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

2024-11-19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9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 篇一

1 对“宽基础、活模块、人为本、强技能”课程模式的一般理解

该课程模式是在“学分制”管理即将全面推广、全国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期的背景下, 由课题组成员根据10年来南通办学点积累的五年制教育经验所总结提炼出来的, 它根植于当今市场经济又服务于其人才需求。

1.1 宽基础

“宽基础”是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 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的全面性。“宽基础”是指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 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并以这些知识和技能为载体, 注重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基础和继续学习基础的奠定, 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键区別。学分制体现主动服务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 转变了过去学生机械地围绕着学校、教师转的局面。无疑, “宽基础”有利于学分制下学生能力、特长、兴趣与爱好的发展, 它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1.2 活模块

在学分制条件下, 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模块, 制订学习计划和确定奋斗目标, 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符合教育内在规律,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活模块”专门针对某一特定职位或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侧重从业能力强化, 强调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 注重针对性、实用性, 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 与岗位需要一致。既考虑就业方向, 也注重学生个性, 更着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强化训练, 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活模块”充分体现了层次“活”、课程“活”、主体“活”和管理“活”等特点, 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多样化高素质劳动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就为学生发掘个人潜能提供了保障。

1.3 人为本

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素质+特长”或“通才+专才”是现代市场经济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人为本”, 就是应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需要,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按照学生的差异性设计教学模式。也就是说, 要真正把握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差异, 把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 分类推进”的教学原则。

1.4 强技能

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技能教育, 就是要将所学专业知识内化成专业技能, 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强技能”就是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基础, 按照能胜任所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来设计课程, 它的核心是“职业先决技能”, 即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所具备的各种本领。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学历教育观, 拓展学分制外延, 实行学历毕业证书、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并获的双证融通教学。

2 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推广弹性学习制

改革学校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体系, 是保障“学分制”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样, 课程模式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否则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根据课题组建议, 南通办学点克服困难, 排除阻碍, 探索出一条学分制条件下的管理创新之路。

(1) 创新管理机制。只有分清工作职责, 责任落实到人, 方能科学、规范地管理教学。逐步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淡化班级概念, 实施辅导员制度, 建立高效优质的运行机制, 努力实现学校、系院、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的多向沟通。2008年1月, 为了进一步理顺关系, 撤销职业技术学院, 将所属五年制教育按专业划归系部管理, 同时建立大教务概念, “教务处统管、系部院协同”的高职管理布局由此形成。

(2) 科学执行教学计划。一个庞大的高职教育体系, 只有将其管理对象分解到单元———“专业”, 才能使对管理对象的观察变得清晰, 而专业教学管理的依据是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从不囿于“以批准过的教学计划进程表为铁定”, 而主张“以立体运行的教学计划为主轴”, 即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 有机整合教学计划进程表, 灵活充实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3) 实行弹性学习制。“学分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需要打破班级制和学年制, 允许学生弹性选课。因此, 顺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 从2007年上半年起, 注重选修课、分修课模块, 以具体实施性教学计划为基础, 在学生中开始全面实行以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为标志的弹性学习管理, 同时实施学业警告制。

(4)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是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一是根据五年制高职工作需要, 先后制定了《教学工作规范》、《关于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若干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方法》等规章,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各种教学失范现象的发生。二是针对实际需要, 学校出台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见》等, 全面质量监控涵盖教学全过程中的全体人员。三是实行教学督导、教务处、系院、班级和学生自管组织五级检查体系, 健全教学检查制度, 制订教学检查计划, 编制教学检查表 (如班级教学质量信息周报表、周教学异动情况汇总表等) , 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

3 创新教学模式, 全力推行双证融通教学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学分制教育, 是教育与实际生产劳动结合的职业教育, 在人才规格上, 要求学生既要能动手, 又要能动脑;既要有理论知识, 又要有实践技能;既要有学历证书, 又要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 从课程模式出发, 学校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创新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 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 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大专+高级工”培养目标, 根据五年一贯制的学习者特征, 学校明确规定:用一年半时间进行公共基础课学习、用一年半时间进行专业课教学、用两年时间进行课程实践教学 (包括实习、专业实习与考察、顶岗实习等) 的“1.5+1.5+2”分段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 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积极推行模块化教学和顶岗教学。比如, 组织2004、2005、2006、2007级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到浙江丽水、安徽宏村、江西婺源和浙江永嘉进行户外摄影、专业考察和写生实习, 绘画理论与写生相结合, 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写生的基本技巧, 还加强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 为后继专业技能的培养打基础, 提高了就业竞争力;组织2004、2005级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参观江海风情, 到黄山、南京、扬州等地进行自然、人文资源实地考察,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推行分层教学。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 实行异步教学法和趣味教学法, 探索出一条分层备课、授课、辅导、检测的教学模式, 确保“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为了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课题组建议外语系采取分层次递进教学, 即面向全体学生,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从2007级商务日语两个班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确获得了最大程度发展, 效果良好, 社会反映颇佳。这就充分说明,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模式设计, 才能比较好地解决优等生和差生的差异性, 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从而挖掘和释放他们的内在潜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意见, 结合师生教学实际, 本着“宽基础、活模块、强技能”的原则, 适当更新和调整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技能课和选修课的比例, 确保学生既有广博的知识, 又有专业技能, 还可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奠定基础。由此, 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也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和需要,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加强,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可以说, 课程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4) 突出技能培训, 推进考证。在五年制高职的教学中,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逐渐推行以双证为核心的双纲、双轨、双师和双证制度, 明确规定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应取得的操作技能等级证书, 作为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获得社会公认的“合格证”。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使课程教学更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学校强化了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特点必须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规定, 并提出以一些职业资格合格证书取代相应课程的考试。据统计, 2006年学校共组织学生各类考证1 826人次, 其中钳工中级考试297人次, 通过率为87.7%;计算机高新技术等级考试68人次, 通过率为88.2%;计算机操作员 (CAXA) 考试90人次, 通过率为100%;维修电工中级考试为76人次, 通过率为98.7%;电子转接工中级考试为113人次, 通过率为88.4%;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试为37人次, 通过率为100%;国家计算机一级B考试为1 145人次, 通过率为83.1%。2007年上半年, 维修电工中级考试为191人次, 钳工中级考试54人次, 通过率高达99%;单证员考试报考达171人, 通过率为100%。2008年组织学生各类考证2 851人次, 其中车工中级69人次, 维修电工中级考试为173人次, 电子转接工中级考试为92人次, 钳工中级考试176人次, 单证员考试129人次, 通过率均在85%以上。2009年各类高、中、初级考证人数更是高达3 107人次, 平均通过率为86.42%。

(5) 组织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举办了一系列的技能比赛, 如点钞、珠算、计算机组装、网页设计、编程、外语短剧、外语演讲和机械制图等, 以比赛的形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推动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在省校组织的第一、二、三届技能大赛中, 南通办学点均获团体总分第一。

4 小结

总之, 多年的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实践, 使南通办学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分制管理经验, 也彰显了其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但在这一过程中, 无论是理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 如何结合职教特点, 顺应时代潮流, 打造具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教学计划, 删除一些以知识传承为主的学术性课程, 真正体现技能性、职业性、实用性与创新性;如何充分考虑初中入学阶段学生特征与学习风格, 创新课程模式, 协调“宽”、“活”关系, 不断提升学生技能与能力, 真正体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

摘要:随着全国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期,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 按照“大专+高级工”人才培养方案, 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 加强学分制条件下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同时, 根据实际, 不断推进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

关键词:学分制,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建中, 高铁.“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J].职业技术教育, 2000 (34) :6-8.

2.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应用人才 篇二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方针政策指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需要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并加强专业型与紧缺型人才培养。从专业学科来看,当代的数字技术革命对动画从创作到审美、从生产到传播、从教育到研发、从产业到文化的全方位渗透,为动画艺术带来了全新境遇和空间。数字技术已成为当代动画艺术的主要语汇,数字媒介也已成为其主要的艺术形态载体,全球动画的创作、生产手段和产业模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嬗变。因此,如何适应转型期的需要,用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和思路,把握中国动画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与走向,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中国动画教育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2008年12月26日下午,惠普工作站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共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旨在通过世界前沿科技产品,发挥行业优势,强强联手打造专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并演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据悉,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基础充分整合各自优势,展开一系列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与国际企业的技术优势,共同打造校企联合的专业学科研究和创作平台。

在动漫行业,惠普工作站和全球知名的梦工厂保持着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凭借性能卓越的工作站创新产品与DreamColor等特有的核心技术,惠普工作站先后帮助梦工厂成功推出了《功夫熊猫》、《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蜜蜂总动员》等多部风靡全球的动画大片。随着惠普工作站产品与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惠普工作站设计从运动鞋到赛车,从动画人物到深海潜艇等各种产品,从油气勘探到石油开采等多方面应用,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业务管理到个人IT设计应用。如此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成功案例,在业界厂商内可谓独一典范!

此次,惠普联手知名学府打造“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出于何种出发点?以“惠普教育卓越中心”为契机,惠普工作站针对教育行业有哪些战略举措?通过对话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商用产品大客户部总经理邵冬、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工作站产品部总经理桃乐姗,我们有了清晰的答案!

《中国教育信息化》(简称本刊):惠普此次和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可谓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您认为此次合作对人才培养乃至动漫产业发展会有何影响?

邵冬:首先,我们有很强的产品,我们利用产品优势和国外先进的技术,同与我们合作的软件供应商一起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动漫学院)这样的龙头院校一起合作,培养出在动漫设计方面非常专业的人才,这样,我们的优秀产品、先进的专业技术也就会转化成人才的产出,这样二者分别能成为市场上可以促销、很受欢迎的产品或人才。我们相信,中国传媒大学“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将推出一批优秀的数字动画和数字合成短片作品,孕育一批数字动画技术研究成果,培养一批掌握先进数字动画技术的高端创作人才,为推进中国动漫教育及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国内动画界树立校企联合发展的典范。

本刊:您是惠普信息产品集团中国五年计划制定、推广、执行的主要成员之一,我们想了解,这个计划中关于教育领域的内容有哪些?

邵冬:我们从2003年就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执行完,现在我们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针对教育领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计划,针对高教、职教及普教市场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发展举措,惠普期望同教育行业一起发展、成长。例如针对高校,我们提出以下创新解决方案:首先,针对各专业院校侧重的不同行业,惠普将提供业界领先的工作站设备,解决高校硬件问题;其次,搭建软硬结合的IT环境、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第三,积极交流和引进国际各创意及设计行业的先进经验,提高院校教育水平;最后创造专业和真实的应用模拟,包括行业的应用发展方向和需求,培养学生无缝接轨社会。

我们同教育领域的合作很多,今天谈的是我们的工作站产品,其实惠普有很丰富的产品线,我们的其他产品和很多院校都有很好的合作。在最近的这3年里,正是由于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我们在高教、职教及普教市场做得很有成效。我们对教育市场一直很看重,因为中国教育市场很广大。希望在从2009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里我们在教育领域做得更好。

本刊:较行业同类产品而言,惠普工作站产品,优越性有哪些?

桃乐姗:简要来说,我们的工作站产品,主要有以下核心优势:静音设计;操作系统专业的支持;性能优越软件;与独立软件商的战略联盟;针对不同的需求,我们有完善的产品线;机箱免工具设计,拆装便捷;顶级的质量控制;远程图控解决方案;80+节电标准;应用中心的支撑。

本刊: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高校有200多所,惠普工作站产品是否有覆盖这些学校的时间表?

桃乐姗:如果是从销售层面讲,我们当然希望这些学校最终都可以用上惠普的工作站产品。如果是指“惠普教育卓越中心”模式的合作,我想说的是,首先,200多所开设动漫专业的学校,数量很多,通过此合作模式一一覆盖也不是我们要做的。其次,关于“惠普教育卓越中心”的建设,我们会有选择地去做,不会在每一所学校里都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我们希望强强联合,通过这种联合实现几个目的:要么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要么诞生一些优秀作品,要么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才。所以我们会去评估这些学校的综合实力,从中选择一些学校来进一步合作。

链接:惠普工作站教育举措

依托成功经验助力教育发展

惠普工作站在产品技术与行业拓展两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意在把成功经验带给更广泛的行业用户,尤其是为高校师生在学习探索工作中提供更好的支持,使师生感受到惠普工作站在工作应用中带来的便利。为了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专业人才优势,同时促进产业发展,帮助中国动漫设计、制造工程、油气勘探等几大核心领域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抓住新的发展契机,掌握产业核心竞争力,惠普工作站在中国市场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不忘发挥自身专属优势,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进一步促进产业蓬勃发展。惠普工作站通过世界前沿科技产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并演绎创新能力,同时发挥行业优势,培养创新人才。

三大项目打造创新教育模式

在教育模式方面,首先,惠普工作站将全球教育合作经验引入中国,联合业界知名独立软件提供商,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机械及汽车学院提供“教育伙伴推进计划”,意在结合国际经验,为机械设计、汽车制造类院系提供软硬件组合解决方案经验,将全球领先的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IT架构融入中国高校的教学和试验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内高校接轨全球的进程,对于中国相关行业未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大学长远发展的未来战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次,是惠普工作站独具慧眼,具有开拓创新模式的“惠普教育卓越中心”项目。该项目囊括动漫、制造、石油三大领域知名院系,旨在强强联手,通过打造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国际企业的经验技术优势,开创校企联合的行业研究和创作平台,共同打造一流的行业人才。本次入选第一批惠普工作站“惠普教育卓越中心”项目的3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科研的院校之一,在动画教学与科研方面现已形成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整体特色与优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广泛吸纳国内外动画教育资源,注重与国际业界知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双方通过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强强联手,创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联合实验室。该平台现已建成,并配备国际领先的惠普图形工作站设备,由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应用开展创作和科研项目。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表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的成立正是惠普公司发挥自身业界优势,与中国传媒大学拓展合作的良好开端,并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开拓更广泛的合作领域,为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惠普工作站在中国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暨南大学、福州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知名高校成立“惠普实验室”,意在通过与国家及地方的动漫教育机构合作,为改善动漫教育环境及提升学术水平做出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希望院系师生可以在依靠这些尖端科技搭建的动漫教育平台进行教与学,使得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拥有更高起点,帮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奠定扎实基础,最终实现成为动漫专业人士的梦想。

助教之举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 篇三

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是富于开拓性, 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结构, 健全人格和先进观念,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卓越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构筑教育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渠道入手,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 汇集优势资源,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讲, 是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汇聚。高等学校应全面开放教育资源, 将资源优势转化成育人优势,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 基于兴趣与个性, 实施个性化培养, 面向学生全方位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 无偿提供创新实验所需的物品、材料、电脑等全套实验设备, 为学生提前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 高等学校是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 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 进行教学指导, 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质, 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可采取分阶段配备导师的办法, 强化导师责任制, 实施全程导师制。

2. 更新教育观念,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 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都不一样。只有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 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发现知识的弊端。高校课堂教学应逐渐从知识灌输地转变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地。高等教育亟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注重启发式教育, 通过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结构, 建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博客、文献预习, 课堂师生互动, 课外小组研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将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

3. 借力教育信息化, 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伴随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 给我们的学习方式与环境带来巨大变化。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托教材, 这种授课渠道更新周期过长, 覆盖面有限, 难以满足目前极快的知识更新速度, 有效传递最新学科前沿信息。教育信息化通过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搭建有效的网络视频课程系统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 打破时空限制, 提供个性化服务, 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因此, 如何高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高等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不断结合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 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 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二、依托政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不断创新机制, 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 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可以有效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各自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 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相互结合, 缩短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必须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该界定不同的功能定位、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 形成差异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偏向于强调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 将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紧密结合, 全面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研实验室等科研资源, 使其接受更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机会, 同时, 突出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推进国内导师和海外导师双导师制, 切实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联系。相比较而言,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建立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行业与专业培养的紧密结合。

2. 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有限的学生实践, 很难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 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 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 通过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 提升高校办学水平。高校可根据产学研用结合的特点, 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课外创新训练平台。一方面, 打造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科竞赛平台, 面向广大学生增加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 构建开放的创新基地,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 模仿华中科技大学点团队模式, 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团队, 以真实科研项目为牵引, 构建“干中学”的培养路径, 将教学、科研、团队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再次, 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充分物质保障。高校每年应设置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的专项活动经费, 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 解除勇于创新实践学生的后顾之忧。

3. 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平台。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 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与企业或者地方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共建企业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一方面, 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等全方位服务,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资源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 将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作为实习基地, 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其中, 使他们在融入实际生产的过程中, 提高创新意识, 锻炼动手能力。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两点:其一,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不断拓宽合作领域, 建立学生进入企业、行业部门实习的长效机制;其二, 明确实习基地建设标准, 对其进行定期评估, 保证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学科型公司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社会实践的形式, 能在真情实景中领悟到企业从研发、生产、经营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不同内容。同时, 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行, 制定优惠的政策制度, 鼓励教师走入园区, 支持学生在园区创业实践, 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

三、浓郁人才成长氛围, 完善协同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多元文化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文化环境, 鼓励学生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形成新思路;有利于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催生和发展新的文化, 让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正确观念, 促进科学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成才。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 就必须积极营造浓郁的多元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开设面向创新文化的跨学科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内容过于系统完整的状况, 提供跨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机会, 构建宽厚的知识结构, 从而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塑造人格品质,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在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完善思维方式, 指导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高校应注重人文关怀,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无私奉献, 对追求真理的执着不悔。比如举办以在挑战杯等全国类赛事中获奖的学生、指导教师为主人公的经验交流分享会, 邀请两院院士来校巡讲, 让全校师生在共享科学盛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意识。三是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创新、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 能够激发教师学生的创新热情。高等学府需要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交汇, 应积极营造学科之间交流交汇的浓厚氛围, 鼓励全校师生自由、平等地交流讨论, 扩大师生自主权, 让创新思想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迸发。

协同创新能够突破学科、系统行业的壁垒, 打破部门、区域体制限制, 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者是协同培养人才的三大主体。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 并非将人才培养的职责转移, 而是在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结合学生培养目标, 与具备一定科研实力和实践基础的企业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或专业实践的平台。这些合作单位应在本身拥有强烈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动力的同时, 拥有一批既有深刻理论功底,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

参考文献

[1]张世洲, 宋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 2013, (05) .

[2]孙婷婷.多元文化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0) .

4.立足行业特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四

重视素质教育 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一所医护类高职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终致力于人才素质培养创新,并结合专业特色,创造性地将体育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强调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够让素质教育流于形式,而是要将其落到实处。就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相结合,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实践中,学校通过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分阶段有步骤地落实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修养,以及运动技术水平。对于体育健康意识长期较为薄弱的学生,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先从提高其体育意识入手,帮助其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针对医学院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过分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过于封闭呆板等弊端,学校领导认为,医学类职业院校不是以培养专业运动员为目的,而是以培养能够适应医护类工作为目的,因此必须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开展体育教学实践。设立实验班,在实验班内开设特色体育教学。实验班的教材,在内容上不过分强调技术性,并且增加了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难度较高的技术动作,要求学生了解而不要求掌握。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损伤。

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办学中,学校以科学性、指导性以及时代性作为编写教材的基本原则,从有利于身心健康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运用体育心理学方法,以锻炼身体的方式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增加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优化考核方式。体育教学的传统考核方式是以单项成绩为标准的,实际上是非常不科学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导致了长期以来体育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长期流于形式。对此,学校从优化考核方式入手。学生可以任选一项作为考核的内容,占考核成绩的30%。体育项目考核完毕后,学生必须参加能力考核,占考核成绩的40%。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作为考核内容,占考核成绩的10%。考核中增加了笔试部分,笔试考核的内容主要以体育理论知识及科学锻炼方法为主,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而是希望以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体育理论素养,从而有助于其今后的工作。

此外,学校还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展趣味性体育教学,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量,而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娱乐活动。

优化课程设置 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领导认识到,应当让学生来选择课程,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尽管,这种动态的教学模式,无疑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并且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各种变量。但是,只要是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尝试,学校都应该全力以赴。

为此,在确定课程内容前,学校充分调研了学生的兴趣及喜好,发现学生们普遍倾向于小组学习。据此,学校缩短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以给学生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练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适应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工作。

同时,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医疗体育与康复体育学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康复保健运动处方处理专业中,增加了瑜伽形体课程;康复专业开设了太极拳、气功等课程;营养专业开设了运动与饮食课程;美容专业开设了交谊舞和有氧舞蹈课程;针灸推拿专业开设了辅助器械运动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调节自身的身体状况,同时能够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帮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

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从创新教学组织结构入手,采用分课分班的形式,打破原有的教学组织结构,使其变得更为灵活,更加适应专业的需求。例如,一年级时,学校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将学生们大致分为基础素质班和专项基础班。基础素质班的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对于体育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学院会将他们集中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专项基础班则是致力于为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同时为二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二年级时,学校增设了专业提高班,在学校现有场地和设备的基础上,开展更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活动,并有专业的教师负责指导。

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深刻体会到,专业教学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育,而是要纳入到广泛的专业实践活动之中。为此,学院抽调人力、物力加强专业实训设施建设,为学生各类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设施以及专业的教师指导。

实践中,学校充分调动多方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专业教学落后的局面,不仅让原本枯燥的专业教学变得日益生动,而且在校园内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行业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立足职业特色 倡导终身体育

多年来,学校荟萃医、护、技、药各类学科,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特色鲜明,其中,护理专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高专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针对医护类职业专业性强、劳动强度大及心理压力大等特点,学校领导班子指出,作为医护类学生,只有拥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因此必须具备终身发展的职业理念。

为此,学校在开展专业教学过程中,将“终身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结合”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不断进行教学模式、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改革,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与此同时,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主动承担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不同的教育任务,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直接面向职业岗位,成为天津市卫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共实施医学教育培训2万余人次,岗位培训3万余人次,极大地发挥了医学教育培训的基地辐射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学校不断加强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充分借助学生社团平台,鼓励学生跨年级、跨学籍、跨专业组织专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意识,并且通过增强校园的行业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同时,学校通过加强教科研活动,从理论上深化终身教育认识,推动专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融合。

学校领导班子指出,医护岗位要求学生不仅要形成终身教育理念,更要将这种理念带到工作岗位上,带到社会上,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这也是作为一个医护工作者应当尽到的社会责任。

多年来,秉承“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造能力统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的理念,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了学校与医院共同进行专业开发与建设的机制,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护理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被确定为全国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唯一的精品专业建设项目。

5.培养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探讨 篇五

【关键词】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理念 研究性教学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在基于先进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中教学方法改革上有了一些想法。特别是以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随机访问教学等为主要教学方法的研究性教学体系谈一下我的认识。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统一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启发,重传授轻方法”的“五重五轻”倾向,近年提倡的高校研究性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这也是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主要的教学模式。对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有着广阔而深远的实用意义。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情感、态度、智力、创造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过于强化知识的价值,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旨在促进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促进个性的完满发展。研究性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着眼于学生发展、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完善。为此,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研究,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质疑与批判的精神;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研究者,从以自我为中心、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领路人;要求师生关系发生变化,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突显对学生生命活动全程的关注。这一切显然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观念更新则是必要条件。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所选择的内容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是值得师生共同去探讨、探究的一系列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教学方式不是教师的一味灌输,也不是学生被动地理解、记忆,而是老师引导下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真理、得出结论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研究性教学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是师生在双方的自我建构中获得原则和方法,形成“综合信息”和“研究气氛”,进而为完成新一轮的建构作思想、方法的布置和准备的教学过程。这些过程,无一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形成学生的科学涵养,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新的知识观下,教学的目标不再是教师独白地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高校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自己拟定探究主题、设计策略与方法,经过进一步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此过程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虽不像真正的学者或科学家那样专门以知识发现或问题解决为己任的“类标准”研究过程,但它也需要“个体标准”研究所具备的素养:较强的问题意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面临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探究、尝试解决的研究意识与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以上科学涵养与能力,才能顺利完成研究性学习这一高层次的教学任务。无疑,高校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涵养,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以合作手段获得集体的成功。意味着要求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与人合作,与物“共处”,惟有如此,才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学生自主承担课题研究工作,能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思考人类的发展问题,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

有学者认为,在大学教育阶段,不应存在没有研究性的教学,也不应存在脱离教学的研究,教学是天职,科研是本分。亦即要求教师把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是创新性的。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凝固、完整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引领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高校是传授与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教学的价值与功能不仅在于传授人类已经探明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诉求。南京大学的卢德馨教授认为:要实现高质量探究,教师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对学科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理解;亲自参与研究,将研究经验引入教学;具备促成学生成功体验的方法和手段。这意味着大学教师智能要求的提升,尤其是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提高,将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六、结语

6.引企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六

在该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过程中, 机制专业始终围绕学校和社会之间人才培养的长期愿景和共同目标, 校企深度合作, 使行业企业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校企共商,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金华市是电动工具生产大市, 产量与销售量均占全国的25%以上, 已形成电动工具完整的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为了适应区域的经济发展, 机制专业的培养方向转到电动工具设计、制造、检测专业人才上来。在确定专业培养方向之初, 先后走访了浙江华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等一百余家电动工具企业, 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明晰企业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从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规格、专业和课程标准、实践比例以及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通过12名企业、行业专家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多次商讨和论证, 经过5轮修改和完善, 最终形成了适应电动工具岗位群职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2 校企共建, 完善人才培养条件

“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与员工角色互换、教师与企业专家角色互换, 企业生产与学校授课场所转移为特点, 在实施过程中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紧密配合。为此, 机制专业在基地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和技术交流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逐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所需的基本条件。

2.1 校企互补, 建设“两化”基地

为充分发挥校内外基地功能, 根据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 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的需求和专业特点, 机制专业坚持“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建设思路。

在校内基地的建设上, 依托近5万平方米的集教学实训、科技研发、技能考证、社会培训、成果展示功能于一体的金华市科教实训基地, 该专业积极寻求与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接轨、技术力量雄厚、有一定规模且热心高职教育的企业合作, 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 学校开展实训、企业组织生产, 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008年, 机制专业引进永康金美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二条电动工具装配线, 建立了900M2的电动工具装配生产车间。该生产车间既为学生电动工具装配实训车间, 也是金美公司的产品中试车间, 全年为学生提供60个工位的顶岗岗位, 学生实训累计可达5万人时, 企业年产值超过400万元;车间环境按照企业生产流程设计, 设置教学演示区、小组讨论区, 在生产间隙安排一定的教学时段, 达到生产和实训融合, 实现了校内基地教学化。

在校外基地建设上, 根据专业规模和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不断扩大基地规模, 重点建设具有教学场所、讨论场所、产品模型、生产流程、实训设备、能批量安排学生实训和部分教学任务的教学化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 机制专业已建设了诺王机电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浙江三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等3家教学化的示范性校外基地, 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动工具实验室5家紧密型基地, 金磐机电实业有限公司等6家一般基地。《机械零件数控加工》、《电动工具外观设计》, 《电动工具电气设计》等课程部分内容的教学已在以上基地进行, 实现了校外基地教学化。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 由学校免费为企业职工开展专业培训, 参加培训的职工空出的岗位, 经企业调配后, 由学生顶替, 并配备一定的现场指导人员。这样通过校企互补既解决了学生集中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问题, 又解决了职工培训造成的岗位空缺问题, 使企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实现了校企共赢。2007/2008学年共有89名学生在浙江三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实现了集中顶岗实习, 学校帮助企业完成了1200人时数的职工培训。

2.2 校企互通, 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该专业通过实施“教师进企业, 专家进课堂”, 专职教师联系一家企业和一名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 进一步促进了校企互通。学校教师进入企业, 学习技能、收集教学素材、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参与企业科研与产品开发, 既发挥了自身的专业特长, 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又能及时准确把握专业与行业的发展动态, 做到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 也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力量。企业技术人员走进学校, 参与专业课程教学、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使来源于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真正成为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成员和稳定的兼职教师, 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有的作用。2008年, 该专业有8名专任教师下企业时间超过一个月, 并且80%的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工作, 承担企业委托课题5项, 与企业共同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同时, 聘请了12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稳定外聘教师, 承担了4门课程的校内教学、6个项目的校外实习指导和35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任务。目前, 该专业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2.3 校企互融, 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落脚点, 该专业通过课程标准和载体上的校企互融, 开发了一系列工学结合课程。一是校企合作制订融合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 如《电动工具检验与测试》引入国家安全标准GB3883.1-2005和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 依托金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动工具实验室及金磐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完成了课程标准开发。二是引入企业真实产品开发项目化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 进行课程改造, 如《机械加工技术》课程引进了浙江四方集团等2家企业的11个典型零件,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并已被列为2007年浙江省精品课程;与浙江皇冠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的《电动工具结构设计》课程, 四个学习情境项目载体均选自该企业的真实产品。以此为基础, 校企共同编写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实训教材或讲义, 如《电动工具电气设计》实训教材取材于电动工具企业的真实产品, 提高了实训教材的指导性。目前, 该专业已校企合作开发了国家和精品课程各2门, 校级优质课程5门, 校企合作编写的实训教材3部。

2.4 校企互动, 开展技术交流

由学校牵头, 企业参与, 成立电动工具研发中心和计算机三维设计研究所, 建立了电动工具技术网站, 举办电动工具技术论坛, 校企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依托已建立的国家技能鉴定所、C A D/CAM中高级人才培养基地、金华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金华市先进制造技术继续教育基地, 开展学生技能考怔和面向企业员工的培训。校企合作搭建的平台和校企互动开展的活动提高了专业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 活跃了教师学术研究和学生技能训练的气氛, 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校企共管,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引企入教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但仍需要通过校企共管解决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之间的矛盾问题, 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在基地管理上, 政府成立领导小组, 协调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具体问题, 对引进的企业给予税收奖励三年等市科技园区孵化企业待遇;学校教务处负责计划管理, 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统筹协调基地建设的具体问题;二级学院组织实训, 负责学生的选拔与岗前培训, 安排专业教师担任“访问工程师”, 参与新产品开发;企业主导生产和经营, 负责原料采购、生产组织和产品销售, 安排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指导学生操作并参与教学建设。基地提前两周下达生产任务, 学院按照生产任务和岗位数量制定相应实训任务, 通过分批轮岗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实训, 教学安排上实行按周排课制, 有效解决了生产任务不确定性和教学任务连续性之间的矛盾。

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过程中, 企业、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协议, 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学生按照企业准员工身份进行管理, 以企业为主, 学校派专任教师常驻顶岗实习企业协助管理, 学校督导不定期检查。学生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评定, 企业按工作量、产品合格率、职业素质、出勤率评分, 占80%;学校按工作态度、实习日记、总结及技能掌握程度评分, 占20%, 成绩合格者由校企共同发放工作经历证书, 并给予适当的报酬。

4 基于校企双赢的“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1) “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 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互换”, 保障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实施。

(2) “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互融, 实现生产与教学的融合, 使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7.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重视实用人才培养, 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开创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 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 而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 面对国际竞争压力, 国内各高校都在进一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本文主要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粗浅的探究。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拔尖创新人才, 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突出创新能力的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多种类型创新人才的总称, 包括复合型、学术型、管理型和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概括起来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良好的身心素质, 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二是系统的知识结构,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 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知识的涉猎程度, 人文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三是创新精神与意识, 主要包括开拓创新意识、, 顽强拼搏精神等。四是组织协作能力, 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1996年, 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还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七条标准:第一, 有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第二, 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第三, 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 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 有终身学习的本领, 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第六, 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第七, 具有和他人协调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制约因素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既包括来自学生自本身的因素, 如学生学习兴趣、认知能力等, 也包括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 如师资水平、教育方法等, 还有来自学校体制层面的因素, 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在过去30年的改革进程中, 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各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制度制约学生创新思维。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 检验一名学生学习效果、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以考试为主。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名学生能否顺利毕业, 获得学位。这就使得学生对考试产生了畸形崇拜, 最终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试题设计上也缺乏开放性和研讨性。试题一般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使他们逐渐丧失了质疑能力和开拓能力。

2. 教学方法制约学生创造性。

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有了很大改善, 但力度不够。在一些课堂上, 教师教授时间过多, 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 启发式、研讨式授课较少。学生过于依赖老师, 欠缺思维的独立性, 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此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无法实现全面的因材施教, 这对培养学生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有不利影响。

3. 师资水平制约学生能力发挥。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广大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先进理念和前瞻性思维。但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师资力量总体上看发展不平衡, 优劣差距较大。一些院校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无法胜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 缺乏敬业精神, 使得学生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工作难以保证。

4. 实践不足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我国高等教育, 特别是本科教育中, 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 重知识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实践教学侧重不足, 特别是产学研结合、联合育人的观念不够深入人心。本科生实践机会不多。即使本科生参加实习, 但在实习过程中实际上缺乏全程监督和指导, 质量难以保证, 使得实习目的性不强, 对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帮助不大。

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建议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不断借鉴思考的时代课题。总结国内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

1. 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在知识观念上,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智能观念上,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教育发展观念上, 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 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 正视个体间差异, 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在个性教育观念上,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求知欲得到充分满足, 这样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新能力。

2. 创新教育制度。

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要深化教育制度改革, 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选择,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活动, 完善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选拔机制, 积极探索多样式招生模式,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 不拘一格选人才。此外, 还可以制定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 激励学生根据专业基础和发展需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合格者可以发放相应专业培训证书。

3. 探索培养模式。

我国部分高校探索实行分模块、分段式、多渠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取得了一些成绩。分模块指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和知识能力掌握规律, 将本科阶段育人进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等多个模块。分段式指的是本、硕、博分阶段培养方式。在分模块、分段式培养下, 促成高等教育院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渠道。这一思路可以进一步推广。此外, 还可以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由于其地域和专业优势, 集中了一批高分考生。如果高分考生进校后没有适当的培养模式, 毕业时比较容易流于一般化, 丧失了其本该拥有的优势。该学院试点拔尖创新模式, 为高分考生指定学院最优秀的老师作为学业导师, 全过程指导和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样通过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 提高高等教育院校教学质量。在研究生层面, 该校还在全体硕士生中选拔进入经济学培养实验班, 以出国读经济学博士和高端理论人才为目的, 师资力量全部来自于该校的“常任轨”学院 (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的海归教师。这种模式培养起点高、, 标准高, 让硕士中的拔尖人才接受到接近国外的博士生前两年的培养模式和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

4. 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高等教育院校必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应坚持“少而精”原则, 重视通识教育, 增加探索性课程设置, 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 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管理;注重培养交叉学科复合拔尖人才, 以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课程设置目标, 学生的行为养成和实践为基本导向, 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兴趣有机结合。

5. 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院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要改变教师“论资排辈”的现象, 采用合同制、聘用制、评定制, 引入竞争机制。另一方面, 要加大教师引入及培训力度, 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水平。高等教育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 规划好创新型教育师资队伍培训, 科学安排培训内容, 合理选择培训方式, 增强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 要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形成创新动机;要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他们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为中心, 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 运用案例教学, 以问题为牵引教学等教育方法, 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6. 丰富科研实践。

“科研是激发创新潜能的最佳途径。”但对于本科生来说, 科研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院校应注重学生课外实践环节, 通过举办讲座、科技展览, 拓宽学生视野, 大力发展学生社团, 鼓励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让学生广泛参加与各种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及教师课题研究等, 与研究所和厂商沟通, 发展共建关系, 加强课外实践基地建设, 达到共赢目的, 为拔尖创新人才搭建起科研实践平台, 开发理论结合实践、学习结合探究、体验结合创新的课程体系。

7. 注重环境熏陶。

宽松和谐的氛围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高等教育院校应为教师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平等讨论、自由切磋的原则, 促进学生创新思想的产生。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 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索, 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扬。此外, 还应开展创新型小组、班级或集体的建设, 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 开阔办学视野, 通过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已成为各高校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 人才培养不是一个可以通过简单照搬套用, 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课题, 它需要在借鉴和实践的基础上, 立足本国国情与社会发展需求, 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14) .

[3]徐晓媛, 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4) .

[4]赵沁平.精英教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8) .

8.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篇八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形势与趋势。汇率波动、能源紧缺、黄金价格动荡;尤其是贸易摩擦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越来越借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籍口采取了新型隐蔽的手段;不仅如此,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双反调查也愈演愈烈。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一切都对国际贸易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在应对贸易纠纷时非常被动;没有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规则,或者说严重缺乏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人才;同时,社会上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没有得到理想的就业。为什么这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未能顺利进入企业的国际部门?为什么进入企业国际部门的学生未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显然,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同时输送人才的渠道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复杂形势,把当代国际贸易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讲解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应对复杂形势的技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陈旧,理论更新较慢,并且过多强调对国际贸易流程的学习

打开当前流行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程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贸易理论之外,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贸易流程,其中填写各种单据和文件(如合同)又是最多的内容。尽管很多学校对此都在实验室中给予了模拟,但由于毕竟不是实际工作且内容过于陈旧,很难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 落后于当前形势,缺乏贸易政策运用方面的学习

学习贸易流程并不是本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掌握和运用贸易政策更有难度且更有意义。具体地讲,正确的运用各种贸易规则是应对复杂性形势的最优策略,将给企业在出口和进口中带来巨大利益。而当前的教材并不涉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运用的内容,亟待补充新鲜的内容。

(三)缺乏实习、实训的机会,无法与国际贸易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培养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表示不知如何运用一些贸易优惠政策,同时表达了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进行培训的愿望。这反过来说明,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缺乏与企业沟通或合作的内容。而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讲,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贸易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都有很大好处。

(四)争取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学生培养,运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生培养

基于当前的外贸形势,实际中的国际贸易实务是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随时把握这些动态因素,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减少损失和取得最大的利润,而准确把握这些动态因素的最好途径之一是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贸易对象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是这些动态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贸易活动的利润多少与成败。而与科研机构合作就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很显然,当前的培养模式则让学生缺乏这些能力,因而他们即使进入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也很难为企业争取到应有的利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政策运用等与企业国际贸易效益密切相关的知识,因而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且现有模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最终就业受到限制。概括地讲,现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授课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应对当前的形势,需要在上述诸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删除授课内容中过于陈旧的内容

在當前的《国际贸易实务》等教程中,理论内容更新较慢,而且介绍各种单据与文件填写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篇幅,不同的教材之间还有很大的重叠(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都有相关内容)。客观上讲,这些纯理论内容和概念、程式化的内容不利于掌握和记忆,很多学生在学习不久就会遗忘。而事实上,同学们只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只需稍加提示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些程式化工作。

(二)增加政策运用方面的内容

贸易规则、贸易政策和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外汇业务,包括原产地的认证规则,美国301条款的实施细则、我国双反调查的实施规则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核心的业务知识。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国际贸易中将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在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贸易优惠政策很多,而各类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上对此并不涉及,亟待进行补充。所以,拟改变和创新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的内容,增加国际贸易政策及其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加强任课教师在此方面知识结构的完善,以保证在课堂上准确而全面地讲授给学生真正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

(三)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训实习

这不同于一般的毕业实习,而是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给学生提供参与实际贸易工作的机会,增长其见识,才能培养其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和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同时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

(四)请企业国际贸易部门的业务人员走进课堂

实际工作的案例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一般知识和实际差距的思考。所以,请从事实际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也是我们倡导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他们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产生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对实际贸易工作的处理能力。

(五)请国际贸易方向科研人员走进课堂

为了弥补任课教师的知识局限性,可以邀请国际贸易方向的科研工作者走进课堂。事实上,由于一些任课教师较少从事科研活动,教学工作趋于程式化,对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缺乏动态把握,因而使很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相对静态化。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就是要让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状况和政策研究的人员走进课堂,增加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动态了解。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从而使学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能找到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2]安江英.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

9.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九

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所有高校都面临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挑战, 面临优胜劣汰的压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是高校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 我国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 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 清华大学从1998年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 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等,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 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 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 适用于各类高校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尚未建立。

国外高校长期形成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而非灌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然而, 未来国际教育竞争日趋激烈, 国外人才培养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条件与我国有很大差异, 我们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和研究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应该是:科学设计, 系统培养, 重点激励。

一、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1.拥有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2.拥有创新必需的综合素质。

3.具有创新的能力。

二、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方案

(一) 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1. 数量指标

首先, 根据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确定具体的数量指标之后, 再分专业确定具体数量指标, 如工商管理专业5个、会计学专业6个等。数量指标必须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资金实力来确定, 不可以盲目确定, 否则可能无法进行具体支持和培养。

其次, 具体人员的选拔应遵循科学的程序, 不能简单确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创新的意愿和创新的潜质, 必须因材施教。具体操作时可采取学生自荐与推荐相结合, 辅导员推荐与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2. 质量指标

(1) 发表论文1篇。

(2) 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科研课题1项。

(3) 设计1个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大学生创业可行方案。

(4) 参与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研究报告1篇。

(二) 编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培养方案要结合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进行设计, 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应不同于传统的方案, 可适当缩短理论课教学时间, 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

三、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

(一) 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在高校的发展规划中应该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高校应该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

(二) 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物质环境

1. 制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政策。

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保障政策、配套的环境和设备保障政策等。

2. 建立创新型学生奖学金制度。

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奖学金应比一般的奖学金高, 真正能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和自豪感。

3. 建设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保证, 严师出高徒, 学生的培养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言传身教。

(三) 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

1. 建立学生创新成果宣传角。

2. 建立创新型学生光荣榜。

3. 定期召开创新型学生事迹报告会。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 培养学生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教育学生树立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年轻人崇尚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鄙视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反对贪污腐败。行成于思, 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方向。教育学生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社会的进步和改变从自己的行动开始。

(二) 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问题

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以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主要是听教师的观点。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把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教师起引导和管理作用。

(三) 系统地分析问题

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索和分析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 充分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 把握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做法。

(四)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行方案, 探寻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过去和现在已有的方法, 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结语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让学生树立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学习创新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创新的科学方法, 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问题, 通过系统地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来实现有效的创新。

摘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让学生树立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学习创新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创新的科学方法, 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问题, 通过系统地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来实现有效的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科学设计, 系统培养, 重点激励。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

参考文献

[1]房波, 张辉.另类解读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兼析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尴尬存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90-91.

[2]陆勇“.板块经济”格局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 (6) :38.

[3]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路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8 (6) :164.

上一篇:美丽的校园450字下一篇:民兵干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