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攀比心理

2024-10-04

幼儿攀比心理(精选7篇)

1.幼儿攀比心理 篇一

浅谈幼儿的攀比心理 香槟小镇额幼儿园

何蒙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攀比之风越发严重,这种风气也开始波及到幼儿,这种不良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幼教工作者以及家长的重视。这些攀比之风之所以产生,其实与当今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溺爱以及幼教不端正的师德是紧密相关的。面对这种现象,作为家长和幼教来说,应该积极、合理引导,从家长自身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从幼教来说,应该培养自身的高尚的师德师风,从社会来说,应该多开发一些益智性的游戏转移幼儿攀比这种注意力。

关键词:幼儿

攀比心理

家长

益智性游戏

前言:心理健康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不少幼儿却存在很多异常的心理,如炫耀攀比心理、孤傲心理、自卑心理等,这些都值得社会、学校和家长加以重视攀比心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幼儿进取,如果攀比不当,就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经济地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也与家长的不良的消费习惯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有关。幼儿攀比心理是指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的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吃、穿、住、行、玩具、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到自我满足的一种的心理,这是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做到科学合理的引导,才是我们要探讨的关键。本文试从幼儿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引导对策上简要的阐述,试图给现实生活一些指导意义。

一.幼儿攀比心理以及表现

所谓幼儿攀比心理是指一种不甘心落后于他人、争强好胜、物欲性强的内心综合流露,通常是指3~6岁的孩子。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发现其他小朋友有个新玩具,他就吵着非要爸爸妈妈给他买,部分幼儿如果家长不答应可能会大吵大闹,甚至以不吃饭来威胁父母“投降”。其实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幼儿的攀比心理”。这种心理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起到积极性作用,但如果引导不好,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家长和教师应该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幼儿的这种攀比心理,用一些相对较为合理、健康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的这种心理。.幼儿攀比心理在学校的表现

虽然幼儿们年龄还很小,但他们开始要求穿名牌的衣服,吃好的零食,玩好的玩具等。有些孩子每天要穿不同的漂亮衣服,还在前一天晚上就要考虑好自己第二天要穿什么;很多女孩子总觉得穿裙子漂亮,看同伴穿裙子自己也要穿。

2.幼儿攀比心理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1)幼儿类比赛造假

纵观现在的幼儿类比赛,大都被蒙上了商业运作的阴影,选手的名次甚至已经明码标价。很多家长为了一己之心愿意花费一定的金钱或权利来让自己的孩子在比赛中获得一个较好的名次。家长可以享受荣誉所带来的一时快感,孩子也在耳濡墨染中习惯了这种金钱交易,从而产生一种金钱可以代替努力的错误认识。

(2)幼儿被迫从小学习各种技能

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为了在别人面前可以有炫耀的资本。他们不尊重教育的规律,逼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别的孩子没学的我们要学,别的孩子学过的,我们要比他学得更好。孩子部分甚至完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被迫参加各种培训班。

二.幼儿攀比行为发生的原因

1.家长不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孩子最亲密无间的伙伴。父母的一言一行,这孩子都可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品质的形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学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这在无形中带坏了孩子,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这种攀比的心理,若长时间发展下去,而没有家长的纠正,就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生活中,家长应该身体力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孩子榜样。

2.某些幼师的师德存在问题,作风不正。现在有些幼师品行不端正,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对幼儿严格区分待遇,对于那些送礼的家长,孩子会被关照的很好,而对于没有送礼的,往往嗤之以鼻了。这种现象尤其在僧多粥少的公办幼儿园分外明显。幼教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幼儿,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此时的模仿能力极强,而对于社会处于元认知状态,所以,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的评价,并将其作为判断标准。

3.家长的溺爱。现在家庭多是2+2+2的模式,家中6个人所以活动都围绕一个孩子转,对于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表示认可,而缺少批评,因此,小孩子想要吃什么就买什么,想要玩什么就买什么,小孩子想到哪里去玩就带到哪里去玩小孩子成了掌上明珠,握在手心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过分的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会让幼儿之间产生互相攀比。

4.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幼儿天真无瑕,心灵纯洁,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时期,但幼儿未能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么都跟着学,因此,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幼儿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常为父母所忽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出现攀比心理其实是属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的。

三.解决幼儿的攀比心理的对策 1.改变家长的消费观。

幼儿阶段孩子模仿意识比较重,因此,作为幼儿第一任教育者的家长的消费观念深深影响着孩子。消费观反映着人的健康心理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和高档化,社会与家庭的消费观念影响着孩子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儿童的消费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不良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缺乏辨别能力,因此,需要从改变家长观念做起。在家长论坛活动中,我一一举例孩子身上的攀比消费的现象,又举出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品牌消费现象。这些攀比心理若得到父母错误的支持,会使孩子的消费欲望不断膨胀,虚荣心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因此,我和家长共同分析了孩子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形成原因,共同商量改变这一现象的策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们也感觉到了高消费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应提倡适度消费,对于幼儿攀比消费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在选择玩具时要考虑玩具的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为孩子购买衣服时要考虑衣服的实用值,为孩子购买吃的东西时则要考虑营养价值等等。

2.幼师要加强自律。作为幼师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更应该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教育部有关教师行为的一些规范,不能私自收礼,差异化对待学生。同时,教师在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外,还应该积极探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内心了解每位幼儿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幼儿的独特性。

3.转移攀比的支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我们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好习惯、好行为、动手能力、为班级做好事、帮助别人等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我了解到茜茜小朋友用自己的旧娃娃攀比邻居小朋友的芭比娃娃,也要妈妈买时,我就和她一起用

纸巾给娃娃做了一条“纱裙”,又用漂亮的布料给娃娃设计了好几套可以拆换的衣服,茜茜剪衣服样板,妈妈再把衣服缝好。就这样茜茜再也没有提起要买芭比娃娃了。茜茜妈妈说: “ 还是老师有办法!” 4.扩展游戏的材料

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孩子的消费愿望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现在,市场上幼儿价位颇高的游戏材料、消费广告良莠不齐,不断地刺激孩子的购买愿望,驱使孩子产生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我们仅仅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忧虑是不够的,应以自身的渲染力引导孩子理解、感受并不是高价位的活动材料才是最好的,一些不起眼的废旧材料同样可以变成好玩、好用的东西。因此我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自然材料、废旧材料,投放、运用到了孩子的活动中。如用食品袋、包装

盒开“娃娃超市”的游戏;用各种废旧纸盒制作汽车、小动物住的房子;又如和爸妈妈一起用废旧布料做沙包、布棒;用可乐瓶做保龄球、酸奶瓶装上橡皮筋做“拉力器”等等我们的孩子在参与收集、参与制作、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感受到了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游戏材料会玩得更开心,才是最有价值的。

总之,3~6岁的幼儿,他们的意识还处于成长期,对于幼儿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作为家长、幼教以及社会应该耐心分析,认真思考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本次论文在有关幼儿的攀比的研究中,也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方法,可以作为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幼儿攀比现象。

参考文献:

【1】(日)若井邦夫著;李金陵, 艾苗译《幼儿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2】胡润琴著,《幼儿教育丛书》,北京出版社,1983年 【3】方建华,黄显军.父母行为特征及其对幼儿的影响.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7、8)。

2.幼儿攀比心理 篇二

一、中学生攀比的行为表现以及成因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消费观念扭曲

中学生往往缺少这种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好奇心却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学生的心理会或多或少受到各种攀比之风的影响。比如说很多明星作秀的攀比, 便成了学生攀比的榜样。社会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对学生也有着负面影响。有些成人生活荒诞放纵, 出入一些不正当场所;有的家长为官不廉洁公正, 自己不能很好地评判是非标准;一些流行在社会上的不健康的书籍和录音带以及不健康内容的网吧的存在, 这些种种现象对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障碍。

2. 学校中良好教育的缺失

出现学生攀比成风的现象, 学校也有着一定的责任, 主要在于缺乏足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由于年龄太小, 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 还不足以具有足够的认知、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能明辨美丑, 只知道同伴有的自己不能没有, 不管这些东西对自己成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可能的话甚至还要比同伴的要好。学校这个小环境的教育如果没有做好, 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不良因素便不可阻挡地侵入学生的肌肤, 使其行为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攀比。处于将头发染成黄的、红的等各种颜色, 将一条新买的牛仔裤挖几个窟窿。从众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学生相互攀比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一些客观的原因存在也是使得攀比心理一浪高过一浪的因素。

3. 父母消费观念的影响, 导致不适宜行为的产生

父母自身的消费观念也会对中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中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于孩子的喜爱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比如家长因为自身童年的影响, 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委屈, 只要孩子张口, 即使是一些无理的要求, 家长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实现孩子的要求;对于一些已经超出家长承受能力范围的要求, 为让自己孩子高兴, 家长也要勒紧裤腰带满足孩子的要求。有些家长会放纵孩子的行为, 孩子说什么就给什么, 结果渐渐促成了学生之间攀比心理的养成, 例如孩子们会比谁的父母钱多、开的车子高档, 甚至比谁的父母官大。不良的风气甚至会导致一些家庭贫苦的孩子为不让自己“丢脸”, 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到学校中去。

二、中学生盲目攀比的正确引导建议

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攀比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健康成长, 为学校合格人才的输送锦上添花。

1. 家长正确的榜样示范

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不可磨灭。因此, 家长要端正自己的行为, 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以身作则。孩子可能在学校能学到知识, 成为一个“材”, 但是只有在家庭里才能完全学会做人, 走上社会每个人也都被打上了不同家庭的烙印。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 杜绝孩子虚荣心的膨胀, 从而避免出现攀比消费心理的情形。

2. 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需认识到, 自己是学生这个群体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接触最多的人, 自己的一言、一行、接人待物方面的神态都透露出了自己的观念, 学生很自然地将老师作为崇拜模仿的对象, 所以教师当以奋发向上、勤俭节约的言行去引导学生。教授应该因势利导, 对学生进行心态上的调整, 由于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 因此运用正面典型案例来改变学生攀比的心理, 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攀比学习知识、掌握能力上来”是十分重要且可行的。

3. 良好心态的养成, 在积极的攀比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鼓励中学生同比自己高、比自己强、比自己先进的人比。采用榜样树立来激励学生, 在攀比中超越自我。然后要解决的是“比什么, 怎么比”的问题, 如果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 便会形成自卑心理;但若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 就会形成狂妄自大、自负的心理。因此, 应当在积极的攀比中超越自我、认识自我和他人, 以健康的心态去攀比, 从而少走弯路。

中学生攀比现象, 引起了家庭的关注。对于学生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同时更应在学校的指导下, 获得来自家长、社会等各方的支持, 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审美教育, 对其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实施端正, 对其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叶磊.如何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好家长, 2008 (18) .

3.合理应对攀比心理 篇三

有个家长抱怨孩子读到初中开始嚷着买名牌产品了。前段时间要买双某个牌子的鞋,需要300元,而他们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亲有病不能工作,母亲做点小生意每个月就是挣一千多元,除了房租药费日常生活花销也几乎没有多少结余。其实,孩子是比较省心听话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不买吧,怕伤孩子的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买吧,家庭经济条件确实不允许。并且,如果这次买了,孩子以后有更奢侈的要求怎么办?

还有家长说有次要到学校接孩子,孩子不愿让父亲在校门口停车,说父亲开那样的车给他丢人,因为很多同学的家长开的是奥迪、宝马等名车。

其实攀比现象不止在孩子身上,家长也常常有攀比言语。如你考的名次是多少,你同桌考的怎么样?你和同学差距还是不小的。是不是还应该上个辅导班?邻居谁家的孩子报了五个辅导班,你才报了两个就嫌累……家长之间也是比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老公挣钱多等等。

如何理解攀比心理

攀比是指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攀比心理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

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

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否定。负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对人对己都很不利。

青少年为何会攀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往往比较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当中是什么样的形象,这样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所谓虚荣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日常生活穿戴学习用品方面,就容易产生不切合实际的高追求。

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要求被尊重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处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很多青少年往往奇装异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表达自己对家人、学校、社会的不满。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但社会学校家庭还把他当作孩子。这引起他们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但社会不接纳。

青少年如何应对攀比

青少年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暗示、纵向比较和加强沟通来改变不良认知。

自我调节指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从而调节自身行为的过程。教育专家指出攀比心理的主动引导与规避,主要通过合理的自我调节实现负性攀比到正性攀比的转化,从而建立正确的比较观念,摆脱压力的束缚,找到前进的动力。

自我暗示指通过对个体预期目标积极的叙述,实现头脑中坚定而持久的积极认知,摆脱陈旧的、否定性的消极思维模式。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为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符号以及动作。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在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好”之类的语句,久而久之,盲目比较的习惯就会有所改善。

尽可能地纵向比较,减少盲目地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周围其他人的比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往往会陷入横向比较的误区,忽略了纵向比较。

4.消费中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比较 篇四

东莞实验中学吴子成一.含义不同

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

二.形成的原因不同

(一)从众心理的成因

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因此,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随大流、跟着大多数人走,总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少惹麻烦、少担风险,所以他们就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减少内心冲突,求得心理平衡。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

2从众心理效应的形成与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庸”封建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古代历来就推崇“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等禁锢,这一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很大影响。由于前辈的言传身教,孩子幼小的心灵也就打下了从众的烙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众的心理。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历史条件。

3从众心理的自然基础在于动物具有明显的从众本能。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集体狩猎成功的概率大于单独狩猎成功的概率,和别人做相同的事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

4是人群中的沟通会产生传染。人类学家认为,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机制包括谈话分析和社会认识两种方式。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以集体为单元共同行动、共享信息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不恰当之处,最主要的方面是它限制了自由思想的交流,限制了谈论的话题。从众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沟通方式对人的思考能力和对回忆的限制,使得群体行为发生收敛。

5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众能获得某种报酬。由于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所以,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某人的效用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都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很大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除非别人是傻瓜,而这种可能性又是较小的。

6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

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7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二)攀比心理的成因

1经济因素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迅速增长,由此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这使许多人都以为,社会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一种主张人们可以任意占有和消耗财富的攀比思想便产生出来,并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腰包鼓了起来,这成为攀比消费在中国流行开来的物质基础。

2政策因素为了缓解通货紧缩,国家鼓励和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就相继出台。有了来自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攀比消费就有了更为适宜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3哲学因素在西方哲学看来,人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动物”,人类的使命就是以其体力和智力了解世界,进而征服和控制世界,成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并使其为人类服务。这种哲学思想,不是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和睦相处、互助互利的朋友关系,而是看作一种征服与被征服,剥夺与被剥夺的对立关系。表现在消费领域,它主张人类有权无限地占有和挥霍物质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所以,西方哲学思想是消费攀比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消费攀比的产生与发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4市场因素销售分析家维克特·勒博宣称:“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许多人对勒博的号召做出了反应——也可以说,是生产商和销售商在为消费攀比推波助澜。我们面前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数据是,2004年国内市场手机换机周期是18个月,2005年5月份的调查显示,该周期已经缩短到1年。

5心态因素 暴富者心态在当前国人心态中表现地比较明显。刚刚富起来的人们对财富还没有树立起正确恰当的观念,表现欲强烈,这也为消费攀比的流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家庭教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溺爱之下,任性、刁蛮、懒惰、贪图享受,而家长总怕孩子受什么委屈,心想:日子越过越红火,手里又不是拿不出,何必苦了孩子呢?于是孩子不开口则已,一旦开口,要“星星”绝不给“月亮”,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有时家长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可还是咬咬牙答应了。这种放纵孩子的行为,促成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7消费宣传因素 过去,那种过于保守的消费观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而现在盲目宣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透支消费和负债消费观念,也正在误导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突出表现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确定的收入预期,就敢大举借债消费,小到购买家用电器,大到买车购房。

三.特点不同

1追求的目的不同

有从众心理的消费者在乎别人的印象、评价,追求的是时尚。有攀比心理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上,多表现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成分远远超过实用的成分。对消费者来说,攀比重在“拥有”——你有我也有。

2性质不同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并非都是非理性特征。

攀比则是不健康的心理。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从小的方面说它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从大的方面看会造成社会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消费者应该采取的态度不同

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因为人们生活于社会之中,从社会联系的意义来看,群体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基础,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成员。群体的内聚力来自对其成员的感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当群体代表进步潮流时,个人服从组织,作出从众行为,这是应该的。但是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地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应尽可能克服这种心理。

而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消费者应摒弃之。

当然,二者也有某些相同点,比如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物,都追赶消费的时代潮流等。

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

5.幼儿园的攀比 篇五

一家幼儿园的活动区内。浩浩、轩轩和强强用拼插玩具建了一座蝴蝶形状的立交桥。浩浩挑了一辆最漂亮的车说:“这辆是我爸爸的帕萨特。”轩轩一看不干了:“不行,这是我爸爸的„奥迪‟。”强强更不甘示弱:“我爸爸开的是„ 宝马 ‟,比你们的都棒!… …

调查:幼儿园90%的孩子爱攀比

有研究者曾对青岛市3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发现攀比是小朋友比较常见的行为,且攀比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90%的小班幼儿的家长反映尚未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而90%的大、中班幼儿的家长则反映自己的孩子经常与其他小朋友攀比。其中,中班孩子会更多的攀比服装、玩具、零食等,大班的孩子则会比较谁家的车好、谁家的房子大等。

很多家长察觉到孩子的攀比心理后,非常焦虑,担心孩子就此养成虚荣、嫉妒的习惯等,这种顾虑可以理解,但也没必要把事情看得这么严重。这个年龄的孩子之所以喜欢攀比,有时候是受外部成长环境影响的,也受制于特定年龄心理发展规律的。只要消除了外部的负面影响,并进行一定的引导,一般来说是可以矫正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喜欢攀比未必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关键看家长如何因势利导。

揭秘:孩子爱攀比的4个秘密

幼儿攀比的动机并不“可怕”,家长不必“谈攀比色变”。一般来说,孩子喜欢攀比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对家长“横向比较”行为的模仿

很多家长不仅自身就存在喜欢跟人攀比的习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喜欢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整天被比来比去的孩子,又生活在喜欢攀比的父母的影响之下,难免会认为“攀比”就是生活的常态,进而不自觉地去跟别人攀比。

天生的好胜心驱使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好胜心较强的年龄,凡事喜欢争第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见谁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从而产生攀比之心也在情理之中。

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孩子总是渴望得到关注的,但由于他们的社会性还没有充分展开,吸引关注的手段往往还比较幼稚,攀比便是他们常常借助的手段之一,他们往往以为,只要我哪方面比别人好,老师和小朋友就可能关注到我。

内心缺乏力量和自信

那些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就很容易借助外在的“强大”,从而来追求在同伴和老师面前的尊严感,攀比自然成为他用以“压倒”其他人的方式。

应对:随机对孩子攀比进行引导

孩子攀比并不可怕,家长的科学应对是关键。孩子出于攀比心理向家长提出买什么东西的要求时,便是家长随机教育的契机,教育的重点可以放在让孩子明白: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外在的东西决定的

从薇薇家回来的路上,俊俊嘟嘟哝哝地说:“妈妈,薇薇家的房子多漂亮,咱们家的房子差远了。”

“我们家的房子不是也很舒服吗?小区还有你喜欢的运动场。”

“可是那么小,我都不好意思请小朋友到我们家里来!”

“妈妈带你去过坤坤家,他家的房子还不如咱们家大,你不是也玩得挺开心的吗?”

“那是因为坤坤是我的好朋友!”

“是呀,坤坤住小房子,你还是一样喜欢他。辉辉家住的是别墅,比薇薇家的房子还大,你都不去。”

“辉辉动不动就讲粗话,还爱打人!”

“你看,坤坤人好,住再小的房子,你都喜欢跟他玩,辉辉不讨人喜欢,住那么大的房子,你都不愿意跟他玩。重要的还是小朋友本身是不是可爱,而不是房子住的大不大,只要我们俊俊是个很棒的孩子,住的房子再小,也是大家喜欢的好孩子哦!”

攀比的内容应该是凭自己努力赢得的结果,而不是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取的东西

甜甜一放学回家,就对妈妈说:“给我买个向小诺那样的卷笔刀,可以用手摇的!”因为家里已经有一个用的很顺手的卷笔刀了,妈妈就问:“你不是已经有一个卷笔刀了吗?”

“可是不如小诺那个酷。”

“更酷的卷笔刀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可以让我比过他。”

“你画画很漂亮,跑步能得第一,妈妈都为你骄傲呢,这两方面都是你努力的结果,卷笔刀是爸爸妈妈给买的,不是你自己的本领,比过别人也没有什么光彩的。”

攀比本领也要尊重自身的实际,纵向的“攀比”是更值得鼓励的行为

妈妈去接牛牛放学的时候,发现牛牛很不开心,原来是跳绳老是比不过妞妞,很沮丧。“妞妞比我小,跳得还比我好,如果连她都跳不过,太丢人了!”牛牛难过地说。

“牛牛真是个积极进取的孩子,妈妈很欣赏你这一点。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也有不擅长的方面。妞妞跳绳好,唱歌不一定好,牛牛跳绳不如妞妞,可是唱歌比妞妞好啊。对于不擅长的方面,我们可以努力去改进,但不能期望值太高。我们没必要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就像没必要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一样。”

“……”牛牛若有所思。

妈妈趁机继续说道:“对于比本领,妈妈有一个更好的建议,那就是我们不跟别人比,但可以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只要每天有一点进步,就是最棒的哦!

父母必读2个关键提示

家长自身做好示范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不妨首先反思一下自身是否存在攀比行为,包括自己跟别人攀比和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攀比的行为。如果存在这种倾向,就要果断祛除这种“感染”源,如果无法消除自身的示范作用,则孩子将很难彻底放弃攀比行为,因为每个家庭出来的孩子,都会打着那个家庭的烙印。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6.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篇六

不少孩子都有攀比心理,这是很正常的中学心理,家长们不要觉得孩子有攀比心理就去制止他们。在爸妈在线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看来,家长应该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也许还能变“坏事”为“好事”,借此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孩子的沟通、与人交往能力。

家长不应武断制止,其实人群中攀比心理很常见,当孩子提出要求,家长要耐心地听听他们需要什么,为什么要这件东西。由于孩子天真幼稚的个性,很容易为攀比心理提供基础。由于不太了解人的需要和满足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往往借助学习模仿对象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别人有了漂亮的书包、笔盒、衣服、玩具,他(她)也想要,通常在大人看来孩子这样提要求无理取闹,几句“不行,不能买,要听话”就将孩子打回去了。

武断地阻止孩子,会让他们因害怕被批评,而越来越不敢说实话,变得谨小慎微,家长从而丧失了一个了解孩子的好机会。

攀比心理或是源自家长。攀比的内容有各式各样,比如他们可能攀比吃的,穿的,好玩的,但是也可能攀比一些积极的东西,比如说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等等。对于纯粹提出物质要求的孩子,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帮助其建立更强大的内心。内心不够有力量的孩子,往往不自信,容易因一两件小事物而自卑,希望在攀比中获得自信。

有时候,孩子内心不够有力量很可能源于自己父母。如果家长本身就喜欢攀比或者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怕自己的孩子被人瞧不起,当孩子看上某样东西后就会给孩子买,自己再苦再累也没关系。这样也能够导致孩子的攀比心理。

心理专家建议: 家长要学会问问题。当孩子要攀比买贵重的物品时,家长要学会多问问题,尽量科学合理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在一件看似简单的买手机的举动中收获更多。

1、你买这个手机要做什么用呢?

弄清孩子的动机很重要,家长有时候想不到,孩子要买手机,或许是用在合理途径,只要用途合理,家长不要断然拒绝买手机。

2、这部手机要一千多元,太贵,可否想其他办法?电话费问题怎么解决?

这时候建议先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家长引导,比如拿孩子的压岁钱,或者让孩子通过家务从父母那获得报酬,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孩子不劳而获的心理,让他(她)学会通过自己劳动努力来获得回报。

3、如果买了影响学习怎么办?

7.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策略 篇七

一、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表现

1.比物质。比新书包、比新衣服、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家生活条件好、比谁的家长给的零花钱多、比谁会炫耀、比谁花钱大方、比谁经常吃零食等。

2.比面子。比谁胖、比谁瘦、比谁最受欢迎。成年人在社会上吃、喝、住的攀比风气,也影响到了小学生。一些家长无意识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3.比父母。比谁的父母官大,比谁的父母挣钱多等。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法不当引起的。个别家长在孩子面前、亲戚面前,或者朋友面前炫耀自己,长时间就让孩子认为可以拿父母跟自己同学父母比,这样觉得自己很光荣。

4.比过生日。小学生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所以每到生日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地请同学陪自己过生日。而且父母在孩子生日那天都会去最高档的餐厅,买孩子最想要的礼物,请孩子最要好的同学去庆祝。这样,学生之间就形成了攀比。看谁的生日排场大,看谁收到的礼物多,看谁生日最热闹,看谁送的生日礼物最贵等。

5.比荣誉。现在的小学生很喜欢做官,有些学生当了班干部,在同学面前得意,觉得很光荣。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拿这个去攀比。谁当的官大,谁没有当官。还有的攀比谁最受教师的喜欢,谁在班上最有号召力等。

二、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

1.环境影响。生活富裕了,但人们忽视了精神的追求。社会不正之风多多少少地给小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污染或者负面的影响。父母们在日常生活里不注意教育的细节,如在一起吃饭,互相夸赞,谁长得漂亮,谁的孩子聪明,谁的孩子得到的荣誉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注重起家长们的这些攀比内容了。这样在无形当中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攀比的心理。

2.个性不同。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个性不同。有些学生性格舒缓,有些学生个性偏激。还有些学生以自我中心,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看问题易偏激,遇到什么事情,总喜欢钻牛角尖,不听取别人意见,固执己见,容易走向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某些方面出色时,认为自己不是不如别人,而是机遇不好,就会不切实际地跟人家比较。

3.家庭教育。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孩子当自己的“心头肉”,娇生惯养,舍不得打骂,舍不得批评。孩子犯错后,和颜悦色,不正面教育,不对症下药,而是一味地去溺爱。这些溺爱,为小学生的攀比滋生了依赖。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优越感。一些经济不太宽裕,或下岗了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自卑感。可是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条件不好,会被人欺负,被人看不起。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受人欺侮,不被人瞧不起,当孩子要什么东西时,父母都会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些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爱”孩子,想让自己的孩子“好”“更好”,甚至“最好”,让孩子出乎其类。但是,教育不当会给孩子带来很不利的后果。

4.教师教育。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影响,时间久了,一些群体的不良风气就会形成,这样会致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个别教师因为工作的繁忙,事情的繁杂,在遇到学生偏激行为时,缺乏耐心、爱心,在处理偏激问题时,也缺乏调查,处理事情急躁,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照顾不到个体差异,总是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比如对弱势学生说:“你如果有谁谁同学一半优秀就好了,如果谁谁的一半聪明我就高兴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学生容易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他们会看不清自我,会不切实际地以别人为依据,进行攀比。

三、小学生攀比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小学生这些盲目的攀比,对其成长是不利的,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学习放松。学生在攀比上想得太多,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作业,应付学习。他们很多时间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的是同伴的赞美、教师的夸奖。长时间存在这样浮躁的心态,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呢?

2.负担加重。学生平时的花销都是完全依赖父母,这样长期的攀比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他们会想尽办法要钱购买自己的“所爱”的东西,增加了父母额外的经济负担。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是虚荣心在作怪。

四、引导攀比心理的策略

1.以故事来引导。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如《小刺猬烫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有一次,班里举行选美大赛,各个同学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学校。只有小刺猬娜娜,有一身尖尖的刺。为了比美,它去理发店烫发了,头发变软了。它赶到学校,得了第一名,当它拿着金灿灿的奖杯回家时,遇到了上次被自己打败的一只大老虎,因为没有了刺,还穿着高跟鞋,它仓皇地逃回了家,却把奖杯弄丢了。用这个故事教育学生,是让学生明白:不要跟着别人攀比。

2.丰富主题班会。在每一周的班队会中,中队辅导员可以设计一些别开生面的班队会,比如,《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主题班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究竟要比什么?是比学习,还是比吃穿;是比进步,还是比浮躁。

3.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有计划地给家长做培训,让父母们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立教。

4.正确引导。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耐心教育,遇到棘手的事情,多做调查,以豁达乐观、奋发向上、勤俭节约的精神教育学生。重过程,抓细节,常教育。

上一篇:退团感言下一篇:英孚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