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2024-09-13

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8篇)

1.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篇一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4届高三预测试卷三

一.听力

1-5 BBAAC6-10 BACBC11-15 ACBAC16-20 CABCA

二.单项选择

21-25 DACBA26-30 ACADB31-35 ACDBA

三.完形填空

36-40 BCDAC41-45 ABDAC46-50 DBCCA51-55 DBCDB

四.阅读理解

56-59ABDD60-62 BDB63-64 DC65-70 ACDBCA

五.任务型阅读

71.opinions/views/viewpoints 72.rarely/seldom/hardly/infrequently

73.disappointed 74.support75.listener76.keep/hold/maintain

77.trouble/difficulty/hardship/misfortune/need 78.trust79.Honesty

80.tests / barriers

六.书面表达

As we can see in the picture, a boy is climbing a high mountain, sweating all over and having a tired look.In spite of many large rocks blocking his way, the exhausted boy is still struggling on the steep mountainside, because he knows that there is a rainbow behind the mountain.The picture is thought-provoking, which reminds me of our studies.What the picture conveys is that although the way to success seems long and difficult and there are many “rocks” ahead of us, there is still hope like the rainbow in our hearts.So long as we hold fast to our ideals and never give up, we are bound to achieve success.In our studies, all of us are facing many verities of difficulties and experiencing great hardships just like the boy.As a proverb goes, 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way.Our efforts will pay off in time.If we are determined to get to the top, we’ll see the rainbow!

2.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篇二

政 治 试 题 201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的财政政策和 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积极 稳健 B.紧缩 从紧 C.扩张 宽松 D.稳健 宽松

2.第 届亚洲运动会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 举行,中国共获得199枚金牌。A.十四 北京 B.十五 上海 C.十六 广州 D.十七 济南

3.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 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A.政治对话 B.经济合作 C.文化交流 D.军事互信

4.《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率先实现的战略目标。

A.科技现代化 B.全面素质教育 C.规范办学 D.教育现代化

5.2010年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位居世界第一。A.“银河” B.“曙光” C.“天河一号” D.“星云”

6.2010年11月23日,韩国和朝鲜在西部海域存在争议的 附近发生交火,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A.南千岛群岛 B.独岛 C.延坪岛 D.国后岛

7.假定2009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元,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是

A.4.8元 B.5元 C.6元 D.7.2元

8.江苏省作为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有

①不利于商品出口 ②直接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③加剧就业压力 ④减少居民出国旅游费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在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排行榜中,共有21家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企业,全部为大型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行业涵盖金融、化工、建筑、运输等。这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 B.国有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加强 C.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D.国有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10.2010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近17万件,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下列关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B.劳动者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 C.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 D.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11.2010年11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5个部门发出《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表明税收具有

A.随意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无偿性

12.中国产品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其关键是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C.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3.由于2010年气候异常,引发了韩国泡菜危机,导致韩国从国外大量进口白菜。这体现了 A.生产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价格全球化

14.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将修改后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再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中学生,如果你准备反映自己的意见,可以

A.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B.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

C.通过电话、网络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D.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15.有位政治家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以健全的机制约束权力。这启示我们,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就必须 ①加强党的立法和执法建设 ②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③严格依法办事,推行政务公开 ④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在我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是

①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和应尽义务 ②多党合作的根本保证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2010年9月,美国众议院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向中国施加压力令人民币升值。对此我国政府的态度是:“人民币升值会循序渐进,中国货币改革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这表明

A.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C.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唯一目的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8.2010年6月8日,“澳大利亚文化年”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2011年至2012年还将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中澳互办文化年表明

A.文化在相互渗透中融合 B.文化在相互继承中发展 C.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竞争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传播

19.2010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20.近年来,国学教育方兴未艾。国学中的传统民本思想如“民贵君轻”、“仁政惠民”、“民水君舟”等,为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素材。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国学教育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根本途径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看篇文章署名多,买本新书错字多。”这种评价

A.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 B.认为必须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C.肯定了建设和谐文化取得的成就 D.反映出通俗、流行是大众文化的主流

22.通过互联网、电脑、手机等媒介传播积极健康向上内容信息的“红段子”,逐渐成为新的红色文化品牌,开创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这说明

A.大众文化没有雅俗之分

B.发展大众文化应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C.科技进步决定大众文化发展的方向 D.传播先进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3.《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

A.回避文化对人的影响 B.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C.尊重他人的道德选择 D.抵制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24.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2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

A.正确地揭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26.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右边漫画《补充两字》启发我们

A.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B.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C.要坚信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 D.要集中全力抓主要矛盾

28.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 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竞争力的现代城市。这说明

A.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29.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首位。到2012年,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这说明

①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③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1的10次方是1,0.9的10次方约0.35,1与0.9之间只差小小的0.1,相乘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这启示我们

A.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31.从“委任、选任”到“聘任”,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干部任用制度的这种改革告诉我们,辨证的否定

A.是没有任何折中的全盘否定 B.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毁灭 C.是借助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变化 D.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32.2010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是因为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33.“他以一个公民的责任,引发了一场国家的行动。用良知面对生命,用法治守护健康。”江苏徐州儿童医院医生冯东川因实名举报“三鹿”奶粉质量问题被评选为2010年“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从冯东川的事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B.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 C.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人生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 2010年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图

注:生产成本增加、城市化建设占用的耕地越来越多导致蔬菜等农产品供应不足,一些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因素导致2010年1至11月江苏居民消费价格不断上涨。

材料二:2010年1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物价。在此之后,江苏省政府出台了稳定物价的15条措施。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江苏省政府应如何稳定物价。

35.2010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新疆工作的长期实践表明,中央在新疆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新疆实际和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并不断丰富发展新疆工作的宝贵经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

(1)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对政府来说就是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2)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有关道理的? 36.【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凯恩斯是一个相信在必要时政府可以进行干预而不相信完全放任主义的人,他坚信要使经济周期上升,政府必须插足进来用减少失业的方法去维持购买力。这意味着“赤字开支”,但它会恢复经济平衡。

材料二: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在宣布推出大规模投资方案后表示:“凯恩斯写的很多东西现在仍有道理。”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现在,英国也为借更多的钱来应对需求的减少进行辩护。

(1)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实质是什么?

(2)你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是怎样认识的?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2010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以共和党在众议院掌握多数、在参议院增长席位的结果落下帷幕。作为两党政治的“钟摆回调”,形成府会分立的态势,使奥巴马政府面对更多掣肘,既定政策难以付诸实践。

材料二:在我国,法律的制定是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经过立法机关多次审议,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最后表决通过的。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经表决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4部法律。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美国三权分立制作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指出我国国家权力运行的原则并分析实行这一原则的原因。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某校高三(1)班同学组织了以“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回眸“十一五”】

(1)结合资料链接,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问题讨论”中的观点。

【决策“十二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过程:

(2)请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征求和尊重民意的必要性。

【展望新蓝图】

信息速递: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遵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与此前发展中较多追求“国强”相比,将更加追求“民富”。

(3)请你进入“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结合上述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实现“民富”建言献策。

2010—2011学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A 2.C 3.B 4.D 5.C 6.C 7.B 8.B 9.C 10.D 11.B 12.D 13.C 14.C 15.B 16.D 17.D 18.D 19.C 20.B 21.A 22.B 23.B 24.C 25.D 26.A 27.A 28.B 29.A 30.C 31.D 32.B 33.C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1)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成本的增加和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导致江苏1-11月物价不断上涨。(2分)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市场上的不法行为,也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2分)

③国务院和江苏省出台稳定物价措施后,预期江苏居民消费价格将逐渐回落。(2分)

(2)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分)

②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2分)如实行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保障供应;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2分。答出其中两个具体措施即可)

③规范、整顿市场秩序。(1分)35.(1)①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提供物质保证。所以观点有一定合理性。(2分)②政府还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履行好管理与服务职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分)③政府还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分)(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新疆工作的长期实践表明,中央的新疆工作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认真总结并不断丰富发展新疆工作的宝贵经验”体现了上述道理。(3分)36.A(1)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2分)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危机具有积极作用。(2分)其各种反危机主张,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作用是有限的。(2分)

(2)一段时间以来在西方国家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助长了金融自由化,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2分)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新自由主义遭到重创,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2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自由竞争是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的两个基本点,西方市场经济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干预政策的出台也并不意味着“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2分)

36.B(1)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分)但它只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三大权力机关之间相互扯皮,导致效率低下;也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3分)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分)

(2)①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分)②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不能采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而必须实现民主集中制。(2分)

③实行民主集中制,能够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1分)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方式,有利于形成一种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1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1)观点一:经济是基础,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2分)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分)

观点二:优秀文化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因此,文化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1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1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1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民主决策;(1分)我国公民有权利、有机会直接参与民主决策。(1分)(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和尊重民意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体现;(2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分)

3.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篇三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_____________,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__________,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_________,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A.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答案】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既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干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失陪”为谦辞,只可用于自己;C项“寒舍”只可用于谦称自己的居所简陋;D项“千金”为敬称,只可用于称别人家的女儿。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①它至今仍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

②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③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 ④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

⑤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和影响 ⑥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

A.⑤⑧③④①② B.⑤⑥③④②① C.③⑤⑥④①② D.③⑤⑥②①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解答此题,既要注意文段中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又要注意分析题中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关联。③的陈述对象为“中国书法艺术”,与文段开头句的主语保持了一致,并且是一个总括句,领起了下面各句。故③应排在最前面,据此可排除A、B两项。②的主语应为①中的“它”,因此①应排在②的前面,据此可排除D项。所以本题选C项。

点睛:纵观近几年高考的语句衔接题,题型无非是三种:①嵌入题(也称“复位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填上一句或几句话;②排列题,即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③承接题,只给定上文(句),要考生选择与之衔接连贯的下文(句)。在熟悉题型的基础上掌握“句式知识”“命题规律”“解题方法”等;平时多读些名家作品或时文中的精美语段,增强语感;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语言风格等;要有文体意识,把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文字的各自表述顺序;要学会从陈述对象入手,通过梳理句子主干把握陈述主体,确定选句的角度。

4.下列对联所涉及的古代文人,与下图有关联的一项是

A.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B.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C.心中为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D.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 云山故园,望中西北是长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句内容和图片对照的题目,图片是《琵琶行》的相关内容,诗句A项是欧阳修的,B项是范仲淹的,C项白居易的,D项是辛弃疾的,因此选C。5.下列各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中年人或老年人见了青年,觉得不胜其健羡之至,而青年人却似乎不能充分了解青春之乐。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C.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地爱去。D.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考核诗句的引用是否得体,题中B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反应一种惆怅之情,而句子反应的是一种闲适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

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云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①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客皆班荆②,主人墙隅烋烋然③,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而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jù钱以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

(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

注释:①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②班荆:布草而坐。③烋烋然:灰尘蒙积的样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知县行属礼 强:强迫 B.日欲晡 晡:升起 C.明日具钱米往遗之 具:准备 D.扼腕终身 扼腕:惋惜

7.下面选项中,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避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专指对逝去的尊长不直呼或直书其名,如文中的“讳增 远”“讳煌”。

B.文中“癸未”、“乙丑”、“丙戌”等时间名词,采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叫“农历纪年法”。C.“廷试”即“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D.“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根据相关材料,来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可以纪实,也可虚构。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2)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

9.余若水“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6.B

7.C

8.(1)(绍兴守道沈静澜)是他同年中进士的朋友,依仗交情深厚,殷勤拜访,(余若水)称生病推辞。(2)因为这个原因,官吏们都不轻易违背他的心意,也不敢经常去拜访他。

9.哀吊国家的灭亡;痛心兄长的去世;捍卫自己的节操;表明对旧主的忠心。【解析】

6.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B项,晡:日落。

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专指对逝去的”说法不正确,谓帝制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在死者名前称讳,表尊重: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等。B项,“农历纪年法”不对。D项,“也可虚构”不准确。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恃:依仗;造:拜访;疾:动词,生病;以此:因此;重:不轻易;数:经常;焉:代词,他。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概括余若水“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的原因,概括要点的题目基本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物象的特征的分析等,注意找到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此题狐疑根据文中的句子“若水悼邦国之云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概括答题要点。参考译文: 余若水先生,名增远,是明朝崇祯癸未年的进士。他的兄长余武贞先生,名煌,是天启乙丑年廷试的第一名,担任翰林院修撰。余若水初出做官,便得到淮安宝应知县一职。当时,东平伯刘泽清率兵驻守淮安,强令知县向他行属下之礼。若水不服从,到任刚一个月,就辞职回家了。丙戌年,清兵渡过长江,余武贞先生走到东桥跳江自杀。余若水悲伤国家灭亡,痛惜兄长过早地死去,望着江水放声哭泣,立下重誓不再北渡,从此就不在城市中现身。

余若水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家中非常贫困,住在三间破旧的房子里,房子不能遮风蔽雨,鸟鼠不时出入。他在房子旁边租了二亩田地,亲自带领家人耕种来养家,经常到断粮的地步,妻子儿女安然自乐,没有怨恨的神色。官吏们敬重他的节义,就一起去慰问他,也极少有人能见到他,(或:他也很少出见)有的人就在门外行礼后离开。绍兴守道沈静澜,是他同年中进士的朋友,依仗交情深厚,殷勤拜访,余若水称生病推辞。沈静澜就假托探病径直入内,进了门就看到余若水躺在一张胡床上,胡床破烂不堪,床边有一张无腿的小桌,桌子四角用破瓦支撑着。听到朋友进来,想起身跳墙逃走。沈静澜已经预先考虑到这点,就邀请同年中进士的四五个人和他一起去的。看见余若水从床上起身要逃走,他们就一齐上前拦住他,对他说:“若水!人生在世应该有朋友和亲戚,你为什么如此(决绝地)逃避呢?”若水说:“我并非隐居避世而自命清高的人,只是自己觉得福分浅薄,不能与世人融洽相处,姑且一个人按照自身的方式安然生活,长久地做一个农夫到死,就很满足了。现在你们如此显耀地来拜访我,还要盛礼款待我,这会让别人认为我避名是为了求取名望,不是我的愿望。”朋友们都席地而坐,他尘灰满面地坐在墙角,朋友们环视屋内,屋内有一个甑放在土台上,饭还没有蒸熟;衣架上散乱地放着破旧的衣裙,其它的便什么也没有了。朋友们带着酒和器具,拿出来倒上酒,他勉强喝了两杯,硬劝他喝,他也不再举杯。朋友们谈及当世之事,他低着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即使偶尔有问答,也只是谈论天气罢了。傍晚,辞别朋友退下。第二天,朋友们准备了钱和米送给他,他再三谢绝。因为这个原因,官吏们都不轻易违背他的心意,也不敢经常去拜访他。他不进城市有三十六年。庚戌这年,没有生病而死去。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下葬,按照他的遗愿埋葬在他生前隐居的丁斗垄。

张岱说:为人之臣称托身于旧主,却改变自己的志向,丧失操守,这不是忠。激愤而死,来表明自己的气节。用道义来捍卫自己的志节,用智慧来保全自己,托身于人迹罕至的乡间,死后可以坦然地见旧主,不辱没先人,像余若水的做法已经足够了。然而他的节操被人难以比得上的地方,在于兄长余煌死在了止水,弟弟余若水不再渡河。余若水一心隐居于乡间,空怀抱负终了一生,唉,他真是做了一件难事啊!

三、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池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①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注:①风标,风度节操。

10.诗歌里出现的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11.尾联“思何事”三字耐人寻味,你认为池鹤所思应为何事?本诗托物言志,据此理解,这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这些形象起对比和衬托的作用。乱鸡形象凸显了池鹤的风度和节操;鸬鹚的毛色污浊,和池鹤的毛白如雪对照,突出池鹤形象和品格的高洁;鹦鹉的娇弱和学舌无主见,突显了池鹤的自标高格和铮铮傲骨。

11.丹顶鹤所思是自己何时(是否)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尾联借丹顶鹤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能施展自己才华的生活境界的向往;也隐含了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 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的愿望;同时又表达了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解析】

1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要求回答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什么作用,注意先答出手法,然后答出效果,运用反衬的手法,乱鸡形象凸显了池鹤的风度和节操;鸬鹚的毛色污浊,和池鹤的毛白如雪对照,突出池鹤形象和品格的高洁;鹦鹉的娇弱和学舌无主见,突显了池鹤的自标高格和铮铮傲骨。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诗歌的尾联“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托物言志,物的特征是“临风一唳”“怅望青田”,志向是“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能施展自己才华的生活境界的向往;也隐含了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的愿望;同时又表达了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2)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4)绝巘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__,飞激其间。(郦道元《三峡》)(5)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6)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7)后生可畏,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学》)

【答案】

(1).夙兴夜寐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阙者

(3).以塞忠谏之路也

(4).悬泉瀑布

(5).未成曲调先有情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8).在止于至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夙”、“ 寐”、“ 阏”、“ 谏”、“ 焉”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塞罕坝的“横平竖直

王国平

位于河北承德的塞罕坝,落叶松遍布,笔挺笔挺的。

这些松树经历的四季,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序更迭。冬天长期唱主角,春天、夏天被强行压缩了,高寒、沙化、干旱,带有负面色彩的词在这里集合,兴冲冲地向松树发起攻击。松树们不加理会,顶天立地,铆足了劲,往上长,直直地往上长。“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些句子,都是历代文人写给松树的,都是高声礼赞。松树的品行,好像自古以来就是免检的。塞罕坝是松树的天下。这些松树,跟风对话,跟雪周旋,跟寂寞逗趣。漫步塞罕坝,目力所及都是挺立着的灵魂。你会感觉被一股正气萦绕着,内心不由得生发出敬畏的情感。

在这片140万亩的土地上,人工绿化面积达112万亩。都说塞罕坝在大地上书写着绿色奇迹,那么松树负责的就是那一笔稳健的“竖”。

松树在地上投下的影子,就是路。塞罕坝的路,那么的细,那么的长,就像孩子用纯白色的油画棒,在硕大的墨绿色纸张上画出的一道道平展的白线,径直地伸向远方。

塞罕坝原本没有路,是塞罕坝人用铁脚板踩出了一条条路。森林深处的一条条小道,给塞罕坝添上了灵气,让塞罕坝的花草树木跟人亲近了,也让塞罕坝的壮美与幽深得以被人识、被人叹、被人爱。如果你添加了塞罕坝人为微信好友,又关心微信运动的计步排名,你会发现,塞罕坝人多数时候是排在前列的,甚至不时占据封面。这是因为塞罕坝人总是在路上,喜欢在“林子”里转悠,他们在工作,在生活,在守护绿色,在制造“氧气”,在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书写着大地上的那一笔舒展的“横”。

有了“横”与“竖”,坐标系的X轴、Y轴就确立了,而坐标系的原点,站着的是“人”。一撇一捺,重重两笔,挥就的是人的浩浩威严,“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塞罕坝人,在茫茫荒漠上种树,历时五十五载,那么单调,那么漫长,他们顶住了风,挡住了雨,吞下了苦,咽下了痛,以强硬的姿态号令茫茫荒漠变身茫茫林海,让绿色常驻人心,并见证着生态保护跃居时代主潮。

一撇一捺,轻轻两笔,也状写着人的柔性智慧,“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塞罕坝人伺候着自己或前辈种下的这些树,担心它们受森林病虫害的困扰,有个“头疼脑热”,又忧心它们一着不慎“惹火上身”,后果难以想象。只能是处处提防,时时小心,念想着这片浩瀚森林自由地长大,尽情地长高。身为务林人,他们即便在言语上也对大自然以悉心的呵护。在石质阳坡植树,泥土少,只能从别处运来,他们叫“客土回填”,给一堆土以宾客般的礼遇,整个植树的氛围也平添了几分庄严。他们还喜欢把“适地适树”的说法挂在嘴边,这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个道理,到什么地方种什么树,蛮横不得,强扭不来。

塞罕坝人,演绎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面与光明面。

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永”字。1962年,那么一个年代,国家决定要在塞罕坝组建林场,目的和期望凝结在27个汉字的字里行间:“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这就是“本”,塞罕坝人“不忘本”。这就是“初心”,塞罕坝人“不忘初心”。

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每年释放氧气54.5万吨,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植物9种……这是塞罕坝人提交的成绩单。

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木”字。

森林,树木,是塞罕坝人的亲属、友朋,亦是恋人,生死相依,你侬我侬。海子有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塞罕坝有多个苗圃,树苗在这里得到精心呵护、培育,待时机成熟,就装上车,被运往四面八方。塞罕坝人嘴边的这些“苗子”,携带着塞罕坝的基因,盛满了塞罕坝人的情谊…… 去吧!去吧!塞罕坝的“苗子”,去美化别人的幸福生活,去装点我们共同的家。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文章第7段与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14.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15.文中为什么引用海子的诗?

16.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标题的含义。

【答案】13.内容上,将“横”和“竖”分别比作坐标系的X轴、Y轴,点出人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结构上,既总结了上文的“横”与“竖”;又引出下文描述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面。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绿林映白路,色彩鲜亮,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塞罕坝的路在无边绿林的映衬下细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塞罕坝人勤劳、奉献精神的赞美。

15.表达塞罕坝人对植物的热爱,与植物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享受着塞罕坝森林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使文章具有诗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16.“塞罕坝的横平竖直”,“竖直”是写塞罕坝在环境极为悉劣的条件下,绿化率却极高,到处都是松树,赞美了松树坚毅、顽强、充满正气的精神。“横平”是写塞罕坝人踩出又细又长的路,表达了对塞罕坝人不畏艰辛、执着奉献精神的赞美。【解析】

13.试题分析:段落的作用通常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切入分析,内容方面,要先概括段落所写的内容;结构方面,主要考虑该段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第7段是一个过渡段,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点出人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引出下面写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面。

14.试题分析:赏析句子时要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等角度展开。“像孩子用纯白色的油画棒……画出的一道道平展的白线”运用了比喻手法,描绘了塞罕坝的路细长的特点,分析效果时要结合作者表达的情感。15.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考虑引用诗歌能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的作用。另外,要考虑所引用诗歌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以及与本文写作对象或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文中引用海子的诗要表达的是塞罕坝人对植物的感情,对塞罕坝的感情,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16.试题分析:分析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切入。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其比喻义。理解“塞罕坝的‘横平竖直’”的含义,要抓住“横平”和“竖直”两个关键词。第1—3段写“竖直”,第4—6段写“横平”,表面上是在写树、写人,背后却是在写树的品质,讴歌人的精神。

六、现代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论称誉 培根

称誉是才德的反映。但是它像镜子或其他映影的东西一样。如果它是从俗人来的,那它就多半是虚假而无价值的;并且是随着妄人而不随有德之士的。因为流俗之人是不懂得许多出类拔萃的美德的。最低级的才德能赢得他们的称誉;中等的才德能在他们心里引起惊讶或艳羡;但是对于最上的才德他们就没有识别的能力了。唯有表面上的表现和假冒的才德乃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称誉的确好像一条河,能载轻浮中空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但是假如有地位和有见识的人同声称誉某人,则有如《圣经》所谓“美名有如香膏”。它的香气播满四周而且不易消逝。盖香膏的香气比花卉的香气耐久也。

可以恭维人的假原因太多了,所以一个人怀疑人家的称誉是有理由的。有一种称誉只是出自谄谀;要是说话的人是一个普通的谄谀者,那么他就会有几种普通的套话,对于谁都可以用;要是他是一个奸猾的 谄谀者,那么他就会摹仿“谄谀者之王”的——那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一个人自以为最长于某事,或最富于某种美德,那奸猾的谄谀者就会在这些地方竭力赞成他;但是假如他是一个大胆的谄谀者,他就会找出一个人自己感觉最缺陷的地方,自己深以为耻的地方,而坚持说他在这些地方很有长处。

有些称誉是出自善意与尊敬心的,这种称誉是我们对于帝王或大人物们应有的礼仪,这就是“以称誉为教训”;就是,对某些人说他们是如何如何的时候,实际就是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如何也。有些人受称誉其实是被人恶意中伤,为的是好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嫉妒心;“最恶的仇敌就是那些恭维你的仇敌”;所以希腊人有句成语:“被人恶意恭维的人鼻子上要长小疮”,就好像我们的成语所谓“说谎的人舌头上要长水泡”一样。中节的称誉,用之得时,而且不俗的,确是能有好处的。

至于一个人自夸自赞,除了在很少见的情形之中,是不能成为合理的;但如果是自己称扬自己的职务职业,则可以漂亮地并且带点豪气而为之。圣保罗在自夸的时候,常常加上一句“我说句狂话”;但是在说到他职务的时候,他就说“我要荣耀我的职分”。

(有删改)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18.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称誉”有什么作用? 19.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称誉?请简要概括。

【答案】17.本文首先提出称誉是才德的反映的观点,接着点出称誉的意义(作用),然后从假意的称誉和善意的称誉两方面论证称誉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自我称誉职务职业要有豪气。

18.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美名和香膏的相似性,美名撒播范围广,美名耐久不易消逝。引用《圣经》名言,形象鲜明,论述更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19.理智思考别人的称誉是不是善意;别人的称誉和自己的才德是否相称;要从善意的称誉中获得启迪:要能预料到称誉后的后果。【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分析论述层次来考查分把握文章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通读全文,先抓住每段的关键句:第一二节是引论部分:第一节的关键句是本节的第一句“称誉是才德底反映。”接着分三类论述对称誉的不同反映了具有不同才德的人。第二节的关键句是第一句,用比喻的方式“称誉”“能载轻浮中空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即点出称誉的意义(作用)。第三第四是本论部分。这两节从原因的角度分析论证称誉的产生。第三节关键句是“有一种的称誉只是出自谄谀”,论述假意的称誉的原因,第四节的关键句是第一句“有些称誉是出自善意与尊敬心的”,论述善意的称誉的原因。这两节内容的结构关系是并列关系,在概括论证思路时应该合并成一点。第五节是结论部分。其关键句是“自己称扬自己底官职或职业,则可以漂亮地并且带点豪气而为之。”并引用圣保罗的话证明自我称誉职务职业要有豪气。把这些关键句的内容按照原文层次顺序依次分析,归纳、合并,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再用“首先,接着、其次、最后”等自己的语言整合即可。不能倒置、错乱。

点睛:概述论述层次是就文本本身特点设题,出题的形式上有两种:局部段落论述层次概括和整体文章论述层次概括两种。梳理论证思路:(1)阅读。要强化阅读,要深入细致地读,勾画圈点地读。整体把握全文论证思路的阅读要这样走:第一步粗读全文,看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事,以把握文章全貌;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用简明的一句话把段意标示出来,将全文缩成几句话;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清晰的层次。局部段落论证思路的阅读在把握全文思路的前提下更需要细读:看看全段有几个句子,每句讲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合并。就是合并段落(句子)。论证思路题从表面上看是“分”的问题,其实是“合并” 的问题。文章中哪几段可以并为一层,段落中哪几个句子可以归为一类。“并”说到底是文章中间两三个段落的合并问题,具体段落也是如此。是把有共同意思的内容归到一起,像中间段落如果是并列或递进关系完全可以“并”为一层。18.试题分析:题干问“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他对论述“称誉”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作答时要找出该句在文中的位置,“美名有如香膏”在文本的第2段,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其中暗含的作者的情感及其对论述“称誉”的作用。“美名有如香膏”,一个“如”字可以看出它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它底香气播满四周而且不易消逝。盖香膏底香气比花卉底香气耐久也”,意思是“美名像香膏一样撒播,范围广且耐久不易消逝”。“则有如《圣经》所谓,‘美名有如香膏了’”这是引用《圣经》中名言,比喻修辞,形象鲜明,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1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称誉”,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时先通读全文,针对整个文本进行信息筛选,如第1段“称誉是才德底反映”;第2段“假如有地位和有见识的人同声称誉某人,则有如《圣经》所谓,‘美名有如香膏’了”;第3段“可以恭维人的假原因太多了,所以一个人怀疑人家底称誉是有理由的”;

第4段“有些称誉是出自善意与尊敬心的”“有些人受称誉其实是被人恶意中伤,为的是好引起别人对他们底嫉妒心”“中节的称誉,用之得时,而且不俗的,确是能有好处的”;第5段“但如果是自己称扬自己底官职或职业,则可以漂亮地并且带点豪气而为之”。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

七、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他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祖训传家,难能可贵

对于传家宝的理解,每个人的看法各有不同。小张认为,有年头有故事的青花罐是传家宝;小杜说,爷爷留下的勋章是传家宝;而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一祖训奉为传家宝。家族祖训流传千年,是一家精神、品格之体现,我更为赞同小程这一难能可贵的“传家宝”。

祖训,是一家所奉行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中华文明沿袭千年的过程中,这无疑是这条闪烁的长河里最璀璨的星星之一。小程家的祖训所体现的不仅有“忠厚”这一美好的品质,还注重于“诗书”教化的作用。不但要固守自身品行,还在于学习知识,向外界拓宽、充实自己的思想.其中所体现的有“仁义”的思想,并应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传承的祖训,影响每一代子弟的成长,培育他们成为一个“仁义与智慧”兼有的人才。相信小程在此熏陶之下,也能成为一个身具忠厚、腹有诗书的人。

小程家的祖训是千年前先祖为后代子弟所定下的行为规范守则。不仅是一种规范,也饱含了先人的期望与寄托。一家有祖训则满家馨香,若家家有祖训则足以构建一个“去泽流芳”“未污昭质”的和谐社会。

小张家的“宝”,不仅有年头,更有故事,古董一般的存在,于常人而言,确实十分有价,但这价是物质的价,却达不到小程家的祖训这般无价,此时的无价更胜有价之宝。而小杜家中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勋章。勋章是小杜爷爷精神的象征,让人不禁为之肃然起敬,但这枚勋章是小杜爷爷所践行得之的精神凝聚,有鼓励,有致敬,却达不到“祖训”流传千年,使每一位“程家”子弟践行,获取美好品质的效 果。祖训涵盖的是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的是渊远流长,是先祖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对后世子弟的号召.流传时间之长,影响之广,这种精神财富是前两者所不能及的。

各家有各家的祖训,你我皆不例外.若是人人能够践行自家的“祖训”,则足以让这个社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这种精神上的号召响应会由家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传递至一国.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

物质上的财富并不能永存,唯有精神上的财富经历千万代的传承得以留存.因此,祖训传家,难能可贵。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表述了三个人的三种观点:小张认为家里的青花罐是传家宝,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认为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是传家宝,有贡献有赞扬;小程认为传递忠厚的品质、诗书礼仪的祖训是传家宝,有思想有传承。这里,青花罐意味着物质财富,勋章意味着荣誉,祖训意味着精神,由此可见,传家宝就是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珍贵物品、宝贵的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等。三种传家宝,有属于物质形态的,有关于思想精神层面的,也有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点的。小张家的传家宝可能是一个价格不菲的文物,同时也具有超越金钱的文化、历史价值,或因承载着家族的记忆而显得弥足珍贵。小杜家的传家宝见证了爷爷的努力和奋斗,象征着祖辈们用血肉换来的荣誉,具有激励后人前行的精神力量,所以,它也是值得珍视的。小程家的传家宝是中国许多家庭都有的祖训。在我们这个注重家族观念的国度里,祖训代表了一种信仰,是一个家族重要的精神密码,是维系家族、沟通代际的纽带,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文时,可以写成议论文,就一点或几点进行表述,同时还要注重把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关系,立意可以有:①珍惜传家宝;②留给子孙的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③正确面对祖辈的荣誉。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围绕“传家宝”进行写作,思想积极,内容健康即可。参考拟题:

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 跨越时间的方向标

诗书继世,感诸书香

4.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篇四

2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扑灰画、茂腔等

民间艺术。我从小耳儒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人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表明

①民间艺术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源泉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人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④

25.“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

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6.2012年国产优秀电视剧《火蓝刀锋》《民兵葛二蛋》《与狼共舞》等创作都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生

活,贴近群众、反映时代、弘扬主旋律,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

①不断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②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检验文艺创作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我国文艺创作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8.2012年l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的深空,与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过

并拍摄到该小行星照片。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的近距离探测,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这同时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完成再拓展试验后完美收官。上述材料再次印证了

①社会实践不断地发展,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科学技术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们能够通过正确意识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

④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9.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

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30.以下说法与右图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1页

①满足现状,摒弃那些与现实不一致的想法 ②面对现实,不能改变不幸就学会改变心态 ③辩证思考,不幸与幸运都只是相对而言的 ④学会自信,寻找生活中比自己更不幸的人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31.蜜蜂是被花卉鲜艳明亮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所吸引而采

蜜,这是以往人们形成的共识。目前,最新一项试验研究表明,花卉是通过释放电场信号来吸引蜜蜂采集花粉。这体现了

①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32.“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历史的B.事物的性质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C.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3.2012年11月25日,为我国航母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J-15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罗阳同志生前忠于事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航空事业。这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 B.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高的价值追求 C.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35.2013年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及四川盆地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

材料二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少了爆竹声,年味就淡了许多。然而,燃放爆竹对环境的影响也很明显。广州决定从今年起停办已连续举办18年的春节焰火晚会;郑州取消今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并倡议市民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春节要不要禁放爆竹,在网友中引起了热议,也产生了一些分歧。

正方:燃放爆竹既污染又浪费,要禁。反方:不燃放爆竹没有年味,不要禁。

(2)结合材料二,请你在正方或反方中任选一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论证该观点。(6分)

三、综合探究题(18分)

37.材料一: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费的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比如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也

有官场的,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还有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舌尖上的浪费”产生的原因"(6 分)

材料二: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随后又提出六项禁令,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组织和参与赌博活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认识。(6分)

材料三:以下是一份“光盘行动”的倡议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午饭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人们参加“光盘行动”从思想方法上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6分)

2013届高三政治第三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7.(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公权滥用、公款吃喝是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政治根源。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好面子的落后思想文化是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文化根源。③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事稼穑不知辛苦,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因而产生“舌尖上的浪费”。(6分,每个要点2分,答对三点满分)

(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是对中国国情的反映。(2分)②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是党根据客观实际判断之后作出的价值选择。(2分)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会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符合新时期对党的要求,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分)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要求党从根本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回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得当,可给3分,总分6分)

(3)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餐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饮食,吃多少,要多少。(3分)

5.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篇五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挂名写在密封线内。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鞅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三官贫,必削。”这表明商鞅认为()A.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 B.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C.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 D.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

2.下图为考生抄有四书五经的作弊内衣。这件内衣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

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

4.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

A.佛、道思想的影响

B.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

C.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

D.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

5.下图分别是1873年和1882年刊登在《申报》上的两则广告。这两则广告 A.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

B.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要求

D.都含有推销外国机器的目的

6.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

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 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

7.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

A.1840-1860年

B.1860-1894年

C.1895-1920年

D.1921一1927年 8.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

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9.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 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10.近年来,台湾的一些人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 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 11.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12.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主权在民

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

D.依法执政

13.“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14.“进化生物学的新颖而出乎意料的结果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念。”有人把进化生物学的观点归纳为下列几点:①没有固定不变的种类,只有无止境的改变②大自然是平和协

调的③一种优秀的生物,是一个能在其他生物不适宜生存的地方存活的生命形式④适应性的变化取代了美德上述各点中正确的应该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

16.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加强,其本身就是危险的加强”。新经济政策应该“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退到由国家来调节商品和货币流通”。这表明,列宁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要()A退之有度

B.以退为攻

C.以攻为退

D.彻底退却

17.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这个画派是()A.浪漫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画派

18.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B.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 C.实行杀富济贫的政策

D.完善“福利国家”的制度

19.1992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口致辞中说的:”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加利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A.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全球化发展有了组织保障 B.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 C.跨国公司的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D.欧洲共同体逐步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0.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感,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这一世界格局是()A.单极格局

B.两极格局

C.多极格局

D.单极加多极格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1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瘩《历代职官表·内阁》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二门下级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串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弃(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瑞(尚书仆封)而亲德弃,(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鸡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瑞、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一一《资治通鉴》

请回答:(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4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5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士民公举(士卜·„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名曰议邱。”“俾轮班入值,以备顾问。随时请时,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筹怕事宜.皆令

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扰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谭嗣同《仁学下》

材料三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一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

材料四

民之自由,天之所弄也。-

---《严复集》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议郎”是如何产生的?有何职权?(4分)

(2)据材料二,概述“君”与“民”的关系。(3分)

(3)材料二、三、四的主张分别反映了法国启蒙运动的什么思想?其主张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政治诉求?

(5分)

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成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材料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一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付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对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四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只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

—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4分)

(2)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字左右)

24.(12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没有建立一院制议会。而是建立了两院制。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从制宪者们的经典论述中找到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材料二

麦迪进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一院制容易引发党争。如何消除党争,宪法的反叶者们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用小共和国中公民的爱国热忱和遵纪守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村共和国的热爱使得小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形成旨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不同派系或者在此基拙可以大大减小党争的危害。”而制宪者们认为“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教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人教相对较少的机构。

—艰英美两国代议制结构性差异的成因》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2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3分)

(3)材料三中“宪法的反对者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3分》

25.(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时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时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叶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叶。大垄断时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一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板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2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3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D 3.C 4.A 5.A 6.D 7.C 8.D 9.C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A17.D 18.A 19.B 2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1分。

21.(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3分)(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2分)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2分)(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分)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2分)保证了皇权的独尊。(1分)22.(1)产生:选举产生。(1分)职权:备皇帝顾问;可“上驳诏书”;其令可让“下部施行”。(3分)(2)关系:民主君仆;民选择君为其办事;君不办事民可将其废除。(3分)(3)思想:材料二: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材料三:三权分立;材料四:天赋人权。(4分)诉求: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

23.(1)因素: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4分)(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包括: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农村中的“小自由”成为改革的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有利于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改革。政府是体制的保护者,也可成为改革者。中国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9分)评分标准:第一等(7^-9分),第二等((4-6分),第三等((0-3分)24.(1)结果:参议一院制:少数人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众议一院制:少数州侵犯多数州的利益。(2分)

(2)措施:设立代表各州利益的参议院和代表公民利益的众议院共同构成议会。(2分)特点:参众两院相互制约与平衡。(1分)(3)不正确;因为它旨在恢复邦联制度;人数众多易为感情冲动左右;易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4分)(4)原因:克服少数对多数的侵犯:解决专权;消除党争。(3分)25.(1)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2分)(3)措施: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嵘”。(3分)根本原因: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分)(4)启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需要借鉴他国的

6.江苏各地高三模拟测试英语作文 篇六

One possible version

Cell Phone and Internet Dangers

Cell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have improved our lives in many ways. However, along with improvement, they have also brought a number of worrying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Many car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cellphones. A cellphone brings us much convenience, but some drivers get on the internet while driving. These insensitive drivers are a danger to us all.

Many of the dangers of the internet are well known. Children who visit websites without their parents’ permission sometimes talk to people who they don’t know and put themselves in great danger. People with blogs sometimes post embarrassing photos on their websites without permission.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use the internet to get personal information that we don’t want them to have.

7.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篇七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

此“细节”非彼“细节”

【文题解读】这段文字出自于诗人北岛的新书《城门开》出版之际,接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人林思浩的一次的专访。当时林思浩问道,“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你身上的感受吗?这种类似于化学作用的感受对你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北岛是这么回答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这也就是你提到的化学反应,与诗歌中的“通感”近似。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满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可见,这里的“细节”指的是我们的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伴随我们成长的人和物,它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情感交流,细小 的审美情趣,细密的文化内涵······这些细节应该具有小、慢、真、美、趣等特点。然而,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分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已经让我们的心再也无法安然,无法淡然地去静听一朵花开的声音,无法从容地去品尝生活的原酿,只是一味的地“匆匆,太匆匆”向前奔走,蓦然回首,不禁发出“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的慨叹。所以材料意在提醒我们: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慢慢走啊,欣赏啊”!更不能因为某种利益原因而随意删除我们的生活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丢失我们生活的“根”!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材料针砭时弊的倾向十分明显 “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矛头指向“商业化和娱乐化”的社会现状

“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被删除的应该是曾经生活中存在过的、不该被删除的,却在商业化、娱乐化的冲击下遗失的、忽略、忘却的点滴。

立意建议:

应对“没有细节”的背景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进行关照和反思,从而表达积极思想和美好愿景;

当然,北岛的话是他对于时代的独立思考,有其独特性和深刻性,但能否作为这个时代全面而精准的概括呢?对此应允许作辩证思考,比如:谈及时代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要关注宏观走势,抓住荦荦大端,才不至于落伍和迷失。言之有理亦可,但比较冒险,慎选!

【参考范文】(非学生作文,修改后的一篇现代文阅读,供大家参考)

一条少年的街道

秋天的一个黄昏,我回到村庄,站在村口,开始了对一条街道的凝视,想通过它找寻童年生活的细节,然而就是在这一刻,我突然有了孤独,不想说话,只想用一个曾经的少年的目光静静地看着一条街道的深处,那还是我的少年的街道吗?

我是什么时候疏远或者想要逃离这条街道的?我在心里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多年前,当我背着包裹第一次远离家乡,在工地上想念少年的街道时,街道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亲切。一个夜晚我独自走过街道时遇到一个归乡的老人,他也是独自在街道上走,他抽烟,细微的烟火在幽静的街道上像一束萤火。我们有过语言交流,他拍着我瘦小的肩膀,说,“孩子,我是走一次少一次了,有机会就多走走自己的街道吧。”可惜,那个老人,听工地老乡讲,他已经不在了。现已人到中年的我,对于那条少年的街道,终没能够多走走。

望着黄昏里的村庄、那条街道,有一件事一直让我不能释怀。那是高中毕业那年我去当兵,体检、政审,一切都顺利通过,就差换上军装走人。奶奶在我不知情的一个下午去见了村里的民兵营长,在民兵营长家里见到了两个带兵的中尉。她对带兵的人说出了我不能去当兵的种种理由,她最致命的一句话是,如果让我去当兵,她就跳井。她毁掉了我当兵的梦想。听到这个信息的黄昏,我是这个村子的疯子,所有的狂躁、气愤、失落、失望,甚至绝望都在我的身上疯长,无法阻挡。在质问过民兵营长为什么突然中止我换上军装的理由后,我疯狂地跑在少年的街道上,心中充满了沮丧。从此我不再给奶奶念信,也很少到三叔家去见奶奶。后来我才慢慢知道了奶奶的理由:我爷爷就是当兵死在了战场上,让她守了大半生的寡。但一切都已来不及了,奶奶再也无法亲耳听到我内心深处的忏悔。

再有,留在我记忆的胎记里的,就是我少年街道上的那些马车,那些驴车,那些骡子和羊,和慢慢腾腾的老牛。在我少年的时光里,每天都能看到几辆马车从街道上走过,几辆驴车从街

道上走过,几辆牛车从街道上走过。马路上、街道里会时时有冒着热气的马粪或牛粪,时常听见牲畜的叫声:熟悉的牛儿“哞哞”声,羊儿“咩咩”声,驴儿“昂昂”声„„此时又回荡在我的脑海里。牲畜是乡村的风景,能赶着马车去走亲戚也算是一种身份,就像现在一个农民开着小车走亲戚一样。

这不由让我想起两年前的秋天我回到村庄,看到一辆一辆机动车奔跑在乡村的公路上,大型农业机械在田野里耕作。我寻找着一匹马和一头驴的影子,后来终于找着了,我的一个本家叔叔坐在已近落伍的驴车上,后面的车架子上装满了金黄的玉米。我久久地看着他和驴车,情不自禁地截到了他的前头。他抓住笼头,和我聊天。我问他村里还有多少头牲口,他沉吟了一下,掰着指头数,告诉我,只有四头,全村只有四头了。看着他写满沧桑而又无奈的脸庞,我叹息了一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目送着他在夕阳里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拧巴,我回乡寻找,寻找我曾经的过往,我还能找到吗?

傍晚,我和儿子一起走在村庄的街道里,告诉他我和一个村庄一个街道的故事,告诉他这就是我少年的街道。他迷茫地看着一个村庄的街道,看着我,摇摇头说,没意思,你看这街道多单调。

多么单调?他击中了我。这就是一个孩子的乡村视角、一个孩子对父辈乡村生活细节的评估吗?单调?难道已经没有人再喜欢这样的单调了吗?单调和不单调,静谧和浮躁,究竟该怎样衡量,又是多么难以融合。

8.江苏各市届高三模拟试卷作文 篇八

语文附加题1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登山不必有径,荒榛密菁,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20.“亘古以来,一人而已”中的一人指的是明朝的哪一位旅行家?(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最能概括文中“一人”探险精神的句子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阅读。(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通过丹麦王子为父复仇而遭毁灭的悲剧描绘,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黑暗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一曲悲壮的颂歌。

B.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叙述清新自然,描绘时情景交融,以含蓄洗练、流畅优美、富于形象感的语言歌颂了一位美国老渔民与鲨鱼搏斗的非凡毅力。

C.《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单刀赴会、群英会、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计等都写得非常精彩,既有深刻的内容,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英雄形象。

D.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的感情和惊人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丰碑。

E.巴金通过《家》中一系列悲惨故事的描绘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腐烂和溃败,通过觉新这个既有明确爱憎是非观念又懦弱无力不敢反抗的人物鞭挞了整个旧制度。

23.概述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关于哈姆雷特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突然来的村妇刘姥姥,不但没有受到冷遇,反而受到欢迎,这

是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躯体,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象。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 1

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弯下腰向你致敬。我的手轻抚你洋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贵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25.这篇散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分析鉴赏文中画线句子的做含意与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附加题2

一、阅读材料,完成1~2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断句(限6处)。(6分)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 所 作 《天 籁 词》 粗 浅 之 甚 不 足 为 稼 轩 奴 隶 岂 创 者 易 工 而 因 者 难 巧 欤 抑 人 各 有 能 有 不 能 也 读 者 观 欧 秦 之 诗 远 不 如 词 足 透 此 中 消 息。(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0.文段中“稼轩”指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1分)根据文意,写出“同一作家不同文体的作品有高下之分”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同样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而林黛玉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B.鲁迅先生《药》中的华老栓是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他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只关心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对刽子手卑躬屈膝,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天狗》是五四时期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它以无与伦比的写实手法,奏响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最强音。

D.《边城》中傩送为了纯真的爱情,宁愿放弃一座碾坊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天保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爱情。他们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E.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他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抓”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他贪婪的本性。

22.(1)请简述《家》中鸣凤之死的主客观原因。(5分)

(2)《三国演义》中“巧授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使连环计?(5分)

2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国际金融危机逐步侵蚀着世界实体经济,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当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增长,稳就业。”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会使新增就业岗位增幅下滑和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会使企业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缩小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也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就业岗位减少,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其影响将由外而内、由小到大地逐步波及许多领域,就业困难也将从农民工向城镇职工蔓延。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到明年年底将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专家分析,中国的大学生产生就业难除了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外,教育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一致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盲目扩招和扩招时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择业观念以及用人单位“学历至上”思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存在诸多问题。

23从材料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产生哪些影响?(6分)24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9分)

语文附加题3

一、阅读材料,完成l9~21题。(10分)

然南北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隋书·文学传序》

19.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6分)

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2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南北朝文学各自的特点(2分)

21.文中“宫商”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两音,请写出其余的三音(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狂人日记》中,狂人曾经在二十年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说明他曾经有过打破封建传统和陈规的举动;他还清楚地记得徐锡麟的牺牲,这就说明他在“发狂”以前是一个革命者并曾用革命者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B.林黛玉的《葬花词》并非只有哀伤凄恻,其中也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表达了对长期迫害着她的现实的控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现了她对反抗现实的胜利的热切期盼。

C.《边城》中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有着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清新而健康。作者想要通过他们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D.“他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忽然„„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他们„„像两个敌人。” 这一场景中的“他”是觉慧,这一场景成为小说中人物关系的一个颇有意味的象征。

E.《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是以欧也妮的生日集会开始的,是以她嫁给公证人霍拉旭的侄子德·蓬丰,在丈夫死后幽居独处,捐建教会学校、图书馆,捐赠圣体匣,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挟着一连串的善行义举向着天国前进”结束的。

23.《哈姆莱特》中的波洛涅斯是个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试简析之。(5分)

24.《三国演义》中有诗叹袁绍:“逆耳忠言反见仇,独夫袁绍少机谋。”袁绍拒听谋士的忠言良策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得最为集中。请从该战中举出三例(5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新《三国》偏离了“中国史心”?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比起老版,少了许多抒情意味的特写,叙事节奏加快了,这大概是它的优势。但为了戏剧冲突,也改编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历史片段。比如十八镇诸侯是曹操召集的,等等。我想名著改编,既要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剧效果,也得想到那些三国迷的感受。有些细节不该有明显硬伤。

新剧不仅以“曹操视角”来统领全剧,甚至想将之塑造成一个“新型英雄”。这些年一直有为曹操平反的呼声,似乎有了“国家统一”的大义,政治家是否仁义已变得不再重要。其实中国人看历史,注重的是行动中蕴含的价值和理念。历史中的事件起起落落,现代人多关心成事之人,然而中国史观并非如此。从诸葛亮到关羽,皆因所主之事不圆满才被民间信奉,因为这种不圆满,更能显出人格的不朽。钱穆先生认为这正是“中国的史心”。

忠实原著,或者创新,是重拍四大名著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当然重拍者,都会说自己是更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但创新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下处在一个价值观缺失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认知中缺少了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判断,衡量价值的标准只剩下了财富、权力或成功。

虽然人人可能重新阐释与演绎名著,但学问与情怀的高低,却能因此立判高下。因为名著不仅携带和见证了我们关于文明的公共记忆,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往往是普通作品无法比拟的。

25.请概述新版《三国演义》与老版相比的不同之处。(6分)

26.根据文意,概括什么是“中国的史心”?(3分)

上一篇:我的泰迪狗的作文下一篇:爱的滋味_写事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