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游戏计划区域游戏总结小七班

2024-08-20

小班区域游戏计划区域游戏总结小七班(精选6篇)

1.小班区域游戏计划区域游戏总结小七班 篇一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区域游戏活动总结

苏州市工业园区新纽顿玲珑湾幼儿园 小一班 105 刘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达,我们幼儿园迎合了社会的需求与家长的愿望,根据3—4岁的幼儿已有了初步的交往能力,“家”已不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场所,于是小班教学也慢慢地盛行起来,因为这里有更加宽敞的空间供他们翻滚、这里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他们交流。因此根据刚入学的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说,教师预设的活动和集体活动宜少、宜短,教师应以个别教育为主。而区域活动正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它不仅能够让教师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水平、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更强调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使幼儿的天性得到满足,潜能得以发挥。因此在孩子们入小一个月后,我们开始尝试在小班展开区域活动,主要通过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发展。

一、“家”氛围的区角创设。

对于小班孩子,他们的依赖父母的心理还是比较大的,如何让他们喜欢幼儿园、喜欢这个新鲜的环境?这就需要把环境设计成具有浓厚的“家”氛围来吸引幼儿。具有“家”氛围的设置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帮助幼儿更加适应与喜欢幼儿园,甚至会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由于小班孩子进入幼儿园生活的时间还不长,生活经验的缺乏和行动能力的不足,引导他们参与活动区的创设还需要一个时间段的等候,我们两位老师是这样做的:

1、区角的格局如家一般。

首先我们把区角布置得比较有家的感觉,有高高低低的色彩鲜艳的柜子、有漂亮的小床与沙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具有个性化弧线状的桌椅等。我们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划分了几个活动区。例如“温馨小屋”、“小小运动房”、“小手坊”、“玩一玩”“陶艺区”等多个活动区域,而投放于各个区角的材料以“安全”(小班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差);“量多”(为减少孩子之间的冲突);“多用”(一物多用,可利用价值高)为原则。

2、灵活地根据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增添区角。

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行动能力的加强,我们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和学习兴趣,逐步逐个地增设了新的区角。小班幼儿由父母的喂养一下子要自己学会用调羹吃饭,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于是我们开辟了生活训练区,制作了非常漂亮、形象地小动物的头像和小宝宝的头像,用物体代替食物,再摆上许多调羹。孩子们在喂养“小动物”、“小宝宝”的游戏过程中既发展了小肌肉动作,又练习了正确拿调羹的生活技能,同时也体验到了家一般的乐趣。

又如印章画、手指点画、手掌印画等美术活动的实践经验活动后,我们看到孩子们对色彩的喜欢非常地迫切,于是活动延伸就自然地摆放到了我们立即为幼儿开辟的玩色区中,提供红、黄、蓝、绿等颜料及印章、画纸等材料,让孩子自由选择方式作画,这样既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又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加了同伴之间的友谊。如“照照我的脸”、“颜色宝宝的家”角都是根据集体教学的需要创设的。幼儿通过去“照照我的脸”这个活动区的照镜子游戏进一步巩固认识自己脸上的五官、各种各样的表情。进行颜色分类活动时,我们设计了一个较大型的教具“颜色宝宝的家”,任由幼儿去尝试探索正确的分类方法,集体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它放入活动区内,让那些有兴趣的幼儿再次操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掌握知识。作为一名小班的幼儿教师应更多地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点,随时更换增设新的区角,这样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因为区域活动关注的不是知识的本身价值,而是幼儿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性品质的发展。

3、交往能力的提高在区域活动中的体现。

幼儿离开父母,来到一个新鲜的环境,迫不及待地融入这个新的集体,如何让幼儿与同伴们更和谐地交往呢?根据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为提高幼儿间的交往能力,我们尝试开设了“我们共同的玩具”这一区角,幼儿可以玩从家里带来玩具,资源共享。每天允许带一件,并可以与同伴交换着玩,同时介绍自己的玩具的玩法。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同时在这个区域中我们还提供给幼儿许多没有固定玩法、可以组合的材料,如七巧板、各种形状的七彩泡膜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相互合作、自由组合,做做玩玩。在孩子们的自主性活动中我们寻找到孩子身上的无数“闪光点”、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动态性活动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我们努力将发展目标、活动内容、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体现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1、材料的投放要考虑个别差异。

投放材料既要从本班整体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又要考虑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发展水平,使每个幼儿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如在“温馨小屋”这一区域中我们准备了许多幼儿平时穿的已小的衣服锻炼幼儿穿衣服、扣纽扣的能力,我们放置的木板宝宝和衣服大小不一,且衣服的纽扣数量、形状各不相同,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2、材料的投放应注意递进性和层次性。

递进性体现在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层次性要体现出幼儿须达到的这一阶段水平。以拼板游戏为例,一开始我们准备了孩子们较为熟悉的水果类简单拼板(3—4块),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班内幼儿基本都能快速地组拼正确,立即投放了一些较为常见的动物造型拼板,拼板的数量也增加到6—7块;同时又照顾水平较高的幼儿,放置了颜色较多,数量为8一10块拼板。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选择活动材料,使每一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后向更高层次发展与提高。

3、利用家长资源参与材料收集。

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而请家长和幼儿参与收集所需的材料更能激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更有效地达到活动目的。如,我们在创设生活训练区的喂养角时,喂养角的材料都是通过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请孩子回家收集废旧的饮料瓶和包装袋,喂小动物、小宝宝的食物(蚕豆、小石子、树叶等)也是家长带领孩子共同搜集的,这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也让家长更多的理解我们的教师。

4、投放的材料要力求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材料的多样化主要是指完成目标的形式要多样,材料的功能要多样,材料的品种要多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同时投放的材料应注意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①、提供的材料要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些成品与半成品结合的物品和材料。②、提供的材料要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孩子想办法解决。如前面提到的拼板游戏。③、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和废旧物品等。如泡沫做的桌椅、盒子或瓶子做的娃娃等。

三、区域活动中的组织与指导。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区域活动对他们来说是陌生而又新鲜刺激,于是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们在区角里忙忙碌碌的但没有目的性的玩。我们教师初步的找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

1、无声示范的行为艺术。

小班幼儿拿到任何一件物品,总是急于摆弄。所以一开始我们并不强求突出区角的功效。而是先将区角开放给幼儿,等他们自主摆弄得差不多了,我们再选择那些最基本、最必须、最主要方式介绍给孩子。由于孩子在前一阶段操作摆弄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通过教师的讲解后,孩子就能摆弄得更自如,并且能创造性地运用。例如在“建构区”中,我们投放了大量的积塑后,并不急于将拼、插的基本方法传授给孩子,只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操作。刚开始,没有一个孩子知道将积木插起来变成某个造型,他们只是单纯的把这些积塑当做成品玩具进行游戏,把积塑充打仗的游戏或把积塑当成勺子用来喂娃娃吃饭等等,这似乎有别于该区角的设置意图,但也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我们给予充分的尊重。几天后,教师参与到了孩子们的打仗游戏之中,故意默默地在孩子面前用几块插塑插漂亮的花,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纷纷效仿,渐渐地这些插塑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好看的“花朵”、“煤气灶”、“公共汽车”、“新型手机”等。

2、循序渐进地开放区域。

小班孩子在得到一种活动材料或玩具后,喜欢通过他们的各种感知觉和身体动作,不断尝试、模仿、操作。加上小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极短,兴趣非常容易转移,刚开始时我们只开放一个区域就已足够,如果一下子全部开放,对于还没有规则意识、自制力又差的小班孩子情况就会时有发生,不仅会影响活动的组织开展,常规的建立,而且对于孩子相互间的良好交往也有弊端。在建立了基本的活动规则后,就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决定开放区域的数量了。

3、特殊标记引领幼儿的规则意识。

每次的区角开放,都会出现某个区角“撞车”事件,而某个区角又会特别的冷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区角的进口都会设计小脚丫的形状,有几个小脚丫进几个小朋友。并且初步采取轮流玩的制度,合理的管理区域活动,使每个区角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每个孩子都留恋“家”一般的区域活动!

2.小班区域游戏计划区域游戏总结小七班 篇二

一、投放多元材料,解放大脑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活动的对象是材料,材料的选取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和能力,这样才能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里,在无拘无束的游戏环境中培养他们认真观察、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材料的准备、挑选、投放等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及其能力发展的水平。区域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实现。

1. 游戏材料的投放数量和种类要适当

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注意力缺乏稳定性,如果不经挑选就投放材料,也许能暂时吸引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导致的结果是幼儿拿这个材料玩玩,再拿那个材料玩玩,这样幼儿只学会了拿起材料———游戏一会——丢弃材料———更换材料,这显然与当初投放游戏材料的初衷相悖。因此,在选取游戏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游戏材料是否能有助于活动目标的实现,以确保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要随时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依据分析的结果对游戏材料进行更换、撤除、补充。

2. 游戏材料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他们接受

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材料应具备选择性,并且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教师除了准备每个游戏必需的材料外,还要准备一些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游戏材料,给幼儿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

3. 材料的投放层次要丰富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区域游戏中的材料是整个游戏的主要元素,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直接互动,才能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教师要想班里的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得到快乐与发展,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考虑层次性与丰富性。层次性指围绕同一个教育目标,投放的材料要从简单到复杂,使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幼儿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

4. 保证材料的安全卫生

幼儿园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幼儿家中、身边的废弃物,教师要把材料的安全、卫生放在第一位,确保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对收集过来的材料要加以严格的清洗消毒,然后晾干、暴晒,待达到卫生标准后方可让幼儿进行游戏,以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创设合理区域,解放空间

陶行知说:“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要结合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要求、幼儿的年龄等做出具体、细致的安排,要从幼儿的认知水平、成长需求出发,让幼儿做区域的小主人。在区域环境的布置中考虑要全面,做到既便于幼儿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开展合作,又要防止幼儿在活动中互相干扰,竭尽所能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

三、灵活调整区域,解放双手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所谓灵活性就是各个活动区的设置不是一程不变的,它可以伴随幼儿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和兴趣需要进行随时的动态调整。区域游戏中要创造条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性活动,让幼儿的双手在拼、摆、剪等系列动作中活跃起来,不断通过操作活动锻炼幼儿的创新意识,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幼儿的真实感受,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内容,形成相对稳定的、可以迁移的方法,对幼儿探究意识、探索精神的培养意义深远。

四、及时总结评价,解放嘴巴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因此,教师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作品的想法,与同伴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表现好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教师特别要对进步大的幼儿给予奖励,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被认可的喜悦,还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与。

五、结束语

教师在指导小班区域游戏时,要仔细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水平,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开发利用更多新颖丰富的材料,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唐惠一.明确的欣赏方向充足的操作材料[J].幼儿教育,2009(10).

3.小班区域性游戏活动初探 篇三

【关键词】 小班教学 区域性游戏 主体意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为他是游戏者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自主的、自由的玩,正是这种自由会让幼儿感到轻松愉悦,让幼儿投以极大的兴趣。区域游戏活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面积广泛,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并以它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使教师能在幼儿自主的游戏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观察孩子,进行个别指导。所以说区域性游戏是更加适应小年龄孩子的教育活动形式。

3-4岁小班幼儿行走已经灵活自如,他们大肌肉的发育不够完备,但摆弄玩具、搬动小体积、分量轻的物体已足够有力,神经系统也在迅速地生长发育。由于语言的发展,他们又产生了与同伴交往的愿望;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主体意识也逐渐的表现出来。那么如何在小班开展区域性游戏活动呢?本学期我们密切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为了有效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让小朋友充分的领略到阳光和空气,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室外活动时间和内容。专门为他们砌了嬉水池、玩沙池,自制了水上漂浮玩具、小铲、小桶等工具。夏天,孩子们可以光着脚丫尽情地在水池里玩耍,把小瓶灌满水,替小娃娃洗澡、捞水中的各种玩具等。在沙池边,孩子们用小手做出各种“小点心”、“小蛋糕”;把玩具藏在沙子里,让小朋友找等,这些回归自然的游戏是幼儿最亲昧的活动。同时考虑安全因素,我们把操场换上塑胶场地,孩子们跑、跳、爬、钻无忧无虑,最大限度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丰富的室外活动区材料使幼儿的活动量相对增大了,从而增进了食欲, 增强了体质,基本动作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室内活动区,主要是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进行游戏的活动。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小班幼儿手的动作有了一定发展,能学习握笔画画、穿珠珠、扣扣子、捏泥和运用生活用品等较精细的动作,小肌肉群的动作也在逐步发展。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特别注意玩具游戏材料的投放。投放了一些锻炼小肌肉群动作发展的玩具,如:大小不同、粗细不同的穿珠、穿管,锻炼了幼儿手上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能力。在玩穿珠游戏时,孩子们开始只会穿得长长的,而不去考虑其他的规律,老师在示范穿珠时,提醒小朋友可以把各种颜色交叉穿在一起,小朋友看见特别高兴,都想自己来试一试。通过串珠游戏,幼儿手部动作得到了发展,同时开始注意到颜色的差异,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我们还根据主题的变化改变操作的内容,如穿手链、穿项链等,这样使同类玩具具有新鲜感,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手的小肌肉动作协调发展。

为了配合小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制作了练习解扣的玩具“小鱼穿衣服”“竹花篮”,幼儿通过反复练习解扣子,逐渐的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不仅锻炼了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又培养了幼儿穿衣解扣的生活能力。

二、以大带小,其乐融融

我们开办了每周一次的亲子园,请家长来园和幼儿一起参加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与家长共同体验生活、享受乐趣,他们不在把父母当作“家长”,而是最亲密的游戏伙伴,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们老师也为他们准备了多样化的游戏内容。如:训练孩子走、跑和钻爬的“藏猫猫”;发展孩子视、听觉、感知能力的“背上传真”;提高幼儿灵活性、协调性的游戏“小小建设者”等。这些游戏使幼儿各个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在家长的鼓励、带动下幼儿更大胆的参与到游戏中去。

我们还从尊重小班幼儿的愿望出发,改变了过去怕磕怕碰不敢放的做法,主动邀请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大班老师的热情支持下,经常可以看到操场上小班幼儿被大哥哥、大姐姐领着,有的玩跳圈、有的玩皮球、还有的玩钻山洞。大班幼儿耐心照顾着小班幼儿,一种责任意识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小班幼儿拉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手学本领,他们似乎又找到了在家里都不曾有过的乐趣。

三、耐心指导、点滴进步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还比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及游戏规则意思还比较弱。所以在游戏中发生冲突、忽略游戏规则及常规的事情常有发生。作为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这一点是由于年龄特点决定的,是很自然的事。其次,教师必须提供适时、恰当的指导,游戏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记得有一回,幼儿早餐后像原来一样进入活动区域游戏,不一会儿,茵茵来向我告状:“陆老师,娃娃家的小朋友把玩具扔了一地”。我过去一看,娃娃家地上果然乱成一团,锅碗朝天的扔了一地。此时我脑中闪出一个办法,我走进了娃娃家抱起了被扔在地上的娃娃大声地说:“宝宝,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呀?”娃娃家的幼儿马上安静下来,我侧耳靠近娃娃并点了点头像是听明白了似的。我告诉小朋友说:“娃娃刚才想去公园玩,可是刚出门就被你们扔在地上的锅盖绊了一跤,膝盖都流血了,还在哭呢!”“你们快把玩具收拾整齐,要不一会儿又绊了娃娃可不好!”说着我低头心痛似的揉了揉娃娃的膝盖。这个方法真灵,娃娃家的小朋友很快的把玩具收拾好了。收完玩具,月月走过来对娃娃说:“好了,别哭了,我带你去公园吧!”小班幼儿年龄小,游戏常规意识还比较弱,他们的情感具有拟人化的特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哭会笑,利用了“娃娃怎么哭了”这一拟人的情节,导演了这个小游戏。作为游戏的延伸,不但没有破坏幼儿的游戏兴趣,而且培养了幼儿游戏的常规意识和交往能力。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极易转移,因此不适合组织过多的集体活动,我们尽量安排他们多一些的自由的、个体的及无意识的小组游戏,让他们在玩中逐渐增长本领。每天游戏活动时,老师让小朋友随意的玩,游戏活动结束时,请小朋友自己学习收玩具。小朋友收得乱,放得慢都不指责,要不停地鼓励和表扬。老师在游戏指导时就是和他们一起玩,这种随意性游戏环境使小朋友们感到很放松。由于班上气氛融洽,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增加了相互间的情感,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4.小班游戏区域设置新探 篇四

一、在整个主题区域中注重各领域的整合。

我们在设置小班游戏区域时,不仅要结合主题的内容与发展,还要考虑到各领域内容的分量与整合。在进行区域游戏全局考虑时,我们既要安排幼儿操作类的区域,如生活方面、美工方面;又要设置能让幼儿进行简单探索与智力发展的益智区域或探索区域,那些有关于科学、数游戏的内容都可以预设在其中;另外,还要注重幼儿进行表达表现的区域,例如“小舞台”;在小班尤为重要的是提供孩子交往和模仿的角色扮演区域。在这些角色扮演区域中,孩子们可以不受拘束、自由地游戏。因此,我们把角色游戏也称为“快乐的纯游戏”。在考虑每个区域的游戏是否能让孩子玩得开心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了区域中各种内容所属领域的平衡与整合,尽可能地使孩子在各个领域中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开设多个平行的角色游戏。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模仿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成人们的生活、劳动、语言等等,他们可以自由地展现自己喜欢的一面,并在游戏中进行交往的尝试。因此,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往往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另外,由于小班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他们在游戏中往往是通过一种平行游戏的方式进行模仿与学习,再与同伴逐渐产生注意与交往。因此,我们在设置游戏区域时,同时设置了几个平行的角色游戏,特别是“娃娃家”。我们班2个娃娃家的创设虽然都差不多,但也各有区别。有的娃娃家着重生活方面:孩子们可以在其中模仿成人洗衣、熨烫衣

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进行抱娃娃、喂娃娃喝奶、哄娃娃睡觉、带娃娃逛街等一系列模仿活动;有的娃娃家注重操作与交往,就如“点心店”和“小厨房”,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充分开展想象,积极动手,模仿爸爸妈妈们洗菜、烧饭、做点心,还可以尝试招待客人,进行初步的交往游戏。在平行游戏中,孩子们互相模仿着、学习着,发展着……

三、在一个区域中进行多功能操作的尝试。

在设置游戏区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了各个领域在区域游戏中的平衡,而且,我们还发现在一个区域中也能尝试多功能、多领域的游戏内容的开发。例如我们的娃娃家里“小厨房”,孩子们在游戏区域中不仅模仿着成人在厨房内洗菜、烧饭的情景,还能利用我们准备的一些低结构材料,如皱纸、彩泥等进行各种“点心”的创作,制作好点心后再请客人们来家中做客,模仿爸爸妈妈在家中招待客人的热闹场面。在这个“小厨房”的游戏中,孩子们不仅能在游戏中得到交往方面的发展,还能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还有,我们班中的“理发店”游戏,也是在一个区域中开发了不同的功能。“理发店”游戏中,孩子们在理发店里用各种材料为客人“形象设计”,还能在我们提供的奶粉罐搭建起的柱子上用皱纸、即时贴等各种纸质材料进行粘贴、美化,我们称之为“贴墙砖”,这一小小的游戏也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虽然都是操作的游戏,但是在以往我们从未想过将艺术类的操作与建构结合在一起。而且,事实证明,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中玩得更开心而有趣味,各种不同领域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在来离园时刻利用家长资源进行亲子指导。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内容很多,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自由而快乐地进行游戏,游戏中不受拘束和打扰。但是,区域游戏的指导与观察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常常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时还是会疏忽了许多孩子的行为表现。因此,在来离园时,特别是离园中利用家长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某些区域的指导也不失是个很好的方法。在“办家家”和“动物”的主题中,我们为了使幼儿的游戏内容更丰富,我们把“创意工作室”扩展到了教室外的走廊上。我班的孩子对这个区域中的游戏十分感兴趣,他们不仅在游戏时间快乐地玩,在每天的来离园时间也

会拉着家长的衣袖流连在区域中而不舍得离去。于是,我们索性利用孩子的热点与家长们的热情在走廊中开展起了来离园的亲子区域游戏。例如,其中的“织毛衣”游戏,在网格上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如丝带、包装带、毛线、布条、纤维绳等在衣服形状的范围内打结,最终织成一件美丽的毛衣。游戏中打结的方法可以不同,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手指的灵活性有所欠缺,幼儿独立完成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让有兴趣参与活动的孩子与家长们共同进行此项区域游戏,幼儿参与游戏,尝试操作的积极性更高了,而家长除了能与孩子一起游戏,拉近亲子关系外,也正好能在游戏中观察、指导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更好更快地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5.小班区域游戏计划区域游戏总结小七班 篇五

马丽亚

德国学者席勒认为:游戏更多是享受,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加维认为:游戏应当是由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活动,他们都认为游戏是一种本能表现,是自发的、愉快的、自由的建构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活动。结合以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在建构游戏中应从“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各种“趣”让幼儿学习初步的建构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建构规则。

一、调动感官,引发兴趣

所谓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积木、积塑、沙、土等玩具和一些材料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教师在幼儿玩建构游戏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美的作品。教师有目的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可以增强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和兴趣。因此,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较强的建构能力,能动手利用多种材料建构出各种造型鲜明的物体,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作品,从而激发幼儿建构兴趣。

如建构游戏《巴拉巴拉小魔仙》中,教师在集体活动之前便制作出了各种造型的物件,游戏前,教师以幼儿们十分喜欢的充满魔幻色彩的巴拉巴拉小魔仙导入活动,以此吸引幼儿的兴趣:“宝宝们,你们喜欢巴拉巴拉小魔仙吗?马老师这里有好多小魔仙用的东西哦!”在充分调动幼儿兴趣的同时,故作神秘地拿出事先做好的“手镯”、“皇冠”、“魔仙棒”,让幼儿充分欣赏作品后,带领幼儿一起说说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引导幼儿从材料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认识使用方法,幼儿被这些奇特有趣的建构造型深深的吸引住了,从而使幼儿对建构活动感兴趣。由于幼儿的建构经验比较匮乏,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和欣赏模型等方法来丰富和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二、变废为宝,激发兴趣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响应国家勤俭节约的政策,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动手 能力,我们就利用一些废旧物品让幼儿建构。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尝试、操作、玩建构材料,同时教师结合活动制作一些用废旧物品制作成的玩具,以此来吸引幼儿。每天幼儿来到幼儿园之后,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玩建构游戏。班内一名老师会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观察幼儿,引导幼儿,让幼儿从老师提供的各种废旧物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需要的材料来进行自由组合,拼搭出属于自己心目中的玩具。如有些幼儿喜欢将可乐罐垒高、围合在一起,有的幼儿会说像房子,有的幼儿会说像坦克,还有的幼儿会说像滑滑梯„„有的幼儿会用废旧的吸管围接在一起,说是像一块玻璃„„小班幼儿就在这些随心所欲的拼拼、搭搭、连连中创造着自己的作品,幼儿在这些看似无意义的动作中发展着动手创造能力,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增强。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小班的幼儿根本不懂什么叫整理东西,不知道为什么要整理自己的东西,如何整理自己的东西也无从下手,所以建构游戏首先在常规培养开始的,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培养,事先让爸爸妈妈共同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同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分类,如“机器小子”(各种盒子)、“乒乒乓乓”(瓶子类)“宝藏图”(各种广告纸)、“聚宝盆”(其余材料)。教师用各种好听且具有吸引力的名字将废旧材料分类,孩子们便能根据图示分类整理。在培养轻拿轻放,不乱扔玩具习惯时,我说:“天不早了,玩具的爸爸妈妈们送玩具宝宝们回家吧,可别认错路了,还有可别把你的宝宝弄痛了,要不他会哭的很伤心的”。无形中,小朋友养成了轻拿轻放的习惯信以及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中学习分类。

三、体验合作,兴趣盎然

模仿是幼儿天性,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经验的缺乏,更好于模仿。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可将一些活动内容制作成品或半成品,让幼儿模仿,提高幼儿制作兴趣。同时教师应注意制作玩具时颜色应鲜艳、形象,大而美观,便于幼儿观察。如建构“别墅”,事先可以请家长利用休息日带领幼儿实地考察一番,而教师则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色彩鲜艳的别墅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就建构起来,如有的幼儿将鞋盒一个个叠在一起高就“造”成了别墅,有的幼儿用牛奶盒、有的用塑料积木,有的幼儿用椰子汁桶等,造型各异的别墅便在幼儿的模仿中造就了,幼儿的好奇心在模仿中得到了满足。但小班孩子有喜欢重复的特点,有些孩子会不断重复搭建某一种熟悉的物体,不断重复相似的游戏,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点拨和引导方法,逐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幼儿建构好别墅时,教师可以在一旁推波助澜地问:“这个小区怎么只有别墅啊,不好玩的玩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住进去,怎么办呢?”经教师这一引导,幼儿突发灵感,说要给别墅增加一些漂亮的景物。教师这是便要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的支持,如将吸管剪成若干小段,幼儿用橡皮泥团成圆将吸管插入若干段后变成了“喷泉”,用酸奶瓶与可乐罐连接成为“栏杆”,用小石头铺成了“小路”,用中型插塑插成大树等,一幅环境优美的花园小区景观便呈现出来,幼儿们看着自己创造的成果禁不住拍手叫好起来。另一方面,小班幼儿刚刚接触集体生活,在游戏中,他们通常各玩各的,没有交流的意识,他们大多缺乏合作的意识,不会分工协商。但他们爱和成人一起游戏,针对小班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则可以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与幼儿共同游戏,引导幼儿逐步加强与他人一同游戏的意识。

6.区域游戏活动计划表 篇六

北京理工大学幼儿园

班级: 小五

2021年 1月

区域名称

区域活动目标

投放材料

指导重点

娃娃家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

2、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您好,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医生帽子,医药急救包,口罩,娃娃家各种医疗用品。

指导幼儿玩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医护人员的辛苦。

益智区

1、喜欢玩各种操作类玩具,并愿意探索不同的玩法。

2、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初步感受与同伴一起操作。

3、在操作中遇到困难不害怕,坚持完成游戏。

益智类的玩具材料

镶嵌的各种拼图

引导幼儿通过拼图颜色,形状,图案进行拼摆完成游戏。

阅读区

1、愿意在大家面前表达,能够讲述一些简单的故事。

2、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阅读。

图书区投放疫情相关图书

卫生防病和健康方面的图书

指导幼儿阅读《细菌是什么》了解故事内容,加强幼儿洗手环节

建筑区

1、对建构游戏感兴趣,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

2、喜欢探索不同的玩法及搭建、拼插方式。

各种彩色软积木、方砖积木;辅材:小草,各种小动物等

指导幼儿搭建《医院的楼房》

美工区

1、让幼儿在撕、剪、折、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操作能力。

2、学习用绘画,泥工,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对疫情的感受和体验。

绘画纸,水彩笔,橡皮泥,纸盘子,彩色卡纸,小方纸,颜料,棉签等。

指导幼儿装饰《我的小口罩》

生活区

培养幼儿学习自己扣扣子,能够自己事情自己做。

小刺猬扣扣子游戏

上一篇:运行第五党小组五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老同学生日快乐祝福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