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类新闻翻译(共4篇)
1.灾难类新闻翻译 篇一
关联词汇
foggy(多雾的)、air pollution(空气污染)、respiratory system(呼吸系统)、particle(颗粒)、terrifying(恐怖的)、smog(烟雾)。
常见句型
1、When haze comes, the whole city was covered with suspended particles which can cause heavy problem to our health.
当雾霾来临,整个城市都被能够严重我们身体健康的悬浮颗粒所覆盖。
2、Beijing has experienced another day of smog following only two days of blue sky. The level of PM 2.5 in Beijing has risen to more than 120.
在仅仅享受了两天的蓝天之后北京迎来了有一个雾霾天,PM2.5的值已经升高至120。
结语
当然,不同的灾难表达方式不同,若要积累这些词汇,更好地用英文表述更多与灾难有关的内容,还是要靠平时多读英文报纸、英文报道,原版英文电影。不过鉴于中考在即,谈积累也无济于事了,建议大家最近多看多背,这个盲点一旦抓好,一考超千人!
2.灾难新闻视觉传播的美学意义 篇二
【关键词】灾难新闻 视觉传播 美学
灾难新闻是比较容易唤起受众情感共鸣的报道,如引起同情以及伸出援助或正义之手。而若处理不当,则会引起严重的负面效果,如反感、厌恶的情绪甚至是极端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灾难新闻如何处理得当一直是业界为之努力的目标。
在我国,传播学界正式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就灾难新闻的美学意义以及如何达成灾难新闻之美都形成了一些共识。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美学意义体现在“崇高之美”、“生命之美”、“震撼之美”等,而达成的准则在于把握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报道的“善意”导向性等。简言之,可归于“真+善=美”的程式。传播界的这些观点主要的是从新闻的内容上进行归纳和约定的,除此之外,在表现形式上也要求新闻摄影和摄像者遵循美术美学准则,注重构图和色彩美感等,以及要求后期编辑者注重编排之美等。
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在表现形式方面争议不大,而在内容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的探讨也界定在内容层面上。
一、灾难新闻的界定
灾难新闻指的是对那些给正常的社会系统造成危害的事件(状况)的报道。灾难新闻往往带有突发性、负面性,能够对受众产生极大的震撼并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灾难事件发生的原因,总体上可以把灾难新闻分成对自然灾难事件的报道和对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事件有地震,海啸,洪水,旱灾,台风,山体滑坡,瘟疫等。①汶川大地震就是一次危害极大的自然灾难。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是地震灾难新闻。
二、汶川大地震灾难新闻视觉传播概述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次自然灾难危害之大令世界为之震惊,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国内媒体第一次对国人和对外进行全方面、不间断的24小时播报,基本上实现了灾难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等,满足了大众的知情权。国外很多媒体也对中国的报道持肯定态度。5·12灾难新闻报道也将报道中心转移到受灾群众身上,而不再是停留在对领导人的关注上,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新闻中。
5·12大地震灾难视觉新闻整体上体现出了灾难新闻的崇高之美(如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张米亚老师在大地震来临时用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小学生,生命结束也依然还是保持这个姿势,这种为人师表的姿态令全人类敬仰);生命之美(如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学生薛枭被困80个小时后被救,被救后对救援人员説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当这个镜头传播之后,全国人民都为之一笑,感受到灾难中生命的一抹亮色;还有震撼之美(大地震地动山摇的场面、空降兵5千米高空跳伞壮举等,无不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这些内容上的美也得到了报道中的“真”和“善”的支撑。传播界所秉承的“真”并不是指单个镜头或单个画面的真实无误,而是指整个报道通过各个镜头的组接或者画面的单幅或系列呈现后能正确反映出事件的“本质”,是一个综合意义上的考量。“善”则是指传播者的报道角度和指导思想要“善”,要有利于事件的影响向良性方向发展,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和谐安定,有利于人民引发积极的感情共鸣和行动,且要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及审美心理。自地震以来,国内的主流媒体报道没有出现失真失实的负面反响,国内绝大部分人民也都积极投入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战斗当中,出现了建国以来空前的万众一心的场面,令世界为之赞叹。出现这种积极的场面,及时有效而又具有良性引导的新闻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功劳。
汶川大地震灾难新闻主流上是得当的,但仍然出现一些让受众不能接受的地方。一些地方媒体出现了大量血腥的镜头及画面,网络上这些现象更为严重。镜头中有些记者的表现让观众感到厌恶,记者为了占据采访先机,而妨碍了救援进程,使本可能生还的生命永远沉寂下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各个媒体各个时间段且长时期的播报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媒体善意的长期播报甚至造成心灵麻木和逃避行为,这也是这个灾难新闻处理上的失败之处。地震期间,有些成都市民都不愿意再看电视,他们声称看久了会产生“厌倦”甚至是反感情绪,他们知道这种情绪不合时宜,可内心里真的就产生了这种情绪。
三、灾难新闻中视觉传播的问题解析
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视觉传播效果震撼美的误区:
1、灾难新闻中喜欢用很多宏大的场景进行连续性堆砌呈现,如地震中成排的死难者尸体的全景镜头连续、多天的播放,以期造成宏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事实证明,被人们记住的镜头主要是一个个个体人物的故事和特写镜头。美在细节,如民警蒋敏的故事。蒋敏在地震中失去了3岁的女儿还有母亲等10多位亲人,但她一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家为她崇高的职业道德所感叹,大家更为她沉默的表情和无助的眼神所动容不已,无数中国人在她无奈地面对记者追问,无力地昏倒下去时都忍不住擦起了眼泪。大家更愿意看到细腻的人性,贴近平常人内心的柔软的人性,这是才最美的。
2、用血腥的镜头以期待达成震撼美的效果。很多新闻记者喜欢拍摄灾难事件中受难者的尸体、断肢和恐怖的表情等。这些意象确实很有震撼力,但受众看到后会感到恐惧以至反感的情绪。反之,汶川大地震新闻图片中,有一张照片被应用得极为广泛,即那幅抱着亲人痛哭的男子面部特写照片。男儿有泪不轻弹,而那男子极其痛苦甚至有点扭曲与夸张的表情让人忍不住流泪,并将他的影像长久的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这表情不血腥,却足以让我们感同身受,震撼不已。还有那张废墟校舍前摆的整齐的书包,它们连表情都没有,只有一片沉默,却足以告知我们这里发生了怎样悲痛的事情,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这里陨落。视觉传播的效果就这样在这些似乎非常平淡的照片中实现了。
第二,过度的视觉满足等于视觉强迫。
有时候,新闻内容的“真”+“善”并不等于新闻内容的“美”。针对5·12大地震,媒体长期采取24小时连续播报的办法,全面具体地向全国人民呈现灾害现场和救灾进程,本是好事,但这样过了度,就造成了当受众打开电视机或者网络时就得面对这些苦难的场面,久而久之受众的心理承受力受到挑战,受众感觉到严重的精神压力,情绪变得压抑以至于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出现逃避这些视觉传播的内容的现象。如此,媒体“善意”的初衷反而给受众造成了精神伤害,真实的新闻内容和善意的表达因为过度的连续性播报而出现了反效果。
第三,信息的传者和受者界限模糊,部分视觉信息传播者的专业素养不够高。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举起相机或摄像机进行拍摄然后上传信息。而这些传播者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和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各不相同,就出现很多特异的甚至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视觉信息。在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当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些新闻工作者美学素养较低,审美低俗化,过度暴力化;而有些新闻工作者纯粹为了抢新闻,而考虑不到受难者的危险以及受难家属的感受还有救援工作的进程,让看着的人对之愤愤和着急,伤害了受众的感情。
第四,各媒体信息把关的能力或标准不同。
对于这次地震,像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频道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信息把关和选择做得比较到位,而一些地级电视台和地方小报则做得稍微粗俗和“暴力”化。互联网则总体上信息把关难度较大,不管是主流门户网站还是一些次要门户网站,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一些关于5·12大地震的血腥、恐怖的图片,令人不敢面对。
小结
要达成灾难新闻视觉传播(内容上)的美,并不是说仅仅体现灾难新闻的“崇高美”、“生命美”以及“震撼美”和遵循灾难新闻“真”和“善”的准则就能达到的。“美”应该以对人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准则。除了做到“真”和“善”之外,还要考虑传播的时间长短与受众的审美心理以及精神承受力等。同时,在遵从这些原则和指导思想之外,社会生活中有太多元素和变数,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门槛都是影响视觉传播美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提高传播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是业界早已形成的共识,但在这里仍有必要再强调一下,不仅部分传播工作者的传播专业素养需要提高,其美学知识也应该得到补充。同时个人道德以及以人为本的意识应该得到加强,在工作与生命之间应该有理智的衡量和牺牲的精神。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以及信息传播门槛的降低使普通大众也可以轻易加入大众新闻传播者的行列,传者与受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我国在注重培养专业媒体工作者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大众的美学素养的培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
同时,互联网、手机等加入大众媒介的行列,这就对相关媒体的信息把关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传播界甚至全民为之努力。■
注释
①陈福锋,《审美界面上的灾难新闻》,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灾难类新闻翻译 篇三
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以汶川地震为个案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做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灾难新闻”和“人文关怀”的定义.第二部分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举事例说明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一)源于“善良”的`真实情感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内在基础;(二)准确及时的信息播报、得体的语言和尊重的态度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外在形式;(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人间大爱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职业使命.第三部分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自己对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的几点想法.
作 者:王树兴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广播电视局,河北,唐山,064000 刊 名:东南传播 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22 关键词:人文关怀体现 电视播音主持 灾难新闻
4.灾难类新闻翻译 篇四
心理调适又称心理调节、情绪调适,它通过减低或加强心理力量,从而改变心理状态,是对心理发生、体验和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对心理的定向、控制、调整过程,它帮助人协调心理与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优化心理状态。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忽视采访对象心理的表现及后果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灾区的人们亲身经历了地震的恐怖场面,并目睹了震后的悲惨场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悲痛,对每位幸存者来说都是一次严重的精神创伤。据心理专家介绍,重大灾难造成的各种心理阴影如恐惧、痛苦、悲伤等会伴随受害者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留下挥之不去的后遗症,灾难现场对于采访对象来说是触目惊心的,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惊魂未定,情绪不稳。
此时记者如果忽视采访对象心理而一味强调新闻的客观公正迅速及时的话,新闻报道中就会出现如下问题:
(一)撕开心理创伤,导致二次伤害
这是忽视采访对象心理的主要表现和后果,在灾区也是最让人揪心的伤痛。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很多医护人员来自重灾区北川县,他们家属多有伤亡。救治伤员任务繁重,这些医护人员对家人安危无暇顾及。一批批媒体赶到这里采访,记者不停追问他们:“家人去世了坚持工作,有什么感受?”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导致采访对象更加痛苦,而且他也不知怎么回答。有位网民听到一位广播电台记者采访羌族女警察蒋敏,问了这样的问题:“当你照顾灾区的孩子时,会不会想念自己的孩子?”,愤怒地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网上《向蒋敏致敬,对记者说“不”》。作者气愤地写道:“这样刺痛人心的问题你也问得出来?你还有没有点职业道德?你有没有考虑过蒋敏被你采访时候的感受?在那种悲惨的环境中她经受得起那样的刺激吗?你以为这是在做人物专访栏目吗?这是在抗震救灾!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彼此的关怀、帮助、鼓励!不要再用那种你们新闻业界的人惯用的拙劣的手法来播报这种可歌可敬的事迹!不要再伤害已经伤痕累累的人们的心!”有时记者为了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不得不问起一些让采访对象伤心的事,但是作为记者我们应该运用采访技巧,懂得适可而止,问到敏感的问题应该小心翼翼,撕开伤口懂得缝合,这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记者。
(二)过度侵扰,频繁采访加重当事人心理负担
家喻户晓的“敬礼娃娃”郎铮,因为被救援人员救出时的那个敬礼,而被媒体过度追捧,千遍一律地提问“你为什么要敬礼?”“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郎铮受不了这样的轮番轰炸,出现了心理障碍,不喜欢说话,害怕独处,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SPJ)《职业伦理道德》在“减少伤害”一则中规定“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当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新闻来源或新闻主体时,要特别小心。”而我们的记者在灾区常有跟风采访、肆意追捧的行为出现,使得当事人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心理负担加重,给心理救助带来了障碍。
(三)人文关怀缺失,导致悲剧发生
一批又一批的媒体采访使幸存者一遍一遍复述自己的不幸,尚未结痂的伤口一次次淌着鲜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2009年4月20日自缢在自家的阳台上,引起了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再次重视。冯翔的哥哥冯飞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自从“5·12”之后,每次有领导或相关人来北川看废墟,都由冯翔来陪同,冯翔无数次带人到望乡台、到北川废墟,他要做讲解,告诉别人这里是怎么塌的,逝去了多少人,他曾对哥哥说,讲这些的时候心里很痛苦。在地震中冯翔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家庭的支离破碎已经让他痛苦万分,领导的考察、媒体的采访,作为宣传部干部的他每天都在复述自己家乡的不幸,灾难的镜头一次次在脑海回放,冯翔终于受不了,结束了自己年仅33岁的生命。
新闻职业精神就是认真、努力、刻苦、极力做好新闻采访等工作。这包括了抢新闻、抢独家新闻、抢首发新闻、抢轰动性新闻。要在现场抢新闻,有时真的要有不管不顾的劲头。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敬业爱岗的表现。记者想得到第一手资料的职业冲动可以理解,但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在为生命揪心,记者也是人,也应有怜悯之心,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应该先想到灾民再考虑自己的工作。
二、针对不同采访对象,开展必要的心理调适
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的对话,更要注意非语言层面的信息。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应掌握主动权,但采访对象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的态度、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成败。采访灾难事件中的特殊群体,记者更应该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开展不同的心理调适。
(一)对灾难中幸存者:主动接近,感情吸引,耐心倾听,情感引导
幸存者不仅亲生经历了这场灾难,而且有的还在灾难中死里逃生,他们的切身体会是最好的新闻素材,但是这些幸存者往往也是伤员,他们情绪不稳定,心理脆弱,不愿意说话。对待这样的采访对象,笔者认为记者应该以陪伴者的身份亲近他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帮助,比如,为他们送饭、送水和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帮助他们一起打扫卫生等。
首先,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以聊天的方式展开采访。比如说他躺在病床上很无聊的时候,记者可以过去问“你好些了吗?”展开聊天式采访。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赴汶川采访时就是这样接近采访对象的。在绵阳中心医院曾子墨见到一个12岁的小姑娘,父母已经遇难,她自己的手臂也骨折了,她一个人从北川走到绵阳。曾子墨去看她时,她一个人孤单地躺在床上,于是曾子墨开始与她聊天,在聊天中了解了很多信息。采访小孩子可以在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参与他们的游戏,这时采访,孩子们比较高兴,暂时忘了伤痛,采访比较轻松、容易。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既能使采访效果提高,又不会造成过度侵扰而加重采访对象的心理负担。因此记者应审时度势,懂得分析判断何时采访最佳,紧紧抓住恰当的采访时机。
其次,感情吸引,做一个陪伴者,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采访对象的痛苦,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他的知心、知己。今年32岁的唐山地震孤儿党育新,参加了“唐山市抗震救灾专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在地震灾区她发现,相似的经历可以把心理距离拉近。北川中学一位被埋20多小时后获营救的17岁小姑娘,双腿截肢,一开始她不愿说话,别人就指着党育新跟她说,这是唐山地震时的孤儿,地震的时候才6个月,现在长这么大了。她听了后就对党育新特别亲切。第二天党育新再去看她时,小姑娘看见她很高兴,还跟党育新聊起来。虽然并不是每个记者都有着同样的经历,但采访时也可以尝试用类似的方法,把心灵的距离拉近,这样比较容易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愿意向记者倾诉自己的感情和经历。这样,记者的采访过程也就避免了活生生地撕开采访对象心理创伤的“强盗式”采访,避免了二次伤害。
第三,记者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让他感觉到自己能轻松说话,问问题尽量不要涉及伤害,尽量不要触及太多的回忆,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在满目疮痍的灾区,空气里满是悲伤的气息,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记者应该尝试着去营造这样的氛围,以减少对幸存者的伤害。记者还应谨记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文关怀,抢新闻让位于抢生命。
第四,当一个倾听者,倾听时穿插必要的肢体语言(如轻拍对方的肩膀、轻轻点头),让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实际上,非语言符号的强化效果有时比语言符号更大。”心情压抑的幸存者在这时候最需要感情宣泄,记者要耐心倾听,倾听的时候一定要专注,时不时穿插一些问题表示自己正在认真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心理专家建议当倾听者时最好准备好一杯温水和面纸,一杯温水胜过千言万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使采访对象心生感激,放下心理包袱。当采访对象流泪时,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平静之后他会慢慢对你倾诉他的故事和他所见到的故事。
最后,当打开幸存者的心理伤口之后,要懂得缝合。这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很难,毕竟记者不是心理专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记者可以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开伤口。在不得不打开采访对象的伤口之后,要对他进行安抚和情感引导,帮助他重拾生活信心和希望。必要时还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后续观察,一旦发现情况马上请教心理专家或让心理专家帮忙。陈晓楠在她的灾区日记《我该怎么问》中写道:“每当我蹲下来,问他们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们总是会高高兴兴的回答,于是我就更没有勇气,问出那个世上最残忍的地震问题:‘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开启生命最黑暗的回忆。”很多记者在灾区采访遭遇“提问恐惧”,觉得采访对象不愿意被触动的伤痕、不愿回想的画面,却被他们残酷地揭开,感觉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很多记者都不敢提问了。因此采访灾难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学习采访心理学,在灾区采访时才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二)对遇难者家属:陪伴、倾听、鼓励、传达希望和信心
灾难发生后遇难者家属最不愿提及、最不堪回首的就是亲人遭遇不幸的过程和悲惨细节,事后对灾难过多的的描述和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和血腥场面的回忆,无异于在遇难者伤口上撒盐。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采访艺术,对受难者及其家属保持同情和理性的哀伤,避免因不恰当的采访造成伤害。面对地震中受灾的儿童特别是伤残儿童应减少采访,电视新闻采访应用马赛克遮住孩子的面部,以免孩子的心理再次受创伤;尊重遇难者家属的意愿,避免多次采访而重复创伤经历。可以鼓励他们讲一些灾难发生后,他们的应对过程和经历。这样做能促进采访对象的能动性,让当事人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尽量问当下的情况,同时,问题应当尽量是开放式的,比如“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你会怎么做?”“我希望你说一些……”。不要采取一些用“是”或者“不是”回答的封闭式提问方式。
在灾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任务是陪伴、倾听、提供一些基本需求。记者也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这时当一个倾听者或许比一个采访者得到的信息更多。心理学认为,受到创伤后的人的情感宣泄是很重要的,记者可以变采访为陪伴,帮助他们减低内心的焦虑、压力与痛苦。笔者认为在灾区采访,最好的采访方法应该是倾听,记者在采访中以倾听的方式引导采访对象的情绪,使其得到宣泄。这个方法适用于灾区所有的采访对象,是对采访对象心理调适的好方法。此外,“采访者应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穿着、态度、体态、眼神和其他行为传达自己对对方谈话的兴趣,并告诉对方自己在认真倾听。”这样采访效果会更好。
另外,遇难者家属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严重的心理创伤,面临精神崩溃,总是处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一片茫然。这时候记者要给他们传递希望和信心,让他们知道政府没有放弃他们,全国人民一直在支持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面对现实,迎接生活的挑战。
(三)对一般受灾群众:在感情上默契、交融、共鸣,身体力行为受灾群众寻求社会帮助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感情上默契、交融、共鸣是采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采访一般的受灾群众,要耐心倾听,多宣传正面、积极的主题,让灾民忘掉自己不幸者的身份,鼓励受灾群众重拾生存的信心。如果条件允许,记者还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记者和推销员大都有一些同样的问题。他们都必须善于猎获自己的对象,吸引和保持住他的注意力,把他的思路引上他们所希望引向的轨道,最后使他认识到,同他们打交道是值得的。”要让受灾群众感觉接受你的采访不会对他带来伤害,而且他的行为是有意义的。
作为传媒工作者,记者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直接参与到对普通灾民的关怀之中,为受灾群众寻求社会的帮助。央视记者柴静在汶川地震后的15天到达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采访,在采访中得知八岁的小学生文超在震后与学校失去了联系,停课了半个月的孩子百无聊赖,特别想上学,柴静千方百计帮孩子打听,寻找,终于得知原来学校在倒塌之后,转移到八一帐篷学校继续上课,与老师同学联系上了,记者还为孩子准备好了书包文具等用品,孩子高兴地复课了。如此把媒体的关切之情和人文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中,形成较强的感染力。正是媒体的客观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报道,使全国人民凝聚起爱的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结束语
“做为一个记者,你面临灾难过程中,你面临死亡的时候,你首先选择做一个记者,还是做一个人,你做什么样的记者,做什么样的人?”这是陈晓楠赴汶川采访时的疑问,我想这也是很多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灾难新闻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报道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媒体需要有快速反应的抢拼精神,更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为,更是社会行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也要学习采访心理学,学会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调适。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实,应当始终贯穿于灾难性事件采访之中。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新闻记者应在边干边学中借鉴、应用、掌握好新闻采访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规律,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所用。采访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需要我们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不断去总结、丰富。
【灾难类新闻翻译】推荐阅读:
生态灾难08-15
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09-09
事故灾难事件应急处置09-20
灾难的礼物读后感07-05
社区消防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0-16
良屯小学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1-08
公司数据灾难备份及恢复应急预案11-05
云阳县特种设备事故灾难专项应急预案07-27
好莱坞灾难片《深海浩劫》观后感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