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024-08-25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共13篇)

1.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一

在这本《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我看到了许多经过马克·吐温精心创作的描写人物外貌、房间、物品、动物、神态......的段落,我把我最喜欢的几个段落讲给你们听。

一个家伙有七十来岁,或者年纪更大,秃头,长着花白的络腮胡子。他戴一顶破旧的磨坏了的垂边帽,穿一件沾满油渍的蓝色羊毛衫,一条破旧的蓝色斜纹棉布裤,裤腿塞进靴子筒里,吊一副手工编织的背带——不对,他只剩一条背带了。他带着一件就燕尾服,蓝斜纹布做的,钉着光滑的铜扣子,打在胳膊上。这两人都带着又大又脏鼓鼓囊囔的毯制手提旅行包。

另一个家伙大约三十来岁,穿着也差不多一样差。早饭过后,我们一起聊天休息,头一件露地的事儿就是这两个家伙相互并不认识。

这两段详细描写了七十来岁的老头和和三十来岁的男人的外貌。花白的、破旧的、磨坏了的、沾满油渍的、手工编织的、光滑的、鼓鼓囊囊的,马克·吐温用这些形容词生动的描写了物品的样子,让我们简单的、轻松的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马克·吐温写的真棒!

衣服顺墙挂着,前面挡着一层花布帘子,一直垂到地面。有一只旧箱子放在墙的一角,另一个墙角放着个吉他盒,到处都摆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小摆设,像女孩子通常装饰房间那样。

这一段描写了玛丽·简漂亮的房间。顺墙、一层、花布、垂到地面、到处,这些词自然而又不失可爱,描写得很详细。

我要学习马克·吐温生动、自然、详细的写作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

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二

奥德修斯和哈克的冒险之旅和作品中所描述的各种水体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甚至可以说是无缝连接。就马克·吐温笔下的密西西比河而言, 她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美国“母亲河”的所指, 贯穿《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始末, 为主人公哈克和吉姆提供了唯一一条自然且自觉的选择路径, 通向“无法触及的自由”———即“开化”。两部作品中水体都被视作亲密无间的挚友, 为主人公提供庇护、逃遁和安抚;水体同时也被视作穷凶极恶的仇敌, 给主人公带来威胁、毁灭和死亡。和奥德修斯如出一辙, 每当哈克和吉姆在河岸上遇到凶险时, 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水遁”。水体已不再仅仅起到将冒险活动串联的作用, 更凸显其在作品中表达象征意义的功能。对于哈克和吉姆而言, 他们追求的正是水体所象征的自由、平等和手足情谊。这难道和奥德修斯所追求的有所不同吗?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 荷马史诗是古代西方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毋庸置疑的是荷马史诗对于欧洲文学以及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于《奥德赛》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文本和主题相似性研究, 不难发现作为荷马古代西方文学巨匠对马克·吐温创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影响亦是无处不在, 比比皆是。

水遁

在两部作品中, 两位作家共同使用的关于水体的词汇就随处可见, 如:海洋、河流、小溪、沼泽、泥沼等。正是在这些水体上发生的冒险, 可以看出马克·吐温对荷马的沿袭和传承。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第七章中, 当哈克的父亲离开之后, 哈克将食物、炊具及其他所有值钱的东西搬上独木舟, 做好了逃离父亲的小木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其中, 哈克伪造被抢劫和遇害的现场更是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经典桥段。然后, 哈克躲进独木舟等待夜晚的到来, 可是醒来发现父亲刚刚从他身边划船通过。哈克随即小心翼翼地将独木舟划向杰克逊岛。哈克遇到了吉姆之后, 他对于帮助一个逃跑的黑奴是否逾越了道德底线, 是否触犯了法律深感怀疑和困惑。他们在岛上宿营, 却遇到了密西西比河洪水的袭击, 独木舟被毁, 幸运的是遇到了随波飘来的木筏才得以获救。随后, 哈克和吉姆一起冲进了一间木屋, 发现了一具尸体, 吉姆此时不让哈克看死尸的脸。

马克·吐温此处的描写可以从荷马《奥德赛》第九卷中找到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奥德修斯的回乡之旅中曾被库克罗普斯 (Cyclopes) (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 囚禁在其洞穴中。库克罗普斯嗜酒如命, 而且以奥德修斯的船员下酒。次日当库克罗普斯外出牧羊时, 奥德修斯找来一根木棍, 一头放进火堆中焚烧直至通红。当库克罗普斯牧羊回来后, 奥德修斯将其劝醉, 期间告诉独眼巨人他的名字叫做“没有人”。趁着库克罗普斯酒醉, 奥德修斯用通红的木棍将其唯一的眼睛戳瞎。库克罗普斯声嘶力竭地咆哮:“没有人把我的眼睛戳瞎了。”拂晓时分, 库克罗普斯照常出去牧羊, 奥德修斯和他的船员们躲在公羊的肚皮下逃出了巨人的魔爪, 并顺利登船继续航行。此时奥德修斯忘乎所以, 站在船上冲着岸上大呼自己的真名:奥德修斯。瞎掉了的库克罗普斯随即向其父海神波塞冬祈祷, 奥德修斯和他的船员们受到了神的诅咒和复仇, 船只被毁, 船员丧命。

主人公的“水遁”是因其惧怕所犯罪行所带来的恶果。从犯罪学的角度上而言, 哈克简直就是奥德修斯在19世纪美国的化身。一个人被认定有罪, 通常有3种衡量标准:伪造犯罪现场;目击犯罪而知情不报以及犯罪并公开承认。总体而言, 奥德修斯和哈克都伪造了犯罪现场:前者在库克罗普斯的洞穴中;后者在父亲的小木屋里。吉姆目睹了犯罪现场, 知情不报;奥德修斯的船员们目击了犯罪全过程, 同样知情不报。奥德修斯离岛时公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哈克在小说的最后也承认了自己装死的实情。

事实上, 马克·吐温对哈克父亲的描述是嗜酒如命、毫无廉耻、残忍残暴、六亲不认。这些性格特征都决定了哈克的父亲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而这些描述同荷马笔下的库克罗普斯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两只眼睛和一只眼睛。不仅如此, 库克罗普斯洞穴的描述和哈克父亲的小木屋也是几近相同。在此, 荷马《奥德赛》的传统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体现可见一斑。正如卡尔·荣格所指出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 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 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 人们的集体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无意识的原型所决定的。即使马克·吐温在所有可能条件下, 都不可能对《奥德赛》进行有意识的复现, 难道《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滴滴墨香不是对《奥德赛》无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以及文化传承的结果吗?

河与海

《奥德赛》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都旨在描写主人公沿着指定的水路经历人生的坎坷起伏, 其间的水体都被视作主人公的“摇篮和温床”。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对于哈克和吉姆而言, 密西西比河是“自由”的终极象征。乘坐木筏在密西西比河上行进时, 哈克和吉姆可以做到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就哈克而言, 他可以摆脱其生父, 华珍小姐, 寡妇道格拉斯, 撒切尔法官和所有社会束缚的禁锢, 为自身的自由勇敢地驶向“开化”的天堂;对于吉姆而言, 沿着密西西比河前行就可以实现心目中的梦想———逃离蓄奴州, 抵达自由州。然而, 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和奥德修斯在地中海 (及爱琴海) 上的经历有着令人激动的相似之处:即便是历经十年特洛伊战争磨难的奥德修斯, 同样也要费尽周折才能返回故乡伊萨卡———他心目中的天堂。这是因为荷马认定人的一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 必定会经历大海波澜不惊时的平静, 也会经历大海波涛汹涌时的狂躁, 人的一生的必定是阴晴不定, 有起有伏, 且不受自身意愿控制。不论是沿着河流或海洋的旅程都好像身处“雷区”步步惊心———其间的艰辛与痛苦无法预计也无法逃避。作为凡人的一员, 马克·吐温也别无他法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只是他所生存的北美大陆决定了选择密西西比河作为哈克人生经历的主要路径而非地中海罢了。

尽管奥德修斯和哈克会时不时地获得短暂的安宁和自由, 然而两位主人公头脑都相当清醒, 并未被其迷醉, 意识到那都只是过眼云烟。他们并没有摆脱那些来自海岛上、王国里、小镇里、河岸上的妖魔鬼怪的侵扰和威胁, 只有选择远离陆地上的灾祸, 毫不犹豫地回到河流或海洋的怀抱才能最终获得完全的解脱和自由。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得到新生, 就如同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时需要重新充电一般无二。

神与自然有时和蔼可亲, 让海洋带给奥德修斯徐徐海风和阵阵季风送他返乡;神与自然有时面目狰狞, 让海洋带给奥德修斯漩涡和暴风雨, 如斯库拉和卡律布迪斯 (Scylla andCharybdis) , 延迟其回家的进程。奥德修斯船只的屡次失事正是诸如波塞冬这样的神祗力量的展现也是自然力超越人力的表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的独木舟遭到了蒸汽船撞击彻底损毁, 密西西比河的洪水又将哈克的木筏掀翻, 这些难道不是马克·吐温笔下神与自然对主人公所犯罪行的惩戒吗?如果这还是过于牵强, 如同奥德修斯无法按期返乡归因于神对其不当行为的惩罚, 哈克和吉姆, 这两个可怜虫, 错过了俄亥俄河河口, 偏离了他们预先设定通往自由州的航向, 而折向了奴隶制根深蒂固的美国南方腹地这一情节, 难道也是不经意的巧合吗?难道不是马克·吐温对荷马《奥德赛》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借鉴和传承吗?

不仅如此, 虽然河流或海洋一直为两位主人公提供各种各样的庇护, 其实质往往使得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河流和海洋成为了主人公从一个逆境进入另一逆境的触发器。可谓是:刚出虎穴, 又入狼窝。通过这种幸福的“天堂”到痛苦的“地狱”的转换, 河流或海洋成为了错综复杂、吉凶难测的未知疆域的代名词。随着故事的发展, 河流或海洋已经失去了其与生俱来伊甸园的本来面貌, 其功能仅类似于战场上的壕沟, 只能提供短暂的保护, 一旦冲锋号吹响, 主人公们将要面对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事实如此, 奥德修斯和哈克确实一步一步走向了危险和毁灭的深渊, 不能自拔, 此时马克·吐温和先辈荷马一样做出了唯一可行、非常明智的抉择, 作家做出了妥协完成了主人公哈克和奥德修斯的心愿:哈克到达了“开化”的天堂;奥德修斯回到了故乡。

结语

不论是河流或海洋, 水体的所指宽泛而且拥有多重的象征意义, 包括:变形, 受精, 净化, 直觉, 前意识, 映像, 新生, 赐福, 运动, 生命等。美洲原住民把“水”当作有价值商品进行交易 (特别是在贫瘠的平原和西部地区) , 同时将其尊为生命的象征。古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神明, 更将其等同于生命出生的产道。睿智的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意识到了水所拥有的变换能力。“水”可以以不同形式存在:液态、固态和气态, “水”被认作是哲学中轮回和变形的象征。荷马的《奥德赛》一直被认为是阐释“水”的多重象征意义的代表作典范。传统意义上而言, “水”同时也代表着智慧。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水”总是变换无穷, 以最适当的形态, 经受最小阻力, 而达到其运动方向的最终目的。荷马和马克·吐温笔下的主人公都能够审时度势, 以自身的聪明才智, 选择最快捷的方式远离困境和危难。借助奥德修斯和哈克的机智和果断, 他们对于不同水体的选择应被视作作家为他们做出的“自然选择”, 也是为了新生的自我抚慰, 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拥抱自由梦想的自我救赎。

[本文是武汉市教育局市属科研项目

“希腊史诗对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 (武教高[2008]10号2008K055) 阶段研究成果]

摘要: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同荷马的《奥德赛》存在诸多相似性, 最明显的相似性体现在两者都是由沿着某个水体展开的一系列冒险活动所建构的长篇旅行文学著作。水体不仅仅起到将冒险活动串联的作用, 更凸显其在作品中表达象征意义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奥德赛》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文本和主题相似性研究, 来探讨荷马古代西方文学巨匠对马克·吐温创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奥德赛》,《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相似性

参考文献

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Bradley, Sculley, ed.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Authoritative Text Backgrounds andSources Criticism (2nd edition) [M].Toronto:Norton&Company, 1977.

Homer.The Odyssey[M].NewYork:Pocket Books, 2005.

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三

【关键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汉译 译本 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10-02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虽然为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译者翻译内容是失真还是尽可能还原,与作者本身水平、学科知识、侧重角度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大量的口语化或者方言化的语言同样使得翻译异常困难。本文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从对其汉译本现状研究出发,讨论这部小说的译本特色并探讨其具有此类特色的成因,分析译者是否尽可能地注重了原文的特色。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的现状

目前,中国所出版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有十几种之多,总体来说,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首先是全译本。这种译本里,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意图、小说整体结构、各类景物等的描写以及语言特色等都作为翻译内容是译者需要关注的重点,译者所要考虑的主要是目的语与源语的沟通以及文化的差异性等内容,主要有1954年出版的张万里的翻译版本,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时的翻译版本,还有贾文浩、贾文渊两人共同完成的翻译版本。就全译本来说,张万里所做的翻译版本更注重写实性,他在进行翻译时主要致力于对于文本内容的再现,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这部作品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提供一定的空间,因此其所使用的翻译语言都比较庄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翻译内容也大都与中国读者对于文化的理解水平相契合。成时的翻译版本则已经开始注意原作的语言特点,与原作者相同的是,成时在翻译过程中也采用了大量的口语化和通俗化的翻译语言。而贾译本则更加注重对原文的还原,即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贴近原作的创作风格,对原文再现程度也较大。

其次是简译本。这里的简译本主要指的是某些译者根据原文的内容与作者的目的相互结合所进行的翻译版本。在进行这类版本的翻译时,译者大都会在选择某些与自身目的相互契合的内容的基础上,以读者为主要目标进行相关作品的精简或者内容的截取。在进行这类版本的翻译时,译者主要考虑的内容是截取内容的连贯性、截取内容与本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读者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等等。大多数简译本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将作品尽可能地靠近读者的需求和理解水平,以求提高原作的影响力,或者说提升自身再创作的作品展现力。主要有苗广华的翻译版本、田庆轩的翻译版本、海浪的翻译版本,等等。

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的特色

因为简译本大都注重目的语的语言特色和读者需求,因此其主要翻译策略为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原文的再现程度较低,译文也不符合原文的框架结构、语言特色。本文主要以张万里译本、成时译本为主要范本进行分析研究,从各个译本叙事风格的再现、语体风格的展示等为主要方向,探究不同译本的主要特色以及今后译本的发展方向。

(一)注重叙事风格的再现。叙事风格主要是指作者以何种视角进行故事的讲述。叙事风格作为故事得以进行的基础,对整部作品的内容起到规范性作用,是译者进行情感揣摩、语言风格模仿的主要参照内容。通过研读张万里和成时所做的译本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翻译过程中,叙事的视角都是第一人称,方便了读者更直接地感受主人公对于他所经历的事情的感受。而这种翻译方法同样也就决定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大都是忠实于原文的,旨在尽可能地再现作者的叙事风格,展现作者奇巧的构思等。

比如在翻译哈克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段内容时,从原文来说,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运用大量的口语化语言,从故事开头就把我们带入了哈克的境界当中。哈克认为《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汤姆的流浪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虽然汤姆所经历的内容他也没有见到过,虽然有些地方的讲述他也觉得十分不现实。在张译本当中,其将“stretch”和“stretcher”分别翻译成了“瞎话”、“胡扯”,成时则翻译成了“假话”和“添油加醋”。

这两种翻译方法都采用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有效地再现了原文的风貌。就原文整体来看,哈克本身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作者所采用的又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所以原文在叙述上尽可能地贴近了孩子的表达口吻,将十几岁孩子那种未经世事又想要装作大人的天真、幼稚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哈克本身受的教育不多,他又想要成为一个流浪人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出哈克那种向往自由、不想受别人约束的口吻,而且要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他对世界、对社会和对他人的看法。这也就决定了哈克所使用的语言必定是口语化和通俗化的内容。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是作者对于原文的再现,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哈克那种想要装作大人的幼稚的表达语气,同时也符合哈克那个年龄阶段的口语化的表达特点,因此两种译文都符合原文的叙事风格,切实地传达出了原文想要的表现效果。其次,在一些句末语气词的介绍当中,笔者认为成译本更符合原文的表达特点。因为儿童常常会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赋予他们自身的感情色彩,而这些色彩的体现主要就在句末语气词的使用当中。对比张译本和成译本来看,成译本当中采用的“吗”、“哩”、“吧”等语气词明显要多于张译本,而且大量使用了儿化词语,比如“鸟儿”、“老头儿”等,集中表现了哈克叙事语言的儿童化,因此成译本更符合原文的表达特点。

(二)注重语体风格的展示。语体风格作为一种必要的修辞手段,是小说作者思想的重要表达手段,同时也是小说本身能否赢得读者青睐的必要内容。在张译本和成译本当中,译者都注意到了原文语体风格的差异,对于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做到了最大化的还原,尽可能地保证了译作与原作在语体风格上的类似。比如对于在说吸鼻咽属于自作自受这类事时,张译本中认为这种事是合情合理的,成译本中也表达出这种事是个人自个儿想要犯的。两种翻译都尽可能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图。但是,两种译本还是有很大差异。

首先,就哈克的语言翻译来说,原文中所表现的哈克本身属于一个小孩,并没有受过多长时间的教育,语言表现效果相对较差,前后使用的词语也大都是相同的。但是张译本中所使用的词语变化相对较多,口语化色彩不够明显。相对的,成译本则对哈克的身份把握得较好,尽可能地展现了哈克的语言色彩。比如在翻译哈克描述自身流浪生活的词语时,对于“canoe”一词,张译本分别采用了“独木舟”和“小船”的翻译,成译本则前后采用的都是“小划子”的翻译,对比来说,“小划子”更具口语化色彩,前后一致的特点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主人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局限。

其次,因为原文中有黑奴这一角色出现,所以作者也采用了一些俚语化或者不太规范的黑人英语进行小说的叙述。而就某些黑人英语的翻译来说,张译本所采用的都是比较正规的汉语,虽然有效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原文的语体风格已经完全被重造;成译本则采用了一些错别的谐音字,虽然这一手法过于表面化,某些内容的翻译上造成了中文的理解困难,一些中国人对于这种翻译手法也难以接受,但是其有效地将方言和普通语言做了区分,保证了原文语言色彩的有效传达。比如在翻译“Is dat you?”这句话时,张译本采用的就是“是你吗”的正规化翻译,成译本则运用了一个谐音字,即“史(是)你吗?”这样的翻译。虽然成译本看起来夸张了一些,但是原文中的“dat”本身就不是正规化的英语内容,张译本的普通话翻译模式显然更不合适。因此相对来说,成译本更能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展现原文的语言效果。

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特色成因分析

由上可见,不同的译本在叙事风格、语体风格等的表现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同,译者都尽可能地注重了原文的特色。造成这部小说的译本特色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时代特征影响。张万里先生和成时先生都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学者,翻译作品众多。而就两者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译本的时代来看,当时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且中国百废俱兴的时期,文学本身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空间。而在这一时期,严复先生曾就自身的翻译经验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严谨的工作作风更使得两位学者在进行翻译时,在严格遵守了“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自我发挥,尽可能地还原了原文的表达效果和叙事风格,保证了翻译的水准。

(二)译者翻译风格影响。张万里先生和成时先生都是资深的翻译家,为中国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位译者一生著作无数。而就成时先生所翻译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来看,其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普通话翻译,还采用了众多土话式翻译。正如马克·吐温一般,在原文标准美式英语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美式俚语。一方面,增强了原文的表达效果,让原文更贴近人民现实生活,读来更加亲切;另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群,便于群众理解原作内容和风格。而张万里先生在翻译时,更是注重原文的特点,尽可能贴近原文每个人物的表达口吻,尤其从这部小说的翻译更可以看出成时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不同人物的表达色彩和表达效果。

(三)翻译策略要求。马克·吐温本身的语言特色和修辞风格决定了这部小说不能单纯的遵循“信”的翻译标准,而是需要译者在研究美国语言特色、中国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解析两者的共通点并使用一些更符合表达要求的翻译策略。就这两个翻译版本也可以看出,译者虽然都尽可能地还原了原文语言特色和语体风格等内容,但是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挥,比如成时先生采用别字翻译法让译文更通俗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由于其自身语言风格的独创性、构思的艺术性等内容受到中国译者的广泛欢迎,在中国也有很多翻译版本。但是由于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和文化背景等,各类翻译版本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尤其在全译本的翻译过程中,不同译本在叙事风格、语体风格等的表现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同。因此读者在观看不同版本的翻译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版本进行理解。

【参考文献】

[1]姚钦,胡翔.《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两译本比较赏析[J].海外英语,2013(5)

[2]宋平锋,罗国太.《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的修辞效果对比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

[3]傅玲娟.《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种译本的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

[4]哈克贝里·芬历险记[M].张万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0-55

[5]刘永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6]刘荣,周江林.文学作品中人物非标准言语的翻译手法初探[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篇四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5.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五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汉尼伯镇和密西西比河沿岸,那是马克·吐温生活了14年的地方,那里富有生命气息的河流、岸边的自然景色、童年的伙伴、镇里各种的人以及发生的事,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带有很强自传性的小说。这部小说耗时八年,由此可见作者马克·吐温这本书的执着,对写作的执着。所以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方面都相当成熟,可以说是马克·吐温的最优秀作品。

马克·吐温不仅是美国的著作家,还是有名的幽默家,这点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有体现,读后感《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书中在哈克逃亡的路上遇到了自称“国王”、“公爵”的两个骗子,虽然两人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黑人吉姆还是上当了,可是哈克确心知肚明,一路上通过几人夸张的表演骗了不少的钱。我没有像马克·吐温那样的文笔,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也曾经被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深深吸引过,那种自由放荡的生活仿佛成了我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可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像书中哈克和汤姆那样的孩童的幻想罢了。在看到书中导读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在市面上读的都并不是原稿,都只是马克·吐温手稿的后五分之三,这使我相当惊讶,因为当你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少了什么,这也使我相当好奇那五分之二的内容是什么,希望什么时候有幸能读一读那五分之二的内容。

说句老实话,我看了哈克的种种历险却并不觉得有多么的精彩,感觉比《鲁宾逊漂流记》差远了。《鲁宾逊漂流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都要离我们的生活更远的多,作者能够更加天马行空的构思很多有趣的东西,反正我看的是很有趣的。也许因为我并不了解哈克所处的环境,对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并不了解得很深入,难以领略作者隐含在文字之下的东西,也许还要再读几遍?

有人认为该小说是一部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但马克·吐温本人并不承认,他在前言中提到“这本书根本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只有成年人才能看得懂它,它是专门未成年人写的。”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的马克·吐温,一个带领着大家在文学上打了一场南北战争的伟人,他的作品竟然被评为儿童文学作品。我自认文学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旨还是稍有领悟:反种族歧视、批判罪恶的蓄奴制是小说的基本思想。

当然这部小说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如将一个反蓄制的英雄放在一个14岁的孩子身上,将以叶扁舟作为避风港,将吉姆的解放寄托在沃森小姐的一纸赦免令……凡此种种,表现了马克·吐温不满现实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六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贝利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

文中第十四章后一部分写了哈克与汤姆讨论所罗门王的才智。吉姆因为一个关于所罗门王的事情——两个妇女抢夺一个孩子,所罗门王把孩子砍成了两半,一人一半,这件事情觉得所罗门很傻。但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许不像他所想的那么糟糕,所罗门王说不定是想,切开孩子后,妇女中是孩子妈妈的一定会率先边哭边叫:“我可怜的孩子啊!”而不是孩子妈妈的妇女则会愣在那儿,这样就可以分辨出谁不是孩子的妈妈了,再给她应得的惩罚,给真正孩子妈妈的妇女补偿。

从这件话中,我觉得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考虑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答案,必定有一种答案会让人理解支持,如果只是死板地从一个方面思考的话,那很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庐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从不同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生活也一样,也许你很健康但生活并不富裕,可换个角度想,大自然赋予你鲜活的生命,多彩的世界给予你生机勃勃地活力,你拥有生命与活力,这不也是一种财富吗?你是幸运的,你应该这么想。

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哈克的正义感和敢想敢做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黑人吉姆的人格所打动。使我认识到人一定要有信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坚定信念,敢想敢做、不逃避、不退缩,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被迎刃而解。通过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有这样才能和谐,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二)

这本书是由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所写的,他写出了孩子们无声的反抗,写出了孩子们被压迫以久的心声,使这些孩子们终于可以倾诉他们的心声,找到他们因有的童年。

这本书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圣比得堡镇为背景,描写了少年汤姆索亚和他的顽皮少年哈克贝利费恩及汤姆的女友贝基撒切尔的冒险故事,本书被认为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主人公汤姆聪明又淘气,不屑与平庸的生活,富有冒险精神,用不断的逃学和恶作剧来对枯燥的学校教育循规蹈矩的大人们表示反抗,汤姆虽然调皮,但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危机降临的时候,汤姆和他的顽皮小伙伴们却都能挺身而出,显示出他们思想善良的一面。

小说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为了逃脱一心想把它改造成绅士的邻居和不断酗酒殴打他的父亲,后来竟然用猪血伪造出了自己被谋杀的现场,然后偷了一条小船远走高飞了。后来,又不顾“犯罪”的危险帮助逃跑的黑奴。他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来对付冒充公爵、国王行骗的骗子。所有他的所作所为都和一个好孩子或者绅士相差甚远,但是又都是在追求胜利。体现了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身上善良勇敢、敢作敢当、充满智慧和冒险精神体现了真正的美国人的精神特质。正是应为他的这些品格赢得了所有酷爱自由和正义的人们的喜爱。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三)

近日,我看了一本书是马克吐温写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哈克贝利·费恩在被寡妇收养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便开始了他的冒险旅程。冒险之后,他便在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定居了下来。

这本书的关键词就一个词“漂泊”。哈克一直都在漂泊,一直都在。他漂泊了那么久,他为的难道是金钱吗?并不是,他为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呀!可见自由对他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同样,自由对于我们也有深刻的意义。匈牙利的诗人斐多菲曾经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就是说生命虽然很珍贵,但爱情更宝贵,但是如果这两者和自由之间要我做出一个选择,那么我会抛弃掉这两个东西,因为自由更为之贵重。

正因为自由的贵重之处,所以历史上人们不敢做出什么不算太坏,也不好的事,因为那样就会被关进监狱,被剥夺几年,几十年,甚至是终生的自由。没有自由谁也不会好受的,但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人慢慢的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自由,那些人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们,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被补习班夺取了属于他们的自由时光。失去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我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尊重孩子们的自由时光,孩子们的梦想,不要只在乎成绩单上的数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四)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如果没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就一定看不懂马克吐温的另一部冒险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位主人公在两本书中均有出现,分别扮演主配两角。但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哈克费恩,这位没什么文化的小家伙。

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尾说,被寡妇收养的哈克,过着还不错的日子,知道他不负责任的酒鬼爸爸找到了他,他父亲把他带到一个荒岛上,把它看管起来,不让他自由,还经常拿他出气,哈克每天都会受到一顿毒打。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它运用自己的聪明,从父亲的手中逃脱,在躲避风头的几天里,他碰到了从寡妇家逃跑的黑奴杰姆。他俩相依为命,乘坐着木筏远离了这个小镇。

一路上,他们遇见了两个骗子不幸的杰姆被骗子出卖,被汤姆的塞莉姨妈买下,囚禁起来,正巧汤姆来看塞莉姨妈,哈克为了帮助杰姆,和汤姆串通好一起救出杰姆。谁知汤姆这个文化人总搞出些多余的事情,让老杰姆逃出来后又被抓住,说要被处死。而且汤姆自己还中了一枪,生命危在旦夕。在这危急时刻,正好包莉姨妈赶到,让汤姆澄清了一切,杰姆才获得自由。

7.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七

一、浪漫主义情结

马克·吐温尽管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 以其对社会问题犀利的洞察力著称, 但是作品中仍然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述了少年哈克和黑奴吉姆为了能够自由地生活, 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而下所经历的种种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远离城市喧嚣、风光旖旎的密西西比河上, 哈克发现吉姆是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甲克森岛。这里安全、平和、充满阳光, 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在这他们忘却烦恼, 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接下来的旅程, 他们又遇到了一个个浪漫传奇的地方。哈克带着吉姆逃亡本身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十三四岁的白人少年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这样冒险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一环紧扣一环, 使整部作品张扬着浪漫主义色彩。美国著名南方作家福克纳和米歇尔成功掌握了这一写作特点。福克纳从小就生活在充满甜蜜、柔情与阳光的庄园, 他的浪漫主义在对南方过去和现实的描写中明显表现出来。《去吧, 摩西》中的三篇作品《古老的部族》、《熊》和《三角洲之秋》被称作“大森林三部曲”, 福克纳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崇拜贯穿于小说始终。风靡世界的小说《飘》中, 米歇尔对传统的南方庄园生活模式描写地淋漓尽致。她笔下的庄园到处都是一派温馨祥和的田园风光, 在仁慈的庄园主的关怀下, 黑奴过着轻松惬意又心满意足的生活。

二、自我意识矛盾冲突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南方神话彻底破灭, 农业经济使根植于土地的南方人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地区观念, 战后的艰辛使得南方人分外怀念美好的过去, 却又苦涩地意识到昔日不复重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展现了内战前的美国社会, 所描绘的小镇上, 有这着小地方的保守和狭隘, 社会等级和蓄奴制是既存的也是合理的。小说中的华珍小姐就是维护旧秩序的代表人物, 她教导哈克社会礼仪, 费尽心思地改造哈克, 最后导致了哈克的出逃。哈克带着黑人吉姆由此开始了密西西比河上的漂流, 当他们突然看到岸上的亮光时, 以为自己到了废奴州。想起华珍小姐对他的百般照顾, 哈克的罪恶感上升, 奴隶制的思想观念促使他决定去告发吉姆。作为白人世界成长起来的孩子, 哈克固守原先的是非观。但当吉姆真正被出卖后, 哈克撕毁了告密信, 解救下吉姆。这种矛盾的双重性格人物形象在以后的南方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福克纳笔下的艾米莉小姐既是南方贵族的代表也是旧南方的象征, 她珍视自己的贵族身份但同时违背了南方的传统规范, 拒绝纳税, 无视法律威严, 否认浸礼教会牧师的道德和权威。韦尔蒂《巡回推销员之死》中的鲍曼, 一生都处在对古老南方生活方式的眷恋和对现实生活厌倦的矛盾之中。

三、细腻的心理描写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中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充满心理冲突的儿童形象。这本书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 马克·吐温藉此把哈克内心关于黑人认识的真实心理活动轨迹十分准确地表达出来。玩性未泯的哈克在十五章中对吉姆开玩笑, 却不知道他的话伤透了吉姆的心, 在听完吉姆对自己的真实感情时, 马克·吐温写道, “这下子可真叫我觉得自己太缺德, 我简直恨不得去亲亲他的脚, 好叫他收回那些话”“足足过了十五分钟, 我才鼓起勇气来, 打定主意去向一个黑人低头认罪 ;”短短几句话将哈克激烈思想斗争的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三十一章, 马克·吐温描写了哈克在撕毁告发信时进行了最复杂、关键的心理斗争, 由此哈克也由一位叛逆的、被规训的白人少年成为了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哈克内心的前后矛盾产生的戏剧性心理变化是整部小说的一条暗线, 马克·吐温对哈克复杂心理过程的描写, 成功地将一名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少年形象刻画出来。南方作家继承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对于心理现实活动的描写, 在这一点上有很多南方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对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揭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韦尔蒂曾说过人类内心世界是新奇、诱人的, 她的作品《三角洲婚礼》讲述了费尔查尔德家族的故事, 描写了婚礼前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奥康纳的人物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她的代表作《好人难寻》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制在人们心灵上产生的巨大影响, 将人物内心的邪恶、迷失生动展现出来。

从以上的分析上可以看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了南方作家的创作榜样, 而这些优秀的南方作家更加深入地发展了马克·吐温的创作手法。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张友松, 张振先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杨岂琛, 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8.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八

关键字:哈克 人物成长 艺术主题

引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哈克十几天的流浪经历,表现了哈克不愿受到社会束缚,逃离现实社会的行为和态度。

为了使得吉姆能够获得自由,哈克和吉姆开始了冒险旅行。在哈克和吉姆的逃离过程中,两个人相互照顾,相互帮助。书中的很多情节都在描述吉姆是如何照顾和保护哈克的。通过努力,哈克和吉姆战胜了冒险途中的各种困难,主人公哈克在和吉姆的相处之中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内心,逐渐走向成熟。

在整篇小说中,哈克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表现出的勇敢值得很多人学习,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体现着美利坚民族拒绝被教化、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足、想要逃离束缚的民族特点。在整个小说情节中,主人公哈克都在依据自己的兴趣解决很多问题。小说中的哈克非常清楚自己的形象,知道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些人物特点都体现了哈克作为一个美国人的性格特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是美国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小说。

小说通篇描写了哈克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通过一些困难之后的心理变化。在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哈克变成了一名成熟有思想的少年。哈克在经历磨难后,对于社会环境以及人生体验都重新认识了。主人公哈克的成长是通过他的旅程来一步步表现出来的。沿河而下的冒险经历对于哈克是一个扩展认识,提高觉悟的旅行,更是性格完善的过程,他通过这次旅行变成了一名心灵美好和民主理想的少年。

一、哈克出走的起因

小说主人公哈克自幼丧母,他在母爱方面是缺失的,哈克的父亲不务正业,整天就知道喝酒,哈克没有得到过家庭的温暖,家对于哈克就像是想要逃离的地狱,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心地善良的道格拉斯寡妇以及华森小姐觉得小哈克非常可怜,她们收养了年幼的哈克。但是在他们收养了哈克之后,她们都想要让哈克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以自己的道德思想来教育哈克,生性向往自由的哈克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觉得太闷气。他开始逃学,目的就是为了想要到外边去透透气。

哈克的父亲曾经将哈克抓起来,使哈克丧失了人身自由,道格拉斯寡妇虽然收养了哈克,但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对哈克的教育也严重束缚了哈克的精神自由。使哈克根本无法忍受。最后他选择逃离,离开社会,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故事中的哈克有着少年人的梦想和纯真,天性喜欢自由和独立的生活,排斥文明的教化及思想道德教育。他想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受到社会规矩的约束。小哈克的出逃展现了哈克对于自由的向往,这种向往正好与社会文明以及社会准则格格不入。

二、哈克冒险旅行经历的苦难以及成长

小说主要讲述了哈克与吉姆在逃离之后的相识以及哈克的道德成长过程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哈克出生在蓄奴制盛行的社会里,他是一个白人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哈克的意识中完全接受了黑人奴隶制的观点,认为黑人奴隶没有自由权利,一切都应该由白人主人来进行支配。这样的思想意识在小哈克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小说的前段,哈克根本没有将吉姆当作朋友,没有任何尊重,经常戏弄吉姆。不过在之后经历的各种历险中,吉姆身上表现出的勤劳朴实以及很多无私的品质感动着哈克,吉姆对于自由强烈的向往也震动着哈克的内心,让哈克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哈克越来越相信吉姆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更是一位值得相信的朋友,在小说的最后,哈克和吉姆变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三、哈克在冒险旅行中的自我认识

在哈克和吉姆的冒险旅途中,吉姆帮助和照顾哈克,使得哈克逐渐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完成了哈克人生价值以及思想观念的自我实现。在逃离之前,哈克唯一的想法就是逃跑,离开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尽可能地躲避父亲的视线。经历了冒险之后,在与吉姆的相处过程中,哈克逐渐明白了自我价值应该如何实现,为了尽快帮助吉姆获得自由。小哈克不断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长,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思想意愿,选择勇敢地到西部去,和传统的道德观念作斗争。他选择为了自己关心的人们去抗争,去挽救,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哈克茁壮成长。小说的最后,哈克拒绝了姨妈的收养,就是由于哈克长大了,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将要去开始自己的生活。

四、吉姆成为哈克成长经历中的引路人

在一般的成长经历题材小说中,作者都会设立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引路人在小说中非常重要,地位仅次于主人公。小说的“引路人”角色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和教育主人公,更好地完善主人公的思想和人生经历,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环境的认识。在这篇小说中,陪伴在哈克左右的是吉姆。吉姆是一个非常勇敢的朋友,对哈克非常忠诚,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反抗传统蓄奴体制的黑人。吉姆是哈克的伙伴,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对哈克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整个冒险经历中,吉姆就像是一个父亲一样照顾着哈克。哈克和吉姆建立了真诚的友谊,这样的朋友是哈克没有的,这样的爱也是哈克以前没有体会的,可以说吉姆对哈克的照顾已经超越了朋友的感情,变成了父亲一样的情感。在相互帮助的日子里,两个人的聊天以及争论都是吉姆对哈克的教导和影响,使得哈克的心灵不断得到完善。吉姆教会哈克要珍惜朋友,珍惜两个人的情感。在两个人的生活里,哈克不断地成熟起来。

五、哈克对吉姆的情感转折点

所谓的国王为了一点金钱出卖了吉姆,在吉姆被人带走之后,哈克在小木筏上没有看见吉姆的时候,哈克十分着急。当时的哈克自己也身处困境,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偷出黑奴是无法原谅的罪过,因此他还受到了自己良心的谴责,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担心自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他还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变成一个好孩子。良心使得哈克写了一封信给沃森小姐,在写完之后哈克如释重负。但也就是在那一刻,哈克忽然想起了吉姆对自己的好,想起了吉姆和自己相处以来的共同经历,吉姆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眼前浮现出了吉姆看见自己从大雾中走出来时开心的模样,耳边响起了吉姆亲切呼唤他的声音,他们是最好的朋友。回想到这里,哈克改变了主意,撕毁了信件,毅然决定冒着危险去救吉姆。从此以后,哈克从内心开始接受吉姆,真正地尊重吉姆,把吉姆当作朋友来看待。

六、传神的人物形象塑造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一大特点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整篇小说处处都是点睛之笔。小说一开始就对道格拉斯寡妇进行着墨描写,道格拉斯寡妇心地善良但又古板,但当哈克弄脏了新衣服时,道格拉斯寡妇对他十分严厉,在她的生活中,任何方面都有规矩,不可改变,道格拉斯寡妇会给哈克讲圣经、教育哈克不可以抽烟、吃饭之前必须祷告,她认为任何事情都必须按部就班,即使到了吃饭时间也不可以立即吃饭,必须先低下头祷告后才可以进餐。

哈克父亲的形象和举止都塑造得比较恐怖。哈克的父亲没有受过教育,所以他不允许哈克接受教育。知道哈克有了钱之后,哈克的父亲竭尽办法地争夺哈克的抚养权。哈克的父亲将哈克关在了密林深处的房子内,打骂哈克,弄得哈克身上都是鞭痕。作为哈克的父亲,他没有对哈克履行父亲的责任,没有给哈克父爱,还对哈克的生命造成了危害。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是黑奴吉姆,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品质优秀的人。小吉姆有着“一副无私的好心肠”,非常注重感情和友谊,有着勇于对抗传统制度的精神。他向往自由,从主人家逃跑,希望可以到废奴州去,过上自由的生活。吉姆勇敢、忠诚、渴望自由的形象带给无数人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无数人。

结语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经典的成长小说,有美国文学特色,展现出人类成长的共性。该小说描写和反映了青少年哈克的成长经历,对于研究青少年成长过程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语

参考文献

[1]白逸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

[2]覃承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种族观的一面镜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

[3]崔莉.认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人物形象[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4]秋枫,王军.《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魅力[J].大家,2010.

9.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九

这是一本妙趣横生的小说,讲述了哈克贝利·费恩忍受不了父亲的残暴,逃出家门,途中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便想方设法帮助他获得自由,最终哈克和汤姆·索亚一起救出了被抓住的吉姆,还为他争取到了自由。

首先,这部小说大胆地揭露了社会上一些坏现象,就比如作者对黑奴制度提出了反对,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两个狡猾的骗子。这两个自称公爵和皇帝的骗子,他们为了赚钱,不努力工作,而是换着花样骗人,一会儿演戏,一会儿演讲,竟然还套出一个小伙子的话,去抢别人的遗产!他们真是让我恨之入骨,都想跳进书中揍他们一顿!当然啦,他们最终还是罪有应得了。这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中的两个骗子,他们骗了皇帝,也得到不少好处,可是那两个骗子被孩子很轻易地揭穿了,他们和这本书中的两个骗子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本书中的两个大骗子骗了三个守孝姑娘的巨额钱财后,非但没有人看出来,就连哈克把两个骗子的底细向老大揭穿了以后,她思考很久才相信。可见当时的社会上的人很麻木,再加上骗子们“老谋深算”,使得他们很轻易地让人们上当受骗,这真是让人失望的社会现象。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中的哈克真的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当时,黑奴制度盛行,如果帮助一位黑奴逃跑,就是犯下滔天大罪,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甚至可能失去生命。可是哈克却没有为自己着想,尽他最大的努力,想把黑奴吉姆带到没有黑奴制度的“自由州”,可见他是个善良、热心助人的人。虽然当时他也犹豫过,可是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帮助了吉姆。也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无法体会到当时的情况的,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哈克当时一定经过了很痛苦的一番思想斗争,并且做出了一个很多大人都无法承受的决定。

书中哈克和吉姆的友谊让我感动,一个白人与黑人之间会有友谊?这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可是吉姆和哈克消弭了不同阶层之间的隔阂,成为了好兄弟,吉姆还亲切地把哈克称为“老弟”,处处为他着想,哈克也尽力保护着吉姆。而且当哈克戏弄了吉姆后,还主动向吉姆道歉,虽然这些点点滴滴看似在那个时代是“不可理喻”的,可正是一点,体现出他们两人真心付出,平等相待,同时也说明哈克在这次旅行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明白了:朋友不分地位高低,只有能和你真心相待、共同担当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这不由让我想起了LYF,虽然我们俩性格完全不同,我还经常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不足,让他很气愤。平时我们之间有斗嘴,有争吵,有不快,可是我们俩一直都是“好哥们儿”,欢笑不间断——出去玩时,我们都约着对方;有好吃的时候,都想着与对方分享;过圣诞节时,互送节日礼物;打电话时,一聊就停不下来;有麻烦时,就请对方出主意……这一定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友谊!

10.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十

作品概述

哈克贝利过惯了自由散漫的流浪生活,现在做了寡妇道格拉斯的养子,成天穿挺括的衣服,学习没完没了的清规戒律,实在令人难熬。一天,哈克贝利的失踪了一年多的酒鬼父亲突然出现,强迫儿子乘小船到一个避远林子小屋与他同住。结束循规蹈矩的生活,到林子里捉鱼打猎,自由自在,哈克贝利当然高兴。但是父亲逼他交出与汤姆平分的那笔钱财,喝醉发起酒疯时又常常打他,实在令人无法忍受。于是他趁父亲上镇卖木材的机会,先安排了一个自己被淹死的假象,然后就偷了小划子,逃到了杰克逊岛上躲了起来。

小岛本荒无人烟,可是他却发现了华岑小姐家的黑奴吉姆。吉姆听说小姐要卖他出去,就逃了出来。哈克贝利知道帮助逃奴是违法行为。可是现在两人都是逃亡者,也就同病相怜了成了患难之交。他们知道小岛并不安全,就立即动身,乘木筏顺密西西比河漂流,希望逃离蓄奴州。为了逃避追捕,他们白天躲进岸边的树林,只在夜间出来活动。几经磨难,他们终于漂到一个大河湾,以为到了安全地,上岸一打听,这才知道他们一直在向南而不是向北漂流,所以反而越来越深入蓄奴区。他们无奈,只好听天由命。对他们来说,唯有密西西比河,唯有这小小的木筏,才是自由安全的天地。一天拂晓,有两个被愤怒人群追赶着的人向哈克贝利求救,善良的哈克贝利收留了他们,却很快发现他们是狡猾的骗子“国王”和“公爵”。他们喧宾夺主,控制了木筏,一路上不断招摇撞骗,甚至背着哈克贝利卖掉了吉姆。哈克贝利知道自己孤身一人斗不过两个坏蛋,就偷偷躲过他们,前去费尔普斯农场拯救吉姆。他在那里发现买下吉姆的正是汤姆的姨夫,而且这一家人正在等待当年汤姆前来作客。所以费尔普斯太太一见哈克贝利,就误认他是侄儿汤姆。机灵的哈克贝利将错就错,索性冒充起汤姆,又赶出去截住汤姆,一起设计救出吉姆。汤姆热衷冒险,坚持按书上的惊险方式进行营救。他以自己弟弟西德的身份见了姨夫一家,然后悄悄寄出匿名信声称吉姆即将逃跑。农场里的人于是组织了起来。当吉姆失踪的消息一传开,他们就荷枪实弹地四处追捕。由于他们是真枪真打,所以把帮助吉姆逃跑的哈克贝利和汤姆吓得半死。他们慌了手脚,拼命乱跑,结果汤姆腿上挨了一枪,真正尝到了冒险的滋味。当他看见人们押回吉姆时,这才透露了事实真相:根据吉姆原主人华岑小姐的遗嘱,吉姆早已获得自由。费尔普斯太太热情地提出要收养哈克贝利,但被谢绝。哈克贝利主意已定,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过漂泊不定的自由生活。

艺术特色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在语言艺术上具有其独特性,即口语化语言的运用。这种口语化语言的特征是:一、主人公叙述者的语言常常打破语法常规、与叙述者的儿童式思维契合、动词时态随意转换;二、其他人物语言多为土语方言,甚至俚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语言开创了美国小说语言的新风,对美国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小说也比较全面地体现了马克・吐温创作的艺术魅力。首先,作品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哈克与吉姆的漂流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密西西比河上和沿岸的自然景物在作者笔下也闪烁着奇异壮丽的光华,而沿岸一带的城乡生活描写则翔实真切,具体可感。这种奇妙的融合尤其体现在哈克的思想斗争中,作家既纤毫毕露地呈示了人物意识活动的逻辑轨迹,又不无幽默风趣地调侃嘲弄了宗教谬说给一个孩子造成的荒唐观念。其次,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方式,从哈克的视角反映生活、刻画形象,亲切生动,引人入胜。再次,作品的语言颇具特色,作家在广泛采用美国南方方言和黑人俚语的基础上,经过精妙地提炼加工,形成了一种富于口语化特征的文学语言、简洁生动、自然含蓄,是英语文学的范本。

作品影响

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小说中生动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诙谐幽默的言语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不同凡响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创造性使小说成为一部杰作。

11.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十一

一、寓言手法作为体现种族观点的途径

首先, 寓言手法是吐温表达种族观点的重要途径。寓言手法经常被定义为“扩展的象征手段”, 在这种手段中, 人物、行动和景象都带有系统性的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经常指的是在精神、政治和心理上的对峙。而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通过系统性的象征意义来体现其对美国黑人所带有的种族观念。虽然宽泛的文学常识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所拥护的种族观念认定为反奴隶制, 然而这种种族观念并不是单纯的主张白人黑人平等, 而是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对吐温的种族观念的了解可以从“黑脸” (blackface) 理念开始。1853年, 吐温来到纽约, 在他寄给母亲的一封信中写着:“我觉得我最好把脸弄黑, 因为东边州份的黑人 (niggers) 要比白人好得多。”“黑脸”指的是黑人剧团演出 (minstrel show) 中所用的戏剧化妆手法, 演出中常常由白人扮演黑人演唱黑人歌曲等。吐温对这种黑人剧团演出充满兴趣, 在他的自传中称其为“真正的黑人演出, 而且是奢侈华丽的黑人演出”。随着吐温的“黑脸”爱好而来的是他对黑人文化的高度热情, 因此学界把这种兴趣以及吐温在作品中和美国黑人相关的种族表达称为“黑脸”理念。然而, 重要的是不能把吐温对黑人文化的高度热情简单理解为“拥护”或者“反奴隶制”, 作为一个白人, 吐温对美国黑人的种族观念具有一种复杂的双面性。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贝利与吉姆在逃走过程中的分分合合就是吐温表达自己“黑脸”理念的寓言性创作过程。从路途中哈克贝利对帮助吉姆逃跑的不确定并且认为自己会被上帝惩罚, 到哈克贝利心中打算“出卖”吉姆, 再到后来对吉姆安全的担心, 最后故事情节高潮于对吉姆的拯救活动。哈克贝利与吉姆“分合”再到“分合”中体现出的哈利贝克对吉姆所言所行正是种族观念的象征意义对峙。哈利贝克在语言行为上的来回矛盾挣扎和吉姆对待哈利贝克的方式也是以强烈的“黑脸”方式展现出来的。比如, 在路途中, 哈克贝利与吉姆在一张大雾中走失分开后相聚, 吉姆喊道:

我的老天爷, 那是你吗?哈克?你没死吧?你没有被淹死?你回来了?真是太难以置信了!让我看看你, 孩子, 让我看看你, 让我看下你!真的!你没有死!你又回来了!安全无恙!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真是谢天谢地呀!

黑人剧团演出的一大特点就是奴隶的情绪性形象, 既是非常丰富的感情表达。在与哈克贝利相聚后, 吉姆这一段的话语通过“黑脸”式的表达, 体现出吉姆对哈克贝利的关心。但是这里“黑脸”式表达的本身就彰显了黑人剧团演出中折射出的当时美国黑人的固有形象, 尽管这种形象不一定真实。相聚后, 哈克贝利却没有对吉姆的这种关心做出回应, 而是对吉姆耍了一个恶作剧。接着吉姆再次用“黑脸”式语言说:

什么意思?我跟你说吧。我拼命地划着木筏子, 喊你的名字, 累得睡着了的时候, 我的心都要碎了。因为把你丢了, 我也不再在乎我自己和木筏子了。等我醒过来看到你又好端端地回来了, 我的眼泪都出来了, 感动得只想去亲你的脚。可你想到的只是怎么编瞎话来捉弄老杰姆。那些东西是垃圾;垃圾就是那些往朋友头上堆土, 叫朋友丢人的人。

哈克贝利这才意识到自己恶作剧的恶劣。这一段情景的系统性寓意象征关键是要理解使哈克贝利与吉姆走失分开的“厚重白雾” (solid white fog) , 厚重白雾的这一说法象征着白人至上主义。正是这种白人至上主义使哈克贝利与吉姆迷失分开, 即使两人后来汇合, 哈克贝利没有用对等的热心回应吉姆则代表着种族障碍的存在, 最终还是在上面提到的这一段“情绪性”言语后, 哈克贝利才在某种程度上拨开“厚重白雾”。

在某种程度上, 吐温的“黑脸”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寓言”象征手法。首先, 从字面的意思上看, 这种“黑脸”方式只是故事情节的部分;但是, 从象征意义上看, 这种“黑脸”方式——自觉或者不自觉——代表着吐温种族观点的表达。特别是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 “黑脸”方式出现频率高, 而且经常在关键情节处发挥作用。在这里, 我们可以拿小说中的纳特这一人物分析。纳特出现在小说后半部分, 在吉姆再次被捉住后, 纳特负责看管吉姆。小说中把纳特描述成“好心性人的脸”, 总是恐惧着女巫的纠缠, 近乎“歇斯底里的偏执狂 (hysterical paranoiac) ”的程度。当纳特怀疑有女巫纠缠时, 他叫道:

哦, 是那该死的恶魔, 先生, 我真不如死了的好。它们总是纠缠我, 先生, 简直要把我整死了、吓死了。请别告诉别人这件事, 先生, 不然的话, 赛拉斯老爷会骂我的;因为他说世上没有恶魔。我真希望他在这儿——看他怎么说!我敢肯定像这次的这件事情他是说不通的。可事情往往总是这样的;糊涂的人总是糊涂;他们不想去把事情弄清楚, 自己找出答案, 等你找到了告诉他们, 他们又不相信你。

从这段的描写可以看出, 纳特所涉及的故事情节就只有这一小部分;然而这一小部分的整体似乎都在展示他的“歇斯底里”, 和黑人剧团表演的”歇斯底里”形成呼应。这种“黑脸”表现方式——自觉或者不自觉——彰显着一种对黑人的“奚落”。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种“奚落”单纯理解为吐温种族观念的全部, 而是其中的一面。从寓意手法的角度来看, 吐温种族观念可以理解为两层。第一层, 就是单纯的故事情节:从哈克贝利对和吉姆同行的不确定, 到哈克贝利觉得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再到哈克贝利计划背叛吉姆, 再到哈克贝利决定救出吉姆。这种故事情节上看就是吐温种族观念中对美国黑人向友好的转变。然而, 第二层, 更多的用象征意义体现出吐温种族观念的复杂性:一方面, 这种友好的转变并不是一步到位或者非黑即白的, 而是不停的在挣扎中慢慢转变的;另一方面, 吐温“黑脸”方式的描述本身就带有对美国黑人的“奚落”性质, 也就体现出吐温作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白人不可能在完整意义上具有白人黑人平等的观念。

二、寓言手法作为表达作者精神世界的工具

第一, 吐温通过寓言手法表达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困境。对于吐温来说, 家庭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人意愿完全独立的缺失。这种缺失可能体现在很多方面, 但是在吐温文学创作过程有较突出的表现。吐温的女儿Susy在自传中写道: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出版前, 爸爸把初稿读给我们听, 接着由妈妈审阅某些部分……有时, 我和克莱拉会坐在妈妈旁边一起阅读, 我清晰地记得, 当妈妈翻阅某些章节时, 流露出遗憾之情。这就意味着有些我们觉得写得很好的部分却必须根据妈妈的意思而被删除。刚开始我和克莱拉觉得, 没有了这些章节, 这本书肯定会被毁了, 但是后来我们逐渐被妈妈说服, 赞同她的意见。

由此可见, 吐温的妻子在吐温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影响不可忽视。可能有学者会反对说, 这种判断是对吐温创作心理过度心理分析的结果, 不能取信于这种材料。然而, 如果对之完全忽视, 是对吐温文学创作轨迹的错失, 这样就更显得有失偏颇。吐温妻子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在吐温自传中也有所彰显。吐温自传中写道:

他 (吐温) 接着谈到了自己的自传, 准备尽可能用完整简洁的方式书写, 留给后人阅读。吐温的妻子笑着说, 她会审阅这本自传书稿, 然后删减那些要不得的章节。吐温用坚决的语气严肃说道:“不!我不会让你审阅我的自传。我怎么写的, 就让它怎么面世。我会尽可能用最真实的方式来讲述我的人生。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 吐温用寓言手法对其个人意愿完全独立的缺失进行了相应的表达。在故事开始, 哈克贝利不满成人世界对他的管束——“道格拉斯寡妇收我做了干儿子, 说是要教我怎么做人。可整天被关在房子里, 看着寡妇那么一本正经, 一举一动都要讲规矩, 那日子叫人没法过。等我实在受不了那份罪的时候, 我就溜走了。”在故事结尾, 哈克贝利继续对成人文明世界表达了他的不忍——“可我想我必须在他们两个之前先去印第安地区, 因为萨莉姨妈打算收养我, 教化我, 而我又受不了。我已经在她那儿呆够了。”这样一前一后的呼应利用一种系统性结构表达着吐温对家庭生活束缚的厌恶, 象征着其个人意愿完整独立的缺失, 而这一缺失也只能在文学创作世界中得以补偿。

第二, 吐温通过寓言手法表达其对密西西比河和少年情怀的迷恋。马克·吐温非常清楚自己对密西西比河和少年情怀的迷恋, 也非常了解这种迷恋对他的文学写作产生的影响。在1890年的一封书信中, 吐温写道:

我把我的写作材料局限于所熟悉的生活, 既是密西西比河上的少年生活经历, 因为这种生活经历对我而言具有独特魅力。这样我就有了在书写小说中最重要的资本, 既个人经历。在这种意义上, 我“装备良好且齐全”。

少年情怀和密西西比河上的世界是1874年到1883年这段时间吐温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两大重点。在密西西比河边上的汉尼拔小镇, 吐温度过了儿童和少年时代, 而这些岁月对其文学创作影响巨大。在吐温心中, 这些经历有着一种“如照片般清晰的记忆”。这种记忆成为吐温创造“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这两个人物的重要来源。在吐温刚刚成年的早期, 即从1857年到1861年的这四年中, 吐温作为汽船领航员工作, 在密西西比河上度过了大量时光。在1882年, 吐温再次回到密西西比河, 重返旧地, 这是吐温在美国内战初期离开密西西比河后第一次长期回访。而正是在这次回访之后的不久, 马克·吐温完成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以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体部分。这段回访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吐温对密西西比河上的世界的怀恋关切心情, 这让他更加清晰地了解自从他1861年离开密西西比河后那里所发生的变化, 也更加激发了吐温对往日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怀旧之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吐温旧地重访后文学创作的快速进度说明了密西西比河上的世界和少年情怀这两种元素对吐温在文学想象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从寓言手法角度来看, 吐温对密西西比河和少年情怀的迷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可以被理解为“密西西比河上的少年生活”。这一理解包含着两个层次意义。

第一, 密西西比河在整个路途中充当着哈克贝利与吉姆的藏身之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故事情节是有密西西比河上发生的事件与河岸边上的事件交叉组成的。密西西比河的寓言意义在于:一方面, 只有在密西西比河上, 哈克贝利和吉姆才能与外界的干扰力量尽量保持隔离, 而哈克贝利在密西西比河上常常经历的做梦般的感觉就是隔离的一大标志;另一方面, 随着故事剧情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事件发生在河岸上, 越来越少的事件发生在密西西比河上, 这说明外界干扰力量的入侵。

第二, “少年的下一个路口”是哈克贝利与吉姆路途的核心主题之一。对于哈克贝利来说, 这一个“成长之旅”。在故事的开头, 哈克贝利伪造了自己的死亡, 因此在路途中为了便于与外界交流, 哈克贝利给自己伪造了各种虚假身份。第一个伪造身份是一个女孩子, 这一身份与哈克贝利本身身份相距甚远, 之后哈克贝利伪造的身份逐渐与自己的真实身份越来越相近, 最后一个伪造身份是“汤姆·索亚”, 这是与哈克贝利本身最接近的身份。这种伪造身份变化轨迹的寓意在于说明:哈克贝利在路途中逐渐成熟, 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 实现更加确定的身份认同。这代表着“少年”到了成熟的“下一个路口”。

三、结语

总的来说,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寓言手法是一种媒介。通过这一媒介, 我们不仅认识到吐温复杂的种族观念, 而且能从中了解其对精神理想的表达。不可忽视的是, 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姐妹篇——《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寓言手法, 或者至少应是带有寓言性的文学创作。加之上文的分析, 可以判断吐温对寓言手法的运用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自觉上的。因此, 把寓言手法理解成吐温在文学创作中常使用且重要的叙事方法, 也是不为过的。从某种程度上说, 吐温正是利用寓言手法中多存在系统性象征意义的这一特点, 才更加丰富地实现其文学抱负。比如, 寓言手法中常有利用丰富系统的象征意义以期达到“讽刺”的文学效果。此种倾向与吐温“讽刺大师”的称谓可谓相呼应。所以, 通过寓言手法研究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是一项可以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主题。

摘要: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对寓言手法的运用是马克·吐温研究中较为少有人问津的题目。马克·吐温通过其系统化的象征意义, 起到了体现种族观念和表达精神理想的两大作用。

关键词:马克·吐温,寓言手法,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Childs, Peter.The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New York:Routledge&Kegan Paul Ltd, 2006.4.

[2]Robinson, Forrest.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ark Twai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Twain, Mark.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New York:Signet Classics, 2002.

[4]Maxwell, Richard.Introduction to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London:Penguin Classics, 1999.

[5]Lane, Lauriat.“Why Huckleberry Finn Is a Great World Novel”, College English, 17, 1 (October 1955) :pp.1-5.

1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十二

这种味道,让哈克和那一群小孩老是幻想干一些大事:做强盗、做英雄。说一些“如果本帮哥们泄露秘密,必须割断他的喉管,并把他的尸体烧掉,骨灰撒掉,把名字用血从名单中抹掉”之类一些听上去“像那么一会事”的话。而实际上“连一辆装满萝卜的车子都对付不了。”我小时候也常认为自己是传说中神的女儿,是拯救世界的天使,而实际上连一个人呆在一个较黑的屋子里就会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孩子最天真的梦想。

这种味道,让哈克和汤姆想“用一把小刀化37年时间挖一个地洞救出黑奴吉姆”,但发现行不通时,他们便打算“事实上是用铁铲马上挖,在这之后,我们不妨只当用小刀挖了37年”,我小时候经常用我认为“公主的睡姿”睡觉,可睡一会就不舒服了,于是我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只当是用公主的睡姿睡。这,是一个孩子几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

这种味道,让汤姆和哈克往吉姆那小小的“监狱”里放水蛇、老鼠等“宠物”,让吉姆用泪水浇灌一株花,而实际上吉姆已经自由了,只要汤姆说句话就可以被放出来。这,是一个孩子奇特的幻想。

1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篇十三

关键词:变异;功能主义;翻译目的;等值;合适翻译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19世纪杰出作家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小说伟大之处在于作者大胆运用了大量美国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俚语、方言土话,包括黑人英语。作为现实主义的先驱者,马克·吐温这一开创性文风至今还深深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创作。美国作家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称赞说:“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小说⋯这是我所拥有的最棒的书”[1]。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E.T.Eliot)则评论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开一代文风,乃英语的一项新的发现”[2]。说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首先要明确的是文体的定义。事实上,文体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阐发:它既可指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风格,比如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也可以指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譬如“莎士比亚风格”。利奇(G.Leech)和索特(M.Short)在其合著的《英语诗歌的语言学指导》(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1969)一书中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把文体定义为“对常规的变异”(deviation from norm),并列出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等八种变异类型[3]。秦秀白认为“常规”与“变异”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个概念,并指出:“如果我们把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规则看作是语言的常规,那么违背这些规则的表达方式就是变异”[4]。“人们既然认为RP(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英国英语的标准发音,那么伦敦方言(Cockney)当然就是对常规的一种变异,„伦敦佬‟的风格自然也体现在这种变异之中”[5]。由此可见,变异来自于违反语言常规,而文体则产生于变异之中。经过分析, 我们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大量出现的黑人英语(BEV)主要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三方面存在违反标准美国英语(SAE)通用规则的现象,从而构成三个层面的变异,即: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这三大变异也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独特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文体翻译实例分析将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

功能主义目的论(Skopostheorie)由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J.Vermeer)等人创立。目的论主要体现为四大法则和一个标准。其中,最高的法则是“目的法则”。目的论认

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theprimeprincipledetermininganytranslationprocessisthe purpose(Skopos)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6]。翻译目的的具体化即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理论上由翻译的发起人(initiator)根据自身需要给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发人和译者共同商定[7]。目的论第二法则是“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不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并且必须在译入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8]。目的论的第三法则是“语际连贯”。语际连贯指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连贯性,或者互文性,有点类似传统的“忠实”(fidelity)或者“信”(faithfulness),但是不同的是,语际连贯不是独立的原则,而是受制于“语内连贯”以及“目的法则”。也就是说,译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既不能影响读者的理解,又不能违背翻译行为的目的[ 9 ]。目的论的第四法则是“忠诚法则”(loyalty)。作为补充性的法则,“忠诚”指的是译者必须有责任心,当好翻译各参与方的协调人。忠诚法则的提出是为了避免译文受翻译目的的盲目驱使而无限制背离原文[10]。此外,目的论还提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合适翻译 ”(adequacy)。合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的“对等”

(equivalence)只是合适的一种极端形态。也就是说只有当翻译目的是为了让译文跟原文具有相同的交际功能时,对等才成为评判翻译好坏的标准。其他情况下,译文只要符合翻译目的和要求,完成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的交际功能,即便不对等,也是成功的翻译[11]。由于目的论要求译文必须实现其在译入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因此译入语文化的各个因素,比如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都会影响到翻译目的的确定,进而影响到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12]。在下面的章节里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来揭示由张万里和许汝祉分别在1979 年和1998 年翻译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不同版本的翻译目的,以及不同的翻译目的是如何影响译者在文体的翻译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文体的功能主义分析

(一)两个译本的翻译目的和要求

诺德(2001)认为,翻译目的体现在翻译要求当中。完整的翻译要求包括以下元素:

1.文本功能;2.译文读者;3.文本接受的时间与地点;4.文本传播的媒介;5.文本生产及接受的动机 [13]。下面我们先就前四个因素来比较张万里和许汝祉的不同译本: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个译本翻译要求的主要差异在于不同的文本接受时间。众所周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切工作都是以革命和政治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陈毅在他发表于1962年第1期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讲话中这样讲到:.外语本身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掌握了外语可以把外国人的长处介绍到中国来提高我们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掌握外语就可以把我们中国的革命斗争经验介绍出去,扩大我们的革命影响,加强对帝国主义的打击[14] ⋯⋯”陈毅的这番讲话“在当代的译界很有影响”[15]。不难理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翻译活动的首要目的是满足革命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一点可以在张万里译文的前言中得到印证:“作者自始至终用抒情的笔调,幽默的口吻,把人物的性格,大自然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又把资产阶级的卑鄙龌龊,好勇斗狠,种种丑态,暴露无遗,更着重抨击了美国的蓄奴制和种族歧视。”[16]从这番话可以看出,张万里的译本有意识突出政治意义,淡化艺术表现。而20年后许汝祉译本的功能发生根本性转变:政治方面的意义只字不提,体现诗学价值的黑人土语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译文的卷首,许汝祉这样写到:“吐温在书中采用大量的方言土语是本书的特色之一⋯⋯这大大有利于表现各地的地方色彩和黑人的种族色彩,也大大有利于表现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吐温在此书采用方言土语,并为此在卷首发表一个说明,促请读者在开卷之前就注意本书这一特色,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样重视方言土语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化和地方色彩、民族色彩的特色,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文学作品。”[17]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上世纪70 年代的作品,张万里的译本被更多地赋予了政治方面的意义和功能,体现了为革命服务的诉求,而20年后许汝祉的译本则基本上脱离了这方面的影响,如何重现原作中鲜活的黑人土语这一最具诗学价值的部分成为后者翻译的主要目的。让我们用图表来完整比较两位译者的翻译要求:四.结 语通过对两个中文版本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及语法变异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译者所处的不同时代是影响翻译目的一个核心因素。《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在中国大陆的汉语首译本出现在上世纪的70年代,满足政治上的需要成为首要的翻译目的。而20年后的1998 年,国情发生巨大的变化,再现原作最具诗学价值的黑人土语成为重译者的主要诉求。不同的翻译目的,导致了译者在文体的翻译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以变异重构变异

王东风认为文体翻译存在两种主要的策略,即:“以变异重构变异”(deviation-for-deviation)以及“变异常规化”(norm-for-deviation)[37]。在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翻译上,仅许汝祉采用“以变异重构变异”的翻译策略,这一策略完全符合其凸现原文黑人土语的翻译目的。由于许汝祉自始至终采用汉语的同音异形字来表现原作各种变异,手法略嫌单调,无

法让读者认识到原作典型的黑人土语存在多种类型的变异。因此,作为许汝祉来说,应该丰富翻译手法,创造译入语的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来对应原文的多层次变异以求更加接近其翻译目的。

(二)将变异常规化的策略

张万里和许汝祉都采用这一策略,但是原因不同。由于张万里采用变异常规化的策略就可以保证其翻译目的的实现,因此他没有考虑重构变异的问题。而对于许汝祉,采用这一策略的原因就要复杂一些。许汝祉对原文的变异只是进行有选择、有限度的重构,原文的很多变异没有重现出来,而是用标准的汉语给常规化了。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变异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正如目的论所规定的那样,最大限度忠实的追求,不能以牺牲译文的可读性为代价。不同的翻译目的导致不同的翻译策略及效果,那么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估翻译的效果呢?从传统的等效论的角度来看,许汝祉的翻译似乎比张万里的翻译要忠实、等效一些,这是否意味着前者的译文比后者的要优秀些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认为,等值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只是一种可能的结果。只要译者能够充分证明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取得的翻译效果符合其翻译目的,那么他的译文就是基本成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许两位译者对原作文体的翻译基本是成功的,都基本达到各自的翻译目的和要求。由于译作产生的时代不同,翻译目的各异,因此并不存在谁的翻译比谁的成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 Mednick, F.1985.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M].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P.245.[3] Leech, G.& Short, M.1969.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 Longman, PP.42-52

[4][5][30]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6 页;第96 页;第103 页。

上一篇:旅游学概论答案全下一篇:一个好玩的实验作文5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