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family的教学设计

2024-08-07

myfamily的教学设计(13篇)

1.myfamily的教学设计 篇一

MyFamily

Hello, my name is Tom.Four people are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mother, my father, my brother and I.My mother is a teacher, she works in a school.My father is a farm, he works on the farm.My mother likes red, so she is in a red coat and red shoes.She likes milk, egg and rice too.My father likes blue.Bread, fish and bananas are his favorite food.My brother is 10 years old , he is in Class 4, grade 6.He is clever.This is my family , I love my family very much.APicnic

Hello, my name is Tom.My mother, my father, my friends and I will go for a picnic this Sunday.We will take some bread, milk, bananas and fish.My friends and I will sing songs and fly kites.My father will go fishing and my mother cooks for us.I can help my mother to get water.This is my picnic, we will have a happy picnic.MySchoolDay

Hello, my name is Tom.I come from China.I’m in Class 5 Grade 7.In my school day, I often get up at 6 o’clock in the morning, then I have breakfast.I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and I have lunch at 12 o’clock.In the afternoon, I have 4 classes too.My teachers are very good, I love them very much.I have many friends in my school, we often help each other.This is my school day.

2.myfamily的教学设计 篇二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缺少主动权, 更谈不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所以教师要落实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 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把现代理念真正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 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几十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然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可以对学生的可能差异实施较大面积的覆盖, 由于网络便捷的交互性, 可以使学生得到合适的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这样, 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会得以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还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每个班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按学期、按节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 抛弃过去那种听懂听不懂, 学会学不会都要齐步走的教学方法, 做到哪里有问题就重点再学哪一部分, 直到全部理解且能应用为止,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例如讲“定积分应用”时, 利用计算机比较容易操纵的特点, 教师作出课件, 学生可以根据本人能力和学习程度去控制、重现学习内容, 使不同基础的同学都能很快理解其特点, 使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 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 这点正好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利用电子计算机还可以按学生的不同知识层次, 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 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 并且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2 学习的障碍及其排除

2.1 障碍之一:实物短缺

对概念、定理等抽象的问题, 如果教师只给学生以空对空的讲解, 学生就会因缺乏实物, 不能亲手操作而感到枯燥乏味, 难以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排除办法就是提供实物, 象图片、录象、模型等, 这样可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为那些抽象概念提供了具体的形象表达, 以帮助掌握。例如:为了让同学直观地看到三维空间, 教师可利用实物教具、挂图等, 通过观察使学生学到知识, 同时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这一媒体, 学生能够详细地有分析地观察该物体的细微部分, 既节省时间, 效果又好。

2.2 障碍之二:梯度失当

梯度失当主要表现在梯度过缓和梯度过陡两个方面。梯度过缓就是指教学进度太慢, 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花了时间但学不到更丰富的知识;梯度过陡是指教学进度太快, 学生被迫跟进。同样的教学内容, 对于同一年级学生来说, 由于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同, 一部分学生感到比较适应, 另一部分则不一定完全适应, 因此学生对于同样的教学进度, 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梯度过缓和梯度过陡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的办法是调整教学进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不能生搬硬套教材和大纲。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精心安排难易适度的小题目, 及时反馈学生的解题情况, 并统计出每题的正确率, 这样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对刚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掌握慢的同学, 教师可采用做比较、打比方、画草图、巧模拟等方法从最基础入手, 在教师不断的激励下, 使学生逐步掌握。

3 运用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

3.1 选择性原则

选择教学媒体是为了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行为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 所以, 运用何种媒体更为恰当, 是在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师生特点、教学时间等条件下, 对各种煤体进行比较筛选后, 才能最后决定的。脱离教学任务、不仅扣教学内容, 盲目追求现代化、新颖、多样, 会弄得学生眼花缭乱, 反而起喧宾夺主的作用;离开了师生特点、教学时间等实际情况, 必然事倍功半。有选择, 才能有的放矢, 才能在解决重点、难点上发挥作用。

3.2 有序性原则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跟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否, 以及兴趣的高低具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学习是一种有规律的学习心里活动过程, 学生注意的持久性、稳定性还不很强。同时, 根据注意的起伏现象表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 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既有注意的高峰, 也有注意的低谷。因此经筛选的媒体, 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安排上的有序性, 决不能搞“拼盘式”教学。媒体出现顺序可以是:语言媒体、实物投影、实物教具、电子计算机。这样安排符合通过问题进而发现、了解事物、认识客观的规律, 使学生感知迅速、记忆牢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 从而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另外计算机媒体信息的呈现时机也可以选择于注意的低谷, 激发起学生注意的第二次、第三次高峰。在讲课进行到一半时, 学生的注意力开始降低, 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精心安排难易适度的小题目, 及时反馈学生的解题情况, 并统计出每题的正确率, 这样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对刚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为下一教学环节打下了基础, 这样安排, 使教育适应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知识的传授符合受教育者的认知心理。

3.3 互补性原则

所谓互补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结合使用, 扬长避短。媒体的应用是灵活的, 可替代的, 同样的教学目标可通过不同的媒体实现;每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 任何媒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使用媒体时应弥补对方之短, 即“优势互补”。

平面挂图有图形大、色彩鲜明的优势, 学生易于练习, 但缺乏立体感, 而且是静止的, 而实物媒体立体感强, 学生能形象直观地观察到由静变动的那一瞬间,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 利用实物与挂图的优势互补, 就能生动完整地完成教学, 这是平面与立体的互补。

利用实物媒体演示真实而准确, 但它不能展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变化情况。而电子计算机比较容易操纵, 制作出的课件可以模拟物体每时每刻情况, 学生可以根据本人能力和学习程度去控制、重现学习内容, 使不同基础的同学都能很快理解其特点, 使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 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 这点正好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3.4 简捷性原则

在现代媒体的比重逐年增加情况下, 条件好的学校也不能眼睛光盯在“高、精、尖”上, 而忽视“短、平、快”的传统媒体研究、开发和利用。在教学活动中, 哪种媒体能更正确而简捷地传输信息就用哪种。简捷能突出教学重点, 又能提高单位时间的吸收率。媒体是教学过程中的维系物, 是教学过程参与者之间的桥梁。教师要了解媒体的功能和特点并合理地运用媒体, 就能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学媒体的潜能, 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中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现教学优化。

总之, 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应用, 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在培养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就要求教师要改革高职数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跟上当前职教改革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树恩, 陈士俊.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1]王树恩, 陈士俊.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3.《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篇三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以计量微观粒子数多少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mol。物质的量是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根据物理的量的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的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物质的量是微观粒子数和宏观质量之间的联系桥梁。反思过去关于物质的量的教学,发现有三个因素制约教学:第一,此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欠发达,理解抽象概念能力不强;第二,教师很少从科学方法论的高度驾驭教材,教材的整合不够;第三,教师没有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够,导致学生似懂非懂。

设计思路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物理量的建立必须有单位和标准。例如,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其标准是国际千克。怎样建立物质的量的单位和标准?怎样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和标准?为此设计了一个活动(准备阶段):计量200g芝麻的数目。学生分组活动,提出多种计量方法,计量的结果约为80000粒。将这80000粒芝麻盛装在一个精美的玻璃瓶里,把它作为计量任意质量芝麻或任意数目芝麻的单位和标准——80000粒/瓶或200g,即已知芝麻的质量可以计量它的数目,已知芝麻的数目可以计量它的质量。

科学研究表明,0.012kgl2C中所含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国际上统一规定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nC中所含吒原子数相同,就说该粒子的物质的量为lmol,N/n101与80000粒/瓶相当,12g/mol与200gt瓶相当(信息呈现)。即对于1:

对于其他原子,则需推导其摩尔质量,当摩尔质量确定时,有:

至此,物质的量作为联系微观粒子数和宏观质量之间的桥梁基本建立。

学生活动设计:

根据化学理论性知识的课堂教学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知识的学与教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教师阐释学生理解新知识阶段、第三阶段,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段、第四阶段,知识的应用及检测阶段”设计学生活动。

活动一(准备阶段):计量200g芝麻的数目(体验对于芝麻这样微小的粒子用“个”等个体量计量的困难,从而思考新的计量方法,例如20粒/0.1g、lg/200粒等进行计量,起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作用)。

活动二(准备阶段):如果要计量500g、3000g、0.5t、2.63t……及任意质量的芝麻的数目,怎么办?如果要计量4000000、lO8、6.02X1023……及任意数目的芝麻的质量,怎么办?

学生主动提出:

活动三(信息呈现):国际千克原器图文。

认识建立物理量的条件是具备适当的单位和标准。

活动四(信息呈现):12C质量为12.04X10233.01X1023、1.806X1024时,12C的质量;12C质量为24g,0.15g、1.08X108kg时其中所含12C原子数目。

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结果是:

活动五(信息呈现):推导6.02x1023个任意粒子的质量。在推导的过程中体会并建立摩尔质量的概念,得出:

活动六(知识的巩固和转化):课堂练习

1.在O.1molH2中含有

molH。

2.1.5molH另O:的质量是

,其中含有——molO,其数目为——NA含有——molH,其数目为——NA。

3.71SNa2504中,含有

molNa604,——molNa+,

molSO。

4.2molNll中,含有

molH,含有——mole-。

活动七(知识的应用和检测):课堂练习

1.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所含原子个数比是

2.将NaCI溶解在1molH20中,欲使C与H2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0,应取NaCI的质量是

课后反思:

过去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习惯按教材的安排分两部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处理,微观粒子数和宏观质量之间的桥梁难以合拢,往往通过计算强行将概念传授给学生,而概念建立的必要性、意义及方法没有得到演绎和阐释,这不利于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采用上述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体会建立概念的必要性、意义,探求概念建立的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建立物质的量的概念。由于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活动设计合乎概念建立的内在本质,新旧知识的顺应和同化自然,达到了整合教材便于学生理解的目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同时解决了物质的量概念登场时“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言又止的尴尬,作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与其他任何一个物理量一样,单位、标准、内涵、外延都具备。整个教学过程渗透了新课程理念和人文教育精神。

4.Myfamily作文 篇四

Myfamily作文

My name is Jane Chen and I am a pupil. Actually, my first name is Chensijie. “Jane” is short for Chensijie. I was born in a big city. I have many hobbies: playing the violin and singing songs. I was born on May 24, 1993. I have eight sisters and two brothers. My father’s name is Chenfusong and my mother’s name is Zhangxiaorong. I have many friends in the city. Last year I was in the Hainan during the month of December. I was in the Hainan for ten days. My friend, Ann, was in Hainan for thirteen days. She was in Hainan during the month of December, too. My friend, Ann, has a very lovely dog and a big cat. She has many pets. She doesn’t have a computer. But I have one. My computer is beautiful and lovely, I love my computer very much. During the week I get up before eight o’clock and I study all day. I practice playing the violin, sing songs, English, swimming. On Tuesday I don’t get up early.Myfamily作文700字

5.myfamily的教学设计 篇五

my family  hello,everyone!

my name is steven . i’m 10 years old, today my topic is my family .  i have a happy family . there are three members:my father , my mother and me . my parents love mevery much .  my mother is chinese teacher . she is very tall and thin . her face looks small and her eres are very beautiful . my mother is very warm and

riendly to others , but she is very strict with me .  my father is a professional accountant . he works hard every day . 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 i usually play with him . we enjoy ourselves every time .  my dream is to be a police officer when i grow up . everyboy , please cheer me on !

thanks ! thanks you very much !

嗨,大家好!  我的.名字是史蒂文。我10岁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庭》。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三个成员:爸爸,妈妈和我。我的父母爱mevery太多了。  我的母亲是中国人的老师。她又高又瘦。她的脸看起来很小,她的眼睛很漂亮。我的妈妈非常温暖和对别人友善,但她很严格。  我的父亲是一个专业会计师。他每天都努力工作。他喜欢踢足球。我经常和他玩。我们玩得很开心的。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警官,当我长大。舞台,请我加油!

6.myfamily的教学设计 篇六

2014年8月8日至9日,我们三人组团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决赛公平公正,当场公布赛题,小学数学的赛题是人教版《分数除以整数》。

整个决赛分四个阶段进行。8日上午,在机房进行团队信息化教学设计,并进行上传。8日下午,开放小学数学各团队的教学设计,按1号团队评2号、2号评3号的顺序进行点评,并将评价与建议上传;9日上午主要是针对他队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团队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并准备好下午的可视化陈述稿,9日下午则是对自己团队的教学设计理念思路、修改评价与设计亮点进行可视化陈述。

在本次决赛中,小学数学组共有30个团队参加了比赛。比赛过程紧张激烈,既有个人思索,更有团队合作,让我们在“做中学”中真正了解到信息技术的本质,收获远比一场讲座或其他比赛来得多、来得大,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比赛。

初稿设计中的讨论争论

8日上午,一拿到课题,我们团队就进入了紧张思索与合作教研中。我们认真研究《课标》要求,深刻把握教情学情,细细拟定教学目标,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辛努力,最终完成了《分数除以整数》信息化设计初稿。

在初稿设计过程中,我们团队三人围绕“是学生实验重要还是媒体演示重要”及“算理理解、算法归纳与运算巩固,孰轻孰重”这两个焦点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通过争论与思辨,我们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法则课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体验与感悟。

1.关于“学生实验重要还是媒体演示重要”的讨论与思辨

【李银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时,我觉得可以用“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来进行,通过简单动态的PPT可以展示这一过程。同样理解算法时,我们也可以这样进行。

【吉芸】我研读教材发现,课本在引导学生学习例2时,主要是运用了“折纸实验”的方法来进行,这是“以儿童为本”的表现。如果我们仅为了方便展示这一过程,而把实验法改换成PPT动态展示,会不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

【缪建平】同意吉芸老师的说法。杜威先生曾说,儿童学习的是经验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儿童自己的实验操作与体验,否则他们学到的一定是教条而干瘪的“死知识”,而不是自己亲历亲为的“活知识”。

【李银江】那么动态演示“分数除以整数”的这一过程到底要不要呢?我还是想用上精心设计的动态PPT。

【吉芸】可不可以这样处理,PPT的动态演示放在儿童折纸实验汇报交流以后,可以通过动态演示来进一步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与否。

【缪建平】这个点子好,用PPT动态演示验证学生的折纸实验过程,既充分肯定了学生折纸实验的正确性,增强了他们学习与探究的自信心,同时又比较巧妙地把这一重要过程再次全面、动态、整体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合情推理,并最终归纳计算方法。

2.关于“算理理解、算法归纳与运算巩固,孰轻孰重”的争论

【缪建平】大凡一个精确运算技能的学习可以细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在计算方法探索中对算理的理解;第二,在不断探索中发现并形成计算法则;第三,运用计算法则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便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堂课就是一堂运算技能学习课,这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孰轻孰重呢?

【吉芸】从教材的呈现来看,是想通过学生的折纸实验积累活动经验,在操作中发现计算的道理,最终形成一定的计算方法,当然最后一定量的练习也是不可少的。

【李银江】我觉得这堂课主要是突破“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是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一法则中的难点,应该在这个方面多花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归纳出算法来。

【缪建平】李老师说得有道理。但要举一反三,这个“三”中还要有“变式”。所以,在刚才的例题后,我们可通过例题和延伸,让学生在探索中“历险”,在“挑战”中前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吉芸】本课的巩固练习,我设计了四个层次:一是基本题,二是改错题,三是应用题,四是拓展题。但我担心的是,如果在前面耗时太多,学生的练习时间势必就会太少,学生的计算技能就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缪建平】这个担心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不妨设定一下教学流程中各版块的大致时间。

通过思辨、讨论与争论,我们在两个焦点问题上达到了共识。我们的观点是教学要“以生为本”,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行操作实验探索知识,多媒体作为教学资源可以巧妙地辅助学生的学习;在计算法则课的教学中,在起始阶段就要侧重算理理解与算法归纳,但一定量的富有层次的巩固练习也是不可或缺的。

思维碰撞下的修改完善

因为时间限制,我们的教学设计初稿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之处。在互评环节结束后,我们根据友队(21号团队)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修改完善一:21号团队给我们的建议是——根据5×6=30来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与例1部分内容重复。鉴于这一点,也是为了保证后面练习巩固更加扎实,所以我们修改后省略此例,直接用例1的三个算式渗透整数除法的意义,把更多时间留到后面的练习中。

修改完善二:21号团队给我们的建议是——总结时将“在计算分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往前提一提,放到练习的中间。我们讨论之后,决定在改错练习后,及时增加教师提问计算时的注意点;总结回顾时再次总结注意点。

修改完善三:21号团队给我们的建议是——作业设计多,占用时间较多,有可能会完不成教学任务。我们讨论后,决定坚持原观点,用多层次的练习巩固算法,提升运算能力。根据《新课标》中描述,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有数据表明现在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我们设计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练习。

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进行了激烈的思维碰撞。

【吉芸】我觉得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先出示5×6=30这一个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这样根据三个算式来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会让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鉴于这节课的地位,我觉得在此浓墨重彩一下未尝不可。

【缪建平】21号的团队给我们的第一条建议是省略这一环节,直接利用例1来导入。仔细想想,这样的建议也有道理。因为,例1解答完成后,呈现的三个算式同样可以渗透整数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把“克”化成“千克”的设计,十分巧妙地完成了“整数除法”到“分数除法”的过渡,而且不显重复。

【李银江】我同意缪老师的想法,这样可以让教学节奏更加紧凑,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后面的环节中。

【李银江】21号的团队给我们的第三条建议是作业设计多,占用时间较多,有可能会完不成教学任务。

【吉芸】我认为不妥,这节课是计算法则课,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这一法则,将对学生今后迁移学习分数、百分数的相关计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练习,让学生理解掌握。正好前面第一条建议中省略的时间,可以用在练习上。

【缪建平】《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指出: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设计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巩固学生的知识成果。要完善的话,可以在题目类型上略作调整。

【吉芸】我建议在教学设计当中加入“设计意图”,写清楚我们撰写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想法和思路。

【缪建平】同意。这个也能增强教学的有意性和有效性,让反思伴随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能反应设计者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是一种提升。

【李银江】这样好,能直观反映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可以便于我们跟评委及其他老师的交流,让他们明白我们的设计意图,理解我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途径。

通过三人团队的自由争辩,在自我反思与批判中,思路更加明晰,设计更趋完善。

体现课程理念的设计亮点

比赛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其他团队的教学设计,发现有些团队认为NOC活动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就一味增加信息化技术与手段的运用。在我们看来,应该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力争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缪建平】我想我们教学设计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充分用好PPT,努力达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例题时,通过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这节课是数学计算法则课,其实不需要用太多太花哨的技术。如果利用了太多复杂媒体,互动太多,留给学生自主操作、练习的时间反而要少了。

【吉芸】是的。简单的媒体如果运用恰当,就能用最少的课程资源和技术支持,争取收获最好的教学效果。

【李银江】我觉得PPT展示的亮点也体现在演示折纸的部分。在这部分的PPT动态展现,目的是验证学生动手操作折纸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励学生探究。

【缪建平】学生可能会想“老师的想法跟我们一样的”,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数据表明,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呈下降趋势。因此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我们设计此环节很有必要。

【吉芸】因为我们重组教材,调整了教学次序,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学设计的第二个亮点是:设置“认知冲突”,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重组教材会引导知识迁移,引发学生的思考。

【李银江】我也赞成。我们把教材中的例题进行重组,就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让学生在“不平衡—平衡”的思维过程中,深入理解分数除法。另外我建议在PPT里面动态展现学生折纸、涂色过程,这样直观明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归纳两种计算法则。

【缪建平】这个提议好,结合了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个设计可以渗透转化的教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缪建平】“多层次的练习”应该是我们教学设计的第三个亮点。通过正例对算理进行强化。同时设计了反例(改错练习),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辨识,防止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负迁移。

【李银江】是的,设计的线段题和图形应用题也能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吉芸】最后的思考题用字母代入的分数除法,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代数思维。

【缪建平】对。这也符合了新课标中的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课是一堂数学计算法则教学课,其实是一个“找规律—用规律”的问题。找规律即合情推理,用规律即演绎推理。

总之,本课依据学生数学现实,采用实验法与多媒体验证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理解算理,归纳算法,应该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亮点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亮点一:通过PPT的直观演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从乘法过渡到除法,从整数过渡到分数,体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最终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样的意义。

亮点二:把教材中例题进行重组,设置“认知冲突”,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平衡—平衡”思维不断演进的生态场,促进思维走向深入。同时,又通过PPT的动态展现,验证学生动手操作折纸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亮点三: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首先通过“正例与反例练习”巩固算理,其次设计“线段和图形应用题”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再次通过“思考题”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赛后感悟

【吉芸】本次参赛,我与伙伴们取长补短、分工合作、有效配合,经历了设计初稿、互评、完善设计、陈述答辩的过程。我们在交流对话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争辩碰撞中,形成共同的理念;在修改反思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与其他团队互评、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接触到更多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由此,我意识到只有加快前进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李银江】相信本次活动会在众多参赛者的专业发展之路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在团队合作当中,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个体的智慧在团队协作下激发出了最绚丽的火花。交流讨论、争辩反思、修改完善后拿出最好的成果,那种收获的喜悦难以名状。在比赛中,通过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同场竞技,我接触到了前沿的教学技术和优秀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深化了我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也将激励我不断前行,努力进取。

7.《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内环境;动态有机联系;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重、难点)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重、难点)

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

应用讲述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比较、总结的能力。

教学实施的程序:

导入:看课本章首图片:在冰天雪地的边防线上巡逻的战士,炼钢炉前挥汗如雨的工人。

(1)把常温水分别放置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和炼钢炉前,水的温度会改变吗?

(2)巡逻的战士和工人他们的体温会发生大的改变吗?无论严冬或是酷暑,人的体温总能维持在37℃左右,这是为什么?对于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何意义呢?

教师:本章主要学习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知识。看问题探讨:

①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草履虫和血细胞)

②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③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

总结:血浆中90%~92%是水,即血细胞也生活在水中。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草履虫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那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构建人体的细胞生活在怎样的水环境中呢?

过渡: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塑造角色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这是否说明成年女性体内的含水量远大于成年男性呢?(P2 相关信息)

教师:从资料看:男人才是真正的水做的骨肉。所以“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谁叫体内总有那么多水!”

实际上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分布在细胞内就叫细胞内液,∴根据体液分布位置的不同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问题:

(1)细胞内的哪些部分属于细胞内液呢?

(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在体液中所占比例是否相同?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外液)

教师: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为区别于生物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将其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

问题:人体内不同器官、组织的结构及功能不相同,因此构建这些器官、组织的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也不相同。具体到某一种细胞,它们有其具体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注意用词)。

(1)说到体液,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血液。血液是不是体液?为什么?(血液中有血细胞)

(2)血液中哪部分是体液,哪部分是细胞外液?也即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

(3)人体内除了血细胞之外的其他细胞,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它们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教师:看教材P3 图1—1。

问题:①图中红色、蓝色和绿色的管道分别是?管道内流动的分别是?图中显示管道外分布有许多细胞,是什么细胞?(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所分布的组织、器官的细胞)

②组织细胞间的间隙里充满的液体是?又叫?(组织液又叫组织间隙液)

教师:

①组织液: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因此,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淋巴:绿色管道为毛细淋巴管,管内的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教师: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内环境的主要组分。三者间是“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还是有着紧密的动态有机联系?(教材P3上三段讲解三者关系)

简图示之:

①讲明箭头双向、单向的原因,促成理解。(淋巴管管壁细胞间的缝隙类似于心脏里的瓣膜:是“单向阀门”)

②三者的化学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血

浆中较多)。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习题中的应用:

(1)分析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注意用词)是:

①血细胞(红、白和血小板)②淋巴细胞③毛细血管壁细胞④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2)呼吸道粘液、唾液、消化液、尿液、泪液、乳汁是体液吗?为什么?

(“体液”概念中关键词:体内;存储的管腔直接与外界相通,一般称为外界溶液)

(3)以下物质是内环境的物质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质 B血浆蛋白质 C葡萄糖 D CO2 E DNA F呼吸酶 G 载体蛋白质

技巧: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非内环境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胞内酶和胞内蛋白质)和分泌到与外界相通的管腔中的物质。

过渡:事实1:红细胞吸水涨破;事实2: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条件下,细胞不能正常生活;事实3:将体内细胞拿到体外,不提供特殊环境条件,细胞会很快死亡。为什么在细胞外液中各种组织、器官细胞就能很好的存活呢?这除了与物质交换有关外,还与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紧密相关。如果这种平衡失调,在个体水平上会表现各种疾病,如糖尿病、酸中毒、中暑等等。

教师: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渗透压:凡是溶液都有渗透压,渗透压是溶液的一个重要性質。

①概念;②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练习)比较相同溶液渗透压和比较不同溶液渗透压的标准有别;③血浆渗透压:正常机体,37℃,血浆渗透压为770kPa,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④细胞外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含量有关,因细胞外液中它们含量多(虽质量分数小于蛋白质,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小,所以微粒数多。

问题: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哪种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呢?(钾离子)

(2)酸碱度: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剧烈运动)、碳酸等;食物中也会含有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血浆,会不会使血浆PH值发生剧烈变化呢? 血浆中含有维持其酸碱平衡的缓冲物质,如H2C03/NaHCO3(掌握)、NaH2PO4/Na2HPO4等,每对均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由于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使血浆pH值不会发生剧烈变化,通常稳定在7.35~7.45之间。

(3)温度: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问题:①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8.《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a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151-02

1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敏化感悟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3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

3.1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一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

3.2針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大火连烧3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

(2)什么化为灰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

(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

(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抽读:“这样”是怎样?

3.3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

3.3.1针对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除了这些,你从书上还知道些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还用哪些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板书:举世闻名)追问:“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哪个字解释“全”?

(2)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宏伟建筑)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珍贵文物)

3.3.2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找到写建筑的自然段自己读。(自由读——指读第三自然段)

(2)仔细数一数,这段话写圆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用了多少个“有”?(7个)

(3)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抽生读。从这7处“有”你体会到了什么?

(4)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从词语、标点……)

从大家的感受中,这一段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学生自由再读——抽生读重点句。

(5)感悟重点句:“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漫步园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播放课件,师配乐诵读)漫步园内,你还想出来吗?(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

(6)(将3个词语用圆圈圈起来)但是,同学们,你们读对的、看到的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课堂中有短暂的寂静)

4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读后交流,通过追问了解学生的动机,如: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破坏这样的世间奇迹?圆明园的设计者是谁?圆明园除了书本上描述的,到底有多美?圆明园花了多少财力和时间才建造起来的?我想知道圆明园到底有多大?

我还想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清朝的军队到哪里去了?(是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难道就没人把守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2)这里有篇短文,是老师从网上搜集以后整理出来的。它能解决你想知道的部分问题。默读补充资料:《圆明园之最》。读后交流:读完这篇短文,你的心震撼吗?圆明园的什么深深地震撼了你?我被圆明园的宏伟建筑,规模宏大震撼。(640个足球场,十分宏伟。)

我被圆明园的建造时间震撼了。(为什么?)

我被圆明园的珍奇异宝震撼了。(你一定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数据,是哪个?)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出来了吗?

5激情写话,激荡感情

过渡: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课件呈现:英法强盗火烧圆明园,定格在熊熊大火的画面)面对这把罪恶之火,你有什么话想说?

(1)配“二泉映月”,学生动笔写句:“这把火,烧毁了_____。烧毁了______。烧毁了 __________。(交流)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把火,烧毁了……。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Old Summer Palace’s Deconstruction” the Teaching Designs

Ma Guo

Abstract: This article narrated “Old Summer Palace’s Deconstruction” a class teaching design, divides into: Uncovers the topic to induct, establishes the main key——overall sensation, the sensitization feeling becomes aware——leads the text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stimulation emotion——development background, deepens understanding——the fervor to write the words, surges the sentiment.

9.myfamily的教学设计 篇九

随着普高热, 我校2008年生源很不理想, 高一学生数学基础很差, 再加上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有明显的区别, 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 以至集合、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 觉得离生活很远, 似乎很“玄”.所以就函数的值域, 我在教学中, 从学生实际出发, 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 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江苏教育出版社职中第一册教材把函数的值域分成两部分, 一是P54例2基础题, 二是P56提高部分的函数值域.针对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处是个难点, 就凭课堂讲解学生很难掌握, 课前我就布置每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1) 什么是函数的值域? (学生很容易把值域与定义域混为一谈) . (2) 针对这几个题目所涉及的基本函数, 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学过一次函数, 分式函数, 二次函数, 二次根式的图像和性质.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一, 让同学把函数图像画好贴在教室里, 每个人都自制成卡片以备上课用.做好这些预备工作, 才能进行课堂统一教学.课堂结构的程序框图如下:

一、从基础知识出发, 导入新课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适当降低起点, 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启动思维的闸门.

例1求下列一元二次函数的值域:

(1) y=3 (x-2) 2-2; (2) y=-4 (x+3) 2+1;

(3) y=x2-2x-1; (4) y=-2x2+4x-1.

例2求下列一元一次函数的值域:

(1) y=2x-3; (2) y=-2x+4.

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这一组问题设计有二次函数, 有配方好的, 有没有配方的, 有一次函数单调上升和单调下降, 有根式和分式, 囊括了课堂上将要用到的基本初等函数, 这样做一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的情况 (以小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当堂训练) , 二是为下一步学习打好铺垫.

二、引导进入第二层

第二层问题融入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让学生主动参与, 训练思维.依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以基础知识为依据, 导入第二层.

请学生将上面三个问题的定义域改变, 根据图像引发学生思考, 导问:定义域的改变对值域的影响, 重点是讨论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例3求下列一元二次函数的值域:

(1) y=3 (x-2) 2-2, x∈[-∞, 3]; (2) y=-4 (x+3) 2+1, x∈[-4, 0]; (3) y=x2-2x-1, x∈[2, +∞]; (4) y=-2x2+4x-1, x∈[2, 5].

表面上看来这四个题目是同一个类型, 细细分析, 第1, 2题包括对称轴, 3, 4题不包括对称轴, 让学生深刻理解不是所有二次函数类型的值域都与顶点有关;二是有开区间有闭区间, 如果学生能弄清楚这些问题, 就为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复合函数的值域学习打好了基础.

例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这是一组易错题, 虽然函数没有变, 但定义域对值域的影响, 只有结合图像才能看清楚, 易错点还因为反比例函数有两个分支, 不是连续的曲线, 有渐近线, 如例1, 学生最容易得出y≤1这样的错解, 第三题涉及分类讨论.二层问题教学是在已有知识水平上发现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 通过该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因此该层教学尤其重要.三个题目设置由易到难、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这样学生不会感到题目艰深, 且每个问题解决都能“水到渠成”而非“神来之笔”.

三、作适当变式与延伸, 导出第三层

第三层问题是由二次函数与分式函数构成的复合函数, 学生必须先进行换元, 把复合函数求值域问题化为有限定条件的反函数的值域问题, 并且让学生自己变题, 如二次函数与根式构成的复合函数, 含有参数的二次函数值域的讨论.

这一数学思想的渗透为以后学习三角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构成的复合函数的值域打下了基础.

四、回顾总结、发展规律

数学思想是隐藏在问题中的, 只有通过总结才能将数学思想明显化, 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方法与规律的提炼、总结, 学生的能力才能提高, 学习方有成效.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两条线:问题的产生, 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揭示出问题的产生过程, 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是步骤, 由复杂往简单转化, 通过揭示这些规律使同学们情得, 一道简单题经过种种变形, 就变得面目全非, 具有很大迷惑性, 最后变成我们常遇到的难题.要解决它, 就得利用已有的基本知识, 将其层层转化还原成它的原始状态, 露出庐山真面目, 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至此,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形成.

10.函数的极值的教学设计探讨 篇十

教学方案

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我们应用导数来研究了函数的一种性质———单调性,知道了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符号有着密切的联系.即

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

(1)如果在(a,b)内f'(x)>0,则f(x)在[a,b]上单调增加;

(2)如果在(a,b)内f'(x)<0,则f(x)在[a,b]上单调减少.

现在我们再利用导数这种先进有效的工具,再来研究一下函数的另一种性质———函数的极值.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函数的极值这个概念呢?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理论和应用问题,需要求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如经济学上的最大利润问题、最小成本问题等.要计算函数的最值,我们就要先求函数的极值,所以我们要先研究函数的极值的运算方法.那么函数的极值是怎样定义的呢?

观察下面函数的图像:

提出问题1: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形,我们对函数值f(x1)与函数f(x)在点x1附近的点对应的函数值进行比较,会有什么结论呢?那么,在x2、x3、x4与x5点处的情况如何呢?

回答:通过观察我们较容易看出,在点x1附近的点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f(x)>f(x1),在x2、x3、x4与x5点处分别为f(x)<f(x2),f(x)>f(x3),f(x)<f(x4),f(x)>f(x5).

讨论:根据观察结果能否用一句话总结,从结论中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得出极值的定义.

定义1设函数f(x)在点x0的某一邻域U(x0)内有定义,如果对于去心邻域0U(x0)内的任意一点x,都有f(x)<f(x0)(或f(x)>f(x0)),则称函数值f(x0)是函数f(x)的一个极大值(或极小值),x0称为函数f(x)的一个极大值点(或极小值点).

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为函数的极值,使函数取得极值的点称为极值点.

活动2:继续观察图形

提出问题2:极大值一定比极小值大吗,为什么?

回答:极大值不一定比极小值大.图中f(x2)为函数的极大值,f(x5)为函数的极小值,但f(x5)>f(x2),因为极值是局部的概念.

活动3:继续观察图形

提出问题3:极值点处的切线有什么特点?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回答:如果函数可导,函数在取得极值的点处切线是水平的,即在这些点处导数为零,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函数极值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即定理1的内容.

定理1(必要条件)设函数f(x)在x0处可导,且在x0处取得极值,则一定有f'(x0)=0.

分析我们知道函数的极值就是局部的最值,而证明极值点处的导数为零,只要在极值点的某一邻域内考虑即可,那么就是证明这一邻域内的最值处导数为零,而这实际上就是费马(Fermat)引理的内容.

费马简介:姓名:皮尔·德·费马

生于1601年,法国律师和业余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不比职业数学家差,他似乎对数论最有兴趣,亦对现代微积分的建立有所贡献.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费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好.所以,我们同学中虽然有很多都是文科生,只要我们努力,也一样能学好数学.

证明(略)

定义2使导数的点称为函数的驻点.

定理1表明: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定是驻点.

提出问题4:函数的驻点一定是极值点吗,启发学生如果不是能否举个反例说明?

回答: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例如函数f(x)=x3的驻点x=0就不是极值点.由这个反例我们知道定理1只是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不充分.

提出问题5:我们还可以看到定理1中要求函数是可导的,那么函数的导数不存在的点可能是极值点吗?如果可以,能否举个例子?

回答:函数的导数不存在的点也可能是极值点,例如函数f(x)=|x|在点x=0处不可导,但是极小值点.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函数的可能的极值点有两类:驻点及不可导的点.我们应怎样判断驻点及不可导的点是否为函数的极值点,是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呢?这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函数极值点存在的充分条件.

活动4:继续观察图形

提出问题6: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左右两侧的函数的导数符号如何变化?

回答: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如果在驻点及不可导点两侧函数导数的符号相反,则必然是使函数单调性改变的点,从而一定是函数的极值点.

这表明,求函数极值点应先找出驻点及不可导点,然后对驻点及不可导点进行判断,哪些是极值点哪些不是极值点.根据极值的定义及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不难知道,由此我们得到下面的定理:

(1)若当x<x0时,f'(x)>0,当x>x0,f'(x)<0,则f(x0)是函数f(x)的极大值;

(2)若当x<x0时,f'(x)<0,当x>x0,f'(x)>0,则f(x0)是函数f(x)的极小值;

(3)若在x0两侧,f'(x)的符号相同,则f(x0)不是f(x)的极值.

证明(略)

由定理2,我们得出求函数极值的步骤:

(1)写出函数的定义域,求出导数f'(x);

(2)求出f(x)的全部驻点和不可导点;

(3)根据定理2确定这些点是不是极值点,如果是极值点,进一步确定是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

(4)求出各极值点处的函数值,就得到函数f(x)的全部极值.

下面我们就根据求极值的步骤,求出函数的极值.

例1求函数f(x)=x3-3x2-9x+5的极值.

解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令f'(x)=0,得驻点x1=-1,x2=3.

驻点将定义域分成三部分,现列表讨论如下:

由表可知,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f(-1)=10;在x=3处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f(3)=-22.

上例是对可导函数而言的,在此条件下,极值点一定是驻点,因此只要求出函数的驻点,再由定理2考察各个驻点是否为极值点就行了.但是如果函数有不可导点,就不能肯定极值点一定是驻点了,因为在导数不存在的点处,函数也可能取得极值.请看下例:

解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活动5: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1.《秒》的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秒,通过观察演示能自主发现1分=60秒。

2.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播放刘翔以12秒88打破110米栏世界纪录的录像。

在刚才的录像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地方用到秒这样的时间单位?

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演示红绿灯、倒时记等

[设计意图:以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录像为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秒的学习兴趣,师生回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唤起的学生沉睡的生活经验,认识到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用处很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师:关于秒你还知道哪些?教师相机点评。

二、 自主探究

1.认识“秒”

课件演示钟面,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钟面,秒针是怎样在转动的?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回答:

它每次转一小格。一小格一小格的在走。

提问: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1秒)

课件钟表演示:让我们感受一下时间是怎样一秒一秒地过去的?

你能把听到的声音学给大家听一听吗?你能想出一种声音来表示一秒吗?你能想出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的时间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一秒,丰富学生对秒的感知,为学生准确估计时间打下基础。]

出示电子表,提问:你们看,这是一只电子表,你们会读上面的时刻吗?

你知道从哪里能看出一秒一秒的走动吗?

学生可能回答:电子钟上时与分之间的两点每闪一次是一秒。

师:像这样用数字来表示时间,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呢?

出示秒表,提问:这叫秒表,你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使用吗?

2.认识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1)放一段30秒的音乐,让学生估计是多少秒。

提问:你准备怎样估计?(引导学生通过数数、做动作等形式估计时间)

(2)放一段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估计是多少秒。

生可能回答为60秒左右。

师:老师刚才放的是一分钟的音乐,分与秒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分针同时走动1小格的过程,

观察思考:在相同的时间内,

(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这说明了什么?

生观察后回答。

小结: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说明1分=60秒。

[设计意图:通过放一分钟音乐使学生感知一分钟与秒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同时走动1小格的过程,发现分钟与秒之间的关系,这种先感知再发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分钟与秒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60倍的基础上。]

三、 巩固练习

1.估计练习

(1)教师用秒表计时,跳绳20下用()秒,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 )秒。(两个学生参与,其余估计,然后与准确时间相比较)

(2)从1数到60,看谁用的时间最接近60秒。

(3)学生扳手腕,然后用秒表计时,同时反馈自己的估计结果。

2.阅读关于秒的小知识

(1)猎豹是陆地上的跑步冠军,它最快时每秒约跑30米。

(2)光每秒钟大约跑30万千米,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

(3)全球每30秒就因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43人受伤,为了生命安全,请多等几秒。

谈话:读了这几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3.填空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时间单位。

夏天午睡大约1( )

看一场电影用了1()30()

做早操大约需要6( )

小新做一道口算要4()

小芳吃饭大约用了25( )

脉搏跳10次用了8( )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4.拓展练习

(1)小华是个乖孩子。每天他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了20小时才吃早饭。妈妈说吃饭不能太快,所以小华会花10秒把早饭吃得干干净净才上学。小华家就在学校旁边,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明明,他们用了3小时边说边笑地跑进了教室。上午的体育课上,小华跑50米只用了12分钟,全班第一名。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小华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放学后,他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他经常会陪爷爷看30秒的新闻联播。有时,他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他开心。

师:这段文字中用的时间单位对吗?你能把它改正过来吗?

[设计意图:在练习上的设计上采用估计、补充关于秒的小知识、正确使用时间单位三个层次的练习,层层推进。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秒的认识,并通过趣味练习形成关于时间单位的知识系统。]

四、 布置作业

12.myfamily的教学设计 篇十二

1.1本节内容的地位: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 (必修3) 第5章第2节内容, 是本章的重点。 从考试的角度看, 本节内容常作为考试热点, 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 本节内容分为2课时, 本教案为第1课时。

1.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3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 学会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 理解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1.4教学方法:

注重“学案导学”, 贯彻“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数据分析, 进行启发式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法。

1.5重难点突破策略:

(1) 复习巩固生态系统的结构, 为学习能量流动做好准备。

(2)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现,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 得出结论。

(3) 联系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实例, 分析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再去分析教材图5-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1.6教学工具:

导学案, 多媒体课件, 模型图。

2.教学流程

2.1复习回顾:

设计思路:

生态系统的结构:用PPT逐层推进, 将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地复习一遍。

老师: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部分?

学生: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 (网) 。

画面退出后, 突出:生态系统的成分。

老师: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哪些?

学生回答推出四种成分。

老师:食物链 (网) 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什么结构?功能是什么?

学生:营养结构, 它又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2.2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设问:在市场上, 为什么相同重量的肉 (羊肉) 比蔬菜 (青菜) 贵?

设问:为什么说“一山不容二虎”?

学生思考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再进行小组交流, 代表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稍作点评, 不给出正面回答, 为下面的教学设下悬念。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1生态系统的概念:

设计思路: 生态系统的概念如果只是念一遍则学生无法理解, 应该等到完整讲述完能量流动过程后, 回过头来一起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 让学生解释, 则比较容易理解。

要讲述能量流动过程, 必须知道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 要求学生学会书写食物链:

PPT: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 (兔子、狮、狐、豹、 斑马、狼……)

设问:这片草原上的主角是谁?

设问: 按所给的生态系统成分, 写出可能构成的食物链 (网) 。 (兔、草、阳光、细菌、狐)

完成学案内容, 将食物链模型图黏贴在黑板上。

学生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后, 注意:食物链中不能将阳光、细菌都写上去。

以上述食物链为例, 介绍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变化过程。

3.2能量流动的过程:

设计思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是本节的重难点, 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总结:

(1) 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草

设问: (1) 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2) 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草吸收了吗?

(3) 小草吸收了太阳能后, 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讨论后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完成:草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将模型图黏贴在黑板上, 教师再展示制作好的PPT: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

(2) 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兔

设问:兔子吸收了能量后, 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将模型图黏贴在黑板上, 教师再展示制作好的PPT:流经第二营养级变化过程。

设问: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 (狐) 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学生总结:和兔子的能量流动变化过程是一样的。

设问:如果是最高营养级动物呢?

学生总结:没有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这一去向。

教师再展示制作好的PPT:流经第二营养级变化过程。

由于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变化过程示意图已经完成, 通过整合三个营养级能量变化过程, 完成了能量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上的流动示意图。

将模型图贴在黑板上:

以上只是对能量流动做了定性分析, 科学实验必须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

4.能量流动的特点

设计思路:

4.1多媒体展示: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要求学生思考:

设问: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多少?

设问:能量流动起点是什么?

设问:图中方框大小、图中箭头方向、图中箭头粗细代表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设问: 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 (介绍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呢?

上述内容可以由学生讨论归纳完成, 教师再作点评。

4.2能量流动的特点:

方向上: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数值上: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为:10%~20%。

原因: 一部分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 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4.3了解了能量流动特点后, 要求学生对黑板上的模型图 (草、兔、狐构成的食物链) 能量流动示意图做修改, 表示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特点:

将修改后的模型图贴在黑板上, 教师再展示制作好的PPT。

设问: 如果把赛达伯格湖的各个营养级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则会是怎样的呢?

4.4能量金字塔:

设计思路: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思考

设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设问:由草、兔、狐构成的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会是怎样的呢?

设问: 若把各个营养级生物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量由低到高绘制成图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进行思考回答, 动手完成绘制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图示。

设问:数量金字塔有无例外?树→昆虫→小鸟。

数量金字塔应该是怎样的图形?能量金字塔呢?

展示课件PPT:总结能量金字塔是一样的, 而数量金字塔则不同, 非常直观, 使学生易于理解。

5.归纳总结:由学生归纳

设计思路: 利用概念图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 同时通过学生的总结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 最终达到全面理解掌握。

6.教学反思

6.1反思成功之处:

(1) 本节增加了比较贴近生活的两个问题, 激起学生的大讨论, 而面对学生的各种想法, 并没有直接给出合理的答案和解释, 从而充分激发学主动生学习的兴趣。

(2)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 例如,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时, 以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草→兔子→狐为例, 学生开展讨论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 结束后利用投影, 将讨论得出的一部分归纳结果展示给学生, 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由学生自己互相取长补短, 从中体会分析的方法。 在学生明确了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的三条去向后, 让学生用模型图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式图。

(3) 在学习 “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定量分析后, 要求学生总结能量流动特点, 并且对自己完成的模型图进行修改,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6.2反思不足之处:

(1) 学生活动、讨论较多, 课堂时间掌控不够理想, 有点前松后紧。

(2) 细节处理有待推敲。

13.myfamily的教学设计 篇十三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授主要以实验为基础,我们必须把握好元素化合物此一新授课课型的特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营造探索情景,让学生乐于实验、乐于探索,善于运用新、旧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发掘他们的潜能,养成科学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这种教学过程一般可按以下几个环节实施:提出课题(问题驱动)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主动)㈡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引动)㈡实践方案(多元互动)鹤评价方案(多元互动)㈡知识小结,其中每一个环节可互相作用,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进行,是交互、开放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利用所学过或新学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去想、去做、去反复摸索,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化学知识的认知目标,也能达到培养能力的目标。

下面以《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在运用这类开放式教学法的心得。

在高一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学生已对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认识,若采用完全新授课的形式,学生可能不感兴趣,那么如何引起新的学习高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诱发性适度的小课题,把学生带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课题: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片段]

一、 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索热情

师:用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和斯达舒胶囊的图片和有关药物成分介绍的甲片引入课题:现在假设你就是一名来应聘药剂厂制药工程师的求职人员,我就是你们的面试官,我出的第一道考题就是:请根据你所掌握的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设计工业上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看哪一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多、最好?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面试现场”,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学以致用了,热情马上被激发,引出了Al(Olb的制备。从Al(OH)3的制备又引发了新的问题:A1(OHL具有两性,如何利用强碱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而得到最大沉淀量,而且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又有怎样的区别?这一开放性课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命点”上产生了问题。化学问题是化学知识产生的土壤,只有当预设的化学问题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通过教师适当的设问启发,有意识地主动构建化学知识。

二、 考虑个体差异,激发全体学生思维

生: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分组讨论设计制取氢氧化铝的多种途径。在座的“小小药剂师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制取方法,共提出了包括电解氯化铝在内的九种方案。[教师板书]归纳同学们的设计方案:

方案8:电解饱和氯化铝溶液

方案9:焙烧铝土矿

开放探索性问题的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思路、结论,所以其解题策略往往也是多样的,它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化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创新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真正学会“化学思维”。

三、重视生成性资源,营造民主讨论、探索氛围

师:大家设计了很多方案,接下来是不是可以马上将这些方案一一投入生产呢?

生:还要进行筛选。

师:那么我给大家出的第二道考题就是你根据哪些因素来筛选你的设计方案呢?

生讨论交流 工业制备方案评价的一般原则:

原料来源(易得,方便,丰富);工艺流程(简单,可连续生产;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生产操作简便);设备(无需特殊设备);成本(低廉);产率(高);产品(纯度高);副产品处理(可使用);环境保护(不产生“三废”污染)。

师:现在根据这些原则你能选出你心目中的最佳方案吗?

生:方案4和方案5。

各种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都有教师可知或不可知的问题出现,教师应采取公平、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实验,而不应该轻易下“是”或“不是”的结论。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尽量自行找出解决办法。在课堂上,我们应注意传授知识和激励思考兼顾,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四、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感悟科学研究方法

师: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剂,用方案4和方案5制备氢氧化铝,看看究竟哪个方案才是那个最佳方案?这就是我给大家出的第三道动手操作题。

生:分组实验。

师:大家已经完成了实验,下面就请各组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小组一)展示试管中的氢氧化铝。小结:在相同条件下,氧化铝与强酸反应的速率明显比与强碱反应慢,方案4中所用的主要原料铝土矿和纯碱便宜易得,反应速率快,操作简单,生成的氢氧化铝纯度高,副产品碳酸氢钠不仅可以循环使用,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等用途。所以我们赞成方案4。

(小组二)我们组实验失败了,没有制备出氢氧化铝。我们分析了原因,可能是我们在用氢氧化钠溶解氧化铝时,碱的用量大大过量,导致通人二氧化碳需要时间较长,来不及完成实验。

(小组三)我们组实验失败了,没有制备出氢氧化铝。原因是我们没有正确估算纯碱的用量,导致二氧化碳气体量太少,只好中途加药品,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还有大量的气体因泄漏而浪费。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不管成功与否,都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究竟是怎样操作的?

(投影)工业制备氢氧化铝的常用方案——拜耳法:

粉碎 碱溶液和高压水蒸气过滤除杂

师:最后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在这场面试中你有哪些收获?

生1:理论要和实践联系。

生2:动手实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数据的计算、仪器的检查等等。

……

师:大家都谈得很好,在这次面试中我感受到大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的科学品格,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能作出优异的成绩。最后祝大家面试成功!

让学生进行类似于科学探索的学习,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目的是学生通过知识的“再发现”,让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迁移、猜想等,来展示他们思维过程,让学习者感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同时教师要能够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案做出及时的、灵活的调整与改变,在精心设计教案、预设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加强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将更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上一篇:义诊培训策划书下一篇:淘宝服装数据分析报告