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精选12篇)
1.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一
高三问题
1、“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2、“舌尖现象”。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3、“克拉克现象”。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象”。
4、“心理饱和现象”。进入高三,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单一,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5、“阴影缠绕现象”对结果成败的过份关注,结果却让人失望。无论是平时的小考还是大考,过度的关注成绩,如果考不好了自信心受搓,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这种现象暂且称之为“阴影缠绕现象”
高三学生因为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往往容易出现学习自信心不足、焦虑急躁、注意力难以集中、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家长的言行也会传染给孩子,在这个阶段,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从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适当降低期望值、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帮助孩子合理膳食等方面一起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张扬的家长也应该根据她的具体情况给她制造学习的氛围,让她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最后的胜利不是属于一直遥遥领先的人,而是属于坚持不懈、永不退缩、毫不放松的人,高三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调整好心态,并借助好的学习的方法,来赢得成功!“世界上的事开始很容易,但却难成功。因为成功意味着必须学完知识的全程,意味着历尽千辛万苦,依然执着;意味着满身伤痕,也决不放弃;意味着受尽伤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着在身体极限时,咬紧牙关,继续迈着疲劳的双腿向前迈进。不跨越极限,我们会吃尽苦头;要跨越极限,则要经受更多的考验,但只要你能忍受黎明前那黑暗的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你升起。”
2.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二
1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1 教材问题
自《基本要求》颁行以来, 各出版社已经推出了不少题材新颖、内容贴近实际的教材。这些教材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大学英语教材以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的编写模式, 反映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教材的内容相对滞后于时代, 与当代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并不十分吻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内容不能与学生的兴趣点发生交集, 自然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降低学习效果。第二, 现有的大多数教材中已充实了不少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不完全衔接, 这样, 学生看不到学习英语的前途与意义, 因而缺乏持续、深入学习英语的动力。这两点问题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与自主性, 使他们的学习很难具有可持续性。
1.2 师资问题
近年来, 为适应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 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已占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 使得承担公共英语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严重匮乏, 师生比例持续扩大。对此, 一些高职院校采取了大量聘请兼职教师的办法。但这又引起师资缺乏相对稳定性的问题, 进而无法保证英语教学的延续性, 给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 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本科院校毕业的纯语言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没有其他从业经历, 而是直接由学校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 缺乏跨专业知识与相应的职业技术背景是他们的共同特征。由于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把握不到位, 他们在教学中只能进行词汇、语音、语句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的教学, 而不能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因而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3 教学评价体系问题
为了贯彻《基本要求》, 考核高职高专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育部于2000年正式实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A、B级考试, 即PRECTO。该考试体系实施后, 迅速成为全国各高职院校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主要标准。尤其在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争创示范性院校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之际, PRECTO通过率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视, 攀比之风由此而愈演愈烈。过分强调PRECTO通过率, 以学生的过级率来考核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必然导致教师以考试为中心, 以知识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讲解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使高职英语教学又走回到应试教育模式的死胡同中, 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因为在职业教育中,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 为专业实践服务的。片面强调过级率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与整体素质的培养。另外, PRECTO本身尚有不少缺陷, 有待进一步完善。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认识“三用”原则转变思想观念
人们的行为是由思想观念支配的, 而具体的行为导致特定的结果。因此, 高职英语教育现有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人们对高职高专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而造成的。所以, 要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首先就要使全社会, 特别是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们转变观念, 真正从思想上明确高职高专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的区别, 即高职高专培养的不是研究型、学者型人才, 而是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总目标。包括英语教学改革在内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无不应该遵循这一总目标。
在《基本要求》的第五部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 “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原则被特别强调, 加上之前的“应用为目的”, 共同构成了指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三用”原则。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原则, 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原则, 是高职高专教育总目标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具体表现。它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即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实用, 而且要够用。
2.2 立足“三用”原则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考核体系
2.2.1 优化教材实行“双教材制”
高职的英语是公共课, 需要有共同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但因专业的不同, 便有了英语专业知识及技能。因此, 高职的英语教材, 可采用统分结合的“双教材制”。“统”即共同使用的公共教材;“分”即不同专业使用的专用教材。公共教材可在现有教材中择其较优秀者, 如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等, 在此基础上修订、编写。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一个新话题可能在短短数年内就变得过时了。为了保证教材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不妨按自然环境、经济现象、法律道德、体育运动、就业职场等模块将教材设计成一个开放的体系, 其内容每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这样, 在保证教材内在逻辑统一性的同时, 又能紧跟时代步伐,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材内容一要始终贯彻听说领先、培养能力的宗旨, 将大部分语法训练与听说训练结合在一起;二要注意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正式学习各自的专业英语前, 已接触到各专业的一些简单的英语用法, 以此来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专业教材则可由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需求组织编写, 或跨院校相关专业联合编写。编写时, 应该考虑在专业特色的基础上, 突出岗位特点;设计上, 可以增加大量的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 但切忌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总之, 无论由谁编写, 都要遵循“三用”原则, 使学生能学会、会使用、用得上。
3.2.2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更是教学理念的践行者。高职英语改革实施的深度与广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与素养。由于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 特别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 这就要求高职的英语教师不只是理论知识的拥有者, 还是运用知识的实践者;不仅是英语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英语应用的指导者;不但具备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 还得掌握所教专业的英语知识和相关技能。简言之, 一名合格的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双师型”人才。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因此,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引进兼具较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拥有一定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 完善师资结构;另一方面, 要定期安排教师参加专业研修, 到企业实习锻炼, 鼓励英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另外, 学校也要提供教师继续深造的机会, 不断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学人才。
3.2.3 完善考核体系
任何教育, 只要存在选拔, 需要检验成效, 就必然有考试。问题的关键在于考什么、如何考。实践告诉我们, 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一定的英语水平考试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否则毕业后求职将困难重重。于2000年正式实施的PRECTO考试是专为高职高专学生设计的、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英语技能的测试。它突出了实用性和实践性, 是当前比较符合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要求的考核体系。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首先, 在原有考核体系中增加与教学同步的阶段性测试, 与A、B级终端考试相配套。对每个单元、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做出具体要求, 并联系实际, 针对性地采取笔试、口试、实习、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测试;最终形成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双试制”英语考核体系, 变“应试教学”为“应用教学”。其次, 针对目前A、B级考试体系还不健全、题型还不完善、题库还不充实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人手, 收集各高职高专院校意见, 联系各专业的实际对此进行研究、修改, 使其逐渐健全、完善、充实起来。再次, 将现有PRECTO中的口试由选考改为必考, 并增加其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 彻底扭转传统英语考试重读写而轻听说的倾向。
4 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仍在继续深入, 在今后的道路上还有可能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 但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基本要求》的精神, 始终坚持应用、实用、够用的“三用”原则, 不断实践创新, 就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进而创立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体系, 为国家提供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裘广宇, 孙轶婷, 裘广毅.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
[3]张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院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60-02
目前的初中学生,基本都是21世纪的新生儿,个性化素质比较明显,而且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接受的小学语文教育多是识字教育和智力教育,家长和教师对于语文德育教育则是相对忽视,很多学生在进入初中后,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常常缺失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甚至还缺乏语文学习的基本兴趣,对语文课常常抱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总结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并采取更有针对的教学对策。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1.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目前,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一直沿用传统标准化、统一化的语文课教学形式,即教学目标、授课内容、评价标准都是统一的,但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偏好等却存在着较大差异,统一化的语文课教学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语文学习需求,甚至会影响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在语文阅读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阅读偏好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如果教师统一化的安排阅读任务或分配阅读素材,那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抵触情绪,这无疑给初中语文的常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语文教学管理过于封闭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语文教学对教材和教室的依赖性比较大,多数语文老师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被动的、机械性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能够获得的教学反馈、教学互动的空间非常小,而语文教师对教学管理与引导所起到的效果也相对有限。同时,语文教师的教学管理,主要是着眼于个人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却很少会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程度,对于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等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相对不足,所以无法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语文教学方案的不断优化。
3.实践教育和德育教育相对缺失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材内的教学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师教学评价与考核的重中之重,很多教师因此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制定的语文教学方案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关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语言思维能力、人文素质的考核却相对缺失,这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相对不利的。
三、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1.充分了解学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予更高的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使语文教学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方案时,一定要充分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做到充分了解学习,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确保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更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语文教师要打破过去单一化、统一化的教学形式,避免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产生语文学习上的不适,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愉悦感。例如,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初中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存在较大差异,课外阅读的兴趣点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散文,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小数,还有的学生喜欢阅读人物传记,所以语文教师只有结合学情,制定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案和教学素材,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增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基于阳光语文视角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创新“教法”,还要求学生创新“学法”,实现语文教与学之间的辩证统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大胆革新传统教学形式,多增加一些开放性和集体性的教学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性和愉悦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借鉴与相互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与提高。例如,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对于写作要求、写作方向教师不能界定的太死,否则可能会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对于像“生活需要——”、“——也是一种美”等开放性的写作题目,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利用自己所学生知识和掌握的写作技能进行自由的发挥,让学生更好的展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将一些优秀的写作成果拿到课堂上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在相互合作中实现全面进步。
3.优化语文教学内容,丰富语文教育功能
首先,在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要进行语文课本内容的教学安排外,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多样化的、拓展类的教学内容,实现教材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效联系,如生活类教学素材的导入,就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理,尽量让教学内容趣味化、娱乐化,增强初中语文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丰富大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和快乐体验,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健身习惯,在课外时间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如在《塞文失马》的语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能够结合寓言故事制作一个FLASH动画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显然会单纯进行语言描述更有感染力,缓解单一教学模式下的枯燥与乏味,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良好效果。再次,语文教师要有是的对语文课的教育功能进行拓展,如《背影》、《我的母亲》等课文,其实都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语文教师要把握住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利契机。
4.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教学评价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增长学生的知识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创新原先的教学评价机制,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如在对学生的语文评价标准进行设定时,学生的语文成绩应至少由语文达标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重视对学生课堂表现、语文态度、学习情感等指标的考核,引导学生及时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样的考核结合将会更加的科学和全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和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要加强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方案,优化语文教学环境,充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耿秀芝.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 亚太教育,2016,(06) .
[2] 谭坚.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 科普童话,2015,(46) .
[3] 刘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高考(综合版),2015,(12).
[4] 黎小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及其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8) .
4.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四
问题与解决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重要桥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形象怎样,不仅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而且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效。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华塘镇的部分村组进行了调研,重点调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以及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通过对有效问卷反馈的数据和数次实地访谈的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对比,我们了解到华塘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建设的基本状况,发现目前华塘镇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了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华塘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障碍因素。农村党员队伍发展状况堪忧。一是党员人数偏少,华塘镇农村村级组织的党员一般都在50人以下,党员比重很小。二是党员素质整体偏低,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仅占5%,高中毕业的占35%,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
60%,部分党员观念陈旧落后,农业技术知识匮乏。三是整个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现有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党员为30岁以上,其中50岁以上又占62%;30岁以下的党员约占17%,部分村没有30岁以下的党员。四是性别结构失衡,女性党员数量严重偏小,一些村为方便做妇联或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有个别女性党员。五是农村发展党员困难。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党组织内新加新鲜血液偏少,有近40%的村三年来没有发展新党员,有25%的村近五年没有发展新党员,个别村近十年没有发展新党员。
2、农村党员的群众满意率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农村基层党员的满意度悬殊很大,有的地方很高,群众满意率达到80%以上;但相当部分地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和较快的地方)群众满意率都很低,个别村党员的群众满意率几乎为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党员自身素质偏低,自身致富能力受限,尤其是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二是部分村级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三是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严重影响了共同致富,影响农
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四是少数
农村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任人唯亲,损公肥私,横行霸道,群众敢怒不敢言,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农村党员的形象。
3、领导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在调查中,农 民群众对所在村的60%党员的领导发展能力和带头致富能力持否定态度。华塘镇多山林,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农民以家庭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以散居为主的特点,使得农业生产规模小、耕地产出效益低、规模效益难以体现。
4、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农村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有的缺少活动场所和相关设备,党员管理难度大,开展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的村党组织不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放松了对党员的和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流于形式;有的村一年仅仅在过年和建党纪念日召开一二次党员大会,人员还到不齐。即使开会,也是累积套话、空话,唱高调,不做实事。长期如此,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泊,思想落后。
5、部分党员廉正意识薄弱,家族统治以及利己思想严重,任人唯亲,对群众态度生硬,处理事务缺乏公正、公平,从而逐步造成群众对党员干部满意度偏低的现状。加之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对不良行为的举报、反映等渠道不畅,普通群众的选举权、一般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得到应有 的运用。这些现状及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极不适应。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华塘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立足新的实践,针对广大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紧密结合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
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新变化,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办法、创新的机制,力抓经济、班子、制度三个重点,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具体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中心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与该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正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围绕发展这一中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农村实际的需要。一方面,要转变人才观念,在认真落实“村村大学生”工程的基础之上,注重吸引有较高素质的外出参军、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努力造就农村建设领军人才,注重培养
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适度放权,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地域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好领导协调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二)以强化对农村党员的教育为重点,建设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
1、把对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增强农村党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首先,要以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将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对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党员提供个性化的政治关怀和人文服务,切实增强农民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其次,基层党组织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坚持长期学习,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农村党员思想,激励斗志,激发创新意识,用法律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来丰富头脑,用先进的经验启发思路,用党章约束言行,增强党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不
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基础上,注意发挥乡镇党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民夜校等的作用,要重点发挥地方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联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并主动联络相关科技人员对农村党员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并结合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努力营造“学技术、快致富”的氛围带动农民群众加强理论和文化学习,把精力放在健康、向上的学习活动当中,杜绝麻将等低俗的生活方式。
3、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要求进一步落实农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投入,吸引并及时吸收政治素质好、思想水平高、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
4、选好和稳定农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一个村社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要注重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书记。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
安。这就要求与时俱进,更新用人观念,改进选人办法,拓宽用人渠道,采取多种形式选准配好合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
(三)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整个党建工作体系之中,大力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党整个党建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的成败。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改进乡村两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方式,创新党组织设臵方式,切实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空间覆盖不到位、职能定位不科学、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状况。关键是要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相关制度规范。
一是要健全党的政治生活制度。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对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要履行必要的决策手续。在党内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乡镇党委要加强对村党支部的领导,绝不允许任何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乡镇党委成员要定期参加村支部的支委会、支部大会和生活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建立和实施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一事一议”、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制度,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动和各项工作规范化,增强了村民自治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健全村务、财务管理制度。继续执行农村财务“村账镇管”及 “组账村管”的管理方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5.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五
当前,我校正开展以“改进教学作风,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学观摩活动,截至今天有12教师为大家提供了一堂观摩课,从参与观摩教学的领导、教师及相关班级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情况来看,总体上对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责任感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行为、师生互动、教学成效、教师素质等方面表现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个别教师在11月29日下午第1节课12(4)班的观摩课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背离授课主题、教学组织随意松散、教师语言表达欠妥等严重问题,在师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当事教师出现这类问题是相关教师责任感不强、职业素养缺失的表现,须充分认识教师的教学行为关乎学生成长和学校声誉,也关乎教师自身职业前程,当立即整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纠正自己教学中的错误,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要求努力改进教风,严格要求自己,杜绝再发生类似教学问题。
希望全体教师引以为戒,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上好每堂课,共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实现我校特色办学、精品办学的目标。
特此通报
教学科
6.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六
二是聚焦患病人群,开展分类救治。对辖区内容农村贫困人口中患病人数、患病病种及救治情况按病种、病情细化分类,录入《全国健康扶贫管理系统》。组织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分类分批开展救治。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按照“三定两加强”(确定定点医院、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付费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的要求,分病种、分批次对患有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中心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农村贫困家庭慢性病患者依据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提供公共卫生、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服务。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对医疗费用负担重、患有重病的“因病返贫”贫困人口,通过倾斜医保政策、民政求助等措施,实行兜底保障,有效防止因病返贫问题发生。
三是提高医改惠民力度,减轻勤快家庭经济负担。让脱贫家庭切实感受到在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有改善,医疗上有保障,经济上得实惠,解决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让脱贫人口因病返贫。
(二)、针对推进健康扶贫的措施力度欠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抓问题导向,细化工作措施。为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我中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到相关科室。组织各医护人员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小组对照因病致贫和因病饭贫家庭名单再次进行核实,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总要求,对各村因病致贫人员分类建立台账。针对不同的病种,采取了不同的救治措施。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针对群众对健康扶贫知晓率低,甚至一部分职工对健康扶贫政策不熟悉这一现状,中心印制健康扶贫政策解读、家庭医师签约服务流程等宣传材料等下发到每一个贫困户家庭、驻村干部手中,在中心醒目位置制作宣传横幅,让人民群众清楚健康扶贫政策。三是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在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手续办理等服务。在中心设立“一站式”医保经办窗口,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大病报销、医疗救助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最大限度方便购买医保的贫困人员就医。四是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贫困人员的健康水平。中心为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对扶贫对象家庭成员每年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健康体检覆盖率达**%,将扶贫家庭纳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管理,**%签约服务;对确定的贫困家庭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2018 年以来共向辖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免费提供了 13 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贫困人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贫困家庭 0-6 岁儿童、孕产妇提供了健康管理,为 65 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重型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健康管理和随访服务。
(三)、针对帮扶措施欠精准脱离实际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组织帮扶责任人对贫困胡的致贫原因再进行深入分析,找准根源,逐户制定脱贫计划,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三种以上帮扶措施。二是建立扶贫工作学习
制度,定期组织帮扶人员学习扶贫政策,并熟练掌握,帮助贫困户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
(四)、针对帮扶工作不扎实形式单一的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我中心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扶贫攻坚工作有关政策,树立脱贫攻坚意识,精准制定帮扶对象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精准扶贫考核指标跟我。二是全面把握、动态跟踪扶贫对象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切实盯紧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扶真贫,坚决杜绝搞虚假扶贫、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三是严格要求帮扶责任人,至少每个月走访一次帮扶对象,详细了解掌握贫困户的脱贫要求,及时帮助帮扶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在《扶贫手册》上如实登记。
二、存在问题 一是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村医老龄化,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不牢,力量薄弱,开展家庭签约服务较为困难。二是中心人员编制、住院床位较紧张。特别在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健康干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基本医疗等服务方面影响较大。三是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知识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缺乏,缺乏发展能力和发展门路,帮扶难度大。
7.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七
一、突出数学问题的生活特点, 实现学生良好学习潜能的充分激发。
数学是一门生活性的艺术学科。任何数学知识都能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同时, 教育学实践证明,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对贴近生活实际、与自身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知识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数学的生活特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或现象进行有效结合, 创设具有浓厚趣味特性的生活性问题教学情境, 使学生内在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向“我愿学”的转变。如在等比数列知识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借款事项与数学等比数列进行融合, 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一乡办水泥厂为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再生产, 需要筹集大批资金, 已知征地需要40万元, 新建厂房需要100万元, 购置新机器需要60万元, 培训新职工需要15万元, 现在该厂现有资金125万元, 但流动备用资金需要40万元, 厂内干部30人, 职工180人, 干部每人投资4000元, 工人每人投资1000元, 剩余资金向银行贷款, 按年利率9%计算, 若从次年年底开始, 分5年等额分期付款还贷款及全部利息, 则该厂每年需要还贷款多少万元?”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等比数列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贷款事件进行有效结合, 可实现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有效激发。
二、突出数学问题的探究特性, 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探究作为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点内容的具体体现, 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解答活动过程中, 探究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教师在进行问题性教学活动时, 要将数学问题的探究特性进行有效挖掘, 通过启发性的语言、鼓动性的话语和探究性的情境,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要点和解题要领, 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显著提升。
如在平面向量知识教学活动时, 我采用了突出问题探究性教学方法, 向学生出示了探究性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为坐标原点, 已知两点A (3, 1) 、B (-1, 3) , 若点C满足其中α、β∈R, 且α+β=1, 求点C的轨迹方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我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 及时帮助学生疏通探究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要领, 实现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三、突出数学问题综合特性, 实现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增强。
数学学科知识是一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共同体, 每一章节的知识都与其他章节知识之间存在复杂而又紧密的关联。数学问题作为数学知识点及其内容的概括和体现, 问题自身和内涵中就包含着多种知识内容, 加之当前高考题型设置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根据教材内容、知识体系结构, 编写或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综合应用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解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问题解答, 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在二倍角的综合运用知识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图所示, 在B处测得建筑物AE的顶端A的仰角为θ, 沿BE方向前进30米至点C处, 测得顶点A的仰角为2θ, 再继续向前进米至D处, 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4θ, 求θ的大小和建筑物AE的高度。”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解答。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向学生指出,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内在条件的找寻, 可以发现此题可以从三角形勾股定理出发进行列方程求解, 采用代数法进行问题的解答;也可以从正弦函数的定义方面, 采用三角法列方程进行求解,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二倍角与勾股定理, 以及正弦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突出数学问题反思特性, 实现学生反思评价习惯的有效养成。
反思作为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效进行反省、剖析的教学活动之一, 能够让学生及时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 制定整改措施,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累丰富的思想方法。教学实践活动也证明, 学生在数学问题解答后的查验过程, 实际就是对自身解题过程的反思过程。因此, 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 要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作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 通过采用同桌评价、互相评价、师生评价、自主反思等活动形式, 设置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或有意创设错误解答过程,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学习活动, 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思评价, 促进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养成。
8.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八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和最近对品牌工作开展较好的山东、广东两省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推进品牌战略工作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培育品牌产品、发展品牌经济、创建品牌城市在各地方兴未艾,但是现阶段的工作与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相比,与规范化推进品牌战略的现实要求相比,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推进品牌战略工作主要表现为名牌的评价与排序上,重评定轻培育
品牌战略的实施,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产品品牌的评价只是对培育结果的一种事后检验。目前许多部门把过多的精力和资源投放到名牌的评价和排序上,出现了企业为评选上某个部门或机构推出的“名牌产品”(或“著名产品”或“最有影响力的产品”等)而全力攻关的现象。因此,在整个品牌战略推进工作中,对品牌的长期培育和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二、推进品牌战略工作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规划,发展目标不够明确,配套政策难以形成
早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十六大报告也要求,“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吴邦国、温家宝、黄菊和李长春等中央领导近年来也都对推进品牌战略作了明确的指示。为了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更好地推进品牌战略,山东和广东等地探索性地制订出台了一批规范性文件和—规划,并建立起相应的政府工作机制。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一些行业中介组织,如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以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名牌产品(商标)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厂但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必要的综合协调机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求尽快确定由综合协调部门牵头,着手研究编制推进品牌战略的中长期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并以此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三、品牌评价秩序较为混乱,程序不够透明
在重评定轻培育的同时,目前一些部门和机构热衷于品牌评价和排序。既有政府部门,又有社会中介机构。既有全国范围内的评选,又有各级行政区域内的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品牌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国家质检总局从2001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评出了26大类分属57个行业140多家企业的333个“中国名牌产品”;商务部于今年开始评定“中国出口名牌产品”;一些中介机构也在不时推出最具影响力(或最具人气等称号)的企业品牌排行榜。有的省在评定“省名牌产品”的同时,其省的质量管理协会又要评定“省标志性产品”。还有些部门今年确定这几个行业评名牌,明年那几个行业评名牌。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各个部门或机构的评选规则不够规范,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对此,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意见很大。
四、缺乏合格的市场中介机构,行政力量仍在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品牌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名牌需要消费者最终认同。市场中介机构可以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对品牌进行评价,以增强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和忠诚度,使品牌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但目前主要问题是,这些中介机构本身的资质存在相当大的市场不认同性,他们要么是政府某些部门职能的直接延伸,要么是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能力,所推出的评价结果往往被一些评价对象所左右。
五、品牌战略推进工作中的产业不平衡性较为突出,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相对滞后
品牌战略应覆盖经济活动的全领域。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将品牌战略从工业领域向农业和服务业领域推进,如青岛市已经开始在公路客运业创“情满旅途”品牌、在铁路客运业创“海之情”和在电信业创“情传万家”、“一拨就灵”品牌等活动;广东省在2003年3月分别提出了《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管理办法》。就全国而言,推进品牌战略工作现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领域,加工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轻纺行业。如目前已经评出的333个中国名牌产品全部为工业产品,其中轻纺类产品占60%以上。
六、市场环境严重制约着企业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市场经济秩序仍需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品牌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市场环境对品牌的培育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经过近几年的整顿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离市场经济规范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国内市场上突出地表现为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假冒名牌产品现象屡禁不止。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些率先进入国外市场的优势企业,其品牌在国外市场上也开始受到不正当竞争的干扰。
上述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品牌战略推进起步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我们在宏观层面上还缺乏一套推进品牌战略的基本思路,还没有形成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品牌战略推进机制。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品牌战略,尽快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当务之急是要在宏观层面上理清思路和理顺机制,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推进品牌战略中长期规划,进一步理清基本工作思路。通过研究编制推进品牌战略中长期规划,提出推进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确定实施步骤和阶段任务,明确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品牌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与此同时,要加强品牌战略的基本理论研究并对有关国际经验加以总结借鉴。
二是建立推进品牌战略部际协调制度,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品牌战略的推进,涉及到的政府部门较多,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部门间的协调制度。广东省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2002年4月,广东省政府设立了由省政府领导主持,省经贸委牵头,省财政厅、质检局、农业厅、工商局等1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广东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各司其职,把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及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在国家层面,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建立国家品牌战略推进部际协调会议制度。
三是制定系统的配套政策,为自主品牌的产生和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品牌战略的推进,在我国已有比较长的时间,各部门、各地区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为品牌战略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政策措施比较分散,形不成合力。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应从宏观层面整合必要的政策资源。建议在“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规划”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综合平衡,制定并形成一整套的政策体系,为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环境。
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宏观环境。在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情况下,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着力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责,主动退出一切有关品牌的评价和认定活动,大力营造有利于品牌发育和成长的宏观环境。
五是尽快引导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影响力的市场中介机构。加强对开展品牌评价的有关中介机构或社会团体的培育、扶持和管理,并对参与品牌评价的中介机构实施资质认可,不断提高其评价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运作的透明度,提高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批具有高水准和影响力的中介评价机构。
9.化解信访突出问题 篇九
当前既是我县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信访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目前我县所面临的信访突出问题主要有土地权属纠纷、土地征用矛盾、土地开垦后的争执等。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体察民情、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基本要求。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抓紧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才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责力度,坚决纠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的行为。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就依法信访,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做好依法信访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建立完整的依法信访工作的领导责任体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二、建立并完善依法信访各项工作制度,提高信访工作质量 切实加强信息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落实首问责任制;把实现双向规范作为依法信访工作的关键,将维护群众秩序结合起来,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完善依法信访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健全措施,制定和完善涉法案件的协调指导机制、依法分流和调处机制、依法排查机制和依法上访程序,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加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推行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度以来效果明显,大部分信访事件都能得到及时解决,避免将矛盾激化、将事态扩大。
三、严格依据法律、政策,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各类信访问题
严格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按领导责任制,公平、公正地处理各种矛盾。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信访问题,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近年来,我委来信来访认真对待并建立相应的信访登记台帐,对矛盾积极协调解决。
四、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直击矛盾,解决问题 我委积极引导机关干部下村入户,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定期进驻重点村了解制度,了解问题,发现情况,及时汇总,根据汇总情况,对正在处理或未处理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四、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依法信访意识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信访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信访工作,加强宗旨教育,树立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识。
2.加强培训力度,保证干部依法办信访。加大对信访干部业务培训,提高信访干部素质,信访干部要认真学习掌握国家、自治区、地区有关信访工作法律、政策。建设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证处理信访问题内容合法、程序合法。
五、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引导群众依法信访
以司法所为宣传牵头单位,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让群众知法、懂法、依法上访。
六、作风建设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今年,莎车县结合实际,坚持抓好“四治”,即“治懒增效、治庸提能、治腐促廉、治散强纪”,解决干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作风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着力解决开放意识不强的问题。解放思想,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应采取举办集中培训班、考察学习、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和县情教育,让广大干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上的差距,观念上的落后,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增强发展信心和决心;更加明确我县“十二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今年的目标任务,增强工作干劲;更加深刻理解和更加坚定今后工作思路和举措;更加自觉地弘扬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激发狠抓落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坚持制度落实,着力解决落实决策不力的问题。坚持目标责任考评制度,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人人出力、个个负责的责任体系。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做到执行坚决、讲究效率、坚持标准;坚持监督检查制度,充分发挥专门督查机构的作用,改进督查方式方法,采取明查暗访等手段,对有令不行、落实决策不力的反面典型进行公开曝光或通报批评,将督查结果作为单位考评和干部考核、任用、奖惩以及评优树模的依据;坚持服务承诺制度,进一步规范承诺的内容和公开方式,接受群众监督,把解决民情民生问题作为承诺服务的重要内容,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准,通过适当方式向群众全面介绍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并组织群众代表对办理结果进行巡查、评议和评价,确保各项服务承诺事项办理落到实处。
三是深化“听解帮促”,着力解决深入群众不够的问题。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干部作风的首要标准。在每个乡镇确定一个矛盾突出、群众反映问题多的作为重点村,继续深化“听解帮促”活动。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分类分层梳理,建立解决问题工作台账。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生活问题以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入手,坚持普遍重视、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逐一落实解决。解决问题做到“三公开”,即需要解决的问题向群众公开、解决问题的方案向群众公开、解决问题的结果向群众公开。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和督办重点信访问题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莎车县纪委信访室
10.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 篇十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县各级部门关于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的的文件精神,为了我校开展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规范从教行为、加强学生教育、提升道德素养为重点,强化道德教育,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全体师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着力推进我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
活动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力争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开展“红烛情,教育梦”,“雷锋榜样进校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讲堂”等活动,以全面提高教师个人的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素养、家庭美德涵养为重点,主要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主要查找解决是否在行政不作为、服务不到位、责任缺失等问题;是否存在乱作为、以权谋私等问题;是否存在道德冷漠、诚信缺失、行风不正等问题;是否存在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搞有偿补课、接受学生家长礼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通过自查、巡查、评议、整治等关键环节,增强全体师生的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牢固树立“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教育行业精神。
三、组织领导
根据工作需要,我校成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王晶鑫
副组长:许鹏程 沈普民 王慧哲 刘王杰 成 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步骤
(一)动员都署阶段(2013年9月上旬)。制定学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方案,作出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9月中旬至10月)。结合自身特点对照要求,通过自查自纠、随机巡查、道德评议等方式查找在道德领域方面的突出问题,开门纳讲、收集群众意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及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确保我校办学行为规范、师德水平提高、学生减负深入推进。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11至长期)。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总结阶段性工作,推广先进典型,巩固活动成效,接受上级专项督查,并按要求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五、主要措施
(一)开展集中宣传教育。通过举办道德讲座,“红烛情,教育梦”演讲比赛,少先队入队仪式等活动,使全体师生员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维护者、践行者,自觉修身律已,践行道德规范。
在学期结束前要普遍对学生开展一次诚实守信教育、防犯欺诈行为教育;对教师要普遍开展一次师德专题教育,重申师德“十不准”规定,并将师德教育列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把教育作为重点,贯穿全过程,注重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增强教育效果,切实引导广大师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二)进行自查自纠。围绕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两个方面的问题,列出具体表现,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治理措施,明确达到目标。重点自查学校招生行为是否规范,收费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减负规定是否落实,在职教师是否从事有偿家教,是否私自在校外办学机构兼课,是否强制向学生推销或动员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并获取不正当利益,是否利用工作之便,动员、组织或强制、暗示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或到民办办学机构举办的补习班、兴趣班、提高班等方面进行排查。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
(三)组织道德评议。建立由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家长代表、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师德评议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听取反映,进行分析评价,形成阶段性道德评估意见,用道德评议的方式形成有力的道德约束。主动让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参与监督。建立好师德师风档案,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教师聘任、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切实加强管理。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严管重罚,大力整治教师从教、学生减负、规范招生以及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将整治结果、成效公之于众。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规章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堵塞管理漏洞,形成长效机制。
(五)形成浓厚氛围。要积极配合各新闻媒体设立教育治理活动专栏专题,宣传活动重要意义,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和好成效,报道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有关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今年中央、省、市、县各级文明委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和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好活动的组织推进,并明确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责任。
(二)精心抓好实施。结合自身特点,针对突出问题,按照可操作、有实效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迅速启动本校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通过教育治理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爱莲说》;导向性问题;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38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习文言文,对于了解并传承古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往往要么偏重于词句翻译,要么偏重于阅读分析,要么先翻译后分析。这三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由局部到整体,甚至只有局部而无整体,只注重知识的结果,而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无法得到情感的真实体验,所获得的是死的“知识”,难于转变成能力,也会使课堂枯燥乏味,更会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丧失兴趣。因而这样形式的教学总有不足取的地方。
如果我们通过设置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和探究,并贯穿情感教学,让他们感受其中深藏的意蕴、凝练的语言、跳动的韵律,体会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那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势必会被激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必然大大提高。毋庸置疑,所设置的问题是一个方法和策略的问题,不仅是联系学生与文本之间桥梁和纽带,更要具有导向性。
下面,笔者就以《爱莲说》为例来谈谈文言文教学中“突出问题导向”的应用。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他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軍,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本人清雅脱俗、精短、琅琅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
学习《爱莲说》,一是要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二是要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三是要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这篇文章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力铺排描绘,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地慨叹。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从课文的标题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笔者以作者“爱莲”为情感基调来统领全文,通过设置具有导向性问题、将情感贯穿教学过程,采取分步阅读来组织教学。
第一步:初读闻莲香。有了对作者喜爱莲花之情的了解,学生的阅读就不再盲从、纯粹,而变为有目的有感情。此环节,大多学生能够独立疏通字词,读得文从字顺,字正腔圆。在初读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作者看来,莲有哪些可爱之处呢?”(展示一张莲花的图片)。学生能很快地在课文中找到有关莲的可爱的句子并反复阅读,从莲外形、香气、气质来体会。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外面是笔直的茎秆,中间是空心的,一茎一花,专一,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亭亭净植”,“植”,树立,具有特立独形的外表特征,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独特的、表里如一的性格。香气:“香远益清”,莲花香淡而不俗,在清风的吹送下发出清幽的香气,暗示着作者的高尚品质。气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端庄,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是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被洗涤过,也不显得妖媚,只可以让人远远地观赏,而不能被人玩弄。从这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
第二步:品读悟莲性。此环节笔者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作者赋予莲哪些君子般美好的品格?”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能够翻译理解文章中有关描写莲的句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的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因此笔者不需要要求学生去“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会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导,通过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或者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高效的完成了词语的解释、课文的翻译、文意的疏通等问题。自主学习中,学生由被动“灌输”转为主动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传统的“大满贯”无法比拟的。学生通过自读、自译、自品,对课文的把握会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体会。有学生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词句简洁流畅、意境优美,对莲花的外在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让莲的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耿直,不屈服于权贵,有着像莲花一样‘亭亭净植’的高贵品格。”有学生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两句话凸显了莲的风度和气节,同时也体现了莲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第二个问题:“作者独爱莲,为什么还写了别的花?” 要解答这个问题,学生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品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对别的花的不同情感,从而了解它们在文中的衬托作用:用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与莲花的高洁作对比,更突出了莲花的形象以及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不慕名利,追求纯洁高尚品格,鄙视世俗恶劣风气。
第三步:赏读鉴莲志。在这个环节笔者设置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对三种花所代表的三种人持怎样的态度,从而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已获得的感知和课前搜集到有关周敦颐的相关情况(如,大文豪苏轼作《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诗,就对他甚为推重;诗人黄庭坚也称其“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日风霁月”),形成对作者认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处事公正,不慕名利,充满智慧,处事果断,不攀附权贵,高洁清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示学生抓关键词语(如,通过语气词“噫”表现作者这种千年一叹中的无奈及知音难求的寂寞之情)反复朗读,读出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隐逸者”;牡丹色彩绚丽,妩媚娇艳,象征富贵华丽、趋炎附势的“富贵者”;莲清劲坚贞,卓然独立,象征举止端庄、人格高尚的“君子者”。作者明写物而实写人,明写物理而实述人事,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这三种人的不同感情、不同态度:惋惜、讽刺和赞美。可谓借花抒情,情深意长。三位一体,作者通过赞美“莲”,达到赞美君子的目的,赞美中透露出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观,赋予了“莲”以内容和意义。
在本文的教学中,笔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以感情贯穿教学过程,采取分步阅读的形式来整体架构课堂。这种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的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模式,实现了“以生为本”的师生双向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真正地凸现,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文言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大满贯”,师生也得到了解放,教师不再“苦”教,学生不再“苦”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问题”必须因地制宜、符合学生学情,能够切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向要能富有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增强思维创新能力;教师要能起到了积极组织引导、激励评价的作用。其实在中学阶段,很多文言文都可以采取突出问题导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12.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篇十二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现状下, 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价值观错位, 自我评价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 盲目自大, 脱离实际等情况。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之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观念“功利化”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 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一些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 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学校园里竞争日益激烈, 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各种压力, 身陷互相比拼的激烈“斗争”之中。
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 使得部分大学毕业生以自身利益作为就业选择的首要依据, 而社会利益只能作为自身利益实现后的补充因素予以考虑。他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高薪、高职位上, 希望能够在大城市或热门行业就业, 而不从现实的需要和长远的发展需求来考虑。他们在选择单位就业时过分强调金钱实惠, 以工资高、效益好为唯一的择业标准, 很少就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进行考虑。他们的观点是“其他都不要, 挣钱是第一”。可见, 一些大学生就业目光短浅, 就业观念功利化, 就业期望利益化, 只图眼前利益, 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二、诚信意识“缺失化”
“以诚取信”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 然而,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种种不诚信的现象, 这种现象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信用危机”, 信用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推荐材料弄虚作假, 修改学习成绩, 伪造各类等级证书, 谎称自己是学生干部, 等等, 严重违背和损害了就业过程中的公平原则。二是求职态度不端正, 有些毕业生已经有工作去向了, 但为了增加自己的经验, 甚至只是想检测一下自己的能力, 以及被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程度, 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层层筛选, 最终决定要和他们签约的时候, 这些毕业生却开始以这些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不合适, 或者认为凭自己的条件还能找个更好的工作等借口不去签约, 甚至连个致歉的电话都不打。三是违约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信誓旦旦, 一旦拿到录用通知书却满口托辞, 左挑右拣, 签约不久又毁约或签约之后不去报到, 随意撕毁就业协议书。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事后又不履行就业协议书、合同规定的义务, 更不愿意按章缴纳违约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三、心理素质“问题化”
面对就业, 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 他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 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但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众多的竞争对手时, 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由于职业目标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 存在着种种心理困惑和不良的就业心理, 主要表现为就业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择业中盲目比较而产生的攀比心理, 自我期望值过低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及就业心理期望过高而产生的自负心理四个方面。
择业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 是让每一个涉世不深、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最为困惑的难题。他们在困惑面前无所适从, 从而表现出焦躁、烦恼、困惑、恐慌等。在求职中, 学生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学生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 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 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
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 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不如他人, 或者求职屡遭失败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对自己评价偏低, 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 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 自己能力不行, 等等。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 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严重影响了择业和就业。相反, 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地自大, 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 又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 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高期望驱使他们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 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 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 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 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 容易出现“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 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四、创业意识“荒漠化”
很多大学生把接受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投资, 多年的寒窗苦读后, 他们渴求走上社会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一些人从小就在优越的家境中长大, 存在着依赖性强、怕吃苦、讲享受的现象。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明显淡薄, 尽管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他们在就业时还是过多地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 在职业的选择上, 盲目攀高, 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公司、高收入、高福利、公职和干部身份, 而不愿意到基层、农村、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去开创事业。
可见, 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必须正视它, 认真去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 从而为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根据。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学校关心和大学生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 要想让大学生顺利就业, 就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要认清新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 才有可能让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主要从就业观念、诚信意识、心理素质和创业意识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过程,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亦名, 张炳申.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教探索, 2006, (01) .
[2]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06) .
[3]周甲禄.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N].经济参考报, 2007, (06) .
[4]李洪彦.大学生就业制度创新探析[J].交通高教研究, 2007, (07) .
[5]沈履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诚信缺失及其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8) .
[6]杜祥军.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 2008, (2) .
[7]高凡茜.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 (3) .
[8]蒋凤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河南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推荐阅读:
浅谈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中的几点突出问题10-22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07-24
解决好突出问题10-13
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清单07-18
怎样突出句子中的重点?11-17
立案突出问题工作总结11-10
筑牢思想根基 聚焦突出问题06-27
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09-21
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0-25
对照检查“四风”突出问题梳理情况汇总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