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共9篇)
1.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一
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与新地域文化工学论文
摘要: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的研究必须置于岭南的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系统及其运行的时代背景中,关注它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即在岭南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结合新的时代信息,进行创作。只有植根于岭南地域文化土壤的住区外环境设计,不断挖掘本土精神,才能使住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文化在地域更新中得到动态的延续,也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一、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地域文化问题
地域文化的基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个民族、地区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在建筑与城市中的物化结果,是作为一种地区文化个性的外在表现。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岭南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地域性的确立不再单纯来源于传统的文化积淀,外在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了它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外来文化都将促使地域性发生新的转变,地域性的演化进程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提高而加快了。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的衣食住行已全方位向国际化靠近,而与此同时,空间环境互动性的日益加强,也使得原本与特定地域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地域性特征开始脱离地域与物质限制,表现出全球流动的趋势,地域性本身更多恢复了文化的流动、交融特征,从而出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全球拼贴现象。而由此带来的一些弊端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住区外环境的设计上体现在对欧陆风肤浅的模仿、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冷落、对乡土材料和乡土技术的摒弃、对聚落整体环境的漠视等现象。
有鉴于此,作为人居环境的设计者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师有必要提倡一种辩证地看待全球化与地方化问题的态度,既看到全球化与地域性的矛盾一面,也看到二者的共生特性。只有从认识形成地域性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来审视特定的地域性特征,建立一种全球与地域的新连接关系,才更有利于当代地域性的形成与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将同时存在某种主流文化和多种地域文化长期共存的局面。在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主流设计文化的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多种设计文化间存在的撞击与交融,是实现主流设计文化交替的推动力,也是地域文化的更多存在的价值。基于这样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岭南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新、交流,无论是对于特定地域文化的生存或世界文化生态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的地域文化口号喊的很响,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确立,反而更多的表现出来一种弱势文化的味道,它自身的特色,在多种社会因素尤其是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往往容易被忽视,丧失文化上的识别性。另一方面,在设计中,传统的地域文化显示的过于符号性、图案性、表面性,精神上的内涵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和深刻的表现。这样的传统地域文化,甚至在环境设计中迷失和变味。
新地域主义,是相对于传统的地域主义而言的。新的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拨。它着眼于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关注日常生活与真实亲近熟悉的生活轨迹,提取文化中更本质的东西,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出来,使建筑和其所处的当地社会维持一种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
二、岭南地区传统地域环境的共性特征和新地域主义的特性
1.岭南地区传统地域环境的共性特征传统地域环境系统植根于相近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在岭南地区的传统地域环境中有以下几点共性特征:
(1)、同一地域的建筑具有个体形式的相似性和整体环境的统一性。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较为炎热且雨季时间较长,由于岭南传统社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岭南住区建筑通风隔热要求甚高,建筑内部注重组织穿堂风,形成有利的小气候,建筑色彩多为明快、淡雅。建筑个体常选用相同的形制、材料、色调和艺术手法,这种相似性使岭南建筑与环境之间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在传统的农业实践中,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轨迹按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更替,社会生产力在整体上不能超越自然力的限制,从而决定了传统地域环境观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2)、同一地域的人群一般持有类似的环境观,即地域特殊的审美观、价伯观、评判准则、心理导向等。这是传统地域生活环境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心理上达成的一种共识,其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有本地区特有的价值趋向,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3)、同一地域的人居环境建构施工组织、施工程序、技术和工艺水平基木一致。传统古代匠人依靠薪火相传沿袭建筑知识和建筑技艺,是导致建筑施工和技术地域化的主要原因。从观念、技术、艺术上制约了新的人居环境的创作,使其难以突破性地摆脱传统地域环境建构模式的束缚、实现质的飞跃。
2.新地域主义的特性地域性不单是方位和区域的概念,其包括的气候、上壤、植被、资源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文精神,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而相对于传统的地域主义而言,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应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修复的能力。
(1)、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具有开放性,即新地域环境系统具有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功能,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应具有兼容性。在多元化的今天,全球化与地区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等是不可忽视的现象。这就要求新地域环境系统能够包容这些矛盾因素,形成一个整体。
(3)、新地域环境系统具有多元化共生性。即新地域文化不是狭隘的排他主义,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主动与外来文化共生、融合。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人居环境本身是开放的系统,多样性的环境系统比单一的环境系统更具生机与活力。
新的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融入当地文化,服务地域感观,关注生活轨迹,这些最初引发我们对本土文化设计思考。我们在探讨新地域主义,同时如何用“抽象”的方法,把传统元素、理念提炼出来,融入到我们现代空间环境中。
三、岭南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地域性在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物质的构成和精神文化的构成,两者不可分割,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体现,物质要素通过精神内涵更具独特性。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不同设计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地域主义主要体现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地方民族特色及当地人们的审美取向,不同的设计风格肯定都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具体来说岭南住区环境的新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的精神特性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尊重与延续地域历史文脉的特性。住区是人的归宿,使住区环境融入地域的传统之中,可以增强归属感和浓郁的本土特色。自古以来,作为人类生活的住宅环境都有地方特色,反映一种精神文化,为当地人们所喜闻乐见。就岭南地区而言,远儒文化是对岭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岭南园林环境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而同是岭南地区,广府民居与潮汕不同,客家民居与粤西有别,在布局上、造型上、家具陈设上都有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其文化背景、生活模式、地方爱好等原因所影响的。借鉴地域传统,吸其精华,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品味。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博采兼融的特性。既吸收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又采用西洋园林的手法。近代岭南文化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而且务实,注重现实的感观享受和身心娱乐,凸现其新、实、活、变、生猛、广博、开放等特征。
(3)、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和而不同”的美学追求。异质建筑环境文化的共处、融会和相得益彰,既有个体建筑的可识别性,又有环境群体和谐统一。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更多的体现了岭南地区的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文化心理,显示契合环境、清新自然的审美理想。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物质构成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包括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绿化设计、小品设计、设施设计等众多构成要素的设计,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或多或少的反映着地域文化特征。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岭南住区环境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在传统的设计的基础上,要更为注重住区外环境空间的多功能性、多义性、多元性和空间与时间的多维性、兼容性。通过仿真模拟技术手段,模拟场景,量化当地的自然条件,真正做到用其善避其弊。
在现在的住区环境中,高层住宅建筑取代了以往的合院住宅,在设计中可尽量将首层架空或作公共用地,既减少首层住宅的噪音、潮湿、安全等问题,也可使相邻的两边环境绿化空间相互联系,加强住区环境的生态延续性,有机地结合绿化软景和建筑硬景,改善架空层的环境,并且为居民户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免除雨淋、通风、散气的理想场所。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强调乡土植物种植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岭南地区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较小,加上丰富的光、热、水条件,因而分布着由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组成的常绿性森林,并具有丰富的乡土植物,是岭南地域景观的重要标志,同时在改善城市气候、保持水分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自古海外引进众多的水果、花卉和农作物,如菠萝、番荔枝、木瓜、柚子、番茄、茉莉等。这些品种经过长期的驯化栽培,已成为极富岭南特色的重要栽培作物。因此,岭南住区的环境绿化极具可塑性。
(3)、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水景文化的体现岭南地域环境属水性,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岭南人又十分讲究风水,住宅往往依水靠山。岭南住区环境中理水自古就有多种格局:潭水、瀑布、泉水、湖景、水湾等形式多种多样。而水的美的体现关键在于理水。选园家周先生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重贴水,而最美关键在于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为主”,充分说明了园林理水的原则,十分重要。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水散则奥,有不尽之意。
(4)、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材料利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岭南地区具有很多特色材料,但在现代社会能源危机日渐的显现的今天,作为设计师,不仅要用本地材料,还要创新性的使用本地材料,这也是新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特点,通过合理、创新的设计,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5)、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追求建筑、园艺、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岭南居住区环境设计始终要注重这些要素的协调搭配、完美综合,并更加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其中的场所次序,巧借自然、融于自然、丰富场所、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环境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方能显示出新地域文化的特色,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结语新地域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对于岭南地区的住区环境设计,我们只有创造性的发展地域文化才能使其保持民族的魅力。
新地域文化并不是一味地怀旧和复古,应积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更加合理地分析出岭南地区的地域特性,用其长,避其短,总结出更为科学、更为适宜的人居环境建设方法。
五、参考文献
1.梁娟孙冰黄家平谢左章、.1期、试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州城市森林的建设、广东园林、广东园林编辑部
2.赵琳张朝晖、.5期、新地域建筑思考、新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刘庭风、.
3、岭南园林的文化特征、Garden园林、园林杂志社
4.沈福煦、.9期、造园手法——理水手法、园林
5.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2003、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刘管平孟丹、1995.12期、走向新文明的人居环境、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
7.雷翔欧阳东、.3期、人居环境的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为例、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
2.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二
一、新媒体的内涵、传播特点以及传播方式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 一个在新的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2、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1) 新媒体, 利用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新媒体可以在同时间内满足需求者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做到了信息的个性化、短时间和大需求, 而需求者则对获得的信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2) 新媒体, 利用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无论是信息上点对点的单个传播, 点对面的传播或是面对点的集体传播新媒体都可以做到及时、绿色、环保、高效。
3、新媒体传播方式
首先是手机媒体。手机传媒作为新媒体重要传播方式, 开创了媒体新时代。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也不再是新闻, 而是切切实实的出现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之中;其次是IPTV, 即交互网络电视, 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 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再次是数字电视, 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是新媒体传播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第四是移动电视,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发展迅速, 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快、移动性强的特点, 在除去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 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最后是博客, 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移动、触摸、数字是新媒体的三个最具代表性表现方式。
二、网络春晚推出的背后
1、网络春晚与央视春晚的区别
网络春晚与央视春晚无论在传播角度、晚会内容、观众定位、传播渠道、互动参与方式上都互为不同。
(1) 从传播角度上看, 网络春晚与央视春晚“要求不同, 传播角度不同, 节目不同”。网络春晚以观众互动、音乐原创、节目原创、语言诙谐幽默为特点;而央视春晚要求则以晚会正统为先, 气氛上要热烈隆重、主题上要和谐统一、气势上则要大气磅礴。也就是说, 一个是娱乐性的“普天同庆”, 一个是带有政治性的“普天同庆”。
(2) 从晚会内容上看, 网络春晚则在晚会内容上大打草根、原创、亲情牌。以贴近群众生活, 以拉近民众距离的各种热点话题、新闻人物为晚会编排内容, 也就是观众爱看什么就演什么。央视春晚盘点一年大事要闻、给予新年希望与祝愿, 讴歌时代精神, 上下晚会内容要求一致。前者是物化的“精神盛宴”, 一个是大同化的“精神盛宴”。
(3) 从观众定位上看, 网络春晚收看年龄层次目前是以年轻观众为主, 央视春晚将观众定位为全球华人同胞。
(4) 从传播渠道上看, 央视春晚一直以来都是以电视收看为主。而网络春晚则是采用了新媒体传播, “三频合一”除电视收看外还可以通过登录新浪网、手机电视在线观看。
(5) 从观众互动参与上看, 近几年的央视春晚是以短信投票选出“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以及最喜爱的演员”为主要的观众参与互动方式。网络春晚整台晚会就是一个民众参与的大型互动晚会, 从前期节目网友投票选出、演员、主持人的产生, 就是网络春晚的重头戏。观众参与互动上与央视春晚相比较, 在规模上和方式上有着较大差异。
2、网络春晚背后的新媒体
新媒体作为网络春晚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看作是网络春晚的亮点之一。这一切都源于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正在越来越大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在网络充斥的当今社会下, 新媒体又怎么可能不影响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
三、新媒体对音乐文化教育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当代音乐文化也在其影响下发生着巨大变化。我们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传承方式的改革去糙留精的不断发展而来。我们的文化经历了“口头文化传承——书本文化传承”的转变, 而今我们的社会正向着科技数字化发展。在音乐教育方面, 我们技术虽然仿佛是跟上了世界的潮流, 但是思维与观念仍是旧有的模式, 只得其流于表象的浮华而不得其闪光的精髓。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如今数字化的时代给我们在获取资讯上带来的好处, 那我们是否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文化传承的方式又一次发生了变革, 那是继“口头文化传承——书本文化传承”后的“数字化传承”。
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在仅仅只是纸质书本而更多是电子化、数字化资源。在这样的大环境变动下思考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们是否也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音乐教育的方式始终是以口传为主, 由书本纪录内容, 而今天我们可以以新媒体为“口”为“手”为“脑”更为方便快捷且自主的进行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纪录和沿袭发展。其原因同上述网络春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互动”, 这个“动”是“动则变, 变则通”的“动”。如何动?我的理解是运用新媒体。
1、以新媒体为“口”
我们的教学观念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口传心授是最传统同时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传播音乐的方法。在引入新媒体之后, 传播渠道的悄然改变也将带动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 我们以新媒体为“口”, 在多种新媒体传播方式的选择下, 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资源。即使不在课堂上与老师面对面一对一的口头传唱, 我们依然可以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选择你觉得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对比。有声音图像的解说相比较一次单一的课程而言, 我们获得知识也将更多。
2、以新媒体为“手”
过去我们常用书本纪录的方式纪录着文化的发展, 如今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辅助文化传承的重要助力。以新媒体为“手”, 纪录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表现之一是将前沿研究的音乐动向及成果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并提供社会热点作为教学课程参考;表现其二是将自身已有的资源与人共享、与人交流, 在短时间内获取多重渠道的信息, 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表现其三是推动建立行之有效、方便快捷的音乐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系统添砖加瓦。此“手”为引入、纪录和推动音乐文化教育的桥梁。
3、以新媒体为“脑”
通过以新媒体为“口”为“手”最终发展为以新媒体为“脑”, 开发和创建音乐文化教育网站与理论研究是首要一步, 填补网络音乐文化教育公共资源稀缺空白, 首先需要建立专门的音乐教育网站培养音乐理论研究人才。“术业有专攻”, 音乐艺术教育方面的网站需要有对音乐、音乐史、视觉文化和艺术教育有相当专业素养的人来创设和管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音乐文化教育将会得到新的发展契机。至此以新媒体为“口、手、脑”的推动音乐文化教育的助力才算真正形成。
四、得益于新媒体的音乐文化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文化教育之区别
1、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优势与劣势
正如上文所说, 得意于新媒体音乐教育有如此多的优点, 那是否我们就该摒弃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方式转而采用新媒体音乐教育方式呢?
其实不然, 且不说新媒体音乐教育是一个新兴的尚未形成体系的教育模式, 单就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方式而言, 是前人通过漫长的教学实践一点点累积经验所形成的, 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到目前依旧是不可被替代的重要音乐教育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文化教育的优点就在于:音乐教育的对象是面对面的、直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依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为其量身制定的个性化教学, 对于单个个体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个体的强大不足以代表整个教学群体的受教育程度。面对面的、直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具备独立教学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模仿对象的单一性、获取资源的片面性以及信息资源的不完整性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文化教育是存在着弊端的。
以原生态民歌传承为例, 侗族大歌和蒙古族呼麦在传承过程中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过去, 受限于文化的地域性、记谱法的不完全以及一些人为原因在音乐文化传承中文化的缺失乃至某些技艺的失传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也包括“颂”这种古老的礼乐表演形式的失传。文化的缺失或失传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教学的最大特点“口传心授”面对面的、直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有关。如果前人采用“口传”或文字记谱标记音高, 在加上文化特点、风俗习惯赋予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一个特殊的地位——只能在某些场合、某个节庆、某些特定对象的参与下才能表演。那么长久以往, 如果前辈的记忆出现不准确或后人的理解有偏差就足以让一些技巧或歌曲的传承面临危机。
如今我们的教学虽然较之早前有了更为系统的教学体系, 但是对于体系的完善、体系的试用性、实用性上还需要做出努力不断完善。如何既保证传统意义上音乐教育不可替代的直观教学方法又能发展多面教学的综合优势——答案是要得益于新媒体。
2、得益于新媒体的音乐文化教育对音乐教育的辅助作用
如何得益于新媒体, 端看我们如何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在发挥作用。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以新媒体为“口、手、脑”。
仍然以原生态民歌传承中的侗族大歌和蒙古族呼麦演唱技巧为例, 面对传承过程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 受限于文化的地域性、记谱法的不完全以及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音乐文化缺失乃至某些技艺的失传现象, 如果我们运用新媒体技术来辅助我们完成音乐的传承, 那么无论再怎么古老的表演形式我们都可以以最鲜活、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留给后人观摩学习。歌, 我们可以现场录制后即时整理、编辑、纪录、保存, 使用新媒体无论是手机录制还是电脑录制, 在短时间内都可以快速的保存在制定的数据库中, 之后无论是研究者要对蒙古族呼麦唱法翻译成谱或是进行二次艺术加工创作, 都会有最原始直观的音响来源, 并且资源共享也会使得这些资源的保存发展更加安全可靠;谱, 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编辑, 侗族大歌中每个声部的曲谱也将会在最短时间整理成册。
如此看来, 我们的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吸取外来技术以达到对自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新媒体对于音乐教育而言, 其实就是一种技术上的支持。而这样的支持, 将会就其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的影响程度, 来定义它是否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之外的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就今时今日而言新媒体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走向科技化、现代化、电子化的教育技术资源。
参考文献
[1]佑王镁.新媒体视阈中游戏素养的概念建构与框架研究[J].中国信息界, 2010, (10) .
[2]高皓亮, 靳赫.2010年央视春晚与网络春晚的比较[J].新闻世界, 2010-11-9.
[3]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 2004.
3.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三
[关键词]跨媒体传播阅读方式变革文化消费启示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0)06-0039-05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已成为人们信息认知的重要方式。然而,学界对于阅读行为的探讨大多局限于文化学范畴,对于媒体探讨则集中在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影响及新旧媒体的发展态势和生存路径选择上,而对人类五种传播方式变革与受众阅读方式变革的有机联系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的探讨似乎较少。笔者认为,传统阅读以文化为基础,讲求思想的深邃和思维的别致,网络阅读以技术为基础,讲求信息的海量和链接的快捷。由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理和不同的阅读方式导致当今缺乏文化大师和思想大家,从而使大众文化大行天下,精英文化弱势发展,进而使信息暴力盛行,文化愈加缺少民族特色,甚至影响民族思维的积淀与提升。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探讨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互动关系,总结跨媒体传播和受众阅读方式变革的互动规律,以期求解当下媒体操控者对整个社会思维方式和民族智慧的正确引导和开发利用。
1人类传播史的流变与跨媒体传播的交互影响
1.1人类传播史上五次传播方式变革的承继与包容
阅读史学家认为,考察历史上以往的阅读革命将有助于我们观察电子革命下的阅读。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起源于共同劳动,使得个人经验可为大家共享、前人文化得以为后人继承的语言传播;起源于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可以记载口语、描绘事件、处理信息的文字传播;起源于印刷术的发明,使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得以传播世界文明沟通中西文化的印刷传播;始于电报电话的发明,使得人类可以超越识字障碍和时空限制,通过视听接触信息的电讯传播;始于电脑及多媒体技术,使得人类信息传播更为方便,个人主动参与的互动传播。正是五次传播革命为跨媒体传播及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基础。而传播史上每一次变革都是对先前传播方式的继承和改良,并非是后一种传播对先前传播的否定或革命。著名学者郭庆光认为这“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语言传播使得人际交流成为可能;书写传播将口语交流从空间表达无处附着落到实处,也使信息得以长久保存;印刷传播使得人类传播得以广远,对于信息传播的互相印证及受众媒介接触能力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电讯传播跨越时空界限,信息传播更为便捷;多媒体传播将受众推向信息传播的正前方,使传者、受者合而为一,在接触媒介的同时可以参与议程的控制。这五种传播形式呈现出后者承继前者、前者影响后者、相互包容、叠加发展的演变规律。
1.2跨媒体传播的特质及表现
关于跨媒体传播的说法很多,目前国内对跨媒体传播比较明确的界定是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动与互动,它至少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是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这无疑是从传播主体立论的。从接受主体看,是受众对某一信息多手段的综合利用。笔者曾在给陕西省委组织部信息处组织的信息预警与突发事件应对干部培训班上课时,对党政干部媒介素养做过简单调查,发现一些党政干部在阅听本地负面报道时,先上网,再求证电视,再看报纸分析,最后看文件。这一有趣现象说明,网络求快,电视求真,报纸求深,文件求准。这虽不能说是大众信息的接受规律,但起码反映出信息时代大众阅读规律与媒介交互使用的某些特质。近年来在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竞争发展的同时,媒体打破传播壁垒,相互融合的传播潮流大行其道。一批诸如电子书、手机出版(手机报、手机书)、博客、播客、维客、报纸网络化、网络电视、电视读报、网络听书等跨媒体传播的表现形式和出版物日益成为媒介新宠。跨媒体传播是媒体竞争环境下各种媒介形态借助他势的有效包容与继承。如囿于阅读时间和媒介接触能力所限,融合电视、报纸、互联网媒体的优势特点产生的“电视读报”颇受欢迎。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图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文化变得越来越不以印刷物为导向了”。跨媒体传播凸显阅读及信息接受过程中的视听成分,使得人们调整阅读过程中感官投入的分配比例,以便获得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2国民阅读方式的变革表现
随着全球网络一体化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和对信息利用时间的不足以及两者在效用方面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使信息提供制作一信息把关鉴别~信息综合利用这一传统模式中“信息把关鉴别”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量图文书出现,文字成为图片的附属。以海量、点击、浏览为主要阅读手段的泛文化阅读广为流行。传统纸质平面化阅读已不再独占统治地位,屏幕化阅读大有取而代之的强劲势头。阅读方式的变革经历了追求深入的传统阅读、既追求深入又追求广度的现代阅读、只追求广度而极少追求深度的后现代阅读三个阶段。目前国民阅读格局由平面化阅读和屏幕化阅读两大体系构成。
2.1阅读方式概念界定及嬗变轨迹
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收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阅读方式可以适用于很多不同的语境而指代不同的内容。笔者将阅读方式定义为: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在从符号中获得意义及借助于文本(文字文本或视觉文本)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阅读方式可有不同的分类,从历史的纵轴上可分为传统阅读、现代阅读和后现代阅读。从现实的横轴上可分为大众阅读方式和专业阅读方式。从内部肌理上可分为朗读、默读、精读、泛读、略读。应该承认,跨媒体传播对这上述方式都产生影响并在变革中起作用。从古至今,人类阅读方式的演变,如果从阅读的途径和方式层面看,其媒体介质的变化大致经历如下轨迹:最初是从绳子、陶片,到竹简、卷轴、锦帛,再到纸质,再到光碟。这其中的流变,从大众阅读看,越来越倚重后者,而从专业阅读看则是综合利用,并以纸介质为主。这种自由、轻松状态被网络传媒的在线快捷取代,将阅读主体变得浮躁功利。
2.2当下两种阅读人群分类及两大阅读体系的差异比较
大众阅读与专业阅读是随人类传播史上印刷媒介的产生才出现的。在此之前,由于受文化水平(识字能力)和物质传播技术的限制,传播只存在少数人阶
层(达官贵人)。随着大众传播的出现,信息传播从受体来看,又出现小众化(专业)传播。从跨媒体角度比较这两种传播形式,可以总结当下阅读方式变革的规律。这种跨媒体传播其作用力主要集中在平面阅读和屏幕阅读两大体系上。平面阅读主要指纸质阅读,屏幕阅读包括电视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三种形式。两大体系的差异比较如表1所示。
3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互动关系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受众)阅读方式变革关系如何?不仅是本文命意的重点,也是探求近几年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和青少年热衷于网络应着重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两种不良倾向不仅引起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在世界范围被各国政府和不同意识形态广泛重视。从传播学原理看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应将重点放在信息一媒介一阅读一受众这一传播流程进行认知。其辩证关系为,信息是传播客体,是流向受众的载体;受众是传播受体,是信息流向的目的地。媒体和阅读是传播主体,也是信息流向的载体,也是受众的中介。作为传播主体和信息流向的载体,合而为一。两者在传播主体层面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即跨媒体传播是受众信息阅读的手段,阅读方式是跨媒体传播的目的。跨媒体传播是阅读方式的生存条件,无媒介质的传播,阅读方式无所附丽;而阅读方式是跨媒体传播的延伸和扩张,无阅读方式,媒体传播无法发生效用。其深层逻辑关系应包括下列两方面。
3.1跨媒体传播推动阅读方式变革
媒体技术的创新不仅对图书文本物理形态的改变有重大作用,同时也推动了阅读形式的演进与公众阅读的发展和转变。尤其是电子传媒和网络媒体先进、快捷的阅读和强劲的视觉冲击力,某种程度上来说颠覆了传统阅读魅力。
跨媒体传播使得“读图时代”表现日趋明显,读图时代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阅读概念——阅读即为文字的阅读,扩展了阅读方式的范畴。传统阅读的文化意义、功能价值的基石是阅读的自由创造性和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展开,长期读图,会造成青少年多数情况下是在听问题和看问题而不是想问题,形象思维强,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差,思想无深度,表述能力和细微程度不足,不利于智力开发。对于成年读者而言,传统阅读过程中追求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都不再,会造成话语权丧失。当图书解读方式发生改变,由付诸思考转向想象时,阅读活动对读者价值观修正的功能也无法实现。
跨媒体传播会使媒体议程设置的路径发生改变,媒体需求转向受众需求。大众传媒与受众关系发生变化,媒体的视角由俯视变为平视,过去的说教变成平等的交流,受众的需求成为媒体议程设置的风向标。
“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论断表明,媒介的形式决定受众对信息的解读。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讯息接收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解读。跨媒体传播在综合多种媒介形式的基础上同时也综合多种媒体的解读方式,使得受众对信息的解读趋向多元化。信息本体的多元化和同一信息的解读方式多元化造成阅读效果的多元。
跨媒体传播使得四大阅读层次的格局有所变化。《阅读史》中讲阅读从低到高分为四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跨媒体传播使得主题和分析层级的阅读变得稀缺,更多地成了检视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失去了思考空间。人的思维空间中主动思考让位于被动接受。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受众接受并养成不利于文本宏观结构把握及阅读舒畅感的分块阅读、分屏阅读习惯,热衷于跳跃性的随心率性式的快餐化阅读。
3.2阅读方式变革反向互补跨媒体传播
文化需求格局多元化,跨文化传播方兴未艾,单个媒体已经无法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也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阅读需求要求媒体联动。
阅读的本质和原初意义发生改变,继而阅读体验方式变成点击浏览观赏趣味指向型。阅读不再具有神圣感和仪式化,却成为为生存而获取信息的工具,读书享受论已被读书工具论取代。在后现代阅读中,人们不断追求肉体的在场感,返回到本质的原初的动物性体验中。当然时下的休闲性阅读是由消费时代的特性和图像独有的传播性质决定的。跨媒体传播主动迎合阅读方式的变革,阅读文本一方面趋向视觉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为受众提供本初体验。
阅读方式变革体现的是文化消费的后现代特征。追求无限可能和无限吸引力及不确定性继而体验虚拟上网;追求快感和面子继而体验手机无线阅读;现今消费的不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传统读物中宏大的文化原教旨主义远远偏离了消费的本质。因此跨媒体传播在产品生产时就在消解说教方面有所减亏。
未来信息的传播者只能决定传播文本的初始样态,而无法决定文本的最终面貌,极大程度上决定于接受者。读者反映理论认为,读者(群)对文本意义的注释起决定作用,而意义则正是在一个交流系统而非文本中被读者接受和解释的。受众的解读与译码又成了决定跨媒体传播效果的终极指标。阅读方式的“避重就轻”化(即不再追求意义的深度挖掘,只追求肤浅的感官享受)推动跨媒体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组织方式改变。媒体提供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包括标题新闻、语录、摘要、短讯等。快速、跳跃式的阅读节奏使得人们不再喜欢思考了,喜好听他人解读。因此媒体就有了谄媚取悦之嫌,“让李敖去读书,读者去读李敖”,于丹解读论语、观众解读于丹等就成为当今文化消费与媒体联姻之奇特现象。
4跨媒体传播与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
跨媒体传播与阅读方式变革研究的落脚点就在于媒体操控者如何引导阅读消费。笔者认为应从媒体操作者和读者这两大阅读活动参与主体出发,重在以下三方面寻求突破。
回归经典性、思考性、积累性阅读,完善网络时代阅读生产的控制机制。跨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中内容生产过程中把关人的消失使得部分阅读内容从编辑环节就失去了有效控制。一些意义深度消失、价值导向扭曲的阅读产品大量涌现。因此廓清内容生产的源头,加强跨媒体传播过程的有效监督,完善内容生产控制机制,真正将阅读引向经典性积累性阅读。
加强体制建设,政府要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推荐活动对市民阅读进行引导,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形成个人、家庭和社区读书联动。目前,国家已将阅读纳入文化发展工作中,切实搞好文化软实力己被提到议事日程。深圳市政府每年设有阅读日,西安在阅读日期间举办图书漂流活动。阅读的主力应该是青少年,我国提倡的课外阅读早已被青少年学生繁重的作业和升学压力取代,号召成为一纸空文。英国就将阅读定为作业,家长与老师之间有着阅读效果监控卡,从教育体制上确保课外阅读的倡导名副其实。
倡导专业阅读回归本位,应在传统的纸质阅读上让当今准知识分子埋头读书,养成网上查信息、读书多思考、思想出见解的习惯。当今社会,从阅读主体来看,主流人群应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于长身体、强大脑、完身心的时期,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应试教育的时期,尽管事实证明,新媒体是人类信息认知和学习教育的重要工具,但是,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纸质阅读不仅是对人类经典文化的继承和学习、应用,而且也是人类创造发明的重要依赖和场所。许多大科学家如马克思、爱因斯坦等对图书馆的向往与依赖就是明证。
构建优秀平台及模式的开发,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同伴效应。例如,豆瓣网就是跨媒体传播环境下新的阅读平台。它在传播中形成圈子,内容阅读中构建人际网络。我们说跨媒体传播使得人际传播功能减弱转向大众传播,而豆瓣网将大众传播反向互补人际传播。
4.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四
一、文化“共振”:主流文化的坚守与重塑
文化承载着历史痕迹, 负荷着民族精神, 意蕴丰富。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其中,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1) 文化的更迭与演进的过程直接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与重塑。主流文化作为当代文化思潮中的核心部分, 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
在主流文化传播中, 国家凭借其垄断的地位优势, 通过各种主要媒介形态以及各种文化艺术形式, 凸显主流文化的核心力量。主流文化总是与雍容大气相伴随, “致使主流媒体在传递主体意识形态时犹抱琵琶半遮面, 简单刻板的灌输和宣讲, 并且在主体意识形态信息的语情表达中有失语现象。” (2) 主流媒体市场被边缘化, 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批评的能力。央视作为国际级的电视媒体, 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地位优势是地方卫视所不可比拟的。但是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为达标的省级卫视, 在制造娱乐方面远远超出了央视, 《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等热播娱乐节目让央视倍感压力。
在后工业技术的强力助推之下, 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各种文化思潮竞相融入我国的文化市场, 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殖民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后现代文化等各种文化样态与我国的主流文化分庭抗礼。殖民文化是国外敌对势力凭借经济优势进行政治文化侵略, 体现了霸权文化的进攻力度, 其文化侵略的政治意图十分明显。市场文化/消费文化在商业逻辑的驱使下破坏已经的文化生态, 对主流文化形成的思想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全球化的日渐深远意味着针锋相对的经济较量日趋白热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消费成为了一种符合生活逻辑与意义阐明的文化形式。消费文化与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的节俭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消费不再以实用价值为目的, 着力凸显消费心理与消费暗示的意义。人们购买劳力士手表、购买ipad、购买iphone并非对时间、对资讯、对信息的渴望, 而成为消费身份的象征。“消费文化给主流文化带来的重大冲击在于市场逻辑的灵活性、欲望性和消解性, 以工业化的批量生产、现代传媒的包装和世俗化的形式营造了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文化盛宴, 消解了传统主流文化的边界与规则。” (3) 消费文化宣扬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 与主流文化倡导的集体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消费价值比如导致人家价值虚无、观念荒漠的产生, 影响社会前进的脚步。消费文化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表征形式, 体现出了后现代文化的价值特性。“后现代”作为西方社会的独有产物,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涌入中国, 引起人们的关注。“后现代文化”以反权威、反中心、反规则、反理智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去中心化、去深度化的浅层意象贴合了后现代思想的精髓。后现代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出了多元共存、边界模糊、碎片拼贴、肆意模仿等梳理经典的重要形态, 拒绝现代社会的惯性思维, 反抗现代文化的经典策略, 着力展现标新立异、削平深度的文化意象。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主流文化难免遭遇非主流文化、市场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的挤压与冲击, 但是主流文化不能一蹶不振, 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 并时刻以规范国家意识形态的责任使命规范市场文化, 提高文化在国家事务中的整合力、引导力与凝聚力,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首先, 主流文化应该坚定发展方向。在当代中国, 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它始终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始终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其次, 主流文化应该秉承特有的价值诉求。文化从根本上与价值自觉息息相关。价值的实现要以承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实现文化强国为不屈动力与源泉。我国的主流文化应该在高扬时代主旋律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繁荣, 从文化的冲突走向文化对话、从文化割裂走向文化融合, 体现出主流文化兼容并包的气度与胸襟。再次, 主流文化应该提升其品格建构的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 把握时代脉搏, 彰显主流文化的地位与优势。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养心, 重在“文以载道”。最后, 主流文化要善于借助传播媒介的优势, 打造主流文化的推介平台, 推动主流文化大众化, 让经典走向大众, 让大众享受主流文化的魅力, 实现价值聚合的重要牵引力。主流文化融入大众生活, 加强与大众的沟通, 让大众在消费主流文化的同时, 愉悦身心, 提高自我价值, 提高自我认同,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家讲坛》, 让经典走向大众, 让经典走进大众, 实现了经典大众化的阅读, 进而可以提高学习经典的热情, 全面提升国人素质。
主流文化体现出了较强的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 它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倡导的主要文化形式, 居于文化坐标的中心位置。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主流文化应该在多种文化的交锋中, 坚持自己的核心地位, 同时与其他的文化形态多元共生、和谐发展。主流文化在竞争中, 找寻自己的优势, 并不断地强化其主流的地位, 彰显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功能与社会聚合作用, 提高人民的精神价值, 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 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 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起主导作用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凝聚着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 (6) 社会文化的发展不以强制力为手段, 而是以提高积极性与自觉性为教化手段,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真正落实人本思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成绩斐然。然而, 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各种文化思潮的较量, 西方后现代思想的涌入对人民价值观念造成了重创, 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腐蚀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构。主体多样、利益多样的社会时代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新的使命与责任,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普世价值, 从整体的角度入手, 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为需求, 旨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振兴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了人民主体性的提升。长期以来, “官文化”笼罩着中华大地, 这是封建思想的残余, 这是落后的表现。官文化疏离了人民群众, 体现出了空中楼阁的优越感。这种不接地气的文化形态必然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被冷落、被疏远、被淘汰。人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力量, 是推动多元文化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必须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 这样才能让主流文化更好地传播, 使主流文化的价值理想得到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参与性, 调动他们的文化创新精神与文化传承精神, 使优秀的中华文明能够亘古绵长, 散发出永久不竭的动力。因此, 肩负着主流文化传播的文化作品、艺术作品等都应该把弘扬人的主体性作为前提。那些宣扬君主思想与权力欲望的“宫廷剧”、“穿越局”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应该加以积极引导, 否则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社会中就有许多未成年人对“穿越局”过分沉迷, 相信编演的场景是真实的, 以至于在现实社会中进行模仿, 通过自杀希望穿越到某个朝代, 导致生命陨灭, 这是何等悲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强化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意味着人们对社会要有贡献精神, 敢于担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 强化了国家意识与集体意识, 这也是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提高民族意识的意义指向。中国人历来都有“有国才有家”的家国叙事情怀, 只有国家安全、和谐、稳定, 小家才能够团结和睦。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了对国家、对社会要勇于承担的标杆, 这样社会才能够更好地有序运作, 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 引导着人们通过文化作品、艺术表现形式来强化家国叙事的力度, 让人们勇于履行法定义务, 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三、电视: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的积极践行者与有效传播者
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支持。电视媒体作为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体, 在传播主流文化、引导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媒体具有传播信息、舆论监督、社会教化、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功能。逼真的声画传递、超强的传播速度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凸显出了电视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优势与竞争力, 成为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念有效传播的主导媒介。
(一) 媒介特质:核心价值传播的天然优势
1958年北京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的成立, 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视的兴起很快取代了报纸、广播、杂志的地位, 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体。这是由电视的媒介特质所决定。
首先, 电视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介形态, 直观的形象传播、立体的艺术质感成就了电视的非凡魅力。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认为:“媒介是人们的延伸”, 报纸是人们视觉的延伸, 广播是听觉的延伸, 而电视是视听官能共同的延伸。报纸作为视觉媒介, 对文字、语言的要求较高, 把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置之度外;广播媒介以声音的传达为表现手段, 不能形成直观的新闻形象;而电视则以逼真的视听呈现, 诠释了文字、图像、色彩、声音等表现手段的艺术魅力, 把观众置入“第一现场”, 身临其境之感让观众可以触摸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温度与热度。电视媒体的视听效果能够直观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 提高理念信息的能力。
当代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需要凭借媒体的力量进行社会渗透, 电视无疑是最好的媒介特性。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念作为抽象的文化形式, 如果只是进行单一的文字、声音宣传, 效果显然不及文字、图像、声音的“共时性”传播, 化抽象为具象, 深深植入人们的心中, 提高人们对核心价值的认知度。比如, 在传播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 可以以动漫的形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同时配以间接的语言形式, 让观众能够达到瞬间记忆的效果。
其次, 电视覆盖范围较广, 有利于整合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的价值观。电视的普及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种媒介形式。它的覆盖面积较大, 渗透入我国的各个角落。据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 “我国4岁以上观众总数达12.05亿人, 全国99.89%的家庭拥有电视机, 95%的人经常或者几乎天天都收看电视, 在受众数量和覆盖率上居于各大媒体之首。” (7) 电视媒体的超覆盖率凸显出了其在传播核心价值观念过程中的优势。接触的人群优越, 传播的范围就有所扩大, 传播的效率就有所提高。
(二) 社会功能:核心价值传播的责任使然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曾指出, 媒介具有传播信息、舆论监督、社会遗产传递等功能, 赖特之后又提出了媒介的另外一项功能——娱乐。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态, 无疑具有传播信息、舆论监督、社会遗产传递以及娱乐的功能。电视的这些功能承载了电视的社会使命与历史责任。
电视传播信息的功能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 及时反馈群众信息, 让信息能够及时更正, 更加有效地传播。电视的舆论监督功能能够起到瞭望社会的作用, 反映社会舆论, 并引导舆论的发展。核心价值观念在舆论氛围中得到更好的传播, 同时有利于强化群众的记忆, 加深群众对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电视在社会遗产传递的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培养功能。培养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格柏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重要的传播理论, 也被成为涵化理论、教化理论。培养理论认为, 大众传媒通过提供“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知、理解现实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 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电视通过各类节目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人们进行间接的思想、道德、法制、伦理等方面的教育,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美国著名媒介学者尼尔·波兹曼曾指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显然, 娱乐成为了电视话语的重要表征。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琳琅满目, 音乐选秀、智力比拼、公益圆梦、达人竞技、冲关交友等不同类型的节目热播荧屏。娱乐能够释放身心、缓解压力, 能够提高人的主体性, 但是娱乐一旦走向“泛化”, 就意味着末路来临。电视娱乐文化应秉承对主流文化的积极宣扬, 讴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充分发挥电视娱乐节目“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的功能。
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指标, 理应通过大众媒体进行积极、有效的传播。电视作为当今第一媒体, 担负着建设和谐文化的庄严使命。电视应该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的前提下, 生产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优秀电视作品, 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播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社会规范。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与文化精髓, 倡导和谐观念, 培育和谐精神, 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繁荣做出重要的贡献。
摘要: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引导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社会瞭望者与文化传播者的电视媒体肩负着对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作用。本文在全面厘清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生成与发展的同时, 勾勒了清新的电视传播路径, 为实现文化繁荣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电视媒体,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责任
参考文献
①孙本文:《社会的文化基础》, 世界书局, 1932年版, 第24页
②胡小岩、史鹤:《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调控》,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
③卢衍鹏:《主流文化的解构与文化研究的重生》, 《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11年第4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第68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6日
⑥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第33页
5.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五
以语言文字作为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要从语言文字本身的特性出发来设计。中国的电视节目设计,拿来的多,借鉴的少,原创的更少。语言文字类的节目创作,单纯靠拿来是不行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创意受到了“全美英语拼读大赛”(National Spelling Bee)的启发,但由于西方拼写单词和中国表意文字的根本区别,并没有现成的节目模式可以参考,从赛制设置到呈现模式全部需要本土原创。该节目的制作,第一要想办法解决“书写”的电视呈现问题;第二是要以文字书写为载体,注重对文字背后字源、字意的解读,强化对语言文字经典出处和应用的重点设计和传播。
传承文明,是语言文字类电视节目的终极目的。电视节目的目的是带动和促进语言文字的应用,传承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传统,突出在科技化的语境里,语言文字对经典、历史和文明的传承作用。国家媒体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节目的标准是向上还是向下,决定了对全民族的引导方向。民族要向上看,要坚持文字的要求和传承,文明才能不断线。另外,语言文字类电视节目必须严肃和严谨,要有扎实的学术支撑,要言必有出处。
6.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六
关键词:新格局;电视;新媒体
2014年4月,我国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指出:“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传播新格局下,要不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与发展,加快建设形态多亲、手段先进、具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努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1]。”电视是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与新媒体的相互借力使电视朝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而新媒体所存在的部分缺陷也会被电视所弥补,从而实现共赢的局面。
一、电视与新媒体的比较
新媒体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是在变化和比较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电视现虽不再如从前那般受人所喜爱,但在生活当中却是不可或缺的。电视与新媒体相比较,各自存在着独特的优势。
(一)权威性
媒体的权威性是指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公众信任度,其受媒体级别、传播内容、受众群体等方面的影响[2]。电视获取信息的的渠道相对正规,信息在进行传播时也有人把关,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比较强,自然权威性也比较高;而新媒体在进行信息的传播时互动性很强,信息来源多样化,利用新媒体,任何人都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因此,新媒体的权威性明显要低于电视。
(二)覆盖域
媒体的覆盖域是指媒体的传播范围。据统计分析,电视的人口综合覆盖率超过95%,但因其时效性较差,再加上其传播形式的局限性,电视的覆盖域相对较小[3];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当中的网络媒体拥有较大的覆盖域,特别是随着移动网络的出现,现网络媒体的覆盖域越来越大,而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发展使得手机媒体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
(三)即时性
媒体的即时性是指媒体在进行信息的发布及传播时的速度,是影响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于新媒体,电视的即时性相对较差,利用电视进行信息的传播需要先进行采编,然后再安排播出时间,通常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播出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而新媒体则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尤其是随着网络的谱及,现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信息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迅速转发,传播速度是电视所无可企及的,这是新媒体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新媒体得到公认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电视与新媒体的相互借力
新媒体虽然给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然而多年以来的发展成果让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虽有诸多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却无法完全替代电视;电视虽无新媒体速度快且便利,但电视却仍有其存在的道理和空间。在新的传播格局下,电视与新媒体只有相互借力、实现共赢,才能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前进。
(一)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
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可有效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不仅能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而且还可加强信息的传播效果。实际上,不管是哪种媒体,哪种传播渠道,其所能接触到的受众都是有限的。因此经,在新的传播格局下,电视与新媒体相互借力、相互融合,可催生出各种新的传播渠道,如利用车载设备所实现的车载电视、利用网络所实现的移动电视等[4],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使信息的受众范围更加广阔,同时也使得传播效果达到最佳。如手机媒体,手机媒体的信息来源于电视和互联网。利用大量的信息,编辑可获取良好的报道灵感,这就有效打破了电视传播信息的局限,整合了电视与新媒体的优势,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另因手机媒体具很强的便携性,用户可随时随时浏览信息,打破了电视信息传播的时间、地点的局限性,同时用户还可对所看到的信息进行转发、评论等,加强了信息的互动性,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二)保留电视的权威性
权威性是电视媒体主要特征,也是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发展势头如此强劲的情况下,却仍未被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新媒体的自身特征,其权威性难以保证。相比于新媒体,电视的权威性明显更强。在新的传播格局下,为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共赢,就必须保留电视的权威性。如中央电视台,借助网络的便利性,现中央电视台各频道都已开通官方微博、微信或是网站,用户可利用手机、电脑或是其他移动网络设备等随时浏览信息。通常来说,这些渠道所发布的信息都是同步于中央电视台的,信息来源相对可靠,信息的权威性也比较强,而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使得信息的即时性增强,同时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让用户能够及时获取更加真实、可靠、准确的信息,使得电视与新媒体共同获得了发展,这就是电视与新媒体相互借力、实现共赢所产生的结果。
(三)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用户提供了充分的发言权。利用电视进行信息的传播时,受众只能被动接受所传播的信息而缺乏自主选择权,而新媒体将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信息的主动选择者,彻底转变了受众的角色,受众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还可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意见[5]。为此,在新的传播格局下,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鼓励受众参与讨论,从而扩大电视的受众范围,提高电视的关注率。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其是电视与网络同步直播的,用户可边看节目边讨论,发表自身的看法,点击支持自己所喜欢的歌手,或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参与节目互动,这样一方面维持了观众的关注率,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利于节目的后期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视与新媒体各有千秋,电视与新媒体之间并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要相互融合,同时事实也证明,电视与新媒体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借力、共同发展的。电视与新媒体之间只有实现理性的融合,才能真正打破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在对电视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之后,双方的资源才能共享,同时双方又是相对独立的,在这种状态下,电视与新媒体才能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莹杰,姜晖.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艺术百家,2015(06):82-88.
[2]宋薇,汪震宇.电视新闻节目与新媒体的相互借力与共赢[J].新闻研究导刊,2015(24):90-91.
[3]白钢.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在竞争中共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2):116-119.
[4]金玉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融合实现共赢[J].新闻研究导刊,2014(06):195.
7.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七
一、新时代新闻媒体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现代法治文明社会, 新闻媒体享有采访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等权力。新闻媒体的权威性表现在以多种话语力量来引导读者和观众, 从而使得公众能够进入到其所引导的话题和议论中。那么新闻媒体具有怎样的社会责任, 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
一般说来, 西方媒体制度或将媒体看作是“社会公器”, 将之看作“一种公共舆论的载体”, “发挥着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 同时也是民众意见的讲坛”;或以私营方式为主体, 追逐利润, “为公众提供信息消费和文化娱乐商品”。新闻媒体天生具有一种“权力”, 在现代的中国社会, 各种声音和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使得新闻媒体变得更加敏感和重要。公众需要从新闻媒体那里获得最真实的信息和声音, 同时也希望新闻媒体能将公众的声音传播出去。
在当今社会, 关注新闻媒体的公众不再局限于一定的年龄段, 同时获得信息的途径也非常多。例如:微博、微信和一些软件都可以快速传播一条新闻或者信息, 所以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可能成为新闻信息的受众。因此, 新闻媒体在报道角度上, 包括事件选取和语言表述都要考虑到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例如, 某记者在没有调查考证的情况下, 报道一则医院用保温箱“烤死”出生婴儿的新闻, 一时间广为传播, 广大读者都义愤填膺。可是医学界人士都不难指出这则新闻的不可信之处, 临床上使用的暖箱并非是“烤箱”, 温度可控, 所以婴儿应该是死于感染。记者在没有得到官方医学证实的情况下, 用“烤死”这样的字眼来描述此新闻, 引起的公众情绪和对医院的声誉损害是不可估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为了“吸引眼球”和成为“头条”新闻, 一些新闻报道并非完全根据事实, 甚至是媒体主观臆断, 或者推崇一些反面价值。所以每个新闻媒体人都要有社会的“良心”和责任心, 要清楚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要明白报道的权力并非与生俱来, 你的话语和报道角度都将极大地影响所在社会的生活和发展。尽管报道的角度应该尽量客观中立, 但是基本的原则还是弘扬正义, 推崇真理, 发挥正能量来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二、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客观公正, 巩固自己话语权的权威性。客观公正是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有这样一个例子, 2012年11月17日, 《今日早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张女兵学习十八大的照片, 图片说明为:“11月16日, 温岭市石塘镇雷公山民兵哨所的女哨员们, 正在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而细心的网友将照片上7个女兵拿的报纸一一核查, 发现手持14日《人民日报》的女兵在看第四版, 而第四版的内容是珠海航展;拿着《台州日报》的女兵是在看第十二版, 该版是整版的苹果手机广告。《人民日报》微博对此事件发表评论说, “摆拍事件以公开道歉、处理当事人收场, 可追问仍在继续:明显摆拍的照片, 何以堂而皇之登上头版?现实中, 此类摆拍因何时有发生?记者的职业操守固然有问题, 好大喜功、歌功颂德的心态更需要反思。真相是传播力的前提, 真诚是感染力的基础, 根治摆拍, 须从革除过时观念入手”。这种“制作”新闻, 或者“编排”新闻的行为非常不道德, 也违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首先要符合我国国情, 坚持正确的导向, 服务于社会和谐。新闻媒体发展同时要适应文化的发展与受众的文化精神需要。目前公众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不再是去过单一的依靠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时代, 公众获得信息量的激增促使新闻媒体的报道角度要更新, 更具价值, 更客观公正。目前网络谣言日益增多, 媒体在这时更应该走在公众的前面, 击破谣言, 对文化和价值观采取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公众生活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媒体要利用有限的新闻资源去弘扬正义和榜样的力量。例如《感动中国》等节目的推出, 这些榜样的力量会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民道德水平的建设,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进入互联网时期的新闻媒体要注意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例如, 2012年4月9日凤凰网影视新闻频道报道称, 中国广电总局删除3D版《泰坦尼克号》裸戏镜头的原因是怕前排观众伸手去摸, 从而会打到前面的观众引起纠纷。此消息一出, 微博广泛流传转发, 甚至当时的英国《卫报》还报道了这则新闻。但是最后才查出此说法乃是一网友在某影视论坛上的“戏谈”, 该网友在恶搞同时还在后面注明这是假新闻, 可是网络的传播使得这个“假新闻”成了媒体眼中的“真新闻”。当前, 很多新闻媒体没有认真对核对和考量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为维护新闻媒介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如何打击和拆穿互联网上的虚假新闻是当代新闻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文化大繁荣,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 对新闻媒体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每一个媒体人都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明确思想, 坚持原则, 争取让新闻媒体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宏榜.后电视时代新媒体研究的几个热点[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
[2]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J].生产力研究, 2012 (9) .
[3]姚治兰.略论电视记者的电视意识[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
[4]秦启先.论城市电视台的节目编排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8.关于酒文化与新文人画的思考 篇八
纵观历代杰出的中国画作品,酒文化是画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诸如文会、雅集、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独酌、醉眠、醉写……无一不与酒有关,无一不在历代中国画里反反复复出现。饮酒有时对绘画能产生相应的艺术效应。醉酒,使画家精神放松,激起豪情、冲动、想像力和创作欲望,产生灵感和幻觉。醉,是睡和醒之间的状态,它让画家能作画,又无顾忌,使笔墨运转更为轻松自如,想像力比清醒时更为丰富,以至于使画家胆气过人,纵情潇洒,使笔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吴道子酒酣后往往“醉抽秃笔扫秋光,割截匡山云一幅”,后来的徐渭、陈洪绶等人都在酒文化题材上有过卓越的成就。
在《疯酒乐》与《应邀嫦娥桂花酒》两件作品中,我吸收了傅抱石式的散笔画法,运墨用水上注意手法的多样性,泼墨上特别注意墨色的干湿程度,力求以线条的拙实枯辣,造型的沉雄凝重,表现出人物的生命灵性。《羲之爱鹅图》表现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爱鹅的故事。我在画中尽量把王羲之那种自我解嘲的襟怀、乐天达观的精神、自由高尚的人格表现出来,以体现文人画情趣的“逸”。
我也从汉代说唱俑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中汲取人物造型的方法,用水墨写意给予表现,产生了《逸酒图》、《清逸图》、《钓归图》、《赶早图》、《浪游图》等作品。我的目的是表现酒与生活情趣的关系,人物形象具有幽默滑稽、憨厚可爱之感,而在人物旁配以鸡、鹅、狗、竹林、山石,则是为突显生活气息的浓郁。
我创作的《老子出关图》,通过背挂酒葫芦的老子,带着书童骑牛出关传播《道德经》,宣传“谦下”、“无为”、“不争”、“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来表达他追求自由人生的理想。这是我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创作的作品。类似的还有《竹林七贤图》、《贤集图》、《醉酒图》、《松风图》等。竹林七贤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他们常集於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这里,我以人物画为中心,兼有山水、花鸟图式。在创作这批作品时,特别是在创作《醉酒图》、《贤集图》中,我在画中对竹林、野山的表现主要采用花鸟技法,而山坡则使用古拙敛约的水墨写意语言。在这些作品中,我想以仿佛毫不经意、偶然得之的艺术语言,达到物我为一、心手相忘的境界。当然这个“偶然”、“自来”,只是我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平淡天真、不假做作、超越自然、不囿于物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努力。
在创作这些与酒文化相关的绘画作品时,考虑到与酒的关联性,我在风格上受梁楷、徐渭、石涛、扬州八怪等人的影响,追求纵姿奇崛的视觉效果。石涛认为绘画时应心手解放、变化生发,使山水画创作达到让人快心、畅神的地步。生拙、古拙,贵在敛约,而敛约更合乎儒家“中和”之道。黄庭坚说:“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梳妆,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山谷题跋》卷三,《题李公佑画》)我的画也是为了体现这种境界,终极目标是完美人格,净化心灵。
在运墨用水上,我尽量做到变化多端,泼墨上特别注意墨色的干湿程度。如在《纵酒放歌图》中,我对近景一般要等墨干七八成才会泼之。在那些洗泼过的大芭蕉上,让其产生自然的浓淡层次。醉酒人物身着白袍,露出双肩,弹琴摇扇,“解衣盘薄须肩掀”,“破祖秃颖放光彩”。在质感上具有形体的筋骨力度,使人读后有似醉非醉的韵味。在这里我想真正体现出“人生难得几回醉”的那种高雅人有目的的醉、艺术的醉,醉得令人回味,醉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效果。
9.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篇九
一、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与移民文化的存在形态
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按安置地与移民原居住地的距离, 可分为外迁安置与就地后靠安置;按安置移民的聚散程度, 可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移民安置方式对移民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外迁安置的农村移民远离原居住地, 不再经营原有的土地、山林等, 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散型安置的移民由于分散插组、插村安置, 原有的文化组合被彻底打乱。这两类移民在安置地面临新的文化环境和新的社会群体组合, 外界压力冲击比较大, 他们不得不尽快调整自身, 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类移民文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完全陌生到逐步被同化的过程。
就地后靠安置的移民, 仍在水库周边地区生活, 其生产、生活习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集中安置的移民仍以库区原居民组建成一个新的群体集中在安置地进行生产、生活, 即使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所改变, 但原有的人文环境仍然保留着。这两类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可在不同程度上少受影响, 甚至可以保持原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虽然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但这种变化对文化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较好地兼顾了移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方面的需求。
就移民而言, 他们始终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 移民文化在迁入地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移民文化融入安置 (迁入) 地文化之中;二是移民文化始终无法融入到迁入地文化之中, 从而形成边缘文化;三是于迁入地形成多元文化社会。这三种文化适应的形式又是与移民在外迁地和内安地的规模大小和聚居形式联系在一起的。
就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迁移情况而言, 其是由湖北省政府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安排, 外迁移民涉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武当山特区4个县 (市、区) , 21个乡镇, 163个村, 外迁安置农村移民18099户, 77301人, 分别安置在武汉、襄阳、荆州、荆门、黄冈、随州、天门、潜江、仙桃等9个市的21个县市区, 81个乡镇, 194个集中安置点。移民内安复建涉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张湾区、武当山特区等5个县市区、29个乡镇、257个村 (居) 委会, 内安移民共101716人。
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期望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以第一种方式存在, 即将原居住地的文化习俗融入到外迁地和内安地的文化习俗之中, 使移民完全融入安置地的社会、生活及文化之中, 与安置地居民共同发展致富, 幸福生活。
二、水库移民搬迁前后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的不同
1、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的不同
水库移民原居住地多倚山而建, 独家而居, 房屋依山势高低而建, 房子又矮又小, 有不少还是土坯房且多已破旧不堪。而移民搬迁新安置地, 房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栋栋造型美观的两层楼房整齐地排列着, 水泥路直通家门口, 水、电、通信、有线电视设施完善, 每户房屋面积约170—190平方米, 比一般城里人的居住条件还要好。但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后, 居住环境相对紧凑并有环境卫生的约束。如原住房可养猪、养鸡, 但搬迁后不允许乱搭乱盖猪圈、鸡舍等, 使移民感到居住环境没有以前自在随意, 受到一些约束。
2、生活条件的不同
移民搬迁前后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差别。移民以前烧水做饭靠山上的树枝做柴火, 现在用上了天然气;以前靠大口井, 吃水要用水桶挑, 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以前购物、看病、孩子上学, 一走就是上十公里, 现在骑摩托车十来分钟就能到集镇, 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天然气、自来水的使用虽然方便, 但给移民经济上带来了一些费用。
3、农作生产方式的不同
受地形条件和自然环境所限, 水库原居住地移民所种植物主要以橘子、红薯、土豆等为主, 农田很少, 且面积不大。移民外迁地处于江汉平原, 气候温暖, 土壤肥沃, 江河交错, 较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以农耕为主, 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 其种植的田地面积较大, 适合于机械化耕种, 这就需要外迁移民改变原来的耕作方式, 转变为农作物耕种、灌溉以及农商结合等方式。
三、水库移民在安置地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1、怀旧失落心理
对于移民来说, 居住地的变迁不仅仅是生活空间的改变, 更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改变。看不到熟悉的山山水水, 舍弃世代居住的家园, 远离温暖的乡音乡情, 远离亲戚朋友的帮助, 远离祖辈的安息之地, 原有的生活习惯被打乱, 另外, 一些本地特有的文化节庆、活动和礼仪被迫放弃等等, 这些都给移民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
怀旧是由于长期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故土难离的一种心理状态, 即使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环境优于迁出地, 即使补偿合理, 移民们仍然难以忘怀故土亲人和家园。大部分移民常常把自己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 只在自己相熟的群体里交往, 对群体外的交往有所顾虑, 这种浓厚的依恋故土家人情绪, 对异地文化的排斥心理, 阻碍了移民对迁入地的认同感。移民要真正适应安置地的生产、生活, 真正融入安置地的文化之中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比较失衡心理
水库移民时常会将自己现在失去的与过去拥有的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主要表现为移民对安置前与安置后生活状况的比较。如生活在均县镇的移民, 移民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几亩橘树, 得天独厚的气候让这里产的橘子口感特别地好, 是市场上的畅销货。守着几亩橘园, 养上几头猪, 再做点零活, 每年都能存上两万多块钱, 尽管身处大山之中, 日子过得倒也滋润。安置地枣阳虽然是平原, 地理位置好, 但搬迁后每人只能分1.5亩地, 由于对于种玉米, 种麦子, 种稻谷的技术不精通, 移民表示单靠地里的收入不如之前好。
3、陌生孤独心理
移民离开世代居住过的土地, 离开熟悉的环境, 迁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自然会产生一种陌生感, 内心会有“搬到平原地区, 我们山里人老实会不会受当地人欺负”等种种顾虑。特别是当发现自已处在被陌生地人际关系和文化习俗包围之中, 孤独无助心理随之产生, 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在与当地人交往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中, 则是不会主动地与当地人交往, 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这种心理上的隔膜, 加深了移民们的孤独无助感。
4、依赖等待心理
由于移民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了个人利益, 损失了自家财产被迫迁移他乡, 因此, 部分移民认为以后的生活、生产与就业问题理应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 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部分移民因搬迁后的生活、生产状况未达到预期目标, 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对今后的发展失去信心, 因此产生了消极等待, 观望的思想以及被动的生存式心理。
5、渴望理解心理
在丹江口库区, 不少移民是在丹江口大坝建设初期就搬迁过的老移民, 习家店镇龙口村就是典型的移民村, 全组村民中后靠移民占了七成。除了上一辈子的老移民, 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又赶上搬迁成了新移民。有的村民甚至一家四代人都是移民。半个世纪以来, 为了实现南水北调的工程, 湖北移民举家外迁, 或就地后靠, 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因此, 移民们渴望政府和人们能够理解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牺牲。事实上, 移民搬迁对移民造成的损失是双重的, 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更有情感上的, 而情感上的损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刻骨铭心, 难心忘怀的。移民们离开祖辈世代居住, 熟悉的生活环境, 那种情感损失和心理创伤, 不是几年、几个月就能修复的。其实山区的移民们特别淳朴善良, 他们舍小家, 为国家远离家乡, 如果让他们在安置地过得好一些, 那么他们情感上的损失就会少一些, 心理上的创伤也会早一些愈合。
四、大力促进移民新村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1、着力抓好试点, 把移民安置地建成新农村与新型社区的示范点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住房;完善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水电、广播、电视、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成果;生态环境良好, 生活环境优美;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住房、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新”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所以,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移民新村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 一次性规划建设到位, 有关部门要将194个移民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范围, 把移民安置点纳入到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把移民安置点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 把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叠加到移民新村建设上来。中、小型移民新村道路路面宽度增加1米, 生活用电负荷调到每户2000瓦, 联建房屋之间留出农机通道, 为建设布局合理、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环境良好、住房适用、设施配套的移民新村创造条件。移民新村, 要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标杆”。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 把移民安置区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统筹谋划与推进, 落实十项创建标准:房屋居住舒适、道路通行方便、庭院绿化美化、环保设施配套、社会功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土地旱涝保收、产业发展致富、乡风文明和谐、管理民主规范。着力抓好18个试点建设, 通过试点示范引导, 逐步把库区194个安置点打造成全国移民安置的示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以及新型社区建设的示范点。
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是个体被融合进社会的重要方面。移民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培养参与者的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 减少他们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压力。同时, 民主参与 (如选举) 还有助于移民在新居住地的生产和发展, 促进移民落地生根。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拓宽移民参与本社区活动和事务的渠道, 调动移民参与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建设, 关注社区发展, 从而提高移民的社区归属感。
2、教育移民转变观念, 夯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和乡风文明即农村和农民全方位的现代化。从生产发展到生活富裕再到乡风文明, 无不依赖于农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即农民的现代化。所以,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培育新农民, 其教育内容不仅相当丰富, 而且渗透和体现在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转变观念教育。内安移民集中安置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所以要以内安移民集中安置地为契机, 以居住的现代化带动农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培养农民的现代人格, 促进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化。为此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条幅、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移民们宣传移民搬迁集中居住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意义。对移民们来说, 安置地的土地集中连片, 还配套有机耕道和水渠, 农业机械使用方便, 农民们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务工经商, 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要教育和引导农民, 告别传统的生活方式, 转而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基本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上, 它主要包括遵纪守法的公民教育、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健康教育、建文明村做文明人的文明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
(3) 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和教育的灵魂,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和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 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本质性问题, 重点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勤劳、节俭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 然而在现代社会环境下, 不少农民逐渐背离了这一传统美德, 所以要特别注重“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育, 大力宣传“现在政府的移民政策好, 只要人勤劳肯干, 到哪里都能发展”的理念。教育的方式要语言通俗、形式多样, 让农民乐于接受。
(4) 基础文化教育。基础文化的普及提高是培养新农民与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移民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为此应强化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理念, 普遍且整体提高农村人口及农民的文化水平, 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3、移民理事会, 理出和谐新风
丹江口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 创造性地成立了移民理事会, 并始终发挥移民理事会的主体作用, 坚持做到移民的事让移民自己做主, 有效促进移民的和谐搬迁。2010年4月9日,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封沟村选举产生了丹江口市第一个移民理事会。随后, 习家店镇的龙口、艾河、老君殿等村也迅速成立了移民理事会, 截至目前, 丹江口市库区移民乡镇已成立移民理事会70余个。
为了把好事办好, 丹江口市移民工作指挥部及时下发了《关于推选移民代表和成立库区农村移民理事会的通知》,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库区农村移民理事会章程》 (范本) , 并抽调专班分赴各村指导移民理事会工作, 各移民乡镇通过开展移民代表大会, 分村分组平均每10户选举产生1名移民代表, 再由移民代表选举产生移民理事会成员和负责人。移民理事会做到移民工作在第一时间研究, 移民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理, 移民困难在第一时间解决。移民理事会全程参与移民搬迁建房的进程, 帮助解决移民在安置地的生产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 提倡移民的事情移民做主, 落实移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 所有的移民政策不搞封闭运行, 全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交给移民群众。移民理事会的成员, 成为移民问题的“调研员”, 政策的“宣传员”, 生活与发展的“参谋员”, 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4、通过制定村规民约, 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框架
村规民约是具有农村特色的相关制度, 是农村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讲村规民约就是现代农村制度, 它是以制度的形式来体现本地农民的目标、理念、态度、追求以及行为规范等, 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以制度建设入手, 不断推进文化建设, 把农村的习俗制度化, 这对于大力弘扬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 剔除农村文化中的不良成分, 促进农村社会习俗更文明、更健康地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制度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 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框架, 其总体目标是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
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村规民约方面, 包括习俗的制度等, 如《文明乡村建设规则》、《文明村民公约》、《文明家庭评比规则》、《乡村红白理事会规则》、《村规民约协调监督会》等。二是组织机构的建设方面, 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村镇文化设施管理办法》、《节日活动组委会》等, 以及各种制度的执行、监督、评定、督促的组织机构等。需要注意的是, 村规民约制度要广泛征求民意, 让移民们参加讨论, 以反映他们的意愿, 使他们乐于接受, 并贯彻执行。
5、加大资金投入, 打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平台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投入适当的资金, 以建立必要的平台, 使文化活动有场所、有条件、有设备, 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系统的硬件部分, 这既是物质条件, 也是物质保证。
应当看到, 移民安置地在文化建设的投资上是不足的, 硬件是欠缺的, 与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设施要求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加强移民安置地建设的资金投入, 强化农村文化的硬件设施, 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保障。移民安置地文化建设的投资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学习教育的场所 (包括学校) 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培训的设备等的建设;宣传教育设施的投资与建设, 如宣传栏、标语牌、农家书屋的建设;现代传媒设施的投资与建设, 如电视、电台接受传输设备、网络电脑的进村入户等;文体活动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如各种体育器材、各种文艺活动的场所、设备等的建设。
对移民来说, 迁移一般都会造成他们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 因而需要在新居住地重建社会关系网络。研究表明, 移民的社会交往状况与其社会适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即移民社会交往越广泛, 越容易适应与融入当地生活。因此, 需要将移民的社会交往问题纳入集中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去, 通过一定的空间规划与资金安排, 如增加广场面积与绿地, 扩大移民安置地公共空间, 促进移民的社会交往。
移民集中居住区不仅是一个供其居住的空间载体, 而且也是居民日常生活得以展开的场所, 社区环境及其设施配套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移民对于新社区的适应度,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 移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建设与文化活动要远远落后于房屋和道路建设。因此, 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 用新型社区的理念去审视移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 加大对移民居住地的资金投入, 注重移民居住区的功能配套与完善。移民新农村建设中, 省直部门要将支持项目和资金列入计划直达移民新村, 如省交通、运输厅将移民安置地点外道路纳入通村公路计划;对5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点, 省文化厅规划建设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省体育局应将194个移民新村列入援建范围, 为每个村配置一副篮球架和两副乒乓球台。
6、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空间
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 形成农村文化产业, 可以为新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及动力, 使之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中。同时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也是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任家沟村是一个民间文学故事村, 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半坡遗址”和“荆楚文化的活化石”。全村很多人都会讲故事, 民间文学的蕴藏是极为丰富的。199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保护项目。这是当地农村最可宝贵的资源, 值得进行保护性开发和传承。重点是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要按照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 对他们予以经济补助与条件支持。要积极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骨干”, 要挖掘和培养民间文学故事的传承人, 鼓励他们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打造文化产业。利用丹江口水库区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 调水源头, 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中国“水都”的独特优势, 开展观赏水库风景, 查看水源水质, 住宿、饮食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在现代社会, 观光游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开展这一产业前途无限, 尤其是丹江口南水北调库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 值得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同时, 这也是移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水库观光游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和市场前景, 只要充分、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 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使移民实现致富奔小康, 又可以拓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推荐阅读:
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08-04
自媒体时代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论文07-13
电视媒体下武术文化的传播路径的论文08-03
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07-09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10-07
有关企业文化的论文06-28
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论文07-0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论文10-05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论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