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

2024-11-22

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精选8篇)

1.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 篇一

剖析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及顶板管理方法

庞节民

(贵州金黔矿业集团兴旺煤矿)

摘要:顶板事故是煤矿中最常见的事故,经常会影响到煤矿的正常生产,在煤矿井下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本文对煤矿顶板事故的形成条件及过程和顶板事故的原因作了分析,并从矿井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各种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安全生产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煤矿顶板;事故;预防;安全管理

1、前言

矿井顶板事故是井巷掘进、生产过程中多发性的事故,这类事故的后果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实践证明,顶板事故的发生是有规律的,只要能用正确的理论和手段实现对顶底板的监测,掌握其活动规律,把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深入现场、总结和分析常见顶板事故原因和条件,加强顶板管理,杜绝或减少顶板事故,是做好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2、煤矿顶板事故的形成过程

煤矿在地下开采,直接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因开拓、掘井或采煤,破坏了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造成矿山压力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不均匀的压力作用在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一旦超过巷道或顶板的支撑力,轻则会出现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重则就会发生底鼓、冒顶、断梁折柱、巷道压垮等现象。顶板事故形成与地质构造、顶板性质、支架支撑情况、推进速度、操作程度和生产现场管理都有直接关系。

3、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

在局部矿山压力(多为直接顶或伪顶)作用下,由于局部空帮、空顶或支护不当、不及时支护造成煤、岩局部垮落而造成局部冒顶;由于矿山压力过大,主要是直接顶或老顶来压时,由于支护密度不够,支护可缩量小,顶板沉降不均衡造成支架断裂、垮塌。使采、掘、维修工作面顶板大面积垮落而造成大冒顶。

采空区顶板垮落不好,悬顶面积大;回柱操作顺序不合理,如先回承压柱,引起周围破碎顶板的冒落,或大块岩石推倒支柱,使临近破碎顶板失去支托而造 成局部冒顶;工作面支护质量不好,支架密度不够。木支架、棚腿、顶梁以及点柱的坑木直径太小,初撑力不足;在遇到地质构造(如断层、褶曲、顶板松软、破碎等)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也易造成局部冒顶;开采深度、煤层倾角、水、开采方式、断面大小等都会影响顶板的稳定性;炮眼要布置合理,装药量合适,防止放炮倒棚子;支护不及时,围岩暴露时间长,会因风化、变形及水的作用降低围岩强度,而引起围岩破坏、冒顶;管理不到位、违章作业,不坚持敲帮问顶、空顶作业等均会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

4、煤矿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4.1、及时支护、不空顶作业

坚持使用前探梁。锚网喷巷道放炮之后,进行初喷砼或打锚杆,做为临时支护,减少空顶时间。联合支护要保证质量,锚杆要穿透岩层,垂直打入,锚杆的角度要不大于允许误差值,使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对采煤工作面,空顶距要符合《安全规程》及《作业规程》规定,爆破后要敲帮问顶并打好临时支柱、托棚或戗柱,移溜后及时挂梁支护,支柱要及时架设。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及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要及时,回临时柱要先支后回。发现支架有断梁坏柱要及时更换并运出。顶要背严、背实,对漏顶、片帮地段更应加强支护。

4.2、合理装药、放炮

放炮地点附近的支架放炮前要加强支护,炮眼的布置方式、深度、角度、位置合理,装药量适当。一次放炮数量和炮眼长度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要求,只有这样,放炮才不至于崩坏工作面设备和支架而引起冒顶事故。

4.3、措施得力、严格执行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其措施要抓住重点,切实可行,并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修订、补充措施。特别是顶板管理,措施部分要行之有效,既要有经验理论数据,又要有科学依据,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目的。遇到工作面来压或地质变化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迅速落实。

4.4、正规循环作业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是预防冒顶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工作面推进(掘进)速度缓慢,顶板裸露时间长,压力容易集中,支架受力大且不均匀,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架支撑力时,就会发生变形、下陷或压死,支撑作用迅速下降,造成片帮、2 冒顶事故。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顶板裸露时间短,顶板压力小,支架不易变形、损坏,可以有效地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4.5、落实规章制度

为实现安全生产,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制度的人员要追究责任,减少或杜绝顶板事故发生。具体制度如下:

现场交接班制度。所有管理人员,尤其是班组长、安全员、瓦检员要进行现场交接班,特别是本班遗留工程中注意事项及不安全因素一定要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敲帮问顶制度。工作前和工作中坚持敲帮问顶,对地质变化地点及压力集中区次数要增多,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处理。

验收制度。每班由队长或跟班区长、安全员对当班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及落实安全措施情况进行验收、评估。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限期整改。

顶板情况分析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顶板情况分析会,总结推广好的顶板管理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其它方面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梁柱检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等等。4.6、掌握顶板活动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

注意顶板观察,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做好顶板来压预报。从一些顶板事故经验中以及实际现场观察,绝大部分顶板事故发生之前是有明显预兆的。事实上,组织开展矿压监测管理工作,掌握片帮冒顶预兆的规律,进行顶板活动的预测预报,超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顶板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7、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和“生产服从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充分认识到加强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和掌握顶板压力形成机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提高整体队伍的技术素质。加强安全检查、监督力度,及时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对新工人要特别注意加强培训教育,坚持帮带制度,做好思想工作,提高警惕,逐步学会分析、判断和处理顶板事故能力。

5、工作面日常安全管理的重点

日常顶板管理的重点是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保证工 3 程质量。加强安全巡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5.1、支护密度和控顶方式的选择

根据工作面顶板岩性、采场周期性来压明显程度、来压强度以及来压前后顶板的变化情况等,确定支护密度和控顶方式。

5.2、生产过程中采煤与控顶之间的定时关系

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采场,强调支护、采煤、控顶平行作业,尽可能缩小采煤、回柱放顶操作间的距离,以加快工作面推进度;周期来压较明显的采场,在来压前后采取不同的时控关系组织方案,来压前不宜采煤、放顶同时作业,来压后应当采用采煤、放顶保持最小错距平行作业。

5.3、采场来压前,加强支护质量管理

保证支柱有足够的支撑力,防止支柱倾倒。采煤工作面顶板日常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现场管理,支护要适应采场来压及顶底板变化情况,采取正确的辅助性支护措施,充分发挥控顶效果。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防止各类冒顶事故的发生,除应掌握顶板来压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还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意识,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支护管理,保证围岩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岑传鸿,顶板灾害防治.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2]张宏、欧阳昶、韩强、王耀德,王庄煤矿炮掘巷道支架防倒装置的研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3,(02).[3] 董方庭等.井巷设计与施工(修订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4

2.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 篇二

1 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的重要性

安全是煤炭事业发展的基石, 是煤矿顺利开采的前提。煤矿一旦发生重大矿难事故, 不仅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更会给伤者家庭带来打击, 给国家带来损失, 另外, 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预期, 煤矿事故影响巨大。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是目前煤矿事故中死亡率较高的事故之一, 对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必须给予相应的重视[1]。我国是煤炭采矿大国, 虽然在煤炭开采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实际上我国煤矿开展不论是开采技术上、还是开采设备上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距离, 并且煤矿开采环境较为恶劣, 这都增加了煤矿事故预防难度[2]。煤矿事故制约着煤炭企业发展, 做好煤矿事故预防不仅是为了企业利益着想, 更是为了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着想, 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煤炭企业想要在未来的市场中站稳脚步, 必须保证煤矿安全, 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势在必行。

2 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2.1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煤矿事故威胁着每一名施工人员的生命, 煤矿事故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 可以说防不胜防。事故预防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任务, 煤矿现场情况极其复杂监督人员难以面面俱到, 往往一些预防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想要真正有效的预防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 将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必须把煤矿安全问题上升到全员参与的高度。煤矿事故关系着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 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到事故预防中的义务, 必须要求施工人员都参与到事故安全预防监督中。领导必须以身作则, 起带头作用, 提高对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的重视, 强化防护措施, 积极去除巷道顶板安全隐患。

2.2 强化相关规章制度

想要将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必要的制度约束必须要有。煤矿开采属于典型的密集劳动作业, 现场混乱, 影响因素较大, 一些不当操作极有可能诱发安全事故, 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安全开采, 降低事故发生率。规章应具有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通过制度硬性规范施工人员行为, 避免错误操作诱发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 加大惩罚力度, 如有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必须严肃处理。

2.3 培训专业事故监督人员

事故监督预防人员对煤矿来说必不可少, 有效预防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监督, 只有实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避免问题的出现, 才能真正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监督人员对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是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的核心力量, 甚至使整个煤矿安全的保障。煤矿现场必须设置安全监督专员, 对整个煤矿现场及巷道进行专业监督。生命安全大于一切, 把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落到实处意义重大, 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势在必行。为了保障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监督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增强自身责任心, 保障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真真正正行使监督职能。

3 结束语

煤矿事故预防意义重大, 关系着企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 关乎着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最大限度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佳玉.近10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及解决对策[J].湖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 (11) :119-124.

3.煤矿顶板冒顶事故分析与控制 篇三

【关键词】煤矿顶板;冒顶事故;分析;控制

由于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煤矿产业发达,就造成许多投资者目光转向煤矿,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便成了主要问题,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煤矿法治管理,即“法制”。二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煤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通过掌握矿井灾害的基本性质、发生条件和规律预测各种灾害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科学手段防治灾害。

一、煤矿顶板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煤矿开采区地质条件较复杂

我国目前虽然煤矿储量很大,但是大部分煤矿开采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导致目前相关单位对顶板冒顶管理难度加大。煤矿区大多采用单一煤层对其进行开采,倾斜薄煤层,煤层赋存不稳定,存在极易冒落的复合顶板,顶板破碎底板松软。同时还存在着许多孤岛煤柱和边、角、余煤开采,这样极易造成应力集中,并易受强冲击载荷影响,使得煤矿的顶板威胁程度增大。这些煤矿地质条件给顶板管理增加了更多环节和难度。

(二)煤矿开采缺乏技术和高水平装备

许多中小规模煤矿企业为了减少自己的投入而增大经济效益,因此忽略了安全因素的重要性。在开采方式上,他们为了加快开采进度,常采用巷道式采煤工艺,而很少使用壁式开采方式,同时在进行采掘工作时常采用爆破方式对煤矿洞进行挖掘,这样很容易造成地质土层的松动,而在掘进的巷道中采用木桩进行支护,由于木质的抗压强度等许多物理性质不是很好,很难承受巷道上层土层的作用力而造成巷道大面积坍塌,增加人员伤亡率。

(三)大部分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薄弱

在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中存在着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薄弱,安全规程措施常出现更改现象,使得内容极为混乱,许多矿上作业人员很难看懂,于是造成他们安全意识薄弱,经常出现违章作业。由于煤矿开采现场常发生变化,而制定的作业规程无法适用,并没有认真分析并编制符合本矿实际情况的底板管理意见,常常矿工们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对其进行施工,导致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技术人员匮乏, 技术队伍水平低, 技术管理人员、熟练工人流动性大, 矿井整体技术管理水平不稳定。

(四)顶板管理手段缺乏科学性、创新性

由于我国许多煤矿企业对顶板管理的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使其不能有效开展矿压观测,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时的面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缺乏科学性。缺少顶板离层动态监测仪,顶板离层状况做不到及时掌握。尚未实施支护质量检测,金属摩擦支柱支撑力、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大小不清楚。

二、煤矿顶板冒顶事故的控制措施

(一)严格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现场采掘管理

在对煤矿进行开采时一定要收集各方资料,尤其是煤矿以及煤矿周围的地质资料,然后仔细商定出方案设计,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采掘方案进行作业。仔细分析矿压显现规律是防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造成大面积冒顶事故的有效途径,必须搞好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冒顶管理,摸索和掌握来压步距,在来压前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同时煤矿开采企业还应当建立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的危险源。

(二)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引进机械化装备

随着我国的科学发展和机械化的进步,相关部门也就早已开发出适合煤矿开采的高新技术和机械设备,它们能够有效的减少顶板冒顶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煤矿开采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忽略技术改造好装备机械化设备,因此煤矿开采企业必须明确安全生产重于天,要与时俱进改造技术,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仔细研究总结随后选择优秀的并适合自己的技术进行积极推广。同时煤矿开采企业还应当淘汰老旧的支护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化装备,并对矿工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了解机械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相关煤矿开采企业还得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和煤矿采掘方法,大力调整采掘布置,以此来调整矿区的应力分布。并做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开展好技术攻关,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彻底改变煤矿顶板冒顶管理薄弱的状况。

(三)注重安全监督管理,加大安全培训工作

煤矿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并建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查处违法矿区的安全规章制度的矿工,在发生顶板冒顶事故时,一定要以严格的手段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严格追查和严肃处理煤矿和相关责任人员,吸取经验教训,严格制定措施,避免这样的事故在此发生而造成经济和人员损失,该部门还要加大奖惩力度,并且要求其赏罚分明,充分调动矿区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意识。同时煤矿企业还应当花费一些精力和时间对矿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的安全意识能够得到提高,并且积极预防顶板冒顶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只有煤矿企业加强管理,才能有效的控制顶板冒顶事故的发生,因此就需要煤矿企业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并和传统管理理念相结合,同时解放煤矿企业的思想,使其能不断进行理念和方法创新,这样才能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为煤矿企业走续发展的道路创下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双胜.矿顶板事故的预防 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2]王建群.煤矿顶板事故发生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炭工程,2008.

[3]孙超.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对策分析 技创新导报,2011.

[4]窦林名,岑传鸿等.煤矿顶板控制及监测 中国矿业大学,2005.

4.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 篇四

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案例汇编

余吾煤业生产科

2014年10月30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10月30日,2012年全年煤矿顶板安全事故32起,死亡93人。2013年全年煤矿顶板安全事故32起,死亡50人。2014年全年煤矿顶板安全事故17起,死亡51人。

2012年—2014年共发生顶板事故81起,根据本单位煤层地址构造情况特精选10起顶板事故加以学习总结。

近年来,顶板事故一直占全国煤矿事故总数的30%以上。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顶板管理,遏制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将近三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全国煤矿顶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出来,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从中吸取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按照《顶板管理若干规定》扎扎实实的做好矿井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针对顶板管理现对各单位提出以下要求:

1、强化技术管理。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参数。各矿要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分管业务部门,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要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和矿压观测工作,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岩物理力学参数和矿压显现规律,做好采区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根据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矿压显现规律,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应力集中区,要采取增加支护强度的有效措施。

2、强化现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顶板管理若干规定》。各矿采掘工作面、巷道维修工程要制定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遇有过老巷、煤柱、地质构造破碎带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补充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实施。采用锚杆、锚索、锚喷支护的巷道,要加强对支护质量的检查,确保锚杆、锚索的材质、拉力和预紧力、喷层厚度和强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要加强巷道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工作,防止因锚杆、锚索支护质量问题引发巷道冒落。要加强对作业人员顶板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防范顶板事故的意识和能力,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生产科

2014年10月30日

目 录

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1

一、概述..............................................................................................1

二、事故案例......................................................................................1 案例1: 神华亿利能源黄玉川煤矿2013.9.16顶板事故.........1 案例2:遵义县平正乡野彪一号煤矿2012.6.6顶板事故.......4 案例3:沈阳焦煤清水二井煤矿2012.5.20事故.....................6 案例4:东源泸西煤业2012.5.21事故.....................................7 案例5:辽宁省北票煤业2012.5.21事故.................................8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冒顶片帮伤亡事故..............................................10

一、概述............................................................................................10

二、事故案例....................................................................................10 案例1:慈林山煤业公司夏店煤矿2014.8.27顶板事故.......10 案例2:朱集东矿2014.1.14顶板事故...................................13 第三节 大巷冒落事故..........................................................................14

一、概述............................................................................................14

二、事故案例....................................................................................14 案例1:马关县小兴煤矿小马白井2013.3.9顶板事故.........14 案例2:云南省昭通市山脚煤矿2012.9.5顶板事故.............17 案例3:福建省永安煤业小华煤矿2012.6.17顶板事故.......19

2012年—2014年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的事故。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

一、概述

在掘进过程中由于支护质量不达标、未及时支护空顶作业,造成顶板冒落引发的事故即为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

冒顶事故的特点是覆盖面积大、造成伤亡多、处理难度大。

二、事故案例

案例1: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公司黄玉川煤矿2013.9.16顶板事故

2013年9月16日23时54分,神华亿利能源有限公司黄玉川煤矿216上02胶带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在进行支护作业中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3年9月16日15时,项目部综掘一队队长张永申组织召开班前会,中班10人参加了班前会,要求补打帮锚杆和顶锚索后再掘进。16时20分10名作业人员到达掘进面,班长张永建安排康登地启动掘进机,开始掘进,同时安排工人蒋伟明、施振国、高立波开始支护顶锚杆、锚索,张计平、景志军支护帮锚杆、挂帮网,王清社、蒋庆海、刘有负责开胶带输送机。20时30分,已经完成了4m全断面掘进后,开

始在巷道左侧掘进,掘进了4m后,掘进机移到右半面掘了一刀,约23时54分顶板突然冒落发生了事故。事故发生后张永建、景志军、张计平、施振国4人被冒落的煤渣掩埋。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

216上02胶带运输顺槽综掘工作面接近DF6断层,顶板出现破碎,施工队在没有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情况下,连续3个班未按《作业规程》规定进行支护(共欠14根顶锚索,32根帮锚杆),违章掘进,导致大面积顶板冒落,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二)间接原因

1、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执行不严,安全培训不到位,无证上岗,工人违章未及时制止。

2、榆林胜利公司对所属黄玉川煤矿项目部安全监管不到位,对存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培训不到位没有及时改正。

3、黄玉川煤矿安检人员配备不足,安全检查不到位,对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安全监管不严,工人违章无人及时制止。

4、神东公司对外委施工队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监督不到位,对黄玉川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新建矿管理

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未予重视,未配备专职安全副矿长,安检人员配备不足。

5、准格尔旗煤炭局对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执行不严,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没有及时发现并责令改正。

三、防范措施

1、要抓好采区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适时根据顶板实际情况调整支护方式,加强支护强度和质量。

2、应总结事故发生原因,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根据煤矿实际管理需要配足安检人员,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对外委施工队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培训和《作业规程》落实情况的监管。

3、要加强安全监管,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相关管理机构,按照规定配足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杜绝“三违”作业。

4、按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5、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所属煤矿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认真监督落实各项安全管理

制度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强化对基建矿井施工队伍的安全监管。

案例2:遵义县平正乡野彪一号煤矿2012.6.6顶板事故

2012年6月6日6时48分,遵义县平正乡野彪一号煤矿发生一起较大顶板事故,造成4人死亡。

野彪一号煤矿隶属贵州思瑞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

一、事故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为:10503采面2#切眼掘进工作面未及时支护顶板,工人空顶作业,顶板冒落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有:

1、煤矿技术管理差。在掘进工作面煤层厚度、倾角发生变化后,未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加强顶板支护。

2、煤矿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未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循环进度超过规定且未及时支护顶板;在未采取临时支护的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空顶作业。

3、思瑞丰公司对安全措施审查把关不严。对10503采面遇地质构造后重新开掘切眼的安全措施未严格审核,批复后也未及时进行监管。

4、驻矿安监员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现10503采面2#切眼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行为后,未汇报,未处置。

二、煤矿顶板事故的防治对策分析(一)前期加强对地质构造的调研和分析

进行煤矿开采之前,首先要对矿区范围内的地质构造进行调研和分析,重点调研煤层顶板的变化情况,其岩性、煤层结构等情况,并且将能够影响到顶板变化的地质因素、分布区域等要在采掘图上标注,并且随时补充、修改。

(二)采用合理的支护方法

煤矿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煤层的贮存条件以及顶板的特点都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实际的岩层情况,坚持使用前探梁,应用松动圈理论,对支护方法改进,增强对围岩的应力检测。巷道放炮之后,首先进行临时支护,尽量降低空顶时间;合理选择工作面的支护方法,据其顶、底板的力学性质;特殊的区域范围可以采用锚喷的方式,或者可缩性的支设,联合的支护方法等多种方法提高顶板和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煤矿顶板事故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煤矿各员工的的安全意识,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正确的操作规程及法律法规。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并且积极主动的做好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各项工作。并且定期对员工培训顶板事故的危害、预防等内容,将顶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顶板事故的发生。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要依据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

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各个岗位等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定,有现场跟班制度、矿井检查养护制度等,做到环环相扣预防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疏忽有“法”可依。

(五)加强现场管理

一般发生煤矿顶板事故时,都是在采掘工作面,因此,现场管理做得好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煤矿顶板事故。首先,安全管理层必须对矿井的煤层、结构、顶板等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定时巡查每个工作面时,能够及时的发现顶板管理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排除隐患;一线的采矿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素质,我国的很多中小煤矿的一线采掘人员都是未经培训的工人,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几率,在进行采掘工作时能够预防顶板事故;指定专人在安全地点观察顶板的情况,一旦有事故预兆,及时排除或者通知撤离人员;

除此之外,还有加强顶板支护技术措施的落实,实时的应用新的采掘技术,合理安排开采方法,加强地质测量工作等方法来积极有效的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案例3:沈阳焦煤清水二井煤矿2012.5.20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5月20日,辽宁省沈阳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清水二井煤矿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2人被困,其中3人获救、9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该矿南二采区07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时采用锚杆、锚索挂网喷浆支护,锚索支护不及时;

2、因遇到地质构造带顶板压力增大,原有支护方式强度不够,该矿决定采用架棚(架设36U型钢可缩支架)方式加强支护,但施工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发生大面积冒顶,导致事故发生。

三、防范措施

1、加强现场管理。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把关现场施工质量,确保现场施工顺序合理紧凑,不拖延不强先。

2、加强地址报告分析。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必须时时掌握施工工作面的地址情况,遇到地址构造区需由技术员编订合理的采掘支护方案。

3、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

4、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得无证上岗。

案例4:东源泸西煤业2012.5.21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5月21日,云南省东源泸西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红升一号井发生一起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造成7人被困,抢险救援工作仍在进行。该矿为国有煤矿、资源整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其采矿范围与云南省东源泸西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云龙煤业公司一号井采矿范围在垂直方向

上重叠,形成“楼上楼”现象。

二、事故原因

1、该矿K7煤层回风巷采用木支护,支护强度不够;

2、巷道底部存在老空区;由于疏于日常管理和维护,巷道垮塌、通风阻力大,在矿长带领有关人员下井进入该巷道检查时,巷道底板陷落、顶板冒落,导致事故发生。

三、防范措施

1、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要严格按照全省小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现场会的要求,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坚决淘汰使用木支护。

2、加强管理与巡查制度。在隐患的排查上严禁避重就轻,对重大隐患视而不见,要建立隐患排查登记整改消号闭合措施,确保隐患消除。

3、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煤矿企业必须加大对干部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培训力度,并完善稳定职工队伍措施,保证煤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队伍。

4、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监管方法,通过安全监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案例5:辽宁省北票煤业2012.5.21事故

一、事故经过:5月21日,辽宁省北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台吉煤矿四井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4人被困,其中

人获救、2人死亡。北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北票矿务局改制而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该矿属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8万吨/年。

二、事故原因:该矿-590米水平西一石门机巷掘进工作面位于采场应力集中区,采用梯形木棚支护,因支护强度不够,掘进放炮后顶板冒落,导致事故发生。

三、综合防护措施

1、要做好敲帮问顶和临时支护工作,严禁空顶作业和随意放大循环进尺;

2、永久支护设计要科学合理,确保足够的支护强度;

3、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尤其是锚杆支护材料,要保证每一批次的材料质量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定;

4、要坚持做好班组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每个循环、每个班次的工程质量、工作量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的要求;

5、要定期观测、检查巷道顶板支护情况,锚杆支护巷道要做好离层指示仪的安装、观测和汇报工作,随时掌握顶板支护状况;

6、要超前掌握工作面的变化情况,要及时掌掘进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动压影响、岩性变化、立体交岔、采空区、贯通等影响顶板管理的异常因素,并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安技措施和应急预案;

7、要及时掌握工作面每班的动态情况,在班前会上要把每班的工作重点和安全要点落实到位。

8、坚持做好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危险源辨识、事故案例教育等活动,提高职工的认知判断能力、安全警惕意识和危险处置能力。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冒顶片帮伤亡事故

一、概述

冒顶片帮事故是指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板或煤壁大面积垮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矿井回采工作面、巷道煤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的现象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就是冒顶片帮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顶板管理方法不当、作业人员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地质条件变化等等。

二、事故案例

案例1:慈林山煤业公司夏店煤矿2014.8.27顶板事故

2014年8月27日8点班,慈林山煤业公司夏店煤矿综采队在3112工作面进行设备调试,当采煤机割透机尾向机头方向返刀停机处理后滚筒缠网时,在支架还未拉出、逼帮板也未打起存在空顶的情况下,未敲帮问顶也未进行临时护帮护顶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近煤墙作业,造成机尾三角区煤墙片帮事故,致使1人死亡。

此次事故再次为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敲响警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强化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势在必行。

为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回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现提出以下要求:

1、吸取顶板事故教训,积极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动。这起事故充分暴露出职工违章作业现象严重、安全意识薄弱、现场监督检查不力、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各矿必须认真吸取教训,积极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

2、强化基础管理,做好岗位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干部、员工岗位素质。各岗位要全面深入学习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和作业规程等顶板管理基础知识;转岗人员参与作业前,必须严格经过转岗培训,实现达标上岗、持证上岗、安全上岗,严禁不达标、未持证、不安全人员上岗作业,充分吸取此次事故教训。

3、强化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提高两端头、两巷超前支护强度,做到精细管理、重点管理。加强工作面支架初撑力管理,支架初撑力不低于泵站压力的80%,达标率不低于支架总数的90%,过渡支架初撑力必须达标;两端头、两巷超前支护应改用端头支架、超前支架等支护强度较高的支护

方式,逐步淘汰支护强度较低的支护方式;重点突出对综采工作面近煤墙、三角区、顶板破碎区、采空区等危险系数较高区域的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安全确认”制度,杜绝任何“三违”作业行为,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全程可控,杜绝各类顶板事故发生。

4、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做到责任明确,监管有效。重点突出对综采工作面近煤墙、三角区、顶板破碎区、采空区等危险系数较高区域作业的安全监管,以上区域作业必须有跟班副队长、安全员现场监管,共同确认作业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各项措施到位后方可作业。

5、强化超前管理,做到措施超前,部署周密。各环节作业前必须超前考虑,防微杜渐,进行周密布置,做到措施不完善不作业、采取措施不到位不作业、安全监管不到位不作业,将安全工作超前部署,以大超前的思维作为安全工作的的抓手。

6、认真贯彻上述要求,做到整改落实到位,切实引起重视。

各矿接到通知后要认真开展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深化推进顶板治理工作,扎实开展顶板治理隐患排查,对现有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做到不留空挡,不留死角。特别针对回采工作面近煤墙、三角区、顶板破碎区域、采空区等危险区域作业环节进行认真排查,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顶板管理措施。

活动结束后,于11月10日前将排查结果和顶板管理措施上报至生产处采煤科,顶板管理工作将作为四季度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案例2:朱集东矿2014.1.14顶板事故

2014年1月14日9时56分,朱集东矿1122(1)上风巷发生一起顶板事故,事故发生在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处,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被堵21人经全力救援脱险。

一、事故经过

1月14日早班,根据综采二队和机电安装队工作安排,1122(1)上风巷有3班人员平行作业:综采二队采煤班卧底、补锚索和刷帮,机电班延链板机,机电安装队拆除瓦斯管路。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沿空留巷锚梁网(索)支护巷道受采动等因素影响,修巷时顶帮支护质量差,顶板离层整体切落埋压2人,堵塞独头巷道造成21人被困。

(二)间接原因。

1、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组织不合理,独头巷道修巷工作多茬平行作业。修巷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帮部刷扩没有及时完成永久支护;扩刷卧底期间,巷道两侧临时支护单体没有达到措施规定的数量。

2、技术管理不到位。修巷安全技术措施未按照集团公

司集办〔2009〕98号、集技〔2009〕99号和集政〔2011〕244号文有关规定编制。1122(1)上风巷修巷方案设计类比1121(1)修巷设计方案,未采纳其中超前喷浆、深浅孔注浆加固顶板离层围岩后再加补锚索、扩刷巷帮的方案;修巷安全技术措施依据修巷设计编制,没有采纳设计中要求的撕帮时超前20m布置两排单体支柱方案。

三、防范措施

(一)重新编制修巷支护设计和修巷安全技术措施。

(二)沿空留巷锚梁网(索)巷道修巷时,必须采取架棚或挑棚等加固措施。

(三)严格按照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独头巷道维修必须由外向里施工,严禁多茬平行作业。第三节 大巷冒落事故

一、概述

大巷因失修、压力显现而顶板冒落造成的事故即为大巷冒落事故。大巷冒落事故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大、处理不及时易造成通风不畅,事故扩大化。

二、事故案例

案例1:马关县小兴煤矿小马白井2013.3.9顶板事故

2013年3月9日16时36分,马关县小兴煤矿小马白井1080m水平西运输巷维修作业点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13年3月9日下午15时50分,小兴煤矿小马白井中班作业人员罗金坤、杨开学、杨绍高、马绍

五、何永斌、韦文方,共6人入井至1080m水平西运输巷进行巷修作业,16时10分左右到达作业点。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1080m水平西运输巷布置在煤层中,巷道右帮煤层在无支护状态下脱落。

2.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违章进入空顶区域作业。

(二)间接原因

1.煤矿未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已先后两次发现的1080m水平西运输巷维修作业点巷道垮落,顶板冒落过高的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

2.煤矿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足。矿井仅配备1名安全检查员,导致事故当班无安全检查员跟班检查安全工作,且未安排班组长带班。

3.煤矿安全技术管理混乱。煤矿编制的《小兴煤矿1080m运输巷维修整改方案》无针对性,且未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导致从业人员不掌握安全措施,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煤矿依法管矿意识淡薄。煤矿执行煤矿安全监管指令有差距。春节收假后,未经马关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擅自安排作业人员入井维修巷道;未严格执行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事故当班带班领导马正贵离矿后,煤矿未安排其他带班领导下井带班。

三、事故防范措施

(一)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企业要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作业,杜绝擅自变更操作顺序和安全保护措施,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二)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杜绝隐患长期存在导致发生事故。带班下井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巡视力度,全面掌握井下安全状况,对发现的违章作业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

(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按照要求配足配齐各岗位特种作业人员,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力度,统筹安排每班特种作业人员,杜绝重要岗位无人上岗、无证上岗;要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质量,严格教育培训质量考核,确保从业人员熟知各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主次清楚、分工明确的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责任混淆不清,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

(五)切实加强顶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开工前要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合理选用支护材料,淘汰落后的木支护。

案例2:云南省昭通市山脚煤矿2012.9.5顶板事故

云南省昭通市山脚煤矿发生片帮事故,造成3人死亡。2012年9月5日5时20分左右,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山脚煤矿三水平南7伪斜至6伪斜二号开切眼维修时发生片帮事故,当班入井29人,安全升井26人,造成3人被埋,经全力救出后均已死亡。

一、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事故地点煤质松软,且多处木支柱折断,压力显现明显;作业人员更换木支柱时未加固临近支护,撤掉原有支柱后上帮煤壁垮落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落实有差距,安全管理不到位;未根据急倾斜煤层、煤质松软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支护工艺、支护方式支护巷道,顶板管理差距较大。

2.煤矿技术管理不严格。361采煤工作面切眼掘进作业规程、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中规定的支护形式及安全防护措施针对性不强,未明确灾害征兆及应急处理措施。

3.煤矿现场管理不严格。带班矿领导和跟班安全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作业现场管理混乱,未严格贯彻落实顶板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

4.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差距。安全员高忠先无证上岗,从业人员隐患识别能力低、安全意识差。

5.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有差距。镇雄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山脚煤矿顶板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未及时纠正。

二、采取的防范措施

1、各单位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等形式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和自主保安意识。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掘进施工、加固修复巷道等井巷施工作业时,必须由班组长站在永久支护完好,退路畅通的安全地点,使用专用工具,由外向里随时进行敲帮问

顶,找掉帮顶活煤炭,直到帮顶成为完整、坚硬的煤体为止。敲帮问顶期间由跟班队干或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监护。采煤和安装回收期间,需要进煤墙进行作业时也必须严格执行以上规定。

3、跟班队干、班组长作为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未处理不生产”的原则,认真查找作业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先处理后生产。

4、井上井下任何施工,都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禁无规程、措施进行开工,严禁没有学习规程措施的人员上岗作业。

5、加强现场互联保管理,每个互联保小组必须安排一名小组长进行不定期检查互联保情况,班长对各个互联保小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互联保真正落实到位。

6、必须加强安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加强规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必须按照规程措施有关规定严格把关,确保现场安全监管到位。

7、针对本起事故并结合其它同类事故案例,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事故大讨论,深刻吸取经验教训。

案例3:福建省永安煤业小华煤矿2012.6.17顶板事故

2012年6月17日,福建省永安煤业小华煤矿发生冒顶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2年6月17日夜班(2日的零点至8点)安排对3210回风巷道进行维护,到3210回风巷口时,首先由跟班队长和安全员由外向里进行检查,查到距掘进头约40m左右处,发现有断梁折柱现象,决定由此开始进行维护。维护了3架棚后,巷道顶板冒落,3人被困。

二、事故原因分析

(1)3号煤层上分层开采形成的高支承压力、动载荷造成顶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构造节理纵横交错,由于巷道支护的强度不够,很难控制直接顶的下沉(再加上更换被压坏的棚梁、棚腿时的不稳定因素),直接顶的下沉又造成顶板岩体的松动甚至破碎,当岩体结构面上的滑移超过其位移的极限值时,顶板岩体结构崩塌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发现3210回风巷压力异常后未及时结合本矿实际情况,采取将木支护更换为金属支护以增加支护强度、棚间加装联锁装置以增加抗倒伏能力等有效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及建议

(1)在压力较大区域的巷道淘汰木棚支护,并加强支护管理。在采用金属支架支护时,棚间要装设联锁装将各棚连成一体,以增强抗倒伏能力,保证生产安全。

(2)要对工作面布置合理规划,在采取分层开采时,采过

上分层后,待其顶板稳定后再布置下分层工作面,以减少和避免上分层巷道动载荷。

(3)增强员工安全意识,认真做好员工培训教育,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4)增强矿井安全责任主体作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制定制度、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落实安全责任,并且要执行到位。

(5)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监管方法,通过安全监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5.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 篇五

应急预案

1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有:工作面片帮事故、漏顶事故、冒顶事故造成人身事故和较大的冒顶事故等。

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一般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及两巷道施工及维修过程中。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响应级别一般为Ⅲ级、Ⅳ级及以下级别。2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依靠科技,统一领导;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麒麟区应急救援指挥部、麒麟区救护中队、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等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赵雪涛

副总指挥:侯汉超、赵学稳

成员:煤矿兼职救护队及各科室负责人和特员 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处理分4个小组进行。1)、技术处理组: 组长:赵学稳 成员:赵荣武、韩 钦、陈小浩、徐永芳、张文超 职责任务:(1)立即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等。(2)组织区域内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抢险救灾组: 组长:赵汝坤

成员:兼职救护队员

职责任务:组织煤矿救灾队进行事故抢险工作。3)、后勤保障组: 组长:赵汝明

成员:陆东明、杨东成、孙家寿、孙家宝

职责任务:(1)负责调集人员、车辆及救灾物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

(2)负责与外单位的协调工作。4)、事故调查组: 组长:赵学稳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

职责任务: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追查事故责任,负责制定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4、事故的预防

1)、采煤工作面有下列发生大冒顶的预兆:如顶板掉渣、有响声、裂缝、脱层、漏顶、煤壁片帮等。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工作面顶板管理力度,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2)、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3)、回采工作面支架,保证支架的初撑力,检修班要做到及时更换断梁折柱,以保证支架良好的支护状态。

4)、回采工作面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采高,严格控制采高回采,严禁超高,严禁破坏煤层顶板,保证顶板的完整性。

5)、支架工在支架过程中要保证支架接顶严密、架间无浮矸,确保支架初撑力。

6)、支架工要使用连锁装置及撑木连锁,防止支架出现倒架、严禁空顶作业。

7)、检修班每班要检查支架状态,确保支架护帮板完好有效。8)、严格控制支架仰俯角,确保仰俯角不超过7°。9)、严格控制棚距,确保棚距不大于600mm。

10)、回采过程中,上山要及时护板合护顶,防止矸石冒落和滚落伤人。

11)、加强上下端头的支护管理,当顶板压力大、下沉量大时,要补加支架,增加支护强度。

12)、在顶板压力大或顶板破碎地段,提前采用木板背顶、拉超前架等方法,控制和抑制漏顶。

13)、采煤工只准在安全支架下攉煤,不得超前多架工作。14)、当工作面过断层、过老巷等特殊回采时,必须制定专门的补充措施及顶板管理措施。

15)、超前支护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执行。在工作面回采推进过程中,可根据采场矿压显现程度及巷道状况的变化,随时调整支护长度及密度,保证超前支护强度,满足巷道的维护需求。

16)、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在用支护材料数量的5%的备用量。

5、事故预警与信息报告

1)、发生冒顶事故后,受灾人员应积极组织自救,并在跟班领导的指挥下,对冒顶段工作面两侧加强支护,防止冒顶事故继续扩大。如人员被埋在冒顶区里面,被埋人员应在班长或有经验的人员的组织下进行自救。

2)、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第一时间)在就近的电话处向调度室汇报;若事故地点没有电话时,必须派专人进行汇报。

3)、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事故汇报时,首先要问清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位置、受伤人数、伤者姓名、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及现场抢救情况、行走路线以及事故汇报人等,调度员在做好详细记录的同时,要按照事故抢救处理汇报程序及时组织抢救处理,并把事故性质、严重程度,第一时间内通知救护中队和医院派人赶赴现场抢救。

4)、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按事故汇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值班领导、调度室在指挥抢救事故中的具体操作方法:(1)、调度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在掌握事故初步概况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汇报救护中队,并在5min内按汇报程序报告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示,下达指挥事故抢救的命令,同时,在5min内将事故向矿井调度室进行报告,并负责做好事故抢救、处理全部过程记录。

(2)、按照领导指示在10min内通知有关人员(分管副矿级领导、总工、安全科、调度、技术、机电、通风、救护、事故单位)赶赴现场观察灾情,并勘察事故现场,研究抢救措施,并通知有关科室部门维持好现场秩序和做好井口的治安保卫工作。

(3)、迅速在距事故地点较近的地方架设临时通讯电话,并派专人看守,以便调度室同现场随时取得联系。

(4)、按矿长、总工程师指示,调动人力、物力抢救(重大事故必须按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规定程序执行),并掌握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5)、30min内调清事故发生单位、事故性质、事故大体经过、事故破坏程度、受伤程度等简要情况,并上报县经贸局。

(6)、4h内调查清事故主要情况及大体原因,并按程序上报行业主管部门。

(7)、18h内调查清事故全部情况,分析事故原因,研究防范措施,提出事故报告,并向行业主管部门汇报。

(8)、矿值班领导、有关矿领导和科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第一时间赶到矿调度室,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组织事故抢救处理工作。

5)、矿调度室负责将事故情况矿领导。6)、事故报告程序

矿调度室→新村煤管所→区煤炭局→区人民政府

6、应急处置 1)、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后,现场或附近的人员必须想尽办法立即拨打紧急呼叫电话向调度室汇报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截、堵的人数及可能在的位置,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援,并对冒顶段由外侧向里侧逐步加强支护,防止冒顶事故继续扩大。

2)、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救护中队、并同时汇报值班矿领导、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技术科、通防科、事故责任单位队长和有关人员。立即成立由矿长任总指挥、总工程师、生产矿长为副总指挥,上述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救援指挥中心,在矿长、总工程师的主持下,共同研究制定救灾方案,并编制冒顶处理措施。

3)、调度室立即通知供销科准备足够的救护物资立即下井,值班领导负责救灾物资的押运、救灾人员及受灾人员的人车运送调度工作。

4)、兼职救护队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医疗救援小组,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5)、救护中队接到冒顶事故报告后,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救护规程》规定,带齐救援及处理冒顶所需要的工具,在20min内到达指挥中心,明确救援方案后,立即到达井下事故现场,应首先在安全地点设立临时救援基地,明确受灾实际情况后,方可进行事故抢险工作,对救出的受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急救,然后送往地面进行抢救。

6)、抢救遇险人员时:(1)指挥中心首先对所有参加救援人员讲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截、堵的人数及可能在的位置,分析抢救、处理条件,明确事故的具体情况后,共同研究制定救灾方案。

(2)通风工区迅速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则必须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向被埋或截堵区人员供给新鲜空气。

(3)在处理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通往被埋或被截堵人员的通道,必要时抽调专门掘进队伍开掘专用小巷道至遇难地点,保证人员尽快脱险。

(4)在抢救处理中必须有由区队长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专门检查与监视顶板情况,防止发生二次冒顶。

(5)抢险人员在抢救中遇到大块岩石时,应尽量避开,严禁用爆破法处理。如果威胁遇难人员,则可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难人员。

(6)现场人员立即在区队长或安监员或班组长的带领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冒顶的扩大,并随时将冒顶情况立即报告救援指挥中心。

(7)现场如果受伤人员未被埋,要在班组长或有经验老工人的组织下积极进行包扎或进行其它救护,如果有人员被埋在矸石下面,要立即组织扒矸救人,在扒矸救人前必须对巷道进行支护,以防再次冒顶,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8)如人员被堵在冒顶区里面,被堵人员应在班长或有经验的人员的组织下进行自救,并采取敲水管、铁轨等措施与外部联系,控制矿灯、饮水及食品的使用,利用压风管提供呼吸所需空气,如无支护材料,应节省体力,等待外部人员救助,不得盲目扒矸,防止冒顶扩大。

7)、救灾完毕后,应立即清理好现场,调度室、安全科、技术科做好事故过程的资料收集和记录工作,以备事故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采煤工作面必须备有以下物资:

必须备有10根3.0~3.6m的π钢、20棵2.5~3.5m的单体支柱、相应的背帮背顶材料(包括木楔50块以上,50根2.0~3.0m的板梁、背板100块),刀锯、锛、镐、大锤各一把。

6.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篇六

事故案例

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7.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 篇七

1 支护作用原理

煤巷锚网支护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锚网支护, 强化和提高巷道顶板一定范围内的岩层的抗剪压能力, 形成强化承压拱, 抵抗巷道围岩变形, 达到支撑巷道的目的。

2 支护参数的确定

2.1 锚杆支护参数

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 参照邻近工作面地质力学评估资料, 依据自然平衡拱原理对掘进工作面围岩破坏范围和围岩压力进行计算, 并以此为依据, 结合其他矿井的生产实践合理确定锚杆支护参数。

2.1.1 工作面两巷

断面形状:为不规则五边形, 净宽2.8m, 净高2.6m, 断面7.28m2。

(1) 顶部采用MQT-120型锚杆钻机按设计位置钻孔, 钻孔规格为Φ28×2000mm, 安装4根Φ18×2000mm的左旋螺纹钢锚杆, 靠上帮一个锚杆竖直布置, 中间两个垂直顶板布置, 靠下帮一个锚杆稍向下倾斜布置。

(2) 两帮采用ZQS-35J2型风煤钻打眼, 钻孔规格为Φ26×1800mm, 每排安装6个锚杆 (上帮四个、下帮2个) , 垂直煤壁布置, 锚杆规格为Φ16×1800mm的圆钢锚杆, 螺母规格为M18mm, 螺纹长80mm。锚固力不小于40k N, 扭力矩大于100N.m。锚固药卷、间排距、梯子梁、金属网、锚杆外露同顶部锚杆。

2.1.2 工作面切眼

断面形状:为矩形, 净宽2.4m, 净高

2.2 m, 断面5.2 8 m 2。

(1) 顶部安装4根Φ18×2000mm的左旋螺纹钢锚杆, 垂直顶板布置, 其它要求同工作面两巷。

(2) 两帮安装4根 (两帮各2个) Φ1 6×1800 mm的圆钢锚杆, 垂直煤壁布置, 其它要求同工作面两巷。

2.2 锚索支护参数

锚索根据顶部围岩赋存状态, 直接顶为中细砂岩, 厚约21m, 巷道跨度为2.8m。考虑锚索支护的应力传递作用和结构效应, 确定采用低延伸率钢绞线, 直径15.24mm, 由7根直径5mm钢丝组成, 强度1860MPa, 破坏负荷不低于260k N。

2.3 顶板离层监测仪安装参数

在巷道顶部及三、四角门顶部中间垂直顶板向上打一钻孔, 安装顶板离层监测仪, 以观测顶板下沉量。同时严格按照三、四角门加固要求执行。安装范围:所有锚网巷道及三、四角门。间隔距离:40m, 误差±0.5m。离层监测仪安装应及时, 距迎头不大于60m, 若爆破时离层监测仪有被破坏危险, 则要采取保护措施。安装具体位置:孔深6.3m, 用压风吹净孔内煤 (岩) 粉, 外 (长) 标尺所连棘爪送入孔内5.9m~6.1m位置, 内 (短) 标尺所连棘爪送入孔内1.9m~2.1m位置, 棘爪送后要牵拉钢丝绳, 确认棘爪已张开, 上好托盘。

3 顶板事故预兆

锚网支护煤巷顶板变形过程往往引发一系列压力显现, 出现顶板事故预兆如下。

(1) 顶板出现局部离层掉渣, 在金属网上形成网兜, 严重时造成顶锚杆失效。

(2) 巷道两帮鼓起, 顶板下沉, 梯形梁开始出现弯曲折叠现象。

(3) 巷道底板鼓起, 轨道变形, 顶锚杆断裂, 锚杆托盘翻转、变形。

(4) 顶板岩层断裂频繁, 顶板离层监测仪显示离层量加大。

(5) 锚索承载力增大, 锚索托盘变形, 严重时锚索断裂失效。

4 顶板事故的预防

4.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抓好锚杆锚索的安装质量

炮掘工作面全面推广煤巷光爆技术, 充分利用手持式风动钻机钻头直径小和炸药小药卷技术, 通过合理调整眼位和药量, 尽量减少爆破作业对煤巷两帮的破坏, 保证煤岩的完整性。严格按设计要求的角度、间排距钻设锚杆 (索) 孔, 及时锚网支护, 当班质量验收员按设计要求检查当班的锚杆 (索) 的安装情况, 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补打锚杆。施工打眼时要控制好钻眼深度。网要展开铺平, 贴紧顶板和煤帮, 用锚杆托盘压紧。锚杆端部必须推至眼底。锚杆、锚索安装, 必须按作业规程进行。临时支护要紧跟迎头, 严禁空顶作业。矿、区队两级都要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区队质量管理小组每班对掘进工作面锚杆、锚索的安装质量进行日常检查验收。

4.2 加强顶板观测

锚网支护巷道按设计要求布设顶板离层观测点, 断层及围岩破碎带、应力集中区、交岔点等特殊地点加设观测点。顶板离层仪由工区技术员负责及时安装。观测点实行挂牌管理, 牌板上写明监测点号、安装人员、安装日期和初始数据, 分管工区技术员负责观测数据, 填写记录, 建立观测档案, 并每旬上报观测数据一次。矿负责部门对收集的观测数据进行认真分析, 从中总结顶板变化的规律性, 对观测数据变化量大的或超过离层临界值的点要察看现场, 威胁安全生产时, 立即上报主管矿领导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3 加强三、四角门支护管理

三、四角门开透窝5m范围内的锚杆要加密。锚索按三角形布置四个。在三、四角门处安装顶板离层仪, 安装按作业规程规定要求进行。三、四角门开透窝时要轻打轻放, 采用风镐或手镐掘进, 严格控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

4.4 出现顶板事故预兆要及时处理维护

井下作业人员随时观察巷道顶板及煤帮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顶板异常, 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区队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顶板出现局部离层掉渣、顶锚杆断裂时, 及时处理网兜、补打锚杆, 确保复合顶板的完整性, 尽量减小顶板离层的发展。巷道出现两帮鼓起、顶板下沉、梯形梁弯曲折叠现象时, 要根据巷道顶板变形程度可采取打木支柱、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等, 变形严重时及时进行二次架棚或架设木垛支护。巷道短时间内顶板断裂爆响, 锚杆、锚索断裂等顶板活动剧烈活动时, 要立即撤出在危险区内所有作业人员, 待顶板稳定后, 立即对巷道由外往里进行二次架棚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及时调整支护密度或变更支护。生产区队要注意观察巷道围岩变化情况, 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 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地质条件变化随时修改锚网 (索) 支护密度, 在锚网支护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时, 立即变更支护形式。

摘要:矿井煤巷锚网支护已得到广泛应用, 为防止顶板事的发生, 要合理确定锚杆、锚索的支护参数, 及时发现事故预兆, 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龙固矿煤巷,煤矿锚网,事故预防

参考文献

[1]徐永圻.采矿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8.煤矿顶板事故及预防知识 篇八

【摘要】通风管理以及通风事故的预防,这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人为的和非人为的两种,如何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通过有效协调各方面因素,实现安全生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笔者通过对文玉煤矿通风管理的分析,提出一些关于通风事故预防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通风事故预防

一、当前我国矿井通风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风设计存在很多不妥之处

较为常见的通风设计问题有巷道内风速很快、通风阻力太大等,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进行通风设计时,巷道断面的设计偏小,这一设计问题始终是煤矿日后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巷道的布置很多时候也存在不妥,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技术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全面考虑,不能单一片面的看问题,如果因为巷道布置不合理导致风量不足,那么就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对此一定要予以重视。

所以,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以矿井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设计,这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需要。为了将设计做到更好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及时、适时的根据需要做出调整,以确保设计质量。要做到以上所述,《煤矿安全规定》的相关要求是必须被严格执行的。对于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只有严格遵照相关规程,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准绳,才能使设计有意义有效果,也才能为后续可能的操作提供余地。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人员只有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就定能实现设计的实际价值与经济意义。设计完成后,还要进行自我核查,优化巷道质量,提升可控性。

(二)通风设施未能实现规范化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将为常见的通风设施问题主要有器材放置位置不合理、器材选取有问题等。而对于器材的选取,造成其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财务支出原因以及人为原因。一些单位对于通分设施投入较少主要还是相关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对此相关领导要提高认识,适当增加对于通风设施设备的财政支出;对于造成通风设施选取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其调整方式主要是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通风设施管理的规范化,是实现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方面,管理跟上去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才会大大降低,煤矿安全生产运营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概述

(一)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

通风系统管理是否合理、到位,这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能否正常有序开展,所以在开展通风系统管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排除隐患、保障安全。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管理首先要提升管理人员以及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在管理者思想里树立起安全管理的讯息,要将安全管理理念落实到工作当中;对此,文玉煤矿经常对煤矿工作人员开进行安全教育,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文玉煤矿还时常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以降低作业事故发生的几率。员工素质的提升是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二)加强对通风安全的控制管理

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被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呢?首先,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要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预设的目标既要体现相关的安全指标又要能够对于工程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程度有一个合理的规定,并以此作为煤矿通风安全系统建设的依据。其次,就是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留任,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另外,要明确各部门在通风安全管理中的职责,责权明确。

(三)对通风环境加强管理

通风环境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如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对于通风环境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的管理人员就要提高自身能力,要做到能够及时排查可能的环境隐患,例如火灾隐患、爆炸隐患等,还要能够考虑到例如天气状况、环境等可能为通风安全带来的威胁,要加强环境安全监测,确保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煤矿安全通风事故的防范探讨

(一)选择恰当的矿井风量调节方式

在实际作业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与干扰,往往导致各个作业地点风量需求无法达到预定的标准,对此,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及时地、因地制宜地予以调整,以确保风量达到预定要求。风量的调节还要根据施工作业巷道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确保风量充足。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调节总风量的方法主要是改变扇风机的特性,而调节局部风量的方法则有增加、降低风阻等。

(二)合理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作用就是为地下矿井输送新鲜空气同时将矿井中的浊气排出去,因此,通风系统对于整个矿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今通风系统种类繁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矿井的通风系统是煤矿企业需要考虑的,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矿井的通风系统,才能确保矿井通风顺畅、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机率,进而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在以往的煤矿安全事故中,由于通风安全导致的煤矿安全事故占比很大,煤矿通风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热点。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文玉煤矿一直都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切换,进一步提升了煤矿通风安全系数,为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只有做到技术与管理同步前进,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才能被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于晓宇,魏佳兴,杨文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与通风事件预防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3,(4):144.

[2]陈鹏飞.安全通风管理中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探讨[J].科技传播,2013,(20):94-94.

[3]董宇婕.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事故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5379-5379.

作者简介

1.姚维妙,男,1981年,汉族,山东微山人,副科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2.刘雷,男,1990年,汉族,山东齐河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安全技术管理。

上一篇:小学生电影格列佛游记观后感下一篇:医院仓库管理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