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作文

2024-07-18

韩信作文(精选9篇)

1.韩信作文 篇一

韩信乃中国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也是众多喜欢的人物之一。他帮刘邦打天下时,本可三分天下,独占一方势力,但他仍做到了一个“忠”,真可谓功勋卓著有口皆碑。

话说乞儿韩信,当年跟了仅有二十几岁的刘邦混,终究混出了“大名堂”。可是刘邦刚建国不久,韩信却遭到不测,吾心有不舍。

有人说,杀韩信杀得有理。

韩信一向居功自傲、野心勃勃。在楚汉之争中的关键时刻,曾威逼刘邦封他王位,并时常有谋反之举。刘邦念其有功,对此,也只是将韩信降职,免于处死。而韩信不思悔改,总是耿耿于怀,待机谋反。

为汉初社会基础之稳定,避免再出项楚汉之争之类的局面,萧何和吕后竟设计害死韩信。因此,有人曾说,杀韩信杀得理所当然,是除一害。

但我不这么认为,据当时情况,韩信重兵在握之际,更无反叛之意,若韩信有谋反之意,在刘邦打天下之时,韩信即可三分天下,得一方势力,刘邦又怎能得到天下?更何况告发韩信之人乃是即将被处死的囚犯,此人的话真的可信?

再者说到如果韩信果真是谋反逆臣,那又为何在抓捕韩信之时,不先公告天下,将韩信之罪昭告众臣呢?这只能说明韩信是被有心之人谋杀!

回想当年,韩信跟随刘邦刘大总统打天下,战功赫赫:擒魏豹,擒赵王,说燕王,败龙且,平齐地……

果不其然,在古代封建社会,凡功高盖主的忠臣良将,大多无好下场。其原因很简单,善打天下的猛将,对封建帝王的独裁统治,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2.韩信经典语录 篇二

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如果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非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会逃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汉王不是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还要斩壮士!

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被击溃呢?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臣多多而益善耳。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我韩信用兵,越多越好。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3.京剧《韩信夸功》 篇三

人物:刘邦、吕雉、萧何、张良、韩信,太监二人

时间:西汉初期

地点:长安汉皇宫,摆三张桌子,中间一张,左右各一张。

太监上:大汉天子驾到啊!

刘邦、吕雉上

刘邦:(唱)四载征伐不寻常,霸王自刎在乌江。不想当年刘三郎,今日皇袍坐朝堂。

吕雉:(唱)陛下武略安天下,臣妾何幸封昭阳。但原江山太平长,千秋万载汉家邦。

刘邦、吕雉入坐

刘邦:天佑大汉,一统天下,今日孤王在长安宫中,摆下庆功酒宴,大宴功臣。啊皇后,少时你可要多多劝酒啊。

吕雉:臣妾遵旨。

刘邦:内侍。

太监:在。

刘邦:宣功臣进宫赐宴。

太监:是。陛下有旨,宣功臣进宫赐宴啊!

众功臣:领旨。

张良、萧何、韩信上

众功臣:臣张良、萧何、韩信参见陛下。

刘邦:众卿平身,赐坐。

众功臣:谢坐。

刘邦:孤王今日设宴,大宴功臣。众卿征战多年,劳苦功高,来来来,孤王敬众卿一杯。

众功臣:臣等岂敢。

众人干杯。

刘邦:啊众卿,可知孤得天下,所为何来?

萧何:陛下上承天命,战胜项羽,此非人力所及耳。

刘邦:丞相此言差矣,孤得天下,非是别因,唯在用人而已。

萧何:愿闻其祥。

刘邦: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孤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供给粮草,孤不如萧何;连军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孤不如韩信,三位卿家人杰也,孤能用之,故得天下耳。

众功臣:陛下夸奖了。

刘邦:张爱卿,张先生,孤王敬你一杯。(举杯)

张良:臣不敢当。

刘邦:张先生!(唱)记得当年遇先生,谆谆教诲不敢忘。

运筹帷幄决机断,江山有你八九分。孤封你国师显荣耀,朝夕请益在朝堂。

张良:(唱)陛下谬赞臣恐惶,荧火怎比皓月光。青蝇附骥致千里,得遇明主史留芳。

二人干杯

张良:陛下美意,只是臣意已决,欲往华山拜真人为师,修炼长生之道去也。

刘邦:哎呀呀,先生竟与真人为伍,好不羡煞人也。

张良:陛下取笑了。

刘邦:哈哈哈哈哈!

刘邦:啊萧丞相(举杯)

萧何:臣在。

刘邦:(唱)当年沛县识丞相,助孤起兵费筹划。镇抚三秦功劳大,大汉乾坤半你家。孤封你万户侯俸禄广,执掌百官理家邦。

萧何:(唱)当年沛县识陛下,同甘共苦劳鞍马。幸喜今日江山定,鞠躬尽瘁保吾皇。

二人干杯

刘邦:啊韩元帅(举杯)

韩信:陛下。

刘邦:(唱)曾记登坛拜帅印,韩卿与孤论主张。垓下一战天下定,军中数你功劳大。孤封你淮阴侯耀门庭,一家大小享荣华。

韩信:怎么?陛下封我淮阴侯?

刘邦:是啊,元帅功大,可受淮阴侯之赏。

吕雉:元帅拜将封侯,可称光宗耀祖。

韩信:哼!哼!哼!哼哼哼哼!

吕雉:韩元帅何事发笑?

刘邦:是啊,因何发笑啊?

韩信:敢问陛下,韩某功在何处,劳在哪里,得封淮阴侯。

刘邦:这功劳么,哎呀孤王一时之间,记不清了。

吕雉:啊陛下,何不请韩元帅夸功讲劳,以示恩宠。

刘邦:也罢,孤王赐你夸功饮酒,一件功劳赐酒一杯。啊韩卿,快快讲来。

吕雉:内侍!

太监:有。

吕雉:备酒伺候。

太监:是。

韩信:如此陛下,娘娘,听了!(唱)提起功劳心感慨,往事件件上心头。当年汉王困蜀地,某家千里投汉中。立下军法练劲旅,初露头角第一功。

刘邦:不错,训练劲旅,可算一功。赐酒!

韩信:啊陛下,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此功么,可受都尉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都尉之赏?

刘邦:是呀,都尉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元帅好酒量啊,来人,续酒。

韩信:(唱)汉王坐困愁汉中,某家设计脱牢笼。明修栈道疑敌目,暗渡陈仓显奇谋。

刘邦:不错,暗渡陈仓,可算一功,赐酒。

韩信:啊陛下,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功上加功,自应升赏,可受校尉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校尉之赏?

刘邦:是呀,校尉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元帅海量。

韩信:(唱)施展奇谋出汉中,大军十万卷东风。章邯老将早授首,还定三秦又一功。

刘邦:不错,还定三秦,又是一功,赐酒。

韩信:啊陛下,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功上加功,可受将军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将军之赏。

刘邦:是呀,将军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好酒量呀。

韩信:(唱)三秦定后出潼关,首战魏豹如摧朽。蒲坂一役他全军没,魏国平定又一功。

刘邦:不错,魏国平定,可算一功。

韩信:啊陛下,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功上加功,可受上将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上将之赏。

刘邦:是呀,上将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来人续酒。

韩信:(唱)灭罢魏来又平代,力战夏说擒顽凶。代地归汉吹灰力,开疆拓土又一功。

刘邦:不错,平定代地,又是一功。

韩信:啊陛下,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功上加功,可受大将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大将之赏。

刘邦:是呀,大将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续酒。

韩信:(唱)又战赵军二十万,井径关口金鼓隆。背水列阵古无有,千古传颂又一功。

刘邦:背水列阵,大败二十万敌军,可算得大功一件。

韩信: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此功么,可受封侯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封侯之赏。

刘邦:是呀,封侯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续酒。

韩信:(唱)破罢赵军声威振,不劳征伐出奇谋。一封书信无半两,招降燕国又一功。

刘邦:一封书信招降一国,可算一功。

韩信: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这功么,可封万户侯。

韩信:怎么,可封万户侯。

刘邦:是呀,万户侯。

韩信:哈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续酒。

韩信:(唱)大军入齐如卷席,杀得敌军乱哄哄。一战底定七十城,众口夸奖又一功。

刘邦:一战底定七十余城,可算大功一件。

韩信: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此功么,嗯,功劳甚大,可封十万户侯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十万户侯之赏。

刘邦:不错,可受十万户侯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啊元帅,你喝醉了,回府歇息去吧。

韩信:陛下,娘娘,臣奉旨夸功,尚未说完,怎好抗旨?

刘邦:怎么,你还未说完?

韩信:正是。

刘邦:那你就接着说吧,续酒。

韩信:(唱)楚军兴兵二十万,龙且勇猛他怒冲冲。雍水之役中某计,全军尽没又一功。

刘邦:一战尽没楚军精锐二十万,可算大功一件。

韩信: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这个么?

韩信:可当何赏?

刘邦:功上加功,可受封王之赏。

韩信:怎么,可受封王之赏。

刘邦:是呀,封王之赏。

韩信:哈哈哈哈哈哈!(饮酒)干!

刘邦:啊元帅,你已醉了。内侍,送元帅回府。

韩信:且慢,某奉旨夸功,尚未说完,如何能走。

刘邦:怎么,你还未说完?

韩信:正是。

刘邦:哎,那你就接着说吧。

韩信:(唱)楚汉相争岁月久,垓下一战决雌雄。十面埋伏困项羽,九里山中伏蛟龙。四面楚歌军心散,乌江自刎悲秋风。江山一统天下定,扶保我主登龙楼。

刘邦:垓下灭楚,江山一统,可算大功一件。

韩信:此功可当何赏?

刘邦:这个么……

韩信:(唱)夸功已罢雄赳赳,十大功劳件件有。敢请陛下你想一想,封我淮阴为何尤?

刘邦:呀!(唱)韩信夸功震朝堂,件件有据众口扬。功上加功当封赏,不由孤王费周章。

吕雉:啊元帅,(唱)元帅劳苦比天大,论功行赏理应当。功上加功应封王,封王也难酬忠良。陛下他当封你天王地王与人王,你是三齐王,永镇朝堂!

刘邦:不错,韩信听封!

韩信:臣。

刘邦:孤封你天王地王人王,号三齐王,永镇朝堂。

韩信:臣,领旨谢恩!

刘邦:夜色已深,众卿回府歇息去吧。

众功臣:臣等告退。

韩信: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甩袖,昂首阔步下)

张良:心中忧愁起。

萧何:奈何路难行。

张、萧摇头下

刘邦:啊皇后,适才你不该封那韩信为王啊。

吕雉:我若不封,今日之事如何收场。

刘邦:唉!可恨胯下小儿,凭些微功,欺孤特甚。

吕雉:陛下可有对策?

刘邦:孤王欲明日上朝,治那韩信酒后惊驾之罪,将他削去王爵,贬为庶人。

吕雉:陛下此言差矣!

刘邦:怎么,孤王还动他不得么?

吕雉:敢问陛下,你与韩信,谁人善领兵将?

刘邦:韩信大将之才,孤不及也。

吕雉:再问陛下,若你与韩信交战,胜败如何?

刘邦:韩信奇计百出,孤不及也。

吕雉:却又来,明日陛下,若将那韩信削去王爵,贬为庶人,他一怒之下,必将起兵造反。那时节,陛下又如何抵挡?这大汉天下,又何去何从?

刘邦:这个?皇后可有妙计?

吕雉:若依臣妾之意,今日便将那韩信斩于酒宴之上,永绝后患。

刘邦:这个,诛戮功臣,大不义也。

吕雉:陛下可记得当年,鸿门之宴么?

刘邦:这鸿门宴么,孤王永世难忘。

吕雉:当年鸿门宴上,那项羽不听范增之言,不肯杀你这灭秦功臣,做那不义之事,陛下以为,项羽此举,对错如何?

刘邦:项羽不杀功臣,不行那不义之事,自然无错。

吕雉:怎么。无错么?

刘邦:正是。

吕雉:啊陛下,可知那项羽今日又在何处呢?

刘邦:啊!

吕雉:陛下!(唱)项羽惜名放汉王,转眼楚军垓下亡。前车之鉴当思量,勿效愚人枉断肠。今日韩信讨封赏,不臣之心难掩藏。长安宴非是鸿门宴,岂能放虎归山岗。妇人之仁难掌国,当机立断除祸殃!

刘邦:唉!也罢,韩信之事,就交与皇后处治。

吕雉:怎样处治?

刘邦:……斩!

吕雉:(跪下)臣妾领旨!

(结束曲)

4.战神韩信读后感 篇四

韩信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韩信为楚王时,请来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赐以千金,在历史上留下“一饭千金”的典故。他这样做不仅仅是感激漂母当年对他的无私帮助,更是对漂母的善良表示由衷的敬意。回想一下,平时的我,在学习之余,我能为妈妈整理餐桌、扫地、拖到、择菜等,妈妈每天为我的生活和学习操劳,我应该更加懂事,去报答妈妈对我的爱。

韩信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杰。少年时被迫无奈从屠中少年的胯下钻过去。“胯下之辱”由此成名。这使我想起一次英语课上,我和史浩宇都想扮演同一个角色,最后,我还是让给他了。想想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遇到矛盾要互相理解,懂得宽容。

5.战神韩信读后感 篇五

《战神韩信》一共八个章节,分别从韩信的传奇身世、少年志向、艰难生活、全胜战绩等方面将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描写的栩栩如生。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我觉得韩信受得了胯下之辱,不仅是他能“忍”,而且他的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忍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之所以战无不胜,是因为他神鬼莫测、以少胜多独特的用兵之道。陈仓之战、背水一战、潍水会战等战争足以证明韩信配得上“战神”这个称号。

6.与韩信的成语故事 篇六

1、胯下之辱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释义】: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2、一饭千金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解衣推食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释义】: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4、战无不胜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5、国士无双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释义】: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成语典故】: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6、十面埋伏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释义】: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成语典故】: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7、背水一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典故】: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两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大势已去,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慌潜逃一哄而散。

8、拔旗易帜

【出处】:《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释义】: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成语典故】: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xx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9、置之死地而后生

【出处】:《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释义】: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成语典故】:西汉时期,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

10、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释义】: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成语典故】: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11、兵仙神帅

【出处】:明·茅坤《史记钞》:“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故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

【释义】: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12、居常鞅鞅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释义】: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13、功高震主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释义】: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14、金石之交

【出处】:《汉书·淮阴侯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释义】: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15、独当一面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释义】: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16、略不世出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释义】:谋略高明,世间少有。

17、不赏之功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释义】:形容功劳极大。

18、匹夫之勇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释义】: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19、妇人之仁

7.有关韩信的历史故事 篇七

一天,老员外很烦闷,想下盘棋,叫茶童去找他的棋友。棋友不在家,摆好的棋子,只好推了。马猴子看老员外烦闷,就坐在棋桌的对面,指指老员外,指指自己,又拿起棋子走了一步。老员外看着挺好玩儿,就笑了,说:“你随我下一盘?”马猴子点了点头。老员外逗笑地说:“输了怎么办?”马猴子一侧头,用爪子往脖子上一砍。老员外问道:“你输了要砍头”马猴子点了点头。老员外又问:“你赢了怎么办?”马猴子“呜呜”两声,用爪子比划一下小姐后楼。老员外笑了:“怎么,要娶我女儿,”马猴子点了点头。老员外说:“好,来,下三盘,下一盘算欺负你。三盘两胜,行不行?”马猴子连连点了点头。

老员外是闲着没事儿,只想逗马猴子玩儿,下棋根本没有在意。下了一盘,很快就输了。老员外这才猛吃一惊,觉得轻敌败阵,输给马猴子太不值得。下第二盘,老员外更觉吃惊,一看这马猴子棋路很不一般,他就使出了平生最好的棋艺,还是输了。第三盘,老员外慌了,当然又输了。老员外觉得很累,很败兴,就回房歇息去了。

事过不久,老夫人告诉员外说,发现马猴子往女儿楼上跑。老员外猛然想到下棋的事,不觉大怒,提剑就奔马猴子棚。一看不在,就奔后楼。这时马猴子刚从后楼下来。员外大喝一声。“畜生,你上后楼千什么?”马猴子比划一下下棋。老员外骂道:“畜生,你妄想!”说着一剑挥去,“刷”地一下,把马猴子脑袋砍下来了。

老员外哪里知道,这时小姐已经失身有孕了。小姐哭了三天三夜。她觉得出了这件事没脸在家待下去了,再说那时姑娘都读“女儿经”,讲的是嫁鸡随鸡飞,嫁狗跟狗走,现在不能再嫁了。她求爹爹用一辆车把她送到离家很远的一个乡村去。

小姐生了,生了个小子,随姥家姓取名韩信。韩信七岁上了村塾,到了十岁学业已经很出众了。同学们总说他是个没爹的野种,他就不念书了,去给财主家放马。 一天,他看见有个南方蛮子一个劲儿在山前山后转悠,觉着有点纳闷儿,就凑了过去。 这蛮子也不避讳他,上赶着说:“小兄弟,求你个事儿行不行?”“啥事儿?”“你拿着伐这根藤棍儿,站在这山弯儿里,我到山那边一念咒儿,山就开一道缝儿,你把这藤棍儿往上一支就行。”韩信从小就精灵八怪,心眼儿多,他问:“山还能开?,“能开。”“支开干啥呀?”“没啥事,就看看里头啥样儿。”“你糊弄人,不说实话我就不帮这个忙儿。”任凭蛮子怎么说好话,韩信就是不干。蛮子被逼无奈,只得说出这是一个有风水的虎山,如果把老人的尸骨葬到这里,晚生下辈儿可以出将军。

说完把一根刚撅下来的藤棍儿递给了韩信,求他等山开了后支上。韩信说:“好吧,你去念咒儿吧。”蛮子转到山后去念咒儿,山真的开了。可是伟信没用棍儿支,一会儿又合上了。蛮子回来,韩信说山没开。蛮子不信,韩信让蛮子把咒语教给他,让蛮子自己支。蛮子见他是几岁的孩子,就信了,把咒语教给他了。韩信叫蛮子在山前,他自己到山后念咒儿。蛮子是“傻老婆等茶汉子”,咋等山也没开,其实韩信根本没念,他到山前假装正经地问山开没开,蛮子说没开,韩信一口咬定说咒语不灵。蛮子只好半信半疑地走了。

晚上韩信回家就间他妈,他爹咋死的,尸骨在哪儿。他妈只是支支吾吾地说是落水死的,没有尸骨。韩信说,怎么全屯都说我没爹呢?我怎么随你姓?无论怎么问,他妈也不说实情。韩信说,我连自己的爹都不知道,别人老耻笑我,不如死了。说着就往后花园跑,搬决石头扔到井里,他自己躲起来。他妈以为他真跳井了,就哭起来,悲悲切切地说出了一片实情。韩信听完,跑了出来,对他妈也说了要尸骨的缘由。他妈寻思孩子想得对,就和韩信一起挖出了马猴子的尸骨,一起去虎山送骨。

8.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韩信 篇八

其一,张良基本上属于刘邦一党,他对刘邦太崇拜了,而且跟随刘邦较早。韩信跟随刘邦较晚,事实上韩信和张良基本上没有交集,因此刘邦夫妇要杀韩信,张良没有助纣为虐,就已经对得起自己的天地良心了。要知道萧何才是帮助吕后杀韩信的人物。其实天下初定,韩信的地位很重要,可以凭借韩信打很多仗,比如匈奴,可韩信功高震主,让大家不放心。

其二,张良阻止不了。刘邦夫妇其实对谁都不放心,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人,看到哪个臣子都有篡位的嫌疑,刘邦甚至不放心自己的连襟樊哙,何况他人?张良是个聪明的人,自己本身是韩国贵族的后裔,帮助刘邦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暴秦,目的实现了,自然再也不去招惹是是非非。“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张良本身就是刘邦的重要谋士,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如何要招惹刘邦夫妇,来引火烧身呢?

其三,韩信听人唆使,有可杀的理由。当年刘邦手下谋士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降齐王,韩信却唯恐郦食其仅仅靠一张嘴,功劳就比自己大,于是继续攻城,造成的结果就是郦食其被烹杀,这让刘邦格外恼火,韩信是一个为了目的不顾及别人死活的人;刘邦在难处,请求韩信尽快支援,韩信却借机加码,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听后破口大骂,想拒绝要求,还是张良积极提醒,告诫刘邦现在是必须重用韩信的时候,果然封韩信为齐王,不过心里对韩信有怨恨。有了这样的隔阂,张良也无法劝阻。毕竟事情韩信做的也不光彩。

其四,天下平定之后,韩信不懂得自身的危险。张良积极隐退,刘邦夫妇还要尽力挽留,这是多好的画面。不贪恋朝中的权力,自然让人敬佩你的高风亮节。韩信由齐王到楚王,由楚王再贬淮阴侯,居然看不出刘邦对自己的不放心。在京城里偶尔一次遇到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可见韩信骨子里的优越性,要知道樊哙可是刘邦手下一流战将。歧视樊哙,你韩信的道路还能走多远。

其五,韩信的军事才能大家都知道,如果刘邦死了之后,谁能驾驭得了,包括张良这样为刘邦辛辛苦苦打天下的人,谁也不希望刘邦死后,韩信做大。韩信是军事天才,能把作战搞得和绣花一样,这种本领不能不让人佩服。不过也是有帝王之心刘邦多不能容忍的,刘邦知道自己孩子的实力,也知道手下大臣谁也奈何不了韩信,因此吕后杀韩信,刘邦不例外,张良也不便于求情。

9.演讲稿-韩信评传 篇九

——韩信评传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议论、争吵关于韩信之死的种种猜测,韩信辉煌一生,最后却落得以谋反罪处死的下场,到底是何原因?于是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很少有人会在意到韩信前半生的经历。他究竟凭着什么走到了那么显赫的位置,凭着什么成为了兵家的一个传奇。那么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我演讲的主题是——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板书)。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韩信的家世。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细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史记》中对于韩信家世的书写太过简略了。我们可以对比着来看。留侯世家里,一上来就讲,“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xī)王,悼惠王。”可见张良实为韩国贵族的后代。而萧相国世家里也提到了萧何最初是中等官吏出身。但韩信呢?“淮阴侯韩信,淮阴人也。”完了,什么父母祖辈姓甚名谁以何营生一概没有。是司马迁忘记写了吗?还是说他懒的写呢?我想都不是,而是因为司马迁真的不知道。可能有人会认为韩信出身乡土,地位卑贱,不值一提。那我就不服了呀。陈平一样也是出身卑微,但《陈丞相世家》里也有这么一句:“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难道司马迁搞区别对待?我想恐怕不会吧!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无法确定他的身份,才不敢随意下笔。

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史记》窥知到一点点信息。首先,韩信是喜欢佩剑的。大家在学《淮阴侯列传》的时候可能觉得也没什么。但正是这个细节点出了一个秘密。韩信居然可以随身带着刀剑!他凭什么可以随身带刀剑?!要知道,在秦朝,刀剑管制可比现在严厉上百倍!拿根铁棍都能被说成是管制刀具,马上给你扭送到衙门去,一审二讯三拷打,签字画押关进大牢秋后问斩,绝对比某省电视台干得更加过分。可韩信凭啥呢?两种可能,要么是他对世界心灰意冷心想着我应该去死一死这样的暂时性急性精神障碍突发,要么是他确实就这么吊。我想,会相信前者的一定也是暂时急性精神障碍突发,毕竟那只是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那么在秦朝,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配带刀剑呢?贵族,或者至少得祖上是贵族。有些人可能有点将信将疑,说韩信怎么会是贵族呢?我们再来看第二点,漂母饭信时,漂母对韩信是这样称呼的:王孙。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尊敬的称呼,岂是一个快饿死的乡下毛小子可以享有的?但仔细想想,司马迁又怎么能知道漂母当时对韩信说了什么?司马迁在这里运用了小说笔法,他心中的推断也认为韩信的身份并不卑贱,只是无法肯定。

如果这样还不足以推断韩信的身份的话,我们还可以看第三点。韩信曾写过兵书三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简直是了不得啊!为什么呢?首先,韩信居然识字!一个平民百姓,会有机会接触文化教育吗?其次,他居然懂兵法!兵法可是比刀剑更能令秦朝政府寝食难安的东西,按照法律,只有从事武将职业的才能学习,那么韩信的兵法是从何而来?他一生戎马无一败绩,其军事理论师承何人?难不成还有一部《黄石公书后传》?种种不寻常的迹象可以推断到这样一个结果——韩信的祖辈,极有可能是军事贵族,而韩信正是没落贵族的后代。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司马迁也无法肯定,只能含糊地暗示。但至少可以认定的是,韩信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再来看看韩信的父母。《淮阴侯列传》通篇只是简单提及了韩信的母亲,我们因而能知道他的母亲早在他少年时便离世了。而他的父亲极有可能是在他懂事之前就已经离世,甚至有可能韩信是他父亲的遗腹子。当然,如果你们要往其他方向想我也不拦着,毕竟我深知你们的本性。

这就是促成韩信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前提——韩信是没落军事大贵族的后代,到韩信时,社会地位已经十分低下。

韩信的前半生堪称屈辱。父辈只给他留下了贵族的地位,却无任何是在的遗产或立身的手段。韩信没有办法谋生,只能寄食于人。然而“人多斥之者“,更可见他已然举世无亲无故,遭人嫌弃。他彼时的处境,绝对不会比昨天包宸宇同学所讲的图灵大师好多少。但正是这种环境,在摧毁了他的自尊的同时,也唤醒了他的斗志。图灵走向了死亡的极端,而韩信选择的另一极端,他站了起来,他选择反抗。

韩信的屈辱史一共经历了三次重大转折。第一次是寄食于南昌亭长,亭长可能敬他是个知识分子,挺喜欢他的,也乐着收留他,但亭长老婆就不干了,说你一个大男人,手脚不缺的,蹭我们家饭干嘛?于是她想了一个妙计,“晨炊蓐食“,早上赶紧把饭做了吃掉,也不怕消化不良。到了饭点韩信跑过去一看,饭呢?亭长老婆摊着两手说,不好意思啊今天饭做早了已经收拾完了不小心忘了还有您这回事儿呢真是十分抱歉啊!韩信也不多说什么了,聪明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逐客了。韩信气也气饱了,甩甩袖子走人了。这是他第一次自尊心在受到践踏之后,他愤怒了。他的斗志开始萌芽,他的屈辱开始滋生出藤蔓,他的内心开始破碎。

第二次是漂母饭信。难得有个好心的老婆婆肯给他饭吃,他一时高兴过了头,好了伤疤忘了痛,开始瞎吹牛:“吾必有以重报母!”其实韩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报答他,只不过是自尊心已百受侵害,为了勉强维护颜面,一时兴起装了个逼而已。但漂母直接撕开了他内心的这层遮羞布,让韩信正视他自己千疮百孔血淋淋的自尊。“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如凌空断喝,如当头一棒,喝得韩信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打得韩信幡然醒悟,深感震撼。这成为他心路历程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饱受摧残的自尊第一次滋生出怨愤,第一次滋生出志向,但彼时的他,仍在犹豫。

第三次重大转折,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市中少年,正值血气方刚,斗气好狠之时,他们某天突然感到精神无聊,灵魂空虚,便调戏韩信来取乐,“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也是一群亡命之徒。这要是搁在我们班哪位同学的身上指定两耳光就招呼上去了,遇上个别狠的,不用手招呼,用板砖,再狠点,有个田径运动叫投掷标枪,我估计韩信手头那把佩剑重量正合适。但韩信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仔细看了看,上下打量了一番,选定了合适的位置,趴下,准确地爬了过去,实现了无缝对接。羞愧吗?肯定的。但是他已经没有自尊了,千疮百孔的内心早就烂成一团,扭曲变形了。人们都喜欢拿这事来说韩信多么的宽容忍让,我说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觉得韩信很可怜,那个时候的韩信,确确实实是被社会逼上了绝路的呀!韩信此时的内心早已经将自己鄙夷的一文不名,他急切地寻求改变,放下了一切身段的他,已经无所畏惧。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先投奔项羽,后改投刘邦,在萧何力荐下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为汉家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从一个无名小辈一跃成为汉帝国最为耀眼的人,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让曾经鄙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他用力量证明了自己。

我想,正是这样的韩信,才是真正的韩信,而不是那些史学家们各种各样阴谋论里的韩信,一个有血有肉,有屈辱,有奋斗,最后也修成正果的韩信,这样的韩信,可敬,可叹,可惋,这样的韩信,让我景仰,让我钦佩!

上一篇:企业愿景文化下一篇:公司跟单岗位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