省。中国的人大代表相当于美国日本的议员,但是本质是不同的,中国的人大代表是各级人大通过群众选举出来,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美日的议员则是代表着不同党派,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这是最大的不同。地方的行政上,都是层层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美国的市长同总统一样,都需要竞选,这是烧钱的政治,而我的干部提拔则主要看官员的资历,政绩。美国知名影星阿诺德.施瓦星格从政当选加州州长,在这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我们则基本可能看到那个中国艺人出道后,直接担任省部级领导干部。

5.中外卡通形象的比较研究论文 篇五

(一)研究背景

卡通已经在全球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伴随着现代文化工业的不断发展,卡通产业也迎来飞速发展,并被视为21世纪的经济的新增长点。卡通形象不仅在商业上有重要的价值,还是文化输出的载体。由于卡通的受众以青少年巨多,青少年的价值观仍不稳定,容易受到文化形象的影响,因此外国的卡通形象也是一种隐形的“文化武器”,有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卡通形象的研究,不仅具有艺术上的价值,更重要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存在重要的价值。

我国在卡通行业消费者群体庞大,市场潜力无法估量。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的卡通形象也有辉煌的过去。“大闹天空”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荣誉,在国际舞台上创造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卡通形象。但是由于没有得到连续发展的机遇,后期我国在卡通形象的创造陷入停顿。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我国的卡通行业成为海外卡通打过的外包或加工产业链上的一环。但是由于创新力量不足,人才匮乏等因素,我国卡通形象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竞争力不足。目前我国卡通形象在全球的文化产业地位仍不高,基础还比较薄弱。虽然我国政府对卡通行业扶持力度大,也是目前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中国卡通业目前仍在初级阶段,目前存在较多问题,如创意基础不足,人才匮乏,上下产业链不完善,市场混乱等各种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外卡通形象的比较分析,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和市场情况的条件下,探索和梳理我国卡通形象和海外发达地区(如美国和日本等地),探索我国卡通形象的发展道路,提出对后续行业发展的建议,能为我国的行业发展提供据测参考。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从中外卡通形象的角色选择、造型特点、个性特点和动画叙事等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了解国外卡通形象中成功做法和发展模式,结合目前中国卡通形象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卡通形象设计的突出问题,提出中国特色卡通形象设计的`发展方向。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国内外卡通形象的比较和分析,主要比较日本、美国、韩国三个国家卡通发展的模式,并对国内主要卡通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对目前中国卡通形象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指出目前中国卡通形象中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前文中比较分析的结论,论证要坚持多渠道引入资金,以创新人才为基础,以衍生产品为市场,打造中国特色的卡通形象创造思路。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6.中外宴会礼仪比较 篇六

XXXXXXXXXX系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席间礼仪

系部 ××××系 专业 ×××× 班级 ××××班 学号 ×××× 姓名 ×××

指导老师 ×××老师 完成时间 2007年4月11日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交往和外事活动日益增多,尤其在公务和商务领域更是如此。我国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有讲究礼貌和礼仪的优良传统,应该在对外交往中以“礼”相待。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间的交往更为密集,宴会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宴会中的相关礼仪更是不可缺少。虽然国际上在一些领域内有通用的礼仪和交往规则,但各国也有各国的不同的习惯和禁忌。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中美两国宴会礼仪之间的不同,分析了两国间的文化差异。

关键字:宴会礼仪,餐桌礼仪,席间文化,座次安排,餐具摆法

目录

一、绪论...........................................................1

二、礼仪的概念....................................................1

(一)宴会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

(二)宴会的种类................................................2

三、席间礼仪.......................................................3

(一)礼貌应邀.................................................3

(二)准时入席.................................................4

1.中美两国不同的时间观念...................................4 2.座次安排.................................................4 3.礼貌入席.................................................5 4.举止文雅.................................................5

(三)餐具摆法.................................................6

1.中国宴会中的餐具摆法.....................................6 2.美国宴会中的餐具摆法.....................................6

(四)优雅进餐——中国.........................................7

1.席间交谈注意事项.........................................7 2.正确使用餐具——用筷的禁忌...............................7

(五)优雅进餐——美国.........................................9

1.适时交谈.................................................9 2.正确使用餐具及进餐礼仪...................................9

(六)礼貌退席................................................11

四、总结..........................................................11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一、绪论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发展,中国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参加宴会已是很经常的事情。在参加宴会时得体的礼仪能让人交到更多的朋友,也能使人在社交场合中建立自信心。良好的礼仪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得到很大帮助。尤其对女性来说,表现适当的礼仪,定能为自己的形象加分。

本文通过对中美宴会礼仪的分析、比较,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中美两国宴会礼仪之间的不同,分析了两国间的文化差异。

撰写本文,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懂得要做个有教养、懂礼数的现代人,使人们在生活中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自由平等、相互尊重。

现代礼仪吸收继承了古代礼仪中的文明成果,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制定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在宴会中遵守各种礼规礼节,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随着我国对外交交往不断的增加,了解不同国家的宴会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加强个人礼仪知识的学习,还可为今后从事涉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礼仪的概念

礼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认为: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已经知道要有礼貌,因为在打猎时,打猎者相互间必须保持适当距离[1]。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礼仪,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 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 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仪的精神及要求的准则或规范的总和。[2]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XXXXX系200X届毕业论文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更需要用“礼节”来调整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交际礼节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东西。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标志。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来往更加注重礼节。即使是豪门巨富、达官贵人,在对待随从侍者、仆役时,有时也不能不说一声“请”,“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以显示自己的教养不俗,维护表面上的平等。因此,礼仪对个人而言, 是一个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一)宴会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宴会是宴请形式中进行的一种社交活动的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是国内外社会交往中一种通行的较高层次的礼仪形式.一般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举办的有一定规模的酒宴,称为宴会;私人举办的规模较小的称为筵席。

宴会常用于庆祝节日、纪念日,表示祝贺、迎送贵宾等事项。宴会的场面一般比较庞大、隆重,能使人得到一种礼遇上的满足。不同的宴会有着不同的作用,概括地说,宴会可以表示祝贺、感谢、欢迎、欢送等友好情感,通过宴会,可以协调关系,联络感情,消除隔阂,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求得支持,有利于合作等。

(二)宴会的种类

一般宴会指比较正式、隆重的设宴招待,宾主在一起饮酒 吃饭的聚会。宴会是正餐,出席者要按主人安排的席位入座进餐,由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服务人员按专门设计的菜单依次上菜。宴会的种类繁多。

按规格分:有国宴、正式宴、便宴、家宴; 按餐型分:有中餐宴会、西餐宴会、中西合餐宴会; 按用途分:有欢迎宴会、答谢宴会、国庆宴会、告别宴会、招待宴会;

按时间分:有早宴、午宴和晚宴;

其他如鸡尾酒会、冷餐会、茶会都可列为宴会。

宴会中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 在宴席上都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节礼仪。[3]

三、席间礼仪

(一)礼貌应邀

在接到正式的邀请时,请柬上如印有R.S.V.P.(请回复)的法文缩写的字样,是否出席应尽早答复对方,并回柬致谢,以便主人安排;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易应允;若不能应邀要说明理由,并致歉意。一般来说,对注有 “Regrets only”(不能出席请回复)字样的,则在不能出席时才回复,但也应该及时回复。经口头约好再发来的请柬,一般在请柬的右上方或左下方注有 “To remind”(备忘)字样,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4] 在接受邀请后,不要随意改动。若临时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务必尽早打电话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 绝不可随意让人空等。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XXXXX系200X届毕业论文

应邀出席之前,要核实宴请的主人,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是否邀请了配偶,以及主人对服装的要求。同时,宴会活动以不带小孩为宜,以免造成他人的不便。

(二)准时入席

1.中美两国不同的时间观念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 是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家。但中国人在情感表达方面与西方人相比就含蓄多了。因此,中国人赴宴一般不提早, 正常情况下出席时间比约定时间晚10~15 分钟或半个小时,地位越高者, 则越晚出席。若早到会被人笑话为太急于进餐,但随着中国不断加强对外往来,在许多方面都与国际接轨,在出席宴会时,也按照国际上的惯例,行使宴会中约定俗成的礼节,使主客双方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愉快交往。

美国人性格开朗, 举止大方, 善于交际。他们平时晚睡晚起, 但是时间观念很强。在赴宴时, 一般按时到达, 或迟到四五分钟, 在迟到十五分钟以上的, 则要打电话通知主人, 以免让主人与其他客人久候,到达时首先要向主人及其他宾客致歉后才可入坐。但也不要提早超过半个小时, 否则会被人笑话太急于进餐, 这点与我国相似,也可能会影响主人的准备工作。

2.座次安排

中国人一向重视“座次”的安排,它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礼记》中记载“天地位焉”,就是说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不得马虎[5]。对于人来说,人与人之间上下前后左右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的不同位置,反映了不同的身份、地位、级别,关系到某一社会、某个团体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与否,是其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社会对其个人地位的尊重。我国的传统做法是“以左为上”,认为左边的位置高于右边。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地位最低者。[6] 西方习俗是男女交叉安排,即使是夫妻也是如此。还有个规矩,即是:每个人入座或离座,均应从座椅的左侧进出。座次是以右边为上座,左边为次座,这一点正好与我国相反。座席的排列按国际惯例:桌次的高低依距离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右高左低,桌次多时应摆上桌次的号码。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也是依距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7] 3.礼貌入席

参加宴会的人员,到达后应先到休息室小坐,见到主人时应主动到主人迎宾处,向主人问好,还可酌情送给女主人少量鲜花。如是庆祝性的宴请,还可以向宴请单位送花篮或花束。如果来宾直接进入宴会厅,则应在宴会厅门前找到服务人员,请他们带到席位处,不可以自己在宴会厅内到处走动,到各桌上去找自己的姓名标志牌[8]。找到座位后,一般是本桌的首席入座后,大家才坐下,当邻座是年长者或女士时,应主动协助他们先坐下,然后自己再入座。

4.举止文雅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XXXXX系200X届毕业论文

入座后,坐姿要端正,不要前后摇摆,不要将臂肘靠在桌子上,不可以手托腮或两手交叉放在脑后;腰板应挺直,不能紧靠椅背,膝盖放平,两脚自然垂直放在本人座位下,不要将脚伸到别人座位处,不要两腿不停地抖动,无论男女,用餐时跷起二郎腿都是不美观的,而且失礼[9]。应避免的类似举动还有:把腿张成八字形、伸懒腰、松裤带、摇头晃脑、伸展双臂做体操,等等,这些姿势都很失礼,不雅观。同时,女性不应该把随身带的包放在餐桌上,影响自己或别人进餐,应把包放在脚边或靠在椅背;不要在座位中照镜子或补妆,这些都是有损个人形象的举止。

(三)餐具摆法

1.中国宴会中的餐具摆法

中餐用筷子、盘、碗、匙、小碟等。小杯放在菜盘上方。右上方放酒杯,酒杯数与所上酒的品种相同。餐巾叠成花插在水杯中,或平放与盘上。在宴请外宾时,除筷子外,还摆上刀叉。酱油、醋、辣 油等佐料,通常一桌数份。公筷、公勺应备有筷座、勺座,其中一套放于主人面前。餐桌上应备有烟灰缸、牙签。

2.美国宴会中的餐具摆法

常用的西餐餐具有刀、叉、匙、盘、杯、碟等。刀分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食用叉、鱼叉、龙虾叉,匙有汤匙、茶匙等,杯有茶杯、咖啡杯、水杯、酒杯等[10]。宴会上有几道酒,就配有几种酒杯。公用刀叉规模一般大于食用刀叉。西餐具的摆法非常有讲究:正面放食盘(汤盘),左手放叉,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右手放刀,食盘上放着匙(汤匙或甜食匙),再上方放着酒杯,从右起分别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餐巾插在水杯内或摆在食盘上,面包奶油盘在左上方,按上菜程序由外到里放置相应的刀叉,刀口向内。

(四)优雅进餐——中国

1.席间交谈注意事项

宴会是交际场所,不是工作场所,席间谈话应轻松自由一些,只谈工作或谈别人无法插入的话题是很失礼的,每人都可选择适宜的话题。与左右宾客交谈,应避免高声谈笑,交谈范围广一些,不要只和几个熟人交谈[11]。左右宾客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时不可搭嘴插话。席间拿别人取笑是很失礼的。发现别人不悦应停止议论,巧妙地转移话题。交谈时更不要手拿餐具比比划划。

2.正确使用餐具——用筷的禁忌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握筷姿势应规范,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放在杯子或盘子上,很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请服务员换一双。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盘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把它轻放在筷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XXXXX系200X届毕业论文

子架上。

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在空中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12] 宴会中,客人应注意自己的仪态举止。当主人或其他客人讲话、敬酒时,应停止进食,专心恭听。在进食时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使用筷子时要注意一些忌讳。

一忌:犹豫不定。想吃这个想吃那个,筷子在餐桌上绕来绕去,此行为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二忌:筷子颠倒。此做法会被人看不起,认为是饥不择食,不顾脸面。

三忌:用筷子传递食品。用筷子传递食物,犹如葬礼时捡遗骨,非常不吉利!

四忌:用筷子击碗。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被认为是乞丐要饭的行为。

五忌:舔筷子。筷子上沾着菜,用嘴来舔,有损形象。六忌:用筷子推碗。用筷子把碗拖到跟前,表明此人很懒惰。七忌:钻探筷子。筷子在菜盘里翻来覆去,不知从哪下筷好,十分不雅。

八忌:用筷子扒拉饭。狼吞虎咽埋头扒饭,好像有人要抢你饭碗。

九忌:夹来夹去。伸出筷子夹菜又不吃放下,去夹另一盘的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菜,也是不好的行为。

十忌:横跨筷子。如果有放筷子的用具,要把筷子放在上面,而不是横跨在碗上。[13] 饮酒时,要注意礼仪,不要逼酒、灌酒。在宴会进行中,不要猜拳行令,要控制一些失态行为,如打喷嚏、打饱嗝、吐痰等。

(五)优雅进餐——美国

在美国的宴会中,要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后才开始用餐。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勺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这是美国人的习惯,同欧洲有些国家不同。

1.适时交谈

美国人一般性格开朗,乐于与人交际,但有许多习惯与我国不同。在交谈时,美国人会选择一些风趣的话题。他们注重个人隐私,交谈话题不涉及个人问题,特别是个人财产、收入,对女性不问婚否、年龄等。同时,美国人忌讳“十三”、“星期五”等数字,因此,对于这些他们则尽量避免不谈。

2.正确使用餐具及进餐礼仪

入席后餐巾应平放在膝上,男士有些多塞在领口,但不能把它结在脖子后。每位宾客的面前,有的放有一份菜单。菜单的用意并非向来宾表示菜肴的丰富,而是让来宾根据自己的食量,决定进食的多少。从礼节上讲,每道菜上来时宾客都不可拒绝,如果不喜欢某道菜,不妨尽量少取,让吃不完的菜剩在面前食盘里,是不礼貌的行为[14]。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XXXXX系200X届毕业论文

西餐的主要餐具是刀、叉、盘,使用时应按其顺序由外往里取用,要右手握刀将食物切为小块,左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中。使用刀叉时,两臂不可过于张开,不可随意站起来,不可发出刀叉与盘子碰击声。吃完每一道菜,应把刀叉并拢平排于盘内;如未吃完,应把刀叉摆成“八”字或交叉型,刀刃不可朝外放。自己用过一次的刀叉,不能放入大家吃的食物中。

(1)进餐时应注意各种菜式的吃法: 吃肉类时有两种方式:欧洲人的习惯是边割边吃,而美式吃法是用刀切割完后,把刀放在食盘右侧,单用叉子取食;肉饼、煎蛋、沙拉都不用刀,只用叉[14];吃面包不能用刀叉,只用手撕来吃;炸薯片、炸肉片、芹菜、小粒水果等食物,不用刀叉,可以用手取食,但不可将水果核直接吐在盘内。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

(2)取面包时,左手拿取,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上去,用手撕成约一口大小,再拿到嘴边一口吃下去。绝不可以一次只吃半口,又剩半口接着吃。吃面包时,要一口面包一口汤,小块一小块撕着吃[15]。吃鸡肉、龙虾时,主人示意宾客用手撕或用刀切,切菜时少用猛劲,以防撞击杯盘。取食时,仅用拇指和食指拈取,食后可用餐巾拭手。

(3)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汤用匙舀出时,从旁边喝,不要用顶端舀喝;汤非常浓时,可把匙尖放入口中。最后可以一边把汤盘倾斜一边舀汤喝,不能将汤盘或汤碗端起来,喝个底朝天,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频率太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快。如果汤太烫,应等自然降温后再喝,不要用嘴吹[16]。

(4)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经备好,放在桌上。如果距离太远,可以请别人麻烦一下,不可自己站起来伸手去拿,这是有失礼仪的行为。

宴会中途不要解开纽扣、脱衣服,一般不要离席,需要离席,如上卫生间,即使全部是男宾也不可直接说:“我去卫生间”,要委婉点,如说:“我去一下”。离席时动作要轻,不要惊扰他人。

席中发生意外,如失手碰翻了酒杯或打翻了调料瓶等,可轻轻向主人说声“对不起”,可协助收拾,若主人表示谢绝协助,也不过分坚持。失手的事在席间是杜绝不了的,并不算失礼,但若大声自责而搅扰了宴会则是失礼的。[17]

进餐时,应闭嘴咀嚼,不能有声音;打饱嗝等声音,更是失态失礼的行为,会被看作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六)礼貌退席

进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宴会在主人与主宾吃完水果后起立时,即告结束。

离席时,要等首席先站起来,其他人才可以站起来,并且让年长者和女士先离席,同时要协助她们离席。离席后,不可急忙告退,应等待女主人出门送客,才可握手言别。

四、总结

作为“礼仪之邦”一员,我们不但要吸取传统文化礼节的精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XXXXX系200X届毕业论文

华,还要顺应时代潮流。了解当今世界对礼貌礼节的新要求,处处体现优秀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的风范和气度。

宴会礼仪的学习还可以为今后从事涉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涉外工作人员在宴会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是一种私人行为,更会产生一定的对外影响。一个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的代表在宴会场合的言谈行为,不仅关系到本公司、本社团的形象,影响到买卖交易的成败,有时甚至影响到国家的荣誉。因此,为了维护个人、单位、国家的对外形象,我们都应当学习宴会礼仪知识,了解、重视并遵守国际上的礼节与礼节规范。12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参考文献

[1]侯宪举.实用中外礼仪[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2] http://?source=ysearch_ks_hp_splendid_question [17]门书春、李文霞.现代社交礼仪[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3月

中美宴会礼仪比较

谢辞

7.中外阅读推广的体制机制比较 篇七

【关键词】阅读推广;立法;政府;组织建设

【作者单位】卢容,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精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思想交流活动。从个人来说,阅读可以撷取知识和信息,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提升修养;从国家民族来说,阅读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推动国家、民族发展;从人类社会来说,阅读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而阅读需要推广,需要组织、推动。

阅读推广是指政府组织、机构、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向读者组织相关阅读活动的行为。即通过营造氛围、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等手段引导、帮助读者阅读,让读者喜欢阅读,爱上阅读。阅读推广需要有好的体制机制。

何谓体制机制?体制,《辞海》的解释是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本文主要是指侧重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机制,《辞海》的解释:“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即“要了解它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联系”。运用到政治、法律和管理以及社会生活等范畴,借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本文这里所指阅读推广的体制机制,主要是指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设立机构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在阅读推广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国外在阅读推广体制机制方面的许多优秀经验值得借鉴。

一、立法促进

一些国家和政府为了推广阅读,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确立。阅读推广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是阅读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美国从1995年开始,注重以立法的形式将阅读推广法律化,推出了数个阅读计划与法案,旨在加强对学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998年,国会通过了《阅读卓越法》,在中小学教育法第二章中特别加入了有关阅读的条文[1]。2002年1月,美国政府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教育改革法案。此法案旨在赋予学校和地方更多权利,保证其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及阅读能力,该法案对促进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2月,奥巴马总统继续推行全民阅读方案,在其《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ARRA)中强调要重视在初级教育阶段开展阅读提高计划,并加强对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培训[2]。

日本政府善于利用政策、立法支持国民阅读的推广。1997年,日本修正“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规模只要超过12个班,都必须指派学校图书馆员。2001年11月,日本制定《儿童读书活动推进法》,指定每年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日本政府投入650亿日元,敦促各级学校、社区和地方政府改善读书环境[1]。

北欧国家丹麦在1920年就通过了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并根据文化、社会的发展等多次调整相关法案。丹麦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国家。现在,丹麦的图书馆法立法体系相对比较完整,在版权、公共借阅权、图书馆服务和出版物缴存等领域均立有成文法[3]。

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阅读进行立法保障。保加利亚早在百年前就形成立法,规定每30户居民的村子都要建立“人民阅读室”[1]。韩国1994年颁布《读书振兴法》,2009年推出《读书文化振兴法》等[4]。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相关阅读推广法律制度,这的确令人惋惜。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在全会决议中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为了规范和保障各类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的阅读率,2013年,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3年3月开始组织起草《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这个条例先后列入国务院2013年、2014年法规计划和中宣部文化相关规划,目前正处在征求意见阶段。而地方立法已经先行一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湖北省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也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也指日可待[5]。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必将从制度设计上为我国的阅读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政府推广

政府是国家、社会的管理者、执行者,是各种社会活动的组织者,理应成为推动国民阅读的主要力量。

美国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阅读推广,每位总统上任后,都将阅读推广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政府会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推行阅读推广。1987年,里根签署了一份文件,把该年确定为美国“读书年”,向中学生推荐了若干种优秀读物[2]。克林顿在任时期,发起“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布什上任后,主张“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现任总统奥巴马更是被美国媒体认为是美国很长时间以来“有文化的总统”,他不仅本人喜爱读书,而且大力推广国民阅读。在政府方面,自1995年以来,美国先后推出了卓越阅读法案、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计划等项目,不断提高民众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增强全美文化氛围。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设有国家阅读基金,政府是阅读推广活动资金上的强大后盾和雄厚基础。

英国政府自1998年9月起就提出“打造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口号,并将读书周、读书月延长为阅读年。政府额外拨出1.15亿英镑供各个学校图书馆购置图书;2006年6月,英国女王官方生日的主要活动就是阅读推广,主题是“让孩子们重拾经典”;2008年是英国政府确定的又一个“阅读年”,启动了一系列活动鼓励家长与儿童共同阅读;英国政府还公布了一项名为“恢复阅读”的计划,旨在帮助来自贫困家庭的6岁儿童解决阅读困难的问题[1]。

nlc202309031233

印度政府于1997年12月重建了国家图书发展委员会,并将其改名为国家图书推广委员会(National Book Promotion Council,NBPC),这个委员会提供了一个论坛,以便于一些问题的意见交换,如图书的写作和制作,出版和销售,定价和版权,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同地区的图书利用率和图书的质量、内容等[6]。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阅读的推广。1997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4年4月23日,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文化部、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等在全国组织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这次主题活动在全民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全民阅读的新高潮。

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也非常重视阅读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将读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他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3]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温家宝专程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并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我国政府对阅读推广的重视有目共睹,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阅读推广的重视应进一步加强。一些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认为政府对阅读推广可以给予更多实质性的扶持。比如,成立相关的阅读推广组织或阅读推广研究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的阅读推广活动,设立“全国读书日” “儿童阅读日”等。

政府还应加大对阅读推广的推进力度,将促进国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有专家提出,要将阅读提升到建设民族共同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到国家文化实力和营造全社会共同精神家园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推动全民阅读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有专家还希望进一步完善全民阅读主管机构,推动设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研究制订国家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制定《国家阅读大纲》,设立“国家阅读节”等。专家们的这些建议既是一种意见,也是一种要求,可以作为政府下一步工作的目标,将阅读推广进一步做得更好。

三、行业支持

专业学会、协会,各种民间社团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性组织,称为非政府机构(NGO),是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专业学会、协会的个人会员,往往都由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德高望重的人士组成,其作用是通过组织行业的社会资源,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为行业提供专业服务,并履行一定的监管职能。这种行业组织也是推广阅读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美国,专业学会、协会等行业组织是推动国民阅读的重要力量,这些学会、协会都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有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能够有效推动阅读推广。美国图书馆协会一直积极推动丰富多彩的读书项目。2000年5月,美国图书馆协会推出“从出生就阅读”计划,鼓励父母教育出热爱阅读的小孩,这一计划对推广阅读起到重要作用。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公共计划部门提倡并发起的“一城一书”活动,在全美社区推广阅读,对改善、融洽社区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2006年,由美国国家人文艺术基金会、美国中西部艺术基金会、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学会等机构联合发起全国范围的“大阅读计划”,旨在激发民众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成为美国阅读社会建设的开端[2]。美国相关学术协会的资金来源基金会的赞助或个人捐赠,资金较为充足,在经费上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2]。

德国共有200多个促进阅读的社团组织,其中成立于1988年的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其历任名誉主席都由德国总统担任。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在全国组织了9000多名读书志愿者,在推动德国全民阅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7]。

中国图书馆学会是我国专业学会中相对专业、权威的学术团体,在推动我国全民阅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从2004年起,每年的“全民阅读月”读书活动和4·23“世界读书日”活动都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从2005年开始,中国图书馆学会将每年12月的“全民读书月”活动扩展到全年。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又成立了阅读推广委员会。一个又一个读书活动的举办,一个又一个活动组织机构的成立,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推广全民阅读殚精竭虑,促进了全国图书馆服务工作和阅读活动的火热开展。

我国绝大多数的行业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都是由政府财政支持的,自身没有经费来源,而没有经费来源的阅读推广,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一方面,各行业学会、协会应多方面筹措资金;另一方面,国家要从法律上立法支持民间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支持。在资金来源方面,一是通过财政追加拨款的方式,为阅读推广活动筹集资金;二是设立国家阅读基金,解决阅读经费紧张的问题。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也可以设立各种各样的阅读基金会,以促进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相继举办“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等活动,阅读推广活动范围在扩大,时间在延长,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势头良好,效果也在逐步显现。不过,当务之急是必须解决好阅读推广的体制机制问题,将阅读推广制度化、组织化、体系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强立法、加强管理,在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以及社会各个层面,多建立一些组织机构、基金会等,多从事一些实质性阅读推广的活动,而不是赶场、作秀。只有这样,阅读推广活动才能在全国形成长期、持久的热潮,国民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大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历史性地写进党的政府报告,全民阅读立法也已经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相关法律法规正在草拟,地方立法已经开阅读推广的先河。相信我国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努力运作下,国民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都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1]程亚男. 关于阅读推广的几个问题[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09(4).

[2]王翠萍,刘通. 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12(5).

[3] 梁启东. 阅读天堂与童话王国:丹麦图书馆的推广阅读与终身学习[J]. 阅读时空,2013(11):106.

[4] 李新祥. 全民阅读推广“热”的“冷”思考[J]. 出版广角,2012(7月上):37.

[5]吴娜. 全民阅读在中国[N]. 光明日报,2015-01-06.

[6] 张春丽,金岳晴. EDUSAT对印度阅读推广事业产生的影响[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1):97.

[7] 程文艳,张军亮,郑洪兰等. 国外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文化的实例及启示[J]. 图书馆建设,2012(5):50.

上一篇:高中书法校本课程教材下一篇:家居产品经典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