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2024-07-10

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共10篇)

1.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一

如何应对媒体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作为向公众传递讯息的新闻传媒,具有表达舆论、反映舆论、引领舆论的特殊功能和强大力量。特别是伴随着网络更深地介入到新闻的传播中,媒体获得新闻信息来源的方式更加便捷,更加延伸。新闻传媒范围越来越广、技巧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渠道越来越多,新闻传媒对社会及公众的影响越来越鲜明和强烈。

但是,由于公众的社会地位、认知水平不同,对新闻的关注点、兴奋点不同,因此,同样的新闻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所以,新闻传媒并不总是发生鲜明的正面影响、积极效应,在一定时空内,新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效应,有时候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公众凭借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在新闻媒体的引导下,可能在行动上做出过激的抉择,不仅影响自身利益,还可能影响社会的常态发展。

无论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也不论虚假新闻、失实新闻,还是真实新闻,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负面新闻或虚假新闻和严重的失实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较易发现,也较易应对。而某些新闻虽是正面、真实的,其主要社会效果也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在这些正面、积极的影响背后也往往隐藏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和效果。

新闻的负面影响,除可能误导公众、影响公众情绪和行为,更可能给工作和事业带来影响,造成被动,延缓进程。因此,如何及时、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化解新闻传播中负面影响,就成为衡量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标志 事实上,新闻媒体的负面影响发生后,即使寻遍所有有效的反应方案也难以找出十全十美的措施来,但这并不是说,在新闻媒体的负面影响发生后,我们就无能为力,就只能听任事态演进。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应对,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平息事态,促进工作。

1、沉着冷静,保持理智

领导干部既是媒体受众,也可能是媒体新闻的来源,还可能是媒体传播的受害者。因此,负面影响来临时,切不可慌张,乱了方寸、失去理智。在负面影响下,任何内部的争论、冲动都可能将事实或错误掩盖起来,可能使人在弄清事实之前匆忙做出应对,这样反而会使事态更加复杂化。

所以,面对负面影响,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理智,接受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现实的事实,并勇敢面对,反复追问自己在负面影响中的位置和角色;客观分析负面影响是由真实新闻还是由虚假新闻或严重失实新闻造成的,是恶意报道还是善意报道造成的;科学估计负面影响的可能后果会对公众舆论造成的敏感和对未来的预感。在分清是非,甄别真假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的负面影响,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2、行动果断,态度诚恳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了负面影响,往往都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和传播性,而那些严重失实和虚假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后果更严重。因此,面对负面影响,在行动上都要快速果断,决不拖泥带水。要在摸透情况基础上,统一口径,做好周详的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以求以最快的速度降低负面影响的程度和后果。同时,对负面影响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增加透明度,向公众作坦诚的解释,切不可粉饰或掩盖事实,试图推诿责任、掩盖真相。对媒体,对公众的“无可奉告”,会招致更多的麻烦。主动坦诚的姿态,会使媒体和公众感觉受到尊重,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新闻媒体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只靠媒体解决,因为有些真实新闻或一般失实新闻,譬如对工作中的问题、过失、差错的客观报道,也可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造成工作被动,这就需要通过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平息事态。对这类负面影响,要态度诚恳,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抱着“诚意”解决问题的态度,躬身反思,不遮丑,不护短,知错就改,透明公正,坦然面对,认真自省,寻找问题根源,正面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压力为动力,使负面消极影响转变成前进的动力。

3、及时沟通、争取主动

负面影响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主动与事发媒体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有效沟通。一些案例事件说明,保持与媒体的信息畅通渠道,对媒体采取开放式的良好姿态,往往能把“危机”变成“机会”,从而澄清误解,并赢得公众信任。反之,如果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阻,媒体就会尽其所能、挖空心思从各种渠道、各个侧面搜集信息并试图“拼凑真相”,将本来简单的情形复杂化。

要通过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常态对话机制,捕捉媒体心态,发现潜在的负面影响,在媒体报道之前尽快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最短时间内将办法通报给媒体。同时主动邀请一些媒体,召开通气会,做一些专访或旁听相关事件处置会议、现场报道事件处置进程等,丰富媒体信息传播内容,借用媒体自身的强大传播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影响公众。这样,在应对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借机宣传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4、收集证据,分析媒源

在应对媒体负面影响过程中,分析和把握产生负面影响的媒体信息的来源非常重要。分析和把握媒体源头,有助于及时梳理信息流,发现产生负面影响的症结所在;有助于分清负面影响的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所以,查清和掌握源头即能控制方向,控制事态进展,从而确保应对负面影响的质量。

因此,负面影响发生后,要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手段及时查清媒体信息的源头,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得到全部媒源证据比较难,然而得到一些有效的,关键性的证据还是能够做到的,譬如提供或发现媒源的当事人或参与人、媒源信息的时间地点、媒源信息的首发媒体、媒体记者、受众范围等等。

面对负面影响,不说话不表态不行,说错话表错态更不行。在没掌握更多的媒源信息之前,在对媒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之前,千万别说出超出已知事实允许范围的话,千万别做出超出已知事实允许范围的事,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全部或主要事实后才可以做出恰当结论。

5、积极交涉,寻求救济

一是和责任媒体进行交涉。对那些失实新闻、虚假新闻造成负面影响的,要迅速提出针对性意见,直接向发布报道的媒体总编及领导反映,有责任媒体自我及时更正,或者采取其他手段纠正负面影响。

二是迅速给主流媒体提供详细丰富的信息,以利于它们的“后热点”炒作,激发媒体和公众的新兴奋,在满足公众知情欲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意见和做法通过主流媒体迅速传播出去,重建受影响的支持者的信任,吸引新的支持者,化解负面影响。三是迅速向新闻主管部门申诉,通过新闻主管部门真正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对刊登虚假新闻、严重失实新闻的媒体进行处罚,以消除负面影响。四是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对由于媒体的严重失误而给工作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的恶意炒作的虚假新闻或严重失实新闻,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获得救济。敢于诉诸法律与媒体打官司,证明自身没有任何问题,这时候也可以主动邀请媒体来关注,借机宣传自己。

6、完善制度,强化舆情控制和引领 通过建立严格内部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对工作有负面影响的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经常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整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别人抓不住尾巴,从源头上减少负面报道,从源头上减少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建立与媒体正常合作的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沟通,突出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有效提升公信度;注重媒体关系的培养,善于捕捉媒体的敏感性和兴奋点,及时发现负面影响的萌芽,注重策划,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通过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防范机制,提高对媒体传播的“灵敏度”。对重大信息要建立统一的发布窗口,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信息;对出现的负面影响,要建立统一的应对渠道,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表态或发表意见。

通过建立舆情控制和引导机制,促进舆情的理性化。时刻关注媒体动态,一旦发现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不良媒源信息时,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力求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强化引导者的权威性,营造健康的、强势的主流舆论氛围。

2.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二

一、当今高校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1.追求享受, 拜金主义严重。

面对现实环境, 不少学生受功利至上价值观及拜会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影响, 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在道德、感情上, 把名誉地位、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 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认为“理想理想, 见钱就想”, “前途前途, 有钱就图”。

2.个人本位, 功利主义滋长。

有的学生只注重自我、注重功利, 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 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 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 于是, 合理利己主义, 成为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3.道德中性, 价值观模糊。

有的学生价值观模糊, 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十分宽容、模糊, 该赞美的不去赞美, 该批评的不去批评, 还冠之以“理解万岁”;另一方面表现在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 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 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 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 对自己要求低。

4.在知行关系上, 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

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 常常不能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 不能从自己做起。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 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或“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 有的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在观念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 但在行为上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实用化。

二、高职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成因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部分高职学生的道德缺失, 与当前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1.社会上强调的功利性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背离。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实利、实效和实惠, 它通过市场来实现自己的产值、效率、效果, 因此必然使人们强化功利意识, 人们很少去追求徒有虚名的“义”。而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 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2.社会上重智轻德、升学竞争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不和谐。

重智轻德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很大的市场。过去是“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现在是学好中考、高考科目就行了, 还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参加特长班为将来“考研”作准备, 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 看重分数的倾向。表现在学生身上, 就是对政治不关心, 对参加集体活动、公益劳动不感兴趣。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 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政治思想表现。

3.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相脱节。

当代青年学生因受电视、网络信息、现实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典型的心理早熟, 学校德育教育还有一些不能与学生心理变化相适应的地方。社会转型时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以及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妨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4.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社会上流传的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网络中的黄色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年学生的精神鸦片;电脑游戏也使青年学生迷恋;卡拉OK厅、舞厅成为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堕落的温床。

三、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的思考

1.优化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优化, 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构建与实践, 体现在德育目标的具体性、层次性和现实性, 德育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 德育方法以学生为本的学生道德主体性, 以及动态的、学生主动参与的道德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 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 应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的人。

2.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

高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两课”教育新理念,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同时要实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 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接触社会, 观察社会, 思考现实问题, 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提高举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 以达到“两课”教育“内化为信念, 外化为行为”的最终目的, 使学生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 运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评估工具;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 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重视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 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4.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的确立, 不但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 使广大学生明确应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追求什么, 克制什么;肯定什么, 否定什么;什么是善美, 什么是丑恶。评价标准确立之后, 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 以便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地作出相应对策,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受教育者可以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 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田赞明.论大学信息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研究, 2006.4.

[2]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 2002.1.

3.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三

隔代教养已经成为当今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在“教”和“养”的方面突显出来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关注。隔代家庭对孙辈的影响是溺爱大于教育,祖辈对孙辈的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成为普遍现象。

一、隔代教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过度以自我为中心

案例1:上大班的阳阳,平时在家一般是和外婆在一起。从小外婆对他宠爱有加,尽量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多年下来,阳阳已经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事事都要顺着自己才开心,在家和幼儿园都喜欢指使别人做事情。过年的时候有客人来做客,很多人都给他带来了小礼物,有位叔叔没有送他礼物。他就对那位叔叔说:“你怎么没有给我带礼物啊?”弄得那位叔叔和阳阳的父母都很尴尬。

外婆对阳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霸道,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教育必然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不利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

孩子在年幼时往往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家长应该帮孩子认识到别人的观点、需要与自己并不相同。让孩子逐渐学会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与行为。

2幼儿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2:上小班的浩浩,父母都在外地,平时很少回家,浩浩除了在幼儿园,就是和奶奶在家。家里来了客人,浩浩就会躲到房间里,不愿意见到生人。当他和别人产生矛盾时,便会大声尖叫,还乱抓别人的脸,弄得其他家长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

隔代教养家庭中,祖父母带孩子活动范围大多比年轻人要小,一方面是因为要忙家务:另一方面,他们担心把孩子带出去万一出了事不好向子女交代,在家里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因此,祖父母在带孩子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缩小孩子的活动范围。孩子在家里通常是自己玩玩具或者是看电视。他们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减少,必然会导致孩子对家长过分依恋。交际范围狭小,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阻碍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优良个性。

3幼儿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案例3:上大班的琪琪,在家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看到有自己喜欢吃的菜,琪琪还会吃几口:要是哪天没有喜欢吃的菜,琪琪干脆什么都不吃,直接看电视。奶奶很怕她什么都不吃会饿坏了,就会拿出零食给她吃,或者是喂她吃点饭菜。

琪琪这样的例子为数不少,由于祖辈们的一贯做法,他们通常都会认为如果我不吃,你肯定会来喂我吃的:如果我穿衣服穿得慢,你肯定会帮我穿的……这样的做法,使得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增强了对家长的依赖。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没有信心去解决问题。

4影响亲子关系

案例4:阳阳在外公外婆面前为所欲为。爸爸妈妈禁止买奥特曼,但只要和外公外婆说,马上就会得到。如果问他为什么不向爸爸妈妈要奥特曼,他便会说:“他们又不喜欢我,才不会给我买呢。”

阳阳认为爸爸妈妈不喜欢他,是因为外公外婆尽一切可能满足他的要求,但爸爸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被宠坏了,所以有时会故意不满足或者延迟满足他的要求。和外公外婆的行为一对比,阳阳就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还是外公外婆更好。

家庭环境特别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依赖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态。亲子关系越和谐,父母教育感染力就越强,反之对孩子的感染力就越小。

二、消除隔代教养对幼儿负面影响的策略

1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多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

幼儿大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思考每一件事情,成人应该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与同伴的交往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的一个好方法,因为只有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幼儿才会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的想法都跟自己相同,自己应该理解别人。

2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祖辈要转变教育观念,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做,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长应尽可能地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没有依赖别人的意识。同时,家长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做事情的技能和方法。

3三代人经常沟通

4.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四

众所周知,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飞跃,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所显示出来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征,为大学生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因其具有形形色色信息包括有害信息,对大学生产生负面效应。如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玩游戏、网聊、网恋,甚至搞恶作剧等使其学习、生活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

一,网络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成人感增强,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较弱。面对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工具,多数学生爱不释手,不少学生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对目标的选择无所适从,这里看看,那里站站,继而迷失方向,时间也很快从手指间流逝,离开网络才感到上网学习、查资料的初衷都没有实现。

不少学生抱着“中学辛苦、大学好玩”的心态踏入校门,对待大学学习。结果发现大学里也存在很大压力,如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远离家人时有孤独感;各种竞争激烈等等。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学生,发现网络对缓解他们的压力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学生说,网上无论何时都有人听你的倾诉„„有的学生描述,在网上虚拟空间内打游戏很有成就感,可以互动,很有趣、很刺激,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可知,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但不少网吧为迎合学生的需要,不断增设种类繁多的新奇游戏,使玩游戏者乐此不疲,一次一次的强化,许多学生逐渐把网络游戏作为逃避问题的手段。

大学生与中学生比较,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自主权”。有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就已尝试过电脑游戏,甚至到着迷的程度,但迫于学业和家长的压力而不得不收敛其行为,上大学后自由了,可到网吧玩或聊个通宵。网吧老板通常对包通宵的优惠收费,网络环境宽松自由、无拘束,使上网者感到过瘾。俗话说玩物丧志,似乎在这些学生的言行中得到印证。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有着鲜明的个性,进入大学后渴望交友,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但同时又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闭锁真情,在这样的矛盾心理状态下,诸多学生走向网络。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易受影响。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

网络具有比其它游戏更易使人上瘾的特性。网上的游戏种类应有尽有,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喜爱的游戏。上网玩游戏随时可以找到合适的游戏伙伴,这就容易使人流连忘返,玩了还想玩。

目前,大学生中迷恋网络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Internetaddictivedisorder 简称IAD),其典型表现主要包括: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网上行为不能自制,或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上网时间每次都超过预定计划;不上网时表现出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社会活动减少行为等。一些国家调查报告显示,20—35 岁的青年群体是易感多发人群。目前,在大学生中大约有6.4%网络成瘾者,而且,这一趋势还在迅速蔓延。

一般让大学生成瘾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网上聊天,这些主要集中于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际交往困难、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与人交流的大学生群体;二是网上游戏;三是浏览色情网站。

迷恋网络,必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1.学习精力投入减少,学业成绩急剧下降。目前很多退学和留级学生,主要原因是迷恋网络而使成绩下降。

2.严重影响和损害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3.产生社会隔离感和孤僻、悲观等心理障碍,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4.导致思想混乱,社会责任感缺失,伦理道德观念淡漠

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迷恋网络就容易导致他们是非观念模糊,思想混乱,社会责任感弱化;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垄断着网上的信息资源,使得西方文化的渗透加剧,学生容易形成西化的思想倾向,从而导致民族观念和爱国思想的淡化造成学生的道德标准尺度不高,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增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到挑战。

三,调查目的。

同样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认为,认清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对此积极作出对策,提早防范对我们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引导尚未沉迷于网络或已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正确、有效的利用网络的优点,以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

四,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对身边的同学做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约88%。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调查结果中显示,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同学们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

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从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有39%的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5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2%的学生认为严格控制上网,3%的学生认为上网太浪费时间。而在“你的网络知识从何获得?”这一项中,只有8%的学生是从学校获得,而57.2%的学生是从同学中获得,35%是自学获得。而在哪里上网这一项中,(在学校允许自带电脑前)84%是在网吧,只有4%的同学是在学校里上网。这几项调查结果表明,学院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学院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条件,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一切都在有待改善之中

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大学生们对此都很少关注。调查问卷中,“你认为网络上的教育资源”: “比较缺乏,种类太少,质量不高”的占5%。

“还可以,有些教育站点不错”占28.5%。

“教学信息丰富,更新及时,交互性强”占14%。

“不太了解,很少关注这方面内容”占50%。

在学生“上网做些什么?”多选题中,学生选的最多的是音乐、娱乐占47%,其次是查学习资料占36%,再次是玩游戏占24%,再次是聊天占16%,剩下的是交网友占10%,做作业的占9%,收发电子邮件的占8%。在回答“上网的主要目的”时,68.6%的同学回答是娱乐,回答学习的还不到10%。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当然这和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有关,也与在网吧上网的环境有关。但关键是学校没有给学生制造利用网络学习的氛围,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

五,探讨并得出对策。

我们认为,作为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的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应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对策,引导大学生确对待网络。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番上网搜索、小组讨论,最终得出了以下6点对策:

1.必须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首先要让成瘾者承认并正视这个问题,认清成瘾行为的危害,从而主动寻找帮助。可适当对所有同学进行案例教育,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沉迷网吧的严重后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去。

2.以疏导为主,加强引导。

在承认网络的重要和正面作用的同时,对解决学生迷恋网络问题,不简单地采取“堵” 的办法,而应该是“疏导”,要结合高校育人的目标与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划,指导他们确定合理的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成立多种兴趣小组。也可将喜好上网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由专人负责指导,发挥他们兴趣和特长,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吸引过来,逐渐使迷恋网络者从“瘾”中解脱出来。

3.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大学生营造合适的情感交流环境。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社交面太窄,或者社交羞怯、缺乏社交技巧,许多大学生都热衷于上网聊天,所以,大学应该创造条件,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三点一线”单调化,尽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交流机会,例如发展同乡会,联谊宿舍,举办交谊舞会等易于使普通大学生感兴趣和参与交流的活动,才可能减少大学生迷恋网络的机会。

4.高校应积极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有效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正确方向。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健康有益、适合学生品味的教育、娱乐性网站,为学生营造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

5.发挥学校、家庭、集体的“综合治理”作用,促使网络成瘾患者摆脱“毒瘾”。

事实证明,已经成瘾者仅凭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摆脱成瘾行为的,而且传统的教化式的引导教育对那些已经对网络中毒很深的网络成瘾综合症的患者来说,已不能起到有效的纠正作用。要真正克服还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同时需要家人、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帮助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尽可能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交流沟通;鼓励老师、家人、同学通过倾听成瘾者的感受,学校和家人要给予有效的督促和及时的鼓励与鞭策。例如对班级中经常出没于网吧的同学,辅导员定期与学生谈话,关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等具体情况,做到重点防范,同时号召全班同学进行监督,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帮带,如陪上自习等,在学生中尽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以情动人。发现学生有上网成瘾倾向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家长、老师和学校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地帮助网络成瘾学生。

6.健全制度,加强管理。除加强正面教育、思想引导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限制学生迷恋网络行为。对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宽容,该淘汰的就要果断地淘汰。形成明确的、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迷恋网络的大学生起到警示、震慑作用,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六,总结。

5.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五

有“大众体育”之称的社会体育,在体育社会学领域之内,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包括学校体育项目以及人所共知的竞技体育,并且,它能够对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衡量作用。在社会体育的参加者中,社会大众属于最为主要的一个集体,而且,社会体育的活动范围极其宽广,由于社会大众是主要参与人员,社会体育参与其中的人数又是非常众多的,它的体育活动形式又比较多种多样,从而满足了多层次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求,不论年龄多大,职业方向如何,个人身体素质状况怎样,在社会体育的参与中,总能找到最适宜的“一款”强身健体的方式。[1]

二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社会要发展要进步,经济基础必须足够强大,同样,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才能实现长远发展。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经济基础雄厚,用于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各项投入就会增多,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会提升,随之而来的还有精神形态以及思维方式的不断拓展,各种体育设施会更加齐备,社会体育建设事业也会得以持续。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如今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各种病痛频发,再加上人口大国主观条件的限制,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发展出现疲软,后劲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失衡,各地在社会体育事业上的发展建设水平不一。这些由于经济因素导致的各方面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发展状况十分不利。[2]

(二)价值观因素

文化是与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政治发展相互平行的一种人类社会活动,通过对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风尚进行规范性指引,获得相应的人类文化构建。其中,价值观世界的构建至关重要,价值观体系一旦成形,也就意味着某种文化开始形成。然而,价值观的构架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相对于体育事业发展而言,以往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健康理念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也是人们选择健身方式的一贯根据,这种传统价值观念非常不利于现代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虽然不易察觉,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角度考虑,正确的意识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如果人们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健身方式出现有失偏颇之处,那一定是人们的健身理念出了问题,一定是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观理解出现偏差,在内里的意识层面出现了问题,所以说,在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文化价值观因素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三)教育因素

国家事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先行,只有教育发展起来了,支撑家国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才能够逐渐强大,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依赖于体育教育事业的推动。在我国推行义务教育以来,对社会体育事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体育教学中与后阶段。主要是因为社会体育的所有参与者都是通过教育事业输送而来的,社会体育事业的.参与热情,对社会体育的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习惯养成,个人的体育爱好方面,不分高低优劣,也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而成的,他们带着这些思维定式步入社会,参与到社会体育的教育事业当中,成为了参与对象。[3]同时,社会体育进步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学校教育的影子,都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的产物。学校体育教育奉行的是对体育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培养,对体育素养的养成学校教育方面并不涉及,因此,通过学校教育输送的社会体育参与者,在体育素养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即便如此,社会体育仍旧需要这些体育理念良莠不齐的人们来支撑起来,进行接力棒的传递。可以说,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体现,学校体育教育比较全面到位,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比较完整健康。

三应对措施

(一)探索城镇社会体育发展之道

一是注重城镇体育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在行政区划设置上,属于过渡地带,以城镇为分界线,向前一步是城市,向后一步是农村,它是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地带。如果把城镇体育事业发展好了,它的辐射作用是异常强大的,往前能够推动城市社会体育的进步,往后能够带动农村体育事业的起步发展,因此,要在城镇体育事业建设上花大力气,努力探索出一条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体育发展之道,推动社会体育事业整体区域性进步。二是善于抓住关键特点。我国城镇区划内的人口较为密集,经济发展模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社会体育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城镇地域较为广阔,要能够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进行社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在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提供健身场所。要能够采取因地制宜的战略决策,努力开发城镇体育特色,推进产业之间的链接融合,在城镇体育消费方面深入挖掘,找寻民众体育消费的制高点,提高消费水平。在城镇间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开展民间体育竞技赛事,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合理开发体育项目,实现体育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大辐射力度。大力发展城镇体育事业,对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因此,要能够形成一定的模式,以城市体育推动城镇体育、以城镇体育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4]并且,把关键点放在城镇体育建设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区域内民则特色的深入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地体育发展的项目特色,基于当地老百姓最为擅长的健身项目,推行民族特色体育事业,使每个地域内都有固定的体育竞技项目,都能形成特定的体育发展模式。而后,大力发挥城镇体育事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并带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好城镇体育事业,大力发挥城镇的区域辐射作用,实现城乡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注重观念、人才的养成

第一,在我国当前的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外来项目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国民的健身观念,使之对外来项目更加注重,而对国产的体育活动嗤之以鼻,这其中有社会功利现实以及拜金主义的影响,也有民众体育观念的制约,这就要求在发展社会体育之时,还应对人们的体育观进行构建,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思维架构,意识到体育事业是为自身健康服务的,从而激发参与热情。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主流体育观念的构建,形成了一些书面的文字性规定,对全面体育观构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期望国民能够秉持正确的体育观念,在其指引下开展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体育活动。现阶段,对民众体育观念的构建也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要能够做好接受新兴体育观的准备,从而在社会体育活动更富有激情和创造能力,形成自觉意识,达到终身体育的效果。第二,任何事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理应重视体育人才的培育,要实现社会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是其关键方面。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36到45岁之间年龄段的人才建设,是发展体育人才队伍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个年龄段的正是人生的青壮年时期,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在时间精力方面对体育事业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进行社会体育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人口年龄结构的合理优化配置,特别要能够引导36-45岁年龄段的社会中坚力量的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完成体育事业发展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队伍保障。[5]

(三)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互融合

学校教育专指在学校接受的各项理论知识的教育,学校体育教育也就是在学校接受的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社会体育教育重在实现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其参与者一般是社会大众,通过自发的或者是有组织的规划,进行的群体性社会体育活动。而无论是学校体育教育,还是社会体育,其关键主导部分就是参与者,就是人,所以,提高人的体育素养,对于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就要在人的全面体育素养的提高上下大功夫。就学校体育教育而言,既然是以教学为主,那么不妨在理论知识输入的同时,加强全面体育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参与意识。就社会体育事业发展而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提高体育素养的氛围建设,让人们重视社会体育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对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中人这一因素的把握,从而发现二者的共通之处,以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教育人才输出为基础,充实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6]

参考文献:

[1]周忠凯.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J].时代农机,,(6):74-75.

[2]成海波.广东省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王勇.社会体育发展方式改革框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6):26-29.

[4]王健,肖楠.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体育发展[J].运动,2016,(10):129-130.

[5]李维.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6):116+118.

6.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六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负面影响,应对策略

市场经济环境下, 各种娱乐节目层次不穷, 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电视新闻节目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节目样式中脱颖而出, 赢得更高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 也开始迎合娱乐化的节目发展态势,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趣味盎然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等, 使新闻节目呈现出独特的娱乐效应, 为观众提供轻松愉悦的视听效果。然而, 新闻娱乐化在呈现出崭新的风格特征、视听效果的同时, 激烈的竞争与过度的甚至是泛滥的娱乐化, 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负面影响

1、过度娱乐化往往会弱化电视新闻节目新闻信息的沟通功能

很多节目为了营造出独特的娱乐效果, 一方面通过对新闻演播室背景、道具及主持人的服装、化妆等进行华丽的包装, 形成视听觉上的冲击力;另一方面采用闲聊、说书、配以歌曲或者是诗歌等方式改变传统播报式的节目样式。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包装与变革极大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 使其忽视隐藏在节目中的核心信息, 从而不自觉地弱化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沟通功能。

2、过度娱乐化往往会偏移电视新闻的价值取向

除了注重节目包装上的娱乐化之外, 部分电视新闻节目也十分注重题材选择、内容编辑、后期处理方面的娱乐化运作, 从而将严肃的政治新闻甚至是灾难新闻都呈现出应有的娱乐化效果。随着过度娱乐化的加剧, 电视新闻节目的价值取向开始从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教化转向大众娱乐。这种变异使电视新闻节目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过度娱乐化遮蔽了新闻事件的深层意义

众所周知, 新闻事件的价值要素是多元的, 包括重要性、时新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特定新闻事件的价值。然而, 伴随着新闻节目娱乐化的愈演愈烈, 新闻记者仅仅关注、挖掘和报道特定新闻事件的趣味性内容, 也就在不自觉中忽视了特定新闻事件更具价值的信息内容。比如李天一轮奸案发生之后, 诸多新闻作品仅仅关注当事人的语言行为、身份背景、事件处理方面的内容, 却忽视了该事件对社会所带来的深刻的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也就遮蔽了新闻事件的深层意义。

4、过度娱乐化导致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危机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被誉为“无冕之王”, 深受社会大众的信赖。然而,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发展, 导致新闻报道失实、责任感缺失、风格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最终致使电视媒体的公信力逐渐下滑。公众对于电视媒体信任感的降低必然削弱其社会地位, 从而弱化其社会舆论引导、社会教化的功能, 失去其社会价值。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 媒体形式多样化, 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这不仅影响到电视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还容易造成社会不和谐甚至是不稳定等等, 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

5、过度娱乐化导致电视新闻低俗化的倾向

为了增强其视听效果而进行娱乐化的变革是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身无可厚非, 而且娱乐本身也并不一定低俗。然而如果把一项严肃的新闻事件进行娱乐化的处理, 甚至是让一个悲剧呈现出喜剧性的效果, 那么就必然会导致电视新闻作品低俗化的倾向。一方面使电视新闻偏离正确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使受众品味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低俗。

二、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

目前, 电视新闻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发展以及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 在当前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 电视节目的题材、内容、思想、审美也开始从先前的只强调宣传和教化, 转向同时追求娱乐和消遣。因此, 在整个电视界娱乐氛围日益高涨的形势下, 电视新闻人也开始了变革, 把目光从严肃的新闻内容、新闻风格转向了更为丰富的社会新闻或者是以文化娱乐为主的新闻内容, 由此呈现出新的视听效果。其次, 近年来, 随着电视市场化的发展, 一方面媒体样式日益丰富, 不仅包括电视、电影、网络等等不同的媒体类别, 而且电视媒体内部也呈现出诸多不同的频道;另一方面电视节目样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从而大大加剧了以收视率为核心的电视节目间的竞争。据此, 娱乐化的发展与转型成为诸多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竞争手段。第三, 在西方社会, 许多电视媒体都将新闻节目娱乐化发展视为争夺受众和市场的法宝。新世纪以来, 伴随着我国对于西方电视节目类型和做法的广泛借鉴, 其娱乐化的风格特征和运作模式对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电视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应当措施

结合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应对措施, 由此为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1、强化电视新闻的精品意识

目前, 电视新闻虽然呈现出娱乐化的亲民形象, 但本质上仍然是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的精英文化内容。因此, 新闻人应当深刻地认识到电视新闻的本质特征, 强化电视新闻的精品意识, 能够在娱乐与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教化之间进行很好的权衡, 由此获得官方的认可, 实现电视新闻娱乐化转型的可持续性发展。

2、提升电视新闻娱乐化质量

策划、包装与处理是电视新闻采编的重要内容。如果失去包装就会失去电视新闻作品的亲和力与可读性;而过分的包装又会弱化其信息传播效果。这是一对矛盾体, 既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两者之间的有效权衡与把握;同时也要通过新闻报道的专业化运作, 争取将每一个环节都由专业人员来负责, 由此提升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质量。

3、构建系统的电视新闻考量标准

我们除了要注重强化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精品意识、提升电视新闻娱乐化质量之外;同时也要构建起系统的电视新闻考量标准。首先, 电视新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度, 也即是要坚守新闻的“事实”本质以及“真实性”的规律特征, 不能为了娱乐化而任意夸张甚至歪曲特定的新闻事件。其次, 电视新闻要具有一定的品味度, 也即是要坚持健康的品味特征, 发挥其舆论引导和社会教化的功能。

4、强化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电视新闻工作者是特定新闻作品的创作者与播出者, 其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特定新闻作品的质量。因此, 为了避免电视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发展, 一方面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强化新闻采编方面的专业素养, 包括新闻策划能力、题材选择能力、素材采集能力、内容编辑能力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比如服务民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的真实性、遵纪守法、遵循社会道德等等, 由此形成正确的新闻创作思想。

总体来说, 面对新闻娱乐化的风涌之势, 我们既要清楚其产生背景与合理之处;同时也要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引导其健康发展, 由此实现电视新闻娱乐化转型的正面价值。最根本之处在于, 我们不能为了收视率、为了追求经济价值, 而违背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准则。

参考文献

[1]郑欣.批判与倾听:电视节目低俗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2]曹多胜.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生成与发展[J].江淮论坛, 2010 (2) :21-23.

7.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性心理;互联网;黄色信息;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52—0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作为一个高科技信息库和人类以往从未体验过的一种新的生存模式,互联网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和实践活动本身,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在给人们带来无限恩泽和财富的同时,伴随网络信息的爆炸式激增,网络也是信息垃圾的生产源、窥视他人隐私的望远镜和网络犯罪的万能工具。认真分析探讨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性心理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至23岁之间,正处于性意识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而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导致他们是非观念模糊,思想混乱,社会责任感弱化。不良网络信息在一定的程度上诱发了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一)性认识出现偏差,性爱观错位

有用与无用、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信息混杂充斥于网络,大量淫秽、色情、暴力、丑恶的内容在网络广为传播。据相关资料统计,网络中黄色内容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浏览对象不做任何限制,这使自制力发展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在有意无意地接触这些信息时,即便知道浏览黄色内容信息不利于身心健康,也还是沉迷于此,以达到性心理的满足和愉悦的自我体验。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易诱导大学生过分强调人的生物性、信奉性自由,从而在行动上随意放纵自己甚至不择手段地获取性满足,出现畸形發展的性认识。袁浩淇对数名同居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同居大学生中,更多的倾向是扮演性伙伴角色,许多同居者明确表示不会和现在的同居伙伴结婚。以“一夜情”、“多性伴”、“同性恋”、“性虐待”等为特征的网络性爱观忽视社会责任,过分强调肉欲至上、质疑天长地久和忠贞不渝的性爱观,导致偏差的性观念四处扩散。

(二)性道德意识弱化

性道德是调节两性关系及性生活中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色情网络中的非法信息、有害信息、垃圾信息、失真信息泛滥,大学生一旦进入其中, 就如同进入了信息的迷宫,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在网络世界中,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失去作用,人们可以忘却束缚,纵情声色,可以瞬间变换各种虚拟脸孔,扮演不同地位、性别、性取向、年龄,甚至单个或多个善恶美丑各类角色,把人性中间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最隐秘、最黑暗、最荒诞甚至最兽性的部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大学生有着较强的性冲动,性信息泛滥的结果,容易使驾驭信息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无力判断真伪,在色情网络强大的声色刺激下,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很容易被瓦解,导致在性与爱、性欲与社会规范、性行为与社会角色等价值取向上的迷惘,弱化性道德意识,诱发性越轨甚至性犯罪行为。

(三)过度追求性刺激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在个体生活中本我追求快乐原则,毫无顾忌地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主要是性本能、性欲望。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强烈的、想要得到即刻满足的性欲望受到超我中道德伦理规范的强烈压抑,退而求其次只能在法律、舆论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内疚感、犯罪感。而另类的网络提供了大学生满足不同性追求及性体验的平台,有意外的邂逅,有放荡的聊天,有虚幻的爱情,有刺激的性体验等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体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性体验,不会受到良知、道德的谴责,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大学生放荡不羁,一味地追求性刺激。

(四)性心理障碍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黄色垃圾,对长期涉足网络的大学生的心理刺激是深刻持久的,少数不上网或没有接触黄色内容的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间难免不受影响。而目前中国高校学生守则和任何一个大学都明令禁止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大学生恋爱中的性行为无疑没有合法地位,特别是短暂性关系对心理的破坏性更大,往往导致当事人产生恐惧、负罪和悔恨感,丧失自尊、自信等;而对性病、怀孕的担心又会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非婚性行为又常常和欺骗、谎言等不诚实的品格相联系,造成人格的污损、堕落;沉湎于轻率、放荡的性行为使人轻薄、精神涣散和意志消退,严重的可能引发性行为变态和精神疾病。此外,大学生在网络中通过不断增加性刺激强度将其感受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这种对性快感的过度追求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懒得表露自身的情感,更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从而导致性情感体验的迷失。

二、重视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不良网络信息的泛滥对大学生性心理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无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考能力,采取高压政策、行政手段强行阻止大学生上网、浏览色情网站等显然是行不通的,有效的策略应该变“禁、堵”为“疏、导”。在不断完善法律建设及技术保障的同时,通过高校性健康教育不断增加大学生性道德的自律性,特别是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格,来增强抵制黄色信息的免疫力。

(一)加快网络立法与制度建设,过滤网络不良信息

健全的法律规范是有效建设和管理网络、积极防御、遏止各种网络不规范行为影响的关键。政府应制定并不断完善保护青少年的相关法规,对网络中出现的色情信息等不健康内容进行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网络伦理规范。首先,应加强软件监控,可预先剔除网络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限制调节阅读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第二,建立身份认证制度。在网络环境下,杜绝一切网络色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通过身份认证制度,实现用户的统一管理,允许大学生进入通过技术审核符合其年龄和身份、作为高校性知识及性道德教育补充资源的相关网站,在此他们可以获得正确的性知识、接受性道德教育,适当地满足性欲望;第三,注重网络技术改进与提升,不断研发网络色情信息过滤系统设备。当输入黄色网站的网址时,该系统会自动启动过滤封堵功能,阻断黄色网站登录。此外,应当大力发展防火墙技术,隔离色情信息。

(二)完善高校性健康教育体系,纠正大学生性心理偏差

“教孩子用火,不等于教孩子放火”。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束缚,性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力度不够。处于青春成熟期的大学生性心理和性道德还很脆弱,在封建性禁锢和黄色网站所宣扬的“性解放”、“性放纵”等不健康的思想的影响下,极易形成不良的性刺激增强与科学的性教育弱化的矛盾。特别是大学生性道德观念处于不成熟状态,可塑性很大,高校应当尽快完善和健全相应的性健康教育体系,满足大学生对性科学知识的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一方面要加强性心理学、性生理学、性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认知能力,改变他们不正确的性观念,培养健康的性心理;二是对大学生因性生理和性意识的成熟所产生的性冲突,要合理疏导,提高大学生性行为的自律能力。还可通过开设校园青春热线、心理信箱等途径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性心理、性行为进行心理咨询、情感疏导,使学生在感情与欲望的冲突中,用理智和意志把握自己,提高对网络色情信息的免疫力。开展性心理辅导,使大学生了解性心理冲突的来源与控制方法,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即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使其性心理发展与品德发展趋于平衡。对大学生共同存在的性心理问题如恋爱心理、虚拟的性关系、网恋等普遍性问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对有性心理困扰的大学生可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性心理,克服性行为偏差。总之,无论是团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都应该渗透大学生对自己性道德观的反思,促进其性道德升华;三是要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更清醒理智地看待性问题。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青年男女在学习、生活中交往得越少,界线划得越清,越容易对异性产生渴望,越容易对性产生神秘感、好奇心。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回归性纯洁教育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使大学生人格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塑造,知识得到丰富,潜能得到发挥,行为举止得到修正,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在积极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渗透性道德教育,营造健康的校园性文化环境,有助于大学生走出色情文化的包围,提升性道德意识。单纯的性健康教育所起到的只是自我保护的效果,虽然不会诱导大学生发生性行为,但也不能有效遏制性行为的发生。面对愈演愈烈的越轨性行为,高校开展性教育的关键还是要超越简单的生理层面的知识普及,提升到社会心理层面的情感升华,努力做到生理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的双效性教育。以高尚的爱情观来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爱情对欲望有一种自然抑制力,它是真爱与性爱的分水岭,因为能真正抵制性错乱、性放纵的,唯有对圣洁爱情的理性崇拜。同时,也要把性道德价值观教育放在性教育的核心位置,让大学生明白只有合法的性,只有出于双方相爱而发生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因此,以爱情为基础,以性道德、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性纯洁教育,是一个学生思想净化、人格提升和性心理健康塑造的过程,是大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自觉地控制不正确的性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抵制网络对大学生性心理发展负面影响极为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晓华.大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成因及其引导对策[J].教育科学,2004,20(4):34-36.

[2]罗展鸿,潘献奎.论互联网对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4):15-16.

[3]郝雁丽.网络性行为对大学生性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J].理论导刊,2007,(5):70-72.

[4]袁浩淇.传统,还是非传统?——对116名同居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3,(4):17-22.

8.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八

一、关于文化的基本概述

文化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角度。按照马克思对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阐述, 其所包含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1.物质文化;2.精神文化;3.规范文化;如:制度、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教育等。可见, 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文化影响力的存在。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文化能够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生产力, 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潘爱玲 (2012) 曾指出, 以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为代表的文化, 渗透于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行为系统中, 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正式制度在规划或是约束人们行为及相互关系方面的漏洞, 而且还会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放眼世界, 不同的国家、民族甚至是家族都有着自己专属的文化根基。在西方, 各国各族多是传承了基督教为主导的宗教文化, 其影响力同样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以英美国家的财务会计文化为例, 强调灵活的会计准则制定和运用、职业个人主义、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化、民间审计为主的会计监督体系等都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创新精神和会计信息的真实透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可见, 不同国家或地域的文化虽然都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种族或是民族特色, 但其发挥的影响力都显见于社会不同领域的各方面。

二、文化在我国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必要性

早在1988年Gray就指出, 文化在影响和解释组织行为上的巨大作用已经获得广泛认可, 但主要局限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领域内, 而在会计领域, 文化的研究刚刚开始。而在我国会计领域内的文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主导民族文化其作用和影响力都极为深远广泛, 它对我国会计领域财务管理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

另外,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际经济社会中, 跨国经营, 发展资本市场都需要财务管理走向国际化, 以提供真实、公允、透明可比的会计信息, 以便满足国内外投资者及债权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会计管理领域也要与国际接轨。但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差异性,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在财管方面的优秀文化成果, 结合国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采纳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最有利的财务管理策略予以实施。

三、我国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产生的问题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它倡导的“三纲五常”、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 现世事功、修身存养等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尤其是儒家的人本意识, 视“人”为管理的载体, 把人与人际关系作为管理的核心, 这种思想的传承和延续对今天商业文化发挥了较大的影响力。在企业中财务管理中, 此文化思想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较为明显。

1. 儒家文化的伦理化规范与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的冲突。

儒家文化缺乏规范精神和具体明确的理性形式。这一点使得诸多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重视规范性和适用性, 而是以“义以为上”的价值观, 在追求经济利益价值最大化的同时采取中庸之道“义”“利”兼顾, 甚至“重义轻利”的管理决策。但我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性制度, 负责权、责、利的分配, 属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制度。它组织实施的规则就是助于企业实现价值目标最大化。这种“义以为上”“重义轻利”的文化思想观念让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义”而舍弃了诸多原本属于企业的利益。并且由于其价值目标追求的不同许多企业存在了因“义”而财务监管不利的现象。

2. 儒家文化的等级观念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决策。

儒家文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长期以来形成了严重的等级意识和“官本位”思想。这种等级意识以权力为中心, 让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服务于上级领导指示, 对同等级或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处于怠慢状态或是违被基本财务处理原则去操作。例如, 一些中小企业财务部门的报账上, 上级领导的发票报销无论合理与否, 财务人员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予以报销, 而对下面员工的发票报账予以怠慢甚至刁难。这就使得企业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负面的价值观和权力等级思维方式。此思维方式的存在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在做管理决策时首先考虑到的是上级领导的决定, 而忽略企业长远利益, 可见, 等级观念的存在对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合理运行及其行为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力。

3. 人情面子在财务管理方面也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人情面子、“关系户”现象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这种人情面子心理和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来于儒家文化管理哲学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人际关系的管理成了企业在执行管理中重要考量因素。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人情面子容易致使财务工作者在会计核算和监督过程中违反基本会计准则和约束机制做违法处理, 如, 财务人员违背会计从业准则短时间挪用企业资金帮其他人员“救急”使用, 抱着侥幸不被发现查出的心理, 试图以企业的利益换取或是回报人情薄面。这样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屡见不鲜。财务人员的这些行为对企业资金管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4. 国人“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职位心理使得财管人员在参与企业管理时积极性不高。

财务管理部门属于企业的核心部门, 其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我国, 企业财管人员往往并不参与战略决策、投资分析以及经营决策。致使此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包括: (1) 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 (2) 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硬; (3) 我国传统文化里“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思维意识使得财管人员对岗位工作以外——甚至是领导指定工作以外的延伸性财务工作都怠于参与。财务人员习惯性的按照上级要求执行工作任务, 以不发生错误, 无需承担责任为日常工作标准。对于财务数据的深入分析, 如收益预测分析、现金流预测分析、资本结构决策、内部控制监督决策等都明显参与不足。财管人员对财务延伸性分析工作主动性的缺乏, 加之企业一些高层领导并不属于本专业人士, 对这一领域内的诸多运作并不熟悉, 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在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缺乏财务数据分析带来的强有力的有利建议。

四、建议策略及方案

中国文化通过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 日常实务运作以及财务人员等方面来影响财务管理运作模式。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培养积极向上多元化的企业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吸取借鉴国外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提升本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 以提高管理成效。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的运行, 国际上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都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本土化运作。改善财务管理机制中不足, 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价值和运作效率。

2. 开创财务管理规范模式, 增加制度和流程的刚性;

同时国家应该加强财务会计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减少我国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规范适用性的冲击, 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约束, 提高流程操作的刚性。另外, 根据2012年12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 (第25号) 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和缴纳税款等基础会计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一些单位会计核算不实, 随意调节利润、以假发票报账、违反规定发补贴;少数单位还存在私设“小金库”、少缴税款、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各地财政部门共检查发现违规问题金额552.29亿元, 查补税款9.11亿元。这项报告足以说明我国的会计环境虽在法制化状态下运行, 但是这一领域的法律规范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显然尚有缺陷。所以, 我们不但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还应该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 强化财务工作的法律责任。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良好运作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3.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准。

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准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高度。财务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提升, 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财务专业技能, 不但在工作中完成基本财务流程化工作, 还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财务分析报告。另外, 还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法制意识, 把外在的法律规范予以内化。让财务工作人员不委于人情面子而去违背“不做假账”诚实守信等基本原则。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的一些价值理念、道德伦常、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诸多与之相关的财务管理问题之所在。从而结合我国制度框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 包括改善企业文化、财经法律制度、个人道德与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策略方案。

关键词:中国文化,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华.中国文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一个初步分析框架.现代管理科, 2014 (5)

[2]白露.浅析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理论界, 2014 (1)

[3]高凡修.基于文化视角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商业研究, 2013 (5)

[4]王福波.传统儒家文化对推进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探索, 2014 (3)

[5]李文卓, 薛玉玲.论会计环境与会计制度设计.经济研究导刊, 2014 (5)

9.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九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 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 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这些西方国家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 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面对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 中国青少年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 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 削弱民族感, 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西方文化的人。

二、西方国家网络文化渗透中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网络中的垃圾信息导致青少年的思想混乱。

网络使得青少年了解信息的渠道更为宽泛, 各种社会思潮, 不同国家、政党的意见往往在网上随意扩散, 甚至淫秽、色情、暴力、丑恶内容等一些低级庸俗的信息也在网上畅通无阻, 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由于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 形成了网上信息的垄断和倾销, 其实质是“文化侵略”。这些受污染的信息对于辨别力不高, 社会阅历浅并处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2、弱化了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使得青少年体验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愿望。他们可以扮演盖世英雄的角色来拯救世界, 也可以通过“杀人”等现实生活中不敢采用的手段来宣泄自己的怨恨。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自己封闭在与现实生活完全隔离的世界里, 沉溺于与虚拟环境打交道, 未能有效地实现客观现实与虚拟现实间的角色转换, 有可能导致孤僻、不合群、冷漠习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 有些人甚至会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

3、助长了青少年的个人主义思想。

网络的出现, 为培养青少年的个性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他们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不受约束。然而, 这种过度的自由往往会导致他们“自我意识”的膨胀。在网络世界里, 仿佛只有自我的存在, 而忽略了他人的体验和感受。过度的个性张扬, 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交往中的谦让, 网上交往的社会性被严重弱化了, 助长了青少年的个人主义思想。

三、对策

1、建设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利用网络引导青少年思想健康发展。以正确积极的交互信息建设网络思想政治阵地。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上载有关重要著作和资料, 使青少年可随时上网阅读和下载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邓小平的论著, 收录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党的政策文献等, 使网络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二是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 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对青少年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三是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该网络既充当“把关人”的角色, 尽可能把一些消极信息过滤, 又担负起平衡信息的功能。同时, 可用网上“论谈”、“交友”、“电子信箱”等, 提供知识交流和咨询, 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 宣泄情感的重要场所。这个场所既能隐藏身份又能平等交流.他们可在这里袒露心怀, 倾诉苦乐, 他们可在这里探讨人生、吸取经验、领悟哲理。它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创造机会, 接触青少年的内心, 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思想。

2、加强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 给某些不道德者带来了许多可乘之机.他们可能肆意在网上传播反动的和黄色的有害信息, 制造网上信息感染;或是发布虚假信息, 随意侮辱诽谤他人, 而高科技网络在道德问题面前显得很脆弱。为此, 有关部门要做好网络信息发布把关工作, 把那些对青少年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过滤, 引导青少年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 辩证分析, 自主做出结论。

3、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

学校等组织应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知识讲座、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征文、网络讨论等, 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 又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要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及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依法行政, 照章办事。

摘要:网络传媒已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 而其带来的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正在逐步展现, 如何有效防控西方国家网络文化渗透带来的消极影响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措施

参考文献

[1]嘉格伦:《网络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舶影响及对策》, 《云南高教研》, 2000年。

[3]徐绍刚:《浅谈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 《新视野》, 2002年第4期。

[4]嗜长秋等:《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零睦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

10.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篇十

1 网络口碑的理论概述

Arndt认为口碑是指传播者和接收者关于一个产品、品牌、组织或服务的非正式信息沟通行为, 它是一种直接面对面、无商业目的的行为。网络口碑是口碑的新形式, 指的是公司或消费者通过BBS、博客或在线视频等网络渠道和其他网民共同分享关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多媒体信息。

网络口碑按照性质不同, 可以分为正面口碑和负面口碑两种形式。正面口碑可以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等产生积极的推销作用, 改变一些原本印象不佳的观念, 促使消费者产生较高的认知水平, 加深消费者对其原有形象的印象, 进而产生购买意向或重复购买行为。负面口碑恰好相反。本文所提出的负面影响效应, 指的就是网络负面口碑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等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所带来的原有印象破损、消费者认知改变以及致使其放弃购买的行为。

目前, 口碑研究者普遍认为负面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 (Bone1995;Mizerski 1982) 。一个对产品满意的消费者有可能把他的经历告诉他所认识的一些人;然而, 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可能把他的遭遇告诉遇到的每一个人 (Patrali, Chatterjee2001) 。

对于企业而言, 网络口碑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量的影响上。Chevalie等 (2006) 以Amazon和Barnsand网站为例, 检验消费者在线评论对书籍销售量的影响效果。他们发现, 顾客对于书籍的评价得分 (平均分) 的提高能够增加相应的销售量, 并且消极的评论要比积极的评论影响更大。但在这方面的研究中, 研究者的结论不完全一致。Liu (2006) 发现, 因特网信息板上的消费者评论是即将播放的电影票房收入的指示器, 研究表明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线评论都会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

然而, 研究结果的不完全一致, 并不影响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较之正面口碑, 负面的网络口碑, 无论是对消费者个人、还是企业本身, 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效应。

2 网络口碑的负面影响效应

2.1 网络负面口碑, 较之传统负面口碑, 传播速度更快, 影响范围更广

传统负面口碑传播是点对点的传播, 主要是在消费者的社交范围内进行, 并且其大小与顾客的主观努力有关。网络负面口碑传播是点对面的传播, 它借助互联网这一特殊工具, 能够使负面口碑信息以更快捷的速度、更低廉的成本辐射到更广阔的范围, 制造舆论压力从而给企业造成影响。因此, 网络负面口碑行为较传统负面口碑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 是一种不满意的消费者采取的具有相当负面影响力的事后行为。

2.2 网络负面口碑, 较之传统负面口碑, 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更高

传统的负面口碑仅限于在消费者的社交范围中传播, 而对于社交范围之外的人群, 即使消费者迫切地想把某项产品或服务的不足告诉潜在的购买者, 也显得无能为力。而网络负面口碑的传播可以超越人缘、地域的限制, 众多的消费者聚集到互联网这一平台之上, 传播网络负面口碑。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更高还体现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消费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不同的视角, 加深其对某一网络负面口碑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2.3 网络负面口碑的虚拟性特点, 使其可信度弱于传统负面口碑

Zhang and Hu (2005) 的实证研究表明网上的评论呈“U”型分布, 消费者往往在非常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时才会去网上发表评论。口碑的“U”型分布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福利损失。极端情绪不满的消费者的负面口碑往往过低地评价某项产品或服务, 不能客观地反映该产品或服务的真实质量, 潜在购买者受此极端负面口碑影响, 可能会延迟购买、放弃购买或转换品牌, 进而影响企业声誉和未来的产品或服务销售,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 应对策略

3.1 重视挖掘女性意见领袖, 全力培养“口碑消费者”

从本质上来说, 网络口碑是交流沟通的一种新形式。社会学家认为, 男性和女性在交流沟通上有一个显著差异, 即交流沟通的目的不同。女性往往期望通过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男性往往试图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 男性在网络上发布口碑信息, 是希望与人共享资源, 让人感知自我价值;而女性的网络口碑则是为了建立关系、寻求帮助。男性和女性对网络口碑的态度不同, 会使负面网络口碑的影响效应因性别差异而不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女性占网购网民的比例升至61.5%, 成为当之无愧的网购主角。营销专家表示, 由于网络购物的时尚性、便捷性和娱乐性与女性的购物习惯相吻合, 女性热衷购物的习惯在线上延伸, 女性网民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活跃人群。

因此, 企业应高度重视挖掘女性中的意见领袖, 全力培养“口碑消费者”, 利用她们的先天优势, 在第一时间切断网络负面口碑的传播并转变负面口碑的传播方向。保洁公司培养“口碑消费者”堪称业中典范, 其精心培养的25万“口碑消费者”为其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并大获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3.2 注重价格营销策略, 充分发挥价格在负面口碑中的调节作用

淘宝网是中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多年以来, 淘宝网已经让消费者养成了一个消费习惯 (也提供了心理暗示) ——这里是一个寻找价格低廉的商品、甚至是仿制品的绝佳场所。对淘宝网2009年之后开店的10名店主进行的访谈, 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 并且受访者一致认为价格低的商品受负面口碑的影响弱于价格较高的商品受负面口碑的影响。

此外, Lu Xianghua等 (2010) 以大众点评网所提供的近2万条餐馆点评及餐馆销售收入数据为基础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 价格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对于网络口碑的态度, 对网络口碑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因此, 企业应高度重视价格营销策略, 充分发挥价格在负面口碑影响效应中的调节作用。大部分消费者都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 对于价位偏低的产品或服务, 即使其外观、性能、质量等没有达到消费者所期待的水平, 消费者也比较能够接受, 因此, 消费者制造负面口碑并进一步传播的概率比较低;而价位偏高的产品或服务, 面对同样的情形, 消费者的反应会比较强烈, 在得不到满意答复时, 其制造负面口碑并进一步传播的概率相对较高。企业应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价格, 在源头上减轻不可避免的网络负面口碑影响效应的程度。

3.3 发展品牌战略, 提高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

品牌认知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衡量消费者对品牌内涵及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度的标准。品牌认知是公司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有时会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在大众消费品市场, 各家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差别不大以及消费者难以辨别各家产品孰优孰劣, 这时消费者会倾向于根据品牌认知程度来决定购买行为。

Thomas等 (2007) 提出消费者已经形成的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可以弱化负面口碑的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认知不同时, 消费者对负面口碑的归因结果也有所不同:品牌认知度较高时, 信息接受者会偏向于把负面信息归因为传播者主观因素;品牌认知度较低时, 信息接受者会偏向于把负面信息归因为企业客观因素。因此, 要弱化负面口碑的影响效应, 企业应该选择发展品牌战略,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高品牌认知度可以增强消费者对负面网络口碑的抵抗力。

摘要:在信息经济时代, 消费者面临更多的信息选择, 也接触到更多的负面网络口碑, 负面网络口碑的影响效应得到了口碑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对网络口碑的负面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 并从性别、价格与品牌认知三个视角对网络口碑的负面影响效应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网络口碑,负面影响效应,性别,价格,品牌认知

参考文献

[1]Arndt J.Role of Product-Related Conversations in the Diffusion of a New Product[J].Journal of Maketing Research, 1967, 4 (1) :291-295.

[2]卢向华, 冯越.网络口碑的价值——基于在线餐馆点评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9 (7) .

上一篇:部门工作关系思考下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