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2024-10-09

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18篇)

1.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篇一

校本课程《十字绣》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稳定品质的最佳手段,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和高雅的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灵活性多样性,富有实效的十字绣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一、教学方法

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由教师向学生传播教学内容,主要利用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示多种十字绣作品,欣赏十字绣作品,先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放大教师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看清操作过程。二是师生互动,借助师生对话来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针对个别动手能力低下的学生,采取手把手教的教学方法。三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要采用分组合作法,在绣作品时,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自己根据十字绣原装图形设计来确定主题,将图案分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在此过程中,每个小组分工到人,各负其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提升了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十字绣知识和技能。

二、正确评价

在作品评价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十字绣基本功的实践操作,重视课堂展评,出示学生的作品,让全班学生欣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通过展评交流,同学们都会深深的体会到:做十字绣必须要有信心、耐心。自从十字绣课程开设以来,大多数学生克服了浮躁的情绪,做事更为细心周密了;从学生的语言上就流露出了他们的成就感“十字绣不但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之前,我从没拿过针,也不会用针,十字绣让我不但会拿针,用针,还能绣出一幅美丽的小作品”……

三、活动的收获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养成学生的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并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本学期学生小组完成了作品有:《两只小狗》

《家和万事兴》等。

四、存在的不足与采取措施

1、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多数,可能有些孩子从来没有拿过针,领悟能力稍微低一些,所以对这部分学生重点放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2、学生有时会出现忘带工具的现象,应该由班级统一布置带活动的工具。

十字绣的开设,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动手操作、团结协作等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陶冶性情,修身养性。

2.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篇二

所谓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的脱节甚至背离。例如, 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所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 似乎有了课程规划, 开设了系列的课程, 有了预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编制了系列的校本教材, 然后按教材教学便完成了课程开发的过程, 但却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又如, 有些学校对如何着手校本课程开发极为苦恼和困惑, 特别是对有些习惯以国家政策代言人身份自居的专家带有指令性地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科学化、规范化, 必须提交课程规划和设计”之类的要求感到不知所措, 于是, 或“绞尽脑汁”想出一门一门“校本课程”花样, 拼凑每门课的目标、内容、教学安排和评价措施, 勾画出一个“校本课程”蓝图, 然后分别找教师去开这些课便了结;或干脆出资请某个或某几个外部的专家给拟出个“科学的”课程规划, 然后“按科学的规划办事”即可。如此种种。可以说,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性要求 (也就是越来越规范) , 课程开发也日益体现了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 课程开发者的“课程”意识也凸显出来;但是, 如果如此这般地重计划和目的而忽视课程的实效性, 那么, 由此而增强的课程意识可能会与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所需要的新的课程意识正好相左。

在笔者看来, 就我国教师过去只注重 (或者只被赋权关注) “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 (或者不得不忽视) “教什么”的问题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确实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即教师不但要关注“怎么教”, 同时也要关注“教什么”。但是对“教什么”的关注、关于“教什么”的决定, 一线教师是不同于学校之外的专家、国家政策的制定者的。一线教师难以也没有必要做到像课程专家 (包括学科专家) 那样高度技术性地开发课程。学校层面上的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开发者结合教学过程做出“教什么”的决定, 甚至有许多的课程决定直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完成。因此, 从学校层面上看, 教学过程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才是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意识。

课程开发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是课程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 它首先出现在美国课程学者卡斯韦尔和坎贝尔 (C a s w e l l&C a m p b e l l) 的《课程开发》 (Cu r r i c u l u m Development) 一书中, 这之前的课程著作中使用的是“课程编制 (curriculum making) ”“课程建设 (curriculum building) ”等词汇。“课程开发”作为一个专业术语, 其核心地位来自于它所需要的高度专业性的技术, 也就是说, 课程开发者需要拥有专业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技术。

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所以被多数人认为是从美国课程学者博比特 (F.Bobbit) 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开始的, 是因为博比特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课程。在他看来, 教育是为未来理想生活做准备, 而未来的理想生活在当前重要的社会生活中产生, 于是, 他找到的科学方法就是活动分析法。简单地说就是, 先找到人类生活的重大活动领域, 分析完成每一活动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 这些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就组成学校课程的目标;然后选择和组织最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内容, 如此便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编制过程。博比特的科学编制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经过查特斯的局部修正而成为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编制课程的基本方法。随后, 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组织的八年研究催生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提出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成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步骤 (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组织、评价) , 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使得泰勒原理及美国专家主导的课程开发的技术理性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 将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运用于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每一个要素 (不论是目标的确定, 还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及最后的评价) 无不渗透了技术的要求, 连课程开发本身的各个环节也演变成一个技术性流程。于是, 一谈到课程开发, 不论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在学校层面上, 就自然地被理解为:叙写课程目标、选编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这样固定的、甚至是线性的流程和步骤。

以工具理性为特点的泰勒原理被广泛运用于课程开发。虽然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和数学课程改革的失败招致人们对泰勒原理的广泛批评, 但是到目前为止, 泰勒原理仍然是多数国家启动课程改革所普遍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 其可操作性受到世界各国专业课程开发者的欢迎。但是, 如果试图将这种高度技术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运用到校本课程开发, 或者说, 要求学校教师也像专业的课程开发者那样去规划学校课程, 就我国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现有的支持性条件来看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

首先, 不论是承担职前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还是职后的教师再培训课程, 都很少涉及到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技术方面的专业训练。虽然国家课程改革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教师逐级培训, 但是培训的内容多半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念和国内外中小学课程开发案例, 面上的非课改实验学校, 有的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培训。许多学校校长和教师反映, 他们只知道被要求必须要开发什么“校本课程”, 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地方政府只负责督察, 不提供任何的专业支持和帮助。

其次, 课程开发不仅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专业活动, 而且是一项特别费时的课程研制活动。单就确定课程目标这一环节, 就需要做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为此, 有人更倾向于将英语的“cu r r icu lu m development”翻译成“课程研制”而不是课程开发。我们知道, 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担负着极为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 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三级课程”的提法 (1) , 用教师们的话来说, 他们不仅要完成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任务, 而且还要完成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因此, 要求教师像专家那样或者哪怕仅模仿专家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都是不现实的。

然而, 更重要的是, 校本课程开发根本就不需要学校教师像校外专家那样专业地、模式地履行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不必追求所谓的形式上的“课程化”或“规范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外专家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和延续, 校外专家的课程开发则游离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外。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在技术上也需要确立课程目标, 选择和组织活动和学习内容, 实施和评价学习内容等课程开发活动, 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非得从目标开始, 而且目标的确立过程与依据也不同于外部课程专家的课程开发。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 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成为必要, 主要是因为国家或州本位的课程开发、外部的专家本位的课程开发缺乏对地方、学校具体教育情境的适应性, 缺乏对教师、学生个体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增强这种适应性。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使得外部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更好地适应本校教与学的需要, 更好地适应本校及所在社区的教育情境,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的主要作用则在于在外部的课程规划或设计与学校的具体的教与学的需要和情境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具体到我国国家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同样是为了增进面向全国的国家和/或地方的课程改革方案及其课程设计对学校的适应性, 使得外部的课程改革方案更好地适应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

那么, 谁最了解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呢?相比外部课程编制专家而言, 教学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更了解本校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更了解学校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在于学校校长是否真正地了解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以教师和校长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专家主导的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社会共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后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个体的不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于是, 如何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开拓课程空间,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检测和反思所开设的课程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这些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 它们不同于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

首先, 校本课程开发始于对学生个别化的学习需求的了解和调查, 而不是单纯从某个理念出发的目标假设。当然, 泰勒原理也强调课程目标的确立有三个来源, 其中的一个来源便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和了解。但是, 泰勒原理在被运用于国家层面上的课程开发时, 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往往局限于对青少年儿童发展阶段性学习需求的理论上的认识为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除了要依据教师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理论认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以教师在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细心观察和有意识的调查所得的实际结果为依据。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 本着简便易行和实效的原则, 不必刻意追求专业研究者所从事的调查研究那样的规范和正式。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现场——课堂和校园, 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最佳场所。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完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来完成。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互动中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和性格特点, 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的学习困难, 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采用直接的个别面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也可以采用同伴评价的方法间接地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还可以通过家长来了解学生。其实, 家访、学生座谈这些质性的调查方法都是广大教师熟悉的方法, 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了解学生。问题是, 多数情况下教师采用这些方法了解学生之后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也就是说, 了解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跟进的课程与教学上的行动以因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者更多的时候, 只是班主任尝试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学生, 而多数学科教师很少对所教的学生有意识地展开一些观察和了解, 并分析观察结果所具有的课程与教学意义, 除非少数学生的考试分数亮了“红灯”。

其次, 因应学生的个体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个体和群体、甚至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共同审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意义, 即审议如何进行课程与教学上的创新、改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形成新的学习需求。如前所述, 不同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解决个体间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是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课程活动的兴趣性、课程结构的流动性和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它包括校本化程度不等的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完全校本化的学校自定课程。前者如教材的选择、改编和重组;教材的分层和分层教学;分科课程之间的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和不同方式的整合及小组教学;拓展课程、补充性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的开设等。后者如具有选择性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 全员参与的主题性活动、社区活动等非正式的、非核心的课程。所有这些课程教学上的努力旨在满足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唯一的规范性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当然,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也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需要不断地了解和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和转向, 不断地调整课程的设置以适应和推进学生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学习需求。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展开的过程) 不断地自我修正的过程, 所开设的课程相比国家核心课程而言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因为有上述这些不同于国家层面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在国家和地方提供的教科书、教学辅导材料等正规的课程资源之外开发和利用更多方面的、甚至是非正式的、非显明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 如网络资源、社区资源、乡土资源等。

最后, 我们如何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呢?同样因为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成效的最实际的标准就是学校在课程教学上的校本化努力是否满足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而不是共同的考试分数。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的过程, 所以, 比较适宜的评价方式是学校的自主的反思性的评价, 提供课程质量的最好证据是学生实际的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外部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除了关注学校是否有一个被认可的课程开发计划和设计外,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实际的教学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的) 效果。这些可以通过学生、家长访谈, 随堂观察及现场参与等方式获得比较直接的评价资料。但是, 外部监督的目的不在于给学校的课程开发作一个成败的定论, 更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下一个“是或不是校本课程”的论断。外部督导更重要的在于“导”, 在于帮助学校发现问题, 并提供专业、政策和资源的支持条件, 与学校协同推进国家课程对地方及学校的适应性的开发。

注释:

3.校本课程《走进扬州》教学设计 篇三

地理教学中的选修模块呈现出开放性、活动性、自主性的特点,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选修模块的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针对扬州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在中学地理选修模块中开设《走进扬州》,引导学生探讨扬州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结合十多年来扬州旅游业的发展变化,通过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和专题辩论等,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扬州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关注旅游与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内容任务】

整个内容由四个篇章组成:资源篇、开发篇、评估篇、展望篇。“资源篇”模块:展示扬州景点图片,欣赏扬州美景,提示景观欣赏方法。“开发篇”模块:组织专题辩论会,通过正反方的辩论,归纳扬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努力方向。“评估篇”模块:通过上网查询、走访调查和阅读材料等方式评价旅游业对扬州的影响。“展望篇”模块:通过讨论和撰写小论文,为家乡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每个篇章教学时间是一节课,共用四课时。

【教具准备】

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调查表等。

【过程设计】

1第一节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扬州旅游资源。领略扬州美景,掌握欣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影片导入,创设情境)“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播放影片后提问:作为扬州人,你看了影片《春风扬州十里路》后有何感受?学生七嘴八舌话扬州。之后,我接着说,扬州还有哪些景点呢?让我们共同进入《走进扬州》的第一篇章“资源篇”。

资源篇的教学过程分成三步:第一步是资料介绍,指导学生模仿导游介绍扬州的旅游景点;第二步是讨论交流,让其他同学对展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交流欣赏方法;第三步是知识抢答,对扬州“名片”,特别是关于旅游方面的“荣誉称号”和“名人名句”开展有奖抢答,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对学生加以点拨、表扬并总结扬州的旅游资源。

简要实录:①学生一一列出扬州的旅游景点: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瘦西湖、春秋时代的邗沟(中国最古老运河段)、汉代广陵王墓、南北朝古刹大明寺、唐宋古城遗址、唐鉴真纪念堂、宋伊斯兰教普哈丁墓、仙鹤寺等众多名胜古迹。加上散发着青春活力的茱萸湾和充满休闲烂漫气息的凤凰岛,使古城扬州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学生在展示的同时交流欣赏的方法。②扬州获得的“荣誉称号”:扬州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和“中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奖”等。

2第二节课: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和比较,全面了解家乡的旅游发展状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过渡)历史上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现代的扬州是“人文、生态、精致、宜居”,如何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好的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呢?下面进入《走进扬州》的第二篇章“开发篇”。

开发篇的学习内容也分成三步:第一步对扬州旅游发展的定位进行评价,从扬州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等级与特色、价值与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采取正反方辩论赛的形式。第二步对扬州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评价,从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区域背景和旅游容量等方面对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同样采取辩论赛的形式。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找出扬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第三步对扬州旅游发展的前景进行评价。通过材料阅读、中外对比找差距;将扬州与苏州及其他的运河名城进行比较,找出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促进家乡的发展。

简要实录:通过辩论学生得出:扬州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地方特色明显,等级高且数量多,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气候宜人,地形平坦,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沪宁经济圈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环境容量相对较大。不足之处:扬州历史遗存和名胜古迹存在着结构相对单一(以人文景点为主)、个体量偏小、分散不一等问题;资源整合包装提升不够,没有将资源的优势转化成产品的优势(如琼花观属于房产局、隋炀帝陵属于乡政府);产业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总体不高;没有航空条件,辐射半径小等。

3第三节课: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旅游业对家乡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过渡)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扬州市政府搭建了很多平台,如每年的“烟花三月旅游节”和“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那么旅游业的发展究竟对扬州有多大的影响呢?下面进入《走进扬州》的第三个篇章—-“评估篇”。

评估篇的学习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调查扬州旅游业的情况,主要调查游客的来源、游览的景点、消费的状况、游客的反馈意见等,用第一手资料说明扬州旅游业的发展态势。第二组调查旅游业对扬州经济的影响,查阅2007--2008年扬州市的旅游收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数量,用详实的数据说明旅游业对扬州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第三组分析旅游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阅读扬州近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材料,分析旅游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简要实录:2007年,扬州旅游总收入达165.4亿元,同比噌长25.6%;2008年,旅游总收入约201亿元,同比增长22%。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08年直接从业人员约1万余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就业率,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扬州城市功能的转变,将城市的功能向旅游服务型转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但旅游建设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4第四节课: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为家乡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教学过程:(过渡)清-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未来的扬州推进旅游业发展,打造成新时代的“销金一锅子”,应发展什么样的旅游?下面进入《走进扬州》的第四篇章一“展望篇”。

展望篇的学习分成两步:第一步讨论扬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向,通过阅读“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结合普通消费者的心理和家乡的实际,讨论家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第二步撰写小论文,为家乡旅游献计献策。

简要实录:建议扬州加快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步形成:一个中心(生态园林城市)、两个特色(古、水)、三大景群(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扬州明清古城、京杭运河)、四大主题(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鉴赏美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推动扬州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城市的品牌化、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建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教学后记】

4.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四

(2012-2013第一学期)青龙逸夫学校 李金玉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我们选用了以下内容:《国学经典诵读》《了解满族风情,走进满乡》《太极扇》《计算机应用及绘画》《书法与美术》等。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定《国学经典诵读》《了解满族风情,走进满乡》《太极扇》《计算机应用及绘画》《书法与美术》,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自选课程内容,现就其具体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以《国学经典诵读》之《中学生古诗诵读》为例)。

一 指导思想

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本地区的历史和人文现状,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思想境界。我校作为一所青龙基础教育最大的寄宿制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我们特开设这一课程。

二 总体目标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此时如能熟读背诵一定量的名家名篇,必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许他们此时此刻并不完全懂得诗歌的内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扩大,知识面的拓展,他们自然会领悟诗的真谛。为此,我们期望通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 课程名称及结构

课程名称:《初中古诗文鉴赏》

《走进满乡》(目录按教材章节)

课程结构:目录如下 第一单元

友情篇(送别诗)第二单元

友情篇(送别诗)第三单元

乡情篇(思乡诗)第四单元

乡情篇(思乡诗)第五单元

田园篇(山水田园诗)第六单元

田园篇(山水田园诗)第七单元

边塞篇(边塞诗)第八单元

边塞篇(边塞诗)四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1班级安排:七、八、九年级所有班级 2时间安排:

20课时 每周一课时,共20课时 3实施过程

古典诗歌,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语言的差异,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无形之中拉开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此时此刻,老师如能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何愁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不能走近学生的视野之中呢。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在活动课中,拟穿插运用如下方法:为诗配图,配乐朗诵,旧韵新唱,诗歌改写等,在上学期学习基础上,继续分类学习古诗词,(送别诗、田园诗等)通过一学期20节课的学习,务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加强,个性得到发展,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五评价与改善

教师方面:教学备课活动,准备相因的课件图片,对学生活动情况的分析小结。学生活动评价标准:

1、为诗配图(10分)①是否和诗的内容相符(6分)

②有没有出现诗中没有的景物,你认为这样设计合理吗?(2分)③是否和诗的意境相符(2分)

2、配乐朗诵(10分)

①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字音读准,停顿,节奏把握得好)地朗读(6分)

②有感情地朗读(2分)

③选择的背景音乐是否合适(2分)

3、旧韵新唱(10分)①选的曲调是否合适(6分)

②演唱是否吐词清楚,富有感情,是否和诗的感情基调相符(清唱标准参照②)(4分)

4诗歌改写(10分)

①能否理解诗句的含义(或仅仅翻译句子)(4分)②有没有想象的成分(4分)

③改写后部分是否通顺(1分)有文采(1分)

评价方式:评价应以鼓励,肯定为主,期中、期末举行两次全年级朗诵,默写比赛,对于成绩突出的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张榜公布。

改进建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期望和学生一道共同尝试一些新的活动方式,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古诗词诵读欣赏》

青龙逸夫学校 李金玉

一、课程背景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影响深远。

二、开发理念

我们认为,将诵读中华古诗文活动作为学校一项特色进行创建,符合现实背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给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带来了挑战。承担文化传承任务的学校教育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性格,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我们的青少年要面向世界、开创未来,就一定要让他们站在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在纯净空廓的心灵里,激发起一生的文化向往,使他们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人。

三、课程的一般项目:

1、主讲教师: 李金玉 杨丽丽 王桂娟

2、教学材料: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初中古诗词诵读欣赏》

3、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4、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一节)

5、授课对象:

七、八九年级学生

四、课程目标

1、让学生分类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句。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

五、课程内容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一百五十首》朗读、背诵理解古诗词的诗意,了解古诗词的作者以及趣闻轶事等。

六、活动安排

为了保证古诗词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影响国家规定的学校教学任务,通过访谈了解到,一般的学生学习一首古诗(律诗、绝句),一般情况下只要一节课就足够了。所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每周一节校本课进行活动。活动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信心。以后根据活动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内容。

七、课程实施建议

1、自主性:课程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加强诵读,引导想象,给学生更充分的思维空间。

2、愉悦性。课程内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古诗课程,丰富的课堂内容,有趣的插图,以及让他们自己加入到有趣的课堂活动中,解决了学生因为背书的苦恼,让学生更加喜爱我国古代诗歌。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乐、有得、有趣,而无负担压力感。

3、灵活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对课程的内容形式进行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有序发展。

八、课程名称及结构

(一)课程名称:《初中古诗文诵读欣赏》 课程结构:目录如下 第一单元

友情篇(送别诗)第二单元

友情篇(送别诗)第三单元

乡情篇(思乡诗)第四单元

乡情篇(思乡诗)第五单元

田园篇(山水田园诗)第六单元

田园篇(山水田园诗)第七单元

边塞篇(边塞诗)第八单元

边塞篇(边塞诗)

(二)课程名称及结构

1、太极扇

2、满乡风情

3、论语

4、其它

九、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1班级安排:

七、八九年级所有班级 2时间安排:20课时 每周一课时,共20课时

十、课程评价建议

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2.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对学生每一堂课上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让学生互相评价。

3.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层次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对某一次的背诵不合格,教师可暂不记录等级,多给时间,允许再次测试。

4.校本课程将学生的情感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

5.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五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名称:思维潜能开发—顿悟拓扑及规划运筹类类

2、课程范畴:蓝色科技类

3、课程内容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顿悟拓扑及规划运筹类类游戏器具的操作。

4、开发依据: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游戏器具。借鉴前几个学期老师们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力求让参加的孩子们都能在动手中提高智慧,在玩乐间拓展思维。

5、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熟练操作顿悟拓扑类的游戏器具,初步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让孩子们受到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

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把原有的图形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图形。将游戏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初步渗透排列与组合、等量代换等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比较、拼摆,反复尝试、评价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敢于突破定势思维,寻求新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的拼摆和重新组合,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大脑,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突破常规和定势、寻求发散思维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实施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比较自由、丰富,还没形成一些定势的东西,开展这类游戏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孩子们平时就很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摆弄一些学具,所以便于教师操作课堂的活动过程。

2、具体实施内容

周次


课序


教学内容


课型


实施要求




五连方


交流课


认识器具




五连方


交流课


理解规则、目标




五连方


探究课


尝试拼摆




五连方


展示课


熟练拼摆




鲁班锁


交流课


认识器具、规则、目标




鲁班锁


探究课


尝试拆开并重新组装起来




鲁班锁


展示课


拆、拼比赛,交流体会




巧放圆形


交流课


认识器具、理解规则、策略




巧放圆形


探究课


尝试拼摆




巧放圆形


探究课


练习多种拼摆方法并熟练拼摆




巧放圆形


展示课


拼摆比赛,交流体会



4


鲁班三通


交流课


认识器具、规则、目标




鲁班三通


探究课


尝试拆开并重新组装起来




鲁班三通


展示课


拆、装比赛




神龙摆尾


交流课


认识器具、理解规则、目标




神龙摆尾


探究课


尝试拆开并重新组装




神龙摆尾


探究课


探究练习多种组装方法




神龙摆尾


展示课


展示多种组装方法及速度


三、成果展示形式及效果

1、成果展示形式:现场展示每款游戏的操作。

6.校本课程教学的计划 篇六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

1、家乡农具超市

2、家乡农作物的调查与研究

3、校园园林艺术

4、动物大观园

五、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前期论证

1. 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 否意愿。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教师正式开题,学生自主选择。

7.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学院共设有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家政服务等16个专业, 基本形成了与卫生技术和健康服务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相关医学类、护理类和健康服务类专业体系。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设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 进行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同时, 将该课程列入学生公共素质平台课程, 要求所有学生参加该课程的学习, 综合评定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

1.2 方法

(1)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组对院前急症和常见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广泛调研, 邀请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红十字会专家、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以研讨会、小组讨论等方式, 确立课程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 形成“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训练学生面对突发意外事件或急危重症病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能力;树立先进救护理念, 掌握救护知识、基本救护技能, 能在现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自救和互救) , 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

(2) 课程教学内容的确立。根据课程教学目标, 确定以心肺复苏、创伤急救为主的授课内容, 重点为院前现场的应急处理, 强调教学内容“必需、够用”, 突出实践性、实用性。确立对应教学内容训练要求, 进行教学设计。基本救护技术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见表1。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院为卫生类高职院校, 各专业招收的学生为第三批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专升高职学生, 学生个体差异大, 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由于第一学期未学习医学基础知识, 从而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学中灵活运用PBL、CBS、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情景模拟实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 多媒体教学。理论课与理实一体授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 所有内容都通过Power Point软件编排, 配以丰富的图片、图形、视频、操作录像等在课堂上演示。例如, 讲解异物梗阻时, 以大家熟悉的《人在礮途》电影片段一老年妇女被枣核梗阻场景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高职生知识层次高、理解力与求知欲强的特点, 对部分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例或社会重大事件进行扩充。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应用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先导, 把学习内容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 理实一体教学。摒弃传统教学方式 (理论学习结束后再进行实训) , 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 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做中学、学中做。课程总学时为24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6学时, 理实一体教学18学时。例如, 心肺复苏术的大班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只能对心肺复苏术有大概了解;而单纯实践操作, 一些重要知识点学生也难以掌握。因此, 在讲解这一内容时, 把100人的大班分成50人的小班, 在实训中心的多媒体示教室上课, 教师一边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一边在多功能心肺复苏模拟人上示教, 最后, 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回示。课后组织学生观看操作录像, 之后再进行操作练习和考核, 确保每名学生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

(3) 情景模拟实训。情景模拟是指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 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 从中锻炼、考察其某方面的能力和水平[3], 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4]。针对基本救护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把情景模拟实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练习—考核”医学实训教学模式, 采用心肺复苏模拟人、创伤模块、视频急救场景等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模拟现场急救情景教学, 完成仿真实训和考核, 有效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与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4) 网络教学。建立本课程网站, 上传课程同步录像、多媒体课件、讲稿、习题集、实训室开放情况表、实训操作评分标准、课程标准, 方便学生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并可进行师生在线互动。

1.4 教学评价方法

(1) 建立多元学习评价机制。采用理论笔试及实践能力考核两种形式, 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职业素质和较强的急救能力。实践能力考核由单项操作、情景模拟考核、小组考核等组成, 在考核知识技能的同时, 考查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2) 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以整群抽样法从各年级抽取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抽取8个班400名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每个问题都有4个备选答案, 以单选作答。经调查者解释后学生当场填写, 当场收回问卷。

(3) 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由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 不定期开展同行听课、督导听课, 全面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1.5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我校任课教师均参加过各级红十字会开展的师资培训, 每3年复训一次;作为红十字会成员, 对本地市民进行救护知识培训;进行AHA (美国心脏协会) BLS (基础生命支持) 和ACLS (高级生命支持) 课程学习。除学习急救新知识与技能外, 还学习以视频为导入、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等。课程组注重集体备课, 组织教师对急救新知识与技能、教学技巧进行交流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红十字会、省以及国家级教学比赛, 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 结果

(1) 经过4年的基本救护技术课程建设, 全体学生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操作成绩均在80分以上, 较熟练地掌握了两项基本急救技能, 综合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学生综合成绩逐年提高, 平均成绩为:2010级76.6分, 2011级78.9分, 2012级82.3分, 2013级85.3分, 2014级86.3分。理论和操作皆合格者获得宁波市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 98%以上的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拿到了救护员证书。学生学习基本救护技术后, 能学以致用、救死扶伤。2010级口腔1班一名学生实习期间应用急救技术成功救助杭州一名心脏病突发的病人, 受到一致好评。

级共400份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85%以上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授课难度适中, 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 对课程教学总体满意度较高 (见表2) 。

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均分为92.7分。校内督导和校内外专家认为本课程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内容精、实践性强;教学实训设备齐全, 方法先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 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基本救护技术课程于2010年9月被确立为首批校本课程。通过4年的建设, 该课程被确定为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首批高校网络课程。在宁波市红十字会救护师资技能大赛中我校一名教师获一等奖、两名教师获二等奖;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一名教师获二等奖, 2013年和2014年各一名教师获浙江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作品一等奖、高职微课比赛一等奖。

3 讨论

学习急救技术, 提高急救现场自救互救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医学生外, 我国主要对警察、消防队员、游泳教练、机动车驾驶员、导游等特殊群体进行急救技术培训, 由红十字会或急救中心组织培训。公众接受急救技术培训的机会较少, 同时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5]。大学生接受急救知识与技术培训, 能促使其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 降低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率, 提高学生应对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并且, 有益于丰富校园文化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作为流动群体, 还可形成广泛的急救知识传播载体[6], 并成为院前急救的骨干力量。

针对高职生特点, 精选教学内容, 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的理实一体、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全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 把基本理论的掌握真正融合于实践技能培养中, 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实践中, 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学习相关课程, 其自身教学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我国公众急救培训起步较晚, 现场急救培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 虽然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但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仍然较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疾病谱改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公众对急救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 公众需求多元化的今天, 传统的面对面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式已面临挑战, 以多种途径有效传播急救知识, 促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势在必行。网络教学在其他领域已实施多年,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工作忙碌、喜欢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年轻人而言, 网络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将网络教学引入院前急救培训, 使学生在线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学习, 不仅能扩大院前急救学习人群, 还能满足当代人们自主、高效、快捷的学习需求, 提高急救培训效率。

摘要:目的 探讨高职基本救护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开设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 进行常用急救技术培训。根据调研结果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灵活应用理实一体、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评价, 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结果 4年来, 学生操作考核成绩均在80分以上, 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综合考核合格率在98%以上;教师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结论 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教学是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的有效途径,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Zaritsky A, Morley P.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The evidence evaluation process for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 2005 (112) :128-130.

[2]李宗浩, 金辉, 论心肺复苏的创立[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 2 (1) :3.

[3]李何玲, 胡宁娜, 冉俐.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 :44-45.

[4]陈小娟, 江桂素, 郑秀先.情景模拟教育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6) :56-57.

[5]田丰, 刘长军, 张彦军, 等.虚拟现实技术与实尺模拟人在创伤急救训练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设备, 2005, 26 (7) :28.

8.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情感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0(S)-0021-2

所谓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以国家课程方案和地方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旨在满足学生需求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课程资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一个涉及自然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综合的、开放的系统。校本课程资源,就是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所能找寻到的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社会的文化的或自然的资源。校本课程的内容有多样性、灵活性、差异性和直接的实践性等优势,这是对国家课程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如何引用校本课程资源实施情感目标,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1趣味物理与科学探究意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应该科学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提供课程保障。如校本课程资源中的有关“趣味物理”的视频和文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保持初中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探索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校本课程资源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例如,播放一些有趣的音像资料:“被吸进瓶内的气球”、“奇妙的肥皂泡”、“能点着火的玻璃”、“土豆电池”、“小熊震荡秋千”、“水下的音乐门铃”、“魔管”、“静电除尘”、“不怕烧的手套”、“静电电动机”、“ 玻璃也会导电”等等。这些趣味实验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的需求,从而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让学生看一段、听一段趣味物理故事,也能起到激发科学探究意识的效果。例如:“会跳跃的声音”。前苏联的莫斯科的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在半径70km的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km到160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见;令人奇怪的是,从半径160km一直到半径300km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这真是令人奇怪而又有趣的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地带呢?再如“往高处流的水”:在新疆的沙漠深处,最为奇怪的就是“水往高处流”这一自然奇观以及在青海西宁的“倒淌河”现象;在济南市东南外环路省经济学院以南约1.5km处的“怪坡”上,驶过下坡的汽车一旦熄火,竟又慢慢地自动爬上了坡。而汽车下坡必须加大油门。观者无不称奇。

以上自然现象,会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实际上,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2名人佚事与人文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诸如,物理学科发展的历史,就是物理学家不断向传统挑战、创新的历史,物理学每一个定律、每一个结论都体现着物理学家的人文素养。爱迪生采用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和六千多种植物纤维进行试验,最终发明了白炽灯;富兰克林奋不顾身放飞风筝测定云层间的电流;奥斯特顶着前人的学术权威,突破安培、毕奥的学术禁锢研究磁电转换现象等等。这些事件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文素养”还包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刻苦但不失灵活的工作学习方式。用“移动的黑板”(安培的专心致志)激励学生;用“煮手表的故事”(牛顿的废寝忘食)感染学生;用“两个不同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的“思想实验”)引导学生;爱迪生巧用“排水法”测出灯泡体积;焦耳体弱多病自学成才和李政道没有中学、大学文凭却成为物理学家等等。这些物理学家都是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斗争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他们以“勤”补“拙”、以“巧”代“拙”的生动事例穿插渗透,对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提高学生的意志修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提醒学生在学习中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意志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将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正是在看似死板的自然科学中教出社会人文特点来。

3尖端科学技术与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其中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科学价值、人类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课堂教学中播放展示尖端科学技术的音像资料。例如:“航天发射”、“宇航员太空失重”、“戈壁滩上的风力发电站”、“激光应用技术”等等。现代科技的噪声利用:噪声除尘、噪声诊病、噪声制冷、噪声发电、噪声武器、以噪治噪、能利用噪声追击飞行中的飞机等。尖端科学技术凸现着人类价值与科学价值的无穷魅力,能够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立志于科学探究的远大抱负。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历史和科学技术的内容,学生可以从内心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校本课程资源中地方资源的纳入

地方资源包括:社区家庭、学校附近工厂、企事业单位、地方科普基地、地方历史文化、地方景观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探究活动,为校本课程的开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河北省阜平县,一个属于国家扶贫项目的奶牛场落成后屡屡发生奇怪现象,4年之中竟遭受了8次雷击,先后有6头奶牛被击死,15头奶牛受伤,多次发生几十头奶牛被一起击倒的事件。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和奶牛相伴的奶农竟一次次奇迹般躲过了雷击,安然无恙。为什么雷电只对准奶牛,而放过了和奶牛在一起的奶农呢?阜平县气象局局长张新利解释说,雷电落地后,地面两个不同点的电压不一样,会产生“跨步电压”,牛前后四脚着地,跨步电压大,而喂牛的人或挤奶的人,他们在劳作时多是双脚基本并拢的,这样,跨步电压恰恰是最小,这样就避免了受伤。在雷电天气里,为了安全,不跨大步走路,也是这个道理。

再如:在工业发达的市区,平均气温要比农村偏高;冀北地区沙尘暴频发;矿区集中地的瓦斯爆炸和渗水造成血的教训;重庆市去年的罕见大旱和今年百年未遇的大涝等等。这都是利用地方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实例。

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集中于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和操作型的课程领域,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情感教学目标实施的物质保障。这也恰恰体现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能够打破“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打破忽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它方面的发展的不良现象。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刚平. 校本课程开发[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余文森.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3,(11).

[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J]. 课程•教材•教法.1999,(2)

[4]杨平. 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校本课程的开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廖伯琴、张大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九

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所以,我们选用《弟子规》为媒介,在向学生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思想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美术课堂主要以弟子规为媒介,继续进行漫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淡化画种,以造型要术为基础,鼓励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造型要术及其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造型要素与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来重新组合或进行创造的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欣赏、表现、应用为一体,注重美术学科与德育的相互渗透。

三、教学技法与时间安排:

1、2周加强油画棒的画法,学会渐变色和对比色的画法。

2、4周加强线条的练习。

5、6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7、8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9、10对四格漫画进行系统的学习

11、12、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制作。

13、14用撕或剪等方法制作动物、画框、帽子等。

15、16撕纸贴画的学习。

17、18学习剪纸。

19、20水粉画动物

四、工具准备:

1、油画棒

2、黏土

3、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生宣纸、毛毡

10.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篇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一个中国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无穷养料。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其在某一领域进行兴趣培养和启蒙教育,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课程设置和教育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孩子无法在义务教育阶段涉猎众多的艺术、文学、科学等领域,丧失了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一方面是人口素质有待提高,单调的人生需要丰富,一方面是许多优秀的文化成了后继无人的“遗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制约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

我们知道,人从成为人的那天起,甚至更早,就已经过着群居的生活。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沟通,语言便产生了,并成为人的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地球村时代,沟通与对话无处不在。可以说,没有沟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是个人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演讲。古往今来,多少能言善辩之士凭着自己的胆识与辩才影响着决策者的决断,甚至是历史的进程。今天,就业压力很大,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会为你获取更多的成功机会,更加胜任自己的工作。

可是,纵观当今义务教育,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差,能与别人(特别是陌生人)自然沟通的很少,能发表有影响力的演讲者更是少得可怜。很大原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少锻炼机会和系统的训练,更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语言素养的缺失必将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扎实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育人质量,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我校决定开发校本课程——《语文、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利用我校优良的教师资源、图书资源、文化资源、硬件设施,创编教材,设立演讲课,组织演讲研究会,开展系列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一条提高演讲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还将此课程与学校的读书工作、德育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等紧密相连,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

《语文、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教材由我校中学各年级语文教师为主创编而成,从演讲的意义、经典演讲稿赏析、相关书籍与网站推荐、个性化设置等方面对演讲作了阐述,希望能成为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工具。

当然,此书体例与内容尚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希望全体师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使之早日成熟,成为我校特色校本课程。

“语文、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校本课程的实施意见

一、“演讲”校本课程的总体课程目标:

通过演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交际能力和健康的人格,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演讲这种特殊的口语交际形式的魅力,了解其重要性,积累规律性知识。

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即兴或撰稿演讲,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顺利地与人交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演讲、热爱民族语言、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随着“演讲”校本课程的开设,分年级制定课程开设目标。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1、体现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则。

2、校本课程开展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3、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校本课程的开展服从学校整体工作的原则。

5、不挤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每班每周至少安排一节校本课程。

三、“演讲”校本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

1、演讲的内容

2、演讲的方法和技巧

3、演讲的训练

A练胆:让学生敢于开口演讲

B练嘴:让学生学会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演讲,而且讲得明白、动听 C练形:练身、眼、手等,配合语言恰当的表达思想

D练笔:让学生学会自己根据需要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撰写适合演讲的演讲稿 E练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适应演讲的需要

F练心: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 G练技:锻炼学生的演讲技巧与各种方式、方法

H练气:培养学生的高雅的气质,形成一定的演讲风格

I练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运用真情实感打动听众的能力

四、演讲训练可分如下几条途径进行:

1、演讲课

按照授课计划与教材内容,每班每周确定一节语文课专门进行演讲知识的系统讲解与训练。

2、课前3分钟演讲

每天上午(下午)预铃前3分钟,采用班内同学轮流演讲、合作小组组内演讲相结合的形式,由教导处安排教务员针对计划安排进行周检查、周通报。

3、班会演讲

为配合班风与学风建设,可利用班会进行主题演讲与辩论。家长会也可由本班同学从各方面进行班级工作总结演讲。实行周整理的形式,系统整理演讲内容,分月将整理的内容刊印并下发各班级作为演讲素材保存使用。

4、国旗下演讲

由德育处具体负责,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展示和锻炼学生演讲的能力;结合重大时事,配合德育目标进行演讲,以计划表的形式加以明确,做到主题鲜明、教育意义强,实行周整理的形式,系统整理演讲内容,分月将整理的内容刊印并下发各班级作为演讲素材保存使用。

8、英文演讲

在各级结合英语系列活动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演讲活动。(此项活动以英语教师为主加以落实)

五、“演讲”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评价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评价

教师是开发教材与组织活动的主力军,是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学校高度重视对教师的评价。

11.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篇十一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新课程标准强调说,“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师生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即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机制和教学研究活动。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

一、明确校本教研目的,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形式,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成为了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积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明确学校教研组工作目的,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引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在同伴互助中提升教育理念,在专业引领中感悟教育的真谛。

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校本教研活动的制度化、正常化,必须有理论的正确引导。我校着力于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理论学习制度为保障,促使校本教研的制度化和正常化。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完善校本学习制度。做到“三个层次、两个必须、一有一查”的学习制度。

建立学校领导目标管理、分工合作制。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学校领导宏观调控校本教研计划。校本教研必须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推动校本教研的“带头人”。亲自领导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学期初,认真组织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明确校本教研的工作目的,从而从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和教改课题中做出规范性指导。要求教研组长聚焦课堂,扎根于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建立教师学习反思制。学校通过校本教研,及时掌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并把参与情况的质量纳入业务考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做好课堂教学后记,确立一个教学研究课题,完成一份成功教案,写好一份精彩案例分析,撰写一篇教研论文。

二、切实做好校本教研培训工作、以新课程理论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校本教研的内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新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知识的掌握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才能反思、提升研究的水平。学校要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搞好教研,把课堂当作培训基地,把一线教师当作被培训者,也可以是培训者,边上课,边研讨,把培训、研究、学习融为一体,使校本教研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学校要切实抓好校本教研,必须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

三、走进课堂教学,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探索,促进校本教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校本教研要求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要求教研组积极探究实际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构建“分层、互动、开放”的学习体系,实施“鼓励、赞赏、期待”的学习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相信人人都能成材,人尽其才,尽其所有才。我们从事的是育人的工程,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都应围绕着这一理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以人为本”积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取得了一些成就。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名次,教师教学论文或论著多次见于报端和书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学校初步构建起一支教育观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12.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学研究 篇十二

校本教研就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的一种活动。它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 有利于教师及学校的专业发展。

一、校本教研的含义

目前社会发展日趋民主化, 教学研究也朝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方向发展, 由此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既是必要的, 也是符合研究发展趋势的。

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以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作为研究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现代教学研究形式。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应用性研究, 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校本教研的实质

校本教研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 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它应具有如下特性:

(一)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

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 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在本质上是一种科研活动, 它不是主观性的设想, 也不是随意性研究。它要求以科研的态度, 科研的方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构建科研总课题和子课题, 并科学地组织实施课题。所以, 校本教研的核心工作就是必须找准学校的定位, 选好课题和切入点, 拟订出近, 中远期规划, 并持之以恒地开展科研活动。

(二) 校本教研是以人本、生本为基础的,

追求的是学校的发展和广大师生成长的和谐统一。因此, 校本教研必须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而不能以忽略甚至牺牲师生的发展为代价谋求学校的片面发展或效益。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一个教育理想的实现者。“校本教研”给了教师这种机会, 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 不断克服工作带来的生命倦怠, 教出新意。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 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这三要素是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力量。

(一) 学校是开展研究的基地。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将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围绕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开展教学研究。一般而言, 教学研究大多是由教育科研机构来承担的。这些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由于他们缺少对真实的学校教学问题的了解, 研究课题的选择多是偏重于理论, 研究的过程有预设、推断的印记。课题的实验、论证过程看上去完美无缺, 也给中小学教师勾画了一个理想的蓝图及实施过程, 可是研究没有针对学校具体的问题, 因而实际意义不大。在推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 中小学校是师生交往、构建知识的场所, 也是教育意义生成的场所。因此, 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重心, 教学研究的问题缘于对学校教学实践问题的归纳和反思, 而不是理论预设和逻辑推演。以学校为基地展开教学研究, 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反思、研究, 可以获得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它可以弥补以教育科研机构为基地的教学研究不能关照具体情境的缺陷, 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强调学校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地, 意味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 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 做到“以校为本”, 这种方式要在政策措施上加以鼓励和保护。另一方面, 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 还要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 倾听和反映学生、老师和校长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 学习和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智慧。

(二)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研究是从校外专业研究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把中小学教师看作被研究的对象。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强调教师是研究的主体, 应该享有从事研究的权利和能力, 同时要对研究负责。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从事具体教学实践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新课程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问题, 研究教学问题, 教学才可能更具有效性。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教学研究主要以问题解决和行动研究为主, 可以避免象牙塔式的研究。

(三) 以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理论旨趣。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 提高教学的质量,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校本教学研究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所有的教学研究都应该旨在改善学校的日常生活, 改善教学的实践效果。教师应该意识到, 开展教学研究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不是互相独立的两件事, 而是互相促进的。如果研究不能促进学校教学的改进, 则是无效的研究。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改善教学实践是可能的, 这是因为教学研究向教师回归, 向实践回归, 研究过程具有深切的实践关怀。从研究的问题来源看,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于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需要;从研究的过程来看,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的, 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从研究的目的来看,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反思性实践, 即不仅以实践为研究的出发点, 也要以实践为研究的归宿。实践性是中小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 也因此使研究促进学校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

四、合作互助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教师是研究的主体, 但不是说研究要以个体的形式进行, 不排除与同事、校外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互助。教师集体间的同伴互助合作和合作文化是校本研究的灵魂。研究过程中发挥协作的团队性精神, 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 使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竭尽所能地从事研究, 同时协助他人。教师之间可以开展对话, 可以共享对教学的反思以及研究的经验, 还可以进行深度地会谈。

13.校本课程计划 篇十三

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益智活动是一项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启发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放自己的思维,对于学生来说,这项活动充满趣味性。他们动手的积极性很高,也都非常喜欢这项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发现,学会创新。现将本学期益智校本课程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学期开设的益智游戏课程为爱好科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思维能力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科技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力争实现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了解益智玩具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的目标,同时让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合作的过程。

三、活动内容

1、进行各类四巧板(古典七巧板、智力七巧板、四巧板)的组合、分解与主题内容的创作活动。

2、进行以九连环为代表的环扣绳结类拆解与组装活动。

3、进行以鲁班锁为代表的解锁类的拆解与组装活动并进行欣赏。

4、进行以魔方华容道为代表的各类空间观念活动

5、进行以九宫棋、夹挑棋为代表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四、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合理使用益智活动器材,使益智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校要求任课教师分成中高两个年级段进行分层教学,因为不同的学生所能接受的也不同,学生要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益智内容,造就其益智活动的气氛;教师能根据自己所教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益智活动中的操作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创造。

14.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篇十四

新民小学田淑云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诵读与背诵竞赛,孩子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写作能力也着实有了长足发展,现对校本课总结如下:

一、总动员调动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

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之前,我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动员,教师谈感受,孩子谈想法,亲身的经历,更具有感染力。古诗名句,在文章中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更能显示出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底功。

二、赏名句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培养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师生一起搜集了引用古诗文名句的文章,重点朗读,体会作者的妙用之处,来引发孩子诵读古诗文,引用古诗文的兴趣。

三、觅方法加强孩子诵读古诗文的指导

首先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诵,终生受益”的思想,引导孩子多读,即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完全适合孩子古诗文的诵读方法。

其次采用了同类连块诵读法,也就是把描写同一类事物或情感的古诗文归类加以比较,再进行分块记忆,这样不但孩子记得快而且记得准,不混淆。比如:描写思念亲人的有王勃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描写具有个性植物的有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青松》;描写朋友间友谊的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描写珍惜时间的有《长歌行》;还有描写春、夏、秋、冬、爱国将领等等。人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也是完全适合儿童诵读经典的好方法。

最后,亲身感受法,诵读古诗,一方面是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去观察,在体验中感悟一些东西,如:《草》、《锄禾》。

四、多步骤引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针对校本课程,为能有效持续地开展,我班分三步走:①背诵;②讲解;③引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引发孩子诵古诗文的热情。

首先按照《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计划》进行诵读竞赛活动,通过小组、个人层层竞赛,从面到点,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质到量都有显著的变化,各种评比和评价激励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这仅仅只是开始,我们要把它贯穿于我们教育教学的始终,真正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为熏陶和感染新一代的少年,让我们携着孩子的双手沉下心来——读经诵典吧!

15.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篇十五

国家课程体系是国家一级的课程体系,落实到学校必须要有一个校本化的过程才更具实施的可操作性。因此,立足校本来反思目前的课程体系,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核心问题在于校本化程度不够,几乎各校的课程内容体系都一样,可是,各校的学生却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来看,我们几乎一刀切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也难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课程现状与学生差异性的背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缺乏校本化的课程文化难以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也不可能彰显一所学校的文化魅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做。

1. 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突出校本化。( 1 ) 关注校情、师情、生情等校本实际,重新架构三个学年的课程整体框架,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彰显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特色,彰显课程文化的校本特征。( 2) 关注学生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最大限度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灵活构建各学年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3) 建立活化调整机制,盘活课程体系,力求实现课程体系时时校本化。

2. 针对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设计问题和各领域、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同一学科各模块、各专题的内在联系需要整合等问题。在八大课程领域内,尤其是相关联的领域之间进行整体性设计; 分学科、分模块、分专题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校本实际,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协调。整体性课程体系的设计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课程体系也更具逻辑性和整体性特征。

3. 目前,校本课程趋于“异化”,阻碍了课程校本化进程,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现有校本课程大多源于开发者的主观经验或出于高考、竞赛的需要,仍存在忽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问题。对此,我觉得应该做好三个工作: 一是,对现有校本课程进行重新评估和论证,删掉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的校本课程,改造相对滞后但仍具有潜能的校本课程。二是,围绕学生实际个性水平和需求进行校本课程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根据师资实际,重新开发校本课程。三是,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和设计方案,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能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成仍不深入,教师们的“课程”意识比较淡。我们身边有很多可开发的、又与学生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需要整合,应该主动开发、拓宽综合实践课程的生成渠道,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而不只是高考,其实只是靠传统的课程已经日益不能适应新高考的需要了。所以,学校应该注意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校本化课程实施与评价的作用,提升自我实践、自我评价能力

校本化课程文化是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逐渐形成的。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革新。因此,要把问题回归到“圆心”上,聚焦课堂,探索实施校本化课程的途径。

目前,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并非完全基于课程标准,多有基于教师经验、基于教材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的重心并非完全关注学生的“学”,而是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

其原因主要有: ( 1) 对课程标准研究不够深入是最重要的原因。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要求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更高的目标都是以这个“底线”为基础的。这个基本目标就是国家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指向。这就不同于从教师经验( 主要指高考经验) 、教材( 主要指以教材为权威) 出发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必须要重新定位。( 2) 没有实现模块、专题、课时与课程标准的融合对接,只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这就造成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教学内容盲目扩充”、“课时紧张”等问题。( 3) 对教学方法改进不积极,有悖于课程标准的理念,更不利于基于课标来达成课程目标。( 4) 听评课机制过于传统,不利于激励教师改革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1. 每一位老师都要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即先从课程标准出发,以校本为依据分解并确立课程目标,把它作为校本化实施课程的评价标准; 再整合教学资源,使教材与课程标准校本化对接; 最后形成教学设计,设计出达成目标的实施方案,做到真正用教材教,而非基于教材来教。这就是校本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备。

2. 研制校本化的课程纲要,从整体把握课程实施各个要素。课程纲要主要内容应包括模块总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安排( 课时的分配与教学内容的改进) 、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在此基础上,编制课时计划。

3. 组织课堂观察,研究课堂教学的细节,建立新型课堂评价机制,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通过“课堂观察”来取代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引导教师在合作中探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关键学细节,在合作、对话的过程中促进对教学的反思和研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持续不断地提高。

4. 编制导学案,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学案是“导”“学”的统一体,其功能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身体验,突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很好地把握好学习全过程,留下清晰的学习思路。其实质是把教学重心下移到学生学这一环节,能帮助和引领学生有效学习,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全过程,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16.校本课程《十字绣》教学计划 篇十六

【关键词】 陶艺课程开发 艺术素养 造型能力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中学生对于泥土的喜好,与生俱来,陶泥具有随心所欲的可塑性,深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将自已的好奇、想象、探索完全融入到陶艺创作中。伯克说:艺术是人类的天性。学生对艺术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学生与泥土的接触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了土与火交融的过程,在造型中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更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在此我想谈谈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几点体会。

一、通过陶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了艺术。陶器的发明开创了新时器时代,人类开始走向了辉煌的文明,其中陶艺更是博大精深。先人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了制陶技术。后期人们喜欢对制作的生活日用品的陶器进行装饰,将自已对大自然的理解,将自已对艺术的认识充分体现在陶文化上,这也是人类最初的艺术的发现。比如仰韶时期彩陶文化古人已将大自然中的水的波纹变化为抽像的线条,画在自已日常生活用品的陶器上,或将生活中与自已朝夕相伴的动物的形象画在陶器,或将人类劳动生活的场面刻或画在陶器上,装饰了陶器,具有特有美感,同时也表现人们在创造艺术欢乐的情感,人类创造了举世文明的彩陶文化。 在人类对陶艺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折射出人类对美的执着追求。陶瓷作品因其原材料来自大自然,整个创作、蜕变过程承载着大自然的冶炼。因而它蕴含着质朴、粗犷、原始、浑厚等艺术风格。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陶艺文化都具广博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艺术更具时代特征。因此,我在陶艺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了解陶文化,提高艺术、人文素养。通过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再整合应用,让学生了解人类制陶的历史、文化内蕴,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艺术见解,作出中肯的评述,从而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与体验。另外,我还注重利用本土文化的资源,让学生们以江苏特有陶艺文化为荣,宜兴的陶艺古朴端庄,尤其以紫砂壶闻名全世界。介绍宜兴的工艺大师,比如顾景周,汪寅仙、周桂珍等工艺大师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是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上都是寄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升华,从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陶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美好情感,并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陶艺,提高学生本身的艺术修养。

二、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陶艺其实就是通过动手玩泥巴,获得乐趣。而且必须通过反复亲手实践,才能发现陶艺独特的造型魅力。在教学中,我寓教于乐,采用由简到难的科学的认知规律,设定我的教学计划,前几课都是先用一些容易学生成功的方法,比如教师示范将一团泥,在手里不断转动和捏制,一会儿就出现了一只质朴可爱的陶碗。学生一看就知道如何去表现,一会儿每个学生手里都出现了个性十足,千姿百态的还透着原始味道的粗陶碗,学生看到亲手制作陶碗,获得很大的满足感,比如高中生喜欢小动物的形象,就可以用手捏的方法将动物三维表现出来,比平面的动物形象更加可亲生动。泥条盘铸法,就是同学以泥条代表绘画中的线,盘成立体的笔筒、花瓶,或人物。慢慢学生从制作中发现了陶艺可亲可爱。陶艺是一种立体的、三维的美术创造,它对空间感的把握有着较高的要求。陶艺也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美术种类,有着其他美术种类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陶泥与其他物质材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良好的可塑性,十分便于学生操作。在现代陶艺的创作技巧中有许多方法是其他美术种类不可替代的。学生在造型时可圆、可方,可曲可直,造型或严谨或随意,造型方法可手捏,可借助于工具进行卷,粘合、雕刻等方法,将平面的泥做成具有空间感雕塑作品,这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从绘画二维向雕塑三维的转变,,每位学生做出来的造型都会因为对空间的理解不同,而个性十足。

三、通过陶艺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陶艺教学不仅是空间造型活动,更是创新能力和意识养成的过程。做陶时最能发挥一个人独特的才智和创造,陶艺在艺术上、造型上、技术上都需要创新,学生们在创造的过程中渴望有所创新,他们都想标新立异,做出来的作品与众不同,这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们都知道,学生务必在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以后,才会自发的产生创新的意识,在陶艺教学中,我通过大量的欣赏中外的优秀的作品、通过课堂的丰富的创作活动,以及富有情趣的审美情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对培养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陶艺课堂中,学生可以学习中国优秀的陶文化,也了解到当代陶艺的发展和现状。陶艺课程本身也综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物理,以及几何学,陶艺烧制的过程也是先由物理过程到化学变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陶艺的过程,无形中也提高学生与其他学科综合的能力。陶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陶艺教学变为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之一,它让学生用自已的双手创造了奇妙的作品,他们尽情地体会着创造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17.校本课程计划 篇十七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教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促进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与传统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构建适应学生发展和潜能开发、完备而富有弹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体现 “文明 好学 求实 创新”的校训精神及“合格+特长”的办学特色,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㈠、课程目标

1、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人文素养。

2、突出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组织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3、充分发掘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4、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多重视学生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㈡、学生发展目标

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注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保护童心,给学生能力的钥匙,不给学生思想包袱。

㈢、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实施内容: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⑴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师资和设施等。

2、具体内容: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生的兴趣和课程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在以下方面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音乐:合唱、乐队、舞蹈 负责人:吴巍松(4个)美术:国画、素描、油画棒、线描、蜡笔水彩

负责人:毛震球(5个)

书法: 负责人:张子平(2个)朗诵与演讲: 负责人:刘玲(3个)科技制作: 负责人:廖曙光(2个)英语: 负责人:李海燕(4个)电脑: 负责人:顾青(1个)体育: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武术、体操

负责人:晏红建(6个)快乐阅读: 一年级负责人:袁红日 二年级负责人:严丰华 快乐阅读: 三年级负责人:毛贤妹 四年级负责人:曾君丽 五年级负责人:唐末胜 六年级负责人:周练辉 趣味数学: 一年级负责人:张妹春

二年级负责人:曹俊华 三年级负责人:陈双飞

四年级负责人:涂小燕

五年级负责人:何曼桂

六年级负责人:李娟娟

四、教学管理

1.过程管理

(1)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制定长远的教学规划,上交教务处审定。(2)向全体学生公示校本课程开课计划,学生自主选择门类报名。(优先27个特色班)

(3)课时安排:校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每周二课时,课程的容量以此数量进行开发。

2.学生管理

(1)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成立新的班集体(教学班),可选出班长配合老师管理班级。

(2)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平时考勤及考试考核情况综合计分,或者给予等级评价(优、良、及格、不及格),成绩记入学生期末成绩册。

(3)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评教评学,以便及时调整改进。3.教师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五、考核评价

1.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

反映(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18.初三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十八

彭向玲

一、课程内容

本期我担任214、215班校本课程的教学。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要求,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科技等有意义的信息,了解其中利用的化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创新研究,课程内容计划从环境、材料、能源等几块分为八课:

第一课

空中死神——酸雨 第二课

水是生命

第三课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第四课

奇妙的微观世界

第五课

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元素篇)第六课

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有机物)第七课

溶液——人类生活离不了它 第八课

中毒急救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 base”,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教研就是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通过化学校本教研想达到二个目的:

1、促使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的结果必然是“教师成为研究者”,那么,校本教研应当是教师体验“成为一个具有主动性的研究者”成功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2、提高我校化学教学质量。校本教研以学校为基地,旨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起点,选择适宜学校实际情况的方法而进行;其生长点在学校,立足点也在学校。因此,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必定促成我校化学教学特色的逐渐形成,稳步提高我校化学教学质量。

三、具体教学安排和实施

总课时:16课,每课内容2课时,每周一节。具体实施:

1、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3、教师必须在每次综合实践活动后,作好记录。

四、化学校本课程的初步课程评价方法

1、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科技的意识有无提高;

2、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无加强;

3、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无增强。

上一篇:苏联亡党的历史教训下一篇:男性吃哪些食物可以提高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