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精选16篇)
1.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 篇一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很多人所喜欢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春天的随笔,欢迎大家的阅读。
有关写春天的随笔一
静静的坐倚在椅子上尽可能将身体靠实,让不知疲倦的椅子承起我体重的负荷,微微的闭上眼睛,让思绪处于静止,静静的小憩一下,真的是有累的感觉,很累很累。
坐在这椅子上,心依然有些不踏实,但必竟能靠一下,让我做一个短暂的休息,朦胧中也算是睡上了一觉。这些天真的是好累,身体异常的疲惫,连续几天来不知为什么觉睡的不沉,不足五个小时的睡眠也不是一个好的质量。于是大部分时间听着音乐,做着动画,每天不停的忙着,空间的文章这两天的量也在增加,也许这就是我全部业余时间的杰作吧。
不到中午便匆匆的离开了单位,回到家中,简单的吃点东西,又一次打开电脑,没有目的,只是一种习境,仅仅是一种习惯,早已习惯于电脑为伴的日子,早已习惯了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打开日志的编辑窗口,开始倾述我的心语。任指尖击打着键盘,让文字组合表达出我的心曲。
阳光透过玻璃窗将暧送了过来,身上一种热乎乎的感觉,春天的寒冷终于扭不过季节的脚步,春天,真正的春天携着暖风款款而来。这久违的暖意不久后,将会抚绿那树,那山,那地。将生命富于灵性,富于生机。一年的起始的季节,一年一年,一年一年的希望的起始。
春天的感觉好美,好舒服,好惬意。春天给人带来那么多的畅想,给万物带来那么多的生机,给万物带来那么多的希望,春天美呀,美的好醉人。
我又一次徜徉于空间的长廊,悠闲的品评着网友们精美的文字。思绪也随着文字跳跃飞腾,时而在翱翔在蓝天,时而又策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穿行于祖国秀美的山川,观人间万物奇景。我沉醉在文字的长廊,心花也开始绽放.......有关写春天的随笔二
春天是万物复苏季节,—切充满生机。我爱春天,我爱看四周生机勃勃的景色,爱听小河流水的声音和鸟儿啼叫声,爱嗅各种植物的清香。
转眼间,春天终于到来了,春天的气息,春姑娘静静地来到了人间,给大地披上绿装,撒下蒙蒙的细雨为大地轻轻地洗涤。我们出去郊外游玩,到处的花草树木长出嫩芽、嫩叶,开出了好看鲜花,大地上出现星星点点的草儿。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春天的景色真美!空气清新,我爱这里的春天。
2.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 篇二
前些年,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校外教育机构一直在为生存而“苦斗”、为发展而“拼争”。他们有过困惑与无奈:本来中小学生的活动阵地, 后来幼儿园孩子却成了“主体”;本来就要培养成形的“苗子”, 进入小学高年级却悄然“退出”。当然, 他们也有过偏误与挫折:本来是特长培养的方向, 却不得不“放开”学科补习;本来是公益性质的工作, 却不得不“模拟”市场经营。应该说, 有一段时间, 校外教育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别说局外人看不明白, 就是他们自己也心里打鼓。这三届的两地交流活动, 使他们从自己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背后, 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更看到了自己的活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迎来了校外教育的春天”。
其实, 津苏两地校外教育交流活动的意义, 绝非仅此而已。在政府公共教育服务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 校外教育理所当然列入其中。如果理性思考这个活动, 可能起码还能从三个方面获得深层次的启示。
启示之一:坚信“自己”很重要。
有人说, 没有校外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这话既不是官话, 也没有过时。平心而论, 校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 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谁也很难准确判断学生的潜能优势到底在哪里。是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人们, 潜能优势是从一个人少年时期的诸多爱好中发现、挖掘出来的。一个人的兴趣一旦稳定下来且成为特长, 才会形成他的潜能优势。大概这就是教育理论常说的兴趣“取向”吧!正是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潜能优势, 才满足了社会的多样需求, 构成了社会的多彩画面。校外教育尽管只在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发挥了特长培养的作用, 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但他们对构成社会的“多样”和“多彩”已经不可或缺。所以, “完整”的教育根本就应该涵盖校外教育。校外教育不能忽视, 更不能放弃。
让人十分不解的是, 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种“理论”———素质教育不等于“写写算算”加上“唱唱跳跳”。虽然这里的“写写算算”和“唱唱跳跳”都是人们熟知的“泛指”, 但它组成一个“不等式”以后, 也把为数不少的人弄蒙了。一直以“唱唱跳跳”为“主业”的校外教育, 如坠云里雾里。本来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还能勉强维持的校外教育机构, 更是备受冷落了。
细想起来, 提出这种理论, 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找“词儿”。这些年,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博弈”已是人人担忧的现实, 连那些权威人士都承认“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经过了多年艰辛的努力, 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才在业内开始形成共识, 怎么“唱唱跳跳”就不能算作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呢?试想一下, 如果连“唱唱跳跳”也不要了, 咱们的教育不就只剩下“写写算算”了吗?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吗?
津苏两地校外教育机构的三届交流, 虽然还仅限于“教研”的范畴, 还在培训科目的内容、方法、技术的层面进行研讨和展示, 但他们以自己取得的成果, 告诉人们这个“不等式”并不成立。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让人们从不同领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唱唱跳跳”的贡献。说得再“实质”一点儿, 是他们揭示了特长培训和人才培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 这种联系往“小”里说是“助推”, 往“大”里说就是“支撑”。建国以来, 到底这里的学员出了多少“大家”, 这里的教师出了多少专家, 恐怕哪个校外教育机构也能道出一批。看来, 只有坚信“自己”很重要, 大家心里才会更加有底儿。
启示之二:坚信“自己”有基础。
说起校外教育的基础, 应该是多方面的, 包括工作的、专业的、社会的和政策的等。但是, 这些基础当中, 政策基础是最根本的基础。不然, 校外教育机构凭什么开展教学、实施培训呢?远的不说, 仅近10年先后出台的政策, 已经给出了答案。特别是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年) 》又专门明确指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 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而且这一政策性要求, 又是专门结合义务教育三大任务之一———“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出来的, 不能不发人深思。谁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但谁都知道偏偏在这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因此, 可以肯定地说, 不断完善的政策基础为校外教育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充分利用减负“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服务学生, 发展“自己”,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当然, 其他方面的基础也很重要。比如, 建国以来长年积淀的工作基础就比较雄厚。尽管当时可能是基于少年儿童福利的考虑, 但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止。至今有些老人对于上个世纪50年代“少年之家”仍有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后来的那些“宫”、“馆”以及再后来的那些“中心”, 逐步构成了校外教育的网络。至于它们是姓“教”、姓“青”, 还是姓“妇”, 或是姓其他, 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校外教育同样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又如, 近几年不断强化的专业基础, 从教师队伍的构成就能体现出来。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 为校外教育机构配置的专业教师, 无论是来源渠道还是学历层次, 别人已经有些“嫉妒”。两地交流的研究成果及一些教师的个人成就, 足以凸显校外教育机构扎实的专业基础。至于社会基础, 在教育日益开放的今天, 应该是更加广泛了。即便家长的企盼是“望子成龙”, 也已经不再是“一条道儿跑到黑”了。客观分析孩子的情况, 合理发挥孩子的潜能, 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更何况校外教育的社会基础并不仅仅限于家庭的追求, 更多的还是社会的需求。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的走势与校外教育的内容, 关系日益密切。可以说, 大到传承、创新, 小到入职、创业, 校外教育都有所涉及, 乃至大有作为。这应该是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总之, 对于校外教育来说, 无论是哪些方面的基础, 也都是“自己”的基础。只有坚信“自己”有基础, 大家心里才会更加有准儿。
启示之三:坚信“自己”能创新。
俗话说, “有为才能有位”。“有为”又必须着眼于创新、着力于创新。校外教育连续三届的两地交流, 其实最大的亮点就是创新。如果认真推敲他们的创新成果, 大概可以这样概括:长于“深”而囿于“窄”。长于“深”, 主要体现在开展培训科目的“教研”。比如, “课程”开发就引进了大课程的新理念。他们可以把过去的朗诵、演讲、写作揉在一起, 创建一个“主持人”的新科目。其实, 这个新科目又与揉进来的那些老科目并不完全搭界, 因为诸如知识整合、现场应变、气质外化、形体配合、场景控制、合作互动等新的教学“元素”已经蕴含其中。他们可以把“讲故事”引入“儿童画”, 让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在想象的天地里丰富创作。从此, “儿童画”在这里打破了旧的模式, 焕发了新的生机。他们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嫁接“戏曲”。学生不仅从中学习了我国的传统舞蹈, 还共同参与了编舞创意、舞美设计、道具研发和服装制作。当一个全新的“戏剧舞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人们为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惊叹了。他们的创新, 已经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和学科的概念, “西洋”与“民族”、“传统”与“现代”、“世界”与“家乡”, 彼此的表现形式、表达内容, 经过他们的创新已经相互融合并得以升华, 这样的创新还不够“深”吗?然而, 这种创新仍然囿于培训教学的范畴。目前, 一些校外教育机构的培训教学已不仅是“重点”, 似乎就是“唯一”。存在这样的思维定式, 创新能不“窄”吗?恐怕长此以往, 就是再有“为”, 也很难有“位”。
按说通过培训教学进行特长培养, 作为校外教育的职能或职责, 确实无可非议, 但素质教育需要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合作而形成合力。学校教育负责培养兴趣、发现“苗子”;校外教育负责培养特长、发展“苗子”。最终, 让这些某一方面的“苗子”成为某一领域的“尖子”。双方必须要把“合作”发展成为“合力”。这样, 校外教育必须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学校教育给予系统支持。当前, 学校教育最需要支持的就是课外活动。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已经是他们的法律责任。近3年, 在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学校的过程中, 尽管课外社团和兴趣小组初步实现了“全覆盖”, 但由于辅导教师不很“给力”, 所以大面儿上仍然项目单调、水平偏低。在这个关键阶段, 校外教育机构完全能够延伸和拓展自己的创新成果, 责无旁贷地去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通过开展教师培训, 帮助学校开发项目、提高水平。正如有些校外教育机构那样, 向学校提供包括文本和光碟在内的教学参考, 包括“带团”、“进组”在内的现场指导, 包括观摩、合作在内的区域交流等。一句话, 只有坚信自己能创新, 大家心里才会更加有数儿。
校外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 看来用这些启示去理性地迎接春天, 可能更加必要。如果能够算作对校外教育机构的一点建言, 似乎也说得过去。
在政府公共教育服务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 校外教育理所当然列入其中。……平心而论, 校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 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有关地摊春天里的故事 篇三
地摊小贩与城管执法人员的“游击战”,算得上一道颇有特色的城市风景之一,甚至屡屡酿成流血冲突。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开始为结束这场两败俱伤的战斗而努力。
近两个月来,上海、南京、郑州、石家庄等十几个城市宣布将有序开放马路摊点。上海市即将出台的《城市设摊导则》规定,市区部分路段经市民同意,可设置部分便民类摊点。
去年9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开幕式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小商小贩也是城市多样性组成部分,城市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更宽容,在周末等合适时间可以放开管制。在乌鲁木齐,由小商小贩唱主角的“夜市经济”已成为城市品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
地摊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服务,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他们无证经营,违规占道,对环境、交通、安全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何兴利除弊?由于涉及城市化进程、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等许多深层次问题,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顺势而动
上海、南京、郑州、石家庄等十几个城市宣布地摊解禁大都是在两会前后,这是与就业促进法有着密切的联系。2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六次会议上,就业促进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3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就业促进法草案提出的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草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就业政策,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就业与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当前城市摊贩大都来自农村地区,属于社会低收入阶层,摆地摊成为他们在城市中的主要生活来源。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表示,扩大就业已成为社会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地摊作为一种弹性就业方式,虽然让城管部门很是苦恼,但它却不失为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也表示:“马路摊点的开禁,是尊重老百姓自食其力的选择,也让一些下岗职工、困难户、进城务工农民等城市低收入群体有了一条谋生之路。”
“就业促进法的出台有利于保障摊贩的生存权利。”中国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金英杰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由于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职业分工不同,各自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有别,双方的劳动投入所产出的结果恰好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各取其需。摊主增加了收入来源,居民提高了生活水平,这是一种双赢效果,不仅有利于摊贩,有利于附近居民,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张恒山教授表示,小贩的谋生权高于追求市容整洁的权利,城市管理者乃至全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在优先满足小贩们的谋生权的前提下,兼顾市容整洁。
金英杰同时认为,部分城市实施的地摊解禁政策,对于缓解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效果有限,又属于非正式就业,因此不应大力提倡。
地摊利弊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北京的许多胡同里,车流逐渐减少,摊贩也开始三三两两地聚拢到道路的两旁,有推着三轮车卖水果的,也有大声吆喝兜售盗版光盘的,更多见的则是直接在地上铺上一块塑料布,摆上一堆日常家庭用品。这些形形色色的地摊总能吸引住一些路人停下脚步。
王女士家住北京宣武区育新街附近,她常常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从摊贩那里买上一些水果。“这里的菠萝不光比市场里的新鲜,而且还要便宜好多呢!”王女士对《经济》记者说,街边的一些小摊贩确实方便了她的生活。
其实在这个地摊东面一百米外就有家集贸市场,但正如王女士所抱怨的,那里的水果又贵又不新鲜。
比王女士怨言更多是集贸市场里的小业主们,他们认为外面的地摊小贩既不用交地租,也没有工商税务收税,成本当然比他们要低。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固定买卖场所,“流窜作业”,所以每次只会批发很少的水果,一般是当天卖完后第二天再去进货,品质自然新鲜。相反,他们守在市场里,有自己的固定摊位,因此每次进货量是按照三到四天的销售周期计算。
显然,摊贩成为这些小业主们有力的竞争对手。
地摊的便民效应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更为明显。在郊区,由于诸如超市、集贸市场等居民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城管执法人员鞭长莫及,摊贩们一改在主城区“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转而全天候的流动经营。
“地摊对城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上海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黄文芳副教授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对于地摊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她认为,从正面影响上看,地摊的存在提升了城市的活力,展现了城市的特色,彰显了城市多样化,并且提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效率,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但是地摊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黄文芳认为,由于大部分地摊都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工商部门难以监控其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特别是街头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另外,地摊违法占道现象严重,对于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大城市交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同样也影响市容环境卫生,有损于城市形象。黄认为,近年来城管人员与地摊小贩之间的执法冲突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城管只有对‘物’的处理权,没有对人身进行限制的权力,因此其执法方式,主要是罚款和没收财物。而摊贩大都小本经营,城管人员的一次处罚常常会给他们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果摊贩执意抗法,双方肢体冲突就不可避免。
“严厉打压、消灭地摊的思路已经快要走到尽头。”黄文芳介绍说,她目前受上海市市容环卫管理局委托,正在承担《摊贩经济管理的国内外比较及其对上海的借鉴》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从事文献资料的综述工作,为政府制定《城市设摊导则》提供理论支持。黄表示,导则化繁为简,不拘泥于部门牵扯,对设摊采取“酌情而定”,具有便民利民、门槛不高、地点具有选择性、尊重各方利益等特点。
堵疏两难
“放任自流和严加管制都不是管理地摊的好办法。”黄文芳表示,地摊解禁之后的管理要避免走向上述两个极端,而应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
黄文芳认为,居民小区是否设置地摊摊位应该由当地居民说了算。如果某小区周边生活服务配套设置不够完善,那么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居民需要有序设摊。但是在部分高档住宅小区,居民普遍属于高收入阶层,小区内部配套设施完善,对地摊的需求非常微弱,则禁止设摊。
黄文芳同时表示,地摊的管理成本非常高,以往上海的经验表明,对马路摊点单纯依赖不加区分的封杀与堵截,不仅不能治本,也不能治标。单凭“堵”的办法,摊点不但没有减少,在一些地段反而多了起来。
“目前中国在解禁马路摊点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表示,解禁马路摊点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一旦开禁可能有过多的小贩涌入城区,政府管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且解禁必然导致小贩们对公共空间的争夺,很可能对公共空间产生破坏性作用;再者,马路摊点的管理责任不好界定,小贩们有利益驱动,虽然不可能把更多的道路给他们,但小贩在做生意的时候,很可能会超越政府划定的区域,如果没有法规进行管理,解禁后可能很快陷入混乱状态,然后不得不再次明令禁止。
“城市流动商贩与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冲突,实质上反映出了人们对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认识偏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庆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是压缩型城市化,既肩负着传统的城市化的任务,同时又要在全球化浪潮下,完成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使命。
双重使命导致上海和北京在城市空间区域上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承担全球化功能的中心区的出现,像北京的CBD、金融街、中关村和奥运村;另一方面是传统城市区域中的生活区域,像北京的平房四合院区域。空间区域出现分化,对空间区域的治理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划分,于是产生了矛盾冲突。
李国庆表示,对城市不同职能区域应实施不同的治理,满足不同的区域的不同需求,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追求城市的华美、可爱、流光溢彩。他举例说,对生活区域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为主,可以适当的允许小贩摆摊;但是对于工作区域,则要实行严格管理,保持城市整洁的风貌。
上海市即将出台《城市设摊导则》,允许多年来一直受到城管取缔的部分街头游动摊点,在办理完简约的手续后合法经营。
“但是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尚且需要细节支持。”黄文芳表示,首先申请临时设摊许可证收费以及其后的管理费时,应该考虑到摊贩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宜收费过高;其次在将马路摊贩“合法化”的同时,管理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长远来看应赋予合法马路摊贩一定的话语权,如成立行业协会等,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便于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4月初,上海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许伟根向普陀区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地摊经济的思考和几点建议”的提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普陀区政协委员。
许伟根表示他自己就是摆地摊出生,他还鼓励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周边摆地摊,“摆地摊也可以锻炼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许说,除了促进商品流通外,马路地摊对解决目前存在的就业难也有很大帮助。
对于地摊管理,许伟根的提案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马路设摊分时、分段,在各个社区或者街道选择合适的地段,在不直接影响居民生活、交通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允许在道路两旁设摊;二是建立地摊管理队伍,由政府牵头,设立小商小贩联合会,可依托社区创业协会,对小贩进行日常管理和引导。同时,联合会还可以吸收社区中年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一支地摊管理员队伍,由摊贩缴纳一定的摊位费用,由管理员队伍进行日常的清扫和维持秩序。三是建立摊贩登记制度,以社区为单位,尝试给摊贩建立登记制度,同时优先照顾本地区下岗失业人员。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社区部分居民的需求,各得其所。
黄文芳向《经济》记者透露,上海市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具体管理办法,由于国内尚无先例可循,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她表示,《城市设摊导则》出台最快也得5月份之后,并且将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修订补充,再向全市推广。
另据了解,北京市目前也在积极调研地摊解禁的可行性。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局长车克欣表示,北京并没有完全禁止小贩摆摊。北京的早、晚市就允许摆摊,丰台区部分地段则是允许利用停车场卖菜。
车克欣强调,由于城市功能定位的差异直接导致各城市的地摊管理方法上的不同,地摊解禁后,加强管理非常重要。她举例说,在北京二环内、迎宾路以及奥运场馆周边将严格控制商贩摆摊、占道经营。
边缘化宿命
一纸解禁令,似乎给走街串巷的摊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从长远来看,地摊难逃边缘化宿命。
“地摊并非城市生活所必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摊贩的经营空间将不断缩小。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他们大都只能从事收入微薄的工作,地摊的出现恰好能够满足他们的低成本生活的需要。易宪容断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地摊迟早会消失。
易宪容介绍说,在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较高,物价相对平稳,大部分居民都是在超市购物,极少看到地摊。地摊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随着城市化的到来,失业人口摊贩化,摊贩群体弱势化,摊贩经营非法化等问题将日益突出。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地摊市场依然旺盛,强制性取消地摊近乎“乌托邦”。2006年4月安徽省合肥市提出在5个月之后将该市建成“无摊城市”,取缔主次干道和重要场所的占道摊点,以及沿街倚门设摊。方案一出台即招致市民和媒体的非议。最后该市市容局领导不得不再次澄清“无摊城市”只是禁止在不准设立摊点的区域内设摊。
上海已经放弃了消灭地摊的计划,而将其视为城市多样化、多元与宽容的一种体现。
4.有关爱的教育随笔 篇四
一次上完手工课,小朋友们都拿着自己剪贴好的风筝,围着我,让我看,我忙得应接不暇。无意中发现他拿着自己的作品站在我旁边,怯怯地看着我,眼睛里充满期望。于是我连忙走过去,接过他的风筝,虽然那个作品不是很成功。但比以前好多了,前几次手工课他连剪刀都不肯拿,我肯定了他的进步,并且当面表扬他。
没想到第二天,梦琪对我笑了笑,还主动地向我问好!虽然声音很轻,但总算迈开了一步,我太高兴了。他奶奶告诉我,昨晚她孙子很高兴地说:“老师喜欢我的。”在以后几个星期的观察下:他慢慢地变得活泼了,能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和大家一起说话。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5.有关环保教育随笔 篇五
于是我们在提前二周通知的基础上,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是给孩子们营造一个锻炼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上台的机会,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参与此次活动,而且亲子活动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十分开心的事情,能够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玩,那是培养亲子感情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所以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再怎么忙都是为了孩子嘛,在苦口婆心的交谈中,活动当天我们的家长参与率达到了97%,来园孩子中只有一位家长没有参与。
活动前的思想工作完成出色,接下来的重点是让每一个家长感受到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活动的开始我们让每一位家长介绍自己的材料与创意,特别是请准备丰富,而且比较认真的家长进行特别地介绍,感染参与热情不是很高的家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家长们的介绍中,不出意料我听到了许多声音:“啊?他们这么认真,我想也没有想。”“我也只拿了二张马夹袋,不知道怎么弄?”家长们亲身感受到了不同的参与态度,于是我们便利用此活动机会认真地反馈了孩子们在园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对于班中进步快、而且家长工作配合到位的幼儿进行了表扬,让家长们进一步感受到幼儿园教育是孩子的教育奠基时期,而且孩子的发展必须由家园协调一致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家长们个个认真地与孩子一起设计与制作着,虽然材料不是很丰富,但是作品的呈现还是让我们二位老师有点意外。
家长的教育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一直以来最让家长们感受到成功的是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于是此次活动的重点与亮点当然是孩子的表演。于是在强劲有力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穿上自制的衣服开心地走了一回秀,那满脸的笑与自信的表情是对家长的最大的回报,特别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活动带给家长们的感受是无穷的。
6.幼儿园教师有关爱的教育随笔 篇六
今天早上,我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芮芮小朋友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不小心把鞋子跑掉了。就在这个时候看见她的小朋友们都捧腹大笑,还有的小朋友对她指指点点。芮芮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我连忙起身去搀扶她,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跑过去捡了芮芮的鞋子,把鞋子给芮芮送了过去。芮芮接过鞋子穿好后起身跑向金泽小朋友说了声‘谢谢’金泽小朋友说:“我们是好朋友啊!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主动帮助别人……”听完金泽小朋友的话我从内心深处受到了感触。我被金泽小朋友的爱心所打动,同时看到其他小朋友取笑别人的态度而感到了心酸。
自从那以后我决定要培养幼儿懂得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时刻提醒班内的小朋友学会关爱他人,发现帮助别人的幼儿要及时进行奖励。看着小朋友们一天天的变化,每天都在进步我很欣慰。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但又和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其他个体互相发生着联系;在这种联系中每个人都被他人关心着,每个人也却关心着他人。
7.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 篇七
1.指导思想与教育观的科学性
一般体育教学都是以三个基础来作为学生们的思想指导的, 包含传统的体育教育和技能教育, 这些都是想让学生们的体育技术有正确的标准, 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我们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是要高素质地发展各方面的人才。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主要体现了教学的思想跟教学的主要观念, 使其符合现在的教育课程, 从而让其具有时代的科学性质。
2.形式的开放性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以下简称“我校”) 的课程是开放性的体育课, 其主要表现在:①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的开放就是可以让学生们在上课时充分的选择,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上课内容;此外,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使体育成为终身体育, 并向全民发展, 这是体育健身教育的开放内容。②教学组织形式开放。学生有权利选择老师,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让学生们有一定的交流, 可组织学生探讨其学习方法, 从而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或者一些需要补充的知识, 不断地提高自己。
3.课程结构的多样性
一般传统的体育课程分为普修课、选项课、选修课, 这样容易让学生们感觉枯燥乏味。然而开放式的体育教育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 都有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自身的一些规律, 让学生可以体验很多类型的体育课程, 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锻炼、运动训练、校外体育活动等列入体育课程内容之内, 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有更高的认识。
4.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传统的体育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增强体质, 而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及其身心健康, 让学生们适应社会, 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开展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校基本上已实现开放式的体育教学, 但在教学的改革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体育器材不足, 硬件陈旧, 需要补充与更换;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有待规范, 要重视体育实践, 同时也不可忽略体育科学知识、体能课程考核技能。
2.改革对策
(1) 转变观念, 端正体育教学思想。
要想实施开放式的体育教学, 最主要的就是观念的改变。我校现在就是从体育的管理和教师的思想改变出发, 让教师认识到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德、智、体结合起来, 让高校体育观念有一定的转变, 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学生尊重老师, 教师一样也得尊重学生, 学生的体育发展一定要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样开放式体育教学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此外体育教师还必须有一定的思想, 可以通过改变教学的方案、手段, 把传统的体育教育改变成现代的教学,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积极性。
(2) 加强高校体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高校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庞大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体系, 这是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最关键的问题。一般来说, 开放式的体育教师的素质都是要更加的提升的, 要想让教师的步伐跟上时代的脚步, 就得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从而让丰富的技术结构不断提升。
(3) 加大力度, 尽快改善体育教学软、硬件环境。
我国体育教学的条件和环境往往不可能满足学生的一些要求和教学的发展。因此, 开放式体育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国家必须加大力度, 尽快改善体育教学的软、硬件环境。
(4) 构建适应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体育考核的评价体系就应该改革以前的运动技术、技术水平和达标考核的成绩都是统一标准化的做法。开放式的体育考核一般会给学生带来必要的、愉快的学习氛围, 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也表现出了一个现代化的理念, 一般体育的过程评价和体育结果都是有一定的必然联系, 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能差异, 构建适应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这是体育教师必须共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袁革.高校体育课程建立学生选课制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121—123.
8.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 篇八
上午放学前安排孩子们拿抹布,进行了劳动的分工,要求不留死角,平时不太注意的角角落落,这次要彻底清扫一下。我们特意绑了两个鸡毛毯子,要求将教室的天花板上的蛛网和灰尘除掉。平时不常擦的瓷砖墙壁,尽管看不到灰尘,也要全擦一遍。教室的地板,要求用湿透的拖把拖三遍。分成了四个组,拖地组,楼梯组,教室墙壁组,鸡毛毯子组。
今天的日记,十七个孩子写了昨天的大扫除。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劳动中的同学,同时书写自己的感受。我一直强调,日记就是生活的记录,就是语言文字的一种训练方式。我并不将日记做为有意义的材料积累,或者说每天的日记,都要找出我们想象的意义。日记的价值,就看将来的研究角度。就算流水账似的日记,在我看来,也是有他独特的价值。比如这次的日记,大家都写了学校一次普通的大扫除,有的孩子客观记录,有的孩子加上自己的感想,有的孩子流水账,但是他们都通过日记,进行了书面语言的练习。这让我想起大科学家竺可桢,他的气象日记,不就像流水账吗?每天都是那几项。可是天长日久,就有了规律。若是一个孩子们每天记录自己的一日三餐,在我们看来没有意义。但是若是一个营养学家看呢?恐怕就是他研究不同食物营养价值的最美资料。
我们想想,《雷锋日记》不就是雷锋的日常生活记录吗?当然也有他思想的记录。但放在当时看,那件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可在我们今天看,每件小事不都是雷锋伟大精神的体现。对于孩子们写日记甚至成人日记,不要过高要求,只要愿意写,管它什么内容,日记就是要日记。没有必要考虑我当天所写,是否有价值有意义。甚至不要考虑语言文字的优美,只要能通顺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即可。
非常的感兴,孩子们每天坚持写着日记,我不期望日记能带来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期望,日记能快速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只要让孩子们养成记录日记的习惯,就是我日记教学的最大成功。因为一个有日记习惯的人,一定将会有精神世界丰富人生。她会让拥有的人不断反省自己的生活,从而做出最美的选择,让自己的生活更美,让自己的周围充满爱的阳光。为此,我将严格坚持日记教学,不放弃,因为我深信这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
作者:殷志斌
9.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 篇九
就是在季节的始发时,新学期应时而来。比较喜欢春季的开学季。曾有一次的开学第一课,我告诉学生:春天不仅仅是季节,还是心情。春天总会让人心里鼓出希望的风帆,想要轻盈地发往远方。
做教师日久,谈不上爱不爱,只是这份职业带给我的一切早已化身在血液里,终将成为一辈子的烙印。
上班前,抓住假期的尾巴,大学的几个舍友约好鼋头渚赏兰。江南兰苑好雅静,一盆盆兰花静静地安置在桌上、几上、案上,娴静优雅,默吐芬芳。相比外面游人的嘈杂嬉笑,这兰苑是另外一个世界。小芳不种兰,但她喜欢兰,每年都要来赏兰,她伫立在一株株兰前,并不刻意地去识记它们的品种,只是静静凝视,默默对语。那时候,我觉得小芳也成了一株兰。
做老师也是要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本分,在光阴里付出,凝聚成自我的芬芳。
那个敏,做教研组长,出色地带领自己的团队,组里年轻的什么主任跟她开玩笑:“我来学校时,你就是组长,怎么到现在还是组长,也不见你升职?”敏呵呵一笑:“都被你做去了啊。”只有我知道,这个闺蜜级的舍友根本无此意向。
那个莉,班主任当了二十年出头,所带的班级总是成绩斐然,学生和家长都敬爱喜欢得不得了,以致于学校一直不放她一定要她继续当班主任,名至实归的功勋班主任啊。
小芳看似闲云野鹤散漫自由,但对语文教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她学习,她创造,每次给我惊喜。她在引导我开始QQ空间写作,她提出“爱生活,爱语文”的主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她每次用心地准备开学第一课,给学生推荐好书好电影……这些给过我多少影响!
疏淡,随性,雅致,兰给我的印象。而我周围的这些女子,纯粹地工作,默默地付出,如兰开放,用25年的青春凝聚成一朵芬芳。有多少这样默默无闻的一线教师呢,从不炫耀自己的努力,只想做好自己。
10.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篇十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我们学校有2679名学生, 其中“留守儿童”为1253名, 占学生总数的46%。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 监护现状堪忧。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 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 “代沟”明显, 难以相互沟通。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 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 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 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 不敢严格管教。
2. 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
上世纪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母亲必须喂养子女, 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连接母子间的‘爱’, 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如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 久而久之, 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3. 监督弱化, 学校教育独立难支。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 校风不好, 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 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调查显示, 在“留守儿童”中, 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 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 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 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 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 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一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这就要求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即随着条件的改善, 在民工集中的地区, 实行民工“市民待遇”, 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 享有子女就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 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地区, 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 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 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但从当前来看,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入手。
1. 家长应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 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 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 了解子女的变化, 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 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二人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 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 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 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 应采取多种方式, 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2. 学校加强管理, 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 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校统一部署管理。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 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 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 每月定期通电话, 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 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 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
3. 地方政府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努力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 加强监管直至取消学校周围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 加大对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针对“留守儿童”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伤害的情况, 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给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11.校园的春天随笔 篇十一
校园的春天随笔
1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过来,我们的校园也被春姑娘装扮得特别美丽。接下来让我带你们看看那美丽的校园吧。
首先看到的是立在校园门口的剡山标志,上面刻着几个金黄色的大字:“今天我以剡山为荣明天剡山以我为荣”。看到这几个字让人感觉神气十足。
再往右看是一个葱郁的小花园。一走进去你便会看到地上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让天更蓝、水更清,让草更绿、花更艳”几个字。再往里走,你会看见我们的裘翌芳老校长的石像。花园中心是一个亭子,亭子上的树枝垂下来,好像在保护这个美丽的亭子。地上有许多白色的小花,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的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大,深深地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令人清爽、陶醉。
往前看是两幢高大的教学楼,每幢都有五层。站在楼下你能清楚地听见从教学楼里传出来的优美的朗诵声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在唱歌。其中二号楼每一层都有几个花坛,每个花坛里都有柳枝垂下来,微风吹过,柳枝便翩翩起舞像一只只绿色的小精灵在飞舞,像一条条绿色的绸带在飘动,像一缕缕柔顺的发丝随风飘动美极了。
这就是我那美丽的校园,这就是我那精彩的校园,这就是我那春天的校园!
校园的春天随笔2
校园的一年四季十美丽,从远处看去,校园好像是一幅油彩画。我最喜欢春天时的校园。
一阵轻轻而又柔滑的微风,吹到我们的脸上,使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凉爽。有时,绵绵的细雨从天而降,使花草感受到了细雨沐浴的快乐和舒适。我们也如此。寂寞的时候,春雨陪伴着我们玩耍,微风也陪伴着我们,给我们送上春天的欢乐。
当你走过紫藤花边时,一阵细风吹过,紫藤花瓣飘散在你身边,你的脸上。你用双手去接住花瓣,放在脸上,感受到它的嫩滑。你在紫藤花瓣中,仿佛是一位仙女,在跳优美的舞蹈,加上小鸟动听的歌伴奏,好像是为我们而来。
再看看后山的桃花林,如此美丽,一片火红。当你站在林中,一阵阵桃花的清香,飘到你的身边,感受到桃花的美丽。一片片落下的桃花瓣,好像成千上万,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蝴蝶,浩浩荡荡地飞上蓝天,好像在参加舞会。
教室里,一个个同学精神饱满,在学习。一阵阵朗朗书声,传进耳中。瞧,他们读的真认真,真仔细,一个字也没读错。
在春天的校园里上学,我们都觉得特别快乐,学习更上一层楼。
12.春天的踪影随笔 篇十二
冬贪恋人间的花花世界,迟迟不肯离去。偏偏春又是个害羞的姑娘,不好意思撵走顽皮且无所顾忌的四妹妹。在她俩一来一回之间,似我这等怕冷期暖的人最受折磨了。难道真像有人说的那样,冬天和夏天为了永远地在一起,联手把春天“干”掉了?时间是个老好人,不愿我们苦苦而无望地等待,透露了春天的踪迹。
春天隐藏在梧桐枯叶的背后。并不宽阔的.老街两旁的梧桐树粗壮而茂盛,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经过冬天的“强吻”,树叶已由金黄变成枯黄,凉而不寒、激而不烈的风是春天的使者,翩然而来,顾盼生姿。初时,枯叶尚自缱绻,留恋枝头的俯瞰,然而终抵不过风的盛情,悄然坠地。在那些飘飘飞舞的无奈背后,我分明看见了春天的面容,枯叶的牺牲,是为迎接新生的到来。春的妙手已在枝头描绘了点点新绿,那是梧桐树又一个新生的轮回。忙完这些,春天欣慰地笑了。
春天隐藏在和煦的阳光里。呼朋引伴,去郊外爬山、踏青。虽然桃花还没有开、小草也尚未大片大片地出现,但大家依旧兴致勃勃地出来晒太阳。从大家的眉飞色舞里能够真实感受到,他们对于阳光、对于春天是多么喜爱,一朝得偿所愿,自然喜不自禁。春天,也就在这缕缕的阳光下笑弯了腰,乐开了怀。
春天隐藏在颗颗饱满的花蕾间。春风唤醒了它们,阳光吻过它们的脸颊,孕育了一冬的灿烂为最后的盛放积蓄能量。那一粒粒花蕾,是紫宝石、蓝宝石、红宝石,在风中摇曳,惹人怜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讲述了很多书生与美丽温柔的花仙、花妖的故事,让我深深羡慕、心驰神往,恨不能穿越回去住在她们旁边。因而每每遇到美丽的花朵都要驻足品赏,万一里面真的住着一位仙子呢?我一抬头,看到春天在花的后面笑了,八成是觉得我太傻了吧。
春天隐藏在恢复生机的河水里。冬天的河水和春天的河水大不一样:前者似乎总被笼罩在薄雾中,并不“清澈”,寂寥之甚,偶尔有一只水鸟掠过水面,也不过是萧条的回响,那一圈圈波纹都不肯浪漫一点,迅速回归沉寂;后者却“青春”得很,连河底的草儿都能看得清楚,清风徐来,波纹立刻变得缠绵,无休止地散向远方。岸边舒展的垂柳将河面当作梳妆镜,欢喜地自顾自照着,一不小心被春天瞧见了,顿时羞得柳枝乱颤,不知该往哪儿藏。而春天淡淡一笑,又忙別的去了。
13.有关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 篇十三
一、目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 在初中, 学校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中, 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上引导学生了解生活, 认识社会, 珍爱生命, 自立自强, 自尊自信, 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宏观上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仅仅靠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下学生对德育的需求。因此,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思考, 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德育教育内容落后, 不能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变革, 但多年来学校对于德育工作仍是停留在“大公无私, 无私奉献, 舍己为人”等方面的教育上, 这些过高, 过空的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成人化, 脱离了当今中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在观念上难以产生认同感, 使原本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学生口是心非的集体谎言,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更需要像“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等这方面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
(二) 德育教育模式陈旧, 单一, 重课堂轻实践
德育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教育模式, 单凭每周两节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很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品格健康教育, 对于健全学生品格, 增强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三) 学校没有把培养人的教育摆在首位, 重智育轻德育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学校总是把智育摆在首位, 而忽视了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许多思想品德教育仅仅要求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熟练掌握下来, 课堂教学缺乏现代化, 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进行教育, 忽视了人的培养, 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 极大地削弱了学校的德育力量。
三、做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 定期召开德育主题班会, 树立正确的学生品德标准
德育主题班会就是要求班主任要坚持以思想政治为德育中心,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定期召开德育班会以引导学生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 在学生之间树立正确的品德标准,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 以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目的;定期召开德育主题班会要求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关注学生动向, 把握学生的心理, 在发现学生存在道德品质问题的同时, 及时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 解决学生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为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二) 制订一套有效的德育管理制度
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订出一系列有效的德育管理措施和制度, 使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规范化, 制度化, 学校德育管理在制订时首先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 其次, 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基础, 以理论为保障, 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有特色的操作性强的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比如,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文明礼仪标准, 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实施细则, 校园之星”等等便于操作执行, 有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管理制度。
(三) 提高教师素质, 注意各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不仅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播着, 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者。因此,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责任感, 不要总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 在初中的教学中, 教师还担负着“育人”的重任, 因此, 所有各科教师都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结合学科的特点, 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为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创造条件,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 促进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断努力, 全校上下形成德育为主, 育人为首的良好风气。
(四) 经常组织一些课内外活动, 在活动中育人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德育活动使学生明白“真, 善, 美”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每月的德育活动可以结合本月的特点或者重大事件以及纪念日来开展。比如:3月份, 开展绿化环保等公益活动, 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7、8月份:组织学生夏令营或者社会实践, 志愿者活动;9月份:尊师重教活动;10月份:歌颂祖国征文活动;12月:组织学生长跑等活动, 锻炼学生的耐力。此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办好德育黑板报, 手抄报等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积极向上的, 能够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影响和教育, 在学校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
(五) 师生共建和谐班级,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师生共建和谐的班集体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从而加深学生与班主任以及同学相互之间的感情, 拉近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作为班主任, 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其行为习惯, 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德育教育和单独德育教育, 进而提升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涵养;与此同时, 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和谐的班级氛围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愿意真正地融入到班集体中, 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 进而使自己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自己的荣誉融为一体, 班主任要使“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 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初中阶段是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对学生及时进行引导, 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去, 不断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和知识水平,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现代化新型人才。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目前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做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思考,策略
参考文献
[1]韩光文.如何开展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02) .
[2]彭启聪.再谈初中德育工作[J].教书育人, 2011 (17) .
14.初中春天的随笔散文 篇十四
我低头,一丛丛的小草,似乎不经意地生长着,青绿的颜色,直让我的眼睛觉醒。迎着中午明亮阳光,逐渐跳跃起闪眼的舞姿来,微微地,轻柔地,配合着每一寸光阴。生命是寻常的,然而,经历过寒冬的历程,便是非同凡响的。谁说卑微中没有挺拔,弱小中蕴含着强大,谁能战胜它的无畏。无论在哪里,都有它的身影,写着平凡,长得普通,没有阳光,也一样生长,没有雨露,也一样向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有无穷的回报之心,于是孟郊有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抒发。虽无人在意,但也一样绿在季节里,长在风雨里,于是,便有了冯延巳“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的感叹。荒芜之地,因为小草而生机勃勃,冬天枯萎,春天复生,于是,便有了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赞颂。
我看到了满树的李花了,李白的形容,实在恰当极了,“李花怒放一树白”。白色的花瓣,白中透着微黄的花蕊,散逸着春的消息,靠近它,悄悄地嗅一嗅觉,感受花的静谧与温馨,一朵一朵,端庄而认真地立在枝头上,似乎怀着无穷的梦想与渴望,是的,它一定在倾听着自然的召唤,聆听着世界的消息,细细的花蕊,正凝神思考着,将来以怎样果实回报自然赐予。风来了,拂动树枝,吹动每一个花朵,这是无声的欣喜,正流淌着来自于生命的自由与纷扬。李峤的诗描述着“蝶游芳径馥,莺啭弱枝新”,当蝴蝶轻翩于枝头,望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展示,那一树的花开,会成为满枝条果实,然后,映着满脸的如花笑靥。每个人来到世上,不也应该如此吗?从生命的萌发,到生命的实现,再到生命结束,不都应该有沉甸甸的希望与付出吗?唯有如此,生命的馥郁与馨香才更浓郁。
无处不在的阳光,落在每一个地方,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当天空中,满满地被阳光庇护,那么,春天便适合时宜地到来了。踩在树丛的缝隙里,如同飞跃到了梦幻的美好里。春阳犹如叶绍翁笔下《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谁能挡得住春天的阳光,温润中透着芳草的清香,所有的一切,有生命的,没生命的,都被眷顾在了阳光里。春天是祥和的。单独这阳光,就令人感到无比幸福无边了,照在人的身上,那是一种母亲的亲切抚慰,落在花草上,那是温馨的呵护,落在泥土上,那是孕育生命的潜在力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生命;“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倾心;“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
15.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 篇十五
中班时我们班转来了一位男孩子——睿睿,刚开始孩子们都很喜欢和他一起玩游戏。可是没过几天,孩子们接二连三地来告状说睿睿爱“掐人”,更让人吃惊的是,来告状的几乎都是女孩子!带着所有的疑惑我开始重点关注睿睿的一举一动:前面走过的男孩子安然无恙,后面跟着的女孩子却会受到他的“一掐”;操场上女孩子喜欢的玩具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先拿到;自主餐点的时候哪怕自己最最不爱吃的菜都会给自己盛得满满的,愿意和男孩子分享,最后难以下咽也不跟女孩子分享……我尝试跟他谈心,却发现怎样都“撬”不开他的嘴,于是向妈妈反映。在和他妈妈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有个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家人都在的时候睿睿对妹妹很好,可是家人忙碌时,睿睿就会抓妹妹、掐妹妹。为了缓解这个矛盾,一个放在爷爷奶奶家、一个在外公外婆家。原来如此,一个觉得被妹妹夺走“一半爱”的哥哥的情绪宣泄,这就是二胎家庭中典型的迷失爱的老大因为情绪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偏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所有被他欺负的都是女孩子,因为他“讨厌”妹妹。
他真的讨厌自己的妹妹吗?我想他应该是喜欢他的妹妹的,讨厌的仅仅是妹妹的存在让他缺失了曾经拥有的全部的爱,全部的关注。在与妈妈沟通中也发现,爸爸妈妈都会说“你是哥哥,你应该让着妹妹”、“你为什么不像你妹妹一样乖、一样听话”……一个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一下需要什么都让给妹妹, 6岁,一个需要爱、需要关怀的年龄,如何瞬间长大学会“爱人”呢?在二胎家庭,我们更需要引导大宝的是学会爱,学会表达爱!针对睿睿的这种行为,我们和家长达成共识,采取积极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行为。
挖掘传媒中的教育契机
拨正孩子对于二胎的认知偏差
睿睿的父母都是80后独生子女一代,本身80后的父母一代就是缺失交往机会、缺乏交往技能的一代。但所幸的是社会已逐渐重视二宝的教育问题,当遇到困惑的时候,可以通过挖掘媒体中教育契机的方式寻求帮助:如与两个孩子一起观看《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综艺节目,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宝宝?为什么喜欢他?”等方式给予孩子同龄人的好榜样;可以在睡觉前侧重讲一下兄妹合作探险的动画故事(如《迪迪逗逗爱冒险》、《粉红猪小妹》等);同样,也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二套每周五晚播出的《超级育婴师》,让大宝小宝在体验共同“当家”的过程中,在一起玩乐,一起完成简单小任务,感受互助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
抓住幼儿园教育中
混班、混龄的游戏时机
引导孩子懂得分享
许多二胎家庭幼儿还会在上幼儿园后产生心理落差,就像睿睿一样会突然发现,怎么别人(独生子女)可以单独拥有爸妈的爱,我却要和兄弟姐妹分享这份爱呢?所以作为老师也应尽可能的利用混班、混龄的游戏时机,帮助非独生幼儿将“分享”意识从家中延伸到幼儿园。今年的九月份开学,睿睿的妹妹也上小班了,很巧的是在我们的姐妹班——小一班,结合我们的社会活动《照顾弟弟妹妹》中,我还特意请了班里所有的孩子去小一班给弟弟妹妹喂饭、帮弟弟妹妹穿衣服、系鞋带,;中午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也让我们班级的孩子牵着小班孩子的手一同漫步在树荫下;每次经过小一班教室的门口,都会有意识地引导睿睿去看看妹妹,抱抱妹妹、亲亲妹妹……久而久之,班里的其他孩子也认识了这个妹妹,常常听到其他孩子说“睿睿妹妹好可爱啊!”而睿睿就在这样羡慕的话语中慢慢增长着对妹妹的亲近,一句甜甜的“哥哥”、一句腼腆的“妹妹”,从勉为其难到现在的理所当然,这一路改变的不仅仅是睿睿兄妹,当然更潜移默化地是影响了班里其他大宝或者二宝的积极情感。
另外,我在一些文献中也看到过有关二胎家庭的教育,爸爸妈妈在家与大宝的沟通中也要改变一味向着二宝的言语,或者拿二宝的长处与大宝进行类比,要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天平是平衡的。甚至在迎接二宝到来的时候,可以让大宝一起陪着妈妈去医院做检查,变“接受”为“期待”,这些都可以改善二胎家庭中大宝情绪的偏差问题。
只有读懂孩子的心声,你才能真正理解、支持他们,成为解开彼此“心结”的系铃之人。同样,只要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彼此分担、鼓励并且共同探索,相信每个家庭都能谱写和谐的“同心”之乐。
作者:程梅洁
16.有关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思考 篇十六
一、准确把握计算机应用教育的方向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应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侧重于计算机应用教育。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工作系统, 为将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外, 还要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操作和实用方面的知识。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辅助工具, 中职学校学生必须要把握这一工具的使用要领和方法。在这里, 第一种教学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它侧重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但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 将来如何应用?第二种教学方式是针对计算机应用的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方式, 其侧重于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 以使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 对那时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超前的认识。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必须有一个超前的意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接触那些代表计算机操作系统将来发展方向的操作环境并掌握最常用的几种计算机应用软件。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所大力提倡的教学模式。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老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这里的“多媒体技术”与之前一些书籍中提到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后者只是将几种多媒体加以简单组合, 例如:把幻灯、投影、录音和录像加以简单组合。而“多媒体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为中心, 把图像、语言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集在一起, 这不仅能双向传送微机数据信息, 还能双向传送视频和声频信号, 从而使同一信息能同时用图形、声音、数据、文字、表格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 产生一种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 并且能迅速反馈这种交互方式, 这对计算机教学过程有非常重要意义,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 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预先安排的, 这些都由教师来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是在他们和计算机的对话交流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 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练习题。这样, 计算机就会按照学生事先提出的要求来提供信息, 同时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判断, 调整或者修改学习内容, 从而提供新的学习信息。如今, 我国的好多学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 并不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验和研究工作。但是, 如今市场上的多媒体课件大多来自于国外, 有很多根本不适应我们学校教学工作需要, 因此, 好多学校的教师开始着手自己研发符合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反映我们自己教学思想的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就应该率先起步, 走在研发新课件的前沿, 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 教给学生一项基本技能。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使用多媒体创作系统, 它是一种集成软件, 包括: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及多媒体资源库。课件研发者只要能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就行, 不必关心多媒体程序设计的繁琐细节, 只需集中精力研究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工作。因此课件的制作就变得易学易用, 操作简便, 任何一个具有电脑基本操作能力的普通教师均可以编制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这种开发工作只需教师会操作鼠标就行, 犹如翻阅课时资料一样, 在多媒体资源库中选出适合自己教学工作需要的内容, 把它们放进课件就可以了。这一过程无疑会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潜在影响, 从而拓宽学生视野, 开发学习思路。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要重视开拓教学领域
我们都知道, 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会走向工作岗位, 那么, 计算机的使用就是他们就业的必备条件。版式制作、组装电脑、平面设计甚至动漫设计都需涉及。因此在教学中, 纯粹的理论教学尽管需要, 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实践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 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 引入课外实践, 不断开拓教学领域。教师事先要将自己设计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的工作, 包括构思、设计都由学生来完成, 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对于网络的新鲜事物, 如果学生有涉足, 教师也不要干预, 主要是正面引导。比如绘声绘影软件, 学生既然喜欢, 就不妨试试, 我记得有一位学生能够把绘声绘影4和我乐56二者合成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发在博客里, 点击量居然很高。可见, 计算机是不断发展的产业, 更新换代很快, 我们同样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这里教师的鼓励就非常重要。
让学生能够判断并且排除故障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计算机故障无非有两个方面, 一是软件, 而是硬件。既然学生未来就业要使用计算机, 简单的故障判断和排除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教师要创造平台, 使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和空间, 提高判断和排除故障的技能。在教学中, 我经常利用一些旧电脑有意来设置故障供学生做出判断和排除, 教学效果非常好。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要紧密结合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 要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和观念, 重视技能培养, 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
【有关春天的教育随笔】推荐阅读:
有关春天的好句子10-05
有关触摸春天的初一年级700字09-18
有关小确幸的美文欣赏:闺蜜的春天10-22
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随笔07-17
有关胡适的随笔09-21
春天随笔作文300字11-06
关于感受春天心情随笔06-18
有关高中生寒假随笔09-12
有关教育名著的论文08-2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人本主义教育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