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分类(共11篇)(共11篇)
1.网络文化的分类 篇一
1。按地理范围分类
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分类依据是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三类。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简称LAN,它是连接近距离计算机的网络,覆盖范围从几米到数公里。例如办公室或实验室的网、同一建筑物内的网及校园网等。
广域网(WideAreaNetwork)简称WAN,其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构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例如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电话交换网(PSDN)等。
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简称MAN,它是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覆盖范围为几十公里,大约是一个城市的规模。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的这天,一种用网络互连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互连起来,构成了称为互联网的网中网。互联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将全世界连成一片,这就是Internet网。
Internet中文名为因特网、国际互连网,它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和最大的公共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带给了数万种服务,被世界各国计算机信息界称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2。按拓扑结构分类
拓扑结构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如果不思考实际网络的地理位置,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看作一个节点,把通信线路看作一根连线,这就抽象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如图7-1、7-2、7-3所示。
1)星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各外围节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务必透过中央节点进行通信,如图7-1所示。中央节点能够是文件服务器或专门的接线设备,负责接收某个外围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另外一个外围节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服务方便、建网容易、故障诊断与隔离比较简便、便于管理。缺点是需要的电缆长、安装费用多;网络运行依靠于中央节点,因而可靠性低;若要增加新的节点,就务必增加中央节点的连接,扩充比较困难。
星型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在目前传统的数据通信中,该拓扑结构仍占支配地位。
2)总线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所有节点都直接连到一条主干电缆上,这条主干电缆就称为总线。该类结构没有关键性节点,任何一个节点都能够透过主干电缆与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通信,如图7-2所示。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布线容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增加新节点时,只需在总线的任何点接入,易于扩充。总线结构的缺点是故障检测需要在各个节点进行,故障诊断困难,隔离也困难,尤其是总线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3)环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各节点构成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作单向流动,可实现环上任意两节点间的通信,如图7-3所示。环形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成本低。该结构的缺点是某一节点出现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且故障诊断涉及到每一个节点,故障诊断困难;若要扩充环的配置,就需要关掉部分已接入网中的节点,重新配置困难。
4)混合结构
混合结构是将多种拓扑结构的局域网连在一齐而构成的,如图7-4所示。混合拓扑结构的网络兼并了不一样拓扑结构的优点。
一般来说,拓扑结构会影响传输介质的选取和控制方法的确定,因而会影响网上结点的运行速度和网络软、硬件接口的复杂程度。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影响网络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应根据实际状况选取最适宜的拓扑结构,选用相应的网络适配器和传输介质,确保组建的网络具有较高的性能。
3。按传榆介质分类
传输介质就是指用于网络连接的通信线路。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卫星、微波等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相应地可将网络分为同轴电缆网、双绞线网、光纤网、卫星网和无线网。
4。按带宽速率分类
带宽速率指的是“网络带宽”和“传输速率”两个概念。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为b/s、kb/s、Mb/s。按网络带宽能够分为基带网(窄带网)和宽带网;按传输速率能够分为低速网、中速网和高速网。一般来讲,高速网是宽带网,低速网是窄带网。
5。按通信协议分类
通信协议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所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在不一样的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不一样的通信协议。在局域网中,以太网采用CSMA协议,令牌环网采用令牌环协议,广域网中的报文分组交换网采用X。25协议,Internet网采用TCP/IP协议,采用不一样协议的网络能够称为“×××协议网”。
2.网络文化的分类 篇二
1 物理类故障物理故障, 一般是指线路或设备出现物理类问题或说成硬件类问题
1.1 线路故障
在日常网络维护中, 线路故障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 约占发生故障的70%。线路故障通常包括线路损坏及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排查方法:如果是短距离的范围内, 判断网线好坏简单的方法是将该网络线一端插入一台确定能够正常连入局域网的主机的RJ45插座内, 另一端插入确定正常的HUB端口, 然后从主机的一端Ping线路另一端的主机或路由器, 根据通断来判断即可。如果线路稍长, 或者网线不方便调动, 就用网线测试器测量网线的好坏。如果线路很长, 比如由邮电部门等供应商提供的, 就需通知线路提供商检查线路, 看是否线路中间被切断。
1.2 端口故障
端口故障通常包括插头松动和端口本身的物理故障。排查方法:此类故障通常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连的其他设备的信号灯。因为信号灯比较直观, 所以可以通过信号灯的状态大致判断出故障的发生范围和可能原因。也可以尝试使用其它端口看能否连接正常。
1.3 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在此是指物理损坏, 无法工作, 导致网络不通。排查方法:通常最简易的方法是替换排除法, 用通信正常的网线和主机来连接集线器 (或路由器) , 如能正常通信, 集线器或路由器正常;否则再转换集线器端口排查是端口故障还是集线器 (或路由器) 的故障;很多时候, 集线器 (或路由器) 的指示灯也能提示其是否有故障, 正常情况下对应端口的灯应为绿灯。如若始终不能正常通信, 则可认定是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1.4 主机物理故障网卡故障
笔者把其也归为主机物理故障, 因为网卡多装在主机内, 靠主机完成配置和通信, 即可以看作网络终端。此类故障通常包括网卡松动, 网卡物理故障, 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和主机本身故障。排查方法:主机本身故障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在这里只介绍主机与网卡无法匹配工作的情况。对于网卡松动、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更换网卡插槽。对于网卡物理故障的情况, 如若上述更换插槽始终不能解决问题的话, 就拿到其他正常工作的主机上测试网卡, 如若仍无法工作, 可以认定是网卡物理损坏, 更换网卡即可。
2 逻辑类故障逻辑故障中的最常见情况是配置错误, 也就是指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错误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
2.1 路由器逻辑故障
路由器逻辑故障通常包括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 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等。排查方法: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 会导致找不到远端地址。用Ping命令或用Traceroute命令 (路由跟踪程序:在UNIX系统中, 我们称之为Traceroute;MS Windows中为Tracert) , 查看在远端地址哪个节点出现问题, 对该节点参数进行检查和修复。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 会使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比如, 两个路由器直接连接, 这时应该让一台路由器的出口连接到另一路由器的入口, 而这台路由器的入口连接另一路由器的出口才行, 这时制作的网线就应该满足这一特性, 否则也会导致网络错误。该故障可以用Traceroute工具, 可以发现在Traceroute的结果中某一段之后, 两个IP地址循环出现。这时, 一般就是线路远端把端口路由又指向了线路的近端, 导致IP包在该线路上来回反复传递。解决路由循环的方法就是重新配置路由器端口的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 把路由设置为正确配置, 就能恢复线路了。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 导致网络服务的质量变差。比如路由器内存余量越小丢包率就会越高等。检测这种故障, 利用MIB变量浏览器较直观, 它收集路由器的路由表、端口流量数据、计费数据、路由器CPU的温度、负载以及路由器的内存余量等数据, 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系统有专门的管理进程, 不断地检测路由器的关键数据, 并及时给出报警。解决这种故障, 只有对路由器进行升级、扩大内存等, 或者重新规划网络拓扑结构。
2.2 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
一些有关网络连接数据参数得重要进程或端口受系统或病毒影响而导致意外关闭。比如, 路由器的SNMP进程意外关闭, 这时网络管理系统将不能从路由器中采集到任何数据, 因此网络管理系统失去了对该路由器的控制。或者线路中断, 没有流量。排查方法:用Ping线路近端的端口看是否能Ping通, Ping不通时检查该端口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 若是说明该端口已经给关闭了, 因而导致故障。这时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 就可以恢复线路的连通。
2.3 主机逻辑故障
主机逻辑故障所造成网络故障率是较高的, 通常包括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网卡设备有冲突、主机的网络地址参数设置不当、主机网络协议或服务安装不当和主机安全性故障等。
2.3.1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 包括网卡驱动未安装或安装了错误的驱动出现不兼容, 都会导致网卡无法正常工作。
2.3.2网卡设备有冲突网卡设备与主机其它设备有冲突, 会导致网卡无法工作。
3.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缺陷与完善 篇三
关键词:网络信息;分类法;标准化;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发的中文网络信息分类法已有282种之多,而各种自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分析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的措施,是网络信息分类法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研究网络信息分类法的标准化,对于提高各种自编网络信息分类法的质量,进而编制全国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法,优化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会大有补益的。
一、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缺陷
1.知识覆盖不全
几乎所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体系都存在着知识残缺不全、体系设计粗略的通病。就拿全球百强中文网站前5名的新浪(www.sina.com.cn)、Yahoo中文(cn.yahoo.com)、网易(www.yeah.net)、搜狐(www.sohu.com)、TOM·COM(search.tom.com)的分类体系来说,不是未列自然科学,就是未设社会科学。又如中华网(search.china.com)、263在线(search.263.net)名捕(www.mingbu.com)、搜星(www.soseen.com)等的分类体系,也是既未列自然科学,也未列社会科学。
2.归类不够科学
许多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体系,未能严格地按照类目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地归属类目。如搜狐的分类体系把“图书馆”归入“教育”大类,又在“文学”大类中作为交替类目列出,把“文革”归入“艺术”大类等。再如搜豹(www.sobao.com)的分类体系把“农业”、“教育”、“地理学”、“历史”、“图书馆”、“理工院校”等归入“自然科学”。总之,归类不当的现象在网络信息分类法系统中比比皆是。
在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中,划分失误的现象也是很多的,主要表现为:①划分过宽。如雅虎分类体系的“科学”大类,划分出的“地理学”、“教育”、“历史”、“图书馆”、“心理学”等。②划分过窄。如联合搜索(www.365a.com)“社会科学”大类,只列举了“哲学”、“政治学”和“法学”,未列“经济学”、“历史”、“地理”、“军事”等。③划分出子类的级别过高或过低。如智星酷搜(search.501.com)的分类体系把“三个代表”、“周易”等与“哲学”等类并列,同属“社会科学”大类之下的二级类目,前两者则属级别过高之类。④划分出的子类相互包容。如上两例中的“哲学”包括“周易”、“三个代表”,“自然科学”包含“物理学”、“化学”和“数学”。
3.类目排列随意
几乎所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体系都存在着类目排列混乱的通病。如新浪、网易、中华网、木子网(中文)、263在线等的分类体系,都把“文学”与“艺术”、“电脑网络”与“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及“政治”等原本密切的大类,却人为地分割开来。
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类目之间界限模糊。如网易分类体系中新增的“行业分类”大类与原有的“公司企业”大类,外延多有交叉重叠,因为后者也是按行业划分的。
4.大纲缺乏稳定
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大纲改变太大,使人难以把握。如亦凡搜索分类体系,原有大类10个,后又增补2个,共计12个;搜狐分类体系的大类数目及类名虽未改变,但首页与分类搜索界面上的大类排序却大相径庭;特别是木子网(中文)的分类体系,首页分类大纲的类名与点击后界面上的类名迥然不同;如把“娱乐与明星”改为“娱乐与影视”、把“艺术与表演”改为“艺术与建筑”、把“社会与历史”改为“社会与人物”、把“科学与技术”改为“科学与研究”、等。5.类名有失规范
网络信息分类法在其分类体系中采用了广大网民所喜闻乐见的俗称、简称、惯称等自然语言,诸如媒体、影视、环保、婚恋、高校、求职、文革、黑客、电脑、IT业等,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类名缺乏范化处理,类下又无必要的注释,容易增加网民的知识负担,如名捕分类体系中的“说天说地”、“美眉写真”,天网搜索分类体系中的“嗜好”、“残障”、“讨论话题”,百度(ix.baidu.com)分类体系中的“一见钟情”等。
二、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完善
1.知识覆盖的全面性
知识覆盖面全是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至关重要条件。它要求在其分类大纲及其层次展开的设计上都要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其知识范围要涵盖所有的主题、学科、行业、产品等,即人类的全部知识领域和各种知识需求;其信息类型要包括所有的政府信息、事业信息、企业信息、社会信息等,即人类的全部活动所产生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一般来说,收集网站信息越多,概括出的类目就越多,分类体系的知识覆盖就越全面,所以说,尽可能地收集网站信息,是编制高质量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关键。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动索引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能够快速地把网络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序、建库,把新数据加入到自己的索引库中。
2.体系结构的完备性
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体系结构应包括分类大纲、主类表、从类表、类目注释、类目索引、后控制词表、使用指南等。分类大纲是网络信息分类法进一步划分的基础,也是广大网民查询网上信息的起点,它直接影响着网络信息分类法的性能和质量,因此说,编制好分类大纲是至关重要的。分类大纲的一级类目以20-30个为宜。分类大纲中的类目数太少会造成覆盖不全,很多网站信息无类可归;太多会造成主题分散,也容易产生空头类目。主类目是由分类大纲展开的全部类目组成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主体。分类大纲展开的层次以4-6级为宜,如果太少会影响类目体系的清晰度,增加网民选择的负担;太多则会增加点击屏数,影响检索效率。目前多数自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都不设置类目注释、类目索引、后控制词表、使用指南等,但作为标准化的综合性的网络信息分类法而言,是不能缺无的。
3.类目组织的科学性
类目组织的是否科学是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在组织具有纵向关系的类目时,应尽可能体现出类目之间的从属等级关系,以便鸟瞰全貌,进行缩检和扩检;在组织具有横向关系的类目时,应尽可能体现出类目之间的并列相关关系,以便触类旁通,进行转向检索和相关检索。我们认为,不论是具有纵向关系还是具有横向关系的类目,应按类目之间固有的自然次序来组织,对于点击频率高、信息量大的热点类目和重点类目可越级提升,但必须在以不破坏原有的分类体系为条件。对于类目众多的同位类来说,可采取多重列类、分面列类及类组的形式来组织,在不适合采用上述方法组织时,也可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来排列。
4.基本类目的稳定性
基本类目是否稳定是衡量网络信息分类法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它不能像传统分类法那样体系僵化,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需要及时维护,因为网络信息是以节点为中心的分布式的开放信息系统,不论是一个网站还是一个网页,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之中,随时都要将产生的信息加进分类系统中去,把陈旧过时的信息剔除出去,删去无效的链接。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要求基本类目(即分类法中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共同构成的类目体系)的数量、类名及其次序一旦确定,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改动。但其基本类目以下的各级类目,可及时进行增、删、改,以适应组织动态信息的需要。
5.类目名称的通用性
类目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信息的集合性概念,而类名则是指表达类目这一概念的词语,因此类名规定着类目的内涵和外延,也因此类名就成为网民利用分类系统查询网络信息的入口词。因此,它必须作到通用、准确和精练,使网民能望名生义,不至于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目前各种自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使用的多是自然语言,如电脑网络、农工贸、科技、文教、家电等广大网民所喜闻乐见的俗称、简称、惯称等。但有些自然语言作类名使人费解,如精品世界、男左女右、黄页、酷站等,必须借助于类目注释、后控制词表等形式才能明確所涵盖的知识范围。总之,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其类名必须达到上述要求,并使其规范化,是不能像目前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那样。
6.用户界面的友好性
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对用户界面的要求主要是:①类目清晰。不同级别的类目应采取不同的版面形式,类目与其相关的网站信息也应采取不同的版面形式,使网民一目了然。②路径明确。网络信息分类法要在所有用户界面中设置路径指示标,用以指明网民查找的途径及其网站数,以明确网民自己所处的位置。③跳转便捷。网民可能从用户界面上所显示出的各种入口进行检索或转向检索,编制用户界面时应采用链接技术,使逆向检索或转向检索更方便。④帮助切实。网络信息分类法应在所有的用户界面中设置帮助系统。帮助系统不能只介绍一般的常识和检索方法,而应把检索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制成文件,以便切中要害,给予切实的帮助。
7.检索功能的齐全性
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具有以下功能:
组织信息的功能: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应具有组织各学科知识、各种产品知识、各类型信息、各领域信息的功能。凡是通过ICP/IP协议在全世界计算机网络、网站、网页上发布的信息都能组织起来,从而提高网络信息分类法的检全率。
过滤信息的功能:网络信息分类法应具有过滤信息的功能,通过使用的分类体系并对上述信息进行标引,把一些无价值、质量不高、盲链接的信息摈除在要建的数据库之外,从而提高数据库的质量,也提高了网络信息分类法的检准率。检索信息的功能: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应具有多途径检索信息的功能,不但可以通过主分类体系检索,还可以通过从分类体系检索;不但可以通过正式类目进行检索,还可以通过交替类目、镜像类目、热门类目及相关链接进行检索;不但可以通过主题、专题、学科、专业进行检索,还可以通过地区、机构、人物、形态、时间、信息类型、网页等角度进行检索;不但可以通过菜单进行检索,还可通过在同一界面上的检索框内键入关键词进行检索等等。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余义芳·中文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传统分类法的借鉴[J]·图书与情报,2004,(3):52-54.
[2]袁文莉·中文搜索引擎分类检索工具发展的大趋势[J]·情报杂志,2004,(5):81-82.
[3]刘延章,余义芳·近五年来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J]·情报学报,2004,(2):172-178.
4.网络防火墙的分类及应用方案 篇四
系别:信息工程系统 专业:网络技术专业 班级:网络二班 姓名:武连玲 学号:0903032209 指导教师:吕秀鉴
日期: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
目录
绪论.................................................................................................................................1.防火墙的概念...............................................................................................................1.1 什么是防火墙.......................................................................................................................1.2 防火墙的原理.......................................................................................................................2.防火墙的分类.............................................................................................................2.1基础和分类............................................................................................................................2.2包过滤防火墙........................................................................................................................2.3动态包过滤防火墙................................................................................................................2.4 代理(应用层网关)防火墙...............................................................................................2.5 自适应代理防火墙...............................................................................................................3.防火墙的安全策略.....................................................................................................3.1校校园网防火墙网络安全策略............................................................................................3.2防火墙的基本配置................................................................................................................3.2.1命令行基本信息收集:.....................................................................................................3.2.2能问题需收集下列信息:...............................................................................................3.2.3接口之间实施策略:.......................................................................................................3.2.4接口管理设置...................................................................................................................3.2.5用户帐号的操作...............................................................................................................4.防火墙的功能配置...................................................................................................4.1基于内网的防火墙功能及配置..........................................................................................4.1.1 IP与MAC(用户)绑定功能........................................................................................4.1.2 MAP(端口映射)功能..................................................................................................4.1.3NAT(地址转换)功能....................................................................................................5.外网防火墙功能配置..................................................................................................5.1 基于外网的防火墙功能及配置.........................................................................................5.1.1 DOS攻击防范..................................................................................................................5.1.2访问控制功能...................................................................................................................结论...............................................................................................................................参考文献........................................................................................................................防火墙原是设计用来防止火灾从建筑物的一部分传播到另一部分的设施。从理论上讲,Internet防火墙服务也有类似目的,它防止Internet(或外部网络)上的危险(病毒、资源盗用等)传播到网络内部。Internet(或外部网络)防火墙服务于多个目的:
1、限制人们从一个特别的控制点进入;
2、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其它防御设施;
3、限定人们从一个特别的点离开;
4、有效地阻止破坏者对你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
1.2 防火墙的原理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开放性的增强,网络上的很多敏感信息和保密数据将受到很多主动和被动的人为攻击。一种解决办法是为需要保护的网络上的每个工作站和服务器装备上强大的安全特征(例如入侵检测),但这几乎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方法,因为对具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节点的网络,它们可能运行着不同的操作系统,当发现了安全缺陷时,每个可能被影响的节点都必须加以改进以修复这个缺陷。另一种选择就是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用来在安全私有网络(可信任网络)和外部不可信任网络之间安全连接的一个设备或一组设备,作为私有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连接的单点存在。防火墙是设置在可信任的内部网络和不可信任的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它可以实施比较广泛的安全策略来控制信息流,防止不可预料的潜在的入侵破坏.DMZ外网和内部局域网的防火墙系统。
图1-2-1
2.防火墙的分类
2.1基础和分类
从防火墙的防范方式和侧重点的不同来看,防火墙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但是根据防火墙对内外来往数据处理方法,大致可将防火墙分为两大体系: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包过滤防火墙经历了两代:
2.2包过滤防火墙
静态包过滤防火墙采用的是一个都不放过的原则。它会检查所有通过信息包里的IP地址号,端口号及其它的包头信息,并根据系统管理员给定的过滤规则和准备过滤的信息包一一匹配,其中:如果信息包中存在一点与过滤规则不符合,那么这个信息包里所有的信息都会被防火墙屏蔽掉,这个信息包就不会通过防火墙。相反的,如果每条规都和过滤规则相匹配,那么信息包就允许通过。静态包的过滤原理就是:将信息分成若干个小数据片(数据包),确认符合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后,把这些个小数据片按顺序发送,接收到这些小数据片后再把它们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这个就是包过滤的原理。这种静态包过滤防火墙,对用户是透明的,它不需要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它的速度快,也易于维护。但由于用户的使用记录没有记载,如果有不怀好意的人进行攻击的话,我们即不能从访问记录中得到它的攻击记录,也无法得知它的来源。而一个单纯的包过滤的防火墙的防御能力是非常弱的,对于恶意的攻击者来说是攻破它是非常容易的。其中“信息包冲击”是攻击者最常用的攻击手段:主要是攻击者对包过滤防火墙发出一系列地址被替换成一连串顺序IP地址的信息包,一旦有一个包通过了防火墙,那么攻击者停止再发测试IP地址的信息包,用这个成功发送的地址来伪装他们所发出的对内部网有攻击性的信息。
图2-2-1 2.3动态包过滤防火墙
静态包过滤防火墙的缺点,动态包过滤防火墙都可以避免。它采用的规则是发展为“包状态检测技术”的动态设置包过滤规则。它可以根据需要动态的在过滤原则中增加或更新条目,在这点上静态防火墙是比不上它的,它主要对建立的每一个连接都进行跟踪。在这里我们了解的是代理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与包过滤防火墙不同之点在于,它的内外网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连接,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其中客户端程序通过中间节点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连接。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提供了日志和审记服务。
图2-2-3
校园网网络结构拓扑图如图4-1所示:
图3-1-1校园网网络总拓扑结构图
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一般情况下防火墙网络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安全区域: 内部网络:这是防火墙要保护的对象,包括全部的内部网络设备及用户主机。这个区域是防火墙的可信区域(这是由传统边界防火墙的设计理念决定的)。
外部网络:这是防火墙要防护的对象,包括外部网主机和设备。这个区域为防火墙的非可信网络区域(也是由传统边界防火墙的设计理念决定的)。
DMZ(非军事区):它是从内部网络中划分的一个小区域,在其中就包括内部网络中用于公众服务的外部服务器,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DNS服务器等,它们都是为互联网提供某种信息服务。
在以上三个区域中,用户需要对不同的安全区域制订不同的安全策略。虽然内部网络和DMZ区都属于内部网络的一部分,但它们的安全级别(策略)是不同的。对于要保护的大部分内部网络,一般情况下禁止所有来自互联网用户的访问;而由内部网络划分出去的DMZ区,因需为互联网应用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些服务器上所安装的服务非常少,所允许的权限非常低,真正有服务器数据是在受保护的内部网络主机上,所以黑客攻击这些服务器没有任何意义,既不能获取什么有用的信息,也不能通过攻击它而获得过高的网络访问权限。
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将受保护的内部网络的全部主机地址映射成防火墙上设置的少数几个有效公网IP地址。这样可以对外屏蔽内部网络构和IP地址,保护内部网络的
netscreen>get config(得到config信息)netscreen>get log event(得到日志)
3.2.2能问题需收集下列信息:
netscreen>set ffiliter?(设置过滤器)
netscreen>debug flow basic是开启基本的debug功能 netscreen>clear db是清除debug的缓冲区
netscreen>get dbuf stream就可以看到debug的信息了 性能问题需收集下列信息:
得到下列信息前,请不要重新启动机器,否则信息都会丢失,无法判定问题所在。netscreen>Get per cpu detail(得到CPU使用率)
netscreen>Get session info(得到会话信息)
netscreen>Get per session detail(得到会话详细信息)netscreen>Get mac-learn(透明方式下使用,获取MAC硬件地址)netscreen>Get alarm event(得到告警日志)
netscreen>Get tech>tftp 202.101.98.36 tech.txt(导出系统信息)netscreen>Get log system(得到系统日志信息)
netscreen>Get log system saved(得到系统出错后,系统自动记录信息,该记录重启后不会丢失。
设置接口-带宽,网关
设置所指定的各个端口的带宽速率,单位为kb/s Set interface interface bandwidth number unset interface interface bandwidth 设置接口的网关
set interface interface gateway ip_addr unset interface interface gateway 设置接口的接口的区域,IP地址zone就是网络逻辑上划分成区,可以在安全区或安全区内部
3.2.3接口之间实施策略:
设置接口的接口的区域
set interface interface zone zone unset interface interface zone 设置接口的IP地址
set interface interface ip ip_addr/mask set interface interface ip unnumbered interface interface2 unset interface interface ip ip_addr 3.2.4接口管理设置
①set interface interface manage {ident-reset|nsmgmt|ping|snmp|ssh|ssl|telnet|webui} unset interface interface manage {ident-reset|nsmgmt|ping|snmp|ssh|telnet|webui} WebUI:允许接口通过Web用户界面(WebUI)接收HTTP管理信息流。Telnet:选择此选项可启用Telnet管理功能。
SSH:可使用“安全命令外壳”(SSH)通过以太网连接或拨号调制解调器管理NetScreen设备。必须具有与SSH协议版本1.5兼容的SSH客户端。选择此选项可启用SSH管理功能。SNMP:选择此选项可启用SNMP管理功能。
SSL:选择此选项将允许接口通过WebUI接收NetScreen设备的HTTPS安全管理信息流。NS Security Manager:选择此选项将允许接口接收NetScreen-SecurityManager信息流。
Ping:选此选项将允许NetScreen设备响应ICMP回应请求,以确定是否可通过网络访问特定的IP地址。
Ident-Reset:与“邮件”或FTP发送标识请求相类似的服务。如果它们未收到确认,会再次发送请求。处理请求期间禁止用户访问。启用Ident-reset选项后,NetScreen设备将发送TCP重置通知以响应发往端口113的IDENT请求,然后恢复因未确认标识请求而被阻止的访问。②指定允许进行管理的ip地址
set interface interface manage-ip ip_addr unset interface interface manage-ip 3.2.5用户帐号的操作
①添加只读权限管理员
set admin user Roger password 2bd21wG7 privilege read-only ②修改帐户为可读写权限
unset admin user Roger set admin user Roger password 2bd21wG7 privilege all ③删除用户
unset admin user Roger ④清除所有会话,并注销帐户 clear admin name Roger
4.防火墙的功能配置
4.1基于内网的防火墙功能及配置 4.1.1 IP与MAC(用户)绑定功能
如果在一个局域网内部允许Host A上网而不允许Host B上网,则有一种方式可以欺骗防火墙进行上网,就是在HostA还没有开机的时候,将HostB的IP地址换成Host A的IP地址就可以上网了。那么针对IP欺骗的行为,解决方法是将工作站的IP地址与网卡的MAC地址进行绑定,这样再改换IP地址就不行了,除非将网卡和IP地址都换过来才行,所以将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绑定,可以防止内部的IP盗用。但是这种绑定只适合与防火墙同网段的节点,如果其他网段的节点通过防火墙进行访问时,通过网段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是不同的,无法实现IP地址与MAC的绑定。但是可以通过IP地址与用户的绑定,因为用户是可以跨网段的。
另外对DHCP用户的支持,如果在用DHCP服务器来动态分配IP地址的网络中,主机没有固定的IP地址,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是在防火墙中内置DHCP服务器,但这种方式由于防火墙内置DHCP服务器,会导致防火墙本身的不安全,如果有一天防火墙失效,造成DHCP服务器宕机会影响整个网络而并不仅仅只对出口造成影响。另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防火墙支持基于MAC地址的访问控制,在配置之前,先不添IP地址只添网卡的MAC地址,开机后自动将获得的IP地址传给防火墙,防火墙根据这个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绑定来实现访问控制,这种方式可以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的绑定。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防火墙受到破坏并不会对这个局域网的通讯产生影响,DHCP服务器不会受到影响,整个网络也不需要进行改动。
(用户)绑定针对IP欺骗的行为,我校校园网网络设置中将工作站的IP地址与网卡的MAC地址进行绑定。
2个WEB服务器。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有两个优点,第一是这些服务器可以使用私有地址,同时也隐藏了内网的结构,如果这时黑客进行攻击进行扫描,内网是安全的,因为61.235.51.6地址是防火墙的外端口,真正的WEB服务器的地址是192.168.0.1不会受到攻击,这样可以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4.1.3NAT(地址转换)功能
网络地址转换可以将内网的私有地址利用防火墙的地址转换功能,来实现对地址的转换,防火墙可以随机设置静态合发地址或者动态地址池,防火墙向外的报文可以从地址池里随机找一个报文转发出来。利用这个方式也有两个优点:第一可隐藏内网的结构,第二是内部网络可以使用保留地址,提供IP复用功能。
具体NAT功能配置如下: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2 pool pool100 nat inside destination static 10.106.1.16172.1.1.15 nat inside destination static tcp 10.106.1.16 21 172.1.1.11 21 nat inside destination static tcp 10.106.1.16 80 172.1.1.12 80
5.外网防火墙功能配置
5.1 基于外网的防火墙功能及配置 5.1.1 DOS攻击防范
防范DOS攻击的传统技术主要有4种:
①加固操作系统,即配置操作系统各种参数以加强系统稳固性 ②利用防火墙
③负载均衡技术,即把应用业务分布到几台不同的服务器上 ④带宽限制和QOS保证
本论文主要介绍利用防火墙来应对DOS的攻击。目前绝大数的主流防火墙都支持IPInspect功能,防火墙会对进入防火墙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检测。这样,各种针对系统漏洞的攻击包会自动被系统过滤掉,从而保护了网络免受来自外部的系统漏洞攻击。通过设置ACL过滤、TCP监听功能,过滤不必要的UDP和ICMP数据报。
防火墙的基本配置如下:
firewall(config)#nameif fa0/1 inside security 100 firewall(config)#nameif fa0/2 inside security 100 firewall(config)#nameif fa0/3 outside security 0 firewall(config)#int fa0/1 auto firewall(config-if)#ip add inside 192.168.6.1 255.255.255.0 firewall(config-if)#no shutdown firewall(config-if)#int fa0/2 auto firewall(config-if)#ip add inside 192.168.7.1 255.255.255.0 firewall(config-if)#no shutdown firewall(config-if)#int fa0/3 auto firewall(config-if)#ip add outside 192.168.5.2 255.255.255.0 firewall(config-if)#no shutdown firewall(config-if)#exit 由于我们经常会开启一些小服务,例如echo(回显)端口和discard(丢弃)端口,用于诊断,回显端口将重放那些端口所接受到的数据包,而丢弃端口则将数据包丢弃,由于丢弃数据包或回显数据包都会消耗Pcu周期,一些DOS攻击就采用这些端口。所以建议在防火墙接口上关闭这些服务
firewall(config)#no service tcp-small-servers firewall(config)#no service udp-small-servers firewall(config)#no service finner firewall(config)#no ip directed-broadcast 5.1.2访问控制功能
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是访问控制功能,一个域的信息流穿过防火墙对另一个域进行访问的时候,防火墙可以截获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检查,按着管理员设置的安全策略逐条进行匹配,如果符合安全策略,则逐条进行转发;不符合则进行堵断。因此防火墙基本的访问控制功能是基于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时间、流量、用户、文件、网址和MAC地址来做访问控制功能,这是防火墙最基本的访问控制技术。
配置命令如下:
access-list extended 500 permit icmp ip access-list service 1021 ftp any 10.106.1.160.0.0.255 ip access-list service 1025 smtp any 10.106.1.160.0.0.255
5.网络文化的分类 篇五
分类信息辅助的神经网络联合数据关联算法
为解决多目标跟踪中数据关联问题引入神经网络UKF算法和分类信息辅助方法.通过计算分类混淆矩阵确定分类信息似然函数,再用该函数调整只利用运动信息的似然函数,使分类信息有效辅助神经网络联合概率数据关联.在杂波环境中对多个近邻且不同种类目标跟踪,针对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存在的计算组合爆炸问题,利用Hopfield网络解决TSP问题的.思路得到神经网络联合概率数据关联(NJPDA)方法.基于以上关联方法得到的关联概率,仿真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数据关联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作 者:杜鹏 吴军 吴志峰 王蕊 作者单位:杜鹏,吴军,吴志峰(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王蕊(东北大学材料冶金学院,沈阳,110004)
刊 名:弹箭与制导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OJECTILES, ROCKETS, MISSILES AND GUIDANCE 年,卷(期): 30(2) 分类号:V249.121 关键词:JPDA UKF 数据关联 神经网络 分类 JPDA UKF data association 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6.网络舆情分级分类工作制度 篇六
(试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升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促进分类归口、分级处理、分析预警功能的完善,使社区网络发挥汇聚民智、听取民意的作用,根据《新江湾城社区<街道>网络党建工作操作规程》,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条 基本规定
本制度旨在规范网络舆情分类、分级的归口处理制度,以确保网络上反映的各类社区问题得到落实和处置。
本制度所称的“三类”即民生诉求类、居民互动类和自我表达类;“三级”是指居委会层级、街道科室层级、街道以上层级。第二条 居委会层级
(一)居委会版主负责小区论坛的日常管理,对涉及民生和社区公共事务的网络舆情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并填写相关的信息流转单(见附表一)。
(二)居委会版主在发现网民反映的问题时,应当根据《网络舆情风险评估预警制度》的相关认定标准进行初步判断,属于居委会层面能够解决的,应当依据便利、快捷的原则及时予以解决,相关处理结果应当填写网络舆情来项处理表(见附表二),同时报街道网络办公室备案分级。
(三)居委会版主发现居委会层级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当按照“逐级备案,归口处理”的工作要求,及时报街道网络办公室和相关 职能科室,使得相关问题进入街道科室层级进行处置。
第三条 街道职能科室层级
(一)网络办公室对于居委会上报的居民诉求,须先行备案分级,并按照“逐级备案,归口处理”的工作要求,初步明确处理主体和工作边界,属于居委会层级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由居委会自行处置;对于居委会难以处置的,及时以信息流转单的方式将情况转交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处置。
(二)相关职能科室在收到宣传科信息流转单时,应及时启动相关问题的处理程序,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呈报街道网络办公室,同时在小区论坛发布相关信息。
(三)街道网络办公室应当对各科室承办的相关问题全程跟踪,必要时可以督办(督查)单(见附表三)的方式进行督促和检查,促使相关问题及时解决。
(四)街道网络办公室应当定期对居委会和街道发现的网络舆情和处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以《网络舆情转报》的形式呈报街道领导传阅;同时制定网络舆情周报和月报,完善相关台帐制度,保证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 街道以上层面
街道网络办公室在发现属于辖区内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时,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街道分管领导,进行分析研判。如属于街道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应当及时提交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和协调处置。第五条 附则
(一)本制度由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负责解释。
7.浅谈舞蹈文化的分类 篇七
纵观舞蹈的历史, 大致可分为原始、古代、现代三大阶段:原始社会伴随着农耕渔猎文明的发端, 生发了流传后世的民族民间舞蹈;古代社会伴随手工业文明的进步、国家与城市的建立, 不断积累了被后市称之为的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到了现代社会, 作为大工业文明和现代都市文明的产物, 现代舞蹈或当代舞蹈应运而生。人类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型, 人类思维结构与心理结构的重大转变, 无疑也导致了舞蹈艺术形态的重大变异。变异的结果推动了历史在突变中前进。而那些经过历史河流涤荡、不断吐故纳新地传统, 积淀着人类历史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直流传到今天, 也涌向未来……舞蹈历史上的三大文化类型, 即: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 必然也构成当代舞蹈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担负着彼此相对、彼此互补的文化功能。概言之, 民间舞是民族舞文化的根源, 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生命的原生形态的身体, 是守护民族文化之根的艺术。“民族民间舞”涵盖着十分宏大的范畴, 泛指各个国家民众中自然传衍的、以自娱为主要功能、与民俗紧密相关的各种舞蹈。不同的民族风格不同, 因其相对稳定的播布区而得以保存。古典舞是一个民族不断追求文明化的结果, 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身体文化的积累和文明化的高度。现代舞是一个民族不断地探索文化新质, 冲破传统文化的僵化部分, 将一个民族的艺术不断推动向前, 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身体文化的拓展能力和对自身文化的反省能力。古典舞、现代舞, 基本上是依据其产生的时期分类。因此, 一个民族的原生舞蹈文化有多深, 生命力有多强, 就看民间舞的活力;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积累有多厚, “文明化”成度有多高, 要看古典舞的发展;一个民族的舞蹈开拓空间有多大, 反省能力有多强, 要看现代舞的探索。它们共处于一个民族舞蹈文化建设的格局中, 三足鼎位, 互为“另类”, 承担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三者缺一不可, 否则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就将失衡或贫血。舞蹈的分类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如芭蕾舞长期以来已形成其经典性的舞台样式, 因此分类标准很明确。但随着艺术实践的拓展, 近年来又出现“现代芭蕾”的创作理念和实践成果, 这类作品存在着“芭蕾舞”与“现代舞”之间的某种模糊度, 人们却并不否认“芭蕾”的基本属性;同样, 创作型的民族舞, 也有着多样化的发展, 其中不乏融会了其它舞种的动作元素和表现手法的作品, 与原生型民族舞拉大了距离。但只要其基本情调、风格未发生质的变异, 人们也指认其“民族舞”属性。
“真正科学的基本性舞蹈分类需要通过对其形态、功能、源流、谱系、播布地域——形、功、源、域———的综合考察方能确认。《舞蹈生态学导论》提出了“多维舞种”的概念, 并给予“舞蹈形态特征提取、同形舞目类群归纳、多维舞种体系化构建”的阐释, 这一原理需要在长期实践中考察、运用、逐步完善, 方能建立起比较理想的——科学性舞蹈分类体系。总提来讲, 舞蹈可分成两大类别:民众中自然传衍的——生活中的舞蹈;艺术家刻意设计的———舞台艺术品。二者之间层次分明, 但亦存在某种界面性的模糊度, 应以其艺术加工和创作个性化呈现之“度”为界定标准。
从舞台作品的角度来讲, 依其创作的艺术样式, 又存在题材、体裁分类。如:诸多舞蹈包含了历史、现代、神话、民俗、爱情、革命题材;而根据表演者人数的不同又产生了独舞、双人舞、群舞、组舞、舞蹈诗、舞剧等即是舞蹈的不同体裁。不同的体裁有其样式的特点与局限, 必然会涉及到题材、内容与形式, 其中也具有规律性。譬如:一个独舞作品的内容含量显然与一部舞剧无法相比, 选择题材必然有差异;舞蹈诗与舞剧的区别不一定与其内容含量、深度相关, 而注重于艺术呈现方式之不同, 前者注重情愫的升华与诗化, 舞蹈意蕴、意境、意象的营造;后者则注重于戏剧冲突的铺陈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诸多舞蹈样式并非穷尽性的, 时代在抢进, 认得创造力不断发展, 舞蹈的题材、体裁、样式也必然在拓展, 但舞蹈的优劣及审美价值却不以其题材、体裁之别为准, 而应以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论定。在现时舞蹈创作实践中, 各种现象层出不穷--不以已有的分类框架所限。遇到舞蹈比赛时, 分类问题往往关系到评判规则、标准, 其结果又具有某种导向作用并涉及具体单位、个人之功利。因此在很多舞蹈比赛中按规则大体分为两类:a.舞种分类 (如“荷花奖”、“桃李杯”等) ;b.体裁分类 (如全国舞蹈比赛等) 。
8.试析我国网络分类广告 篇八
一、关于分类广告
分类广告最早出现在西方,它是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适应市场需求的产物。分类广告,就是在报纸版面位置相对固定的地方刊登的短小广告集纳,它把广告按性质分门别类进行有规则的排列,便于读者查找,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多层次、多类别广告信息传播的需要。
分类广告具有形式简单、费用低廉、发布快捷、信息集中等优点,而且,查看分类广告的人一般对信息有一定的主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分类广告有着分类信息的性质。受众查寻分类广告是因为他有某种需要,因为需要,所以觉得这种广告有价值。一旦受众带着这样的需求目的去查询分类广告时,分类广告就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信息;当分类广告真正成为信息时,它就避免了一般意义上的广告对受众获知信息构成的骚扰。
二、网络分类广告的优势
网络分类广告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广告服务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分类广告借助互联网这样一个载体的表现,它不仅可以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商户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类产品信息和服务信息,而且可以满足广大网民对消费和服务信息的需求。与传统媒体分类广告相比,网络分类广告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1.容量更大、更新快。传统媒体发布广告要受到版面和时间的制约,例如报纸设有专门的分类广告版,有限的版面使其容量与网络所能提供的巨大空间无可比拟;网络还可以提供许多的相关链接,这就使得无论是分类广告的总体空间还是单条分类广告可以得到的表现空间都足以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因为网络可以时时更新的特点,网络分类广告随时都可以刊载,并且网络分类广告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及时更新。
2.表现形式多样化、立体化。由于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网络广告现在已经拥有了通栏、画中画、弹出窗口等形式,表现效果比传统媒体提升了一个台阶。2003年iCast网络视频广告面世,它具有图像高度清晰,并可以有声音、游戏等效果的特点,使网络视频的播放效果可以达到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随着宽带的普及和应用,视频广告形式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宽带的发展和普及无疑为网络视频广告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在我国起步不久的网络分类广告,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和完善,将会有更加多样化的表现。
3.能够查询、收藏信息。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功能,键入自主设定的关键词之后,人们便可直接看到与自己的需求最接近的分类广告。这样的功能,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提供的,也是网络分类广告的一个最大优势所在。搜索功能的妙处在于可以在海量的信息和广告中,令你以最小的费力程度获得尽可能多而且接近需求的分类信息。并且,网络分类广告还可以打破地域的局限,提供覆盖面更为广泛也更为全面的信息。而传统媒体的广告征集与发布都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限制,如报刊就会受到发行范围的限制,广播电视则要受到信号覆盖范围的限制。除了查询,由于电脑的存储功能,人们还可以方便有效地保管自己所需的信息。
三、我国的网络分类广告现状
现在网络分类广告在美国达到了市场总量的20%,是人们日常浏览互联网的主要内容之一。2001年新浪网在国内最早推出网络分类广告业务,并开通了“新浪分类信息”频道作为网络分类广告的媒体平台,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随着国内的主要门户网站和地方门户站点迅速跟进,近两年间网络分类广告市场总量年增长幅度超过100%,目前网络分类广告总量约占网络广告总量的15%,仅次于横幅广告和赞助式广告,成为网络广告的3种主要形式之一。
网络分类广告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早期的分类广告都是免费的,而且这种广告形式也得不到大广告主的认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在网络上开展营销活动,网络分类广告才逐渐受到关注。我国现在最常见的分类广告站点主要以两种不同形式存在:一种是专业的分类广告网站,一种是综合性网站开设的相关频道和栏目。另外一些网站的信息发布区,也在发布分类广告。专业性的网站功能比较完善,分类也比较全面,用户很容易在适合自己产品的类别发布广告,查找信息也比较方便。综合性网站的分类广告栏目可以从众多的网站访问者中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专业的经贸信息网站则容易直接引起买卖双方的关注。
网络分类广告因为其市场前景广阔,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的许多门户网站在去年纷纷开始推广搜索功能。搜索功能的推广对于分类广告的意义在于:在搜索结果的位置排名,令分类广告为广告主创造了更大的广告价值。搜索功能的推广,将为网络分类广告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网络分类广告发展的前景
整个网络广告在我国呈现了蓬勃的生机,但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问题即网络广告的监测与评估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直以来,我国对网络广告效果进行测评主要是基于网站自身提供的数据,内容涵盖网站或者相关频道的基本浏览人数、点击数、访问人次、访问时间、停留时间等数据,对于监测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参考作用的。但网站单方面提供的数据和报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全面性方面也有所欠缺。2003年尼尔森互联网研究推出第三方测评服务Site Census,我国的iResearch也推出了第三方网络广告监测服务软件iAdTracker。去年年底国内许多门户网站先后与Nielsen(尼尔森互联网测评)签订互联网测评服务合约,在中国市场推出网站第三方测评服务,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广告监测与评估的问题,这些对于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整个网络广告市场的有序化发展,为网络分类广告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健康的环境。
第三方评测的介入使得网络广告的市场开始走向规范化,除了有外在的规范,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的网民人数越来越多,CNNIC发布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7950万,仍居世界第二位。和2002年年底相比增加了2040万,增长率为34.5%。和网民的高速增加相同的是,上网计算机数也快速增加,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3089万台。数字显示我国互联网事业稳步上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9.网络文化的分类 篇九
(1)自由膨胀率:是用的最多最广泛的指标,反映土的膨胀潜在势能。是指将固定体积的分散烘干土样放在蒸馏水中任其自由膨胀,待其变形稳定后,求出的变形百分率;
(2)胀缩总率:该指标能反映土中矿物成分,粒度组成等特性;
(3)塑性指数:粘土呈塑性状态的含水率变化范围,塑性上下限含水量的差值为塑性指数;
(4)液限: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塑态与流态的界限含水量。
(5)粒度组成:土中小于0.002mm胶粒成分的含量愈高,一般表明蒙脱石成分较多,分散性较好,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强,膨胀性愈大。
由于本方法将采用输出层为3个神经元的BP神经网络来处理膨胀土分类的预测问题。因此,我们将以下分类等级量化为一向量,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3.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学习和训练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是模拟人的智能的一种方法,神经元网络系统是一种自适应的高度非线性系统。利用取样区已知的膨胀土样品作为典型学习样本,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膨胀土胀缩特性的主要因素作为判别参数,作为输入层各节点的输入值。根据不同样品的胀缩等级,给定输出各节点的期望输出值,对已知样本进行学习训练,直到神经网络掌握数据间的关系为止。
在膨胀土判别与分类中,指标的选择必须在研究其胀缩机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表征膨胀土特征的相对独立指标,经分析后,确定判别因子为液限、塑限指数、自由膨胀率、<0.002mm颗粒含量以及比表面积。
具体步骤为:
(1)网络的建立
4网络仿真
通过训练得到收敛的BP神经网络后,就可以用测试样本对对网络性能进行检查,其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神经网络对于膨胀土的预测准确度在87.5%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利用训练得到的收敛BP网络对膨胀土胀缩指标进行预测是可靠也是可行的。
5结束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膨胀土的性质和常用分类方法,建立了应用BP神经网络对膨胀土进行胀缩性判别与分类的方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具体来说,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
(1)神经网络理论可以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判定与定量结合起来,提高了判别预测的准确性;
(2)由于神经网络处理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各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在对样本进行学习时已经在网络的内部表达出来,网络建立起来的非线性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对膨胀土进行判别与分类的经验公式是难以表达这种复杂的非线性对应关系;
①传统的统计回归方法是研究膨胀土的普遍方法,也比较有效的解决了膨胀土判别和分类的基本问题。就其回归方法本身,其中隐含着判别因子同胀缩性之间存在着没有确定关系的假定,而神经网络无需建立基于某种理论的经验统计关系;
②神经网络有其独特的联想记忆能力,在处理复杂的判别及模式识别问题方面比传统的统计方法具有更强的能力。
综上所述,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智能化及计算机化的特点,有望成为膨胀土工程地质领域进行预测判定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斌,李生林,杜延军,中国膨胀土工程地质研究,自然,1997,19(2);82~86.
[2]丛爽.面向MATLAB工具箱的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 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工序质量预测研究
★ 采用BP神经网络拟合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 BP神经网络在结构边界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 基于自适应遗传BP算法神经网络数据融合的空中目标识别
★ 基于神经网络& NURBS技术的叶片优化设计研究
★ 飞机名词术语
★ 一种在线神经网络在补偿飞机模型不确定性误差中的应用
★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工程安全性评价研究
★ 飞机投放机构卡死问题的摩擦机理研究
10.企业文化建设之企业精神分类 篇十
文章导读:企业精神是企业深层的文化,也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以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并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家的理想追求和精神信仰。那么在企业文化咨询、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精神又如何划分呢?此文将为您一一作答。
第一、追求财富的最大动力
企业精神可以是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也可以是企业某种占上风的文化体现的精神风貌。强势的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共识集合的力量,是追求和统率企业发展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弱势的企业精神体现为涣散的企业意识,软弱的战斗力。
强势的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的凝聚力、团队力并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员工产生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表现为员工士气和团队精神。能够将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的企业精神才能成为企业共同的精神财富,并成为激励员工共同追求财富的最大动力,从而挖掘出组织的最大潜力——自我驱动力。追求财富的企业精神是企业组织成员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从干毛巾中拧出水”就形象地表达了日本丰田企业精神的核心。
第二、企业的意识形态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非正式约束中起关键作用的东西。这种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态处于中心地位。意识形态是对于世界的一种信念,它统合其他的精神文化,决定道德判断,经济的调节,收入的分配和社会的制度结构。
意识形态是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制度理性。当人的理性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世界无法迅速、准确和费用很低地作出理性判断,或是现实生活的复杂程度超出理性边界时,他们便会借助非正式约束的文化来“抄近路”,简化决策过
程。好的企业精神文化把意识形态、道德伦理、风俗习性、理想目标都转化为一套价值观念系统来统合组织内部人的精神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发生,使人们超出对个人直接利益的斤斤计较,并诱发集体行动。
企业意识形态通过增强个人对于某项制度安排的法理性认同和依赖,能够淡化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的意识形态对员工产生软性的约束,主要是从使命目标、道德规范上对员工进行软的约束。他通过将企业的共同价值向员工进行内化,使员工与企业在心理上、精神上、行为上与组织形成一体思维,并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
企业的意识形态能够使“公司能够更容易地形成其内部的精神系统,并创造广阔的外部市场理念。”将企业内部与外部统一起来的企业精神能够形成“内在的企业与外在的市场融会共享、联合和沟通的氛围下的精神体系”。①
第三、企业最独特的文化资本
企业精神文化是组织中无形的精神支柱,具有感召力、向心力与凝聚力。企业精神是弥漫在企业空间的“精神之氧”,有益于促进企业员工人格健康成长。企业通过企业领导者传递的企业精神作用于员工,然后通过员工的力量作用于工作过程,企业精神的强弱、优劣最终就反映在企业员工的工作成果、行为、品格、气质与动力上。
企业的精神文化并非是精神作用于物质的简单过程,而是通过企业领导者向两方面着力:
一是向内着力,使员工产生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向心力、执行力、诚信力、创造力,对客户的敏感力;
二是向外着力,产生辐射力、影响力、形象力、竞争力。一个企业成就的高低,就在于将正确的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和内在动力转化为物质能量的产出效率,这是不亚于组织机构、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市场创新的。企业精神具
11.网络文化的分类 篇十一
当我们准备引进外来文化时,首先应对这种文化进行分类:把每一种文化,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都根据其是否具有等级性,来分为等级文化和非等级文化。所谓等级文化,是相对于另一种文化相比较,可以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例如在美国文化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教育、优质的服务、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重视现实、讲究实际、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等,都是它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吸毒、赌博、卖淫、同性恋等则是其文化中的糟粕,对于我们中华文化,我们艰苦奋斗的传统、自力更生的毅力、丰富的历史资源、则是我们文化的精华,而因循守旧、性别歧视等封建思想余毒则是我们文化的糟粕。由于等级文化具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因此,人们对它的态度也比较明确,即吸收和发展优性文化,剔除和抛弃劣性文化。这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比待文化产业的基本态度。
所谓非等级性文化,也可称作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这分。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属于这类文化的有:庆典方式、拜访方式、赠礼方式、玩笑方式、丧葬方式以及礼仪、禁忌、姿态、发式等等。例如,我们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而西方国家人用人用刀叉,有人说刀叉容易使用,有人说慢筷子有益于人脑发展。其实,它们都是中性文化,并无严格的优劣之分。又如,中国人结婚习惯让媒妁证婚,而西方则习惯到教堂里让神职人员证婚,这也难分出优劣。承认非等级性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尊重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由于非等级性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它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非等級性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团结,有助于增强社会内部的凝聚力。非等级性文化的大规模变化,即人们行为方式的大幅度变化,往往会引起社会的较大震动,因此是应当尽量避免的。
既然非等级性文化具有重要功能,因此,正确对待非等级性文化,就是我国的改革与对外开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非等级性文化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因而我们的改革与引进外来文化的重点绝不是非等级性文化,邯郸学步的故事说明非等级文化的盲目引进会造成不良后果。相反,如果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注意维持我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非等级性文化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俗等联系密切,且无明显的高低之分,因此,我们对于它的演变与发展不应过多地采用干预政策,而应听其自由发展,既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提倡某种外来的非等级性文化,也不应采取禁令等强制方式阻止某些外来的非等级眭文化。
把文化分为等级性文化和非等级性文化,有助于克服在对待外来文化态度上的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认为,只要是本民族或本群体的文化,以及为自己所习惯的行为方式,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而一切外来的文化、为自己所不熟悉的行为方式都是劣性的。这种观点是把一切文化都当成了等级性文化,根本否认了大量非等级性文化的存在。而且,它否认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既有优性部分也有劣性部分,否认了一切外来文化,这种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态度是根本错误的。文化相对主义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它认为,各种不同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从各民族或群体的具体条件出发,一切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依据,因此都是好的,都是合理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它把一切文化都看成非等级的,否认了大量等级性文化的存在。它盲目赞同一切外来文化,连起码的是非界限也没有了,所谓的全盘西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就是这样产生的,这种思想也是根本错误的。
【网络文化的分类】推荐阅读:
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09-05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文化09-10
《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读书笔记12-16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10-17
网络文化节计划书10-23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11-08
电力行业在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探索08-21
网络文化节开幕式讲话09-26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09-02
通信网络的分类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