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精选11篇)
1.如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篇一
谈如何做好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管理
摘 要:近几年,在我国企业为了将企业内部的物资采购工作能进一步规范,逐步实施物资的采购招标管理制度,物资的采购招标工作能使企业对于企业自身的供需、物资的价格变动和供货商的信誉问题更好的了解,也能使企业的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也使在物资采购中的风险和损失得到防范以及减少。所以,在当前的企业发展中,企业物资的规范以及加强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就对于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做好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管理。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管理
一、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管理的现状
(一)物资采购招标管理的流程设计不规范。对于招投标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主要是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在流程中不规范。招标流程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在进行招投标之前,其准备工作的做的不是很充足;其次就是在进行招标的实际操作中,对于投标标准的资质的行动力非常的缺乏,在对于招标资质的条件方面和其技术能力的要求方面都是不够全面的,同时,也能出现其他的原因,比如,有时是技术能力符合标准了,但是其资质标准却不符合;有时是资质标准符合了,但是即使能力却不符合。
(二)物资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当前,在对物资招标的认识上许多企业的领导层还存在偏差,认为和在市场上对于实质商品的买卖一样,其对物资的采购也是很容易的。物资采购是专业性以及技术性相结合的一项工作,要求采购人员除了对于市场物资的变动需要了解,还要具备相关知识的熟悉,同时,采购过程中与金钱打交道,所以,对于采购人员的思想品德以及责任意识方面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在实际的采购工作中,会面对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进行采购中一定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改动,但往往出现企业内部的采购与企业外部人员之间通过联手进行违纪违法的活动,当然,也会对企业的物资采购的管理带来很严重的破坏。
(三)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和管理制度不健
全。当前,大部分的物资采购招标管理都是将利益作为优先考虑,其目的主要是能够降低成本,但却真正的忽视了招标的目的。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种现象是非常的普遍,每个行业几乎都存在这种情况。我国的物资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相关规范制度特别缺乏,尤其是招标人员的行为的规范匮乏,对于物资采购的执行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特别容易出现对于规定的违反现象,对于物资采购的招投标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缺乏有效的物资采购监督机制。当前,企业在发展中,采购环节往往都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现象,甚至采购的人员出现“吃回扣或者以次充好”的现象,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并且这些漏洞不容易被察觉,导致物资采购的相关负责人犯错误,同样,也导致企业在物资的采购中出现经济效益以及质量方面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物资采购管理比较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尽管有些企业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是,在执行中却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在企业的整体采购中,并没有有效及时的监督,使企业从而产生损失。
二、做好企业物资采购的管理措施
(一)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招投标管理系统。在对物资采购的招标中需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规范标准,对于招标市场,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来进行对其约束。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环节,应该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在国外,企业不仅建立了对于物资供应的综合性的评价系统,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其保障,例如,在美国的企业中,他们的采购法就对采购中的类型以及规则和方式,包括合同的管理等通过制度化来管理。
(二)推广电子招投标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电子招投标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电子招投标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招投标,这种新的交易模式使招投标的现场与市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融合,对于自评标之前的考核以及在评标过程当中的综合性的评估和评标之后的监管等实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一般,评价进行实行闭合化的管理,将考核评价的办法实现规范以及科学化,并且,也将考核的结果也能得到比较有效的应用;在招投标的运行机制中实行标准化的管理,电子招投标可以使物资采购的招标在源头上得到规范。
(三)制定相应的物资采购制度。物资在采购招标之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物资的采购时通常都是依照合同的模式来进行管理的,也就是对于当前的市场信息,物资的采购部门通常是按照洽谈再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对于企业中所需要的物资的数量以及物资的价格,都是利用合同的方式来达成采购的要求。然而,这种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其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主观因素比较大,对于企业内部的物资采购的数量需求以及价格方面,加上采购人员对于市场的信息并不是很清楚,采购行为往往很难达到良好的性价比;二是这种采购方式存在的不公平的情况,一些采购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有些还有情感上的一些因素,这对企业的利益就带了很大的损失;三是依照合同的模式来进行采购,很容易有受贿的情况出现,这就使得企业的资金外流,同样,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的损失。所以,企业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中采取比较严格的制度,对采购的合同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四)提高企业物资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对于企业的物资采购人员的要求主要有:强调采购人员的责任,加强人员的法制教育;加强公司的一些流程的培训,比如采购的流程以及对于规范的操作;训练一定的采购技巧和能力,另外要具备和供货单位进行谈判的能力具有亲切以及诚恳的工作态度、采购中的交际能力等。
(五)制度监督管理。将采购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我国与之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进行结合起来。不仅仅需要在政府的采购管理之下制定采购监督管理制度,而且还要出台一些物资采购的管理办法。所以,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招标中,一定要和企业的实际经营以及需求等方面相互结合,分析其出现的问题以及缺点,使企业内部的招标管理在制度以及实施的方法上能够比较完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物资采购的招标问题,一定要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以及有据可循。
三、结语
当前,随着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物资采购招标逐渐也向电子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招标工作中,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大的优点,为了实现成本的节约以及工期不被延误和质量的保证等,一定要对投标方严格筛选,完善物资采购招标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葛文莉.规范物资采购管理 提高采购监管水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0:77-78.[2] 刘伟萍.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招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煤炭科技,2009,04:116-118.[3] 陈晓峰.现代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浅析[J].金融经济,2013,22:221-222.[4] 邓峰.物资招标采购的管理与实践[J].钢管,2003,05:45-47.
2.如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篇二
1 石化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未完善共享物流信息的技术, 不能及时完成统一调配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缺乏共享资源的措施, 导致未能及时地进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导致调配的不统一。产生这一原因是石化企业未能很好地建立起物资供应管理的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还未将对物资的采购内容、质量检验、合同管理、物资配送以及仓储的管理等各个物资管理的环节进行添加和整合, 而仅仅依靠人工将各二级单位自下而上的手工填制的信息进项送达, 这种方式往往会影响信息的及时性、采购的透明性等等。物资管理部门为能够准确及时地列出物资的供应价格, 而采用固有的定费率来收取管理费用, 这直接关系到各单位经营水平高低[1]。物流链上不能做到共享各个环节的信息, 直接影响到物资计划、物资采购以及物资管理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导致调配难以进行统一, 储备中积压的物资不能都得到及时的分配, 有的甚至直接报废, 影响到石化企业的效益。
1.2 物资管理意识浅薄, 观念落后
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更新中, 石化企业的供应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从以前的原始供应阶段变成了现代化的科学化供应阶段, 但是我国的部分管理人员意识并未提高, 仍然停留在原始的物资供应管理环节中, 没有更新和记录, 更没有清晰地认识如何有效地改进工作方式适应社会的发展[2]。当前, 石化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现代化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工作效率太低, 大多数人意识仍然停留在原处, 操作流程过于陈旧, 有些规章制度也根本不健全, 不能很好地执行国家实施的政策措施等等。
1.3 物资管理各工作之间缺少联系, 运行效率不高
各职能部门在现代的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体制下, 实行的是相对分散的管理制度, 各行其政, 导致整个石油物资管理工作链是不连续的, 物资供应的各部门单位不能深入、及时地对其他部门单位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 从而对一般物资、专业物资的采购和供应以及物资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工作无法合理掌握。有些物资供应站隶属于某些二级单位, 所以针对部分自行采购过程难以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控制, 出现变相或超出计划、管理漏洞以及成本增加等问题, 增大了计划执行的难度, 为实现形成批量方式采购带来难度, 并且增加采购成本, 运行效率不高, 协调能力差, 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内部的某些有关运输的工作量外流、资金外流等问题, 如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直接影响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3]。
1.4 资源协调、物资配给的各个环节不协调
我国的石油供应缺乏人性化的信息化交流和灵敏性, 在石化行业中未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网络平台为企业服务,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开采资源, 采购资源, 运输资源, 仓储资源, 卖出资源等环节都存在不合理沟通的问题, 因物资管理中的物资采购缺乏有效的计划安排, 不能及时地与需求方和运输方进行沟通和交流致使对整个过程中物资配送数额的掌握存在偏差。除此之外, 石化企业内部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21世纪是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主导的趋势, 我国石化企业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缺乏意识的转变, 造成了信息化水平落后的现象, 进而阻碍了石化企业发展。传统的物资管理过于死板, 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主导方式, 而现代化的物资管理突出的特点是信息的准确性和共享性, 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各种资源衔接起来会造成管理意识落后、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不能及时地将各种资源共享导致资源配置失去平衡, 降低了市场掌握的全局性和运输效率[4]。
2 解决石油物资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物资管理力度, 强化对物资的需求控制
一般情况下, 应在年度生产所需总投资的基础上控制采购资金的实施, 计算材料的消耗, 转换管理模式, 进行分段式考核。在物资的具体管理工作中, 务必严格将计划管理贯穿在采购、分配、损耗、储备的始终, 并时刻体现着计划的时效性和严肃性, 控制预算定额, 按计划来控制采购和消耗[1]。
2.2 遵循对物资的集中采购原则, 发挥规模优势
企业总目标能够在物资采购的目标上有所体现, 具有一致性。降低材料的成本、满足生产的需要是物资管理供应部门的重要职责。其中, 供应的效益主要来自大批量采购和集中采购, 取得相对而言较低的价位从而形成价格差。这种批量价有其独特的意义, 它不同于当面的生活资料的零售商规定的批发价, 而需要一个相当的数量级进行辅助[2]。由生产部门单位变通的单位以及分散采购不能够按照批量采购的方式进行。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发展, 供应部门根本无法体现优势所在。除此之外, 供应部门向生产资料提供的急用料计划, 这种计划在需求比例上越来越大, 致使集中采购方式面临威胁。各路厂商有理由拒绝, 导致本可以得到的效益擦肩而过。
2.3 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储备管理力度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有物资储备, 因此, 储备物资的科学合理, 一方面关系到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 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石化企业公司对物流管理工作提出了实行集中储备的明确要求。针对当前的形式而言, 实行集中储备, 大部分品种能够满足三代的保证供应。通过建立完善的生产企业单位的储备管理制度, 按时核定库存的品种、限额, 可以减少库存的货物积压以及控制库存上升[3]。此外, 通过网络资源实施管理, 有效地对资源实现共享。
2.4 在推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上, 努力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为适应现代管理工作发展的新阶段, 将计算机网络建立在内部的物资管理方式中, 将发料入库、合同以及库房管理等内容归入计算机信息的管理范围之中, 并有效地实现了利用石化企业电子商务网。采用电子商务网的工作模式主要体现两方面的优势:其一在采购物资上, 使物质管理和供应能赶上现代化的信息发展道路;其二, 在面对油气资源相互接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前提下, 石油生产部门对成本的控制面对更大的压力, 因此需迅速转变传统的物流模式, 采用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对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的增和减, 是现代物流体系的必经之路。
3 结语
总之, 石化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且重要的工程。要使石化企业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平稳健康的发展, 处于不败之地, 那么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管理制度体系是必备要素。只有在新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下, 细化物资管理, 强化管理力度, 石化企业才能在国际大竞争的舞台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精彩。
参考文献
[1]仲波.当前石化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01) .
[2]黄文方.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管理——对中石化安庆分公司集中采购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06) .
[3]叶卫平.石油企业物资管理问题的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4) .
3.新时期做好油田物资管理的建议 篇三
关键词:油田;物资管理;现状;建议
1 加强油田物资管理的作用
油田企业物资管理是实现有效控制企业生产运行成本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油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任何企业的物资管理都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主体的生产成本是由物资成本、人工成本及机械成本构成,其中物资成本是整个生产成本的关键点,占据总成本的60%以上,所以物资管理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减少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另外合理的物资使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资浪费。油田作为我国的能源基础,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加强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提高其经济利润,保障油田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2 我国油田物资管理的现状
目前油田物资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集中在油田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验收以及仓储管理上,管理工作流程首先是根据油田生产部门的物资需求及时检查物资的库存量,若不足应及时采购,以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然后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等方式采用物美价廉的物资;之后就是物资的运输验收工作,严格把关物资的验收环节,确保物资质量符合生产标准;将检验合格后的物资收入仓库,分类安放管理,以备不时之需。在当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过程中,虽然油田物资管理体系做出了一些完善的改变,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例如物资的检验和与之相应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物资的详细资料记录及存档不全面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油田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的生产活动。
3 做好新时期油田物资管理的建议
3.1 编报好物资的采购计划
做好油田的物资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根据油田生产的实际需求编报好物资的采购计划,避免出现物资不足或者物资过量产生浪费等问题。物资供应处应加强与生产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掌握和了解生产活动的物资量,从而科学合理的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在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时,要全面、系统的考虑物资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采购物资的市场价格、物资的运费等诸多因素,保证制定好的物资计划具有较高的可执行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另外编报的物资采购计划权威性要高,并增强对其的监督与考核力度。编报物资采购计划时应坚持确保编报准确率、管控物资资金占用以及物资积压、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进行等原则。同时实时分析和研究物资供应的数据信息,掌握和了解油田生产经营所需物资的使用消耗规律,进一步有效提高油田编报物资计划的准确率,促进物资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3.2 做好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工作
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工作也是物资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部门应提高重视。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工作以及事后的监督
检验工作是采购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对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一是,不断的强化和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增强物资采购的监控力度,杜绝采购行为的人情采购和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出现,从物资采购源头严格把关采购物资的质量;二是加强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的管控,主要有采购物资的决策、市场价格控制、采购合同的监督以及采购资金的结算等几方面;三是加强物资供应商的管理,不断完善油田物资供应主渠道。供应商的资质及信誉是物资采购部门应重点审查的内容,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选择资质及信誉较高的供应商合作,同时做好评估供应商产品质量的工作;四是要綜合油田生产所需物资的实况,通过实施综合评议、独立的招标采购以及框架协议招标采购等采购方式,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的流程和形式。
3.3 物资验收管理
在物资验收管理阶段,首先要建立健全物资质量检验制度及流程,及时上报处理抽检质量不合格的物资供应商,落实物资质量的闭环管理工作;其次是油田企业还应提高质量监督文件、监造作业规范、抽检作业规范等资料档案的管理水平,以便有效保障物资
的质量;再次是油田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建立并不断完善物资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建全物资质量信息,从而及时发现物资质量存在的问题;最后是规范生产部门物资的验收流程,主要对物资的外观、开箱验收情况、到货数量、重量、附件、文件资料等进行验收。
3.4 物资仓储管理
管控物资仓储是物资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物资仓储管控水平是衡量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做好物资的仓储管理工作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管控库存物资,保障油田的生产建设有充足的、质量合格的物资供给且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新购进的物资入库前,要严格检验物资的质量,主要是详细检查物资的规格、货物型号及标志等方面,并且详细核对物资的数量和技术指标,不合格的物资产品坚决不予进库,以免影响日后的使用。而对于现存的物资,质量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耗,将不同型号、规格、用途的物资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此外,物资出库的管理工作同样重要,对于要出库的物资,仓库复检员及报关员应认真核查仓储物资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物资的装卸作业,防止人为因素对物资造成的质量损坏,坚决避免有质量问题的物资流入油田的生产环节,造成重大的事故和损失。最后物资质量的管控工作还应强化物资质量信息反馈机制,一旦发现物资质量问题。及时的进行反馈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确保物资供应的质量,保障油田企业的安全有序生产。
4 结束语
总之,加强物资管理对油田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合理化控制油田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油田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4.如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篇四
关键词:物资管理 环节控制 项目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片面理解项目物资管理的现象,阐述了项目物资管理的内涵和目标,剖析了项目物资管理诸多环节论文网之间的关系,强调必须加强环节的控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如何实现项目物资管理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物资管理;环节控制;项目
1项目物资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项目物资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的物资资源有意识、有组织、持续地进行协调的活动,也就是对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采购、运输、保管、发放、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管理工作的总称。
项目物资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做好“供、用、省”,同时要达到“三无”现象。“供、用、省”是指:供应要及时,使用要合理,费用要节省。“三无”是指:无断,即施工领用要有物资;无囤,即不要过量过时囤积;无呆废,即要及时处理和利用库存的呆废物资。做好供应是前提,合理使用是手段,消除“三无”是必须,实现节省是目的。
2如何实现项目物资管理目标 要做好“供”,就必须重视计划和采购环节;要做好“用”,就必须做好验交、检验和发放环节;要做好“省”,就必须做好盘点和核销环节。要消除“三无”,就必须深入现场,加强现场管理和废旧物资处理等其他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始终贯穿于项目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环节,更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不可能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2.1物资计划管理环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物资计划的编制是项目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工程项目一般具有点多、线长、面宽、工区分散的特点,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安排,保证施工就无从谈起。物资计划主要包括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其中《工程项目物资需求总计划》最为重要,它是开展项目物资管理的行动指南,是采购、内部供应和数量控制的管理大纲。项目进场后,物资部门要积极同计划、技术、财务等部门合作,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主要材料核算表”,编制《工程项目物资需求总计划》。有了总计划,紧接着要对以下3件事情进行规划,并做到心中有数:①物资采购供应模式的选择。通常可分为甲供、甲控和自购3种。②内部供应和核算点的数量及分布,即工区和作业队的划分。③保障现场供应的配套方案,即供应通道、库区布设、存放条件、验交方式等。2.2物资采购管理环节
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是(局)指挥部、项目部、施工队的3级管理体制。工程项目的主要物资大多由业主或(局)指挥部集中采购,项目部能够采购的物资一般只有地材和辅助材料。供应模式不同,采购管理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甲供或甲控物资的采购,重点落实采购申请计划的编制和采购过程的追踪。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采购、需求、库存3者之间会产生相互矛盾,恰当地处理供应、需求、缓冲余量之间的关系是衡量采购能力的关键指标。对于地材的采购,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应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了解,调查核实当地资源,在深入做好市场调查和供应商考核评估的前提下,项目部应按公司规定的程序组织集中采购。需要上报的招标计划,必须向公司提出申请,由公司协助完成。其管理重点应放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以及如何锁定价格和计量控制上。对于辅助用料,能集中的还是应实行集中采购,这对于同一地区的多个不同工程项目尤为重要。不具备集中采购的,必须实行比价采购,即“同种物资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信誉”,先比后买,通过各要素的综合比对,实现“物美价廉”的目标。此外,在采购管理中,如何保持同供应商的关系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确立合格供方后,紧接就要进入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内容应涵盖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争议解决等各个阶段的规定。合同生效则意味着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效力。签订合同,必须维护项目利益。因此,对合同标的、质量(验收)标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付款期限、付款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都必须明确规定,以免因日后合同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2.3物资验交和检验管理环节
物资验交和检验工作关系工程项目质量和企业信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从严办理。对于设立中心库的项目,物资进场后,严格按照物资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由采购员和仓库人员一同验收入库,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合格、技术证件齐全。对于不设中心库的工程项目,为减少物资的二次搬运费用,像钢材之类的主要物资基本上是直接交给现场的使用作业队。这类物资的移交工作更为重要,若不重视,必将影响日后核算工作。因此,项目物资人员应和作业队的专职领料员共同验收,验收无误后,填写物资交接单,由双方签字确认,将物资全部移交给作业队伍,并及时通知试验室进行检验。作业队必须按规范堆码存放和保管,设置待检标识牌,并对物资的丢失负全部责任。此外,在检验过程中必须坚持不论甲供、甲控还是自购的物资,都必须坚持先验收合格、后使用的原则,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禁止使用。
2.4物资的发放管理环节
项目物资发放工作,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控制量的发放,是项目物资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方法有:①实行专职领料员制度。即各作业队指定1~2名专职物资领料员,项目物资部门将其有效证件进行备份,以便领料时核查。实行专职领料员制度可以有效避免错领、冒领等情况。②实行定额发料制度。以各工号或分部工程为基准,技术部门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各种物资的设计需用量,加上合同规定的损耗率,作为制定消耗定额的依据。另外,在日常管理中与技术部门进行沟通,根据工程变更及时更新数据。一旦发现有个别物资超量或者稍有超量,要及时查明原因,该停止供应的应停止供应,该处罚的要从严处罚,亡羊补牢,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2.5物资的盘点管理环节
为全面了解物资供应、使用和库存环节的准确性,切实保障施工生产,真实反映工程成本,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物资进行盘点。为此,必须建立和规范盘点制度。①组建盘点小组。分管成本核算的副经理任组长,技术、计划、财务、物资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同时,要求各作业队负责人一并参与。这样不但有利于对盘点数据的签字确认,而且能让他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促进管理。②实行月末盘点制度。在月末对各作业队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未进行验工计价的物资全部进行盘点。③实行阶段性盘点制度。根据分部或分项工程施工情况,对不同的作业队进行阶段性的盘点,分析物资节超原因并实施奖罚,从而达到工程物资总量控制的目的。2.6物资核销管理环节
5.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篇五
主要功能:
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登记,借用,归还,采购,维修,报废,标签打印,员工借用查询,员工离职归还
2、办公用品:办公用品登记,领用,采购,维修,报废,标签打印,员工领用查询
3、人事管理:制度管理,招聘入职、面试人员管理、员工档案,培训提升,调职,离职
4、文件档案:公司证件,行政发文,会议文件,合同文件,外来文件
5、车辆管理:车辆管理,出车记录,车辆费用,维修记录,油耗记录
6、仓库管理:商品登记,入库,出库,最低库存警报
7、行政办公类:限时执行、监督催办、请假记录,加班记录,考勤管理,钥匙管理,印章管理,员工嘉奖记录,会议室预定,票务管理,电话费用,报销费用,快递记录,外部通讯录,内部通讯录,工作计划
8、系统工具:用户权限,修改密码,套帐初始化,数据备份,扫描图片,摄像头拍照,金额大写转换,身份证号码验证,万年历,计算器
9、查询报表:资产统计,资产借用查询,资产采购查询,资产报废查询,资产维修查询,资产标签打印,员工查询,员工试用期查询,车辆费用统计,到期提醒查询
6.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篇六
一、教学管理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对教学方向的引领,对教学管理指挥权的把握,走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研、分析的能力和由此表现出来的热情、态度,是促进教学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
校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一)校长要正确引领教学的方向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需要对教学工作准确定位,并预设教学质量愿景,领导教师以研究者的工作姿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引导教师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方案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校长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管理、调控,实施有效的评价,使其明确各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和具体目标,自我规范教学行为,创出教学特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走出“耗时低效”的教育教学误区,不断走向“低时高效”的教育教学境界。校长既要自己精通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又要大力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规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工作中,遵照学生生理成长、身心发展和认知的特点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校长要在制度上逐步规范,采取诸如不无故加课时、限制作业量等措施,让教师把精力和智慧放于课堂,增强教师从教的教科研意识,让“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益”成为教师的追求和向往。
3.建立教学质量愿景。校长要把学校明晰的办学思想落实在教学工作之中,引导广大师生确立并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评价观、管理观、质量观。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质量愿景,发挥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作用,引领和促使广大教师朝着这个被广泛认同的、期望的目标,主动地逐步接近。
(二)校长要把握教学管理的指挥权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重点抓好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缰绳”,搞好指挥、评价和改革工作。
校长应坚决摒弃只听教学管理人员报告或简单过问了解表面现象的做法,要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把握指挥权,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序列化,推动教学管理向纵深发展,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校长不一定亲自去编制相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但必须亲自审定,保证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能够体现在制度之中,并审查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与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内容与要求相容,构成一个相容的制度体系。校长督促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教学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这是以法治教、以法治校的重要体现,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2.完善和落实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细化和量化教学各项工作的要求,校长要与教务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建立完善教师教学的评估体系,制定教学评估方案。这样横向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管理的全部和管理的重点,纵向使教师明确了各个管理的环节、过程的评价要求。教学评估方案要尽可能形成“板块”,能够“自由”拆卸、组合,以便用以评估整个学期的不同时期、不同指标的教师的教学工作。校长要在工作中既能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新要求有目的地调整教学评估方案的相应标准和内容,又能突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更多地从本校总结、提升经验,完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不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风格。
3.突出教学管理的“有序”性。校长要根据教学的客观规律和教学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学管理进行“序列化”安排,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初期的规划性管理重在要求教师学会“规划”,制定各项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预设教学进度,整体把握学期教学内容的内部结构及其在整个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期中教学过程的调控性管理重在“检查”,要督促教学管理人员依据教学评估方案中相应“板块”要求去检查,并及时反馈意见,提出改进的要求和措施;学期末终结性管理重在“总结”,要促使教师对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计划落实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下阶段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
校长把握教学管理的指挥权,还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上。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教学状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使他们幸福快乐地从事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在评价教师教学问题上,校长要参与进去,在定性与定量评价、自由与规范、标准与个性化等关系上,要高瞻远瞩、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关注教师思想和情感,解决评价中的相关矛盾,让评价充分发挥促进教师发展和工作发展的作用。把“冷冰冰”的科学管理与“暖融融”的人文管理处理得相得益彰,这是校长应该努力追求的艺术。
(三)校长要走入课堂教学的前沿
校长要引领教学的方向,把握教学管理的指挥权,必须深入基层,蹲级包组,最重要的是必须走入课堂教学的前沿,去认真地听课和分析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由于学校领导人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而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改进,就能提高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水平。„„只有当学校的领导人掌握了足够的事实和进行足够的观察时,才能在教学和教育过程的这个领域里达到工作的高质量。经常听课和分析课的校长,才能了解学校里在做些什么。„„尽管学校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听课和分析课却是应当摆在首要地位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和精神更值得校长去学习,他说:“我给自己定出一条规定:如果我没有听过两节课,我就认为今天我在学校是什么事也没有做。”校长要把听课和分析课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走入课堂,深入师生。在工作中,校长不能仅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听课任务而去听课,也不应仅把听课定位在教给教师一些方法和技巧,提一些建议。作为学校的教育者,校长听课,要重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抽取与本学科或与整个学科教学关联性大的问题作为教科研课题,深入探讨和研究;要重在研究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经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变为全校教师的教学财富;要重在营造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对迫切希望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为他们“加油”。
二、教师管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一)实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师参与决策
领导对学校工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学校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学校教育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又在于决策者。因此,只有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才可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偏差,才能使决策既体现学校大多数员工的意愿,又反映出学校领导者的要求和期望,进而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决策顺利贯彻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有管理的基础,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名义之举。具体工作可这样操作:
1、激励教师在学校重大问题上发言。建言献策,让教师也介入学校管理,知道学校面临的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使他们意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这样便能达到学校领导与教师间的有效沟通,和谐共生,产生向心力,充分调动起教师的责任感。
2、领导和教师一起制定把先进经验付诸实践的措施、方案。
3、建立教师参加评估学校的制度,并认真实行。
4、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达到三个高度:一是唤起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和兴趣,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感到欣慰和满足;二是让人们了解、认识学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相互关系,学会协作;三是通过人们亲自参与,从中得到经验、启示,培养能力,使不同的人都得到提高。
(二)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正确评价教师
学校领导应介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密切与教师的关系,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这样,有利于及时得到教师信息的反馈,有利于对教师作出具体、深入、正确的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荣誉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工作热情;达到教学技能日臻完美。采用的方法有:
1、对新、老教师分别进行有计划的课堂评价工作。
2、运用绩效强化对教师的成绩和效果公正评价。
3、组织教师听优质课、区域性研究课、改革课,广泛宣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帮助受挫折的教师
清除教师在工作中遭遇失败时产生的心理挫折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问题处理得好,不仅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教师在受挫折后产生出的破坏性的消极反应,学校应给予同情、容忍和谅解。不能将其与常态下的不良行为等同看待。作为校长要做到:
1、作为学校领导,要富于同情心、忍耐心,善于帮助,及时创造解决问题的氛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心理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别谈谈话、生活会、意见征求会等方式,让受挫折的教师有抒发怨气和不满的机会,达到心理平衡,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之把本职工作提高得更好。
(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人的需要。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还有其自身需要,即事业的需要,希望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希望得培养和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使他们对学校有一个良好、舒适的感觉。
2、活跃教师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娱乐活动,使教师放松心情,避免教师过渡疲劳。
3、在工作量化上,尽量兼顾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尽管说要给新教师压担子,但由于刚从学校出来,经验欠缺,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中老年教师,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精力不很够,需要多休息。
4、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真正搞好校本研培工作,发现苗子,培养新人。推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市、区培训提高。激发成就动机。
5、为新到校教师接风,为退休、离校的教师举行欢送会,使在校的教师受到教育,看到希望,产生一种荣誉感。证明学校对教师财富的重视。
6、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建设,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受到温馨。
7、同上级、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联系,筹措资金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总之,学校可根据教师的需要,正确诱导,尽力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使教师在工作中顺心、舒畅。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一所学校带来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机。
1、学校领导要善于维护教师的声誉,善于同教师商量,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意见,关心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和尊重的氛围,切忌拉帮结派。
2、举办各种活动,沟通情感,为以后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
3、对教师取得的成功(哪怕是一点点成绩),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对学校作出的贡献。
三、学生管理
初中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朱熹曾经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学生的认知特性为出发点,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可以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自身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合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校每学期可请有关领导、模范人物到学校做报告,开展帮教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做法律知识讲座和交通安全教育,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公民。学校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参观、去实践、去体验,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给学生作出表率。
(四)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五)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可以进行“雏鹰争章”的评比,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可以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校长小助手”等活动,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四、后勤管理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后勤工作必须在选人、用钱、管物、惜时四个要素上下功夫。
基本要素之——人员
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收收发发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廉洁奉公党性原则的人,是难以胜任的。根据学校性质和后勤工作任务的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首先,思想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工作,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
其次,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
第三,工作上认真负责,爱校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坚持原则。
第四,专业上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育方针和有关财务政策与规定,了解各科教学的需要与发展,虚心好学,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基本要素之二——经费
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好学校全部经费收支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教育经费,确实难于办好后勤,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能方面,却有高低之分,大有潜力可挖。为什么有的学校少花钱可以多办事,办好事,有的学校却花大钱办小事.甚至办不成事?这里关键就在于后勤部门是否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和使用了有限的教育经费。
后勤工作要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首先必须抓好计划。明确规定工作目标及次序,重视经费的预测、预算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办事。编制预算应当注意: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既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又要考虑经费的可能,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此外,还应坚持弹性原则,留有余地,控制一定的机动数。为了有计划地使用预算资金,在上级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学校还要根据计划进度,季度变化及可能的支出,分别轻重缓急,编报全年、季度、月份用款计划,避免出现用钱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其次必须抓实施。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坚持“一支笔”批钱原则;保证专款专用,接受群众监督。
再次必须抓好总结,认真搞好经费的决算。通过数字核算,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制订下一的预算。
基本要素之三——校产
学校后勤管理不但要重视开源,而且更应当注意节流,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这就要求一方面计划用钱,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加速校产使用的周转率。
一是校产管理。管好校产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财产管理的责任制。所有校产都要建立账卡或登记簿,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进出库均应严格执行制度,做到手续完备,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杜绝贪污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是校产的修缮。学校校能用则用的原则,有损坏的要尽量维修现选用。杜绝只管用不管修的现象。
三是加强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把爱护公物纳入教育的内容,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风尚。引导师生,爱惜公物,修旧利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注意节约,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努力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的寿命,大力提高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基本要素之四——时间
后勤管理活动诸要素中,时间不同于人、财、物择优录用;也不象物资那样可以分配、调整等。时间的这种不可逆性,对管理活动是至为重要的。第一,要做时间的结合者。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今日之事今日毕,而且应该认识到,今天耗用时间不只是为完成正在做的工作,同时还得为明天将做的工作奠基,为未来作好准备。第二,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后勤管理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一要计划工作用时。什么时间做什么,什么事情何时做,要心中有效。二要分清主次工作。把众多的工作排个顺序,依次办理。三要把握工作的内在联系。实际工作中,不少事情往往是有联系的,要善于把有联系的工作结合起来办理,决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可以节约时间。第三,要善于处理上下关系中的时间因素。一是布置任务时要有时限。二是约人谈话要把握时机。三是对待请示汇报要及时处理。
7.浅谈如何做好物资责任成本核算 篇七
1 必须重视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意识
物资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劳务队的操作支持, 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劳务队的积极性, 实行奖罚机制。如工程部门在材料加工管理、模板尺寸管理等有效控制作用;试验部门在混凝土保证质量的情况下, 合理调整配合比, 节约材料成本。当然各部门的工作都要最终通过劳务队的有效实施才能完成。
2 完善操作流程, 把好各个关口
(1) 严格把好物资的计划关、质量关、定价关、采购关、验收入库关、出库使用关、限额领料关、余料回收关、材料消耗关、盘点核算关等十大关口, 要加强全过程控制, 有效堵塞漏洞, 降低材料成本。
(2) 要建立材料的“逐日登记”制度, 项目部所有购入的材料, 以及发给核算对象的每一笔材料, 必须在发生业务的当天收齐发料单据登记入账, 做到日清月结, 必须对每一个单位工程的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材料消耗进行逐日登记和归集。
3 做好材料采购管理, 控制好材料价格
3.1 做好供方调查, 强化源头控制
(1) 审核检查材料生产单位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 (2) 实地考察生产单位的经营规模、销售业绩等情况; (3) 重点考察生产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 (4) 要认真调查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价格、售后服务、运距及运杂费用等信息。
要根据材料需用量的大小和料源情况, 尽可能多地选择供应商, 一是保证供应, 二是形成竞争机制, 有利于保证质量、降低价格、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水平。
3.2 做好物资采购控制, 降低材料采购价格
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 要实行招标采购, 不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 要多家调查比价采购, 物资采购要做到阳光采购。土工材料、橡胶材料、锚具等价格相对稳定, 数量较大且宜于集中采购的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
3.3 坚持合同评审制度, 防范合同风险
合同的签订要规范、条款齐全, 要字斟句酌, 防止出现歧义和对我方不利的错误;要尽量避免滞纳金的条款, 不能避免时, 最高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超过一定金额的合同要执行评审制度。
3.4 做好材料价格的跟踪控制
勤于进行市场调查, 了解市场行情, 把握市场脉搏, 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合格的物资。合同约定价格随市场波动并依据挂牌价确定价格的物资, 每次进货必须随货提供当时挂牌价的资料。
4 加强材料现场管理, 控制好材料消耗
4.1 材料采购计划制订要及时准确
工程项目开工前, 由工程部门提供出单位工程的材料需用总计划和分部、分项工程材料需用计划, 劳务施工队伍及其施工任务确定之后, 及时提供出各施工队伍的材料需用计划。物资部门根据计划及时、准确、齐备地供应所需物资。在单位工程后期, 要注意材料的数量控制, 根据材料需用总计划进行材料总量控制, 防止材料进超,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2 材料进货验收和保管
材料进场验收是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并对材料的外观、质量、数量进行严格检查。
无论库存物资和现场物资, 都要进行妥善保管, 做到防变质、防破坏、防丢失。对有保质期的物资, 认真执行先进先发制度。
4.3 实行限额发料, 加强劳务队用料管理
事先确定并下达单项或单位工程的材料消耗限额, 并明确到相应的劳务队, 作为向劳务队发放材料的最高数量限额。物资部门要按劳务队和工程类别分别设立材料供应明细台账, 工程施工消耗的所有材料都必须由物资部门统一办理发料手续, 发料单都必须有劳务队负责人和经办人的签字。
项目部与劳务队签订劳务合同时, 必须明确向劳务队供应材料的价格和数量。每月月底进行一次节超考核, 当月超耗当月兑现, 以避免由于时间过长日积月累造成超耗严重, 致使应扣款项无法扣回的情况。
5 做好物资核算工作, 分析节超原因总结经验
物资节超核算包括材料数量节超和材料价格节超。材料数量节超核算是指施工项目在核算期间内主要材料实际消耗量与应耗数量的对比分析。材料价格节超核算是指材料的采购价格与责任成本预算价格的对比分析。
物资核算要贯穿于物资供应与管理的全过程。要及时编制完整的物资管理内业资料, 手续完备, 数据准确, 定期分析, 专人专管, 根据物资采购数量, 分期、分批计算出材料差额, 编制差额统计表, 为竣工决算、材料找差、费用索赔等提供准确的依据。
材料节超分析:重点分析当月每个劳务队已完工程材料节超。对材料节超进行分析, 不但要关注异常超耗, 也要关注异常节余, 应从技术部门提供数量, 物资部门采购、验收、保管、发料, 施工队伍使用等环节进行详细核对, 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 总结经验。
6 物资节超奖罚制度要明确, 激发全员积极性
树立“先算后用, 节约有奖, 浪费扣罚”的工作机制, 建立“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 建立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
劳务队在正常施工情况下造成的节超由劳务队自负盈亏。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由于采取非常措施而造成的非正常大量节约, 谁的贡献谁受益。劳务队和项目部均有贡献的, 可按贡献大小合理分成, 但事先必须有明确约定。
摘要:基于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对工程项目物资成本控制, 从全员管理、价格控制、材料消耗控制等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物资责任成本核算。
8.如何规范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篇八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资采购供应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计划供应体制已被打破,但新的采购供应的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究竟采取何种采购供应方式,是许多物资工作者近几年苦心探索的重要课题。
2.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法治还不够健全,管理也还不到位,在物资采购供应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把物资采购权下放给施工项目部,据说这样能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减少供应的中间环节,可随用随买,灵活方便,而且还可大量精简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减少物资管理费用支出。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存在下列弊端。
2.1发挥不了企业的整体优势
物资集中采购,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业务精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在采购材料上更注重质量、价格, 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采购物资中所产生的差价是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分散采购,则削弱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作用,材料差价上的效益只反映在项目经理部的局部利益上,无法突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优势。
2.2发挥不了价格优势
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配送中心,代理制和连锁经营等新的营销方式,以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流通方式,物资集中采购能形成集团用材批量优势,价格得到优惠。而各项目经理部分散采购,则形不成批量,往往以零售方式向市场采购,难以在进货时享受生产厂家的最优惠价格。在物资运输中,由于数量少,易发生铁路零担或汽车运输不够吨位,增加了采购费用, 提高了采购成本,影响了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
2.3发挥不了质量优势
目前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中,很多是由于材料不合格所致。通过集中采购,由于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整体素质较好的采购队伍,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较强 ,能做到择优选厂,对各种物资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鉴别比较,实行比质比价,失误较少,将伪劣建材产品拒之门外,确保工程质量。而由施工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易发生从局部利益出发,甚至出于私心,由非专业人员来从事材料采购,于是轻质量,重价格,物资无质保单、合格证的情况就时有发生,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4发挥不了监督制约机制优势
物资集中采购,在施工企业内部必然形成材料供应单位与使用单位截然分开的格局,使建筑材料质量得到了“双控”:一是材料采购人员对自身采购 的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并受到仓库管理人员的监督。二是受到使用单位各项目部的监督控制 ,这样能进一步把好质量关。而各项目经理部分散采购,就导致自己采购,自己使用,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存在质量问题容易被掩盖,现场意见反映不上来,易使伪劣产品流入工地, 给施工质量留下隐患。
2.5发挥不了资金优势
建筑材料费用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70%以上,资金占用量大,如果施工一开始要想买齐各项目所有材料,施工项目经理部在资金上是无法承受的,而等到施工需要时临时采购又失去了质量及价格优势。集中采购供应,站在全公司的角度,以整体利益出发,按轻重缓急合理地、有所侧重地组织供应,能平衡资金,统筹企业,把各项目经理部的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
除此之外,如果集中采购由材料公司来承担,可使项目经理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现场的管理 ,创造更多的优质工程,树立企业的信誉,创公司的牌子。
3.规范采购的有效方法
近几年来,广大物资工作者为了控制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物资供应,对物资采购供应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企业内部合同供应制,项目物资配送制,项目限额供料制等模式,对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物资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要真正做到降低成本,保证物资质量,防止采购腐败的发生,笔者认为,招标采购是一种十分有益的采购供应方式。
3.1招标采购的优越性
招标采购是国际上通用的市场采购方式,深受各国企业界同仁的青睐。招标采购即采购单位将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及其它招标条件向社会通告,各投标方根据招标要求参与竞标,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由采购方的评标委员会在比质、比价 、比信誉、比运距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最好的供应厂商为中标单位,并签订供货合同或协议 。基建项目招标采购物资是工程招标投标的延续,是生产资料有序竞争的客观要求。在物资买方市场的今天,招标采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优越性也更加明显,主要优点如下。
3.1.1可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
由于招标采购的供应商较多,各个供应商为了取得供应权,占领市场,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往往采用降低报价的方法来争取中标。这就给降低直接采购成 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条件。再加上选择供应商时的余地较大,可以选择运距较近的厂商中标和减少采购人员的外出,这也给降低间接采购成本提供了空间。
3.1.2采购的材料质量有保证
由于招标前,企业要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全面了解和评定供应商的业绩,根据供应商的业绩对供应商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认定,从而使采购材料的质量事前得到控制。
3.1.3可减少材料的积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招标采购可以改变层层采购,层层储备的局面,减少材料的积压,加速资金的周转,改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率。
3.1.4有利于公平竞争,强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供应商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公平竞争行为就会大大减少,物资流通就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1.5增加了采购的透明度,减少了违纪行为的发生
由于招标采购是“阳光下的交易”,避免了“黑箱作业”,从而杜绝和减少了物资采购中营私舞弊的滋生和蔓延。
3.2当前的重点工作
当前招标采购尚属于摸索阶段,未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在推行招标采购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3.2.1加大宣傳力度
从实践上看,招标采购的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因势利导。可将国内 企业招标采购的典型案例,以及本单位招标采购情况利用简报、新闻媒介和会议等形式加以 介绍和交流,逐步造成一种声势,提高人们的认识。
3.2.2制订招标物资目录
总结招标采购的经验,根据《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市场 供求状况,确定适宜于招标的物资品类,明确招标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实行强制招标。
3.2.3加强招标物资的资金管理
招标采购物资的资金管理关系到招标工作的成败,因此对于 实行招标采购物资所需的资金,应按照招标计划和消耗定额核定资金需要量,将这一部分资 金统一掌握,实行招标后集中结算,避免由于资金下拨导致自购现象的发生而影响到招标。
3.2.4强化招标物资的计划管理
与招标物资相关的部门应加强沟通,彼此紧密配合,优先安 排招标采购物资的项目所需资金;要克服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物资计划管理应优先核 定需要量,及早安排;招标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计划提级程序和办法。
3.2.5加强招标物资的监督检查
这是保证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招标物资计划 的生成到合同执行的全过程。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提前采(下转第346页)(上接第321页)购进入库存,是否存在需求隐瞒、规 避招标的现象;监督检查招投标程序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检查中标方是否履行合同,提 供的物资是否符合标准,售后服务如何等。
4.结束语
9.如何做好基层管理工作 篇九
高大明
2011-6-2
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任务的管理,二是所属员工的管理,三是技术管理,四是实施个人发展计划。
管理技术和经验是不断地学习、掌握的。因此,从最基层做起往往才能顺利地一个一个台阶地进步。
打铁先得自身硬,所以要管人,先要管已,要指导别人,就要先比别人技高一筹。正所谓以身作则。
一、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主要有5个内容。生产过程要严格执行国家、城市以及公司的相关法规制度及条例方针。尤其是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1、及时与上级沟通、请示,及时与仓管人员联系,了解某种生产原料的存贮量,以便于及时安排生产;
2、在全面了解生产设备和生产人员配备的条件下,准确(按生产定额)及时地编制和下达生产任务。
3、生产过程中,定期及不定期检查生产情况和人员操作情况,遇到生产作业问题及时指出和改进。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
4、生产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收集生产数据、检查操作记录,按时完成统计报表和月总结。还要完成员工出勤率和生产效率等考核。
5、对于没有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要调查研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二、所属员工的管理
要带好一个团队,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团队成员的各种情况。了解掌握员工的优缺点,在分配工作时充分地加以考虑。
1、员工的基本情况,如藉贯、年令、学历、从业经历。
2、员工的业务素质。如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3、员工的技术水平。如熟悉的工作岗位,解决生产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培养人的能力和积极性等。
4、员工的性格特点。是否易冲动,是否小题大作,是否不负责任,是否不计后果。
5、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6、员工的经济况和家庭负担情况,是否遇到困难或挫折。根据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和帮助工作。
7、员工是否有不良爱好和习惯,要在安排工作时充分给以考虑,以防发生重大事件。
8、有污染的岗位要定期轮换,防止常期接触影响身体健康。
9、要定期组织员工集体活动,如登山、旅游、竞技等,沟通思想,锻炼员工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相互配合的能力。
三、技术管理
生产部门涉及到许多专业领域的技术。如材料学、工艺学、设备、仪表、自动化、分析技术等等。熟悉的专业越多,解决问题越果断,管理工作越容易。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所以要尽可能地做内行。对于本公司来说,基础知识涉及到化学、化工、分析、材料、机械及化工机械设备专业,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和掌握;还要熟悉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等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
1、熟悉所管辖生产线的方法、工艺和设备,以及控制原理。
2、深知生产线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深知重大安全环境隐患所在及应急
措施。
3、组织人员进行技术革新的改造完善。针对新的原料和新的产品进行研究和试验。
4、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总结,依此进行工业设计,并提交上级审批和修改。
5、根据上级决定进行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生产。
6、及时完成工业试验报告。熟练地编制技改请示报告、立项报告等文件。
7、要对现有的技术持批判的态度去寻找技术改造和完善的突破口,以节能、降耗、减小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等方面进行改造和革新。
四、个人发展计划
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领导的一群狮子。说得就是领导的带头作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提高、进步。从操作员成长为班组长,再到车间主任,到部门经理或更高的职务。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每一个岗位都有更高的要求。做为较高级别的领导,不但要求能做具体事,还要求有较高的文字和语言水平。如果做对外交往性工作,还要求有较高的人际关流素质以及其它的必要素质。
管理者的形象对员工有较大的影响,起着表率作用。因此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为。
有许多社会的公德可以遵照执行,有许多管理技能方面的书藉可以学习,也有许多讲座可以参加。
1、管理技能的提高。这里包括工作方法,如抓重放轻,抓大放小,首先落实上级交待的任务。在工作中,要及时与上级沟通,重大事项包括进展成绩要及时汇报,不但要做工作,还要会报功,让上级对你的工作心中有数。
2、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方面要改变思维方式,要有创造性思维。重要的是要对相关专业有较深的了解和掌握,所以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充实自己。
3、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一线的技术型管理者,对于本行业的现状要有全面的掌握,具体生产技术和数据指标要熟记于心。要成为本行业的技术专家。要具备研发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调试生产线的能力。要始终具有不满足技术现状的心态和不断改进完善的行动。
4、注重思想修养和个人素质、形象。包括衣着、卫生、待人接物、举止(坐立姿式)、言谈等。欣赏绘画、歌曲、乐曲、戏剧,唱歌、跳舞、打球、钓鱼、徒步、游泳等,都是修养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中,也处处体现一个人的素养。
5、要管理好所属员工或几年的素质提高计划,并对员工进行阶段指导,以达到全员提高的目的。同样,对自己也要有发展提高的计划,并取得上一级的指导和帮助,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0.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篇十
对今后工作的思路、工作方法、工作目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快提高全员工作激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工作。
在工作中,除了需要较好的处理事物能力,较高的技术水平,更需要有激情。激情是热情、胆识、态度,他会让困难变得渺小、苍白无力。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会使职工有很好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到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并互相影响。所以,工作中激情是很重要的,它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念。所以,作为一名设备的管理人员,要以人为本,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在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最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完全激发职工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我们必须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加强学习。一方面要搞好职工技术培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巧,提高业务技能,真正做到“应知、应会、应懂”,使职工对所用设备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只有加强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适应发展的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习优秀先进的企业文化,掌握企业文化的内涵,真正用企业文化指导职工的行动。
三、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
1、严格要求自己。作为管理者要做到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凡事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学会从“我”做起,从细微小节着手,把自己真正融入其中,成为德龙大家庭的积极分子。
2、加大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力度。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制度和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如有人挑衅它,应受到它的严厉制裁。我们必须人人遵守这个规则,在规则和规定的范围内做事行事,敢于在必要的时候施以重拳,捍卫制度的威严。
3、以业务为中心,抓细节的管理。
对设备的管理,要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备管理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我们的工作是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只有做好每个细节,才能做好每件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前进。管理要深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的自我反省,真抓务实,开展工作,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畅通,做到令行禁止。
四、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对上级安排的工作积极、有效的配合并全力以赴、保质保量的完成。当员工遇到不能处理的问题时,要和员工积极配合,及时想办法妥善处理,若自己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领导,在领导的指示下执行。部门涉及工作关系时,要给予有效的配合,这样才能使部门中遇到的问题圆满的解决。
五、有创新的意识。
“打破常规,不但创新思路”。我们要的是一个又一个让同行瞪目结舌的成绩。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研究,不断探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敢于打破常规,大胆的创造,创新,改革,为德龙走品牌,开发品种做好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按照公司的制度和规定,抓好设备和人才的管理。六
设备管理工作要确立以,实现贯穿设备管理全过程”、“提升设备综合效率,发挥设备效能”等为核理方式进行创新,工作思路如下:
一)、加强设备基础管理:
1、重新修订、完善设备管理管理,装订成册,下发到各有关单位、班组;
2、重新整理、规范各设备技术档案、台帐,完善重要设备档案;
3、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设备管理经验;
二)、注重点检实效:
1、整理、规范、完善各设备点检记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2、开展设备零故障管理活动;
三)、完善定修模型、强化检修效能:
1、进一步完善定修模型;
2、继续推行设备检(抢)修工时工序制;
3、初步建立主要设备检修定额;
4、继续强化设备润滑管理;
四)、强化现场管理:
1、深入开展设备现场“6S”管理活动;
2、加强对检修的标准化作业;
3、开展设备现场润滑管理专项整改工作;
五)、发挥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支撑:
1、建立并逐步完善设备技术管理体系;
2、充分开展炼钢重点关键设备技术研究和攻关;
3、强化设备前期管理;
六)、深化全员设备管理:
1、继续深入开展全员设备管理活动;
2、深化设备承包机制,完善设备挂牌制度;
3、加强对重复、责任设备事故考核,加大对因操作责任造成设备损坏的事故考核力度;
4、加大设备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遵守技术规范,开展反事故演习;
5、组织公司设备管理优秀论文评选;
6、建立并初步完善主要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七)、加强备件材料管理:
1、严格备件材料计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严格采购的及时性;
2、强化质量监制和验收工作;
3、对部分通用设备备件试行零库存管理;
4、强化设备备件的管理工作;
八)、继续加强以人为本的培训:
1、组织开展专职点检人员的培训;
2、对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
3、对设备检修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
4、继续组织对操作人员、点检人员的培训;
5、做好设备系统人员的培训;
6、搞好管理人员的设备管理知识培训;
11.如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物质;设备管理;分析
一、物资管理内容分析
我国铁路行业中的设备普遍存在结构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的问题,利用率不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现场施工设备长期周转使用且管理水平较差导致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水平落后,因而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在——
1.单位产品消耗高
2.劳动生产率低
3.资金产值率低
4.效益進度慢
有必要了解设备管理的概况:1953年引进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推动了自己的设备体制。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进入新阶段。设备管理工作向现代化发展。1987年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设备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设备管理进入了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源与资源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我国必须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现代设备有以下特征:大型化,集中化,机电一体化,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设备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设备前期管理称规划工程,包括规划,筹措,安装,试运转。设备后期管理称维修工程。设备点检制度分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专项点检。这是一些基本概念,物资设备对施工而言,作为资源是施工组织与成本消耗最为关键的所在,也是总资产的一部分。随着企业向高机械化发展,我国施工企业当中机械数量与种类也在增多。单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所需物资新种类也在递增,这给我国机械设备质量与水平提出更高的挑战与要求。
二、建设施工的深入理解透析
在当前国内建设施工市场中,企业能否因地制宜的进行掌控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往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益与效果,因此,施工建设想要在市场中立足,必须加强企业中的物资设备管理。往往施工企业在设备物资采购中比较重视,对物资设备的使用率也处于上升趋势,而在物资及机械设备使用上却缺乏针对性管理。养成了重买轻用的不良习惯,从而无法进行及时全面的控制管理,导致了使用成本隐性提高。有的企业整体运营管理呈现虎头蛇尾状态,导致这一现象的问题所在是没有较好的市场研制,竞争形势分析,专项采购方案策划以及后期施工建设现场物资设备管理不到位。
三、提高施工物资设备管理措施
(一)对建设施工而言物资设备管理制度的完善,比如市场研制,物料品行识别,竞争格局利用,售后服务,等等能有效的减少物资设备成本,因此须有专门的责任心较强的主管人员。只有物资设备管理思路有效提升施工才能真正节约成本,获更大项目收益,才能稳定长远发展。
(二)还需要扩大收益空间,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减少不必要支出,这就需要准确灵敏的掌控市场设备物资具体价格与相关动态。并掌握建设情况,预算支出。。。。根据这些数据及信息进行严格采购,而减少出现由于盲目采购带来的施工建设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收益下降!
(三)对施工过程要开展重点掌控:严控“跑冒滴漏”现象,往往企业所处领域环境差异有别,因此没有完整的标准经验借鉴,这种独特性是其中的难题,这就要抓大,抓难,抓重点,不能让问题失控!
(四)建立优质的评优考级制度对重要的物资设备进行维护保管,对不合理的耗损现象进行防护。还要进行使用前培训。对于一些机械及材料进行防火防盗防雷措施。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保养机械设备养护维修。有效减轻机械设备在维修中的费用。
(五)针对性的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有效节省物资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奖励,树立优秀榜样。
(六)避免施工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主动适应市场行情,物资浪费的盲目支出现象。以事对事避免不必要的过多开支。
(七)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物资供应控制物资支出,结合项目管理要求与规定制定出管理办法如下:分部门负责各项事宜成立项目小组1.项目经理;.2工程部;3.物资设备部;4.计划合同部5.财务部
四、综述
现就物资管理进行如下综述:
(一)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消耗,方便财务核算争取效益最大化,制定出物资设备职责以及核算方法。
(二)根据施工生产计划安排,及时完成各部门所提供的工程用料计划。负责各个物资,设备计划,清领,供应等工作,满足工程的施工生产需求。
(三)按数量执行物资消耗定额,实施限额领,发料制度,执行物资管理规程,对储存,使用,标示进行检查。
(四)做好材料工地的料库管理,收回使用后的物资设备,并进行维修保养提高使用率。
(五)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防止丢失物资设备防止损毁和变质,对不合格的物资进行处理方案纠正,预防措施。
(六)节约物资设备,l开展修旧利废,节约代用,回收上交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韩强.在油田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思考[J].经济师,2015(5).
【如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工作09-08
如何做好区域管理08-14
如何做好科研工作06-08
如何做好预算工作介绍06-16
如何做好党群工作07-13
如何做好涉外收养工作07-20
如何做好QA工作08-15
如何做好乡镇纪委工作08-19
如何做好宾馆营销工作09-04
如何做好基层综治工作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