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2024-07-19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共14篇)

1.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一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绿色环保”柏林行

4月16日,柏林一年一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拉开了序幕。作为年龄最小的班级——学前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小学一年级一起前往柏林小广场开展了一次“绿色环保柏林行”的活动。

本次活动以环保为主题,融保护环境、观察生活、绘画记录、研究问题、娱乐活动等为一体。在活动中,孩子们手持垃圾袋,对道路、草坪等处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大胆主动地去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通过孩子们亲身体验“捡拾垃圾”,不仅培养了他们自身的环保意识、公德意识,而且对于唤起游客的环保意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从活动后《社会实践调查表》的反馈信息来看,孩子们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营造绿色、和谐、文明。

争做环保小卫士,力扬柏林新校风

4月16日,柏林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小广场加了主题为“争做环保小卫士,力扬附小新校风”的课外实践活动。

一路上,孩子们兴致勃勃,都说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身于这次活动之中。希望这次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之后,孩子们在公园里用自己的行动证实着自己的许诺。

在公园里,孩子们一只手拿着塑料袋,另一只手在地上忙碌着。孩子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偏僻的角落,用小手把平时不易发现的烟头、小纸屑等都一一清除;针对一些不文明、不环保的行为孩子们还进行了劝阻。在烈日下,整整一个上午,孩子们努力着,坚持着。

他们的行为影响了周围的人,得到了游人的认可和好评,迎来的谢谢之声无数。还有游人夸赞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意识,这种积极认真的做事态度,真佩服!”游人纷纷表示今后也要做一个环保的公民。

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也加深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还子们都说今后要从自己身边的自己能做到的小事做起,和自己身边的亲人、同学一起保护地球妈妈。不仅如此,在这次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我当上小记者啦

4月18日上午,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来到柏林街各主要街道,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小记者采访。

此次活动内容为,分小组走上各主要街道,收集抄写店名商标,采访店名商标含义,向店主或营业员采访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相关话题,做好记录,回学校后交流总结,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表。同学们分成八个小组,分别由八位老师带领,分区域开展活动。

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同学们在南主要街道,走访了店铺,有服装店、书店、超市„„孩子们说,非常喜欢这次活动,让他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更广阔的领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怎样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通过这次小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礼貌、谦让的文明意识。

回校后,老师组织孩子们分小组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交流,分析了活动中的得失。孩子们都觉得收获多多,都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多接触社会。

2.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二

(一) 立足于综合

《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技能中的联系和综合是这样进行概念界定: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联系与综合的一个组合内容, 首先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这里所谓的“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指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设计上“鱼塘里的学问”时, 让学生讨论怎样调整养殖结构, 提高经济养殖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运用许多数学知识:鱼塘面积与放养鱼苗尾数的比, 各种水产品的不同组合、总价的计算、利润的计算等知识, 而且要考虑不少常识知识:鱼不同的生活习性, 上层鱼、中层鱼、下层鱼有机搭配, 以提高放养密度。动物之间食物链的关系, 在鱼塘上放养

“我们的教室在假期装修, 请同学们帮学校策划一下, 应做哪些预算?”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比如装修时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用怎样的策略去解决等等。任务布置后, 学生首先上网查阅装修事宜, 然后分为好几组分头实施。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人和事,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帮助了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数学、感受数学, 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学习成果的平些鸭、鹅, 它们的粪便是有些鱼的食物, 这样可提高鱼塘的利用率等。因此, 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和其它科目的联系, 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 允许数学课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它问题。

(二) 着眼于实践

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 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但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 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 通过引导, 让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的各种现实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 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 从中培养实践能力。可让学生深入实践中, 自己收集材料, 进行分析研究。如让学生统计校门口20分钟内车流辆问题, 发现车辆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三) 体现于数学

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 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 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如让

台。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出实践成果, 帮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掌握实践方法。

总之, 有效的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还能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生活变得精彩。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 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已使数学课堂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江苏铜山县利国镇小学中心校

课外阅读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是关系到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的重要问题。对于孩子而言, 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桩快乐的事情, 从而终生享受书籍带来的无穷乐趣, 也许就是社会、学校与家长所共同给予他们最好的童年礼物。那么, 目前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 孩子们都在看哪些课外书?笔者调查了一些家长、学生及教育相关人士。

从调查结查来看, 家长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是“有分寸的限制”, 即除了一些教辅书和中外名著外, 其它的书都暂被列进“禁书”。而孩子们喜欢看的“科幻、惊险历奇故事”、“笑话”、“谜语智力测验”、“漫画”、“武侠小说”等都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老师们也认为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的确令人不满意, “功利阅读”的现象仍占主导, 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相对较短, 品种也不够丰富。其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试行新教材以来, 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农村中小学

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废塑料袋个数,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得到的数量后, 进一步深入:这些塑料袋在地上铺满一大片, 到底有多大?让学生估计一个塑料袋的面积, 进一步算出全班同学家庭一周内丢弃废塑料袋的面积, 进一步估计一年大概会污染多少面积?相当于几个学校操场的面积等。上例活动设计, 教师不是简单停留在计算废塑料袋个数, 而是进一步估算面积, 在这过程中可以进行计算方法的选优及估算方法的指导等。

(四) 重在创新

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 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方案, 自己收集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如到某一风景点游玩, 景马厚海

生知识面太窄, 看的课外书太少, 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课堂内一些问题因学生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进行讨论, 只能自行解决, 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 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发现,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 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 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

(一) 课外阅读难以展开的原因

审视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 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业负担过重, 没有时间”是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 这一原因无论是农村中小学生还是城市中小学生都是普遍存在的。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 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所谓的素质教育是“风声大, 雨点小”。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 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大量的“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所有空余时间。特别是初三学生, 每月一大考, 每周一

区门票:成人每人40元, 学生打五折, 团体30人及以上每人30元。有27名教师和203名学生去游玩, 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 怎样买票最便宜?这一活动内容, 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买票方案, 然后比较得到最佳方案。这样就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探究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综合, 着眼实践, 重在创新。当然这是一种新的数学形式, 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之重要 篇三

关键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所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等一切操作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

如,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首先教师利用相应测量工具,与学生相互探讨各测量工具的名称、长度单位及实际测量方法,播放相应测量课件,接着学生分别以独自、同桌、小组形式,逐次对数学书、作业本、课桌及教室长度进行测量,然后逐次指名回答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通过实际测量,叙述测量方法,探究不同测量结果,使学生明白自己测量数据误差较大的原因,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再如,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一节,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后的活动课。引入课题后,我就把学生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展开测量。学生测量时,我在各组之间观察,结果发现个别小组测量并不是很顺利,这时我没直接指导,而是引导他们先看看测量正确的小组。经过20多分钟测量,各组都已写好测量数据。通过展示各组测量数据,发现差别最大的是“一步长”,有从10多厘米至80多厘米的各种测量数据。我让测量结果最短和最长的学生说说各自测量方法。最短的是走一小步再测量前脚跟至后脚尖之间的距离,最长的是跨了一大步再测量前脚尖至后脚跟之间的距离。接着,师生探讨“一步长”,使学生懂得“一步长”的意思:各个人之间的脚步确实有大小之别,但这里的“一步长”是自己日常自然走的脚步;“一步长”是指前脚尖至后脚尖之间或前脚跟至后脚跟之间的距离。再接着着重演示“一步长”的测量方法,然后再小组合作、测量出各自“一步长”的距离。最后每个学生得出的“一步长”距离就相差不是很大了,基本符合每个学生的脚步。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体会到许多数学问题只有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能解决,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宏迪路65号>)

4.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四

一、以年级为单位学习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的《简约:数学课堂的理性回归》,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讨论。

二、中心发言:(六年级组)

周利荣: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够用,有时安排的一节课内容甚至需要两节课才能上完。教师教得太辛苦了,学生学的也很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创建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交流分析:

环节——简化自然(一、二年级组)

吴少华: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有“娓娓道来”的感觉。

就以此次仙桃代表到武汉参加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的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来说。我们认为以下的教学流程比较合适。

目标——简洁明了(三年级组)

李淑荣:以前我总是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通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指导——简要到位(四年级组)

刘小凤:三年级组的想法很有创意也很务实。我们想说的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当力求简要到位: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指导的内容要具有提示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媒体——简单实用

光兴琼:你们的想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也为我们如何纠正孩子们作出的错误的高。如今我们学校也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简约教学并不拒绝电脑等多媒体的介入,但使用任何媒体都应该从实用和实效出发,有时传统媒体的作用恰恰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

5.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五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一周 地点:大会议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新学期工作安排 记录人:周林华

(一)校长讲话:

1、对本组上期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给本组教师提出希望和要求:勤奋务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积极勇跃参加各项教育研究活动。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二)教务主任安排布置本期校本研修工作

1、教研文化建设。

2、小黑板工程,教师用书工程。

3、小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展示活动安排。

4、本期教研活动安排(见教研计划)

5、本期要准备的资料及工作要求。(特别是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的二备、三备)

(三)互动交流:老师们对本期研修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二周 地点:大会议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理论学习记录人:周林华

主题:《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误区:

一、语文课轻了“语”;

二、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三、空洞的热闹;

四、课堂教学的虚化。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使有效学习、有效对话的研究与学习十分必要。真正对话:

一是少一点权威,多一些尊重,在平等中对话。对于教师而言,真正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关系,既应是朋友,更应是严师。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学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也需要被管束被要求,宽而有限度,严而不苛刻。

二是少一点预设,多一些生成,在创造中对话。课堂教学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预设中生成,在创造中对话,在对话中发展。教师必须根据交流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设计,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这只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

三是少一点批评,多一些赞美,在欣赏中对话。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三周 地点:大会议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小学作业设计 记录人:周林华

1、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2、发布信息:主要谈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应注意什么?

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课后的拓展作业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

3、交流: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说说你是如何设计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的?主要遵循了作业的设计的哪些特点?

宋俊伟老师发言。(谈预习作业的设计):预习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归纳为四点:读、查、思、记。

杜海功老师发言:指导学生预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

面进行:

1)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完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样几个问题。

3)质疑。

钱红霞老师发言:

1读课文可以读给家长,请家长签字,以便落实。2.课文中所有出现的多音字可以让学生用〔〕标识出来。{怎样解决?} 3.段落多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4.对于不懂的地方、不懂的问题,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只需在课文的相关词句旁边打问号就可以了,没必要课课都摘抄下来。以便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四周 地点:大会议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精神传达 记录人:周林华

一、外出学习、培训教师作精神传达 宋俊伟、杜海功老师参加了后楼小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后的总结体会。

首先比较简要的概括了所听两堂课的精华所在,然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听后的一些感想,所体会到、领悟到的一些教学 新思想新方法,最后又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比较,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这样的活动,一人培训人人受用,使其他老师即使没有外出培训,也能同样领略教学新动态,接受新思想,尝试新方法。

二、组内研讨课的评课活动

每位老师有准备、有重点的进行评课活动。以“体验式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毫无保留的进行了点评,既提出了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指出了商榷的问题。

本次活动教研气氛浓厚,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取得了教好的效果。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五周 地点:大会议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学习教学常规

记录人:周林华

一、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成员学习《小学教 学常规》

(一)备课

(二)上课

(三)听课、评课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五)辅导

二、其他

(一、完善常规工作,规范集体备课

(二、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三)、开展多项活动,提高学生素养。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

第六周

地 点 参加人员:全体成

大会议室

主 题: 谈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 策略

形 式: 会 座 谈

教研纪录:

下面请大家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谈谈自己的观点:

要找准课堂切入

点。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

本阅读的角度,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视角,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样可以使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掏出”极宝贵的可教因

素,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

我认为要捕捉情感兴奋点。有效的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需要”和“差

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

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马老师的一节《穷人》,使“语文课堂展现出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凄美的音乐,滚动的字幕,感人的故事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课堂,勾起了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点燃了学生情感火花。课堂成了

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的殿堂。

我的观点是还要创设思维生成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寻求发散点,并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具体的

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课文主题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抓住“知识盲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指导他们进行研究性阅读活动;可以找到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交叉点”,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比如韩会霞

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试试写写菲格雷总统饱含深情,动人心弦的演讲稿。一是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进行了训练,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主任:大家针对我们的课堂来谈了自己的见解,认识很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探

讨。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第七地 点周

参加人员:全体成员

主 题: 有效教学与有效课堂

形 式: 座

会议

谈 会

教研记录: 怎样才能彻底改变这种课堂状况呢?老师们谈谈自己的见解:

有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它是实现有效教学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有效课堂对于有效 教学来说,它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高效性。

判别一堂课是

否有效、是否高效,考察的维度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主张,将视点集中于“课堂”这个“动态定格”,排除隐

含在背后的相关因素,如教学管理宏观层面的所谓促进有效教学的机制建设等,课前的所谓“有效预设”“有效准备”等,教师基本功的所谓“有效组织”“有效引导”“有效提问”等,课后的所谓“有效教学评价”“教师有效反思”等。从课堂的结果形态去考察“有效性、高效性”,再去探究达成取得优异教学效果的路径与方法,有利于改善教学。这样更能锁定课堂,研究的“有效课堂”更名副其实。

有效课堂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情境诱人度。建构性教学强调情境

创设,强调构筑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放置于这样的情境中。反对将情境简化的教学设计,因为这使学生脱离了产生问题的具体背景和环境,即无法使学习者深刻理解在特定背景下形成的概念与原理,也无法在学习后有效地迁移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上,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总是与特定的背景与条件紧密联系的,总是真实而复杂的。

:一般来说,所创设的情境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浸润性等,就会是有效的。但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情境中,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那么“诱人度”就高,那就是有效的。

建构性教学注重以活动承载学习内容,以活动推进学习过程。这是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既然是“学习”,就必须有学习主体的凸现,有学习者的交往和实践,有学习内容的理论操作和学习意义的物化凝固;既然是“活动”就必然涉及到活动情境、活动运作、活动效

果和活动体验。学习活动的构建,就应该是这些教学基本事项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整合。对于教者来说,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是活动的合理筹划与开发性组织。活动设计,应坚持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和学生思维发现过程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多向信息传递、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为基本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那就是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实现自主性的最主要的指 标。

时 间

参加人员:语文老师主 题: 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策略

形 式: 座

谈会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第八周

地 点

会议室

教研记录:

高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新课程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一环。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新课程有效实施。

首先要确立现代教学效率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现代教学效率观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

此,现代教学效率观要以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高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进步和发展。我们说学生获得收益,不能只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而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教学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总之,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学科教学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高效教学关注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不能将有效教学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新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师应改变过去搞题海战术,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补课等一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而应该重视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

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给学生创造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达到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目标。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具有实际驾驭和操作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寻找有效的策略和选择。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已超越教学基本功的范畴,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自觉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努力学习教育理论,重视知识的充实、提高以及知识结构优化,不断形成新的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强课程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的能力,及时进行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实现

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九周 地点:办公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学习文章 记录人:周林华

新理念下的小学计算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二、创造活动机会,参与材料提供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

程。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五、提倡多样算法,尊重独立思考。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十周 地点:办公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学习新课程标准

一、关于学习新课程标准

每个老师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这样的经验脱离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导向,就会走远路,走弯路,如何更好的追求课堂效益,明确教学目标,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学习新课程目标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在实践的过程。思考是否有必要进行一次新课程理论学习的专项竞赛。

二、关于教研组活动案例讨论

1、教研组案例的取点问题

2、反思:我们的教研活动用思维碰撞出火花,用交流表达自己声音。我们在进步,因为我们开始了思想的交流,我们在交流,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去进步。

记录人:周林华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十一周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明确中年级段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

从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阐述

二、中年级段语文教材解读

明确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关注衔接”;习作教材重

在活动中习作,重视习作过程,强调亲身感受和情感体验。

启示及主要收获:

1、明确了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就利于把握好教学重点。

地点:办公室

记录人:周林华

2、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主题单元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3、习作教学适宜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联系,在活动实践中成文。

4、领会课后作业设计宗旨,重视学生的做题质量。

张店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十二周 地点:办公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记录人:周林华

主要内容: 评课 《探索与发现

(一)》

一、校长自评:

1、课件做得不错

2、对教材有些改进

二、其他老师评课: 优点:

1、由易到难,能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引导。注意反

馈,总结归纳方法很好。

2、练习设计有深度,有拓展性。

3、所安排小组讨论很有必要。

4、改变教材较为恰当。

5、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练习都有针对性。不足:

1、学生表达有疏漏。

2、新课太快。练习多,方法多,怎样归纳总结就应当再思考思考。

3、练一练能否让学生打开书做一做。合理利用课本。

4、寻找更简捷的方法的时候,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最好能举例说明。

教研组长评价:

1、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一节课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

2、有趣的引入:游戏,能激发兴趣。较为严密的推理:猜想---验证---应用

3、整个设计比较精当。

4、练习形式多样,题型多样化。

6.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效性研究 篇六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罗列一下, 大致有以下一些类型.

1.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能把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结合起来, 以活动促思维,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现有4个文具盒, 请你设计一种包装方式, 使其更省包装纸.又如:制作黄豆的生长统计图.这些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 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 把数学学习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 组织“小小商店”课外游戏活动, 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 体验购物的步骤, 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3. 实际测量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 根据以往的经验, 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 如妈妈体重52 () , 一个苹果重100 () ,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 可以帮助同学有效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

4. 观察、调查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 教师应创设条件,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体验数学的价值,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吸烟有害》一节实践活动, 让学生调查家庭中吸烟人数、香烟品牌、香烟价钱, 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学习费用是多少钱, 核算浪费的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等, 学生不但巩固了数学知识, 还进一步加深了吸烟危害的认识,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5. 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 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例如:针对学生“零花钱过多, 乱花零花钱严重”的现象, 设计“手中的零花钱”实践活动, 让学生调查计算零花钱的来源、支出情况, 研究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 提出“勤俭节约, 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倡议和实施方案.

二、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要通盘考虑, 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 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安排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研究安全防范措施, 设计活动方案, 对学生数学实践活动进行全程指导.

1. 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时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

在设计一个数学实践活动之前, 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 也就是必须明确学生通过活动, 应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项以及哪一级水平.设计活动时就要紧紧围绕目标, 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使更多的学生达到活动要求.

2. 数学实践活动的基本操作程序指导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活动, 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活动, 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都是由学生自己选定.一般来说, 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课题———商定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总结评价.

3. 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信息的反馈和指导

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 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 仍有可能偏离活动的目标或出现活动进行得不那么有效, 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 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活动的情况, 通过观察和提问, 收集反馈信息, 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

4.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和周围环境的沟通与合作

数学实践活动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 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 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 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克服独生子女那种唯我独尊的性格, 学会倾听别人, 欣赏别人.

三、建立形式多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

由于数学实践活动课型的特点, 决定了其评价标准和方式与常规性学习的不同.它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参照系.评价时, 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参与程度和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 一方面要看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投入程度, 看他能否积极主动的从事各项工作, 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看他能否在活动中主动思考, 面对实际问题, 尝试从数学的角度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次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 体现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帮助和指导他们正确运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互评, 让每一名学生更好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7.小学数学中如何开展实践活动 篇七

关键词: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培养能力;拓展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15-01

一、结合生活,加强实践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或事例作为实践活动的主旋律。通过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生活中的事物,获取直接经验,从而丰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事物中蕴含的数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在做中学、动中学、玩中学。

例如: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实践活动课《建沙池》:1、布置任务: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跳远沙池,请你们思考: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后拿出一个较好的实施方案。2、实践探究:学生分小组在操场上实地观察、探讨、制定方案、测量、计算相关数据。3、汇报交流:学生根据现场情况,分析研究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许多。如:沙池建多大(占地面积)?它的长、宽、深各是多少?挖沙池的土有多少?怎么处理?在沙池挖好后四周用砖砌上,要多少砖?在沙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一共需多少水泥?填满这个沙池要准备多少黄沙?等等。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现场观察、测量、相互交流探究均能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使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有了现实的依据,又可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综合、灵活地运用,同时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并深切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二、创设情境,提高实效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协调活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其中的某个角色,或体验实践探索的过程,或体验某种情感价值观,……。这些都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主体主动参与。因此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观察、操作、分析、整理等活动,不断发现、质疑、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乐园”实践活动中,可用“虎口脱险”的游戏,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的精彩有趣。课前教师在操场上画好地画:一只老虎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处,准备吃了它,小白兔必须按1—9的顺序(或其他顺序,具体由教师临时决定)下山,才能脱离危险。教师让学生都来当一回小白兔,亲自走一回。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活动中,情绪高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度高,通过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储蓄知识,增强了纳税意识,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会方法,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是为不教”。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单纯的知识目标和呆板的解题方法,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大环境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丈量土地,计算面积》。在本节课中,首先要求各小组根据土地形状研究出合理的丈量方法,再测出相关数据,计算实际面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土地的实际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怎样测量合理,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去交流、去探究、去寻优去劣;同时测量时小组人员需要合理分工:谁测量、谁记录、谁指挥、等等,这些单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教师在实践中就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去独立思考、如何去合作交流、如何去探究总结、如何去操作实践等等,这样经过教师的有意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可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开发资源,拓展内容

现在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既要顾及城市与农村学生的不同需要,又要照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差异,这样一来并不是所有的课本资源都适合于所有不同地区。这样,就使我们许多教师感叹数学实践活动课素材的匮乏!实际不然!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素材都可成为我们活动课的资源,只是它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开发。如:通过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用火柴棒(或纸)去摆(或剪)各种几何图形,从而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计算各种时间,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活动课资源,开发和利用好它们,可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内容更丰富更精彩。

8.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八

培 训

稿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

全 校 性 经 验 交 流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学生

成 绩 考 核 登 记 表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数学教研组

研 究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数学教研组

研 究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数学教研组

研 究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数学教研组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语文教研组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数学教研组

活动统计表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 数学教研组

教师听课统计表

小屯中心小学20-20 学第 学期综合教研组教师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

培 训

稿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数学组)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数学组)

集 体 备 课 资 料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数学组)

研 公 究 开 课 课 教 案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数学组)

教 师 教 学 反 思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数学组)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数学组)

学 科 工 作 总 结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数学组)

教 研 工 作 总 结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

业 务 评 比 登 记 表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表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教师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

教 师 优 秀 教 案 集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

教 师 优 秀 评 语 集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

教 师 评 语 抽 样 集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

全 校 性 经 验 交 流

小屯中心小

数学教研组

(2008--2009学第二学期)

教师业务评比统计表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

教师听课统计表

小屯中心小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数学组

9.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九

活动记录

字号:小中大发布: 2010-12-17 04:46:52查看(2773)/ 评分(5 / 0)/ 我要评论(3)

个人分类: 公文

2010年9月16日

主题:商议学期计划

内容摘要:

1、传达组长会议精神

2、讨论内容

(1)口算、奥数比赛(16周)

(2)读一本教育专著(上交一篇原创心得)

(3)每周上交一张数字练字帖(教学检查工作)

(4)学区开课:鸿正、蔡展、谢雅茹

(5)抽签上课、外出活动(第4周)陈佩佩(第5周)陈方圆(第6周)蔡展(第7周)谢雅茹(第8周)李鸿正(第9周)池新(第10周)陆昌波(第11周)17周外出等

(6)案例撰写

2010年9月30日

主题:陈佩佩老师上课《0的认识》

内容摘要:

1、陈佩佩老师说课:目标?重难点?通过什么教学环节实施目标?

2、各成员质疑:

(1)雅茹:数的含义有什么?如何让评价语更自然更紧凑?

(2)秉华:为什么教“起点”不突出?

(3)笑跃:跳远时表示起点的典型例子,但与二年级测量冲突,怎

么办?课件猴子跳远

(4)方圆:拿笔为什么都相同,二不拿书之类的?

(5)池新:书写指导,用课件更清晰

3、主评(蔡展):强化上课口令;怎么理解“从2~0”、“从5~0”易形

成减法的错觉;进步多了(排队时0没)

4、小结:下周方圆上课(池新评)【教案、后设计、评课稿、录

像】、观点报告、个人自我发展书

2010年10月9日

主题:案例交流

内容摘要:

1、昌波《让计算复习走向有效》(瑞安市三等奖)

2、雅茹:《拨开“疑云”,现“对话”》

3、蔡展:《找规律》磨课历程

4、池新:《“运用线段图教学”教学片断与反思》(瑞安市二等奖)

5、李鸿正:《信息课堂中的教育》

2010年10月14日

主题:陈方圆老师上课《用字母表示数》

内容摘要:

1、陈方圆老师上课

2、陈方圆说课(目标等)

3、提问:

陆昌波:(1)例1为何生答完,为什么一次性出现答案?(2)练习

1有无易错题?

蔡展:引入是否再考虑?

佩佩:有没有体现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再多举例?

鸿正:运算定律过的太快了,没有形成鲜明的对比,定律第1个师生

共同完成;

笑跃:生活的例子可以多用,文字叙述完整表述;

池新:(1)创设情景入的太慢(2)例1后一句话总结(3)表格(4)数学语言(5)乘号的简写(6)练习3。

谢瑞连:定律表格化多点;

周校长:(1)目标太多,干扰重点(2)表格复印好下发能节时(3)表格示范,师先范写(4)生况没有预设(5)用学习者眼光去理解预设(举例的优点)(6)每分钟V米(时、速、路)先把V换成数字

(举例法验证)

3、总结布置

2010年10月28日

主题:李鸿正老师上课《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内容摘要:

1、李鸿正老师上课

2、李鸿正说课:目标及重难点、意义建构过程难

3、评课

雅茹:为何引入百分数?百分数的优越性没有体验到,怎么处理?

佩佩:板书与PPT的联系

志勇:近视率(思想教育)“占”与“是”的区别在哪里? 秉华:意义出来太快,一个例子就能像这样的是百分数,写法课件显示出来55/100,用语55%。蔡展:写法,百分数的好处怎么体现?

池新:读法也有不同,异同点如何处理?

陆昌波:有关百分数的资料介绍(略)

4、总结与任务布置

2010年11月11日

主题:谢雅茹老师上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内容摘要:

一、谢雅茹老师上课

二、评课活动

1、谢雅茹说课:(1)模仿名师(张齐华)(2)与名师比较,找出差距(3)各个环节的目标说明(4)注重上课语言、教学目标的达成(5)疑惑:的比较,不借助图形,比较难辨别大小

2、评课概要搜集

(1)它的几分之一,这个它指的是什么具体的物体?

(2)读法和写法的教学环节延后了。

(3)在讲授二分之一的时候,是否展示学生的错例(不是平均分的)

(4)的顺序,前面容易分,后面不容易分。

10.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十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效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就自己几年来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到选择好活动主题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前提,重视学生亲历活动体验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关键,总结、反思、成果展示是对实践活动的深化。

一、基于学生兴趣 拟定活动主题

选好活动主题,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选题的关键是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贴近他们的生活,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探究性。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究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探究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特征。学生选定的课题要有利于培养他们进行观察、实验、体验、参观与调查、发表与讨论、劳动与生产等问题解决的探究能力。如,我班开展的“数字的用处”实践活动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的探究性。活动中牵涉到身份证的编制方法、汽车牌照的编码规则、邮政编码的意义等问题,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兴趣盎然地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去。通过这一活动,理解了编码的方法,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实践活动经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长了见识。

2.现实性。学生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生活现实,也可以是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思维现实。基于生活现实的活动,才对学生有亲和力,才能够促使孩子兴趣盎然地投身于活动之中。而思维层面的现实则是学生开展有效活动的基础。比如,六年级学生所开展的“商场打折谁赚多”这一课题。临近节日或换季时期,商场打折广告满天飞,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就很多,研究起来就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六年级的孩子刚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把书本上刚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有效地结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培养。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比如,学生开展的“七彩的数学”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有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故事、名人名言;数学谜语、笑话;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智力题、脑筋急转弯等。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数学主题队会等形式来表达。因为内容与活动形式开放性大,学生兴趣浓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突出学生体验 开展实践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悟,它把人置于实际生存的世界之中,返回本真的生活世界,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的综合发展。在具体的開展阶段要引导学生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自主参与制订方案。方案是开展活动的依据,要让学生自主安排拟定。拟定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集中大家的智慧,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目标、活动准备、组长、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分工、活动时间、地点、活动过程、方法、活动预设成果、活动评价。特别是成员分工要明确,人人参与。如在开展“七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时,第一小队主要负责数学资料的收集、筛选和编排。第二小队主要负责宣传,比如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数学知识,或安排主题队会或手抄报等,第三小队主要负责成果的展现,如主题队会的节目设置、环节的编排等。学生还美其名曰:采风队,宣传队,策划队。

2.亲历积累资料过程。资料的积累是综合实践活动关键的一步。活动中如果需要搞调查的,还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教育学生研究的数据必须来自于生活,切不可主观臆造,要有一个调查访问的过程,要体现真实性和代表性,有数据取得过程的描述。如,在“关于我校门口交通堵塞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一活动,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己设计了五个问题:①你是不是因为家离学校较远(步行15分钟内无法到达),才坐车上学?②你是不是虽然离学校近,但喜欢让父母送,有时是搭顺风车?③通常情况下,你从仲容路口(马可波罗瓷砖店门口)或陈虬路口到学校门口用的时间是 分钟④你有没有想过从路口开始步行到校?⑤解决这种交通堵塞情况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共印发问卷100份,在周一上午7:00-7:50在仲容、陈虬两个路口发送,结果共收回76份。然后是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建议。有了原始的东西、数据,学生的描述就很有说服力。

3.根据实际调整进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认知性的课程,而是实践性的课程。实践性课程客观地要求学生具有开放的实践情景和适当开放的活动空间。尽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并在教室里进行讨论、交流,但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局限于文本的学习和活动,不局限于教室空间进行活动,不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学生必须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加上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生活阅历也比较浅,所以活动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活动的进程以及时间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总结活动成果 深化学生认知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研究报告是活动成果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表现方式,它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主要交代研究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研究。一般要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什么事情引起自己的思考,打算怎样去研究。比如,学生搞的《城乡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对比的调查》一课题,研究背景是这样去描述的:湖岭镇在瑞安西部,那里经济不太发达,教育意识薄弱;而安阳镇是瑞安新的开发区,这里经济发达,人们比较富裕,教育意识较强;我为了了解城乡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安阳一小四[A]和湖岭一小四[A]为例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样的描述就很好地表达了学生自己要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手段。

2.调查步骤。调查步骤主要体现数据的来源。自己是怎样进行调查、访问的,都调查了谁,访问了谁。或者是研究了什么对象,数据是怎样取得的。比如,学生在《农药对水生生物影响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将5只广口瓶分别编号:A、B、C、D、E,然后在5只瓶中分别加入天然河水,放入一段金鱼藻和等量的微生物;接着在每个瓶中各放入1只青蛙、2条小鱼、2只田螺、2只河虾;A瓶中加敌敌畏0.2ml,B瓶中加敌敌畏0.5ml,C瓶中加入杀虫双水剂0.2ml,D瓶中加杀虫双水剂0.4ml,E瓶中不加农药作为对照,投药后用纱布把瓶口封住,防止瓶中动物逃逸,例如,《城乡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对比的调查》中,先选定50人。调查的顺序:(1)城乡学生参加非智力(艺术类)培训对比;(2)城乡学生参加智力培训对比。(3)城乡学生的家长给孩子购买课外书籍支出情况对比(一个学期)。(4)城乡学生的家长来校(来电)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对比(一个学期)。(5)城乡学生在学习中家长参与的情况对比(一个学期)。

3.结果分析。学生把收集到的数据绘成统计图表,然后针对统计图表结合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数据的呈现方式要明朗,对比要鲜明,成果表达要明确,结果要正确。例如,学生在进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时,通过对各调查数据的整理,绘成统计表,通过分析得出:我们同龄人不太喜欢文学类的书。大部分热衷于杂志和报纸,因为杂志和报纸都是分期的,而且里面的内容也新鲜有趣。而文学类的书之所以不受我们小学生的喜爱,可能是出于大部分同学比较喜欢带有幽默感的书。文学类的书里面都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有些非常深奥的内容,半天还是琢磨不透。关于上网,一般同学上网都是为了聊天。可能有些生活中事情不好直接跟别人交流,在网上能够方便一点。关于音乐,大家可能一开口就是流行音乐。我们平时听到的大部分是流行音乐。因为它朗朗上口,符合时代潮流,自然受我们的欢迎。

4.感想或建议。我们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以达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感想或建议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要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对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有自己的想法,或提一些合理性建议,相互启迪、共同成长。比如,学生进行“关于学校门口交通堵塞情况的调查报告”一实践活动后,通过调查、分析,学生提出以下建议:①实现路线管制,比如把校门口的这段路定为步行街,若有开车到学校的老师则需特别通行证。②错开小学、中学以及旁边单位的工作人员的上课上班时间以有利于将人群分流。③学校应加大教育力度,提倡家近的学生尽量步行,由家长接送的学生应在仲容路口或陈虬路口下车,再步行到校。这项活动对学生也是很好的交通安全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亲身体验,感触之深是学科知识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不仅有利于获取知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到很好发展。当然教师的科学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从学生的选题到活动的开展、到研究成果的总结等都要紧扣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才使综合实践活动能有序、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Z].

11.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十一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社会生活为载体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 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 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 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 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 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二、科学选择内容, 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就要注重应用, 内容开口要小, 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 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 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 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 既巩固了数学知识, 又发展了能力,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活动, 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 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 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 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 收获成果。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 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 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 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 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 注重发现,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由学生始, 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三, 合作交流, 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离不开合作交流, 在师生、生生, 小组与小组, 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 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 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 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 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12.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实践 篇十二

——从学习中体验“做数学”

金台区刘家台小学孙正义

一、问题的提出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小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数学学习素材,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经历再创造过程,是有别于课堂教学的另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

二、项目确定

在确定“做数学”的内容时,我认为:一是学生“做”的项目应对现实世界是有意义的,即要能引起学生对实际应用价值的认识;二是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应该拥有现成的资源,即是存在于学生周围的真实的主题;三是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和学生学习数学有关的。

据此,我确定了一个项目:学校绿化面积的测量。

三、目标的确定

“测量学校绿化面积”以学生的数学学习为载体,通过学生卷入相对真实的情景中解决问题,并在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其它有意义的任务中,发生真实的学习。鉴于此,一个“做数学”项目的内容是综合的,目标也是绝非单一的,有数学认知目标要求,还有学习能力和应

用方面的目标。“测量学校绿化面积”的目标定为内容、能力和应用三个方面,同时下设若干小目标。

(一)内容目标

1.几何与测量——(1)学习并掌握至少一种实地测量的方法(工具测、步测、目测);(2)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些方法计算(或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割补法、数格法);(3)在实践中建立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加深理解面积的含义。2.量与计量——理解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区别,能正确使用并换算面积单位。3.统计——(1)用一个表格记录测得的绿地形状、数据等;(2)感受数据搜集和整理的意义。4.科学——(1)建立人均呼吸需要绿化面积的概念;(2)了解绿化对空气的净化作用;(3)了解绿化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信息搜集与处理——搜集有关学校绿化方面的资料,并加以适当的选择。2.问题解决能力——选择适合的方法,运用适合的工具,提出测量的假设,并测量不同形状的绿地面积,得出结论。3.数学与科学的交流能力——(1)用清晰而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由几个几何形状组成的图形,以便看不见图形的人也能想象出图形的形状;

(2)运用图形、数字等形式交流测量的方法、经验;(3)运用科学的语言、相关的经验阐述绿化对于环境及人类的重要性,并用数字来表明学校绿地面积的现状;(4)运用图片、文字、宣传画、小报等形式交流对环境的看法。

(三)应用目标——运用学过的方法和面积公式对怎样测量一块不规则的绿地面积作出决定。

四、结果分析

1.在“动手做”中,发现学生的潜在错误,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区分周长和面积的单位,理解面积的意义”是本项目的一个目标。在“动手做”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容易混淆这两个数学概念在实际情景中的意义。比如,一个学生用软尺量出操场上的弯道米数,再把直跑道的米数加起来,就以为他这样计算出来的就是面积。还有的学生错误地以为,周长相等就是面积相等,等等。在动手做的时候,学生容易暴露原来不易被发现的、潜在的错误,老师的及时引导能使学生修正概念,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2.问题是“做数学”的出发点和核心。

在“做数学”中,学生遭遇了现实场景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绿地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有很多曲边的,用软尺不行,怎么办?数学中有解决的办法:一是割补法,可以是准确图形的割补,也可以是近似图形的割补;二是数格法(在本项目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学生碰到的问题是“做数学”过程中的问题,这个问题构成了“做数学”的出发点,而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又是“做数学”活动展开的内容。整个“做数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围绕原有的问题及在做的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展开的。

3.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做数学”的过程中。

“测量学校的绿化面积”作为一项开放性很强的实践操作活动,不只是提供给学生一次“做数学”的实践经验,而是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利用学生的知识背景来发展和增强学生对面积的理解,领会从近似分割到无限细分的数学思想。

4.“做数学”给学生一种丰富的学习经历。

“做数学”项目的展开通常包括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强调学生的体验,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旨在提供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经验,以利于学生完成始于知、濡于情、发于意和见于行的过程。因此,“做数学”的过程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根本上增长智慧的过程。

五、活动总结

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创意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讲,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这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

13.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十三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新一轮课改中备受关注。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是数学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次全新改变。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还有很多老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晰,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课、兴趣课。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新的认识,新的理念。

一、综合运用知识,强调学科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它强调淡化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为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可以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那么作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就不仅仅是获取、应用一个知识点,而是知识综合运用的专题性学习。它更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

比如《我们的试验田》一课中,它运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还运用了分数等方面的知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机地整合了教学资源。又如《美丽的

花边》这一课,它是在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之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花边的自主创作。这样就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美术知识,使它和数学学习有机地融和在一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都来自学生身边那些真实的生活例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

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整体意识,强调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整合,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体会数学乐趣,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活动”,它与其他数学课有着明显的差异,更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能主动地运用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所带来的快乐,并能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比如《生日快乐》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后,学生用谜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如“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后第5天”、“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10天”、“我的生日在第三季度的第4天”等,最后还进行了全班同学生日的统计工作,“看看哪个月份出生的同学最多,哪些出生在大月,哪些出生在小月,有没有哪个同学4年才能过上一个生日。”当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实践运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

能力又常常令老师们惊叹不已。

三、发挥教育作用,培养良好情感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许多课题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个数学知识点并加以练习和应用,而是以确定的主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使数学知识更加人性化,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人文精神。

比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节约能源》,就是以“节约能源”这一主题为主线,组织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统计、计算、评比家里的用水、用电情况,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的思想教育。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注重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其中的思想性、教育性,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创造使用教材,增强开发意识

在现行的大多数教材中,每册涉及到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量还很少,一般只有2—3节,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在应用教材的同时,还要根据班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的教学条件,自主地创造性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强课程的开发意识。

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后,可以开一个小小的购物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实用又有意义的东西。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钱币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不乱花零用钱的好习惯。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还可以设计“量一量,算一算”的活动课题。

同时,我们还要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渗透”到每一节数学课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实践、小综合,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时时锻炼,处处提高,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如学习了《认识几分之几》,就可以开一个短小的生日Party,让学生学习怎样分生日蛋糕。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就可以让学生设计包装礼品盒,算一算要多少包装纸,要多少捆扎绳等等。

14.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记录 篇十四

一、联系生活, 凸显实践性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可以说, 观察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 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

《制作年历》是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既是对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 又与生活密切联系, 让学生根据生活实践来制作年历, 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活动开始时,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在生活中, 学生见得较多, 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 展示教材中的四种类型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在具体制作年历中,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共同讨论解决, 确定制作要点, 能为学生的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之后,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活动中既享有充分的自由, 又不感到束手无策。

二、创设情境, 彰显综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更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 所以说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比如, 三年级的实践活动《设计校园》, 是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对自己的校园太了解了, 对校园中的建筑物以及花草树木再熟悉不过了, 让他画出校园的平面图并不难, 只要教师加以示范平面图的画法, 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图。为了完成活动目标并使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有新的飞跃, 我大胆地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拓展, 将课程主题《设计校园》改为《设计理想中的校园》。因为是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 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并完成理想中校园的设计平面图。本次活动不但要应用和巩固有关方向与位置的相关知识, 还要用审美的眼光应用美术功底设计出校园平面图, 体现了数学学科与美术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易于操作, 体现趣味性

既然是实践活动, 就要有情趣性、易操作性,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活动。没有情趣学生觉得枯燥, 跟平时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挥学生执行没什么两样, 自然就没多大兴趣参与;如果不易于操作, 学生在活动中一再受挫也会丧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 在设计内容和过程时一定要有情趣且易操作。

例如, 在教学“加法估算”后, 我设计了一个生活案例:今天是小强的爷爷要过生日了, 爸爸带领全家到饭店为爷爷庆贺, 入座后爸爸请爷爷点菜, 爷爷把菜单递给小强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让小强为我点菜, 但有个原则——不能浪费, 钱数控制在200元以内。”请你帮小强来点菜。

学生在帮小强点菜时要考虑很多因素, 如就餐的人数、家人的口味、菜价的高低、营养的搭配等等。这样的教学, 学生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 能将枯燥的估算知识, 通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 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也使学生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认识周围的世界。此项活动设计内容有情趣性、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活动。

四、合作学习, 显现探索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学会反思。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在当今社会,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 只强调排名次争第一, 忽视合作意识。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选择环境, 突出开放性

在活动中以知识教学为载体, 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 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的开放式活动环境, 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 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物资采购、保管管理制度下一篇:敬老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