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读书报告(精选13篇)
1.语言学读书报告 篇一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报告
一、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我读的语言学的书是珍藏本《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是瑞士的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编著的,由沙·巴利、阿·薛施蔼、阿·里德林格合作编印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不是索绪尔本人亲自编写的,而是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沙·巴利、阿·薛施蔼、阿·里德林格等收集许多同学的听课笔记和索绪尔本人的一些手稿及材料,据此整理出的。这本《普通语言学教程》于1916年在日内瓦出第一版、1922年在巴黎出第二版,其后还连续出了第三版和第四版,1949年出的第五版,各国语言学家先后把它译成德、西、俄、英、日等国文字,使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而我国也出版了许多种译本。而我读的这本珍藏版本的《语言学教程》是高名凯先生在1963年根据原书法文第五版翻译、由岑麒祥、叶蜚声校注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在2009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出版发行的。
二、作者简介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生前的笔记编写的,这本书集中体现了索绪尔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内容介绍
这本书一共335页。除去前言和第一、二、三版序的说明还有绪论外,共分为:第一编:一般原则,第二编:共时语言学,第三编:历时语言学,第四编:地理语言学,第五编:回顾语言学的问题 结论五个部分。还有在书最后的索引和校后记。
“绪论”部分由七个章节和一个附录:音位学原理组成。讲述了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的材料和人物、语言学的对象以及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言语行为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表现语言和音位学。
一般原则这部分一共有三章: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这部分共分为八章:概述、语言的具体实体、同一性现实性和价值、语言的价值、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语言的机构、语法及其区分和抽象实体在语法中的作用。
历时语言学也分为八个章节:概述、语音变化、语音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类比、类比和演化、流俗词源、黏合、历史的单位,同一性和现实性。
在共时语言学这章后还有附录讲述了三个问题:主观分析和客观分析、主观分析和次单位的确定、词源学。
地理语言学分为四章:关于语言的差异、地理差异的复杂性、地理差异的原因、语言波浪的传播。
最后,回顾语言学的问题和结论分为五个章节:历史语言学的两种展望、最古的语言和原始型、重建、人类学和史前史中的语言证据、语系和语言的类型。
我们都知道一般原则和共时语言学两编是《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新理论、新方法基本上都集中于此。索绪尔在此书中所提出的重大理论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区分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而储存于头脑中的系统。它存在于个人意志之外,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具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语言和言语紧密相连,互为前提。个人要说话使人理解,必须用语言,同时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体现在言语当中,而且,使语言发生变化的也是言语。所以,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2)区分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是研究一种语言和多种语言在其发展历史中的某一阶段的情况,即语言状态。
历时语言学:又称演化语言学,集中研究在较长历时时期所经历的变化。(3)系统理论
索绪尔在书中提出“语言是一个在其内部一切都互相联系的系统”,有“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两类关系。(4)符号理论
索绪尔最早指出,语言符号联系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语言符号是一种有两面的心理实体”,他用“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术语来分别指称符号的“两面”,并进一步提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5)符号学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特别是研究关于语言符号的一般理论的科学,是十九世纪末才兴起的,符号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目前主要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规律,符号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符号与人类思维的联系。(6)音位学
音位学有狭义和广义分: 广义的音位学指对自然语言声音系统的一般性特征之研究,可以包括语音学; 狭义的音位学方根研究人类语言中语音组合的方式、模式及变化。普通语言学中提及的音位学主要取其狭义。
四、语言学者对本书的评价
在世界语言史上对索绪尔的这本《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评价都非常高: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在《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中评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的学术背景,他多年从事历史语言学研究,对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整体语言学学科的性质有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我们从他多年所开课程可以证明这一点。”
苏联语言学家维诺库尔在提到索绪尔这本《普通语言学教程》时,评价它为由整个语言学史所产生的转折点。
由以上两位语言学家的评价不难看出《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的影响非常之大,对整个世界的语言学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五、我的读后感及其评价
读完《普通语言学教程》后,我真的很认同语言学界对这本书赋予这么高的评价,因为它真的一本好书,没接触这本书前我对语言学有一个片面的认识,认为它单调古板,但在读完这本书后使我对语言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觉其实要是认真研究起来它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值得深入学习。还有读完这本书后,以前在课上有一些没有听懂的学会的知识点,比如说历时和共事语言学,感觉好像又重学了一次,有些懂了。但我感觉我对这本书还是不算真正的读懂读透,还是没有领悟到它其中的精华,我想我再有时间的时候还是需要多读几遍、细细品味,把这本书上的知识真正的学会学懂。
2.语言学读书报告 篇二
《耙耧天歌》描述的是发生在耙耧山脉尤家村落的尤四呆子家的事儿。女主人公尤四婆和尤石头结婚后育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生下来就是傻痴。最后生了一个男娃,一开始正常,后来因为一次淋雨发烧,竟也成了傻子。他们赶紧去瞧病,大夫说诊断这是尤石头家的遗传病,治不好。在回去的路上,尤石头跳河自杀了,书中这样描写道“男人就死了,被未来的日子吓死了。”经常在新闻里报刊上看见畸形儿或者先天有疾病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案件,很难想象一个有着四位嗷嗷待哺的痴呆孩子的单身母亲的心境。尤石头将一个男人应扛起的责任、该挑起的大梁狠狠地扔在了这个女人身上。不论尤石头是出于什么想法,是一时没想开还是觉得这种生活看不见希望而选择自杀,这就是一种懦弱脆弱没有担当的表现,这就是逃避责任逃离苦难置媳妇孩子于不顾的行为。尽管这日子这么苦这么难,这个女人还是独自为自己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世人说父爱母爱都一样伟大,我只承认半句,父爱伟大,但是绝对没有母爱伟大,不然为什么只有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而没有《世上只有爸爸好》。母爱是无穷大的,在一定情况和境遇下是无法匹敌与超越的。
小说终归是小说,有虚构的成分,尤石头死了以后他的魂魄还一直陪在四婆身边,陪她说话,给她打气。故事的前半部分的主线是给三妞找对象,三妞虽然傻,可是毕竟姑娘大了,心里有想法了,也想嫁作他人妇。倘若再不把三妞嫁出去,只怕四傻会和三妞乱伦哩。因为大女儿嫁的瘸子,二女儿嫁的独眼龙,过得都不怎么好,所以这次尤四婆立志要给三女儿找个全人。最终给三妞找了一个丧偶的懒鳏夫,不仅要了棉被、布鞋、牛等还将四婆家的粮食拉了个精光。可以说四婆以倾家荡产为代价把三妞嫁了一个全人。这又使得我心头一紧,究竟这个女人的生活要苦到什么地步啊。尤石头看见这个景象,面露愁色,反倒是尤四婆安慰他,说“房子还在就能住,有床有被就能睡,地都还在梁上就别怕饿死人。”这样的形势下,就算一个坚强的男人也未必能说得出口。
此书后半部分的主线就是给孩子们治病。二妞肚里有了娃儿,可是疯病却越来越严重,二女婿梦见一位老中医交代说若是喝了死人骨熬得汤,就可以根治此病,而且越是近亲的越好。于是乎四婆带着他立马去掘了尤石头的坟。书中对挖开的坟墓这样描述“黑漆早已剥落,泡桐木的棺板上,有许许多多虫蛀的洞眼,如蜂窝......棺盖上有两只白亮的蛹虫蠕动着。”此处明着是在描写蛹虫啃侵棺木,实则是在说几个傻痴孩子和女婿对尤四婆财产的啃食。啃活人还不够,现在连尤石头的几根老骨头也保不住了。
二妞的病好了,这是全文的一大转折点。文中花了近500字来描述二妞病好之后无异于常人的种种细节。三十年尤四婆也没见过的整洁的头发、干净的衣裳,已纳好的鞋底。尤四婆痛哭了一场,哭得无遮无拦,长长远远,和田野上望不到尽头的路一样。究竟尤四婆为什么哭,是在哭自己冷酷无情毫不犹豫说挖就挖的掘出了自己老头子的尸骸,还是由于带着四个痴孩儿煎熬挣扎了这么多年终于得到治病的方子喜极而泣?也是这时她意识到光是尤石头的老骨恐怕是不够了,那么就用自己的骨血吧。“她脸上的兴奋又渐渐淡薄了,被一层坚毅的灰白取代了,仿佛脸上结了白铁皮的壳。”她已经下定好决心,开始周密的筹划筹划自己的死亡,就连身体也是分配的清清楚楚,“四傻的病最重,取下我的脑子趁热熬成汁儿给他喝。大妞、三妞的病轻些,把我的骨头从中间分开来,用生白布包上三层放在桌上,待四傻脑子稍有灵醒了,他会给他大姐、三姐送过去的。”在安排生命死亡的过程中,她异常的冷静,没有丝毫犹豫和恐惧,竟然还唱起了30年前出嫁时唱的一首小曲儿,是因为终于可以治好儿女们的傻病了么?交代清楚之后,让尤石头将一个刚死不久的屠夫领到家里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头到尾,尤四婆为孩子们操碎了心,只要她有的、能给的,从来没有过丝毫犹豫。四个孩子病好之时,竟是尤四婆生命之尽。一生为孩子付出一生的尤四婆没有来得及享孩子们的福,便离开了人世,真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半生的煎熬、苦难还不够,最终真是要了她的命。为了其他三个儿女,用新鲜的血骨来医他们的病。母亲的使命完成了,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也终于,终于得到解脱。
而全文令人惊叹之处在四婆死后,她的魂魄对女儿的叮嘱“这疯病遗传。你们都知道将来咋治你们孩娃的疯病吧?”仿佛预示着,为人父母就是在还债,一代一代,环环相扣,真是一个独特的循环和宿命。它让人类意识到,在命运面前,自己的抗争是多么渺小、无意义。
这个短篇小说,里面运用了大量的虚构,尤石头的魂魄,尤四婆的血骨熬汤,都是虚构。读的时候有一种荒诞的感觉,但是我们确实真实的感受到了这个最为悲壮的母爱图景。在这个荒诞、神奇又惨烈的叙事小说中,产生了一种动人的力量,诉诸给读者强烈的亲情伦理观念。也许四婆并没有死,她的血骨已经溶在了儿女们的血液中,她们带她一起活着。
《耙耧天歌》确实是一篇献给母亲的赞歌,将母亲的这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篇文章能够给许多年轻人上极富教育意义的一课,每个人都终将为人父母,但是首先我们都是儿女。文中末尾写到“他们姐弟四个,则簇拥这黑棺材,哭得死去活来。棺材入墓时,四个人竟都从棺前拉不开,一个一个哭唤着往那棺材盖上撞。尤石头说‘你们还能哭活她吗?’”这个地方真是看得人心碎,大概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实写照吧。什么都可以放一放,等一等,唯独孝顺不可以。
参考文献
[1]蔡宁:《为还债的母亲-读阎连科<耙耧天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月
[2]汤玲:《论阎连科小说语言的民间性》,《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8月
3.官员读书报告 篇三
官员们,爱听汇报,还是爱自己读书?《非普通读者》里的英女王如此区分听汇报和自己阅读:“听汇报和自己看书说穿了是两回事……汇报的用意在于浓缩、切割、提纲挈领,阅读则是广博采纳、铺陈扩散,并且持续不断地增长、延展;汇报是一个终结的动作,而阅读,则是开启。”
那阵子,英国女王与书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中国读者的眼球,于是喜欢八卦的人开始猜测,如果把小说中英国女王“你最近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抛给中国的“非普通读者”群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呢?在2011年,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和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当诸多官员直面这一问题时,他们的表情是轻松、淡定,还是疑惑、尴尬呢?
两个经济大省的“劝学运动”
一本名叫《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的图书,在这个冬天,卖得很火。2011年12月22日,此书其中一位作者、以色列人索尔•辛格第一次踏上南京这块土地的时候,这本书在中国已经销售了10万册。
在正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江苏省,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将《创业的国度》和《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最新阐释》、《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起,摆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因为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郑重地推荐了这三本书。在会上,罗志军特意讲了推荐这三本书的目的:要求各位干部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坚信江苏“两个率先”一定能实现。
对于《创业的国度》,罗志军还给出了推荐词:江苏的省情“人多地少、资源紧缺”与以色列颇为相似,因此,江苏除了学习新加坡“创优环境吸引投资”做法外,也要学习以色列“自己创业、创新”的做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罗志军推荐这本书的前后,江苏省内至少有3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在公开场合向其手下的干部推荐这本书。但他们的推荐词的侧重点不同于省委书记。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认为,“以色列人不安于现状、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南京人学习。”他还向南京市的官员们推荐了本土作家叶兆言的《南京人》,并评价说,“在作家眼中,‘南京是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南京人好客,不排外,习惯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南京人听天由命的懒惰性格’。作家说的可能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杨卫泽表示,作为南京人,他从书里读出了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干部们能读读《南京人》,反思懒惰的习性。
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则认为,“《创业的国度》揭开了以色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以色列的崛起是依靠技术创新的经济腾飞,值得苏州学习借鉴。”此外,蒋宏坤还向苏州市的领导干部们推荐了3本书,分别是《“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和《中国未来30年》。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则专门在《宿迁日报》上发表了“开启激情创业的新时代——读《创业的国度》有感”一文,他写道:学习以色列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始终保持“我能我行我成功、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宿迁气质……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创業发家致富,让宿迁的经济社会通过创业加快发展。
在省、市主要领导的带动下,江苏省各级官员中出现了读书热潮,党政机关、单位纷纷团购省委书记推荐的书,不少地方的书店甚至卖到脱销。而这样自上而下的“劝学运动”并非只是江苏省的“专利”。与江苏省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的广东省,也活跃着一大批重量级的“非普通读者”。
在今年1月3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透露,前段时间,他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到江苏考察,与当地讨论了两地面临的共同问题。他说,按有关部门的测算,按照这几年两省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算,江苏要超过广东大概在2017年,“当然,我们现在也不打这个仗了,你愿意超就超吧,我们首先要把结构调整好。”
汪洋“不打经济增长速度这个仗”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他致信省直机关干部和各市党政主要领导,推荐大家阅读两本阐述幸福的书籍,一本是《幸福的方法》,另一本是《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有评论认为,这两本书均体现了汪洋的施政理念。
在重庆做市委书记的时候,汪洋就要求领导干部“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他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从中央党校带到了重庆,又带到现在主政的广东。他还邀请该书的作者弗里德曼到广东访问,并对弗里徳曼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通过阅读《世界是平的》,加深了对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对指导工作很有帮助。” 弗里德曼回国后,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称汪洋是“当今中国领导层中最具创新意识的思想者之一”。
而汪洋到广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则专门推荐了当时正在读的一本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当时吴南生看到汕头很穷,向省委请缨去办特区,说,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汪洋现场朗读道。
在汪洋的带动下,广东官员开始集体读书,在“2010图书漂流迎亚运”活动中,广东省的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并“放漂”了自己的书籍,其中有《经典广东》、《中国机遇:强国之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等。广东还出台规定,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集中读书应不少于五天,而其他干部则不少于三天,以建立“学习型的党组织”。
不学习?也许你就“out”了!
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自上而下推动的“劝学运动”,只是中国官员掀起读书、学习热潮的一个缩影。
在《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一项书面调查中,多达87%的受访官员告诉《小康》记者,自己的上级领导向自己推荐过必读书目;75%的受访官员说,自己也向下属推荐过必读书目。而在官员的“荐书录”中,《追逐日光》、《世界是平的》、《曾国藩全集》、《细节决定成败》、《资治通鉴》、《激荡三十年》、《政府新闻学》等书籍被频频提及。
《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的调查显示,官员喜爱的图书种类覆盖面相当广泛,喜欢“传记”的最多,占受访官员的60.9%;其次是“文学”和“政治”著作,均达到了52.2%的比例;第三“受捧”的是“哲学”类书籍,43.5%的官员表示“喜欢读”;“修养”和“历史”类书籍同样受到青睐,均占到了39.1%的比重;接下来依次是“经济”(30.4%)、“生活”和“社会科学”(均为26.1%),“保健”、“旅游”和“体育”(均为17.4%),“职场”、“沟通”、“法律”、“金融”和“科技”(均为13.0%),“成功”、“军事”和“人力资源”(均为8.7%),“美食”、“收藏”、“心理”和“教育”(均为4.3%)。只有“营销”类书籍的得票数为“0”。
“官员读书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会选择自己专业和工作领域内的书籍读。”谈及官员读书的特点,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总结道。
《小康》杂志的调查结果印证了王长江的说法,超过半数的受访官员表示自己的购书习惯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买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委书记对《小康》记者说,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他买来了思想家梁漱溟的著作以及《世界大趋势》、《苦难辉煌》、《致加西亚的信》等书籍。“不读书?不学习?怎么可能呢!再不学习可就‘out’(网络用语,落伍了)了!”这位区委书记坦承,“以前对读书、学习重视不够,感觉工作已经很忙、很累了,压力也很大,所以一有空就想自娱自乐一下,后来因为市里出台了干部读书的相关规定,我开始加强阅读,从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充了电之后,工作反而轻松了许多。”
nlc202309011550
官员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在用于读书的时间上也体现得颇为明显。官员们每周会花多长时间读书呢?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关于党政干部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为3~6小时。3年之后,官员们每周读书的时间延长了。《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状况的调查显示,每周花10~14个小时读书的官员最多,达到了35.1%的比例,其次是7~9个小时,占受访者的26.0%。
王长江认为,对于官员来说,不读书是有压力的,因为“读了书才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为了促进官员读书,中央党校的学员们有一个内部交流的活动,每个人发言15分钟,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例如最近看了哪本书,这本书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先是小组交流,讲得好就再到全班去交流,“这项活动的推动力挺大,因为还有竞争的因素。”
在给官员们授课的过程中,王长江还发现了一个悄然而又有趣的变化。
中央党校对上课老师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在讲课的时候和官员们有互动,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学生们有没有听进去,他们关心并且在思考哪些问题,师生们之间需要一个“有来有往”的交流。
按照王长江的习惯,有时候他会把课堂中间的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或者20分钟,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他“聊聊”;他还会在两小时课程中留下最后15到20分钟,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交流互动。
去成都参加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之前,王长江刚刚给一个“省部班”授过课,上课的时候,王长江照例给最后的互动环节留出了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话音未落,两只手举了起来,王长江感到有些吃惊。他开始回答问题,但没等解答完第二个学生的问题,又有人跃跃欲试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提问题了。当他回答完三个学生的问题后,竟然还有第四个提问的学生。
“他们还真的挺活跃。”王长江有些没想到,因为往常给官员们上课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开口说话,“只要我一让大家提问,座位上就全是摇头的动作,这种现象在‘省部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王长江看来,官员们现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说明他们平时在思考问题。“而思考问题的前提是看书。”王长江说。
读书成为既传统又现代的休闲方式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写给外甥的信里有一段关于人生规划的感悟:“尺璧之阴,以三分之一治公事,一以读书,一以为棋酒,则公私皆办。”他觉得人生的光阴有限,应当把时间合理用于事业、读书和下棋喝酒。
按照古人的妙论,读书应该与立业、休闲并重,而在现代社会,有人提出,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因为这是一种“美丽的精神休闲”。对于“忙碌背后身不由己”的非普通读者——官员来说,读书可以作为他们的休闲方式吗?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常乘坐高铁往返于南京和北京之间。他说,每次飞机上都放那几部电影,没意思,在来回8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如看书,“每次出差的时候,我都会带上自己要读的书,也包括一些杂志,闲暇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运动和摄影。”陈刚认为,对于官员来说,读书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通过阅读,自己可以间接获得别人的思考结果,以及别人的休闲状态。
淮安市信访局长邱金义读的大部分书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但他同样对“读书也算是一种休闲方式”的观点表示认可,他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把逛类似于北京单向街之类的特色书店当作是一种享受,在机场候机时他一般都会去逛机场书店。
在乘飞机或者坐火车的时候读书,成为很多官员“挤时间”的有效方式,云南红河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皓曾在微博上展示自己在候机时所读的书,“一本《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本新版的《苏联的最后一年》。两个特殊的年份,分别折射两个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在改革,改革的路径又应怎样?鉴古知今,居安思危。”
从书中获取了思想、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在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下,读书也不再成为官员的负担。在参与《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書状况调查的官员中,超过半数的官员表示,读书是他们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你喜欢读书吗?”这个问题,34.8%的官员表示“非常喜欢”,65.2%的官员表示“喜欢”,没有官员认为自己对读书的兴趣“一般”,或是“不喜欢”,甚至“非常不喜欢”。
曾写下“闭户长思难为句,登高放怀易为联”、“医病医贫医天下,徐徐大爱到人间”这些诗句的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博览群书、研究问题,他一直保持着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了100多万字记录他的所读、所思、所想、所悟。
在“您对官员读书有何建议”这个问题后面,他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大字:博览。
中国的这些非普通读者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享受着读书生活,《小康》调查显示,习惯于去逛综合性书店的官员比例远远超过了在网上购书,或者是逛特色书店和专业性书店的官员。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注重“与时俱进”的官员们也普遍开始倾向于网上阅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建设学习型社会,要随时随地学。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是学习,上网浏览信息也是学习。”
国家领导人的读书清单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长达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是毛泽东最喜爱的书之一,《资治通鉴》则是他的床头书之一,他去世之前阅读的最后一部书是《容斋随笔》。
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他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熟读过《资治通鉴》、通读过《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他是武侠大师金庸在内地最早的一批“粉丝”,他还喜欢看写鬼的书,特别是《聊斋志异》。
江泽民对美国《时代》周刊谈及自己关于读书的兴趣爱好时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在担任上海市长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就有超过3000本书籍。
胡锦涛曾在接见来访的俄罗斯青年访华团时说:“我清楚地记得,在青少年时代,我们曾满怀激情地阅读过贵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演唱过贵国的歌曲《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我们熟知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4.西方语言学简史读书笔记1 篇四
姚小平老师给与我们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不仅了解了除“语言学史”之外,还有“语言学史学”、“语言学史学史”这样多层次的划分。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外关于语言学史的历史进程和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姚老师对中西方的语言学著作都了解的很全面,整合起来再用他独特的笔触帮助我们理清脉络,给予了我们很多的知识。
下面是我在姚老师在著作中所读到觉得深有感触的话:
1、“每一门科学都是自身历史的产物,语言学当然也不例外,认识过去,为的是能够正视现在,‘一门科学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把现在至于广阔的远景之中’(Robins,1967:7)。不问语言学史,固然也可以研究语言,就好比一个现代剧作家不知道莎士比亚是谁,照旧可以写剧本。但那样,我们的研究和作品就会因缺乏历史的底蕴儿苍白无力。不论是否有所意识,后人或多或少总是处在前人的影响之下。”
——《关于语言学史学研究》
笔记:这段话虽然是从语言学科的研究发展开来,但是却适用于所有的研究与创作中,没有历史底蕴的东西是站不住脚,没有令人信服的厚重感的。我们总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在历史的车轮中步步向前。
2、“历史告诉我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从来就很少,而无谓的重复劳动却很多。“
——《语言学史研究诸方面_罗宾斯_语言学简史_1997_读后》
笔记:因为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研究的肩膀上向远处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我们更需要推陈出新,不能只是无谓的重复语言学史的研究。
3、史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史料的搜集和取舍,本身就涉及方法、视角。涉及述史的框架。
——《西方语言学史研究再思考_西方语言学派》
笔记:几篇文章中多次提到了真实的史料的重要性,第一手资料或者是最接近的资料往往对研究有重大的意义,因为那便于我们最清晰的认识到语言学史的发展阶段再对其进行解读。
4、我们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观察一直是以本国为中心,这样一种视角用于明末以前或许尚可,对于明末以后却不适宜。自16世纪末叶利玛窦等传教士入华起,汉语汉字
已不再是中国人独自研究的对象;要想对那时以来中国语言学史的得失作出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判,不能置西方人的大量研究于不顾。“
——《语言学史研究诸方面_罗宾斯_语言学简史_1997_读后》
笔记:任何国家的语言史的研究都应该是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不能只是守着自己国家所拥有的文献而不去与世界交流,那样的话最终会走向死胡同的。
5、任何一门学科,但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独立地位,其研究者便会生成自觉的历史意识,便会感到全面总结过去的必要。任何一门学科史(例如哲学史),一旦成为本学科领域里的一门比较专门的学问,就需要解决自身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西方的语言学史学研究》
笔记: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必经之路。
6、所以,现在决不是急于端出一部又一部通史的时候,而是应该投身于各种专题研究,把我们的语言学史学架子充实起来。
——《关于语言学史学研究》
笔记:我们本来就落后与西方国家很多关于语言的研究和方法,所以一旦掌握了方法,搭建起架子后,首先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充实其内在,不然没有内在的通史是经不起推敲的。
不认同的话:
1、“然而,有没有专门的学术刊物和是否经常举办专题研讨会,正是一个领域的研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关于语言学史学研究》
读书笔记:可能是没有正确理解到学术研究的真谛,总觉得现在有些研讨会并没有其实际价值以及阅读刊物的鱼龙混杂,市面上发行的并不都是有水准的文章。所以不了解以学术刊物和研讨会作为标志是否合理。
2、世界上其他民族几乎都有关于语言起源的神话故事,而中国却没有。再者,中国古代哲人也不关心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多样性问题,其原因在于,中国人的世界图景中向来没有异族异国的地位。“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关于[人类]差异的宗教历史思维,通常也不会去认真地思考语言和民族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缘何而来”
(Borst,1957:57)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
读书笔记:历史上也有仓颉造字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事件,我认为中国也不是完全不关系自己语言的民族。
不是很理解的话:
1、“英国人普利斯特莱在1762年的《语言理论和普遍语法教程》中就已经指出:语言不是哲学家创造的产品,所以,不能指望为语言简历一套严格的规则;“普遍语法”的目的就在于根据使用者的一般用法,“对所有具体的言语方式作出描写”。
——《西方语言学史研究再思考_西方语言学派》
查阅资料:尚无查到有关资料。
2、这种“语言学”,似乎已经显现出从古老而强劲的语文学传统中独立出来的趋向。
——《西方的语言学史学研究》 查阅资料:现代西方的语言学传统中,往往强调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别。王力说:“大家知道,语文学(philology)和语言学(linguisitecs)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文字或署名语的研究,特别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语言本身,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全面的语言理论。中国在‘五四’以前所作的语言研究,大致是属于语文学范围的。”(《中国语言学史》前言,《王力文集》卷十二,4页)“语文学在中国语言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共历两千年,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这方面的学者。”(6页)
吕叔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专论《语言和语言研究》中肯定了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分之后,以《走向语言学》为小标题,总结说:“从语文学发展到语言学,有几个方面的变化。①研究重点从古代转向现代,从文字转向语言。——②研究的范围从少数语言扩展到多种语言。——③零散的知识得到了系统化——。④语言的研究完全摆脱为文学、哲学、历史研究服务的羁绊。中国的语言研究也不再是作为经学的附庸的‘小学’了。”(2页)
语文学(传统语言学),在现代西方又被称为“科学前时期”的语言学。同语文学相对的是语言学——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时期”的语言学。西方和苏联学者以19世纪头25年为分水岭,把语言学划分为“科学前时期”和“科学时期”。[3]
所谓科学的语言学主要指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岑麒祥在《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8年)中说:“语言科学成立于十九世纪初。它一方面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历史比较研究又产生了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就是把各种语言学的历史比较研究的结果加以概况化系统化而成的。”(232页)两者的区别在于,语言学是把语言自身当作自己的唯一研究对象的科学,就是索绪尔所说的,为语言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学问。而语文学则往往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对语言现象的研究,例如为了解读古代文献。
3、我想可以举荀子为例。荀子的语言观,包括他的“约定速成”说,有合理的成分,但现代有些学者给予绝对肯定,则叫人难以接受。
查阅资料:约定俗成【词语解释】 约定:共同制定;俗成:大家都这样,习惯上一直沿用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成语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1),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1)固实:固定不变的事物名称没有本来就合适的,而是由人们共同约定来命名,约定俗成,这个名称就合适了,反之,这个名称就是不合适的了。名称并不是生来就表示某种事物,而是由于约定俗成,人们用这个名称称呼这种事物,习惯了,就成为这种事物的名称了。有本来就好的名称,简单明了而又不互相矛盾,这就叫做好的名称。
5.《建筑模式语言》读书笔记 篇五
《建筑模式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以人为本”。它是《建筑模式语言》的主题思想,像一条鲜艳的红线贯穿始终。各模式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对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如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绿化美化城镇和住宅,反对建筑风格的千篇 一律,鼓励人际交往,强调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等等。
《建筑模式语言》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充实,但并不庞杂拖沓。前后连贯,遥相呼应,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克里斯托弗·亚力山大是美国杰出的建筑理论家。由他领衔撰写的《建筑模式语言》一出版就受到建筑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赞誉,并对建筑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模式语言》别出心裁且有根有据地描述了城镇、邻里、住宅、花园和房间等共253个模式,提供了一幅幅设计、规划、施工等方面的崭新蓝图,构思新奇,妙想迭出,不同流俗。
作者写道:“我们深信无疑,本语言要比一本手册、或一位教师、或另一种可能的模式语言略胜一筹。这里的许多模式看来在今天和以后的5间将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成为富有人情味的行动的一部分。”诚如美国《建筑设计》一则评论所说:这也许是20世纪出版的关于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一《建筑模式语言》了。
从建筑科学角度来看,可以把此书作为一种令人向往的城市建筑和规划的模式语言来阅读;从建筑艺术角度来看,也可以当成一部长篇叙事散文诗来欣赏:其中既有对建筑的一般原理、人的行为心理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说明,又有对蓝天碧水、绿树鲜花、野草小虫、飞鸟游鱼以及弥漫在旷野上的新鲜空气、沁人肺腑的芳香的抒情描绘,还有对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建筑风貌、民间习俗和趣闻。
令人感叹的是,亚历山大在书中使用了最普通的语言来描述人所熟知的现象,以此构成他的模式。试以模式“禅宗观景”为例说明:禅宗观景起源于日本僧宅,模式名称由此而来。有一位僧人隐居于高山之巅的石屋。从山顶可以远眺美丽的大海,但从僧人的石屋里和通往石屋的路上都无法看到海景。只有在石屋前庭的某处,通过石墙的裂缝,才能看到大海。当有人穿过庭院走向石屋,在进门前的刹那间,他看到了大海。但此景稍纵即逝。
结果如何呢?大海的美景如昙花一现,却长久的`留在了人的脑海之中,它的魅力永不消逝。就连石屋的主人,五十年间日复一日地观此景象,仍然常见常新。于是亚历山大得出结论:观景的诀窍就在于此。秀丽的景色越是一览无遗,越容易凋零。因而在模式的答案部分,亚历山大写道:如果有一处秀丽风光,不要开大窗让人们不停地赏景,这样只会损坏景致。要采取别的办法,把观景窗开在过渡空间中。当人们走近窗口或经过时,他们能够瞥见远处的风景,但在人们停留之地,远方景色不应映入他们的眼帘。
《建筑模式语言》一书的编写体例是极富特色的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又使读者读来饶有趣味。每一模式都有统一的格式;开始是一幅照片,表示模式的原型实例;接着是一段引言,说明本模式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之后是三个星花符号,表示提出问题,其下是用黑体字排印的一段主题词,它用三言两语点明问题的实质;主题词之后便是问题的全部内容了,它详尽地描述了本模式的经验性背景材料,为其可行性提供例证,并說明本模式在建筑中可能显示出来的各种途径;这之后又是一段用黑体字排印的文字,它便是本模式的核心部分,即模式答案。它向读者指示,为了使本模式付诸实施而需要做些什么;答案之后是一张简图,即答案的图解;之后又是三个星花,表示本模式至此已叙述完毕;最后是一段简单的结尾文字,指明与本模式有关的一些较小的模式。这种独特的编写体例可以使读者很容易抓住每一模式的实质,同时找出各模式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全部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
以下是本人对一些建筑模式的理解与总结:
模式一:独立区域
1、大都会各区只有在它的每一区都成为小的自治区,并足以成为独立的文化区时才会趋于平衡。2、希腊式民主中全体公民都能聆听演说家的雄辩,并能对立法问题直接投票,因此,他们的哲学家认为
一个小城市可能是最民主的国家了。
模式六:乡间小镇
1、大城市犹如一块磁铁,乡间小镇保持繁荣的出路是保养乡味。2、政府激励对农业区进行农业性冒险投资;划分绿化带与城市区隔保护小城镇;小城镇提供不同于城市的社会分工服务,比如旅游、度周末、野营,还有那些不喜欢城市的老年人隐居。当然也包括一些过劳的年轻人。
模式二十五:通往水域
滨水区的土地必须保留作为公共用地,凡破坏滨水区的公路只能靠后设置,靠近滨水区的公路只能与之成为直角。
模式三十:活动中心
1、为社区创建集中常去的地方,仅仅是独立分散的社区无补于城市的生活。
2、修改社区内小路的布局,让人们要很方便的走到活动中心,同时这些中心要足够小,45乘60英尺就够了,它能使正常的公共生活井然有序的集中起来。而活动中心的功能是互相支持的,一天的同一时间里,吸引相同的人。不能把小花园、嬉戏设施和物业保安集中,人们走进这两种地方心情是不一样的。
模式三十三:夜生活
每个社区都应有某种公开的夜生活。人们乐于夜晚出门。城镇的夜晚别有情趣。
模式四十:老人天地
社区应保证正常的年龄分布,每600人中应该有30-50名65岁以上的老人,老人就不会觉得生活寡闷,老人中5%的需要全时照料,也就是每50个老人中有2-3人需要全面护理,一般一位护士能伺候6-8名老人,这样,邻里集体聘请护士负责全面护理是可行。最重要的,是让老人住在他们熟悉的邻里内。
模式四十三:像市场一样开放的大学
大学如同传统的市场,成百上千个小摊点,来者不拒,能者为师,有人去授课,这门课就算开设了。
模式六十一:小广场
建造一个比你原先想象中小得多的广场。通常直径只有45至60英尺。这一点仅适用于它的横向宽度,纵向可以再长一些。
模式八十八:临街咖啡座
1、让临街咖啡座变得比加油站还普遍,它是社区的社交场所,通过调查,在街头喝啤酒交流比在实验室里智力和感情发展得分都更高。
2、给人亲切感的咖啡馆有若干房间,朝向一条繁忙的人行道,并能将餐桌摆在馆外,甚至街道。
模式九十四:在公共场所打盹
6.《纯净我们教学语言》读书笔记 篇六
文中提到一位合格的教师,他的字典里是不会有“差生”二字的。有无“差生”这种说法,事涉教育观念,事涉师德修养。以我的体会,人非生而知之,来求学,是学生,学得是否顺利,学得是否适时,总有长短先后,以“差生”称呼未能名列前茅者,是吧教育等同于发财,喊出“富人”、“穷人”,实在庸俗不堪。更可怪的是传媒,传媒更热衷于“转化差生”作为模范教师的.典型事迹。更严重的问题是“习惯成自然”。一些青年教师也是“差生”不离口,“名次”不离口,使我疑心他所受教育的水平,也疑心他从求学时代时,身心就不够健康。
有句老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哪种逻辑,教师自身的灵魂应当很高尚,才有可能对别人的灵魂“设计并施工”。我们姑且承认有哪种可能,那么,一个成天把“差生”二字挂在嘴上的教师,他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去“修理”、“改造”别人的灵魂呢?他自己的“灵魂”又该由谁去修理、改造亦或是拯救呢?
7.“读书报告”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篇七
2.身体力行, 教师要积极引领。在读书报告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 不仅要和学生一起阅读, 而且要读得更深更透, 要时刻准备面对学生的“质问”。另外, 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初或阅读之后, 做相应的讲座。读书前, 进行阅读方法、读书笔记的写作要求、评论的写作技巧、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等方法的指导;在学生阅读后, 可分作家、分时代、分国家, 或对某本书的人物、技巧等方面开设专题讲座。
3.细细咀嚼, 不可粗枝大叶。朱光潜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 欣赏啊!”人生是这样, 读书更是这样。要写出好的读书报告, 细读文本是基础。有的学生匆匆看一遍文本, 就为了完成任务埋头写读书报告, 这样的读书报告十有八九写不好, 要么浅尝辄止, 要么以偏概全, 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要知道好的读书报告的来源是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这就要求我们放慢脚步, 学会欣赏。
4.读书报告会, 反思中提升。举办读书报告会对激发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每有读书报告, 教师一定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报告交流会, 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 甚至争辩中, 自找差距, 交流感受, 碰擦火花, 使优秀者更自豪, 后进者更自勉。这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流之后, 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
8.《复杂地权的代价》读书报告 篇八
【关键词】效用;道义经济;人口过剩
埃里克森认为“在前后两种制度之下,个人对土地的占有都要受限于未来利益”。①因而地权的复杂化会导致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减少对土地改良的投资。埃里克森通过对简明地权的优势分析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通过典权历史的剖析和几种典的存在形式的论证,以及对前人研究经验的总结和借鉴,使其论证更具说服力。最后通过对传统典的分析引入到目前中国存在的土地制度,埃里克森认为“这种类似传统典的土地使用权,会使中国非凡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继续受累于这种土地制度”。②
正如埃里克森提到“在1951到1978年间大规模的土地集体化实验之后,中国政府于1981年批准授予私人土地使用权。正是政府看到土地的集体化不利于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才在1981年批准土地使用权的下放,这使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笔者认为不论是历史上存在的“典”还是租,从短期来看这种土地使用权的转移不会导致土地利用率的降低反而提高;从长期来看不论是典或租的存在,它们导致的不是土地利用率的降低而是土地的过度使用,以及低度的土壤保护和土地改良。正是这种土地的过度使用、低度的土壤保护和土地改良,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詹姆斯.斯科特从小农的思想和政治行为分析认为小农经济行为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安全第一”和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以及“主客”间的“互惠关系”等,这种道义经济与西方所谓的效用至上的经济追求有天然的区别。在中国历史上以道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长期存在,如传统地主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他们在灾荒之年或歉收年景中会选择减免租金,施粥赈济灾民。这与西方所追求的效用至上背道而驰。这是因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所传达给他们的价值追求是社会认同、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而不是西方人所追求的效用。中国传统的地主认为社会认同、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方面比物质利益追求更重要,这正是中国绝对典权得以存在的关键原因。一旦一方完全剥夺了另一方赖以生存的权利,这种有违道义的举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抗争,这种破坏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行为的危险性,使人们一直维持着这种绝对典权的存在,而不去刻意践踏。
孔飞力认为清朝的衰微是清朝官僚政治的组织能力所完全不能解决潜在的复杂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的中心问题就是资源与人口比例的失调。他把清代人口对资源造成的压力认为是清朝“特有问题”的核心命题。而美国华裔历史学家何炳棣认为中国人口发展到清代以后出现了空前大增长局面。顺治八年为10633326人;康熙四十九年为23312200人;雍正十二年为26417932人;乾隆五十九年增至313281295人;嘉庆二十四年为371580173人;道光三十年为429931034人。中国人口在那一段时间内翻了一番多,从1.5亿增加到3亿多。仅1779年—1850年,中国人口就增长了35.6%。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土地面积扩展的有限性,人地矛盾凸显。
黄宗旨认为“一个有剩余劳力的小民,把投入农场的劳力提高到很高的地步,是因为这样的劳力对他来说只需很低的机会成本,而这种劳力的报酬对于一个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小农消费者来说具有极高的‘边际效用’”。很明显黄宗旨是通过效用来分析中国小农经济。他的研究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明显的信息,那就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力投入问题。从孔飞力和何炳棣那里我们已经知道,清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地矛盾问题,而这种过剩的劳动力又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转移出去,这就导致了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劳动力的过度投入,这种原因导致的结果是土地的精耕细作和为维持生计而过度的土地使用。但是这种土地过度使用的前提是耕种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具有土地的占有权,恰恰是这种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成为了后来影响中国非凡的经济发展能力的关键,也是造成中国经济后期发展的落后。同时人口增加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而使小农无法积累“资本”,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型农场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无法完成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而是在恶性循环中逐渐趋于贫困。
中国传统经济出现的繁荣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所内生的一套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农产品和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贸易,这种类型的经济模式是在农产品生产剩余和农村家庭手工业生产过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赖以交换的商品是生产过剩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一旦这种生产无法出现生产剩余,这种经济就会随之而衰落甚至解体、崩溃,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周期性繁荣存在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产剩余存在的背后,关键因素就是承载其生产剩余的土地以及土地制度。影响生产剩余的土地在典或租背后的使用权和占有权的分离恰是造成后期影响土地生产剩余的关键所在,同时再加上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对生产剩余的消耗,成为中国1600年以后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注释
①罗伯特C.埃里克森. 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 清华法学,2012,01:5-16.
②罗伯特C.埃里克森. 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 清华法学,2012,01:5-16.
③罗伯特C.埃里克森. 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 清华法学,2012,01:5-16.
参考文献:
[1]罗伯特C.埃里克森.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清华法学,2012,01:5-16.
[2]黄宗智.略论华北近数百年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兼及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02)
[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4]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爱的五种语言》读书笔记 篇九
人的潜意识里都认为,每个人对爱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的时候,他(她)一定也感受到了。这是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而且如果别人不从旁提醒,自己往往很难发现。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的尝试并确定对方爱的语言,才能更好的维持彼此之间的感情。反观自己,不但对自身,对于家人都是那么的不了解,我无法确定自己和他们的爱的语言,原来我也一直在困境中,用自以为是方式去爱他们,但从来没考虑过这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
延伸想法
1.有效沟通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想法与实际往往不同。世上很少有两个人的想法是完全一致,单靠眼神和行为动作就可以准确交流。我们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前不久有部电影叫《我的个神阿》,片中就提到这样的观点,人类的语言太复杂,同一句话用不用的语调,不同的表情,表达不同的意思,所以经常导致误会产生。片中的女主角就是因为误会差点和幸福失之交臂。
10.语言学读书报告 篇十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我爱祖国语言美读书活动总结
为充分展现我园教师的专业能力、个人才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园依托于和谐校园的建设,结合第__届教师节开展校园教师读书活动,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凸显教师的主体意识,按照“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调动教师的读书热情,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书香校园,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本次读书活动为期___个月,全园教师利用暑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好书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会优美的语言带来的享受和震撼;感悟人生,感悟真理,感悟师魂,提升品味与品位。
特别是结合__届教师开展的“展师风颂师德”读书心得演讲比赛,老师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慷慨激昂,通过生动的语言、充实的内容、鲜明的主题、深远的意境,传递出对自己对专业的热爱及、展望、读书心得体会或读书与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李兰芬、黄勍老师分别从母爱和朋友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爱的教育》的理解;杜星妹老师从解读孩子的视角,感受到理解孩子是我们职业的关键;姚瑾老师以磅礴的气势解剖了教师性格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来存芳老师演讲的《动人的师魂》发自内心,讴歌了教师的灵魂--师德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评委公正、公平的评分,一致同意来存芳、姚瑾___位老师为本次是的演讲比赛的一等奖,其它老师均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此次演讲比赛虽没有声势浩大的局面和非常隆重的形式,但却用事实告诉教师们多读书、读好书对他们铸就师魂、促进成长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园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热忱的求知欲望。活动使我园全面了解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加深了心中的师德要求,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同时,活动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全园教职工的凝聚力。但我们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读书活动未涉及园内其她人员的参与,普及面不够广泛,这也是我们在今后活动中所需要弥补的不足。
愿我们在共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优美的日子里,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建设和谐校园环境。
范文仅供参考
11.统计分析报告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篇十一
【关键词】 统计分析报告;语言;表达方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9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统计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把统计工作做好,就首先得把统计分析的报告做好,而这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最重要的一环。任何形式的报告都是给别人看的,所以语言的表达方式至关重要。表达方式用好了,就会使别人更能容易地理解报告的内容,也会使读者读起来更加舒服,从而提高了整篇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
1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概念
统计学分析报告是在根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在运用统计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特有的一些表达方式以及结构特点,来表达所进行研究的事物的一些本质上以及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性的文章。根据统计分析报告所用的作用不同以及表达不同可以分为统计公报、专题性统计分析报告、进度统计报告、典型性调查报告以及综合性统计分析报告。
2 语言表达方式的概念
语言表达方式就是根据特定内容使用特定的一些语言方法手段等。语言表达方式是一篇文章的形式要素,它是随着语言的表达而逐步形成的,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几种[1]。
3 表达方式和统计学分析报告
现在对于文章尤其是实用文体性的文章,一般均以表达方式作为它的基点。表达方式通过是语言文字来表现文章内容所运用到的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比如议论、说明、抒情、记叙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文章,都需要使用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即使是使用到其他的表达方式,也不会改变表达方式的本身性质。
对于一篇文章,表達方式的不同虽然不会决定这篇文章的文体,但在这篇文章的作用和地位却会决定整篇文章的表达倾向性和文章的基调。记叙、议论和说明这是三种最常用的文体,这三种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下面就来说一下这三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统计分析报告的关系。
3.1 统计分析报告中的记叙 统计分析报告在进行事物发展过程的叙述的时候,通常会带有记叙文的影子,但如果是从整篇文章和文章的重点段落看,并不是一种记叙文[2]。记叙文主要是以继续为基本手法,全篇文章都会使用具体的记叙方法,呈现出记叙文的基调和色彩。记叙文以人物为主时,比较常用形象的一些材料来进行描绘性叙述,一般都会有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这六大要数的组成。结构变化多样,语言生动形象。而统计分析报告中的一些记叙文主要是以概括和凝缩的说明记叙为主,不会重点使用人物的感情故事,不会使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对于基本的留言数也并不会“必须”使用。统计分析报告中的叙述主要是以交代事情本身和它的发展过程,表达事物的一些具体论据,有时也会为了说明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3.2 统计分析报告中的议论 统计分析报告中往往会夹杂着议论的部分,但在整篇文章的重点来看,也并不会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主要以议论为基本的表现手法,在整篇文章中呈现出议论的基调和色彩。议论文一般都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观点,它的理论深度通常就是指文章对于其中的现象、经验以及原理进行一些高度的升华概括。一些学说性的议论文所研究的内容还会有一些系统性和专门性的较高层次的学术性问题,它具有很明显的独创性,通过追求事物的本源,追根究底地对事物进行深度思考和提问,以求发现新的见解和角度。议论文会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来阐明作者对于这个事的看法和意见,还会加以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作为文章的辅助论据,语言结构都显示出严谨和缜密。但是统计分析报告不同,它在文章中虽然具有一些专门的理论研究,来表达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原理,就事论理。它会引用一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抛出论点,这个论点一般都不是论文的论点,而是一种结论上的论点。统计学分析报告通常只需要表达出自己所统计研究出来的结论报告,不需要经过多方反复地证明所表达的观点,这些问题也许不是很有层次性,但是却是比较实际的一些应用,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出来的结论,反过来应用于实际生活,帮助解决实际生活的一些问题。统计分析报告一般都是通过作者直观的判断和推理进行一些比较平常性的议论阐述来表达自己的主张,比较有限的使用议论方式。
3.3 统计分析报告中的说明 统计分析报告中也有一些是类似于说明文的报告,但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基本手法来呈现说明的基调[3]。说明是一种对身边事物的一些具体的介绍说明,解释某个事物的真实信息或者是本质特征。它的目的一般都是让人了解或者知道一些事情,而不会带有作者的一些主观感受在里面,具有很高的客观性。说明文有时会有作者的一些想法倾向,但是这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客观事物进行辅助说明的,它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解说,结构比较严谨有序、语言通俗准确。统计分析报告则是通常使用一些图表数字来说明所研究的事物的统计特征,但是基本上很少会用批判性和比喻性的说明方法。相对于说明文,统计分析报告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有较多的议论成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4 结 语
记叙、议论和说明是统计分析报告中最常见的三种语言表达方式。这三种表达方式在统计分析报告中都是有所侧重但并不完全的使用,它们为整篇统计分析报告服务,但是统计分析报告中的记叙、议论、说明并不能使统计分析报告成为一种报告文体。
统计分析报告不但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不同,它和一般的应用类文章也具有很大的而不同,和一般的文学性文章更是不一样。统计分析报告是一种以真实数据统计出来并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报告说明的一个调查分析报告。在本质上,统计分析报告就是记叙、议论和说明这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性文章。
参考文献
[1] 莫世荣.浅谈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给教育技术装备统计人的建议[J].浙江教育技术,2012,01:57-59.
[2] 赵培林.关于统计分析报告的一点分析[J].中国统计,2008,(11):27-28.
12.语言学读书报告 篇十二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水平。与之相适应, 会计信息管理也逐渐由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过渡,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e 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 简称XBRL) 作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 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其广泛应用必将对未来财务报告手段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一、XBRL概述
XBRL是一种基于XML (e 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的计算机标记语言, 最初由美国会计师查尔斯·霍夫曼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提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如今已成为影响会计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技术手段。
(一) 技术架构
XBRL技术架构由XBRL基本规范 (Specification) 、分类标准 (Taxonomy) 、实例文档 (Instance Documents) 和样式表 (Style Sheets) 构成。其中:XBRL基本规范主要描述XBRL文件的结构, 详细规定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的语法和语义;分类标准是对会计信息和其他商业报告信息进行分类的依据, 同时也是解释术语的数据字典;实例文档是包含会计信息和其他商业报告信息元素的XML文件, 也是基于一个或多个分类标准的数据元素集合;样式表则用于定义财务报告的显示格式, 将实例文档以用户可读的方式进行呈现。
(二) 应用特点及优势
XBRL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会计信息和其他商业报告信息进行标准化定义的方法, 它以分类标准为基础, 通过对各项数据元素进行标准化标记, 可以使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对其标记的各项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和分析。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会计信息传递、处理和披露的模式。其应用特点及优势在于:
1. 具有兼容性。
XBRL确立了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标准, 能够有效实现低成本、跨平台数据交换, 提高财务报告的编制和使用效率。
2. 具有扩展性。
XBRL以元数据为基础数据单元, 充分发挥“数据魔方”作用, 实现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 在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满足信息的扩展应用需求。
3. 具有开放性。
XBRL采用开放式技术架构, 增强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能够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特别是监管部门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使用各类数据信息。
二、XBRL国内外应用发展情况
(一) 国外应用发展情况
1999年8月,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五大会计师事务所、Edgar在线、微软公司等12家机构组建了最初的XBRL执行委员会。2000年, 为更好地推进XBRL应用, XBRL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XBRL国际组织, 该组织由XBRL执行委员会、标准委员会和9个工作组组成。作为非营利性组织, XBRL国际组织成立后, 一直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 推动XBRL国际化及其在全球的应用和发展。XBRL国际组织先后发布了XBRL基本规范1.0、2.0、2.1以及2.1修正版本, 并且开发了财务报告分类信息框架FRTA (Financial Reporting Taxonomies Architecture) 1.0版本。目前,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诸多国家在有关财务报告或其他商业报告活动中均已不同程度地应用XBRL技术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如美国证监会2005年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进行XBRL数据报送试点工作, 2007年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共同基金, 2009年颁布规定, 强制要求全部上市公司逐步实现XBRL数据报送, 并于同年底建立美国证监会XBRL门户网站。
(二) 我国应用发展情况
我国早在2000年已注意到XBRL技术广泛应用可能在未来对财务报告披露手段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或影响, 对XBRL的发展一直密切关注, 并通过学术交流、理论研究等方式, 紧跟XBRL发展方向, 为XBRL在中国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自2002年开始, 中国证监会组织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XBRL技术标准开展了应用研究, 采取从定期报告摘要到全文、从试点到逐步推广的方式, 积极推进XBRL在上市公司的应用, 特别是针对上市金融企业会计处理与普通上市公司不同的特点, 专门开发了上市金融企业的分类标准和标准化报送系统, 最终实现了所有上市公司XBRL财务报告呈报方式。
为保证XBRL技术在我国统一、规范、有序地推进, 2008年11月12日, 财政部牵头的我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09年4月,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提出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特别提到要构建XBRL分类标准, 并以此为手段, 提高会计信息化工作水平, 同年11月发布了《中国XBRL分类标准架构规范》。随后, 财政部陆续发布了XBRL应用的暂行规定、技术规范、通用分类标准等一系列征求意见稿, 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意见。2010年10月19日, 国际XBRL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同时正式发布了中国XBRL技术规范和基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2011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的比较分析
◎文/陈璇慧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 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公允价值核算模式或成本核算模式, 具体如何选择及选择何种模式对许多企业而言都至关重要, 也引发了各界有关人士关于两种核算模式的激烈讨论。本文在简单阐述投资性房地产涵义及两种会计核算模式的基础上, 对两种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的异同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以举例分析的形式着重比较了两种模式对企业资产状况、盈利能力、税负及财务状况的影响, 以期对有关企业在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的选择上有所裨益。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经济效益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涵义及核算模式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日益迅猛的背景下,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开始成为部分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从目前来看, 许多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并未具体区分出租与自用土地使用权、出租房与自用房等概念, 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速在持续增长, 如此核算可能使得企业房地产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距, 最终将导致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或企业资产被低估。
目前我国投资性房地产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 成本核算模式
该模式要求企业以其投资性房地产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成本对有关会计要素进行记录、计量与计价。对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是以成本计量为基准, 通过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形成与资本投入的对比, 来反映企业具体经营业绩及财务运行状况。
年, 银监会根据上述技术规范和通用分类标准, 组织制订了“银行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 并通过了财政部组织的质量审核, 自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实施。可以说, 我国XBRL应用实践已走在世界前列。
三、XBRL应用建议
目前, XBRL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取得良好开局, 在此基础上, 如何进一步利用好XBRL这一工具, 继续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下面, 结合自身理解, 简单谈几点建议。
(一) 要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
XBRL技术推广应用涉及政府及监管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不同单位, 需要各方密切配合, 积极参与。做好XBRL推广应用, 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参与各方真正认识到XBRL在自身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作为XBRL应用的主要推动者, 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要切实考虑参与各方的现实利益, 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及时总结实践经验, 推动XBRL应用规范有序地开展。
(二) 要注重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
说到底, XBRL是一种计算机语言, 其应用效果的好坏最终要通过业务系统建设和软件开发实现。因此, 在XBRL应用过程中, 各单
(二) 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有专门定义, “在公平交易过程中, 由熟悉市场情况的各参与方自愿据以进行债务清偿或资产交换的金额。”可见, 来自公平市场的交易是公允价值确定的最大特点, 它要求参与交易各方当事人充分理性且在完全考虑了市场所有信息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 这样各方都认同的价格才是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核算模式与成本核算模式的异同
(一) 两种模式的相同点
一方面, 两种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入账都要统一按投资性房地产的初次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另一方面,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统一规定了两种模式下对投资性房地产都必须单独入账与核算, 以使投资者准确获悉有关财务信息, 真实反映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实际经营情况及经济实质。
(二) 两种模式会计核算的不同点
两种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阶段的会计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公允价值核算模式下需要全面考虑投资性房地产从取得到处置全过程的公允价值变动, 而成本核算模式下仅需考虑投资性房地产已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此外, 在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两种模式的计量也有不同, 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时, 应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
位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应积极协作, 从大局出发, 统筹做好系统设计和规划工作, 将XBRL技术真正融入业务系统建设中, 使其技术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三) 要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综合利用水平。
目前, XBRL应用大多停留在财务报告层面, 虽然适用范围广, 但无法实现企业基础核算数据的标准化, 使会计信息综合利用程度大打折扣。因此, 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进一步研究推动XBRL应用从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向账簿分类标准延伸, 使信息化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有机结合, 为相关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加明细、精确的数据信息, 全面提高会计信息综合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爱青, “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的应用”, 新会计, 2009 (01) .
[2]赵改玲, “基于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财会通讯, 2009 (18) .
[3]应唯, “融入与创新—XBRL在我国的应用与展望”, 财政监督, 2009 (06) .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11) .
1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读书笔记 篇十三
第一章 介绍
1.1 L2在世界中的地位:不仅在学校,而且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SLA和二语使用无处不在。
1.2 为什么研究二语习得
1.3 SLA领域的发展
SLA研究的范围必须足够的广用来包含很多的受试,说很多不同的语言,在很多背景下因为很多原因习得很多L2。
第二章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1.重要的不是选择定质方法范式还是定量方法范式,运用性质的最优结合来处理研究问题。
2.SLA研究者开始探寻SLA过程的理解,希望当语言教学与SLA协调的时候语言教学会提高。毫无疑问有好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教学中的习得和非教学中的习得。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他们之间的相似性。
3.数据的收集尽可能真实自然,设计的好的工具能够使生产、直觉和情感数据的收集更加有效。而且能够产色和那个更多完整和可比较的数据。学习者在不同的任务中语言表现不同,因此应从多个角度来处理研究问题,并且研究者应避免做出不适当的概括。
4.语言水平很难定义,更别说测量。
第三章 SLA:数据分析的类型
后一种分析的类型包含了前者,而不是代替前者。
除形位句法以外,语言的其他方面和交流能力也要能考虑到,对于语义方面,行为形成或规则形成都不可用,话语联想,多项区分和概念学习有更大的解释力。
第四章 中介语研究:实证发现
4.2.1 自由变量
原因(1)IL在发展中变化地非常快
(2)比起小孩习得母语来说,大一点的儿童和成人SL习得者很少认知上和心理语言学上受限制。
4.2.2 系统变量
4.2.3 自由变量阻碍发展
4.2.1对于变量的多种解释
4.3 IL展现了共同的习得顺序和发展序列
4.3.1习得顺序:形位研究
4.3.2 发展序列:疑问句
4.3.3 发展序列:否定句
4.4 IL收学习者L1的影响
相似点而不是不同点引起了主要的问题
4.4.1 L1如何影响SLA
(1)发展序列的步子被打断了
(2)发展结构的数量改变了
L1-L2的不同并没有改变发展序列,只是推迟了,推迟了开始,增加了次阶段。其服从两个限制条件:(1)复杂结构经历了修订为简单的结构(2)扩展(3)最小规则的改变
4.4.2 L1何时对SLA影响(标记性)
L1的非标记特点倾向于迁移,但是标记性L1特点不会。
Marked Differential Hypothesis(MDH)
4.4.3 L1何时对SLA影响(感知的迁移性)
迁移是一个战略用来补偿L2知识的缺乏,学习者所有的语言方面,除了音位以外,受到学习者L1-L2距离感知的限制。标记形式(更不频繁,更少产,更语义模糊,更不核心)潜在比非标记形式迁移的少。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U-shaped behavior”)也都是一个因素,开始学习者更愿意迁移标记的形式和非标记的形式一起,可能一是大L1和L2的类型上的相似性。
第五章 对于语言习得的语言环境
5.1 语言输入对于一语习得
语言输入对于学习语言的儿童来说定量上不同于语言能力很强的成人,并且不是受到损害的语料库,我们还不知道儿童输入不同的所有方面。
5.2 SLA的语言输入
5.2.1 对于NNS的语言调整
外国式的谈话(foreigner talk)是三个主要过程的结果:省略(omission)、扩展(expansion)、替代(replacement)/从新安排(rearrangement)
1.对话主题简单而简短
2.倾向于这儿和目前的话题
3.接受非有意的话题转向当交流中断的时候。
4.问句超过陈述句
5.3 语言环境有区别吗
5.3.1 偏离输入的影响
5.3.2 对话在发展句法上所起到的作用
1,大多数的SL教学方法仅仅转写正常习得序列相反的的内容。
2.老师倾向于改正错误,而不是合作来帮助构建对话。
3.对话在一些情况下是促进的,但是对于成功不是必要的。
5.3.3 输入频度-准确性 顺序关系
输入频度比练习的机会要更为重要。
在SL研究中,发生频度是唯一一个与产生顺序相关的因素。
5.3.4 输入修正与二语理解
操纵结构和词条的范围能够提高理解因此促进学习
语言修正帮助了理解,但是单独看影响的话不一定更好。
5.3.5 可理解性的输入和SLA
1.对比分析显示以输入为基础的方法要好于以产生为取向的方法。
2.保姆的话语和外国式的交谈都在成功的SLA中发生,但是不一定意味着是他们导致了成功的习得。
3.很多有问题的设计方式伴随的对比方法研究并没有系统地槽中是否是可理解性的输入在理解发现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变量。
4.输入的质量区分了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入
5.是互动,而不是输入,调整,对于学习更基本,更重要。
6.学习者不应该被认为是被动的接受者,可理解性的输入来源于互动的过程。
总结:既不是产出,也不是对话的参与对于语言习得是必须的,输入的修订也不是必须的。对话中互动结构的修订或者在阅读中书面话语的修订是习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意义沟通的角色帮助是输入可理解,同时包含有不知道的语言元素,因此,对于习得来说是吸收的潜在因素。
第六章 解释二语习得者的不同成功
(1)年龄(9岁最佳)
(2)天赋:使语言天赋与教学方法匹配可能使教授不同态度的学生的结构变好。
(3)社会心理
动机:学生的综合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要比工具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带来更好的结果。但是工具动机可能与综合性动机的能量一样。
态度:浸入学习的学生发展了很少的民族中心的概念比起传统的只学习英语的项目。
(4)个性:不是所有的个性平等地对相同的教学实践作出反应。
(5)认知方式
分析型的学习者更加偏好并且擅长于演绎的学习方法(deductive method)
整体性(或格式塔)的学习者更加偏好于推断性的学习方法(inductive method)
分析型的学习者使用大脑左半球,眼睛更多地移向右边;推断型的学习者使用大脑右半球,眼睛更多地移向左边。因此大脑的边侧化与认知方式和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相联系。
(6)学习战略
我们应该采用多因素分析,而不是简单的饿单因素分析,因为学习的复杂性。
第七章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7.2 理论结构和社会科学
7.2.1 使研究积累的理论角色:描述性的(相关研究来解决)
7.2.2 理论的目的和类型
目的:测试是否理解,即解释是正确的;测试是否产生于理论关于将来的预见是正确的。类型:(1)一套规律的形式(the set-of-law form)(2)起因-过程形式(causal-process form)
7.3 SLA的先天论者理论
7.3.1 一般的特点:一般的认知特点
7.3.2 乔姆斯基的普通语法和SLA
7.3.3 先天论者的批评
1.实验的证伪性(empirical falsifiability)
2.三个受到质疑的假设:
(1)学习发生的很快,几乎在五岁之前全部掌握,事实上很多复杂的句法知道很晚才掌握。
(2)一定的句法规则是不可学的,因此是天生的,该观点受到质疑。
(3)学习者接触到的输入是不充分的,特别是缺乏必要地否定证据来制定过于的复杂性和过度概括。
7.3.3 Krashen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两种单独的知识系统潜在与SL表现中:学习系统(learned system)和习得系统(aquired system)
monitoring(小m监控):使用语言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自我更正,可能通过感觉判断,使用习得的系统。Monitoring(大M监控):评价本土人偶然知道的英语拼写规则。学习系统(learned system)和习得系统(aquired system)单独运行,没有界面接口(interfac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习得-学习假说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自然顺序假说 Monitor Model监控假说:习得假说是话语启动器,学习系统是是计划、编辑和更正功能。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CI)可理解性输入,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筛选假说
7.3.5 监控理论的批评
比较和评估理论
知道什么时候修改和什么时候放弃一个有漏洞的理论(leaky theory)在科学领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在SLA研究领域表现地特别鲜明。正如前面提到的,在SLA文献中有至少40套“理论”,“模型”,“假说”和“理论申明”,在他们中间通常有重叠,但是同样有其独特性。是它们很难评价的是(1)它们有时候在范围上有很大的不同,或者它们处理的SLA现象的范围不同(2)他们隐性或显性上对其解释的数据的类型(3)他们所包含的申明的抽象程度。
在范围上的不同很容易分析处理,例如Krashen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了很多,总是被认为用来解释了所有的SL习得的类型。Wode(1981)的语言认知战略(linguo-cognitive strategies),Schumann的文化同化模型(Acculturation Model)明显限制在自然语言的SLA,多维模型(multi-dimensional)仅仅限制在形位和句法。现在把支持每个观点的证据放在一边,当一个理论决定了Kreshen理论的部分是错的,但是Schumann的理论模型是对的,到底哪一个会是更好的理论呢?一个实验更合理、范围更狭窄的理论对于一个样处理很大范围的SLA现象是更好的吗?其是否有多种实验支持?
用来解释理论的数据在类型上的不同通常导致了一种理论得到更为准确的解释,并且比另一个更为令人信服。例如,测定长久建立的IL句法发展序列的预见性,各种简化战略类型的可识别语言部分,还有这些和学习者类型的关系(用一系列情感变量来定义)。McLaughlin, Rossman和McLeod的信息加工观点(information processing perspective),还有Bialystok的二语学习的理论模型在另一方面根本就没有提到中介语发展的理论模型,仅仅集中到二语的表现、成绩、或者水平因素上。支持性的和反驳性的数据通常以整体测试分数(global test scores)。反应时间方式(reaction-time measures)等形式来表示,而不是中介语的语言特征来表示。
最后,关于抽象程度的不同,比较了两个明显相似的声明,有关在一个学习者的输入中用于习得的新形式的习得潜力。Krashen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认为(从可理解的输入中)习得的结构将会是高一步,或者稍微超出习得者的现有的发展水平i,Pienemann的科学性和可教性假说(Learnability and Teachability Hypothesis)预计了根据习得阶段分组,转而根据特别的发展结构提供定义,将会在以前建立完善的发展序列中,在下一个中介语结构中,从教学中获利;同时预见了哪一个组按照预见所测试的不会获利。
当尝试评价这些观点的相对的优点时,关于这些目前存在的严重的问题有所不同。是否一个更为概括的理论,其中一部分似乎已经证伪了,比起一个不够一般的、有限数据支撑的更好呢?是否数据类型上的不同与SLA理论的方面与评价相同过程的竞争的解释相关联? 并且我们申明的高度明显和准确,必然使其容易被证伪,至少在细节上,使其比起一个松散定义的理论更不值得注意吗?
建立很久的标准存在用来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一些,因此,人们普遍认为ililun必须可以被证伪(服从于前面提到的与现在技术所能达到的有关)。很明显,现在还没有被证伪,即它必须能够解释现存的数据,即具有“观察充分性(observational adequate)”。如果其它的方面都是平等的话,一个更大范围的理论比起一个狭窄的理论要更好,因为它能够用于提出范围更广的问题,或者其更具有概括性。如果两个理论是现有数据的平等好的解释,更好的理论是更为简单的。即具有更少的区分和使用更少的防止误解的说明(caveat)来处理数据。但是现有的SLA的状态意味着一方通常不得不衡量结果,同时运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评估标准于不同的理论类型,那个时候还不够清晰。
谨记
1.理论过度简化(oversimplification)-可能误导,而不是解释或是有益于促进事实的发现。
2.统一理论影响-对其他观点压制
第八章 SLA课堂教学
1.SL教学似乎并没有改变习得序列,在小的方面甚至阻碍随后的发展。另一方面对SLA过程有积极地影响,习得的速度有积极的影响,对于最终的成绩有积极地影响。
2.还没有充足的研究来得出结论,除了习得的速度。
3.正式的SL教学用处有限的观点明显还不成熟(例如指对beginner有用,只针对于简单语法),并且几乎是错误的。与习得速度有关的发现本身对于学习者和老师相当有用。
4.将来的实验在受试的选择,控制组的选择,选择可供学习的SL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准确记录、报告教学由什么组成也是很重要的。
解释
1.接口观点(inter-face position)-加工限制(processing constrains),多维模型(multi-dimentional model),可教性假说(teachability hypothesis)
2.非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自然接触&可理解性的输入丰富的课堂教学&重视形式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研究。
问题:
1.文学批评中的失语症与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失语症。
2.传统周易中根据生辰八字来推知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可以将其与性格/二语学习/认知风格联系起来,从而知道外语教学,如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语言学读书报告】推荐阅读: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08-11
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7-28
语言文字工作自查报告06-14
c语言实验报告本11-08
语言创建自评报告11-09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自查报告08-11
汉语言文学的调查报告07-23
学校语言文字自评报告09-29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4.doc08-10
天水市八中语言文字工作自查报告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