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8篇)
1.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一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A.培育“四有”公民
B.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再现能力。依据教材论述可知,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所以A项正确。
【答案】 A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之所以要重视发展教育,这是因为()①教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战略性支柱产业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优秀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认识能力。依据知识判断,①③观点错误,②④符合要求。
【答案】 D 3.发展科学事业,必须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这是因为()①哲学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②二者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③哲学社会科学虽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但也有一定的作用 ④二者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发展科学事业的理解领悟能力。依据题意分析,①③观点错误,②④符合要求。
【答案】 D 4.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目标,必须扎好这个“根”、守好这个“魂”。这是因为()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D.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信息的能力,依据知识分析,A、C、D说法均错误,B符合题意。
【答案】 B 5.在2017年秋季开学之际,某省先后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和“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两大活动体现的共同道理是()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解析】 本题以净化文化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与获取信息、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二者都是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C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一方面意思,与设问不符;D说法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6.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正日益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培训;希望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等。满足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上述文化需求,需要()①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③积极支持各种电视娱乐性综艺节目 ④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题意判断,①②④符合要求,③表述错误。
【答案】 D 7.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下列不属于该类活动的是()A.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B.“电脑算命”“星相算命”“麻衣看相”等活动 C.“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青年文明号”等活动 D.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活动 【解析】 B中都是落后文化,不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答案】 B 8.“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是()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③沿着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轨迹正常发展 ④躬身践行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依据题意分析,①②④符合要求,③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C 9.近年来,各地文化着力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带动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广大社区居民踊跃
“共创和谐绿色家园活动”
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1)图片中是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假如你所在的社区或农村也举办类似的活动,你该如何对待?
【答案】(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的是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能力提升] 10.培育文明风尚必须让书籍融入生活、让群众融入实践。为此我们要()①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推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材料主要阐述如何让人民群众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来。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 A 11.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解析】 B、C、D表述错误,A符合题意。【答案】 A 12.我国不同主题的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异彩纷呈: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特色社区、精品社区、无毒社区、青年文明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这些活动()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 ④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 培育“四有”公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①不选;④显然与材料不符。【答案】 D 13.2015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2015“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最美孝心少年”名单。来自甘肃的李依桐、李易轩姐弟,来自山东的王荠悦,来自河南的王帅康,来自湖北的刘倩等12名少年获评2015“最美孝心少年。”如果请你以此为背景,为学校宣传栏写一篇宣传稿,最合适的题目是()A.传承优秀传统道德,增强诚信意识 B.发展大众文化,奏响文化主旋律 C.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D.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信息的能力。公益活动“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4.为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国各地许多公共文化场所陆续免费开放。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些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在美术馆,欣赏古今中外书画大师的作品;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科技展览馆,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享受精神愉悦,接受文化熏陶。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答案】 ①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③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⑤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四有”新人。
2.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二
一、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写道:“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 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他的观点十分精辟地论述了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的关系, 即:两者既密切联系, 又相互区别。首先, 语言是一种文化, 而且是一种基本的文化, 但它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并非它的全部。其次, 文化是语言的一大特点, 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话, 文化就是语言教学中的重心。
正因为语言和文化有这样一种特殊紧密的关系, 杜道明在语言与文化新论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因为语言系统中凝聚着几乎所有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信息, 这就促使语言成为文化总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具有原文化的性质。而且, 语言客观地反映了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认识水平和每个民族特殊的认识方式, 因此, 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文化凝聚体。掌握一门语言, 实质上就是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语言只有通过丰富、深广的社会历史文化才能呈现出全部的意义。这种基于文化的语言观提示我们:要学习一门语言, 就必须了解其文化。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的其中一项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总目标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课程目标结构中, “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内容。在目标结构的“情感态度”和其他项目中, 对“文化意识”也有相关的要求。“标准”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使用, 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能力, 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又称作结构主义, 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 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它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教学思想。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存在的, 个体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 对事物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由事物本身决定的, 人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 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 以建构起新的经验, 而这一认知建构的过程常常通过参与共同体的社会互动而得以完成。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认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本质和建构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多维度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 除了知识向度外, 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向度。因此, 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主观感受现实的事物, 去“亲自经历”各种跨文化情景, 并做出自己对文化现象的解释和判断。简言之, 就是要“构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之所以被广为接受和推广, 关键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重新解释了知识的本质和学习发生的机制。下面, 笔者将从学生观和学习观这两个方面阐述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跨文化教学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单项输入, 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在对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 学生已经形成了与母语文化相适应的认知图式, 如果用这一认知图示去预测和判断与母语文化有较大差异的目的语文化, 就必然会导致交流障碍, 这就需要把新的文化整合到学生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 还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 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并以此为依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 而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 彼此做出某些调整。如教师在讲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陕西专用) 第四册第六单元CULTURAL CORNER中The Universal Dragon的时候, 就可以先让几个同学谈谈龙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这样, 学生自然会谈到龙是如何的神圣和尊贵, 教师可以很快地判断这种想法来源于他们的母语文化。在学生的母语文化中, 龙是炎黄子孙的化身, 是吉祥的象征,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可见对龙至深的崇拜。随后, 师生最后总结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圣洁权威的。接下来, 老师再引导学生仔细去回忆所看过的有关龙的国外影片, 并谈谈龙在影片中的形象, 学生就会想起《侏罗纪公园》里的凶残的恐龙形象, 《指环王2》中的“戒灵”, 类似冀龙的怪兽形象。最后,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龙在英美国家是邪恶的象征。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是直接地呈现西方人对龙的认识, 而是通过有效的师生交流,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进行对比, 由此, 英美人眼里的“龙”作为新信息和学习者对龙原有的认识经验相互作用, 加深了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并形成了对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性的认识。
建构主义学习观中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 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团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所谓学习共同体, 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 这一观点对课堂上的两大主角———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 即: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和促进者, 而学生才是课堂互动中的至关重要的中心人物, 他们彼此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根据这一理论, 教师在讲解body language (陕西专用)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让他们以合作的方式在课前分别搜集body language不同方面的信息。这样, 小组成员在相互沟通和合作中不仅基本上完成了对body language知识的建构, 而且还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 各组分别以表演的方式呈现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 利用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 以增强课堂环境的生动多样性,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当每一组都呈现完他们的信息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所呈现的这一body language相对于我们所使用的相同的body language有什么区别, 并就这一问题在生生之间引起讨论。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只是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以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去解决。因此, 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 而真正活跃在课堂上的是学生, 这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英语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课, 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以达到学习目的。在对中西body language差异性这一问题的讨论中, 生生之间相互作用、激发和影响, 不同的想法和认识互相碰撞和融合, 从而在不断的表现、思考、反馈、吸收和内化过程中获得了跨文化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 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因此, 要想真正建构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就离不开具体情境中的实践。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 而语言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所以英语课堂能超然于生活之上, 因为它就是一种特定的生活场景或生活方式。现用的高中教科书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设计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 能使学生较容易地进入“角色”, 进入“生活”, 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如在对某课的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时, 老师可以偶尔设计一次英美国家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 提前告诉学生:“既然我们要讨论的是英美文化, 那么我们就以他们的上课形式进行。”接着, 让学生坐成一圈, 教师也主动参与到其中, 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自由的师生关系, 通过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情景”之中, 使他们了解到在英美国家中的授课方式及师生关系。教师表面上移植了一种教学法, 实质上是移植了西方的平等观念, 这也正是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维度上表现出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当我们对相同的人或事进行评价或判断而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时, 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价值观念的教育, 学生只有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 才能真正建构跨文化意识, 从而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总之, 教师应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挖掘语篇中的文化信息, 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促使学生不仅建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更大力建构自身的文化知识系统,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 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向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63—64.
[3]左广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4]付国庆.论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 2008.
3.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教育形势下,中学教育也不能仅限于知识领域,而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应当在历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历史课堂作为传播平台,传递社会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利用高中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中的人物或事件,而应该引导学生从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去思考事件或人物背后的价值。在历史课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学历史的学习,能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生动的讲解,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符合课程改革的标准,完成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要求。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受思想支配的,要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思想理念。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观点,对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及时纠正。要想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调整,让历史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效结合。利用历史教材丰富的资源,加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思想情操进一步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历史课程作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无数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美德,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美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历史这门学科的资源优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思想情感,这是一名历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历史教程中,利用历史课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拓展引申,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探索与思考。
比如,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温“七七事变”,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在全国各地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太行山上、青纱帐里到处有游击队的勇士的身影。中华民族用小米加步枪一次次击败了日军的扫荡,面对敌人惨烈的挑战,中华民族以顽强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抗日爱国的壮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中思索我们今天和平与安宁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再引申到当前的国际形势,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强国的重任将由他们来承担。学生必须有更好的综合能力和正确的思想情感才能在日后的祖国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爱国教育和人生的启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历史课堂上有所体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利用高中历史课堂,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
要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引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情感意识,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造,采用多种教学手法来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教育。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当前先进的教育技术,通过网络收集课程所需的影像图片、音乐等历史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再现。比如在讲甲午战争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中央十套“探索与发现”节目制作的《甲午海战》的视频。这个视频既讲述了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也呈现出以邓世昌、丁汝昌为首的中国海军殊死奋战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更直观的感受,使历史更加具有感染力,促进学生情感思想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还可以利用传统诱导法来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正面的认识,倡导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人物和故事让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对比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感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讲一些开国领袖的勤俭生活轶事或者雷锋乐于助人的英雄事迹,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健康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可以应用情感传递法进行教学。教师利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进行描述,让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与历史时间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比如抗倭英雄戚继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等无数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有效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使历史这门学科变得更有学习价值。教师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生动讲解,逐渐塑造出学生健康的情感意识,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提高了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为:D/2015/02/265。】
4.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四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解析:选A 依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景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是苏俄进行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B项是斯大林时期,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选B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实施于1918年到1921年,这个时期正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所以B项正确。
3.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选B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答案为B项。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5.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C.苏联实施了“一五”计划 D.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
解析:选B 1921年起,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邀请美国资本家到苏联投资,目的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
6.关于下列图中两项水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 B.都由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 C.都是专制集权政治的产物 D.是美英两国工业化的重要成就
解析:选B 两项水利工程都是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故B项正确。
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选C 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模式设立的目的是尽快的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有很大的弊端,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的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故选C项。
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农业上大规模种植玉米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解析:选D 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是指赫鲁晓夫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9.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提出加强利润刺激两个基本准则:(1)“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2)“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 C.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D.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做法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可知,“利别尔曼建议”实质就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所以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建议理论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实践上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但并没有提出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没有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A、D两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B项说法不正确。
10.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解析:选B 由题干中的“1971年”可知此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虽然触及斯大林体制,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触及原有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11.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 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 D.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加以了模仿
解析:选A 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的关键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政治领域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是对经济领域改革,二者改革的领域是不同的,所以C、D两项本身均是错误的说法。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的意图都是想改变斯大林模式,所以“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12.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解析:选D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故A项错误;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故B项错误;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故C项错误;三大改革都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材料三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6分)(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4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8分)解析:第(1)问,“退却年代”指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罗曼·罗兰认为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据此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回答。第(2)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全球史观角度看,它对当时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二战后欧洲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问,前一种“组织方式”即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其弊端要从计划经济模式在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分析;后一种“组织方式”指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联系1992年确立改革目标,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回答。答案:(1)“退却年代”:指新经济政策。
理解:在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评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表现:“一大二公”,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答出任意2点即可)调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4.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三 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
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之后,这个危险似乎不很大……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4分)(4)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4分)解析:第(1)问,从“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中概括分析其措施;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罗斯福放弃了自由放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来理解其运行方式。第(2)问,材料二共四句话,为总分结构,后三句为其具体措施,从中概括归纳即可。第(3)问,从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市场作用两个方面总结其特征。第(4)问,从改革成功的经验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国情,从经济发展规律等方面归纳,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3)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
5.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五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
一、预习引导: 疑难点拨
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是什么?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2、误区警示:
误区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
注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经济建设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误区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GDP到2020年比 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注意:是人均 GDP 翻两番,而不是 GDP 总量翻两番。
误区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各地区同步发展的过程。
注意: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
A.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3.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正确认识是,这一指标 ①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②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③不能反映该国的生态、环境质量 ④能反映社会的公平与和谐程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有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们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全面小康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的发展模式,由和谐经济发展模式、幸福经济发展模式、稳定型经济发展模式、再生型经济发展模式共同组成。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应该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③取消重工业等有污染的行业;④完善法规、政策,落实工作责任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
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 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
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7.福建省南平市大力发展养殖业,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发电,用鸡毛、鸡肠等制成高蛋白的鱼饲料。鸡粪、鸡毛、鸡肠等“垃圾”不但没有污染水源,每年还能带来数千万元的产值。这启示我们
A.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B.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
C.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 D.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8.作为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人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国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①是为了居者有其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②有利于稳定钢铁、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
③是利用再分配手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④可以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2013年12月12—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
①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判断题
11.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唯一指标()12.全面小康是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十课 第二框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教学目标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预习引导: 疑难点拨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那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第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2)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4、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太大,严重制约长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更全面反映了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③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6、怎样统筹城乡发展?(1)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怎样具体统筹城乡发展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7、怎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4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加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有利于
A.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B.不断提高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C.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D.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共发布了九个一号文件。每年一号文件的重点不同,但都贯穿一个主题,即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做好当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为了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需要
①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国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国家采取这些政策与措施 ①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④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这一影响的合理顺序是
①增加居民消费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拉动经济增长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②一③一④一① C.④一③一①一② D.①一④一③一②
6.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趋势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它表明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逐渐被弱化 B.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被取代 C.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 D.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都将绝对减少
7.国外的蔬菜种子因品种多、产量高在我国占非常大的市场份额,但都采用了“断代技术”——只能种一茬,想继续种植,必须重新买种,而定价、供货权都掌握在国外。这警示我们要
A.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C.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D.适度减少“引进来”,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8.《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强调,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主题和主线要求的是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③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新格局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消除区域发展差距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9.某省在发展当地经济中重点扶持150个乡村旅游点,实施“一县一特色、一点一精品”工程,着力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精品。这有利于
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③建立以工促农长效机制 ④提高恩格尔系数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0.杭州市规定自周五起,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开发商若要大幅降价,需重新备案,而重新备案不仅手续复杂,还需要等待8-10天。近期中国二、三线城市楼市表现低迷,杭州市此举或为稳定市场预期。这是国家通过_________调节房产市场。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与经济
判断题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高中政治教案 篇六
1.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掩耳盗铃
思考: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环节二:新知探究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①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
A.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①正确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局限性
A.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图片展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环节三:心灵感悟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环节四:行为提升
结合漫画和本框的学习,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理解:
观点一: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观点二: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
环节五:课堂小结
懂了哲学,“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你如果想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在使你获得智慧和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节六:当堂达标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七、教学反思
1.巧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根据本课特点,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使用了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言论,并以学生喜爱的漫画、flash等形式来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又能体现新课程要求。
2.构建表格框架,化杂乱为有序。对于相似知识点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混淆,分不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表格方式进行处理,可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以知识框架形式呈现,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7.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七
一、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净化学生的心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既是教师素质形象的展现,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美的人格,浓郁的爱国情结,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为学生树立起高大形象,感染、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是原则性、教育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教师工作中对教学、对集体、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都是其人格的外在表现,会自然地、多层次、多侧面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不断提高着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效仿老师的言行和人格,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意识和观念。
二、以和谐活泼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有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不仅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手段,而且是一项“育人工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施调控的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的调控,集中反映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教师的管理既要从严治教,
第三,大量的不合格建筑植筋胶流入市场,建筑商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往往会将这些产品用于工程中,这样的植筋胶经过长期的风化和腐蚀,会使各项指标有所下降,长此以往,这样的植筋就形同虚设了。
第四,如采用膨胀螺栓植入,其焊接接头必须作防腐处理,否则将会由于焊接接头的锈蚀而导致质量下降。
二、填充墙中的腰圈梁植筋
当框架梁柱间的填充墙高度大于4米时,必须增设腰圈梁进行二次结构浇筑。这种腰梁内的主筋与柱间的粘结,工程中也多是采用“后期植筋”的方法进行施工。关于工程的这种植筋方法的“利”与“弊”和上述的填充墙中的拉结筋植筋类似,无需赘述。为增加腰梁与框架柱间的连接效果,提高抗震性能,建议这种腰圈梁的主筋采用预埋,其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保证。预埋方法也不复杂,就是在柱模立好后混凝土浇筑前,在柱模上的腰梁主筋所在位置钻孔,将钢筋插入,并要注意插入钢筋的长短错开,以保证腰梁主筋的接头错开,然后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备并拆模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且在腰圈梁模板支设前将腰圈梁与柱接头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在腰圈梁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前浇水润湿。
又要有民主作风,要善于创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助、互竞、共同提高的班级团队。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集体、学生主体作用协同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调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树立集体利益至上的观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影响力,激发学生树立集体尊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又要坚持人格尊严和知识探究平等的原则,用心关爱学生的成长,调动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个体品质的形成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的学生命活力所在,也是思想政治课的职责所在。其实际,一是社会实际,一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实际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尽可能一致起来,从而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
教师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现象及其本质;还应认真对待和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消除一些认识的误区,提高他们的觉悟,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对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读书无用论”、“金钱万能论”及“无官不腐败”等思想问题要敢于和善于直面和解答。通过分析与争辩,教师明确立场和观点,教会学生分析、看待问题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学习活动中融入进学生的思想,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分辨问题的能力。
四、以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举行辩论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课堂的延伸,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
三、构造柱及加固技术措施中的竖向钢筋的植筋
规范规定,在框架结构填充墙中,当墙长大于5米时,需增设构造柱;所有门窗洞口两侧必须增设构造柱。在工程实践中,为施工方便,这些构造柱内的竖向主筋一般采用“后期植筋”的方法。这种植筋,采用建筑植筋胶植筋较为方便且易保证植筋效果。为保证植筋质量,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钻孔的位置和孔径大小要准确,避免由于孔位不准确而出现二次钻孔和由于孔径过大而影响植筋与原有混凝土间的粘结。第二,钻孔后要注意孔内的清理,应采用吹风机或毛刷将孔内的灰尘清理干净,以防由于灰尘的隔离作用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第三,要注意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适应建筑植筋胶的固化和强度的提高。第四,要保证建筑植筋胶的质量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切不可以次充好,并要派专人进行胶浆的配制,严格按产品说明的配比进行。
加固技术中的竖向钢筋也多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植筋,其施工要求和注意点也与之相同。
工程中的“后期植筋”现象是常见的,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哪种位置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植筋施工,或选择其他方式避免后期植筋,广大施工技术人员需加以比较选用。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思考
何正兵
(东海县安峰高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11)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方法,同时还是一种很重要的交际手段。提问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和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有很多讲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确运用提问技能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提问问题意识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及时发现并检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和信息;能组织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管理功能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角度来看,问是深入的阶段,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心悦。问题的提出,不是为问题而问问题,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把被遮蔽的问题挖掘出来、剥离出来、明晰起来的过程。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
二、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
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活,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调查、体验劳动,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此类活动不仅仅可以收集与教学相关的一手资料,为教与学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国家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动,从而增强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
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举行辩论会,让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辩证看问题、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知识来解答。在提出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又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缺乏引力,索然无味、抓不住重点、高不可攀、内容空泛的提问,同时要提问适度。好的提问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同时尽量根据教学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在提问和讨论中,开阔思维,体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和提高能力带来的快乐,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生成问题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生成新的问题的过程。生成因预设而美丽,预设因生成更精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智慧和挑战,导致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必须使课堂教学有使学生“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创造活动,这就是所谓生成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生成一种开发的教学运行环境。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由学生自己
五、以时事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8.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普通高中;核心价值体系;路径;探析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纵深方向不断深入,利益、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这对我国高中学校教育中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中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果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很容易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义相背离的错误价值取向。这不但会给高中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笔者在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贵州水城普通高中学校教育为例,对普通高中学校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讨。
一、普通高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这一重要命题。跨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民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42.1%。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快车驶入了高速推进时期,信息传递的速度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内容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相应,作为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变化,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腐败思想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并对高中生这一社会群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断深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独立人格;高中阶段也是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通过有效途径开展对高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够引导其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诸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助力。
对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培养民族奋斗向上的精神,坚持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围绕着爱国主义为中心,以改革创新和和谐社会构建为原则,形成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和谐社会”。
二、普通高中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党的带领下,各级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高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充分认识,大部分高中学校也都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例如,不定期的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利用班会组织学生通过演讲、辩论等丰富的形式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总体而言,高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效有所不同;就不同地区而言,东部地区要优由中西部;就同一地区而言,市区高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要优乡镇和农村。贵州水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1%,在高中学校当中少数民族学生也占很大一部分,这一方面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充分挖掘名族文化中蕴含的独特内涵,并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笔者对贵州水城普通高中开展相关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水城县的普通高中学校历来都较为重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然而各个学校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学的关键时期,部分学校为了节省资源和时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课程过于简单化,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分析较少,抑或是缺乏开发利用本地区校本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教师教学不起劲,学生学得沉闷,久而久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因素。贵州水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西部,现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同时由于受到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引进新教师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地区高中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效果不佳的窘境。
(三)城镇化过程中,物质利益的诱惑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近几年水城县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制镇从2011年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13个,城镇化率达18.17%。但是,社会上重技能轻思想道德素质的观念也在不断形成,尤其是部分家长的不当引导对高中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产生负面的导向作用,高中生本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念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影响。加之,目前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娇生惯养,致使他们比较自我,缺乏集体感,这也是水城县普通高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
三、普通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深入挖掘,巧妙结合,生动开展。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该体系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这样既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同时又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原来较为抽象的理论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作为高中生,他们的价值观大多是经过一定的社会实践之后潜移默化形成的,此时如果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那么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nlc202309051110
水城县作为革命老区、三线建设城市,拥有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现实题材。高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高中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博物馆,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生成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内外齐抓,开渠引水。
提升现有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大力引进师资,充实现有的师资力量。一方面,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出台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培训,从而提升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实施教师引进来策略,每年到国内各大师范高校引进教师,或从其他地区引进优秀教师。这些教师或是从高校刚刚毕业,或是在工作岗位上已历练多年,他们能够在教学中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使高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三)顶层设计,宏观布局,微观切入。
高中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工作离不开教育部门、学校管理部门的宏观布局,更需要将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主要阵地。高中学校的教育工作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宏观布局,作为主管者更需要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对高中学校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又不能越位,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个学习的特殊性,允许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做到合理指导、不越位、不缺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要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导教学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基础,围绕着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为核心发展形成的一套积极的、健康的价值观体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理念一致,因此高中教师就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系统的展示相关理念精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使得学生从思想上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让整个课堂生动起来,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例如在教学中多结合时事案例、讨论辩论式教学、游戏比赛式教学等,增强课堂趣味性、创设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能够转变学生对理论教学的负面印象并让学生喜爱上核心价值理念教学,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普通高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和理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此,高中教师应该加深认识,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度,这不仅仅是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社会主义核心理念教育的政策,同样也是全方位培养学生,推进新课改实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高中是随时随地的,教师要妥善利用并挖掘生活中的各种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敏感度,长期熏陶之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含义以及他们肩上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朱礼果.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学生政史地(教育指导版)2010(11)
2]田养邑.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以宁夏回族自治区X县为例,2013.
3]季克高.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之中[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6)
4]谢双园.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J]大江周刊(论坛)2011(3)
5]丁晓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德育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6]费拥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视域[J]学术探索,2012(12)
【高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单元质量检测卷(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教案10-13
高中社会实践活动记录09-10
高中生社会实践鉴定07-25
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800字08-01
高中生暑期三农社会实践体会08-01
怎样写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08-28
高中生工厂社会实践报告参考09-22
高中生寒假工厂社会实践报告10-12
高中生关于白色污染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06-12
高中生到图书馆图书社会实践格式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