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煤管理制度(精选4篇)
1.用煤管理制度 篇一
水煤浆生产用煤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燃料,是以煤代油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由原料煤经过洗选、筛分、研磨、加水(30~35%)和少量添加剂(1%左右)制成的粘稠的流动浆体。
水煤浆生产用煤宜选取用易洗、低灰、高挥发分、低粘结性的煤种。选择低灰分的煤其表面有较为均匀的物理化学性质,且制浆容易,浆液热值高,一般原料煤灰分
原料煤的挥发分高低,直接影响到水煤浆的烯烧效果。此外,煤的内在水分、发热量、粘结性等对制浆过程和水煤浆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水煤浆生产用煤以弱粘煤、长焰煤、气煤、不粘煤等为佳。水煤浆生产用添加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分散剂,加一类是稳性剂。添加剂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水煤浆的浓度、粘度、稳定性(保证浆体一个月以上不沉淀、不分层)、贮运、燃烧效果及生产成本等指标和参数,故在选择添加剂类型时要从其经济性、实用、安全性以及资料供给的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根据原料煤的质量和水煤浆产品的质量要求,水煤浆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干磨与湿磨工艺。干磨制浆是指将原料煤先磨制成合呼颗粒级配的煤粉,然后加水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湿磨制浆是指浆原料与水同时送放磨煤机,并在磨煤机入口处加入添加剂。干磨法易于分级和调节粒度级配,湿磨法能防止煤尘爆炸等事故
②高浓度制浆和低浓度制浆。高浓制浆是将洗选出的低灰精煤加水和添加剂送入磨煤机磨制经搅拌而成的水煤浆
③以原煤和洗选煤为原料的制浆工艺④单段磨制与多段磨制。根据原料煤本身的性质,为了限得合理的粒度分布,并使水煤浆达到最佳级配,对一些易磨煤种可选用工艺简单、动力消费低的单磨机一次成浆生产工艺,而对一些难于磨制的煤种则应选用多段磨制工艺。
天源仪器专业研发制造煤质分析仪器:测硫仪、量热仪、马弗炉、干燥箱、破碎机、粉碎机、电子天平等成套高中低煤质化验仪器,专供个人煤质化验室,焦化厂煤炭化验室、水泥厂煤质化验室、热力公司、供暖公司煤质化验室使用!
2.用煤管理制度 篇二
煤炭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我国能源主导地位
面对最近两年我国大面积频繁的雾霾天气, 我国多地展开大气颗粒物源解析, 寻找雾霾“元凶”。据了解, 北京是最早公布颗粒物源解析的城市, 今年4月公布的结果显示, 北京PM2.5本地排放源以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 分别占比31.1%、22.4%、18.1%和14.3%。天津PM2.5中扬尘、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为分别贡献30%、27%、20%、17%。石家庄虽然尚未公布颗粒物源解析结果, 但业内普遍认为, 工业燃煤是其本地排放的主要颗粒物源。不可否认, 我国大气污染与大量使用燃煤有着直接的关系。
陈贵锋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每年煤炭生产总量占全世界的47.4%, 而煤炭消费量占全世界的50.3%。陈贵锋说, 我国巨大的煤炭消耗量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息息相关,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 煤炭约占94%, 而油和气等加起来才约占6%, 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主导地位。
陈贵锋说, 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缺气”, 因此我国大量使用油和气目前是不现实的, 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我国不得不大量使用煤炭的现实。目前, 我国用能中, 煤炭占67%左右, 虽然我国在大力推广和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今后煤炭比例会逐渐下降, 但是据预测, 未来20年内, 我国煤炭使用比例仍将超过50%, 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油气等不管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资源供应的角度, 都还无法满足我国巨大的用能需求, 煤炭替换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种不得不大量使用煤炭的条件下, 煤炭的清洁利用就成为现实需求, 同时也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严格控制终端用户用煤
为治理雾霾、减少PM2.5排放, 严格限煤已经成为众多省市治霾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曾经作为中国主力能源的“黑金”, 如今因为雾霾的出现却变得如此“不受欢迎”。国家和不少地区都提出了减煤目标。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 到2017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比重要减少到65%以下, 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
《北京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也提出, 要加快压减燃煤工作, 到2015年, 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800万吨;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85%以上。到2017年, 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1300万吨, 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0%以上, 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
陈贵锋认为, 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 煤炭使用比例越高, 能源环境压力就大, 来自其他国家的舆论和攻击就越多。同时, 为治理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 我国确实必须严格控制用煤总量。但是控制总量时, 不能盲目地追求绝对下降, 而是需明确一个概念, 就是严格控制终端用煤量。他解释道, 直接用煤会向大气排放大量污染物, 而如果将煤转化为油品、天然气等再进行利用, 那么情形就会变得不一样, 将会大幅度降低燃煤污染。
要减少终端用煤, 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煤炭清洁转化, 提高煤炭清洁转化的比重。目前, 我国已开展了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醇醚燃料、煤制烯烃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先进工艺技术工程示范, 并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基本具备商业化运行能力。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每平方公里煤炭消费强度接近今天的京津冀地区, 环境却治理得很好, 而我国作为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完全有能力实现煤炭高效利用技术, 提高煤炭附加值, 减少终端用煤量。
在煤炭主产区建立大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
目前, 发展煤制气、煤制油等煤化工也受到一些非议, 认为其自身就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浪费并污染大量的水资源。陈贵锋告诉记者, 其实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规模煤炭生产区建立大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 在煤炭生产基地就把很大部分煤转化成油品、天然气、电力以及化工品等, 然后再由电网、管道、铁路等运送出去。
陈贵锋说, 我国煤炭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西北人员稀少, 环境容量相对较大, 因此在产煤区进行转化所产生的污染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大型煤基能源清洁转化形成规模化以后, 能够实现多联产, 延长产业链, 更好地集中处理污染物, 降低成本。如煤中硫, 通过煤炭清洁转化变成硫磺, 极大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
同时, 由于我国煤炭主要集中在西部, 煤炭东输运距长、运力紧张, 而转化成油品和电力等以后, 能够减轻运输压力, 因此在产煤区建立大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是现实的选择。
陈贵锋同时说道, 在产煤区建立大型煤化工基地, 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水的问题, 这对于煤的清洁转化是一个非常大的制约因素。
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西北产煤区水资源缺乏, 水的来源和供应很难;二是煤化工产生的污水如何处理。陈贵锋说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煤炭转化的节水技术, 降低水的消耗。他说, 目前通过技术和工艺优化, 节水30%是能够实现的, 进行技术攻关, 节水50%也可以达到。节水措施跟上以后, 煤的清洁转化发展空间会更大。
另外就是污水处理问题, 陈贵锋说, 其实污水处理也不是难题, 是能够解决的。南非是个缺水国家, 建设了一个大型煤制油项目, 每年生产油品数量在700万吨左右 (我国目前最大煤制油规模也就100万吨) , 采取了严格的污水处理措施, 污水处理得非常干净。
陈贵锋认为, 我国治理水污染关键在于必须树立起环境成本意识, 我们一直把水污染处理的成本考虑得太低, 认为处理一吨煤化工污水仅需两三元钱, 如果成本只能维持在这个低层面, 那么污水处理技术和效果都很难得到提高。而如果按污水处理成本每吨20~50元去规划, 煤转化污水治理措施就会很完善, 从事污水处理技术研发的企业就会有积极性进行高端技术研发, 放开去做, 污水处理难题也将得到彻底的解决。环境治理是需要成本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加强, 不清洁的煤炭转化是没有出路的, 今后在环境成本方面的阻力会越来越小。
陈贵锋指出, 在环境和节能方面, 低成本都不是好事, 反而会产生很多危害。能源价格、资源价格等如果过低, 就会产生极大的浪费。价格提高以后, 反倒会提高节约意识, 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再比如说, 环境违法行为, 如果处罚明显低于治理成本, 环境状况不会有很好的转变, 产业技术也不会有很大突破。当前提高污染排放成本, 已经有些效果。因此环境成本意识必须树立。
另外, 污水处理技术的提高也不是难事, 据陈贵锋介绍, 目前煤炭科学研究技术研究院等正在研发相关技术, 即针对煤化工污水如何高效处理, 先解决高浓度有机污水有机物分离问题, 提高煤化工污水的可生化性, 然后和现有先进技术结合, 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这项技术成本可能要高于常规技术, 但是能解决问题。
因此, 在大型煤炭产区建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 不仅能充分利用优势的煤炭资源, 而且能大量减少终端用户直接燃煤产生的污染, 这是十分必要, 也是现实可行的。
要减少终端用煤, 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煤炭清洁转化, 提高煤炭清洁转化的比重。
3.用煤管理制度 篇三
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总结
为做好**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年全省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电〔**〕102号)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年全省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发〔**〕84号)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管委会及时安排部署,于9月12日保质保量完成**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现就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管委会专门在8月19日组织召开有关**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专题会议,要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供煤范围、供煤标准、供煤方法、供煤时间、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涉及的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好**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8月25日印发制定《****区管委会办公室**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实施方案》,确定领导组组长由管委会副主任孙希谋同志担任,领导组副组长由城北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跃强同志、监察审计局局长程晚英同志担任,成员有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崔生田同志、城北街办事处主任李俊青同志、城北街办事处副主任翟环同志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城北街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由城北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跃强同志兼任。城北街办事处具体负责我区**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用煤工作实施,城北街办事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来保证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由于我区是第一年开展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城北街办事处的同志在具体开展工作中,遇到困难积极克服,抱着多问、多跑、多向县、市兄弟咨询的心态,通过一周的不懈努力才把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和相关手续完善,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城北街办事处的同志多次到对接煤矿洽谈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事宜,最后谈定9月10日开始由潞安集团小南村煤矿对我区四村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9月10日供应化家庄村、小化家庄村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798.66吨,供应低收入农户 783户;9月11日供应史家庄村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1084.26吨,供应低收入农户1063户;9月12日供应捉马村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1090.38吨,供应低收入农户1069户;三天完成我区全部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从潞安集团小南村煤矿供应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2973.3吨、供应低收入农户2915户。各村所需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量按****区**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供需双方对接计划表的分配指标要求执行。各村村委会负责向各村村民发放。至**年9月18日四村已全部按每户一吨取暖用煤的标准发放到各户村民手中。
4.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发展研究 篇四
炼焦工艺作为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生产优质的焦炭是我国现阶段炼焦工序上的主要目标, 也是保障高炉稳定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 优质焦炭的重要来源就是优质炼焦煤, 但当前的优质炼焦煤越来越少, 因而解决二者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便逐渐成为大型焦化钢铁冶金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1 炼焦工艺发展情况
结合我国国情, 现有的煤炭根据煤化程度分为以下几类:无烟煤、烟煤、褐煤, 烟煤中有贫瘦煤、瘦煤、肥煤、焦煤、1/3焦煤、气煤、气肥煤以及1/2黏煤等, 这些均是传统炼焦中广泛应用的煤种, 即所谓的炼焦煤。而在室式焦炉中得到的则是无法结焦的弱黏结煤、非黏结煤等, 这些统称为非焦煤。随着时间的推移, 炼焦工艺随之得到大幅度提升, 通过焦炉大型化、煤调湿、捣固等技术的进步, 传统炼焦工艺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逐步成熟, 在扩展炼焦煤资源方面也产生了重大作用, 尤其是在捣固、配型煤的方式上, 目前已经被国内外予以广泛应用。事实上, 捣固炼焦和型煤炼焦最多只能配入10%~20%的弱、非黏结煤, 配入量可谓是相当有限。在日本与美国等国外的钢铁公司, 为了有效应对焦煤短缺的情况, 纷纷开始着手进行非焦煤炼焦技术的研究, 以此来达到扩大配煤途径的目的。即便是在炼焦工艺及炼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非焦煤资源同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
2 非焦煤炼焦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相关单位根据煤炭的不同的煤化程度对煤炭做出了分类标准, 具体而言是将煤炭分为三大类, 主要涉及无烟煤、烟煤、褐煤等。经过长期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炼焦技术相继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这便促进了炼焦资源的进一步扩展, 比如国内外很多钢厂或者焦化行业采用捣固、配型煤等方式。为了应对煤炭相对短缺的问题, 在多年前便在非焦煤炼焦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2.1 型焦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型焦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用焦粉或弱、将非黏结煤和少量黏合剂相互结合, 再利用冷压或者热压的方式将混合后的材料制作成为型煤, 最后经过炭化将型煤转变成型焦。型焦技术的发展历史并非较长, 仅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而世界各国中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对于型焦技术的研究相对较早, 我国近年来对型焦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相对于常规的炼焦技术来讲, 型焦的炼焦技术具备着选择广泛、可连续生产以及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显著特点。型焦的炼焦技术按照成型方式型焦工艺分为热压和冷压两大类, 在煤料成型前采取预热处理的热压工艺, 首先是快速加热到400℃~500℃, 在塑型温度范围内使煤料成型;其次是利用煤料本身的黏结性, 热压工艺成型温度较高, 对工艺控制和设备材质有较高要求, 而冷压往往是在较低温度 (100℃) 下可以成型, 并非需要预热处理, 同时, 型煤经过1 000℃以上的高温炭化以及热焖处理得到型焦, 亦或是经过氧化处理方式、先氧化再炭化等处理方式, 冷压设备一般采用竖式炉、砂浴炉、隧道窑和斜底炭化等。型焦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可大量使用非炼焦煤、可连续生产, 现在我国对型焦技术的基础研究尚且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程度及研究水平远远不够, 所生产的型焦冷、热强度较低, 在成型工艺、黏结剂选择、炭化温度控制等方面仍然有待于成熟及深化。
2.2 日本神户制钢HPC无灰煤技术的发展
在日本, 由于能源比较匮乏, 因而对非常规资源的重视程度相当之大, 并且在技术上较为成熟。在1994~2003年期间, 日本煤炭利用中心、日本铁钢联盟通过10年的时间完成了弱、非黏结煤炼焦方面的新一代炼焦技术开发, 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优化及改进将弱、非黏结煤配比提高30%, 由此达到了传统焦炉的极限。随着炼焦煤资源的稀缺, 新型的炼焦技术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 因而利用更大量弱、非黏结煤代替强黏结煤生产优质焦炭的技术随之得到了大范围发展与推广, 神户制钢公司开发的超级煤 (HPC) 就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
超级煤就是日常所说的无灰煤, 主要是从弱、非黏结煤中通过溶剂热萃取提出而来, 几乎不含灰分, 并且具有较好的软化熔融性质, 现已成为改善焦炭强度的高效粘结剂。无灰煤的大致提取过程主要有四大步骤, 主要是调浆、萃取、固液分离和溶剂回收。神户制钢的试验, 在常规炼焦配煤时配入0.5%HPC, 可以大幅度提高焦炭强度, 在配用一半非黏结煤时配入10%的HPC, 足以提高焦炭强度, 全部使用弱、非黏结煤时配入HPC同样可以提高产品强度, 这便说明使用弱、非黏结煤是切实可行的。HPC之所以能够改善焦炭质量, 是因为其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热塑性, 可以促进液相炭化, 以此改善配合煤的软化熔融性, 并且在焦炭各向异性组织变得发达的同时达到提高焦炭强度的目的。
2.3 美国钢铁公司CASP碳合金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提高, 美国方面也在焦炭技术方面开辟了新的路径。美国钢铁公司现阶段正在致力于建设新型焦炭替代品项目 (CASP) , 即碳合金技术。CASP工艺所采用的都是成熟的通用的设备, 与常规炼焦不同, 在对原煤进行干燥和破碎后按照比例搭配, 再装上料强反应器进行预反应, 继而压成快送往颗粒熔融反应器, 在这一系列的反应后混料快转变成为半晶质结构的炭质终产品。
3 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发展进步的实践
3.1 干法熄焦工艺
干法熄焦主要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在干熄炉内和红焦直接换热, 达到冷却炭焦的目的。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设备的完善, 并且经过不断的调试及改进, 成功地解决了红焦热量回收、水资源浪费、湿熄焦污染以及炼焦煤短缺等问题, 显著改善且提高了焦炭的质量。
3.2 煤调湿技术
煤调湿技术采用间接传热和烟气携湿降氧相结合的蒸汽管回转干燥技术, 在干熄焦发电后将蒸汽作为干燥热源, 同时将焦炉烟道所产生的废气引入蒸汽管回转筒干燥机, 以此作为载气和部分热源。这一工艺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炼焦工艺技术水平, 并且这一实质性的突破在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回报。
3.3 脱硫脱氢制酸工艺
我国现有的煤气脱硫脱氢工艺种类尤为繁多, 比如AS法脱硫脱氢技术、HPF氨法脱硫等, 其中也不乏脱硫效率底、废液处理难、设备腐蚀等问题的存在。
4 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发展趋势
首先, 应当大力开发新煤资源, 从我国的长久发展来看, 虽然目前总的炼焦没资源尚且可以供应, 但是也存在某一煤种资源短缺的问题, 我国曾用过的诸多矿点煤目前已经逐渐枯竭, 所以急需开发新资源;其次, 要强化地方煤的管理以及应用, 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焦炭的质量, 随着我国炼焦煤质量的下滑, 这便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来煤质量的监督、检查的重视程度, 同时要充分掌握来煤的质量变化情况, 这些均对保障焦炭质量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再次, 应当完善炼焦和备煤工艺, 在积极努力探寻外部资源支持的同时, 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工艺水平, 这是焦煤生产行业的重中之重。就当前的形势来看, 在提高焦炭质量、降低优质焦煤、肥煤用量方面, 主要是采取煤调湿、配型煤、捣固炼焦等措施。
5 结语
总之, 炼焦技术是保障我国钢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重要前提, 焦炭是高炉冶炼不能替代的原燃料, 我国的炼焦煤资源的越来越匮乏, 对我国未来炼焦产业的稳定有着深远影响, 也对我国钢铁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一定阻碍。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除了继续优化传统工艺之外, 还应当积极寻求可代替常规工艺的非焦煤炼焦新技术, 扩大炼焦用煤资源, 为我国钢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甘霖.鞍钢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发展趋势[J].鞍钢技术, 2011 (3) :67-68.
[2]崔军.改善炼焦工艺管理, 扩大炼焦用煤范围[J].山西化工, 2014 (5) :34-35.
【用煤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仓库管理管理制度08-04
物业管理公司环境清洁管理及管理制度01-22
5S管理标语6S管理标语7S管理标语09-12
招聘面试管理管理制度01-18
危机管理媒体管理09-18
车辆管理管理10-30
行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06-09
餐饮管理安全管理制度07-26
餐饮管理公司管理制度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