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回顾与展望(3篇)
1.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回顾与展望 篇一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发展趋势展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存在着两种改革思路的争论:一种是从宏观体制改革入手,即所谓先按照一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体制,然后再“开闸放水”;另一种则是从改革微观机制的企业改革入手,即“企业本位论”的思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肯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开启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航程。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都清晰地体现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历次党中央的决议,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有企业改革也因此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使国有小企业转换机制,焕发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也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了脱困目标,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使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真正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开始担负起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任,并逐步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取得与最初的改革思路设计密不可分。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展望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一)扩权让利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采取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而统收统支的分配关系又限制了对企业和职工的激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经济活力不足、甚至停滞不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最初的改革思路是要通过“放权让利”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四川省率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润留成试点。随后,国务院于1979年7月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五个文件,肯定了四川省放权让利的改革经验,并对扩权的主要内容、让利(利润留成)的方式等作出了规定,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式踏上了漫漫征途。以扩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虽然从微观层面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带来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只负盈不负亏的“利润留成”在宏观层面上却给国家财政收入计划的完成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在总结山东等地试行利润(亏损)包干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经验基础上,1981年10月国务院转发国家经委、国务院体改办《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在国家给予企业自主权同时,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改善。由于实行经济责任制产生的部门、行业各方利益的冲突难以协调,以及政府与企业讨价还价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等原因,经济责任制又逐步被利改税政策所取代。1983年和1984年先后进行了两步利改税。与此同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继续进行,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给予企业10项经营自主权。两步利改税进一步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积极性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时的“利改税”并不能保证企业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仍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依赖和软预算约束问题依然存在,企业仍然无法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两权分离”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加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加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此就要确定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正确关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通过政企职责分开,使政府正确发挥管理经济的职能。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自此,“两权分离”成为了改革的主要原则。在此原则之下,出现了对承包经营制、租赁制、股份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各种形式的探索。
经营承包责任制曾经是探索“两权分离”的主要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然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承包制具有本质性缺陷,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等问题,没有也不可能使企业获得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也不可能实现政企分开和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同时它还带来了经营者(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经形成的体制,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利润留成、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到承包责任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要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层面进行,更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运营机制进行改革。
1992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提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点就是落实企业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跳出过去改革总是围绕“利润分配”的传统思维,准确地把握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然而,在我国原有体制下实行转换经营机制,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进行许多方面深入而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进行到关键的时刻,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随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此,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尽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的基本精神,同时1993年《公司法》也已颁布,但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才基本完成。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改革的步履异常艰难。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开始按照《公司法》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特别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除极少数必要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公司”,要求“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提出“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概念,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在《决定》精神指引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开始着力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和主业整体上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
(四)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开始至今,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国家所有、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的改革思想,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中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法律保证。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经验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
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等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和重大进展。
首先,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和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财产组织形式,并初步构建了比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其次,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重要成果。按照“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了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分类改革、部分垄断行业改革和国有大型企业的战略重组,使国有经济从某些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向一些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大企业集中。再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确立了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从制度上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等问题。新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和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有效保护和管理国有资产提供了法律保障。
最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体现在国有企业数量显著减少的同时,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着提高,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 首先,把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又不断地推进各项专业经济体制,如计划体制、财政体制等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制度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局部修正和改良,而不可能取得制度上的创新。
其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方面,三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证明,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微观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为基础,推动宏观环境改善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改革道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再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延续了渐进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易后难、先增量、后存量,先实践试点、后政策推广,先地方试点、后全面铺开,先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改革分配关系和提供激励、后进行制度创新,先在竞争性领域、后垄断行业等等。这种渐进式路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
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展望
今后一个时期(指2020年以前,下同),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的重要部署继续推向前进,改革重点将是在实行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最终实现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关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分类改革
党的“十五大”以后的改革实践证明,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有中小型企业分别设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也是未来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都能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存在而且未来也将保留一定数量的国有独资公司,而国有独资公司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它存在着固有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很难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未来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必须进行分类改革。
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关键是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准确而合理的确定国有独资企业的范围。《公司法》中所指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一般应该包括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军工企业、战略物资储备企业以及某些自然垄断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的公共企业等。除此以外的企业,一般都应在股权多元化、分散化、合理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关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的总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将在分类改革基础上,继续减少国有独资企业,特别是减少竞争领域的国有独资企业;对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分散化;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机构的产生机制和权责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规范母子公司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做大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稳步推进集团公司主业整体上市,加快集团存续企业公司制改革,妥善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关于深化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要对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即通过贯彻落实《反垄断法》打破经济垄断;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逐步打破行政垄断;在对自然垄断行业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某些产业链或生产环节,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网络垄断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和改革的手段,逐步解决我国的垄断问题。
(四)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建立与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近期《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通过为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未来国资委可以按照有效履行出资人的要求设立若干个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并使这些经营管理公司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国有资产出资机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被投资企业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按资本管理原则逐级行使所有权管理,按投资领域和基本功能分类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要构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国资委在对经营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时,应采取直接任免公司领导人,决定其薪酬;对公司领导人有业绩要求,进行业绩考评;审批公司的重大经营和财务计划及投资计划等方式进行管理。
此外,在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时,还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对于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可以由国资委直接进行所有权管理;第二,实行政资分开,对分布在竞争领域里的国有资产,其资本回报目标或财务目标是衡量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是否有效的关键;第三,对经营管理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对有可能变为战略控制型的经营管理公司,支持其通过1~3年的资产重组完成公司转型,对中长期看也只宜作为股权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公司,明确其只作为股权资本进行运作。
(五)关于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今后,我国的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将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平台,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形式进入一个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正从各自发展开始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协调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以股份制,特别是上市公司为载体,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顺应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必须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打破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股权结构单一和不合理的格局,积极深化国有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整体上市,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
2.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回顾与展望 篇二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试点阶段 (1978—1984) , 即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届三中全会期间, 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在城市为配合调整而进行改革试点的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 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同时起步, 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推行两步“利改税”, 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 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 (1984—1992) , 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确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 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 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 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 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加快建立以统一开放、运转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相关改革。采取“调、放、管”相结合的方针, 理顺比价关系, 改革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商业经营管理体制, 发展非国营流通企业;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 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 变单一税制为复合税制。
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1992—2002年)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 推动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这一阶段的改革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 制度创新的力度显著加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中央和地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积极推进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 推动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 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2002年至今)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 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 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 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 农村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新农村建设有效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 市场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回顾过去的30年, 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加快,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逐步完善。四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五是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六是其他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07年, 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33 762亿美元, 比改革初始的1978年增长了17倍;人均收入超过2 400美元, 增长了11倍;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 479万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 738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为世界第一位;外商直接投资居第二位。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相结合, 不断推动体制创新, 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征。实践充分证明,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 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 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 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实践证明, 每一次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 都带来了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
二是坚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 又要充分扩大社会参与度。我们的改革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 立足于立新, 适时、大胆地破旧, 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 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开放也是改革, 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良性互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改革已经进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四位一体”的新时期, 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 这使得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
四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 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 然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 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 调放结合, 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 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 逐步向内地推开, 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 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 走一步看一步, 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 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 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 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 民生为重, 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民生为重, 注重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 同时注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 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 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 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新形势下,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1.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新形势
从总体上说,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这一阶段, 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 呈现出新的特点, 其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都大大增加。
从改革内容看:目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改革, 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不仅如此, 很多问题的解决,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 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连在一起。
从改革动力看:一方面, 在改革初期, 人心思变和良好预期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十分高昂, 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 带动改革快速推进。然而,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 由于改革的渐进性以及改革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不规范行为等, 人们对改革成果的分享存在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改革热情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 伴随着改革的深化, 作为改革组织者、推动者的政府部门, 自身也成了改革的主要对象, 放弃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 这毕竟不是容易之事, 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从改革方式看:改革初期, 由于时间和地域推进上的差别, 改革探索的空间和政策应用的空间都比较大,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和赋予地区在整体或某些方面的探索权力来推进改革, 政府的主导性很强。随着改革领域的广泛化和改革探索权的普遍化,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由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进行改革的空间非常有限,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主导改革的能力也受到挑战。
从改革要求看:人们对改革效应的预期普遍提高, 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 改革的目的性日趋清晰和强烈。改革到了现阶段, 已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破”于“立”, 其建设性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和利益增进并重, 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 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从改革的环境来看:由于我国经济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三高一低”问题日愈严重, 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可持续发展遭到巨大挑战。目前, 我国已进入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时期, 加入WTO, 使改革开放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又面临新的严峻任务。
对照新的形势要求, 现行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有: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垄断行业改革滞后, 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代市场体系还不规范,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还不健全, 直接融资发展不足, 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就业压力较大, 收入分配差距明显,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民生建设任务繁重。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仍未改变, 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 制约着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的任务还很艰巨。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第一,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新境界。目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 单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然成本很高, 效率很低。必须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新的发展阶段, 面临新形势、新问题, 要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新境界。面对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形势, 只有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不断探求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境界, 才能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二,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 放宽市场准入, 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 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 以要素市场为重点,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 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 完善商品市场, 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 大力规范市场秩序,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第四, 深化财税、价格、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管理体制。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 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五, 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形成成果共享机制。一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继续改善就业环境, 促进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保障社会成员公平就业的权利。二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三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使广大群众切切实实地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六, 深化农村改革,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进行乡镇机构改革, 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第七,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完善内外平衡、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优化出口结构, 扩大服务出口, 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扩大进口, 重点增加先进技术装备、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进口。优化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 稳步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 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加强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的, 认真实施已签署的协定, 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
第八, 要构造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安全网, 尽快建立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建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环境, 形成有利于深化改革、保护改革、促进改革、减少改革风险、提高改革效率的安全网。在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与全面利益关系调整相适应, 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超越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 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试点启动、目标探索、框架构建和体制完善四个阶段,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新形势下, 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自身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民生领域改革为重点, 打一场攻坚战。
关键词:经济体制,三十年,历程,经验,举措
参考文献
[1]宗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前瞻[J].学习论坛, 2007 (11) .
[2]高尚全.我国30年改革的回顾[J].理论前沿, 2008 (4) .
[3]迟福临.新阶段的全面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 2007-11-27.
[4]张卓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 2007 (11) .
[5]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科学社会主义, 2008 (1) .
3.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回顾与展望 篇三
——在星子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举接触了长期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教条主义束缚,激发了社会创造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30年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科学。
我认为,30年来,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待财富的态度: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文革期间,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人们认为,人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当时甚至提出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极左口号,还开展了诸如“割资本主义尾巴”等活动。在这种舆论的引导和影响下,人们以穷为荣,不敢言富,更不敢求富致富。马克思曾经说过,致富欲望是所有人的欲望。不准致富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追求财富正常心理的极大扭曲。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致富不是罪过而是光荣。我们党出台了一系列富民政策,鼓励和支持人民创业致富,特别是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长期受到压制的社会活力充分释放出来。3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9%以上,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一举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也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中国人民也从穷变富,仅用30年时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跨入了小康小平,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生活。
二、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科学发展观。在对待人与自热的关系上,我们一度坚信“人定胜天”,迷信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提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战天斗地”精神;另一方面,在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无限索取,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我们在如何出来人与自然关系上开始清醒起来。中央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江西省也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
三、对待人的态度:从斗争哲学到人本理念。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的社会一度把阶级的概念绝对化,把阶级同人割裂开来,大讲阶级斗争,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弦绷得很紧,一不小心说错话就可能会受批斗,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社会之间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有人都处于极端压抑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平凡冤假错案,给予人的生命权、荣誉权、应有的尊重。近年来,中央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四川大地震后,党中央响亮地提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是重中之重。这次抗震救灾,也使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回顾与展望】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德建设:经验与启示12-15
我与改革开放三十年09-13
剖析改革开放三十年09-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07-14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农村变化07-11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小论文08-31
广汉改革三十年12-05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08-28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十年11-20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