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法(精选9篇)
1.中国统计法 篇一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李 丽王 强张凤莲
(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100084)
摘要:为了提高杂志的质量,争取早日被SCI收录,对《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创刊6年来所刊登论文的作者地域分布以及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校内作者仍是该刊主要的作者群,但近年来校外作者,特别是国外作者的论文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每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不断增加,由1996年的6.9篇增加到2001的13.4篇,并且引用外文文献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可见,在创办高水平科技期刊过程中,应主动向国际著名专家约稿,并努力实现杂志的国际化。关键词:SCI;统计;文献计量学;科技期刊
中国是一个科技期刊的大国,据统计,全国科技期刊已达4000余种,但如何使我国的科技期刊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科技发展的水平,这是我国科技界面临的大问题。而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其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是否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SCI、EI等收录。这些著名的检索机构已成功运作多年,并且日益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青睐。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那些大型的重要的数据库已成为科技工作者查阅文献资料的有效而快捷的途径。这些检索系统都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等。而美国宾州的ISI别具一格,其前任所长Eugene Garfied倡导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科技成果的思想,他们提出除收录上述项目之外,还将论文的参考文献收录起来,从而将一篇论文与其他论文之间有意义的联系勾划出来,也就是把发表论文的两位作者或两个作者群体之间的学术联系显示出来。ISI的这种思想使其科技期刊的引文索引SCI倍受重视。科技界都十分重视这一庞大的综合型的数据库,期刊界也把期刊的学术质量与是否被SCI收录密切关联。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TST)是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创办的初衷是想作为清华大学的重要学术窗口,反映清华大学在创办一流大学过程中的科研成果、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重要的学术水平,创办6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被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检索机构,如CA、MR、ISPEC、日本科技文献速报等所收录。但与SCI收录的期刊相比,特别是国际著名的期刊,TST的作者地域性、国外作者的论文数量、参考文献的数量、引用最新研究成果的文献量、被引频次等都差距较大。本文旨在通过TST办刊6年来的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学术水平、扩大其学术影响的若干建议。
1作者的地域性分析
我们首先考察了每篇论文的全部作者的地域分布,按年份分别统计了校内作者、国内的校外作者以及国外作者的人数以及占当年作者总数的百分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所有作者的地域性分析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总计
作者总数 305 261 220 339 284 333 1742
校内作者 275 235 159 311 247 275 1502
90.2 90.0 72.7 91.7 86.9 82.6 86.2
校外作者(国内)15 14 45 19 7 39 139
4.9 5.4 20.1 5.6 2.5 11.7 8.012 16 9 30 19 101
国外作者 百分比(%)
4.9 4.6 7.3 2.7 10.6 5.7 5.8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同时,我们还考察了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的地域分布,按年份分别统计了校内作者、国内的校外作者以及国外作者的人数以及占当年第一作者总数的百分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论文第一作者的地域性分析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总计
作者总数 87 92 73 91 91 95 529
59 90 82 87 495
校内作者
97.8 80.8 98.9 90.2 91.6 93.6
校外作者(国内)
0 1 4 1 0 5 11
0 1.1 5.5 1.1 0 5.3 2.1 10 0 9 3 23
国外作者 人数
百分比(%)
0 1.1 13.7 0 9.8 3.1 4.3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校内作者一直是TST的主要作者群,基本上占到作者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这是大学学报的普遍特点,由大学学报服务本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办刊宗旨决定的。但是,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TST的作者分布还是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非本校作者的人数比前几年有比较稳定的增加,都在8%以上。从表2中可以看出1998年国外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是近年来最多的,这是因为我们为祝贺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成立出了一期专刊,该期杂志发表了许多国际著名专家的论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情况的分析
我们从4个方面分析了各个年份发表的论文在文后引用参考文献的情况。2.1平均引文篇数的分析
我们主要通过统计各个年份中TST所发论文的总数以及论文的引文总数来计算每篇论文的平均引文篇数(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到,每篇论文平均引文篇数基本上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由1996年的6.9篇增至2001年的13.4篇,增加的一倍多。此结果一方面表明作者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查阅了较多的文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对引文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表3平均引文数量的分析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总计
文章总数 87 92 73 91 91 95 529
引文总数 603 765 654 737 790 1277 4826
每篇论文平均引文篇数
6.93 8.31 8.96 8.10 8.68 13.4 9.1
引用科技期刊 总数 378 562 462 510 542 1018 3472
百分比(%)
62.7 73.5 70.6 69.2 68.6 79.7 71.9
2.2 引文类型
科技期刊通常比书籍能够迅速地报道发表最近的科学发现,因此论文是否较多地引用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文献,反映了作者对最新科技成果的了解程度。我们统计了各年份每篇论文引用科技期刊上的文献所占的比例(见表3),发现TST所发表的论文对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文献的引用率还是相当高的,总平均占总引文数的71.9%,其中引用率最低的年份为1996年,为62.7%,引用率最高的年份为2001年,为79.7%。
2.3引文语种的分析
尽管TST的作者群主要是本校师生,大家的母语都是汉语,但是仍有大量的论文引用了外文参考文献。我们主要分析了各个年份所发表的论文引用中文和外文参考文献的情况(见表4)。可以看到,TST中的论文引用外文文献所占比例始终在80%以上,除1998年情况比较特殊之外,从1996年至2001年,引用外文文献的比例在逐年上升,2001年已接近90%。而1998年之所以引用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最高,其原因就是由于该年份的有一期专刊,刊登了许多第一作者为外国作者的论文,而他们引用的全部都是外文参考文献。
表4 引文语种分析
年份
总数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总计
93 41 119 94 130 597
中文文献 百分比(%)
19.9 12.2 6.3 16.1 11.9 10.2 12.4总数 483 672 613 618 696 1147 4229
外文文献
百分比(%)
80.1 87.8 93.7 83.9 88.1 89.8 87.6
2.4引征时限的分析
我们分析了TST所发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年限,统计出引用5年以内和10年以内所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及其在该年份引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见表5)。从统计结果来看,TST所发论文引用5年内发表的文献的比例还不是很高,总平均值为39.3%。引用10年内发表的文献数量累积起来所占的比例总平均为66.1%。就是说,另外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文献是10年以前的了。
表5 引文年限分析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总计
5年内发表的文献 总数 285 278 240 369 258 468 1898
47.2 36.3 36.7 50.1 32.6 36.6 39.310年内发表的文献 总数 438 485 429 574 486 778 3190
百分比(%)
72.6 63.4 65.6 77.9 61.5 60.9 66.1
百分比(%)
3几点启示
从统计结果来看,TST在总体情况下要好于国内的中文版大学学报,但是距离国际高水
平期刊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统计数据提示我们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做进一步努力: 3.1国际化
国际性期刊的重要标志就是作者的国际化、读者的国际化和编委的国际化。这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科技期刊的作者,尤其是原创性成果的作者资源和作品资源,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历来是科技期刊界争夺的焦点。稿源国际化是刊物国际化的开始。《SCI》的选刊原则之一就是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即:“期刊中论文的作者和其引文作者源于多个国家。”所以,要想使我们的刊物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开放稿源,实现作者的国际化。
TST若想进入SCI,就必须突破办刊的初衷的限制,办刊的思想一定要打破校界、打破国界。只有这样,创办世界高水平的期刊才有希望。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全人类所共享,因此,不仅国内作者可以把优秀的稿件投往国外的科技期刊,而且我们也要吸引国外的作者到国内的优秀期刊来投稿。特别是英文期刊,应该发挥其语言上的优势,吸引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前来投稿。TST之所以在1998年的引文量较多和国外作者较多,正是由于组织了一期专刊。作为英文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应千方百计向国外的大学、研究所、实验室去找作者、找稿件,满足作者快速发表的要求,从而实现作者的国际化。3.2千方百计吸引高水平的论文
为了进一步扩大科技成果的交流,对外介绍中国的科研发展和成果,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鼓励作者把一流的稿件投向国外著名的杂志,并酌情给予一定的奖励。优秀稿件的外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期刊的质量。
面临如此困境,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吸引高水平的论文,吸引有创新能力、从事前沿课题的专家学者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放到我们的期刊上发表。以清华大学为例,每年有上亿元的科研经费投入到许多国家级的重大科研课题(“八六三”、“九五”攻关等)之中,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代表着国家的科技水平。因此,特别需要期刊编辑到第一线去组稿或约稿,让那些最能反映学校学术水平、学科建设的成果及早在学报上发表出来,真正做到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高、成果新。只有发表高水平论文,才可能吸引众多的读者与作者。
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实施精品战略、树立精品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出精品的关键就是要对科技期刊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学术质量的控制、编辑质量的控制以及印刷出版质量的控制等,其中学术质量的控制是核心和基础。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作者投稿,就必须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档次。学术论文是作者潜心研究的成果,作者要体现自己的研究水平、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一定要追求发表期刊的档次和水平。我们要下大力
建立一个良好的正反馈机制。为此,聘请国际著名的学者、专家担当杂志的编委,不仅可以协助我们把好质量关,还可以为杂志投稿、组稿,并在国际上宣传我们的杂志。《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今年八月份正式聘请了十几位国际上著名的专家为国际顾问,其中杨振宁先生和R.B.Laughlin先生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后,要充分调动编委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3.3重视论文的参考文献
从统计结果来看,TST发表的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应鼓励作者大量引用文献。国内的期刊杂志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平均为6篇。虽然,TST总平均引文数达到了9.1篇,可是,翻一翻国外的杂志,参考文献的数量都比较多,有的综述性文章参考文献上百篇。SCI收录杂志平均参考文献数目为13篇。国内一些期刊由于版面的限制,常常限制作者引用文献的数量或在正文无处可删时只好删掉参考文献,这种做法是很不足取的。应鼓励作者多引用参考文献,特别是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论文。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文献影响越来越大,这些电子文献,出版快,内容广,只要作者著录得清楚、完整,我们也应鼓励作者大胆引用。
我们还要鼓励作者引用最新的参考文献。国外,引征时限在0~2年间的论文所占比例最高达16.26%。一篇论文是否位于学科前沿,在论文中表现为是否与当年或最新两年的文献相联系。科技期刊一方面要努力缩短发表周期,另一方面要鼓励作者引征最新的资料。同时,应确保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国外很多著名杂志在编辑工作中都很重视核对参考文献,这项工作对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性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重视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是与国际接轨、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对《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统计分析,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与国际高水平期刊的差距,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凤莲, 张莉, 陈禾.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控制.书海争流——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9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报告).2000-12.[3]金碧辉.参考文献的著录要兼顾对外宣传和国内读者的需要.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9, 10(1): 26.[4]王素文, 李忠芳.参考文献著录国际化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 11(6), 404-405.
2.中国统计法 篇二
2009年, 中国电力建设投资完成额增加幅度较大, 达到7 558.4×108元, 同比增长19.93%, 同比上升8.92个百分点。电源完成投资3 711.3×108元, 同比增长8.91%。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呈现了继续加快结构调整的态势, 核电、风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74.91%和43.90%, 火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1.11%。电网投资完成3 847.1×108元, 同比增长32.89%, 同比上升14.77个百分点, 其中送变电项目投资占电网投资比例为87.82%, 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投资占送变电投资总额的33.43%, 特高压 (含1 000 kV交流和±800 kV直流) 投资占送变电投资总额的5.56%。
2009年, 中国基建新增生产能力继续保持较大规模, 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8 970×104 kW, 其中, 水电1 998×104 kW, 火电6 076×104 kW, 风电 897×104 kW, 在新增设备容量中, 水电占22.17%, 火电占67.73%, 风电占10.00%, 分别较2008年降低1.16, 3.39和上升4.58个百分点。新增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容量分别为4.03×104 km, 2.723×108 kVA, 其中500 kV及以上分别为1.65×104 km, 1.36×108 kVA, 新增特高压 (含1 000 kV交流和±800 kV直流) 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为2 078 km和850×104 kVA。
2009年, 中国重点电源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显示出了电源加大结构调整的成效力度。2009年4月15日, 随着青海拉西瓦水电站6号机组的投产,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8×108 kW。青海拉西瓦水电站3台单机70×104 kW机组 (210×104 kW) 、云南小湾水电站3台单机70×104 kW (210×104 kW) 、四川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2台机组 (110×104 kW) 、贵州构皮滩水电站3台 (180×104 kW) 和贵州乌江思林水电站3台机组 (78.75×104 kW) 等一批大中型水电机组的相继投产及河北、山西、河南、湖南、广东省合计355×104 kW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 使得中国水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较高规模。火电建设继续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方向发展。广东海门一期2台和潮州二期2台、天津北疆2台、浙江宁海电厂二期扩建2台和北仑三期扩建1台、江苏金陵煤机1台100×104 kW超超临界机组的相继投运, 使得中国在运100×104 kW超超临界机组达到21台, 另有12台100×104 kW机组在建;2009年新增火电机组单机容量超过60×104 kW的合计容量占全部新增火电容量的58.68%。核电进一步加快了立项核准和建设速度, 2009年共核准浙江三门2台125×104 kW、山东海阳2台125×104 kW、广东台山2台175×104 kW核电机组, 其总建设规模850×104 kW, 并于2009年内先后开工建设, 截至2009年底中国核电建设施工规模已达21台2 305×104 kW。风力发电继续翻倍增长, 2009年基建新增风电设备并网容量897×104 kW。内蒙古自治区风电装机并网容量突破500×104 kW,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风电设备并网容量突破500×104 kW, 中国第一座1 000×104 kW级风电示范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已开工建设。2009年新投产秸秆发电22.6×104 kW, 垃圾发电12.5×104 kW, 余温余压等循环利用发电10.9×104 kW。
2009年, 中国跨区、跨省的特高压、超高压电网建设取得辉煌成就。1月6日, 晋东南—南阳—荆门1 000 kV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累计完成投资57.36×108元) 正式投运。这是中国首个1 000 kV高压工程投入商业化运行。5月25日, 中国首条同塔双回750 kV输变电工程——兰州东—平凉—乾县输变电工程 (累计完成投资2.43×108元) 正式竣工投产, 标志着西北750 kV送端电网已覆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 (区) ;6月30日, 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跨海电力联网工程500 kV海南联网工程 (累计完成投资18.6×108元) 正式投运, 结束了长期以来海南省“电力孤岛”的历史;2009年8月, 世界首个±660 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宁东—山东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开工。11月13日,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 kV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累计完成投资151.78×108元) 全线竣工; 12月24日, 历时3年, 世界第一个±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累计完成投资92.84×108元) 单极成功送电, 树立起世界直流输电领域新的里程碑。这些均标志着中国交直流输电技术, 装备制造以及电网建设管理上升到1个新水平、新台阶, 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其他一批跨境、跨区、跨省重点建设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
截止到2009年底, 中国发电设备容量8.740 7×108 kW, 同比增长10.23%。其中, 水电1.967 9×108 kW, 占总容量22.51%, 同比增长14.01%;火电6.520 5×108 kW, 占总容量74.60%, 同比增长8.16%;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同比分别上升0.74个百分点和下降1.45个百分点;风电并网总容量1 613×104 kW, 同比增长92.26%。截止到2009年底, 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发电装机容量均已突破1×108 kW。
截止到2009年底, 中国电网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7×104 km, 同比增长11.38%, 其中, 500 kV线路回路长度为12.19×104 km, 同比增长12.85%;中国电网220 kV及以上公用变设备容量16.51×108 kVA, 同比增长17.09%, 其中500 kV公用变设备容量为6.28×108 kVA, 同比增长19.44%。
2009年, 中国6 000 kW及以上电厂发电量35 964×108 kW·h, 同比增长6.66%。其中, 水电5 127×108 kW·h, 同比增长4.32%;火电29 867×108 kW·h, 同比增长6.75%;核电700×108 kW·h, 同比增长1.13%;风电269×108 kW·h, 同比增长105.86%。分地区看, 发电量同比增长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四川 (22.7%) 、安徽 (18.9%) 、青海 (18.3%) 。
2009年上半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用电需求减少, 中国电力供需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下半年, 受国内投资拉动及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 中国经济开始企稳回暖, 用电需求开始逐月增加, 到2009年底呈现电力消费需求明显加快的趋势, 电力供需基本持平。2009年全口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回落幅度较2008年同期大幅收窄, 火电已经接近2008年同期水平。2009年, 中国6 000 kW及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 527 h, 同比降低121 h。其中, 水电3 264 h, 同比降低325 h;火电4 839 h, 同比降低46 h;核电7 914 h, 同比上升89 h, 风电1 861 h, 同比降低185 h。
2009年, 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继续显现。经国家能源局核实, 2009年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2 617×104 kW, “十一五”关停小火电任务提前完成。2009年, 中国热电联产机组大幅增加。2009年共投产1 614.7×104 kW;中国发电生产耗用原煤13.99×108 t, 同比增长6.08%;中国6 000 kW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42 g/kW·h, 比2008年降低3 g/kW·h;中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为6.55%, 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
截止到2009年底, 中国全社会用电量36 430×108 kW·h, 同比增长5.96%, 增速比2008年提高0.47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947×108 kW·h, 同比增长7.86%;第二产业26 993×108 kW·h, 同比增长4.15%;第三产业3 921×108 kW·h, 同比增长12.11%;城乡居民生活4571×108 kW·h, 同比增长11.87%。
中国2009年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46 117×108 kW·h和22 048×108 kW·h, 同比分别增长1.01%和4.97%, 轻、重工业增幅比2008年分别下降1.32和上升0.70个百分点。
2009年对电力行业来说是困难和机遇并存的1年。电力企业经历了用电需求低迷, 电煤供需衔接不稳定, 部分企业继续亏损等困境。电力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与各种挑战, 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发电, 加大跨区送电电网和区域、省级骨干网架的建设力度, 加大对城乡配电网的建设投资力度, 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为2010年以及“十二五”期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009年中国电力工业具体的统计数据见表1。
3.中国统计能力建设问题 篇三
一、从投入角度衡量中國的统计能力建设情况
从投入角度衡量我国的统计能力建设情况,也就是从我国完成统计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统计机构的设置、管理方式不科学,责、权、利不很清楚,系统运行效率比较低
1、国家统计局与地方统计局之间关系不顺。一方面,中央统计局要管到县一级政府统计机构,管辖的范围较大。而且缺乏明确分工,责、权、利不清,地方统计局既要为中央工作,又要为地方工作,而其经费也既有中央拨款,又有地方拨款,中央与地方之间扯皮较多,任务重与经费不足的矛盾变得很突出。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难以认定谁更有理。由于人员与经费等主要行政管理权限实际上归地方政府,使得国家统计局对于地方统计局的业务管理乏力,干部管理等行政管理规定约束力弱,一旦中央统计需求与地方统计需求发生矛盾时,地方统计局往往会代表地方政府维护地方需求,在统计方法制度、指标设计和抽样调查方法等方面经常冲突。而在目前的统计体制下,全国的统计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统计局,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差,其结果就是国家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统计调查进度难以保证,国家统计调查的管理与协调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没有充分发挥农调、城调和企调三支调查队的作用。三支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的直属部队,但由于经费和编制等方面与地方统计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基层队伍很难不受地方统计局和政府的影响。调查经费开支大,但实际工作成绩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国家统计局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弱,国家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存在着交叉重复,导致各种统计报表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衔接,报表内容相互交叉、重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3、国家统计局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在政府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与部门统计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数据不衔排在统一全国统计概念定义和分类标准、管理和审查统计调查项目、提高全国统计工作效率、公布和共享统计数据信息等方面综合协调能力较弱。在国家统计局内部,由于分工不合理,司处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仍有发生。如统计局内部各专业司之间在统计方法、分类标准、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等方面均有不统一之处,影响国民经济核算与专业统计数据之间的衔接,也加重基层统计工作负担。
(二)统计法律尚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体系包括4个层次,即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统计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除《统计法》外,还有《统计法实施细则》、《关于统计报表制度的暂行规定》、《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统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以及各省市地方制定的统计管理条例和各部门统计工作管理条例等。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体系仍不完善。
1、统计立法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一是《统计法》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如统计部门的主要经费保障,统计工作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一些重要条款没有包含进来。二是我国统计法律体系带有明显的条块分割特虚,各部门、各地区分别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统计管理条例,由于基本法的不完善,使统计立法工作不统一,不利于政府统计工作的协调与监督。
2、国家统计局的基本地位、国家统计局与地方统计机构的关系强调得不够,影响统计机构的权威性以及对全国统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能力。
3、对全国性统计数据发布程序、责任机构没有明确规定,出现了某些混乱现象。
4、缺乏对新的统计调查项目立法审批程序,对于统计调查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等。
(三)针对统计工作的管理薄弱,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开性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比较系统的政府统计发展中长期计划。在国家统计局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中,缺乏统计发展目标及其执行情况、统计经费收支情况和人员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对政府统计工作的整个运行和管理情况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在数据对外公布方面,向社会介绍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数据质量情况不够充分。近几年,我国在向社会介绍国家统计方法制度、各种指标解释、如何使用统计年鉴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提高了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水平。但是,这类工作的进展还不平衡,在实际中正在使用的一些重要统计数据的统计或核算方法制度尚未公开,或公开不够。此外,对重要统计数据本身的误差率、可靠性程度的分析和质量评估工作做得还不够,社会各界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也容易产生各种猜测和质疑,这种情况不利于国家统计机构借助社会力量,改进统计工作,不利于统计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四)统计任务所需要的经费得不到合理有效地解决
由于国家和地方统计局的关系不顺,造成了统计工作经费筹集困难。虽然国家每年都为统计活动提供一定的财政预算,并且国家制度规定,布置任务和提供完成任务的经费山国家统计局负责,但实际工作中的做法是各级统计局先将经费划到各地财政部门,使用时由财政部门进行划拨。但在实际使用经费时,经常会遇到经费不到位的情况。
(五)统计人员方面的问题
基层统计人员文化水平,统计业务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得不到定期系统的业务培训,统计业务只停留在日常报表和简单的数据搜集水平上,不具备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来获取统计数据,并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的能力。另外,个别地区基层统计人员调动频繁,在机构改革中往往是精简的首选对象。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同时,由于统计部门内部缺乏必要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影响了统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中国统计能力建设水平提高的途径
通过对我国统计能力建设情况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在统计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要提高统计能力建设的水平,就要从多方入手,做到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一)统计工作环境方面
1、建立中央和地方并行且相互独立的统计体制。为了提高统计能力建设的水平,首先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统计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影响了统计的独立性,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到干扰。目前要进行统计体制改革,切实可行的统计体制应是中央与地方并行但相互独立的统计体制,中央与地方分别建立自己的统计系统,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彼此独立。中央统计系统主要由国家统计局组成,职能包括:(1)作为国家统计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有关统计组织管理的职能;(2)履行国民经济核算的职能;(3)直接搜集除海关以外的主要实物部门的统计数据;(4)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地方统计系统是指省、地区和县一级的地方政府统计机构,其职能是根据地方政府决策的需要,开展各种统计活动,为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阶层提供服务。除全国性大型调查需要地方统计系统配合外,不承担国家统计调查任务。中央统计系统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统计系统(除民间统计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方面,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这种统计体制的优点是职责明确,使得两个统计系统更加灵活,有效抵御外界的干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的积极性。
但也相应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一个企业要同时接受中央和地方统计机构两方面的统计调查,且内容基本相同,这就产生了重复调查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协调机制可以保证统一的统计指标定义和分类,保持国家统计系统的声誉。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的任务是:协调中央统计系统和地方统计系统的关系,使得这两个系统之间的沟通顺畅,实现数据共享。中央统计系统及时向地方统计系统提供相关的宏观统计数据,地方统计系统及时向中央统计系统提供地方的统计数据。
2、统计观念更新。适应新的统计机制,就要努力实现以下统计观念的转变:(1)必须由为政府服务的统计观念转变到既为政府服务又为社会服务的统计观念上来;(2)必须由产品经济的统计观念转变到市场经济的统计观念上来,增强统计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3)必须由注重事后统计的滞后统计观念转变到既重视事后统计,更注重事前预测和事中监测的现代统计观念上来。
3、加强民间统计组织的建设。民间统计组织承担更多的统计调查和咨询服务工作,可以更全面满足市场和公众的需求。另外,民间统计机构具有灵活、机动、快速和高效等特点,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既能够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又能够解决经费问题。
4、加大统计执法的力度。按照《统计法》的要求抵制人为因素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干扰。统计部门布署统计工作,要求被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如实及时提供统计资料是被调查对象的义务。进一步规范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建立人民法院对统计行政处罚予以强制执行的制度,把统计执法活动与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制度相衔接,与其他职能部门联合办案,发挥行政执法的整体效能。
5、统计的国际合作。我国已经与世界银行、欧盟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及加拿大、挪威和德国等国家建立了统计方面的国际合作关系。但这种国际合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除了能给我国带来援助资金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统计方面先进的专业技术,可以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可以提供国际上通用的统计方法和标准,以提高我国统计数据标准化的水平。
(二)改革统计调查方法
改变层层上报、环节繁多的依靠全面统计报表的统计调查模式,建立多种调查方法综合运用的调查方法体系,以减少统计数据搜集过程中过多的中间环节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题,同时辅助以重点调查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特别要指出的是抽样调查,它避免了对总体单位的逐一调查和较多的中间环节,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各方面对统计数据在调查过程中的干扰,使调查数据尽量接近客观事实。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应尽量推广和运用抽样调查方法。
(三)人力资源方面
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保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前、在岗业务培训工作,对不同岗位的业务人员进行定期轮岗,扩大统计人员的業务面。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如定期组织统计理论知识有奖竞赛等形式激发统计人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另外,要增加文化层次高、具有较高统计分析能力的统计人员的数量,他们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方法,增加统计信息的有效供给,并能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
4.中国主要天然气管道统计 篇四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主力气田为克拉2气田。一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镇。年设计输量120亿立方米,最终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二线: 2012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1条干线8条支干线全部建成投产。气源是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工程全长8704公里。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
西气东输三线: 2014年8月25日全线贯通,以中亚天然气为主供气源,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10个省(区),总长度约为7378公里,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二线 轮南支干线:2012年上半年开始运营,主要气源是来自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起点位于新疆轮台县境内的轮南首站,终点为西气东输二线吐鲁番分输联络站,全长526公里,设计年输天然气量120亿立方米。
涩宁兰管线:管道于2000年3月底开工,2001年5月开始逐步投产,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主要气田为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涩北气田。涩宁兰输气管道设计输气能力为20亿立方米/年,增压后可以达到30亿立方米/年,管道西起青海省涩北一号气田,途经青海省西宁市至甘肃省兰州市,途径13个州、地、市、县,管线全长953公里。
中贵线:2012年12月中贵线长江隧道穿越工程安全顺利贯通,中贵天然气管道气源主要来自塔里木盆地、中亚以及俄罗斯生产的天然气,起点为宁夏,向南输送,从宁夏中卫,经甘肃、陕西、四川、重庆,止于贵州贵阳,线路全长1636公里,全线设计输气能力为150亿立方米/年。
川渝管网:整个工程将建成1600公里输气干线,200 余公里输气支线,新建或改建站场25座,建成干线阀室近40座。届时将形成南北环形复线,实现高低压分输、输配分离,管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调配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输气能力达到每年200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强力能源支撑。
中缅管道:中缅油气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5月30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缅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中缅油气管道总体上是气、油双线并行,从皎漂起,经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缅中边境地区进入中国的瑞丽,再延伸至昆明。管道全长约1100公里,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境内段长793公里,中缅原油管道缅甸境内段长771公里。两条管道均起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皎漂正在建设配套原油码头设施。油气管道初步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120亿立方米。
忠武线:2004年12月正式运营。忠武线是将四川盆地新发现的气田从重庆忠县运输到湖北武汉,主干线长达760公里,管道干支线总长1365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30亿立方米。
川气东送管线:川气东送管道于2010年8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并于当年实现盈利,川气东送管道西起四川普光,东至上海,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7省(直辖市)53个县(市)。管道全长2203公里,设计年输量120亿方。
淮武线:淮武线是西气东输管线与忠武线的联络线,也是两湖地区的保供线,北起西气东输淮阳分输站,途径河南省、湖北省,南至忠武线武汉西计量站,并通过忠武线为湖南供气,管道全长475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5亿立方米。自2006年12月投产后,淮武管道一直满负荷运行,且输气量逐年递增,用气高峰期间日输量最高达539万方,远超设计日输量428万方。
冀宁线:2005年1月17日全线开通。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干线南起仪征青山分输站,北连河北安平分输站,全长1498公里,输送能力可以达到每年100亿立方米。
阜沈线: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于2010年3月29日开工建设,被誉为“辽宁的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全长344公里,由阜新至沈阳分输站、沈阳分输站至本溪、沈阳分输站至抚顺3个标段组成,沿途经过7个市、11个县区,共穿越9处铁路、84条县级以上公路、20多条大中型河流、3个灌区、80多处地下油气管道。
哈沈线:哈尔滨至沈阳输气管道工程,始于德惠市万宝镇的长春分输清管站,终止于沈阳新民市大喇嘛乡沈阳联络站,线路全长555千米。
大沈线:大沈天然气管道于2009年8月开始筹建,2010年5月20日开工,2011年9月正式运营。起点为大连终点至沈阳,大沈线总长度423公里,年输气量为84亿立方米。
克古线:2013年11月正式运营,起点为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终点为北京密云古北口,全长359千米。输气能力为40亿立方米/年。
秦沈线:2011年6月正式运营,以中亚和长庆气区的天然气为气源。从秦皇岛至沈阳输气干线,葫芦岛支线、盘锦支线和沈阳支线。干线以我国北方重要港口城市秦皇岛为起点,途经河北和辽宁两省13个县、市、区,最终到达我国重工业基地沈阳。管线全长406.13公里,设计年输量80亿立方米
永唐秦管线:2009年6月顺利营运,永唐秦输气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陕京二线的支线工程,为东北天然气管网与华北天然气管网连通管道。该管道工程西起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止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全长312.4公里,设计年输气量90亿立方米。(来源:《能源》
作者:实习生
5.中国统计法 篇五
2013年7月,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第30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如期举行,行业瞩目的2012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也随之揭晓。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调、大病医保新政出台、破除“以药补医”改革开始试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迈步、限抗令持续、新版药品GMP大限逼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起步等大环境下,2012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利好和负面因素交织、繁荣和危机并存的年份。那么,反映到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以下简称“百强企业”)榜单上,会有什么变化?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集中了我国医药工业领军企业和优秀代表的百强企业,又是如何在平衡政策与需求、规模和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实践中撑起产业发展梦想,彰显产业科学发展的丰富内涵的?这些都值得行业内每一个参与者深思和研究。
新突破:三家企业营收首超300亿元
2012年百强企业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指医药工业部分,下同)收入5264亿元,较上百强企业合计规模增长13.3%。近几年,百强企业的合计规模显著扩大,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值由2009年的298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264亿元,增长了76.6%。与此同时,进入百强的门槛也大幅提高,由2009年的约1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超过1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首次出现了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企业,且数量达到3家。就规模来讲,这3家企业组成了我国医药工业企业第一梯队,其平均收入超出排名第4的企业近一倍,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大。
前十强:中国药企的“100亿俱乐部”
表1 2012年/2011年医药工业百强榜前十对比
2012年榜单入围前十强企业与2011年榜单完全一样,仅位次有所变化(见表1)。2011年排名第1~3位的广药集团、修正药业和扬子江药业,2012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6.56%、12.14%、10.01%,一起跨入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企业行列。排名第4的哈药集团,2012主营业务收入缩水3.51%,成为前十强内唯一负增长的企业。不过因原先领先优势较大,2012得以保住了第4的位子。医疗器械企业威高集团则是前十强中的“成长明星”(同比增长近40%),其排名也从2011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5位。前十强中最末一位上药集团2012主营业务收入逼近100亿元线(99.1亿元),一只脚跨入“100亿元俱乐部”。
我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5个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100个以上。从目前的水平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11~20位:“黑马”集中地
表2 2012年医药工业百强榜第11~20位
前后两届榜单前十强保持了稳定,不过榜单第11~20位企业(见表2)却变化颇大——2011榜单中的6成已被替换。其中的新面孔,如康美药业,2012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激增76.76%,排名从上一的第21位上升10个位次至第11位;山东步长2012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72%,排名从上一的第31位上升至第16位;中国远大集团
2012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89%,排名从上一的第51位上升至第17位„„榜单中的这一区段,堪称中国药企“黑马”集中地。
这一区段内多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相当接近,如杭州华东医药和辉瑞制药、齐鲁制药和上海罗氏、山东步长和中国远大集团,相互之间的差距在1%以内,可见竞争非常激烈。这一区段的入围门槛从上一的54亿元提高到了60亿元,平均营收水平为70.4亿元,也有明显提升。
行业分布:化药制剂企业占绝对比重
图1 2012年及2011年医药百强企业各子行业分布情况
2012百强企业中,主营化学药品制剂的企业61家,主营中成药的企业24家,主营化学药品原料药的企业12家,构成了百强企业的主体(见图1)。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医药工业2012快报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主营化学制剂制造的企业1065家,相当于主营中成药制造企业数量的3/
4、化学原料药制造企业数量的9成。主营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百强榜”入围率达5.73%,远高于中成药制造企业的1.69%和化学原料药制造企业的1.04%。可见,在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这一子行业中,较易形成超大规模企业,而在中成药和化学原料药制造这两个子行业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对比近年的百强榜单,可以发现这种趋势愈发明显:百强中化学药品制剂企业数量正不断增加,2009为47家,到2012已增加至61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届百强企业中的状元和榜眼均为主营中成药制造的企业。在多项中医药扶持政策的支持、中药质量的规范和提升以及大众对中医药认识和接受程度增加的背景下,中药行业前景一片大好。特别是中药“治未病”的功能使得中药行业频频出现快速成长的“大健康”产品。百强企业中许多涉足“大健康”的中药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如广州药业王老吉凉茶、云南白药牙膏、东阿阿胶等。另外,中药饮片行业中的百强企业康美药业也正在深耕精品中药饮片,在“大健康”领域拓展。
地域分布:四地占据半壁江山
图2 2012年医药百强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2012百强企业在地域分布上仍然维持东强西弱格局,其中,山东、江苏、北京和浙江四省市入围企业均在10家以上,四地合计入围51家,占据百强企业榜单的半壁江山(见图2)。
图3 2012年各地域医药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情况
不过,若论起主营业务收入指标,则是江苏省拔得头筹,排在了山东省前面,广东省上升至第3,浙江省落至第5位,相应的座次变为:江苏-山东-广东-北京-浙江。前三地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比39.8%。若以利润总额计,情况有所变化。北京因区域内跨国制药公司最多而在利润总额排名中占尽优势,山东和江苏分列第2、第3位。此三地利润总额合计占比49.4%(见图3)。
复合增长:
规模与效益的多元化发展
在以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排行指标的百强榜中,规模是百强企业最重要的特质。在产业集中度仍有提高空间的今天,规模仍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强有力手段。然而,我们也知道,一个企业如果只一味地追求规模的扩大而忽略效益、创新等其他竞争元素,是不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领先优势的。
图4 2012年医药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在规模(主营业务收入指标)和效益(利润总额指标)双维度审视下,2012百强企业的成长轨迹显示出一种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见图4)。作为代表中国医药工业最先进生产力的主流企业群体,百强企业中有接近7成的企业在2012年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双双正增长(图4中的Ⅰ象限),其中又有大多数企业(43家)的利润增长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提示企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赢利能力也得到增强。这些企业集合了手握原研药的跨国巨头们的中国子公司;本土研发型企业先声药业、江苏恒瑞、江苏豪森,品牌仿制药药企深圳信立泰、珠海联邦,中药领军企业修正药业、康美药业„„在它们身上,集结了企业差异化发展所需的优秀基因,体现了医药主流企业对于竞争要素的把控和优化组合实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三成的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甚至出现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负增长(图4中的Ⅲ、Ⅳ象限)。这些企业主要有三类:主营化学原料药制造企业、主营抗菌药制剂企业和部分跨国巨头的中国子公司。可见,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外贸紧缩环境影响还在持续,导致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中国化学原料药企业经营难以摆脱困境。而国内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常态化管理,使得主营抗菌药的企业面临艰难转型。至于部分跨国公司之所以出现在这个区间,则可能与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由基层向更高级别医院推进以及跨国公司之前在药品招标中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日渐式微有关。
转型升级:
前景光明 尚需努力
上述情况显示,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国内药品招标体系对企业赢利空间的挤压,我国制药企业经营面临的不利因素都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我国医药工业的出路和前途唯有转型升级,在产业价值链的更高端参与到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是“十二五”期间制药行业的一项重点任务。工信部制定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均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改造提升传统医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说明,转型升级已经不仅仅是制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我国整个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虽然,对于很多企业,特别是对老牌国有企业来说,转型升级并非易事,但也绝非不能。如华北制药曾是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其前身华北制药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华北制药的主营业务为抗生素原料药,其中青霉素产能居世界前列。近年来,由于青霉素价格一路狂跌,利润低,比重又大,导致华北制药的利润还不及一些小企业的利润。2009年,华北制药开始了由原料药为主向以制剂为主、由抗生素为主向新治疗领域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2012年,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增长19.43%,出口交货值增长50.7%,华北制药原料药与制剂药收入比接近5∶5,在百强企业榜中的位置也从上一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
百强企业是我国医药工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肩负着促进行业发展、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和冲击世界一流企业的重任。我们有理由相信,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为我国制药业带来后发优势的同时,也必将带动我国医药经济的加速转型升级。前景光明,尚需努力,我们仍然在路上。(2013-07-18来源:中国医药报)
2012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1、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5、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6、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8、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9、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10、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2、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3、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14、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15、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6、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7、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8、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1、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22、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5、上海复兴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江苏豪森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7、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9、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30、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31、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
32、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3、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4、山东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5、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36、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37、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8、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9、罗欣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0、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1、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2、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3、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44、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45、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
47、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8、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9、东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50、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
51、费森尤斯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52、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3、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
54、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55、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6、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57、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8、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59、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60、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61、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62、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3、湖南有色凯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64、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 65、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6、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7、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68、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69、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0、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1、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72、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3、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
74、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6、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7、西安立邦制药有限公司 78、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79、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80、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1、江西青峰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82、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83、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84、惠氏制药有限公司
85、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6、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 87、回音必集团有限公司 88、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9、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90、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1、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 92、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93、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94、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5、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6、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97、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98、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 99、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0、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评选规则:
1、排名范围为全部医药工业企业。
2、指标依据为2012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3、排序以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为基础,对于以合并报表上报的法人单位,其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不再另行参与排序。
6.中国统计法 篇六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列表现不俗论文高校前三,表现不俗论文研究机构前20位均属中科院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11月26日在京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10.88万篇,其中1.68万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了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这些表现不俗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5.5%,这一比例较2008年的11.5%上升了4个百分点。按文献类型分类,97%是原创论文,3%是述评类文章。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表现不俗的论文82%由高等学校贡献,近17%产自研究院所,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市,其中上海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最高,为17.4%。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学、电子通讯与自动化等5个学科的表现不俗论文最多;水产、矿业、化工、能源、农学等5个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较高。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列2009年表现不俗论文的高校前三位,中国科技大学名列第8位。2009年表现不俗论文的研究机构前20位均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
统计显示,2009年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总数为12.7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8.8%,位列世界第二位。在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的论文中,2009年共收录中国论文9.79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3.9%,超过位列第二的美国7个百分点,增长率为9.5%。MEDLINE收录的文献反映了全球生物医学领域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009年,MEDLINE收录的中国医学、生命科学论文
4.5万篇,比上一年增长8.4%。《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2009年收录中国论文5064篇,涉及35个学科。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共收录2009年我国作者在国内1946种中国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52.13万篇,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0.4%。
会议论文对于期刊论文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汇集了自然科学、医学、农学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每年全世界出版的会议文献的80%~90%。2009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参加了在81个国家(地区)召开的2235个国际会议,ISTP共收录我国科技工作者2009年在主要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5.47万篇,占世界总数的12.8%,排在世界第二位。
此外,2000年至2010年11月1日的10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论文约72万篇,按数量计排在世界第4位;论文共被引用423万次,排在世界第8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87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5.2次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平均值10.57次还有差距。2000年至2010年间发表科技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共有14个,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我国排在第12位。中国虽然在论文数量上与日本、德国越来越接近,但在被引用次数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在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上的差距更大。
7.中国渔村客源市场调查统计分析 篇七
一、中国渔村客源市场调查现状
本研究在中国渔村发放有效问卷153份, 实际收回153份,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如下:
(一) 旅游客源市场人口学特征。
1.性别与年龄结构。
在中国渔村旅游的游客, 其中抽样调查男性游客84名, 所占比例为54.9%;女性游客69名, 所占比例为45.1%。由于调查问卷是随机抽取, 没有性别歧视, 调查结果男性略高于女性, 基本反映了游客的性别比例。从年龄结构看, 来中国渔村旅游的游客中介于26岁~30岁的最多, 占32%;其次是21岁~25岁和31岁~40岁, 各占26%;再次是41岁~50岁, 占9.1%;15岁~20岁和51岁以上的游客较少, 分别占3.9%和2.6%。
2.职业与收入结构。
从游客职业构成方面看, 公司职员几乎占游客比重的一半, 有45.8%之多;其次是国家机关人员, 占19.6%;自由职业者也相对较多, 占13.1%;个体工商者和其他职业的游客也不能忽视, 分别占7.2%和4.6%。从游客收入情况来看, 介于2, 000元~4, 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占大多数, 分别占游客总数的26.1%和29.4%;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和4, 000元~5, 000元的游客比例差不多, 分别占19.6%和16.3%;5, 000元以上的游客比例较少, 比重在4.6%之下。
(二) 客源市场地理学特征。
1.客源地域分布结构。
从游客地域来源看, 来自宁波大市的游客最多, 占32.7%;来自省内和省外的游客相当, 分别占23%和22%;本地游客仅次于省内游客, 占16.3%;外国游客较少, 占5.9%。
2.旅游空间活动尺度。
从游客省内空间尺度来看, 来自杭州的游客最多, 占42.8%;其次是温州游客, 占28.5%;台州的游客也较多, 占22.8%;绍兴的游客相对较少, 占17%;省内其他城市的游客也有分布, 但较少, 仅占2.8%。
从游客省外空间尺度来看, 来自上海的游客最多, 占35.3%;其次是苏州游客, 占29.4%;无锡的游客也较多, 占23.5%;省外其他城市也有分布, 但总体比较少, 占11.7%。
(三) 客源市场经济学特征。
1.游客文化程度构成。
从游客的受教育程度 (或者文化程度) 来看, 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游客占多数, 分别占32.7%和35.9%;高中及高中以下的游客也不少, 总计占28.7%;硕士以上的高学历游客较少, 仅占2.6%。
2.游客滞留时间和旅游次数。
从游客停留时间来看, 一日游以内的游客占大多数, 比例为53.4%;二日游的游客也不少, 占26%;三日游游客占13.1%;三日游以上的游客占7.5%。从旅游次数来看, 第一次来的游客较多, 占62%;来过2~3次的游客占22.8%;5次以上的本地游客占12.4%。
3.游客人均消费结构。
游客人均消费在700元~900元消费档的最多, 占32.7%;900元~1, 100元消费档的占20.3%;1, 100元以上的占21.5%;500元以下合计占25.4%。
4.旅游消费的承受力。
从游客的消费承受能力来看, 感觉中国渔村的旅游消费可以接受的占多数, 比例为37.9%;感觉消费适中的占26.1%;感觉消费较高的占20.3%;感觉难以接受的占5.8%。
5.游客年旅游消费支出。
从游客年旅游消费支出情况看, 属于1, 000元~5, 000元消费层的大众游客占多数, 比例合计约55.8%;1, 000元以下的低消费人群占22.8%;5, 000元以上的高消费群占22.2%。
(四) 客源市场心理学特征。
1.游客动机目的结构。
从游客旅游动机来看, 来中国渔村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的游客最多, 两者合计占81.7%;其他方面的旅游动机较为分散, 所占比例在2.6%~9.8%之间。
2.游客旅游印象。
中国渔村给游客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旅游纪念品, 占30.1%;其次是地方风俗表演, 占20.3%;历史文化对游客的影响也较好, 占19.6%;游客对自然风光的评价也不错, 占16.3%;认为象山海鲜不错的游客占13.7%。
3.消费态度和满意度。
中国渔村的游客绝大多数还会考虑和选择来象山旅游, 两者合计占82.3%;不予考虑的游客也不能忽视, 占17.6%。中国渔村的游客认为象山旅游交通设施应该改进的占34.6%;认为娱乐不够丰富的游客占21%;认为餐饮需要改进的占19%;对购物和住宿不太满意的游客20.2%, 对游览设施不太满意的占5.2%。
(五) 游客行为学特征。
1.游客出游方式选择。
从游客出游方式来看, 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占多数, 比例为45.1%;其次是自驾游, 占22.9%;自由行和自助游比例相当, 两者合计约占19%;其他方式出游的游客占13.1%。
2.游客出游时间选择。
从游客出游时间来看, 黄金周出游的游客最多, 占45.1%;寒暑假出游的游客占24.8%;节假日出游的游客占13.7%;周末出游的游客占12.4%。
3.旅游信息来源选择。
关于旅游信息来源, 有32%游客会通过上网的方式查询;22.2%的游客会通过宣传资料查询;13.7%的游客通过电视或电台了解信息;通过旅行社和报刊等旅游资料的方式查询旅游信息的分别占12.4%;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游客占7.2%。
4.游客出游伴侣选择。
从游客出游伴侣的选择来看, 游客与同事一同出行的占35.3%;其次是与家人一同出行, 占26.8%;与朋友一起出行的占15.6%;独自一人出行的也较多, 占11.1%;和驴友一同出行的占8.4%。
二、中国渔村客源市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一) 人口学特征。
1.性别均衡, 中青为主。
男性略高于女性, 两者基本持平;从中国渔村的旅游者来看, 21岁~40岁之间的游客是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重点人群, 其中又以26岁~30岁的游客为最多, 因此, 这一年龄段人群是重点开发的市场。
2.公司职员是主体, 中等收入占多数。
从调查结果来看, 公司职员是客源市场的主体, 是市场开发的重点。月收入在2, 000元~4, 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是这一职业阶层中比重最大的。
3.单身游客出游勤, 三口之家是主力军。
从调查结果来看, 三口之家和单身游客是出游的主力军, 相对而言, 这一群体的家庭闲暇时间相对较多, 出游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 这一家庭生命周期的游客是市场开发的首选。
(二) 地理学特征。
1.客源地域在长三角。
从调查结果来看, 省内城市和省外城市是客源市场的主体, 旅游营销应该走出去, 主要在长三角地区。
2.省内城市是重点。
从省内城市分布来看, 杭州的游客最多, 其次是温州和台州, 这是客源分布的主要城市, 应加大力度开发;从省外城市来看, 上海是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 无锡和苏州也应逐步跟进。
(三) 经济学特征。
1.游客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游客占75%以上, 这部分教育背景的游客是市场的主力军。
2.停留时间相对较短, 旅游次数较为密集。
调查结果显示, 一日游和旅游1~3次的游客占大多数, 因此应加强对二日游和重复游市场的重点开发。
3.人均消费基本属于中等消费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 人均消费在700元~1, 100元的游客占大多数, 基本属于中等消费水平, 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市场的营销应主要针对在经济档消费群展开。
4.消费承受力表现不一。
从调查结果来看, 尽管感觉消费适中和可以接受的游客占一半以上, 但不能忽视有20%的游客认为中国渔村的旅游消费较高。
(四) 心理学特征。
1.休闲观光客仍是主流。
中国渔村的游客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最多, 此种分布较为集中。
2.旅游印象不是很深。
中国渔村旅游产品给游客的印象比较均衡, 其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最受旅游者欢迎。
3.游客满意度仍需继续改善。
对中国渔村而言, 尽管大多数游客未来还会考虑和选择重游此地, 但仍有17%的游客表示了不满。
4.旅游景点的信息应加大宣传面。
游客出游最关心的信息是旅游景点, 这直接关系着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其次是对当地特色的关心, 这基本符合游客大多追新求异的心理;然后是对旅游安全的顾虑, 因为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 不希望有任何意外的发生。
(五) 行为学特征。
1.组团出游地位稳。
中国渔村的游客有一半是跟团全包价旅游, 旅行社的中介作用不容忽视;其次是自驾游旅行方式, 汽车时代的到来催生着这一群体。
2.出游时间集中化。
中国渔村的客源市场从时间分布上, 黄金周和节假日是其接待高峰期, 应重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一时段的投入;周末市场虽比重不大, 但仍应做好必要的衔接。
3.信息来源网络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信息查询的方式, 中国渔村应继续加强网络平台的搭建和电子商务的运作;同时, 仍有必要扩大其宣传资料的普及面, 这一传统信息媒介的作用不能忽视。
4.出游同伴家庭化。
以家庭为单位和与同事伴游是中国渔村客源市场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 因此, 其旅游营销的目标群应考虑向这一群体倾斜。
三、结语
随着我国旅游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游市场营销已成为各旅游地抢占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 中国渔村不能再固守坐等客来的传统营销方式, 只有结合自身条件和区位优势, 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才能抢占先机, 在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变幻莫测的旅游市场, 中国渔村除巩固已成熟的市场外, 更应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遵循市场规律, 适时调整营销策略, 开拓新的市场。
摘要:本文对中国渔村的客源市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 在问卷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围绕客源市场的特征, 对其客源市场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 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地理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心理学特征和行为学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其市场开发和营销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客源市场,市场调查,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晓光.象山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调查及结果[J].现代物业, 2009
[2].李晓光.象山旅游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城市学院学报, 2010
8.中国电视动画告别产量统计时代 篇八
我们经历了1998年的首次突破1000分钟,2002年的首次突破10000分钟,2007年的首次突破10万分钟;经历了从2003年到2008年每年几乎翻一番的产量快速增长期;还经历了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达到26万分钟的历史高值;当然也经历了从2012年到2013年连续两年的产量下降。
应该如何看待国产动画的产量回落呢?在2013年中国动画学会年度报告中,笔者这样写道:
“近十年来,中国动画产量连续攀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动画生产大国,但直到今天中国仍不能算是个电视动画强国。低质量的次品动画供过于求,一些无法播出的凑数作品供无所求,而真正高质量的精品力作仍远远供不应求。”
“产量的回落决不意味着中国动画产业开始走下坡路,反而意味着它在转型,产业资源在重新配置,更多的资源正向着有条件、有能力制作精品的企业汇聚。这恰恰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市场在资源调配时所应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动画的产量回落不是行政命令使然,而是市场机制调配的结果。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其动画的年产量应该具有一定的基数保证,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基数中,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和喜爱的品牌作品的比例应当进一步提升。”
“在未来,中国动画的年产量还有可能进一步回落,但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减掉一些赘肉,增加一些肌肉,虽然体重有所下降,可身体更健康了。”
随着广电总局从今年起不再公开发布动画等影视产品的产量数据,中国电视动画将正式告别产量统计时代。产量数据将成为一个动画产业的辅助参考数据,而非是衡量一个地区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2013年国产电视动画共出品358部,总计时长20.47万分钟,总部数和总时长分别同比下降9.4%和8.2%。降幅较去年有所缩小。广东、江苏、福建三省分别以4.3万分钟、3.6万分钟和3.1万分钟的产量位列电视动画片产量三甲。东莞水木动画是动画产量最高的动画公司,其制作的《哈哈熊》系列总计出产12000多分钟。总长度超过1000分钟的电视动画片共有37部。另外,制作集数超过300集的共有7部作品,超过100集的共有26部作品。
9.中国统计法 篇九
(中英文对照附电子版)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就业统计的主要数据,同时附录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年鉴内容分为八部分:综合数据、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2008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2008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2008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第一部分 综合数据
1-1 各地区人口数
1-2 按性别分人口数
1-3 按城乡分人口数
1-4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1-5 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1-6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1-7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8 全国历年人口密度
1-9 全国劳动统计主要指标
1-10 分城乡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1 分产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1-13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年末登记数)1-14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末登记数)1-15 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6 分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7 分行业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8 分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9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
1-20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国有单位)1-21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城镇集体单位)1-22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其他单位)1-23 分行业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
1-24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1-25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1-26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1-27 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
1-28 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1-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第二部分 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2-1 各地区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2-2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2-3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4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5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6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7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8 各地区城市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9 各地区镇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10 各地区乡村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11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2 各地区城市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3 各地区镇的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4 各地区乡村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5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6 各地区城市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7 各地区镇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8 各地区乡村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9 各地区家庭户类别
2-20 各地区城市家庭户类别
2-21 各地区镇家庭户类别
2-22 各地区乡村家庭户类别
2-23 全国家庭户人数和户主的年龄、性别构成2-24 各地区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5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6 各地区镇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7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8 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2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2 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3 全国城市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4 全国镇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5 全国乡村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6 各地区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37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38 各地区镇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39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40 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1 全国城市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2 全国镇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3 全国乡村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4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5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6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7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2-48 各地区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2-4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2-5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2-5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2-52 各地区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2-53 各地区城市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2-54 各地区镇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2-55 各地区乡村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2-56 全国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2-57 全国城市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2-58 全国镇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2-59 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
第三部分 2007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
3-1 分地区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2 分地区全国男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3 分地区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6 按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7 按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8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职业构成3-9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3-10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1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3-12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13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3-14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1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3-16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1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3-18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1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3-20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21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3-22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2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3-24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25 城镇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
3-26 城镇男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
3-27 城镇女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
3-2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3-2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3-30 按户口性质、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3-31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3-32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3-33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3-35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3-36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3-37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3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3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3-40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3-4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3-42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3-4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3-4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3-4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3-46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未工作时间构成3-4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未工作时间构成第四部分 200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
4-1 各地区分行业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数
4-2 各地区分行业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数
4-3 各地区分行业其他单位就业人员数
第五部分 2007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
5-1 各地区总户数、总人口
5-2 各地区市总户数、总人口
5-3 各地区县总户数、总人口
5-4 各地区镇总户数、总人口
5-5 各地区非农业、农业人口
5-6 各地区市非农业、农业人口
5-7 各地区县非农业、农业人口
5-8 各地区镇非农业、农业人口 5-9 按总人口排序的市及人口数
5-10 按非农业人口排序的市及人口数
第六部分 2007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
6-1 各地区分孩次计划生育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6-2 各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领证情况及避孕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6-3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
6-4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与上年同期比较
6-5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
6-6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与上年同期对比
6-7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的例数
6-8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例数与上年同期对比
第七部分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一、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1 年中人口数
7-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7-3 人口年龄构成7-4 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7-5 全部就业人数
7-6 全部女性就业人数
7-7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7-8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7-9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7-10 失业人数
7-11 制造业平均工资
7-12 消费价格指数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13 人口主要指标 7-14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15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7-16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7-17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7-18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7-19 非农行业工人日工资率
7-20 非农行业管理人员月工资率
7-21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7-22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7-23 消费价格指数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24 人口主要指标① 7-25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26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7-27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7-28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7-29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7-30 非农行业平均工资
7-31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7-32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7-33 消费价格指数
四、台湾省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34 台湾省面积及人口主要指标
7-35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36 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7-37 非农行业工人月工资率
7-38 非农行业月工作小时 7-39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7-40 消费价格指数
【中国统计法】推荐阅读:
中国失业人口统计06-15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08-16
中国统计学会08-14
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12-10
中国历年人口统计数据06-15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01-03
统计法12-01
统计法大题09-28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重点题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