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帝国

2024-08-08

美国金融帝国(精选9篇)

1.美国金融帝国 篇一

冰山原理

无论我们对市场分析的有多么详细,那么我们找到的原因仍就是有限的,并且所有能够影响市场的原因还是可以分为已知原因和未知原因。如果承认结果,也就是真实的价格是由众多原因产生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出“已知原因a+未知原因x=结果b”的公式。通常对于未来走势起更大作用的,恰恰是未知原因。

树形原理

树形原理,说的就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简单的说,事后合理不等于事先可知。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同样的原因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同样的原因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我看来,交易者是否能够长期获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巨变效应

市场的本质也许就是两种相反力量的正反馈与负反馈。上涨意味着继续上涨,就是正反馈;而上涨意味着下跌,就是负反馈;同时负反馈具有封存效应!上涨的本身就在不停的聚集着下跌的力量,同时上涨又让交易者对下跌的理由视而不见。当市场最终处于临界状态时,一个小事件就能使得聚集起来的下跌因素瞬间爆发出来,从而产生巨变现象。

恐龙效应

也许“恐龙效应”真得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很多交易者都是在戴上光环后快速的陨落。能够戴上光环的交易者,必然更多的利用、依赖了市场中的微观规律。一个交易者越能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似乎就越不可能适应变化后的市场环境。这时通过过度适应市场而戴上光环的同时,也就为其后的陨落卖下的伏笔。当市场的特征出现巨变的时候,这种过度适应市场的交易者就会被市场迅速的扫地出门。

钟摆效应

所谓市场,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能够为一次交易负责的单向真理,而是由众多对立矛盾的概念组合而成的。当你能够找到一种交易的方法,那么我肯定还存在一种与你相反的交易方法存在。或者说,任何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内都是会有“占便宜”和“吃亏”的时候。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称的,但市场也并非完全对称的。市场具有某种概率上的不对称性,利用这种概率上微弱的不对称性,建立一种具有概率优势的一致性交易策略,从而实现长期必然的获利。

高低错觉

一般人都喜欢于卖高买低,这时对于个股而言就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股票越涨市场介入程度就越低,而股票越跌市场介入程度就越高。道理很简单,一只反复上涨的股票,曾经的持有者会因为价格高而卖出,同时持币者也不会买入找不到高点作为参照物的股票。

在那个庄股横行的年代,庄家反复利用散户这种心理弱点以及对高点的判断错觉。一只股票从 5 元涨到 10 元时,散户会越来越少,这时筹码流向庄家和趋势跟踪者手中。当股票一路上涨时,能够抛售的散户越来越少,所以越涨就越不费力气。如果庄家准备在20 元实现成功撤庄的话,那么通常会拉高到 30 元、甚至 40 元。道理很简单,没有“打折效应”,散户是不会当傻子的!

对错悖论

对于对错的评价应该是基于交易策略而不是基于结果。在我看来,交易者能否取得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取决于坚持“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能力。其中第一个“错误”代表自身交易策略带来的合理亏损,而第二个错误代表交易方向错误而出现的亏损。

对于任何交易者来说,都必须找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交易绝对不是没有成本的不劳而获,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确定我们能够承担的成本是什么?然后,找到一种合理的策略来一致性的实现全部交易。如果你不能接受“盈亏同源”的事实,那么你就不可能找到固定的基石,自然你的全部交易技术就只能够是空中楼阁。

学习效应

市场的机制就是制造微观定势,然后突然打破这种定势,而将追随定势的交易者一网打尽。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最吃香:一种是信仰坚定的人,一种是根本就没有信仰的人。我对价格的涨跌就是绝对没有信仰的人,绝对的随势而动。但我对趋势思维又是信仰异常坚定的人,无论输了多少次,我都还敢继续下注。而如果你是既有信仰,但又不坚定的话。那么你就会随着市场这座大钟而左右摇摆,并且永远慢市场半拍。

超市原理

正确率的高低,同预测水平的好坏并非具有绝对的相关性;而与离市策略具有更大的相关性!理论上讲,即使在随机开仓的情况下,只要止损的幅度数倍于止赢的幅度,那么正确次数就能数倍于亏损次数。所谓高正确率只能说明利润是被众多的人(次)平分,而亏损是由少数人(次)承担。由此看来,股民的高正确率,只能说明“利润兑现、亏损挂起”的癖好在起作用。

复利悖论

衡量获利速度的快慢有三个指标:正确率、赔率、交易周期。从“超市效应”中我们可以得知,正确率同赔率是互损的。

鸵鸟现象

如果一种现象你无法消除它,那么与其回避还不如正视它,从而承认它、接受它、研究它、合理地控制它。如果你连承认都不敢承认,那么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合理控制它的。这样一来,我就承认并且接受业绩可能虚假这个现实,从而研究如何控制这种风险对自己的伤害。慢慢的,这种理念甚至成为我其后交易策略形成的一条主线,那就是:从对抗到包容。

圆木桶理论

对于一笔获利的交易而言,你必须把各个环节都做正确;但对于一笔亏损的交易而言,并不需要你把各个环节都做错,只要做错一个环节就足够了!这也是我反复提倡交易应该简单而不是繁琐的原因。

点球原理

不追求确定性还有可能成功,而追求确定性就必然会失败!如果将守门员扑球比做交易的话,那么三分之一的正确率在五倍的赔率面前照样可以获利,而追求确定性的交易者通常什么都得不到!看出趋势的思维方式是错的!趋势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赌出来的。

小蝴蝶的故事

大多数交易者的动机,他们只不过是逃避不确定性的存在。所有的优势等于可能捕捉到所有的利润,但所有的劣势又等于可能遭受所有的亏损(承担所有的成本)。事实上,如果一种交易方法能够具有明显的期望收益优势,那么虽然单次(微观上)无法找到确定性,但却能够实现长期战绩(宏观上)的确定性。

2.美国金融帝国 篇二

一、历史进程:利剑的铸造

19世纪美国从早期殖民时期开始, 国内产业贸易保护问题就是美国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1、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党人之争时期。

独立后美国的“危机时期”, 积弊丛生。尤其在关税问题上, 州与州立场的不一为外国列强留下了可乘之机。英国制成品想潮水般地运销美国, “商业已衰败到了极点” (汉密尔顿语) 。美国向何处去?逐渐形成了以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路线和杰斐逊的自由贸易路线, 实际上开始了美国19世纪美国保护主义的历程。1789年美国第一个关税法, 确定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关税, 并对30种以上货物征收特别关税, 其平均税率没有超过8.5%。虽然在1791年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美国工业化的宪章) , 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但是国会没有通过该法案, 故汉密尔顿主张中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1807年“切萨皮克号”的炮声惊醒美国, 恰恰是自由贸易的旗手的杰斐逊, 由于错误的逻辑开启了保护主义魔盒, 于1807年通过了《禁运法案》。对该法案的评价莫衷一是。杰斐逊承认:“迫使我们把一部分力量和资金用于国内制造业和交通的改进”。麦迪逊明确指出:“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加速发展, 从而在一些基本制造业产品上摆脱对别国的依赖”。1812年-1815, 美英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禁运十分相似。总之, 两次英美战争对美国具有转折点的意义:大量商业资本转换为产业资本, 奠定美国工业化基础。因此美国赶超战略争论是以汉密尔顿“工业立国”主张的胜利而告终。

2、北部和南部的地区之争时期。

禁运和1812年战争确立了关税保护原则, 美国工业一时间还很弱小。1816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保护关税法案, 制造业品的平均税率骤升至25%。此后, 直至十九世纪末, 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美国的经济政策的基调。1828年的关税法成为南北战争前最极端的保护关税法, 平均税率为44%, 有税商品平均税率为48% (可憎税率) 。1836年妥协关税法之后, 高关税开始下降。1842年有所回升, 但1846年重新开始下降, 直到1860年。

这一阶段关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税率上下波动、起伏较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斗争激烈。如为了反对高关税, 南卡罗来纳州不惜脱离联邦。[2]在一次次的较量中, 形成了以南部种植园主为核心的自由贸易者和以北部制造业集团为核心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两大派别。总的来说, 关税的争夺战越来越对贸易保护主义者有利。但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最终导致南北战争, 在导致南北战争的两个主要问题中, 南方实际上在关税战线上比在奴隶制战线上更害怕。

3、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之争时期。

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真正成为独立的大国。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代, 许多国家走上了关税保护的道路, 也推动着美国实行高关税政策。美国此前的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之争已变成了共和、民主两党纲领之争。1861年, 莫里尔关税法对钢铁工业重新实行保护。在随后的南北战争中, 为筹措经费, 美国政府又提高了关税, 1866年平均税率连续提高到48.3%。内战后, 高关税的形式仍被保留下来。1890年, 国会通过的麦金利关税法使进口关税达到内战后最高点, 并居世界各国之首, 如棉纺织品的进口税率由35%提高到50%, 棉线进口税率从35%提高到60%, 亚麻税率从30%增加到60%。此后的威尔逊—戈尔曼关税法、丁利关税法和安德伍德关税法虽然有所变动, 但仍将关税率维持在40%多的高水平。

这一阶段美国的高关税保护政策, 同国内的自由贸易政策配套, 大大推进了其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由北向南、向西推进;在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同时, 工业结构由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二、思想渊源:产业帝国的设计者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英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也是自由放任学说思想发源地。于是大家认可一种说法:英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超级强国是得益于它的自由贸易政策[3]。然而英国起步时期, 从都铎王朝限制羊毛出口到伊丽莎白一世完全禁止毛织品进口再到斯图亚特王朝的《航海法》、《谷物法》、《羊毛法案》等奉行的都是保护主义, 斯密也认为, 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航海条例》是“英格兰所有商业管制中最聪明的举措”。美国建国初期的比较优势恰恰是农业, 工业谈不上优势而是劣势并被斯密和萨伊判断为“一个像波兰的国家”, 意思是注定要依赖农业[4]。而美国人很幸运, 他们基于“常识”和“对国家需要的直觉判断”坚决抵制了斯密的说法, 认为要按英国人曾经所为来建立严密的经济体系。

早期美国学派的关税保护思想主要是汉密尔顿的一些思想。“如果说华盛顿的性格巩固了新政府, 那么使新政府得以顺利地行使职能的, 就是汉密尔顿的天才”[5]。他在美国一切处于未定和可塑状态时, 以现实和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影响了美国的未来。汉密尔顿经过严格的社会调查以后, 认为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美国。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只会使美国的产业被限制在农业范畴, 而使制造业受到极大损失, 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认为保护关税, 尽管是绝对着眼于岁入, 却显现出有利于国家的制造商的景象。汉密尔顿认为, 为使年轻的美国经济独立, 要重视发展制造业, 而发展“幼稚”的制造业的利器就是保护关税政策 (它认为保护是一个武器, 不是一种原则) 。同时汉密尔顿认为, 制造业关税保护还能解决由于英国的限制政策而导致的农产品外销困难的问题。

美国学派在关税上的思想家还有雷孟德和凯里。雷孟德在《政治经济学要义》 (1823) 中继承了汉密尔顿关于资产阶级国家具有决定经济作用的理论, 断言国家所实行的高额关税和公债制度, 是促进资本积累和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手段。凯里在其早期著作中也带有自由贸易论的色彩, 而后期却竭力把“阶级利益调和论”与“保护关税论”结合起来。凯里把保护关税看成一种永久性的政策;要求把高额关税推广到采掘工业, 甚至农业;他还断言废除高额关税会引起工业的集中化, 从而引起大资本的专制。

三、政策效应:产业帝国的形成

在高昂的运输费用时代, 美国远离欧洲大陆本身就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加上美国早期几乎是在高关税的“铜墙铁壁”之中发展起来的, 对美国的赶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 19世纪美国保护关税论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学说的两大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这成为了李斯特“生产力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来源, 也成为了经济学“另类教规”的重要思想渊源。“在美国学派的影响下, 李斯特从民族利益出发, 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一套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以幼稚产业为保护对象和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学说, 至今对发展中国家仍产生着巨大影响。”[6]

其次, 19世纪美国保护关税思想和政策主张反映的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 是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并通过经济发展与先进国家进行经济抗衡的保护贸易学说。美国通过贸易保护摆脱了殖民的命运, 没有成为欧洲工业国的附庸。相反, 保护关税在财政关税时期成为联邦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在赶超时期, 高额关税对美国成为“制造业帝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为了“美国体系”的核心内容。可见, 高关税政策在美国工业发展的初期确实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 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繁荣富强的支柱, 也成为了二战后日韩效仿的对象。

再次, 美国学派早期思想家成为了“美国制造业帝国的设计师”。如汉密尔顿《制造业报告》“几乎可以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份预言书”[7], 确定了美国的建国方针和路线即现代化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 汉密尔顿的政策取得了立即的和令人惊叹的成功。他不仅为未来的后代拟定了一些计划, 还为他自己的时代建造了一座安宁宫。以1790年为起点, 继续了四分之一世纪, 美国开始了一个扩张和繁荣发展的非凡时期, 这是美国的第一个或许是最大的非凡发展时期。”[8]

四、启示

发达国家并非天生就经济发达, “14世纪爱德华三世、18世纪罗伯特沃波尔、弗兰德里克、汉密尔顿, 到19世纪美国、德国或瑞典的政策制定者们最后一直到20世纪东亚和法国伙伴, 看上去有一些共同的原理指引着这些成功的发展战略家”。[9]几乎每个成功的国家在“追赶”其他国家时都采用幼稚工业保护和其他积极的工业、贸易和技术政策。

1、治国理念调整:

按美国人做的去做。美国是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阵地, 鼓吹全球化、自由化。当年美国认为英国“衣被天下群生”的自由贸易政策一切趋向都将有利于英国, 而今天他们却把那些“好政策”强行推销给发展中国家, 隐藏美国 (乃至所有发达国家) 赶超的经济政策史, 隐瞒自己曾经的历史, 不是“对传统无知的结果”, 一是不愿说, 二是不能说, 背后都是国家利益使然, 即用所谓的比较优势让发展中国家永远被奴役。“抽掉梯子”的目的是不让发展中国家沿着“梯子”爬上来。实践中, 美国依然是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和堡垒, 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对中国50多次反倾销就是明证。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就是陷入了主流经济学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富国陷阱”。有鉴于此, 想要跳出陷阱就得“要按美国人做的去做, 不要按美国人说的去做”。

2、发展战略转变:

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 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外向型发展战略, 提出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政策。这一战略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段时期内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 释放了市场的能量。然而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越来越带有依附性、缺乏目的性。历史反复证明向海外追求财富虽然重要, 还有比这个更加重要十倍的是对国内市场的培养与保卫 (李斯特) 。难以扩大内需, 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培育好国内市场。为此, 首先要利用非关税以及关税等各种手段支持民族产业并严格禁止外资对民族产业的收购和控制, 为扩大内需提供产业和收入提高的基础;其次对内要拆除竞争性政府的条块壁垒, 让国内充分地自由竞争, 因为国内自由竞争才是提高国内技术能力和国民纳税能力的根本。以上两点其实就是19世纪美国学派和政策的核心。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关于“发展中国家存在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论断, 在今天依然适用。只不过情势发生了变化, 即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贸易条件也在恶化, 即“大进大出, 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 只是“劈柴挑水”的活。所以对于我国没有可随意加入的“游行花车”, 目前对要保护和发展的产业要进行精心选择, 同时寻找新的“技术窗口”, 否则就会是“冲向底端的竞争”。

摘要:贸易自由化推动者的英国和美国, 在赶超时期使用保护和补贴方面却是最敢做敢为的。不幸的是, 这种事实目前鲜为人知, 主流经济学已经将其成功地从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中删除。本文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回顾美国19世纪关税政策、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关税思想,关税政策,演化经济学,启示

参考文献

[1]、[3]、[4]、[5]、[9].张夏准.富国陷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01, 2, 7, 201) .

[6]贾根良.19世纪的美国学派:经济思想史所遗忘的学派[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9) .

[2]韩德强.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 1999, (8) .

[7]塞缪尔, 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上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367)

3.美国是不是一个帝国 篇三

半岛电视台:当你们入侵伊拉克时,这种武力行为可能会让人感觉美国正变成一个帝國,一个殖民主义国家,你是否会为此感到担忧?

拉姆斯菲尔德:嗯,我想一定有一些人会那样说,但这不是真的,因为我们不是殖民国家。我们从不曾是殖民国家。我们没有带着部队于世界之中游走,到处掠夺别人的房产或别人的资源、石油——那恰恰不是美国的所作所为。我们从来没有干过那样的事情,也永远不会那样干。那不是民主国家的行为。缔造帝国的苏联是那样做的,但美国不会那样做。——半岛电视台采访拉姆斯菲尔德,2003年2月27日

他们经常玩“孤注一掷”,在这种棋盘游戏中用以颜色编码的部队竞相夺取世界……通常要耗费数个小时,因此用来打发时间很好。一等大兵杰夫·杨……很擅长玩这个游戏,其他人便联合起来将他先淘汰出局。——马克·博顿《黑鹰号事件》

“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是当今世界最风行的电脑游戏之一。我那10 岁大的儿子一度数月沉溺其中。游戏中假定世界历史就是帝国冲突的历史,彼此敌对的政体之间竞相控制有限的资源:人口、沃土、森林、金矿和水上通道。在他们无休止的争战中,互相竞争的帝国必须在寻求经济发展和紧迫战事间找到平衡。太具侵略性的玩家如果不下力气维护现有的领土、扩张人口、囤积黄金的话,将很快耗尽资源。而过于专注发展经济的玩家如果忽略了其军事防御能力,则很可能遭到外敌入侵。

毫无疑问,许多美国人都玩“帝国时代”游戏,就像摩加迪沙的美国巡逻骑兵当初玩的棋盘游戏“孤注一掷”一样。但显然很少有美国人——或者换句话说,特别是很少有美国士兵愿意承认他们的政府正在现实中玩着这场游戏。

本书不仅要阐明美国是一个帝国,而且还要讨论美国从来就是一个帝国。

我写作的部分动机只是想简单地从许多很普通的方面来解释美国历史,它与另一个帝国的历史别无二致。我不追求其历史“例外论”的一面,但许多美国人却仍然这样看待美国历史。然而我却又想描绘美利坚帝国的一些特性,它既有其诸多突出优势也有不少使其衰败的劣势。

本书将本世纪初的一些事件——尤其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放在长远的历史环境中来观察,这些事件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与美国的历史传统不符。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本研究当代政治经济学的著作,有感于我曾大半年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但它主要仍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同未来发生联系,更确切地说是与未来可能发生的几种前景有关。本书后几章对美利坚帝国最终能支撑多久提出了疑问。

美利坚帝国是否比其他任何一个帝国都更为强悍,就像屹立于古希腊罗德港的巨人那样驾驭世界呢?或者它只是《圣经》中的歌利亚巨人,虽然体形庞大却被矮小灵活的敌人用一个弹弓就轻易击倒了?抑或,美国实际上会更像被无法推卸的责任所困的参孙,在加沙瞎了眼睛,最后只能采取盲目的摧毁行动?同所有历史问题一样,只有将美利坚帝国与之前的帝国进行对照和反证,既要思考其他可能的过去,又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几种前景,才能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对“帝国诱惑”的态度转变

过去只有美国外交政策的批评者们才会使用“美利坚帝国”这一提法。当然,冷战期间的苏联人和中国人也会反复使用“美帝国主义”概念——还有许多西欧、中东和亚洲的作者们,虽然他们不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民粹主义者也好,进步论者也罢,抑或社会主义者,他们声称海外扩张是受邪恶的工商利益驱使这一点,与美国人对19 世纪晚期和20 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进行的批评并无太大不同。

乔伊斯与盖布里尔·考尔科等历史学家认为冷战并非是由于苏联人的缘故,而是因为美国自1945 年之后采取的侵略性政策所造成的。由于当时正在发生越南战争,这个观点对一代学子们更具吸引力。越战则被看成美国外交政策强行推进新殖民主义的铁证。而罗纳德·里根政府对重振美国军事实力的主张,则激起了各种强烈抵制“帝国诱惑”的警告。

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极端批评的传统并无减弱的迹象,那独有的痛苦语调仍不绝于耳,例如查默斯·约翰逊、威廉·布卢姆和迈克尔·哈德逊等作者笔下的作品,与早期反帝国主义者们的种种责难相互应和着(其中一些老一辈评论家们的声音至今仍不甘寂寞)。然而对美利坚帝国的批判从来不是左翼政党主导的领地。在戈尔·威达尔的眼中,古罗马共和国的悲剧正在作为一场闹剧重演,所谓的“国家安全政治体制”正在无情地侵蚀政治精英的特权。威达尔本人也是精英的一分子。

与此同时,极右派代表人物帕特·布坎南继续用过时的孤立主义的言词来攻击东部势力集团中的国际派,这些国际派期望将美国卷入旧欧洲的矛盾和争斗中——与美国开国之父的初衷相悖。在布坎南看来,美国没有遵循古罗马的模式而是遵循英国模式,美国曾经对英国批判有加,现在却亦步亦趋。其他的主流保守派人士特别是克莱德·普莱斯托维茨也对所谓的“新保守主义分子的帝国事业不屑一顾”。

然而,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开始使用美利坚帝国这一概念了,如果说语气上仍有摇摆不定之嫌的话,至少不那么轻蔑了,有时人们还带着由衷的热情。之后效力于布什政府、担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司主任的理查德·哈斯2000 年11 月在亚特兰大的一次会议上作发言,公然倡导一个“非正式”的美利坚帝国概念。他认为美国人需要重新考虑他们的全球角色定位,要从传统的单一民族国家转变为一个强权帝国。在当时,这可是个大胆的用语。

人们很容易忘记正是乔治·W·布什在2000 年总统竞选中,指责克林顿-戈尔政府采用太多“目的不明确的军事部署以及目标不清晰的军事行动”。

2001 年8 月担任“美国新纪元”项目代理执行主任的汤马斯·唐纳力告诉《华盛顿邮报》:“并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公开谈论它(帝国)。”这个词让许多美国人感到不安。因此他们采用类似“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强权”这样的代用语。

nlc202309020435

“人们开始光明正大地谈论‘帝国说’”

对帝国概念的种种疑虑,在2001 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似乎消失了。

在世贸中心被炸仅一个月之后,马克斯·布特就在给《旗帜周刊》撰写的一篇言詞犀利的文章中明确地使用了“美利坚帝国合理论”和“当今的阿富汗和其他麻烦国家”等词语。

布特声称“世界迫切需要那种开明的由外人管理的体制,身穿马裤、脚蹬马靴、头戴软盔且自信十足的英国人就曾经输出过这种管理体制。”第二年,当他的《小规模战争史》一书问世时,标题就取自拉迪亚德·吉卜林臭名昭著的《白人的负担》一诗,此诗写于1899 年,劝告美国政府将菲律宾纳入美国殖民地。

新闻记者罗伯特·卡普兰在他的《尚武政治学》一书中也采纳了帝国的概念。他认为:“未来的历史学家们在回顾21 世纪的美国时,将认为美国既是一个帝国又是一个共和国。”卡普兰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帝国有其积极的一面,从某些方面而言它是最为仁慈的秩序形式。”另一位保守派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塞默则察觉到人们语气的转变,他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说“人们开始光明正大地谈论‘帝国说’”。

迪奈希·德索沙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表示赞同“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帝国,但所幸的是它是有史以来最开明的帝权”。他的结论是“让我们享有更多这样的帝权”。记者塞巴斯蒂安·马拉比2002 年在《外交事务杂志》一书中,提出美国“新帝国主义”概念是因世界上那些“失败国家”所导致的混乱局面的最佳补救良药。迈克尔·伊格那蒂夫在近期一份读物中批评美国在波斯尼亚、科索沃和阿富汗的所谓“国家再造”成果不够帝国化,缺乏成效。

也许,最好将马拉比和伊格那蒂夫描述成自由派干涉主义者。自由派干涉主义者所支持的正是为埃里克·霍布斯堡所不屑的“人权帝国主义”。但大多数新帝国主义者都是新保守主义分子,他们的观点在2003 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期间或之后涌现出来。

詹姆士·库尔斯在《国家利益》杂志有关帝国的特刊中写道:“今天只有一个帝国……美国是全球性的帝国,美国军人是传奇式的大英帝国文官的真正传人,且不仅仅继承了富有献身精神的大英帝国武官们的传统。”《旗帜周刊》主编威廉·克里斯托尔2003 年在福克斯新闻中声称“若要变强大,我们需要犯错。如果有人想说我们是帝国主义强权,无所谓”。同月间,《华尔街日报》暗示,美国可采用19 世纪中叶英国海军打击奴隶贸易的模式设立殖民部,以便更好地管理在中东和亚洲新获取的财产。

五角大楼里,最常与“新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人物是国防部常务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此人在老布什政府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时,提出“美国外交政策的目的应该是说服潜在对手们不要奢望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不要妄想摆出更具攻击性的姿态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他以这样的言论而获得恶名。那句在1992 年写的话在当时备受争议,但现在看来实在是平淡无奇。

9 年之后,国防部长办公室在新港海军战争学院组织了一次夏季研习班,旨在探究“长期(50 年)维持美国优势的各种战略途径”。此次研习班将美国同古罗马、中国、奥斯曼帝国和大英帝国之间分别作了详细对比。对于美国高级军官而言,这些相似之处显然并没什么令人意外的。2000 年安东尼·济尼将军——后来成为美国中央军区司令,告诉记者丹娜·普利斯特说他已成了现代总督,历史上那些尚武政治家们的传人。那些人管辖着古罗马的偏远领地,给那些地方带去了尊崇法律的罗马的秩序和理念。很难说这一点具有讽刺意味。

官方层面上,美国一直都否认自己是帝国

在官方层面上,美国一直都否认自己是帝国。

大多数政治家都会认同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早在1939 年总结的观点:“美国不会成为罗马帝国也不会成为大英帝国,美国就是美国。”

2000 年,理查德·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里坚持自己的观点:“美国是唯一一个在周边邻国中不走帝国路线的大国。”此观点在过去的十年中始终被政策制定者们所推崇。用克林顿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塞缪尔·R·桑迪·伯格的话来说:“我们是历史上第一个非帝国的全球大国。”

一年之后,小布什在竞选总统时对尼克松和伯格都作了呼应:“美国从来都不是帝国。我们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可以有机会成为帝国而拒绝成为帝国的大国。美国宁取崇高的理想而舍弃强权,宁取正义而舍弃荣誉。”入主白宫后,他多次强调过这个观点。入侵伊拉克前夕,小布什在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一次演讲中声明:“美国无意决定伊拉克要建立怎样的新政府,那是属于伊拉克人民的选择……我们只在需要的前提下驻留伊拉克,不会多呆一天。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就作了这样的许诺,并在和平年代里恪守了这样的许诺。打败敌人之后,我们留下的不是军队而是宪法和议会。”

在2004 年4 月10 日对伊拉克人民的电视演讲中,他反复重申美国并无帝国企图,他宣布:“我们会帮助你们建立一个和平的代议制政府。这个政府会保护全体公民的权利。在这之后,我们的部队将会撤离,伊拉克将成为一个统一的、独立的主权国家。”5月1 日,总统登上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发表演说时,把话讲得更透彻:“历史上其他的国家在别人的土地上打了胜仗都会驻留下来,占领并剥削这些国家。美国人打完仗后除了回家,什么都不做。”

这句话被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所引用,正如本书引言所显示的。事实上,这一点似乎是布什政府里所有重要人物达成一致意见的少数观点之一。国务卿科林·鲍威尔2003 年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美国并不追求成为一个扩张疆域的帝国。我们从来不是帝国主义者。我们寻求一个全世界人民都能享受的,而非少数特权阶层的人才能享受的自由、繁荣、和平的世界。”

很少有美国人会反对这一点。发人深省的是,2003 年在接受皮尤全球态度民意调查的人中,5 个美国人中有4 个认可将美国理念和风俗习惯在全球范围广为传播。但同样的这些人被问及“这是否是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导致的结果”时,便很少有人表示赞同了。

弗洛伊德将“否认”定义为对心理创伤的一种原始心理防御机制。因此“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人似乎不可避免会变本加厉地否认他们国家的帝国主义特征。然而随着美国对外政策由防卫转向进攻,便似乎不再有否认的必要了。除了它的名字,美国本身就是帝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能更明确地确定这个帝国的性质。

4.美国金融帝国 篇四

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家族。很多国内人士对它的接触,是从《货币战争》一书开始的。

上周日吉利成功签约收购沃尔沃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再次浮出水面。日前,本报记者从罗斯柴尔德(又译作“洛希尔”)父子(香港)有限公司了解到,在吉利200人收购团队中,在欧洲有着逾百年历史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团队帮助吉利成就了中国最大一宗海外汽车业收购案。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机构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目前在香港、上海、北京都设有办事处,在中国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吉利背后的罗斯柴尔德团队

路透社日前报道称,中国最资深的女银行家之

一、两名顶尖的瑞典籍汽车业内人士、一名伦敦市长的儿时伙伴,由这四人领导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团队帮助吉利成就了中国最大一宗海外汽车业收购案。

路透社称,有知情人士表示,罗斯柴尔德银行(洛希尔国际投资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Jennifer Y u)和银行负责汽车业务的三巨头之一梅瑞克·考克斯帮助促成了该交易。俞丽萍帮助吉利疏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痴迷汽车的考克斯则在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谈判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考克斯曾是高盛的合伙人,2002年来到罗斯柴尔德银行。

汉斯-奥诺夫·奥尔森和培尔·吉林哈默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前者是罗斯柴尔德公司的顾问,后者是罗斯柴尔德欧洲公司的副董事长。

奥尔森曾担任沃尔沃的首席执行长和董事长,随后任职福特公司的首席营销长。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奥尔森是一个“典型的瑞典商人,克制、分析力强”,他帮助吉利与沃尔沃的员工、工会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吉林哈默曾在沃尔沃的前母公司V olvoA B工作过23年,他还同时是汤森路透集团信托董事会主席。

吉利一方的顾问团队还包括英国富尔德律师事务所企业业务律师克里斯·鲍恩以及知识产权专家阿芙丽尔·马丁戴尔。

最值得一提的是,洛希尔国际投资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JenniferY u)在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Jennifer Y u以前曾经在法国的银行工作,后来来到罗斯柴尔德工作,她在投资银行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中国也参与了一些大公司的并购业务。”冯雅格先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是罗斯柴尔德集团旗下在香港的另一家机构LCFRO U TH CH ILD G RO U P的首席代表。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俞丽萍目前在中国投资领域比较活跃,去年10月和11月她分别到过重庆和天津寻找过合作项目。在重庆,俞丽萍表示主要想进行两个方面的合作,可以直接投资重庆的企业,也可以帮助重庆企业出海收购境外企业;在天津,她与当地政府领导会面,并表示尽快落实与天津的合作项目,为天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有外媒报道,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罗斯柴尔德团队发挥了财务顾问、知识产权顾问以及政府公关等重要作用,记者昨天联系洛希尔父子(香港)有限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管先生,他表示不便对外透露更多信息。

客户包括国内多家知名企业

业内人士评价,吉利收购沃尔沃协议的签署有助于巩固罗斯柴尔德银行在汽车业龙头顾问的地位,也进一步凸显这家家族银行无懈可击的过往成就。

根据汤森路透数据,除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交易,罗斯柴尔德在过去12个月中共承接了总价值高达892.5亿美元的汽车业并购交易,远超其他银行。近期客户包括大众汽车、宝马和英国、美国政府。

对于帮助企业进行并购业务,是洛希尔国际投资银行的拿手好戏。洛希尔国际投资银行延续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一贯的低调风格,很少在中国的媒体上露面。

罗斯柴尔德集团驻香港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本报透露,目前罗斯柴尔德集团在香港及内地开展业务的主要机构是LCFR O U T H C H IL D G R O U P和

N MR othschild& Sons(H ongK ong)Lim ited,后者即罗斯柴尔德父子(香港)有限公司。可查找的资料显示,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南京汽车和上海汽车的合并,都有罗斯柴尔德的参与。在中国接手财务项目时,罗斯柴尔德不吝于接手来自各行业的项目,“我们的客户既有央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有民营企业小肥羊、阿里巴巴。作为财务顾问,我们曾参与了与中国相关的最大并购案,中国联通以240亿美元收购中国网通集团。”去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六代传人、洛希尔金融集团主席大卫·罗斯柴尔德访华时说。

大卫·罗斯柴尔德还表示,希望展开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合作,以前罗斯柴尔德在欧洲获得了银行业领域的成功,希望把这种成功模式植入中国,寻找合适的中国伙伴。大卫同时也希望能在中国扩大资产管理业务,将这一业务占罗斯柴尔德全球业务的3%提升至10%。家族长盛秘诀三要素

作为全球最富有的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打破国人“富不过三代”这一论断,家族财富传承250年,经久不衰。

时至今日,罗斯柴尔德家族旗下的企业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钻石供应商、全球最主要的红酒供应商,同时占据全球70%铁矿石交易的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企业都与其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家族也因其保守的投资风格不伤毫发成为一大奇迹。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长盛秘诀曾被概况为三方面:庞大的政界关系网;多元化的投资;高明就是比别人更保守。“政界的人物,像德国的前总理施罗德,他也是中国的老朋友了,他对我们公司来说,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顾问。还有萨科齐,在他当(法国)总统之前,我们就是朋友了。”去年,罗斯柴尔德金融集团主席大卫·罗斯柴尔德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说。大卫·罗斯柴尔德介绍,罗斯柴尔德家族走的多元化经营的道路,有三个传统的投资领域,葡萄酒、艺术和银行,还投资于铁路,包括在中国和印度的铁路。此外的话,也非常青睐那些自然资源,比如会投资一些矿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投资新的领域了,只不过这些是家族一贯投资的传统领域。

在这次的金融危机当中,罗斯柴尔德家族无论是固有资产还是投资,都没有受到任何一点的损失。“我们避开了损失,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是最聪明的,而是因为我们保守。我们已经传承了六代,所以会更加谨慎。而且我们所提供的服务是金融服务,而不是资本运营,所以我们的风险很小。”大卫·罗斯柴尔德说。

链接

罗斯柴尔德家族:250年历史的神秘金融帝国

罗斯柴尔德,一个神秘而古老的金融家族,当250年前第一代罗斯柴尔德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法兰克福的一个普通犹太商人,仅仅用了不足100年的时间,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命脉。据悉,在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遍布欧美,所控制的财富甚至占了当时世界总财富的一半,达到50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全年GDP的四倍。罗斯柴尔德家族:250年历史的神秘金融帝国

罗斯柴尔德,一个神秘而古老的金融家族,当250年前第一代罗斯柴尔德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法兰克福的一个普通犹太商人,仅仅用了不足100年的时间,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命脉。据悉,在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遍布欧美,所控制的财富甚至占了当时世界总财富的一半,达到50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全年GDP的四倍。

5.解读美国金融体系 篇五

金融电子化,2004年6月14日,作者:贾凯

解读美国金融体系

美国金融体系是全球最大和最完善的金融体系,它在美国国内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全美金融系统每年直接创造的产值大约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由于美国的经济规模非常之大,因此它对全球的影响力度也就非常大,只要格林斯潘一宣布降息,恐怕这就不只是美国一个国家的事情了。

美国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历史长度只有两百多年,相对而言,美国金融系统的历史却十分悠久,并且非常稳定。尽管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战争、大萧条等,但美国的金融系统自从建立以来其许多东西一直持续使用直至今日。比如人们现在使用的美钞,它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印制发行的,如今仍然还是最初的样子。再比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创建于1913年,直到现在依然还是最初的那套体系在运行。再往远一点说,美国政府发行的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始于1862年,从那时起直到今日,凡是历史上美国政府发行的货币都依然有效,如果今天谁还有那个时候的货币,仍然可以合法流通。世界上具有这样悠久金融史的国家并不多见。

美国金融机构

美国的金融机构分为两大类:储蓄类和非储蓄类。储蓄类金融机构是真正影响美国货币供应的金融机构,它直接左右着美国的经济前途与方向。非储蓄类金融机构主要指股票经纪人。所谓股票经纪人实际上就是倒股票的,他劝别人购买股票,买卖做成之后从中收取佣金,但他自己却从不拥有股票。而券商则是从事股票买卖的,既要买进来,也要卖出去,可他们并不依靠手续费来挣钱,可以说算得上是个零售商,但就股票经营而言,也只能算是中间商。

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在美国始于1933年。此前的银行既可以做投资又可以做储蓄,二者兼有,而此举直接的后果是引发了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导致许多银行垮台。此后美国政府对此做出法律规定,明确指出:如果银行要吸纳百姓积蓄,则不能从事证券投资。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储蓄类银行与投资类银行的区别。

退休基金

退休基金在美国金融中占有很大比例,各大公司对此都有3%~5%的贴金,但这笔钱只能在退休以后才能拿到手,如果要提前将这笔钱取出来就得交罚税。退休基金的来源是个人掏一部分和公司补贴一部分,个人掏的那一部分在税收的时候就被划去了,不必再对此交税。关于退休基金这一块基本都在股票市场上运转,由于股票市场的跌宕起伏,现在有许多美国人担心这将给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保险

保险属于金融范畴,尤其是人寿保险中的投资保险,也就是说,你现在可以每月交一定的钱作为投资,保险公司保证给你一定的回报率,若干年后你要是出了事,则按照保险的额度来赔偿;如果没出事,那就连本带息都还给你。这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极具诱惑力,觉得要是买了保险如果不发生意外,到时候钱不仅可以全都拿回来,而且还会得到投资的收益。

金融服务公司与信用社

金融服务公司在美国非常之多,有些公司的规模非常之大,其经营范围从买车贷款到信用卡再到卫星租赁。但是,金融服务公司属于非银行机构。

信用社也是美国金融机构中的重要成员,一般被定义为非盈利机构,它通常为自己的成员提供某些贷款,比如买车、购房等,而利率都比别的地方低,其原因在于它的非盈利性。

储蓄类金融机构

储蓄类金融机构是吸收储蓄的地方,需要老百姓到那里去存钱。美国的商业银行在储蓄类金融机构中占有很大比重,约为65%。储蓄类金融机构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最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美国的货币供应。储蓄类金融机构在美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储蓄类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的特点是吸收存款。在美国历史上,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途径是提供支票账户,而支票账户是没有利息的,客户在银行开一个支票账户把钱存进来,然后银行给客户提供使用支票的方便。商业银行用这种方法从民间吸收资金,然后将其用于商业投资。

储贷行与共同储蓄银行

储贷行和共同储蓄银行属于结支类的商业银行,但与商业银行有着巨大不同,它们不像商业银行那样依靠没有利率的支票账户来吸收存款,而是依靠储蓄账户来吸收存款。其特点有点像定期存款,客户把钱存到银行,银行要给客户付利息,虽说不是定期存款,但却限制客户每月最多只能填写两三张支票,不能多写。这类金融机构用这种方法把钱吸收进来,然后主要用于老百姓的住房贷款。现在的美国,结支类的商业银行与储蓄类的商业银行二者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许多结支类的商业银行倒闭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美国所有结支类商业银行的账目全都坏掉,致使很多结支类的银行无法经营下去。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结支类的商业银行其业务内容是把老百姓的存款吸收进来然后再贷款出去,而贷出去的钱差不多都是些长期贷款,比如房屋贷款,贷款期限是15年~30年。而结支类商业银行的策略是先要去借短期贷款然后再放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利率低,长期贷款利率高,银行靠这二者之间的利息差来赚钱。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游戏规则似乎倒置了,借来的这些短期贷款的利率反倒提高了,可长期贷款已经发出去,资金流动只能靠长期贷款的利率往里进,所以导致了结支类银行纷纷倒闭。后来,美国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此事,美联储动用了一大笔资金来挽救这些银行,但实际上结支类的商业银行最终还是倒闭了一大批。

银行的特许与审计

由于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所以我们国内许多人都认为在美国完全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在美国,目前仍然有某些领域是在政府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之下进行操作,其中包括金融业、电信业、制药业等。由于政府对这些行业的管制相当严格,所以,对于银行的建立及其运作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特许”。

“特许”在美国分为两种,大而言之就是有两类银行:一类叫做国民银行,也就是National

Bank。NationalBank必须要向美国财政部中主管货币的机构提出特许申请,并且要在联邦这个层次上来审核。因为美国早期的银行都是从各个州的角度而不是从国家的角度开始发展起来的。另外一类叫做州立银行。成立州立银行必须向所在的州提出特许申请。从数量上看,州立银行比较多,但其规模都不大,从资金方面看,National

Bank的资金占有量非常大。

所谓对银行“特许”的“审核”过程,实际上构成了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对金融业的控制。在所有对金融业的控制中,“审核”属于最高级别,在其下面就是美联储系统。

美联储系统是一个具体对银行作出各种管理和控制的实体,并且也是对资金市场和货币市场做出各种管理和控制的实体。

对银行的审核根据以下方面来实施:第一,资金的适度性。你这个银行做了那么多的投资、吸收了那么多的存款,那么你是否有相当的资本来维护这个银行的运转。第二,你这个银行的实际储备金究竟有多少,以及银行的管理机构和人事机构等,这些都要被审核。当然,银行的赢利和资金的流动也在审核之列。比如说银行里做的投资都是长线的,买的都是长期债券,如果老百姓忽然都来找银行要钱银行该怎么办?也就是说,银行里有没有足够的钱来实施兑换。关于管理方面的审核主要包括:消费需求、贷款申请、授信,以及对已有贷款的管理、风险控制、追讨账户等。

在对银行审核时,上述所有环节都要被审核到,并且审核得非常仔细,仔细到了查看你这家银行的计算机程序如何编制,其中包括计算机程序里用到了哪些数理模型和使用了哪些变量,这些统统都要被查看,比如参数当中不能使用带有歧视性的变量(性别、年龄、民族等)。

实际上,美联储对所有的联储成员都有一个审计过程,如果发现哪家银行在经营上有问题,就会对其采取措施。比如发现某银行的运转快要不行了,便会停止该银行把利润作为纯收入,也会停止该银行继续吸收储户。通常情况下,联邦对国民银行的审计一般都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

另外,对控股公司也有严格的规定。在美国有很多的银行控股公司,像Citybank实际上就是Citygroup的一个成员,其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对银行业务领域有许多严格限制,而控股公司的重要作用就是打破这些对银行业务领域的种种限制。例如,你可以在伊利诺斯开一家银行,同时又在加利福尼亚开一家银行,而这两家银行实质上都是一家银行。控股公司在集资上会有很多优越性,比如美国允许由控股公司发行债券,而控股公司下面的具体分支机构则不可以做出此种举动。

联邦储蓄保险

在“特许”和“审计”再往下一个层面就是联邦储蓄保险。联邦储蓄保险的目的是要解决一旦银行垮台储户的存款如何处理。如果因为银行的破产储户的钱就没有了,那谁还敢往银行里存钱?而一旦出现了那样的事情,其金融系统也就不是一个健康的系统。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于是产生了联邦储蓄保险。美国法律规定,所有的联储成员都必须加入联邦储蓄保险。加入联邦储蓄保险需要缴纳保险金。通常,非联储成员也去参加联邦储蓄保险。在美国,几乎所有银行的大门口以及所有的支票上都标明自己属于联邦储蓄保险成员,这就是告诉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在这里存钱。目前在美国只有3%~4%的银行没有参加联邦储蓄保险,换句话说,基本上所有的银行都参加了联邦储蓄保险。

联邦储蓄保险明文规定:一旦银行倒闭,凡账户上1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就1分钱也不会少,全部由联邦保险负责支付。所以,储户可以尽管放心。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具体规定,比如你在银行里开了3个账户,每个账户上都有10万美元,那么当银行倒闭时最终只能还给你10万美元。但如果你使用了不同的名字开账户,那么你的钱就可以全部拿回来。如果你在不同的银行里分别开了10万美元的账户,那么你的钱也可以全都拿回来。当然,有钱人绝不止有10万美元,所以他们的策略是使用不同的方法把钱数化小,比如使用个人的名字以及夫妻联名等方式开账户。

当然,10万美元以上的账户也不会轻易失去,因为银行在到了最后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美联储系统决不会坐视不理让其死掉,他们会启用一系列营救措施把这个行将垮台的银行合并到另外一个健康的银行里。按照美国的法律,购进这家即将倒闭银行的健康银行,一定要把原先该银行所有储户的账目统统转到自己的名下。实际上,这种最坏的情况从来也没有发生过,没有谁存了10万美元以上的钱而因为银行倒闭钱就拿不回来了,因此从中可以看到美国金融系统的运作管理是何等稳定。

美联储成员

美国的National

Bank,即在联邦注册的那些银行,按照法律的规定必须是联储成员,比如像Citybank这样的银行就一定是National

Bank,它也一定是联储成员。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国民银行都是联储成员,州立银行是否要参加联储,这要由银行自己作出决定。所以,并非所有的州立银行全部都是联储成员。

银行的兼并

近年来美国金融界的兼并之风越刮越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拥有大约1.5万家银行,到2001年底就已经剩下了8000余家,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银行间的兼并。

原先,金融分支机构是不允许跨州经营银行业务的,但由于银行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对策,现在实际上许多银行都在跨州经营,Citybank和Bank

of America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它们在各个州都有银行业务。关于兼并事,美国的法律对此有许多详细的规定。

联邦储备系统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1913年由当时的威尔逊总统签署法案批准成立的。其背景是在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动荡不安,且一次次地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所以当时的美国总统签署法案,成立了联邦储备系统,即中央银行。

建立中央银行系统的重要目的就是控制货币供应,监督金融机构,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运营,为政府和社区提供金融服务。

但是各国的中央银行系统并不是从美国最先成立的。英国在18世纪就有了中央银行;法国早在1800年由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银行,亦即央行;德国人是在战后基本上照搬了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模式。

单从监管金融机构这方面来说,九成以上的美国人都会认为美联储对所有的美国银行都实施监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美联储只负责监管联储成员中的非国民银行,换句话说,只有美联储系统中的州立银行才由美联储监督,非美联储系统的银行不归美联储监督。关于这一点,即使在美国生活了很久的人对此也许都不是十分清楚。

美联储系统结构

美联储由7名成员组成,这7名成员均由美国总统提名,并由参议院批准。

美联储的储备能力由自己建立。

美联储下设一个开放市场委员会,这是联储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机构。

美联储下面还设有12家地区性的联储银行,这也是美联储可操作的组织机构。

以上这些组织机构均由美联储任命其董事。

美联储委员会虽说只有7个人,但实际上在华盛顿拥有1700多人为他们提供服务,其顾问委员会全部由学术界人士组成。美联储设主席、副主席各1人,其余都是成员,这些成员全部由金融界颇具影响的人物组成。目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7人当中有2人告缺。按照美国的经济区域,美联储之下划分为22个地区银行的分部,其中只有纽约很特殊,因为美国的开放市场完全是由纽约的美联储银行在操作。

所有的联储地区银行总裁都是银行界的泰斗。美联储的地区银行,除了波士顿以外其他都有分支机构,共计25个。在美联储的地区银行总裁中,除了3人是硕士学位以外,其他全均为博士学位,这些人都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钞票印制与货币发行

美联储银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印制钞票。美国的所有钞票都有美联储的印记,随便拿出张钞票都可以识别出是那家美联储银行发行的。美国的货币发行工作由美联储下属的12家区域性储蓄银行来完成,各银行发行属于自己业务量的货币。

而货币的印制则由造币局完成。造币局并不归属于美联储管辖,它归属于美国财政部的一个下属机构,银行必须付给财政部印刷纸币的费用才行。

在纸币发行中,区域性的美联储银行要用自己的资产作为抵押,也就是说,所发行的纸币不能超过该银行的资产。

金属币也由造币局制造,并由美国财政部支持。美联储系统在取走金属币时,一枚5美分的硬币必须付给造币局5美分的钱,一枚1美元的硬币就得付给造币局1美元才行。

贴现率的调整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早已被写入联邦法案之中:要有最大的产出和最大的就业,并要稳定价格,还要有一个合理的长期利率。这些内容都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并且必须被实施。其具体做法是:调整贴现率、调整储备率和开放市场操作。

调整贴现率大概是一段时期以来被人们炒作得比较火爆的事情,每一次格林斯潘宣布贴现率都成为一个特别大的新闻,在宣布以前人们都在猜测这个贴现率如何如何,一旦宣布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特别大的影响,其实这又是一个误区。

一般的美国人都认为贴现率是非常重要的,而实际上贴现率所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小,从美联储来说也知道调整贴现率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因为它不仅产生了公众效应,而且它在实际使用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并不怎么重要。

什么是贴现率

那么贴现率是怎么回事?在美国,如果银行的储备金不足了,就要向美联储借钱,在此美联储向银行所要的利率就叫做贴现率。通常情况下,一个银行要是走到了向美联储借钱的地步,就表明该银行已经到了十分脆弱的境地,银行也尽可能不去这样做。

在实际运作中,美联储用来弥补银行储备金不足的钱只有3000多万美元,而3000多万美元在美国的金融系统中大概只相当于沧海中的一滴水。当然,贴现率肯定会有它的作用,但是不可能完全由贴现率来决定命运。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经常听到人们议论:“美联储的格林斯潘又在下调利率了”。但大部分美国人也许并不清楚,所谓贴现率的调整并不是由格林斯潘来决定,实际上贴现率的调整是由美联储的12个地区银行提出来。最初是由各地区提出自己的调整利率,但后来美国政府感到在这个问题上必须统一行动,所以,现在的做法是由美联储委员会对此做出统一决定,并由格林斯潘对外宣布最终实施什么样的贴现率。

开放市场的操作

美联储所作的一项重要事情就是对开放市场的操作。所谓开放市场的操作其实很简单,就是美联储在开放的市场上买卖美国政府的债券,其目的是通过控制储备金市场的供需关系来控制整个市场。美联储从来不去直接制定联邦资金利率,该利率完全由市场控制,可它却控制着这个市场,靠着在开放的市场上买卖政府的债券来控制整个市场,并由这个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而控制利率,这就是美联储所要达到的目的。

举个例子,比如在经济增长缓慢时期,美联储认为应当使用一个扩张型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大概也真的就是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于是它就在开放的市场里大量抛售联邦债券,其结果是银行买了去,银行买了联邦债券之后就得付钱,即所谓银行把钱付给了美联储。也就是银行写了张支票交给美联储,美联储再将这张支票放入自己的账户里,实质上就等于银行在美联储里的储备金额增加了,因为其整个存款的数额没有改变。

按照法律规定,储备金是与存款相关的,但在存款数额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不过因为银行购买了政府债券之后的那笔钱放进了联邦储备银行里,其结果导致了储备金的增加。储备金增加之后的影响就是在储备金市场上的供过于求,由于储备金增多,人们去寻找和弥补储备金短缺的机会将大大减少。当供过于求之后,人们借钱来弥补储备需求的利率也就下降。

最重要的问题就在这里,储备利率一旦下降,将对各种短期贷款的利率都有影响,所以,短期贷款的利率都得往下滑。而市场上短期利率的下降,至少会影响到支票账户的存款增加。因为在短期利率下降的时候再去购买债券就没有多大意思,原来支票账户里的钱打算拿出来购买债券或者能够产生利息的金融产品,而这时一般人就不买了,所以支票账户里余留的钱也就多起来。支票账户里的钱多了,股票市场就走高,其道理很简单,由于债券失去了诱惑力,于是人们就去买股票。

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一要抛售联邦债券就可以预期股票市场会有一个较好的长势,其结果就将导致信贷消费的增加。因为利率低了,买房买车的人也便多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期望在经济上有一个增长。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住房贷款利率是在6%左右,这是美国历史上的最低点,所以在那个时候买房、买车的人也就特别多。

6.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研究 篇六

住房金融是以住房信贷为主的各种住房信用的资金的交易活动,是以踌躇,融通住房资金为核心的住房金融市场,住房金融体系以及住房金融运行机制的总称。它不同于一般金融的基本特征是住房资金融通具有长期稳定性和政策性。各国的住房金融政策均呈现出政策性和经营性的二重特点,在住房金融体系中,住房金融结构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世界各国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住房金融制度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可以将住房金融制度分为三个种类:市场主导型,合同储蓄型与强制储蓄型。

(一)美国住房金融制度构成: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完善成熟的住房金融制度。美国住房金融一级市场的行为主体,包括贷款购房人、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和一级市场保险机构。商业银行、储贷协会、互助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购房人签订抵押贷款借款合同,金融机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购房人按约定逐期还本付息,住房金融二级市场的行为主体,包括抵押贷款发放机构、政府支持企业、二级市场担保机构和投资者,其运作机制实际上就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并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分散了贷款发放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了住房金融一级市场的流动性,为促进住房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公共住房政策目标的实现,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和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分别负责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监管,由于一级市场上的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众多,难以实施直接监管,因此美国政府将全国分为12个片区,相应建立了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作为联邦贷款银行系统的成员机构,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共吸收了8104家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作为会员,使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通过直接监管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间接实现了对一级市场的监管。二级市场上则由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负责监管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

(二)运作方式:

按参与住房金融机构和住房金融工具的资金来源、运行方式不同可分为: 一类:参与住金融的机构和住房金融工具结合的开放式的住房金融结构。这类住房金融结构的资金全部直接来自金融市场,其典型国家如英国、美国。国家的政策性体现在减免税收形式的货币补贴、政策性保险方面。二类:政策性、商业性住房金融机构和住房金融工具结合的封闭式、开放式混合的住房金融结构。

①实行业务分离型银行制度。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完全分离,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分开。商业银行只能从事短期贷款和买卖政府公债,不能从事长期放款和发行、认购、经销、包销证券等投资银行业务。

②建立“条例”,规定银行计息存款所支付存款利率最高限。

③允许给客户提供支票账户,取消支付活期存款的利息。

④创立存款保险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规定联邦注册银行必须参加存款保险。州注册银行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存款保险。美国商业银行经过近200 年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双轨注册、单一制和分业型的商业体制。

美国的专业住房金融专业机构是节俭机构。节俭机构有两种类型: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分布在美国全国各地,除少数是大机构外,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互助储蓄银行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平均规模比储蓄贷款协会大。节俭机构最早是合伙制,存款人就是所有者,后来立法规定可以将合伙制转变成股份公司制的结构。住房金融主要依赖于直接融资。工业革命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大萧条孕育了美国新的金融体系,也确立了美国现代住房金融的运行框架。新政金融改革为了避免住房金融市场受到一般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将住房金融和一般金融市场隔离开来,建立类似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住房金融体制。这一体制的特征是:

1、建立与联邦储备体系平行的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体系。

2、节俭机构组织形式与商业银行的单一银行制度类似,禁止跨州经营,不得在州外设立分支机构。

3、节俭机构不允许为客户提供支票账户。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吸收客户小额储蓄存款发放居民住房抵押贷款。

4、相继成立联邦住房管理局、退伍军人管理局和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等政府机构。联邦住房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主要是为较低、中低收入家庭和以前在军队服役人员购买住房提供融资担保和保险。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通过购买和出售由联邦住房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担保保险的抵押贷款,发行债券为住房市场和大规模资本市场之间提供直接联系,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的出现为美国住房金融向二级抵押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节俭机构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一系列的危机,此时抵押市场的份额开始逐渐下降,商业银行在抵押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加。从 70 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国二级抵押市场的机构和工具创新不断增加,抵押市场逐渐超过一级市场。

(三)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的特点:

美国的住房抵押市场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私人信用占住房抵押市场的主导地位。住房信贷活动基本上是由各种私人金融机构诸如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或人寿保险公司等自发地组织经营,经营风险均由这些私人的金融机构承担。第二,各种金融机构以其独特的业务活动形成住房金融市场的完整网络。住房抵押是基本信用形式,在这种信用形式下,派生出许多其他的信用形式,信用提高层次如政府机构和私人机构给借款人提供抵押偿还保险和保证。二级市场中抵押债权证券化中资产的出台、组合包装、信用提高、上市流通形成完整的资产证券化信用,另外还有一些机构以专门储蓄筹资等。由此,美国的住房信用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三,美国住房金融市场具有充分高度的竞争机制以及资场中两级市场体系完备,因而美国住房抵押市场具有内在的运行机制。第四,政府住房金融动构成住房抵押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房金融运行机制的主要环节都有政府参与。在初级市场,政府对个人的住房抵押提供保险;在二级市场,政府机构为证券化资产信用提供活动空间另外还有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稳定住房金融系统,促进住房抵押的资金流动性、保障住房抵押资金的供应并调节二级市场。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以市场机制为主的住房金融运行机制(2)明确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

7.风车帝国引爆金融革命 篇七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时过境迁,荷兰经济雄风犹存。

如今,这个人口仅1600万的小国,拥有10多家世界500强大公司。诸如皇家壳牌石油、荷兰国际集团、飞利浦电子都是举世知名品牌,中国人皆耳熟能详。且人均收入依然位居全世界最高国家之列。

众所周知,荷兰自古以来就以资源极度匮乏著称于世,水患无日无之,所谓“低地国家”由此得名。那么,资源贫乏、人口稀少,荷兰何以能够成为地球上最富裕和最强大的国家?

1996年,荷兰银行到深圳开设分行。我当时任职于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陪同行领导应邀出席开业庆典。行领导问荷兰银行董事长:荷兰人凭什么能够创造如此众多的跨国公司?董事长回答:凭借海盗精神。

以海盗精神来概括荷兰人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非常贴切。回顾以往500年的世界史,荷兰人算得上是最富创新勇气和冒险精神的民族。其最辉煌的创新正是金融革命。

是荷兰人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股票可以自由买卖的股份有限公司(1609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1621年的荷兰西印度公司);是荷兰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多层次金融结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是荷兰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荷兰人还是主权债券(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券的开拓者,是期货、期权、掉期、卖空、买空、资产证券化、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永久年金等数之不尽金融工具的发明者。

金融革命使荷兰成为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和欧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直接刺激了英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诞生。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荷兰王室的威廉成为英格兰新国王(威廉三世),他带给英国最贵重的礼物就是荷兰的金融家和金融技术。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威廉三世将荷兰成熟的金融技术全盘引进大英帝国。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壮举。英国公债市场、伦敦金融城、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银行体系、可交易股票市场、英国东印度公司、各类保险公司以及知名的南海公司,恰如雨后春笋勃然兴盛,为英国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金融革命是大英帝国崛起的真正秘密。她帮助英国建立了强大的海军,赢得了大多数战争,刺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工业革命,让一个欧洲边缘小国的旗帜飘扬到世界五大洲和四大洋,让伦敦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让英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货币。

1790年,当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着手勾画美国的金融蓝图之时,他心中的榜样正是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的金融革命。阿姆斯特丹和伦敦金融中心让荷兰和英国跃上世界财富和权力之巅,100多年之后,纽约华尔街让美利坚成为新的全球霸主,让美元成为新的全球货币。

8.美国金融危机论文(本站推荐) 篇八

论文摘要: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近半年之后,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宣布破产。而在此之前很难有人能预料到,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有人用“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飓风”一词比喻这场危机,无论哪种比喻,这场风暴以极快的速度震动了全球,与危机中心相隔一个太平洋的中国股市,也以2000点告破表达了悲观的态度,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在9月25日《财经网》校园行上海交通大学称:“中国就是美国镜子里的影子。”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注定不能独善其身。

首先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国内几大银行总共购买了美国证券业价值约200亿美元的证券产品。在美国金融业面临巨大困境的今天,雷曼兄弟的破产无异于把华尔街向地狱又推进了一步,而国内金融机构购买的证券产品也面临着巨额贬值甚至清算的厄运。例如华安基金已于9月16日在其网站上贴出醒目告示,提示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投资风险,由于雷曼兄弟下属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而且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而无法全额收回,甚至连该基金的存续也将出现问题。幸运的是,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因直接购买次级债产品是我国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经理赵庆明表示从目前公布的各银行年报来看,这部分的风险是可控的。因此,经济学家景学成指出更值得注意是次贷危机的持续恶化对中国股市的心理压力。他说:“股市是个信心产物,如今周边股市狂跌,投资者心理压力沉重,这些都成为一块巨石,加速股指下行的速度。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投资者恐慌情绪有着强大的传染效应。”

除了资产缩水外,此次金融危机将引起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权、债权等,这可能对中国外汇和资产市场施加沉重的向下压力,这也正是去年至今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外资机构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占据显赫地位,他们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不得不抛售韩国资产,抽回投资,以救母国总部燃眉之急。根据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从2007年6月~2008年6月末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今年5月为净买入之外,其余各个月均为净抛售,累计套现499亿美元。在沉重的抛售压力下,还在亚洲货币仍然对美元显著升值之时,韩元已经早早开始对美元贬值。今年年初,美元兑韩元汇率还在950韩元兑1美元左右,到9月1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46个月以来低点,近4年来首度跌破1100韩元兑1美元,韩国主要股指随之暴跌。令人倍感侥幸的是,虽然前几年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成风,但雷曼兄弟这家“举世公认”的“华尔街一流投行”还没有成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战略性投资者。不过,雷曼在金蝶软件、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天津融创集团、铜管制造商金龙集团等公司的股本投资将面临转手。其次,是对我国外贸业的影响。我国近年来GDP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美国经济的疲软、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再加上雷曼兄弟破产起到的加速作用使得今天的美国金融业更加风雨飘摇,而这势必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海关总署9月22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外贸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5%,进口数量增长9.8%。与之相对,中国前七个月名义出口额增长22.6%,名义进口额增长31.1%。

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下滑,自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曾于今年3月向商务部递交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自2007年9月以后,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已经从上半年的约20%左右降至10%以下。今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十分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况。

作为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海关总署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9.9%,增幅下滑8.1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幅首次回落至个位数。1月~7月,美国仍然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16.2%下降至目前的12.8%。

海关总署将中国对美出口减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和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须警惕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继续蔓延,对其连锁后果要予以密切关注。”海关总署在报告中指出。

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危机初步爆发时,部分中国出口企业转向欧洲市场,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保持强劲,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当危机进一步深化,这些国家经济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进口需求显著下降。

这些因素在近几个月逐步显现。中国到欧洲出口已从年初30%~40%的高增长降至8月的22%。中国出口日本的情形与此类似,且下滑趋势可能延续。除巴西以外,中国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也明显放慢,到俄罗斯的出口已经第二个月呈现负增长。

因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次级债危机及其影响的深入带来的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放缓,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他还强调,由于出口制造商面向外需的产业重心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转移成本上升,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最后,是对我国的挑战也可能是机遇。毫无疑问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动荡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世界经济,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这是美国100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从前拥有着数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掌管美国金融业16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很有可能将让位于伦敦或者东京,可以说世界的金融格局可能正在经受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对于中国来说,国内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亟待克服的问题。

9.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分析 篇九

2、促使美国经济大幅萎缩。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股市以及其他主要股市均大幅下挫,因此,可预计美国等经济体的投资和产出将受到更大的冲击。由于目前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已基本丧失,2008 年 9 月份在美国股市上 IPO 的公司为零,再加上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加大,因此,美国企业的投资和产出必将出现大幅下降。

3、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就业人数锐减

金融危机最先发端于房地产市场,次贷危机导致信贷危机,大批金融企业倒闭或并购直接导致了金融行业自身员工和相关服务行业员工的失业,2007 年年末大约 4 万名员工可能因企业破产、出卖等问题失业,如果把针对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服务行业也包含在内,失业人数可能高达 12 万。信贷危机致使很多企业无法贷款获得流动资金进行生产,居民无法贷款进行购房、购车、上学等消费,生产、消费全面梗阻,恶性循环,整个经济陷入瘫痪。房地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的五大投行三家倒闭,其他两家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汽车产业遭到重创,汽车销售严重滑坡

4、金融业状况迅速恶化。自 2007年次货危机爆发以来,华尔街银行的损失很大且仍未见底和完全曝光。估计美国金融业损失高达 4600 亿美元,其中近50% 为住房按揭(美国已有 230 万人断供),20% 为商业按揭,30% 为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坏账。相当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其中不乏全球知名、有实力的银行都未能幸免。

5、住房价格大幅跳水。对房地产的悲观预期和不断紧缩的信贷状况互相影响并陷入恶性循环。房地产价格下降,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水平持续走低。从 2007 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全国范围住房市场价格平均下跌了 14%。其中,6 月份二手房销售量和价格双双下跌,同比分别下降 15.5% 和 6.1%。

6、失业率增加,给经济发展势头蒙上阴影。2007 年美国的失业率为4.6%。2009 年 9 月 26 日美国《明报》刊发报道指出,美国金融体系的近乎崩溃对美国就业率的影响远远超出华尔街。而失业率的增长势头必然会严重影响消费,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在63 左右,为 1982 年 3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上一篇:井底之蛙厉险记小学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招聘新员工责任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