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总结(共10篇)(共10篇)
1.历史经验总结 篇一
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在中学任教已经整整三十多年了,回首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不禁感慨万千,随着岁月的流转、教龄的延长,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不断升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在这里和大家作个交流,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为了上好每一堂历史课,总是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广泛搜集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充实
历史课,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理论较为抽象,往往给人以枯燥无味之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浓,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应紧紧抓住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历史课是中学阶段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在上课时,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以“讲”为主,“读”“议”结合
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所以因学科而异,因学生而异。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讲“为主,”“读、议”结合。
运用讲解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师情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讲解是思想历史课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艺术,讲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简洁地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讲”为主,并非“满堂灌”,我在讲解之前,经常要求同学认真看书,积极做好准备,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抓住学习的要点,增强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听课的效率。
除了“讲、读”之外,在教学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达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第三,巧设练习,巩固教学成果,“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巩固知识的一个途径,教师讲得再好,如果不进行巩固,这些知识就会逐渐被忘记。“练”不是盲目的追求练习的数量和练习的次数,不能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要练得当,讲求效率,即要巧练。巧设练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结构的过
2.历史经验总结 篇二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在探索中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走过了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文化大革命”前17年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并在探索中前进的时期。我们在改造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 探索建立中央统一领导, 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探索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经过17年的艰辛努力, 基本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格局, 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其主要特征为:一是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等院校管理体制从校 (院) 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 (院) 长负责制。二是探索建立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高等学校实行中央统一领导, 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中央各部委协同教育部分别管理所属一部分高校, 各省、市、自治区具体领导和管理各自所属高校。这一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成为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 对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探索建立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四是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总之, 我们经历建国后17年的艰辛探索, 基本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文化大革命”10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遭到严重摧残和严重破坏的时期。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极左思潮影响下, 取消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造成教育行政机构和高校领导机构的瘫痪;在改造“旧教育制度”的旗号下, 片面强调放权, 否定中央统一领导, 造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的混乱;违背教育规律, 片面强调“突出政治”, 造成教育事业的停滞、混乱和倒退, 使我国高等教育丧失了10年宝贵的发展时期和重要的发展机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高度, 重视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加强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初步理顺了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高校恢复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使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和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体制,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关系, 及时调整教育体系结构, 促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 使高等教育管理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 为政府和教育部门依法治教提供了法律依据, 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 建国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经历了艰辛探索的历程。这充分说明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变革和发展的历史。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60年来经验教训的回顾与反思, 使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至今仍指导我们对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 值得重视和关注的经验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1. 必须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60年的实践证明,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尽管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目标, 但在任何时候, 都应该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这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2. 必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 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个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世纪之交的三次重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 都是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改革, 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 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要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需要。
3. 必须尊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把握其特有的功能和价值。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以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原则, 注重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自身的功能和价值, 在推动改革实践中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 必须以坚持政府为主导, 调动高校和各方面的积极性。
政府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者, 但这并不意味政府包办一切。要在改革中着力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 解决高校缺乏应有活力等问题, 逐步建立起与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 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高校自主办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必须坚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实践证明, 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 应根据高校的实际, 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合理而系统的政策支持, 为改革的实施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 必须坚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6. 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善于传承、借鉴和创新。
基于中国国情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继承和创新, 是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双轴。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传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坚持传承、借鉴与创新的统一。在不断传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智慧和优良传统的同时, 合理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理念,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回顾新中国60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高教管理研究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高兴地看到, 在广大高教管理者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从理论探索、政策支持和具体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高教管理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矛盾、新问题, 作为教育管理者,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加大新时期高教管理工作研究的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是要加强对转变政府职能的研究。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事实表明,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应加强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研究, 明确政府和高校各自的功能与职责定位, 以逐步形成权责一致、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二是要加强对高校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的研究。科学定位是高校办出特色、实现多样化发展的基础。要研究高校的科学定位,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根据高校的主要功能、服务面向、学科专业设置、学制等制定分类标准。同时, 探索建立有利于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估标准, 以实现我国高校的多样化发展。
三是要加强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研究。自主办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权利,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要改进政府管理高校的方式, 促使高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的实体, 并承担应有的责任。
四是要加强对依法治校的研究。高校要切实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要研究高校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 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 厘清高等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法定关系,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使高等教育在新的体制和环境下健康发展。
五是要加强对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高校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要加强高校管理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问题的研究。要加强高校组织人事制度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建立严密、高效的学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 为高校建设一支素质好、结构好、作风好的管理干部队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六是要加强对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办学的研究。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发展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要研究调动市场、社会不同办学主体的积极性, 鼓励和支持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合作办学。要研究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及其他中介机构在教育治理和运行中的作用, 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新中国教育行政管理50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唐铁汉, 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6.
3.历史经验总结 篇三
一、国企改革30年的艰难历程回顾
大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主要是在国家保持所有权不变情况下,不同程度下放经营权。比如先后试行了利润留成制度和承包制等。当时的改革首次打破了国营企业只是国家政府机关的一个附属物的模式,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包盈不包亏,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同时,企业承包制按一户一率,企业不能公平竞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第二阶段是到了1984年中后期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多元化推进产权明晰化,实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改革。
第三阶段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国有企业能搞好的就保持,搞不好的国有企业就退出。但当时这种“抓大放小”的做法,被很多地方政府理解成为所谓“退出”就是简单的破产倒闭,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且还造成今天很多乡镇乃至县市不再存在国有企业的局面。
第四阶段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阶段的国企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快推进:一是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通过股权置换、相互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加快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任务,消除了阻碍股份制健康发展的制度弊端,促进了上市公司的迅速发展。三是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引入外部董事制度,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四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在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辅业从主业中分离出去,突出主业发展,将辅业资产进行整合改制。五是继续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总之,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是不断深入的,企业经营机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有资产总量逐步壮大、质量显著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国企改革总体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然,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和不断开放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还存在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够平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活力不足、部分垄断领域改革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
二、本轮国企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切实加强改革前的调研工作,真正摸清底数
各级国资委和国有企业既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也是国企改革的客体。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摸清底数是搞好国企改革的前提。只有搞好改革前的调研,才能提高改革的预判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分类实施,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好的国企改革应该符合以下四项要求:一是要合理合法合乎党和国家政策要求,二是要合乎本企业及其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职工群众的生活需要,三是要尽可能少的危害到自然环境、社会、以及人民群众自身的利益,四是要尽可能去除主政者个人及其小团体私利而有益于大多数人而不是相反。
(二)要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又不能“一刀切”
在历次国企改革中,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就是顶层设计,就是宏观指导。但执行者往往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联系实际,只是按照文件精神的表面意思执行,甚至方式有时简单粗暴。比如在我国国企改革的第三阶段提出的“抓大放小”,被部分地方政府简单的理解为保持好的国有企业,让不好的国有企业直接倒闭。不仅方式简单粗暴,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要采取切实有力综合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以往的几轮国企改革中,都往往出现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悖论,即国企改革的主旨本来是要将国企中的那些不良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将它们搞好搞活;但现实和实际情况则是,某些地方或国企则是热衷于改造那些本来很好的国企,将它们实施民营化,甚至是以很小成本和价格就贱卖给了某些私人或民营企业。于是,造成国企的资产大量流失。这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造成资产流失的问题,是国企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事情,这个事情处理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自身,而且更会影响到各级政府(比如各级国资委)的声望,还会影响到整个改革的前途。因此,在本轮新的改革过程中,在坚持大的改革目标与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要结合各自实际及时调整小的目标和方向,制定新措施,规范其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造成新的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逐步构建“国资分类监管-资本投资运营-企业市场化经营”的分层监管体制。在“国资分类监管”层,按照竞争性业务与非竞争性业务分开原则,对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成立一批专注经济职能或社会职能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有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建立“隔离层”,实现不同资本投资平台经营目标单一化,把对国有经济的优化布局和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监管落实到对投资平台的布局和监管上。
(二)要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类监管
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少而精、大而强”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竞争性领域逐步取消对国有企业的不当保护,在竞争中实现优进劣退,推动国有资本继续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完善分类监管,对竞争类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放开市场主体准入,减少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重点监管结构调整和资本回报水平,通过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考核方式,引导企业把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放在首位,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公益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重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加强产业规制,通过经营信息公开引入社会监督。对兼具竞争性质和公益性质的企业,以及自然垄断类企业,要通过网运分离、业务剥离,实现竞争性环节与公益性环节分开,分别纳入竞争类企业或公益类企业实施监管。
(三)要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可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尽快实现整体上市,实现产权多元化;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也要积极推动主业资产上市,或通过产权转让、交叉持股等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步伐。加强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逐步建立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建立规范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层选聘激励的权责主体。实行累积投票制度,公平保护小股东权益,提高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扩大监事会权利,实行强制性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监事能够获得准确和充分的信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利用兼并、收购、重组、破产等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加强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和中介机构培育,建立包括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家素质评估体系在内的市场评估体系,推动建立声誉机制;强化利益相关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外部治理机制。
(四)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为国企混合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和股权流动性,建立强制分红和强制回购制度,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负责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社会化选聘力度,实行经营目标契约化管理。通过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方式,把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的薪酬激励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真正建立起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职工安置渠道,多方筹措改革成本,彻底剥离国有企业政策性、历史性负担,扭转国有企业不利的竞争地位,为包袱沉重的国有企业吸引非公制资本参与改革、公平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加强国有产权管理和财务监督,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国有资产对外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依法设立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历史学科高效课堂改革经验总结 篇四
自从推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以来,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我们的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花俏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在课堂导入上,从以前的单调、枯燥到现在的激趣、情境导入;在课堂评价上,从以前的只言片语到现在的激励性评价;在教学手段上,从以前的一只粉笔、一块小黑板到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课堂教学的效率值得我们深思。经过我们历史组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条:
一、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这里的平等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平等,更是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在对待每一个学生时,都不要因自己的喜好或学生的差异而厚此薄彼,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并让这种氛围扩大,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和你一样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他们各自有优缺点,有各自的话语权。教师要容忍他们的缺点,认识到学生毕竟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学生和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不是课堂上居高临下的主宰者,而是参与者,他们共同组成了“学习的共同体”,在课堂上相互倾听、接受,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时常被提到,似乎放在哪里都是适用的。教学中“以人为本”,第一当然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辛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教什么、怎么教,都要考虑到学生。有人总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18个字堪称经典。可是课堂中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教学中“以人为本”,这里的“人”,除了是学生外,我觉得也应该是教师。有人觉得为了学生、为了教育工作,我“委屈”自己,我就是先进的、高尚的楷模。我觉得这样的成功教育案例不足以打动我。记得有人常说“善待别人,也要善待自己”。同样道理,课堂要使学生感受快乐学习,同样也要让教师感受快乐教学。所以请教师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先让你的快乐感染在座的学生,再让学生的快乐来感染自己。让课堂中涌动的快乐来成就和谐课堂。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努力去培养亲和力,学会信任、欣赏学生,学会微笑着面对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用幽默;
需要教师有个正确的教学观,学会平等对待,学会善待学生和自己;需要教师细心去营造。
(三)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学生的最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 ”,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教育无定法,适合的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巧设问题情境,成就和谐课堂
创设情景是解决问题、建构新知的前提。课堂情景的设置可以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类似史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或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注意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协调,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贴切的问题作素材,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志来激发学生的情思,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从而达到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
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如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或用现代技术手段虚拟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历史氛围中与历史人物共思维、共行动,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用影视资料;历史小故事、历史典故、成语故事;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五)、设计和谐的教学流程,是创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
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实际不管上一节什么样的课,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备好课是第一位的。只有先了解了教材,写出详细案(尤其是年轻老师),我们在制课件时才会有明确的思路;选材料时才会有针对性,才可以使所增材料既可以增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又不至于加重学生负担。为此,在授课中要精心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自己,备生活,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
二、教学模式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二步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自学
自学提纲分:
第一环节:走进教材,我要自学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第三环节:放飞思想,拓展延伸
第四环节:盘点收获
第五环节:畅所欲言(说出你的困惑)
第六环节:达标测试
第三步展开交流,精讲点拨(建立小组竞争机制)
第四步课堂总结
5.历史经验总结 篇五
武冈市展辉学校 王霞
首先,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可将其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卡普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英国侵占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藏民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
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此外,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的人群,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下,由无数复杂的情感、利益衍生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吗?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为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历史课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感触颇多,其中最大的体会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一跃而成为主体地位。新教材中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意在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能力,为师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当然,作为一个新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今后还需要多吸取些其他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之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
因此,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1、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2、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游走的范围应当遍及教室的每个角落,不要遗漏任何一组学生;教师不要在小组中逗留太长时间。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时不宜太快或太频繁,以免让学生眼花缭乱;
3、需要掌握的原则:鼓励——但不能庸俗化(适度);自主——但不能不帮助(引导);合作——但不能走形式(实效);探究——但不能表面化(深入);真情——但不能伪矫情(自然);创新——但不能浮躁化。
6.历史经验总结 篇六
时间:2011年03月21日 10时58分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伟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在90年的风雨中,从一个最初只有几十个人的革命党,发展到今天上千万人的执政党。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产党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党关系,不断学着调整政党关系,这中间既有经验又有教训。90年的历史波澜壮阔,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离不开对历史的分析,离不开每一阶段对共产党在国内外政治格局中所处位置的考虑。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真研究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是今天党史研究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验之一: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要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走出自己的空间,以开放的态度广泛与国内外各类政党接触,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谚语也不是完全正确。1921年7月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更别提武装力量了,而且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下成立的,深受列宁建党思想的影响,而列宁是主张共产党要与其他任何党派决裂,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因此,虽然共产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但是共产党员却不能公开地从事合法活动,不得不保持自身队伍的高度纯洁性,对外要严守自己的党员身份。所以,党的一大明确规定共产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关系”[1],并对现存各政党采取排斥态度。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党不断加深对中国特殊国情的认识,意识到要想实现革命的目标,就不能继续停留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必须走出去,宣传自己的先进主张,联合其他革命政党。1922年5月,党的总书记陈独秀发表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而不再是对其他党派一概排斥。不久,李大钊、邓中夏等共产党人再次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反映了当时多数共产党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一些列决议,表明共产党人明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任务、策略原则、政策方法等,联合国民党等革命团体,并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关系。1923年中共三大就确定了与国民党实行合作的方针。1924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紧接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大革命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基本摧毁了封建军阀的势力。尽管后来蒋介石集团背叛了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国共合作也破裂了,但是共产党还是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六万多人,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新型政党的形象。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武装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及时走出农村根据地,广泛与社会各类政党接触,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争取国内外各政党对共产党的理解和帮助。受共产党抗日政策的感召,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战胜了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等媒体广为宣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国主张,凝聚了各党派革命势力,推翻了腐朽的国民党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终于宣告成立,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但是,由于缺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中国在近30年的时间里走了不少弯路。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意识到,必须打开国门,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点。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完善了与八个民
主党派的合作关系,而且把合作的眼光投向全世界。党的领导人不失时机地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访问,与各国政党建立关系,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流意见,增进了解。党的对外交往,成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良好平台,在世界面前树立了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据统计,截至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各种类型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交往与合作。2004年,中国共产党还主办了由30多个国家的80多个政党的领导人和代表参加的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目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党之一。
经验之二: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要根据历史的发展,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目标,以共产党的先进性凝聚各个党派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革命力量带领他们起来反抗各种压迫势力。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尽管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可是革命的成果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实践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先进中共党人善于观察分析中国的国情,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道路,根据历史的发展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行动目标,为中国人民包括各个党派指明中国前进的方向,并以实际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建立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力争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实践证明,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建设各改革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共产党成立后,经过革命的洗礼,认清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国情,制定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除列强,统一中国为民主共和国。这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主动与国民党寻求合作,最终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发动了一场国民大革命,为实现中国政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集团叛变革命以后,共产党继续坚持联合工农力量,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重视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的武装。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存在,党没能及时与国民党内部的革命力量联合,孤立了自己,最后被迫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谁是革命的朋友?谁是革命的敌人?”毛泽东提出的这个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痛定思痛,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认真分析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为之积极奋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规律。1937年,就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久,国共两党历史性地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长达八年的国共合作抗战中,共产党始终坚持积极抗战,以实际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即便是国民党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国共摩擦,消极抗日,共产党始终坚持既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并适时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口号,以自身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凝聚其他抗日力量,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继续坚持与民主党派合作,但是经历了较大波折。十年的“文革”使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调整党的工作重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了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果断转变工作重心,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号召全国各民主党派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作为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开始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3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感叹,“中国模式”的说然蔚然成风。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这个“中国模式”的核心。目前,中国共产党仍在积极推动国共第三次合作,以期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经验之三: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党,共产党要以自身建设带动其他党派的建设,积极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但是,光靠共产党的单打独斗也是不行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共产党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提高国民党的革命性和战斗力,与国名党携手合作,取得了国民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国共分裂后,共产党继续发展壮大。在这过程中,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自身建设,注意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毛泽东后来总结说,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其在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国内各党派中的巨大号召力,成立中国的执政党,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任。但是,共产党的成分大多是农民,文化整体水平较低,更没有领导国家建设的经验,因此需要其他各党派的支持。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支援国家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民主党派的成员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方面能够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表示民主党派要继续存在,并且要发挥作用。在建国初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运动中,民主党派确实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良好政策没能贯彻到底,以至于在使民主党派在“文革”中遭受严重打击。
“文革”结束以后,国内开始拨乱反正,共产党开始调整对民主党派的政策。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定下了基调。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对民主党派做出科学定位,即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意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意见》指出,民主党派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建设,注重提高成员素质,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2005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再次强调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民主党派对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参政能力,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经验之四: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必须建立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提高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以完善的政党制度规范党际关系。
革命时期,国民党政府剥夺其他党派的政治权利,人民毫无自由可言。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只能采取非法的暴力手段。共产党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公开的或秘密的)与其他各个政党接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状况,制定符合时宜的政党关系策略。例如,为了争取对统一战线中各党派的领导,毛泽东提出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2]。在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对统治。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也意味着人民政协的成立。这为以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深知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挽留民主党派继续存在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但是没有明确民主党派的性质。建国初各项法律制度都不健全,人民的法制观念还很淡薄,这就为后来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出现波折埋下了种子。
“文革”的惨痛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了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特别强调了制度的作用。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中共中央也形成了共识,即要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此,1989年12月,中共中央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并且第一次明确界定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即“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使这一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先后纳入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当中。2005年,中共中央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篇七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衡量生产关系变革是否正确和必要, 其主要标准应当是看这种变革对生产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破坏作用。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即从1953年到1956年, 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96%, 农业总产值年递增48%, 社会生活多方面明显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没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而且成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这生动地说明社会主义改造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愿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民所走的是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
1 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1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是不稳定的经济形式, 这种个体私有制的生产关系限制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采用, 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对生产原料的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通过互助合作化的途径, 把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变为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 把他们的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 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使农民自愿地逐步联合起来, 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走向社会主义。
(2) 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农业合作化采取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步骤。
第一步是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第二步是组织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步是组织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又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因而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1956年底, 入社农户11782.9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
在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上, 党采取了类似于农业合作化的方式, 即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的方法。在生产合作社里, 实行统一经营, 统一计算盈亏, 实行按劳分配。
1.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和平赎买的根据
和平赎买政策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 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 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马、恩、列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 是党把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理论依据。
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赎买的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 逐步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进行的, 它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1952年底—1953年底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形式, 在商业中则实行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把它们纳入国家的计划轨道。
第二阶段, 1954年1955年下半年, 开始实行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向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投资入股, 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 国家派干部 (公方代表) 进入企业内部, 同资本家 (私方代表) 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 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计划完全纳入国家计划范围。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 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各占四分之一, 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从而使这些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为全面公私合营的展开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阶段, 1955年秋—1956年是全面实施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实行定息制和“量才使用, 适当照顾”的原则进行安排, 从而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属国家, 企业成为社会主义的企业, 资本家也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2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 毕竟社会主义是20世纪出现的新事物。这项工作也难免会有缺点和偏差, 主要是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 简单划一的问题, 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一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缺乏认识, 认为只有纯粹的公有制, 单一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 对于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缺乏认识。二是党内普遍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正是社会主义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2.1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并确定以重工业为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思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 三大改造是两翼。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 力求使之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 是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 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提前完成。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形成
2.2 以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指导方针是“积极发展, 稳步过渡”。形式上则采取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指导方针是“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 在组织形式上, 是由手工业生产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方法上, 从供销入手, 实行生产改造;在步骤上, 由小到大, 由低级到高级。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第一步是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第二步再由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企业, 在转变中采取了由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在步骤上则是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由主要行业到一般行业逐步推开。
实践证明, 这种逐步过渡的渐进方式, 是和平改造能够实现的重要保证, 避免了在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变动, 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 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3 以和平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的三大改造都是以和平的方法完成的:
运用和平的方法、合作化的途径改造小农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个体农业和手工业都不能使用暴力方式剥夺或强迫。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 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马、列“和平赎买”的设想。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是无偿地、而是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赎买”政策的成功实现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并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在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 把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由小生产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同时, 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不仅对所有制的改造是成功的, 对人的改造也是成功的。我们不仅在合作化过程中, 把几亿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改造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我们还把过去作为剥削者的资本家也改造成为了拥护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见《毛泽东文集》第6卷。1999年版
[2]毛泽东:《关于农业的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见《毛泽东文集》第6卷。
[3]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见《毛泽东文集》第6卷
8.历史经验篇 股市没有新鲜事 篇八
1929年一去不复返
自从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诞生以来的400年间,人类反复经历着股市行情“在绝望中诞生,犹豫中前行,欢乐中升腾,疯狂中破灭”的周期运动。当疯狂的行情破灭之后,便会迎来可怕的股灾——此前的行情越疯狂,股灾就越可怕。
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股灾有1973年香港股灾,1987 年美国股灾,1989年日本股灾,2000年网络股股灾,以及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在2011年由欧美债务危机进一步发酵的此轮股灾。股灾的发生往往是经济衰退的开始,而股灾本身也会使得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更加悲观,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恐慌不断蔓延,使股灾的破坏力进一步放大。
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股灾无疑是1929年肇始于美国的股灾,导致美国大批银行倒闭,大量工人失业,整个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陷入混乱,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更直接导致二战爆发。但令人欣慰的是,那次史无前例的大股灾也促使各国痛定思痛,加强了政府在股灾时期的作为。此后我们所看到的每一次股灾发生时,各国政府都会采取各种应急措施进行救市,比如暂停股市交易,停止新股发行,加快证券市场法规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加大对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动用大规模平准基金入市等措施消除市场恐慌情绪,挽救投资者信心。事实证明,1929年那样的大股灾再也没有发生过。
期待新一轮改革
正所谓不破不立,股市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一样,是一个不断犯错和自我完善的螺旋上升过程,只要实体经济没有出现不可逆转的大衰退,当市场的重大既有机制性错误被纠正时,往往也是投资者信心逐步回升、股灾渐渐退去、新一轮牛市缓缓到来之时。
A股并不漫长的历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2001~2005年,中国实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A股却走了4年超级大熊市,关键原因在于历史遗留的股权分置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直到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拉开大幕后,沪指很快就见底998点,紧接着人民币汇改完成,这两者奠定了此后两年超级大牛市的基础。
当沪指跌回10年前,股民怨声载道之时,也正是管理层痛定思痛、积极改革、重塑信心之时——眼下证监会正在推行一系列直指中国股市要害的“新政”,而前不久温家宝总理更是明确要求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
作为典型的政策市,A股历史上已无数次证明“炒股要听党的话”。新年伊始,最高决策层为提振股市信心喊话,可以预见2012年管理层很有可能会出台更加彻底的股市改革措施,释放更加明确的政策底信号,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股灾并不可怕
尽管我们无法预知股灾何时结束,但一个极端案例或许能给股灾中的投资者注入信心。1929年美国股灾时,道指下跌逾90%,直到25年后的1954年道指才再创新高,假如有投资者在1929年买入道指要等25年才解套。但若投资者在1929年开始每月定投不动摇,则只需投资5年便可回本,投资8年便可获利七成。透过这些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只要我们在股灾时期战胜恐惧,坚持投资,再可怕的股灾也一样能够战胜!
9.历史经验总结 篇九
答: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分配土地的方法。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即:(1)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二、《井冈山土地法》的缺陷主要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容易侵犯中农的利益;
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而《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出的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是: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三、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了这个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194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四、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五、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根据建国后新形势确定了土改的新政策,对待富农,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改运动的顺利完成和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从1950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土地改革。到1953年春,全国除了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新解放区土改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10.党的三大历史经验 篇十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探索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从九十多年前那个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一盘散沙,面临着深重的国家与民族生存危机的中国,变成了今日之初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化国家。今天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三大重要经验
“胜出必有所长”,中国共产党获得成功,是有诸多原因的。如果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经验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要归因于三个最主要的经验,这就是:依靠群众、团结精英、善于学习。这些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史,特别是在当前执政时期的,最为重要的经验。
经验一:依靠、发动人民群众救亡图存,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自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主要社会集团,包括上层统治阶级中的开明官僚集团、士大夫集团,新生的工商资产者阶级直至下层的农民阶级,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
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奋斗和探索,试图改变中国的前途命运,但最终都没能解救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苦难日甚一日。其中以早期资产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辛亥革命以及后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探索和努力,试图通过走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救国救民,虽然形式上建立了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但却没有发挥实际的功效,反而使国家进一步陷入了混乱和分裂。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各个阶级、集团的各种救国方案和努力都归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所有的方案及其实践都没有真正发动最广大的中国人民群众,都没有找到一种办法使最广大的中国人民以主人翁精神发挥出历史主动性改变国家的面貌。
最后做到这一点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结合、运用于中国实际,彻底地发动和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民主,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
当年孙中山先生曾对汪精卫、胡汉民等说:我们的革命运动,黄花岗、潮州之役,人数极少;镇南关之役不过200人,钦廉之役不过一百余人;现在中共组织工农运动,群众起来动辄成千逾万,开滦罢工、“二七”罢工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尤不可侮!
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则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居上”、“脱颖而出”的成功奥妙:“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在今日,谁能领导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并实施民主政治,谁就是人民的救星。”
经验二:团结精英骨干,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
中国共产党坚决依靠和善于发动群众是她显而易见的政党特征,但中国共产党并非所谓的“草根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她九十年的历史中,在依靠和发动群众的同时,从始至终十分注意团结社会精英,始终把精英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骨干。
在历史上,包括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出自社会底层的革命运动和政治集团,具有强烈的“草根性”,具有反精英的倾向。这在草根运动中是常见的现象。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就一再告诫全党需要注意防止重蹈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覆辙,而狭隘性,对旧精英阶层的拒斥就是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建军历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文献《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在其中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中历数当时威胁党和人民军队生存发展的八大错误思想,其中分列二、三、四位的“错误思想”就是:“极端民主化”、“非
组织观点”和“绝对平均主义”。这三大错误思想实际上都是当时弥散于党内和军队内的排斥精英的“草莽”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一支草莽队伍、不是一群“绿林好汉”,相反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一直十分注意防止出现作为一个反抗上层阶级统治的革命党经常具有的那种来自内部的“草根”和“民粹主义”倾向。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有统一思想、统一纪律的高素质的政治集团。
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中集中了当时中华民族最勇敢、最富有牺牲精神的一批英雄人物。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适时地调整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爱国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各项事业的创建和迅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纠正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错误路线,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先后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一系列新的理论阐述和方针、政策,使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优秀成员成为党组织和各级干部中的主要成分,大大提高了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很短时期内中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家阶层。这个阶层
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骨干力量,是中国现代化的宝贵财富。如何看待与对待这个阶层,关系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在与未来,甚至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做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现在应当说初步团结了这个重要的社会阶层,这对中国的未来,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在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后的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条件下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团结了当时最为需要的军事精英、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和工商精英。为中国人民和党的事业提供了保证。
经验三: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的政党。这一点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上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和研究者所认同。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行为和中国的表现经常出乎国外观察家、研究者的预料。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中国“测不准”的原因之一就是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和调适能力。
远的不说,从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别国的经验教训中进行了“四大学习”。这“四大学习”对于中国的发展、崛起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大学习”:从苏东剧变中汲取经验教训。事实表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和失败的改革教育了中国共产党,叶利钦的全盘西化和野蛮资本主义以及东欧的失败,教育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部分群众,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原来的一些幻想,结果使中国内部的思想分歧有所缩小,稳住了阵脚,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继续坚持。
“第二大学习”:是汲取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与苏东剧变同时期发生的海湾战争震撼了中国,尤其是震撼了中国共产党与军队的领导层。美国军队的巨大优势凸现了所有可能成为美国对手国家的巨大劣势与危险。从那以后,中国调整了政策,重新规划和加速推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经过的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和平保证。
“第三大学习”:是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领导层对经济全球化原有的认识。中国的领导层认识到了全球化的两面性,在以后的日子里采取了更加审慎的、有选择、有步骤的开放,对于经济全球化采取了趋利避害的政策与策略。
“第四大学习”:是新世纪以来拉美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新自由主义的危机遍及拉美主要国家,照搬新自由主义政策,使拉美国家蒙受重大损失。以拉美教训为镜鉴,中国更加坚定了走自
己道路的决心和意志,特别是认识到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进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性。
这“四大学习”也是中国的四大“福气”,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善于审时度势,使中国少走了许多弯路,化险为夷,一路前行。
未来的三大挑战
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在这些问题和挑战中最值得关注的有三项,即:西方遏制、党内懈怠和价值观冲突。这些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和将要面对的三大考验。
挑战一:如何应对西方遏制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了。中国的发展既有自身原因,包括自身禀赋、制度优势以及主观努力等等;也有外部条件和机遇,这包括利用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资本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基地,世界经济进入了所谓“中国制造”的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迅速崛起的时期,而西方特别是美
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使美国的战略重点迟迟不能东移,为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现在世界形势以及中国的战略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已经真正到了改变世界秩序的地步了;另一方面,西方主要是美国也日益希望把战略重点尽快东移,以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崛起。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能否在较短时间内真正实现战略东移,以及西方特别是美国究竟准备如何对待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中国能否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保持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中国所期待的那种互利双赢,以及某种程度的和平相处,西方特别是美国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与适应中国的崛起。这将是决定未来中国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亚洲乃至世界未来和平发展的大事。
挑战二:如何应对党内的懈怠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这过去是,也会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信条和真理。但是,问题是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中国共产党自身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长期执政的考验。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长期保持党的团结、纪律和廉洁的问题,使党组织始终站在民族复兴大业的前列,始终保持自己的执政资格与能力。但从历史发展的规律看,一个长期执政的政治集团,特别是在取得巨大成绩情况下,在长期和平与稳定环境下,继续保持自身的传统和本色难度很大。
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其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团结、纪律和廉洁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党的意识形态,甚至也并不是党和国家的制度,而在于外部的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压力。压力是保持一个政治集团团结、警醒和有道德水准与战斗力的首要条件。抑或说,是由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乃至新加坡国家一直处于巨大的外部压力之下,党的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制度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实际上,建国以来党的建设的历程和经验也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早在建国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就曾向全党发出号召: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样一股劲儿。长期以来,我们党的领导层也一直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要求大家具有“忧患意识”。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中国社会日新月异,一二十年的光景,一两代中国人竟然目睹了城市天际线的改变,这是亘古未见之事。当今的中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古来传说中的 “歌舞升平”,如今正为我辈亲眼所见。
如此幸福、开心的年代,何来“忧患”?没有“忧患”,又何来“忧患意识”。而若无“忧患意识”、不能“居安思危”,我们党又如何能够保持宗旨与传统精神?党内的一部分干部党员的懈怠问题至今并未真正解决。
挑战三:如何应对价值观的冲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便出现了一种现象,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各个阶层却滋生不少牢骚和抱怨,俗称“端起碗吃肉、撂下筷子骂娘”。如今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和突出。实际上,此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乃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经历。如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一方面,正是迅速崛起并逐渐步入世界顶级大国的年代;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矛盾多发,社会冲突加剧,文化多元、行为怪异的年代。如今我国社会与其当年颇有类似。
这种现象背后实际上是社会的价值观冲突。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迅速的变化,以致让生活其中的人们都感觉有些陌生。如果从形而上把握中国30年的变化,可以将其概括为社会价值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从“”时代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斗私、批修”,即以“牺牲奉献”、“为公利他”和“艰苦朴素”为基本价值,到今天的“财富”、“成功”和“享乐”为重要价值。由此带来了社会的普遍不适应。这其中既包含价值之间的冲突与不协调,即传统价值与新价值的对比碰撞;也有价值变化与价值观不适应带来的困惑与挫折感;还有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人们对许多社会现象不接受、不适应、看不惯、心生厌烦与抱怨,并由此而生出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
价值观冲突现象在其他国家会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以及新社会结构的形成和稳固,而带来一次新的文化整合,各个阶级阶层会逐步适应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形成各自的审美标准、评价标准,逐步地使社会归于平静。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迅速变动之中,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使得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观冲突显得更加突出与难治。而这又是中国社会必须经过的关口。
【历史经验总结】推荐阅读:
百年历史经验总结08-14
历史教学经验总结11-17
2023年高考历史备考经验总结09-18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08-19
考研历史学考研的经验10-25
西南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分享12-06
建党90周年学习体会思想汇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经验(2011年6月)10-02
历史学科总结08-14
初中历史总结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