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2024-08-07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一

一、复习回忆,揭示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八课,一起来把课题读一读。

2、(出示插图)昨天,我们随着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去公园观赏了菊花,那公园里的菊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板书:好看极了)。

4、是啊!公园里的菊花真是好看极了。

(1)投影句子: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2)指读,评议,齐读。

5、过渡:公园里的菊花好看在哪儿呢?轻声地读读第二段,然后想一想。(学生       自学)

二、学习第二段

1、公园里的菊花好看在哪儿?

2、学生回答,评议。

(1)投影句子: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2)指读,评议。

(3)投影图片:菊花的颜色可多啦!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这么多的颜色,真是好看极了。

3、你们还从哪儿觉得菊花好看呢?

(1)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3)能把这几个词语读好吗?

(4)投影图片1:这是一朵菊花,一朵这个词儿谁来读好?

(5)投影图片2:这一朵又一朵的菊花就叫一朵朵。(指读)

(6)投影图片3:这一朵朵的菊花聚在一起,就是一丛。(指读)

(7)投影图片4:这一丛又一丛的菊花就叫一丛丛。(指读)

(8)投影图片5:一丛丛的菊花又连成一片又片,向四面展开,越开越多,连成了一片片的菊花。(指读)

(9)指图描述。

4、谁能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读好呢?

(1) 指读(2)分小组读,全班读。

5、你们知道菊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

(1)出示词语:深秋(指读)

(2)深秋的时候,天气转冷了。听(放录音):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了起来,寒风吹在人身上好冷呀!可这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菊花怕冷吗?

(3)投影句子: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4)菊花怎么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谁来扮演一朵迎风开放的菊花?

6、现在你们能把这句话来读好吗?(指读,评议,分男女生读)

7、第二段的第二句话从菊花的颜色、数量、姿态写出菊花好看极了,我们再一起来读好它。

8、公园里的菊花这么好看,这么漂亮,人们喜爱它们吗?你们从哪儿看出来的?

(1)投影句子: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2)“舍不得离去”换一种说法就是指什么?

(3)能把这个词读好吗?

(4)把它放在句子中读一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菊花呢?我们来听爸爸的话。

2、放课文录音,投影句子。

3、听了爸爸的话,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吗?

4、爸爸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来把他的话记在心里。

(1)齐读。

(2)(范读)你们觉得老师读的好吗?

(3)谁给老师来示范一下。(指读)

四、学习第四段

1、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

2、板书:更好看了

3、我为什么会觉得菊花更好看呢?

4、指板小结:

五、背诵练习

1、这篇课文的2-3两段写的真美!如果能把它背诵出来就更好了。老师教你们一个好方法,看着图画自己在下面练习背诵。

2、指名两个上台背诵,其他的在下面背诵。

3、小结背诵情况。

六、学习生字

1、出示:也 开 不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看菊花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2.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二

一、情境创设, 激发识字学习的内动力

师:小朋友们, 今天孙老师想带大家去动物园玩。 看! 谁来了? ( 播放动物园的情景图, 画面定格在一只可爱的小狗上。 )

师:我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了小狗在干什么? 听见了什么声音?

( 生答)

师: 要想去动物园看更多的动物, 得先叫出它的名字。

( 出示:犬)

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对象是6~7 岁的儿童。 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爱玩, 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 喜欢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 犬”字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 而且比较书面化。 课堂伊始, 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园情境, 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告诉学生只有先大声叫出“ 犬”的名字, 才可踏上今天的“ 动物园之旅”。 这样的情境创设, 让识字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方法多样, 提升识字学习的主动性

《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 强调, 低年级要注重“ 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生字的呈现方法多种多样:

1.图字结合, 形象识字

师: ( 出示喜羊羊图) 看! 迎面走来了谁? 在生活中, 你们还见过哪些羊呢?

生:山羊、绵羊……

师: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个“羊”字的?

生:“ 羊” 的点和撇就像山羊的两只弯弯的角, 三横就是山羊肚子上的三排肋骨, 那长长的一竖就是山羊长长的尾巴。 ( 胖乎乎的男孩一边回答, 一边用两只手放在头上比画山羊的两只角。 )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引导学生去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图字结合, 能够给予低年级学生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帮助他们初步构建汉字的学习架构, 构建起汉字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提升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2.借助拼音, 快乐识字

在学生学习“ 鹿”字时, 我首先出示汉语拼音“ lù”, 让学生们尝试正确、 大声地读出这个字。 此时,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完了23 个声母和6 个单韵母, 大部分学生具备借助汉语拼音读出“ 鹿”的能力。 我话音刚落, 学生们就纷纷高举小手。 他们运用已学的汉语拼音知识来解决生字的读音难题, 未尝不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得到了适度的自我满足, 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3.音乐律动, 享受识字

在“ 鸟”字的教学中, 我播放轻松欢快的关于小鸟的音乐, 让学生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鸟, 自由自在, 沉浸其中。 这样有创意的设计把孤立的字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变成了可爱的小鸟, 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变成了一支欢快的舞蹈。 学生们和我一起边唱边跳, 枯燥抽象的字竟然变得这么有趣。 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鸟”字。 这样的教学解决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的问题, 同时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文化渗透, 探寻识字学习的源头性

汉字传承着中国的悠久文化, 承载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广泛信息。 因此在学习汉字时, 教师可以挖掘汉字文化, 探究汉字构字规律, 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教学“ 龟”和“ 鱼”时, 我分别播放了汉字演变的视频。视频中先是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伸着长长的脖子, 四只爪子有力地伸向四方。接着, 乌龟的四只爪子慢慢地缩进去, 小乌龟的头也变成了鱼字头, 甩来甩去的小尾巴变成了“ 龟”字的竖弯钩。学生们睁大眼睛, 屏住呼吸, 看完了这一段神奇的汉字演变视频。

在识字教学中, 汉字历史的展现、汉字故事的讲述、汉字知识的引入, 都是对汉字文化的挖掘, 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祖国汉字悠久的文化, 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字,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寻汉字文化的源头性的好奇心。

四、关注运用, 指向识字学习的终极性

师: ( 播放儿歌) 你们听出了什么? 小鹿带来了哪些朋友呢?

生:帮小牛赶苍蝇, 小牛送给花一朵。 帮刺猬摘苹果, 刺猬送给花一朵。 ……

师:小朋友们, 你们还能接着编儿歌吗?

……

1.创作儿歌, 体验成功

儿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学生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形式。 虽然学生们并不一定认识所有的字, 但在教学中, 我把识字和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们先说出小鹿的动物朋友们, 再说小鹿帮他们干什么事情。 这样的句子把熟悉的语言环境和生字联系起来, 可以帮助学生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字识字。 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还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水平。

2.讲述故事, 训练语言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如在学习“ 龟”以后, 我请学生讲述 《 龟兔赛跑》 这样的经典小故事, 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倾听能力等, 还能让他们准确地记住“ 龟”这个字。

3.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三

1.学习本课4个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认识“羊字旁”。

2.能正确认读两首儿歌,初步了解内涵。

3.通过看图会意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上这节课,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

(二)学习新课

1.认读词语

(1)出示图片一:看,第一个新朋友来了,这是“人”。谁来读一读这个字?

(2)指名读,齐读。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这个字和图片很像,“撇”和“捺”就好像人的两条腿正在走路,你们记住了吗?

(4)出示工人工作的图片,指导看图说话:瞧,(出示“工人”)这就是“工人”。你们能读准这个词吗?

生动的图片,对理解“工人”有很大的帮助。适当的拓展,更加深了学生对“工人”的理解。再创设情境,看图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出示“从”:我们来认识一下第二个新朋友,它和第一个朋友是有关系的。看,它们走在一块了。

让我们帮“从”找个朋友——“跟”。“跟”和“从”合起来就是“跟从”。什么叫“跟从”呢?我们可以这样造句:小朋友跟从老师做广播操。你们会用“跟从”造其他句子吗?(由扶到放,让学生真正感悟词语的含义。)

小朋友们真热情,第三个朋友不请自来了,(出示:众)你们从这个字中看出了什么?原来是它们三个朋友走在一起了。像刚才一样,我们也给“众”找个朋友——“群”。“群”也是个生字宝宝,(出示带田字格的“群”)你们谁能读准它?其实“群”有很多朋友的,比如——

(6)指名说:羊群、牛群、人群。

(7)引读理解:很多的羊就是“羊群”,很多的牛就叫“牛群”,很多的人就是“人群”。

学生对“群众”一词不理解,教师可先让学生看一组图,了解“群”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再把“群”送回词语里,理解“群众”,从而感悟“众”的含义。

2.学习“群”字

(1)出示“群”字:“群”是什么结构?它的右边是一个新部首,叫做“羊字旁”,一起认识它!(领读)

(2)出示带田字格的“群”字:瞧!生字宝宝住进田字格里啦!让我们仔细观察,把它写漂亮吧。(学生观察)

总结“群”的书写要领,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3.学习“众”字

(1)出示“人”“从”“众”:两个“人”合成了“从”,三个“人”合成了“众”,相同的字合起来还能变成另一个字,中国的文字还真奇妙!但相同的字合在一起时,也有一些小小的变化,你们发现了吗?左边的“人”的“捺”变成了“点”。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群”“众”两个生字笔画繁多,利用拆字法,能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生字,乐于接受复杂的生字,从而喜欢识字。

(三)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为了让大家能更快、更好地认读生字,有人编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生大声读儿歌)

2.出示生字:“条”“黄”“变”“成”

这首儿歌里的生字宝宝,你们会读吗?谁来认一认?我们在读儿歌的时候,可以适当停顿一下。比如: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样读起来会更棒!

3.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去掉拼音你们也会读吗?谁再来试试?一个组读,声音比一个人响亮多了,力量也比一个人大多了。这就是众人一条心!如果我们全班一条心一起读,一定能读得更棒!

4.质疑:“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黄土真的能变成金子吗?

有质疑才有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去想怎样解决问题。“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本课的重点句,也是难点。

5.深化主题:一个人搭积木要花很长的时间,但如果三个人一起合作,一会儿就能搭好,这说明团结的力量很大,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引读)

6.再次出示儿歌:我们的身边有这样大的力量吗?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都能做得特别好!让我们再充满感情地读一读吧!(从课本向生活延伸,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学习生字“条”“黄”

1.出示带田字格的“条”“黄”: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把“条”和“黄”读得很准确了,那这两个字你们会写吗?

先看“条”这个字,你们怎样记住它?“条”如果要住进田字格里,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它看起来很美观呢?

2.学生描红、练写

再看“黄”这个字,你们又是怎样记住它的?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注意点:“草字头”下面的“横”要长,最后的“撇”和“点”要对称。

4.学生描红、临写

4.苏教版一年级《冰花》教案 篇四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童清晨醒来看见了一夺夺“冰花”。第二自然段,写小童告诉妈妈他看见冰花了以及冰花是什么样子的。第三自然段写妈妈回答小童这冰花是哪里来的。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本课训练的重点是朗读和识字写字。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准备:

课件,三线田字格等。

前置作业:1.读准生字词,读熟课文。

2.观察书上的图片,想一想,冰花是什么样子的?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会写“从、说、时”几个字;

3.理解课文,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0 冰花

看看课文中描写的冰花是怎样的。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音乐、图画。

2.师叙述:转眼,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得吹着,雪花纷纷落下,冬天真冷啊!可是冬天也有冬天的乐趣。喜欢观察的小朋友就能发现。瞧!小童清晨醒来,他朝窗外望去,看见了什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3.细读。

(1)圈点“一朵朵”。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多)不是一朵,也不是两朵,而是一朵朵,你能来读一读吗?指导朗读(个别读、评价后再读,齐读)

(2)圈点“晶亮”。师: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亮)演示图片。

这是怎样的冰花?出示填空:(晶亮)的冰花

指名读,齐读。

出示填空:冰花象()一样晶亮

生感受后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4.原来玻璃窗上的冰花很多也很亮,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当你清晨起来,拉开窗帘,看到这么晶亮的冰花,你的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

2.我听出来了,你们不光高兴,还很惊奇呢。(点击:惊奇)齐读。小童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他惊奇地喊着:(引读)

(1)现在你就是小童,你的心情怎样?请你来读一读。那老师做妈妈,你惊奇地告诉妈妈吧!(评价:妈妈觉得冰花很美,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高兴吗?妈妈没感觉到,请你再来读。)

(2)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3.玻璃窗上开花了,多神奇啊!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欣赏这美丽的冰花。(出示课件:图)

你觉得窗户上的冰花怎么样?出示:“啊!真漂亮!”请你把它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4.冰花有多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出示课文)

(1)引读:“它像„„像„„像„„”冰花真是又多又美又神奇啊!真美啊!你喜欢哪一种?你来读。

(2)交流,指导朗读: A“它像宽大的树叶”

·它像什么?(它像树叶)

·它像怎样的树叶?(它像宽大的树叶)请你读出来。

·指名读

·谁也喜欢这种形状的冰花的?你再来读。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像柔嫩的小草”

·它像什么?(它像小草)

·它像怎样的小草?(它想柔嫩的小草)

·什么时候的小草最柔嫩?(春天)你见过吗?那你的感觉读出来。

·齐读。

C“像丰满的牡丹”

·它像什么?(牡丹)

·怎样的牡丹?(丰满的牡丹)

·看,这里的两幅图,哪一幅图是丰满的牡丹?(出示图)

·是啊!冰花像(丰满的牡丹)指名读。齐读。

(3)是啊!冰花的形状可真多,(引读)像„„像„„像„„真是(板书:千姿百态)其实冰花的形状远不止这些。看,它们还像什么?(出示图拓展)

·出示:“它像”让学生说话填空。

·让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说冰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它像……像……像……”练习说话。(4)你现在觉得冰花怎么样啊?出示句子“啊!真漂亮!”指名读,齐读。(5)冰花不仅样子特别美,聚在一起还很多呢!你从课文中看出来了吗?出示句子“一束束,一朵朵”你能读好吗?指名读出“多”,齐读。

(6)这一束束,一朵朵的冰花是那么的(引读)晶亮洁白(7)让我们再来赞美它吧!(齐读:啊!„„洁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有人说:冬天是银色的,你看,屋檐上挂了一根根小冰柱,小河结成了一条条冰玉带,还有小朋友的窗前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它像艺术家用白玉精雕细刻的一幅幅晶莹的画。每一幅都是那样的漂亮,每一幅都是那样的千姿百态。你知道这么漂亮的冰花是哪来的?(出示第三小节)谁来读?

2.个别读。谁来说说冰花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送给我们的?(晚上)难怪到了第二天清晨,小童会惊喜地发现窗户上开出了朵朵冰花。这么漂亮的冰花是谁送的?(冬爷爷)请你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多好的冬爷爷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

3.冰花这么美,这么多,小童真想知道冰花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小节告诉小童吧。齐读第三小节。

4.冬爷爷送给我们这么漂亮的冰花,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欣赏吧!齐读全文。

四、拓展

1.大自然真神奇,她让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鸟语花香,让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累累硕果,又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晶莹洁白的冰花。其实冬爷爷还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礼物,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

2.看!冬爷爷还送给我们什么?(学生观赏图片)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多吗?他送给我们什么呀?

——(雪)对,冬爷爷将雪花撒向田野,就给麦苗盖上了被子;将雪花撒向树木,就给树木穿上了冬衣

——(冰)厚厚的冰像给小河盖了盖子,还给屋檐增加了漂亮的冰凌。——(梅)咦,一阵香味飘来,原来是爷爷给我们送来了梅花,梅花在冰雪中傲然开放,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清香。3.冬爷爷送给我们这多礼物,你想对冬爷爷说什么?请你来谢谢他。

五、教学生字

1.其实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都是大自然神奇的现象,课后,小朋友可以看看书,找找资料,向别人请教请教,看看他们是怎么形成的?下次课上,我们来交流一下。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生字,我们来比比谁最会观察,谁看得最仔细,记住这三个字哦。教学“从”“时”“说”

(1)指名读准字音。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3)书空、范写。(4)描红、临写。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2.《完成补充习题》。3.熟读课文。[板书] 冰花

《冰花》教学反思

》。《冰花》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童清晨醒来看见了一夺夺“冰花”。第二自然段,写小童告诉妈妈他看见冰花了以及冰花是什么样子的。第三自然段写妈妈回答小童这冰花是哪里来的。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

上课伊始,我这样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刚刚送走了美丽的秋姑娘,冬爷爷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它扛着一个大口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那么,这一次,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呢?并播放冬天里的各种场景,有人们滑雪的样子、有雪人、有雾凇,最后定格在一张冰花的图片上,并让孩子读好“冰花”这个词。接着我又出示了“()的冰花”这样一句话,让孩子们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冰花”,班里的孩子都说“美丽的冰花”“好看的冰花”“漂亮的冰花”,我出示“()的冰花”其实是局限了孩子的思维,所以孩子的答案只能是“美丽的冰花”“好看的冰花”“漂亮的冰花”,如果我这样问“你觉得冰花怎么样啊?”或者“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冰花?”,孩子就会发挥想象力,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课文应该注重孩子的朗读,尤其是朗读是注意一些轻声,在让孩子自己朗读前,可以让他们把轻声圈画出来,读的时候加以注意,也可教师先范读,让学生仔细听,听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什么,让学生来挑战老师。还有就是朗读时有些地方应该注意停顿,除了逗号和句号之外,还有些比较长的句子也需要停顿的。老师可不必直接说出哪里哪里需要停顿,而是自己范读,让学生听听老师在哪里读停顿了,听出来的孩子举手,并让孩子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停顿符号,接着再读。

课文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可是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量,而我却是很直白的一个一个提出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很乏味。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一定要体现出趣味性,让学生学的有意思,觉得学语文有意思,那么怎么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可以找一个班里声音最响亮的孩子起来读,让其他孩子把书合上,等这个孩子读完了,我问:“你听到了什么?”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进行教学并做好点评。例如,有的孩子会说:“我听到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冰花”,我会这样评价:“你的小耳朵可真厉害,听了这么多,请你读一读好么?”学生读后,我这样说道:“可是老师从你读的句子里只听到了有一朵冰花,你能读得再好点吗?”这时,孩子就会明白,读的时候要把“一朵朵”读的重一点。这样比直接说出:“你能读出冰花的多吗?”更显得有趣并且不枯燥。

5.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的话。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风伯伯的话的意思。

教法设计: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贴图片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积极地充当其中的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

学法设计:小组合作朗读、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呢:读轻声。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6.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六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资源: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谈话: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学生说一说)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指名说一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讲述: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进行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老师在你们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许多这样的图形,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然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小组活动。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2)讲述: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3)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学生上来说一说)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小组讨论)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学生填表)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合理、新颖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2)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3)提问: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

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1)谈话:老师记录了我们这个地区今年四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帮老师统计一下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吗?

(2)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3)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4)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评:由于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的第1、3两题时,用排一排、数-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很可能不使用打”∨"作记录的方法,所以补充了统计本地区四月份天气情况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每天的天气,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编制者  王亚芬)

7.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七

语文 上册第 六 单元第 1 课时

总第58课时

主备人:曾先进(天王)课 题:19天火之谜

教学内容: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富兰克林勇于探索、大胆实验的科研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富兰克林揭开雷暴之谜的艰难。

教学难点:学习富兰克林潜心研究、大胆实验、不畏艰险的科研精神。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1.板书“谜”。

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是谜呢?(“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由“谜”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天火”。你知道什么是天火吗? 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板书。指读课文的第一节。

(1)相机板书“暴”、“劈”,注意正音,强调字形。(“暴”的下面不是“水”;“劈”,只有用刀才能劈。)

(2)注意断句。

①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②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师生交流:什么是天火?天火之谜指的是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小节的意思。

4.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这篇文章会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小节,划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朗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节。

注意断句: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节,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相机理解“不足为奇”、“欣喜若狂”等成语的意思,并用这两个成语造句。相机板书“炸”、“毙”、“讽”、“揭”,指读、正音、指导记住字形。(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节。相机正音:“匙”读“shi”。这一节介绍的是什么?

(4)指名朗读课文第五节。你读懂了什么?什么是“无稽之谈”?哪个字意思是“根据”?

(5)指名朗读课文第六节。

请你用这一节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这样,雷电轰鸣是,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中的“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6)分小组朗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共同解决还不理解的词语。(7)展示读:读你读得好的自然段。

(8)集体交流: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概括段意

默读课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书写时注意的? 3.范写:暴、讽。4.学生用钢笔描红。五作业: 完成钢笔习字册

板书设计 天火之谜

雷暴-----解谜------原理

8.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八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像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导入:简单介绍西安,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9.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九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掌握两种新笔画,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5个生字。

3.学习用普通话朗读韵文,感受荷塘美景。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课时安排:两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说到夏天,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欣赏夏天荷塘里的景色。(出示挂图)你在荷塘边看到了什么?

3.书上有首儿歌,将图中的景物美美地描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2。(板书:识字2)(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儿歌。

2.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提醒“叶、只”是整体认读音节,“只、唱”是翘舌音。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

wànpiàn qiānduǒ bǎitiáo shízhī yí gè

万 片 千 朵 百 条 十 只 一 个

①先带拼音读,然后去掉拼音再读。

②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中也有数字。)

③再请学生读,读出数字的不同,及时评价。

④男女生赛读。

3.将词语放进儿歌中再读,看谁读得正确又流利。(生再次练读课文)

4.指名展示读儿歌,其余学生做个小评委,看他是否把圈画出来的生字都读准了。

5.师生共同评议,帮助发音有困难的学生。

三、图文结合,了解大意

1.小朋友们将儿歌读得正确又流利,这首儿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2.生再读儿歌,边读边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3.指名说说儿歌大意。(师相机板书:荷叶荷花小鱼青蛙指挥家)

4.夏天荷塘里的景色可真美呀!让我们捧起书再来读一读。(齐读儿歌)

四、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1.小朋友们将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字一定也能写漂亮。

2.认识新笔画:横折钩,与老朋友“横折”比较。

3.出示生字:万、千、百,齐读两遍。

4.自主识记,交流汇报:

(1)“万”的笔顺是--

(2)“千”可以用老朋友“十”字加“丿”来记。

(3)“百”可以用“白”字加“一”。

5.它们住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

6.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帖)

7.提醒握笔姿势与书写姿势,写好反馈评价。

板书设计:

识字2

万片 千朵 百条 十只 一个

荷叶 荷花 小鱼 青蛙 指挥家

课堂作业:

1.我会写笔画。

héngzhé( ) héngzhégōu( ) héngzhéwāngōu( )

2.我会猜谜语。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荷花)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3.我会背词语。

千姿百态 千奇百怪 千方百计 千回百转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军万马 千门万户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识

1. 听写生字:万、个。

2. 看拼音,填笔画。

二、读背课文

1. 指名读课文,体会荷塘里的动静之美。

2. 教师指导朗读课文。。

教师:夏天来了,池塘里的荷叶满眼碧绿,荷花朵朵盛开。

学生:万片荷叶,千朵荷花。

教师:池塘里的小动物被这美景吸引了。瞧,小鱼边游边欣赏,青蛙们放开嗓子,尽情高唱。

学生:百条小鱼,十只青蛙,一个合唱指挥家。

3. 读得真好!能不能试着背下来呢?自己试着背一背。

4.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

1. 学习新笔画“竖勾”。

2. 重点指导书写“千”“小”“百”。

千:竖是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小:注意竖钩的写法。

百:“一”和“白”合起来旧识“百”。

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 学生观察这3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

5. 学生描红这3个字,再在《习字册》上认真地临写一遍,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四、作业

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10.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十

———《看菊花》教学设计 昆明市五华区长春小学 楼若兰

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段。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儿童天性就是喜动而不喜静的;从他们的年龄特征上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会充满好奇,任何的外在影响、刺激都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我就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看菊花》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对学生注意力培养的一些看法。

教材分析:

《看菊花》是一篇赞美秋菊的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况,着重描写了满园菊花五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繁盛景象,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贵品质。教学中,重点在于带领学生进入课文、营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看看五颜六色的菊花,感受菊花的颜色美、气质美。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还没有完全形成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写的习惯,如果采用平淡枯燥的教学手段必定使他们感到乏味,学习没有积极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进行思考的,有声有色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从而达到以“趣”促学,唤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菊花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知道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 菊花好看,更因为菊花不畏寒冷,体会菊花勇敢、坚强的精神。

3.正确拼读本课的8个生字,绿色通道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词语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教学重点:了解人们为什么喜爱菊花。

教学难点:1.理解词语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2.感受菊花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上课前,我们来欣赏一首诗 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师:小朋友有没有听出来,老师朗诵的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菊花)我们来欣赏一下,诗中提到的菊花是什么样的。2.(课件出示各式菊花)边看边让学生说说菊花的颜色、形态。

3.师:小朋友喜欢菊花吗?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看看菊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诗歌和图片作为开篇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诗歌导入,让学生通过听,了解学习的内容,图片欣赏,让学生通过看,加深对菊花的认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意境,让学生带着“喜欢”进入下面的学习。)

二、检查朗读

1.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要熟悉一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去拼音的生字)

学生朗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并指名说说 一朵朵 一丛丛 一片片的意思。2.师:小朋友的生字词掌握得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请大家一起来当小老师,一起来听小朋友读课文。(指名读课文,请学生来纠正读错的音)(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长,特别容易分散,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孩子单独朗读课文时,其它孩子就会无所事事,如果有了任务,孩子的注意力就比较集中了。)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小朋友去公园看菊花都什么时候去啊?(生答)

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什么时候,谁,去哪里看菊花?

(分问题回答,再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标出关键词: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我,公园 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设计意图:低段孩子的朗读,一定是要带着问题去朗读,读完后进行复述,这样才能让孩子专心朗读,认真朗读。同时,也对孩子进行了“说一句完整话”的训练)

2.师:星期天,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带你起看菊花,你是什么心情?现在马上就能看到菊花了,你又是什么心情?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3.师: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来到公园,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

(课件出示图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菊花?

除了这些,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菊花?说明菊花的颜色非常多。(板书:颜色多)

看到这么多颜色的菊花,你最想说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

2.师:菊花不仅颜色多,数量也多,小朋友来数数菊花吧!(课件出示图片)

我们用一朵一朵来数(师生同数)。啊,那边还有,数不过来了,我们换个词来数吧。(一朵朵)

我们一丛一丛地数(师生同数)啊,还有那么多啊,一丛一丛也数不过来了,再换一个词。

我们一片一片地来数,一片,两片,三片„„菊花多不多啊?公园简直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了!(板书:数量多)

让我们从课文中的找一找这三个词再来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一”的读音不一样。“一片片”中的“一”读第二声。

师小结:菊花开得太多了,一朵又一朵,一丛又一丛,一片又一片。向四处铺开,真是好看极了。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菊花的美吧。(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菊花的繁盛景象。通过不断出示越来越多的菊花图,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同时,也让学生根据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理解文中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语的含义,有效突破教学难点。)3.师:深秋的寒风吹在小朋友脸上,什么感觉?(生答)

是呀,现在天气冷下来了,我们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是菊花却不怕冷,我们来看看这些菊花吧。请大家找一找,第二自然段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菊花不怕冷。(指名读)

(课件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请小朋友做一做菊花“迎”着寒风的动作?(生动作:抬头挺胸)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迎着寒风开放的菊花吧!(课件出示各式各样的菊花,欣赏菊花的人群。)

4.师: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看迷了,如果现在让你离开,你舍得走吗?(不舍得)是呀,人们也舍不得走。菊花开得太多了,都看不过来了。(课件出示句子: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指名读。师指导:要用缓慢的语气读,表现出人们舍不得的心情。师示范读,再指名读。5.师:美丽的菊花,勇敢坚强的菊花,人们看不够啊,开得太多了,人们舍不得走啊。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课文除了要让学生感受菊花的美,菊花的多,还要让学生体会菊花的坚强,这也是课文的难点。课上到这里,部分孩子已经有些疲累,再加上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学效果就会降低。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式各样姿态的菊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展示欣赏菊花的人群,让学生进入到这个热闹的氛围中,学习的激情就会再次被点燃)

(三)第三—四自然段

1.师:看到这样美,这样勇敢的菊花,爸爸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师:听了爸爸的话,有什么感受?(指名读第四自然段)3.师:听了爸爸的话,为什么觉得菊花更好看了呢?(生答)

师:菊花不仅长得好看,更可贵的是它不怕冷,在其他花儿害怕寒冷都凋 谢了的时候,菊花却迎着寒风,昂首怒放,它是多么坚强勇敢呀,所以人们都很喜欢它。

4.师:看完菊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课件出示句子:因为__________,所以我喜欢菊花。

我喜欢菊花,是因为____________。二选一)

(设计意图:多听多看才会说,学生只有跟着老师认真理解了课文,才能说得出一句通顺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回顾这篇课文的内容。)5.师:菊花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它的坚强勇敢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再去看一次菊花吧。(生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许,听,放

师:谁来读一读? “听”的后鼻音一定要读准。谁来说说这三个字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

2.师:我们先来看“许”,这里面有一个新的笔画:横折提,仔细看怎么写的?谁已经用火眼金睛看出来了?(生用手比画横折提)

师:小朋友真棒,已经会写了。跟老师一起来写。(师写,生书空)师边写边说:向右上横着行笔,再向下直着行笔,再提上去。这个笔画加上一点,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言字旁。师: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师:现在,伸出小手指和老师写一写“许”字,(师范写,强调:点与横折提要在一条线上,右边顶天立地,右边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要写直,是悬针竖。)

师:开始写“许”这个字吧,请注意“三个一”。还记得吗?(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生描红、临写“许”,师巡视指导。

3.师:还有两个字,“放”,小朋友们要注意什么呢?(左右等宽)

和老师书空这个字的笔顺。

师:“听”跟“许”一样,左窄右宽,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第一笔是平撇,竖撇写在竖中线上,横比平撇长。和老师书空这个字的笔顺。师:大家也来写写这两个字吧。

生描红、临写“放”跟“听”。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和训练无论在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中都必不可少。写,也是检验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方式,只有在集中精力的前提下,才能写好字,才能不写错笔画和笔顺。指导写字中,不断渗透写字的姿势要求,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听、看、说、写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能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无色变有色,把抽象变具体,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一个自然段就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参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11.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十一

1.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正确准确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学生是怎样升旗,并从中爱到爱祖国的教育。

3.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认识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师:(出示书本插图)小朋友们,请看屏幕。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用完整的话说: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向国旗敬礼)

2.师:每天早上,我们学校也要升国旗,那我们升国旗的时候,你还能听到什么呢?(国歌声)那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分别请请一位少先队员和一位普通学生回答)(用完整的话说: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国歌声,我们排着队伍,立正,向国旗敬礼)

3.揭题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这就是我们升国旗时的情景。(录像: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sheng guo qi 升国旗)

领读课题,齐读,(提醒学生:“升”是后鼻音)

二、 初读指导

1.师:“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下面我们就来学学这一课。先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到第~页。

2.教师泛读课文

师:先认真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边。请你们仔细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3.学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在下面看拼音轻声读课文,把你还没把握读好的字上面画个记号。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自己读过一边了,都读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看你到底会不会了?

(1)出示生字词:(逐个出现)

wǔ xīng hóng qí      wǒ men     guó qí

五  星   红  旗      我  们      国 旗

shēng qǐ        lì zhèng        jìng lǐ

升   起        立   正          敬  礼

指名认读,相机纠音。

后鼻音:星、升、正、敬

轻声:们

(2)齐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师:认识了这些新词语,请你们再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共有几句话?(三句)

三、 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a.请学生读第一句(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b.谁来说说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自由说)

(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金色的星星,中间一颗大的星星,边上有四颗小星星)

(出示)五星红旗

老师讲: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我们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富强。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

那有谁知道怎么样来读第一句才能让人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呢?

指明读。(点评:把“我们的”重读就可以读出来了)

男生读,女生读

齐读。

2. 学习第二句

a.师:五星红旗,是我们自己的国旗,那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什么?(《国歌》)

b.师:小朋友们真仔细,那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认真观察过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是怎样升起来的?(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c.(出示)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d.指明读句子

(出示升国旗的动画)(体会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师:你们瞧,在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阿!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多美啊!谁能把这么美丽的轻轻通过朗读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齐读一、二句。

3.学习第三句

a.(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出示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这里的“您”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d.师:向国立正,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那谁能把我们小朋友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读出来呢?

e.指名读

齐读。

f.练读全文,齐读。

四、总结课文

师: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在国歌声中,(高高升起),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了,立正敬礼是对国旗的尊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个小小的升旗仪式,请全体起立,少先队员敬礼,其余人行注目礼)举行“模拟升旗仪式”

五、指导书写“我”的书写方法:自己看书上“我”的笔顺。说说“我”字怎样写?生说,师写。在田字格里的范写习字册描红。

教后记:

对于课文的教学,做到逐句指导,有的放矢,比较符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指导中,教师不是生硬地要求学生怎样读,而是让学生在说话,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也体现了对学生理解独特性的尊重。由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主导的特点,诵读指导中教师及时辅以音乐、图画不断地进行视听觉的刺激,形成了一股浓浓热爱国旗的“课场”,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不受到深刻的熏陶感染吗?学生凭借文本,依托“课场”,对国旗的热爱之情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12.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冰花》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十二

第一课时

浦贝中心小学

徐晓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受雾凇形象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吉林雾凇的美景。

2、板书并齐读课题。让生书空“凇”。

3、观看雾凇景观的幻灯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雾凇是什么样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生字词。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A让学生先自由读,再指名读、集体读。B你觉得这些字哪个比较难写。C有重点的描写习字帖。D适当评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适当评价。

3、再读课文,要求快速默读,用一两句话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1、过渡: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

2、媒体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3、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4、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5、感受雾凇的特点:课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特点?

6、讨论交流: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板书)

7、齐读这两个词。

8、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师板书:奇观)

9、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等生动的各种媒体,营造学生读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读的热情,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

10、尝试背诵。

(1)看着画面,边填空边说。

三九严寒,()。松花江畔的()上,()的霜花()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这就是()的吉林雾凇()。(2)看图试背。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从读到背,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观赏雾凇的感受。

1、感受雾凇的美景:出示收集的雾凇资料照片。

2、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这既是一次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体验的活动。学生将图与文字有机结合,在不由自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体验。]

3、这么多的姿态,用什么词形容最好?(千姿百态)说千姿百态的意思。

4、谈感受: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美?

[帮助学生在想象中熏陶,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样赞美的呢?理解“情不自禁”。

6、交流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①

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延伸文本,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也使文本得到延续,实现了文本的另一种超越。] ②

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都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样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指导朗读,再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8、尝试背诵。

(多种形式的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悟思,以读代讲的效果。通过学生的全员参与,全面参与,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学到方法。)

五、拓展训练。

1、其实,像雾凇这样的美景,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见过吗?

2、读一读,并选用其中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笼罩 凝结 模糊 弥漫 洁白晶莹 蒸腾 缀满 缭绕 淹没 琼枝玉树 让学生写一写,再交流。

[此项练习把写不失时机地挤进课堂,避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让学生整合所学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向深度延伸。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语文积累,动手、动脑由课内到课外,丰富了积累,提高了能力,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板书设计: 雾 凇

洁 白 晶 莹

雾 凇

银 光 闪 烁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下一篇: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