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精选10篇)
1.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 篇一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回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中对台湾方针演变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及援疆干部动人事迹的学习,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等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且认识到任何人都不能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关系,祖国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汉一家亲”图片展示(背景音乐《爱我中华》)提问:1.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从歌曲和图片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
过渡: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互相离不开,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统一与安定。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就是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二)授课: 考点
一、民族团结
1.出示图片《中华民族分布图》,请同学们根据图片信息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针对这种分布特点,我国实行了什么政策? 2.知识点梳理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意义。(2)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了什么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3.援疆干部王华同志的动人事迹
4.合作探究:近年来“疆独”与“藏独”两股分裂势力日益猖獗,严重地破坏了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面对民族分裂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过渡:正是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这些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援疆干部们的辛勤劳动,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才会出现繁荣景象,边疆的统一及社会安定才会得到很好地维护。我们不但要维护边疆的统一,还要实现全国的统一,接下来我们来看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
考点
二、“一国两制”构想及港澳回归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背景及提出。
2.什么是“一国两制”构想?这一构想提出有何现实意义? 3.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澳门回归基本概况。
4.合作探究: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对中国、对港澳、对台湾)5.撒切尔夫人对香港回归前景的语言及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
6.特别提示: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港澳回归后的最主要变化。
7.合作探究: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过渡: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给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虽然现在台湾暂时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海峡两岸的交往却是日益密切,台湾回归祖国指日可待。接下来,我们就来看海峡两岸的交往。考点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近日台湾问题形成的原因。
3.合作填空:海峡两岸交往史实简表。
4.图片展示: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密切交往。
5.热点追踪:2016年前七个月两岸经济贸易下滑。思考为什么经济贸易会下滑?(图片展示台湾大选与新任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6.图片展示:台湾各界民众反台独活动。
(三)总结 通过对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复习,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党,它能够制定适合国情的政策,也能积极的与时俱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民族团结事业与祖国统一大业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在此,祝愿我国能够早日完成统一大业,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四)课堂检测(中考链接)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篇二
巴燕初级中学
黄春英
我们大家知道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我们所学的都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我们要更加的注重一下。下面就是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一份初三政治教学案例,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
(2)能力目标:提高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与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的辨别能力。
(3)觉悟目标:明了法律规定的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的重要意义,增强爱国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教学难点: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
二、教学设计构思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应尽的基本义务,是集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理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教学,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师)澳门回归,是指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它说明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的义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十四课的内容。[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阅读引言,了解本课的基本范围和要求。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公民为什么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这一义务?(生)因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师)正确,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1.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板书)①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板书)(师)什么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生)公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是指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师)香港、澳门回归,说明了我国政府坚决维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统一。同时使我们明确了一个道理:主权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应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把国家主权割让给外国,也不允许外国干涉我国内政。第一,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板书)(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师)一个国家的领土不仅包括它所治理和管辖的陆地,而且还包括它的领海和领空。它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它的完整与否关系着国家主权和公民的利益。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不仅是人民解放军的神圣职责,而且每个公民都应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和割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第二,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板书)(讨论)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台独”?(师)2000年2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有关台湾的全部事实和法律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我们在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独”的实质就是分裂祖国、破坏国家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文化政权的统一,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第三,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板书)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分不开的。
②公民依法履行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板书)(多媒体显示)材料一:1998年10月和11月,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别喜迎成立40周年,举行隆重庆祝活动。这两个自治区和全国其他民族团结互助、同心同德,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民族纠纷不断加深,民族矛盾和冲突发展为政治军事危机,被美国找到借口,从1999年3月24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长达两个多月的野蛮轰炸,造成1000多人死亡,几千人受伤,百万居民被迫逃离家乡,经济损失2000多亿美元。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师)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最高利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维护民族团结尤为重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因此,宪法规定公民有履行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这项义务主要是指什么?中学生应怎样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生)略
(师)这项义务主要是指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和互助关系,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公民光荣的、法定的义务,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就是违法犯罪行为。
2.破坏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要负法律责任(板书)(师)请思考:破坏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为什么?我国哪一部法律规定了对这类犯罪的处罚?(生)略
(师)很正确。凡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的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我国刑法对这类犯罪作出了严格而详细的处罚规定。请一个同学朗读本框最后一个自然段。(生)略
(师)有国才有家,无国哪有家?祖国统一岂容破坏!华夏56个兄弟民族团结亲如一家,兄弟团结岂容挑拨?同学们,让我们以国家、民族的大局为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我们国家的统一和个民族的团结吧![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宪法关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义务的规定,懂得了这一义务是公民法定的义务。我们应以实际行动自觉地履行这一义务,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决反对李登辉、吕秀莲、陈水扁的“台独”谬论,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要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必须牢记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四、教学反思
3.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 篇三
一、选择题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这句在新疆各地广为传唱的歌词,形象地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的心声。据此回答1~2题。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新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前途密切相关 ②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③各民族 发展不平衡已经消除 ④当前我国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答案:A 2.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新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是因为
()A.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B.优化结构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C.有了量的积累,就会有质的飞跃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解析: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该题应选B。答案:B 3.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辉煌成就。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 ②“一国两制”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必须坚持“一国两制” 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④必须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②说法错误。运用排除法,选C。答案:C 4.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少数民族服饰、饮
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国家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这 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探究题
8.某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高三(1)班同学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以“民族
团结”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小赵同学说:“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我认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小李同学指出,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 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同学观点的正确性。
解析:第(1)问应从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回答。第(2)问应从中国 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政府的职能及宗旨、原则、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等角度分析。答案:(1)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 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身优势和潜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优势资源开 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教学反思 篇四
本节课复习的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等知识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在导入部分我选择用歌曲《爱我中华》以及图片民汉一家亲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面对“疆独”“藏独”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在座的各位同学有何看法?作为青少年学生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合作探究活动,以及对优秀援疆干部王华同志的动人事迹和海峡两岸人民日益密切的交往及台湾各界人民的反台独斗争,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台湾方针演变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且认识到任何人都不能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关系,祖国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还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足,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衔接语言组织的不太好,过渡不自然;在调动课堂气氛的时候,我的语速过于平淡,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讲课的语速过快,加之频繁地修改课件,对课件不够熟悉,对一些资料补充,过于表面,使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在整堂课中,我虽然完成了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我并没有做好。这次很有幸能够得到伊宁市很多优秀老师的点评,让我认识到自己更多的不足,也学到了很多经验方法。
5.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篇五
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1、 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
2、学唱民歌;
2、 说说孔繁森的故事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五十六个民族的分布)
看谁懂得多?交流各自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民歌竟猜:1、2、3议一议
1、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小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3、说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何意义?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看谁懂得多?看教材p54和你自己了解的情况,谈谈今天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新鲜事。
6.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篇六
加强民族团结
我们56个民族亲如手足,血脉相通是永远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维护西藏长治久安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我们一定要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牢固树立稳定发展是福,社会**是祸的道理.增强民族团结的忧患意识,心中时刻牢记 “三个离不开”及“五湖四海”的指导思想,积极成为西藏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生力军,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好公民。拉萨地处反分裂斗争前沿要始终站在第一线,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同**集团作殊死斗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西藏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性质的判断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时刻警醒与**集团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高警惕、擦亮眼睛、针锋相对、同仇敌忾,彻底根除**集团分裂活动的社会基础。用铁的事实回击**集团和国际敌对势力造谣生事、歪曲事实、欺骗社会的惯用伎俩,撕开恶魔的丑恶嘴脸,让广大群众了解真相,明辨是非,彻底击碎**集团分裂祖国、破坏北京奥运会的险恶用心。用实际行动坚决维护西藏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坚决捍卫我们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现在拉萨“3•14” 事件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拉萨社会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西藏基本保持稳定,好的局面真是来之不易。我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有区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有西藏280多万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的阴谋是永远不可能得逞的,西藏进步的历史进程是任何势力都挡不了的,任何破坏西藏安定和谐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终将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立足点放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在反分裂斗争中牢牢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有力地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以稳定压倒一切。因为只有稳定,才能发展。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 裂斗争;并要把反分裂斗争引向深入,不断揭批**集团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集团在国内没有了市场,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人民群众反分裂斗争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在稳定西藏局势中的作用,狠狠打击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为今日西藏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营造良好氛围。
张庆黎书记指出:“热爱祖国还是危害祖国,在西藏尤其具有现实针对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当作美德和追求,把卖国、辱国、祸国、叛国视为对祖国、对人民的背叛和犯罪”。当前必须坚定不移地同**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搞“西藏独立”的图谋进行斗争,维护西藏稳定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是西藏工作的一项重要政冶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对**集团的斗争方针是:旗帜鲜明,针锋相对,主动治理,强基固本。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依法严厉打击一切分裂破坏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巩固我们的政治基础。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
7.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 篇七
略论民族-国家化与全球化的对立和统一
在分析民族--国家化和全球化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国家化的过程也是全球化的过程,越民族--国家化,就越全球化,反之亦然.民族--国家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多样性统一的世界.我们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民族--国家化,在民族--国家化之中把握全球化,在全球化之中把握民族--国家化.
作 者:郭水兰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7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4(1)分类号:B024.4关键词:民族--国家化 全球化 对立 统一
8.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 篇八
一、选择题: 1.《大国脚印》网友心中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件事评选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1981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 B.是邓小平的创造性构想
C.是为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而提出的 D.为实现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
A.一个政策,两个国家
B.一种制度,两个国家 C.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4.香港回归祖国10多年来,历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这充分证明了下列哪一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5.两岸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确定了()
A.“求同存异”方针
B.“一国两制”方针 C.对外开放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出来的()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被誉为“天才的创举”的是()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8.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片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9.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0.以下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②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初中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③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港澳台建立特别行政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综合探究题: 11.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一国两制”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共3分)
A.
B.
C.
(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12.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某班同学以 “祖国统一”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图文识读、史实回顾】
材料一: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图片中仪式与什么重大事件有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热点关注
历史探究】
材料二:马英九呼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识”
台湾海基会今天举办25周年回顾与展望论坛,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致辞时表示,呼吁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不要让前人心血付诸东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10日)
(2)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九二共识”是指什么?当前什么因素威胁两岸和平?
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初中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3)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发生什么变化?这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意义? 【以史为鉴
历史感悟】
(4)综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三、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的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共产党简明党史》第十章
材料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我们深信不疑,香港的将来会更加美好。材料三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也如期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共产党简明党史》第十章
材料四 建筑师马若龙是已在澳门工作21年的土生葡人,他亲眼见证了回归10年来特区各项事业的进步。他说,因为相信“一国两制”会给澳门带来美好明天,1990年他即决定留在澳门工作。回归后,特区政府运作很好,成绩显著;澳门居民齐心协力,共建家园;他本人所属的土生葡人受到平等待遇,与其他族群相处融洽。事实证明,他当初留下来的选择“绝对正确”。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同英国政府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香港问题的?我国在香港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董建华所说的“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指什么?请你指出实施这一创举的前提条件。
(3).根据材料三回答,澳门于哪一年回归祖国?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材料四中的事例可以说明哪一政策的正确性? 14.海峡两岸关系时时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实现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据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1)材料一中,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初中历史试卷第3页,共4页
(2)材料二体现了大陆与台湾关系的状况如何?
材料三 大公网5月20日讯(特派记者朱瑞宜台北报道)台湾地区新领导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520”就职大会20日在一片争议声和抗议声中拉开了序幕。她在就职演讲中关于两岸政策的内容依然迴避“九二共识”。岛内统派团体表达抗议,呼吁蔡英文坚持“九二共识”、维持台海和平。
——2016-05-20
大公网
(3)“九二共识”是指何时由哪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核心内容是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案】
1.C 2.D 3.A 4.D 5.B 6.A 7.D 8.D 9.C 10.A 11.A.资本主义制度
B.1997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
12.(1)香港回归祖国。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大陆和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答两点即可)
(2)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独(或台独、国际反华势力)。
(3)近十多年以来,两岸经贸、人员往来持续增长、更加频繁。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是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根本原因; 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将证明台独是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任意两点)
13.(1)外交谈判(或和平方式)。香港特别行政区。
(2)“一国两制”。一个中国。
(3)1999年。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4)“一国两制”。
14.(1)理论:“一国两制”
依据: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2)现状: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3)1992年,海基会(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我们要坚决同—切分裂势力作斗争。(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 篇九
第二单元 我在民族大家庭里 第六课 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民族团结一家亲》。本主题分别以“亲情源远,共融共存”和“心相连,手相牵”两个话题来突出促进民族团结,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各兄弟民族相互支援,相互依存,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保障。为此使学生懂得要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其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采取措施,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我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其二,不能忽视目前境内外,仍有少数敌对分子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十分必要。其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到内地来做生意,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汉族人也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此,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也有现实意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层面的理解有限,要真正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有一定难度,必须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各民族间的团结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要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难点是: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课前教师要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教学中要适当补充历史故事,尽量收集当地的历史资料作为扩充。课前指导学生收集大量资料,学会归纳整理,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一单元的学习要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设计思路
1.联系生活,增强教材的亲和力。本课各民族对祖国的贡献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为了让教材具有亲和力。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各民族代表歌曲,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在引出王昭君出塞的故 1
事时点出是咱们湖北省的,拉近与故事中相隔两千多年前人物的距离。
2.对话交流,构建和谐课堂。民族团结的话题内涵深刻,如果作为专题讲解,不一定讲得全面,尤其是对民族团结的情感的上升,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内心的体验获得感悟。因此,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对话式教学,围绕话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认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有效引入教学资源。教材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文中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需要我们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本课中在突破难点上,以鲜活感人的孔繁森事例体现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无私支援;又引入“蒙牛”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事实,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初步树立各民族“共融共存”的思想,体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从而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学会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初步懂得应该怎样尊重少数民族,提高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要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收集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故事,尤其是发生在本地区的故事;收集体现各民族特色的歌曲;准备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图片;准备几张人民币。学生准备:收集一些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或传说;收集抗击侵略者维护祖国统一的史实和故事。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1-P43页内容,话题为“亲情源远,共融共存”。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4-P46页内容,话题为“心相连,手相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民族歌谣齐欢唱 1.播放民族歌曲大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微山湖》(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我们新疆好地方》(维吾尔族)
请学生试着哼唱并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以上几个民族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 3.(出示民族分布地图)边交流边指认民族的分布区域。
4.小结: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今天就来说说咱们这个“大家庭”,56个民族亲情源远,共融共存,亲同手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播放代表各个民族特点的歌曲,从听觉上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到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从音乐中欣赏到各个民族的特色,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活动二 民族故事齐分享
1.师: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们的国家犹如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团结必然带来事业的兴旺。你们知道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咱们家乡湖北省有一位为促进民族团结而远赴北方大漠的人吗? 2.读故事:和亲使者——王昭君
3.教师简单介绍王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了解昭君和亲的意义,欣赏图片昭君墓。
4.师小结:王昭君已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融合的代表;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5.学生交流《文成公主进藏》故事。
6.议一议: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7.师小结:青藏高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为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如今自从青藏铁路开通后,现在全国很多人去西藏旅游,看看这是人们参观布达拉宫留下的照片。欣赏布达拉宫图片。
8.师:历史长河中,无数这样的优秀人物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红军长征期间,也有一段民族团结的故事广为流传。读故事“彝海结盟”
9.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10.师小结: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11.学生组内交流其他故事,选派代表主讲,全班故事分享。
小结:这些流传至今的故事,无不告诉我们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在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的故事为范例,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课前的大量信息,从故事中了解到无数这样优秀的人物为民族团结所作出的贡献,从而油然而生地感受到各族人民间的共融共存、源远流长。活动三 民族团结感触多
1.小组内讨论:在听了这么多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大家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2.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想法,指名交流。
小结: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我国各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故事分享后能激起学生不少感受,此时此刻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下自己感触最深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能力。板书设计
亲情源远,共融共存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举班级的例子。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只有大力发展这些地方的建设,把汉族地区的人力、财力和技术优势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充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我国强大的经济力量。3.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论。
【设计意图:】师生轻松地交谈各个民族的分布、居住情况,承上启下的引入到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问题中,带领学生深入思索汉族如何与各少数民族共同建设维护新时期祖国。活动二 各族人民当主人
1.师: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交流你了解的我国民族政策知识,师补充相关知识。2.各民族共谋祖国发展。(出示照片)各民族代表参政议政。
3.师:国家成立了民族学院,培养民族干部,专门在中央民族会议上商讨各民族的大事。4.(出示人民币)学生试认人民币上的几种文字,然后出示人民币让大家看到上面标有藏、蒙、维吾尔、壮、汉语拼音五种文字。从这你能看出什么?
小结:以上这些让我们都清楚的看到,新中国建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了解,知道国家成立了民族学院,培养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代表在中央民族会议上参政议政,共同商讨各民族的大事,人民币上也标有少数民族文字,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各民族都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活动三 心相连,手相牵
1.师:各族人民为保卫家园,奋起反抗列强的侵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3.师讲康熙抗击沙皇俄国入侵的史实,当地达斡尔族人民与清军配合赶走侵略者。(出示地图讲解)4.师: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着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5.师: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派出了大批的支边干部。孔繁森是杰出的代表。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孔繁森》的故事。
6.师:刚才我们听了《孔繁森》的故事,有的同学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 7.出示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小结:孔繁森是新时期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楷模。这位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设计意图:】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派出了大批的支边干部。孔繁森的感人事例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建设的大力支持,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无私支援,而且优秀汉族干部的品质深深印入学生心底,树立了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活动四 少数民族的建设和发展
1.师: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因此建国后我国首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时期修建的? 2.师:看这条川藏公路,蜿蜒于群山之间,人民解放军在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使这条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它们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3.(展示“蒙牛”产品的商标)师:这是哪个企业产品的商标?蒙牛乳业集团在哪个省?聚居着哪些民族的人们? 4.师:蒙牛乳业集团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超速发展的神话。从1999年创立仅5年里,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2004年12月3日,蒙牛又做出一项惊人之举──花2亿元在呼和浩特建起了一个蒙牛澳亚示范牧场。这个牧场将欧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亚洲式的 5
种草、养牛、挤奶技术集于一体,简直就是个“牧场联合国”。目的就是要使中国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快速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百年经验技术的接轨!这是推动中国乳业发展的大事。5.师: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 6.学生资料交流。
小结: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而其中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这是让西部人走向富裕、为东部建设贡献力量的工程,令国人翘首。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活动主要突出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建设和发展,以“蒙牛”集团的发展壮大事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心心相连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活动五 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师:学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课书,你懂得了什么?学生交流
2.中队委员提出倡议:让我们给内蒙古少数民族的小伙伴写一封信,交流学习生活情况,互通信息,为促进民族大团结尽一份力。3.师生共同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个自治区; 各民族不论大小,地位一律平等; 各民族习俗不同,彼此相互理解和尊重; 中华灿烂文化,各民族共同创造; 各民族人民共同保卫祖国统一、国土完整;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设计意图:】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结合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所获,让学生能畅谈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解和认识,并尝试与内蒙古少数民族的小伙伴通信的方式,为促进民族团结而尽一份力的行动中。板书设计
民族团结一家亲
10.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 篇十
一、选择题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3.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4.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5.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6.“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藏和平解放
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
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特别保护 8.下图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B.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C.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9.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
B.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
C.维护祖国统一
D.促进民族和解 10.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11.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
A.社会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2.海峡两岸同胞对国共再次握手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期待。2008 年5 月28 日,国共两党领导人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了会谈,就促进两党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这次“胡吴会谈”
① 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 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 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 ④ 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4.“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
A.两种军事制度
B.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15.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6.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政治制度
B.法律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
17.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三可归人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19.我国现有少数民族 A.56个
B.5
5个
C.49个
D.45个
2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宰,任便立法治理。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兹大清皇帝定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国君主并历后嗣,并归香港界内,以期该湾埠而管辖所及庶保无事。──中英《北京条约》
材料三 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按照粘附地图所租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深圳湾水面,惟议定,该两湾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外,仍可享用。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材料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必须恢复行使主权。
二、联合王国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英《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四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果怎样?
2.阅读下列材料: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跨越56年时空,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成功起航。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圆满结束,两岸12家航空公司共飞行了72个航班班次,运送台湾居民及台商眷属27 276人次。──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8日电
材料二 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6年9月13日作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和“联合国在维护台海和平方面起积极作用”两项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这是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闹剧连续第14次遭到惨败。
材料三 第八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于2006年11月18日至22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第八届“花博会”以“花开两岸、合作共赢”为主题 请回答:
(1)清朝前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台湾当局上演的闹剧第14次遭到惨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能简要分析归纳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吗?
(4)近代史上台湾曾经与祖国分离长达半个世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次分离呢?
(5)台商春节包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洽谈会的圆满成功。A.从根本上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B.完全解决了台湾同胞往来两地的困难 C.对祖国的统一大业有积极影响 D.促使两岸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BD 6-10 CACBA 11-15 DABBA 16-20 ABDBA
二、填空题
1.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2.大杂居 小聚居 3.江泽民
三、材料题
1.(1)材料一是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2)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果:联合声明的发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一大步;1997年7月1日,香港如期回归。2.(1)澳门,中国
(2)葡萄牙,1999年12月20日
(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4)香港,1997年7月1日 3.(1)台湾府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推荐阅读:
民族团结教案新疆07-02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09-16
六年级民族团结教案09-24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09-08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09-28
宪法民族团结09-02
民族团结口号10-28
好少年民族团结06-21
民族团结活动总结07-11
民族团结月计划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