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2024-08-25

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精选8篇)

1.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篇一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人文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韦 静

成 员:韦静、刘凤园、郭春红 赵景芳 刘纯洁

周志强 执笔人:韦 静

摘 要:人文教育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中情。正如钱学森所说的:科学与人文是一块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正确的也是必然的。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①、建构人文性的课堂关系。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关键词:人文性、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1、选题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心理、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属性的综合体现,是通过感受、体验乃至直觉、顿悟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人的精神文化产物,对人的学习与工作具有动力、定向、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人文教育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中情。正如钱学森所说的:科学与人文是一块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正确的也是必然的。

然而,当我们走进数学教学时,发现还有很多非人性的现象存在: 把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使得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在这种机械训练的教育模式中丧失殆尽;把知识变成僵死的教条,且以“灌输”的方式阻碍着学生的智慧和发展,使得学生创造潜能与激情在逐步地退化、停滞;把学生的生活空间挤压在分数的争夺上,使得学生的健康生活道路有了诸多的阻碍„„这种教学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

为此,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建构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另外、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为了更好的生活,忙完家里的农活后,就出去打工,却把孩子丢在家里,这些孩子就成了无人关心、照顾的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从老师跟儿得到一些人文的关怀。就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人文性的研究”这一课题。

2、研究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钻研教材教法,努力进行课堂实践,不断反思改进,总结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特别是课题负责人韦静,长期参加市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教学理念新、经验特丰富,韦静的以“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人文性”为主要研讨内容的观摩课《圆锥的体积》,在全区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改交流会上展示,受到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在2006—2007年的校级研究课题中,韦静进行了“如何创设数学人文性教学的氛围”的研究,获校级一等奖;她撰写的论文“谈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人文性”2007年获省一等奖;刘凤园的“如何在新课程下实施人文性的教学”,获校级一等奖;郭春红的“追求人文性的评价”,获校级二等奖。

3、研究内容(1)研究思路

本课题针对教师多给学生一些人文的关怀,立足于数学教学中人文性的研究,进行构建人文性的课堂关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教育资源、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式、追求人文性评价的一些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由此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首先在2009年6月至2009年10月由韦静、刘凤园、刘纯洁对“构建人文性的课堂关系”进行研究,由郭春红和周志强、赵景芳“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在2009年11月至2011 年4月由韦静、刘凤园、刘纯洁对“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由郭春红、周志强、赵景芳对“改进评价方式追求人文性评价”研究;在2011年5月至2011年6月由所有课题成员对以上四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并加以修正,从而得出新课程下数学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研究的具体内容

①、建构人文性的课堂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古训,加之传统的“尊师重教”影响,师生间一直是不平等关系,整个课堂围绕着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围着老师团团转,虽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明显。学生的心灵常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受到压抑,难以舒展。因此,要实践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就要注意调整好师生间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改变师生不平等关系,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学习的伙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和颜悦色地问:“这个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

笔者认为,正是有了这样人文性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传统的“我教你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形成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氛围。

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学科育人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与加工,使它体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插入数学史料,比如,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如《九章算 术》、圆周率的计算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或者介绍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华罗庚身残志坚,为数学事业鞠躬尽瘁,陈景润病魔缠身潜心钻研数学难题,以这些优秀数学家的奋斗事迹来激励学生大胆探索,遇困难而不失信心,遭挫折而不减勇气,进一步激发其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心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增加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校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增强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数学的美无处不在,如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形态美、比例美等,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往往需要教师唤醒、点化,方能使学生感悟和领略。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审美教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景,向学生展现数学美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高雅情趣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提高其人文素质。让学生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情绪得到调适,审美修养得到提高,思维品质得到改善,创造能力得到诱发。

③.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而言,究竟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人文性的呢?《数学课程》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所折射出的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摒弃的是“他律”背景下的谆谆说教,需要彰显的是“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凭借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已的数学。只有 这样,“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

④、改进评价方式,追求人文性评价。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评价存在评价目标狭窄、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等弊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应做出怎样的人文化变革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种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迪、点拨、组织评价交流。教师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用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肯定其中积极的因素,然后帮助他们提出改正的方法。要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分步肯定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后的成功感觉和喜悦心情。这样的评价交流,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各抒己见、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其次,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4、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针对数学教学人文性的体现,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

②.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观察法: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目标,观察学生实际,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③.调查法:采用向老师、学生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式,分析、改进研究工作。

④.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5、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9.3—2009.5)

①.撰写课题申报表及方案,组织研究人员。

②.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等理论。

③.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

(二)、实施阶段(2009.6—2010.4)

在教学中加以组织实施,以五、六、七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课题组人员坚持有针对性地写课后小记或个案分析,组织阶段性小结,不断地检查研究效果,并加以完善。探索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性的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三)、总结阶段(2010.5—2010.6)①.分析整理材料,做好统计工作。

②.召开结题研究会,汇总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6、研究成果

谈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重“情”。通过科学,人类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通过人文精神,人类体会为人之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正如钱学森所说的: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为此,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方面的教育,在小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去挖掘人文知识,建构起学科人文精神的体系,加大人文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使他们从小就能做个文明的现代人。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一些做法。

一、对学习过程的关爱

人们常说,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才会提出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渴望有自己的天地,希望老师是真诚的朋友。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去创造共同学习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气氛。作为老师,还要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不同见解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在教“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对边相等”这一特征,与往常一样,讨论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然后有同学向全班汇报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报告他们的结论。有一名学生非常胆小,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看到他有发言的欲望,我信任地朝他点点头,示意他发言,他勇敢地站起来,回答说:“我先对折,发现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比不出对边的长短,就改用把平行四边形对边和桌子边比较,一端对齐,在另一端做记号结果比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这位同学回答好极了,我立即表扬他:“你的回答太精彩了,大家为他鼓掌。”从此以后,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平时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都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我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你回答得真好,”“说的不错”“还没想好,没关系,继续想”……

二、批语指导,培养习惯

一个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教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在于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正处 于人生当中最顽皮、最活泼的阶段,粗心大意、出现失误也是这一阶段的一大特点,潦草或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在作业评语中经常使用“你不认真”、“你不用心”、“不对”等否定词语,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会造成学生更加不认真做作业的后果,作业质量会因此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在作业批改中要注意方法、对症下药。如在数学作业中学生常常因为马虎,写错一个数字(如把7写成1),抄错一个符号(+、-、×、÷或四则运算中下一行落下一个数),就引起整个题目全错。像“你怎么把-写成+,越减越多那不是成笑话了吗?”“7被你写成1,那7不是对你有意见了吗?”“被你遗忘的数向你提意见了?”等等带有童趣的批语,让学生在童趣中接受错误,改正错误,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也增强了改掉他们粗心马虎的坏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与审美教育是完美人格得以形成的基础,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美是人格和谐的主旋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完善个人的人格,激发创造的热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文素养所必须的教育内容。因此,数学教师教学时,应当确立教学美、教育美的观念,将美的人情、美的人性、美的人格、美的场景、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一堂课本身成为一种美的存在,使美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每一环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不仅存在着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而且还表现在它们的科学美、结构美、精确美、抽象美、逻辑美、简洁美、符号美、和谐美、对称美、秩序美、统一美上。纵观小学数学领域的一切概念、法则、公式,无不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秩序、对称、和谐、统一的美的反映。数学家正是由于对这种真理和美的追求,才促进了数学自身的发展,从计数到总结运算法则,从加法、乘法到减法、除法,从具体数字到用字母表示数,无一不是对数学的简洁、符号、秩序、对称与和谐的追求。教师可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欣赏、体验、感悟、发现美。譬如,在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事物内在结构的和谐美、秩序美。借此启发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具备这一特点的物体,从而向学生渗透科学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角落这一观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美的热情。在学习应用题时,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图意,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中这些富有秩序的设臵和简洁的美等。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多元教育因素,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美的情感得到升华,转变为美的行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个性,达到情感良性循环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突出人文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理应成为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艺术,它给学生带来的应是一种充满感性思考的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一种才识展示与情趣激发交织而成的成功体验。然 而,过去的考试由于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学生活泼的心灵在初级考试时犹如一块拒绝融化的坚冰。如何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使学生把在传统试题中被知识技能遏制的个性和精神力量释放出来。我认为出卷老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命制试题时,力求体现人文精神,以鲜活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心灵。

1、在试题的要求上求新、激趣

例如,每一道题前增加一些激励性提示语,如“只要你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一定会有收获、一定会成功”;“下面的计算都是你学过的基本计算,只要你细心,一定做得又对又快”;“相信你一定能行”。这些热情亲切的话语,端一颗“儿童心”,用一腔“儿童调”融入一种“儿童味”可以消除学生与考试的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极大的诱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2、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传统的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密难懂的感觉,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在试题选材上,我们教师要充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由于试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一见钟情,提高考试的兴趣,把考试看做生存的需要。

3、改进考试的方式

传统的考试把学生臵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让学生面对试题孤军作战,扼杀了鲜活的“考性”造成了诸多失落。“动手实践、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教师在命制试题时,适当增加实践操作题,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所作的贡献也作为评价的内容。总之,我们要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融进考试中,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必将促进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绚丽多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五、营造和谐氛围

基于系统思想“世界不再是一个孤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现象的网络,这些现象本质上是相连接、相互依存的。”同样合作学习也如同生命的网络,各个因素是不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因素对合作学习的作用都可能导致整个合作学习的成败。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臵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安全且自由的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使得可能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教师更具有亲和力,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合作成为一种需求,师生之间彼此互相欣赏、互相愉悦。对于学生虽不成熟却经过大脑思考的独特判断,特别是其中建设性的和创造性的价值意蕴教师能加以珍视,摒弃求全责备,多提建议少做评断,多用寄予真切期待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的期待而努力发挥潜在的智慧和情意能量。如我讲“平均数”,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将许多瓶中不同的水变成每瓶都一样”时,一位学生很兴奋马上站起来说:“把水 全部倒掉。”这时我不但没有责备学生反而和颜悦色的鼓励说:“你的方法真有创意,要是水的总量一点也能不少,你能想出这样好的方法吗?跟你的同学说一说。”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合作学习得以继续进行。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并尊重个性在群体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氛围中一方面均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来表达自我,另一方面可产生无形的力量促使学生愿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当然,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不是通过几节课的教学或一时一事的教育就能达到目的的。只有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与数学的严格训练、言传身教,进行不断的感染和熏陶才能发挥效能。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也要锲而不舍地进行下去,把各种人文知识灵活机动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之中,是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教育落实道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成果分析与思考

一、营造人文化的教学环境

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注意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生动、愉悦的人文性的集体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培养和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教师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一起经历学习过程,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合作交流,共同构建新知,共同感受,共同成长。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 师给学生一个充分的人文化空间,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少一些职责和指令,打破教师的“权威”,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这样学生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

二、挖掘人文化教学素材

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素材,对教材做深入研究,消化,提炼,探索人文点进行人文化的教学。在数学课上,教师不仅教数学,还指导孩子做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做到润物无声。这样使孩子们更加热爱生命,富有爱心。

三、创设人文化教学模式

设计人文化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人文化情景,化解教学难点——体验人文化学习,达到教学目的——感悟人文化关怀,构建人文精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下的人文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全面的发展。

5、思考

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渐渐发现,进行人文化的数学教学,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师生的精神生命也在健康的成长,使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更大成功,真正发挥数学课的育人功能。经过两年的研究使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步更新,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教学效果亦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对课题的研究还缺乏完整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数学课程标准》

3、《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7、8)

2.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篇二

1. 理解感悟文本内容,增强情感体验

任何文学作品是人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的外化表现形式,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观察和敏锐感悟而成的,即通常所说的“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无论什么语言单位或言语方式,都是一定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性是语文的固有属性,它蕴藏在语文教材里,贯穿在语文训练中。思想内容是人文精神的拓展延伸,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贵在理解感悟作品的内涵,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丰富人文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做到“身临其境”,并与作者进行贴心的交流。只有在感官上获得直觉感受,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才能和文章产生共振、共鸣,才谈得上理解品味作品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再造作品情境,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进而达到“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从而在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达到学习语文之目的。例如在讲《长征》这首诗时,我们就应该深入地品味其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主旨,不妨让学生大声地朗读,以深刻地感悟其中的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除此而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网络、参考资料等去搜集有关长征的史料及故事,在课堂教学时予以学习交流,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长征的认识。这样让学生对本文内容加深了理解,领悟了文章感情,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

2. 抒发真情实感,增强学生的内驱动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核心。笔者以为,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帮助他们树立主体价值观。梁启超先生曾说过:“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人之读一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这种“熏”也就是染,或曰感染。它是不知不觉,是渐进式发生或累加式完成,是一种内在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潜移默化。思想观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情感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所必须领悟的境界。语文教师领悟了思想观点而进行饱含情感的教学,引起学生感情变化,学生就会意兴盎然地去学习,对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深刻而非肤浅、具体而非抽象。例如讲《背影》作者的三次流泪时,我们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1)作者流泪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的几次流泪是不是都与自己父亲的背影相关?(3)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当时的父亲说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学生会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逐步地理解感悟隐藏此中的“舐犊情深”,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问,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能以它为乐而陶醉在其中的人。要让学生能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和思维状态,教师就应该在把握文章思想的基础上,富有感情地教学,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准确地揣摩文章思想内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必然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对学好语文的意义的认识,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激励他们努力学好语文,达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欲罢不能的境界。学生的学习激情一旦被激活,一定能产生无穷的潜能。

3. 学会披文入情的赏析,培养审美价值观

正确赏析文本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观的必经途径。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语文是美的对象,汉民族语文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文。它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事物的意境美、人物的心灵美、题材的实在美、思想上的哲理美、道德上的崇高美,等等。对语文的理解———说话和读文,实际是对美的感受的欣赏;对语文的运用———说话和作文,实际是对美的表现和创造。语文的人文教育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感、文感的磨练,实现“美感”的积淀,发挥其“美化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具有丰富而又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因子”。

每一篇文本都包含作者深厚情感和丰富的审美观,也是文章人文性的重要显现。“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并在审美愉悦中,进而激发思想情感,达到语文学习的思想性目的。语文教材是思想传播的载体,而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更是接受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文中思想情感灌注在自己的语言中,消融在思想里,使学者通其情、达其理,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世界观、思想观的教育,培养发展学生情意。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就是建立在对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探究之上而获得的。对此,我们可在学完了文章后,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与范仲淹进行“对话”,探讨交流其中的真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3.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前言:

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结束,都是最主要的学科,甚至大学前期也是要学习语文的。由此可见,语文的功能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文字、学会组词、组句等,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得到大力的提倡和推广,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比起传统的将语文教学作为工具更能体现语文的内涵,并能突显出对人们需求的尊重。人文性比起思想性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包含的内容更多,具有文化性、思想性以及人性等。因此,人文性的强调,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性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走出传统的“应试,工具,机械,枯燥、 繁难、封闭”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无疑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试从教师和学生双向层面的互动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从教师层面来说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自己学习

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不减反增,很多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今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只顾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并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乐趣,只是听老师的讲解,就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其扬长补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语文的方式。或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最好选择经典名著和一些优秀的书籍来阅读,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去学习对其有利的知识,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实现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养成

语文中的人文性,主要是来自于古代汉语中的文化思想,它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思想。因此,要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汉语中包含的民族思想和民族精神,感受从汉语中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民族感情,必须要将人文性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对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发展自身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培养健康的心理都有巨大的帮助,也就是要将学生当作一个真正有发展潜能、理智与情感并存的生命体。

语文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还要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得到素质和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利用语文。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认识到语文是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去了解语文知识,探索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从学生层面来说

对于在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学生自己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并为此做出努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要表现出积极性,在学习上要有主动性,做到认真思考,寻找自身的不足,并积极的改正。学生变得主动,发现問题的能力就会变强,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会有所反思,教师反思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以此循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越来越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如今,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并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导,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懂得自己去探索文中的内涵,根据所学文章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等。此外,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要积极的阅读更多对自己有利的文章和书籍,扩展自己的视野。

强调文化与精神并重, 实际上是指在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新课标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固然反对语文课程为传统工具性所主宰, 为升学考试所左右, 但也不能不要知识、技能, 将传统完全抛弃, 一味地讲人文性。 要在对工具性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讲人文性,“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 相互包容, 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

三、结束语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阶段是他们思想、人格、情感养成最为关键的时间,高中阶段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其身心的发展和思想人格的养成上,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实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将人文性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体现出人文精神,从而突显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11-12.

[2]黄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析[J].新校园(上旬刊),2010,(10):94,97.

[3]张文进.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语文:下旬,2011,(8):46-47.

[4]刘海平.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析[J].教育界,2011,(18):105.

[5]王瑞凤.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的思考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

4.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篇四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更密切地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习音乐经验,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在实际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联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音乐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音乐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和音乐的理解融于一体。新课程从实际出发,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即要在新环境下与教师接触,学会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老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其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因此,在教材的第一单元中设计了“好朋友”的主题。在“游戏”单元中,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音乐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音乐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无从谈起。在音乐课程的教学总,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新课程中《让我们手拉手》、《一对好朋友》等歌曲,引导学生表现他们丰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受,学会同学之间互谅互让,珍惜友情,共享快乐。

三、通过多学科的整和,促进智能的发展

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例如,一位语言朗读能力很强而音乐能力平平的学生,在音乐课上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热情也不高,但在语文课参加配乐朗读却非常积极,学习的效果也相当的不错。有些在音乐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可能在对其他学科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加强对那些学科的兴趣。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和,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和文化的连接,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人情各不相同。音乐教学通过观看或聆听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尊重各地不同的文化。如在“过新年”的设计中,可在聆听和感受《小拜年》、《窗花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不同地区过年的情景,在结合花鼓调《小拜年》播放录象,了解剪窗花、写春联、帖门福、扭秧歌等相关风俗,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无穷情趣,培养学生爱家、爱祖国的人文意识。

五、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5.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篇五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二中学 李 锐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作为一线的英语老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此作简单地分享。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在很多初中生,因诸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喜爱面子、自卑,有的学生非常怕羞、怕出错误,怕同学耻笑、怕老师斥责。为了排除这些障碍,减轻学生的紧张心情和压力,教师要以温和、风趣、幽默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克服紧张,促使他们认真地听、大胆地说,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四川的新课改后,学生可以自由地以个人或小组向老师提问或老师向学生提问,这样以便得到答案途径的多渠道。学生喜欢老师,就必然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英语学科,这就是学生心里的联动效应。人都有爱与自尊的需要,有与人和睦相处的需要。要让学生学英语,并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就必须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英语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合作、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接纳老师、亲近老师、喜爱老师、尊重老师。我们从现实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总是为他们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做一些调节活动,听英语歌曲、讲英语笑话、搞口语比赛、做英语类游戏等,使学生心情轻松愉快,而不是感到压抑,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感到英语学习轻松、愉悦,而不是枯燥、压抑,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老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爱学生。课堂中,力求营造一种愉快的、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学习感到轻松、愉快。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摆老师架子,不要随意去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言行,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真正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不要有过激行为,不要挫伤学生进取的信心和做人的自信,老师应使用丰富的评价语来激励学生。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会做的更好”等。从而创造出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动活泼的语言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它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英语是我们四川学生普遍学得较差的一门学科,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传统教学中教师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孔,风趣幽默不足。在台上一板一眼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在下面也就各自其事。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教学情感丰富,讲课富有感染力,课堂教学充满机智和幽默的教师。缺乏课堂活跃。在初中英语教学时,语言的趣味性尤显重要。课堂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语言,如果教师能够感情饱满、热情风趣、语言幽默,亲切自然,就会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具有很多的知识外,同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果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结果整堂课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同样的一节课,为什么不同的老师上课的效果不一样。有的老师上课忽而眉色飞舞,忽而屏气凝神,学生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可能学生在下面闭目养神,哈欠连天,上课简直就是受罪。课堂效果差距之大,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至少之一就是课堂语言没有把握好。因此,教师应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教学在愉快和轻松中进行。

三、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多媒体计算机利用它的声、光、电、动画等强大功能,学生看得见听得到,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量肯定会大得多。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保持知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黑板”的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再也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它只会让英语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降低了英语教学效果。目前,在我我们市里尤其又像我们学校,应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已发挥出可喜的作用。而且,我们学校也已经具备了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学媒体手段,才能克服“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黑板”的旧模式。如,在教介绍家庭成员,可以用课件展示:(mother ,father,brother,sister,…)让学生看图片学习单词,操练对话。(This is my sister. That is my father……),也可以提前让学生把学生的家庭成员照片交给老师,老师上课的`时候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该生自己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这样,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创设情境教学

6.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有效教学 篇六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历史课堂教学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在面对众多教学理念时大都采用“拿来主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找寻到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历史课堂,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前景 历史 有效教学

如果说高考是教学的风向标,高中教学就是风向标的标尖。长期以来,为了在高考中胜出,教师们尽可能地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题海战术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教和学本来都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事情,但是在应试教育下,大家疲于应付,苦不堪言。怎样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

一节高效的历史课,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好的方法是采取学案教学,学案教学既明确了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又能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组成一个有层次、有联系的问题体系。

在制定学案的教学目标时,不能按照课本顺序一成不变,应该具有“大教材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敢于打破教材顺序进行“目标重组”和“建构”。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科学的、高效的、合理的,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本质要求。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就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在历史教学中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方法还是比较多的,以下就简列几种。

1.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生动形象的导入语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内在动力。精彩的课堂导入,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可以让学生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可以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为高效的历史课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新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不仅要用教材教,还要整合其他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巧设问题、引人入胜。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高效的目的,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有效地提问。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动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以前,我国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不能再把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那么,使学生喜欢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则成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首先,要营造良好氛围。要想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热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其次,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收入课本的只是极少部分。课堂中,适当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都有好处,而且还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人以渔,?{其一世。”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提供重要的保证。

1.记忆方法指导。对于历史,有大量的历史信息需要记忆,但是记忆并不代表死记硬背。记忆应该建立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要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去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要让学生“学习有路方法为径”,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鼓励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3.培养“通史”意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思考中外历史的发展,抓住“中国特色”与“世界联系”之间的接合点,推进对历史发展趋势、中外历史间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构建大历史观。

7.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篇七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知识的建构理论认为,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的建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建构的方式得到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 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 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始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是化学学科探究的主要方式, 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立足于学生的学,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 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做”,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学中做”。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这些动手做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指导者”。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说,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科学的发展源于怀疑的态度, 没有思维的批判性, 就不会有创新。通过实验探究, 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知识, 学习技能, 体验过程与方法, 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是落实《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

8.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 探究性物理实验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7-01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要培养的是会学习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会知识的学生。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削弱以往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性物理实验的实施现状

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目标。探究性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培养他们探究未知事物的能力。但是现在中学物理课堂上的探究性物理实验,老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学生也不能积极地参与实验,探究性实验就成为了老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少提出问题,认为实验就是为了收集数据,只是重视实验的最后结果,而不是整个实验的过程以及探究实验的思想。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些老师为了求高分,只能放弃课本中的实验部分,或者让学生通过机械的记忆来学习实验,物理实验作为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已经形同虚设。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对本课程充满排斥,影响了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学生会慢慢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更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物理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二、探究性物理实验实施的一些对策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电学知识一直是难点,学习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这节内容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难点,应该把这节课以探究式实验的方式来教授,这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真正理解电学的知识。在设计本节课之前,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电学的知识,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在这些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老师可以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物理实验了。首先让同学回答上节课学习的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然后让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研究的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性物理实验,先研究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老师设计有关的问题,测量哪些有关数据,使用哪些仪器,怎样设计电路,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电路。通过讨论确定实施的方案,按照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有关数据。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从记录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发现电压增大、电流增大。发现还有进一步的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同理可做下一个实验,指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本节课学生学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即控制变量法,锻炼了学生依据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课堂上为了充分的进行探究性实验,可以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将教材中出现的实验问题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做一做”、“小实验”等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也可以将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拿出来,让学生尝试新奇的设计,因为一些比较经典的实验,有时由于实际实验环境的限制,不能满足实验所需的条件,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数据,所以经典实验的数据和结论难以让学生信服。如果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和创新这些实验,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探究性物理实验的原则

在进行探究性物理实验时我们注意几个原则性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因为在做实验之前学生并不了解实验的结果,不知道应该怎样具体的进行实验,所以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性实验并不是老师完全不管,而是进行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探究式实验的主体是学生,老师不能过分的参与,必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很有趣,他们就会很耐心的去学习,而且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兴趣。这样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自愿的积极地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并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实验,老师应该注意实验方便操作,现象容易看出,测量比较准确,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此次的实验。

四、开展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意义

1.对学生的意义

探究性物理实验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自己走进实验室,亲自用眼睛看看,自己动手做做,这要比硬背一些物理定律更有意义。探究性物理实验就是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机会。通过这种实验,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取物理知识,学生的各项能力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探究性物理实验通常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展开,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习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物理实验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想办法与同学进行沟通。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对教师的意义

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涉及的很多问题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唯一途径。教师如果自身知识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胜任了。为了能指导学生,教师就必须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学习,全面的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1版

[2]阎金铎.陶洪,实验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3

[3]宋树杰,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徐利军.高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4

[6]张天宝.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2004(2):6-7

[7]赵雪良.谈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思路[J].物理通报,2003(8):24-25

[8]王文梅,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教育,2006,(1):28-31

上一篇:77-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下一篇:从法律文书看工伤赔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