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会计处理大全(共11篇)
1.行政单位会计处理大全 篇一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处理
一、会计科目的增设
1、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仍执行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根据支付改革会计核算的需要,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行政单位编号107,事业单位编号103,建设单位编号234)会计总账科目。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用于核算单位在财政下达授权支付额内办理的授权支付业务。本科目借方,登记收到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本科目贷方,登记授权支付的支出数;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未支用的授权支付额度。
2、设立“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在资产类增设“财政应返还额度”(行政单位编号115,事业单位编号125,建设单位编号235)会计总账科目。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时,借方登记单位本财政直接支付实际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贷方登记下实际支出的冲减数;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时,借方登记单位零余额账户注销额度数,贷方登记下恢复额度数(如单位本财政授权支
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方需同时登记两者差额,贷方登记下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
二、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核算
1、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工资”支出凭代发工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区别预算内、外资金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建设单位: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等
贷:基建拨款——本年预算拨款——财政直接支付
基建拨款——本年自筹资金拨款——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财政直接支付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对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单》,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区别预算内、外资金登记入账,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建设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基建拨款——本年预算拨款——财政授权支付 基建拨款——本年自筹资金拨款——财政授权支付
3、预算单位从单位零余额账户转账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建设单位: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等(预算内/外)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和支用时,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经费支出 贷:现金 事业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账户用款额度 借:事业支出 贷:现金 建设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等 贷:现金
三、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
(一)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
各预算单位年终依据本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作相关会计账务处理:
1、行政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2、事业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3、建设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直接支付 下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单位不做账务处理,单位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记支出类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
(二)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 年底额度注销账务处理
1、各预算单位年终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相关注销额度的会计账务处理:(1)行政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事业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3)建设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如单位本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根据两者间的差额作相关会计分录:(1)行政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2)事业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财政授权支付(3)建设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授权支付
(三)恢复额度账务处理
翌年初,各预算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相关恢复额度的会计账务处理:
1、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2、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3、建设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四)如下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作相关会计分录: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2.行政单位会计处理大全 篇二
为清晰地阐述这次会计制度变革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 本文在详细对比新旧制度差异基础上, 通过例解的方法分析行政单位在新制度实施时, 所应做出的各项会计调整和衔接工作, 以期能够对行政单位会计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例]假设某民政局2013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汇总表如表1所示。
单位:元
一、新旧账户结转调整
新制度增删了部分科目, 原有的科目核算范围也有所改变。根据表1中各科目余额, 结合相关明细账和部分原始凭证, 案例中该民政局所应做的调整事项、分析过程和调整分录如下:
(一) 新制度取消了“暂付款”科目
该科目中原纪录的属于尚未收回的出租、出售物资款项应转入新设科目“应收账款”中, 属于采购物资预付款项的转入新设科目“预付账款”中, 剩余的转入新设科目“其他应收款”。表1中“暂付款”科目余额共45000元, 其中有30000元属于一批救济物资的预定款;有应收一间闲置临街门面房的租金12000元, 剩余的3000元属于单位职工出差预支的差旅费。
同时, 由于新制度扩大了“双分录”的核算范围, 在“预付账款”余额增加时还应将与其相对应的结余转入资产基金中。
(二) 新制度取消了“库存材料”科目
新制度增设了“存货”和“政府储备物资”科目代替原来“库存材料”科目的核算内容, 其中“存货”科目用以核算单位自用而储备的价值较小的材料、燃料等物资, “政府储备物资”科目用以核算应急或救灾储备物资等。表1中17600元的“库存材料”中有15000元属于已采购但尚未发放的贫困居民生活补助用品, 剩余的为本单位自用办公耗材。
根据新制度规定, 除以上调整外, 还需将与“库存材料”相对应的金额从“结余”科目转入“资产基金”有关明细科目中。
(三) 新制度缩小了“固定资产”科目核算范围
原来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那部分行政单位直接负责维护管理, 且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 改在新增科目“公共基础设施”中核算。本例民政局的固定资产有2000000元属于单位自用建筑物和办公设备, 此外, 有价值为4000000元的一个儿童福利院和一所价值为6000000元的敬老院, 属于社会公共福利设施, 其价值应从“固定资产”科目转入“公共基础设施”科目中, 此外, 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 原来和固定资产价值对应的固定基金余额应转入“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和公共基础设施对应的转入“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科目中。
(四) 新制度删除了“暂存款”核算科目
原制度中负债类科目“暂存款”用以核算行政单位各项应付未付款项, 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这类事项, 新制度删去了该科目, 并新增了“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应付政府补贴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代之。表1“暂存款”的余额中有90000元属于尚未发放的伤残退伍军人补贴款, 按规定应转入“应付政府补贴款”科目, 有32200元属于应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金额, 应转入“应付职工薪酬”, 其余的为应付给采购单位的物资款, 转入“应付账款”科目, 除此以外, 按照新规定, “应付账款”余额增加还应该同时借记“待偿债净资产”, 贷记“财政拨款结转”。
(五) 新制度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统一核算应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报酬
新制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工资、福利、奖金以及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相应地取消了“应付工资 (离退休费) ”、“应付地方 (部门) 津贴补贴”和“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和职工薪酬相关的科目。表1中“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系本单位某先进职工的特殊奖励, 由于其本人出差在外, 尚未领取, 应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六) 新制度要求全面核算资产和负债
在新制度颁布以前,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重心是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因此造成很多行政单位存在未入账的资产和负债。新制度要求行政单位在核算收入支出的同时, 还要全面核算资产和负债。各级行政单位在执行新会计制度时, 应全面盘查本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 存在未入账的应按照新制度要求及时入账。
假设本文案例中的民政局通过盘点, 发现有一批价值300000元的物资未入账, 系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给困难群众的生活用品, 按规定应计入“受托代理资产”, 此外, 敬老院本年新增加了60000元的床铺、柜子等家具也未入账, 符合固定资产价值标准, 应计入“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这批家具的款项并没有支付给销售商, 所以账上还应该补记负债。
(七) 新制度不再设置“结余”科目
新制度中净资产类不再有“结余”科目, 其余额应相应转入新增科目“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和“其他资金结转结余”中。表1中“结余”科目余额为108150元, 扣除调整事项 (一) 和 (二) 冲减的部分, 还有60550元 (108150—30000—17600) , 其中有20000元属于项目尚未完成的财政拨款, 应转入“财政拨款结转”科目, 有10000元属于项目完成后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应转入“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剩余的30550元转入应“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八) 新制度将“现金”科目更名为“库存现金”
按照新制度规定, “现金”科目名称变更为“库存现金”, 与《企业会计准则》统一, 核算内容不变。
二、基建并账调整
如果行政单位存在单独核算的基建账, 按照新制度规定, 还要定期与单位大账合并。合并时, 应按基建账科目性质, 增加或较少大账中与之对应的科目余额, 所产生的借贷方差额贷记或借记大账中“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假设本文案例中的民政局2013年12月31日基建账科目余额表如表2所示。
单位:元
基建并账分录如下:
经过新旧结转调整和基建并账调整后, 新的科目汇总表如表3所示, 2014年年初该单位应以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登记新账。
单位:元
三、2014年期初资产负债表编制
由于从2014年1月1日开始, 所有行政单位都要按照新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为了填制2014年资产负债表月报表和年报表的年初数一栏, 还必须按照新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格式和编制方法, 根据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2014年1月1日的资产负债表, 编制结果如表4所示。
单位:元
在新旧账表资料转换调整完成以后, 从2014年起, 行政单位应按照规定年限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 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为借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公共基础设施) ”,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本文案例没有涉及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如果行政单位存在未入账的无形资产, 按照新制度要求, 应按其净值登记新账, 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并从2014年起在规定年限内按月平均摊销, 摊销时借记“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贷记“累计摊销”科目。除了调整相关账表资料以外, 行政单位还应该及时调整和更新会计信息系统, 转换电子数据, 保障新旧账套顺利、及时、有序过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财库[2013]218号) [S], 2013年。
3.我国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构建 篇三
【关键词】成本会计核算;行政单位;研究
一、我国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核算基础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行政单位缺乏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无法为政府准确提供相关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成本信息,这就影响到政府机构的投入与产出与行政单位的运营。
(一)当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就实际而言,我国公共领域还没有采用成本会计的做法,而学术界对于政府领域成本会计的研究报告也是鲜见。
我国政府还未将成本核算放于重要地位。较长时间以来,我国的行政单位通常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政资金拨付,但是财政预决算明细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这种情况下政府及政府官员都缺少进行成本核算的动机与想法。普遍表现为思想上重预算,轻成本,在财政资金支出方面仅仅满足于能按照年度预算具体执行即可。
二、构建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管理科学化,世界各国政府都渐渐意识到一个有效的政府成本会计系统对于政府是至关重要的,高效的政府成本会计系统对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财政的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为行政单位绩效评价提供信息
党中央一直在号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领导干部问责制,希望提高政府的财务管理能力与水平。客观而言,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同时势必是需要消耗一定资源的。在绩效管理的核算公式为产出/成本,也就是追求更好单位的产出。所以,我们在讲求行政单位绩效评价的时候,就必须要求行政单位能够对其投入资源的相关成本及其产出进行准确有效的确认与纪录。
(二)高效管控政府行政成本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我国政府也将节约、节能、防止铺张浪费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指标,以要求政府工作的节约与高效。但实际上,我国仍然存在部分行政单位财务方面管理混乱,会计应负的职责缺失,缺乏成本核算意识,随之带来一系列连锁不良反应,如大量的公款吃喝、旅游消费、随意挪用资金等,严重影响着政府形象。目前政府腐败的原因与其也不无关系,权力随意介入了经济活动,部分人利用政府管理漏洞进行腐败。因此想要反腐败必须推进我国行政单位成本核算的改革。结合现实状况构建我国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系统,有效地对我国行政单位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有助于我国新政单位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方面的浪费。
(三)制定最佳的经济决策
行政单位在日常工作当中,有很多重要经济活动需要决,需要政府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资金量重大、涉及社会面广,影响深刻等原因,所以在决策时十分谨慎的。当我们对成本信息进行了有效核算之后,行政单位将能够根据成本核算,有效地开展各项审查工作,做出利国利民的正确决策。
三、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的体系建构
(一)行政单位成本会计主体
行政单位成本会计中的会计主体,既可以是行政单位的主体,也可以是其行政单位的组成部分。比如说,行政单位内部都是分工明确的,各个部门负责自己的业务,提供某项服务的部门,这些都可以作为构成特定的行政单位成本的会计主体,所以,在实际中,我们在划分行政单位的成本会计主体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当前的组织情况。公共服务状况等因素。
(二)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构建之中的特殊考虑因素
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是主要是发挥一种行政单位内部管理导向的作用,与财务会计有一定区别,并不接受外部的会计准则与相关制度的约束。对于一个行政单位来说,是否需要构建成本会计,这需要考虑该单位的实际情况。衡量一个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系统是否成功,要看他是否能够为其单位的运营管理提供所需的各项成本信息,是否能够帮助行政单位做好行政决策、是否能提高政府运营效率。所以,是不是需要构建和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成本会计系统,是在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结合现实情况的基础之上而决定的。
(三)推行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的各项具体措施
行政单位会计成本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保持整体协同性的基础之上,加快各项相关政策的出台。我们可吸取多方的重要实践经验,如:争取取得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与帮助;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出台;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系统;可以选择区域进行试点研究;设计监督与审查机构;加强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学习外国优秀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加大宣传力度等有效措施。这些都是推行我国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的一些措施。
四、结语
我国推行行政单位成本会计的构建之路漫长而艰辛。最好是由从上而下,也就是从中央决定改革,财政部门负责相关的各项改革事宜,从上而下的,以最大的能力解决改革困难。就,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状况而言,我们应当鼓励各级政府单位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多种成本会计核算技术,构建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快出台各项具体措施,相信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的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核算的构建之路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通畅。
参考文献:
[1]胡静林.管理会计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国际商务财会, 2014(11).
[2]李双金.《预算法》大修:从管理法到控权法[J].检察风云,2014(21).
[3]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财政,2014(18).
4.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会计客观题 篇四
财政会计
1、下列各项要素中,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内容的是(ABC)。
A、预算收支B、政府的资产、负债C、预算周转金D、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
2、财政会计的主体是各级(B)。
A、财政部门B、政府C、人民代表大会D、税务部门
3、属于基金预算收入的是(B C)。
A、专项收入B、地方教育附加C、地方教育基金D教育附加
4、“财政零余额帐户存款”属于(A)类科目。
A、资产B、净资产、收入C、负债D、支出
5、“已结报支出”属于(C)类科目。
A、资产B、净资产+收入C、负债D、支出
6、各级财政将预算资金借给所属的预算单位应通过(C)核算。
A、预付款B、与下级往来C、暂付款D、财政周转金放款
7、各级财政将预算资金借给下级财政(上级财政),应通过(B
A)核算。
A、与上级往来B、与下级往来C、暂付款D、财政周转金放款
8、资金调拨收入的具体内容包括(ABC)。
A、补助收入B、上解收入C、调入资金D、基金预算收入
9、“其他财政存款”核算(ABCD)。
A、未设国库的乡镇预算收入B、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基金预算收入
C、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收入D、未设国库的乡镇基金预算收入
10、各级财政补充预算周转金的来源是(AD)。
A、一般预算结余B、基金预算结余C、专用基金结余D、上级财政拨入
11、各级财政可以用(D)购买国家指定的由地方各级政府购买的有价证券。
A、各项预算收入B、专用基金收入C、基金预算收入D、各
1项财政结余
12、地方财政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来源是(ABCD)。
A、一般预算结余B、基金预算结余C、专用基金结余D、预算外资金结余
13、各级财政部门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购买(A)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
A、中央政府B、地方各级政府C、各类企业D、各类金融机构
14、各级财政设置预算周转金的用途是(C)。
A、对下级财政进行补助B、安排本级财政支出
C、调节预算收支季节性差额D、平衡下级预算收支
15、年终,“调入资金”应结转到(A)科目的贷方。
A、一般预算结余B、基金预算结余C、专用基金结余D、预算外资金结余
16、年终,“调出资金 –基金预算”应结转到(B)科
目的借方。
A、一般预算结余B、基金预算结余C、专用基金结余D、预算外资金结余
行政单位会计
1、行政单位的资金收支可以分为(C)。
A、事业性收支B、经营性收支C、经费收支D、项目收支
2、属于行政单位会计支出类科目的有(C)。
A、上缴上级支出B、基建支出C、经费支出D、项目支
出
3、属于行政单位会计收入类科目的是(CD)。
A、财政补助收入B、上级补助收入C、拨入经费D、预算外
资金收入
4、行政事业单位固定基金属于(C)类科目。
A、资产B、负债C、基金和结余D、收入
5、行政单位根据代发工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本
月在职职工应发工资10万元,应做账务处理(C).A、借:经费支出100 000贷:预算额度100 000
借:应付工资100 000贷:拨入经费100
000
B、借:经费支出100 000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100 000
借:应付工资100 000贷:拨入经费100 00
C、借:经费支出100 000贷:应付工资100 000
借:应付工资100 000贷:拨入经费100
000
D、借:经费支出100 000贷:拨入经费100 000
借:应付工资100 000贷:拨入经费100
0006、行政单位根据代理行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帐通知单”,显
示本月获得的财政授权额度为100 000元,并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无
误后,做(B)会计分录。
A、借:预算额度100 000贷:基本经费收入100
000
B、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100 000贷:拨入经费100 000
C、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100 000贷:预算额度100
000
D、借:预算额度100 000贷:拨入经费100 0007、行政单位收到代理行通知,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水费
000元,作会计分录(D)。
A、借:事业支出60 000贷:银行存款60 000
B、借:经营支出60 000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60 000
C、借:基本经费支出60 000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60
000
D、借:经费支出 60 000贷:拨入经费60 0008、行政单位通过零余额帐户支付本月邮电费100 000元,应做
(B)。
A、借:经费支出 100 000贷:预算额度100 000
B、借:经费支出100 000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100 000
C、借:事业支出100 000贷:财政补助收入100 000
D、借:事业支出100 000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100
0009、行政单位核算用于业务的各种材料物资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
准的工具、器具等,用(C)科目。
A、原材料B、材料C、库存材料D、低价易
耗品
10、行政单位购入材料时,其入帐价为(ABC)。
A、买价B、运杂费C、税金D、差旅费
11、行政单位因购入材料所发生的支出应计入经费支出的是
(D)。
A、买价B、运杂费C、税金D、差旅费
12、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帐面原值为10 000元,现对其进行扩建,发生的变价收入为1 000元,发生费用3 000元,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原值为(D)元。
A、13 000B、18 000C、11 000D、12 00013、一般而言,行政单位外购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杂费应计入(C)。
A、基本经费支出B、经营支出C、固定资产价值D、结转自筹基建
14、行政单位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变价收入转让收入应通过(B)科目核算。
A、基本经费收入B、应缴财政专户款C、其他收入D、专用基金
15、行政单位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清理费用通过(A)科目核算核算。
A、应缴财政专户款B、专用基金C、项目收入D、其他支出
16、行政单位用基本经费收入购买固定资产,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帐通知单”,做(B)的会计分录。
A、借:预付政府采购款贷:银行存款
B、借:经费支出贷:拨入经费
C、借:基本经费支出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D、借:项目支出贷:预算额度
17、行政单位用项目收入购买固定资产,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帐通知单”,应做(B)的会计分录。
A、借:预付政府采购款贷:银行存款
B、借:经费支出贷:拨入经费
C、借:项目支出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D、借:项目支出贷:预算额度
18、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缴款项包括(A B)。
5.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篇五
内容简介编辑
本书内容共分八章。第一章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概述,主要介绍《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与基本内容;第二章至第六章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实务,按照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顺序讲解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方法与账务处理流程;[1]第七章为行政单位的财务报告,讲解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构成、编制与分析方法;第八章为新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讲解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的总体要求与操作程序。为便于读者查阅,本书附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新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原文。[1]
图书目录编辑
6.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探析 篇六
一、新《制度》的修订背景
原《制度》是1998年颁发实施的, 对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 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健全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 原《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亟须修订。修订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适应公共财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需要。2000年以来, 我国相继推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等多项公共财政管理改革, 都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改革要求, 财政部陆续发布8个补充规定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调整, 但一直未对《制度》进行全面修订, 有关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规定相对分散。通过修订《制度》, 把公用财政管理改革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写入新《制度》, 可以更好地适应公共财政改革与发展需要。
(二) 满足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新修订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财政部令第71号, 以下简称新《规则》) 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规则》对行政单位的预决算管理、收支余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也需要配套修订《制度》, 通过加强日常会计核算与管理, 落实《规则》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
(三) 进一步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原《制度》会计科目设置相对简单, 核算内容不够全面, 例如, 缺少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 行政单位直接管理的一些资产未予核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造成资产价值不实;会计报表列示的项目和内容不尽合理, 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收入和支出项目;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缺乏对报表附注披露内容的统一规定, 影响了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用性。通过修订《制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进一步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行为, 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二、新《制度》的主要改进及其意义
新《制度》通过完善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体系, 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和财务报表编制, 较为全面地规范了行政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新《制度》既集成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 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与原《制度》相比, 新《制度》主要有十个方面变化:
(一) 会计核算目标进一步明晰。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兼顾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
(二) 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改进。原《制度》仅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 而新《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双分录”核算方法的应用范围, 除固定资产外, 增加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非货币性资产和部分负债的“双分录”核算内容。
(三) 更加完整地体现了财政改革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对近年来出台的有关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补充规定进行系统梳理, 在新《制度》中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付职工薪酬”等核算内容, 将分散的会计规定集中体现在新《制度》中。
(四) 进一步充实了资产负债核算内容
1、资产方面。细化了有关资产的核算内容。比如, 将原来通过“暂付款”核算的资产内容, 细分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增加了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溢、受托代理资产等的核算内容。详细规定了取得资产没有支付对价情况下的资产计量原则。
2、负债方面。细化了有关负债的核算内容。比如将原来通过“暂存款”核算的负债内容, 细分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长期应付款。增加了应缴税费、应付政府补贴款、受托代理负债等核算内容。
(五) 新增了行政单位直接负债管理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产的核算规定。增设了“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单独核算反映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产情况, 与行政单位自用资产相区分。
(六) 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冲减相关净资产, 而非计入当期支出。这种处理方法在不影响准确反映预算支出的同时, 真实体现资产价值。
(七) 解决了基建会计信息未在行政单位“大账”上反映的问题。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建会计信息未在行政单位“大账”上反映的问题, 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八) 进一步完善净资产核算, 增设“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科目。资产基金是核算反映行政单位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 不能作为以后支出的资金来源。待偿债净资产是核算反映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
(九) 进一步规范单位收支会计核算。收入方面:按照行政单位取得收入的资金性质设置了“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 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支出方面:按照行政单位支出使用主体的不同, 设置了“经费支出”和“拨出经费”科目, 其中, “拨出经费”科目限定为核算向所属单位拨出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
(十) 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改进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取消了原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在收入支出表中增加了反映单位结转结余调整变动的项目。增加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 专门反映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新《制度》的实施, 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反映地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 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深化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新《制度》为什么扩大“双分录”核算方法应用范围
原《制度》仅对谷底资产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新《制度》进一步扩大“双分录”核算方法应用范围, 除固定资产外, 增加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9个科目的“双分录”核算。这种做法实际上市由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决定的。正如前面谈到的,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提供的信息既要全面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 也要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双分录”的核算本质就是为了解决会计核算目标的实现问题。由于我国预算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实际收支也只有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确认和报告, 才能与预算形成有效对比, 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如果将“双分录”的应用范围限定为非流动资产, 则无法实现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 也不利于部门决算和财政决算口径的一致, 还会虚增单位结转结余资金。例如, 单位发生预付账款时, 记“预付账款”, 不记支出, 造成单位资金已经支付, 但仍反映在账面的结余中, 虚增了结余。
此外, 对“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这两项负债采用“双分录”核算, 是为了真实反映单位负债的同时, 不影响预算执行的准确反映。如果不采用“双分录”, 就会面临“两难”;反映单位负债, 就无法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就无法反映单位负债。
四、财政部对于贯彻实施新《制度》的要求和工作安排
新《制度》自2014年1月1日期在全国试行, 实施时间进、任务重。
(一) 抓好培训工作。与原《制度》相比, 新《制度》变动较大, 需要在培训上下功夫, 让行政单位的广大财务人员真正学懂、会用。
(二) 做好新旧制度转换工作。各行政村单位要按照新《制度》要求, 尽快做好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更新调整工作, 确保按照财政部发布的新旧制度衔接规定做好新旧科目衔接, 保证2014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全面落实新《制度》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3.2.18.
7.从库存材料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篇七
摘 要 在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资产的科目包括了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固定资产、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以及财政应返还额度。笔者对此产生了这样疑惑:为什么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目表中只设置了库存材料一个科目反映材料物资成本,难道不论材料物资是否入库都只通过库存材料科目反映吗?还是只有入库的物料要进行处理,未入库的不进行处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与不解,笔者开始了对行政单位材料物资会计处理的探索。
关键词 库存材料 未入库 疑问 探索
一、材料科目设置的缺陷
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库存材料是指行政单位大宗购入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行政用物资材料,如购入大宗办公用品、器材等。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樣的结论——库存材料科目是用于核算入库物料成本。例如:
【例1】某行政单位购入甲类办公用品一批,价款42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费用,款项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行政单位应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材料—甲类办公用品 4 200
贷:银行存款4 200
从上例看,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入库材料价值应计入“库存材料”科目,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若材料尚未到达行政单位呢?应如何处理呢?也许,有人会想,既然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对应的科目用于核算尚未入库材料物资,那就不处理先,等到验收入库再把物料的成本计入“库存材料”科目。是的,平时,这样的方法是可以的,但等到月末物料依然无法达到无法验收入库时,我们还能不进行处理吗?如要进行处理,那么,未验收入库的物料价值是否也要计入“库存材料”科目吗?
显然,再按照上述的方法处理是不符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因为,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库存材料是指行政单位大宗购入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行政用物资材料。也就是说只有入库材料才能计入“库存材料”这个科目中,因此,尚未入库的材料的价值不应在“库存材料”科目中反映。那么,是否可以不进行处理,等到次月入库后再处理呢?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不能真实的反映期末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这问题上,笔者认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上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增设一个账户,用于核算行政单位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为了方便掌握,可以选用“在途材料”这一账户,用于核算行政单位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料的采购成本。设想例子如下:
【例2】若【例1】中甲类办公用品已经通过银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行政单位,则行政单位应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材料 4 200
贷:银行存款 4200
待该批办公用品验收入库时,再进行结转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材料 4 200
贷:在途材料 4 200
通过上述处理不仅有利于行政单位进行材料物资采购的控制,也有利于更真实地反映行政单位财务情况。
二、财产清查的思索
财产清查工作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为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初始数据,有利于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因此,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库存材料进行一次清查。如发生亏、盘盈,应当查明原因,作为增加或减少当期支出处理。按次规定对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例3】某行政单位盘盈甲材料10件,每件单价20元。
盘盈甲材料:
借:库存材料200
贷:经费支出200
从上述例子的解答看出,行政单位对于财产清查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发现盘盈或盘亏时不需进行会计处理,待查明原因后再处理。笔者认为行政单位库存材料清查,可以参考企业财产清查的处理。首先可以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用于在审批前,使账面数与实存数相等;其次,再根据查明原因,及时进行相关的处理。若上例,按照此方法,应当如此处理:
发现盘盈甲材料:
借:库存材料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贷:经费支出200
采取以上处理方法,笔者认为有如下两个好处:第一,它能及时的调平账面数和实存数,使账实相符,有利于确保后面业务处理的正确性;第二,它能提高行政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水平。
三、结语
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行政单位会计人的职责所在,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赵建勇.预算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8.行政单位会计客观题--答案 篇八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A.可靠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可理解性原则 【正确答案】D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是()。A.库存现金 B.财政直接支付 C.待处置资产损溢 D.财政应返还额度 【正确答案】C
3、行政单位现金盘查时,如发现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向有关人员追回的部分,应借记()科目。A.其他应收款 B.经费支出 C.其他应付款 D.待处理财产损溢 【正确答案】A
4、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下,年末,行政单位根据本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A.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B.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C.财政直接支付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正确答案】B
5、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科目。A.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B.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C.资产基金——存货 D.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正确答案】A
6、为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修理等后续支出,应当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等科目。A.财政补助收入 B.财政拨款收入 C.经费支出 D.其他支出 【正确答案】B
7、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应缴财政款核算内容的是()。A.营业税 B.职工工资
C.罚没收入
D.代扣代缴职工社会保险费 【正确答案】C
8、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行政单位根据收到的(),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贷记本科目。A.财政授权收款入账通知书 B.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 C.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D.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正确答案】D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财务报表的是()。A.利润表 B.收入支出表 C.资产负债表
D.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 【正确答案】A
10、下列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是()。A.国家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学校 D.政党组织 【正确答案】C
11、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包括()。A.企业管理者 B.人民代表大会 C.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行政单位自身 【正确答案】A
12、会计工作提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该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比性 D.及时性 【正确答案】B
13、下列不属于行政单位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是()。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正确答案】C
14、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属于行政单位会计的()。A.资产 B.负债 C.净资产 D.收入 【正确答案】A
15、下列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B.按规定支用额度时,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C.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D.终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为借方余额 【正确答案】D
16、行政单位依据合同规定支付的定金(不可以收回),应当通过()科目核算。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正确答案】A
17、下列关于存货的账务处理不正确的是()。
A.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使得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支出
B.置换换入的存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存货支付的其他费用(运输费等)确定
C.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存货没有相关凭据也未经评估,其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该存货就不登记入账
D.委托加工的存货,其成本按照未加工存货的成本加上加工费用和往返运输费等确定
【正确答案】C
18、下列关于行政单位固定的核算不正确的是()。
A.行政单位的软件,如果其是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的价值包括在所属的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
B.行政单位购建房屋及构筑物能够分清支付价款中的房屋及构筑物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也应当将其中的土地使用权部分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C.境外行政单位购买具有所有权的土地,作为固定资产
D.行政单位借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通过固定资产核算 【正确答案】B
19、下列固定资产的成本的确定不正确的是()。
A.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
C.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的金额确定
D.置换取得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其他费用(运输费等)确定 【正确答案】C 20、行政单位要对()计提折旧。A.公共基础设施 B.文物及陈列品 C.以名义金额入账的固定资产
D.境外行政单位持有的能够与房屋及构筑物区分、拥有所有权的土地
【正确答案】A
21、下列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B.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的应折旧总金额为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考虑预计净残值 C.行政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D.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正确答案】B
22、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无形资产的是()。A.著作权 B.土地使用权 C.专利权
D.购入的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软件
【正确答案】D
23、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不正确的是()。
A.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无形资产”,贷记“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经费支出”,贷记 “银行存款”等
B.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无形资产进行处理
C.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依法取得前所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D.置换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无形资产支付的其他费用(登记费等)确定 【正确答案】C
24、下列关于待处理财产损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报经批准核销的,借记“经费支出”,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B.按照规定报经批准核销预付账款、无形资产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借记“资产基金——预付款项、无形资产”,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C.出售、置换换出资产过程中收到价款、补价等收入,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D.“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完毕的各种财产净溢余 【正确答案】D
25、下列关于政府储备物资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单位支付的政府储备物资保管费、仓库租赁费等日常储备费用,计入政府储备物资的成本
B.政府储备物资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政府储备物资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C.行政单位报经批准将不需储备的物资出售时,应当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D.购入的政府储备物资验收入库,借记“政府储备物资”,贷记“资产基金——政府储备物资”;同时,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经费支出”,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 【正确答案】A
26、下列不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科目核算的是()。
A.能够与公共基础设施分开核算的,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供行政单位在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中自行使用的房屋构筑 物等
B.城市交通设施 C.公共照明设施 D.防灾设施 【正确答案】A
27、行政单位收到受托代理资产为银行存款时应计入()。A.受托代理资产 B.受托代理负债 C.银行存款 D.库存现金 【正确答案】C
28、下列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A.应缴财政款 B.应付职工薪酬 C.应付政府补贴款 D.长期应付款 【正确答案】D
29、行政单位从非同级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等取得指定转给其他单位,且未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资金通过()核算。A.其他收入 B.财政拨款收入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正确答案】D 30、下列关于行政单位支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经费支出和拨出经费
B.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拨付给所属单位的同级财政拨款资金 C.行政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在支付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进行计量 D.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应当在其发生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正确答案】B
31、关于财政拨款结转科目说法不正确的是()。A.财政拨款结转是指行政单位滚存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B.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两个明细科目;在“基本支出结转”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
C.调整以前财政拨款结转。因发生差错更正,以前支出收回等原因,需要调整财政拨款结转的,按照实际调增财政拨款结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
D.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滚存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额 【正确答案】C
32、下列关于行政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分项列示
B.收入支出表应当按照收入、支出的构成和结转结余情况分类、分项列示 C.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和附注应当至少按照编制 D.收入支出表应当按照季度和编制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行政单位会计基本假设包括()。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正确答案】ABCD
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有()。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正确答案】ABC
3、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流动资产的有()。A.库存现金 B.在建工程 C.银行存款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正确答案】ACD
4、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有()。A.应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正确答案】ABC
5、行政单位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A.购买价款 B.相关税费 C.运输费 D.装卸费
【正确答案】ABCD
6、行政单位的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A.机器设备
B.动植物 C.图书、档案
D.文物及陈列品
【正确答案】BCD
7、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无形资产的有(),A.著作权 B.土地使用权 C.专利权 D.非专利技术
【正确答案】ABCD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收入的有()A.其他收入 B.财政拨款收入
C.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D.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
【正确答案】CD
9、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A.经费支出 B.拨出经费 C.生产成本 D.营业外支出
【正确答案】AB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净资产的有()A.财政拨款结转 B.财政拨款结余 C.待偿债净资产 D.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正确答案】ABCD
11、下列属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的有()。
A.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B.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C.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D.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正确答案】ABC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特征的有()。A.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 B.必须为单位所占有或者使用 C.必须能用货币来计量 D.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正确答案】ABCD
13、下列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的有()。A.职工预借的差旅费
B.拨付给内部有关部门的备用金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D.行政单位支付可以收回的订金
【正确答案】ABCD
14、下列属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类别的有()。A.房屋及构筑物 B.通用设备 C.专用设备 D.档案
【正确答案】ABCD
15、行政单位应当按照()原则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A.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按照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作为摊销年限
B.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按照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中的受益年限作为摊销年限
C.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也没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5年的期限摊销 D.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 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一次将成本全部摊销
【正确答案】ABD
16、下列关于与无形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增加无形资产使用效能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对软件进行升级改造或扩展其功能等所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B.为维护无形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对软件进行的漏洞修补、技术维护等所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支出
C.为增加无形资产使用效能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对软件进行升级改造或扩展其功能等所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支出
D.为维护无形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对软件进行的漏洞修补、技术维护等所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正确答案】CD
17、不属于行政单位收入的有()。A.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 B.行政事业性收费 C.政府性基金
D.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行政单位会计是各级各类政府机关、政党组织等行政单位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的一种预算会计。()
【正确答案】对
2、行政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只能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正确答案】错
3、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对
4、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正确答案】对
5、存货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之间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改变。()
【正确答案】错
6、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盘盈、盘亏的,应当查明原因并直接进行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错
7、置换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无形资产支付的其他费用(登记费等)确定。()
【正确答案】对
8、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待处理财产的价值及财产处理损溢,终了,报经批准处理后,该科目余额应在借方。()【正确答案】错
9、行政单位的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等偿还的债务。()
【正确答案】对
10、资产基金应当在发生预付账款,取得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时确认。()
【正确答案】对
11、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正确答案】对
12、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这要求同一行政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变更。()
【正确答案】错
13、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正确答案】对
14、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报经批准核销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正确答案】错
15、“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正确答案】对
16、“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尚未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正确答案】对
17、行政单位接受委托人指定受赠人的转赠物资,应当通过“存货”科目核算。()
【正确答案】错
18、报废、毁损的存货,应当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正确答案】对
19、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正确答案】对
20、价值800元专用设备单位应该计入固定资产。()【正确答案】错
21、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正确答案】对
22、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正确答案】错
23、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因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原因而提高使用效能或延长使用年限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成本以及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正确答案】对
24、建筑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扣留质量保证金的,按照扣留的质量保证金金额,借记“待偿债净资产”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等科目。()【正确答案】对
25、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无形资产摊销。()【正确答案】对
26、行政单位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下月起,按月计提摊销;无形资产减少的当月,仍计提摊销。()【正确答案】错
27、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使用的修理设备、工具器具、车辆等动产,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科目核算。()【正确答案】错
28、因资产处置等发生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缴纳义务的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的应缴税费金额,借记“应缴财政款”等科目,贷记“应缴税费”科目。()【正确答案】错
29、发生长期应付款时,按照应付未付的金额,借记“待偿债净资产”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正确答案】对
30、发生应付职工薪酬时,按照计算出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正确答案】对
31、行政单位取得的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必须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项支出。()【正确答案】对
32、其他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统筹安排使用,意味着国家鼓励行政单位组织收入。()【正确答案】错
33、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正确答案】对
34、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自身开展业务活动使用各项资金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正确答案】对
35、待偿债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
【正确答案】对
36、财政应返还额度根据相对应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正确答案】对
37、收入支出表属于静态报表,应该根据相应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9.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九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编号。各行政单位在使用会计科目编号时,应与会计科目名称同时使用。可以只使用会计科目名称,不用科目编号,但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写科目名称。
第四十三条 各行政单位适用的会计科目如下:
第四十四条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资产类
第101号科目 现金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
2.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现金数额。
3.行政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4.有外币现金的行政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具体参见“银行存款”科目。
第102号科目 银行存款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存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2.行政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银行存款数额。
3.行政单位应按开户银行、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份终了,行政单位账面结余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逐笔查明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属于未达账项,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4.有外币存款的行政单位,应在本科目下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行政单位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务,应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外国货币折合为人民币记账时,应按业务发生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年度终了(外币存款业务量大的机关可按季或月结算),行政单位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的各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溢列入有关支出。
第103号科目 有价证券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购入的有价证券。
2.购入有价证券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兑付本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金)和“其他收入”(利息)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兑付的有价证券本金数。
第104号科目 暂付款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发生的待核销的结算款项。
2.发生暂付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借记“经费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尚待结算的暂付款累计数。
3.本科目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第105号科目 库存材料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大宗购入、需要库存的物资材料等。行政单位办公材料随买随用或没有大宗购入,不需要库存的,可以不设本科目。
2.购入、有偿调入的材料,分别以购价、调拨价作为入账价格。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
3.购入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领用出库时,贷记本科目,借记有关支出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材料的实际库存数。
4.本科目应按库存材料的类别、品种等有关项目设置明细账,并根据库存材料入库、出库单逐笔登记。
5.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每年至少应盘点一次。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盘盈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支出科目;盘亏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非正常性的毁损,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库存材料变价处理,恢复存款。变价发生损溢,相应增减当期支出。
第106号科目 固定资产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原价。
2.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价值,登记入账:
(1)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记账。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3)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应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证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10.行政单位会计报表问题及对策浅析 篇十
【关键词】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对策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能够如实反映一个行政单位的财收支结余情况。可以有效记录一个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有利于领导们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重要的决策。
一、会计报表的重要作用
1.行政单位会计决算报表能全面的反映一个行政单位的预算收支执行和结余情况
通过报表能够大致反映该单位的主要职责和经费开支情况。当前,随着政府信息公开透明,老百姓越来越关注政府“账本”,政府也逐步建立政府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来回应社会关切,比如:政府收支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等。通过公开来促进建立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促进政府会计信息公开,推进国家治理。
2.预算会计报表能够准确提供单位基本运行和项目建设所需经费
预算报表在行政单位里的作用举足轻重。每年底,各单位会对下年的工作开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预计。在报表编制中除了明确保证单位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支出外,还需要对重大工作提出预算方案。在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程序后。经人大通过后,财政会依据预算报表来拨付下年的支出。因此,准确编制预算报表为保证每个行政单位工作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比如:一个学校由于扩招,需要新建一栋教学楼,当地财政和教育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会首先对这所学校先进行考察,根据这些对学校的考察情况来作出自己的决策。在取得相关认定和依据后,该校会在编制预算报表的时候提出合理的依据。将该项工作所需资金计划列入下年预算中。据以财政才能全盘统筹安排教学楼建设所需资金。否则,该项资金不会落实。所以,预算会计报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引意义。
3.财务会计报表也是一个有力的凭证
相关财务、审计和主管部门能够依据其进行合理的资金规划,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地分析。发现各个单位之间的工作效率是否有所提高和进步,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去发现各个部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改进我们的工作制度,改善会计部门的管理方法,进一步的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财务的收支平衡。
二、会计报表中面临的问题
会计报表在一个行政单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会计报表任然存在一些不足,从而导致会计报表不能完全的发挥出其所有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收付实现制编制的会计报表不能完整的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
目前行政单位会计体系的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即按照实际收到款项和付出现金作为收入和支出确认与记录的依据。行政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也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编制的,其能够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促进各级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但收付实现制下编制的会计报表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不利于强化政府资产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有效防范财政风险。例如:在收付实现制下,政府的债务确认为收入,在资产负债表中却不作为负债列示,从而导致地方债统计困难,无法正确评估各级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同样,政府的基建支出仅以现金支付作为当期费用列支,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作为资产列示,导致成本无法合理确认。后期的转固工作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另外政府的固定资产不做折旧提取,无法反应其每年度的耗费价值和运行成本。导致其固定资产在管理、运营、和报废处置方面管理混乱。无法合理反映政府投资的效益。更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绩效考评。
2.数据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够完善
会计报表既要完整的披露一个单位的财务的状况和整体的资金流动的情况,又要全面的反映出这个行政单位的财政收支和各类的活动的状况。具有即时性和时效性。 然而在当前的一些行政部门中,存在的有报表编制不够完善合理的现象。例如财务人员凭证编制不完整、对会计报表的重视程度不够、会计报表设计时的详细化程度不高等。从而导致报表编制所需的数据和资料采集不全、报表编制的时候态度敷衍、报表所反映的内容严重不完整。会计报表就不能全面反映整个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从而不利于基于会计报表信息所做的决策。
3.数据虚假不够真实
单位的财务报表反映的是这个单位整体的财务预算收支情况。通过专业人员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和督查,可以了解该单位在履行行政职能的过程中是否遵守合法合规,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可以有效规范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目前有些单位为了掩盖其违法违规行为,私设小金库,或者将收支列入往来科目,或者以收抵支,或者直接在会计报表上做文章,从而导致报表反映的内容不真实,报表数据缺失的情况。从而导致其会计报表就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来这个单位的财务的状况。
三、对会计报表进行改善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提出一些完善的方法和意见。以便在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保证政府会计报表信息质量提高,从而有利于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有利于公众真实全面的了解政府的收支运营情况。
1.加快行政单位会计改革,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公布。自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未来,我们的会计报表需要与企业会计制度接轨。报表需要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包括地方债、贷款利息、以及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政府对企业的投资情况及投资收益、政府各级部门固定资产运行情况、固定资产折旧信息、公共基础设施的价值等。这些才能方便相关部门摸清政府各级部门的“家底”。为科学合理地分析政府偿债能力、债务风险、进行风险预判提供依据。为综合考评政府的投资效益提供数据。
2.完善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内容
随着公众对政府的“账本”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在报表设计上需要更加详尽。在常规报表后需要加入相关附表作进一步说明。比如:“三公”经费表,“财政供养人员变动明细表”等。同时,在报表说明里面要针对预决算收支情况,收支上下年情况对比等重大事项做详细说明。 另外,我们也需要提高行政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合理设置岗位。保证会计事项记录及时、完整,会计报表编制取数正确。
3.提高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素质,保证报表真实性
只有真实的会计报表的内容才能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进行科学的战略决策,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下功夫,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保证单位的经济运行不受人为干扰。从根本上防止了单位内的弄虚作假,由会计人员没有尽到责任而造成的单位经济损失。同时,政府审计部门、督查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相关单位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各级政府部门能够遵纪守法,履行自己的职能,正确合理的使用资金。做到帐表相符、账实相符,从而保证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理性。
四、结语
会计报表意义非凡,作用重大,单位的会计人员更应该意识到报表具有重要的饿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的发现报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的采取完善的办法,让报表能够真实的记录一个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张俊.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完善[J].财经界,2012(09):66-67.
[2]余堤强.借助会计电算化轻松编制事业单位部门决算[J].财会月刊,2012(17):56-57.
1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研究 篇十一
近年来, 员工挪用公款、串通舞弊等丑闻时有发生, 会计没能在事发之前查出相应的错弊, 其根本原因就是会计监督薄弱。会计虽然有一套特有的工作程序, 但也要在遵守单位制度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操作, 而没有充分考虑单位实际情况而设计出来的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多漏洞, 再加之没有抓住经济业务的风险点, 同时又缺乏可操作性, 使会计失去了发挥监督作用的前提基础, 从而无法及时查错防弊。通过对历年发生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会发现, 有的时候会计人员在事前并不是没有察觉到任何端倪, 而是发现了一些迹象, 去向相关部门人员反映时, 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最后不了了之并不按制度办事。即使发现了问题, 鉴于单位各部门人员都是按照惯例办事, 会计人员也只能接受现状, 融入其中, 从而没办法及时纠错, 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部门, 更应当加强会计监督, 提高单位运行效率的同时降低单位内部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薄弱的原因
(一) 会计监督的意识比较弱
总体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较少关注会计的监督职能, 更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对提升单位运行效率和降低单位运行风险的重要性, 只是把会计工作当成是反映单位财务事项的一项活动。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会计监督意识薄弱的局面, 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领导不重视、员工认识不足和组织文化的滞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大多只是把会计机构当成一个核算部门, 按照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相关的制度规范来建立会计体系, 对其财务事项进行核算反映即可。领导层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总指挥, 一旦忽略了会计监督, 必然就会造成整个单位都不重视会计监督。就员工自身来说, 完成本职工作即可, 既然上级没有会计监督方面的要求, 那么员工也会认为会计监督不重要。员工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意识薄弱的局面。此外, 组织文化的滞后也是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意识薄弱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稳定, 大多数人员都存在懈怠心理, 对工作缺乏内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对于发现的问题只要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便会充耳不闻。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组织文化使得会计监督难以引起重视。
(二) 会计监督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相关制度不完善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制度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制度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其业务活动的特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职责分工和员工守则等都只是照搬成功单位的一般做法, 并不是根据单位自身业务活动的需要来建立的。其次, 单位在制度设计时没有抓住关键的风险点。每个组织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风险点, 控制住这些风险点是制度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也是会计监督发挥作用的关键。而单位制度设计的常见问题是根本没有考虑这些风险点, 从而导致设计出来的制度存在诸多漏洞。最后, 单位在制度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可操作性。通常制度是由单位管理层从上而下设计出来的, 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如就制度的执行来看, 一方面, 很多单位的管理者凌驾于单位的制度之上, 完全不受制度的约束, 存在着“一言堂”的现象。这使得设计出来的制度被束之高阁, 成了一纸公文。另一方面, 单位内部没有形成遵守制度、照章办事的氛围。很多时候还是按照所谓的惯例办事, 人情文化较为严重。“一言堂”与人情文化严重影响了制度执行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
(一) 强化会计监督的意识
要改变其会计监督薄弱的现状, 加强会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强化会计监督的意识。总的来说, 在单位内部, 需要形成重视会计监督的共享信念, 不再把会计看成简单的核算反映工作, 而是对单位的各种财务事项起着监督作用的一项重要活动。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会计监督不仅可以提升单位内部的运行效率, 还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的风险管理。只有形成了对会计监督的正确认识, 并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才能够保证会计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使其正常发挥作用。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领导、员工和组织文化三个方面来改变会计监督意识薄弱的现状。
为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全范围形成重视会计监督的共享信念, 首先领导必须不仅仅是把会计机构当成一个核算部门, 而是从提高单位运行效率和降低单位运行风险的层面来看待会计相关工作, 对会计监督给予足够的重视。领导层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总指挥, 指引着单位的发展方向, 一旦领导层开始重视会计监督, 那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强化工作就算是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而员工对会计监督认识不足的情况, 虽然会随着领导的重视而有所改善, 但仍然需要针对员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当然, 对会计监督的内部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此外, 还可以针对不同工作性质或者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加强其对会计监督的认识, 比如举办讲座、开讨论会等。随着领导层面和员工层面改进措施的开展, 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文化也会得到提升。为了进一步改善组织文化, 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 改善会计监督的相关制度
会计监督意识和相关的组织文化都是一些潜在的抽象概念, 虽然对加强会计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仅凭这些抽象概念是不足以保证会计监督发挥作用的。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在相关制度上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使制度与会计监督相辅相成, 共同作用于单位的内部管理。毕竟任何抽象的概念都需要转化成明确可行的制度才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针对其相关制度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制度的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 而制度的执行则要注意全面性和权威性。
具体来说, 制度设计的改善首先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设计制度时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其业务特点, 不论是组织结构还是职责分工, 都不能只是照搬成功经验, 确保制度与会计监督相匹配。其次, 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检测单位业务活动中的风险点, 针对各个风险点来设计相应的制度进行控制, 消除制度的漏洞。最后, 需要强调制度的可操作性, 制度中的每一项规定都要进行试运行, 看其是否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对没有通过试运行的规定要进行改进。在制度执行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改变“一言堂”的现状, 不能让管理层凌驾于单位的制度之上。管理层应当意识到制度不仅用于约束员工, 也应当用于约束管理层, 任何人都应当遵守与自己相关的制度, 做到制度执行的全面性。此外, 还要逐渐淡化人情文化, 任何事情都应当按照规章制度来办, 在单位内部树立起制度的权威性, 不能把设计出来的制度当成一种形式而将其束之高阁。
四、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部门, 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内部运行效率,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为了改变会计监督弱化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领导、员工和组织文化三个方面来强化会计监督的意识, 并从制度设计和执行两个层面来改善相关制度, 从而强化会计监督。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薄弱主要是由于其会计监督的意识比较弱和会计监督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为了改变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领导、员工和组织文化三个方面来强化会计监督的意识, 并从制度设计和执行两个层面来改善相关制度, 使会计监督得到强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措施
参考文献
[1]欧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问题与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文化, 2014, (3) .
[2]欧明建.基于会计基础工作视角的内部规避控制风险分析──“两个第一贪”引发会计职务犯罪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商贸, 2014, (4) .
【行政单位会计处理大全】推荐阅读:
行政单位会计账务处理09-22
行政单位会计分录07-05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培训09-2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总结10-05
行政单位会计练习题附答案08-14
行政单位会计实习工作总结10-08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索08-19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